大家觉得综 这个游戏不科学算粉丝向的游戏吗

《行尸走肉:突袭》游戏评测:漫画改编的粉丝向游戏
文章作者:夕夏 发布时间:日 17:56:10
游戏平台:IOS
游戏类型:动作
发行厂商:Skybound LLC
游戏大小:237MB
更新时间:日
游戏评分:8分
镇治安官瑞克&格里姆斯在一次行动中遭受枪击,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发现死尸游走于街头巷尾,早已化作恐怖的丧尸。从一对幸存的父子口中得知,大批的幸存者早已疏散到亚特兰大市的避难所。然而亚特兰大早已沦陷成为死城,丧尸在此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被丧尸围攻的瑞克得到数名幸存者的救助,经过一番奋力厮杀,他们最终返回野外的营地。
《行尸走肉:袭击 The Walking Dead: Assault》是一款获得官方授权,由Skybound 开发的行尸走肉新作。本作的游戏方式改为了俯视射击 RPG ,而剧情则和漫画的一样,玩家必须孤身奋战,直到通过亚特兰大,去寻找这个世界的幸存者们,对抗无情的世界。
打开界面之后本来还以为会有个官方中文版的…但是…这一屏幕完全不认识的字让小编我差点把昨天的niao都吓出来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款向原著致敬的游戏,单是从选择界面就能看出来了,接下来就带领大家一起进入游戏吧!
选择关卡的话可能会让玩家有点蒙,其实双击关卡的方框就会进入了,选择完关卡之后会出现人物选择界面,因为每一关都会救出一个小伙伴,但是没办法使用,在获取右下角的金星才可以购买救出的小伙伴【这是贩卖人口的节奏?】
进入游戏之后就可以看到小伙伴的视角了,右上角会出现你现在所控制的人物和人物的枪支道具,手指点击枪支之后会切换道具,因为每个人都会持有一个近战道具和一个远程道具【即枪支】,所以道具还是需要配合使用,子弹用完了就只能用近战道具咯。而且因为每个人配置的远程道具不一样,攻击力也就不同,这个得看配合。
游戏特别考验玩家的配合性,从上面的画面可以看出我们最多只能有4个小伙伴出战,玩家点击小伙伴之后再小伙伴身上会发出蓝圈,其中稍微粗的就表示你已经选定了该小伙伴,而细的那一条就表示了攻击范围。双击地图上的任意位置之后小伙伴才能走过去,所以有时候行尸多的话小编我还是会乱了阵脚的…
通过双手指对角滑动屏幕可以使视角放大,旋转滑动可以转动全局视角看到别的地方。
《行尸走肉:袭击》是得到了官方授权,由Skybound 开发的游戏,本身漫画和电影都受到了好评,而且本作游戏的操作方面和时效方面也做得不错哦~推荐《行尸》的粉丝们玩玩~也推荐僵尸爱好者玩玩,的确很少得的一款好游戏啊~
题外话…行尸走肉冬歇了…虽然有点不甘心但是最后还是死了几个喜欢的角色…哎…今天上班之前在地铁上看完了冬歇前的最后一集…有点难受啊…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着迷网为有兴趣建设WIKI的个人或团体贡献者提供免费平台、开通免费域名及服务器支持。
在您提交申请信息后,将由我们的工作人员为您审核,并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结果~
斗图表情包游戏界的奥斯卡,专门给中国区设了粉丝选择奖_游戏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游戏游戏界的奥斯卡,专门给中国区设了粉丝选择奖
然而,结果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游戏界分量最重的奖项之一,一年一度举办的评选堪称游戏界的奥斯卡。今年备选的几个游戏可能包括《神秘海域 4》和《战地 1》之类,目前,尚无太多获奖消息和提名可以透露。
不过,比起往年,今年 The Game Awards 最特别之处在于,增设了中国地区特别奖项:中国地区粉丝选择奖。
虽然中国游戏市场对于游戏公司来说越来越重要可能也是增设这个奖项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因素,还是因为这次 The Game Awards 找到了中国地区的直播合作伙伴:腾讯。在 12 月 1 日(北京时间 12 月 2 日)洛杉矶举行的 The Game Awards 颁奖典礼,将有第一次中国直播。玩家可以在腾讯网(QQ.com)观看现场的评选,并配有同步中文翻译。
在这个评选上,还会揭晓中国地区的粉丝选择奖。根据官方的公告,这个奖由腾讯游戏编辑选择提名,再由玩家通过微信、QQ.com 和腾讯新闻客户端,投票选出一个特别的“粉丝选择奖”。
腾讯游戏编辑的选出的五款游戏是:腾讯的《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网易的《梦幻西游》、《阴阳师》;以及巨人网络的《球球大作战》。
如果把 Riot 等同于腾讯的话,这五款游戏确实可以算是国产游戏。而除了《英雄联盟》之外,其他四款都是手机游戏。没有任何公开消息显示这五款游戏的选择标准,不过,这确实是五款在国内认知程度很高的游戏,即便是知名度稍微欠缺一点的《球球大作战》,这款游戏在今年 China Joy 的巨人网络展台也显示出了它的人气:遍地坐满了玩《球球大作战》的人,多是年轻学生样的人。
投票将在 11 月 26 日 18:00 点截止,你可以进行投票。有趣的是,投票后的结果显示,目前位居榜首的并不是腾讯自己的游戏,而是《球球大作战》:几天前,这是唯一一款数量过千的游戏,不过目前《英雄联盟》追了上来,目前两款游戏都有超过一千票,分别都超过了剩下三款游戏之和。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果:一方面,《球球大作战》本身一款从核心玩法和界面都抄袭了外国著名游戏 Agar.io。Agar.io 的正版手机游戏由腾讯代理,改名为《全民星球》,但知名度和人气都远不如《球球大作战》,反而被扣上了抄袭的帽子——一方面是玩家对腾讯的偏见,另一方面《全民星球》在国内上线要晚于《球球大作战》。
如果《球球大作战》最后能够成为中国区的粉丝选择游戏,这意味着这款游戏将在 The Game Awards 的现场进行展示并直播。
The Game Awards 将会在 Facebook、Twitch、Steam、Xbox Live、PlayStation、YouTube 上进行直播,今年他们还特别增加了 Twitter、Snapchat 和 NextVR 几个个平台——逐年扩张、增加用户观看数量是 The Game Awards 的一贯策略。去年,总共有 230 万名玩家观看了直播,今年这个数字会更多。这也就意味着,超过 200 万名玩家都会看到抄袭了 Agar.io 的游戏,成为了中国观众的粉丝选择游戏。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截至目前,这个调查也只有三千多人参加,其中还不包括小号和水军。这对于提名名单上游戏的粉丝数量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对于《英雄联盟》这种国服在线人数在数百万级别的游戏来说。
倒不是说《英雄联盟》玩家人数作假,而是玩这些游戏的人,根本不关心 The Game Awards。说到 TGA,估计很多国内玩家第一反应是腾讯游戏竞技平台(Tecent Games Arena)以及其举办的赛事。而《英雄联盟》、《阴阳师》这些玩家,和 The Game Awards 上出现的那些游戏的玩家重合度太低。
在 The Game Awards 上,出现的游戏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主机游戏为主,比如去年年度游戏提名的几个,是《巫师 3》、《辐射 4》、《血源诅咒》,移动游戏里面,是《古墓丽影:劳拉》和《辐射:避难所》——这样的画风,不管和《英雄里联盟》或者《球球大作战》,都差别太大。
这背后,是一个中国和世界割裂的游戏市场:长达十四年的游戏机禁令让中国的玩家远离了家用游戏机和其上承载的游戏世界,也让整个国内的主机游戏研发产业趋于停滞。加上盗版横行,国内玩家上更加熟悉的是 PC 和手机上的游戏。尽管 PlayStation 和 Xbox 国行的引入、Steam 逐渐在国内的普及,让中国玩家玩的游戏和世界人民越来越相似了,但就目前来看,两者之间依旧存在很大的代沟。
腾讯试图在弥合这一代沟:不管是这次引入 The Game Awards 的直播,在自己的游戏平台上购入《饥荒》等知名的外国游戏,或者是入股 Paradox Interactive 这家以历史策略游戏闻名的游戏公司,腾讯正试图充当国外游戏进入中国的领路人。优质的游戏最终会赢得玩家,而腾讯,则在瞄准这个正在成长的市场。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登录查看你的好奇心指数
根据你的好奇心指数推荐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当前位置:电玩巴士游戏专题
《龙珠超宇宙2》评测:凌驾于前作的粉丝向游戏
由万代南梦宫制作并发行的《龙珠超宇宙2》于上月末正式登陆各大平台,作为《龙珠超宇宙》的正统续作,这次的游戏质量在媒体评分上要高于前作,从之前IGN给出的6.7分上升到7.5分,对比下南梦宫之前漫改游戏作品,这次的龙珠似乎真的强出不少。
作为日本动漫业的一个超级IP,相信那群黄头发加一身腱子肉的超级赛亚人形象必然贯穿了大部分人的青春。不同于“火影”、“海贼”的慢节奏,龙珠里的拯救世界如同日常任务一般,偶尔还去拯救别人的世界。这种超级热血漫加上早于“死火海”出现十多年,龙珠这个IP所积累的粉丝自然也是后者无法比拟的。
有人喜欢自然就会衍生出一些不同于动漫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龙珠的游戏,并从之前广为熟知的《电光火石》发展到如今的《超宇宙》,因为有粉丝群体存在的关系,无论是南梦宫的《火影》、《海贼》,还是之前的《超宇宙》,都获得了较为不错的收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种粉丝向游戏就算再烂只要拥有足够的受众群,玩家依旧会打着情怀的口号为其买单,去年的《龙珠超宇宙》就卖出350W份之多。
画面、战斗
先不谈今年第二作的销量是否会超越前作,这次的《龙珠超宇宙2》就初入游戏而言,强于前作的整体画面,以及游戏开场时赛亚人与弗利沙的战斗场景都给人一种观看动画般的真实体验,如果你立刻打开龙珠的动画进行对比,甚至会无法接受TV版的画面。
除了CG之外,游戏还在内容方面加入大量RPG元素。既然是一款参杂着格斗元素的RPG游戏,游戏地图的大小,以及NPC数量都格外重要,官方这次显然是想让玩家更加留意游戏中的“RPG”部分,游戏地图和NPC数量的增加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游戏耐玩性。虽然数量多了,但游戏中的人物建模以及城市中的环境细节依旧算不上出彩之处,只是对比于前作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 龙珠超宇宙2
△ 龙珠超宇宙
实机战斗中,和《龙珠》一样,玩家可以在海陆空三地随意切换,远处的背景贴图都还算不错,并没有给人意外出镜的感觉,战斗时的真实打击感要强于前作,但气波类攻击看起来就要疲软很多,不同于动画中的毁天灭地,你积攒了很久的大招不巧就会被前方的石柱所挡住。除了招式被障碍物挡住的问题,没有自动锁定的超必杀在对战过程中也会显得非常鸡肋,游戏中的锁定视角只会帮你锁定小型招式的技能,然而超必杀不会自动锁定,在没有完美连击的情况下,对手只需要稍微挪动下脚步都能躲过你的超必杀。
当然,这都是些个人小抱怨,《超宇宙2》在战斗中的整体表现还算不错,除了快节奏战斗和炫酷的大招,游戏在连招上还有着极高的友好度,新手玩家在一通乱按之后也能打出一套不错的连招,就好比《拳皇14》里的□□□连招,不过想要完美连招依旧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爽快的战斗、稳定的帧数,这次的《超宇宙2》目前看来是要高于漫画改编游戏平均水准,不过,画面依旧会让你觉得这不是本世代的游戏。
作为一款漫改游戏,精细的画面可以不被大部分人所追求,但游戏代入感却是很多玩家无法抛弃的。如此看来,《超宇宙》的味道正好合了大众粉丝的口味,因为RPG元素这一成功的设定,《超宇宙2》在剧情设定上基本没有太大变动,还是需要玩家自己创建角色(根据自身的喜好设定外形,技能偏好和种族),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去参与到动漫中出现过的经典战斗,并在结束战斗之后解锁相应的角色。
同样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游戏的核心依旧脱离不了“刷”这个字。主线任务中装备等级的落后,打不过BOSS该怎么办呢?自然就是刷装备、刷等级、拜师刷技能等,好在这种RPG内容还足以让大众接受,更多的是通过“刷”来体验剧情,很好的迎合玩家,增强了其代入感。
虽然RPG还算不错,但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减少一些格斗游戏元素,因为官方所添加的RPG元素,使得游戏在大部分对战中都丧失了策略以及操作性,在拥有装备等级的前提下,只需要一套最为基础的连招即可,等到能量足够再释放一个大招进行攻击,原本多样化的战斗系统在久而久之的游戏体验后也会变得较为单调。
大体看来,这部《龙珠超宇宙2》更像是针对于前作的大型DLC,在细节上保持着对原作极高的还原度,通过不改变游戏剧情的情况,对游戏内容进行多方面改进,除了前面提到的城镇以及UI,官方还增加了可供探索的支线任务,不仅如此,角色选择多样化仍然是该系列的亮点,你可以自己选择种族类别,以及人物战斗时的优劣势,角色技能不再固定,玩家可以通过修炼来获得更多招式技能以及各种不同形态。对于粉丝而言,《超宇宙2》中的改进无疑会让玩家雀跃,于是乎,这款《超宇宙2》自然成了“龙珠迷”不容错过的传世佳作。
但从一个吃瓜群众而言,不同于《究极风暴4》和《燃烧之血》,这次《超宇宙2》在媒体评分上似乎可以将前者吊打,但这些评分却无关紧要,更多还是觉得那些标着3A价格的游戏拖着与本世代不符的游戏画面着实有点难以接受,或许一款优秀的粉丝向游戏,只需要一部优秀的动漫对其铺垫。
本游戏体验平台由集成电脑品牌“宁美国度“倾情赞助,平台搭载了英伟达GEFORCE GTX10系列显卡,核能全开完美游戏护航。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游戏专题
TGBU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如果没有这些粉丝 又哪来的这些游戏? 游民星空文章
如果没有这些粉丝 又哪来的这些游戏?
内容概要:
1. 不怕苦不怕难,直面宫崎英高所准备的一切死法。
2. 于是,为了知道“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谁谁谁究竟经历了什么”,许多玩家选择反复挑战这个世界,收集那些碎片般分布的信息。
3. 篝火虽然是避风港,但每一次的使用,都意味着外面的风险全部重置。
厂商固然制作了游戏,但真正决定这款游戏命运的显然是玩家。
我们很多时候会用画面、系统、剧情等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游戏,但最终得出来的结果却总有那么一丝共性——热门游戏或许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它们都符合一个可以被概括的特征,即“玩它的人不少,谈论它的人更多”。
被谈论的可以是一个梗、一段剧情、一个人设,也可以是许多别的方面。无论如何,只要游戏中存在某个足以引起玩家共鸣和探讨的点,那么它就有极高的几率摆脱“冷门”的尴尬,一屁股坐在“热门”之上。
笔者接下来要讲的几款游戏,分别借助自身的鲜明特征吸引了属于自己的粉丝群体,而这些粉丝群体在娱乐自我的同时,也自发为游戏的营销贡献了一份力量。
任你虐我千百遍 我仍期待那一万遍
《黑暗之魂》系列告诉我们,你可以用“恨”凝聚玩家,因为“恨”会让玩家在通关过程中感受到“苦”,而“苦”又催生出了“作乐”。
那么这种“恨”又是如何传递给玩家的呢?总结起来恐怕在于两点:
首先,是《黑魂》游戏所特有的难度。相信大家对此毫不陌生,因为它甚至开创出了“求死类”游戏的名号。不论是关卡中的陷阱,还是攻击力不俗的杂兵,又或者是掌握“秒杀”奥义的Boss,配合上游戏中的“固定存档点”(篝火),和“只要存档就全图怪物刷新”的机制,都在制造一种“步步为营”的环境。
虽说这样的难度在FC时代并不算少见,但当玩家十几年来习惯了越来越简单的自动回血、自动存档机制以后,早已经把“容错率”这三个字扔到一旁,直到作为“传火人”第一次倒在杂兵的剑下,然后在篝火旁发出近乎绝望的惨叫。
篝火虽然是避风港,但每一次的使用,都意味着外面的风险全部重置
再者,《黑魂》除了苛刻的难度之外,在剧情的阐述上同样没有丝毫妥协,通过给物品附加说明文字的方式,玩家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唯有硬着头皮远离篝火,然后捧着自己用生命换来的“物品描述”,甘之如饴地阅读起来。
如果说“过场动画”是一种毫不费力的被动式接受,那么在《黑魂》中,你的任何疑问都需要通过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次成长之后才能得到解答。更有甚者,在“套装”的概念之下,“一本道”显然无法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信息。于是,为了知道“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谁谁谁究竟经历了什么”,许多玩家选择反复挑战这个世界,收集那些碎片般分布的信息。
《黑暗之魂3》的800万销量足以证明“求死类”游戏在如今受欢迎的程度,但在2009年,“黑魂”的前身《恶魔之魂》在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太大欢迎,由于其难度关系,许多玩家都停留在创建人物之后的30分钟以内。
然而随着部分核心玩家的通关成功,他们开始在论坛和线下自发宣传这款游戏,各种解析、技术向的文章也得到了传播。最终,这款作品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00多万。
不怕苦不怕难,直面宫崎英高所准备的一切死法
换句话说,《黑暗之魂》如同一场豪赌,它由始至终都坚持着自己的“硬核”形象,并且通过该形象沉淀出了属于自己的粉丝群体。与此同时,极高的难度与晦涩的剧情,这两者又在不经意间将玩家凝聚在一起,通过网络讨论分享着如何攻克难点,以及宫崎英高在游戏中隐藏的秘密。
于是乎,这种粉丝效应的积累和沉淀在去年完成了大爆发,按照某位业内人士的说法:
“800万销量中能够坚持到最后的玩家搞不好连一半都没有,但整天在网络上看着那些硬核玩家高潮得不要不要的,人类骨子里又是社会性生物,想要买来尝试一下也是情理之中。”
在樱花飘落中操控着机甲 来一场恋爱吧
年轻玩家可能不太清楚《樱花大战》系列,毕竟随着世嘉的自我经营不善,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个系列的身影,但它一度告诉了我们如何用“爱”凝聚玩家。
在这个系列问世以前,“战棋类”游戏总是以硬朗的面目见人,铁血铮铮的汉子和硬朗的外表,让你感觉到就算是隔着屏幕也能闻到乱糟糟兵营里面的臭袜子味道……直到广井王子跟当时的世嘉副社长提议道:“请你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碧海蓝天之下,一群女孩在你面前一排站好,然后‘啪’的一声敬礼!”
虽然日本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显得喜怒不形于色,但据笔者的无责任猜测,他们两人应该在会议室露出了猥琐,哦不,会心的笑容。
于是,《樱花大战》于1996年正式面世,不同于上文《黑魂》的满脑子“反人类”,这款游戏将恋爱AVG和战棋SLG结合在一起。如果用通俗一点儿的比喻,你可以同时体验到“机器人大战”和“心跳回忆”。
为了达成全攻略,许多玩家也算走上了多周目的道路
结果也可想而知,这款游戏在发售初期就同时聚集到了两种游戏类型的粉丝群体,玩家自发成立的社区也同时开始了两方面的讨论和分享,第一是关于每个关卡的攻略等技术向内容,第二则是围绕游戏中的恋爱要素……虽然两位主角“大神”和“樱”可以看做是默认的官配,但游戏机制又允许玩家根据个人喜好攻略其他女性角色。
就这样,原本只是一款游戏的《樱花大战》,在神崎重工、神崎堇、桐岛神奈、爱丽丝、李红兰、玛利亚等小姐姐的加持之下,发展出了类似于“后宫作品”的粉丝特征,即通过发散型的恋爱关系催生出许多同人小说、漫画等内容。
与此同时,按照日本ACG的套路,《樱花大战》在随后推出的OVA、TV版动画,舞台剧等内容更是牢牢圈住了动漫领域的粉丝,并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玩家。于是在初代之后,二代和三代的销量和影响力节节攀升……直到世嘉因为DC主机的失利导致资金链紧张,也让该系列逐渐落寞,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虽然有代理,但当时的中国大陆市场也比较难买到“典藏版”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日本ACG文化在上世纪80年至90年代中期大举流入中国市场,《樱花大战》也被天人互动所代理,期间推出的“樱花浪漫盒”更是圈粉无数。
朋友一生一起走 谁出SSR谁是狗
反观国内,同样也有一款游戏选择用“美”来凝聚玩家,它就是《阴阳师》。
的确,关于SSR所衍生的梗已经席卷了整个互联网产业,但仅仅依靠“稀有式神”,这款游戏与市面上所有强调“集换养成”类游戏有什么区别?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则是,它是同类中能够被称为现象级的产品。
就如本章节的第一句那样,《阴阳师》确确实实用“颜值”圈了一票粉丝,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看到了作为一个行业大厂,网易在某些方面所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用宽裕的条件,不断雕琢游戏各个方面。当然了,在这个案例上,笔者主要是指画面。
至此,我们需要强调一下《阴阳师》玩家群体的显著特征,妹子将近占了一半……这里可不是所谓的营销噱头,而是通过百度指数的搜索用户统计所得出的间接论证。换句话说,这样的粉丝群体群体将会比以男性为主导的群体更加“感性”。
近乎对半分的女性玩家,足以证明这款游戏确实打入了女性市场
而这种粉丝群体感性的第一个表现则在于对“美”的追求,在这一点上,《阴阳师》显然是符合眼缘的。以笔者的一个女性亲戚为例,年过30的她除了曾在诺基亚上玩过几把《贪吃蛇》之外,唯一入的坑就是《阴阳师》。类似于她这种理论上不能被当做“传统玩家”的用户,当你问及她选择这款游戏的原因时,她的回答则是:
“画面很漂亮啊,还有就是网络上有很多表情包,觉得很有意思,就下载来玩玩咯。”
是的,这也是笔者想要说明的第二种粉丝群体感性的表现,对于“有趣”的追求。不管是那些美轮美奂的真人Coser,还是技艺高超的同人漫画、小说,又或者是数不完的表情包,官方以鼓励的姿态促使周边内容不断壮大,吸引了更多的泛娱乐群体关注和宣传这款游戏。
围绕《阴阳师》的Coser已经掏空了许多粉丝的身体,尤其是男性
如果说《阴阳师》的特征是一款“日系画风”,那么在粉丝和同人作品的二次创作之后,它早已摆脱了单一的画风属性,转而融入一个更宽泛的亚文化圈,这个圈子里可以有懒洋洋的葛优,也可以有各种让人跪舔的小姐姐……
不仅如此,官方所组建的同人社区更是将PGC和UGC完全组合在一起,让这款游戏的影响力超出行业本身的限制,进而上升到一种社会文化现象,SSR、非酋等词语也像早年的“你妈喊你回家吃放”一样,红了。
就这样的表情包,相信许多玩家的电脑里都有一堆
如果让我们回到最初,丁磊直播“烧香拜佛洗把手,又哭又笑玩连抽”就应该能感觉到官方为这款游戏所定下的基调——“话题性”。
写在最后的话:
“黑魂”用“百炼成钢”,“樱战”用“且战且恋”,“阴阳师”用“美丽又能撩”的方式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用户,鲜明的特征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打动特定群体,继而再借助玩家的自发宣传,以比官方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扩大游戏的影响力。
成功的游戏何其多,各有各的不二法门,但共性就在于,它肯定有一个鲜明特征能够让最早接触它的玩家欲罢不能。一款游戏的确是从厂商生出来的没错,但它能够长到多大,关键在于你能否打动一批人,让他们成为簇拥。
本文「如果没有这些粉丝 又哪来的这些游戏?」转载自网络,作者游民星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7被浏览2452分享邀请回答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鸡这个游戏怎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