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三国中最喜欢的人物人物里有没有喜欢抽烟 的

&p&谢邀。&/p&&p&&br&&/p&&p&我给个直观一点的吧:&/p&&p&&b&诸葛亮北伐的难度相当于……越南统一了现在的中南半岛,即,拥有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其他各色小国的土地(嗯,就是诸葛亮南征),然后一起来打我们幅员辽阔的共和国。&/b&&/p&&p&——中南半岛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共和国的1/4。&/p&&p&——中南半岛人口加起来也有个几亿了。中南半岛人口之于中国,也就是蜀汉之于曹魏。&/p&&p&——中原虽多战乱,但到底文明开化。西川当地在诸葛亮治蜀之前,那是出了名的难治。&/p&&p&——您如果觉得中南半岛是蛮荒之地,不足与中国对敌?&/p&&p&没错,当时中原就这么看待西川的。&/p&&p&&br&&/p&&p&刘备没死之前,魏国已经这么说了:没了关羽,蜀汉算个屁。&/p&&blockquote&众议咸云:“&b&蜀,小国耳&/b&,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blockquote&&p&刘备夷陵一败,更是精英丧尽。四年之间,刘备、关张马黄外加法正,开国诸将,一时俱尽。&/p&&p&所以王朗(嗯,敬爱的王司徒)为首的魏国大官,在刘禅登基那几年,不断给诸葛亮写劝降信,让他举国称藩,老老实实降了吧。&/p&&blockquote&亮集曰:是歲,魏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僕射諸葛璋各有書與亮,陳天命人事,&b&欲使舉國稱籓&/b&。&/blockquote&&p&&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6& src=&/v2-ed3e12ad7ff78db869c2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4&&&/figure&&p&现在连美国也不敢轻易写信劝越南柬埔寨老挝加入联邦吧?&/p&&p&当时魏国对蜀汉的实力差距就这么大。&/p&&p&&br&&/p&&p&具体起来,首先,人力差距很大。&/p&&p&这当时都明说了。&/p&&p&陈寿:&/p&&blockquote&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b&眾寡不侔&/b&,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blockquote&&p&张俨:&/p&&blockquote&仲達&b&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b&,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blockquote&&p&&br&&/p&&p&然后是地理因素。&/p&&p&千古都拿子午谷说事。其实子午谷千古没人成功过。当年李自成之前那位闯王就是出子午谷死掉的。所以大家都拿成功率无限接近于0的子午谷说事,反过来说明,按照正攻打法,确实打不了。&/p&&p&中原地理,可以分为九宫格。左上关中,上山西,右上河北;左汉中,中中原,右山东;左下巴蜀,下荆楚,右下江南。&/p&&p&自古得天下,秦起于左上关中,西汉起于左汉中然后得关中,东汉起于右上河北,曹魏起于右山东,西晋篡位无论焉,隋承周起于关中,唐起山西得关中后东并天下,元与清起漠北。千古未有南方定天下者,除了朱元璋起江淮之间。&/p&&p&&b&千古以巴蜀为据得天下者,无——如上述,刘邦为汉王,都南郑,自汉中起兵,还定三秦,所部多山东六国人。&/b&&/p&&p&&b&蜀道是完美的防御武器,但也在限制蜀汉自己的进攻。关中那些地方,攻下来,守不住啊!&/b&&/p&&p&&b&诸葛亮是在强行逆天之事。&/b&&/p&&p&&br&&/p&&p&所以司马懿的难度?那实在低得很了——历史上,对手这种案例,就没成功的记录。&/p&&p&再品品陈寿这段话:&/p&&blockquote&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blockquote&&p&诸葛亮的对手是人杰,&b&而且&/b&寡不敌众,&b&而且&/b&是主动进攻,所以才没成功。&/p&&p&多少不利因素在给司马懿减轻难度呢?&/p&&p&&br&&/p&&p&可是诸葛亮对司马懿,四伐打得甲首三千,斩了纵横沙场半个世纪的张郃;五伐打得司马懿千里请战,只好跟司马孚吹牛说自己有招——也就是把对手熬死。&/p&&p&至于胜负呢?还是张俨:&/p&&blockquote&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blockquote&&p&诸葛亮不死,则自来自去,雍凉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诸葛亮出来溜达圈,回去了,半个魏国都要骚动一遍。&/p&&p&他和司马懿的胜负,不难明白吧?&/p&&p&&br&&/p&&p&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对比,以前写过,不赘。&/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张佳玮: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实际如何?&/a&&/p&&p&&br&&/p&&p&还是那句话,司马懿的确是人杰,可惜还是被各种不利因素下的诸葛亮压着打。具体不提了吧。&/p&&p&&br&&/p&&p&还是用我们能理解的案例:&/p&&p&在一个虚构故事里,假设我们现在看新闻,说我国在跟中南半岛打仗,我们的大将军被个越南将军打得畏越南如虎,打得不敢出门,打得从云南写手写信向中央假装请战来平息军心,打得每次越南撤兵咱们一追击就吃瘪还死了几个老牌开国上将——作为我国人民,是不是觉得很糟糕?&/p&&p&“怎么我们那么大个国,占尽优势啊,连个越南都搞不定,被人欺负到门上来还只好装聋作哑?”&/p&&p&那就是当时曹魏人民的感受了。&/p&
谢邀。 我给个直观一点的吧:诸葛亮北伐的难度相当于……越南统一了现在的中南半岛,即,拥有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其他各色小国的土地(嗯,就是诸葛亮南征),然后一起来打我们幅员辽阔的共和国。——中南半岛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共和国的1/4。——…
-,-&br&&br&一是因为没想到,孙权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背盟。&br&&br&只能说刘备和诸葛亮低估了鲁肃去世后东吴战略方向的转变程度。&br&&br&二是因为没时间,这一年刘备其实比关羽忙。&br&&br&建安二十三就开始攻略汉中,打到二十四年春天干掉夏侯渊。&br&&br&然后曹操大军压境,两边又开始对峙,虚耗。&br&&br&关羽十月威震华夏,此前不久刘备才结束和曹操的对峙,进位汉中王。&br&&br&而刘封和孟达也是刚刚取得三郡控制权没多长时间。&br&&br&刘备回成都前还得安排汉中当地的布防,避免被曹操反攻。再回成都处理政务与人事,巩固统治。&br&&br&到十二月关羽就被杀害了。&br&&br&满打满算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就算接到战况,怎么救?这期间刘备还有一段从沔阳回成都的路途。&br&&br&发动军事行动不是那么简单,说走就走的行军。&br&&br&人马钱粮要调动,家里的事儿也要安排。&br&&br&刚在汉中耗了不少家底的老刘此时也很难再组织攻势了,所以刘备憋了一年多才出兵伐吴。&br&&br&从关羽遇害的临沮到成都,超过一千公里。&br&&br&按照现在的道路情况,徒步要走半个月。开车跑国道要跑一天。&br&&br&更别提这场魏吴合作的攻势调动了两个国家大部分的一线将领。&br&&br&关羽突围的方向是从麦城往北迂回跑路,可见包围圈很严实。&br&&br&孟达和刘封那边,其实是在关羽攻打樊城时,被要求发兵援助。&br&&br&因为当时关羽兵少,所以很难吃下曹仁,要调刘封和孟达的兵助战。&br&&br&但看申仪等人的尿性,如果刘封和孟达真的发援兵,确实会有很大风险。&br&&br&很可能部队前脚刚走,后脚申仪就叛变了,把刘封、孟达五花大绑,送给曹老板当礼物。&br&&br&刘封和孟达于公于私,得出不发兵助战的结论,勉强可以理解。&br&&br&因为当时关羽不是找他们的求救,是要他们发兵帮忙打曹仁。&br&&br&结果这俩人因为没安全感,怕被三郡土著坑,就拒绝了助战的要求。&br&&br&实话说如果有这支人质不在荆州的部队,关羽确实生还几率会大很多,也难怪刘备后来生气。&br&&br&这里面其实没什么阴谋论的成分。&br&&br&因为当时不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br&&br&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就是一出悲剧。&br&&br&.
-,- 一是因为没想到,孙权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背盟。 只能说刘备和诸葛亮低估了鲁肃去世后东吴战略方向的转变程度。 二是因为没时间,这一年刘备其实比关羽忙。 建安二十三就开始攻略汉中,打到二十四年春天干掉夏侯渊。 然后曹操大军压境,两边又开始对峙,虚…
&p&我连TVB《诸葛亮》、《洛神》、《Eason华佗》、《回到三国》都能一集不漏看完。诸葛亮仗剑击败赵云、张飞,却被孟获吊打。曹非凡哥在官渡之战时冲入邺城,刘备大骂蔡夫人死八婆。萧峰版曹操,岳不群版张仲景,曹操要封华佗为司马,统领三军,我什么神奇的设定没见过?要明白《军师联盟》的制作相对那些电视剧,已经相当地考究,很多跟历史对不上的地方显然是编剧故意为之,剧究竟好不好看应该看剧情本身,跟符不符合历史无关。我呢,是错开水军再来发言,被当作水军或被水军群起攻之都不好。&/p&&ul&&li&加重杨修的戏份&/li&&/ul&&p&过度强化杨修的作用不是《军师联盟》才开始,《三国演义》和一众网文皆如此。杨修在史书上短短几段记载,其余都是些小典故。很多人根据【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这么一句话进行补脑还一本正经分析主簿的权力。丞相府中有事无不统的长史,还有掌控兵权和军事人才选用的中军师,主簿一职掌管公文而已,还有四名之多,杨修的权力自然是被大大夸张了。&/p&&p&根据《三国志贾逵传》引注《魏略》描述,曹操的丞相主簿至少有四名之多,跟杨修同期担任主簿的就该有司马懿、蒋济、贾逵。司马懿和蒋济大约在建安十四年后就担任丞相主簿,贾逵于建安十六年担任主簿。司马懿和蒋济担任主簿同时还兼掌东西曹,掌管人才选举之事,可以说就是这两人接管了崔琰和毛玠的位置。司马懿在建安十九年转任军司马,同年杨修被杀,这一点剧中符合。蒋济、贾逵都是司马懿的密友,杨修要跟司马懿斗,可谓相当劣势。&/p&&p&反倒是丁仪在历史上为曹植的贡献更多,丁仪借着掌管丞相府刑狱的职权,整治了很多人,包括崔琰和毛阶,然并无丁仪给曹丕用重刑的记载。&/p&&ul&&li&弱化司马朗的戏份&/li&&/ul&&p&司马朗高大威武,少年聪明,自董卓之乱开始就已当家,从曹操刚担任丞相开始,司马朗就成为曹操的主簿。司马懿后来能担任曹操主簿,大概也有司马朗影响在其中。其后司马朗担任兖州刺史多年,政绩卓越,被钟繇和王璨夸为圣人,曹丕为人也很喜欢司马朗。以司马朗在曹操势力中的地位和政治才能,绝不至于沦落为司马懿和杨修争斗的牺牲品。剧中一再让司马懿压过司马朗,让司马朗沦落为被拯救的角色,是编剧通过压低其他角色智商捧主角的惯用手法,但这样的手法往往体现出的是并没让人觉得主角有多厉害,只是对方笨而已。&/p&&p&司马朗之死显然是编剧有意改写,剧中提到司马朗跟董卓对答一事,说明编剧有看史书,只是为了更戏剧化的体现司马懿和司马朗兄弟情,才改写司马朗死的剧情。但把司马朗在前线为士兵疗伤才感染瘟疫的举动改写,掩盖了司马朗本人魅力。&/p&&ul&&li&增加满宠的工作量&/li&&/ul&&p&剧中大量人物入狱,曹丕、曹植、杨修、司马懿、司马防、司马朗等等,仿佛只要把角色放进监狱就体现出他们的窘境,这是电视剧惯用手法。历史上这些角色无一人因为那点破事入狱,满宠虽是有名的酷吏,但他在建安十三年时已在外统兵,很少担任内职。&/p&&ul&&li&脸谱化的曹操&/li&&/ul&&p&在水军大呼于和伟曹操演得好同时,还有人解释说由于曹操是配角,所以需要脸谱化一些。《权力的游戏》那么多配角,也没见谁就该脸谱化。曹操一副嚣张跋扈的个性不仅破坏了角色的智慧,同时还影响到历史情节。曹操在许昌宫廷当众杀害一批汉官,并有曹操表演一段精彩的演讲,却无视了当时还有袁绍、刘表、孙权在外的事实,而曹操令诸侯是很借重朝廷的威信,曹操这样自坏朝廷威信,其实会跟董卓一样,更加引起诸侯围攻。而后来荀彧身为汉官去向曹操称臣,也不符合现实。在对待曹丕和曹植的问题上也过于出格,把想法都摆在台面上。&/p&&p&郭嘉临时前跟曹操说:“内事不决问荀彧、钟繇。”之类的话,这是编剧玩弄孙权的梗。但不想想曹操又不是孙权那年轻的新君,同时郭嘉本身就是荀彧所举荐,曹操平定河北的时候,麾下官员人才济济。实轮不到郭嘉向曹操说那样的话。尽管是编剧有意改编,可是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逻辑。&/p&&p&郭嘉掌管的校事府是一个模仿锦衣卫的特务机构,曹操确实使用校事府监控官员,没有剧中描述的那么厉害就是了。剧中曹操的暴躁和狂妄是一个塑造反派的套路手法,但显然不符合内敛的曹操,曹操的豪气可以放到他的诗词当中,但平日里的作风还是会收敛。&/p&&p&&br&&/p&&ul&&li&简化了曹氏宗亲关系&/li&&/ul&&p&《军师联盟》将内部斗争改写成宗族和士族之争,曹真、曹洪、曹休、曹仁、夏侯尚组成作死团队。实际上曹真和曹洪不和,曹洪被曹丕下狱,曹真第一反应怕有人认为自己是陷害曹洪第一嫌疑人。夏侯尚的妻子是曹真之妹,但夏侯尚偏爱侧室,以致曹丕派人杀死夏侯尚的侧室,以此来维系曹真和夏侯尚之间的关系。&/p&&p&曹休、曹真等人只是宗族,又不是曹操嫡传,并无封王的权利,剧中曹氏宗族总幻想着自己能做藩王。曹叡的诏书评价曹真:“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他并不是仗着宗族权势欺人的类型,这群人当中就只有曹洪最为嚣张。&/p&&p&剧中描述关羽攻陷了樊城,曹仁实在有点冤,樊城从未被关羽攻陷过。夏侯惇死在司马懿家中是编剧故意改编,且笑料充足。曹真、曹洪、曹彰动不动几说带动几十万大军,而关羽只是三万兵力,可实际上曹魏根本没那么多兵力。动不动就出动几十万兵力,那是《三国演义》的影响。&/p&&ul&&li&强化了曹魏内部矛盾。&/li&&/ul&&p&电视剧后期强行无视蜀汉、孙吴外敌的存在,跟国产家庭剧一样强行加剧曹魏内部矛盾。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在曹丕称帝后,正式坐镇四方掌控军事大权,预备着与敌国交战,并不需要嫉妒司马懿、陈群那所谓的新政会夺走他们的影响力。其次曹氏宗族垄断兵权更有利于曹丕巩固地位,剧中反而描述曹丕不满曹氏宗亲垄断兵权。&/p&&p&曹丕即位后确实面临过兵权控制危机,发生过青州兵叛乱,所以他借着伐吴,把夏侯尚安插到南线,又让曹休掌管东线。孙观和尹礼与东吴交战而死,曹丕就再把臧霸征入朝中任职,解除了臧霸兵权。同时张辽、徐晃、张郃等老将均受到曹休、曹真、夏侯尚所节制,谈不上曹丕要对付宗室。&/p&&p&论关系,荀彧的孙子荀霬是司马懿的女婿,同时也是曹丕的外甥,陈群的妻侄,司马师娶夏侯徽为妻,司马懿、陈群、夏侯尚根本就是曹丕最信赖的亲友团。剧中突出士族和曹氏宗亲的斗争,显然并不符合实情,说的司马懿的女婿不是曹丕家人一样。&/p&&p&为了让曹真接替杨修反派的位置,给曹真安排了大量没必要的权谋情节,以曹真的本事多花点心思在军功上,根本不用在乎司马懿想什么。况且曹真和司马懿一直是亲密战友,并无两人矛盾的记载,反倒是陈群曾反对曹真和司马懿伐蜀。&/p&&p&曹皇后曹节扔玉玺,骂曹丕是记载在《后汉书》的事情,《三国演义》曾经拍过这段,剧中却是汉献帝认怂求曹丕即位,曹丕在勉为其难下才做了皇帝。&/p&&ul&&li&月旦评和九品官人法&/li&&/ul&&p&能在影视剧中涉及到这两点很不容易,结果都为剧情服务,改出了毛病。月旦评只是士人之间流行的一种风俗,并没有成为选官渠道。东汉本身就有察举制度,以孝廉、茂才等,由郡国中选举出人才,但这跟月旦评关系不大。曹操执政时期,丞相府有东曹属和西曹属负责选官,更谈不上需要月旦评。&/p&&p&剧中对九品官人法同样是误读,那本来就是根据察举制为基础,划出了选用人才标准。所以九品官人法依然还是察举制,断断说不上是什么新政,会受到强烈反对。编剧只是想套着九品中正制的外壳,激化司马懿和曹氏宗亲的矛盾,跳戏好像跳到了西汉,曹丕演起了汉武帝刘彻,动不动就说志在天下,曹丕在剧中体现出的志向跟他所统治的疆土并不符合。如果剧情是位于大一统帝国情况下,这样的剧情编排有几分合理之处。可惜那时三国并立,电视剧体现出的内部矛盾和政治改革就显得很不符合局势的逻辑。&/p&&ul&&li&错乱时间线&/li&&/ul&&p&编剧自不可能弄不清楚曹丕的年龄和华佗的生卒,电视剧一开始以华佗剖腹手术和让华佗被曹操所杀开始,就是在过滤观众,明确的把对历史较真的观众挤走,留下剧组选好的观众群体。好几个人跟我说看第一集就看不下去,大概就是这样的原因。为了对应华佗之死,杨彪入狱的时间被推迟。&/p&&p&宛城之战发生于建安二年,官渡之战发生于建安五年,剧中曹丕也自述在宛城之战只有十岁,他在三年里长成大人模样,并担任五官中郎将,是编剧改编无法自洽的一个漏洞。这事也是有典故,司马朗十二岁的时候就长得高大,被认做是成年人。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应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这个职位如副丞相,统领后方事务,同年曹植被封为临淄侯,二人之争才由此开始。&/p&&p&司马防跟杨修同年而死,剧中为司马防续命到曹操死后,撑过司马师和夏侯徽结婚才死,大概是不想让孙子等三年吧。剧中曹丕称帝后封陈群为尚书令,曹丕的第一任尚书令应该是桓阶,桓阶还是曹丕的托孤人选,陈群是桓阶的替补。&/p&&p&邓艾屯田始于正始二年,应为公元241年,曹丕在位于220年—226年,相差十几年之久,剧中邓艾出场不久就被司马懿举荐去屯田,编剧只是为了使用这个人气角色来吸引观众。邓艾并无担任过什么屯田令,其官为典农功曹。况且邓艾屯田只屯了一年,居然有大收获,难道用了金坷垃?曹魏本来就是使用屯田制,邓艾屯田于淮河地区,是利用水道运量和屯田,方便对付孙权,邓艾提出的只是符合战略布局的方法,算不上整个曹魏的政治改革,剧中过度粉饰邓艾屯田的重要性。&/p&&p&钟会至正始五年才出仕(244年),时年二十岁,也就是说曹丕死前两年,钟会才出生。其人与司马师、司马昭应为好友。《世说新语》中描述钟会、钟毓见过曹丕,到不能说编剧没有依据,他采取了小说的说法。&/p&&p&《军师联盟》丢掉的重戏也不少,根据后期曹丕和司马懿关系的剧情,鲍勋之死原本可以占有很重戏份,却没被编剧看中。鲍勋之父鲍信为救曹操而战死,鲍勋为人是儒士的典范,廉而能施,完全可以作为剧中司马懿选用人才的代表角色。陈群和司马懿共同举荐鲍勋为御史中丞,就是剧中司马懿担任的官职。鲍勋为人忠直,数度硬怼曹丕,形成极大的价值观冲突,曹丕恨的想杀鲍勋,却受到司马懿等人劝阻,并且有其父鲍信的光环在,最终曹丕还是找理由杀了鲍勋,司马懿苦救无望,而不久后曹丕病逝。这段事件的戏剧冲突相当强烈,弃之不用很可惜。&/p&&p&再就是边让的学生杨俊曾品评过司马懿和司马芝,司马芝其人就是曹魏有名的刑法专家,他是司马朗同族兄弟,本也能当作一位重要角色。杨俊在品评曹植和曹丕的时候,夸赞曹植多过曹丕,因此被曹丕记恨,找机会害死。这个角色放在夺嗣之争的剧情中相当有力,而且还可以添加司马懿为救杨俊奔波的情节。&/p&&ul&&li&总结&/li&&/ul&&p&《军师联盟》的编剧是看过史书的,里面确实不乏有史料依据的段落,但总体而言编剧把政治权谋理解的太浅,把本该大气的剧情写的很小气。体现出角色智谋的情节都是预先给角色设计好危机,再用机智去解除,看了一些段落以后就形成套路,有气无力。&/p&
我连TVB《诸葛亮》、《洛神》、《Eason华佗》、《回到三国》都能一集不漏看完。诸葛亮仗剑击败赵云、张飞,却被孟获吊打。曹非凡哥在官渡之战时冲入邺城,刘备大骂蔡夫人死八婆。萧峰版曹操,岳不群版张仲景,曹操要封华佗为司马,统领三军,我什么神奇的设…
三国公告牌ThreeKingdomsBoard流行曲艺排行榜空降电音冠单《空城计》,&br&蜀丞相“饶舌天王” Liang Zhuge
feat. Yi Sima and his sons&br&鸣谢:罗贯中(发行人),马谡(巧失街亭,灵感来源)&br&MV首发&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26330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鬼畜】【玩的是嘛】空城计&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专辑封面 正义の凝视 天道の饶舌(取自专辑《骂死王朗》&br&&figure&&img src=&/dead03bd0cb6b8f811cb0ca50646a77f_b.jpg& data-rawwidth=&40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9&&&/figure&&br&另有白金冠单《骂死王朗》(feat 王朗 and 曹真)&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982443/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是你们要的合唱版《孔明&王朗》&i class=&icon-external&&&/i&&/a&&br&及《出师表》(solo) &br&封面鸣谢: &a data-hash=&59fcae6ff171& href=&///people/59fcae6ff17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aiser& data-tip=&p$b$59fcae6ff171& data-hovercard=&p$b$59fcae6ff171&&@Kaiser&/a&
三国公告牌ThreeKingdomsBoard流行曲艺排行榜空降电音冠单《空城计》, 蜀丞相“饶舌天王” Liang Zhuge feat. Yi Sima and his sons 鸣谢:罗贯中(发行人),马谡(巧失街亭,灵感来源) MV首发 专辑封面 正义の凝视 天道の…
&p&两字评价:放屁。&/p&&blockquote&帝使豫於&b&陵屋&/b&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blockquote&&p&矮大紧瞅见【陵屋】就以为是“陵墓里的屋子”?难为曹丕扒开老爹地宫,一通折腾,就为了恶心一把于禁——这究竟是恶心于禁呢,还是恶心老曹?&/p&&p&大约以矮大紧的博学,认为帝王陵园建筑刨去坟墓啥也没有罢?&/p&&p&捎带一说,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陵园还真有,始作俑者就是曹丕:&/p&&blockquote&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blockquote&&p&这通《终制》是丕仔黄初三年下的,难不成穿越到建安二十五年去给他老爹添堵?&/p&&p&再看看曹操本人的《遗令》:&/p&&blockquote&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b&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b&&/blockquote&&p&非常清楚,如果曹操想防盗,着眼点在于“无藏金玉珍宝”,实施薄葬。毕竟汉文帝霸陵因薄葬而独完,这在当时是唯一可供参考的成功典范。&/p&&p&到了曹丕,则更进一步,薄葬之余更实施密葬,不但【不封不树】,而且不建寝殿,消除地上标志物,【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也由此拆毁了曹操高陵的地面附属建筑:&/p&&blockquote&《晋书》:至文帝&b&黄初三年&/b&,乃诏曰:……古不墓祭,皆设于庙。&b&高陵上殿皆毁坏&/b&,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blockquote&&p&易言之,在黄初二年于禁谒陵时,曹操高陵存在地面享殿建筑,也即或包含所谓陵屋。捎带,只要读过《三国志》,对曹操的葬仪稍有了解,就知道此公是在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丁卯即入葬高陵,还轮得到黄初年于禁去地宫考古?&/p&&p&瞅瞅矮大紧的德行——&/p&&p&&br&&/p&&figure&&img src=&/v2-be9b4f9bd88bfd54dbb1e_b.jpg& data-rawwidth=&945&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5& data-original=&/v2-be9b4f9bd88bfd54dbb1e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cdf8d81986a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cdf8d81986a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2926c7caf64b46e47f9e2fb_b.jp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v2-2926c7caf64b46e47f9e2fb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c1cad8c0cdc4d1bac15316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v2-c1cad8c0cdc4d1bac15316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81ce30b926513cdd7e4bd97db6fcfcc5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v2-81ce30b926513cdd7e4bd97db6fcfcc5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e2f512fe8a496c407b62a9d066cf1207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4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e2f512fe8a496c407b62a9d066cf1207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4ea35e7b649fcc4ea5ca26_b.jp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v2-4ea35e7b649fcc4ea5ca26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708ca46e99a6bf584bdf96a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v2-708ca46e99a6bf584bdf96a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685e4b7a73ab4393bce66f3e5873d45f_b.jpg&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v2-685e4b7a73ab4393bce66f3e5873d45f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8d9f3401ddec6fe0d89f718_b.jpg& data-rawwidth=&951&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1& data-original=&/v2-8d9f3401ddec6fe0d89f718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2b69a9f6a13aeac457c6af05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v2-2b69a9f6a13aeac457c6af05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91db5a055eab0a6073ceef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v2-91db5a055eab0a6073ceef_r.jpg&&&/figure&&p&&br&&/p&&p&捎带,所谓无关羽战克壁画,证明曹操高陵为假,这是多少年前流行的网络段子。矮大紧用网络段子不说明,这是坏,对着白纸黑字的史料他认识你你不认识他,这是蠢,竟然还大言不惭得指责顶风冒日辛勤工作的考古学家被买通,这种孙子,说他放屁那是客气的,不客气的:&/p&&p&狗放屁!&/p&&p&放屁狗!&/p&&p&最后说一下高陵的问题,随着曹休墓以及洛阳疑似明帝郭后墓的发掘,当初对“曹操墓”的一些形制疑问已得到了解决,譬如坐西朝东问题,以及石质“遣册”问题:&/p&&p&“魏武王”款石牌:&/p&&p&&br&&/p&&figure&&img src=&/v2-ceba0ff8883a7dab6473ab00fcec04c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ceba0ff8883a7dab6473ab00fcec04ce_r.jpg&&&/figure&&p&&br&&/p&&p&洛阳曹魏大墓(疑似明帝郭后墓)出土石牌:&/p&&p&&br&&/p&&figure&&img src=&/v2-7e5dabb34fda246badac_b.jp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7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v2-7e5dabb34fda246badac_r.jpg&&&/figure&&p&&br&&/p&&p&总之,这种严肃的学术问题,只能通过学术争鸣来解决,矮大紧要置喙,麻烦先把基本史料读读懂。&/p&
两字评价:放屁。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矮大紧瞅见【陵屋】就以为是“陵墓里的屋子”?难为曹丕扒开老爹地宫,一通折腾,就为了恶心一把于禁——这究竟是恶心于禁呢,还是恶心老曹?大约以矮大紧的博学,认为帝…
&p&“这两位都是没落皇族,起兵时&b&无权无势&/b&。 ”&/p&&p&题主的疑惑,就藏在这个问题的描述中。“无权无势”,你确定?&/p&&br&&p&把刘备和刘秀相比,是非常不公平的。&b&硬要给刘秀在三国找个比较对象,也应该是曹操,而不是刘备。&/b&&/p&&br&&p&看看前面100多个答案,评论刘秀个人能、对手能力的数不胜数,有几个注意到刘秀的豪门背景呢?&/p&&p&刘秀的爸爸刘钦、叔叔刘良都是县令,所以很多人觉得刘秀没什么了不起的背景。实际上,刘秀家族在南阳郡是绝对的豪门。&/p&&blockquote&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b&世祖(刘秀)之舅&/b&。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b&为乡里著姓&/b&。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b&至乃开广田土三百馀顷&/b&。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b&资至巨万&/b&,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馀终。&b&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b&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后汉书. 樊宏阴识列传》&/blockquote&&p&刘秀的外公樊重,有300多顷良田,外加无数“池鱼畜牧”产业,临终时直接就免了乡里人数百万贷款。战国的冯驩替孟尝君免了薛地债务,薛地人民就无比拥护孟尝君,以至于他可以在当地“中立于诸侯,无所属”。由此可见,樊家在当地的威望有多高,这些都是刘秀起兵的本钱。而刘备的母亲呢?要和刘备一起“贩履织席”养家糊口。&/p&&br&&p&刘秀的老爸能取樊重的女儿,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我们再来看看刘秀的姐夫。&/p&&blockquote& 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b&世吏二千石&/b&。父宏,预章都尉。晨初聚光武姊元。 《后汉书.
李王邓来列传》&/blockquote&&p&世吏二千石的邓家,也和刘家结姻,你说刘秀家能和“无权无势”扯上关系?&/p&&br&&p&刘秀和阴丽华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颂,无数少男少女为之倾倒。阴丽华家什么情况呢?&/p&&blockquote&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b&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馀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b&。 《后汉书. 樊宏阴识列传》&/blockquote&&p&阴丽华的三世祖阴子方,田地比樊重还多一倍以上,过着诸侯王一般的生活(”比于邦君“)。因此,阴丽华在当时的情况就和她一样。&/p&&figure&&img src=&/v2-fdb23b06f69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高喊”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刘秀,绝不是什么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而是刘秀完全有这个自信,自己的家庭背景绝对配得上阴丽华。&/p&&p&由此可见,和刘秀家建立婚姻关系的家族,一个个都是牛X到天上。可以想象,刘秀家自然也是牛X到了天上。如果不信,再看看这一段:&/p&&blockquote&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b&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b&;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后汉书.酷吏列传》 &/blockquote&&p&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仆杀了人,酷吏董宣依法杀了这个仆人,刘秀大怒,要杀董宣。董宣据理力争,刘秀饶他一命,逼他向姐姐磕头,董宣就是不磕。这时,湖阳公主气得大叫:“当年弟弟你没当官时,我们家私藏死刑犯,哪有官吏敢问?现在当了天子,反而没以前牛X了!”&/p&&br&&p&看见了吧,刘秀家在造反前,就可以公然“藏亡匿死”,而“吏不敢至门”。刘备在乡里啥时候这么吊过?人家好不容易混了个安喜尉当,督邮不给面子,刘备的官位就没了。&/p&&br&&p&刘秀造反时,宗室有哥哥刘縯,叔父刘良、刘歙, 族兄刘祉、刘终、刘赐、刘顺、刘嘉支持;联姻有邓晨、阴识帮忙;豪门大族有李通、来歙、寇恂投奔。反观刘备呢?兄弟叔叔没有,姐夫小舅子没有,豪门大族更是没有。就因为都姓刘,非要把他们俩放一起比,太欺负人了吧?你咋不比一下隔壁老王和王思聪呢?&/p&
“这两位都是没落皇族,起兵时无权无势。 ”题主的疑惑,就藏在这个问题的描述中。“无权无势”,你确定? 把刘备和刘秀相比,是非常不公平的。硬要给刘秀在三国找个比较对象,也应该是曹操,而不是刘备。 看看前面100多个答案,评论刘秀个人能、对手能力的…
&figure&&img src=&/0d2d536cfabea61df3c44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d2d536cfabea61df3c446_r.jpg&&&/figure&&br&&b&近日朝中风声甚紧,本人胆小怕事,想尝试练习一下政治正确的写法。吊儿郎当了这么多年,转弯转得有些生硬,结论有待商榷。但本文的确花费了很大的心力,还算是有些参考价值。以后可能只允许说政治正确的话了,不得不提前练习,万望包涵。&br&&/b&&br&&b&————————————————————————————————————————&/b&&br&&b&引言&/b&&br&&br&&p&《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加官进爵是靠花钱拉关系,独霸朝纲是靠各路人马的各种脑残,无能无情无耻无理取闹,读者简直难以想象就这么个人怎么就能显得那么厉害?&/p&&br&&p&单看《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董卓列传,可以发现他的一些本事,但仍然无法解释何以董卓竟能凶暴到被当时的人比作秦始皇的程度?&/p&&br&&p&董卓势力的形成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再加上虐待型的人格驱使他导演了很多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重口味人间惨剧,因而这一篇以董卓为主要人物的文章对于涉世未深、天真无邪的读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烦请跳过。&/p&&br&&p&本文所涉及到的人物众多,而且大部分都没什么名气,笔者坚持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写作思路是因为了解这些人物的价值不亚于熟知三国主要人物的收获,而一旦忽视了他们,我们就只能看到一个简单粗暴的董卓,一个太不完整的汉末三国。&/p&&br&&b&
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b&&br&&br&&b&
羌族(当时的羌族是包括如今的羌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b&&br&&br&&p&公元前五世纪,一位羌族青年被秦国掳为奴隶,在做牛做马的屈辱中掌握了农业技术。后来他找了个机会开溜,在秦人追捕时躲进山洞。焚烧山洞之后,追兵们认为已经完成了任务也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p&&br&&p&奇迹在于,这名青年被一只猛兽所救,未被烧死。出洞之后的他在旷野中遇到一位被割了鼻子的羌族女性,同病相怜的两人就此结为夫妻共同逃亡到了族人的部落。由于大难不死的传奇经历,该青年被淳朴的羌人推举为部落的首领。&/p&&br&&p&羌人称奴隶为“无弋(音通义)”,首领称“爰(音通援)剑”,从此这名青年被称为无弋爰剑。无弋爰剑将农业技术传授给族人,使羌人成了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民族。但无弋爰剑的子孙不知是何原因不愿在一起生活,他们各自奔走形成了新的部落。羌族各部落未能形成部落联盟,因而无法与强大的草原霸主匈奴争雄。&/p&&br&&p&汉景帝时,一部分羌人选择为大汉戍边,更多的羌人则选择与文化相近的匈奴组成联盟。&/p&&br&&p&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在原属匈奴的河西走廊上设置了河西四郡和玉门关。此举不仅为切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更为了阻止匈奴与羌族的联盟。匈奴衰落之后越来越多的羌人进入了大汉帝国的境内。帝国中央认为一个个分散的羌人部落无甚威胁,迁入内地的羌人可以将其汉化,而且可以通过他们使境外的羌人作为帝国的眼线,何乐而不为?&/p&&br&&b&
凉州&/b&&br&&br&&p&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包括河西四郡在内的凉州便成了帝国的西部边境,因而又称“西凉”。如果不特意去查阅资料,很容易将“西凉”这一地理概念误解为凉州的西部。&/p&&br&&p&凉州是大汉境内羌人的主要聚居地。出乎预料的是,羌人并未被汉人同化,反倒是凉州的汉人变得越来越像羌人,就连妇女都因为受到羌人的影响变成勇猛的战士。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即使两千多年过去,古代羌人的子孙们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和特色。事实证明,纯粹地指望民族融合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要有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p&&br&&p&遗憾的是,汉代的主流意识中并没有民族平等的观念,关东(函谷关)的汉人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凉州的居民。帝国派往凉州的官员在横征暴敛时也就分外地肆无忌惮。&/p&&br&&p&地域歧视与民族歧视的恶之花终于结出了恶果,汉羌战争爆发,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竟然持续了一百多年。&/p&&br&&p&诚然羌人还是没有组成统一的部落联盟且人口基数无法与汉人相比。但父亲去世儿子必须娶后妈,兄长去世弟弟必须娶嫂子的游牧风俗结合了可以养活更多子女的农耕生产方式使羌人的生育率出现了异常高速的增长,凉州境内的汉人在人口上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劳师远征地从关东调兵又很难敌得过主场作战、以逸待劳且弓马娴熟的羌兵。&/p&&br&&p&公元57年-公元139年,大汉朝廷足足用了82年的时间才将最早起出头的羌族部落击垮。但其他的部落早都已经成了气候。&/p&&br&&p&公元108年,司马懿高祖父司马均率领的汉军大败于羌兵,八千多人战死。羌军掠夺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并南下进入益州,杀死汉中太守。&/p&&br&&p&公元110年,故都长安已被破坏殆尽,另一只羌军攻打紧靠洛阳的河内郡。朝野震动,考虑将凉州的汉人迁入关中,将凉州土地让给羌人。凉州汉人不愿背井离乡,在遭到强制拆迁后干脆投奔羌人和官军拼了!朝廷迫于形势最终否决了放弃凉州的提议,耗费了天文数字的军费继续与羌军拉锯,以致滥发铜钱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但依然败多胜少。&/p&&br&&p&直到三位凉州籍优秀将领的出现,东汉帝国才稳住了局势。他们分别是:&/p&&br&&p&&b&皇甫规&/b&,字威明,主张恩威并用,缓和与羌人的关系。同情清流士大夫,一生不与外戚宦官合作的皇甫规,没有得到本该属于他的爵位,官位也只做到度辽将军、护羌校尉。公元174年,刚刚退休的皇甫规病逝,享年70岁。&/p&&br&&p&&b&张奂&/b&,字然明,皇甫规推荐的接班人,继承了皇甫规的指导思想。在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的关键时刻因为不明真相被假传圣旨的宦官所骗,直接导致了窦武的败亡和第二次党锢之祸。张奂深以为耻,抱憾终生,拒绝接受封侯,险些被迫害致死。知识水平很高的他晚年闭门不出,教授了上千名弟子。公元181年,以77岁高龄寿终正寝。&/p&&br&&p&&b&段颎&/b&(音通囧),字纪明。主张对羌人采取种族灭绝。攻灭东羌的段颎战果远在皇甫规、张奂之上。其残忍血腥的作风遭到士大夫批评,为保住权位不惜做宦官鹰犬,捕杀太学生,官至太尉,封万户侯。公元179年,靠山王甫倒台,段颎被酷吏逼迫服毒自杀,死去时年龄不详。&/p&&br&&p&由于这三位将领的表字中都有一个“明”字,故而合成“凉州三明”。“凉州三明”之后,选择谁作为帝国的武力支柱成了摆在汉灵帝面前的重大难题。其中有一位很不错的候选人名字叫做叫做董卓。&/p&&br&&p&&b&董卓&/b&,字仲颖,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粗猛有谋,武艺高强,能左右开弓。虽然许多年以后他不幸地发福成了数百公斤的巨胖儿,但年轻时代的他更像是香港电影中手持双枪、风流倜傥的周润发。&/p&&br&&p&其父董君雅虽然只官至县尉(副县级公安局长)但种种迹象表明董家属于颇有资财的地方豪强。由于兄长早逝,作为继承人的董家二少爷充分发扬了富二代的优点——出手豪爽。他没事儿就到羌人的部落里欣赏风光,和少数民族兄弟切磋武功并邀请他们参加派对,杀牛宰羊、唱歌跳舞,把家里的牛羊都吃光了也在所不惜。谁家生活困难只要叫他一声老大他都会帮一把。如此作风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董卓迅速成为了凉州地面上叫得响的游侠。迫于汉羌战争的紧张局势,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愿意推荐他、培养他、提拔他。&/p&&br&&p&公元167年,董卓跟随“凉州三明”中的张奂出战。他极力表现自己,大力发挥,纵横冲杀,左右突击。经过上百次战斗,功勋卓著的他连连升迁,平步青云,官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朝廷还专门赏赐了他九千匹细绢。&/p&&br&&p&面对朝廷的赏赐,董卓讲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为者则己,有者则士。”意思是立功的虽然是自己,有赏赐就应该都分给将士。这句话既证明了董卓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也解释了为什么董卓的嫡系部队对他那么死心塌地。&/p&&br&&br&&b&
黄巾之乱+凉州之乱&/b&&br&&br&&br&&p&眼看着就要顺顺利利地继“凉州三明”之后成为帝国的武力支柱,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的爆发让董卓多了三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p&&br&&p&&b&皇甫嵩&/b&,字义真,皇甫规的亲侄,曹操的老领导,黄巾之乱时任左中郎将。镇压黄巾军的第一功臣,被封为左车骑将军。中郎将这个职位介于杂号将军和校尉之间,大致相当于准将、大校。当时的杂号将军还不像后来那样一抓一大把,中郎将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出征之前,皇甫嵩提出赦免党锢之祸中被打入另册的清流士大夫,以免他们倒向黄巾军,意见得以采纳。皇甫嵩也因此被宦官集团视为眼中钉。&/p&&br&&p&&b&朱儁&/b&(音通俊),字公伟,孙坚的靠山。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年轻时以替朋友还债闻名,在朋友遭到弹劾时他又贿赂送奏章的具体办事人员修改内容使朋友得以轻判。一生左右逢源,从未遭到迫害,黄巾之乱时任右中郎将,战功仅次于皇甫嵩,被封为右车骑将军。&/p&&br&&p&&b&卢植&/b&,字子干,刘备的老师。黄巾之乱时任北中郎将,包围张角后因为拒绝向宦官行贿被免职。东中郎将董卓接手之后败于张角之手,也被免职。经皇甫嵩力保,卢植被任命为尚书。&/p&&br&&p&被罢官闲居的董卓十分幸运地碰上紧随黄巾之乱爆发的凉州之乱。这场叛乱一开始的带头大哥是羌人,没想到经过一番又一番内讧,被胁迫入伙的汉人名士韩遂和原本属于政府军却临阵倒戈的忠良之后马腾反倒成了凉州叛军的领袖。叛军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并打出讨伐宦官的旗号进逼皇家陵寝。&/p&&br&&p&董卓被重新启用为中郎将,跟随皇甫嵩作战。但皇甫嵩很快就因为得罪宦官被削去了兵权,董卓则官升一级,成为破虏将军。当时朱儁还在忙着剿灭黄巾军余党,从未上过战场的车骑将军张温带着关东最能征善战的青年军官孙坚赶赴战场。&/p&&br&&p&董卓压根儿没把这个新领导放在眼里,开会时迟到,说话时也极不礼貌。血气方刚的孙坚一再劝张温把这家伙砍了。张温知道董卓已经尾大不掉但要打仗还是离不开人家,只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在当时看来,张温的选择是正确的。两军对垒,政府军失利,全靠董卓鼓舞士气,稳住军心勉励维持,直到一个浪漫的夜晚,一场流星雨不期而至,正好全都砸在叛军的地盘上,叛军受到巨大惊吓连夜逃离。政府军趁势追杀,但敌人跑的太快,政府军陷入了孤军深入的不利态势,遭到数万叛军的包围。最终六支追击部队中只有董卓所部先是修筑水堤假装捕鱼以迷惑敌人,后来掘开水堤阻挡敌军安全撤离。表现扎眼的董卓被封为斄(音通台)乡侯,三十七年以后,刘备把这个爵位封给了马超,不知有没有别的意味呢?&/p&&br&&p&叛军卷土重来,包围了兵家必争之地——陈仓城。董卓升任前将军,却要受已经被降职为左将军的皇甫嵩领导。要知道这两个职位平级而且前将军的排名还在前面。朝廷的这一安排显然是不怀好意,故意让两员名将产生矛盾。董卓主张迅速救援陈仓,皇甫嵩则主张等敌人疲惫之后再说。叛军师老兵疲撤退之后,董卓吸取上次的教训主张穷寇勿追,皇甫嵩又主张追杀。皇甫将军的性格特点极其鲜明,一生从不听人劝但总能吃饱饭。他独自率军追击,留董卓殿后,斩敌过万,虽然事后董卓也得到了封赏,但皇甫嵩还是受到了董卓的忌恨。&/p&&br&&p&公元188年,汉灵帝为了遏制董卓势力的膨胀,征召他为少府。由于诸葛亮《出师表》的关系,桓灵二帝总是被并称为昏君。其实灵帝相比他的前任差的太远,单从这件事上来说,少府在九卿中排名第九,名义上相当于大内总管,宦官和尚书台都归少府管,可实际上成天围在皇帝身边的宦官和尚书们根本就用不着向这个领导汇报工作,后来曹操给他死看不上的孔融安排的最高职位的就是少府这个差事。灵帝简直是拿董卓当傻子耍。&/p&&br&&p&董卓带着情绪答复说:“我手下的胡人、汉人都跟我说啊,粮食不够吃,钱不够花,老婆孩子饥寒交迫啊。他们拉着我的车子不让我走呀。这些人都凶巴巴的,我也管不了啊!只能顺着哄着。现在我是走不开了,以后要是出了什么事儿,我再向陛下汇报。”如此明显的抗旨不尊,汉灵帝也无可奈何,要是把董卓逼反了直接投了叛军那就更麻烦了。&/p&&br&&p&公元189年,病危的汉灵帝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同时要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这里要着重提一下皇甫嵩,黄巾之乱后的他一度手握重兵,有人劝他说朝廷腐败,宦官当道,不如干脆独立了算了。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皇甫嵩表示宦官当道大不了就把我免职,我还可以保住名声。绝不能大逆不道地做乱臣贼子。之后皇甫嵩终于以逆来顺受任劳任怨的方式得到了汉灵帝的信任。&/p&&br&&p&对于董卓来说,并州牧这个职位倒是真心不错,可这支西凉军是他的命根子,于是他更加不客气地答复说:我这个人没有本事,也没有功劳,蒙皇上错爱,让我执掌军队十年。我手下的官兵已经和我处出感情来了,他们眷恋我的恩情,愿意为我卖命,我请求皇上允许我带着他们到北边去,效力于边疆。&/p&&br&&p&皇甫嵩的侄子劝他直接杀了董卓完事儿。皇甫嵩说董卓抗旨不尊有罪,但自己要是先斩后奏也有责任,不如请示领导。朝廷当然只能把董卓训斥一通了事,董卓与皇甫嵩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p&&p&充分认识到朝廷软弱的董卓直接把部队拉到了紧靠洛阳西北部的河东郡观望起局势来了。&/p&&br&&br&&b&
十常侍之乱&/b&&br&&br&&br&&p&汉灵帝驾崩,他的长子刘辩即位,实际上的皇帝是刘辩的生母何太后。外朝掌握在何太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大将军何进以及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的手中。宫中则由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对太后施加影响。&/p&&br&&p&何氏家族与宦官的的关系原本相当融洽。太后曾经一度失宠,全靠宦官帮助才保住了地位。太后的母亲以及太后同母异父的哥哥车骑将军何苗都收受了宦官的大把礼品。太后的妹妹则是头号宦官张让的儿媳妇儿。唯一的不和谐因素来自大将军何进。&/p&&br&&p&不要因为何进是屠夫出身就以为他完全不懂得权力的游戏,他在黄巾之乱时立下战功,他的部曲对他忠心耿耿,以袁氏为代表的士大夫也都团结在他的周围。众望所归的他打算一举解决宦官的问题,立下不世之奇功。&/p&&br&&p&袁绍一再撺掇何进召地方军队进京杀死所有宦官,曹操则指出对付宦官可以走司法程序嘛。曹操的建议由于皇太后的偏袒无法实现。但何进并不是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完全被袁绍牵着鼻子走,笔者认为何进召外兵向洛阳进发只是造一下声势好让老妹儿把宦官交出来,搞一场不流血的和平演变。他所安排的几路人马以董卓为主角,是为了借助董卓昭彰的恶名。当董卓逼近洛阳时,何进派人阻止他继续前进,董卓也只能接受命令。&/p&&br&&p&四方兵起,太后震动,宦官们向何进请罪,何进放了他们一条生路。到此为止,一切都在按着何大将军的剧本上演。&/p&&br&&p&不甘心的袁绍给州郡写信,假传何进的命令要他们逮捕宦官的家属。局面就此失去控制,走投无路的宦官铤而走险,借口临走前最后侍奉一下皇太后再次进入皇宫,骗杀了毫无防备的何进。袁术带兵火烧皇宫南门,杀入宫中。头号宦官张让带着皇帝和陈留王刘协从北门逃出,第二号宦官赵忠带着皇太后被前来救驾的尚书卢植拦截。袁绍与太傅袁隗假传圣旨屠杀宦官及其亲信并关闭宫门严禁出入,袁氏一族距离定鼎天下只剩一步,可他们杀宦官杀红了眼竟然把皇帝抛在了脑后。&/p&&br&&p&《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干爹,后来在司徒位置上出名的王允当时还是河南尹,他派人跟随卢植一起北上寻找皇帝。张让手下还有几十人,面对追兵他没有以皇帝为筹码讨价还价,哭喊着“我等灭绝,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说完就跳进了黄河的滚滚波涛。人人喊打,被看做万恶之源的宦官势力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那一瞬间,人们也许会以为那个忽悠了无数次,传唱了千百回的太平盛世终于要到来了吧。&/p&&br&&br&&b&
二、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b&&br&&br&&b&
洛阳!洛阳!&/b&&br&&br&&p&远远看到冲天烈焰的董卓判断出京师出事了,南下途中与刚刚获救的皇帝一行人相遇。没见过世面的少年天子被董卓大军吓得惊慌失措,内牛满面。董卓威风凛凛,牛逼闪闪地走上前去询问事变经过。皇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主动上前侃侃而谈,在董卓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p&&br&&p&董卓奉少帝回宫,当时朝中掌握军权的还有以下几股势力:&/p&&br&&p&1.何进的旧部&/p&&p&按说何进死后,他的旧部应该听命于车骑将军何苗。但从血缘上来说,何苗原本姓朱,与何进是异父异母的假兄弟。从立场来看,何苗一直坚定地站在宦官一边。何进的旧部怨恨何苗一向不与大将军齐心协力,在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的协助下杀死并肢解了何苗,之后何进的旧部统统成了董卓的手下。&/p&&br&&p&2.袁家&/p&&p&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又刚刚消灭了宦官集团,声望正隆。袁隗是太傅,录尚书事,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袁绍是司隶校尉,袁术是虎贲中郎将。袁家要名分有名分,要军队有军队。董卓刚入京时只带了三千人,为了吓唬人隔三差五就得让部队野外拉练之后装作后续部队开进洛阳,使人误以为他有千军万马。这种招数骗了别人也就罢了,袁绍这个兼具特务头子职能的司隶校尉居然也被蒙骗了。笔者分析认为,一来董卓曾经得到过袁隗的推荐,算得上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使袁家对董卓心存幻想。二来,从古至今,贵族出身的人搞起情报工作来大都渣得不行。&/p&&br&&p&袁氏一族先是错过了皇帝,又没有及时拉拢何进的旧部,最糟糕的是还自我感觉良好,胜利果实不被董卓窃取才怪。&/p&&br&&p&3.丁原&/p&&p&丁原是何进召来的各路人马中仅次于董卓的实权派,他手下的并州军也是仅次于西凉军的精锐部队。但丁原的主簿(秘书)吕布因为得不到提拔深感不满,被董卓派人收买之后毫不犹豫地砍下了老领导的头颅。并州军一部分散伙,另一部分和吕布一起跟董卓混了。&/p&&br&&p&解决了洛阳城中的三股势力,董卓着手给自己提高地位。换了一般人也许就直接给自己弄一个宇宙大将军之类的骇人听闻的头衔。董卓却选择一步步试探着来。&/p&&br&&p&第一步,暗示朝廷将司空刘弘免职,由自己取而代之。&/p&&br&&p&这个刘弘在历史上留下的唯一事迹就是被董卓取代,可以认为此人在朝中没什么分量和威望,董卓走出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人反对。&/p&&br&&p&第二步,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p&&br&&p&在开会讨论之前,董卓先拉拢袁术,任命他为后将军,不肯依附的袁术离京避祸。董卓又和袁绍通气,袁绍这才明白了董卓根本没想服从袁家的领导。大梦初醒,极为愤怒的袁绍握着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董卓想下令通缉袁绍,经人劝阻没有把事做绝,还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反正袁家老小都在自己手里捏着也不怕他怎么样。袁绍负气出走后,董卓原以为不会再有人敢反对废立皇帝的提议了,谁曾想还有一个硬骨头的卢植。恼羞成怒的董卓下令将卢植处死,为董卓所提拔的大文学家蔡邕以卢植名望太高为由极力劝阻。董卓这个人很是听人劝,只免去了卢植的职务。&/p&&br&&p&回家养老的卢植躲过了董卓派出的杀手,之后在门生公孙瓒的地盘上隐居,安度晚年。&/p&&br&&p&董卓拥立刘协的行为向来令人费解。诚然废立皇帝可以树立个人权威,但对于一个权臣来说,皇帝越无知无能越容易掌控。他所走的第二步也许并不是完全出于私心,从大多数朝臣的态度看来,在新皇帝比他的兄长更贤明这一点上,他们很可能与董卓达成了共识。&/p&&br&&br&&p&第三步,从司空调任太尉、兼领前将军事务,持节、授予斧钺和虎贲卫士,封郿侯。&/p&&br&&p&给自己加官进爵的同时,董卓也没忘了干正事儿。他与司徒、司空一起到宫廷上书,请求复查党锢之祸的冤案,为清流士大夫平反并提拔任用他们的子孙。&/p&&br&&br&&p&第四步,升任相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p&&br&&p&位极人臣的董卓开始了大手笔的人事安排,他所亲近的人都没有处在显贵的位置上。朝中的高官厚禄、地方上的实缺都给了士人。收买人心也好,建立新秩序也罢,不管怎么说董卓都是有诚意的,可他的人事安排换来的却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后果——十几路诸侯遥尊袁绍为盟主,组成了讨董联军,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董卓提拔任用的!&/p&&br&&p&在军事上,董卓老谋深算。在政治上,董卓机关算尽。但在人际关系上,董卓其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游侠出身的他一直以为只要他善待别人,别人就会投桃报李,他以为所有人都像西凉人那么率真。也许董卓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虚情假意,什么叫做两面三刀,但他可能以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那些体面的大知识分子身上。我们不知道董卓的心里是否存过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美好愿望。我们只知道后来的董卓三观尽毁,迷信暴力、完全沉迷于本能的欲望。&/p&&br&&p&黑化了的董卓纵容士兵抢劫民宅、奸淫妇女。派吕布挖坟掘墓,盗窃珍宝。派李儒毒杀废帝。他本人奸污公主,霸占宫女,还搜刮铜器,铸造粗制滥造的小钱驱逐良币五铢钱。&/p&&br&&p&至于反董联军,董卓完全没把袁绍这个徒有虚名的盟主当盘儿菜,毫不犹豫地杀了他家百余口。抓到的敌军俘虏,被他捆绑着倒立起来再用热油烫死。联军大都不敢与西凉军作战,有着强烈正义感和使命感的曹操、孙坚都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然而孙坚很快就重整旗鼓击败了董卓派出的胡轸(音通枕)和吕布,斩杀了华雄并在之后击败了董卓亲自率领的部队,直逼京师洛阳。&/p&&br&&p&为了躲避孙坚的锋芒,董卓下令迁都长安以贴近自己的根据地。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居然还不吸取教训,让平定黄巾之乱的第二功臣朱儁留守洛阳。朱儁在史书中的形象是坚决与董卓斗争到底但因为声望太高董卓始终没敢把他怎么样。事实上,即便是对于那些比朱儁声望更高的人(比如皇甫嵩),董卓也半点不客气。查阅朱儁早年的经历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极具灵活性的人,他用什么手段骗取了董卓的信任已经无从得知,可以确定的是他在董卓走远后召集了一些人马与董卓军作战,被董卓麾下最能征善战的李傕(音通爵),郭汜二将击败。&/p&&b&&br&
长安!长安!&/b&&br&&br&&p&长安附近有皇甫嵩率领的三万大军。董卓以朝廷的名义征召他。同样被董卓征召的京兆尹(长安市长)劝皇甫嵩起兵反董,与袁绍呼应,发动突袭救回皇帝。皇甫嵩选择向董卓屈服。&/p&&br&&p&皇甫嵩不担心被董卓杀害的原因在于他的儿子皇甫坚与董卓有着深厚的交情……&/p&&br&&p&董卓看在友情的份儿上放了皇甫嵩一码,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单纯。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董卓进入长安前暗示朝廷要求御史中丞及以下的官员向他下拜行礼,摆明了就是要折辱一下担任御史中丞的皇甫嵩。&/p&&br&&p&皇甫大人才不管什么士可杀不可辱,老老实实地下拜行礼。董卓问他服不服,他满脸堆笑地表示歉意,使董卓都没了脾气。&/p&&br&&p&当初进入洛阳时的董卓即便不是雄才大略至少也是一位盖世枭雄,可长安城里的董卓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虐待型的人格以及精神失常的倾向。&/p&&br&&p&他给自己升官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弟弟、侄子、侄孙全都加官进爵,从九十岁的老娘到襁褓中的孙女挨个给予封号。在自己的封地郿县修建“万岁坞”,据说这座建筑城墙高七丈,储存的粮食够吃三十年。如此浩大的工程,董太师自然要亲自巡视。在百官为他举行的宴会上,数百名被诱降的士兵被挖掉眼睛割去舌头砍断手脚放进锅里煮熟,放出血来和酒一起混着喝,一时半会儿还没死的就翻滚在餐桌旁。百官深感可怖,董太师神态自若地吃着人肉、喝着人血。&/p&&br&&p&
关中地区的大家族被随随便便地冠以谋反的罪名惨遭屠戮。&/p&&br&&p& “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有一名续弦的遗孀,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因为才貌双全被董卓看上。最终这位坚贞不屈的寡妇被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凌致死。她的侄子皇甫嵩对此毫无反应。&/p&&br&&p&董太师曾经的领导张温被冠以勾结袁术的罪名在街市上被鞭打致死。&/p&&br&&p&董卓倒行逆施、残暴不仁、为所欲为、虐待了太多太多的人。可那些以义军自称的诸侯们都在忙着抢夺地盘,谁肯向魔头发起挑战?反倒是董卓与西凉叛军首领马腾、韩遂握手言和,准备联手向关东用兵了。&/p&&br&&br&&br&&b&
三、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
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b&&br&&br&&p&公元192年,董卓死了,死在祝贺皇帝陛下大病初愈的路上,死于他一手提拔、深为信任的王允和吕布之手。&/p&&br&&p&董卓对得住的人很少,对不住的人很多,他活该千刀万剐,但笔者固执地认为他不该死在这两人(尤其是吕布)的手上。大家都知道王允官至司徒,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从中层干部到位列三公是出于董卓的提拔。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是一个虚构人物,吕布的确勾搭了董卓的婢女,董卓也确实向他扔过手戟,但这恰恰说明他们的关系无比亲近,董卓直到临死前还指望吕布来保护他。&/p&&br&&p&董卓的亲属除了女婿牛辅全都被皇甫嵩杀光,九十岁的董老娘苦苦哀求,然并卵。范晔在《后汉书》中都不好意思把这事儿写进皇甫嵩的列传而是写进了董卓列传。&/p&&br&&p&董卓之死让很多人觉得云开雾散,大汉的天又变成了明朗的天。他们将董卓的尸体点了天灯。同情董卓、依附董卓的人被处死。憎恨董卓的人奔走相告,互相庆贺。三年前,张让跳黄河也洗不清时,大伙儿也是这样怀揣着明天会更好的愿望。可惜历史不是游戏,干掉大BOSS不也不见得会看到HAPPY ENDING。&/p&&br&&p&&b&长安城中庆贺的人们想不到,可怕的不是董卓,而是民族歧视与地域歧视的狭隘观念,是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迷信暴力的虚伪和狠毒,是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糟粕。&/b&&/p&&br&
他们更想不到,原来一切都可以变得更坏的……
近日朝中风声甚紧,本人胆小怕事,想尝试练习一下政治正确的写法。吊儿郎当了这么多年,转弯转得有些生硬,结论有待商榷。但本文的确花费了很大的心力,还算是有些参考价值。以后可能只允许说政治正确的话了,不得不提前练习,万望包涵。
————————…
已更完。谢谢点赞的朋友。以及心好累,感觉再也不会挖坑了╭(╯^╰)╮&br&&br&有这样一位将军,无论在在《三国志》还是《晋书》中都没有为他列传,然而他的一生却当真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他曾经随毌丘俭北征高句丽,也曾跟邓艾南讨诸葛瞻;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曾经派遣使节干涉过11区的内政,还在韩国的历史书中被提前写死了几十年。&br&嗯~其实我想说的这人在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ebf9e8bddfad13&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cebf9e8bddfad13& data-title=&@苏沉船& data-tip=&p$b$cebf9e8bddfad13& data-hovercard=&p$b$cebf9e8bddfad13&&@苏沉船&/a& 的回答中已经提到过,即是随邓艾入蜀的四将之一——王颀。&br&在三国志11中,KOEI把他画成了这个样子,是不是还蛮帅?&br&&figure&&img src=&/f420b88c53a65d698e65_b.jpg& data-rawheight=&240& data-rawwidth=&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陈寿没有在书里介绍过他的身世,似乎他的门第并不十分显赫。在《三国志》中关于他的记载混在其他传记,然而他的第一次出场,便颇为惊艳:&br&&blockquote&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屠句骊所都,斩获首虏以千数。。。。。。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br&&/blockquote&毌丘俭北征高句丽的时机,大体与曹爽发动入蜀战役相一致。可以想象当时大权在握的曹爽是何等壮志凌云:一方面亲领主力出击西南,另一方面命令自己颇为信任的毌丘俭进攻东北。虽说后来曹爽在兴势被王平打得满头包,毌丘俭却没有辜负曹爽的信任。他率领劣势兵力深入敌境,几场仗打得酣畅淋漓,高句丽差点因此亡国,从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北再无兵乱。王颀在这场战争中是大显身手,很痛快地露了一把脸。这在朝廷上,也多多少少给曹爽赚回了一点面子。&br&我想这时候王颀心中定是无比开心O(∩_∩)O~~跟着一个强悍的老大,这位老大朝廷里还有个一手遮天的权臣做后台,而且自己也有那么两把刷子,还有战功在身,岂不是分分钟出任四征四镇的节奏?&br&然而——这两个字还会经常出现——随后的事情真是不可预料。司马懿政变啦,曹爽家灭门啦,毌丘俭看不下去,起兵啦,然后又被司马师平定啦。&br&王颀的老上司毌丘俭,真是个有种的人。王颀能保住官位,已经算是很大的幸运,走向人生巅峰的梦想,也已经彻底破灭。&br&不过不要着急,历史会再给你一次大放异彩的机会。虽然到那一天,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br&二十年前他辅佐毌丘俭,二十年后他跟随邓艾,配合牵弘杨欣等人,打了一套精彩的组合拳。虽然最终姜维成功脱险,却付出了惨重代价。赵云之子赵广,便是在此战中牺牲(好心痛%&_&%)。&br&&blockquote&四年秋,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使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br&&/blockquote&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邓艾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动作。&br&姜维突围后,汇合成都方面的援军,死守剑阁。同时钟会的主力,在轻松占领汉中大部后,面对严阵以待的季汉精锐,却是无可奈何。&br&两军僵持中。这时邓艾在大营中指着地图上一条偏僻的小路,告诉军中诸将:季汉的命门,就在这里。阴平。&br&我不知道此时的王颀有没有想起二十年前领毌丘俭命出击的那一天。那时,他正值壮年。现在,他已经要老了,命运又给了他一个机会。&br&他会不会想起毌丘俭当年的眼神,高傲,冷静,准确,让人无可置疑地愿意信服,愿意随他创造历史。&br&相似的情节再度上演。邓艾的奇袭成功了。势如破竹的陇西军团令成都措手不及。诸葛瞻仓促出兵,战死阵中,刘禅自缚请降。&br&凭借这次战功,王颀再一次担任了太守之类的工作。而邓艾的结局,却又有些类似毌丘俭:背负着反叛的罪名赴死,在三国志里,也和他并列一传。&br&再往后王颀的命运,史书中已经语焉不详。《晋书》中说,他在晋武帝年间,担任过汝南太守。虽难那里地处内地,难有再次建功立业的机会,然而却是物阜民丰之地,太守位子,可是肥缺啊。这么看来,他在入蜀四将中,也算是有了很好的结局。&br&王颀的一生并没有加多少特技,他的命运,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奋斗,当然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有人说,男人一生至少要经历一次痛快的战斗。那么王颀至少经历了两场。虽然他不是主将,但这不妨碍他的英勇表现。我想他在临死的时候,或许可以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br&我王孔硕戎马一生,北征高句丽,南战绵竹关,虽时运不济,然此生无悔。&br&啊,差点忘了说说王颀和日韩人民的故事了,虽然这并不是此文的重点:&br&《三国志 魏志 倭人传》记载:&br&&blockquote&其八年,太守王颀到官。倭女王卑弥呼与狗奴国男王卑弥弓呼素不和,遣倭载斯、乌越等诣郡说相攻击状。政等以檄告喻壹与,壹与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还,因诣台,献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贡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异文杂锦二十匹。&br&&/blockquote&《三国史记·高句丽国本纪第五》载,高句丽以诈降计刺杀王颀,打败魏追兵。然而将近二十年后,王颀依然在入蜀战役生龙活虎。这脸打的。。。额,怎么说呢。当年被狠揍成那样,在自家历史书里给自己吹几句,也可以理解吧嘿嘿。&br&有兴趣看原文,可点开:&a href=&///?target=http%3A//ctext.org/wiki.pl%3Fif%3Den%26chapter%3Dremap%3Dgb&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text.org/wiki.pl?&/span&&span class=&invisible&&if=en&chapter=285115&remap=gb&/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上所述,如有谬误,欢迎指出。&br&嗯,先写这一位吧,其实心里还有俩人,有人看的话,或许会更?&br&&br&&br&按传统是不是得加个分割线,像这样吗?&br&———————————————————————————————————————————&br&哇,居然有十几个人赞了,看来还是有人看的,嗯?那就果断更一发~\(≧▽≦)/~&br&话说洒家可能是知乎上第一个过十赞就更新的题主额。。。尊严何在?&br&咳咳,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这里介绍的第二个人,便是王颀的老上司的新下属——文鸯是也。&br&很喜欢这张图。雨雾中走来的文次骞,仿佛夜色下的死神。&br&&figure&&img src=&/b7ddde6acfaf41e619d22_b.jpg& data-rawheight=&789& data-rawwidth=&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b7ddde6acfaf41e619d22_r.jpg&&&/figure&图依然是KOEI画的。这次是来自真三国无双。侵权也不删。&br&文鸯这人的一生,也是有好多故事可讲。说起王颀,虽然出道时站错了队,时运不济,可至少有了个很好的结局,然而这位文鸯,却是真的命途多舛。&br&讲他的经历之前,先说说他的名字。其实人家的大名是叫文俶的,晋书里却又叫他文淑,“鸯”是他的小名,但偏偏更为人所知。这也就算了,居然还常常被错写成文鸳。不过想想这种笔误也是可以理解,毕竟鸳为雄,鸯指雌,谁知道他老爸就是乐意把雌鸟的名字安在他头上呢。&br&文鸯在《三国志》中的登场,也是堪称惊艳。淮南二叛,他老爸文钦身为毌丘俭的铁杆,曹爽的老乡,也参与到了其中。本来他们的计划是率先起兵,号召天下诸侯勤王,然而大义的旗帜却终于比不过眼前的利益。各镇将领,迅速站队,毌丘俭一方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br&&blockquote&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别使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拟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于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大将军屯汝阳,使监军王基督前锋诸军据南顿以待之。今诸军皆坚壁勿与战。俭、钦进不得斗,退恐寿春见袭,不得归,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br&&/blockquote&司马师主力屯汝阳,先锋到南顿,豫州军至安风津,青徐军断后路,好一个十面埋伏,真是如铁桶一般。而此时毌丘俭手下将士的士气却正迅速崩溃,还得提放这后边的孙吴浑水摸鱼。&br&没希望了吗。&br&&b&不。有破绽&/b&。&br&文鸯自信地说道。&br&&b&我已经看见了司马师的死兆星。&/b&&br&我们的主角出场了。他告诉他老爸,冲那地方,干他一下子。&br&&figure&&img src=&/f7d369c2f4b1cd0ec227366c_b.jpg& data-rawheight=&344&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7d369c2f4b1cd0ec227366c_r.jpg&&&/figure&&br&后来我们更多把注意力放到“干那一下子”上,殊不知真正的技术含量,在于“冲那地方”。&br&既然已经没有正兵取胜的可能,那就直接来一场斩首行动。看似最简单粗暴的擒王策,实则却需要最仔细的观察,最冷静的思考,以及最准确的判断。&br&要知道,他的对手可是司马师。&br&司马师何许人物?且看他在随他老爹发动高平陵之变前一晚的表现:&br&&blockquote&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br&&/blockquote&在首都,曹爽眼皮子底下,养了训练有素的三千死士,居然丝毫没有被察觉。平时散布在民间,一旦找到机会,召之即来,一举成功。连司马懿都说,这小子可以。&br&这是何等可怕的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br&然而再看看他面对文鸯时的反应:&br&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br&我们来脑补一下此时司马师的心理反应:&br&&b&我屮艸芔茻,日了狗了,他是怎么过来的!&/b&&br&注意,这里“目出”的意思是眼珠子掉了出来,不过不知道他有没有吃掉。然后蒙在被子里,痛得要命,却不敢出声,居然把被子都给咬坏了。也是够可怜。&br&谋诛曹爽前的那个镇定自若的司马师哪儿去了?政变前那个照常打呼噜的司马师,也有藏被子里发抖的时候?&br&司马师还是原来的司马师,只不过他的对手,从业余玩家曹爽,换成了打算要他性命的文鸯。&br&文鸯,没坑爹。可惜,他爹坑了自己儿子。&br&&blockquote&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於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俶率壮士先至,大呼大将军,军中震扰。钦后期不应。会明,俶退,钦亦引还。&br&&/blockquote&文鸯折腾了一宿,左等他老爹不来,右等还是不来。结果,天亮了。&br&文鸯只好暂且撤退,与他老爸的大部队汇合。回头一看,咦,追兵?&br&干。正好还没过足瘾,那你们出出气好啦。注意下面的引用,来自于《资治通鉴》,而非《三国演义》。&br&&blockquote&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br&&/blockquote&折腾了一晚上,照样开三国无双。&br&我脑补了一下,就算是拿王麻子杀猪,砍个几十下,怕也得卷了刃吧?文鸯手里的家伙是否应该是钝器,类似于棍棒或者钢鞭之类?&br&然而毌丘俭的起兵也失去了最后一个机会。司马师苦苦硬扛到平定淮南,终于撑不下去,咽了气。这笔账,司马家狠狠在本子上记下了一笔。此时文钦的运气还算好,带着儿子逃到了东吴,然而他其他留在北方的家属,却被统统杀光。&br&不过两年之后,你们还会回来的。&br&那时,刚刚在平定淮南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诞很快发现,自己,也药丸啊。&br&他也反了。&br&东吴可能不浑水摸鱼?&br&孙綝大手一挥,文钦,就决定用你了~&br&孙綝当然感觉文钦是再适合不过的人物,在淮南当过官,熟悉当地情形,而且也有造反经验。&br&可问题是。。。击杀文钦好基友毌丘俭的黑名单里,有诸葛诞的名字额。&br&我想此刻的文钦心情一定是相当的复杂。继承了毌丘俭的遗志,红着眼睛想和司马家干一架,却偏偏要和同样有仇的诸葛诞联手。。。纠结啊。&br&不过他很快就不必纠结,因为诸葛诞砍了他。&br&&blockquote&三年正月,诞、钦、咨等大为攻具,昼夜五六日攻南围,欲决围而出。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复还入城,城内食转竭,降出者数万口。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诞不听,由是争恨。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br&&/blockquote&文鸯虽被文钦坑过,可毕竟那也是他爸爸啊。&br&文鸯向司马昭投降了。他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什么精彩的表现,只是立了一个flag,值得一提:&br&&blockquote&乃赦鸯、虎,使将兵数百骑驰巡城,呼语城内云:&b&“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b&?”&/blockquote&欠下的,迟早要还。现在不杀你,时候未到而已。&br&诸葛诞被平定后,三国的乱世也即将要终结。然而司马家的统一战争,却没有多少文鸯的戏份了。&br&毕竟是险些毁掉司马家的人啊。&br&然而三国的余波尚未过去,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却即将揭开。此时已经不算三国后期,可毕竟还是要讲完文鸯的故事,这里算是跑一下题。&br&与后来的事情相比,秃发树机能或许只能算是一个前奏,可他却已经够让司马炎头痛。胡烈、苏愉、牵弘,皆是可以和王颀齐名的悍将,想当年他们三个的老子平叛如同刷经验,如今却被先后击杀。其他比如刘旂,杜预,石鉴,司马骏,贾充,或是借口不出,或是观望不进,或是劳而无功,或者干脆被押解回朝。&br&&blockquote&寿阗卒,孙树机能立,壮果多谋略。泰始中,杀秦州刺史胡烈于万斛堆,败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尽有凉州之地,武帝为之旰食。&br&&/blockquote&被搞得连吃都不下饭的司马炎,想起了文鸯。&br&我们来看看文鸯的手段。&br&&blockquote&三月,平虏护军文鸯督凉、秦、雍州诸军讨树机能,破之,诸胡二十万口来降。&br&&/blockquote&具体过程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战果是,文鸯大破秃发树机能之余,还收编了少数民族二十多万口。&br&司马炎终于吃得下饭了,睡得也香了。&br&至于文鸯?早就看你不爽,先找个碴剥了军权再说。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br&&blockquote&俶后为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太康中为东夷校尉、假节。当之职,入辞(晋)武帝,帝见而恶之,托以他事免俶官。&br&&/blockquote&后来呢?&br&才过一年秃发树机能又闹事啦,这次是杨欣战死。这已经是第三位被秃发树机能弄死的凉州太守了。当年跟随邓艾的入蜀四将,除王颀之外,都已经死在了这里。&br&有句话叫做卸磨杀驴,这时凉州的事情还没完全搞定,司马炎就给文鸯罢了官。&br&大晋朝开国皇帝的办事水平,真是不知高到哪里去。&br&再后来后来文鸯被杀了。你们猜是谁干的?&br&&b&诸葛诞的外孙,司马繇。&/b&&br&东安公繇,诸葛诞外孙,欲杀俶,因诛杨骏,诬俶谋逆,遂夷三族。&br&其实我很搞不懂这位皇亲的逻辑。你若是为司马师报仇却也算了,替你姥爷报仇。。。我擦嘞,如果诸葛诞起兵成功,就开心咯?&br&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文鸯的一生。&br&冷静的判断加上快速的反应,他用兵的风格像是古龙笔下的剑客,当对手反应过来的时候,剑锋已经轻轻割开了脆弱的喉咙。奇袭司马师的神来一笔,在我心中,大概也只有张辽的逍遥津之战可以相提并论了。&br&然而他却真的是生不逢时。我想文鸯这样的将领,或许更适合在群雄割据的年代,和那时的名将并肩而战或者一争长短,纵然战死沙场,也不枉一腔热血;总好过屈死在那些作威作福的饭桶亲王手中。&br&可惜在他出生的时代,天下大势已定,人们已经不再拥有选择道路的权力。空有一身本领,却被命运裹挟着前进。本是想起兵匡扶曹魏,却兵败被迫投奔老对手东吴;又因为杀父之仇不得不屈身于宿敌的掌握之下,却又为自己的结局埋下祸根,并始终不得信任;当朝中几乎无人可用是再度出场,可是辉煌的胜利却没有改变将来的宿命。&br&&b&你只是一枚不讨人喜欢的棋子而已。你身上的原罪,洗不清的。&/b&&br&立在断头台前的文鸯,有没有回忆起人生中最精彩的那个夜晚,那一夜,像极了他的整个人生。他左冲右突,他驰骋自如,他高呼怒号。胜利就在眼前,自己无人可当,只要等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刻,历史就将由我来改写!&br&父亲的援兵似乎下一秒钟就会到来。可是父亲的援兵,一直没到。&br&天亮了。&br&&br&&br&&br&这是我想写的第二个人。&br&有没有人看呢?或许会更。这样吧,如果有了50赞,就继续写好不好\(^o^)/~&br&&br&再次更新——————————————————————————————————————&br&谢谢给我点赞的诸位,虽然人数不多,额,但总算是还有人看,这也给了我继续更下去的理由吧。&br&在前文提到的几位角色中,王颀一生奔走,文鸯时运乖蹙,诸葛诞兵败身亡,毌丘俭家族夷灭。这四人或是智勇双全的沙场骁将,或是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能够混到这种地步的人,都可谓是一时人杰,然而在在那个乱世,他们却都是身不由己的棋子。&br&其实我最想说的人,就是这第三位。&br&在某种程度上,在后三国时代魏国方面,他是真正可以算得上是主角的一位人物,至少可是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他本应是一位出色的棋手一展雄才大略,可最终,仍然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br&钟会看人的眼睛,还是很毒的。他对这个人的评价是:“才同陈思,武类太祖”。&br&陈思指的是曹植,太祖指的是曹操。别说三国,秦始皇以来的历代帝王,有几个配得上这八个字?&br&这个人,他叫做曹髦。&br&&figure&&img src=&/7eff8df30bae1bdfa2e31b73b4013444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figure&&br&说他是为皇帝,倒也不准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活着的时候没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封为帝王;曹髦活着的时候是皇帝,死后却只是“高贵乡公”。&br&曹髦上任时,魏国的政权已经牢牢被握在了司马家的手里。曹芳刚刚被废掉,按照历史的经验,这种形势下,皇帝已经算是个高危行业了。甚至本来皇帝的位子是给彭城王曹据的,曹髦能够来接班,多亏了郭皇后的坚持。&br&我们如今站在后人视角上来回顾,这大概是郭皇后为曹家所做的最大贡献了吧。&br&曹髦刚刚上任,便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政治素养。面对从天而降的皇位,他的脸上没有显露出一丝的喜色,而是表现得谦恭有礼。&br&&blockquote&十月己丑,公至于玄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blockquote&群臣前往迎接,俯身下拜;他也下车回拜,说,现在我的身份,依然是人臣。走到正车门,与群臣共同步行。&br&&blockquote&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blockquote&或许有人要说了,不就是故作姿态吗,我也会。&br&可是不要忘了,那一年,曹髦只有十三岁。&br&从曹髦的即位诏书里,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宏图伟志:&br&&blockquote&昔三祖神武圣德,应天受祚。齐王嗣位,肆行非度,颠覆厥德。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延纳宰辅之谋,用替厥位,集大命于余一人。以眇眇之身,讬于王公之上,夙夜祗畏,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恢中兴之弘业,战战兢兢,如临于谷。今群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乂皇家,俾朕蒙闇,垂拱而治。盖闻人君之道,德厚侔天地,润泽施四海,先之以慈爱,示之以好恶,然后教化行於上,兆民听於下。朕虽不德,昧於大道,思与宇内共臻兹路。书不云乎:‘安民则惠,黎民怀之。&/blockquote&这一天,少年天子和司马家的对决,正式开始。&br&回顾曹髦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那就是拉拢人心,韬光养晦(这个词出现在这里,看官不要意外)。&br&他在宫中不得自由行动,便常常以探讨学问为理由,召见朝中重臣。比如王经,王沈,王业,甚至还包括钟会,裴秀这种司马家的铁杆,甚至还有司马望这种司马家的要人。&br&&blockquote&时魏高贵乡公好才爱士,望与裴秀、王沈、锺会并见亲待,数侍宴筵。公性急,秀等居内职,急有召便至。以望外官,特给追锋车一乘,武贲五人。&/blockquote&司马望很纠结啊。身为司马家的人,皇帝却对我这么好,中岂不是在逼我站队吗?皇帝的厚待和家族的利益让他难以抉择。干脆逃出去吧,咱不陪你们玩儿了。他宁可陇西去和姜维拼命,也不愿继续待在朝中。&br&&blockquote&时景文相继辅政,未尝朝觐,权归晋室。望虽见宠待,每不自安,由是求出,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在任八年,威化明肃。&/blockquote&从这个角度看,曹髦的确是在一点一点分化司马家的势力。他知道,朝中这帮老油条,没几个人会因为所谓大义公开和司马家对着干,但我至少,可以慢慢来争取人心;至少,可以让一些犹疑不定的人保持中立吧。&br&再看曹髦任内的几道诏书,或是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或是对受灾百姓的免税。这些政策有没有好好地执行下去,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为他赢得了一个宽仁的名声。&br&关于曹髦的城府,从另外一件事情上,或许也可见一斑。&br&那就是司马师之死。&br&文鸯的奋战没有挽救毌丘俭兵败的命运,但这却给曹髦制造了一个机会。&br&我们看看《晋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br&&blockquote&毌丘俭、文钦之乱,大军东征,帝(司马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及景帝(司马师)疾笃,帝自京都省疾,拜卫将军。景帝崩,天子命帝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帝用嘏及钟会策,自帅军而还。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帝固辞不受。&/blockquote&司马师东征毌丘俭,留司马昭镇守洛阳。不料自己被文鸯折腾掉半条命,眼看不行了。司马昭赶紧前去,见他老哥一面,准备接班事宜。&br&我们可以想象曹髦心中的狂喜。机会来了。他下诏,令司马昭治丧,同时镇守许昌;傅嘏率领大军回朝。&br&这道命令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然而如果司马昭照办,恐怕日后也就没什么搞头了。&br&司马昭老哥刚死不久,自己的位置尚不牢固。如果此时的他与大军分离,恐怕枪杆子就不再属于司马家了。&br&而且即便是司马昭看清楚了这一点,假若傅嘏忠于曹魏,当真带着大军回去了,司马昭也是无可奈何。&br&然而——又是这个然而——司马昭已经不是那个政变前紧张得失眠的单纯少年了。他直接没有理会曹髦的命令,自己带了大军回朝。曹髦只好顺势给司马昭加官进爵,说中央研究已经决定啦,司马昭也是照例推辞一番,说还是另请高明吧,我也不是谦虚。&br&注意“帝用嘏及钟会策”。对于司马家篡权路上的作为,无论是《晋书》或者《三国志》都是语焉不详,所以我猜,司马昭亲率大军回朝,是否是傅嘏和钟会所教呢?没准这俩人不多嘴,曹髦也就成事了?&br&谁知道呢╭(╯^╰)╮&br&这一年,曹髦十五岁。&br&我还年轻。我忍,我等。曹髦心里说。&br&257年,又一个机会来了。&br&老地方,还是淮南。这次造反的是诸葛诞,东吴也派出了包括文钦父子的全明星阵容前往支援。&br&然而司马昭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为了防止曹髦再次在洛阳搞小动作,他干脆直接把他和郭皇后一并带在军中。&br&曹髦是多么渴望诸葛诞能够创造奇迹啊。&br&可惜他没有。&br&诸葛诞的思路或许让人非常不理解。有您这么起兵的吗?手下兵力是毌丘俭当年数倍之多,难道不应是像毌丘俭那样振臂一呼,然后大军直进吗?你窝在寿春城里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意义,难不成是在等死?&br&唉。这诸葛诞,也同样是个非常纠结的人。&br&他应该算是曹家的忠臣。司马昭想当皇帝,曾派遣贾充前去试探。诸葛诞听后大怒。&br&&blockquote&司马昭初秉政,长史贾充请遣参佐慰劳四征,且观其志。昭遣充至淮南,充见诞,论说时事,因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blockquote&我宁可死,也不会坐视司马家行篡逆之事。&br&就是这一次的冲冠一怒,为他惹来日后的了杀身之祸。我问你支持不支持,你居然敢说不支持。&br&那你就去死好了。&br&可是诸葛诞早干嘛去了?&br&难道司马懿夷灭曹爽家族的时候你没发现事情早已不对?难道司马师自行废立之事的时候你没发现他的野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