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玩什么魔兽那个种族比较好好

是一起黑暗,还是独自光明?基督徒眼中的电影《钢琴师》
是一起黑暗,还是独自光明?基督徒眼中的电影《钢琴师》
随手传福音
观看电影《钢琴师》有感文:Pursue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对二战中的犹太人,更是如此。他们被屠杀,不是因为有什么过错,只是由于一种由来已久的反闪族主义(以色列人的始祖是亚伯拉罕,而亚伯拉罕又是闪的后代,反闪米特主义英文为Anti-Semite)。犹太人似乎比其他民族更聪慧一些,所以他们虽然从南犹大、北以色列亡国之后就开始分散四方,但仍顽强地延续着,甚至发展得还不错,所以大家印象里犹太商人很多、很有钱;犹太人也是非常注重教育的民族,比如出过多少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之类的。然而,那段被纳粹残害的历史,是这个命途多舛的民族抹不去的伤。日耳曼民族,也就是德国,是很多名人的故乡。仅从音乐界来说,巴赫、贝多芬等,都是点缀在他们历史上的明珠。更不用说宗教改革发起者马丁·路德就是德国人了。所以,德国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很被大家景仰、甚至有恩于我们的一个国家。然而,在那片新教的种子发芽生长甚至繁盛的地方,反犹主义竟然把所有美好一朝吞噬。纳粹屠杀犹太人,甚至不是几千几万的屠杀,是几百万。一下子,一个蛮兴旺的民族,就只剩下了残余的幸存者。为什么?说实话,我对德意志了解很少,它的历史知道的也不多。但是,我不相信敬虔人马丁路德、巴赫的后代,竟会变成杀人狂魔。当纳粹党人一边狂呼着扫射犹太人,一边庆祝着圣诞夜,我只觉得可笑、可悲。也许,他们忘了很重要的一点:耶稣基督也是犹太人。他的家谱,明明确确地写在《马太福音》里,从亚伯拉罕到大卫,从大卫到马利亚,谁能否认这白纸黑字呢?那么,自称为跟随基督的人,却憎恨基督的母族,岂不是很荒谬吗?当然,我记得在书里看过,反犹主义并不只是在纳粹德国出现。事实上,犹太人,因为更具有竞争力,素来被其他民族嫉妒甚至嫉恨。“凡恨人的,就是杀人了。”这话不假。对犹太人的不满,经过一千多年的酝酿,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集中爆发,如恶魔一般肆虐,也就不奇怪了。那么,如我所说,为什么那些基督教国家,却会有这种荒谬的事情呢?我想,是因为他们称为基督教国家、很多人称为基督徒,却完全不知道真理吧。有的人说那些憎恨犹太人的,是因为犹太人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且说“这人的血归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有些人说是因为卖主的门徒叫犹大。这两种观点都很幼稚,真的。且不说之前已经说过的那点,耶稣本身就是犹太人,且是犹大支派、被称作“大卫的子孙”的;就单单说,我们是谁,竟然可以代替上帝审判以色列人?那些叫嚣着钉死耶稣的,的确有罪了,但轮得着我们来审判他们的子孙?更何况,十二使徒全是犹太人,初代教会也以犹太人为主,正所谓“救恩出于以色列”,我们这些不是在血统上属于以色列人的,说白了,全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沾了雅各家的光(以色列原名雅各);然后……这些本来不配、白白蒙恩的,居然反过来恨恶犹太人?这是基督徒该做的吗!(当然,以色列也不是多“配”,所有人得救都是上帝的恩典)至于卖主的犹大……Judas(犹大)和Jews(犹太)差的蛮远,犹大和犹太在中文里也差了一个点。如果非要按名字来裁断,那叫Judas的人也不少,因为一个败类而杀掉所有人是不是太荒唐?!事实上,反犹主义一直是魔鬼的阴谋,因为毕竟以色列是上帝特别眷顾的选民,也是旧约圣经的主角。撒旦有一天仍在世界上,反闪米特主义就一天存在着,可不只是纳粹的专利。现在也一样啊,伊斯兰世界就是代表。他们虽然抄袭改编了圣经作为他们的古兰经,又照葫芦画瓢、学着我们敬拜的神的样子造出了一个阿拉,但是视以色列作死敌,要不也不会从古到今有那么多冲突了。所以,希特勒,只是撒旦的棋子之一而已。他从未是个基督徒,一直是偶像崇拜队伍里坚定的一员(好像是太阳崇拜一类的,纳粹标志就是出自那个邪教)。只是非常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德国的大部分基督教会,那时竟然没有坚持真理。这个失败是这样一步步酿成的:首先,他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没发现,希特勒等纳粹头子的异教倾向;然后,当种族隔离以及歧视开始的时候,他们忘记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为隔离也不要紧;之后,当对犹太人的逼迫初露端倪时,教会还认为支持政府没错;最后,当魔鬼露出了真面目,一车一车的犹太人被拉到集中营残害而死,这时候瞎子都看出糟糕、聋子都听出不好了,教会也已经再没有办法挽救错误了。也许,很多犹太人(并不是所有犹太人都是犹太教,即不相信耶稣是基督的;很多犹太人是基督徒)在被迫害的时候丧失对上帝的信心,不单是因为他们被敌人(纳粹)迫害,更是因为他们被弟兄(教会)背叛。敌人的刀枪固然可怕,“朋友”的暗箭却更伤人。不知道他们淡定地看着他们的犹太人邻舍被带走、被消失,还怎么能用清洁无伪的心在主日面对以身作则、爱人如己的神?当然,神在任何时候都留下了虔诚人。哪怕大部分主流教会无所作为、助纣为虐,德国还是有很多基督徒、很多教会坚持真信仰的,哪怕他们被纳粹划到和被迫害的犹太人同列,哪怕他们也面临无比的危险。除了德国之外,其它的国家,表现其实也不咋地。英国法国以及大多数欧洲国家,还有美国,都以基督教为国教(虽然宗派不同),然而讽刺的就在这一点。当一个国家有了国教,那它就真的沦为宗教了。每个人嘴边都可能挂着上帝的名,好一点的能记住几句圣经,但大多数人既不真正相信,也不做出应有的德行。如果欧洲国家真都是敬虔的国家,那么犹太人被逼迫的时候,他们第一应该谴责,第二应该反抗;可大多数国家做了什么?一开始交出犹太人(哪怕明知那些人无辜而无助),到最后不得已宣战,只是因为发现法西斯不仅仅是想灭绝犹太人、更是占领他们的国土罢了。那些国家的教会去了哪里?他们也和德国的一样,沉默了吗?当然,还是那句话,一直都有真基督徒,哪怕有时只占很少一部分。也正因为此,那些挂名的、冷漠的、不作为的、甚至与世无异的,更显得可悲。基督的名在外邦人中间受了亏损,岂不是因为一些称为信徒的人却没有该有的样子么?所以,在《钢琴师》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真正的德意志、真正的波兰魂,就是那些哪怕担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的人,而不是那些叫嚣着为国而战、却烧杀抢掠的恶棍,哪怕那些人的理由冠冕堂皇——“服从命令”。斯皮尔曼的朋友、他的朋友的朋友,甚至,那个不知名的德军军官,他们的精神,是那些应该敬畏上帝的民族真正应该具备的。他们的身上,反射出的,是在这一直黑暗的世界里,基督的光。哪怕一个人、几个人的光实在微弱,他们尽了力能保住的也不过只有男主一人,但是,已经足够了。是一起黑暗,还是独自光明?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正如那个军官撤退之前说的,“不用感谢我,该感谢上帝。祂让我们死里逃生,这就是我们信仰祂的理由。”这里的“死里逃生”,我想,既指男主角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东躲西藏,终于幸存到平安的那一天;也指所有相信基督的人因着祂的代赎而从死亡的注定结局里逃出来,得到复活和永生。“你们是世界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行善)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二战早已过去,现在我们中华在神的恩典下享受和平与安宁;犹太人远在以色列,也似乎不是我们日常能遇到的。但是,无论是在风波动荡之时,还是平凡琐事之中,我们都应当时刻警醒祷告,因为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而如果连真理都还不明白,谈何信心、更谈何行善呢?教会也应时刻防备“既不冷也不热”,因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信徒、教会的跌倒、大错,往往是从小事的妥协开始。然而,神的恩典够用,我们是软弱的,祂却是刚强的;若有人缺乏信心、智慧,只要求那赐给我们丰富供应的主,在祂里面就不会有缺乏。愿神保守祝福我们,让我们能够真正发出主的光,照亮着堕落黑暗的世界。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因为主再来的日子近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随手传福音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总有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爱与希望
作者最新文章&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上钢琴师想表达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