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墓为何不挖掘传世为什么会这样

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新文阁公众号
凉皮店老板历时30年著《大秦始皇传奇》为秦始皇“鸣不平”
来源:新文阁
编辑:jian
导读 : 是雄才伟略的千古一帝还是焚书坑儒的暴君?自秦亡后至今,关于秦始皇的诸多争论,从未停止过。咸阳一家凉皮店老板赵志愿从小就崇拜秦始皇,他花费了30年时间搜集整理有关这位帝王的资料,并为他写书出版。凉皮店老板历时30年著《大秦始皇传奇》为秦始皇鸣不平从小就崇拜秦始皇《史...
& & 是雄才伟略的千古一帝还是焚书坑儒的暴君?自秦亡后至今,关于秦始皇的诸多争论,从未停止过。咸阳一家凉皮店老板赵志愿从小就崇拜秦始皇,他花费了30年时间搜集整理有关这位帝王的资料,并为他写书出版。
凉皮店老板历时30年著《大秦始皇传奇》为秦始皇&鸣不平&
  从小就崇拜秦始皇
  《史记》、《汉书》、《吕氏春秋》&&住在嘉惠的赵志愿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靠墙的两个大书柜里满满的全是书,有烫金封面的厚重史书也有各种参考文献,但基本上都与一位帝王有关,就是秦始皇。书柜下面的长椅上整齐堆放着赵志愿刚刚写成并出版的《大秦始皇帝传奇》。
  从小学起,赵志愿就开始崇拜秦始皇。除了从课堂上汲取相关历史知识,还经常跑去茶馆,听大人们谈论。&因为有熟人,所以也不用掏钱。&赵志愿笑着说,每到周末,他会一下午都泡在茶馆,只为听到有关秦始皇的言论。搜集到的资料,赵志愿会细心地摘录到本子上,并注明摘录自哪本书。如果是听到的,赵志愿也会记录下来,以后通过查找文献、史书来证实。&我看《荀子》里面说秦国国防稳固、民风淳朴、人人遵纪守法、当官的没有架子。这么好的国家,皇帝怎么能是暴君。&赵志愿说,他一直都不相信秦始皇是暴君,读了《荀子》之后,就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定为秦始皇写书,证明他是雄才伟略的千古一帝。
  到多个省市查找资料
  1985年,37岁的赵志愿开始执笔写书。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有着极大的热忱和坚韧毅力。那时,家里开旅社,赵志愿就一边等客人一边看书写书,经常会一直写到凌晨。
  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料,赵志愿还到全国很多省市的图书馆去寻找。&以前还做兼职,经常跟着火车跑,顺便就到当地的图书馆去看看。&赵志愿说,每个地方的图书馆藏书都不一样,古代的历史文献也不尽相同,从中他找到了很多有关秦始皇的资料。
  为了解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赵志愿查了很多史书和文献。&我不急,不懂的时候也不会烦躁。&赵志愿说,许多模棱两可的地方,他都必定会查找到相关的历史文献。
  2015年6月,基于自己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赵志愿写成并出版了38万字的《大秦始皇帝传奇》。在书中,赵志愿为始皇帝&鸣不平&,证明始皇帝是&一代明君&
  写书都是自费出版
  6月29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见到了67岁的赵志愿和小他1岁的妻子王义芳。对于丈夫写书一事,王义芳坚定地说,自己一直很支持。以前家里开旅社,担子还能轻点,后来开了凉皮店,王义芳也是尽量一个人扛,给丈夫留下写作空间。&他喜欢写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兴趣爱好。&王义芳说,只有不断地看书写作,人才会去思考一些东西。&有时候他还会半夜起来写东西,我也从来不说什么。&王义芳说,虽然自己会因此被打扰,但她并无怨言。如今的王义芳已将儿女抚养长大,店里的生意也走向正轨,她也跟随老伴,一起看书写起了文章。
  除了《大秦始皇传奇》外,赵志愿在此期间还写过多本跟秦始皇有关的书,但他写书从来都是自费出版,也不向外出售。&就是送亲友,如果有人想要,我也可以送他。&赵志愿说,以前家里条件没达到,现在好起来了,就想为自己留下一点东西,以作纪念。
  咸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赵春光跟赵志愿认识几十年了,在他看来,这位老友能坚持研究秦文化,研究秦始皇,实属不易。&我认为他这是在认认真真地做学问,在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赵春光说,作为咸阳市民,希望大家都能向赵志愿学习,关注秦文化。
当前栏目:
推荐栏目: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每日新闻
张文斌,男,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徐州睢宁县作家,歌手。20...
11月10日,还未成年的易烊千玺,微博已经拥有了三千多万的粉丝了,...
如今大红的小鲜肉-鹿晗的女朋友是谁?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本周热门排行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评分:暂无
评分:暂无
评分:暂无
评分:暂无
生物进化史
音乐背后的传奇故事
聚焦动植物世界生命传奇故事
记录时代变迁,见证社会进步
Copyright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新天上碑传奇秦始皇陵多人活动玩法介绍 如何快速击爆棺材_图文攻略_全通关攻略_高分攻略_百度攻略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秦始皇陵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的都是那些着名的陶俑。那么,在8090&百度攻略新天上碑传奇中,秦始皇陵是个怎样的存在呢?在8090&百度攻略新天上碑传奇中,秦始皇陵是一个常驻的多人活动玩法。活动地图目前总共3层,只有满足一定等级要求的玩家方可进入。当然加击杀完所有第一层的怪物后,会触发进入第二层的传送门,接着击杀第二层的BOSS进入到第三层中。而第三层就是存放秦始皇棺材的地方了,在这附近存在瘴气,玩家越靠近棺材收到的伤害越大,而且此伤害无视防御。玩家只有击爆棺材,才能领取到掉落的奖励哟。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8090&百度攻略新天上碑传奇改编自韩国著名武侠小说。游戏以简单化的操作,一鼠走天下来赢得玩家喜爱。游戏的画面风格继承了东方美学的细腻精致,并于不动处见微观精致,一花,一草,一木,一水滴,都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展示东方美术追寻的意境。并且新天上碑传奇更体贴的为喜欢操作的玩家设置了多种操作模式,更以此来突出江湖战斗中PK的畅快!
相关攻略推荐巴清:让秦始皇放不下的重庆女强人
&&&&&巴寡妇清:让秦始皇放不下的重庆女强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伟大的秦代女子。她身世成谜,却受到秦始皇以最高礼仪接待;她并未留下守节贞烈的传说,却被始皇帝誉为“贞妇”;她的姓氏已经无从考究,秦始帝却在她家乡为她筑起一道“女怀清台”;她是西南首富,她拥有庞大的丹砂帝国,她亦巫亦医,掌握着生死之术……这所有的一切,让她与秦始皇之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关系。她就是巴寡妇清!
日,中央电视台与长寿区人民政府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巴寡妇清》开机仪式暨首届巴寡妇清学术研讨会,在长寿区碧桂园凤凰大酒店隆重举行。这是一个揭开巴寡妇清神秘面纱千载难逢的机会,大量研究先秦史学的学术专家齐聚一堂,就纪录片的史实进行学术研讨和审核把关。
纪录片于3月24日上午正式开机,央视签约导演陈富及主演上官菲到场出席。纪录片全片初定为“神秘寡妇、丹砂传奇、不死之术、巫医三峡、身世之谜”5集,用历史的大视野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巴寡妇清的传奇人生作出解密式探析,还原一个真实而丰满的巴寡妇清形象。
巴寡妇清的纪录片为何要在长寿开机?她与重庆长寿有何关系?她是如何登上秦国“一姐”地位的?她与秦皇地宫有何关联?她身后的丹砂帝国是靠什么力量在支撑?秦始皇为她修建的“女怀清台”到底在何处?长寿这个地名的得来与她的身世有无逻辑关系?是什么样的机缘让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生于重庆?她为今天的重庆旅游带来了怎样深远的人文意义?……请跟随我们的步伐,走进长寿,走进央视纪录片《巴寡妇清》的开机拍摄现场,去揭开那一层层被历史长河掩盖的真相。&
神秘寡妇:穷乡僻壤巴寡妇,千古一帝眼中的秦国“一姐”(文/谢静)&
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除了秦始皇嬴政,谁最富有?倘若在当时来一个“百富排行榜”,摘走“大秦首富”桂冠的,恐怕不会是皇亲国戚,而是远居西南巴郡偏远之地的一位寡妇。这位常年居住在深山里的单身女人,凭借出色的炼丹技术和过人的商业头脑,冲破大山与峡谷的阻碍,一手推动家族企业成为垄断全国丹砂、水银行业的商业帝国;她出巨资帮助秦始皇修建长城,为秦始皇修建陵墓提供大量水银,晚年被秦始皇封为“贞妇”;在“收天下之兵”的秦朝,她“用财自卫”,拥有一支私人武装;她死后,秦始皇专门下旨修筑“怀清台”以示褒扬……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秦国“一姐”便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巴寡妇清”。而司马迁的寥寥数语给后人留下了太多想象空间,也让巴寡妇清的生平事迹成为了千古之谜。
富可敌国:载入史册的女性商业传奇
司马迁在他的史学巨著《史记》中,特辟了一卷为工商巨富立传,这就是《货殖列传》。而在这些古代杰出的工商巨贾中,仅出现了一位女性的身影。因为她是巴蜀的寡妇,所以司马迁称之为“巴蜀寡妇清”。
“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这是目前所知道的关于巴寡妇清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记载,文字大意是:两千多年前的巴寡妇清,其先辈得丹砂(汞矿)洞穴,几代人擅于经营获丰厚利益,家族财富难以计数。而巴清作为一名寡妇,能守其业,用财做好产业的保护,多年没有侵犯的事情发生。秦始皇对她以“贞妇”的名义迎去咸阳客居颐养天年,并为她筑“女怀清台”树碑立传以示彪炳。巴清作为穷乡僻壤的一名寡妇,能够得到有万乘之尊的秦始皇的如此敬重而名扬天下,岂不是因为其富有吗?
透过司马迁这段略带几分羡慕和疑惑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巴寡妇清的身世。她是一个出自于世代经营丹砂之家的寡妇,家族财力十分雄厚,并因此而“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巴寡妇清在当时显赫的社会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秦始皇对她的礼遇褒奖上,而获此等殊荣者,在秦朝并不多见。
巴寡妇清的事迹在《史记》、《一统志》、《括地志》、《地舆志》、《舆地纪胜》、《州府志》等史志均有记载。作为一名女性,能够以商业成就,而不是贞洁烈女的形象进入史册,这也让她成为了巴国、巴郡时期今重庆地区工商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人物。
“礼抗万乘”:秦始皇的座上宾
巴寡妇清生于何年何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0年左右,估计只活到中年。巴寡妇清长什么模样?史料中没有记载,我们更是不得而知。但人们普遍认为,巴寡妇清独自主持一个宠大的家族产业,无论她的个人气质、相貌还是谈吐肯定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巴寡妇清创造的财富富可敌国,并“以财自卫,不被侵犯”;清用她无法计量的财富豢养了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以保护其遍及全中国的商业网络。秦始皇为抵御外敌而修建万里长城时,寡妇清捐巨资为国出力,因而受到秦始皇王侯公卿般的礼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而这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礼抗万乘”。专家解释称:“司马迁所说的‘礼抗万乘',意思是秦始皇会见巴寡妇清时,用的是对等的礼仪,表明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关系。抗,不是抵抗的抗,而是对等的意思。万乘,指的是万乘之君,这里当然代指的是秦始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广纳贤才,对于能够辅佐霸业的豪杰之士,各国君主往往执宾主之礼,以示特别尊重。举一个例子,出生魏国的尉缭,因提出贿赂六国豪臣拆散合纵的对策而受到赏识,于是,秦始皇‘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显然,秦始皇把巴寡妇清当成贵客,彼此之间行的是宾主之礼,这在当时无疑是最高礼遇,对于女性而言,更是绝无二例。&
誉为“贞妇”:筑台彪炳,秦皇赋予的女性最高荣誉
“秦皇帝以贞妇客之,为筑女怀清台。”从司马迁的记述中我们知道,在秦始皇心目中,巴寡妇清的分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所有的女性。一是秦始皇用“贞妇”二字对巴寡妇清作出高度评价;二是秦始皇把巴寡妇清当成贵客对待;三是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筑“女怀清台”,旌表其德业。视巴寡妇清为“贞妇”,这是秦始皇对女性的一个极高褒赏。从目前已知的记载看,秦始皇生前对女性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仅此一例。
说到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不能不提及秦始皇对女性的态度。因母亲淫乱带来的心理阴影终生伴随着秦始皇,致使他成了一个女人的仇视者,视所有的女人为不洁之物,就像他的母亲一样。但在巴寡妇清这里,秦始皇视她为“贞妇”,不能不说是她的一个殊荣。
而巴寡妇清得秦始皇最高礼遇,很可能是将自己的巨额财富捐给长城工程,同时为秦始皇的骊山陵墓提供大量的丹砂和水银,所以,秦始皇十分感动,将她迎去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并为她筑“怀清台”以示彪炳。众所周知,秦始皇生前骄横跋扈,性情怪异,威震天下,目空一切。巴寡妇清,一个穷乡寡妇,却在秦始皇心中分量如此之重,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秦国“一姐”:身世隐秘耐人寻味
秦始皇对巴寡妇清评价之高、礼遇之隆、褒奖之重,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对巴寡妇清这样的一个穷乡寡妇的敬重褒奖,其规格之高,可以说远远超出常理。纵观数千年中国历史,一个民间女性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尊崇褒扬,还没有任何人可以同巴寡妇清相提并论。不过遗憾的是,虽然巴寡妇清曾经享有过无与伦比的地位和荣耀,但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史书的记载实在太少,以至于她的籍贯、姓氏、家庭、婚姻等,都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团。
人们在缅怀巴寡妇清的同时,总是渴望了解这位神秘女性的更多信息,这促使我们四处寻觅,希望能从历史尘埃露出的蛛丝马迹中,获得新的发现,进而最大程度地还原一个真实的巴寡妇清。就如长期以来,对巴寡妇清的寡妇身份,人们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这寡妇身份的来龙去脉,却是一个不易说清楚的问题。
按照中国传统的一般性理解,寡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夫死不嫁,一种是离异独居。然而,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王杖诏书令》简册,为我们重新认识巴寡妇清的寡妇身份,给予了全新的启示。《王杖诏书令》是西汉文帝颁布的关于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其中有这样的条款:“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鳏;女子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寡。贾市毋租。”可见,秦汉时期,寡妇,是对六十岁以上无子女女性的特指。这样的女子经商,国家还会给予免税的优惠。或许,这才是巴寡妇清真实的寡妇身份。
丹砂传奇:秦始皇陵地宫之谜,与巴寡妇清丹砂帝国解码(文/谢静李文靖)
西安临潼,骊山脚下,横卧着秦始皇陵巨大的陵园区。随着秦始皇陵文物考古的步步深入,一则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水银来源之谜的考古报告,让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巴寡妇清。于是,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之间本来已经扑朔迷离的关系,突然之间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变得更加玄乎而诡秘。人们不得不猜想,秦始皇打破常规礼遇巴寡妇清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更多的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只是,这个真相一直还笼罩在重重雾障之中。
何为丹砂?享誉千年的传奇宝藏。《史记》中司马迁也提到巴寡妇清家族以丹砂发家。那么丹砂为何物?又有何用?解开了这两个问题,是不是就能从历史的长河中理清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之间的联系呢?
究竟是仙丹还是毒药?丹,在甲骨文中,字形像井口,在井中间加一指示符号,表示井中取物。《说文解字》中关于丹是这样解释的: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属皆从丹。砂,本意为沙,指细碎的石子。
那么丹砂为何物呢?丹砂,在自然状态下呈红褐色,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朱砂,是水银和硫黄的天然化合物,加热分解之后,可得到水银,水银具有防腐作用。此外,丹砂还可以作为颜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织品中,有不少花纹就是用丹砂绘制而成的。但是丹砂最广为人知的用途还是药用。
从事巴寡妇清研究的李永明提到在《周礼·天官·冢宰篇》就有关于丹砂的记载,文中提到“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东汉经学家郑玄注解,这丹砂便是五毒之一。在被医家奉为经典的《神农本草经》中一共收录了药物365种,其中上品药有120种,书中排名第一位的中药正是丹砂。书中对丹砂的医药用途也作了记载:主身体五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名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久服,通神明不老”,如果这是丹砂的药用,那么这是不是解开秦始皇与掌握着众多丹砂资源的巴寡妇清之间关系秘密的关键呢?
飘飘欲仙的难言之隐。那么服用丹砂是不是真的能长生不老呢?晋朝曾经于广州罗浮山炼丹的葛洪在《抱朴子·黄白》中写到: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吃药升仙是怎么一种情景呢?鲁迅在《魏晋风骨及药与酒的关系》中曾详细描述过人在服用一种含大量硫黄成分的“五石散”后的症状。书上大概说,五石散这种药对身体是很好的,人吃了之后能转弱为强,但是吃起来很麻烦,穷人吃不了。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吃了之后,非走路不可,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冷。因为含有硫黄成分,当衣物与皮肤摩擦时容易擦伤,所以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就会看到一群社会“闲达人士”吃了过后,没事到处溜达,魏晋风度飘逸之感与丹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命呜呼,皆因仙丹。历史上吃丹求长生的帝王无计其数,秦始皇就是其中一位。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有着非常生动而翔实的记载。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当了皇帝,到处求神仙及长生不老药。公元前219年,东巡途中,齐人方士徐巿上书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有神仙及不死药。”秦始皇派三千童男童女,令徐入海求之。前215年,秦始皇“东临碣石(渤海)有遗篇”,使方士卢生入海求仙(及长生不老药)。至今在蓬莱、烟台等地还有当年秦始皇求长生不老的故事流传。&&&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还记载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诏把每年的农历腊月更名为“嘉平”。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改动呢?原来,这件事情与秦始皇追求长生不死也有关系。当时有传说,有一个叫茅盈的人,他的曾祖父茅濛,字初成,在华山成了仙。此前,当地就流传一首民谣:“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听到这首歌谣后觉得好奇,就询问为什么要这样唱,当地父老回答,这是仙人的谣歌,意在“劝帝求长生之术”。秦始皇听了这个解释,很是欣然,立马产生了寻仙的想法,于是改腊月为“嘉平”。
从史书的记载看,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的愿望确实是非常迫切。当然对长生不死之术追求的帝王显然不止秦始皇一位。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也远赴东莱,求神仙,派方士求神怪,采灵药,折腾了很多年。最早热衷于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他的宫中召致了方士千余人修炼金丹和表演特异功能,后来又编写了《淮南子》,还有《淮南万毕术》等著作,但可惜《万毕术》一书现已失传。其著作《淮南子》曾提到用汞、丹砂、雄黄等药物炼丹。朝炼丹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存明朝刻版《道藏》里,收有100多种记述炼丹术的书。
唐代是炼丹术的全盛时期,也是因为吃仙丹皇帝死亡最多的一个王朝,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也就是因着这个原因唐王朝认为道教祖师爷老子是他们的祖宗。他们不但信奉道教,而且倍加推崇,对炼丹术情有独钟。唐高宗、唐玄宗等,曾亲自选招方士、道士进宫进行“化黄金,冶丹法。”在唐朝,服仙丹死亡的皇帝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馆员郭向东:“秦始皇用水银模拟百川江河大海形态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弘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邦本:“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几近疯狂状态,除了一般人共有的渴望长寿的梦想外,还有自身的特殊原因。从政治上讲,秦始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显然希望自己能够长期执政,长久拥有这样的成功。但是,秦始皇的身体状况,让他感觉到这个愿望的实现似乎有点力不从心,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
迷踪帝陵 秦皇地宫惊现水银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的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随着考古勘察工作的层层推进,研究人员们在地宫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发现了严重的汞异常。难道地宫中真的像《史记》中记载的那样存在水银吗?地宫中放置水银究竟隐藏着秦始皇怎样的隐秘心事?
“百川江河大海” 秦始皇陵的防腐防盗秘籍
地宫,是秦始皇陵建筑最核心的部分,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曾经使用过大量水银的史实,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明确记载。然而,地宫水银是否确有其事,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个未解的谜。1981年和1982年,研究人员在对秦始皇陵园进行大规模汞含量测试中发现,秦始皇陵中心封土区为强汞异常区,其汞含量是非封土区的八倍。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它竟然和我国渤海、黄河、长江的分布位置大体对应。
而且,更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张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中心封土区的强汞异常现象,正是地宫大量存在的水银挥发所造成,这也证明了司马迁的记载属实。秦始皇陵地宫中为什么要用水银?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馆员郭向东先生为我们带来了答案:“秦始皇用水银模拟百川江河大海形态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弘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我们知道,汞的熔点很低,即使在常温下也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物质,一旦吸入一定浓度的汞气,即可导致死亡,因此在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胆敢闯入的盗墓者。”
怕死!秦皇最大的软肋!
专家考证,秦始皇陵地宫使用大量水银的主要意图,在于防止遗体腐烂和入墓盗窃。秦始皇如此在地宫中大量使用水银,难道仅是因为水银防腐防盗的功效能够让他在归天之后依然能延续其一代帝王的恢弘理想吗?细心的专家很快把目光聚集在了水银的原材料丹砂身上。防腐防盗只不过是丹砂用途的一个方面,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死之药”的药用功效才是丹砂最大的价值,或许才是秦皇对巴寡妇清崇敬有加的最大原因。事实上,秦始皇贪生怕死,渴望长生,并为之孜孜以求,这是非常肯定的历史。
究其原因,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彭邦本教授向我们解释道:“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几近疯狂状态,除了一般人共有的渴望长寿的梦想外,还有自身的特殊原因。从政治上讲,秦始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显然希望自己能够长期执政,长久拥有这样的成功。但是,秦始皇的身体状况,让他感觉到这个愿望的实现似乎有点力不从心,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对于秦始皇的身体状况,当时的大军事家尉缭有这样一段描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
郭沫若先生在《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一文中分析,这说明秦始皇有生理上的残缺,特别是“挚鸟膺”,就是现今医学上所说的鸡胸,是软骨症的一种特征。“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豺声”是表明有气管炎。秦始皇的身体不好,还应当与他的性格有关。尉缭说“少恩而虎狼心”。卢生说他“天性刚戾自用”。司马迁则说他“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暴政或许是天性使然显然,但也应与秦皇头顶的巨大压力有关。一统天下的“事业”不是那么好做的,大小国事他要处理,天下有乱他要平息,帝国大业如何延续……种种因素都成为了秦皇性格暴戾的诱因。但显然这样的性格对健康长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丹从何来 揭秘丹砂帝国的形成
经过科学勘测和周密分析,有专家推论,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上百吨。秦始皇陵是当时的国家一号工程。地宫中储有如此大量的水银,在当时应该是个难以置信的数字,按照情理,没有源源不断的货源保证是难以想象的。众所周知,丹砂加热分解,可得到水银。而欲破解秦始皇陵地宫水银来源之谜,寻找丹砂的来源和冶炼基地就成为了关键所在。那么,这些炼就水银的丹砂矿究竟来自何方?这些汞矿与巴寡妇清又有什么关系呢?
地宫水银从何而来?
秦始皇地宫的水银从何而来?寻找丹砂产地,成为解密秦始皇地宫水银来源之谜的重中之重。《说文解字》中提到,丹,主要集中在巴、越之地。巴,便是古代巴人聚居之地。越,就是南越,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据西南大学文学院余云华教授介绍,巴地出丹,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是重庆至三峡的长江沿线,另一个是连接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的武陵山脉。在与重庆接壤的贵州务川等地区有着丰富的采丹的历史。在这些地区,尤其以仡佬族的采丹文化闻名,在部分地区还保留有相关的采丹的歌谣和采丹需要的工具。重庆川东南地质队总工程师邓富银分析说,西南地区应是当时丹砂的最大供应地,渝东南地区的丹砂属于贵州汞矿脉的延伸。不过在乌江流域,很早就有关于丹砂的记载。《逸周书·王会解》载:周成王在成周大会诸侯时,生活在三峡地区的濮人就曾经纳贡丹砂。主要从事先秦史、巴蜀史和旅游文化研究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邦本教授说,在古代巴人聚居的地区,以“丹”字命名的地方很多,有“丹山、丹江”等,这也从侧面说明在这一地方,确实和丹砂有着很多的联系。众多史料和专家的介绍显示,在古代巴人生活的地区确实存在着丰富的丹砂资源,本着就近的原则,秦始皇确实有可能是从距离咸阳较近的巴地取材。
由巴寡妇清家族提供?
但是,怎么判断秦始皇地宫的水银就是巴寡妇清提供的呢?《史记·货殖列传》是专门记叙从事商业活动的杰出人物的列传。司马迁在这篇列传中分别记载了冶铁、制盐、采丹、采金、畜牧等各行业的代表人物,而巴寡妇清是唯一一个因经营丹砂入选的人,那么就意味着她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丹砂经营主。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巴地距离咸阳距离不算远,本来就近原则,巴地与越地,巴地会优先考虑,但是并不能代表这个水银就是由巴寡妇清提供。究竟是不是巴寡妇清提供给秦始皇地宫水银,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馆员郭向东则认为,秦始皇地宫里的水银应该是他去世之后才灌注进去的,在他死后,谁来提供地宫的水银也许决定者已经不是他本人。不过,地宫修建38年,也不能排除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早就为自己地宫的水银作了储备。
虽然不能确认水银提供者就是巴寡妇清,但是不可否认,巴寡妇清确实是最有能力提供大量水银的供货商。从事巴寡妇清研究的李永明认为,在当时有能力提供这100吨以上水银的人,只有巴寡妇清。有关学者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古时丹砂的价格并不高,为什么巴寡妇清富可敌国?除了司马迁在《史记》记载的几代人的积累之外,成都大学谭平教授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黄金。随着河水的流动与冲刷,给河床带来的除了丹砂之外,还有金砂。除了采集丹砂以提炼水银之外,还可以淘取大量的黄金。相信巴寡妇清不会傻到只取丹砂而弃黄金,这也许正是巴寡妇清家族发家致富的另一个途径。然而,要想垄断一个产业几代人的时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保障巴寡妇清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巴寡妇清的私人武装
重庆、贵州的丹砂一般取自河床,集中在乌江流域。丹砂,在当时是个非常赚钱的生意。《吕氏春秋》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李永明认为尧时的这场丹水之战,很有可能与争夺丹砂资源有关。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巴国与楚国、秦国与楚国之间围绕丹砂的战争几乎从未停息过。作为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丹砂商人,巴寡妇清如何保护自己的丹砂帝国呢?有专家推测,巴寡妇清必然拥有着自己的私人武装。我们从《长寿县志》中找到了确切的答案,在县志中有记载巴寡妇清家族拥有仆人上千,私人保镖上万。巴寡妇清几代人垄断经营丹砂,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是有道理的。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立即收缴天下兵器,运到咸阳加以融化,铸造成编钟,又铸造了12个重3万公斤的“金人”安放在宫廷,这表明秦始皇对民间武装是一种否定的态度。《秦律》也规定,天下兵器,不得私藏。
为什么巴寡妇清被默许可以存在呢?秦始皇是不是与巴寡妇清达成某种默契呢?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那么这支武装的存在,是不是大量的水银可以顺利运往咸阳的原因呢?这个问题不得而知。那么运输水银究竟走的是哪条道路呢?西南大学文学院余云华教授认为当时从巴地到咸阳的路有十余条,在历史上嘉陵江是一条非常通畅的运输航道,从重庆开始沿嘉陵江而上,通过渭水,然后翻过秦岭通过嘉陵江进入咸阳这条路最有可能是运输水银的通道,这也是先秦以来一直到近现代川陕之间一条主要的交通要道。
关于丹砂帝国的另一种猜想
巴地除产盐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物产:盐。盐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需求量可能比丹砂更多。在巫溪的宁厂古镇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制盐的工具,而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当时在宁厂古镇贩卖盐的就有包括来自湖北、陕西等地的商人。重庆市旅游局秦定波副局长在深入研究巴寡妇清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巴寡妇清家族的兴旺富贵是不是与巴地的盐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支持。盐业自古就是巴渝地区重要的物产,在现自贡、巫溪等地是重要的产盐基地,盐巴顺着水路、战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既然巴寡妇清掌握了这一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那么也有可能掌握着盐业的命脉。虽说,要说清楚巴寡妇清的商业帝国以及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不过,归结以上的种种观点看来,秦始皇由于种种不利因素而几近痴迷疯狂地追求长生不老,巴寡妇清则是最大的不死之药掌控者。历史的真相似乎正渐渐明朗:一边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边是地宫建设与不死之药的原材料“生产大户”,而这或许便是两者之间神秘关系的纽带。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邦本:“在古代巴人聚居的地区,以‘丹'字命名的地方很多,有‘丹山、丹江'等,这也从侧面说明在这一地方,确实和丹砂有着很多的联系。”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余云华:“当时从巴地到咸阳的路有十余条,在历史上嘉陵江是一条非常通畅的运输航道,从重庆开始沿嘉陵江而上,通过渭水,然后翻过秦岭通过嘉陵江进入咸阳这条路最有可能是运输水银的通道,这也是先秦以来一直到近现代川陕之间一条主要的交通要道。”
女怀清台,揭秘巴寡妇清的钥匙(文/刘丽娜)
女怀清台,这是秦始皇为表彰巴寡妇清而建造的古代建筑,标志着巴寡妇清的一生勋业和身份地位,堪称中国养生医药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就如一把钥匙,利用它便可为我们打开巴寡妇清的隐秘身世之门,了解历史真相。可是,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希望登临女怀清台的时候,却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原来,这种失落来源于一个巨大的疑问:女怀清台到底在哪里?
女怀清台在何处?遗址之争,众说纷纭
女怀清台在何处?有人认为它应该是在咸阳,有人认为它应该是在重庆涪陵,也有人认为它在重庆长寿。在对女怀清台的遗址之争上,种种分歧进而引发了诸多猜想。那么,女怀清台到底在哪里?巴寡妇清到底魂归何处?
不在咸阳而在重庆
关于女怀清台的记载,最早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里“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的记载。因为巴寡妇清出生于一个累世经营不死之药丹砂的家族,亲手掌控着全国最大的丹砂企业,她自己也非常精通丹砂的使用之道,从而让秦始皇把她作为“贞妇”而按贵宾之礼供奉她。换言之,就是说秦始皇钦点巴寡妇清当他的保健医官、长生顾问、私人医生,而给她优渥的待遇。
于是,有专家推测,女怀清台在咸阳。孙皓晖先生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有“巴蜀寡妇清,咸阳怀清台”之说,在他看来,女怀清台应该在当时秦国的首都咸阳。但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姓,巴寡妇为战国末期之秦属巴国人,是可以肯定的事实。以及巴寡妇清家族很早就得到丹穴,而且从“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的历史来看,这个家族曾经从楚国西进到大巫山地区从事丹砂的开采经营,并掌握了的医术,积聚了很大的家族势力,进而又从三峡地区溯江而上,迁移到今天重庆主城周边的医药豪门。因此,主流的观点认为,女怀清台的建造地点不在咸阳,而在巴寡妇清的家乡,今天的重庆。北宋名臣夏竦曾撰《女怀清台铭》,明确记载“寡妇清采丹擅利,以财自卫,始皇客之,为之筑台于巴蜀”。夏竦还特别提到,当时就有人“延想往事,勒铭遗基”,说明女怀清台不仅在秦朝的巴郡之地,而且在北宋时“遗基”犹在。
重庆各地群起而争
然而,在重庆,巴寡妇清的籍贯则有南川说、涪陵说、酉阳说、彭水说、长寿说等。在秦灭巴国之后,设立江州,长寿等地,这些地方都是县,之后人口增多,又增设很多县,。一种说法是来自《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涪州宾化县载:女怀清台。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家富不訾。清能守其业,用财自卫,秦皇帝以为贞女,为筑女怀清台。这是女怀清台在南川的最早记载。宾化,即南川。唐贞观十年,分巴县置隆化县,以县西永隆山为名。先天元年,以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为宾化县。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改隆化县为南川县。在《大明一统志》卷六十八之四川省重庆府南川县载里也提到:怀清台,在南川县境。秦时有寡妇清,得丹穴而擅其利,用财自卫,始皇以为贞妇,故筑此台。一直到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十之重庆府南川县载里都还有提到:怀清台,《寰宇记》在宾化县,俗名贞女山。《旧志》在县北,又见长寿县。由此可见,从北宋初开始,一直到明清,都有关于女怀清台在南川之说,于是,部分专家认为女怀清台应该是在南川。
那女怀清台是否就在南川呢?专家学者们查阅了很多史书,找到了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十一在引述《史记·货殖列传》关于巴寡妇清记载的原文后有这样一段考证:按:秦汉时巴郡辽阔,并今四川东半而有之,清既不著邑里,难定为今何县人。惟女贞之山,怀清之台,一指为在今之宾化县俗名贞女山者,《广舆记》也。一指为在涪州采安县东北七十里名清台山、俗名贞女峡者,《括地志》也。《舆地纪胜》:贞女山在涪州四十里江北岸。考采安,乃永安之误。永安者,唐初割涪州、巴县地置而隶于涪州,确为今长寿。山又在江北岸,则属长寿无疑。清《一统志》、《省通志》,俱两系之,不能决也。《史记》称其先擅丹穴之利,据《后汉书》、《华阳国志》,丹砂产涪陵属地,为今酉秀黔彭一带,则在江之南与南川地理为近,故仍以清为邑人,弁列女之首。
这段考证文字,肯定了女怀清台在长寿的可能,而对女怀清台在南川的说法没有坚持,且明确表示,之所以把巴寡妇清当做南川人著录于县志,是因为丹砂产地酉秀黔彭与南川毗邻之故。
&&&&史料支撑
长寿说最受肯定
说起女怀清台究竟建于何处,这还得从唐朝说起。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的第四个儿子李泰,主持编写了一部全国性的地理著作《括地志》,书中明确记载:“寡妇清台山,俗名贞女山,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也。”这则珍贵的史料,是目前已知的关于女怀清台准确位置的最早记载,也是唯一的权威记载。
一百多年后,唐玄宗时候的著名史学家张守节在其名著《史记正义》中,特意引用这则记载说明女怀清台的位置,为我们今天寻找女怀清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由此看来,女怀清台的准确位置就在唐朝初期的“涪州永安县”。那么也许你会问,唐初时期的涪州永安县又在哪里?据《新唐书·地理志》中唐高宗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设置永安县和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废止永安县的记载如下:又析涪陵、巴县地置永安县。开元二十二年,省永安入乐温。也就是说唐初的永安县,是涪陵、巴县分别划出交界地带而形成的,最后并入乐温县。之后,乐温县后来改名叫长寿县,即今天的重庆市长寿区。至此,女怀清台的地理位置,终于有了明确的定论,就在今天的重庆长寿区境内。
龙寨山上 忆古怀清
在今天重庆市长寿区长江南岸,有一座高耸的山峦被当地人称之为龙寨山,在很多年前被当地人喊做寡妇坟。据《大清一统志》和当地史志记载,这座山的顶部,就是当年的女怀清台。据此可知,女怀清台的遗址就位于今重庆市长寿区长江以南的龙寨山上(现重庆钢铁公司内)。
而关于女怀清台遗址在长寿区江南龙寨山的史料记载,具有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权威性最强的特点。特别是清代三部《大清一统志》、两部《四川通志》、一部《重庆府志》,皆众口一词地认定,女怀清台在长寿县南。《太平寰宇记》之涪州乐温县载:“永安故县,于今州西南一百五十里置”。这是永安县位置的最早记载。在《嘉庆重修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中均有记载:永安废都,在长寿县西南。据此可知,唐朝的永安县城,在今重庆市涪陵区“西南一百五十里”与长寿区西南面的交叉点上,大致相当于今重庆市涪陵区与巴南区的交界偏北地带。按照《括地志》女怀清台“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的记载,怀清台就正好在今长寿区长江以南地带。道光《重庆府志》是清朝重庆唯一的地方总志,其卷一山川之长寿县载:《一统志》:怀清台在县南。雍正和嘉庆的两部《四川通志》也都记载怀清台在县西南或县南。不仅如此,就连涪陵本地的所有史志中,也不支持女怀清台在涪陵的说辞。在民国十七年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十六人物志之列女传载:“巴寡妇清。秦皇帝客巴清,为筑女怀清台。《统志》,台在乐温,乐温属枳,秦之枳即涪也”。另在同治重修《涪州志》及1994年新修《涪陵市志》里均载:“怀清台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由此可见,女怀清台在唐之永安,唐宋之乐温,即今重庆市长寿区,却是涪陵新旧地志的一贯主张。
&&&&女怀清台在重庆市长寿区长江之南这个结论,完全是基于史料记载所得。事实上,女怀清台遗址位于今重庆市长寿区长江南岸的史实,还清晰地记载于清代长寿县的官修地志之中,且郭沫若、卫聚贤等大学者曾经于1942年秋亲临考察,故此说早已成为历史定论。
文史学者、《巴寡妇清》纪录片编剧李永明&&&
“巴寡妇清籍贯的南川说、涪陵说,主要是根据女清台遗址在境内而作出的判断。前面已经考明,女怀清台遗址既不在南川,也不在涪陵,巴寡妇清籍贯之南川说、涪陵说,自然成了无本之木。巴寡妇清籍贯的酉阳说,主要根据是境内历史以来盛产丹砂。巴寡妇清籍贯的彭水说,除了境内盛产丹砂外,原名为‘寡妇台'的‘巴巴台'遗址是其立论依据,且还有不知来源的众多青姓人家,当地人怀疑是巴寡妇清的后裔。
其实,关于巴寡妇清籍贯的各种说法,都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更没有考古证据。要肯定地说巴寡妇清是哪里人,都没有科学依据。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筑怀清台于今长寿龙寨山,一定是基于某种原因,绝不会是随意而为。按照中国历代王朝表彰杰出人物,往往于其老家建立纪念性建筑物(如牌坊、墓园等)的传统,则女怀清台遗址所在地,极有可能是巴寡妇清的籍贯。按照常理,这应当是秦始皇筑女怀清台于长寿江南龙寨山的原因所在。古今主流的观点,把巴寡妇清籍贯归属于今重庆市长寿区,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推理。”
姓氏疑云,巴寡妇清到底姓甚名谁?
巴寡妇清的姓氏是个谜。历史上众说纷纭,虽然关注者众,但至今尚无清晰可信的结论。
巴寡妇清姓氏的N种猜想
巴寡妇清有无姓氏,到底姓啥,长期存在3种说法。一说,巴寡妇清有名无姓。清,是巴寡妇清的名字。古代妇女地位卑微,没有姓氏,嫁入夫家,跟随夫姓。由于夫姓不可知,故巴寡妇清姓氏也无从考证。二说,巴寡妇清姓巴。旧时巴姓宗祠有“官封一等爵;利富数世财”的通用联,下联用典指巴寡妇清。依据是“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巴寡妇清乃巴人,巴姓为巴人五姓之首,故姓巴。三说,巴寡妇清姓清。李正达先生《吊怀清台》诗云:“临江筑高台,怀我清氏妇。守寡不安贫,奋志成大富。”姓清的依据,有人认为巴人起源之“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境内)有“清江”,古称盐水、夷水,是巴人母亲河,巴寡妇清家族当繁衍其岸边,以河为姓。巴寡妇清应有姓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先秦时期,姓氏有别。姓别婚姻,因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氏分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贵族女性称姓,男子称氏。但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民众通称。自司马迁修《史记》起,姓氏合一。巴寡妇清所处战国后期,巴蜀地区还存在女性崇拜现象,足见女性地位甚高。从巴寡妇清显赫的家庭背景可想而知,巴寡妇清不仅有姓,而且一定是大姓。
有人提出质疑,巴寡妇清作为女子,不应该有姓名。因为,先秦早期,女子的姓名往往是夫姓加上母姓,如此,怀清则是从夫姓。然而,先秦后期,女子已经开始有姓有名了。汉高祖吕后,叫吕雉,字娥姁,有姓,有名,且有字。而吕雉生活于公元前241年-180年之间,吕后年轻时,巴寡妇清还在世,两人相差不过数十岁。
&&&&巴寡妇清姓巴、姓清,纯为臆说。巴寡妇清,今《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作“巴(蜀)寡妇清”。《史记》宋代版本则直称为“蜀寡妇清”。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巴,寡妇之邑。清,其名。”可见巴和清,均与巴寡妇清的姓氏无关。
姓氏为怀最可信
&&&&那么,巴寡妇清到底姓什么呢?好多人觉得很玄乎。其实,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本来司马迁已作明确交待,只是后人读史囫囵吞枣,没有字斟句酌,事实明明摆在眼前,却成了历史悬案。这里提出一个初步的看法,巴寡妇清可能姓“怀”。
《史记·货殖列传》载“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女怀清台”一句,女,性别;清,名字;台,观四方而高者,旌表功德之建筑,都容易理解。但“怀”字到底什么意思,却不易讲清楚。如作动词,则“女怀清台”应理解为“女子怀念巴寡妇清之台”,显然不符合秦始皇立台之初衷。如作名词,作胸怀之怀,讲不通;唯有作姓氏之怀,文意才立变通畅。日本史学家泷川资言(公元1865年-1946年)在名著《史记会注考证》里引中井积德(公元1732年-1817年,日本学者)曰:“‘怀',疑女之姓氏。”其实,这个推论与中国古人的理解如出一辙。宋代著名史学家刘攽(公元1023年-1089年)有《女贞花》一诗写道:“巴妇能专利丹穴,始皇称作女怀清。此花即是秦台种,赤玉烧枝擅美名。”则“女怀清”三字为巴寡妇清之称谓。宋仁宗时中书令夏竦撰《女怀清台铭》,则“女怀清台”四字自为一名词概念。
巴寡妇清之姓怀,还可从其家族渊源中窥得消息。《汉书·高帝纪》载,刘邦称帝后,曾下令迁楚齐之昭、屈、景、怀、田五姓公族于关中。据考证,怀,为楚国大姓。数世擅利丹砂的史实,说明巴寡妇清家族在西迁巴郡之前,曾经活动于巫山地区。考虑到巴人五姓中无怀姓和巴楚大族世代通婚、巴渝地区曾经“半巴半楚”之杂居情况,则巴寡妇清家庭当为楚国怀姓后裔,因婚姻关系而融入巴人上层集团,否则不可能世擅丹砂之利。
巴寡妇清的家族背景十分显赫。从姓氏为怀,累世擅利丹砂且富不可訾,家有武装,受中央政府保护,享有极高荣誉,名显天下等因素考察,巴寡妇清家族应该是当时巴郡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豪强大族之一。
据专家考证,今天的重庆市长寿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长寿两字命名的城市。而两千多年前,以经营养生长寿医药闻名的巴寡妇清家族,又曾以长寿之地作为大本营。她的出现,恰好是长寿曾经作为中华长寿圣地核心区域的标志。事实上,今天的长寿,历史上长期归涪陵管辖。
文史学者、《巴寡妇清》纪录片编剧李永明:“当今中国,还没有第二个城市名字叫长寿。历史上凡是叫过长寿的地方,都曾经因为重庆的这个长寿而改名。如湖北钟祥,自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置长寿县,唐宋因之,存续时间长达800多年,明朝初年废止,显系让名于重庆的长寿。黑龙江延寿,清末曾经置长寿县,民国初年,因与今天重庆的长寿重名,于是从长寿改为延寿。”&
“长寿”得名源于何?或许源于那两千年前丹砂帝国之谜……
有专家发现,今天的重庆市长寿区,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长寿二字命名的城市。而两千多年前,以经营养生长寿医药闻名的巴寡妇清家族,又曾经以长寿之地作为大本营,这两者之间,难道是历史的巧合吗?或者,他们之间是否还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呢?
长寿之地的美好传说
说到中国长寿文化的重庆符号,不能不说到长寿区。长寿,是重庆最有影响的中国长寿文化符号。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七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土著民族居住。
关于长寿得名,据说是因为以前那里长寿的人比较多。不过,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话说明代洪武年间,当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今长寿区新市镇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寒暄中,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
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戴渠亨通过察访,了解到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长寿”地名 仅此一例
不过,有专家发现,今天的重庆市长寿区,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长寿二字命名的城市。目前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只有重庆的长寿区用“长寿”二字命名。从元末至正23年(公元1363年)明玉珍大夏政权置县至今,长寿之名已经使用了接近650年。
李永明在解说地名“长寿”时,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今中国,还没有第二个城市名字叫长寿。“历史上凡是叫过长寿的地方,都曾经因为重庆的这个长寿而改名。如湖北钟祥,自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置长寿县,唐宋因之,存续时间长达800多年,明朝初年废止,显系让名于重庆的长寿。黑龙江延寿,清末曾经置长寿县,民国初年,因与今天重庆的长寿重名,于是从长寿改为延寿。”
关于长寿得名的依据,康熙53年(公元1714年)《长寿县志》说得很清楚:“县有长寿山,以人多寿考,故名”。历代《长寿县志》均记载长寿得名的原因,是因为“城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但是,这个地方的人为什么寿星众多,却没有人作出相应的解释。
其实,长寿“人多寿考”的历史,远远早于元末明玉珍始置长寿县的公元1363年。明朝的《蜀中广记》卷18《重庆府·长寿县》记录“乐温山”时引《乐温志》云:“以此山人多耆耉(音q&gǒu,长寿之意),亦名长寿山”。这里提到的《乐温志》,显系长寿置县之前的古乐温县志,据考证,其编纂时间为南宋。据此,长寿“人多寿考”的历史,至少起于宋朝,或者更早时期。
&&&&&巴寡妇清与“长寿”
有专家分析,今天的重庆市长寿区,其名字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巴寡妇清。而两千多年前,以经营养生长寿医药闻名的巴寡妇清家族,又曾经以长寿之地作为大本营,这两者之间,难道是历史的巧合吗?或者,他们之间是否还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呢?
先秦时期,巴渝地区巫与医尚处于合二为一阶段。巴寡妇清能够数世控制不死之药丹砂,以此获得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则其家族的显赫背景和巫医身份不言自明。而秦始皇对神仙方术抱着疯狂的幻想,统一全国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方。一方面他恐惧死亡,千方百计追求长生不老;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能够长期执政,长久拥有这样的成功,因此,他修仙、非常渴望接近真人只是为了达到延年益寿,想得到不死之术。而巴寡妇清,则是当时最大的不死之药的医药豪门掌门人,而且是当时天下少有掌握长生之术的巫医。不死之药易得,但长生之术难求,于是,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对巴寡妇清敬重褒奖的历史真相是为了长寿。为了寻找巴寡妇清不死之药和长生之术的来历,探寻中国养生长寿的文化奥秘,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巴寡妇清的出生地——秦朝的巴郡,今天的重庆。随着巴寡妇清及其家族历史面目的日渐清晰,我们恍然发现,这座天下唯一名叫长寿的城市,远在两千多年前,就是重庆这个中华养生长寿圣地的核心区,巴寡妇清的出现,恰好是长寿曾经作为中华长寿圣地核心区域的标志。不可否认,巴寡妇清及其家族在长寿经营的养生长寿产业,为长寿这片热土留下了宝贵的养生长寿文化传统。汉代涪陵以丹砂出名,宋代的大文学家苏东坡还在《东坡志林》中盛赞涪陵丹砂。事实上,今天的长寿,历史上长期归涪陵管辖,可见,长寿盛产丹砂的历史源远而流长。养生医药在长寿的传承,还孕育了众多的长寿老人。谯定,出生于长寿的北宋著名理学家,是一位高寿的智者,明朝大学问家杨慎曾经称赞他“年百廿岁,有婴孺姿”。而今,在重庆市长寿区的城市中心区,有一个宽广的寿星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尊高大的寿星老人雕像,象征着这个地方人多寿考的历史和现实。
成就溯源:巴地有女名为清,传奇女强人,因何诞生于重庆?(文/李文靖)
巴寡妇清,在历史长河中还是谜一样的存在。拨开历史的迷雾,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巴寡妇清的傲世大业呢?又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诞生于重庆?
巴地汞矿富集,为其成功奠定基础
虽然巴寡妇清如何继承家业,又如何与秦始皇首先搭上关系目前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巴寡妇清家族的成长首先与包括长寿地区在内的巴渝地区丰富的物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邦本教授认为巴寡妇清拥有不死之药丹砂是其成功的基石,包括长寿在内的巴渝地区素为丹砂的主产地。长江泥沙淤积形成河床丹砂,武陵山脉汞矿富集,为巴寡妇清拥有丹砂提供了先天条件。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临沅县廖氏家,世世寿考。后徙去,子孙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多寿考。疑其井水赤,乃掘之,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也。这里讲述的是东晋时期发生在湖南常德地区的一件奇事。这户廖姓人家,世代长寿的秘诀,原来是饮水中含有丹砂成分,说明丹砂确有健康长寿的功效。当然,把丹砂说成“不死之药”,其实是夸大之词。古往今来,既无不死之药,也无不死之人。但丹砂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和养生功效,却是非常确定的。
那么是不是丹砂具有不死之药的特性,巴寡妇清才得到了秦始皇的格外恩宠呢?这一时期,因为常年战乱,人的平均寿命都比较短,因此追求长寿不仅是帝王一个人的愿望。从上到下,形成一种吃丹药的风气。这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需求。难道这长生不死之药是联系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之间的纽带?李永明认为让秦始皇看重巴寡妇清原因不只这么简单。因为不死之药易得,长生之术难求。不死之药是药物,凭借着帝王的权力,可以轻而易举得到。长生不老之术,是个技术活,不是凭借权力就能得到的。显得,掌握不死之术才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巴寡妇清是不是掌握着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不死之术呢?
精通不死之术,成为秦皇的长生顾问
有学者认为巴寡妇清不仅是经营丹砂这种不死之药最成功的女企业家,而且还极有可能掌握了丹砂制成丹药的使用方法。这个推测也不无道理。丹砂虽是良药,但也有剧毒,掌握不好分寸就会暴毙而亡。那些想长寿结果剂量没有掌控好死亡的皇帝就是最好的说明。中国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炼丹术或炼金术在战国末期就萌芽了。巴寡妇清时期,正是那个炼丹的时代。李永明认为巴寡妇清掌握长生不老之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巴寡妇清生活在一个几代人都从事丹砂的家族,不可能对丹砂的用途一无所知。相反,她应该非常精通丹砂的使用之道,不然这个庞大的丹砂帝国也不会由她来掌控。也有学者从“贞妇”事件上,敏感地觉察到巴寡妇清的巫医身份。有专家解释称:“贞妇是什么?按照惯常的解释,夫死不嫁,保守贞节,就是贞妇。但这远远不足以让秦始皇屈尊“客之”,更何况夫死不嫁为贞,是后世的观念。《说文解字》说,‘贞,卜问也'。可见‘贞'字的本义为占卜。商周时期的贞人,其身份和职责相当于南方的巫。贞妇,很可能就是女巫医的代称。“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可以理解为“秦始皇把巴寡妇清用作女巫医而按贵宾之礼供奉她”。换言之,就是秦始皇让巴寡妇清当他的保健医官、长生顾问。一个是狂热追求长生不死的皇帝,一个是独家掌握不死之药和长生之术的巫医,特殊的需求与特有的供给之间,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自然对接,这,也许就是秦始皇对巴寡妇清优渥礼遇的真相。那么,巴寡妇清神奇的不死之术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巫医养生之术,中国最早的科学养生
大巫山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这里有神秘浪漫的巫山云雨,有大自然的馈赠盐巴,还有那玄幻莫测的巫术。那么“巫山”得名缘何呢?
巫山又叫灵山和丹山。“巫”,可以从字形上看,上面一横为天,下面一横为地,中间两人,一竖代表阴阳之分界,那么巫医就是天地之间,通阴阳之人。有学者认为巫并非只是神职人员,而应当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职业。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他们从事着多方面的文化活动,祭祀、占卜、医药、教育等。也有学者认为,巫也指部落首领。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巫”的解释,巫是女性。由此可见,三峡地区的巫,就是部落女首领。学者李永明认为,从巫的职业特点看,掌管医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早期人类生活在蒙昧之中,信鬼神,对于生老病死、自然灾害,都归为鬼神作祟。所以驱鬼服药是巫师必用的手段,这也是中国古代经常把医生称为“巫”的原因。难道只有巫山地区有关于养生长寿的探索?
李永明介绍,中国早期养生长寿文化的起源,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带,第一个是昆仑深山。被称之为“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最有权威的神是西王母,掌管着不死之药。第二个是蓬莱三岛。主要指东海上的三座仙山,山上有长生不老之仙丹。第三个就是大巫山地区,主要以不死之药丹砂和医术高明的巫医闻名。从这三个地带的情况看,前两者多为神话传说和海市蜃楼般的幻境,大巫山地区的养生之术则有着具体药物和医术作为支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活在这片神秘土地上的巴寡妇清有理由得到大自然的馈赠,掌握了神秘的医术。
盐、丹、酒的辉煌,成就秦皇誉清传世佳话
盐、丹、酒是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何为巫文化?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吴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一般认为巫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可见盐文化和药文化是巫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盐巴,反过来读“巴盐”。巴地自古就是盐的重要产地。盐又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物质。上古时期,以巫溪宝源山盐泉为中心的大宁河流域,是南方的主要产盐区,后来扩展到整个峡江地区和巴蜀全境。南方巴楚文明的强盛,根植于巫山大宁河流域的盐泉。
古代巴渝地区,往往盐丹并提,形成所谓盐丹文化。事实上,古代巴人聚集区皆产丹砂,核心区域为峡江和渝东南地区。从巴寡妇清经营丹砂的巨大成功看,重庆当时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丹砂产地。
酒既是食品,更能药用。巫医的一个源头正是酒。医,繁写本作“醫”,《汉书·食货志》谓,“酒,百药之长”。可见,酒与医药有内在联系。商周到唐宋,峡江地区盛产“清酒、巴乡清、曲米春”等名酒。明末清初之际,重庆人因战乱逃离家乡,白酒技术向西南转移,遂演成后来川南黔北的中国名酒金三角地带。至今在巴渝地区,还有大量的优质白酒产自这里。药酒成为养生的又一良药。显而易见,巴盐、丹药与药酒的结合,成就了三峡地区早期人类养生长寿文化曾经的辉煌。聚居三峡地区时间最久、人口最多的巴人,其起源与三峡地区的盐丹巫医文化有很深的渊源。
大约商周之际,巴人开始崛起在大三峡这个舞台上。然而,巴人的起源,应该比这个时间早得多。史载巴人的先祖伏羲,又称太皞。《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禧,乘禧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咸鸟”即是“盐鸟”,说明巴人起源与盐卤有关。巴族始祖廪君,起源于长阳武落钟离山的
“赤穴”,这个赤穴就是丹穴,说明巴人靠采丹起家。《世本》明确说到
“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又揭示出巴人与盐卤和巫医的渊源。
西周春秋时期,巴人凭借盐丹和巫医,在三峡地区站稳了脚跟。然而,继承盐丹巫医文化传统的除了巴人,还有居于三峡东边的楚人。进入战国,崛起的楚国与巴国争夺盐丹资源,战争不断,双方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拉锯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中,巴人的活动中心开始从三峡地区溯江而上,逐渐转移到以今天的重庆为中心。于是,盐丹开采的重点也随之西移到三峡与重庆的长江沿线和今天重庆东南的武陵山脉。战国时期巴人从三峡地区西迁和巴楚文化的融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三峡地区盐丹巫医文化的扩散,从此,早期形成于三峡地区的养生长寿文化胜地,迅速扩大到今天的重庆东部、东南部一带。重庆,原来是中国养生长寿文化滋养化育的神圣之地。出生于战国中后期的巴寡妇清,就生活在这样一片巫医氛围浓厚的大山大水之中,她拥有当时全国最多的不死之药,掌握着不为常人知晓的长生之术,这种说法显得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这样看,与其说秦始皇看重巴寡妇清的丹砂,不如说他更需要长生不死之术。作为控制他生命的巫医,他只能投入最高的礼遇,也许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曾邀请巴寡妇清去咸阳养老的原因。
巴人情怀熏陶,巴清成就的人格基石
为什么会在巴蜀之地出现一位像巴寡妇清这样的女性,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邦本认为还有一点就是巴渝地区,民风淳朴,尚勇尚武,特别能吃苦,具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这为巴寡妇清的成功奠定了人格基石。以另外一个名字里同样含有“巴”字的巴蔓子为例。
巴蔓子时期巴国内乱,国君遭受胁迫。蔓子将军曾向楚国国君求援,作为缓兵之计并许巴国三座城池为酬。内乱平息之后,楚国使臣来要求兑现承诺。这时候巴蔓子将军婉言拒绝,但是又觉得大丈夫一言九鼎,违背承诺不义,但是考虑到如果因为自己要把割三座城池给别国,实属叛国行为。无奈,最后以自刎谢罪。楚国的使臣捧蔓子将军头颅归。楚王感叹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于是厚葬其头颅,巴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在重庆市七星岗至今还保留有巴蔓子将军墓,而提起巴蔓子将军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巴人尚勇尚武还有一个举世闻名的事件:钓鱼城之战。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甚至打扰了蒙古族进军欧洲的进程。
笼络地方富强,秦皇一统天下的战略布局
巴渝地区,作为秦楚争夺的重要之地,对于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巴渝地区既是秦统一天下的战略后方,也是进攻楚国的战争前线,笼络巴渝地区的豪强,形成统一天下的合力,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身为巴渝地区大富豪的巴寡妇清,就必然会成为秦始皇笼络地方豪强的优先选择。
这从《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另一位经商致富的商人看到秦始皇对待地方富豪的态度。文中记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繒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学者李永明介绍这乌氏倮是分布在今天甘肃省平凉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乌氏倮是一个因经商致富而受到秦始皇常识的典型代表。他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就是养殖马牛,换成奇珍异宝和丝织品,暗中献给另外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结果这个少数民族首领以十倍于所献物品的马牛偿还给他,马牛的数量多到以山谷为单位来计算。秦始皇诏令乌氏倮地位与封君同列,按规定时间同诸大臣进宫朝拜,这是秦始皇重商思想的一个典型案例。支持商业的发展,礼遇商人,便是他拉拢地方豪强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尽管,时至今日,由于史料记载的不足,人们对巴寡妇清的很多情况还不甚明了,但是,放眼历史长河,我们发现,两千多年来云遮雾碍的巴寡妇清,她的形象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巴寡妇清,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医药养生大师,不愧是中国的养生长寿之祖。
文史学者、巴寡妇清纪录片编剧李永明
“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可以理解为“秦始皇把巴寡妇清用作女巫医而按贵宾之礼供奉她”。换言之,就是秦始皇让巴寡妇清当他的保健医官、长生顾问。
“探寻中国早期养生长寿文化的起源,多为神话传说和海市蜃楼般的幻境,唯有大巫山地区的养生之术则有着具体药物和医术作为支撑。”
“‘封倮誉清'是秦始皇重商思想的典型案例。支持商业的发展,礼遇商人,便是秦皇拉拢地方豪强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思考探讨:巴寡妇清的现实存在与影响(文/刘丽娜)
<font COLOR="#12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与长寿区人民政府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巴寡妇清》正式开机。千古传奇的女强人将穿越历史的层层迷雾,第一次真实而丰满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么,纪录片将怎样解读这位秦国“一姐”的?巴寡妇清又为当今的长寿旅游,乃至重庆旅游注入了哪些新的能量?而我们又将如何保护、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央视纪录片《巴寡妇清》的开机拍摄现场,与专家学者、纪录片摄制组,以及旅游局官员一起思考与探讨。让巴寡妇清,这位历史上谜一样存在的女性“复活”在当下,授益于当下。
央视纪录片《巴寡妇清》开机,还你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佩的传奇女性
高清历史人文纪录片《巴寡妇清》将选取一个与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嬴政有密切关系的神秘女人——寡妇清的传奇一生,分“神秘寡妇、丹砂传奇、不死之术、巫医三峡、身世之谜”5集揭露历史惊人内幕。本片以寡妇清的神秘一生作为主线,但并没有局限于人物本身。在还原人物身世的同时,还原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呈现一段隐没在历史洪流中“惊世骇俗”的秘密。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纪录片导演组经过多次的研讨,最后决定以探寻寡妇清身世之谜的过程作为主线,同时透过人物折射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力求将人物、事件与历史背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纪录片将采用丰富的影视表现手段,还原那段历史和传奇。为此,我们采访了高清历史人文纪录片《巴寡妇清》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一起来分享他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认识和想法。
透过影像:展示巴寡妇清的传奇一生
央视签约导演、青年导演陈富
对于巴寡妇清,我们之所以会用系列纪录片的方式展现她的人生故事,实在是因为她充满传奇的一生有太多传说和未解之谜——这个驰骋商海的平民寡妇与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皇帝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她是如何拥有自己的商业帝国?她作为中国养生鼻祖与长寿倡导的养生休闲文化有什么样的关联……这个故事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就觉得很传奇,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应该是更广为人知的一个传奇女人的故事。但我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她的史料记载,包括传说都是非常的少。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通过一些史料记载或者专家的推论去进行勾勒或描述这一个没有被很多史料记载浓墨重彩介绍的一个人。巴寡妇清是个很不容易的女商人,而且她是在重庆。她和重庆本土也有关系。我觉得本土有这么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可以成为一个代表,可以让全国,甚至全球都知道的一个人。所以我想通过影像的方式告诉你,告诉大家。
就片子本身而言,我们导演组三人,几年前就想做这个题材,虽说做了些前期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项目正儿八经立案到拍摄是去年的12月份,计划从2月份开始拍摄,到五月底结束。我们导演组计划用15天的时间对各级秦史研究专家、学者进行前期出镜采访。采访结束之后我们会对拍摄脚本进行最后的修订,在4月中下旬进入实景拍摄和情景再现部分的拍摄阶段;预计在5月中旬开始进行后期制作、系列纪录片预计今年下半年在央视首播。因为这期间还包括了专家的补充采访,还有一些动画部分和后期的制作。
我们将以历史宏观背景的介绍、专家采访、辅以动画和空镜为主要表现形式。关于历史情节部分表达还会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演绎,突出细节,刻画人物。对于线索和谜团的分析和判断,我们将以古籍史料记载作为依托,辅以历史学者采访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推理。主要拍摄的地点是在长寿,像长寿湖或者长寿古镇会作为一些取景。当然还是会有西安和其他一些地方。
寻历史踪迹:解析巴寡妇清的千古谜团
文史学者,纪录片《巴寡妇清》编剧李永明
长寿区对“巴寡妇清”的关注由来已久。2008年长寿区就已经有了投拍电视剧《巴寡妇清》的想法,那个时候,我受长寿区的委托起草了以巴寡妇清为题材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大秦商魂》,在这个基础上,围绕《巴寡妇清》史实进行了梳理、研究。去年10月份长寿区提出要拍摄央视纪录片《巴寡妇清》,受委托担任脚本的写作。
纵观数千年中国历史,一个民间女性受到最高统治者的尊崇褒扬,还没有任何人可以同巴寡妇清相提并论。随着秦始皇陵文物考古的步步深入,一则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水银来源之谜的考古报告,让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巴寡妇清。于是,秦始皇与巴寡妇清之间本来已经扑朔迷离的关系,突然之间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变得更加玄乎而诡秘。
人们不得不猜想,秦始皇打破常规礼遇巴寡妇清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更多的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只是,这个真相一直还笼罩在重重雾障之中。虽然,巴寡妇清对中国传统的养生医药做出过巨大贡献,曾经享有过无与伦比的地位和荣耀,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史书的记载实在太少,以至于她的籍贯、姓氏、家庭、婚姻等,都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团。
人们在缅怀巴寡妇清的同时,总是渴望了解这位神秘女性的更多信息,这促使我们四处寻觅,希望能从历史尘埃露出的蛛丝马迹中,获得新的发现,进而最大程度地还原一个真实的巴寡妇清。纪录片巴寡妇清剧本,着眼于历史大视野,以严密的学术考辨为基础,充分吸纳当代最新研究成果,对巴寡妇清的传奇人生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解密式探析,揭开了众多谜团,纠正了各种谬说,还原出一个真实清晰、有血有肉、可亲可佩的巴寡妇清。
传奇巴清:为长寿旅游注入灵魂
“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150多年前,清代杰出的政治家陶澍为长寿留下了这样的精彩诗句,这是对长寿自然山水与人文底蕴的形象揭示。“长寿,人人向往”是长寿这座城市的形象宣传语,一语双关,既代表对“长寿”地区的向往,也表达出人们向往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而巴寡妇清所代表的中华养生文化也必然为长寿旅游注入灵魂……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推动城市形象营销
重庆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定波
《巴寡妇清》的剧本非常不错,着眼于历史大视野。长寿历史文化悠久。巴楚之争,还带来了巴楚之间的文化融合,以至战国中后期,今天重庆东部地区的居民呈现出“半巴半楚”的结构。从历史上来看巴寡妇清真实的活动区域应该是在重庆这一片,长寿一带。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巴寡妇清,她不仅在传递文化,还带动了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巴寡妇清》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反映传统文化真的是一种形象营销,对挖掘我们的基础文化,保护传承基础文化,对我们的旅游发展来讲,是一种宣传营销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举措。我相信《巴寡妇清》会很快被全国公众熟知,这对于重庆旅游产业的推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另外,我还有个大胆设想,巴寡妇清家族的兴旺富贵是不是与巴地的盐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盐业自古就是巴渝地区重要的物产,盐巴顺着水路、战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既然巴寡妇清掌握了这一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那么也有可能掌握着盐业的命脉。而巴寡妇清的“丹砂帝国”是不是也可以称为“丹盐帝国”呢?
发展旅游产业,山水是依托文化是灵魂
中共长寿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左永祥
当前,长寿旅游产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为此,我们提出了“长寿,人人向往”的城市形象宣传语。今天的《巴寡妇清》开机仪式暨学术研讨会,是长寿旅游提速上档的序曲;“五一”的长寿湖景区新开园和长寿古镇开街,将是长寿旅游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后,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三峡黄金旅游线,将把长寿作为第一站,长寿旅游即将打开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山水是依托,文化是灵魂。在我们看来,以巴寡妇清为代表的养生文化,是长寿历史文化的灵魂,也是长寿旅游文化的灵魂。如何把各位专家对巴寡妇清的研究成果转化好利用好,为“长寿,人人向往”注入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让长寿的灵山异水秀美中饱含厚重,厚重中突显灵气,实现自然与人文的魅力呈现,将成为今后长寿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要任务。
水因人文增彩 人为城市增光
长寿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陈瑛
巴寡妇清的传奇人生记载于中国最早的富豪榜《史记·货殖列传》之中。她身逢乱世,处变不惊,自强不息,苦心经营,建立起累世擅利、财富不訾的丹砂帝国,赢得了礼抗万乘、名显天下的社会地位,秦始皇把她尊为座上宾,特意为她修筑了一座名垂千古的女怀清台。巴寡妇清是长寿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是长寿人民引为骄傲的荣耀,更是长寿极为珍贵而厚重的独有文化资源。为确保高质量完成纪录片《巴寡妇清》的创作拍摄,中央电视台和长寿区人民政府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聚集长寿,举办全国首届巴寡妇清学术研讨会,将就巴寡妇清的有关史实进行学术研讨和审核把关。
山水因人文增彩,名人为城市增光。央视纪录片《巴寡妇清》的开机拍摄暨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对于彰显巴寡妇清魅力,挖掘长寿文化底蕴,加快长寿旅游发展,提升长寿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巴清助推旅游发展,深化“长寿,人人向往”
长寿区旅游局局长张勇&
<font COLOR="#12年作为长寿区的旅游营销推广年,长寿区全面展开了“长寿,人人向往”城市旅游品牌的推广。其中,携手央视筹拍《巴寡妇清》纪录片便是长寿区挖掘文化资源,助推旅游发展,深化“长寿,人人向往”旅游品牌的重要举措。长寿区的文化与旅游怎样结合?首先,以文化为魂,旅游是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次,在上游,结合的品牌是“长寿,人人向往”,先打造两个核心景区,即:长寿湖和长寿古镇;再形成系列“长寿”品牌景区,即,天赐长寿湖、菩提长寿山、河街长寿梯、滨江长寿谷、洪湖长寿村、五华长寿寨,让长寿区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再次,在下游,结合的定位是“中国养生文化基地”,我们将吸收全球先进理念,把养生医疗、养生食品、养生方法做起来,让长寿区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养生产业基地。&
围绕“长寿,人人向往” 立体传播长寿文化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彭邦本&
央视的拍摄播映,对于彰显巴寡妇魅力,挖掘长寿文化底蕴,加快长寿旅游发展,提升长寿城市形象,扩大长寿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应该围绕“长寿,人人向往”,做好以巴寡妇清为标志的长寿文化的立体传播,持续激发受众对巴寡妇清的神秘色彩的关注,并把这种关注引导到“长寿,人人向往”上来,实现受众到游客的转化。再而,重建女怀清台,并以此为依托,修复若干具有养生长寿文化属性的历史遗迹,彰显长寿养生长寿之乡的形象。另外,应设立以养生长寿文化为内涵和特色的山水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特色旅游线路,增强长寿旅游文化底蕴和旅游吸引力,把长寿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三峡黄金旅游线第一站。&
积极还建巴清墓,重修怀清台
重庆钢铁集团负责人黄二卫&
“巴寡妇清”墓位于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虽然年久失修,但地址明确,遗迹尤其存。2006年按照重庆市委、市府的总体部署,对地处重庆主城区的重庆钢铁集团进行整体环保搬迁至长寿区江南镇,因龙山寨属于厂区范围,根据工程要求,要将海拔300米的龙山寨削平后变为海拔230米,这样,“巴寡妇清”墓被撤离。重钢集团一直都认为:巴寡妇清是重庆的重要历史人物,巴寡妇清墓是重庆的重要历史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应该予以尊重和保护。目前,重钢集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正积极与长寿区政府衔接“巴寡妇清”墓的还建事宜,并重修怀清台。还建和重修工作已经进入规划设计阶段。相信不久,大家就会见到当年的历史遗迹。
复建建巴清墓、怀清台刻不容缓
重庆市长寿区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高振声
被史界称为中国第一个女实业家、炼丹始祖、富甲天下的巴寡妇清的领属之争,已延续了千余年。在各地竞相挖掘、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今天,巴寡妇清的领属之争,更是到了激烈的程度。
考察、研究证明,巴清墓、怀清台属长寿,不仅史料充分,而且实证确凿,其领属之争理应当仁不让,更应抢抓先机开发利用。鉴于此,就保护和开发利用巴清墓、怀清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如下建议:一、成立有权威的、能务实的、雷厉风行的巴清墓、怀清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领班子和队伍,专事巴清墓、怀清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二、巴清墓、怀清台是长寿区人民政府明文规定、挂牌保护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重钢建设被毁掉,理所当然应当复建。因为是复建,不是新建,因而其立项手续、规划设计、地址选择、建设业主、资金来源等,没有多大争论,难度不大,易于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损毁文物应“修旧如旧”和“谁损毁谁负责修复”的规定,应当由损毁单位重庆钢铁集团按原样(可适当增设内容)负责复建。区委、区府和有关部门应负责做好协调、督促、落实工作。三、复建的巴清墓、怀清台选址,在长江大桥南桥头沿重钢一侧的山岗上为好。一则符合原地复建的原则。二则可以沿袭巴清历史文化的文脉,不至被更多地割断。三则可与重钢冶炼文化相吻合,增添重钢冶炼文化的历史厚重。四则此处地势高峻,视野开阔,处长江岸边,与原巴清墓、怀清台所在地地势相近。五则可以与开放重钢工业旅游相结合,有利于规模效益。四、在复建巴清墓、怀清台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适当增设一些与巴寡妇清历史文化相关的纪念设施,如新塑巴清雕像、建巴清纪念馆、巴清府等。还可与开放重钢工业旅游结合起来,以形成旅游规模效益。五、在复建巴清墓、怀清台的同时,应做好巴妇清历史文化的挖掘、研讨、宣传、包装等工作。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巴寡妇清历史文化,提供史料根据,扩大宣传舆论影响。主要是成立巴寡妇清历史文化研究会,开展巴寡妇清历史文化挖掘和研讨活动;筹拍有关巴寡妇清历史文化影视片,编写历史文化资料、书籍,创作反映巴寡妇清的文艺作品等。
《巴寡巴寡妇清》学术研讨会专家团队
宫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先秦史、简帛史和国学研究。
周勇: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通史》主编。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重庆地方史研究。
周勇本: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巴蜀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主要从事先秦史、巴蜀史和旅游文化研究。
谭平:成都大学教授。现任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成都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组组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巴蜀文化史、国学和现代传媒研究。
郭向东: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馆员,现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列部主任。主要从事秦汉史学、博物馆学研究和秦兵马俑陈列展览工作。
郭向华: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隐语行话研究会理事、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语言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民俗语言学和重庆地方史研究。
李永明:文史学者,深知媒体人,辞赋家,重庆市旅游局顾问。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巴渝文化史研究。曾对巴寡妇清做过系统研究,担任央视纪录片《巴寡妇清》编剧。
&&&&李永明:——兼论巴寡妇清的籍贯归属
出生于大秦帝国巴地的巴寡妇清,是中国历史上独领风骚的杰出女性。言其杰出,主要基于几点。一则因为她擅利丹砂,财富不訾,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二则因为她以寡妇之身,却能在兵荒马乱中,用财自卫,不受侵犯,传承家业,其处变不惊的能力非同寻常;三则因为她开采经营的丹砂,素称长生不死之药,在中国医药史上长期扮演着极其特殊的角色;四则因为她备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信任和礼遇,秦始皇对她既执宾客之礼,复筑女怀清台,尊宠之意,可谓无以复加。巴寡妇清,一个穷乡寡妇,处纷乱之世而成就卓著,声名显赫,集诸多尊荣于一身,在中国历史上实在罕有其匹。
女怀清台遗址之分歧&&&&&
关于女怀清台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筑女怀清台”,实为巴寡妇清历史地位的象征,因为,终秦始皇一生,筑台旌表他人德业者,仅此一例。
宋人夏竦《女怀清台铭》曰:“女怀清台,秦所筑也。寡妇清,采丹擅利,以财自卫,始皇客之,为之筑台于巴蜀……客有延想往事,勒铭遗基,思有以戒之也……故摭秦罪,荒址是铭。”
明末复社文人金俊明《登女怀清台》曰:“丹穴传赀世莫争,用财自卫守能贞。祖龙势力倾天下,犹筑高台礼妇清。”可见,秦始皇为褒扬巴寡妇清而筑的女怀清台,宋代尚存遗址,明代有人登临。然而,女怀清台遗址究竟在哪里,至今却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悬案。
著名作家孙皓晖先生在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中,专门写到巴寡妇清的故事,书中有“巴蜀寡妇清,咸阳怀清台”之说,在他看来,女怀清台应该在当时秦国的首都咸阳(渭水之南灞水柳林中一座小山上)。当然,这种说法乃小说家言,完全不足为据。
当前,由于没有考古证据的发现,考察女怀清台遗址,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梳理古今关于女怀清遗址的史料,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一种主流声音,两个分歧观点。一种主流声音,即女怀清台在今重庆市长寿区长江南岸。两个分歧观点,即一个认为女怀清台在南川,一个认为女怀清台在涪陵。此三种说法,看似各有道理,实则真相只有一个,到底孰是孰非,大有考辨之必要。
女怀清台在长寿江南龙寨山
有人撰文指出,女怀清台在长寿境内之说起源较晚,始见于民国三十一年《长寿县志》,由于撰文介绍得多,故影响较大。其实,这种看法很不严谨,探其究竟,乃是因为作者对史料记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缘故。女怀清台在今重庆市长寿区长江南岸的龙寨山,这种主流声音有众多的史料作为支撑,且这些史料呈现出“从古至今、自上而下”的特点,其时间之长,数量之丰,考据之严,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括地志》载:“寡妇清台山,俗名贞女山,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也。”《括地志》是唐太宗四子李泰贞观年间主持编写的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囊括了唐朝以前大量珍贵的历史地理史料。这是目前已知关于女怀清台准确方位最早的权威记载。一百多年后,唐玄宗时的著名史学家张守节在其名著《史记正义》中,特别引用这则史料说明女怀清台的位置,为我们今天寻找女怀清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按照这则史料,女怀清台位于唐朝涪州永安县城东北七十里之处。那么,唐朝的涪州永安县,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新唐书·地理志》中有关于唐高宗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设置永安县和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废止永安县的记载:“又析涪陵、巴县地置永安县。开元二十二年,省永安入乐温。”可见,唐初的涪州永安县,是涪陵、巴县分别划出相邻地带而设置的,最后并入乐温县。那么,乐温县在哪里呢?
《新唐书·地理志》之“涪州涪陵郡”
载:“乐温,中下。武德二年析巴县地置,隶南潾州,九年来属。”
康熙五十三年《长寿县志·古迹门》据《乐温志》载:“废乐温县治,东四十里乐温山下,唐武德二年置,元省入涪州,置巡检司于此。”
据《长寿县志》,乐温县始置于唐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到元初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撤销,改置巡检司,归涪州直辖,存续时间共664年。元末明玉珍大夏天统元年(1363年),“分蜀地为八道,更置府州县官名。”(《明史·明玉珍传》)遂因乐温地始置长寿县。《明史·地理志》第十九载:“长寿,洪武六年九月置,属涪州,寻改属(重庆)府”。可见,永安县于唐开元年间废止后并入乐温县,乐温县于元末明初改置长寿县(2002年改为长寿区)。据此,女怀清台应该在今重庆市长寿区境内。那么,女怀清台到底在长寿境内的什么地方呢?无疑,唐朝的永安县城,是确定女怀清台方位的坐标。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涪州之乐温县载:“永安故县,武德元年,析涪陵、巴二县地,于今州西南一百五十里置,以县北永安山为名。开元二年,民以为非便,遂废。”
(民国十七年)涪陵县续修《涪州志·道里》载:“州志在府东少南。西南一百五十里至铁瓦寺山抵巴县界。”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七、雍正《四川通志》卷二十六之重庆府长寿县与今人吴松弟《两唐书地理志汇释·新唐书地理志》均载:“永安废县,在长寿县西南。”
据此,唐朝的永安县城,当在今重庆市涪陵区“西南一百五十里”与长寿城区西南的交叉点上,大致相当于今重庆市涪陵区与巴南区交界偏北地带。按照《括地志》女怀清台“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的记载,唐永安县东北七十里之地,正好是今长寿区长江南岸地带。这个推论,完全是基于史料记载得出的。事实上,女怀清台遗址位于今重庆市长寿区长江南岸的史实,清晰记载于清代的各级官修地理总志之中。
道光《重庆府志》,是清朝重庆唯一的地方总志,其卷一山川之长寿县载:“《一统志》:怀清台在县南。”
有清一代,《四川通志》共修两部,均对怀清台有明确记载。雍正《四川通志》卷二十六重庆府长寿县古迹载:“怀清台,《一统志》在县西南。”这里所称《一统志》,是指清代最早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皇古道滑雪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