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赴美上市的金融公司那些游戏公司现在都怎么样了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赴美上市的那些游戏公司现在都怎么样了?3月21日,空中网对外宣布称在周一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股东投票批准了公司去年12月达成的私有化协议。这意味着继去年乐逗游戏(创梦天地)之后,空中网将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完成了13年之久的纳斯达克之旅,变成一家私人控股公司。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纳斯达克上市的10家以游戏业务为主的中国公司中,盛大游戏、完美、巨人等7家已经陆续完成退市,经历过收购和游戏业务转型后的空中网则是这七家公司中坚持时间最久的。目前还继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游戏公司仅剩网易、九城、畅游三家(金山、欢聚时代等游戏业务占比相对较低的公司未统计)。这些公司现在都在干什么?网易:CEO丁磊直播养猪2014年,正是国内手游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网易堪堪通过《影之刃》一代等手游赶上了手游大潮,2014年总收入为124.80亿元人民币,股价从最低时的60多美元涨至116.23美元。网易CEO丁磊总结到:“2015年,我们计划推出更多的移动端游戏。”果不其然2015年陆续推出了《大话西游》、《梦幻西游》的移动版,2016年陆续推出《倩女幽魂》、《阴阳师》等手游,四款游戏成为国区手游榜单网易四大常青树。网易股价一路突破300美元,市值逼近400亿美元。网易最近又开始了养猪场众筹,据官方透露若此次众筹金额突破888万元,网易CEO丁磊将直播网易养猪场的丰收景象。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游戏公司接连上市,真的想好了么?-阿里云资讯网
游戏公司接连上市,真的想好了么?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上传者:用户
继上周飞鱼上市,蓝港昨天发布招股书,陌陌把上市定在这个月11日。
都说上市就是圈钱,为什么游戏界圈钱的主那么少呢?上市的作用是融资,游戏是来热钱最快的行业,既然不缺钱,那还要不要上市呢?作为现金流远好于其他行业的手游,是否一定要踏入上市这条路,在准备上市前,有些问题你真的已经想清楚了吗?
美股是最后的疯狂?港股才是避风塘
今年能在美国上市,会是非常合适的一年,为何?有两个主要原因:
1.美资本家信任感回温。前几年美股对中概股浑水失去信任感,使得大量中概股股价长期处于低估状态,随美国经济回暖,中美审计机构博弈监管等问题的解决,以及唯品会、YY等公司股价的暴涨,导致大量海外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概股,今年上会获得合理价格。
2.跟时间窗口有关。阿里巴巴这只“大鳄”上市,给中概股带来话题和热度,但能持续多久不好说,却也让很多创业公司在资本回落前,赶上最后一班车,减少一些不确定性。
事实上,资本市场将今年形容为“中概股年”。众多中概股今年赴美IPO,从数量上统计,2014年已经是近4年来中国公司赴美IPO数量最多的一年。
想在资本市场玩一把,都知道美国是最好的战场,那里流通量远大于香港,而且没有内地上市这种高要求(审批非常严格),但游戏公司赴美IPO,除了要达到美国IPO的高门槛(年营收须达5000万美元)外,还有要让美国人安心的东西:持续盈利能力。
面对独立IPO门槛较低的香港,正逐渐成为游戏公司期待走向壮大的一致选择。
资金流剧变!A股上市弄不好将粉身碎骨!
那么,为何手游公司独立IPO少?纵观两年多的手游市场发展,想独立上市的手游公司,在国内国外都不容易。
以美国为例,手游公司上市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年营收必须达到5000万美元,这对于国内同类企业来说,是难于上青天。至于游戏企业期待在中国A股上市,则更中国证监会的“审核严格”而没有什么希望的;事实上,去年登陆深圳创业板的正宗中国游戏企业,也仅仅只有中青宝、掌趣科技这区区两家而已。
首先,我们看下独立上市的缺点,如果是市盈率方面,也就是融资方面。掌趣胡斌提过,美国可能给六七倍PE,好一点十倍PE左右,这在可预见未来不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对于港股来说好一点,利润更好的游戏公司倾向于香港上市,可能给到十几倍,但这些都和A股没法比,保守估计A股有40倍左右,而且在未来一两年内,就算有所下调,但是三四十倍可能有的。
虽然A股市盈率非常高,有时达到数十倍之多,但国内独立IPO的风险更大。中国的监管部门是最为投资者着想的监管部门,特别害怕投资者买到质量不好的股票,所以不厌其烦地设置了严格的上市审核程序;还害怕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炒股亏钱,所以不但设置了涨跌停板这样的“保护措施”,还经常为了二级市场的稳定“调整IPO节奏”。
问题在于,上市后投资方退出,如果你的企业突然因“调控”被迫不能集资,那么很快被“玩”死。
尽管多数互联网公司享受高市盈率,可是游戏公司的市盈率却一直不高,而游戏是来热钱最快的行业,一般不存在很严重的坏账,因为玩家充值都是充现金的,游戏圈内月流水万的游戏也不少,上市的作用应该是融资,可是既然企业不缺钱,那为什么还要上市呢?
上市很风光,但外部压力更大!
营收达标,有着非常远大的抱负,你把游戏漂洋过海弄去美国上市,但随之诞生的各种压力是看不见的。
游戏公司的收益本来就随着单款产品的业绩而起伏,上市了还要有二级市场投资者盯着,做游戏的重心本来就是要埋头管产品,现在还得各种路演去跟投资人沟通——看看盛大这几年,一直操心着股权,好的游戏产品却不见有什么新作,最后更是接连卖掉股权,盛大互动娱乐集团已经不再持有任何盛大游戏股份。盛大高层干脆称:盛大集团将转型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未来将重点投资互联网和金融。上市之后带来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是不是盛大的初衷?
另一个巨大风险就在于,一款游戏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公司的成功,国外非常看重可持续盈利能力。现在越来越多上市的游戏企业在证明,游戏的生命周期不管是几年,都面临着产品生命周期终结的风险——无论怎么开发新款游戏,可能完全失败,同时错过机会。能够通过“游戏”概念上市的游戏公司越来越少,而原本已经上市了的巨人则选择了私有化。
中手游总裁肖健在近日一场投资峰会也提到:
“企业公开上市是一回事,但在内保持公司股票活力却又是另一回事了。美国十大游戏IPO,五家被收购或退市,而还在市的并不代表一帆风顺:知名游戏《糖果粉粹传奇》戏开发商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在今年宣布进行IPO时,融资规模短时间内就达到5亿美元,但该公司股价在上市首日便大跌16%。”
2012年9月,中手游在美国上市,首日竟现零成交。除了不被市场看好,这也与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的概念股向来持怀疑态度有关。相比较其他互联网或传统行业,游戏的产品周期短,波动大,缺乏连续性,其股票也因为这样的特点而让投资者心存担忧。特别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低——只有6到7倍PE值,甚至在三四年前,很多投行都已取消了游戏行业的分析师团队。
游戏公司如果要上市,那么你就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稳健发展的问题,让大家觉得这家企业不是一个一刀切的企业。这点从资本市场对高度依赖《糖果传奇》的King和有持续创新能力的GungHo或者Supercell是不同的。
上市劫!骨干流失,员工心态改变
有人认为,游戏公司上市,符合员工的期望,但对对产品开发没有帮助,反而有害。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每次上市成功,都伴随着很多骨干的流失。在知乎上,就有一位圈内人分享了他在一家游戏公司上市的亲身经历:上市后股价掉得厉害,一年后核心人员大量流失。
以上市为目标,可以给员工吹个很大的泡泡,对于稳定研发队伍很有大的作用,可是到了真正上市的那一天,公司以及内部会发生一次剧烈的震动:因为股权,许多人的心态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有些会觉得自己分到的股权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有些满意是满意了,但会觉得已经达这个公司我最终想要的了,而失去干下去的动力——憋屈的不想干,有钱的想跑路。不同的心态,同样导致的结果都是他们将离开这家公司,而即使勉强留下来了,战斗力相对于当初盼望着上市的拼劲,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史为鉴,太平天国当初若不“上市”封王分权,或许也不会垮得那么快。
实例告诉我们,想要上市,股权分配永远是个问题。
史上九大游戏IPO,五家被收购或退市
美国媒体今年整理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游戏公司IPO”,从中我们看到,知名游戏《糖果粉粹传奇》的开发商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在今年宣布进行IPO时,融资规模短时间内就达到5亿美元,但该公司股价在上市首日便大跌16%!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这史上九大游戏IPO中,竟有五家被收购或退市!而剩下的四家中还有不少深陷股价的泥潭中——看完这个你还敢上市吗?
当然被收购并非完全是坏事,本身市场行为就是为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是在这个年头,当我们看到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盛大退出游戏,心里总不免唏嘘,不得不承认,在这个“All is business”的年代,人不应该活得太怀旧。
股权怎么分?资金流会发生什么变化?上市后的持续盈利模式已经找到了吗?如果你能回答以上问题,那么恭喜你:还是可以考虑加入到IPO俱乐部来!同时将迎来第二系列的问题:去哪上市?以什么形式上市?上市之后的路怎么走?欢迎关注游戏陀螺的下一篇文章,将继续系列探讨游戏公司的上市之路。
游戏公司上市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尽快上市可以降低经营风险。虽然IPO后会受到SEC的监管,但也会从公司品牌、现金流两个方面给创业公司带来巨大回报。
另外,IPO上市其实是给内部、外部建立信心,特别是后者,一个有上市头衔的公司在谈合作上更能收到发行和渠道的认可,起码它在IPO之后获得了更强的品牌认知度。
对于很多游戏企业来说,上市也许可以圈到更多的钱,但是却也可能赔上粉身碎骨的代价,并非都适合,特别是对只有一个爆款的CP,还是专心做好研发,等以上问题都想清楚时,再谈上市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ixun-group@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近期,知名服装网购品牌VANCL(凡客诚品)官方网站悄然上线了大批自主品牌内衣产品。凡客诚品延续进入新市场的超低价格、颠覆性促销策略,39元三条的内裤、99元的文胸套装被重点推介,据VANCL内部人士称这批新上线的内衣产品销售非常火爆。 &&&&& 目前已经涵盖了男装、女装、童装、鞋、配饰、家居六大品类的VANCL,此次...
摘要: 游戏是产品驱动型公司,成功带有很强的偶然性,这是游戏圈里很多人都认可的观点。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目前,手游公司的成功也多是由于一款产品的大热所致。同时,由于手 & &   游戏是产品驱动型公司,成功带有很强的偶然性,这是游戏圈里很多人都认可的观点。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目前,手游公司的成功也多是由于一款产品的大热所致。同时,由于手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短,...
摘要: 查看最新行情 脑残玩家全国分布图 5月12日上午消息, 巨人网络 与易观国际今日联合发布《智能化网游调研报告》,报告对网络热议的脑残玩家群体作出定义,即对游戏产生了非理性依 & 查看最新行情 & “脑残玩家”全国分布图   5月12日上午消息, 巨人网络与易观国际今日联合发布《智能化网游调研报告》,报告对网络热议的“脑残玩家”群体作出定义,即对游戏产生了非理性依赖...
摘要: 原本以为微信游戏免费 网友吐槽不到半个月用了2G流量 微信新版本发布以来,引发了全民打飞机热潮,但不少网友发现,原来在微信里面“打飞机”都是要收钱(数据流量)的!这让很多   原本以为微信游戏免费 网友吐槽不到半个月用了2G流量   微信新版本发布以来,引发了全民打飞机热潮,但不少网友发现,原来在微信里面“打飞机”都是要收钱(数据流量)的!这让很多以为是免费游戏的用户们无法接受。他们...
摘要: 查看最新行情 网易CEO丁磊 11月27日消息, 网易 CEO丁磊今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移动游戏大会上表示,手游不应是为了利益的盲目跟风,网易从来不怕慢,让品质在前面,把利益摆在后面 & &查看最新行情&网易CEO丁磊   11月27日消息,网易CEO丁磊今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移动游戏大会上表示,手游不应是为了利益的盲目跟风,网易从来不怕慢,让品质在前面,把...
摘要: 查看最新行情 畅游诉乐逗《三剑豪》侵权正式立案 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确认正式受理 畅游 诉《三剑豪》运营商乐逗游戏和研发商风际网络侵权金庸一案,乐逗《三剑豪》也成为金庸手游 & 查看最新行情 & 畅游诉乐逗《三剑豪》侵权正式立案   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确认正式受理 畅游 诉《三剑豪》运营商乐逗游戏和研发商风际网络侵权金庸一案,乐逗《三剑豪》也成为金庸手游维权案例中首个正...
若您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售前咨询热线
服务与支持
账号与支持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那些赴美上市的国内游戏公司现在过得怎么样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那些赴美上市的国内游戏公司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啊 楼上说的没错 我支持!确实是这样的 盛大吧因为盛大现在的游戏都还可以 巨人打着的口号其实是最浪费钱的游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您的位置:
新浪搜狐网易等那些老牌互联网公司,现在都怎样了?
作者:王利阳
  对于国内互联网企业来说,十年可以改变很多,可以改变人们的上网习惯,可以改变人们的上网需求,十年甚至可以让主流用户都换了一代,十年是个坎。从2005年到2015年,有些老牌互联网企业陷入十年魔咒,日渐式微,走向没落。但也不乏一些老牌但不老化的企业,或厚积薄发后一日千里,或稳扎稳打,愈加强大。
  最近接连看了多家老牌互联网公司的Q3财报,颇有些感慨。那种感觉就像你少年时代关注过的那些偶像明星,十年过去了,有的人老珠黄,美人迟暮,有的不再美艳,但更生风韵,有的娶了漂亮的新娘,生了可爱的小公举,依然如日中天。
  今天,决定来梳理几个成立超过十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看看在互联网翻滚的浪潮中,谁被拍打在了沙滩上,谁还依然坐拥潮头……
  近日,新浪将“卖身”阿里的传言四起。据爆料,新浪有可能全资卖给阿里。身为曾经的老牌互联网“豪门”,沦落到了“卖身”境地的新浪,让人不禁感慨互联网浪潮的残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回溯过去十年,事实上,被浪花淘尽的英雄何止新浪……
  还是从新浪说起。
  新浪Q3财报还暂未发布。且看其2015年Q2财报:新浪第二季营收2.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117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1660万美元下滑4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新浪应占净利润为400万美元。新浪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680万美元。
  作为曾经“四大门户”的老大,新浪这财报不用说与腾讯、网易对比,其甚至早已比不上同有点“落寞”的搜狐。
  时光回溯到几年前,新浪与腾讯、网易、搜狐并称四大门户,威名烜赫一时,奠定了其互联网巨头的地位。彼时,在国人心目中,新浪拥有着其他三家无以比拟的地位,平媒人每每因自己的稿件被新浪财经首页推荐而无比兴奋,而企业公关人如果不幸让自己的企业负面上到新浪首页,后果将是不堪设想。新浪那时的权重可想而知。在这种光环下,新浪人,甚至包括一名普通编辑,身上往往或多或少带着一股傲娇之气。这种傲娇之气甚至传至现在新浪日渐没落之时。
  在门户逐渐被网易、腾讯赶超时,新浪适时推出了新浪微博,并因为新浪微博一跃再次成为了门户中的领军者,2010年-2011年上下,微博巅峰时期的新浪风光无限。曾经一度,“刷微博”曾是每个人睡前/早起最主要的一件事,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新浪微博并未能幸免于社交媒体昙花一现的悲剧宿命,目前的微博已是老态尽显——依然还有部分人在用,但活跃度大幅下滑。
  当微博衰落后,人们才发现,除了门户和微博,新浪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在其他三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都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新浪新闻客户端是唯一从来没有做起来的一个。同时,曾经的门户大佬们都在积极找寻自己的转型方向:腾讯以社交为切入口,形成覆盖视频、游戏、娱乐等庞大产业,稳坐国内交椅前三;网易也以游戏为切入口,新闻客户端、云音乐、考拉海购好评不断;搜狐虽然近些年有些衰落之势,但搜狗和搜狐视频还能支撑大局。反观新浪,除了门户和微博曾经各红了一次,游戏、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风口上的产业都少了新浪的身影。
  门户没落,微博式微,而又未有创新业务接续。如此“空虚”的新浪,卖给阿里或是它最好的归宿。
  说完新浪,其实同为曾经“四大门户”之一的搜狐,境况也不是很乐观。
  搜狐与新浪同成立于1998年,同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堪称是最早的一批老牌互联网企业。
  近日的11月3日,搜狐移动视频总经理曾雄杰宣布将离职,再加上今年视频领域有关BAT的资本动作较多,而搜狐视频又缩减了版权购买收入,业内有关搜狐视频“掉队”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
  也先来看看搜狐最新的Q3财报。总收入5.2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1%,较上一季度增长6%。品牌广告收入为1.5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与上一季度持平。其中,搜狐媒体平台,即不包括视频业务的其他搜狐媒体业务收入为5,1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6%,较上一季度下降2%。搜狐视频广告收入为5,7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9%,较上一季度下降4%。搜狗收入为1.6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53%,较上一季度增长10%。在线游戏收入为1.53亿美元,与2014年同期持平,较上一季度下降12%。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搜狐其他媒体业务(主要为门户和新闻客户端)及视频广告业务有下滑之势,而游戏业务亦在下滑。不过,搜狐比新浪好些的地方在于,它还有一个搜狗这个目前增长势头和口碑都很好的业务。
  再分开来一个个谈。首先,关于搜狐门户,如新浪门户一样,搜狐门户也是最早的一个门户网站,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代,但与新浪一样,随着门户时代的落幕而没落了,现在(或者说早在几年前就这样)打开搜狐门户首页,一副乱糟糟败落的样子,像极了很久没有人光顾的破落院子。
  其次,关于搜狐视频。大约在2012年、2013年期间,搜狐视频曾经依靠主打美剧的定位,吸引了大批美剧的忠实拥趸。一位搜狐离职员工后来曾感叹:“我在搜狐视频的时候,那时候美剧和日漫都还没出禁播名单,搜狐视频一度垄断了(美剧和日漫)正版视频资源,确实牛的不行。”
  然而2014年之后,搜狐视频的版权投入缩减了,声音也越来越少了。互联网江湖另一大残酷之处还在于,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长期不发声或没有“砸钱”做什么大动作,人们就会生出这家公司“开始掉队”的猜测。不过,搜狐CEO张朝阳近日在搜狐视频2016营销共享会上接受采访时称,搜狐视频还是处在一线梯队的状态,他称搜狐视频的流量并没有下滑,反而还在增长。流量上应该还是没有下滑的,或许只是BAT跑得实在太快了,所以不进则退……
  再说搜狐畅游,这个业务几年前似乎还不错,旗下《天龙八部》还曾经是一款现象级游戏产品。但近两年,无论是在端游还是手游上,畅游都没有再出现一款超越《天龙八部》的现象级游戏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陷入亏损、裁员、内斗的负面新闻。在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两强争霸的游戏格局下,畅游的日子恐怕将越来越不好过。
  门户式微,视频趋于“掉队”,游戏不济,搜狐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比起新浪,张朝阳手中至少还是有搜狗和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两张牌可出,搜狐视频也还可以。尤其是搜狗,还是很被看好的。
  凡客诚品和当当网
  总觉得这两家电商企业有点像,都是起于垂直电商,而衰于快速综合化扩张,创始人陈年和李国庆也都曾是风云人物。关于这两家企业的经历,已有大量文章做过深度分析,在此不累述。
  曾经也是一家牛逼闪闪的互联网企业。十年前,迅雷下载曾是装机必备,迅雷会员是个“香饽饽”。而如今在线视频业务迅雷看看已变卖,客户端网游也即将出售,虽然被小米投资成为雷军系企业,后来又推出“水晶计划”,但低迷的股价并没有什么起色。总之,一家技术非常牛逼,但命运令人惋惜的企业。
  PPTV、PPS、土豆网
  2005年是视频企业集中创立的一年。PPTV、
PPS和土豆网均成立于这一年。在版权混乱的PC时代,PPTV和PPS作为视频客户端,均曾占领了大量用户电脑,土豆网一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也曾深入人心。但现在,一个被苏宁收购后逐渐在行业边缘化;另一个卖给了爱奇艺之后,品牌逐渐淡出;而第三个并入优酷之后又再次一同卖身给阿里,折腾再三后土豆网品牌也逐渐被忘却得差不多了。
  盛大游戏、巨人游戏
  看见这两个名字,不觉有一股很久远的感觉。记得笔者高中和大学时代(十年前了),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和巨人网络的史玉柱都是教父级人物,那时候盛大的《传奇》和巨人的《征途》都是男生们死迷的网游。现在,这两家公司还在,但被腾讯和网易赶超后,地位已大不如前。
  人人网
  差不多十年前,笔者还在上大学时,人人网(哦,那时候还叫校内网)可是红极一时,大学生每天必上,堪比现在的微信。然而,难道是跟风水学有关,自从校内网改为了人人网,不但没有达成人人都用的愿景,这几年几乎要沦为人人弃之的明日黄花了。再看看下图人人网的市值,简直惨不忍睹。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再牛逼的公司也有生命周期。深觉很有道理,以上那些令人唏嘘的老牌互联网公司,他们的没落或许也都可拿这句话来圆场。
  然而依然还有一些努力的公司,他们挺过了生命周期的考验,不但没有被十年魔咒所打败,反而愈加强大,成为基业长青的令人尊敬的公司。
  说起老牌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腾讯是不得不提的三巨头。百度于2000年由李彦宏创立于北京中关村,阿里巴巴由马云等于1999年在杭州创立,腾讯于1998年由马化腾等创立,成立时间相差不大,前些年的企业实力也平分秋色。但按现在的三巨头实力来看,BAT也许要改称ATB了。因为如果对标阿里和腾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渐显增长疲态。但话说回来,相比大多数老牌互联网公司,百度依然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而且目前也正在积极寻求搜索之后的新增长点。
  关于阿里和腾讯,简单来说,这两家就是“有钱,任性”,各种跑马圈地。比如腾讯,自3Q大战以来,对外“投资成瘾”,从之前什么都自己做,变为通过参股领域细分龙头公司,从而为腾讯航母加码的“投资狂人”。细数之前投资过的企业,京东、滴滴打车、搜狗、猎豹移动、易车等都是响当当的知名互联网企业,腾讯最近又刚投资了知乎。
  而阿里,这几年也是并购成瘾,且手笔越来越大。最近,阿里旗下的蚂蚁金融刚投了36氪,而阿里之前还投资过虎嗅网、第一财经、商业评论等媒体,最近据《中国日报》英文版报道,阿里巴巴正在洽谈投资南华早报集团,阿里大有买尽天下媒体的势头。
  除了媒体,阿里还收购或入股了优酷土豆、口碑网、美团、快的打车、高德地图、微博、陌陌、UC浏览器、华数传媒、虾米音乐等。最近据传也即将收购新浪。大多都是大手笔。
  关于阿里和腾讯的更多,媒体上每天都有他们的头条,笔者就不在这展开论述了。
  在中国目前已上市互联网公司中,京东无疑是继BAT外风头最盛的一家公司。表现在市值上也是如此,京东目前约380亿美元的市值,仅次于阿里巴巴(约2000亿美元)、腾讯(港股,折合约1800亿美元)和百度(约700亿美元)。
  京东是在近几年才成为明星企业。而事实上,京东1998年由刘强东在中关村创立,迄今已有十七年历史,也算是一家超级老牌互联网企业。同是起家于垂直品类,起步于3C类的京东却走出了比凡客诚品(起家于服装品类)、当当网(起家于图书品类)更宽的路。
  目前,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B2C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56.3%。目前,京东集团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腾讯、百度、阿里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共同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2014年,京东市场交易额达到2602亿元,净收入达到1150亿元。
  多么亮眼的简历!
  但是,京东依然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虽然交易额和净营收不断增长,但是盈利依然是一个问题。如2014年全年,京东净亏损为人民币50亿元(约合8亿美元),而2013财年净亏损为人民币5000万元。
  网易和京东的创立时间相近,由丁磊于1997年创立。但网易这几年走的风格和京东完全不同。京东做事总是大张旗鼓,大手笔投入营销,其老板刘强东及奶茶频上各种头条。而网易和其老板丁磊一样,低调而不事张扬,以致于常常被人忽视。
  但是,若你走近这家公司,会发现这家不显山露水的公司,其实远比你想象中牛逼得多。
  先看这两天刚发布的网易Q3财报。11月12日,网易(NASDAQ:NTES)发布了公司截止到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网易2015年第三季度净营收66.72亿元(10.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06%,环比增长46.06%;净利润18.82亿元(2.96亿美元),同比增长62.35%,环比增长32.13%。净营收与净利润均是网易历史新高。
  一家发展了十八年的企业,依然能实现114%的营收增长和62%的净利增长,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再去看一下网易股价,这一年,很少抛头露面的网易股价默默大涨近60%,截至11月12日收盘,市值已接近200亿美元。而另外同一年上市的两大门户“战友”:搜狐的市值是20亿美元,新浪是32亿美元,已经被网易甩出了好几条街。事实上,可能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的是,按照市值计算,网易是中国仅次于BAT和京东的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巨头(已上市)。
  抛开这些冰冷的数据和排名,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个“有态度”、“有情怀”的网易,以及用户口碑中“业界良心”的网易。
  跟新浪、搜狐一样,我们再来梳理下网易的产品线。看完网易的Q3财报,突然发现,网易其实在默默中已完成了“三极”产品布局。
  第一极:稳健发展的传统优势业务构成了第一极。包括网易游戏(端游)、网易传媒、网易邮箱,这些都是网易发展了十年以上的业务,多年了还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实为不易。
  第二极:爆发式增长的手游和跨境电商业务构成了第二极。Q3网易在线游戏净收入为52.13亿元人民币(8.20亿美元),同比增长124.5%,环比增长42.54%。其中手游营收占比53%,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网易游戏目前在国内总体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仅次于腾讯游戏。但网易手游品质口碑总体高于腾讯,最直观之处是,今年以来网易旗下《梦幻西游》手游和三季度新发布的《大话西游》手游,在苹果中国应用商店畅销榜单中长期位列前两名,腾讯游戏放出众多产品围剿也无济于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网易今年刚上线的自营跨境电商网易考拉海购业务,目前增长迅猛,成为网易又一个新增长点。但是自营电商较“重”,对网易自身运营能力也构成了新的考验。
  第三极:增长潜力可观的移动产品矩阵构成了接续的第三极。网易移动产品矩阵包括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音乐、邮箱大师、网易有钱、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网易云阅读等。网易新闻客户端目前商业化效果还不错,而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和邮箱大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拼接产品体验口碑一片大好。网易公开课是全公益性的,典型的网易情怀型产品。这些移动产品目前的营收贡献微小,但相信很快将能在各自细分领域获得突破,为网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提供接续力量。
  由此可见,网易在业务链条上的布局已经相对完整,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组合得也比较健康。总体来看,网易是美国投资者乐见的一家稳健又保持可观增长的公司,因此十多年来股价一直稳步上涨,成为中概股中少有的“长牛”。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一篇对网易Q3财报的报道中写道:作为一个老牌门户起家的互联网公司,面对新浪搜狐的式微,腾讯的一骑绝尘,低调的网易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的门户如何突围,网易在这一年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携程网
  携程网创立于1999年,是又一家典型的老牌互联网企业。这家公司某些方面和网易相似,并不是始终站在舆论头条上的企业。但你又不得不佩服,这么多年来,面对去哪儿、艺龙等对手的激烈竞争,携程依然能稳坐行业老大地位。而且,更佩服的是,他先后把艺龙、去哪儿等都收了!日携程网和去哪儿宣布合并。而在此之前,携程早已接连收购了同程、途牛等新兴的OTA网站,今年5月又拿下了OTA网站中位列前三名之一的艺龙。
  乐视网
  联想的杨元庆曾暗指乐视网是家“发布会公司”。是的,IT记者都知道,乐视几乎每月都有发布会。另外,这是家擅长造梦的公司,因此在喜欢听故事的A股,乐视网一直备非常受追捧。目前,乐视市值900亿元左右。如果折合成美元与美股的中概股们相比,或仅次于网易的市值。
  奇虎360
  360几年前也是互联网公司中叱咤风云的一员,“3Q大战”、“3B大战”让其风头无限。移动互联网时代,360的优势有点削弱了,在资本市场上也一直被低估。但不可否认,它依然还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总之,360是一家一时半会难以说清的公司,在此就不展开分析了。
  以上论及的公司大约可分为两批,创立于2000年左右,发展超过15年的超级老牌互联网企业,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阿里、百度、京东、携程;创立于2005,发展约10年的老牌互联网企业,如几家视频企业、迅雷、人人网、360等。
  近几年,如小米(成立于2010年)、爱奇艺(成立于2010年)、唯品会(成立于2011年)、滴滴打车(成立于2012年)等新生代的互联网企业迅猛崛起,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明星企业。然而,如娱乐明星一样,“红”五年容易,“红”十五年难,如果十年以后,这些目前的新星还能像腾讯、网易等这些老牌互联网企业的今天一样,那么才有望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企业。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赴美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