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2口径子弹弹的尴尬,中国军队如何走向世界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精兵劲旅制胜之路:走向世界 中国军队的和平担当精兵劲旅?制胜之路:走向世界&&中国军队的和平担当
相关视频精彩推荐
视频介绍来源:&&&&&&共0条新闻
(责编:刘蕊、赵纲)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最热
12345678910中国为何采用5.8mm口径子弹?5.8相比7.62和5.56有何优势?中国为何采用5.8mm口径子弹?5.8相比7.62和5.56有何优势?小派爱军事百家号答|百度派 @知了中国步枪统一采用5.8mm口径子弹,5.8mm标准步枪弹弹头质量 4.15g,覆铜钢被甲。5.8mm质量比7.62mm的减轻了四分之一,在同等重量下,可以提升弹药携弹量和火力持续时间。可千万不要小看这四分之一的提升,同等重量的情况下可以多装备几个步兵师,而且5.8精度高于7.62。上图就可以看出5.8mm比5.56mm破坏力大,实战中破甲能力也强。(从左至右5.45、5.56、5.8mm)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小派爱军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百度旗下高质量问答讨论社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揭秘中国中口径子弹规划设想 旧口径已成桎梏
  【环球网军事5月19日报道 特约记者 hawk26】5月17日,由公安部主办的第八届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本届展会上各种警用武器装备都有比较全面的展示,中国新中口径子弹也在这次展会上首次曝光。
  目前,我国军队现役装备的步机枪子弹型号有:DBP88式5.8&42毫米,53式7.62&54毫米R,54式12.7&108毫米,56式14.5&114毫米,还有一些其他弹药如18.4毫米霰弹等。新型枪械层出不穷,而考虑后勤因素,弹药尽量保持通用,所以以前装备的老型号弹药会沿用下来。但这种新枪打旧弹也会极大制约新型枪械的发展。
  俄国&54毫米R子弹
  比如目前我军装备的53式7.62毫米子弹就极大制约了国产新型武器的研制和发展。53式7.62毫米子弹是仿制俄国的7.62毫米步机弹而来,该弹研发于1891年,为莫辛-纳甘步枪所设计,1908年更改为配148格令重的尖弹头。该弹为有底缘设计,发射该弹的自动武器发射机构和供弹具会非常复杂。在现代各国武库内,只有这种底缘子弹还作为步机弹使用,其他子弹均为无底缘设计。
  2014警务展上,208研究所的7.62毫米转管机枪就使用的弹
  我国在研制中口径新型枪械时已经感受到来自53式子弹的巨大阻碍,以至于多种新型中口径枪械都采用的是北约制式的7.62&51毫米子弹,无一例外是因为其无底缘设计且精度较好。
  国产新高精度狙击步枪就使用的北约弹,后勤上很尴尬
  目前中口径武器的使用范围并不大,主要在车载、机载机枪和连属机枪,对重量限制并不明显。现在是时候该重新考虑研制一种国产中口径子弹代替老旧的53式子弹了。个人主张应该突破旧有思维限制,参考0.338英寸拉普阿马格努姆弹(Lapua Magnum)的成功经验,从头开始研制。
  设计要点如下:
  1.无底缘瓶型弹壳;
  0.338英寸拉普阿马格努姆子弹与两种北约弹的外形对比
  2.远射程精度,0.338英寸拉普阿马格努姆子弹原先是1983年由研究学会(American Research Institute)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提出的需求开发的枪弹。该弹弹头质量为16.2g,初速为914m/s,其弹道性能将对付人员的距离提高到了至少1100m,而同时终点动能(在枪口处动能为 6770J,在300m处为4790J)为7.62mm NATO弹的6倍。值得夸耀的是,0.338英寸拉普阿马格努姆弹的弹道降比7.62mm NATO弹少25%,在横风为4m/s时风偏要小50%。制造商称,该弹的精度可以使实际的有效狙击距离达到1500m,而且在这一距离上用某优秀的步枪获得了小于 0.25角分的射击精度;
  我军目前装备的5.8毫米子弹弹壳就分为覆铜钢和涂漆钢弹壳两种
  3.覆铜钢或涂漆钢弹壳,因为我国缺乏铜矿,所以在设计之处就要充分考虑钢弹壳的特点,有计划的研究生产工艺,甚至使用的钢材型号;
  89式12.7毫米重机枪过度追求轻量化,造成精度、寿命不理想
  4.摒弃过度的弹药、枪支减重考虑,我军士兵体能近十年已经有大幅度提高,机械化水平也今非昔比,而过度轻量化的武器不仅精度、可靠性受到影响,人机工效更是无从谈起;
  弹头外形决定了子弹的精度和威力
  5.弹头外形及内部结构需要经过超音速风洞、内外弹道及伤害原理综合确定;
  6.无腐蚀底火、发射药;
  AR系列步枪枪管长度差异很大
  7.发射药根据枪械特性设计,旧5.8弹的发射药就是根据火炮原理设计的,不能满足不同长度枪管发射的需要,新型中口径弹采用高膛压高燃速发射药,满足短枪管武器的需要;
  美军5.56子弹其实弹头重量有很多,射表并不通用
  8.充分留出各特种弹的设计冗余空间,避免重新修订射表;
  老式不可散弹链,双程供弹
  9.考虑配备弹链型号,可供各种机枪使用,现有弹链为不可散设计,未来新型弹链可以考虑可散式半包裹设计,能够单程供弹。
  个人设想未来我国中口径子弹应该在8.5毫米左右,弹头重量约为16克,弹壳长度约为65毫米。能够作为中型机枪在1200米距离压制敌方,并可供狙击步枪使用,在1500米精确打击单个目标。因为现有的DBP88式5.8&42毫米弹药射程已经比5.56&54毫米北约弹要远,所以中近距离已经能够覆盖,特别要强调远距离的精度和杀伤力。
  高精度子弹都是手工装配
  从后勤生产上来说,选取公差小的弹壳配以高精度弹头,即可供狙击步枪使用,方便生产及战时补充(狙击步枪可以临时使用机枪弹,而不会损坏枪支)。
  中口径机枪名为通用,但实际以轻机枪用途为主
  在部队使用方面,以车载、机载为主,连属机炮排配备中口径通用机枪,但并不是每挺机枪都配备三脚架,减少不必要的负重和生产浪费。新中口径机枪以轻机枪用途为主,必要时加强到排,三挺机枪配备一个三脚架即可。
  美军同时装备0(栓动)M110(半自动)两种狙击步枪
  在步枪使用上,用新中口径弹研制栓动狙击步枪,以及半自动狙击步枪,覆盖多种战场情况。在装备时,两种狙击步枪按一定比例配备,优先装备半自动狙击步枪,作为班排远距离支援火力。按设想,我军未来班组火力(8人)分两个小组,每组三支95-1步枪(一个加挂榴弹发射器),一挺88通用机枪,89式火箭筒。必要时每班加强一支新中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
  SCAR系列步枪有5.56毫米和7.62毫米两种口径
  参考SCAR计划,根据现役步枪技术,放大设计一种能够发射新中口径弹的突击步枪,供特种部队在某些特定地区(如山区、沙漠等)使用。
  总之,以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能够负担更换中口径子弹的能力,彻底解决新型枪械在发展上制约和阻碍。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来看看美军枪械专家对中国5.8MM新枪族的横向评测
5.8毫米口径枪族:95式班用机枪,95式自动步枪和88式狙击步枪。
作为冷战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很难想象俄国人已经不是我们的最大敌人了,随着时光流逝,有关原苏联的记忆已经慢慢淡逝了。现在俄罗斯成了我们的朋友,作为一个轻武器大国,俄罗斯拥有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和数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了解了大量原苏联/俄罗斯轻武器发展的状况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另一个国家——中国。由于现在公开的中国轻武器资料信息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决定去为大家揭开这个神秘国家轻武器研究的面纱。
中国早在50年代末就全面开始了国产轻武器的研制工作,先后研制出中国的第一代(63式和74式)以及第二代(81式和87式)系列步枪。特别是在过去20年间,由于开始开放,中国在轻武器研究领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这段爆发期的顶点就是国产5.8×42毫米系列武器的诞生。中国宣称新的5.8毫米小口径武器及弹药的性能超过了北约标准5.56×45毫米SS109系列和5.45×39毫米7N6系列。
国产63式自动步枪
我们现在回溯到近半个世纪前的1958年,中国开始大规模的轻武器自行研制工作。当时的中国拥有使用苏式和日制轻武器作战的丰富经验,特别是苏制7.62×25毫米和7.53毫米和日本的6.5毫米。在研究中,中国非常推崇苏联在二战之后开始发展的7.62×39mm M43弹药及其武器,特别是卡拉什尼科夫的设计和卡式武器的高可靠性。但是中国人显然对于AK47的射击精度和人机功能不很感冒,所以在借鉴AK的设计的基础上他们开始研制63式步枪(原作者按:西方经常错误地称其为68式)和74式班用机枪,这是中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轻武器族系。但是随后M16步枪的服役和越南战争中的经验教训让中国人知道63式的设计思想已经完全落后了。
经过总结之后,中国人重新开始研制更符合现代战争环境的新一代轻武器,后来的成果就是81式步枪。81式的设计目标是一种现代突击步枪,同时要拥有卡拉什尼科夫的高度可靠性和更好的射击精度以及人机功能。成品的81式突击步枪外观平平,但是可靠耐用。对比苏制AK系列,81式还有一些创新性的设计,包括开式弹鼓,膛口有消噪、止焰和制退防跳功能的榴弹发射器,拇指触手即到的保险/射击模式转换钮,以及可调整的导气式回转闭锁等等。总体上81式的研制是很成功的。
国产81式自动步枪
尽管中国人对于新的7.62×38毫米的81式步枪很满意,也并不认同M16的可靠性和火力持续性,但是M16步枪在越战中的出现的和表现提醒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小口径轻武器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借鉴M16在越战中的实战经验,中国人并没有简单的仿制或者抄袭,而是在此基础上开始研究,寻求一种符合中国军队需求的小口径武器方案,这个设计既要保证在中距(400米)上的性能,又要兼顾长距离的机枪火力支援/压制任务(1000米)。中国人这次的思想没有固定在已有的口径标准之上,而是去寻求一种最符合要求最理想的新口径设计。这种理想的通用弹药也是世界轻武器研究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是没有任何最后成型的方案。(编者按:其他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是采取中距步兵武器小口径,远距压制中口径,例如北约标准的5.56和7.62的搭配,保证最佳火力搭配但是也增加了后勤的压力)。
越南战争中的m16自动步枪
经过全面的研究,中国人确认这个理想的‘通用口径’应该是5.8毫米、6毫米和6.2毫米,所以之后开始按照这些方案制造样品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对比测试,这个大规模试验类似我们的SAW工程中从5.56到7.62毫米1000种弹药组合的对比测试(编者注:Squad Automatic Weapon――-SAW project,美国陆军新一代的班用自动武器方案),我们最后的结果是6×45毫米弹药,但是由于后勤问题没有被采用。由此看来,中美两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可谓异途同归。
经过这样的测试,中国人确定5.8毫米是最理想、最符合要求的口径方案,新的5.8×42mm口径诞生了。新系列的弹药分为三种:标准的突击步枪子弹,增重的机枪用子弹和特殊设计的狙击步枪专用弹药。
标准的5.8×42毫米步枪子弹由一个64格令(编者注:格令美国惯用体系的重量单位,一常衡单位等于0.002285盎斯=0.065克)的FMJBT(编者注:Full Metal Jacket Boat Tail,全金属尾锥)弹头和一个22.6格令的铅芯组成,伯丹底火(Berdan primer),弹壳为镀层钢材料(编者注:一种说法为中国缺铜,所以选择钢材料,所以为了退壳顺畅弹体锥度大于国外同类弹药,直接造成弹体长度增加,弹匣尺寸和弯度随之增加),弹体整体长度58毫米,弹壳长度42.2毫米,弹头长度24.2毫米。整个弹体类似俄罗斯5.45×39和北约5.56×45的组合体,但是更加紧凑,便于弹药装填和退壳。类似与5.45×39毫米弹药,弹体密度强度也很理想。95式步枪枪管长度为18.2英寸,枪口初速达到3050英尺/秒。而95式班用机枪的枪管长度达到21.9英寸,枪口初速则提高到3182英尺/秒。
国产5.8mm口径弹药
虽然中国人已经开发出他们认为理想的5.8毫米弹药和武器,但是仍然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众所周知,自从二战开始,中国军队曾大量使用缴获的日制6.5毫米小口径武器,通过总结大量的实战经验,中国人对于这些小口径武器的杀伤效力并不满意,特别是在长距离方面。所以小口径武器,特别是小口径机枪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
为了说服军方接受新一代的小口径武器,解放军总装备部向部队提供了一些5.8毫米的过渡型号步枪试用。这批枪械根据原有的81式7.62毫米突击步枪改进设计而来,后来被冠名为87式步枪。军方接收这批步枪之后立即展开大规模的对比试用试验,试验中5.8毫米武器的表现全面超越原有的7.62×39系列。这些真材实料的试验结果令中国军方最终下决心接受5.8毫米为解放军下一代小口径轻武器的首选。
在80年代末这次对比测试大获成功之后,中国人开始集中精力开发使用5.8毫米弹药的小口径武器。与以往不同,这次开发的不再是单一品种的任何枪械,而是一个5.8毫米口径的通用枪族。这个系列武器包括95式步枪,95式班用机枪以及88式狙击步枪,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人还开发了5.8毫米的88式重机枪。新枪族的设计符合了现代轻武器发展的潮流,除了重机枪外全部采用了无托结构设计!
国产88式通用机枪
传闻中国人在开发95式步枪的过程中大量参考了SVD德拉甘诺夫狙击步枪的设计。例如95式的三凸耳旋转枪栓,枪栓连动框以及可调的导气短冲程回转闭锁等等都可以看到SVD的影子。新枪族大量使用高强度铝合金和符合材料,并且改善了人机功能。枪管使用了冷铸技术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从人体的角度,新设计还重点强调和考虑了物理方面的因素:
1. 枪体的整体重力轴心与枪管的重力轴线保持最短距离;
2. 整个枪栓组件的重力轴心和闭气锁的重力轴线保持最短距离;
3. 枪管的重力轴心和瓦斯导管的重力轴线保持最短距离;
4. 枪栓连动座的重力轴心与全枪的重力轴心保持最短距离。
用95式设计者自己的话来形容,这样的设计是‘紧凑设计发挥组合式的整体效应,时刻保持枪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保证枪栓运行顺畅,整体上降低了全枪的重量,增加射击精确性,并且提高了武器可靠性’。特别要注意的是他们还强调了新枪族的可靠性不低于AK系列。
新枪族还有系列的附件可供选择,包括:
1. 光学观瞄以及快速辅助观瞄装置;
2. 最新的星光夜视观瞄以及辅助观瞄装置;
3. 快速拆装的35毫米榴弹发射装置;
4. 多功能枪刺,可以用作刺刀、匕首、割线器以及开罐头器等。
95式自动步枪枪体长度仅有29.3英寸,重量也只有7.1磅。从后半部份看,枪体装有类似M16的携带手柄,这个手柄集机械观瞄装置一体,还装有光学瞄准具底座;而从前半部分看,则让我想起AK系列的某个变种。枪机拉柄设置类似AR10步枪,位于携带手柄之下。标准弹匣为30发装的工程塑料材质。95式步枪的有效射程超过400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外观上看很前卫,实际上95式还是非常传统的步枪。从结构功能上讲95式和传统的步枪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相比俄罗斯的AN94步枪(1994年研制成功,未来将替代AK74M),95式也更加传统。尽管如此,俄罗斯人还是要衷心感谢中国人的,很有趣,实际上AN94的研制一直在借鉴中国95式系列枪族的经验,汲取精华并改进不足。
an94突击步枪
除了步枪外,95式班用机枪是一种火力支援武器。这种轻机枪使用同步枪一样的枪栓和枪机结构、完全一致的上下机匣以及供弹装置。由于主要任务是火力支援和压制,机枪相比步枪采用了更长更重的枪管,以及安装了两脚支架。为了保障火力的持续性,95式机枪可以使用75发装的弹鼓,当然也可以通用标准的30发弹匣。从我平时试射的经验讲,可能是由于弹鼓内部空间设计不够紧凑造成弹药运动撞击过大,中国弹鼓的噪音非常大。此外令人难以致信的是95式机枪的重量仅仅有8.7磅!甚至比一些冲锋枪还轻,就算是对比英国的SA系列轻机枪和我们的M249 SAW,95式也是最轻的。95式轻机枪的有效射程大于600米。
95式班用机枪
88式狙击步枪采用25.1英寸的机锻枪管,相对与95式,携带手柄被一具3至9倍的光学瞄准具取代,瞄准具采用十字准心加提前量估算标记。作为辅助应急,还保留了可折放的机械式瞄准装置。另外88式狙击步枪还装备有一体式两脚支架,运动中可以将支架与护木反向折放与枪管平行(编者注:原作者这里可能犯了个小错误,88式的支架非integral整体式,而是可拆卸的)。供弹装置则可以选择20发或者30发弹匣(编者注:可能又一个小错误,88式标准供弹弹匣为10发装)。在与85式7.62×54毫米狙击步枪(SVD的仿制品)的对比测试中,88式在远距离上更加精确,反应速度更快,后坐力更小,供弹量更大,但是重量上要轻很多,更加方便携带和运动。其实与其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不如称其为专门设计的高精度步枪,在现代战场条件下,半自动的88式性能要远优于其他手动式的高精度步枪,也可以完成一些特殊性质的任务。88式在使用专用狙击弹药的情况下有效射程大于800米。
88式狙击步枪
中国5.8枪族的最新成员是QJY88式重机枪。5.8毫米重机枪项目研制始于1989年,试验环境从天寒地冻的北国到酷热的沙漠地带,经受了严寒,酷暑和风沙的考验,1999年7月QJY88式重机枪正式定型投产。QJY88的供弹装置为200发的供弹布带,供弹口内装备有3个滚轴,供弹勾上还有一个滚轴,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供弹带的运行摩擦,避免卡弹,提高了可靠性。QJY88除了装配三角支架作为典型的重机枪使用外,还可以换装两脚支架充当轻机枪的角色。标准的三脚支架底座有一个制退装置,可以有效提高设计精确度以及方便对空射击。另外QJY88式的枪管内设计有专门的特殊膛线以及镀有0.18到0.28毫米厚度的铬涂层,完全可以抵御高温的侵蚀,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枪管的结构寿命。中国人宣称QJY88式重机枪使用简便,可靠性高,特别是容易携带(整枪带三角支架的重量只有26磅),有效射程远并且精确度高。使用专用的5.8加重机枪弹药,QJY88式的有效射程超过1000米。
88式通用机枪
听起来不错吧?我知道你现在要问什么问题了:到底中国的5.8×42毫米武器对比我们的5.56×45和俄罗斯的5.45×39哪个好?好在哪里?我不会打哑谜的,最近我有幸接触到一些解放军的弹道测试资料(不要问我怎么得到的)。测试使用了5.45×39毫米的AK74步枪,使用标准的7N6弹药;5.56×45毫米的FNC步枪,使用SS109和P112 AP弹药;以及95式步枪,使用中国的5.8×42毫米弹药。试验项目包括600米距离上的精确性,800米距离弹头的飞行时间,640米和700米距离上对北约标准3.5毫米加强钢板的穿透效应,310米距离上对10毫米加强钢板的穿透效应,最后还有90米距离上对麻醉的家畜静止射击的杀伤性能测试。所有这些测试过程和结果被详细记录并进行图标对比。在对比中我自己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康迪哥基地武器研究部门在80年代所做的3.5钢板贯穿试验数据。
中国的试验结果表明5.8×42毫米弹药在射程和穿透力对比上丝毫不输于M43 7.62×39弹药。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中距离上,现代小口径武器在不增加弹体重量和后坐力的前提下绝对可以保障理想的性能。同时5.56×45弹药在600米距离上的性能也全面超越了老式的7.62×51和中国现役的7.62×39(阿富汗的恐怖分子也使用该种型号)。而他们5.8×42的设计初衷就是要超越5.56×45 SS109,包括在远距离上的性能。从95式步枪上光学瞄准具底座作为标准配置来看,显然中国人希望改进他们轻武器的有效射程。另外虽然我们目前没有任何88式狙击步枪的性能资料,但是测试中在1000米以上超越7.62×54毫米SVD的性能基本上可以解答大家的疑问了。在俄军中SVD被昵称为‘Oar’(编者注:英文原意为‘船桨’),由于性能优良而受到部队的喜爱。
在钢板穿透测试中,5.8的表现轻易超出了5.45 7N6和5.56 SS109,和5.56 P112 AP打了个平手,但是5.8的剩余动能要高于P112。需要注意的是5.45 7N6弹药采用的是更轻的钢芯,公平起见,应该使用新型的7N10高穿透力弹药来做对比。虽然5.8弹药有着更高的剩余动能和速度以及小口径弹头特有的高穿透力,但是由于重量较轻,小口径弹药在远距离上下坠和杀伤力减退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小口径弹头可以轻易穿透人体,但是杀伤力不大。这种情况最早可以回溯到一战时的意大利战场,曾经有过士兵被6.5毫米子弹击穿肺部后在一个星期之内就伤愈的情况出现。最近的例子是美军士兵在索马里和阿富汗被M885/SS109子弹击伤也未造成致命伤害。
活体射击测试的结果充分地体现了小口径弹药的这个特性。试验表明,5.45 7N6弹药的杀伤能力比5.56 SS109和5.8×42都要好。当然这个测试的距离非常近,只有90米。虽然中国人肯定了5.45 7N6弹药在近距离上的出色杀伤能力,但是试验结果也说明由于使用52格令的轻重弹头,5.45 7N6在超过600米射程时精度、穿透力以及杀伤力大幅度下降。中国人的报告同时指出5.45×39弹药的加工简便,成本角度讲非常经济。报告还表明SS109在600米距离以上仍能保持一定的威力,而劣势在于高膛压,以及使用铜质弹壳所以价格较高。
虽然5.8弹药在穿透力方面超过5.56 SS109,但是在精确度方面则略逊一畴。新的5.8毫米95式步枪精确度强于70年代设计的5.45毫米AK74并不让人惊奇。AK74的5.45毫米弹药精确度远比AKM的7.62×39口径要好,而AKM则是原苏联那种持续强火力优先于精确度教条思想下的产物。中国人在95式的设计中使用短冲程闭锁结构,目的就是提高射击准确度,同时保证枪械的可靠性,现在看这个中国人也确实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在测试中5.8系列的精确度仍低于FNC的5.56×45系列,北约5.56小口径弹药采用圆柱弹体,相比使用锥形弹壳的5.45和5.8毫米弹药,在精确度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牺牲了一部分精确性,作为回报,锥体弹退壳的性能则更好更可靠。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测试表明5.8毫米弹药的剩余动能和速度指标要好于SS109,但是差距并不明显。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我相信是大多数人都在疑惑的:为什么中国人不更简单地直接采用已有的5.56×45口径而去重新开发一种全新的小口径系列武器呢?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受中国军队那种纯防卫的教条思想影响,他们认为一旦中国遭遇入侵,敌人将无法使用缴获的中国武器和弹药。以上的资料仅为转述和个人分析,真正的答案还是留给诸位自己去思考吧。新5.8毫米系列武器性能究竟如何,我们还要从未来真正的服役或者作战过程中去逐渐观察考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鸡子弹口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