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软胎硬胎和软胎的舒适性,哪个快

534被浏览387936分享邀请回答192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8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何汉密尔顿最后一停用硬胎,而不象罗斯伯格那样用2次软胎代替?
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早就能过阿隆索了。参见罗斯伯格的情况。感觉还是车队黑LH。
不为别的,只为那两个字:
因为硬胎速度慢,练习赛里还表现出不持久,当然还可以少进一次PIT,少损失2秒
因为车队希望LH慢。
最后一次软胎到底可争冠军,2次软胎保证第二。。。。。。。。。。。
我觉得如果是两次黄胎 顶多第二,没了小黑阻挡,里卡多超阿隆索应该比现实中来的容易,然后迅速带开,小黑超里卡多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超龙哥应该还是可以
换次胎的速度算是半个得来速的处罚了,不如少换一次
引用5楼 @ 发表的:
换次胎的速度算是半个得来速的处罚了,不如少换一次
你理解错了,他说的是最后一套不用白胎,换黄胎
其实这个没什么好黑的,比赛中策略使用不够好(并不是不当),如果没有头哥在前的阻挡那么RIC和ROS多进一次是不可能追上来那么快的;其次,车队也可能赌比赛结束前下雨,比如比赛结束前10圈下雨,ROS刚进完站而这是HAM就得利了。。况且红牛VET威廉姆斯的策略都是在二停上了硬胎的,所以可以算主流策略。。
真正有污点的是露骨的TR。。。
两套黄胎只能跑到第2,不可能在RIC之前,只有用一套白胎才有希望争冠军。不过从结果来看今天用白胎的人里只有MAS占到了便宜,HAM小亏,VET和BOT大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757人参加团购419.00元&1499.00元
558人参加团购258.00元&569.00元
919人参加团购219.00元&899.00元
707人参加团购88.00元&599.00元
571人参加团购348.00元&890.00元
454人参加团购348.00元&1299.00元
146人参加团购313.00元&698.00元
1328人参加团购25.00元&139.00元
622人参加团购649.00元&1199.00元
1684人参加团购168.00元&399.00元
121人参加团购178.00元&499.00元
1672人参加团购549.00元&1399.00元硬胎 软胎 换不换胎 这是一个问题
硬胎 软胎 换不换胎 这是一个问题
文/红色拖拉机
2017赛季F1轮胎有了新变化,这不是第一次改变,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历史上,F1换不换胎的问题就变化过多次。用硬胎能坚持完一场比赛,但速度可能无法达到极致;用软胎速度快,但一套胎可能无法坚持完比赛,所以就需要进站换胎,浪费些时间。硬胎?软胎?换不换胎?这是一个问题。
F1换胎时间一般再2秒左右,很多赛车迷会感叹于车队工作人员的效率,但历史上来说,换胎是直到1982年才出现的事情,1982年之前,大家都是一套轮胎跑完比赛。
1982年,一支有创意的英国车队首先发现软轮胎在转弯时抓地性能较硬胎好得多,尽管软轮胎磨损要快一些;其次,油箱中油较少,汽车较轻,因此跑得更快。计算表明,选择暂停(换胎和加油)花费时间较传统使用硬胎,加足全程油所需时间要少,于是进站换胎这才登上了历史舞台。
经过一番摸索,在改进了螺母之后,进站换胎变成了这样一个程序:每个车轮由三名队员负责,一个移开旧轮胎,一个安装定位新轮胎,一个用气动枪松紧螺母。另外两名队员在赛车前后负责撬起汽车,团队配合要天衣无缝。
在F1,能不能进站加油曾经多次改变,能不能进站换胎的规定也是发生过改变的。2005年,国际汽联做出规则改变,规定F1排位赛和正赛只能使用一套轮胎,当时F1有两家轮胎赞助商,普利司通和米其林,这一改变对于米其林有利,因为他们的轮胎配方偏硬,更耐磨。于是2005赛季,使用米其林轮胎的雷诺车队阿隆索夺得了冠军,使用普利司通轮胎的车王舒马赫无奈败北。
国际汽联在2008年再次改变了F1的轮胎规则,按照规定比赛中可以换胎。2010年,三家轮胎公司竞争F1的独家供应商资格,最终倍耐力胜出,经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如今的轮胎体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胎和软胎的舒适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