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国的女人汉化是不是最累人的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中文&&与你我同在
三毛和张爱玲
作者:竹雪芹
三毛和张爱玲都是被时代记住的两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在很多人眼里三毛是一个值得尊敬而又和蔼可亲的作家,她喜欢素面朝天地在恶劣环境中感慨天地,并不为任何环境所打扰。三毛写的《橄榄树》,虽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作修饰,却早已打动千万人的心。
三毛是理想之树上结出的花朵。在许多人看来并不完美的事物,比如在荒凉的沙漠,艰苦的生活,这一切常人眼里的不可思议到她眼里却变得满是情趣。而她的爱情,先是在高中时代为了舒凡要与她分手的事竟试图通过割腕来自杀,接着是未婚夫的猝死,最后她的丈夫荷西在捕鱼中溺水身亡,这一切都是难以弥补的悲剧,促使了她后半生过上&流浪&的日子。
而她和张爱玲相比较,后者则显得现实许多。张爱玲的小说透露她是个人情练达的人,而结果往往并不顺当。她将磨得刺眼的剪刀,剪开现实表面的华丽,让人看到一切事物都变得毫无意义。那一句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写的是现世,亦或许不是承诺。而这个将一生寄托在胡氏爱情身上的女人,最终只享有了个把月的婚姻。
她们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际遇,但时代却造就了两个一样伟大的作家。对三毛而言,张爱玲是自己最为喜欢的作家之一。港台文学界,尤其是女性作家中,大多很推崇张爱玲。三毛倾慕她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中,琼瑶与三毛是主角,而她们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张爱玲的影响。三毛在写给贾平凹的信中,曾经这样写道:&今生阅读三个人的作品在20次以上,一位是曹霑,一位是张爱玲,另一位就是您了。&可以看出这三个人在三毛心目中的文学地位是很高的。
三毛生前写过一个电影剧本《滚滚红尘》,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参与过的一个电影作品。它讲述了张爱玲与胡兰成之间的爱情故事。她知道自己是很用心地在写,同时倾尽所有,为的是将《滚滚红尘》这部剧本搬上荧幕。为此她向父亲借了1700万元作为资助,后来导演严浩找到了影艺界的徐枫女士投资拍摄,几经周折之后电影终于在1990年11月中旬在香港上映。
这部影片最终获得了八项&最佳&奖,其中包括导演、剧情、女主角、摄影、音乐、美术设计、造型设计等,同时在港台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可观的票房。然而八项大奖中,惟独落下了三毛的&原作剧本奖&。这个结果,让三毛这颗敏锐的心一时落入了低谷。&一直认为自己的倾心之作,也许在金马奖的颁奖晚会上能获得一个最佳原作剧本奖&,但她最终却一无所获,除了重病纠缠在身上,这个消息唯一带给她的只能是无尽的失望
很多人说三毛是因为这部作品没有获得相应的奖项,而做了死亡的选择。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正确,这既不是三毛亲口说的,又不见得人会因为小失望而放弃生命。如果说三毛是个如此实际的女人,她会为了追求自己所爱的东西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吗?她会带给读者这么多快乐的文字,在情感栏目中用来开导别人吗?我情愿相信,一个人是因为病痛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而放弃世界的。此生可了,是因为她觉得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了。
抛开这个沉重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毛与张爱玲之间,还存在着哪些更微妙的东西吧。
三毛的文章主要以散文为主又多为叙事,拿来阅读常常会给人一种虚实结合的感觉。很梦幻也很朴实,同时具备一种引人入胜的文字功力。当你阅读这一类文字的时候,你的内心一定很充实,很恬静,特别是《撒哈拉的故事》,从中会令你改变对那种厌恶的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恐惧感和未知感。无论这种描述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在三毛身上确实有过如此美妙的经历。同时这种感受常常会给人留下难以释怀的情绪,我会不想就这样合上书页去睡觉。而张爱玲的文章主要以小说为主,虽然不能跻身于高深文学的范畴,却又具备着丰富的内涵,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情感,对男女之事发出质
疑的回声。
三毛的样子像是一个戴着草帽的印第安女性,这种评价是从别人的书中寻来的。但她的性格淳朴而善良,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在她丧夫之后的几年中,她的胸襟如海水般安详过,也如海啸般剧烈动荡过。但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外表很平静的她,而她内心的波澜只有一些与她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才可能察觉。但她在表面上依旧是一直抱以快乐的心态来容纳这个大千世界的。
张爱玲是一个有气质的女人,那张在许多书中被翻印了又翻印过的照片,穿着一身长旗袍,侧着脸,下颚微低的就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一张照片。从她的文字中看她的性格,便知道这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的身材和气质一并超脱出来,似一个参透了人生一切悲欢的智者,总是以那种悲苦的、同情的眼神,俯瞰着众生。
三毛的文章除了融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有自己的向往。她将自己的故事,毫不避讳地讲出来,不过她依旧把握着写作的主观性。而张爱玲的文章,好像把周围的一切都总结了。表面看来她置身于外,其内心的归宿是躺在字里行间的。
三毛的文字世界,有着很多、很多的爱与感动。张爱玲的文字世界,却是充满着泪水、离愁与无奈。
三毛的梦想世界常常给凡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像一个人远在塞外的孤岛上,一种不属于我们的生活。张爱玲的生活是触手可及的一个个故事,好像是在说别人,看完后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在读熟悉的人。
三毛的画是中国式的写意画,飘逸而洒脱。张爱玲的画是西洋式的油画,真实而富有质感。
三毛的文字,总是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气愤与感动。张爱玲的文字呢,确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甚至因为她的睿智而感到恐惧。
在三毛的世界里,总是越过越美丽,永远以爱、以崇尚爱的喜悦为最高的追求。无论你对世间万物多么气愤与憎恨,她都会苦口婆心地告诉你,时间哪里存在着过不去的坎。而张爱玲那冷静的思维与头脑,早就在她的文字里秘藏玄机。她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就请生活去吧,生活在最后,会将你所需要的问题解答给你。三毛在情感信箱的栏目中说过一句话:&一个没有彻夜痛哭过的人,她不配说悲伤。&而张爱玲的小说里也曾有过这样的说法:&你若是一个没有经历的女人,你怎么能够体会到世间的种种情仇呢?&
说到这里,大家看到了张爱玲与三毛其实有些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个人都会画画,两个人都是女人,两个人都是感情的囚徒,但实际上她们之间是不相同的,也是不能相互比较的。因为她们各有各的优点,生活经历又迥然不同。对于三毛,我想说的话太多太多。特别对于她的人生经历,让很多人为这位善良的女人感到惋惜。著名歌手罗大佑曾经写过一首歌曲叫做《追梦人》来纪念三毛,歌词是这样唱的: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
让它牵引你的梦
不知不觉,这红尘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独眠的日子
让青春娇艳的花朵绽开了深藏的红颜
飞去飞来的满天的飞絮是幻想你的笑颜
秋来春去红尘中谁在宿命里安排
冰雪不语寒夜的你那难隐藏的光彩
看我看一眼吧莫让红颜守空枕
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宿命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这两位都是都市女性中最杰出的代表,让我们向她们学习吧,学习她们为了爱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学习她们等待爱在情感的路途中焚火再生。
人生也须倒计时
作者:王春永
在非洲的中西部,居住着一个叫做底姆尼的民族。这个族的酋长是由民主选举产生,酋长自就任的第一天,他就要自己预定自己的死期,到时必死。
预定的方法是这样的:新酋长选出来以后,要用一只手尽其所能地抓起一把石子,放进一个银盘里,由一位巫师当众点算,一颗石子等于一年的寿命,石子的多少决定酋长能活多少年。
规定的时间一到,巫师便拿来毒药,看着酋长服下并一命呜呼。
据说,非洲还有另外一个民族,婴儿刚生下来就获得60岁的寿命,以后逐年递减,直到零岁。人生大事都得在这60年内完成,此后的岁月便只剩下颐养天年了,因为他们认为,60年以外的时间是命运之神额外的赏赐,是不属于自己的。
这两种生命倒计时的方法,其实都暗含着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欢迎是永远含笑的,告别总是带着叹息。
上面两个故事的启迪在于:与其顺应时间的安排,不如主动反其道而行之地安排自己的一生。
美国诗人艾略特的一句话说:&我们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
把人生按照一个整体来考虑,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清楚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自己每一天每做一件事都不会偏离自己的目标,自己每迈出的一步始终都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的。
有人说,我的目标只是完成本月的业务指标,并不想做出关于整整一生的宏伟计划。我们的一生就像一座大厦,各段时间则像大厦中的一间间房子。我们在开动机械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有了设计图,然后有施工计划,这样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
如果设计稍有缺失,弥补起来可能就事倍功半。如果根本缺乏对整体的规划,大厦的框架就不可能搭好,房间的位置也无法确定。有时也许灵感突发,创造出一些近乎完美的细节甚至局部,但是这些完美放在整体中却并不协调,我们更不会因此得到一座完美的大厦。
原因很简单:只有在人生的大厦主体结构合理的基础上,单个房间的完美设计和门窗地板的安装才有意义。
因此,如果你自认是一个&穷忙族&,正被太多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都在忙碌,最终却发现所获甚少,如果你不愿意得到一个终将破灭的泡影人生,那么就要管理自己的生活。
长孙皇后为何死后让铁骨铮铮的唐太宗痛哭?
贞观时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长孙皇后掌管内廷,那也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长孙皇后自始至终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唐太宗,是太宗的贤内助。在唐代皇后中,她绝非最有权力的,但却最受尊敬和爱戴。长孙皇后贤淑、优雅、智慧、大度,用现代最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知性女人。她是众多的后宫故事中的一个奇迹。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了唐太宗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唐太宗创造了贞观之治,她成就了唐太宗。自古以来后宫都是波涛汹涌,瞬息万变。但是在贞观时期,唐太宗的后宫,却一直是风平浪静,井井有条。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为什么铁骨铮铮的唐太宗在她死后失声痛哭?她究竟有着怎样的聪慧?她作为大唐皇后到底对贞观之治有着怎样的影响?&贞观时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长孙皇后掌管内廷,那也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长孙皇后自始至终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唐太宗,是太宗的贤内助和方面军。在唐代的皇后中,长孙皇后绝不是最有权力的,但却是最受尊敬和爱戴的。长孙皇后贤淑、优雅、智慧、大度,用现代最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知性女人。&
知性女人 皇后楷模&自古以来后宫都是波涛汹涌,瞬息万变,但是在贞观时期,后宫在长孙皇后管理之下,一直是风平浪静,井井有条。这是因为长孙皇后掌控有力。那是一种柔性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这是长孙氏的力量,也是长孙氏的智慧。&长孙氏勤奋,一年四季保持不变。读书使她增强智慧,积累知识,增广见闻。她生活俭朴,需求不多,树立了一个俭朴的榜样。不但自己俭朴,她要求太子也这样做。有一次太子的奶娘跟皇后说,东宫的用度不够,皇后就不高兴,说,太子应该关心自己是不是德立名扬,哪有关心用度够不够这种事儿?她胸怀大度。我们都知道后宫关系复杂,但是她处理得很好,唐太宗跟别的宫女生了孩子,宫女因为难产而死,皇后就把这个孩子一直养在身边,像自己亲生的一样,没有半点嫉妒心,树立了当时一个很高的道德水准。别的妃子生病了,她就会把自己的药品拿去给人家用。这些举止,史书称为&下怀其仁&,即下面的人都感怀她的仁德。&这些,都显示出长孙氏的不同凡响,但是更卓越的是她的自我定位。&长孙皇后的自我定位是什么呢?就是以唐太宗为准绳,以皇帝的大业为目标。她自己和自己管理的后宫,都是皇帝大业的一部分。这就是说,长孙氏始终是唐太宗的一个方面军。这是什么?这就是很标准的母仪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孙皇后与其他大臣一样,也是李世民的部下。只要是部下,就有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问题。稳定后宫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不要对朝廷治理天下形成干扰。&
长孙皇后是怎么做的呢?&后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请绳治,俟意解,徐为开治,终不令有冤。在上级和下级之间,有几种相处的方案可供选择。一是让下级作出牺牲来满足上级的心愿。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百姓最痛恨的。二是欺上瞒下。这一般是主意大的人才敢于采取的方案,通常也是坏人才会这样干。三是让上下级都不满意,这不可能是一种选项,但确有这样的结果。欺上瞒下者往往如此。四是让上下级都满意,这是最佳方案,但是难度最大。&我们看长孙皇后的这个记载,这不是一个个别事件,而是皇后处理同类事件的一贯做法。这是一个三方关系,后廷的人、皇后和皇帝。后廷中的人犯了大错,皇帝发怒的时候,皇后的方法是&助帝怒&,并请求亲自来处置,决不轻饶。她不是顶着皇帝的怒火,而是顺着皇帝的思路。等到皇帝过了愤怒期,她才开始慢慢调查处理,最后决不能让后廷的人受冤。看起来,这些都是小故事,都是配角的小故事。其实呢,都牵涉贞观之治的大问题。贞观之治是中国难得的理性行政时代。不仅皇帝理智大度,皇后也如此,大臣们也如此。大家围绕皇帝工作,千方百计不让皇帝犯错误,所以李世民成就了中国皇帝的最高业绩,所以贞观时代就拥有了理性行政的美名。&皇后病重期间,太子建议皇后赦免囚徒,度人入道。这是常见的争取人心和舆论的方法,也是佛教的功德表现,当时称作&修福&。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我向来不作恶,如果善行无效,那为什么还要求福呢?至于国家大赦,那是国家大事,怎可因我而乱天下法事呢?&这段言论,凸显皇后的理性精神。对于生死,抱着自然主义的立场,反对有意追求什么修福长寿。对于大赦呢?她坚决采取不干涉态度,因为那是国家大事,不能&因我&而乱法。&后宫问题众多,稳定是绝对的大局。皇帝妻妾众多,不仅争风吃醋,更有争夺继承权的问题。长孙皇后十分自信,从容不迫地管理后宫,为保证李世民全力以赴地治理天下,起到了十分显著的辅助作用。&纳谏的唐太宗和理性的皇后,真是一对难得的男女主角,他们的价值观如此接近,难怪会为后世称道。长孙作为皇后,她思考的问题仅限于后宫吗?不,在很多问题上,她都是唐太宗的高参。&
政治顾问 皇帝高参&长孙皇后如果仅仅把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那么她的地位也是有限的,至少没有我们今天评价得那么高。不论是在历史事实还是唐太宗的认识中,长孙氏绝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后宫管理者。实际上,长孙皇后一直是李世民的高参,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称:&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矣。&他说皇后&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以后入宫&不复闻善言&。皇后的很多话,在李世民听来都是&善言&。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他们从小同甘苦共患难,相互的信任历经考验,所以,李世民是很听从长孙皇后的劝告的。&李世民究竟在什么事情上听从皇后的话,历史记载有限。我们从皇后的角度看看,她是如何充当皇帝顾问的。&首先,顾问以不问为前提。长孙皇后这个皇帝的顾问,经常是皇帝问而不答,这给人以强烈印象。皇帝有所问,她就是不回答。皇帝一再问,她就说这是皇帝的事情,我可不能妇人干政。李世民然后就百般解释你没有干政嫌疑,皇后才会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为什么?皇后真的没有意见吗?是在扭捏作态吗?都不是。经过这么一个过程,是让李世民确认是否真的需要皇后的意见。这是一个意见再筛选的过程。&其次,长孙家的利益,皇后很坚持。在这个问题上,皇后一改以往的习惯,不是回避而是坚持。这当然是因为她是长孙家族最有权势的人,她也自认为对长孙家族有一份责任。皇后和长孙无忌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长孙安业,早年曾有虐待继母和弟弟妹妹的不良记录。按照当时人的看法和习惯,后来有了势力的皇后和长孙无忌,一定会报复他们的哥哥的。贞观元年,长孙安业参与了李孝常等人的谋逆阴谋,要杀皇帝搞政变。这当然是重大的政治案件,按照律法,这属十恶不赦之条,一定要杀头。当时也是重要大臣的长孙无忌没有说什么话,可能他的愿望是希望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被依法处置。但是,皇后出面了。她对皇帝说:&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皇后说,我家哥哥干出了这样的勾当死不足惜,可是天下人会怎么理解啊?人们一定会以为是我们兄妹迫害哥哥,因为哥哥当年对我们不好,这尽人皆知啊。如果这样,不是很拖累朝廷吗?&李世民当然不会让他拖累朝廷,也不能让他拖累皇后。于是,长孙安业没有被杀,而是被流放到了岭南。长孙皇后的这次努力,虽然是从朝廷名声出发进行论证,但毕竟保全了安业的性命。皇后这样做赢得了广泛的同情,因为她没有公报私仇,也没有继续发展家庭内部的斗争。长孙皇后拥有一种坚毅的理性,对权力也有这样的理性。在保护安业问题上如此,在阻拦长孙无忌掌权的问题上也是如此。&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在唐朝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在唐太宗夺取最高权力的过程中,功劳很大。李世民当然最信任他。李世民掌权开始,长孙无忌就担任吏部尚书,后来李世民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尚书仆射,就是贞观时期的宰相。但是,皇后就是不同意。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预防外戚干政。这一点,李世民很不理解。所以,还是让长孙无忌当了右仆射。但是,皇后还是很坚持,她让无忌自觉退出。无忌当然想掌权,但是敌不过皇后的坚持,只好申请退出,皇上也就同意了。皇后听后很满意。&长孙皇后对长孙无忌如此防范,而对于另外两个人却是认真推荐,那就是魏徵和房玄龄。李世民对魏徵的纳谏也不是历来心平气和的,有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给唐太宗提了意见,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气冲冲拂袖而去。回到后宫,余怒未消。皇后就说,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乡巴佬,整天找我麻烦,早晚有一天我会杀了他。说的就是魏徵。这时候皇后是怎么做的呢?她就进到里间,改换了衣服,穿上了朝服,朝服就是正式见皇帝才穿的服装,来向皇帝祝贺。她跪在皇帝面前,皇帝吓了一跳:这是为何啊?她说,史书上说,主贤臣忠,只有君主贤能,臣下才能忠诚。魏徵敢于提出很多意见,那是因为他效忠您,他敢于这样,正好证明陛下是贤能的。现在我有一个贤能的夫君,我能不祝贺吗?这是国家、人民之福啊,所以我要祝贺。&史书上没有记录李世民的反应,想来一定是喜上眉梢。注意皇后说服皇上的角度,她是从表扬皇上的立场来维护魏徵的直言。试想,她如果从批评皇上度量狭小入手,那么问题一定会更复杂,甚至完全弄糟。这种方式的成功,是建立在对人性弱点认识的基础上的。&皇后不仅能提意见,而且善于提意见,这种方式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后宫的事情,皇后也向来如此。长乐公主要出嫁了,因为是皇后的亲生女儿出嫁,皇帝特别嘱咐要多准备嫁妆。结果朝廷准备的嫁妆十分丰盛,甚至超过了长公主。魏徵出来发言了,说这样于礼不合,于情未安。李世民把魏徵的意见转述给皇后,皇后深有感慨:魏徵真是难得,作为皇帝妻子的我尚且察言观色。过去只听说陛下重用魏徵,不知道理由,现在终于知道了,魏徵是能够&以义制主之情&的人。忠言逆耳利于行,魏徵真是社稷之臣啊。然后皇后命令赏赐魏徵。&我们看到,皇后不仅赞赏魏徵,更能对魏徵进行分析,得出&以义制主之情&的结论。其实,唐太宗也说过类似的话:魏徵每言,必约我以礼。&毋庸置疑,唐太宗对魏徵的信任重用,这其中有皇后的因素存在。此外,皇后处处维护皇帝形象,也如同魏徵等人一样。&太宗有一匹骏马,他特别喜爱,总在宫中饲养,有一天这匹马却无病而暴亡。太宗对养马的宫人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想杀掉她。皇后谏道,过去齐景公以马降罪于人,晏子云:你养马而死,是罪责之一。如果你因马杀人,百姓知道,肯定抱怨你,这是罪责之二。诸侯国听了,必然轻视吾国,这是罪责之三。齐景公这才没有杀人。陛下熟知此事,怎么会忘记呢?太宗怒气才解。他还对房玄龄说,皇后拿平常事启发我,真使我受益匪浅。爱护皇帝的形象,就是爱护国家的形象,是爱护国家的一种重要表现。但是,这个爱护不是护短,不是隐藏皇帝的错误,更不是为皇帝的过错辩护。真正爱护国家的荣誉,爱护皇帝的荣誉,就是减少皇帝的犯错。帝王无私,不是说帝王没有私心,而是说帝王代表国家,事无大小内外,都关涉国家,都是公共事宜。&这不仅需要皇帝处处从国家利益、民众福祉出发,也需要大臣们从多个方面共同督促皇帝。长孙皇后对于唐太宗而言,是特殊的臣下,她能发挥其他大臣发挥不了的独特作用。唐太宗和唐太宗的时代,正气占据上风,长孙皇后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
临终遗嘱 深谋远虑&长孙皇后和皇帝情真意笃,贞观十年(636),长孙氏三十六岁的时候去世。皇后临死之际,对皇帝说了一番话,可以看作是政治遗嘱。一是相信房玄龄,二是不要重用外戚,三是要求薄葬。除了第三个问题以外,前两个问题,不仅关系唐太宗的最终名声,也关系后来的政局。&皇后病重的时候,房玄龄正好犯了一个错儿,被李世民停职。皇后觉得这件事做得不当,所以把这件事提出来。皇后认为,房玄龄为人谨慎,忠心报国,最值得信任。对于房玄龄的信任,唐太宗最后可以说是做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这之前,太宗保证了房玄龄没有出问题。因为有很多人想扳倒房玄龄,都被太宗挡住了。保住了房玄龄,就是保住了唐太宗的英名,保住了贞观之治的名声。没有皇后临终前的嘱托,唐太宗是否能做到,真的不敢说。&另外一个遗嘱,唐太宗有一点不明白,怎么在他的时代会出现外戚干政?对于长孙无忌,他既了解又信任。不过,太宗至死也没有忘记皇后的遗嘱。他依然重用长孙无忌,但是也不是没有限制。至于最后长孙家族在高宗时的覆灭,责任不在长孙皇后,也不在唐太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孙皇后最担心的后果,后来还是可怕地出现了。&皇后怎么能够洞察到后来的局面呢?&这个世界上,长孙皇后最熟知两个人,一个是哥哥长孙无忌,一个是夫君李世民。只有妹妹才知道,在艰难的岁月里,长孙无忌如何渴望翻身,如何渴望获得权力,扬眉吐气。他的这些渴望已经到了心理扭曲的程度。而在现今的政治旋涡中,特别是在李世民的高度信任的前提下,长孙无忌的这些渴望真的可能实现。这在皇后看来是可怕的,渴望已久的权力一旦获得,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贪婪,一切恶果都可能发生。于是,皇后才在临死前再度提出这个问题。&长孙皇后真是用心良苦。后来悲剧还是发生了。我们能说什么呢?皇后已经尽心了。悲剧属于长孙无忌,绝不属于长孙皇后。&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练,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史书记载&上览之悲恸&,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内心悲伤,放声痛哭。&想一想整日高深莫测的皇帝;想一想唐太宗这个冲锋陷阵、杀敌无数的马上英雄;想一想玄武门下,唐太宗一箭封喉,让他哥哥眨眼间死于马下&&总之,如今唐太宗失声痛哭的样子,让人感到落差太大。不过,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皇后的去世,确实让唐太宗感到悲伤,心中空空如也,忽然之间丧失了依靠。史书记载,唐太宗说:以后入后宫,再也听不到她的规谏了。皇后六月去世,十一月埋葬于昭陵。太宗经常想念皇后,不能自已,于是在宫苑之内修建一个多层塔楼,为的是便于自己经常登临,瞭望昭陵。有一次,太宗引领魏徵同登塔楼,让魏徵看昭陵。魏徵说:在哪里啊,我眼睛不好,看不到啊。太宗就用手指示:那不就是昭陵吗?啊?魏徵故意打马虎眼说,啊,是昭陵啊,我还以为你要看献陵呢,要是看昭陵,我早就看到了。魏徵这话,含意很隐晦。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皇后先死,所以先葬,后来太宗死后与皇后合葬于昭陵。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他在贞观九年去世,埋葬于献陵。魏徵的意思是:作为儿子,你不想念父亲,单单想念妻子,这让天下人知道了,可不是一个好榜样啊。毕竟,我们是以孝治天下啊。魏徵的意思,唐太宗何尝不懂?但是他太想念皇后了。在魏徵面前,太宗大概也用不着掩饰,他再一次哭了起来。&这次痛哭之后,太宗下令拆毁这座塔楼。那座思念之楼虽然拆了,但在太宗的心中,思念之楼永远高耸。(本文来源: 作者:孟宪实)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为什么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号显然有着结构性的差异。孔子的名号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纥的名号中,却有名无姓;纥是名,故叔梁纥又称陬人纥;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么,孔子为什么姓孔?从文献记载可知,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没有以孔为姓的,孔姓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祖先不姓孔,姓什么?姓子。孔子自称是殷人,其祖先属于殷遗民。在先秦,商、周两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但在当时,女子称姓,男子不称姓。所以,孔子的祖先姓子,但他们的名号中都不冠以子姓。孔子祖先姓子,孔子本人自然也姓子,这确定无疑。孔子怎么又姓孔呢?原来,准确地说,孔并不是孔子本人的姓,而是他的氏。古人的姓与氏是分开的,男子不称姓,称氏。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后来才变成了姓。孔子的孔,作为氏号,也就是孔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古文献中已有明确答案。《孔子家语&本姓解》指出:孔子先祖本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 。《阙里文献考》卷一也说:孔子先祖从弗父何到孔父嘉, 五世亲尽,当别为公族,乃以字为孔氏 。这是说,孔子先祖弗父何让国后,其子孙仍然属于宋国公室成员,传了五世,到了孔父嘉的时候,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五世亲尽,不能再继续列入公室,而是应该别立一族。别立一族,必须有个族的名号,于是就取孔父嘉的字作为族的名号。孔氏的孔,是从孔父嘉那儿来的,孔是孔父嘉的字。孔氏虽然从孔父嘉开始别立一族,但那时男子的名号,称氏,称名,称字,似乎并无一定之规,所以,孔父嘉以后,孔子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都不称氏,其名号中都无孔字。孔氏一系,名号中称氏的,是从孔子开始,其后固定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玄孙叫孔求,等等。后来,氏变成了姓,孔也就由氏变成了姓。由于孔子是圣人,也由于孔氏是从孔子开始固定下来,所以战国中后期孔子的直系子孙皆奉孔子为始祖。据《孔丛子&独治》篇记载,孔氏后人为祭祀先祖,立有两座祖庙,一是弗父何之庙,一是孔子之庙。孔子九世孙孔鲋说:他们 哭孔氏之别姓于弗父之庙,哭孔氏于夫子之庙 。孔鲋所说的 孔氏之别姓 ,是指孔氏别立一族以来的其他分支,这些分支并不以孔为氏,所以称 别姓 ;所有孔氏和孔氏之别姓,都奉弗父何为始祖。孔鲋所说的 孔氏 ,则是指孔子的直系后裔,都以孔为氏,都奉孔子为始祖。(齐姜红)古代姓与氏有分别吗?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拆分开来,或曰姓,或曰氏,以及合而言之曰姓氏,其意义完全一样,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是一家一族的名称。然而,在古代却并非如此,姓与氏是有分别的。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氏族》进一步指出: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古代学者显然注意到了姓与氏的分别,并且指出,姓与氏的合而为一,是从汉代才开始的。问题在于,汉代以前姓与氏有什么分别?简单地说,姓大氏小,氏是从姓分化出来的。在古代,一个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有一个总名;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个宗族不断分裂出一些分支,各个分支又都有自己的别名。这个宗族的总名就是姓,各个分支的别名就是氏。以周人为例,周人是黄帝之后,姬姓;周人灭商后,建立了周朝,接着封建了许多同姓诸侯,如鲁、卫、晋、曹、滕等等,这些诸侯都以国为氏;各国诸侯传至几代之后,再封立卿大夫,卿大夫或以王父字为氏,或以官为氏,或以封邑为氏,如鲁国有展氏、臧氏、东门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等等;以此类推,卿大夫再分置 侧室 、 贰宗 ,如,从季孙氏分立出公父氏,从叔孙氏分立出叔仲氏,从孟孙氏分立出子服氏,等等,这又产生了一些氏。在这个大系统中,姬姓是始终如一的,从天下、诸侯、卿大夫、士一直到庶人,都属于姬姓;而各个不同层次的分支,则各有各的氏,并且,不同层次的氏之间,还有大宗、小宗的从属关系。可见,在周代,姓与氏截然不同。男子称氏,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族属,让人一看即知从属于哪个宗族哪个分支。女子称姓,则是为了严守 同姓不婚 的原则,避免与同姓谈婚论嫁的尴尬。(齐姜红)
三大名小&阅读校本&公开出版分享&美丽的语文&
日下午,由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大学附属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联合研发的《名校新校本》,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行新书发布仪式暨&儿童阅读在中国&主题交流会。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儿童文学协会会长王泉根教授、清华附小、北大附小、首师大附小的三位校长和参加丛书编写的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名校新校本》系列图书由知名儿童教育专家、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王蕾副教授担任主编,及联合清华附小、北大附小、首师大附小,首次将这三大名校的&内部校本&联合开发出来,供全社会分享,体现了中国当今儿童阅读研究的前沿成果。然而,前来参加交流活动的读者(尤其是家长)对《新校本》编写人员不断传递出的&儿童阅读&这一关键词发生浓厚兴趣,为什么要强调&阅读&?为什么&回到阅读&?&&这是一个伪问题吗?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谈论数学、外语;我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但是语文呢?语文课真的&缺席&了吗?离我们最近的母语为什么会淡出我们的关注视线?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最普通又最神奇的语文呢?语文怎样变得&美丽&?
吴淡如:三十而立 可以战败但不要未战先降
你一定要勇敢尝试,即使过了很多年,发现自己又回到原地,也不要在乎嗨:那个时候,你以为,你已经很老了。小时候你立志要活到三十六岁,因为,差不多就在这个年纪,徐志摩和拜伦都已经蒙主恩召,他们留在世人心目中的样子永远皱纹全无,留下来的诗篇也仍充满青春的激情,就算是在痛苦里,仍然有着强而有力的生命悸动。那个时候,你以为自己很老了。女人在跨越三十大关时都是彷徨的,虽然有男朋友,但好像离婚姻的门坎还很遥远。你有一点世故,明白婚不可随便结,但也有一点着急,怕自己变成了明日黄花,转眼之间就要凋零。工作上也是。虽然有稳定的工作,但也担心着是否一辈子在一个可能不会太有前途的岗位上,孜孜不倦直到老死。或者应该走入家庭?还是找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担当?没有人能给你答案,因为芸芸众生中最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我要告诉你的是,其实你那时候还很年轻,才刚刚奋力脱去了懵懂的外壳,正待要成蝶。在此之前,你有的是一腔热血的冲动,脑袋是用来上课用,还没有适应真正的生活。在许多的犹豫中,你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勇敢地上路,不要徘徊在许多假设性的框框里。那是一个人生的大关卡,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那就是:尝试,再尝试,不害怕所有的新鲜事。我曾经读过一句话,很有意思。有一位杰出的父亲告诉他的女儿说:你一定要勇敢地尝试,即使过了很多年以后,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地,也不要在乎。没有人曾经这么告诉过你,你的父母也只要你做一个每个月有固定薪水、老了之后有退休金的常人,但是你的血液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直有一种不服输的冒险家因子在里头不时跳跃着,驱动着你的灵魂及行动 你在三十岁那年,决定要开拓自己的人生视野。三十岁之后,你开始习惯独自旅行,足迹遍及文明的城市,以及不太容易找得到同胞的角落,你曾经开车穿越了英国和纽西兰,也曾经拜访北非、中东和巴黎,你喜欢不一样的风俗民情,也开始懂得享受星光下一个人的寂寞。你发誓每年要学一样新东西。其实,三十岁才开始的事情,不管你能够做得多好,都只能是业余爱好了。但是不计较结果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令人喜悦的成长。这些年来,你学过了油画、陶艺、摄影,拿到了潜水证照,跳了几年的佛朗明哥舞,又多拿了一个硕士学位 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呢?很多人问过你,你不知道,然而却乐在其中,你相信,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犒赏。人生是由一连串意外组成的,今日种瓜种豆,哪一年能得瓜或得豆,都是神秘而诱人的未知。你开始转行。这一年你跨入了电视圈,很奇妙的机缘。你从小未曾立志出现在电视上,也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拍那么多广告片。那个时候大家都说,你不会做得太好的,那个圈子和作者的形象不符,你不会适应。其实,刚开始你还真的不太适应,但是实力的累积都要靠磨练。只要不怕,你就可以。从那一天起,你没有离开过电视圈。这的确是一种很深的缘分。有时候,重复性太高的工作让你有些不耐烦,可是每一次灯光亮起时,你又乐在其中。你学会告诉自己,就算是作曲家,也可能有某一天厌烦于那些像豆芽菜的音符;就算是作家,总有一阵子会对自己写的东西倒胃口。如果那是一个你不讨厌的工作,它必然有正面与负面效应,有你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所有的挑战,你都得接受。你会对自己说:&只要不怕,你就可以。&还有&可以战败,不要未战先降。&从三十岁起,你用这句话勉励自己,至今仍然常常对自己这么说。岁月是永远不能重来的。虽然,很多人喜欢问我&如果可以重来,你要做什么&的问题。如果可以重来,我想我还是会选择不怕,永远忠于自己的选择。就算是选错了,跌得头破血流,也要学会站起来。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懂得关心他们,和他们一起欢笑或哭泣,一起为共同的理想奋战。有朋友肝胆相照,真是最美妙的事。在真正的朋友眼中,你会看见自己的价值。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明白,大部分惹我烦忧的事,其实都没有发生。大部分的痛苦都会过去,不要因为一两句话就被刺伤,不要因为一两件悲惨的事就否定人生或质疑人性。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好好地管理自己的钱财,不会把看帐目视为烦人的事 这是三十岁的你最大的弱点。其实,帐目和理财很简单也很有趣,可惜过了十年,你尝到了许多教训才学会。那时候告诉你这些,你会觉得讲到这里好像有点&现实&,因为你是个文艺青年,虽然不至于不食人间烟火,但一看到数字,不知是不是自视清高还是不太耐烦的缘故,总是头皮发麻。十年后你才了解,金钱管理和时间管理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那都是现代人管理自己最重要的功课。你不需锱铢必较,但要理性地做各种决策,能够有自信心地控制金钱流量、决定投资。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且会让你无后顾之忧。三十岁时,你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尽量不要在不快乐中浪费生命,那是人生的转机。时间的流逝永远比你想象中要快,人生不管活得有没有意义,必然是殊途同归。也许我们尽力充实地活了一辈子,也不能真正得到什么,至少你明白,勇气与坚持让你不会后悔。写给三十岁的你,也写给每一个自以为跨进了人生的大关卡、还在十字路口上张望的三十岁的朋友。是的,你还很年轻,别怕。往前走,往你想走的那条路走,别怕。又及:你虽然还很年轻,但是对完成梦想而言,你确实已经快接近一道心理上的障碍之门,如果现在你不敢走,以后你就永远没有胆量走了。相信你自己,并且为自己打气,别怕!
慈禧听政始末:密谋恭亲王奕商诛三奸之策
来源:徐彻《慈禧十大谜案破解》
&&&&& 咸丰帝死后,顾命八大臣原形毕露,欲大权独揽。&&&&& 咸丰帝设计的权力分配格局,不是急切仓促之举,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二位皇太后和幼帝为一方,八位王大臣为一方,不突出任何一方,缺任何一方又不可。这既不是垂帘,又不是辅政,而是 垂帘辅政,兼而有之 。这就是咸丰帝所设计的政治格局。其特点是多方牵制。其指导思想是权力制衡。《清史稿》说: 辅弼充位,悉出妙算。 是有道理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评道: 但并不是把权力全部授予他们。由于他们只受权赞襄,所以不能合法地启用通常代替朱批的御玺。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两位皇太后固有的权力。因为母后的地位能够合法地代表幼主使用御玺。 这个分析是中肯的。咸丰帝自以为谋算得天衣无缝,不会出什么问题,他可以放心地走了。但还是出了问题,而且出了大问题。&&&&&& 问题出在八位王大臣欲皇权独揽上,即独霸皇权。而他们的企图是从谕旨事件暴露出来的。百密一疏,咸丰帝设想得再周全,还是有漏洞。谕旨的事情,他就没有交代明白。关于谕旨的拟定、呈览、修改、颁发等,他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两宫皇太后与顾命八大臣之间的矛盾很快便暴露无遗。两宫皇太后在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召见顾命八大臣,商议有关谕旨颁发、疏章上奏和官吏任免等重要事项,都应该如何处理。八位王大臣以为有机可乘。&&&&& 他们乘机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实是向两宫皇太后叫板。他们狂妄地提出: 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 这就是说,一是臣下的奏章一律不进呈皇太后阅看;二是皇帝的谕旨由王大臣拟定;三是皇太后只管钤印,没有权力更改谕旨的内容。如若照此办理,两宫皇太后只不过是个木偶式的盖章工具而已。这样明目张胆地暴露自己的心迹,说明他们根本没把这孤儿寡母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年轻的寡妇和幼稚的小儿不会有什么能耐,只能任其摆布,俯首就擒。其实,他们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完全低估了绝顶聪明的慈禧,虽然她只有27岁。&&&&& 慈禧哪肯善罢甘休。她当然要予以反击。谕旨是皇权的重要象征。谁控握了谕旨的颁布权,谁就拥有了最高的皇权。这一点,双方心里都十分清楚。两宫皇太后坚决驳回了他们的奏章。 后(两宫皇太后)持不可 ,原则问题,皇太后寸步不让。并明确提出,关于谕旨,她们有授意权、审阅权、修改权、钤印权和否决权,即她们拥有皇帝的一切权力。她们给予八位顾命大臣以坚决的反击,断然地亮出了自己的政治底牌。这是一个不可退让的原则问题。双方僵持不下, 议四日 ,足足争执了四天。&&&&& 最后,王大臣终于让步,两宫皇太后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王大臣完全同意了皇太后的要求。决定大臣的奏章呈皇太后阅看,谕旨由八大臣拟定后呈皇太后审看,如果同意便上下各用一印,应该皇帝朱批的地方也以御玺代之。御玺存皇太后处。至于官吏的任命,则各省督抚等重要职位,由八大臣拟名,请两宫皇太后裁决。其他较次要官吏的任命,则采取掣签法。&&&&& 这第一回合的交手,两宫皇太后占了上风,实际是西太后占了上风。因东太后权力欲不强,不过她们当时是联合在一起的。这一争论,给她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就是八位顾命大臣是她们母子掌握皇权的极大障碍。她们也看透了顾命八大臣觊觎皇权的野心。这就促使她们产生了一个想法,有朝一日一定要除掉他们。&&&&&& 两宫皇太后,尤其是西太后,对于顾命八大臣在咸丰帝生前就充满了嫉恨。对于顾命八大臣的实际首领肃顺,更是恨之入骨。肃顺的权力,炙手可热。他和载垣、端华 三奸盘结,同干大政 。咸丰帝一死,他们拉拢其他五大臣,结成死党,面对孤儿寡母,更是势焰熏天了。&&&&& 在热河行在,两宫皇太后处在顾命八大臣的包围之中,她们感到岌岌可危。为此,两宫皇太后议定,要冲破包围,寻求帮助。她们想到了远在北京的恭亲王奕 。奕 (),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奕的异母弟,自号乐道堂主人。道光帝有九子。第四子是奕,第五子是奕(过继给惇亲王绵恺),第六子是奕 ,第七子是奕。奕 与奕自幼同在上书房。奕 喜欢习武,曾自制枪法28式,刀法18式。道光帝看着高兴,就给它们命名,枪法曰 棣华协力 ,刀法曰 宝锷宣威 。并赐给奕 一把白虹刀,以资鼓励。这表明了道光帝对奕 的喜爱。道光帝在传位给第四子奕还是第六子奕 的问题上,曾颇费踌躇。经过深思熟虑,道光帝秘密立储时,在秘密谲匣中,写了两份遗嘱,即一匣二谕。把皇位传给了第四子奕,同时任命第六子奕 为恭亲王。一匣二谕,这是清朝自雍正帝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例。同时,在遗嘱中任命一子为亲王,也是是空前绝后的。对奕 的这一任命,流露出道光帝对奕 的特殊情感。咸丰帝起初对奕 是重用的。即位后,便宣布奕 为恭亲王。咸丰三年(1853)九月,命奕 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十月,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1854),任为领班军机大臣。迭授都统,右宗正,宗令。五年(1855)四月,命奕 总理行营事务,直至全歼北伐太平军。奕 因而得到优叙。但好景不长。是年七月,奕 的生母孝静皇贵太妃病重。孝静对咸丰帝奕有十几年的鞠育之恩。左右权衡,奕 冒昧请求咸丰帝晋封孝静为皇太后。这个奏章惹恼了咸丰帝,认为奕 礼仪疏略 ,就下令免去奕 军机大臣、宗令、都统职事,仍在内廷行走,重回上书房读书。这是咸丰帝对奕 的严惩。七年(1857)五月,奕 复授都统。九年(1859)四月,奕 加授内大臣。十年(1860),英法联军再次大举入侵。咸丰帝逃往热河,召回谈判不利的怡亲王载垣、尚书穆荫,命奕 为 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督办和局 。形势急转直下,英法纵兵焚烧圆明园,京师陷落。奕 不得不与英法签订了和约,即中英、中法北京条约。随后又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奕 奏请议处,咸丰帝发下上谕: 恭亲王办理抚局,本属不易。朕深谅苦衷,毋庸议处。 表示对奕 的理解。但是,北京从此便形成了以奕 为首的北京集团,这里包括大学士桂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和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十二月,鉴于外事频繁,奕 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办理一切涉外事务的总机关,是与世界接轨的具有近代性质的外事机构。咸丰帝采纳了奕 的建议,并任命奕 主持总理衙门。奕 在办理和局的过程中,得到外国人的好感,认为可以说得通。但却引起了远在热河的肃顺、载垣、端华等重臣的嫉恨,由此加深了咸丰帝对奕 的猜忌。北京方面关于咸丰帝病重或驾崩的谣言,在朝野上下扩散。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很能蛊惑人心的谣言:英法联军认为咸丰帝不守信用,企图用同他们接触较多的恭亲王奕 代替咸丰帝。这个谣言不会不传到咸丰帝的耳朵里,肃顺们也不会不借机狠进谗言。这样,本有嫌隙的奕奕 两兄弟之间的隔膜就愈益加深了。为了打破肃顺集团对咸丰帝的包围,奕 屡次奏请亲赴热河行在。但此时的咸丰帝对奕 已经抱有很深的成见,不想见他。就这样,直至咸丰帝病逝,奕 也没能踏足热河行在。咸丰帝的遗诏,使京城内外、朝野上下,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在顾命八大臣之中,竟然没有恭亲王奕 。顾命八大臣中,任何人的血缘关系也没有奕 和咸丰帝这么近。奕 身肩重任,与洋人谈判,却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真是匪夷所思。这样的遗诏,简直不可思议。更有甚者,肃顺集团又借助幼帝载淳的名义发下上谕,命奕 等 在京办理一切事宜,无庸前赴行在 。连恭理丧仪也把奕 排斥在最高领导层之外,既借以贬低奕 的政治威信,并割断奕 同两宫皇太后的联系,以便从中控制。恭亲王奕 并没有因为自己被排斥在顾命八大臣之外而灰心丧气。他在密切注视着热河行在的蛛丝马迹。恰在此时,两宫皇太后把目光投向了远在北京的恭亲王奕 。她们知道,如想搞垮危及自家皇权的肃顺集团,必须依靠恭亲王奕 。两宫皇太后深知,恭亲王奕 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她们决定,召见恭亲王奕 。两宫太后已经忍无可忍了,她们本来想向北京派出密使,直接同恭亲王奕 联系。但思忖再三,感到既不安全,又耽误时间,就采取了密信联络的方法。秘密的信函往返,是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 互通情报的基本方法。发信之地是方略馆,所用信封是方略馆的公家信封。方略馆的信函传递是保密而快速的。西太后的妹妹是醇郡王奕的福晋,奕是奕 一党。因之,两宫太后通过西太后之妹,把欲速见奕 的想法告诉了奕。奕再把这个信息转达给其亲信某军机章京。这位军机章京用密札方式,将此信息传递给在京的奕 党人军机章京朱修伯。朱修伯转给了文祥,文祥直秉奕 。奕 拆阅了密信,在赴热河之前已经完全掌握了两宫太后的真实意图。本来,在北京的奕 对咸丰帝的遗诏就满腹狐疑。北京集团的人们愤愤不平,也跃跃欲试。恰逢两宫太后来信传见,奕 知道,机会来了。他做好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思想准备。七月二十六日,恭亲王奕 怀着复杂的心绪急切地踏上了北赴热河的行程。他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到了热河。八月初一日,晨曦微露。恭亲王就赶到了咸丰帝的灵堂。他悲痛地祭奠了哥哥,失声痛哭, 声彻殿陛 。祭奠之后,按预先密订的计划,两宫太后迫不及待地召见了恭亲王奕 。本来八大臣想和奕 一同进见两宫太后,但两宫太后下令只召见恭亲王奕 。奕 以退为进,请郑亲王端华一同进见。端华目视肃顺,肃顺调侃道: 老六,你与两宫太后是小叔子和嫂子,何必用我们来陪伴呢! 就这样,两宫太后单独召见了恭亲王。这次召见时间长达两个小时,谈话的主题是 密商诛三奸之策 。他们详细地密谋策划了铲除顾命八大臣的步骤和方法。首先,他们密商了发难的地点。奕 认为热河是顾命八大臣的势力范围,不宜在热河发难, 非还京不可 , 坚请速归 。其次,他们探讨了外国的态度。两宫太后担心,在北京发动,外国是否会干涉。《热河密札》记道: 后(慈禧太后)曰:奈外国何?王(奕 )奏:外国无异议,如有难,惟奴才是问。最后,他们确定了拟旨的人选。这个人既要绝对可靠,又要笔力雄健。他们确定把拟旨的重任,交给了西太后的妹夫、奕 的弟弟醇郡王奕。奕是奕 一党在热河的总代表。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两宫太后召见毕,奕 怀着极为兴奋的心情退出。但在顾命八大臣面前,奕 表现得异常谦卑, 以释三奸之疑 。就在同一天,两宫太后按照计划行事,急切地发下谕旨,回銮京师。肃顺集团颇感突然,他们知道不能轻易允诺,必须坚决制止。肃顺以回京有危险为由,阻止回銮。但两宫太后说道: 回京后如有意外,不与你们相干。 说完之后,命令立刻准备车驾。这一回合,两宫太后占了优势。奕 知道时间紧迫,来不及休息。他一面同肃顺集团的人虚与委蛇,一面在悄悄地联络党人,研究对策,部署任务。而肃顺集团以为大权在握,从总体上看轻了两宫及奕 ,以为 彼何能为 ,没有什么能耐。因此,他们麻痹大意,失去警惕。他们没有及时地研究对策,分析敌情,而是陶醉于炙手可热的最高权力的运作上。封官许愿,加官晋爵。这时,肃顺集团感到奕 在热河继续待下去,实在碍眼。他们便为奕 向两宫太后请示行止。两宫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传旨,命奕 于八月六日进见。八月六日,两宫太后第二次召见了奕 。奕 把这几天在热河活动的情况密报给了两宫,并把事先商定的计策提供给她们,使她们坚定了发动政变的决心。两宫太后也关切地旨命奕 明日迅即回京,布置一切,不可在此久留,以免事情败露。八月七日,奕 奉命回京。奕 于八月十二日回到了北京。奕 回到王府后,大臣们纷纷前来拜谒。他们希图从奕 的口中了解热河的动向,也借机观察奕 的政治意图。但胸有成竹的奕 却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使北京的大臣摸不着头脑。
张鸣:郭敬明,毁了年轻人的欣赏口味
全世界古今中外,不可能只有一个郭敬明文字好,其他人都是垃圾。事实只能相反,欣赏郭敬明的年轻人,实际上并不懂得什么文字是美的,什么作品是有内涵的,他们的欣赏已经被毒化了。谁毒化的呢?当然是我们的教育。
作者:张鸣
有人说,文学已经死了,但作家却还在。只是,领风骚的人物,已经换了一代新人。最耀眼的两颗星,一个是,一个是。由于比较有公共心肠,媒体比较喜欢捧韩寒,但真正的胜利者似乎是郭敬明。他的新《》2一上市,就卖了120万册。全国第一销售量,让一向在韩寒的讥笑面前保持低调的郭敬明有了底气。开始回击韩寒,意思是说韩寒书的销量,根本不值一提。现在的作家,唯有他一个人可以突破他自己。
可以说,当今年轻一代的阅读,是被郭敬明和他同路的新锐作家统治的,韩寒只是一个异数。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写字为生的人,我个人完全无法认同郭敬明之流的作品。在我看来,郭敬明的文字固然有些怪,但整个作品空洞、乏味,甚至无聊,无非是一些纤巧的文字加上无病呻吟的故事和爱情。有位日语专业的&80后&青年告诉我,郭敬明的有些小说,构思很像日本的漫画。作为这一流系的作家,似乎并不在乎这样的&借鉴&。可是,即使真的是抄袭,他的读者却并不在乎这一点,不管别人怎样说,他们就是喜欢郭敬明。要知道,粉丝是没有道德感的,只要粉上了,就不顾一切。
当然,必须承认,跟歌星、影星不同,郭敬明不是靠自身的形象让人粉的。粉他的人,就是真心喜欢他的作品,这也是郭敬明本人赖以自豪的。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凡是喜欢他的人,凡属古今中外的名著都不看,也看不上眼。还有人的口味,比郭敬明之流还低,连所谓的&种马&小说,也有大批的热爱者。
全世界古今中外,不可能只有一个郭敬明文字好,其他人都是垃圾。事实只能相反,欣赏郭敬明的年轻人,实际上并不懂得什么文字是美的,什么作品是有内涵的,他们的欣赏已经被毒化了。谁毒化的呢?当然是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有识字,有考试,却没有欣赏。语文课本的课文选择,总也摆不脱意识形态的阴影,偶尔选上的好作品,也在课堂讲授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句子解析中被千刀万剐,变成剁烂放久的肉馅,只有令人作呕的份了。民国时代赏心悦目的国文(即今天的语文)课,在今天变成了学生的梦魇。而所有崇高的价值和理想都变成了令人生畏的高头讲章,让学生从心里往外反感。甚至连爱国都要组织起来统一去爱,给祖国拜年,程序都给设计好了,全国一致。有思想、有个性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不受欢迎。不是被驯化,就只能遭淘汰。多数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赢得先机,都主动地配合学校和老师,扼杀孩子的兴趣,不许孩子看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家长和学校合力把孩子往考试的独木桥上赶。现在的孩子,让他们掏心窝子讲,没有几个真心喜欢所学的课程,尤其不喜欢跟作文和阅读相关的课程。
说实在的,韩寒只是一个有个性而且聪明的年轻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韩寒这样的人应该有1000万,但是,却被我们的教育扼杀掉了9999999个。被扼杀的韩寒们,被驯化的韩寒们,如果碰上郭敬明这样的作品,完全跟课堂上一本正经的讲授相反,不崇高,不正经,无意义,还有点新奇、纤巧,怎么能不喜欢呢?无意义有什么关系?他们被灌输的意义,也实在太多了。
从前看过一幅漫画,一个画展,所有的画都是斜放的,看的人只好斜着看,出来之后,人依旧斜着,正不过来了。就像喜欢郭敬明的年轻人,再好的作品放在他们面前,都不会有感觉的,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美,什么叫思想,什么叫个性了。
救救孩子!(本文来源:中国网 )
生前身后事: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杀前后
1927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冯玉祥、阎锡山先后易帜,京师震动。四五月间,革命军下徐州,冯玉祥引兵出潼关,在河南为奉军击败,河北、山东情势非常危急,时局可谓一夕数惊,北京各界大为恐慌。此时,清华大学校园内尚属安静,国学研究院刚刚评定完学生成绩。6月1日,国学研究院第二班毕业。中午,王国维参加了师生叙别会。宴会上,王国维为门生谢国桢及其朋友著青在扇面上各题诗一首,后又为同学们侃侃而谈蒙古杂事。自从1925年接受清华教职以后,王国维改攻西北地理和元史,两年来著作颇丰。平时十分缄默的王国维,此时似乎兴致非凡,学生们很受感染,觉得老师正当盛年,学养深厚,治学兴趣如此之高,日后如能继续受教,定当收益良多。席间有个别学生有感时局动乱而发叹息,但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聚会的氛围。午后,宴会结束,王国维拜访陈寅恪,两人同属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列。当晚,学生刘节与谢国桢去了王国维家里 清华西院18号,问疑阴阳五行的起源,并讨论日本人研究天干地支的得失问题。其后,说起眼下的时局,王国维神色黯然,说到冯玉祥即将入京,张作霖想率兵总退却以保卫山海关以东地区的时候,王国维说:&北京日内有大变。&王国维的意志消沉可能和当时北平《世界日报》晚刊上刊登的《戏拟党军到京所捕之人》有关,这篇文章上面赫然有王国维的名字,虽说是&戏拟&,难免使人惴惴不安。自1927年初至5月底,国内政治形势动荡,北伐军在南方节节胜利,清华园内的教授们都很不安,如梁启超就在连续发表的《给孩子们书》专栏文章中写道:&近来耳目所接,都是不忍闻不忍见的现象 现在南方军人确非共产派,但他们将来必倒在共产派手上无疑。现在南方只是工人世界,智识阶级四个字已成为反革命的代名词。&&北京正是满地火药,待时而发,一旦爆发,也许比南京更惨。希望能暂时弥缝,延到暑假。暑假后大概不能再安居清华了。&6月2日,天色微亮,王国维照常起床,潘氏夫人服侍他洗漱之后,和当时在家的三子贞明、女儿东明共进早餐。餐毕,王国维去书房整理了一下书,然后独自出门,往研究院公事房去了。8时许,王国维到公事房,猛然想起已经批改完的学生成绩本没带,就让院里的听差去家里拿。然后,与研究院办公处同事侯厚培商谈下学期招生的事情。谈完之后王国维向侯借两元钱,侯身上没有零钱,随手给了他一张5元的钞票。王国维一向不理财,当时清华给他的薪水是每月400元,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不过他领到工资之后就直接交给潘氏夫人分配使用,平时身上从不带钱,只有去买书的时候才会向夫人取用。王国维拿了钱出公事房,在院里吩咐听差雇洋车,正好轮着35号车当值,王国维上车坐定后,即吩咐车夫往颐和园方向而去。钟到达颐和园,王国维买票入园,并给了车夫5角钱,让他在园外等候。王进得园内,径直走向石舫,在石舫前坐了良久,后漫步进入鱼藻轩,从怀中取出纸烟,慢慢抽起来,烟尽火灭,他一纵身跳进了昆明湖。原本在远处忙碌的园丁听到落水声,急忙赶来下水打救。水很浅,但湖底的淤泥很深,只见王国维头入泥中,费力捞起后,口鼻之中全被污泥塞满,探摸鼻息,已经咽气,这时距园丁听到落水声不过几分钟而已。下午3点钟,35号车夫仍在园外等候,看门人觉得奇怪,问他为何一直待在这里,车夫说在等进园的一个老人。看门人问了车夫所等老人的体貌特征后告诉他,这个人已经投湖自杀了,并带他进园内确认。车夫看到王国维遗体后急忙赶往清华大学报信,路上正碰到骑自行车来寻找父亲的王贞明。当天夜里,清华大学的校长、教务长及研究院教授、助教一行三十多人,开车急奔颐和园察视遗体。第二天一早便发放了讣告。下午1点多,清华大学的学生先赶到颐和园,由园丁带到鱼藻轩。王国维的遗体自打捞起来后就停放在了这里,上面盖了一方芦席,四个边角以四块砖镇着。园丁把芦席刚一揭开,学生们就不由得失声痛哭,眼前的王先生已经断气二十多个小时,面目紫肿,四肢蜷曲,匍匐地上,惨不忍睹。学生们想起先生前日风采,又瞻其眼前遗容,不由悲从中来,恸声不止。不久,家属和学校办事人员陆续赶到,验尸官却迟迟没到。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阴云密布,雷声大作,但没有雨。下午4点多,法官带着验尸官姗姗而至,简单查问后,开始检验。王国维当天穿着一贯的马褂、长袍、汗巾和布鞋,从他衣袋中寻出了4块多钱和一封遗书,遗书的纸已湿透,字迹仍完好。信封上写着:&送西院18号王贞明先生收。&遗书上写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寅恪)、吴(宓)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五月初二日,父字。&五月初二日&是阴历,即公历的6月1日。很明显,遗书是自尽前一天,即国学研究院师生叙别会召开的那一天写好的。验尸完毕后,学校的杂工即将遗体移到颐和园西北角门外以前内庭太监住的三间小屋里入殓。傍晚7点多的时候,才扶棺到清华校南成府的刚秉庙停灵。当天,到场送殡的除了研究院的学生外,还有清华大学的教授梅贻琦、吴宓、陈寅恪、梁漱溟、陈达及曾受蔡元培之托三邀王国维任教北大的马衡、燕大的容庚等。王国维逝世当天,其外甥、清华研究院助教赵万里给在天津的罗振玉拍了电报:&师于今晨在颐和园自沉,乞代奏。&罗振玉与王国维是30多年的好友,而且是儿女亲家(王之长子潜明娶罗之第三女),听闻噩耗甚为悲痛,准备亲来北京清华园吊唁,家人恐怕他来后时局有变故,极力阻拦。无奈,罗振玉只好派其子赴京奔丧。电文中所谓&代奏&,是请罗向驻驾天津的溥仪报告死讯。曾经的清帝溥仪15年前已经退位,13年前,被冯玉祥逼出故宫,12年前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罗振玉曾担任清廷学部参事,王国维曾任&南书房行走&一职,虽然时过境迁已久,但二人一直与溥仪保持君臣之义。6月7日,罗振玉据情上奏溥仪,并代递了一封遗折,这封遗折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王国维的死因众说纷纭。其实这封遗折是罗振玉感念他与王国维的友谊,对于两人失和之事甚感愧疚,为了弥补自己的歉意,不惜冒着欺君的罪名为他谋求谥法,因此让他的第四个儿子模仿王国维的笔迹作了个&遗折&。溥仪看过&遗折&后大受感动,发出一道上谕,说王国维&孤忠耿耿,深恻朕怀&,于是特&著加恩予谥忠悫&。派贝子溥伒当天前往祭奠,赏给陀罗经被和两千银圆治丧。三个月前,康有为猝死青岛,门生们曾向溥仪申请谥号&仁忠&,但遭拒绝。可见溥仪对王国维的&殉清&相当看重。王国维的家人遵照他的遗命,于阴历五月十七日(公历6月16日)申刻卜吉营葬将灵柩下葬。当天下雨,道路非常泥泞。由于正值暑假期间,研究院很多学生都放假回家了,送葬的只有包括校长在内的几十人。墓地选在了清华园往东二里的七间房,在田间高处的麦垄中,深约六七尺,宽三四尺、长约丈余,以西门汀筑成。棺木放在中间,上面放了一块石板,用泥土堆起来,葬礼完全是按照北方的习俗办的。坟是由清华的泥水匠做的,上面立了一个碑,上书宣统皇帝的谥号&王忠悫公&,坟地四面都种上了树。罗振玉又在天津设&忠悫公&灵位公祭,随后赴京,参与处理后事,并送上一份在亲友中间数额最高的葬礼银1000元。事后,罗振玉主持了王国维遗著的校理和编辑出版工作,一年内,将其已刊和未刊的著作分编四集,以《海宁王忠悫公遗书》为书名出版。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仁请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碑文。陈为王国维写下墓志铭:&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读点历史是对的,只是要让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读点真实的历史。二十年来,中国史学界进步很大,不要执著于延安时期形成的那点历史观。要从执政者、统治者立场反观中国历史,看看历朝历代统治者是怎样治理这个国家,怎样约束自己的子弟,怎样管理干部,怎样对待自己的人民。 ——马勇
张学良替宋美龄守候一生的秘密是什么?
来源:人民网
提要:张学良和宋美龄,一个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一个是当时中国最高军政统帅蒋介石的夫人,他们似乎该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张学良却说&夫人是我的保护神&,&只要夫人活着,我就要把秘密守住&。七十年前,枪声响彻了寒夜中千年幽梦的华清池,一个少壮的太子党和一个地方军阀,策动了一场军事政变,绑架了当时中国最高的军政统帅。这一起中国近代史最大的绑票案,从而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事实上也改变了世界,更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几代中国人的命运,这是当时的策划着和被绑者都所始料不及的。当然,这件事情最积极的意义是推动了中国反侵略的抗日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抵御外侮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并重新树起了中国的大国形象,跻身于美英法苏列强之林。  历史不存在假如。  如果有假如的话,我们见证的将是另一条轨迹。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日的西安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间表会推迟,甚至连二战也可能完全会是另外一场格局,因为在中国当时的国际关系中最好合作伙伴是德国。德国是一战之后惟一不附加政治条件和中国开展经济、军事合作的国家,中国认为德国是中国&国际化发展&的首选,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需要稳定供应的原料供应,中国则拥有钨,锑等丰富的战略资源。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期,这种关系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同时德国的统一政治模式也是蒋介石本人效仿的典范。1936年两国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旨在帮助中国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包括生产75MM的火炮、狙击步枪瞄准镜、芥子气等生化武器在内先进军备等。但是,中日战争的提前爆发,终止了十年来中德良好的合作关系。1940年德、日、意签约形成轴心国,1941年7月,德国承认汪伪傀儡政权,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蜜月最终结束,随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同年12月,中国加入同盟国并对德宣战。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在始,今天的世界又会呈现怎样一幅面貌呢?无论如何,伟大的中华民族与同样伟大的日尔曼民族化友为敌,细细想来,终是历史一件憾事。回到西安事变,这更是一出扑朔迷离、云山雾罩的隔夜戏。粉墨登场的有各色人等,军阀杨虎城、财阀宋子文、看客阎锡山、中共周恩来、特务戴笠、洋人端纳、还包括匪兵甲、匪兵乙等等等等,但其核心主角是张学良、蒋介石和宋美龄。  有人说:张学良没有输给了蒋介石,而是输给了宋美龄。  宋美龄说:我们对不起汉卿。  张学良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蒋介石说:吾妻爱国明义,应知今日一切须以国家为重。  宋美龄说:你对那个小家伙(指张学良),你要对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开台湾,我把你的事情都给你公了。  张学良还说:只要夫人活着,我就要把秘密守住。  这是一个什么秘密?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首次进入上海。纨绔子弟遭遇花花世界,自有一番风流。当他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当时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闺秀,才貌双馨的美女。两个人当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少帅一见面,立刻为她出众的气质倾倒,称她为&美若天仙&,宋美龄也为张学良的风度倾倒,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此后两人频频约会,宋美龄带着这位关外年轻的&胡帅&出入于上海的社交界,而从少年起就在青年基督教会接受过洋派熏陶的张学良也礼仪得体,风度翩翩,跳舞、游泳、高尔夫球,无不老道精通。两人一时成为十里洋场的最耀眼的明星。他们非常愉快。  少帅晚年回忆这段往事,不忌讳赵一狄女士在场,情不自禁地脱口对采访他的美籍学者王书君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这些蒋介石都不知道)。&那时蒋介石也几乎同时也在追求宋美龄,不过蒋介石当时只是个上校,当然也是一颗冉冉飙升的政治明星。  有记载的是,张学良在上海渡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令人揣测的是,这段时光带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愫。在国势动荡、兵荒马乱的岁月,婚姻的背后维系的是利益甚至是江山。  当张学良把惊魂未定的蒋介石安置到西安城的一间公馆后,蒋介石的第一句话就是:汉卿,在华清池的五间厅里,还遗落一个文件包,那是我随时随地带着的,是机密,万不可落入他人之手呀!张学良立即赶到那里,幸好包还在,张学良觉得有必要打开看看&&结果,他震惊了。里面除了秘密的军事调防计划,还有张学良几年来,一直给宋美龄写的书信。当然,这些信完好无损,显然没有被打开过。后来,在西安事变风波过去以后,蒋介石独自去了上了一趟钟山,他焚烧了一批信件&&  再后来,1945年在陪都重庆,宋美龄用笔名写的一部3万来字的爱情小说&&《往事如烟》。  &夫人是我的保护神。&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结拜为兄弟的张学良,转眼成了蒋介石眼中绝对不能饶恕的罪人。张学良始终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有宋美龄的&保护&。  张学良曾说:&西安事变后我没死,关键是蒋夫人帮我。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这个人很了解,她说西安事变,他(张学良)不要金钱,也不要地盘,他要什么,他要的是牺牲。蒋先生原本是要枪毙我的,这个情形,我原先也不知道,但我后来看到一份文件,是美国的驻华公使JOHNSON写的,他写道:宋(指宋美龄)对蒋先生说,&如果你对那个小家伙(即张学良)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离开台湾,还要把你的事情全都公布出去&。&  在张学良的眼里,宋美龄是&绝顶聪明&且&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的优秀女性,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张学良在此后撰写的《西安事变反省录》里曾明确说:&如果夫人事变之前就在西安,也许不一定会发生西安兵变。&这是为什么?学界认为,出身的相似、年龄的相似、通英文、受过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肯定有比蒋介石多得多的共同语言。  张获得自由后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这句话,对形容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2001年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檀香山病逝。消息传到美国,与&少帅&交往70多年的宋美龄悲痛不已。已行动不便的她,随即交代辜振甫和其夫人严倬云代表她,赴夏威夷参加张学良的追思礼拜与公祭。追悼会上,辜夫人将一束署有&蒋宋美龄&的十字架鲜花,置于&少帅&灵前。
考古学家称找到蒙娜丽莎遗骨 将进行DNA比对
与埋在附近的丽莎的两位后裔进行比对。如果他们能证实这个头骨属于丽莎,法医会尝试重塑她的脸型,并将其与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对比。
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女主人公原型的尸骨!
&&& 焦孔达的妻子。她在丈夫死后成为寡妇,并于年月日岁时死于圣厄休拉修道院。&
英尺下挖出了一枚女性的头盖骨。此后挖掘计划一度因缺乏经费而中断,上个月才又重新开始,本周内他们挖掘出了整具尸骨。&
&&& 与埋在附近的丽莎的两位后裔进行比对。如果他们能证实这个头骨属于丽莎,法医会尝试重塑她的脸型,并将其与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对比,或许能够解开这个带着神秘微笑的女人的身份之谜。&
温切蒂解释称:我们不知道这些遗骸属于一个还是多个人。但是这可以证实我们的假设,圣厄休拉修道院下面确实埋有遗骨,极有可能其中就有丽莎的骨骸。这与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非常契合。&
&&& 芬奇研究专家卡洛佩德里蒂说:既然蒙娜丽莎长眠之地已经确定,找到她的遗骨获取她的非常有价值。利用今天的医学技术,我们能够重建她的体态,还原那个著名的姿势。&
淘汰就业率低的专业是馊主意
作者:李云勇
&贵州省将淘汰就业率低本科专业,今年,计算机、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被列入预警名单,连续3次进入预警名单将停止招生。(7月28日《贵州商报》)  淘汰就业率低本科专业是个馊主意,理由简述如下。  其一,大学懒惰思维作怪。大学都恨不得自己的学子100%找到工作。愿望是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国人那么多,现在经济又不是那么景气,很多大企业都面临业务不足,惨淡经营,大量裁员等困境,就业岗位本来僧多粥少,如今更是雪上加霜,怎么可能实现高就业?双向选择加剧,萝卜招聘频现,怎么可能个个学子满意就业?为了毕业证书,自然逼使学生弄虚作假&被就业&。  其二,社会情况千变万化。高考填志愿,大学混4年,还是有很多学生习惯&不知道&。用计划思维来看待市场行情,那只能永远落伍。有几个学生喜欢本专业?有几个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某大学中医专业,没有一个同学从事中医,或改行考西医硕士从事西医,或考公务员从事另外与中医毫不相关的工作,难道要撤销这所中医大学和这些中医专业?这难道不是社会之过、国家之过?  其三,学生素质令人堪忧。今年是&90后&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最集中的一年,&90后&大学生或姿态傲慢、或要求偏高、或贪图安逸&&&缺乏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而且忠诚度太低!&&&90后&不好用&成为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而企业招聘正面临着&90后&断档危机。(7月29日《工人日报》)难道不是学生心态问题吗?汝果欲就业,功夫在书外,就业率低就怪专业不好,是不是胡乱开药方?  其四,社会发展需要底线。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不好就业,完全可以自己创业。法律不好直接进公检法,学法律的人多了,多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法治进步,对社会难道不好吗?汉语言文学就算一时不能就业,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人愿意学习,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自己创业难道不行吗?难道就不算就业吗?既要尊重社会发展,也要尊重个人发展,鼓励多元化发展。  哲学不好就业是社会公认。去看看德国的教育,很多人愿意选择学习哲学,选修康德、马克思等各流派的都有。德国的人才辈出,很多人既是哲学家,又有另一个身份,或数学家,或物理学家,或法学家。难道你能说哲学无用吗?德国人根本就不按照就业率高低来开设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文化传承,这就是德国人能够两次从废墟中站起并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的大学和教育工作者对照反思吗?&
薛仁贵的职场突破:暴雨中救李治武媚娘
来源:中新网
提要:1358年的一场暴雨,决定了一代帝王的命运,武媚娘是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然而,历史的偶然有时也能战胜必然,尤其是天气上的偶然性,如果山洪偶然把她冲走了,那么,历史的牌局又会面临一场怎样的逆转呢?这几天台风来了,超强台风带来超强暴雨,我们就讲讲暴雨吧。当然,不讲眼前的暴雨,而是1358年前的一个盛夏之夜,一场发生在陕西关中周边山区的暴雨。讲那么远的一场暴雨干嘛?因为,这场暴雨,决定了一代帝王的命运。那天晚上,那座山上,正住着一个孕妇,她叫武媚娘。她必然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然而,历史的偶然有时也能战胜必然,尤其是天气上的偶然性,如果山洪偶然把她冲走了,那么,历史的牌局又会面临一场怎样的逆转呢?  在那个风雨之夜,自然界的意外将导致的个人命运和历史变局时,谁来给她一个预警?  薛仁贵遇事业瓶颈期 武则天羽翼尚未丰满  这是公元654年的盛夏,农历闰五月初三的晚上,帝都长安郊区麟游县西天台山的九成宫里(那时候已经更名为万年宫),驻扎着一个规模达数千人的避暑团体。团体的老大是一对夫妇:李治武媚娘夫妇。负责避暑集团安全的军官当中,有一个叫薛仁贵的军人。  我们先谈谈李治夫妇,这一年,唐高宗李治27岁,他的女人武媚娘31岁。李治在山上的经历似乎很愉快,他的心情可以用他自己当年在这里写的铭文来概括:&陶莹心灵,澄清耳目。&这个时候的武媚娘应该已经身怀六甲,怀的应该是皇子李贤,因为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武媚娘在与老公一起出差的途中生下李贤。这一年,对于正在山上避暑的武媚娘而言,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她的事业可能还处于瓶颈期。因为,当时的她还只是昭仪的身份,而她在后宫的对手:王皇后和萧淑妃,正强大地存在着,向她发起一波又一波强大的进攻。而两年前刚从感业寺脱身而出的她,在后宫的争斗中,虽然已经取得一定优势,但尚无绝对优势。  怎样打败王、萧两位劲敌,也许武媚娘正在山上盘算着。而对于她自身而言,此时此刻所需要的是,必须保证自身的绝对安全,不能出任何意外,毕竟自己的存在,就是对敌人最大的威胁。在这清凉的高山宫殿中,能有什么意外呢?  再谈谈薛仁贵。这一年的薛仁贵,41岁,他当时的军衔是右领军中郎将,正四品下,级别不算高,更麻烦的是,他还没有拿得出手的军功,《说唐》里的征战盖苏文并不符合史实,说得还早了点。虽然在此9年前,32岁的他经过一次精心策划,进入了首长唐太宗的视线,并且有幸进入唐太宗的前线总指挥所,唐太宗还亲切地说:&仁贵同志,我手下的那帮能人都老啦,不能够担任远征作战任务,你就是新生代军人当中的佼佼者,大唐帝国能否开疆拓土,万国来朝,以后就看你们少壮派的啦。&然而,薛仁贵刚刚被领导重视没几年,新领导唐高宗李治上任了。  薛仁贵需要一次机会  从历史记载看,唐太宗在临终前,并没有向他的下一任重点推荐薛仁贵,不是领导不够重视薛仁贵,而是薛仁贵的级别还不够。上任领导的赏识,未必能有效传达到新一任领导,新领导李治对薛仁贵的军事才能还没有感性认识。而要形成感性认识,至少需要一次单独接见。要命的就是这个单独接见,怎么才能近领导的身呢?  那一个山风清凉的夜晚,薛仁贵或许在为自己的前程焦虑,他太需要领导给一个单独操作的大业务来证明自己的才能,如果能偶然碰上领导谈谈话就好了。可以说,这也是薛仁贵事业的瓶颈期。  抗洪救人薛仁贵 获得第二次职场突破  这个偶然在哪里呢?答案:在一场没有任何预警的暴雨。就在公元654年农历闰五月初三的那个晚上,一场暴雨来临,瞬间积累的巨大地表径流,形成一场山洪,《旧唐书》记载:&闰五月丁丑夜,大雨,水涨暴溢&,山洪冲垮了九成宫的玄武门,皇家警卫部队的战士们惊惶失措,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都变成了&跑跑&,扔下领导,自己先走。山洪暴发,方显英雄本色,只有薛仁贵还惦记着领导的安危,他批评那些&跑跑&们:&怎么可以在皇上性命攸关的时刻,而只顾自己的安危呢?&。薛仁贵冒着被山洪冲走的危险,凭借他敏捷的身手爬上大门上的横木,大声报警,叫醒了正在安寝的领导,让首长安全转移到了高地。就在李治夫妇刚刚转移到高地的那一刻,山洪淹没了他们的寝所,&俄而水入寝殿&。  机会是留给活人的  这场山洪对于武则天、薛仁贵的职场生涯而言,都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对武则天而言,如果没有薛仁贵的预警,她百分之百会被山洪冲走,因为此次山洪冲走了皇家卫士和当地居民三千多人,如果这样,她的职场生涯就到此为止,从此,王皇后仍是皇后,萧淑妃仍是贵妃,武媚娘的名字将不会出现在史册上,最多也就出现在唐代历史皇家成员事故名单上。  然而,武媚娘幸存下来了,能生存就有机会,机会永远是留给活人的,就在这一年,武媚娘弄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污蔑为王皇后所为,在内宫斗争上给了王皇后最致命的一击。然后,就在山洪事件第二年,武媚娘坐上了皇后的宝座,位置永远都是留给活人的。  逃过了偶然的山洪,武媚娘走向了必然的辉煌。  对于薛仁贵而言,因为及时预警的功劳,他终于有了被新领导人重点会见的机会,李治留下了一句感激的话:&薛大哥,幸亏你嗓门大,我们才没变成水里的鱼,忠臣啦!(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从此,李治给了薛仁贵很珍贵的发展机会。第一次的大单业务就是三年之后,刻意提拔薛仁贵为远征军副总司令,让他跟着总司令程名振做业务,这是稳步提拔和栽培的一步;接下来,放手让薛仁贵做,从此,独立指挥作战,征服九姓突厥,三箭定天山,乃至成为东部远征军陆军总司令,带兵开进辽东国都,终于,大唐帝国军界的新星就这么成长起来了。  将薛仁贵后期职场的成长和那次山洪事件联系起来,似乎有点牵强,其实这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在山洪事件27年后的开耀元年,李治会见已经下放基层好一阵的薛仁贵,会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当年的特大洪灾中,若是没有你,我早就变鱼了。&然后又重新起用薛仁贵,可见领导记得最牢的不一定是业务上的丰功伟绩,却是与他私人有关的那些事儿。虽然说薛仁贵有走红的必然因素,但也不能否定那一夜的山雨,让他与成功更近了一步。  这就是公元654年农历闰五月初三那晚的暴雨,它成全了薛仁贵,而那夜的暴雨预警,保全了武则天。历史和命运,必然乎,偶然乎?
【中国新十大高危职业,公务员排第二】年仅24岁的淘宝女店主近日在家中猝死的消息印发了。人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开始重新重视休息与生活质量。近日网友评出中国新十大压力比较大的职业,看看你中枪了没。http://t.cn/zWoW9SA
白岩松: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什么可抱怨的。
少读几本书,孩子就会成为愚蠢一代?
不读书就会变成愚蠢的一代,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背后,反应的是另一种应试观念。一切评价标准都由上一辈来定,他们自认权威,有能力指导下一代怎么去做。&
作者:韬玉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人年人均读书量仅为一本,远低于人均64本的以色列。中国的孩子们阅读的主是作文书、教辅书和课本,专家甚至认为,中国的孩子&有可能成为愚蠢的一代&。事实上,不仅以上的数据不靠谱,担忧新一代成为最愚蠢的一代着实就是危言耸听。报道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年人均读书64本,也即是平均一周读书一本多,假设一本书平均20万字,那么平均每天的阅读量得是3万字左右,一般人的阅读速度为250字一分钟。这样算下来,以色列每个人每天平均读书两小时,这显然和我们的常识相差太远,难怪有网友调侃道&以色列人人都是书评家&。中国人年人均阅读量真的只是一本吗?媒体报道引用的数据,查无出处,也未给出调查的范围以及样本数量等相关数据。而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1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为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另外,2011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1.42本。而在2010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量为4.25本,电子书为0.73本。这就是说,从数量上看,我国年人均图书阅读量,纸质书有小幅增加,电子书则增幅较大。具体到我国青少年的阅读情况,事实上与某些媒体的报道大相径庭,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超过18&70周岁成年人。2011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1%,比2010年的82.7%略有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均有增长,且均明显高于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2011年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0.68本,比2010年的9.99本有所增加。数据中已经剔除了课本,统计的是课外书。从国民图书阅读率这个数据看,2011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年的52.3%增加了1.6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则为77.6%,比2010年的77.1%增加了0.5个百分点。18周岁~70周岁国民综合阅读率,从2008年的69.7%到2011年的77.6%提高了7.9个百分点,升幅为11.3%。纸质书出现之前,口授亲传可算是最早的&阅读&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才出现纸质书,进入商业社会后,纸质书才从原来的贵族特权,变为普通人也能消费的普通商品。而今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成了时代特征,阅读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书籍形式的变革,从来就是向着材质更轻、阅读更、传播和传承更快捷安全的方向迈进的。如今,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纸书阅读不仅流行一时,更有被电子开发商制造成为现代化时尚的趋向,南京大学教授徐雁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时代人群&集体无意识&的选择结果。在今天这个智能手机普及,互联网兴起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终端阅读电子书。技术的进步,让人能够在上下班的路上等空闲时间,也能方便地阅读。那些依然钟情于传统的纸质书的人,照样可以继续阅读纸质书,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到底,数字化阅读的出现不过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阅读方式。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统计数据,能很好说明了人们正在逐渐选择数字化的阅读方式。2011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16.8%,电子报和电子期刊的阅读率分别为8.2%和5.9%。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去年增幅均超过30%,而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的增幅更是高达65.2%。与此同时,传统的阅读方式,除了书籍的阅读率有小幅(1.6%)的增长外,报纸、期刊的阅读率分别下降了3.7%和5.6%。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社交网络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了未成年人的必需品,就此次被调查学生来看,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91.4%,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82.0%。此外,被调查学生个人专属手机拥有率达72.8%,而且其中80.0%的人有使用手机上网的经历。58.4%的未成年人使用微博,32.5%通过微博主要是&写:自己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微博上关注的人/粉丝主要是同学(60.3%)。&写&和&看&是未成年人使用微博的主要内容。同学、朋友是未成年人通过微博主要关注的对象。报告指出:&未成年人普遍对网络社交给予积极的评价,认为通过网络交往与朋友的联系更多了,孤独减少了,而且通过交往能够更加方便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朋友之间的交往更加深入了。&身在古代,几乎不可能知晓外地的及时信息,除非行万里路。而在今天,即使是个小孩,连通国际互联网,立马就能知晓异国他乡的新闻。所以说,现在的一个普通中学生知识面远超孔子牛顿,一代不一代只是杞人忧天。今天浏览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通过网络接触各种信息,显得心智早熟,见多识广不足为奇。事实上,早在网络普及以前,电视曾经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孩子通过电视的多维视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成了父母和教师的替代物。然而,在许多人眼中,一代不如一代似乎才是真理,&80年代的一个高中生比现在大学生知识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这实在是一种错觉,八十年代的中国,上高中的难度比现在上大学还大,绝大多数人没机会上高中,不是因为彼时的高中生水平高,只是当时其他人的水平实在太低。2010年,美国著名互联网调研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对895名互联网专业人士、学者和商业领袖进行了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受访专家认为,互联网未来10年内将使人变得更聪明,而三分之二的受访专家表示,使用互联网能有效提高人的读写能力并获得知识。在2010年的一次演讲中,谷歌地球创始人迈克尔&琼斯直截了当表示,互联网能让人变得更聪明,智商提高20点。相关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对于网络对于人类的影响,尚无定论,能证实的只是网络能影响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然而,既然脑袋不用记住那么多东西,不正是腾出来更多的创造力吗?不读书就会变成愚蠢的一代,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背后,反应的是另一种应试观念。一切评价标准都由上一辈来定,他们自认权威,有能力指导下一代怎么去做。应试观念正是,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后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因而,孩子必须牺牲其他的爱好,来服膺于这一家长认为美好的目标。本质上说,就是强迫孩子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不给孩子们自由选择的空间。这种观念才是最可怕的,不知道扼杀了多少新一代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去反思这种实实在在的扼杀,而把网络当做洪水猛兽,实在是本末倒置。美国埃默里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女人战败后很便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