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蓝鲸死亡游戏是什么这类游戏凭借什么吸引那么多人

腾讯百度删查蓝鲸游戏 相关社交群套上“马甲”顶风作案_网易数码
腾讯百度删查蓝鲸游戏 相关社交群套上“马甲”顶风作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腾讯百度删查蓝鲸游戏 相关社交群套上“马甲”顶风作案)
摘要:蓝鲸死亡游戏创始人Philip Budeikin已承认自己的罪行,但他认为因这款游戏而死的青少年“应该死”。日前,英国媒体采访了Budeikin,他认为自己创造的这款游戏正在帮助社会清理垃圾。来自俄罗斯的蓝鲸死亡游戏正在偷偷煽动中国的未成年人自杀。从QQ群、百度贴吧到社区,今年4月份进入中国后,因导致多名青少年自杀而引起关注。家长们被耳提面命,管好孩子的手机。中文网络世界里另一场行动其实已经展开。蓝鲸死亡游戏创始人Philip Budeikin腾讯查删相关QQ群《蓝鲸死亡游戏》(Blue Whale)发源于俄罗斯,是一种自杀式死亡游戏,游戏鼓励玩家在50天内完成各种残忍伤害自己的任务。一些青少年受其蛊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与自杀迅速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同,这款游戏似乎更在于“虐杀”,让陷入游戏的未成年人慢慢走向死亡。“蓝鲸游戏”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有:用匕首在手臂上画鲸鱼、3天不吃不喝等。历时50天,每天以“做任务”方式进行,参与者的终极任务是为“赢得游戏”自杀。中国境内一度存在着以“蓝鲸自杀”、“蓝鲸死亡自杀”为关键字的QQ群,群主吸纳青少年入群,教唆、煽动他们完成任务自杀。腾讯公司日前发布消息,QQ安全团队于5月6日对涉及该关键词的QQ群进行排查,共对12个疑似相关QQ群进行了处理,同步启动了相关关键词的搜索屏蔽。QQ安全团队称,在“蓝鲸死亡游戏”被更多媒体曝光后,根据“蓝鲸”热点关键词建立起来的相关及无关的新群还在增加,QQ安全团队正在进一步进行排查和打击,并扩大关键词的屏蔽范围。腾讯郑重提醒,“蓝鲸死亡游戏”这类行为已经涉嫌组织、教唆他人自杀自残,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一经发现将向司法机关举报。百度关闭同名贴吧目前“蓝鲸”话题已经在互联网多个平台不断升温。来自百度方面的消息,根据百度搜索指数显示,从5月2日起“蓝鲸游戏”搜索量迅增。百度目前已采取应对措施。当网友在百度搜索输入“蓝鲸游戏”、“蓝鲸挑战”、“蓝鲸死亡游戏”等关键词时,置顶的搜索结果将会是一句暖心的友情提示:“请远离伤害自己与他人的活动。”另外,蓝鲸游戏的同名贴吧也被关闭。
这款游戏为什么会吸引青少年加入?法制日报记者卧底蓝鲸游戏QQ群发现,群主对群员非常残忍,群员发送自残照片给群主后,群主认为“刀口不够深”要求群员加深伤口。更为可怕的是,QQ群遭到封禁后,“蓝鲸”蔓延到了微信群中,甚至有境外人士参与其中,在法制日报记者卧底的微信群里,一名自称是荷兰的成员表示,如果需要致幻剂可以从国外寄过来。目前蓝鲸死亡游戏仍然在网络平台流传,不过受限于来自腾讯和百度的查删,大多数已经更名。如果遇到类似“4:20叫醒我”为代号的社交群,希望提高警惕。因为蓝鲸死亡游戏中规定必须完成的50项死亡任务之一,就是每天4:20起床。
本文来源:cnbeta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10被浏览8606分享邀请回答该回答已被折叠 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会有蓝鲸这游戏,为什么危害那么大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会有蓝鲸这游戏,为什么危害那么大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诱导青少年自杀身亡。关键在俄罗斯有十几个孩子真的因为这个死了。
采纳率:65%
来自团队:
因为小孩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蓝鲸”游戏诱发极端强迫症
日09:49&&来源:
据媒体报道,为期50天、以“做任务”形式诱导参与者完成各类自残行为甚至自杀的死亡游戏“蓝鲸”近期已传入国内社交平台,到5月末,已有极少数少年深陷游戏中,不能自拔。更有一些无良之人,开始借青少年对“蓝鲸”游戏的好奇心行诈骗之实。比如,借“带人进蓝鲸游戏真群”之名骗取女性用户裸照,随即以“不给钱就公开裸照”等威胁手段向女性用户索要钱财。
我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蓝鲸”其实并不是电子游戏,它以游戏形式,借助社交网络进行群聊体验的传播,而且非常极端。起初,我将“蓝鲸”看作类似传销的极端社群传播形式,但很快我发现自己的判断不太准确。尽管“蓝鲸”和传销都采取了类似“洗脑”的套路,但它看上去却更加游戏化。或者可以说,传销是画一个大饼,让人疯狂,目的是为了财富;而“蓝鲸”则是用强迫症式的极端体验,逼迫参与者无法停止。这种强迫症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说,“蓝鲸”的入门环节,居然是凌晨4时20分起床。这其实就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让玩家为了获得所谓的存在感而强迫自己去做某种事。而之后的游戏环节则让玩家一步步陷入恶性循环,随着自残行为的不断叠加,反而在玩家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已经付出很多,我还想再试试,看看终点”的强迫情绪。
在游戏里,其实这种强迫症体验无处不在。就拿起床来说,还记得当年调好闹钟早上起来“偷菜”吗?那件事在外人看来特别没有意义,但在用户自己看来,却能够在一个小圈子里“刷”出存在感,填补内心某个空洞,体验一种满足感,哪怕过程中伴随着痛苦。这样的强迫症体验,更容易体现在社交网络上,以“社交游戏”的方式呈现,哪怕没有固定的客户端或者明确的载体。比如,运动手环流行的那段时间,甚至有人为了在朋友圈里“刷”个好名次,不惜通过将手环绑在宠物上“代步”来作弊……也就是说,这类强迫症,无论是以极端还是积极的方式呈现,都依托一定的人际关系而存在。不同之处在于,“偷菜”和跑步是在虚拟世界里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点赞”,而“蓝鲸”朋友圈可能是虚拟的,那个人群在生活中失去目标,茫然而缺少现实交流伙伴,他们彼此寻找慰藉,以极端体验来彰显个性。
但有一点,“蓝鲸”和传销具有相似性,即单靠行政强制、技术封杀或全民封堵,很难真正根除。今日或许“蓝鲸”在人人喊打下消失了,明日也许换个“马甲”,潜伏得更深一些,以“大白鲨”之类的名字再次出现,也未可知。看看传销的变种,就懂了。明白了“蓝鲸”的存在机理,我们就有可能真正破解它,甭管是什么颜色的“鲸鱼”。咱们下期继续。
(责编:沈光倩、杨虞波罗)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蓝鲸”游戏如何将未成年人带入深渊?温水煮青蛙
日09:06&&来源:
“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蓝鲸游戏”发明者在将一个个未成年人带入死亡深渊后,近日,终于被捕入狱。这个以自杀作为最终结果的游戏起源于俄罗斯,随后在全球各地悄然蔓延,部分未成年人因此而自杀,在中国也引起了大量关注。全国各地的警方已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向广大网民发出警告。
50天游戏,温水煮青蛙
“蓝鲸”游戏兴起于俄罗斯一社交平台上,发明者Philipp年仅21岁。根据媒体报道,整个游戏共历时50天,游戏参与者每天都需完成一项内容,其中包括:看一整天的恐怖电影,宣称自己是鲸鱼,在奇特的时间点起床,爬上屋顶,自残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的任务会变得越来越极端,50天后,参与者会被要求完成终极任务――跳楼或卧轨自杀。整个过程犹如“温水煮青蛙”。在俄罗斯,至少130起青少年自杀事件与此游戏有关,至少16个少女已自杀身亡。
有国内媒体报道称,这款死亡游戏已传入国内社交媒体。有媒体记者“卧底”此类游戏群发现群聊界面中,有用户发布数张手臂被割伤的图片。此外,另有用户发布经过翻译的、源自国外的“蓝鲸”游戏为期50天的“挑战”内容。有昵称为“蓝鲸会长”的用户发布消息称,“这是搏命的游戏”,要“参加50天”。还有以“带人加群”为由,要求女性提供“裸照”。5月初开始,腾讯QQ平台和百度方面已开始查删带有“蓝鲸”等关键词的群组和贴吧,有的已被“永久封停,不能使用”。
青春期荷尔蒙翻滚情感波动易中招
国际上众多对自杀模仿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模仿自杀的行为。根据美国自杀预防中心的案例研究,“连续性自杀”(Cluster Suicide,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集中发生的自杀事件)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中,在其他人群中仅是偶尔发现。
事实上,自从“蓝鲸”死亡游戏出现后,国内也有不少人开始跟风组织这类社交组织。但通过探访发现,这些所谓的“蓝鲸”游戏即使是组织者,都对游戏本身一知半解。多数人组织此类“游戏群”的初衷仅仅是因为“听起来很酷”。
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谈到,正是这种“听起来很酷”“感觉勇敢”之类的感受,反映出未成年人对死亡的无知、对生命的无感。大城市,快节奏生活、大压力工作,再加上一些物质化观念、精致利己主义,让不少人多多少少带有压抑和急躁的情绪心理。类似心理状况同样也会出现在青少年身上,再加上青少年本身正值荷尔蒙翻滚的青春期,经历着生理心理的剧烈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就谈到,在青春期,青少年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再被父母和家人宠爱,感到不被理解和孤独。而学业和就业上的压力,也会引发一部分人开始怀疑现实世界。种种“变故”都可能让青少年质疑父母、怀疑和抵触主流价值观,从而接受不良思想的感染。
广东危机干预联盟委员、广州心海榕社工中心心理咨询专家于东辉指出,“蓝鲸”游戏发明者专门针对14岁-18岁之间的青少年,而不是成年人,尤其是负面情绪较重的青少年。在于东辉看来,游戏发明者正是利用青少年的这些特质,用“游戏”“挑战”的名目去接近青少年,使其心理放松,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心态加入其中。一旦参与者开始游戏,就逐步通过对他们进行诱导、催眠,使得他们一步一步陷入深渊。
心理暗示加催眠自残、自杀反成英雄
“虽然游戏针对青少年,但真正被带入自残、自杀者是少数”,李江雪表示,这些人本身就有负面情绪和心理,包括缺爱、孤独、焦虑、抑郁等,“蓝鲸”游戏给了他们一个出口。
在“蓝鲸”游戏中,不停地把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扭曲宣传成积极的、应受推崇的“壮举”,对这些行为给予认可和鼓励。一位俄罗斯少女在社交网站发布两张自拍后卧轨自杀,她的照片和事例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一度被疯转,成为不少“蓝鲸”玩家心中的偶像。
李江雪分析说,“蓝鲸”游戏设下心理陷阱更多运用的是暗示、催眠手法。参与者大部分在现实中缺少交流、关心和关爱,而“蓝鲸”游戏群体里多为同类人,大家互相鼓励感染、惺惺相惜,参与者能在其中找到情感归宿,对群内组织更认同、更服从。
而且,如果加入的青少年本身负面情绪很重,而整个“蓝鲸”游戏的过程通过对他们的催眠和诱导,加强了他们负面情绪,鼓励他们做了原本只是停留在想一想,而不敢付诸行动的事情――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东辉还谈到,“蓝鲸”游戏负责人要求游戏参与者完成的任务,都是与社会常规行为不同、社会不提倡。“这些参与者反而会在完成任务后觉得自己很厉害,因为自己突破了社会的常规,与社会大部分人不一样”,而且非常规行为能让游戏参与者在完成任务后产生一种对群内组织的认同感。“比如说,一般父母出于安全考虑,不放心、不同意孩子去屋顶、桥边等危险地方,”于东辉举例说道,“但游戏组织者利用青少年这份好冒险、反叛的心理,让他们做父母不认同的事情。这样游戏参与者每完成一项这样的任务就会对游戏多一份兴奋,对组织者也多一份信任。”
“维特效应”,自杀会传染
“蓝鲸”游戏引发的负效应让很多心理研究者想到了“维特效应”。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人们把这种模仿自杀的现象,叫做“维特效应”。
李江雪解释说,“维特效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自杀会传染,就像情绪上的传染病。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专家傅剑峰就曾指出,张国荣自杀坠楼当天至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此后每年张国荣祭日4月1日,都有人冒出自杀念头,去年我还接到一个大学城学生的求救,她自己有自杀念头但没付诸行动,同时她还有一个同为张国荣歌迷的澳门网友,计划在4月1日当天自杀”,李江雪谈到,幸运的是后来通过大家努力那位澳门网友自杀行动被阻止。
未成年心理问题12岁开始直至高中达到高峰
我们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有自杀倾向、自杀率不低,但尚未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李江雪和于东辉表示,无论从媒体报道,还是从医院、各心理咨询机构等途径获取的信息可见,未成年人自杀倾向有上升趋势。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的《201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文版显示,估计全球约20%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或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每年有7.1万名青少年自杀身亡,而企图自杀的青少年人数是这一数字的40倍。
中科院心理研究公布的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孩子从12岁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16-18岁(高中阶段)青少年是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群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在报告发布会上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正面临着这样一个现状:零花钱多了,上网时间多了,参与家庭决策多了;在学校的时间少了,和父母沟通的时间少了,睡眠时间少了等等几多几少的碰撞。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直接影响到今后青少年上学和求职的健康发展。
李江雪和于东辉还共同谈到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自杀倾向呈现低龄化趋势。
“这两年我接触到最小的一个是五六岁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已经有想死的念头。这孩子不希望父母生二孩,曾经有过跳楼倾向。最后父母为了他把家搬到了一楼。”于东辉谈到,“但五六岁的年龄说早也不早,毕竟现在社会环境复杂,农村孩子的问题是留守儿童,而城市孩子的苦恼是‘优秀’带来的压力。”李江雪也表示,接触到一些小学自杀倾向的孩子,从媒体报道也可见,小学生、初中生自杀的似乎也多起来。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专家建议
ynz不应再留空白
“蓝鲸”游戏虽然在中国被及时叫停了,但“蓝鲸”游戏没有了,还可能出现有其他形式的类似死亡游戏,依然有未成年人花样年华选择自杀,杜绝游戏只是第一步,治标还需治本。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表示,近年来大家都在关注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其实我们还应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不知生、焉知死,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避讳谈死亡,内心恐惧死亡,死亡代表可怕形象,是负面的,不谈论它是最好的心理防御。人终究一死,不要回避,李江雪建议说,我们和孩子一起面对生命的消逝是自然界里一个自然现象的事实,不要把死亡和恐怖、可怕、负面情绪绑定在一起,更不要把死亡当成是解脱痛苦的办法,所谓“死了一了百了”的认识更是会对孩子造成误导。
曾有新闻报道过,湖南五位女孩相约自杀,模仿虚幻作品,只为穿越到清朝去。“这就是我国缺乏对青少年死亡教育造成的。”于东辉指出,“还有一些孩子怕黑怕鬼,存在死亡焦虑,或者是在亲人去世后不敢睡觉,这些都是缺乏死亡教育而导致的。”在我国,对青少年的死亡教育还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关手册更没有相关课程。虽然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死亡教育,但也没有鼓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似乎大家都达成了不谈死亡教育的共识。懂的人不方便谈,方便谈的人却不知道正确谈的方式,这个禁忌还有待被打破。
生命教育课不妨这样开始
随着成长,孩子们不得不面临各种“死亡”的实例,如宠物死亡、亲人过世、丧葬出殡、祭祀悼念及新闻中各种有关死亡的场景。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竟毫无准备,所以,是时候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由来与归属了。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及时解答孩子对死亡的困惑,疏导负性的情绪,帮助他们形成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正确认知。与宝宝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说个家族故事
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起头。专家曾建议,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找出泛黄的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父母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他们从哪来?做什么?生了几个小孩?他们那时喜欢玩什么?吃什么?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也可以陪孩子把这些故事画下来,在画图说故事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拿宠物当媒介
很多宝宝喜欢养宠物,比如蚕宝宝、一条小鱼、一只小鸡,宠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小孩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父母不妨善用机会进行生命教育。宠物死去经常激起孩子对死亡的疑问,狗狗去了哪里?天堂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孩子较能从容面对。
在游戏中谈生死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儿童理解或面对死亡。这几年,国内也出版了一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一开始他非常愤怒,因为爷爷答应带他去钓鱼,却什么也没说就去了天堂,他的胸口经常感觉刺痛。面对爷爷的死亡,布鲁诺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从大自然知生死
让孩子体悟四季转换,比如看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可以选择让孩子种树,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
南方日报记者 李 实习生 陈序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鲸游戏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