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水浒传,是不是就是荡寇志 恶心,看了郁闷

爱问共享资料404结荡寇志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结荡寇志》是现代长篇小说,作者署名教头林冲。此书为清代小说《》的续书,因为《》本身为《》续书,又名《结水浒传》,故此书作者模仿这一命名方式定名为《结荡寇志》。书中还融合了百二十回本《》、《》、《》等相关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并巧妙结合的历史,颇具宏大气势。《结荡寇志》有两个版本,旧版或称“简本”下半部佚失,只有五十回传世;新版又称“繁本”,篇幅较长。
结荡寇志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百三十七回处等三十六人被等”雷将“擒获,押赴东京处斩开始写起,情节突然峰回路转,因祖先秘密誓言保全柴氏皇族子孙,不得不设法私下营救将要被斩的,而引出各路豪杰东京劫法场,救出宋江等人。这些残余的梁山好汉逃出后,分散到各地重新创业,力图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并向剿灭梁山的雷将复仇。  在北地与河北部下、等结为兄弟,建立义军准备抵御即将南下的辽金铁骑;宋江、则投于淮西部下,等待东山再起;等人则在太湖与等结义,并收服江南的部分残余人马;柴进则阴差阳错成为教主,娶方腊之女为妻,统领原方腊手下的另外几路人马;等人在收编了包括、在内的一些散兵游勇;而、等则马不停蹄又去各路反王……[1]
结荡寇志作品目录
以下目录为“简本”《结荡寇志》之目录  引子 柳浪浦女飞卫射雁 宁陵驿圆光  第一回 践徽宗开天恩 决黄河玉郎献狠计  第二回 义释飞天虎 玉麒麟  第三回 汴京狱妖道入缚 梁山寨巧燕脱笼  第四回 老周侗勇为单丝线 女诸葛智布天罗网  第五回 双英巧定连环计 群雄勇劫死囚车  第六回 三好汉血染 两鸳鸯泪洒大梁门  第七回 智多星分兵五路 铁臂膀遗书三篇  第八回 樊魔君文韬岭 卢员外武略乐平山  第九回 玉麒麟创业 凤翔府除名  第十回 受擒 结义榆柳庄  第十一回 混江龙智取洞庭山 张嵇仲险夺帮源洞  第十二回 梦托水边木 缘定树上金  第十三回 众英雄聚会 夺取洞庭湖  第十四回 承遗训柯引掌明教 怀鬼胎赚宛州  第十五回 乱天下徽宗分四路 平永清立首功  第十六回 虎钤阵扬威隆中 祝玉郎逞勇山南  第十七回 史谷恭斗阵败 寇鬼王驱火迫高梁  第十八回 劫粮草吴用设计 中埋伏永清丧身  第十九回 卜吉凶宝镜示警 斗气势二刘失机
第二十回 及时雨力斩祝将军 船火儿计擒史书记  第二十一回 思后路李助连 望前途算  第二十二回 俏丽卿情寄清平岭 勇血战长坂坡  第二十三回 念亲情麟弟丧命 失军机麒兄亡身  第二十四回 智赚荆南城 舒继明怒反房山寨  第二十五回 双建功 杜壆酆泰齐救驾  第二十六回 山丽卿遇 南丰城三娘殉王庆  第二十七回 陈道子单捉 三辞淮西主  第二十八回 打江陵杜壆奋威 战公安李懹殉义  第二十九回 阻淮西道子逞法 入洞庭公明折兵  第三十回 追穷寇丽卿遇险 战群英高梁殉节  第三十一回 四太子力救女飞卫 吴学究强渡  第三十二回 大破都箓法 深入  第三十三回 陈道子构陷泾原将 栾铁棒出走江陵城  第三十四回 承遗命风儿认父 念旧恩廷玉毁书  第三十五回 李伯纪明断开封府 大闹野猪林  第三十六回 林通真失恨五雷法 陈道子巧结荡寇志  第三十七回 再排座次 一打壶关  第三十九回 围端氏董澄遭擒 斗神螯麒麟解困  第四十回 日走横岭义收秋凉 夜奔壶关勇战四将  第四十一回 擒风会扬威 陷孔厚云天彪失恨  第四十二回 焚端氏乔冽回风 战沁水天罡仗剑  第四十三回 云经略惨做丧家犬 卢员外幸成漏网鱼  第四十四回 宋徽宗醉论风月牌 身陷元阳谷  第四十五回 贯忠险取轮机经 偶遇主  第四十六回 道错识武二郎 新柳城醉打燕小乙  第四十七回 须防美妇蛇蝎意 难躲玉郎豺犬心  第四十八回 (仅存内容文字,回目名称不存)
.17K小说网[引用日期]荡寇志里的寇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荡寇志里的寇是什么意思
七十回之后为罗贯中所续,作者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有「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水浒七十回之前为施耐庵所作,必不算忠义」、「孰知罗贯中之害至于此极耶」(有一说法称荡寇志简介 清 俞万春 著又名结水浒传此本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金圣叹评本之立场有正反两说,尚无定论),因作者生当清季太平天国乱前,国内盗贼横生
清朝有本反水浒的书 叫《荡寇志》 可见 荡寇就是消灭荡平敌寇的意思 呵呵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荡寇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我看完了《水浒传》《水浒后传》,可是我又发现了《结水浒传》,请问,看看好吗-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关资料介绍与图文
你现在的位置:& 》关于的详细解说
我看完了《水浒传》《水浒后传》,可是我又发现了《结水浒传》,请问,看看好吗
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看完了《水浒传》《水浒后传》,可是我又发现了《结水浒传》,请问,看看好吗
听说这部书中水浒人物都死的挺残
而云天彪一刀就把逃跑中的李应斩了;林冲则被说成是“万人敌”,终于没有辜负一身高超的本事,只有徐宁和对方的一员勇将同归于尽。  李逵完全是一个莽夫;武松的武艺虽然屡被赞誉,但是恁是没能杀得对方一将。只简单谈谈  首先卢俊义的武艺是最高的,一年前才在网上读到此书,颇象梁山征剿田虎王庆的情形。  《荡寇志》对政治和战争中的运筹帷幄的描写得相当精彩,尤其如此更显得它想竭力塑造的忠臣良将的形象的虚伪可憎。  《荡寇志》对武将们之间的打斗场面的描述也很精彩,继续发扬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手法,枪使得“梨花纷纷”,棍使得“银龙飞舞”,煞是好看,而朝廷的那些“忠臣良将”却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时,恨不得自己变成梁山的第109个好汉向官军冲杀过去,有的则不让天罡,所以描写军事得心应手,其对战役战斗的处理水平之高明之具体不但比水浒要高出许多,甚至比集谋略军事之大成的三国演义都要只高不低。比之武松石秀等人已是不遑多让。  燕顺竟然能和天王李成斗数十合。  总的来说,看到心中的英雄一个个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地倒下,屡发不中;杨志被出卖,索超中计,窃以为仅次于水浒三国,远高于说唐说岳杨家将等书。之前一直觉得梁山好汉太厉害了,甚至同情起方腊手下的好汉来了  你既然没看那就给你大体说说.《荡寇志》是反梁山的书, STUMPYTIGERW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是在鲁迅的那篇被收入到小学教材的叫什么“三味书屋”的文章里面,花荣竟然被女飞卫射死;张清的枪法变得很厉害。   石秀三四十合抵挡不住第一主角女飞卫陈丽卿;刘唐虽然英勇却掉进陷阱被捉;孙立则被说成本来要进入八骠的,甚至还微差分毫,因为它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退役将领,军事专家。  五虎将中关胜还是最牛的,和第三主角云天彪大战200合不分胜负,他们那个被屠戮的惨;鲁智深好歹杀了天王李成,让他们在死前或被俘前都表演了一番,但就是不让他们斩将立功。梁山108人被一网打尽,而朝廷方的损失少得很。虽然也对梁山好汉的厉害大肆渲染,他和张叔夜的两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儿子打得难解难分,只是被暗箭所伤而被擒,看来连《荡寇志》都在为孙立的武艺抱不平。只是其人物塑造上难望水浒三国之项背。对战斗器械的运用也很娴熟,如:火炮;而地煞星中的表演差距比较大。  话说回来,《荡寇志》尽管不那么讨人喜欢,除了个别之外,天罡星的武艺和水浒中的表现衔接得比较一致,邓飞单挑朝廷一员猛将杀之,顾大嫂杜迁等人也有不俗表演。  《荡寇志》中的朝廷将领以雷部三十六将为代表,几乎都是一流或超一流的武力,且个个颇富智计。陈希真陈丽卿父女是全书主角,武艺极高,俘桥,奔雷车,沉螺舟,以及攻城用的木轱辘等等。这也难怪,云天彪武功绝伦,但是艺术成就却达到了相当水平。作者本身就是军人。从艺术性和观赏性来说,在本人所看过的古典小说中,最后被对方的车轮战累死!而且动不动就出现一个能够拔山举鼎的英雄来和梁山作对,有的如陈达杨春之流一合就被KO。  从《荡寇志》描述的梁山被剿灭的过程中,不难窥见作者对108人的武力看法,但是他最致命的飞石手段却失灵了,最后不得不为董平张清让位而被宋江舍弃的,在细节处理上比三国要强,和第二主角陈希真打个平手;而其他三个五虎将则没有太特出的表现,只是和朝廷的一流大将相当而已。  八骠没有一个人表现特别神勇,可以和朝廷一流猛将战几十合,朱仝史进等俱是力竭被捉。  扈三娘的武艺精进不少,和陈美丽卿恶战100余合方才力竭而死!可是在读了《荡寇志》后...
字仲华,颇具匠心,在艺术上不无可取之处,维护封建统治,是小说的主旨 。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过人的智慧。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的“杀人放火”之徒,结子1回。作者俞万春()。《荡寇志》的主要情节,是写告休管营提辖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行文布局,造语设景,参加镇压农民起义,要“杜邪说于既作”。他非常不满《水浒传》梁山泊受招安等内容,为抑制《水浒传》的影响,因此接其70回以后,续作此70回。但它文字精练流畅,写陈丽卿受迫害情节,亦具真情实感,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荡寇志》作于道光六年至二十七年 (
)间。作者“未遑修饰而殁”,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尊王灭寇,积极为统治阶级出谋献策。咸丰元年(1851),其子龙光修订润色后,于咸丰三年刊行问世。俞万春有感于嘉庆以后封建帝国严重危机不是一个东西《荡寇志》中国清代小说。 又名《结水浒传》,70 回
可是我没有看过
这本书纯属扯淡,你有见过有拿大扇子把敌方的炮弹扇回去的战争吗?这本书就有这样的奇葩战术……
  你既然没看那就给你大体说说.《荡寇志》是反梁山的书, STUMPYTIGERW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
Copyright &排行榜大全pai-. Some Rights Reserved.从国家、城市、地区到品牌、产品、行业为你提供最新的排行榜资讯本站内容来自于本站编辑整理和媒体发布,仅提供参考或娱乐作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标准和实际应用建议
联系请发电邮自god-loveme#
【#换成@】从《荡寇志》看俞万春的精神世界zt
偶然间发现的荡寇志的论文,觉得写得真不错,与诸位分享从《荡寇志》看俞万春的精神世界
《荡寇志》是一部争议良多的小说。在晚清时,不少文人称之为“一部大吉祥书”,“其功非浅,抑亦可以不朽”;二十世纪以来,更多的人讥之为“御用奴才”献媚工具,“*河蟹*小说”,持这种观点的文章有《<荡寇志>对<水浒传>的反扑》,《<荡寇志>是怎样丑化梁山义军的》,等等;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荡寇志》的研究开始“以回归文本、理性阐述为主导方向”,认为《荡寇志》反映了俞万春的“末世心态”,小说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社会根源”,这类文章有《此儒家非彼儒家——<水浒传>和<荡寇志>文化价值取向之比较》,《论<荡寇志>作者的儒家思想》,等等。刘天振撰写《20世纪<荡寇志>研究的回顾与检讨》一文,梳理了20世纪《荡寇志》小说研究的脉络,实为重要参考。
然而,以上观点虽非无稽之谈,却“各照隅隙,鲜观衢路”,笔者试问:
1《荡寇志》既“以尊王灭寇”为宗旨,但“猿臂寨”也是“寇”,且“猿臂寨”众人卑劣、残暴之程度远超梁山,为什么梁山必亡,而“猿臂寨”兴盛?这里面隐藏了作者怎样的思维模式?
2高俅、童贯、高衙内等可憎可恨之人为什么在《荡寇志》中前后面目不一,仅仅是创作上的逻辑漏洞所致?一部“感兆于嘉庆之丙寅(1806),草创于道光之丙戌(1826),迄丁未(1847),寒暑凡二十易,始竟其绪”的小说,怎么可能会不经过审慎的检视而轻易完结?这些可憎可恨之人究竟在书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从笔者罗列的观点中,这些问题无从找到一个根本性的答案。因为那些观点预设框架,使前提周严,因之而立论:爱之者预先站在了朝廷秩序纲纪的一边,恨之者则把俞万春放在了人民大众的对立面,同情之了解者却彻底融入了作者的角色中。笔者以归纳代替演绎,结合大历史,从文本出发,分析作者的精神世界。小说的问题集中于作者的人文精神的缺失上,体现于历史理性的不足,社会责任和道义精神的缺失,以及归咎于下、诿过于民的逻辑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结合文学创作的外部社会环境以及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剖析小说里的相关文学现象。
关键词: 嘉道衰世的社会精英&&&& 历史理性&&& 社会责任和道义精神&&&& 归咎于下、诿过于民
&& & &&第一章 嘉道衰世官僚和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俞万春(1794——1849)所处的时代是清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当乾隆皇帝1795年逊位之际,清王朝已走过了它的巅峰”,留给嘉庆皇帝的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国家,是年俞万春出生仅一年。此时,“清王朝的衰落在传统上包含有官僚制度丧失了道义和行政活力的意思”,制度本无“道义”可言,只能是官僚“丧失了道义”。官僚多为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朝为官僚,在野为士绅,是以官僚和知识分子名异而实一。俞万春“博极群书”,被誉为“一代硕儒”,他出身官宦之家,耳濡目染的是官僚的言行,后来还参与了对“粤东瑶民之变”的*河蟹*行动,“身是清朝官吏”,其精神世界兼具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气质。所以,对于《荡寇志》的解读不能不联系“嘉道衰世”官僚和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从嘉庆(1796——1820)初至道光(1821——1849)年间,官僚和知识分子精神面貌是这样的:洪亮吉嘉庆四年疏,谓:“十余年来,士大夫渐不顾廉耻。有尚书侍郎甘为宰相屈膝者;有大学士七卿之长,且年长以倍,而求拜门生为私人者;有交宰相之僮隶,并乐于抗礼者。太学三馆,风气之所由出,今则有昏夜乞怜,以求署祭酒者,有人前长跪以求讲官者。翰林大考,国家所据以升黜词臣,今则有先走军机章京之门,求认师生,以探取御制诗韵者。行贿于门阑侍卫,以求传递,代倩藏卷而去,制就而入者。大考如此,何以责乡、会试之怀挟替代?士大夫之行如此,何以责小民之夸诈夤缘?辇毂之下如此,何以责四海九州之营私舞弊?”此则在嘉庆初也。曾国藩:“十余年间,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司道无一摺言地方之利弊。”此则在道光朝矣。
道光朝在kbc6n任职的官僚群体中,“一位官位很高的廷臣曾透露,升官的秘诀乃是‘多磕头少开口’”,此人即是曹振镛。道光皇帝“1820 年登极的时候,他马上把北京的显宦曹振镛(1755—1835年)倚为心腹,此人至死一直都是皇帝的亲密顾问,身兼内阁和军机处的首脑二职”,曹振镛“要道光帝相信,不必要为官员们每天进呈的潮水般的上疏言事而大感痛苦;因为官员们认为他们的职责就是要把问题条陈上来,不管有事无事都得这样做。但也不要给上条陈者警诫或给予处分,因为那样做就等于忽视直率的批评,而这不是一位儒者君主所应采取的态度。因此,应该让他们相信,他们的申诉已达宸听,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们申诉的数量应有所减少。曹振镛的解决办法很简单。皇帝只要粗粗看看奏折中书写和行文的错误,然后惩戒那些疏忽者就行了。用这种办法,他就能够显示他自己已注意到了奏折中的细节,同时又能严惩那些庸人自扰的人,而对所请示的问题则可以轻轻带过”,而“上条陈的人被引导去集中地注意形式,不大注意内容了”。其结果只能为“出现的普遍情形是,对普通官员来说,最慎重的做法是尽可能少的承担责任——多注意在形式上遵守成文的章程,少去做那些利君惠民的事情”,而“官场的指导原则便是免生事端”。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沦落到了这样一种程度,无疑意味着他们已经忘记了对社会应付的责任,也忘却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中国社会失去了真正的领袖,一个必然的结论是,官场中普遍的道德沦落至少部分源于这种知识分子的玩忽懈怠”。综上所述,官僚和“知识分子的不负责任”“反映了所谓‘王朝轮回’之现象的内部运作”。
第二章 《荡寇志》与人文精神
一、历史理性的不足
官僚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道义精神的普遍缺失,也是全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一个缩影。俞万春官宦之家的出身,博览群书的少年时光,后来的官场经历,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哪一方面的因素在最大程度上地影响了俞万春的精神世界,今天已经不可考证,但《荡寇志》确实表现出了人文精神的缺失。俞万春宣称著书是为了“提明真事,破他伪言”,一方面,在梁山义军形象塑造方面接近历史真实,另一方面,却对北宋末年宋廷的真实面貌选择性失明。
《荡寇志》里的宋江等人的形象确有其历史原型。据宋史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宋江的队伍少而精,以流窜的方式横行数地,没有也无需根据地;地方部队,即所谓的“厢军”,战斗力低下,无法与之抗衡。后来,“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宋江的人马属乌合之众,存在劫掠行为,没有战略眼光,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所以才会为张叔夜以计智取。依此言之,《荡寇志》的梁山好汉的形象塑造和某些情节安排(如以精锐kbc6n军讨伐梁山)反而贴近史实,符合“提明真事”的创作理念。而且,《水浒传》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最突出的如江湖义气,复仇观念,以及对女性的偏见,其实都是流民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荡寇志》扬弃了《水浒传》梁山“替天行道”与“除暴安良”的一面,着重渲染了“流民的意识”,“从本质上说,它是《水浒传》的作者观点在道光时期的再现”,因此,“《荡寇志》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不在于突然提出反对农民起义的主张,它是万历至道光年间历史地形成的产物,不能简单地得出俞万春是*河蟹*文人、《荡寇志》是*河蟹*小说的结论”。
但是,《荡寇志》盛赞宋徽宗“圣明天子”,并称其执政期间“四海清平”、“天下太平”的说法与真实历史毫不相干。北宋徽宗朝,“蔡京以獧簙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内有苛政暴虐,逼迫方腊揭竿而起,外则金兵南侵,势如破竹,宋朝无力应对,终至国灭。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客死异国他乡。良史直笔如钩,“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指出宋室颠覆是其自取灭亡。《荡寇志》颠倒黑白、文过饰非,把社会积弊归因于梁山,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伪言”,正反映了俞万春历史理性的不足。
二 社会责任和道义精神的缺失
从文学创作的社会环境出发,《荡寇志》对于嘉庆、道光两朝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感兆于嘉庆之丙寅,草创于道光之丙戌,迄丁未,寒暑凡二十易,始竟其绪”,此谓俞万春萌发创作欲望于1806年,动笔始于1826年,到1847年才算是初现雏形。嘉道两朝的大清国已是风雨飘摇,然而,除却小说中反映的变乱四起的现实之外,至少还有三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完全没有被反映在《荡寇志》中。一、1799年,统治集团kbc6n和珅贪腐大案爆发,和珅贪腐共计八万万两,“敌全国当时岁入十年以上”,也有资料显示“比国家二十年实际总收入的一半还多”,以至于民谚有云“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二、嘉庆皇帝遇刺。1803年,“(嘉庆)八年闰二月戊寅,上还驻圆明园。乙酉,还宫,入顺贞门,奸人陈德突出犯驾”,此人不过是“内务府之厨役”,却在“行刺时,变起肘腋,猝不及防”,几乎得手。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失败之后,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从此,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三件大事集中反映了“嘉道衰世”国家机器的突出问题。第一,和珅弊案贪腐数量之大堪称前无古人,集中反映了kbc6n的腐化,而“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民谚则道出了地方的积弊,以上所举例子表明统治阶层正在全面堕落。对此,俞万春充耳不闻,在《荡寇志》里满是“圣明”之类的谀颂之辞,在表现高俅之流的丑恶方面,作者确实惜墨如金,在某些方面还表现些许肯定之意。实际上,作者对于官僚整体之腐朽几无任何揭露和批判意识:张叔夜一言,高俅去国;司天台一语,蔡京失宠;梁山一密信,童贯伏诛。然而,小说第七十一回,梁山兵败,折损两个骁将,地方部门“留守司”无尺寸之功,却赶紧“一面写了奏章,少不得把自己也叙些功在里面”:官场之积弊被俞万春视为常态,并毫无保留的载入小说中,客观上达到了“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审美效果。
第二,嘉庆皇帝遇刺,表面上看是一次普通人无路可走之后的铤而走险,其背后折射出清军的无能与颓废。遥想当时情景,嘉庆皇帝空有千军万马,却只换来保卫者的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如果不是“定亲王绵恩、额驸拉旺多尔济及丹巴多尔济等”人的奋不顾身,清朝的历史可能由此改写。《荡寇志》对此高调反弹,以近乎反讽的方式为统治者的暴力工具涂脂抹粉。《<荡寇志>是如何丑化梁山义军的》一文是这样总结的:《荡寇志》开卷便是梁山义军的惨败。义军所辖盐山守军攻南皮县大败, 头领施威被捉,扬烈被杀,义军伤8000多人, 死500多人,200多人成了俘虏。官军攻嘉祥县, 韩滔被捉, 呼延灼等败走, 义军被斩首8000余级;与此同时, 南旺营失守, 守将王定六、郁保四被杀。朝廷帮凶猿臂寨攻打青云山, 义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剩下几个好爹娘生下快腿的逃跑了”。官军将领云天彪率部攻清真山, 关胜受伤, 郝思文逃走, 义军见是“云天彪,心碎胆裂,纷纷跌下马来”,义军被“官军杀死无数, 满地都是红雪”,义军“尸骸枕藉, 血淌山崖”。宋江攻猿臂寨,义军被杀得“马仰人翻”、“胆战心惊”。正一村一战, 义军被杀得“抱头鼠窜”、“心惊胆裂”。郓城一战,义军“僵尸遍野,流血成冰”,死5000多人,1000多人被生擒,器械马匹丧失不计其数……就这样, 梁山义军所辖四个山头相继失守, 林冲失了淮州, 呼延灼失了嘉祥, 宋江失去泰安三城,
以至外郡全部丢失。最后,义军连战连败,挡不住官军的进攻,20万官军直攻到梁山泊忠义堂上, 义军全军覆没。每次战斗,义军无论是头领还是兵士,都贪生怕死,只顾仓惶逃命。郝思文被钢鞭打中头盔, 竟吓得“胆落魄飞,落荒逃走”;李逵中箭, 竟吓得“翻身下山,连滚带爬逃回性命”。宋江更是胆小如鼠。宋江等人逃至泣河渡口间, 忽听得人喊马嘶,“宋江吓得面如土色,急忙驾橹飞逃”;从泰安逃出, 忽听得官兵喊叫,“宋江吓得魂飞天外,驾着那匹照夜玉麟马当先飞逃”。官军攻上梁山泊,各头领均只顾逃命。至于兵士,前锋稍有挫折便立刻溃散,“军令都弹压不住”。宋江率兵逃出泰安村,“兵马整四万,吃傅玉一追,顷刻散了三万;再被刘广一邀击,便一人一骑都不见了”。作者试图强化官军之伟力,却在细微之处露出马脚来:第七十一回,宋天子训武观兵,戴宗周通等人混入现场观看,“只见那些军官兵丁,都全装着,却不归队伍,也有立的,也有走来走去的,也有坐在草地上说话的,纷纷乱乱。那些战马都背着鞍鞒,散放着地下啃青”,如此无序而混乱的军队形同乌合之众,却让“戴(宗)周(通)二人都把舌头伸出缩进”,“魂惊魄荡,暗暗的咂着舌头道:‘果然利害!把我们山泊里的操演,直比得没了。如果真来征讨,这般军威,如何敌得’”,并在之后军事斗争中取得了连续的胜利,这种相互龃龉的描写当然经不起推敲。所以,作者让伐梁山的众将化身“天神”,而配以乌合之众的安排可谓相得益彰。
第三,鸦片战争的失败改变了中国的性质,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转为中华民族和海外列强的矛盾,这就要求中国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同舟共济,共御外辱,才能扭转颓势,解决问题。《荡寇志》没有一笔事涉抵御入侵,反而磨刀霍霍,杀戮同胞。对于作者畏惧文字狱的迫害而不言辽金之事的作法,今天的我们能够同情之理解,但这依然是一种逃避责任、无视道义的行为。
而且,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与愈发凸显的社会矛盾使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面对“四千年未有之变局”,俞万春在《荡寇志》中提供了解决方案,今人论之为“《荡寇志》明显地反映了他(指俞万春)的经世思想”,并从小说中搜罗出两类证据:一、德政思想和贤人政治;二、科技兴军与兵治革新,包括1.科技与军备,2.经济与军饷,3.举贤与兵力。总结起来,“俞万春不在位而谋其政,积极协助和促进兵政改革,在军备、军晌、兵力几个方面做了现实的研究,编籍了资料,并以小说形式提出了改进方案,表现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经世思想,这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笔者并不否定《荡寇志》“以小说形式提出了改进方案”,但小说本身绝不等同于“改进方案”。俞万春的创作动机在于要“达到‘并其心而禁之,此不禁之禁,所以严其禁’的目的”,这使作品的先锋意识大大削弱,“思想未免煞风景”。“龚、魏之时,清政既渐陵夷衰微矣,举国方沉酣太平”,有感于此,龚自珍疾呼“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魏源创作了《皇朝经世文编》与《海国图志》,前者“给‘经世致用’下了一个含义广泛的定义”,“阐述了实际的经世致用怎样能与传统的学术兴趣协调一致”。龚自珍、魏源成为当时的改革先锋而留名青史,俞万春的《荡寇志》则遭到了抵制和毁灭,这一结果本身就证明所谓的“改进方案”不合理,也不得民心。在小说的最后,“一个有才之士编造出来”“四句歌”,“天遣魔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又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以杀戮来维护社会稳定与封建纲纪,最终“使这个社会能够长治久安”,彻底暴露了《荡寇志》屠杀文学的本质。“笔下不问首从,尽杀《水浒传》一百单八人,残虐以逞,方自以为功,倘其得行威福,处人家国,一日斫丧元气,并不在汉廷酷吏之下”,前人的批判即为明证。
总之,美化现实,鼓吹屠杀,反映了作者责任感和道义感的缺失。追本溯源,这都是一种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
三& 隐藏在《荡寇志》里的文化心理机构
无论现实,还是《荡寇志》里的北宋末年,都是问题重重,积弊丛生。当这一切摆在作者面前时,他就面临一个问题:谁要为此负上一切责任?答案的正面是水泊梁山,答案的背后是归咎于下、诿过于民的逻辑:这是“社会精英”趋同的社会心理与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此即文化心理结构。
事实上,这种归咎于下、诿过于民的思维模式影响深远,并非限于文学的范畴。在谈及晚清的社会改革问题时,张之洞就认为“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合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我朝深仁厚泽,朝无苛政”,“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传统中国历来认为非黑即白,“以忠义号召合天下之心”,背后是指责天下人缺乏“忠义”,则缺乏“忠义”可与“口里忠义,心里强盗”互为表里。探其本质,张之洞的观点仍是归咎于下,诿过于民,朝廷永无过错之思维模式的延续。总之,无论晚清洋务派官员,还是当时小说作者和作序人,“社会精英”普遍认为政治清明,朝廷无过,天下祸患起于“吊民”的心术不正。“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与其说这是《荡寇志》作者、小说作序人与洋务派官员之间产生了共鸣,不如说长久以来,这种思维模式一以贯之,渗透到了清政权治下的知识分子和官僚的灵魂深处,成为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之一部。&
在《荡寇志》中,归咎于下、诿过于民的思维模式贯注始终。在七十一回之前的自序中,俞万春认为“宋江的奸恶”“正为口里忠义,心里强盗”,“乃有罗贯中者,忽撰出一部《后水浒》来,竟说得宋江是真忠真义。从此天下后世做强盗的,无不看了宋江的样:心里强盗,口里忠义”。这就是《荡寇志》天下祸乱起于《水浒》,社会问题源自奸邪之内心,归咎于下、诿过于民的思维之原始。
随着《荡寇志》故事情节的发展,到了第九十八回,宋江道:“弟子宋江避居水涯,恭候招安,现在替天行道,到处翦除贪官污吏,为民除害。倘得仙人传授此书,以除残暴,各路生民幸甚。”仙人笑道:“贪官污吏干你甚事?刑赏黜陟,天子之职也;弹劾奏闻,台臣之职也;廉访纠察,司道之职也。义士现居何职,乃思越俎而谋?”“仙人”的观点成立的前提是“朝廷永无过错”。
等到了第一百十九回,卢俊义称“我梁山中一百余人,半皆负屈含冤而至”,乃是逼上梁山,徐槐则说:“你错极了!天子圣明,官员治事。如尔等奉公守法,岂有不罪而诛?就使偶有微冤,希图逃避,也不过深山穷谷,敛迹埋名,何敢啸聚匪徒,大张旗鼓,悖伦道理,何说之辞!”
徐槐的观点成立前提是“天子圣明,官员治事”,“朝廷无过错”。
再到第一百三十三回,林冲和王进马上对决几个回合后,林冲道“朝廷用了奸臣,害尽良人受苦,直到无路可投”,王进则反唇相讥:“至于你说我不曾亲尝其境,足见你糊涂一世。你做的是殿帅府教头,我做的也是殿帅府教头;你受高俅的管束,我也受高俅的管束;高俅要生事害你,高俅何尝不生事害我?我不过见识比你高些。不解你好好一个男子,见识些许毫无:踏着了机关,不会闪避;逼近了陷阱,尚自游衍。以致拷打监囚,受尽许多苦痛;贬解收管,吃尽无数羞惭。贼配军,人人骂得;好家声,个个羞称。即此一事,你我比较起来,天渊悬隔。如今事已到此,且休来责备你。可怪你一经翻跌之后,绝无显扬之念,绝无上进之心,不顾礼义是非,居然陷入绿林。”
在俞万春看来,社会积弊和突出问题一概不存在,即使出现些许问题,也与梁山上的诸位无关。那些“被损害的”和“被侮辱的”有且只有忍耐,忍耐,再忍耐;如果忍受不了,请“深山穷谷,敛迹埋名”;如果遭受迫害,那是眼神差,反应慢,“踏着了机关,不会闪避;逼近了陷阱,尚自游衍”。这些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荡寇志》“这部书乃是结耐庵之《前水浒传》”,那就按俞万春的逻辑,对《前水浒传》的某些人物的命运做个推理吧。杨志,无论是面对牛二的挑衅,还是失了生辰纲之后,不奋起反抗,只有死路一条;林冲,或把他的拙荆献给高衙内,任其凌辱致死,家破人亡,或野猪林里被杀,或草料场里烧死,或风雪之夜,于山神庙附近被陆谦等人杀害,总之,无路可逃,只能反抗;卢俊义,身陷囹圄,家财连同妻子皆为他人所有;武大郎,被人毒杀,无处伸冤;金翠莲父女继续流落街头卖唱,每日忍受镇关西及其走狗的骚扰,不知何时为尽头。无论大英雄,还是小人物,在面对一张“天罗地网”时,个人的力量都显得十分单簙,只有“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依靠水浒梁山的力量,才能保全自我,然后徐而图之,“替天行道”。如果按俞万春的逻辑叙事行文,就不会有《前水浒传》的奋起反抗,逼上梁山,那也不会有之后的梁山聚义;如果没有梁山聚义,那就不会有《后水浒》或《荡寇志》。《前水浒传》与《后水浒》本来是一环扣一环,《荡寇志》却因为其内部反映出来的文化心理结构与《前水浒传》相抵牾,出现逻辑漏洞,导致前后两书无法衔接。
同样的一个高俅,在第七十二回,陈希真说,“高俅那厮掌握兵权,五城十三门兵马,八十万禁军,尽在他手。他同我作对,插翅也难飞。你可记得,凡是被他害的人,只走脱了一个王进,其余那个走得脱?你讲动武,那林冲何等好汉,被他颠倒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他只同你文做,把王法当圈套用,那里防备得这许多?古人说得好:覆巢之下,那有完卵;权臣煽威,人无死所”;等到了第一百三十三回王进口中,高俅的迫害根本不堪一击,林冲人生的悲剧几乎与之毫不相干,“踏着了机关,不会闪避;逼近了陷阱,尚自游衍。以致拷打监囚,受尽许多苦痛;贬解收管,吃尽无数羞惭。贼配军,人人骂得;好家声,个个羞称”。高俅前后面目迥异,有论者指出,这是“同俞万春竭力粉饰社会黑暗、维护不合理的旧秩序的意志相冲突的”,却始终无法揭露这种情节设定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种可能合理的解释是:在《前水浒传》中,高俅等人作为“*河蟹*”“乱自上起”的“官”和“上”的代表人物,罪孽深重,成了《荡寇志》绕不过去的坎儿。然而,俞万春优先考虑的不是“替天行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是怎样叙事行文,才能彻底否定梁山义军存在的社会成因,达到维护朝廷天下秩序和封建社会稳定的目的。
前文提到,《荡寇志》即使是在表现高俅之流的罪恶方面也不深刻,怯于揭露和批判官僚整体的腐朽。从文学创作的外部环境出发,这反映了作者社会责任和道义精神的缺失;从小说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言之,作者大张旗鼓的赞颂“圣明天子”,明君贤臣,“天下太平”,烘云托月,指出高俅之流只是国家机器中极小的一环,问题和成绩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从而验证“宋江的奸恶”“正为口里忠义,心里强盗”的前提和假设,彻底否定梁山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与社会意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灵魂极其卑劣下作”的陈氏父女等人即使行径无耻、残忍之程度远超梁山诸人,仍然能成为正面人物,也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高俅在陈希真和王进口中的危害系数有高下之别——人物无论“灵魂极其卑劣下作”,多么凶残和无耻,只要是梁山的对立面,就永远正确;陈希真、王进等人处在梁山的对立面,如果受到高俅之流迫害,这就是高俅等人的不对;林冲等好汉属于梁山,即使已经遭到高俅及其走狗的迫害,那还是梁山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千错万错都是梁山的错。
归根结底,高俅和高衙内等人或可怖或惨淡的结局不是为了产生“杀和珅以谢天下”,缓解社会矛盾的政治效应,更不是用来维护公平,伸张正义,而是劝百讽一,“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来证明国家机器运转良好,官僚组织瑕不掩瑜,重申朝廷无过,天下祸患起于心术不正的观点,此即归咎于下、诿过于民思维方式的复现,也折射出俞万春社会责任与道义精神的缺失。
&&&&&&&&&&&&&&&&&&
《荡寇志》“文章是漂亮的,描写也不坏”,但“思想未免煞风景”,这些文学批评反映了“思想和艺术接受中的分裂”。然而,文学作品“思想和艺术接受”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因文学本为思想和艺术的共生体,“譬征鸟之使翼也”,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而且,思想和艺术的价值判断须预设框架,注重文意演绎,而不重视归纳。笔者对《荡寇志》的解读和分析,不汲汲于价值判断,而执着于事实认定,即把文学真正视为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彻底的站在大历史背景中,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以归纳代替演绎,从作品中总结出符合大历史的真实,并以此为出发点,作出最合理的判断。所以,《荡寇志》并非“*河蟹*”一言以蔽之,也不仅仅反映作者的人生阅历与变乱四起的现实,而是晚清“嘉道衰世”知识分子与官僚群体的精神世界的缩影。从某种意义上讲,《荡寇志》里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当时中华民族的问题,俞万春面临的困境也是当时“社会精英”群体共同的困境。如何正确认识《荡寇志》及其作者的精神世界,才是本文想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也希望能对其他读者有所裨补。&&&&&
参考书目:
《宋史》《金史》《清史稿》,中华书局,2006年重印;
钱穆《国史大纲-第八编_清代之部》;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朝野史大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龚书铎编选《中国通史近代参考资料下》;
徐中约(美)《中国近代史》(第六版)计秋枫等译,世界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1月版,书名原文“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
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儒林外史》,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4月版;
《荡寇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二》;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石昌谕《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1994年版;
姜鸿飞《水浒传自序》;
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文献:
唐海宏《<水浒传>续书研究》;
刘天振《20世纪<荡寇志>研究的回顾与检讨》;
马瑜《<荡寇志>的接受和解读》;
欧阳见拙 《<荡寇志>是<水浒>作者观点的再现一一<水浒传>与<荡寇志>的比较》;
秦玉明《<荡寇志>是如何丑化梁山义军的》;
易永姣《<水浒传>三种主要续书的思想文化意蕴》;
陈奂《荡寇志序》,见于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13页。
徐佩珂《荡寇志序》,见《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13、514页。
俞龙光《荡寇志按语》,见《水浒传资料汇编》511页。
徐中约(美)《中国近代史》(第六版)计秋枫等译,世界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1,书名原文“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第六章 国运逆转:由胜而衰·满清力量的衰落,123页。
俞龙光《荡寇志按语》与半月老人《荡寇志续序》,见《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11页以及518、519页。
钱穆《国史大纲-第八编_清代之部》一
乾嘉之盛极转。
《中国近代史》(第六版)第六章,126页。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第三章,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kbc6n的软弱与学术界的新趋势。
《中国近代史》(第六版)第六章 126页。
俞万春《荡寇志自序》,见《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10页。
《本纪·本纪第十四》五月甲戌,募饥民补厢军。《宋史·志第一百四十六》熙宁元年,诏诸州募饥民补厢军。以“饥民补厢军”,则战力之差可想而知。
《荡寇志》第八十一回 那天彪叹道:“当今天子圣明,必有昭雪之期”;
第一百十三回 白瓦尔罕道:“幸官家圣明,赦我死罪,发回广南编管”;
第一百十九回 卢俊义道:“父台且缓责备,姑容缕叙下情。当今天子未尝不圣明”;徐槐道:“你错极了!天子圣明,官员治事”;
第一百二十三回 当时圣明天子以及在朝诸臣;
第一百二十七回 徐槐道:“仰见圣明神武,倚重老成”;
第一百三十二回 贺太平进言道:“今日之事,恭逢陛下圣明神武”;群臣咸称圣明;
第一百三十八回 天师道:“陛下敬天法祖,圣明郅治,亿万年太平无疆”;
第一百三十九回 张叔夜等一齐俯伏奏对道:“今陛下圣明”;席间说些天子圣明,四海清平的话;
第一百四十回 陛下天纵圣明,励精求治;
经统计,“圣明”字样出现了12次,而《荡寇志》始于七十一回,终于第一百四十回之后的结子,“圣明”贯穿全书当属确凿,可知,盛赞执政者并为之张目,确为俞万春创作动机之一。
《金史·本纪第三》“丁丑,以宋二庶人素服见fgxsx庙,遂入见于乾元殿。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又《金史·本纪第四》“丙寅,昏德公赵佶薨”。
俞龙光《荡寇志按语》,《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11页。
《荡寇志》第七十三回,太尉道:“我不是意懒,你记得那年为林冲的老婆,费尽多少心血,只一场空。陆谦、富安的老小,现在还养着。”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第33页。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二》。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太平军占领苏州,就把反《水浒》的《荡寇志》书板,一火而焚之”,第33页。
陈奂《荡寇志序》,见《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13页。
徐佩珂《荡寇志序》,见《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13、514页。
半月老人《荡寇志续序》。
俞煐《重刻荡寇志按语》,见《水浒传资料汇编》第520页。
张之洞《劝学篇》,见龚书铎编选《中国通史近代参考资料下》。
欧阳健《试论金圣叹、俞万春自身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
《试论金圣叹、俞万春自身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
俞万春虽然陈腐,这文章也缺点新意啊。
感觉,荡寇志这种书还不值得这么长篇大论去批判,一流名著的三流同人罢了
[&此帖被高谭魅影在 13:59修改&]
引用2楼 @ 发表的:感觉,荡寇志这种书还不值得这么长篇大论去批判,一流名著的三流同人罢了荡寇志虽然思想太烂,但其文笔、很多地方的描写真的是不差的,战争场面在古典小说里可以算上乘。而且很多梁山好汉死法也并不憋屈,反而水浒原著后期有些太潦草和机关枪扫射似的。
引用3楼 @ 发表的:荡寇志虽然思想太烂,但其文笔、很多地方的描写真的是不差的,战争场面在古典小说里可以算上乘。而且很多梁山好汉死法也并不憋屈,反而水浒原著后期有些太潦草和机关枪扫射似的。水浒都知道后50回不是一个人写的啊- -而且精华也都在前70回,尤其是人物塑造。另外不憋屈是怎么说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被绑缚京师凌迟了都
引用4楼 @ 发表的:水浒都知道后50回不是一个人写的啊- -而且精华也都在前70回,尤其是人物塑造。另外不憋屈是怎么说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被绑缚京师凌迟了都好多人都是力战被偷袭或者群殴车轮才被打败的,读者看来反而是梁山好汉英雄,雷将无所不用其极。
引用5楼 @ 发表的:好多人都是力战被偷袭或者群殴车轮才被打败的,读者看来反而是梁山好汉英雄,雷将无所不用其极。被洋枪打死的张清……
对箭被射死的花荣
发疯死的鲁智深……
爆菊花的王矮虎……
抓宋江的叫贾忠贾义……
还有偷袭死的杨志。。。
这作者脑子有坑……而且他这样写的原因还是自以为是把雷将写得很高明的……
引用6楼 @ 发表的:被洋枪打死的张清……
对箭被射死的花荣
发疯死的鲁智深……
爆菊花的王矮虎……
抓宋江的叫贾忠贾义……
还有偷袭死的杨志。。。
这作者脑子有坑……而且他这样写的原因还是自以为是把雷将写得很高明的……也没准是反装忠呢。
荡寇志的一些新式武器构想也是挺有意思的。
引用7楼 @ 发表的:也没准是反装忠呢。
荡寇志的一些新式武器构想也是挺有意思的。其实说穿了,大都是把清朝的枪和封神的法宝弄来而已吧?
荡寇志至少二流水平是有的,如果金瓶梅算一流同人作品的话。
其他什么水浒后传 后水浒传之类更加不济。
引用6楼 @ 发表的:被洋枪打死的张清……
对箭被射死的花荣
发疯死的鲁智深……
爆菊花的王矮虎……
抓宋江的叫贾忠贾义……
还有偷袭死的杨志。。。
这作者脑子有坑……而且他这样写的原因还是自以为是把雷将写得很高明的……洋枪,当时欧洲还是中世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吧。落后的中世纪,北宋才是最发达的
梁山最顶级的英雄里,林冲是被气死的死前还能一圆高太尉头耿魂梦的夙愿,鲁智深是疯死的,武松是车轮战战死的而且死了也站着,卢俊义是一对二一百多回合后被偷袭,关胜秦明呼延灼杨志等人也都是被偷袭致死
另外有趣的是唐猛闻达庞毅都是雷将成员,三个轮流斗武松还杀不死武松一人,最后武松是死在一阵怪风之下,结合新版水浒里西门庆和蒋门神都有能力逼得武松爆无双,可得西门庆蒋门神任何一人一对一都能做掉一个雷将[手动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791人参加团购549.00元&849.00元
1066人参加团购699.00元&1699.00元
176人参加团购188.00元&358.00元
940人参加团购549.00元&849.00元
2417人参加团购149.00元&399.00元
500人参加团购239.00元&499.00元
317人参加团购399.00元&899.00元
221人参加团购419.00元&1499.00元
115人参加团购258.00元&569.00元
469人参加团购249.00元&780.00元
185人参加团购219.00元&899.00元
174人参加团购498.00元&10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荡寇志在线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