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传说说自己经常想起何人 曾叮嘱:不要忘了朕

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谁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
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谁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
  导读: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位伟大人物。  第一道遗嘱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撤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常愤怒,决定亲自出征。此时,成吉思汗早已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沉重地打击了西夏与金国,夺取了金国的中都(北京),但这一次却是他发动的第一次西征。所以,成吉思汗此次出征,带有很大的风险,妃子也遂向成吉思汗进奏:  “大汗您,越高山,渡大河,长途远征,只想平定诸国。但有生之物皆无常,一旦您大树般的身体突然倾倒,您那织麻般团结起来的百姓,交给谁掌管?一旦您柱石般的身体突然倾倒,您那雀群般的百姓,交给谁掌管?您所生的杰出的四子中,您托付给谁?这事该让诸子、诸弟、众多下民、后妃们知道。谨奏告所思及之言,请大汗降旨。”  成吉思汗一听,觉得有道理。继承人的事关系着整个蒙古汗国的前途,确实应该有所交代。  于是,成吉思汗降旨说:  “也遂虽是妃子,但她说的话很对。弟弟们、儿子们,孛斡儿出和木合黎,你们谁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话。而朕因为不是继承祖先的汗位,(是自己打的天下,)竟没有想到(确定继承人)。朕还没有遭遇到死亡,竟忘了老死这个事。儿子们之中,拙赤你是长子,你怎么说?你说吧。”(《蒙古秘史》第254节)  这便是第一道遗嘱最初的源头。  成吉思汗有39名后妃,地位最尊贵的是他的结发妻子――大皇后孛儿台旭真。孛儿台旭真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拙赤、次子察合台、三儿子和幼子,他们都在蒙古帝国中担任要职,均带领着相当数目的蒙古骑兵,并在四处征战中树立了权威、增强了实力。“成吉思汗替他们各自选择了一项特殊的职务。他命长子拙赤掌狩猎,这是蒙古人的重要游乐,很受他们的重视。次子察合台掌札撒和法律,既管它的实施,又管对那些犯法者的惩处。窝阔台他选择来负责智力、谋略的事,治理朝政。他提拔拖雷负责军队的组织和指挥,及兵马的装备”(《史集》)。可以说,成吉思汗的这四个儿子分管了蒙古汗国的礼乐、司法、朝政、军事四方面的大权。  尽管蒙古汗国没有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传统,但四兄弟当中,拙赤毕竟年长并功绩卓著,所以,成吉思汗首先询问他的意见。然而,拙赤还未回答,察合台抢先大声嚷嚷起来:“父汗让拙赤说话,莫不是要传位给他?我们怎能让这蔑儿乞惕野种管治?”
分页:1/5页&&
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奖,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由于
  王莽一直是史学家饱受诟病的历史人物,其先进的思想曾让无数人认为他是一位穿越者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相当贫寒,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为了能吃饱肚子,从十岁开始就给地
  说起清朝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光绪绝对排得上首位!他四岁登基,十八岁亲政,在位
  大家都知道曹操风流成性,妻妾成群,相反,同为诸侯的刘备就没有这样好的命运了,
  明朝历史上,明仁宗朱高炽可称得上是一位颇有悲剧色彩的皇帝,他的皇位本身就得来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最大伟大的皇帝之一,死后葬于秦始皇陵,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视塞外回京当天,颁布谕旨,
  乾隆时期,经过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经营,大清国库充盈,国力达到鼎盛,因此,乾
  罗贯中《三国演义》记载: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
  正史对司马懿的评价之高是有点出乎人们意料的。相对的,历史对曹操的评价之地也令
1999年,时正值深秋,秋风萧瑟,暮色降临,庄稼早已收割完的宝鸡市陵园村的村民早
当年步步惊心火遍全国,若曦和四爷的爱情&哭瞎&了多少人的双眼。当时帝王争位之事也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深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后组织五次北伐,屡败屡战,虽知
  说到辛弃疾我们都知道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辛弃疾一生写下了无数脍炙人
  在唐朝,有几个女强人,她们的名字如雷贯耳,那就是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
  满族人的祖先发源于关外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最初主要是靠渔猎生活,是典型的
  古往今来,在帝王身边当差,那绝对是高危行业!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个人到了权力
慈禧太后掌权后,先后有三位地位举足轻重的女人死在她的手中,她们分别是:同治帝皇后
  公元1840年早春二月的一天,大病初愈的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在自己的寝宫忽然暴毙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突然离奇去世。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
  李莲英墓在当年占地有二十多亩,有祠堂、配殿,墓地石牌坊横额上写着&钦赐大总管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潘金莲是一个悲剧,而她的悲剧源于当时的法律制度。以王权为本的法律制度,其出发点和
  提起珍妃,估计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晚清光绪帝的宠妃他他拉氏,其实,早在这位宠冠后
潘金莲是小说《金瓶梅》里一个著名女性人物,也是《水浒传》里有名的&荡妇&。大家对
  郭布罗&婉容,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祖先达斡尔族,隶属正白旗,曾为大清屡建殊勋
  吃货眼里的清宫剧,不仅有貌美如花的后妃,还有各类精美绝伦的菜肴点心,而说到吃
  岳飞和他指挥的岳家军不但在抗击金兵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保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
天一热,街头的风景变得风情万种了&&如今,女性热天穿着越来有魅力,薄、透、露,似
吕雉生过一女一子,子便是刘盈,女则是鲁元公主。鲁元公主早年嫁给列侯张敖为妻,生了
  在封建社会,贫家女由于家中生活困顿,往往会被送入宫廷为婢,父母常寄希望于自己
隆裕太后一生坎坷,她本是慈禧兄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只因为慈禧一己之私硬是将她
 努尔哈赤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为了统一女真,当上皇帝,他什么招儿都使,甚至不惜牺牲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成吉思汗说自己经常想起何人 曾叮嘱:不要忘了朕_凤凰历史
成吉思汗说自己经常想起何人 曾叮嘱:不要忘了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元帅贾昌从成吉思汗的驻地赶来,传达成吉思汗的问候:“神仙春天时离开我,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沿途艰辛,吃的好不?住的好不?车驾好不?到了宣德等地,地方官安排的满意不?那些归降我的人迎接你没有?朕经常想起神仙,神仙也不要忘了朕。可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想得多么周到。
核心提示:元帅贾昌从成吉思汗的驻地赶来,传达成吉思汗的问候:&神仙春天时离开我,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沿途艰辛,吃的好不?住的好不?车驾好不?到了宣德等地,地方官安排的满意不?那些归降我的人迎接你没有?朕经常想起神仙,神仙也不要忘了朕。可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想得多么周到。成吉思汗 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乐虎国际娱乐平台网,作者:唐书海,原题:成吉思汗十分关心丘处机曾称&神仙无忘朕&无情不过帝王家。这句古训对于绝大多数古代帝王都是适用的,但用于成吉思汗与丘处机之间的关系,则谬矣!历代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长生不死。成吉思汗晚年也是这样。道家在中国源远流长,道家的&长生术&在民间广为流传。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身边的汉臣刘仲禄说丘处机法术高超,道行深远,于是,产生了与丘处机相见的想法。丘处机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山东登州栖霞人。那时,金朝与南宋以淮河为界。从出生地来说,丘处机是金朝人。丘处机19岁出家为道,拜全真道教主王重阳门下。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合称&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七星阵威震天下。1217年,丘处机接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时期。此时,南方有宋,中原、东北有金,西部有夏。三年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帝国,中华大地由&三国演义&变成&四国演义&,群雄逐鹿,狼烟滚滚。民间传说,丘处机有长生之术,其年龄有300岁。&四国&之中,有3位帝王先后邀请丘处机,首先是金宣宗,他请丘处机赴汴梁(金朝都城,今河南开封);第二是宋宁宗,他请丘处机到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第三是成吉思汗,他请丘处机临草原。丘处机认为金朝有&不仁之恶&,南宋有&失政之罪&,都被他拒绝了,丘处机选择了成吉思汗。1219年阴历五月,成吉思汗派刘仲禄赴山东邀请丘处机。刘仲禄原是金国人,蒙古大军攻入燕京(今北京)不久归降蒙古。他能做鸣镝,通晓医术,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的近侍官。刘仲禄奔波达7个月,于阴历十二月到山东莱州昊天观。《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跟随丘处机西行写的日记,该书成书于1228年,共二卷。上卷写丘处机师徒西行来到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西北坡八鲁湾成吉思汗行宫觐见,然后回到中亚名城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下卷记载丘处机讲道的经过、东归的行程。此书不但记录了丘处机一行沿途所见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还记录了丘处机的生平,以及途中诗作。此外,该书还收录了成吉思汗的诏书一道,圣旨四道。《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成吉思汗皇帝遣侍臣刘仲禄县虎头金牌,其文曰:如朕亲行,便宜行事。及蒙古人二十辈,传旨敦请。&成吉思汗派遣近臣刘仲禄带着虎头金牌,金牌上刻着&如朕亲行,便宜行事&8个字。跟随刘仲禄同行的有20名蒙古兵,刘仲禄传达了成吉思汗的圣旨,恳切邀请丘处机莅临草原。1220年正月十八,73岁高龄的丘处机带赵道坚、尹志平、夏志诚、王志明、李志常等18名弟子离开昊天观,阴历二月二十二到达北京。成吉思汗虽然不住在北京,但北京的蒙古军将领知道,成吉思汗已于1219年六月西征花剌子模。丘处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万里迢迢,恐有不测,他想约成吉思汗来北京见面。于是,他给成吉思汗写了一封信。丘处机在北京逗留了近8个月,1220年阴历十月,丘处机才收到成吉思汗的回信。成吉思汗信中写道:&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成吉思汗既客气又恭维,他说,您的仙驾既然已经从蓬莱驶出,还是可以到达西域天竺的。当年达摩东来,创立禅宗之法,心灵得到超脱;老子西行,教化西方胡人,自身修成正果。我离您虽远,但对于您这样的得道仙人来说,用拐杖量几下就到了,算不了什么的。这样回复您的来信,足以表明我对您诚意。同时,成吉思汗又命刘仲禄:&无使真人饥且劳,可扶持缓缓来&。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025
播放数:115139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图片乐虎国际娱乐平台成吉思汗十分关心丘处机曾称“神仙无忘朕”
document.write("")
发帖人:陈中禹
核心提示:元帅贾昌从成吉思汗的驻地赶来,传达成吉思汗的问候:“神仙春天时离开我,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沿途艰辛,吃的好不?住的好不?车驾好不?到了宣德等地,地方官安排的满意不?那些归降我的人迎接你没有?朕经常想起神仙,神仙也不要忘了朕。可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想得多么周到。来 自 西 陆 军 事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胡刃,原题为:《成吉思汗十分关心丘处机曾称“神仙无忘朕”》
无情不过帝王家。这句古训对于绝大多数古代帝王都是适用的,但用于成吉思汗与丘处机之间的关系,则谬矣!
历代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长生不死。成吉思汗晚年也是这样。道家在中国源远流长,道家的“长生术”在民间广为流传。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身边的汉臣刘仲禄说丘处机法术高超,道行深远,于是,产生了与丘处机相见的想法。
丘处机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山东登州栖霞人。那时,金朝与南宋以淮河为界。从出生地来说,丘处机是金朝人。丘处机19岁出家为道,拜全真道教主王重阳门下。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合称“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七星阵威震天下。
1217年,丘处机接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时期。此时,南方有宋,中原、东北有金,西部有夏。三年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帝国,中华大地由“三国演义”变成“四国演义”,群雄逐鹿,狼烟滚滚。民间传说,丘处机有长生之术,其年龄有300岁。“四国”之中,有3位帝王先后邀请丘处机,首先是金宣宗,他请丘处机赴汴梁(金朝都城,今河南开封);第二是宋宁宗,他请丘处机到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第三是成吉思汗,他请丘处机临草原。丘处机认为金朝有“不仁之恶”,南宋有“失政之罪”,都被他拒绝了,丘处机选择了成吉思汗。
1219年阴历五月,成吉思汗派刘仲禄赴山东邀请丘处机。刘仲禄原是金国人,蒙古大军攻入燕京(今北京)不久归降蒙古。他能做鸣镝,通晓医术,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的近侍官。刘仲禄奔波达7个月,于阴历十二月到山东莱州昊天观。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跟随丘处机西行写的日记,该书成书于1228年,共二卷。上卷写丘处机师徒西行来到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西北坡八鲁湾成吉思汗行宫觐见,然后回到中亚名城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下卷记载丘处机讲道的经过、东归的行程。此书不但记录了丘处机一行沿途所见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还记录了丘处机的生平,以及途中诗作。此外,该书还收录了成吉思汗的诏书一道,圣旨四道。
《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成吉思汗皇帝遣侍臣刘仲禄县虎头金牌,其文曰:如朕亲行,便宜行事。及蒙古人二十辈,传旨敦请。”成吉思汗派遣近臣刘仲禄带着虎头金牌,金牌上刻着“如朕亲行,便宜行事”8个字。跟随刘仲禄同行的有20名蒙古兵,刘仲禄传达了成吉思汗的圣旨,恳切邀请丘处机莅临草原。
1220年正月十八,73岁高龄的丘处机带赵道坚、尹志平、夏志诚、王志明、李志常等18名弟子离开昊天观,阴历二月二十二到达北京。成吉思汗虽然不住在北京,但北京的蒙古军将领知道,成吉思汗已于1219年六月西征花剌子模。丘处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万里迢迢,恐有不测,他想约成吉思汗来北京见面。于是,他给成吉思汗写了一封信。
丘处机在北京逗留了近8个月,1220年阴历十月,丘处机才收到成吉思汗的回信。成吉思汗信中写道:“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成吉思汗既客气又恭维,他说,您的仙驾既然已经从蓬莱驶出,还是可以到达西域天竺的。当年达摩东来,创立禅宗之法,心灵得到超脱;老子西行,教化西方胡人,自身修成正果。我离您虽远,但对于您这样的得道仙人来说,用拐杖量几下就到了,算不了什么的。这样回复您的来信,足以表明我对您诚意。同时,成吉思汗又命刘仲禄:“无使真人饥且劳,可扶持缓缓来”。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第一次见面之前,一直称他为“真人”。从第二次见面开始,称丘处机为“神仙”,此后,再也没有改变。
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使臣商量后,确定1221年春天出发。丘处机又在北京过了一个冬天,二月初八登程,四月初一抵达漠北草原成吉思汗的老营。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帖木格留守于此。帖木格为丘处机提供了马牛各百匹(头)。辞别帖木格,丘处机由北东草原,横穿蒙古本土,于1221年阴历十一月十八,到达撒麻耳干城。丘处机在城中又过了一个冬天,1222年三月初,在成吉思汗的大将博尔术保护下渡过阿姆河(今乌兹别克与阿富汗界河),四月初三达到成吉思汗驻地。
丘处机从北京到成吉思汗的驻地,历时14个月,行程万余里。《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了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12次谈话。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12次谈话大致如下:
第一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四月初五。“上悦,赐坐,食次,问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师曰: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成吉思汗很高兴,赐坐之后又命人端上吃的。成吉思汗直截了当地问:“真人远道而来,给我带来了什么长生药啊?”丘处机坦诚地回答:“有强身健体之法,没有长生之药。”又载:“上嘉其诚实,设二帐于御幄之东以居焉。”成吉思汗赞许丘处机的坦诚,命人在他住的宫帐东侧搭起两顶帐篷,供丘处机居住。期间,花剌子模王子札阑丁反攻,蒙古军失利,丘处机返回撒麻耳干。
第二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八月二十二。成吉思汗把丘处机请到营中,端上忽迷思(马奶酒),丘处机没喝。这次两个人谈的具体内容没有详细记载。“翌日,又遣近侍官合住传旨曰:真人每日来就食,可乎?师曰:山野修道之人,惟好静处。上令从便。”第二天,成吉思汗派近侍官合住到丘处机帐中,传达成吉思汗的话:“真人每天到成吉思汗御帐和大汗一起用餐行不?”丘处机自称“山野”,他说:“我是修道之人,喜欢安静,不过,既然皇上说了,那就按皇上的意思办吧。”这次见面前后6天。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十二次交谈
无情不过帝王家。这句古训对于绝大多数古代帝王都是适用的,但用于成吉思汗与丘处机之间的关系,则谬矣!
历代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长生不死。成吉思汗晚年也是这样。道家在中国源远流长,道家的“长生术”在民间广为流传。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身边的汉臣刘仲禄说丘处机法术高超,道行深远,于是,产生了与丘处机相见的想法。
丘处机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山东登州栖霞人。那时,金朝与南宋以淮河为界。从出生地来说,丘处机是金朝人。丘处机19岁出家为道,拜全真道教主王重阳门下。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合称“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七星阵威震天下。
1217年,丘处机接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时期。此时,南方有宋,中原、东北有金,西部有夏。三年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帝国,中华大地由“三国演义”变成“四国演义”,群雄逐鹿,狼烟滚滚。民间传说,丘处机有长生之术,其年龄有300岁。“四国”之中,有3位帝王先后邀请丘处机,首先是金宣宗,他请丘处机赴汴梁(金朝都城,今河南开封);第二是宋宁宗,他请丘处机到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第三是成吉思汗,他请丘处机临草原。丘处机认为金朝有“不仁之恶”,南宋有“失政之罪”,都被他拒绝了,丘处机选择了成吉思汗。
1219年阴历五月,成吉思汗派刘仲禄赴山东邀请丘处机。刘仲禄原是金国人,蒙古大军攻入燕京(今北京)不久归降蒙古。他能做鸣镝,通晓医术,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的近侍官。刘仲禄奔波达7个月,于阴历十二月到山东莱州昊天观。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跟随丘处机西行写的日记,该书成书于1228年,共二卷。上卷写丘处机师徒西行来到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西北坡八鲁湾成吉思汗行宫觐见,然后回到中亚名城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下卷记载丘处机讲道的经过、东归的行程。此书不但记录了丘处机一行沿途所见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还记录了丘处机的生平,以及途中诗作。此外,该书还收录了成吉思汗的诏书一道,圣旨四道。
《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成吉思汗皇帝遣侍臣刘仲禄县虎头金牌,其文曰:如朕亲行,便宜行事。及蒙古人二十辈,传旨敦请。”成吉思汗派遣近臣刘仲禄带着虎头金牌,金牌上刻着“如朕亲行,便宜行事”8个字。跟随刘仲禄同行的有20名蒙古兵,刘仲禄传达了成吉思汗的圣旨,恳切邀请丘处机莅临草原。
1220年正月十八,73岁高龄的丘处机带赵道坚、尹志平、夏志诚、王志明、李志常等18名弟子离开昊天观,阴历二月二十二到达北京。成吉思汗虽然不住在北京,但北京的蒙古军将领知道,成吉思汗已于1219年六月西征花剌子模。丘处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万里迢迢,恐有不测,他想约成吉思汗来北京见面。于是,他给成吉思汗写了一封信。
丘处机在北京逗留了近8个月,1220年阴历十月,丘处机才收到成吉思汗的回信。成吉思汗信中写道:“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成吉思汗既客气又恭维,他说,您的仙驾既然已经从蓬莱驶出,还是可以到达西域天竺的。当年达摩东来,创立禅宗之法,心灵得到超脱;老子西行,教化西方胡人,自身修成正果。我离您虽远,但对于您这样的得道仙人来说,用拐杖量几下就到了,算不了什么的。这样回复您的来信,足以表明我对您诚意。同时,成吉思汗又命刘仲禄:“无使真人饥且劳,可扶持缓缓来”。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第一次见面之前,一直称他为“真人”。从第二次见面开始,称丘处机为“神仙”,此后,再也没有改变。
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使臣商量后,确定1221年春天出发。丘处机又在北京过了一个冬天,二月初八登程,四月初一抵达漠北草原成吉思汗的老营。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帖木格留守于此。帖木格为丘处机提供了马牛各百匹(头)。辞别帖木格,丘处机由北东草原,横穿蒙古本土,于1221年阴历十一月十八,到达撒麻耳干城。丘处机在城中又过了一个冬天,1222年三月初,在成吉思汗的大将博尔术保护下渡过阿姆河(今乌兹别克与阿富汗界河),四月初三达到成吉思汗驻地。
丘处机从北京到成吉思汗的驻地,历时14个月,行程万余里。《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了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12次谈话。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12次谈话大致如下:
第一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四月初五。“上悦,赐坐,食次,问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师曰: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成吉思汗很高兴,赐坐之后又命人端上吃的。成吉思汗直截了当地问:“真人远道而来,给我带来了什么长生药啊?”丘处机坦诚地回答:“有强身健体之法,没有长生之药。”又载:“上嘉其诚实,设二帐于御幄之东以居焉。”成吉思汗赞许丘处机的坦诚,命人在他住的宫帐东侧搭起两顶帐篷,供丘处机居住。期间,花剌子模王子札阑丁反攻,蒙古军失利,丘处机返回撒麻耳干。
第二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八月二十二。成吉思汗把丘处机请到营中,端上忽迷思(马奶酒),丘处机没喝。这次两个人谈的具体内容没有详细记载。“翌日,又遣近侍官合住传旨曰:真人每日来就食,可乎?师曰:山野修道之人,惟好静处。上令从便。”第二天,成吉思汗派近侍官合住到丘处机帐中,传达成吉思汗的话:“真人每天到成吉思汗御帐和大汗一起用餐行不?”丘处机自称“山野”,他说:“我是修道之人,喜欢安静,不过,既然皇上说了,那就按皇上的意思办吧。”这次见面前后6天。
第三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九月十五。“师有所说,即令太师以蒙古语译奏,颇惬圣怀。”丘处机说的是中原话,太师阿海翻译成蒙古语,成吉思汗听了深受启发。
第四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十月初九。“清夜,再召师论道,上大悦。”这天晚上,成吉思汗又召见丘处机论道,成吉思汗听了非常高兴。
第五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十月二十三。“又宣师入幄,礼如初。上温颜以听,令左右录之,仍敕志以汉字。”成吉思汗又请丘处机来到他的宫帐,还像当初见面那样尊重丘处机。成吉思汗静静地听丘处机讲道,仍然让左右侍从用汉字记录。此后的八天中,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一路向东同行,住所不固定。十一月初一,丘处机和成吉思汗分手。
第六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十一月初六。这次见面是太师阿海受成吉思汗之命,来到丘处机的住所相邀。阿海转达成吉思汗的话说:“左右不去,如何?师曰:不访。”成吉思汗不让丘处机的弟子跟随,丘处机说可以。同时,丘处机也请阿海转达他的想法。丘处机喜欢安静,他不想住在成吉思汗军中,一是成吉思汗军中人马众多,二是成吉思汗总是赏赐给他财物。成吉思汗答应了丘处机。
第七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十二月二十八。“帝问以震雷事,对曰:山野闻国人夏不浴于河,不浣衣、不造毡,野有茧则禁其采,畏天威也,此非奉天之道也。尝闻二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闻国俗多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众。上悦,曰:神仙是言,正合朕心。”成吉思汗问打雷的事,丘处机说:“我听说蒙古人夏天不在河中洗澡,不洗衣服,不洗毡子,野地里有蘑菇也不准采食,怕触怒天威,这不是敬天之道。天下间的罪行有千种万种,但最大的罪是不孝,上天打雷就是在警示不孝啊。我还听说蒙古国的风俗中,很多人不孝敬父母,皇帝可凭借您的影响力禁止这些不合天道的行为。”成吉思汗高兴地说:“神仙这番话正合朕意。”这次见面,成吉思汗把他的儿子、诸王和大臣也叫来了,让他们牢记丘处机的话。
第八次谈话是1223年阴历二月初七。“师入见,奏曰:山野离海上,约三年回,今兹三年,复得归山,固所愿也。”丘处机见到成吉思汗说:“我离开我的道观时说三年返回,现在已经三年了,请让我回去,满足我的心愿吧。”“上曰:朕已东矣,同途可乎?”成吉思汗说:“朕正在东行,我们一起走行不?”丘处机喜静、不张扬、低调的个性又表现出来,他婉言回绝了成吉思汗。
第九次谈话是1223年阴历二月初八。成吉思汗打猎时摔下马,丘处机劝他“宜少出猎”,成吉思汗的回答是:“但神仙劝我语,以后都依也。”你劝我的话,我以后都听。
第十次谈话是1223年阴历二月二十四。“再辞朝”,丘处机再次向成吉思汗请求离去。
第十一次谈话是1223年三月初七。“又辞,上赐牛马等物,师皆不受。”丘处机第三次都向成吉思汗请辞,成吉思汗只得答应。成吉思汗赏赐给丘处机牛马,丘处机什么也不要。成吉思汗给了丘处机一道圣旨,免除丘处机师徒的所有税赋和差役,丘处机欣然接受。
第十二次谈话是1223年三月初十。“辞朝行”,丘处机离开成吉思汗返乡。
丘处机对成吉思汗说了很多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三个方面:一是治国之理——止杀,二是强身之要——清心,三是教民之法——行孝。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止杀”。《元史·丘处机传》载:“拳拳以止杀为劝”以赤诚之心劝成吉思汗不要杀人。又载:“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西征,每天都为前线战事而劳神,丘处机每每劝谏成吉思汗:凡是要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会把杀人当成嗜好。当成吉思汗问起治国方略时,丘处机的回答是:敬天爱民是第一要务。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分别后,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十分关心,他多次写信给丘处机,表达其深深的思念之情。《长春真人西游记》又载:“元帅贾昌至自行在,传旨:神仙自春及夏,道途匪易,所得食物、驿骑好否?到宣德(今河北宣化)等处,有司在意馆榖否?招谕在下人户得来否?朕常念神仙,神仙无忘朕。”元帅贾昌从成吉思汗的驻地赶来,传达成吉思汗的问候:“神仙春天时离开我,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沿途艰辛,吃的好不?住的好不?车驾好不?到了宣德等地,地方官安排的满意不?那些归降我的人迎接你没有?朕经常想起神仙,神仙也不要忘了朕。可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想得多么周到。
丘处机离开成吉思汗,又走了大约一年。1224年春,丘处机西行归来,到达北京。在他余生的三年多时间里,再也没去山东。
1227年,成吉思汗全力进攻西夏,战事很紧张,但他仍不能忘记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载:“五月二十有五日,道人王志明至自秦州,传旨改北宫仙岛为万安宫(北京北海太液池南部),长春观为长春宫(今白云观),诏天下出家善人皆隶焉,且赐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处置。”阴历五月二十五,道人王志明从秦州而来,他带来了成吉思汗的圣旨,圣旨中说,将北宫仙岛改为万安宫,长春观改为长春宫,令天下出家修炼之人都要听从丘处机的管理,并赐金虎牌,强调道家的一切事务全部由丘处机决断。
一般来说,佛家修炼的地方叫寺,道人修炼的地方叫观,帝王的住所才叫宫。成吉思汗改“观”为“宫”,这说明成吉思汗把丘处机视为帝王。礼遇之高,由此可见。
1227年阴历七月初九(公历8月22日),丘处机在北京白云观仙逝,享年80岁。阴历七月十二(公历8月25日),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省清水县,享年66岁。
从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相见到各自离开人世,前后5年多,他们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但丘处机的“止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成吉思汗,此后蒙古铁骑征战,大大减轻了对平民的伤害。今天,北京白云观中的邱祖殿(后人因避孔子名讳,将“丘”改为“邱”),有一副乾隆皇帝写的对联:“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既表达了对丘处机的敬仰,也表达了对成吉思汗从善如流的赞誉,同时,也概括了成吉思汗和丘处机之间至诚至深的交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的传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