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到底在哪儿躲在什么地方被抓到都?

帖子主题:塔利班与美中情局斗智斗勇:美中情局找本拉登约8年未果
共&0&个阅读者&
军号:3256420 工分:486454
/ 排名:123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塔利班与美中情局斗智斗勇:美中情局找本拉登约8年未果
期是日,时间是凌晨1点,地点是巴基斯坦内,一个本应平静的村庄,突然间嘈杂一片。被称为美军特种精锐中精锐的第6海豹突击队(后文简称海豹6队),向村庄内的一处豪宅发起突袭。2001年的“9.11事件”背后主策划者本拉登(后文简称拉登)遭当场击杀。有人认为,击杀拉登,海豹6队立得头功。实则不然,美中情局(后文简称CIA)为这事可说是“操碎了心”。不要小看CIA,该组织可调动分布在全球的海、空、陆力量。海豹6队没有CIA提供的情报,击杀拉登也只能是句空话。一,想要找到拉登,先得找到一名代号为“科威特”的关键人物。2001年,“9.11事件”震惊国际公众。CIA立即展开调查并做出判断称:这起事件是由阿富汗塔利班(后文简称塔利班)制造,背后主策划者为拉登。令CIA感到万分头疼的问题是,拉登到底躲在哪里?据多方情报,当时,拉登身体状况相当糟糕。国际媒体接连6次报道过“拉登病亡”的消息。CIA认为,拉登极可能是继续躲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一带。也就是说,拉登不大可能远距离转移至其他地方。1998年,美军利用卫星电话信号,向塔利班的营地发射导弹,塔利班遭重创。从那时起,拉登便不再使用电话。那么,拉登又是如何向下层传送命令呢?CIA思来想去,得出的唯一结论是,拉登有专门传送命令的信使。显而易见,CIA想要找到拉登,最可行的办法是只有一个,即找到拉登的信使后顺藤摸瓜,可是,拉登的信使又该如何去找呢?2002年,CIA从关塔娜摩监狱中的一名恐怖分子口中得知:一名代号为“科威特”(后文简称“科威特”)的人是拉登的信使。他不仅掌握塔利班内部信息,还可与包括拉登、扎瓦赫里(拉登为一把手,扎瓦赫里为二把手)等塔利班高层人员进行联系。CIA下定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要找到关键人物“科威特”。二,阿富汗塔利班与美中情局斗智斗勇,美中情局想尽办法也找不到本拉登。2003年,美军在巴基斯坦抓获塔利班三把手哈立德,CIA希望从哈立德口中获知关于“科威特”的情报。于是,哈立德被送至关塔娜摩监狱关押。CIA发现,要想撬开哈立德的嘴并非容易的事。为此,CIA对哈立德动用残忍至极的水刑。据说,哈立德一共经历了183次水刑。前面的183次都硬是扛了下来,到第184次时,哈立德实在不堪CIA的折磨。哈立德向CIA称:“科威特”虽然是拉登的信使,但“科威特”并非塔利班的关键人物。并且,“科威特”早已退休。恐怖分子居然也有“退休”一说。CIA当场便意识到,哈立德明明在撒谎。然而,CIA不再指望能从哈立德口中套取情报。2004年,美军在伊拉克抓捕哈桑。哈桑是塔利班的高级成员之一,他告诉CIA称:“科威特”就是拉登的信使,与塔利班新任三把手阿勒利比关系甚是密切。CIA只要抓住阿勒利比,就可以获知“科威特”的情报。2005年,美军抓捕阿勒利比。阿勒利比坚持称:他之所以接任哈立德的三把手位置,是因为一名信使向他传递的命令。而那名信使根本不是“科威特”。CIA经分析后认为:阿勒利比的话不可信,因其说话语气太过坚定。塔利班两名三把手都在有意保护“科威特”。按理,只有拉登才有权向阿勒利比下达接任三把手的命令。所以,找到“科威特”也就找到了拉登。可有关“科威特”的线索,基本是断了。2009年前,CIA始终无法找到“科威特”。换言之,CIA找拉登约8年未果。[国际反恐作战系列第1篇]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塔利班与美中情局斗智斗勇:美中情局找本拉登约8年未果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塔利班与美中情局斗智斗勇:美中情局找本拉登约8年未果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拉登被击毙住所内部曝光 美使馆严防报复(组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画面,显示了本·拉登被击毙时其藏身住所内部情况。该处住所位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画面,显示了
  (电话连线):  劳春燕:现在本台记者徐圣益已经赶到了本•拉登被击毙的地点阿伯塔巴德,我们现在就来跟她连线,徐圣益你好。  徐圣益本台记者:主持人,你好。  劳春燕:跟我们介绍一下,阿伯塔巴德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区域?你在本•拉登的住所外面看到的情况又如何?  徐圣益:阿伯塔巴德是位于首都伊斯兰堡以北110公里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和西北边境省的很多普什图聚居的城市不一样,这个城市是以哈扎拉人聚居的一个城市。这也是和过去媒体描述的,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隐藏的地方不一样的是,他们一般都会认为,本•拉登会隐藏在普什图聚居的白沙瓦或者部落地区,现在他选择的是阿伯塔巴德,表明他还是有非常高的隐蔽的能力的。  当5月2日中午记者驱车两个半小时抵达阿伯塔巴德,试图接近本•拉登的住所的时候,就遭到了警察以及士兵的阻挠,但是因为当地的居民带领着记者抄小路走了近20到30分钟,抵达了媒体所报道的本•拉登住所。这一路主路上都是有重兵,我们是走小路,来到了离住所背后差不多40到50米的一座民居。  从那里观察,记者看到其实这座房子就是一个白色的二层小楼,和周围的房子其实没有太多的差别,唯一的可能就是它的长相对比较高一些,大概有3米多高,是砖砌的,上面有铁丝网。小楼的整个面积大概有200到300平米,有一个独立的院子是700到800平米。有媒体也说,本•拉登的这个住所超级豪华,价值100万美元。但是结合记者的观察以及周围居民的估算,其实它和周围的楼的价格差不多,差不多在400万卢比到500万卢比之间,这就相当于一个40万到50万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周围居民对居住在这个白色二层小楼里边的住客,其实还是挺好奇的。因为这里边的人行踪总是很神秘,他们神神秘秘地来,又神神秘秘地走,跟当地人没有过多的交往,但是他们也没有深究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身份的人。  他们所在的比拉尔镇是一个中产阶级居住的地方,富豪们居住的地方在离比拉尔镇差不多500公里以外的地方。记者在那个比拉尔的时候,也采取了周围的邻居,很多人表示,他们在前天的晚上都听到了轰轰的直升飞机从自家的楼顶上飞过,炮声一阵以后,飞机一路又开始平静了。所以,第二天当他们看新闻的时候,发现原来自己的邻居就是本•拉登。  劳春燕:非常感谢徐圣益来自巴基斯坦的报道。  接下来我们要再来连线本台驻华盛顿的记者何岩柯。岩柯,你好。  何岩柯(本台记者):你好,劳春燕。  劳春燕:可以说5月1日恰恰是离“9•11”,十周年只剩下了4个月零10天,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听到了本•拉登已经被美军击毙的消息,不知道美国民众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反应?  何岩柯:很多美国人都表示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他们希望这个消息可以为那些在“9•11”事件中失去亲人的人带来一些安慰和交待,像《纽约时报》的文章就表示:在兴奋的这种气氛之下,有些伤害实际上是无法愈合的。  对于美国人来说,“9•11”不可逆转地给他们的记忆留下了很多创伤。很多人认为,这对于在内政和外交很多问题上有深刻分歧的美国人来说,是个团结的时刻,因为本•拉登之死象征着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一大胜利,同时对奥巴马的执政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本•拉登之死对“基地”组织这个恐怖组织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挫败。  劳春燕:非常感谢何岩柯来自华盛顿的报道,谢谢。  大家可能都非常好奇这一次美国到底是如何找到本•拉登的藏身之处的?咱们也整理了一下,根据我们所收到了信息,美国方面大概是用了五步找到了本•拉登。  第一,在2007年之前,CIA,也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获知了拉登的一位信使的信息,知道了这位信使的化名,也知道拉登非常信赖这位信使。  第二,大概是在2007年左右的时候,确认了这名信使的真实的的身份。  第三,在2009年的时候,也就是两年多以前,确认了这名信使及其兄弟在巴基斯坦经常出没的一个地点,这名信使的兄弟同样也是本•拉登的一名信使。  第四,在2010年的8月,消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方面确认了这两名信使兄弟在阿伯塔巴德的确切住所,也就是发现了本•拉登了藏身之处。  第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发现在这个住处里边,不仅住了信使两兄弟,同时也住了本•拉登。  怎么会找到阿伯塔巴德的确切的住处呢?我们再来看,有关媒体也总结了本•拉登住处当时露出的5个破绽。  第一,它在阿伯塔巴德当地属于面积特别大,这处宅邸面积特别大,大概有8倍于周边的住宅,比周边的住宅面积要多了8倍之多。  第二,它的戒备非常森严,可以看到高高的院墙,院墙有4到6米,而且有两道安全门,而且这个院子里边还有一个三层的小楼。刚才我们的前方记者徐圣益告诉我们是两层的小楼,但是我们通过多处媒体的信息,都报道的是里边有一座三层的小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座三层小楼的前面,还有多处内墙进行了阻挡,所以显得非常神秘。  第三,它的通讯,这样的一座豪宅,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  第四,垃圾全部焚烧掉。  第五,它的房价。刚才我们的前方记者说,可能不到100万美元,也有40、50万美元,但是据美军情报部门得到的消息是,房主,也就是信使俩兄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经济来源,无力负担那么昂贵的一处宅地。  正在评论:拉登藏身隐秘为何仍被发现?  劳春燕:首先要请教一下我们的两位专家,从这5个破绽来看,是不是就能够知道这里边躲的人不是一般的人?  叶海林特约评论员:我觉得是这样的,看了美国方面现在提供给我们的5个破绽,加倍怀疑这5个破绽全是美国人讲给世界公众,特别是讲给现在的“基地”组织的残余的人员的一个故事。它真正要保卫住的是它可靠的信息来源,因为这5个破绽,既可能指向一个恐怖分子头目,也可能会指向一个毒品贩子。这些事情都是可疑的,但是可疑的人一定是本•拉登吗?这个是不一定的,特别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个时间跨度非常长,美国从2007年开始锁定这两个人,一直查下来,如果用5年的时间最后才能确认的话,这条线索恐怕在跟的过程中你早就跟断了,要考虑到这个时间和这5个因素,实际上很可能是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美国有另外的情报来源,但这个情报来源依然是有价值的,这个事情是绝对不能被别人知道的,现在就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在这样一次计划周详、成果卓越的行动之后,马上提供这么多信息,这个信息多一半是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透露的。
&&&&&2&&&&&
标签:拉登死亡
本栏目最新文章
圣诞节(Christmas或Cristo Messa ),译名为“基督弥撒...
热门关键词拉登最后家庭生活:轮流陪三位妻子 都不得罪_网易财经
拉登最后家庭生活:轮流陪三位妻子 都不得罪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他的尸体24小时之内就被葬于阿拉伯海。不过,拉登死了,天下并没有太平,“基地”分子忙着复仇,恐怖袭击此起彼伏。而对拉登妻子的审讯,也爆出了拉登生前的不少“秘闻”。
“基地”同伙疯狂报复
美军海葬拉登时比较匆忙,许多人至今想知道美国为什么那么着急海葬拉登,当时的情形又是怎样的。5月22日,负责海葬仪式的美军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开到香港。美军只安排媒体30分钟到45分钟的采访,并且不允许提海葬拉登一事。尽管如此,仍有香港媒体爆料称,有位美军水兵上岸后,在酒吧喝了几杯,大脑一热,忍不住向一位酒友吹嘘起“拉登是怎么海葬的”。谁想到,这位“酒友”是位香港记者假扮的,很快把这名水兵的话全捅了出去。据美国水兵说,拉登海葬前后历时45分钟,士兵们用白布裹住拉登尸体,装进一个袋子。一名军官宣读伊斯兰经文,另一人把经文翻译成阿拉伯语。随后,拉登的尸体被放在一块倾斜的平板上,缓缓滑入北阿拉伯海。据说,水下还有条潜艇,负责监视尸体是否沉到海底。水兵吹得神乎其神,但美国军方对此未予证实。
拉登被沉入大海,他的“基地”同伙却没有善罢甘休。5月23日,美国监听机构称,拉登的副手、“基地”组织头目扎瓦赫里发表录音讲话,号召沙特阿拉伯和也门民众起来“搞革命”,他在讲话中大骂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和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都是“西方一手扶持的”。虽然录音是扎瓦赫里在拉登被击毙前录制的,但现在发布出来,多少有点煽风点火的味道。
事实上,“基地”分子可不是光说不练。5月19日,“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头目在巴阿边境开了个“峰会”,主题就是怎么报复美英等西方国家。据说,“基地”军事头目、当过特种兵上校的埃及人阿德尔气呼呼地说,要在英国首都伦敦“搞次大行动”,因为“英国是欧洲的脊梁,必须把它砸了”,他还说,“我们许多人已经潜伏在那里(伦敦)”。对此,英国政府不敢怠慢。报道称,警方已授权伦敦交警在轨道交通系统内带枪巡逻,还对一批警员进行武器培训。
美国也没闲着。海豹突击队击毙拉登后,在拉登藏身地缴获不少机密文件,奥巴马在中情局的讲话中曾说,这是“从恐怖主义头目那里缴获的迄今为止最大的情报宝库”。美国情报界对情报进行一一分析,认定“基地”组织可能的报复是针对海上能源供应,包括袭击油轮。为此,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联邦调查局已经给各州执法机构通报消息,以提高警戒。
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拉登被击毙后,武装分子多次袭击重要的军政目标:5月13日,巴西北部军事训练中心被攻击,8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20日,白沙瓦美国领馆车队遇袭,1死11伤;当晚,巴阿边境北约车队被炸,16人死亡;21日,阿富汗喀布尔医院被炸,6死23人伤;22日,卡拉奇一海军基地遇袭,上百人伤亡;25日,白沙瓦警察局遇袭,6死30人伤。塔利班武装发表声明说,这其中有些是他们干的,是“为拉登报仇”。不过,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传言“基地”组织要袭击巴核设施甚至核武库。巴媒体最近报道,离22日遇袭的巴海军基地不远,就是费萨尔空军基地,那里据说储存有核武器。这引起了外界极度担忧。5月24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表示,“巴基斯坦的核武库是安全的,受到良好保护”,但核安全“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也门,5月28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宣布在南部阿比扬省建国。到5月31日,政府军仍在与武装分子激战,并抓获了不少武装分子。媒体普遍认为,这一事件反映出“基地”组织的壮大。
死前据说非常苦闷
“基地”同党们在报仇,拉登几房妻子也成了媒体的“宝藏”,谁都想从她们那里打探出拉登最后的隐秘生活。
众所周知,拉登结了6次婚,其中一次离婚,一次是48小时就分手的“闪婚”。他被击毙时,还保持着4段婚姻,除大老婆娜杰瓦外,其他3位妻子都在他身边。这3人中,年龄较大的是62岁的萨比尔和54岁的希哈姆。萨比尔有阿拉伯语学位,1985年嫁给拉登,之前当过老师。希哈姆有伊斯兰法博士学位,也教过阿拉伯语。引起议论最多的是最小的妻子、也门姑娘阿马尔·萨达赫。2000年,17岁的阿马尔嫁给年长自己30多岁的拉登。婚后,她家人只在阿富汗见过她一面,此后就再没见面。2001年,美军即将打进阿富汗,拉登让妻子们离开,但阿马尔决意要与拉登一起“成为圣战烈士”。不过,按阿马尔家人的说法,她虽然性格倔强,思想保守,却不是极端主义分子。5月2日,当美军冲进拉登卧室时,阿马尔就在现场,她腿部中弹,并亲眼见到拉登被击毙。
拉登死后,巴基斯坦当局开始审问他的3位妻子。3人一度很团结,坚持一起接受问话,由萨比尔当代表回话。目前,巴方想在审讯完毕后,将她们都遣返回原籍。在巴方安排下,美国已与她们进行接触。据称,她们都对美国人“充满敌意”。
报道称,拉登藏身大院时,生活并不幸福。巴内政部长马利克说,当地流传一个笑话,说拉登自己把行踪透露给了中央情报局,因为在这5年中,他已经被妻子和孩子们“逼得发疯”了。在6米高的围墙围成的“牢笼”内,孩子们吵闹不休,3个妻子争风吃醋,口角不断。具体来说,是拉登的两位大老婆联手对付阿马尔,因为对这个“只有她们年龄一半的年轻女人”,两人都看不上。其实,连拉登母亲当年也不赞成拉登娶个“下一代”,年龄差距实在太大。不过,据报道,阿马尔2011年生了一对双胞胎,让拉登很是高兴,也让两位“大姐”更是心存妒忌,于是,彼此之间争来吵去时常发生。拉登虽然恼火,但也没办法,只能让两位年长的妻子住二楼,阿马尔住三楼,自己就在两层楼之间住,还得“公平分配时间”,哪头都不能。
拉登藏身的阿伯塔巴德是座中小城市,经济条件不好,整个城镇经常缺少电力供应。大院里生活设施也很匮乏,虽然卧室里有台小电视机,但是因为缺电,拉登也很少能看。为了安全,他还不能用手机,不能上网,日子单调得比坐牢还难受。美国情报人员后来给拉登起了个外号叫“踱步者”,因为他们从间谍卫星的监控画面上,经常看到拉登苦闷地在大院里面独自踱步。
到底谁是“叛徒”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是阿马尔让中情局找到拉登,甚至说阿马尔早就和美国情报机构有了联系。
英国《每日邮报》不久前曝光了一本海豹突击队袭击拉登时携带的“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拉登的住所和他的衣着,上面还有阿马尔和信使阿萨德·汗的照片,以及对拉登一名亲信的外貌特征描述。在说明书中,54岁的拉登身高至少1.9米,“总是穿件浅色长罩衫,外面套件深色背心。有时候也会戴浅色祈祷帽。”巴内政部长马利克说,这是拉登住所内有人泄露的重要情报。至于是不是阿马尔,现在不好说。4年前曾审问过“基地”组织高级头目的中情局官员卡尔说:“当然有可能是内部人透露了情报。”
之所以怀疑阿马尔,是有媒体报道称,她在“9·11”事件后,曾经一度离开拉登,经巴基斯坦回也门,后来又辗转返回拉登身边。2002年,阿马尔曾在伦敦接受沙特一妇女杂志采访,说起自己的经历:“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对阿富汗实施轰炸,我们向山区转移,并在山洞里生活了两个月,最终他(拉登)的一个儿子和一些部落人士过来接我们,把我们交给了巴基斯坦政府。”虽然这个说法的真伪还难以辨别,但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既然阿马尔能接受采访,又回到巴基斯坦与拉登重聚,那么,中情局就不会跟踪阿马尔找拉登吗?有媒体就此推测,可能从2002年开始,中情局就牢牢监控着阿马尔,并掌握了拉登的动向。当然,现在也有说法称,是信使最终暴露了拉登的行踪,还有说法称,拉登5年前就已被击毙,这次只不过是美方“演了一场戏”。这些说法,现在还没有办法证实。
但分析人士称,美国想在拉登妻子身上挖多少有价值的情报,不是很现实。一位与“基地”组织有过密切往来的沙特妇女说,“基地”组织的头目们大都不愿与妻子们谈“公事”。1997年采访过拉登的巴基斯坦记者哈米德·米尔说:“奥萨马曾经告诉我,男人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秘密与女人分享。”这也许是拉登多年来的经验之谈。看来,围绕拉登的许多秘密,是要和他一起葬身大海了。
(原标题:拉登最后家庭生活:轮流陪三位妻子&都不得罪)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查看: 1045|回复: 9
穆沙拉夫重申本拉登还活着,美军称他就躲藏在巴基斯坦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P&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继早前在纽约告诉媒体他坚信本拉登还活着之后,9月27日又在荷重申,审问结果和技术情报都表明本拉登仍然活着。不过,驻阿美军总司令当天则表示,美军相信本拉登可能就躲藏在巴基斯坦。
正在荷兰访问的穆沙拉夫,27日在被记者问及本拉登的命运时说:“我们掌握的证据是我们逮捕的嫌疑人的供词,另外还有技术证据。”他本月初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采访时也说,他“有理由相信”拉登还活着。
穆沙拉夫说:“我们有很多情报。这些情报有的是人力情报,有的是技术情报,包括通过空中监视获得的情报。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做出判断的情报结构。”
但穆沙拉夫同时承认,拉登下落不明。他说:“我不知道他在哪里。我希望我知道。”去年,穆沙拉夫躲过两起针对他的暗杀行动。这两起阴谋据信是与基地有关联的武装分子策动的。
路透社报导说,不过,驻阿富汗美军总司令大卫.巴尔诺中将当天则表示,本拉登及其助手扎瓦赫里等基地恐怖组织重头人物不可能在阿富汗,这些人更有可能在巴基斯坦。
巴尔诺说,自2002年以来,美军就没有在阿富汗逮捕过重要的基地人物,相反自今年3月以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已经逮捕或者击毙了数十名与基地有关的恐怖特工。 &/P&
&P&巴尔诺指出:“我们几乎找不到基地高级人物仍在阿富汗活动的证据,因为基地骨干在巴基斯坦的偏远地区可以得到外国战士的更好保护。”
美国有线新闻网报导说,驻阿美军女发言人基顿当天在谈到巴尔诺的上述评论时证实,路透社已“准确”地报导了巴尔诺中将的谈话内容,本拉登等可能躲藏在巴基斯坦境内。
报导说,目前巴基斯坦人正率领一个追踪小组在阿富汗境内围剿基地恐怖组织成员,特别是对巴阿边境的部落地区。美国并未正式参与这些军事行动,但向巴基斯坦方面提供了支持。&/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4:52:48编辑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拉登已经像耐克,可口可乐一样,变成了一个品牌了。[em05][em05][em05][em05][em05]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请穆沙拉夫网开一面。留得本.拉登在,好让美国忙,世界就会以小不安宁换来大安全。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很快就能知道霉菌有没有抓到本拉等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拉登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P&&/P&&P& &B&&/B&
请穆沙拉夫网开一面。留得本.拉登在,好让美国忙,世界就会以小不安宁换来大安全。 &/P&&P&&/P&&P&对,我支持&/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反恐反的太彻底,对巴基斯坦没好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P&碰到“东突”就往死里打,碰到塔利班,“基地”就网开一面!&/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P&我只讲三句话:&/P&&P&留得拉登在不怕没钱收&/P&&P&万物生长靠太阳,恐怖事业还要靠拉登&/P&&P&生子当如本.拉登&/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大家都错了,实际上是,美国要插手什么地方,拉登先生就藏在什么地方。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正文
“杀死拉登的男人”就因为这么个事被抓了
  奥尼尔与被他射杀的拉登
“杀拉登的男人”美前军官疑因醉驾被捕
  据港媒报道,曾射杀恐怖大亨拉登的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员奥尼尔,疑因醉酒驾驶被警方拘捕,并准以685美元保释外出。
  事发在当地时间周五凌晨2时许,有路人在蒙大拿州街头看见一辆汽车停泊在便利店门外,但司机看似没有知觉,因此报警。警方到场后发现奥尼尔看似酒醉未醒,叫醒时他一脸茫然,而汽车引擎仍然开着。
  奥尼尔拒绝接受酒精测试,因此被警方拘捕,他事后也没能通过测试。他向警方表示自己只喝了一罐酒,并否认曾经服药以助入睡。
  编译:冯小江
  “是本?拉登,他们找到他了。而我们,将被派去解决他。”
  罗伯特?奥尼尔,这个自称击毙拉登的前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员,在拉登死后的第三年,决定对外说出真相。
  38岁的奥尼尔来自美国蒙大拿州,当时隶属美军精英部队海豹突击队六分队,在执行突袭拉登计划前,奥尼尔已经有了显赫的战功。击毙本?拉登次年,即2012年9月初,奥尼尔就以高级军士长的军衔退役。在海豹突击队16年里,他一共获得了52枚奖章,包括击毙拉登后获得的银质奖章。
  然而英雄的结局似乎不太好。由于提前退休,奥尼尔没有拿到一分钱的退休金。根据美国军方的规定,只有服役满20年才能得到退休金。
  当地时间11月11日和12日,美国福克斯新闻台分上下两集播放了名为“那个射杀拉登的人”的纪录片,奥尼尔“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他是如何训练成“海王星之矛行动”即击毙拉登任务的精英成员,以及行动中的惊险历程,如“黑鹰”战机为何意外坠毁、行动成员们如何担心未来的生活、射杀拉登的过程、临死前这名恐怖大亨做了什么,还有恐怖分子的行动以及队员在事后的秘密庆祝,包括他将当时穿的T恤赠给“9?11”纪念馆。
  没想到能活下来
  奥尼尔说,接到任务后,他和其他海豹队根本没想过,他们还能活下来。
  “训练得越是刻苦,我们越是明白,这会是一次有去无回的行动。”奥尼尔回忆称,“当目标人物所在的房子被炸毁,我们就将死在那儿。即使能够侥幸逃生,我们也不会活得太久,那些巴基斯坦人不会放过我们,我们或许就将在巴基斯坦的监狱了此残生。”
  尽管可能因此丧命,奥尼尔却并不希望奥巴马总统采取其他策略除掉拉登。他说,战士们觉得这是一项值得他们豁出性命的任务,“既然我们终将一死,那么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至少我们能够杀了他(拉登),即使是和他同归于尽。”
  奥尼尔相信,他“绝对”是拉登生前见到的最后一人,想起当时发生的一切仍好像历历在目,“我不知道这是我做过最好的一件事,还是最坏的一件事,但无论如何,是我杀死了拉登”。
  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中,奥尼尔向《华盛顿邮报》证实,正是他射出了致命的一枪,击中了拉登的前额。他也承认,还有至少两名其他海豹突击队成员参与了这次枪击行动,其中一人就是此前因出版《艰难一日》成为畅销书作家的马特?比索内特。
  奥尼尔说,之所以决定站出来面对公众,是受到“9?11”事件罹难者家属的触动。在“9?11”事件国家纪念博物馆开幕之前,奥尼尔与罹难者家属进行了一次令人动容的会见,“家属们告诉我,如果能多知道一些关于拉登之死的内幕,他们会觉得好过一点。”于是奥尼尔下定决心以前海豹突击队员身份,向人们揭露拉登是如何走到生命尽头。
  奥尼尔透露,当时和其他5名海豹突击队队友一同进入了巴基斯坦城市阿博塔巴迪拉登藏身的别墅,最终抵达拉登和妻子居住的3楼,并将拉登击毙。
  队员们分别搜查不同的房间,奥尼尔在先锋队员(后被媒体称为“关键人物”)身后的2号位进入房间,完成了在拉登卧室的最终枪击。拉登当时一度出现在门口,最前排的队友朝他开了一枪,但被拉登躲过。
  “我滚过队友身边,进入了房间,当时就在门口。”据奥尼尔回忆,“拉登就站在那里,他的手搭在一个女人的肩上,正把她往前推。”尽管房间很黑,但奥尼尔透过夜视镜清楚地看到了拉登,“那一秒,我朝他开了枪,连续两枪击中了前额。”奥尼尔在接受《时尚先生》专访时说道,“开出第二枪后,他倒下了。当时他仍在地板上想要向前爬,随即我又朝他开了一枪。”
  奥尼尔说,拉登在被击中第三枪后随即死亡,他的头骨被第一枚子弹击裂。
  “我没想到我会活下来。”奥尼尔反复说道。
  备受舆论指责
  美国军方对于奥尼尔公开身份的做法十分不满,海豹突击队指挥官马格瑞西和洛西在一封致现役与退役队员的信中说,保持沉默是这支部队最重要的原则。他们认为,奥尼尔的行为非常“丢脸”,并将面临法律诉讼。
  就在福克斯发布节目预告后不久,海豹突击队的现任领导海军少将洛西发布声明称,“海豹”突击队员应把自己定位为“保持沉默的职业人士”,不因自己所执行的任务寻求荣誉。违反对自己所执行任务保持沉默规定的“队友”是“自私的”。纵使任务已经完成,突击队队员亦不允许公开任务相关的机密。他还表示,不会容忍任何故意和自私的行为,更警告若泄露军方机密,该突击队队员将承担法律后果。
  海军少将洛西评论称,海豹突击队员不应公开谈论他们执行的任务,或者试图因为所从事的工作得到更多的褒奖或金钱。“我们不允许任何自私的、漠视团队核心价值观,以换取公众名声或经济利益的做法”。
  “类似的事情出于某些原因并未公开。”前海豹突击队员、《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内幕》作者唐曼恩曾公开表示,“这样公开谈论违背了我们团体的性质。”但是,曼恩也为奥尼尔稍作辩护,“首先,政府在拉登死后就公布了海豹突击队六分队负责执行这项行动,这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并且比起奥尼尔、比索内特独揽了更多的功劳。”
  “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公众希望知道更多。”曼恩对此感到担忧,“但是,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危险的世界,军事机密应当得到保护,这不仅为了我们军队工作人员的安全,最终也是为了所有普通民众的安全。”
  外界对于奥尼尔的质疑,不但出于对他公开谈论军事工作实质内容,还在于对他枪杀拉登这一说法的怀疑。对此,奥尼尔表示,“即使是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我什么都不是,但是有一个事实所有人都必须承认,除非你当时就在屋子里,不然你只能知道一些道听途说的内容。很遗憾,知道真相的天底下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死在我枪下的本?拉登。”
  三个版本故事
  然而,奥尼尔并不是第一个站出来“揽功”的前海豹突击队员。两年前,另一位海豹突击队员也曾自称射杀了本?拉登。同时,多位军官和海豹突击队员都曾提及一位重要成员,就是那天晚上在黑暗的楼梯上,开出第一枪、击中恐怖主义头目的第三人――“关键人物”。
  事过境迁三年有余,在巴基斯坦高墙环绕间发生的枪击案,魅力依旧。由于拉登死后没有验尸直接丢入大海,没有拍摄任何现场视频,军方也没有公布拉登死后的照片,致命一枪到底由谁射出,可能永远是谜。
  在接受杂志的采访时,奥尼尔也曾提到过“关键人物”。奥尼尔说,“关键人物”是第一个看到本?拉登的队员,当时朝拉登的头部开了一枪,但是并没击中目标。奥尼尔声称,是他之后开出的两枪击毙了拉登。
  但是,其他军官和海豹突击队员针对奥尼尔的说法表达了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这位目前身份未知的“关键人物”才是事件的关键,在其他海豹突击队员开枪前已经令拉登受了重伤、甚至已经导致拉登死亡。一位前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的指挥官表示,他认为奥尼尔是在拉登倒下后开了确保拉登死亡的一枪。
  马特?比索内特两年前以马克?欧文的笔名发表了《艰难一日》,详细描述了2011年的突袭行动,在他的描述中,“关键人物”对拉登头部开枪,之后他与另外一位攻击者进入房间。“他(拉登)当时仍在挣扎,浑身抽搐”,他这样形容拉登,“另外一名攻击者和我拿枪对准了他的胸部,并且开了几枪。”
  综合各方说法,参与到这次行动的共有5至6名海豹突击队员,其中的两到三人进入另一间房间搜查,剩下的三人参与到最终的射杀行动中。但对事件的描述中仍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首先是在楼梯上的时候,比索内特在书中称“关键人物”已经射中了拉登的头部,而其他消息员认为“关键人物”的射击击中了拉登的肩部或躯干,奥尼尔则称并不清楚这一枪是否击中拉登。其次,3位海豹突击队员进入房间时,看到本?拉登把他年纪最小的妻子拉到身前,“关键人物”过去控制另外几位女性,之后发生的事情在大家各自的说法中存在差别。根据奥尼尔的说法,他在“关键人物”身后直接进入到房间,对着拉登的前额开了两枪,之后又在拉登倒下后朝着他的胸口开了一枪,第一枪致使拉登头骨破裂,并且拉登即刻死亡。其他海豹突击队员证实了这一说法。而比索内特则认为是“关键人物”射出了致命一枪,他说是他在“关键人物”身后直接进入房间,他和另一位海豹队员一同朝拉登胸口开枪。军方拒绝公布是射出最后一击,只证实第六分队执行了射杀本?拉登的任务。
  ( 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西湖雨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后一击 抓捕本拉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