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于prg电子游戏戏还能上岸吗

聊聊大学(22)——沉溺于电子游戏还能上岸吗?
已有 13770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反面教材,聊聊大学
& &前些日子在学校微信群里,老师们聊起一个沉重的话题:本科生中有几位学生因为沉溺于电子游戏,每天呆在宿舍,不去上课,挂科无数,很可能要退学了。这些学生当初的高考排名都在各省前五百名,属于资质很高,成绩拔尖的孩子,可在入学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变得消极,沉溺,甚是让人感到痛心。 & &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对学生态度大加批判,有的对学校教育深刻反思,而我则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在大学时代,我就曾是一名沉溺于电子竞技的学生。 & &在十五年前,当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一时无法适应和解决,转而迷恋上一款当时在互联网上非常热门的电子竞技类游戏——CS(反恐精英)。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我和身边一些“同类”一起搭伴,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战队,进入了一种白天不上课,晚上不睡觉,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比赛第一,友谊第二,吃饭第三,睡觉第四的忘我状态。这种打鸡血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我的战队拿到了全校冠军,全国电子竞技大赛(CIG)广州赛区4强,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华南赛区8强的比赛名次才告一段落。2003年我的战队参加WCG华南赛区比赛合影 &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游戏终有结束的那天,电子竞技这四个字说起来固然让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感到兴奋,但这条路的尽头是一个很大的岔路口——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是放弃高考和大学所积累起的一切,以高中学历走上社会,从事职业电子竞技这个行业,还是回归校园,捡起自己满目疮痍成绩单,重新面对老师,考试,还有对自己彻底失望的父母。 & &我的队友们对此有过短暂的交流,大家发现,虽然我们花了两年的大学时光狠狠地玩了一把,但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游戏之外的理想,也许这些理想曾经因为一些困难而被屏蔽,使得游戏占据了一个人生阶段的主要舞台,但理想,终归是理想。更何况在2003年,中国的电子竞技行业还远谈不上是真正的行业。 & &必须得承认,因为学习困难而选择逃避,跑出去瞎玩两年再回来,学习的困难非但没有减小,反而增加了无穷多倍,毕竟,身上多了几十个学分的课程需要重修。那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 &我想我和队友们都是幸运的,经过大四一年的奋起努力,我们都顺利拿到了学位,而在十几年后相聚,发现彼此的生活也都走上了正轨。不过,这并不能抵消当初沉溺于虚拟世界中的游戏而承担的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为幸运的只是少数,我在电子竞技圈子里认识的大部分大学生同伴,最后都没有能够顺利毕业。那段沉溺于游戏的日子在整个人生的尺度来看,带给他们的,更多的不是一时的峥嵘,而是永恒的苦涩。 & &回忆到此处,我长叹一口气,在此写下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看法: & &一、电子游戏能不能“开发智力”,答案很明确:能!电子游戏能开发智力,和打篮球能够锻炼身体一样,无可否认。但万事都需要把握一个度,突破了适度界限,事情就会截然不同。就好比每天打1小时篮球,和朋友们随便玩玩,劳逸结合,有益身心,但如果变成每天打10小时篮球,要组队训练,要请教练,要参加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比赛,这件事便不再是简单的玩玩,而是替代其它一切,成为你生活中最主要的科目。——你必须想清楚,这件事这样做,值得不值得。 & &二、电子游戏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比篮球更容易找到玩伴和场地,更容易组织比赛,其虚拟而华丽的界面以及不需要遵守物理定律的规则设置,也更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神魂颠倒。起初很多人是出于消遣,减压的目的接触电子游戏,但他们当中自控力较差的一部分人很快会上瘾,在不知不觉中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进去,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三、虽然在很多人眼里18岁考上大学以后,学生就算是成年人,父母也都会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但必须得明白,不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已经具备良好的自控力。很多人开始只是想放松一下,但有的人一放松,就再也没能收回来。 & &四、高考结束后,巨大压力源不复存在,学生思想懈怠,大多抱有人生已经彻底解放的态度,而大学的课程难度则比中学课程难度突增一个数量级,加上学生社团活动和大学生活带来的新鲜感分散了注意力,使得一部分学生对突如其来的学业难度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容易在学习上遭受挫折。这种挫折需要很大毅力去克服,而逃避困难则是人身上的动物本能,所以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以课程压力太大为借口,寻求逃避的出路,游戏与恋爱是最多的选择。 & &五、有人认为学生沉溺于游戏而厌学,最主要原因是老师们教学水平不足,无法将学生吸引至课堂,抱有这样观点的人其实完全不了解电子游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比电子游戏更容易让人沉迷,那就是毒品。 & &六、在我看来,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学生最容易沉溺于游戏的时期。如果有什么是学校能够做的,那么首先要在新生入学前教育这方面做文章,在高考录取后就提前告知学生和家长大学学习面临的课程难度,提醒他们不要懈怠,做好思想准备。其次要有针对性的保护低年级的本科生,避免他们在自控力未能完全成长,又未完全适应大学课程和生活的情况下接触更多诱惑。我认为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是必要的,诸如在大学校园内网封禁网络游戏的服务器IP地址,这样做虽然无法彻底杜绝玩游戏的所有通路,但可以大幅提高游戏成本,统计意义上也会起到积极效果。——当然,这样做一定会招致批评与反对,但过来人都明白,这是一件良心活。 & &七、最后对酷爱游戏的同学们说一句:如果你没有决定将来从事电子竞技这个行业,那么要注意遵守适度原则,每周游戏时间不要超过10小时;如果你觉得现实无趣,在虚拟世界中才能找到自我,那么请想想你的父母,他们无法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爱你的角色,只能在现实世界中偷偷掉眼泪。本文发表于《国科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宝俊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5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我还没沉迷到为了游戏放弃AA,我老婆只是劝我少玩点,玩着玩着,感觉冷落了老婆,也就关机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他一心玩游戏就不嫖不堵了 这样想是不是好些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没有救了''可以警告一次,二次'但是决不能给他第三次机会。
我就是个酒店设备的推销员。
小北的成长日记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活在当下,悟在心中。。*-*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没有,没结婚前就鄙视
没有不漂亮的女子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第23楼Elsa881763
我是女生,以前也打过2年网游,下副本到半夜。后来疲劳了,慢慢上的少了,加上谈恋爱了就不玩了。现在会玩手机游戏。只要适当,有些网游还是很经典,到现在我也不后悔我打了那2年的网游,还是觉得很有意思。我认为人生什么阶段就应该做什么事,当我意识到我过了玩游戏的年龄了,我就不玩了,可LZ的老公还没意识到。
说得好!!!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 & 想当年我高中爬围墙天天通宵打网游 &现在不也好好地 &对游戏没半点兴趣 & 哈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7398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我LG最近在玩丧尸。。。儿子3岁。。。完全不顾忌******暴力场面对小孩的影响。我恨啊!!!有次我指责他玩电脑,儿子一本正经地说:“爸爸没有玩电脑,他在打怪兽!”唉唉唉
我们的结婚日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3886
我也玩游戏,我老公也玩游戏,说到底是一个自控力的问题,如果你没有自控力,那任何容易沉迷的东西都会迷的。刚工作时候也经常疯玩,心里只有游戏,pve啊pvp,回想一下到现在也玩过好几个大型网游了,但模式都是一样的:升级,认识点朋友,大家一起升级,打副本,搞行会,打装备,帮会战,城战,出新版,以上再轮一次,然后陆续有人脱坑,有新人又来,你总有一天会成为那个不想玩了脱坑的人到最后游戏留给你什么了?无非是一段疯玩的记忆,和几个扣扣上可能还能聊聊的网友。想通以后就觉得无聊了,有这点时间我还不如搞点更有意思的兴趣爱好,遛遛狗,锻炼锻炼,看看书写写字,学学做菜...其实现在也还在玩,只是当纯消遣了,有时间就玩个一俩小时,没时间几天不上也无所谓。玩不动了,觉得把那么多精力时间投进去不值得。
我的梦想是开个宠物医院!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有救啊,换个工作呗,去网络游戏公司吧...本着做一行厌一行的惯例,很快就不会沉迷游戏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不上班肯定不行,孩子可以不用带平时需要帮把手,不aa有点奇葩,也不是沉迷游戏的表现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71楼chh_longlong
远离游戏,远离精神******过度沉溺就是消磨时间,浪费生命。你可以去健身打球运动,强身健体,容光焕发!你可以去旅游摄影远足,饱览风光,开拓视野!你可以去投资理财收藏,资产升值,家庭收益!你可以去学习做个好父亲,陪伴子女成长成才,恩泽后代!你可以去看书阅读,音乐电影演出,熏陶情趣,提高修养!。。。。。。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生命有限,何必你的天地只有游戏呢?——70后男人观感
世界上有种东西叫代沟,兴趣不在那些事情上面凭什么我在闲暇的时候要做那些?生命有限,何必你只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是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沉迷游戏的男人,门口女的排队抢的多了去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有一种办法就是你和他一起玩,他不喊停就一直玩,玩个几天,他累了也不许睡觉,非拉着他一起玩,这样他就能反省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只要发现了,赶紧趁早断,还什么有救没救啊,拖到结婚后,苦自己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没沉迷手机,还好!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家里有个特别爱干家务的男主淫
感谢老天爷如此眷顾我!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我和老公会空闲时候一起玩玩。。LOL这种打个一两把。当初也有沉迷了疯玩的时候,感觉人长大了就会看穿了,觉得没意思的。
我这个人不太懂音乐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6916
老公同学,名校毕业,因为打游戏没办法好好工作,频繁跳槽最后辞职,但是全职打了一年多游戏以后自己忽然顿悟了,出来找了一份待遇还算ok的国企工作,后来结婚后据说表现非常良好,不仅不打游戏了,连出来吃饭唱歌都少有,专心做好老公的说。这个还是看人的
闲置转让:闲置转让:Babybjorn背带,Quinny Buzz, 麦肯齐尿布袋,花式奶瓶架,Beaba全新辅食碗勺,德国PAPA背巾, Bornfree 玻璃奶瓶套装,eachco哺乳枕 /t_94_.htm#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46楼Bugmaster
我一直打游戏的。。从初中的时候星际帝国的时代开始。。而且男生玩的我也玩的。。放暑假么都是日夜颠倒地玩。。大学后期因为有重要的考试,考证,并且有其他爱好了(烘焙)就不怎么玩了工作以后么。。像长假什么的,,还是会忍不住找个游戏打打,,通常是单机游戏。然后现在结婚了么。。又开始打网游了。。和公婆住不需要做家务什么的。。老公有时候要健身看书我也不能缠着他。。个么就自己管自己打游戏。但是一般等他洗好澡,我也会停下游戏去洗澡然后上床一起看电视其实觉得玩的很不爽的。。像平日里也就每天1个多小时的样子。能玩什么啦。。我叫做身边本来就玩游戏的朋友少,习惯了网游也一个人玩,要是一直有好基友一起玩的话怎么脱得了手啦~不然你今天不玩,下次就跟不上基友进度了,就没办法一起玩了肯定游戏里面比较重要老我是很能理解的。。所以还好我老公不打网游。。最多玩玩手游。。不然2个人一起沉迷这个家玩了。。对了我大学时代玩网游的时候,公会朋友一起开着语音打副本,里面有个女的玩着玩着突然在那边说,哎呀妈妈在玩游戏你不要吵,你到爸爸那里去呀我当时就想。。以后我也会这样的。。。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1662
我劝你离婚吧,真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婚前可以,面临结婚应该有节制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21 楼 liuli13
做什么事都要专心,我很佩服那些做一件事可以早7点到凌晨3点的人。哪怕这件事在世人眼里是无意义的。试问我自己就做不到。
这叫上瘾 。跟什么毅力专注毫无关联。对他来说难的是从早7点到凌晨3点不玩游戏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我认识的沉迷游戏的人没一个是做事做人到位的类型。无限歧视游戏迷
素妍女子美容工作室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思妍丽,茱莉蔻美容产品工作室欢迎你,大牌产品,上门服务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看沉迷程度的,你叫他他能停下,那就好。。不是的话,没救了。。
【普陀帮】飒沓流星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作为一个男生和资深玩家,我的建议就是用家庭和责任把你老公拉回来。其实沉迷游戏的人只是觉得这个世界的吸引力比游戏世界里面的少,所以更喜欢活在另一个世界。你要么和他一起在两个世界共同生活,要么就让他知道这个世界更需要他。我的魔兽号是公测的时候就开始玩的,到现在已经10年了。期间AFK了也不少次,每次都是因为爱情或家人,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更需要我,所以离开一段时间,等到日子清闲了,又开始玩了。最近的一次AFK有1年多了,每天回家照顾家里人,陪孩子玩玩,陪老婆看看电视,不去开电脑的日子也过得自在的,不过还是会经常关注另一个世界,可能开了6.0会玩一段时间。游戏只是一种生活而已,只要不牵涉赌博,挥霍和婚外情,还是能改变的,主要看是你的态度和方法了。在此,感谢下我的老婆,呵呵。
78年的天平座风一样的男子只为那一低头的温柔only one,only love,you are everything I care~~~~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聊聊大学(22)——沉溺于电子游戏还能上岸吗?
已有 13772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反面教材,聊聊大学
& &前些日子在学校微信群里,老师们聊起一个沉重的话题:本科生中有几位学生因为沉溺于电子游戏,每天呆在宿舍,不去上课,挂科无数,很可能要退学了。这些学生当初的高考排名都在各省前五百名,属于资质很高,成绩拔尖的孩子,可在入学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变得消极,沉溺,甚是让人感到痛心。 & &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对学生态度大加批判,有的对学校教育深刻反思,而我则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在大学时代,我就曾是一名沉溺于电子竞技的学生。 & &在十五年前,当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一时无法适应和解决,转而迷恋上一款当时在互联网上非常热门的电子竞技类游戏——CS(反恐精英)。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我和身边一些“同类”一起搭伴,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战队,进入了一种白天不上课,晚上不睡觉,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比赛第一,友谊第二,吃饭第三,睡觉第四的忘我状态。这种打鸡血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我的战队拿到了全校冠军,全国电子竞技大赛(CIG)广州赛区4强,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华南赛区8强的比赛名次才告一段落。2003年我的战队参加WCG华南赛区比赛合影 &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游戏终有结束的那天,电子竞技这四个字说起来固然让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感到兴奋,但这条路的尽头是一个很大的岔路口——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是放弃高考和大学所积累起的一切,以高中学历走上社会,从事职业电子竞技这个行业,还是回归校园,捡起自己满目疮痍成绩单,重新面对老师,考试,还有对自己彻底失望的父母。 & &我的队友们对此有过短暂的交流,大家发现,虽然我们花了两年的大学时光狠狠地玩了一把,但其实在每个人心中都有游戏之外的理想,也许这些理想曾经因为一些困难而被屏蔽,使得游戏占据了一个人生阶段的主要舞台,但理想,终归是理想。更何况在2003年,中国的电子竞技行业还远谈不上是真正的行业。 & &必须得承认,因为学习困难而选择逃避,跑出去瞎玩两年再回来,学习的困难非但没有减小,反而增加了无穷多倍,毕竟,身上多了几十个学分的课程需要重修。那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 &我想我和队友们都是幸运的,经过大四一年的奋起努力,我们都顺利拿到了学位,而在十几年后相聚,发现彼此的生活也都走上了正轨。不过,这并不能抵消当初沉溺于虚拟世界中的游戏而承担的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为幸运的只是少数,我在电子竞技圈子里认识的大部分大学生同伴,最后都没有能够顺利毕业。那段沉溺于游戏的日子在整个人生的尺度来看,带给他们的,更多的不是一时的峥嵘,而是永恒的苦涩。 & &回忆到此处,我长叹一口气,在此写下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看法: & &一、电子游戏能不能“开发智力”,答案很明确:能!电子游戏能开发智力,和打篮球能够锻炼身体一样,无可否认。但万事都需要把握一个度,突破了适度界限,事情就会截然不同。就好比每天打1小时篮球,和朋友们随便玩玩,劳逸结合,有益身心,但如果变成每天打10小时篮球,要组队训练,要请教练,要参加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比赛,这件事便不再是简单的玩玩,而是替代其它一切,成为你生活中最主要的科目。——你必须想清楚,这件事这样做,值得不值得。 & &二、电子游戏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比篮球更容易找到玩伴和场地,更容易组织比赛,其虚拟而华丽的界面以及不需要遵守物理定律的规则设置,也更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神魂颠倒。起初很多人是出于消遣,减压的目的接触电子游戏,但他们当中自控力较差的一部分人很快会上瘾,在不知不觉中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进去,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三、虽然在很多人眼里18岁考上大学以后,学生就算是成年人,父母也都会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但必须得明白,不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已经具备良好的自控力。很多人开始只是想放松一下,但有的人一放松,就再也没能收回来。 & &四、高考结束后,巨大压力源不复存在,学生思想懈怠,大多抱有人生已经彻底解放的态度,而大学的课程难度则比中学课程难度突增一个数量级,加上学生社团活动和大学生活带来的新鲜感分散了注意力,使得一部分学生对突如其来的学业难度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容易在学习上遭受挫折。这种挫折需要很大毅力去克服,而逃避困难则是人身上的动物本能,所以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以课程压力太大为借口,寻求逃避的出路,游戏与恋爱是最多的选择。 & &五、有人认为学生沉溺于游戏而厌学,最主要原因是老师们教学水平不足,无法将学生吸引至课堂,抱有这样观点的人其实完全不了解电子游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比电子游戏更容易让人沉迷,那就是毒品。 & &六、在我看来,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是学生最容易沉溺于游戏的时期。如果有什么是学校能够做的,那么首先要在新生入学前教育这方面做文章,在高考录取后就提前告知学生和家长大学学习面临的课程难度,提醒他们不要懈怠,做好思想准备。其次要有针对性的保护低年级的本科生,避免他们在自控力未能完全成长,又未完全适应大学课程和生活的情况下接触更多诱惑。我认为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是必要的,诸如在大学校园内网封禁网络游戏的服务器IP地址,这样做虽然无法彻底杜绝玩游戏的所有通路,但可以大幅提高游戏成本,统计意义上也会起到积极效果。——当然,这样做一定会招致批评与反对,但过来人都明白,这是一件良心活。 & &七、最后对酷爱游戏的同学们说一句:如果你没有决定将来从事电子竞技这个行业,那么要注意遵守适度原则,每周游戏时间不要超过10小时;如果你觉得现实无趣,在虚拟世界中才能找到自我,那么请想想你的父母,他们无法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爱你的角色,只能在现实世界中偷偷掉眼泪。本文发表于《国科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宝俊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5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366被浏览39487分享邀请回答2797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bin电子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