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练习武术在哪里

黄建华:习武、传武、促健康
黄建华:习武、传武、促健康
  在沙县,每天都会有百多人在体育场边上的沙县大洪拳武校习武练拳,健身强体。说起沙县的习武热,武术爱好者们都会提起黄建华。
  黄建华并没有出生在武术世家,但他却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用他自己的话说,纯属无奈。
  黄建华是沙县虬江街道田口村人。一出生就得了遗传性气管炎,日常生活用冷水洗手一次就得发病一次,全身上下碰不得冷水、吹不得冷风。黄建华清楚记得小时侯最难傲的季节就属冬季了,因身体虚禁不起冷风,那是天天咳嗽、吃药、打针与病魔斗争不依不饶不堪回首的日子。母亲背着他四处求医问药,花了钱却没把病治好。无奈之下,6岁那年找邻村一习武的中年人练习武术,希望练武能治好他的病。小建华把练武当做了治病的唯一办法,什么都学,每天都练,三年后病竟奇迹般全好了。就这样,黄建华迷上了武术。
  6岁那年,黄建华遇见了江苏沛县一位云游沙县卖艺的杜姓老师傅。杜老师傅的武技深深吸引了黄建华,一心想拜杜老为师,天天陪他聊天、带他游沙县名胜、和他过招,一来二去,竟和杜老成了忘年交。杜老回去后,书信来往了三年,三年后,杜老正式收他为徒。从那之后,每年寒暑假黄建华就赶到江苏师傅家里习武,连春节都在师傅家里过,直到参加工作。
  现在,黄建华无论多忙,每天都会坚持练武1个半小时。30多岁的他,显得比同龄人精神更抖擞,身体更强壮,就算寒冷的冬天也能用冷水洗澡,病却再也不粘身。
  想到把武术传播开来,缘于一次黄建华与人的闲聊。话题扯到沙县武术还是一片空白时,黄建华脱口而出:“我来填补这个空白”。
  1999年初,沙县开始筹备召开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黄建华找到文体局领导,又找到了城关第一小学校领导,谈了自己准备在孩子们中传授武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说干就干。黄建华从城一小学挑选了21名学生,在学校操场开始一招一式地给孩子们传授武术。教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没接触过武术,必须手把手的教,有时一个动作要示范好几遍,学生们才能模仿出点样子来,常常一堂课下来就一身是汗。而更难的是教学生们武德,一些学生学了几天后,就喜欢人前比手划脚卖弄一番,黄建华就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练武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用来恃强凌弱的。
  付出就有回报。2001年5月,黄建华的小弟子们参加了三明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第一次获得了好成绩,陈旭雯在拳术、刀术、棍术比赛中获得了全能第二名。黄建华教孩子武术获奖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主动来报名,学生一下子发展到60多人,城一小学操场容不下,2001年6月,黄建华就把练习场地搬到了沙县射击场,自己花钱搭个简易棚,学生就在简易棚里练习。
  2001年7月的一天夜里,一场狂风暴雨把黄建华刚刚搭建一个多月的训练简易棚掀翻了。因为没有了训练场地,很多学生不练了,最后学生只剩下8个。那一段时间,黄建华几次想要放弃,是当初那句脱口而出的话使他坚持了下来,一心把剩下的学生教好,教出成绩。2003年8月,学生陈旭雯在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捧回刀术第4名、棍术第7名的好成绩,许多家长知道后又把学生送来了。
  看到训练条件太差,很多学生家长和武术爱好者纷纷送来了捐款,训练棚重新搭起来了、一些设备添置起来了,这一切,让黄建华感动万分。如今,黄建华办起了一所沙县大洪拳文武学校,学校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开足开齐小学1~6年级课程、武术、跆拳道等,总算有了个象样的办学训练基地了。他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把武术教好,把学校办好!把中国武术这项国粹在沙县传播开来!把健康在沙县传播开来!
  (摘自:日&&
星期五& 三明日报&&
周末特刊人物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福建沙县针印记刺青的主页
福建,三明
积分:80分魅力指数:100点人气指数:384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