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腾讯 投资 吃鸡“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如果说去年的爆款是《王者荣耀》,那么现在最火的游戏无疑就是《绝地求生》了。这款STEAM上的大逃杀类游戏上线仅6个月,全球销量就达到700万套,收入超过2亿美元,甚至热度已经超过有8年历史的《英雄联盟》。就像电玩界说的:“世界的吃鸡,中国的农药”。
眼看“吃鸡”大军声势浩大,腾讯也终于按捺不住,近期以4.0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绝地求生》游戏的开发商-韩国蓝洞公司5%的股份。虽然并非直接投资,但这次买股让腾讯成功将这款成长率极高的游戏引入国服。
今年的游戏市场注定不平凡,先是社交游戏“狼人杀”兴起,然后是独立游戏《我的世界》风靡一时,最近《绝地求生》又突然袭来。接连不断的现象级作品,在不经意间掀起了一股用户和资本市场的热潮,让本来已经被“束之高阁”的游戏行业,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投资人的视野。
那么,游戏行业未来哪些投资机会?
1、玩法的创新
与电影、动画等沉浸式娱乐内容不同,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性和互动性。而能够让玩家产生乐趣的核心要素,是游戏的玩法。Roger Caillois 在《Man,Play,and games》一书中,曾经用四个拉丁词语命名了四大类游戏玩法,分别对应四种不同快感来源:
Agon:竞争类,在公平的环境下比拼实力,例如体育运动、棋牌等。
Alea:运气类,通过比拼运气追求刺激,比如掷骰子、转盘等。
Mmicry:模拟类,用游戏模拟现实生活,比如过家家、商业经营。
IIinx:晕眩类,以破坏身体平衡感为手段刺激感官,比如极限运动、游乐园等。
作为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娱乐形式,游戏在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玩法被不断的设计并传承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游戏玩法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玩法中,有些已经被开发成游戏,有些并未被充分挖掘,仍然处于“沉默”或“潜伏”的状态。
以“吃鸡”为例,其实从罗马斗兽场开始,大逃杀和战斗生存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游戏玩法。这种玩法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迭代、更新,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所以说今天“吃鸡”的火爆,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历史玩法在经历了成长之后的结果。甚至像电影中描绘的未来世界一样,仍然存在“饥饿游戏”。
虽然终端、游戏技术会不断演进,但游戏核心玩法的本质是不变的。都是通过某一种设计模式让人产生愉悦感。因此,游戏行业未来的机会,其实就存在于很多未被开发的玩法中,当这些玩法被重新挖掘、激活、升级,就会形成新的爆款。作为投资方,关键就在于能否捕捉到将这些游戏玩法商业化的机会,准确判断爆发的时点。
2、生态的布局
目前,游戏已经从最初狭义的电子游戏商品,目前发展成了一种能够形成新的文化潮流、自带影响力光环、具有势能的互动娱乐载体。每一款现象级作品的产生,都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文化潮流和娱乐动态。因此,游戏的投资,实际上是投资一种娱乐势能的生产机制和文化的前沿方向,其价值远远超过一个产品或一家企业本身。
以《王者荣耀》为例,成为爆款后,立刻带动了移动电竞(平台、赛事)、直播、周边(真人、代练等)等领域的发展,形成一股文化潮流(甚至有人将“王者荣耀”作为孩子的姓名)。
同理,这种以游戏为介质、打通泛娱乐内容链条的模式,同样也在“狼人杀”身上出现。以狼人杀为例,在手狼、天狼等网杀火爆后,直播、综艺等相关内容也迅速产生,开线下店组局桌游的模式也随之兴起。单就直播而言,很多网红纷纷转型为狼人杀主播,这让狼人杀迅速传播、拉动用户快速增长,同时主播也保持了自身的热度,形成一个良性的协同机制。
因此,未来对游戏的投资绝非是单独投资一个游戏产品,而应该是做“泛游戏生态"的投资,就是通过投资游戏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打造一个相对封闭、完整的业务生态系统,让不同环节之间能够相互协同和支持,实现自运转和自循环。
游戏的本质是“互动娱乐”,在用户获得良好体验并沉浸之后,对相关联的周边内容也会产生兴趣。所谓的影游联动、游漫联动,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存在的。在目前游戏行业市场集中度如此高的情况下,这种“用系统应对系统”的生态投资方式,不仅成功率相对有保障,而且壁垒也最高,当然难度也最大。
3、人群的打通
一种娱乐形式或内容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其核心是这种内容有特定的受众人群来参与或消费。以游戏类型为例,不管是SLG、MMO还是棋牌,其实背后都锁定着某一类群体,游戏内容精准的迎合了该群体的文化,这个群体因游戏而聚拢在一起。比如二次元群体、女性群体,等等。因此,将游戏作为一种娱乐载体来投资,显然具有更大的价值。
因此,投资未来关注的重点,是通过游戏内容打通某个商业生态(人群生态、内容生态),或形成某类垂直用户聚集效应的标的(例如游戏社区、新游戏平台等)。无论是新技术、新内容、新产品还是新模式,都可以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圈子和文化(例如B站、YY等),这种商业模式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在寡头时代,这些机会是否都属于大厂?
以手游为例,2016年的市场规模是1023亿,预计201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46亿(参考相关报告)。虽然目前手游行业的集中度非常高,但除去头部及腰部游戏公司所占的份额,中小型游戏公司的目标市场规模为%=464亿,仍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由于竞品之间是互斥和竞争的关系,因此不管谁产生了爆款,实际上都是从别人手里抢夺市场份额,而不简简单单的“捡漏”。
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存量市场进行争夺外,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游戏作品、新的游戏模式诞生,这部分将产生新的增量市场,今年的狼人杀、《绝地求生》,以往的《愤怒的小鸟》、《纪念碑谷》等游戏,也并非大厂制作出来的。即使大厂后期介入,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窗口。尤其随着独立游戏的崛起,给中小游戏公司带来了更多机会。
现在谁还在做游戏投资?
作为一级市场的主角,从比例来说,目前游戏行业的投资仍然是以VC居多。不过,融资事件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2017年国内游戏行业融资事件只有2016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投融资事件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游戏行业本身的产能已经大幅下降(活跃的游戏CP数量从2013年的15000家降至2016年的3000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游戏投资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目前游戏行业的现状是:项目找融资难,VC想投资也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游戏内容的供给侧和投资方两方面造成。
在供给侧,有成功作品的优质游戏公司由于收入可预期,融资意愿通常有所降低,除非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转型,否则即使需要融资,通常也是大额项目,但这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而对投资方而言,游戏行业本身门槛高、风险大,很难“赌”对,市场已有无数的惨痛教训,而新游戏模式又尚未成型或缺少市场检验,因此投资热度并不高,大多都在观望。
目前,在平台和大厂的强势垄断下,游戏创业者更多围绕巨头采取行动,拿行业内的投资,用大公司的资源推动产品成功,因此可以发现战投的比重明显加大。这里面除了游戏行业的企业,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行业外的投资方(传媒公司、传统企业等)。
现在还坚持投资游戏项目的,要么是企业进行战略投资,要么是经过前几年市场惨痛洗礼后真正能够“看懂”行业的财务投资机构。这些VC大多是长期专注游戏行业,或持续进行游戏投资的基金(产业基金、专项基金),以及能够持续挖掘和发现机会的价值投资者(综合型基金)。
投资机构应该怎样做?
从本质上讲,游戏也是一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带有很强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就像电影大片历来层出不穷一样,游戏行业总会不断有新的现象级的作品产生,也正是这些精品乃至经典之作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已经被无数次证明的行业规律。因此,游戏是一种替代性极强的商品,行业内将不断有新机会出现,游戏始终是一个有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的赛道。
也许现在不是做游戏投资最好的时机,但并“不可为”。游戏行业是一个市场规模足够大、新机会总会不断出现的领域,但只有长期扎根、深耕细作,才能有所收获。作为投资机构,在目前的环境下,首先要做的是至少先保留一张”船票”,让自己成为入局者,才不至于错失出海寻找宝藏的机会,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何评论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获取百度派权限,参与更多问答互动
3">等{{ uList.length }}人邀请你回答
如何评论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 log.sign }}
可能对你的问题感兴趣
暂无相关用户
,才能邀请用户
,才能邀请用户
你已邀请15人,不可再邀请
今年最新的最火暴的游戏绝地求生在上线了不久的时间内售量已经超过了好几年的王者荣耀,腾讯公司看到吃鸡大军如此庞大,也按捺不住了收购了游戏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腾讯公司抓住机会投资吃鸡也表明了腾...
& & &今年最新的最火暴的游戏绝地求生在上线了不久的时间内售量已经超过了好几年的王者荣耀,腾讯公司看到吃鸡大军如此庞大,也按捺不住了收购了游戏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腾讯公司抓住机会投资吃鸡也表明了腾讯公司对这款游戏的姿重视。& & & &以“吃鸡”为例,其实从罗马斗兽场开始,大逃杀和战斗生存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游戏玩法。这种玩法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迭代、更新,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所以说今天“吃鸡”的火爆,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历史玩法在经历了成长之后的结果。甚至像电影中描绘的未来世界一样,仍然存在“饥饿游戏”。& & & 虽然终端、游戏技术会不断演进,但游戏核心玩法的本质是不变的。都是通过某一种设计模式让人产生愉悦感。因此,游戏行业未来的机会,其实就存在于很多未被开发的玩法中,当这些玩法被重新挖掘、激活、升级,就会形成新的爆款。作为投资方,关键就在于能否捕捉到将这些游戏玩法商业化的机会,准确判断爆发的时点。总之腾讯公司能够投资吃鸡也反映了腾讯公司对现在网游的趋势也有很大的了解。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如何评论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1人关注了此问题265G推荐游戏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_凤凰科技
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如果说去年的爆款是《王者荣耀》,那么现在最火的游戏无疑就是《绝
原标题:腾讯“吃鸡”,游戏投资回暖?
如果说去年的爆款是《王者荣耀》,那么现在最火的游戏无疑就是《绝地求生》了。这款STEAM上的大逃杀类游戏上线仅6个月,全球销量就达到700万套,收入超过2亿美元,甚至热度已经超过有8年历史的《英雄联盟》。就像电玩界说的:“世界的吃鸡,中国的农药”。
眼看“吃鸡”大军声势浩大,腾讯也终于按捺不住,近期以4.0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绝地求生》游戏的开发商-韩国蓝洞公司5%的股份。虽然并非直接投资,但这次买股让腾讯成功将这款成长率极高的游戏引入国服。
今年的游戏市场注定不平凡,先是社交游戏“狼人杀”兴起,然后是独立游戏《我的世界》风靡一时,最近《绝地求生》又突然袭来。接连不断的现象级作品,在不经意间掀起了一股用户和资本市场的热潮,让本来已经被“束之高阁”的游戏行业,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投资人的视野。
那么,游戏行业未来哪些投资机会?
1、玩法的创新
与电影、动画等沉浸式娱乐内容不同,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性和互动性。而能够让玩家产生乐趣的核心要素,是游戏的玩法。Roger Caillois 在《Man,Play,and games》一书中,曾经用四个拉丁词语命名了四大类游戏玩法,分别对应四种不同快感来源:
Agon:竞争类,在公平的环境下比拼实力,例如体育运动、棋牌等。
Alea:运气类,通过比拼运气追求刺激,比如掷骰子、转盘等。
Mmicry:模拟类,用游戏模拟现实生活,比如过家家、商业经营。
IIinx:晕眩类,以破坏身体平衡感为手段刺激感官,比如极限运动、游乐园等。
作为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娱乐形式,游戏在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玩法被不断的设计并传承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游戏玩法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玩法中,有些已经被开发成游戏,有些并未被充分挖掘,仍然处于“沉默”或“潜伏”的状态。
以“吃鸡”为例,其实从罗马斗兽场开始,大逃杀和战斗生存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游戏玩法。这种玩法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迭代、更新,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所以说今天“吃鸡”的火爆,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历史玩法在经历了成长之后的结果。甚至像电影中描绘的未来世界一样,仍然存在“饥饿游戏”。
虽然终端、游戏技术会不断演进,但游戏核心玩法的本质是不变的。都是通过某一种设计模式让人产生愉悦感。因此,游戏行业未来的机会,其实就存在于很多未被开发的玩法中,当这些玩法被重新挖掘、激活、升级,就会形成新的爆款。作为投资方,关键就在于能否捕捉到将这些游戏玩法商业化的机会,准确判断爆发的时点。
2、生态的布局
目前,游戏已经从最初狭义的电子游戏商品,目前发展成了一种能够形成新的文化潮流、自带影响力光环、具有势能的互动娱乐载体。每一款现象级作品的产生,都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文化潮流和娱乐动态。因此,游戏的投资,实际上是投资一种娱乐势能的生产机制和文化的前沿方向,其价值远远超过一个产品或一家企业本身。
以《王者荣耀》为例,成为爆款后,立刻带动了移动电竞(平台、赛事)、直播、周边(真人、代练等)等领域的发展,形成一股文化潮流(甚至有人将“王者荣耀”作为孩子的姓名)。
同理,这种以游戏为介质、打通泛娱乐内容链条的模式,同样也在“狼人杀”身上出现。以狼人杀为例,在手狼、天狼等网杀火爆后,直播、综艺等相关内容也迅速产生,开线下店组局桌游的模式也随之兴起。单就直播而言,很多网红纷纷转型为狼人杀主播,这让狼人杀迅速传播、拉动用户快速增长,同时主播也保持了自身的热度,形成一个良性的协同机制。
因此,未来对游戏的投资绝非是单独投资一个游戏产品,而应该是做“泛游戏生态"的投资,就是通过投资游戏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打造一个相对封闭、完整的业务生态系统,让不同环节之间能够相互协同和支持,实现自运转和自循环。
游戏的本质是“互动娱乐”,在用户获得良好体验并沉浸之后,对相关联的周边内容也会产生兴趣。所谓的影游联动、游漫联动,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存在的。在目前游戏行业市场集中度如此高的情况下,这种“用系统应对系统”的生态投资方式,不仅成功率相对有保障,而且壁垒也最高,当然难度也最大。
3、人群的打通
一种娱乐形式或内容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其核心是这种内容有特定的受众人群来参与或消费。以游戏类型为例,不管是SLG、MMO还是棋牌,其实背后都锁定着某一类群体,游戏内容精准的迎合了该群体的文化,这个群体因游戏而聚拢在一起。比如二次元群体、女性群体,等等。因此,将游戏作为一种娱乐载体来投资,显然具有更大的价值。
因此,投资未来关注的重点,是通过游戏内容打通某个商业生态(人群生态、内容生态),或形成某类垂直用户聚集效应的标的(例如游戏社区、新游戏平台等)。无论是新技术、新内容、新产品还是新模式,都可以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圈子和文化(例如B站、YY等),这种商业模式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在寡头时代,这些机会是否都属于大厂?
以手游为例,2016年的市场规模是1023亿,预计201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46亿(参考相关报告)。虽然目前手游行业的集中度非常高,但除去头部及腰部游戏公司所占的份额,中小型游戏公司的目标市场规模为%=464亿,仍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由于竞品之间是互斥和竞争的关系,因此不管谁产生了爆款,实际上都是从别人手里抢夺市场份额,而不简简单单的“捡漏”。
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存量市场进行争夺外,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游戏作品、新的游戏模式诞生,这部分将产生新的增量市场,今年的狼人杀、《绝地求生》,以往的《愤怒的小鸟》、《纪念碑谷》等游戏,也并非大厂制作出来的。即使大厂后期介入,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窗口。尤其随着独立游戏的崛起,给中小游戏公司带来了更多机会。
现在谁还在做游戏投资?
作为一级市场的主角,从比例来说,目前游戏行业的投资仍然是以VC居多。不过,融资事件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2017年国内游戏行业融资事件只有2016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投融资事件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游戏行业本身的产能已经大幅下降(活跃的游戏CP数量从2013年的15000家降至2016年的3000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游戏投资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目前游戏行业的现状是:项目找融资难,VC想投资也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游戏内容的供给侧和投资方两方面造成。
在供给侧,有成功作品的优质游戏公司由于收入可预期,融资意愿通常有所降低,除非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转型,否则即使需要融资,通常也是大额项目,但这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而对投资方而言,游戏行业本身门槛高、风险大,很难“赌”对,市场已有无数的惨痛教训,而新游戏模式又尚未成型或缺少市场检验,因此投资热度并不高,大多都在观望。
目前,在平台和大厂的强势垄断下,游戏创业者更多围绕巨头采取行动,拿行业内的投资,用大公司的资源推动产品成功,因此可以发现战投的比重明显加大。这里面除了游戏行业的企业,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行业外的投资方(传媒公司、传统企业等)。
现在还坚持投资游戏项目的,要么是企业进行战略投资,要么是经过前几年市场惨痛洗礼后真正能够“看懂”行业的财务投资机构。这些VC大多是长期专注游戏行业,或持续进行游戏投资的基金(产业基金、专项基金),以及能够持续挖掘和发现机会的价值投资者(综合型基金)。
投资机构应该怎样做?
从本质上讲,游戏也是一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带有很强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就像电影大片历来层出不穷一样,游戏行业总会不断有新的现象级的作品产生,也正是这些精品乃至经典之作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已经被无数次证明的行业规律。因此,游戏是一种替代性极强的商品,行业内将不断有新机会出现,游戏始终是一个有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的赛道。
也许现在不是做游戏投资最好的时机,但并“不可为”。游戏行业是一个市场规模足够大、新机会总会不断出现的领域,但只有长期扎根、深耕细作,才能有所收获。作为投资机构,在目前的环境下,首先要做的是至少先保留一张”船票”,让自己成为入局者,才不至于错失出海寻找宝藏的机会,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63
播放数:1867932
播放数:497059
播放数:5808920腾讯“吃鸡” 游戏投资回暖?|腾讯|王者荣耀|基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滚动新闻 &&正文
腾讯“吃鸡” 游戏投资回暖?
 创业项目频道上线 你有项目来A5招商吧   如果说去年的爆款是《王者荣耀》,那么现在最火的游戏无疑就是《绝地求生》了。这款STEAM上的大逃杀类游戏上线仅6个月,全球销量就达到700万套,收入超过2亿美元,甚至热度已经超过有8年历史的《英雄联盟》。就像电玩界说的:“世界的吃鸡,中国的农药”。     眼看“吃鸡”大军声势浩大,腾讯也终于按捺不住,近期以4.0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绝地求生》游戏的开发商-韩国蓝洞公司5%的股份。虽然并非直接投资,但这次买股让腾讯成功将这款成长率极高的游戏引入国服。  今年的游戏市场注定不平凡,先是社交游戏“狼人杀”兴起,然后是独立游戏《我的世界》风靡一时,最近《绝地求生》又突然袭来。接连不断的现象级作品,在不经意间掀起了一股用户和资本市场的热潮,让本来已经被“束之高阁”的游戏行业,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投资人的视野。  那么,游戏行业未来哪些投资机会?  1、玩法的创新  与电影、动画等沉浸式娱乐内容不同,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性和互动性。而能够让玩家产生乐趣的核心要素,是游戏的玩法。Roger Caillois 在《Man,Play,and games》一书中,曾经用四个拉丁词语命名了四大类游戏玩法,分别对应四种不同快感来源:  Agon:竞争类,在公平的环境下比拼实力,例如体育运动、棋牌等。  Alea:运气类,通过比拼运气追求刺激,比如掷骰子、转盘等。  Mmicry:模拟类,用游戏模拟现实生活,比如过家家、商业经营。  IIinx:晕眩类,以破坏身体平衡感为手段刺激感官,比如极限运动、游乐园等。     作为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娱乐形式,游戏在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玩法被不断的设计并传承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游戏玩法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玩法中,有些已经被开发成游戏,有些并未被充分挖掘,仍然处于“沉默”或“潜伏”的状态。  以“吃鸡”为例,其实从罗马斗兽场开始,大逃杀和战斗生存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游戏玩法。这种玩法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迭代、更新,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所以说今天“吃鸡”的火爆,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历史玩法在经历了成长之后的结果。甚至像电影中描绘的未来世界一样,仍然存在“饥饿游戏”。     虽然终端、游戏技术会不断演进,但游戏核心玩法的本质是不变的。都是通过某一种设计模式让人产生愉悦感。因此,游戏行业未来的机会,其实就存在于很多未被开发的玩法中,当这些玩法被重新挖掘、激活、升级,就会形成新的爆款。作为投资方,关键就在于能否捕捉到将这些游戏玩法商业化的机会,准确判断爆发的时点。  2、生态的布局  目前,游戏已经从最初狭义的电子游戏商品,目前发展成了一种能够形成新的文化潮流、自带影响力光环、具有势能的互动娱乐载体。每一款现象级作品的产生,都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文化潮流和娱乐动态。因此,游戏的投资,实际上是投资一种娱乐势能的生产机制和文化的前沿方向,其价值远远超过一个产品或一家企业本身。  以《王者荣耀》为例,成为爆款后,立刻带动了移动电竞(平台、赛事)、直播、周边(真人、代练等)等领域的发展,形成一股文化潮流(甚至有人将“王者荣耀”作为孩子的姓名)。  同理,这种以游戏为介质、打通泛娱乐内容链条的模式,同样也在“狼人杀”身上出现。以狼人杀为例,在手狼、天狼等网杀火爆后,直播、综艺等相关内容也迅速产生,开线下店组局桌游的模式也随之兴起。单就直播而言,很多网红纷纷转型为狼人杀主播,这让狼人杀迅速传播、拉动用户快速增长,同时主播也保持了自身的热度,形成一个良性的协同机制。     因此,未来对游戏的投资绝非是单独投资一个游戏产品,而应该是做“泛游戏生态"的投资,就是通过投资游戏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打造一个相对封闭、完整的业务生态系统,让不同环节之间能够相互协同和支持,实现自运转和自循环。  游戏的本质是“互动娱乐”,在用户获得良好体验并沉浸之后,对相关联的周边内容也会产生兴趣。所谓的影游联动、游漫联动,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存在的。在目前游戏行业市场集中度如此高的情况下,这种“用系统应对系统”的生态投资方式,不仅成功率相对有保障,而且壁垒也最高,当然难度也最大。  3、人群的打通  一种娱乐形式或内容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其核心是这种内容有特定的受众人群来参与或消费。以游戏类型为例,不管是SLG、MMO还是棋牌,其实背后都锁定着某一类群体,游戏内容精准的迎合了该群体的文化,这个群体因游戏而聚拢在一起。比如二次元群体、女性群体,等等。因此,将游戏作为一种娱乐载体来投资,显然具有更大的价值。     因此,投资未来关注的重点,是通过游戏内容打通某个商业生态(人群生态、内容生态),或形成某类垂直用户聚集效应的标的(例如游戏社区、新游戏平台等)。无论是新技术、新内容、新产品还是新模式,都可以通过游戏或游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圈子和文化(例如B站、YY等),这种商业模式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在寡头时代,这些机会是否都属于大厂?  以手游为例,2016年的市场规模是1023亿,预计201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46亿(参考相关报告)。虽然目前手游行业的集中度非常高,但除去头部及腰部游戏公司所占的份额,中小型游戏公司的目标市场规模为%=464亿,仍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由于竞品之间是互斥和竞争的关系,因此不管谁产生了爆款,实际上都是从别人手里抢夺市场份额,而不简简单单的“捡漏”。     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存量市场进行争夺外,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游戏作品、新的游戏模式诞生,这部分将产生新的增量市场,今年的狼人杀、《绝地求生》,以往的《愤怒的小鸟》、《纪念碑谷》等游戏,也并非大厂制作出来的。即使大厂后期介入,也存在着一定的时间窗口。尤其随着独立游戏的崛起,给中小游戏公司带来了更多机会。  现在谁还在做游戏投资?  作为一级市场的主角,从比例来说,目前游戏行业的投资仍然是以VC居多。不过,融资事件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2017年国内游戏行业融资事件只有2016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投融资事件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游戏行业本身的产能已经大幅下降(活跃的游戏CP数量从2013年的15000家降至2016年的3000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游戏投资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目前游戏行业的现状是:项目找融资难,VC想投资也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游戏内容的供给侧和投资方两方面造成。  在供给侧,有成功作品的优质游戏公司由于收入可预期,融资意愿通常有所降低,除非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转型,否则即使需要融资,通常也是大额项目,但这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而对投资方而言,游戏行业本身门槛高、风险大,很难“赌”对,市场已有无数的惨痛教训,而新游戏模式又尚未成型或缺少市场检验,因此投资热度并不高,大多都在观望。  目前,在平台和大厂的强势垄断下,游戏创业者更多围绕巨头采取行动,拿行业内的投资,用大公司的资源推动产品成功,因此可以发现战投的比重明显加大。这里面除了游戏行业的企业,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行业外的投资方(传媒公司、传统企业等)。  现在还坚持投资游戏项目的,要么是企业进行战略投资,要么是经过前几年市场惨痛洗礼后真正能够“看懂”行业的财务投资机构。这些VC大多是长期专注游戏行业,或持续进行游戏投资的基金(产业基金、专项基金),以及能够持续挖掘和发现机会的价值投资者(综合型基金)。  投资机构应该怎样做?  从本质上讲,游戏也是一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带有很强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就像电影大片历来层出不穷一样,游戏行业总会不断有新的现象级的作品产生,也正是这些精品乃至经典之作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已经被无数次证明的行业规律。因此,游戏是一种替代性极强的商品,行业内将不断有新机会出现,游戏始终是一个有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的赛道。     也许现在不是做游戏投资最好的时机,但并“不可为”。游戏行业是一个市场规模足够大、新机会总会不断出现的领域,但只有长期扎根、深耕细作,才能有所收获。作为投资机构,在目前的环境下,首先要做的是至少先保留一张”船票”,让自己成为入局者,才不至于错失出海寻找宝藏的机会,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送给今日头条。
我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如何,我只知道现在是站在新的工业革命的起点,既然分享、专注、全局观,能
四年来,荣耀与小米三度缠斗,已颇有一番沧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汤卜卦家评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