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申报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申报成功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上海科技小巨人模板)1_甜梦文库
上海科技小巨人模板)1
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培育)申请书申请类别 企业名称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E-mail 联 系 人 推荐单位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 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盖章) 上海市松江号
** 手 机 378 邮政编码 200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年一月 联合印制 填 报 说 明一、本填写说明仅供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企业)申请书使用。 二、申请企业应根据申请书中明确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内容叙述文字简练、简明扼要,书写一律打 印。 三、申请类别指:企业申请“科技小巨人企业”或“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 四、凡申请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者,其实施期内的考核指标应不低于《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实施 办法》规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主要条件”。 五、科研投入资金:指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支出,含产品的技术研发、小(中)试研究、技术(工 程)中心建设、实验室、测试平台、技术引进(含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支出的 全部费用。 六、表中“高新技术企业”系指经上海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七、企业申请书底页中,应有所在地区县科委的推荐意见及加盖公章。 八、申请书须附上规定的有关附件资料,电子版的附件企业需自行扫描附上(详见附件材料要 求)。 九、申请书报送要求:书面材料一式三份和电子文本一份。电子文本通过网络递交。申请企业必须 确保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本的一致性。 十、装订要求:纸质申请书请使用 A4 纸双面印刷,装订平整,勿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凸出棱边 的装订方式;采用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资料排序应按前申请书、后附件材料(应附清单)装订 成册。 单位(企业)基本情况表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 单位(企业)名称 司 单位(企业)代码 通 讯 地 址 单位(企业) 姓 名 法人代表情 况 联 系 人 ** 科研部门 61 电子邮件 开户银行 帐 号 中国支行 3 ( 02 ) 单位隶属 01. 中央单位 02. 地方单位 ( 07 ) 01. 国有企业 02. 集体企业 03. 私营企业 04. 联营企业 06. 外商投资企业 07. 有限责任公司 08. 股份有限公司 11. 高等院校 12. 研究院所 13. 社会团体 信用等级 AAA 电子邮件 男 33 性 别 身份证号 学历 硕士 传 真 财务部门 6 时 间 上海市松江 7 号 电子邮件 邮 编 最高
任现职 电话 注册地行政区划 浦东新区电 话 37注册登记 类 型09.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4. 其他 05. 股份合作企业 10. 国家机关 单位职工 303 人 总数 单位中层 以上管理 人员总数 企业上年末财务情况,新企业填写申报前一月的财务情况 企业注册资金 企业总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 总资产 1500.0 万元 其中外资(含港澳台)比例 15867.2 万元 企业净利润 15867.2 万元 企业创汇总额 8834.2 万元 总负债 (请将下列符合企业情况的代码填入空格内,最多填 5 项) ( 1 ) 企 业 0. 国家科技产业化基地内企业 5. 科研院所整体转制企业 1. 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特 性 2. 高等院校办的企业 3. 科研院所办的企业 4. 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办的企业 单位需要说明的问题: 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为杭州**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杭州**通信建设有 限公司以专有技术及资金入股,出资总额 1500 万元,占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注册 6. 国家高新区内的企业 7. 孵化器内的企业 8. 其他 0.0 % 900.5 万元 0.0 万美元 5978.6 万元 19 人 其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数 19 人 以上 大专 225 人 研究开发 79 人 资本 100%,双方在各项技术、资源等方面实现高度共享。 注册时
间信用等级AAA所属行业电信已获专利授 1 权数 正在申请专 0 利数 企业知识产权情况 已获软件版 6 权数 拥有专有技 0 术数 设计数 数 已获集成电路布图 0 正在申请软件版权 0 其中发明专利数 0 其中发明专利数 1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软件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或专有技术、以及注册商标或品牌 情况(所列情况需提供相关附件证明) :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杭州**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 司。致力于通信管道、光电缆线路工程、建筑智能化、移动基站、通信设备安装与调 试、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维保等现代高新技术(工程)服务。目前拥有一支技术先 进、服务规范的专业技术团队,技术力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公司在自主知识产权和 品牌建设上提供了技术保障。 1、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发明专利:公司拥有一项发明专利,并已获得授权。公司拥有 六项软件著作权。 2、品牌情况: 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是上海市浦东区(原南汇区)先进单位,是上 海市工程质量管理协会团体会员,《上海信息化》理事会理事单位,中国非开挖技术协 会单位会员,公司于成立之初就通过了 IS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 年被上 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行为评为?诚信在线企业?,2003 创税第四名,2008 年度南汇工业 园区纳税贡献奖,2008。**通信在市场开拓上现已遍及全国各地,在海外市场上也尝试 进入埃塞俄比亚、东南亚等地。在通信资质上,已拥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通信系统 集成甲级资质等通信行业中顶尖的资质等级。主要股东及所占股权比例(注:企业的股权比例必须 100%填满。对于自然人股东过多的 企业,填写股份较大的股东,其余小股东请合并起来填写。) 序号 股东名称(全称) 是否上市 公司 1 杭州**通信建设有 限公司 □是□否 □是 ■否 是否境外公司 或外籍 □境外 □外籍 100.0 ■否 □境外□外籍□ 否 □是□否 □境外□外籍□ 否 □是□否 □境外□外籍□ 否 所占股份(%) 投资方 式 现金 □是□否□境外□外籍□ 否外资部分所占股份总和 (%)0.0上市企业所占股份总和(%) 0.0简述主要产品、经营业绩、行业中的地位与竞争优势:主要技术服务及产品简介: 1.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含相关工程技术服务) 该系统为风能、光能组合的电力供给系统,同时还具备其它多种能源供给方式的组合。 解决了单独使用风能或太阳能供电时无法提供稳定能源的缺陷。主要为移动通信基站灵 活选址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保证,有利于通信网络的广泛覆盖,为边防、海岛、 江河、沙漠和草原等提供服务。系统模块化设计,可实现 N+1 扩容,模块可互换,可多模 块工作,可靠性高、易维护。 本系统核心控制部件涉及的控制软件已申请并获得三项软件著作权:《**风光互补系统 控制软件》,登记号:《**光伏系统控制软件》,登记号: 8823;《**光伏系统监控软 件》,登记号:。 本系统涉及的技术获得一项查新证明:《交换电源配套系统解决方案》,查新编号:。 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2.通信传输系统项目 本工程技术服务光网络设备融合了最新的网络技术/光传输技术/以太网交换和路由选择 技术,可实现低速数据/高速以太网数据/语音/图像等多业务的同网传输。 发光波长:1310nm/1550nm;传输速率:1Gbit/S;光纤连接器:FC/PC/SC 任选;发送功 率:-4-8dbm(1310nm),0-5 dbm(1550nm);接收灵敏度:优于-34dbm;以太网数据接 口:4 路/板,10/100M 自适应;网络标准:符合 IEEE802.3 10Base-T 符合 IEEE802.3u 1 00Base-TX;标准接口类型 :RJ-45。本工程技术服务为企业重要的业务支柱。为中国电 信提供了《传输网设备系统解决方案》、《传输网管线系统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并 获得极高评价。 3.移动通信交换系统工程技术服务 移动通信交换工程技术服务采用了 MGW 媒体网关、GMSC 关口局服务器、MSC 移动交换机 服务器、网关 GPRS 支持节点、服务 GPRS 支持节点以及信令网关等关键技术。 本工程技术服务可以提供话音业务、紧急呼叫和短消息等基本电信业务,其中话音业务 支持全部 4.75K~12.2Kbps 语音速率的端到端 AMR 语音,可以支持 TD-SCDMA、GSM 终 端、固话终端之间的语音通信业务。 MGW 媒体网关具有语音信号的编解码功能,支持 G.711、G.729、G.723.1 的 5.3kbps 和 6.3kbps 等两种编码速率、G.726、UMTS_AMR 编解码。 本工程技术服务涉及的技术获得一项查新证明:《交换电源配套系统解决方案》,查新 编号:4506。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4.上海地铁通信管线迁移工程技术服务 本工程技术服务主要包含了穿越基坑的管线保护、多次复喷、悬吊设备、管线集的整体 保护等技术。历年为各地铁线路施工提供通信管线迁移的技术服务,如地铁 7、10、11 号线等项目。其主要技术特点为:1、基坑封闭问题的解决:为了保证 smw 围护能够封 闭,需要在电信管线二侧施工二根旋喷桩,桩径 1300mm,旋喷桩施工采用多次复喷技 术,以确保有效桩径及旋喷桩质量;2、悬吊设备:悬吊设备跨中最大沉降小于 15mm; 3、管线集的整体保护:基坑开挖时,先开挖坑内管线两侧土体,挖除管线下部土体,最 后进行正常基坑开挖施工;4、 监测措施:在整个施工阶段,沿管线方向在管线上每 2 米设Z一个监测点,监视管线水平、垂直位移的变化,通过量化指标及时控制、指导施 工。当位移≥1.5cm 时,及时报警,采取应急措施。 5.中国移动 TD-SCDMA 基站工程技术服务 TD-SCDMA 是 ITU 正式发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间接口技术规范之一,它得到了 CWTS 及 3 GPP 的全面支持,是中国电信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通信技术标准,是 UTRA-FDD 可替代的 方案,是集 CDMA、TDMA、FDMA 技术优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 力强的移动通信技术。本工程技术服务主要分析如何规划、设计、安装、调测以及优化 T D-SCDMA 网络。 本工程技术服务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同步 CDMA、软件无线电、低码 片速率、可变扩频系统等技术。 在本工程技术服务中,综合考虑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的影响(低功率发射,高容量,高 频谱利用率,可忽略的呼吸效应);时分双工的影响(上下行具有相同的传播特性,支 持非对称业务);动态信道分配(DCA)的影响(提高业务接入的成功率);接力切换的 影响 (接力切换的成功率接近于软切换,而其资源消耗等同于硬切换);多载波技术的 影响 (简化后期网络的码规划及邻区规划)。 6.无线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服务 本工程技术服务解决方案采用了 WLAN 切换技术、可管理快速切换(MFHO)技术。技术核心 依赖于 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 以及 IEEE802.11i 技术协议。 由于已经存在其他运行商的无线城市网络,本工程技术服务解决方案采用了自动选频设 备,使系统干扰最小。 本工程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与传统 WLAN(AP+天馈)综合对比,采用了纯 AP 覆盖方式既能 保证信号的覆盖又能提高网络容量,同时保证了网路的良好可扩展性。 7.综合 POP 点新建交换集成系统工程技术服务 本工程技术服务核心网部分与 WCDMA R4 网络架构完全相同,在兼容 GSM、GPRS 丰富的业 务和应用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开放的集成业务平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 3G 特色业务提 供了广阔的开拓空间。 本工程技术服务归属位Z寄存器,能提供电路域和分组域共享的功能节点,通过七号信 令网与核心网络中的实体进行信令交互,能提供用户的签约信息存放、新业务支持、增 强的鉴权等功能。 本工程技术服务涉及遥信、遥测、遥控等技术,实现实时对交换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监 视。 8.光电式保安单元(含升级) 保安单元是插在总配线架(MDF)保安线排上的为防止人身和设备遭受过电压过电流伤害 的一种防护装Z,是总配线架上的重要部件,安装在总配线架上的保安单元必须具有四 项功能:①防雷击;②防强电感应;③防交流市电;④必须适应宽带通信和快速保护。 近来信产部提出要在近几年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694―2004 技术要 求全部更换早期的保安单元。但目前国内生产很大一部分保安单元很难达到此标准的要 求,为此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标准,研发了光电式 VDSL 保安单元,准备投入生产。企业采 用自主研发,在自有发明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具有高度可靠性与实用性的全套保安 单元装Z。 本产品已获得一项发明专利:》 企业经营业绩: 1999 年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成立,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通信管道、光电 缆线路工程、建筑智能化、移动基站、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网络 维保等现代高新技术产品(工程)服务为一体的大型通信技术服务企业。目前拥有一支 技术先进、服务规范的专业技术团队,技术力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公司在自主知识 产权和品牌建设上提供了技术保障。企业依托集团公司(即**集团)的强大实力,以及 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家电信巨头的良好互动关系,在市场上拥有较大 的占有率以及影响力。近几年完成以及实施中的技术工程服务更是引人注目: 在广州亚运会的 12 个亚运场馆、主会场广东奥林匹克中心都闪动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通信。**通信参与的广州移动 TD 三期新建室内分布项目,已经完成了广州市 100 多幢 楼宇和 12 个亚运场馆的室内分布设计工作,目前,该公司承建的广州亚运会主会场广东 奥林匹克中心项目也已经进入设计阶段。另一方面,企业也完成了广东药学院体育馆、 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馆等 6 个场馆的无线室内综合 覆盖设计工作,并且顺利通过会审。在杭州,**通信还积极参与杭州无线城域网的设 计,先后完成了下城、拱墅等多个城区的网点建设。 在上海这块热土之上,**通信更是不遗余力的投入自己的能量。2008 年底开始至今,上 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陆续承接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各类通信配套集成工程共计 30 余支, 工程项目涵盖通信管网、光缆敷设、无线网络优化覆盖、通信设备安装等多个专业。此 次承接世博园区建设工程项目,是上海**继 F1 赛场、残奥会等大型政府活动及赛事通信 配套及保障工程建设后,承接的又一支政府大型项目的通信配套工程,是上海电信对** 通信施工水平、管理能力的信任和考验,为此,公司在世博园通信配套工程建设上,先 后成立了管线项目部、通信设备安装项目部、网络优化覆盖项目部等专项项目部,并在 施工管理上做到项目经理负责全程监控、严格管理,在施工协调安排上,严格执行世博 园指挥办公室和上海电信等管理单位的工期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类配套工程,截止 目前,工程项目仍在陆续承接和实施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管理受到了相关单位和负责领 导的赞赏和认同。至于其他为上海电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配套的区域通信项目更 是不计其数。 2009 年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推出惠及民生的建设新举措,上海各区域先后启动了?城市 管理及应急联动中心视频图像系统?的建设,目标将实现区域内各人口密集场所的安全 管理覆盖,从而为上海市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公共场所。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凭借在 上海十多年来的通信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形成的良好声誉,主动开拓和挖掘市场潜力, 先后在**、浦东区政府发布建设视频监控点项目的信息后,在众多通信公司的竞争中, 成功地在取得了**、浦东两区域的视频监控点建设项目。其中在??项目一期工程中, 公司组织并实施建设视频监控点 1400 多个,总投资累计将超过 3000 万元;浦东视频监 控项目承接并实施 1560 余个视频监控点,总投资累计将超过 3500 万元。在两支项目的 实施过程中,公司上下均予以了充分的重视,面对项目工期紧,难度大的双重压力,先 后成立了两个专项项目部,选派了具有多年项目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负责,并从工程部 抽调协调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参与组织协调,加强管理力量。截止目前,在经过公司近三 个月的奋战拼搏下,?**?视频监控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前期管线配套施工;浦东 视频监控项目正处于紧张建设过程,在此期间,项目管理部多次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检 查工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鼓励。为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多数管理人员长期驻扎在施工区 域内,一直鏖战在艰苦一线,为打造**通信在政府视频监控项目上的良好形象,树立** 品牌奋斗不息。 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通信还积极把目光放到了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为尽 快实现海外业务的零突破,**通信紧跟知名通信设备供应商,实施?借船出海、借势扬 帆、落地生根?的战略规划,将通过参与海外通信建设项目,逐步摸索,总结经验,直 到独立组建海外分公司,快速的占领海外市场。 行业中的地位与竞争优势: **集团是集通信信息、建筑市政、房产开发、工业制造等多个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 团。企业位列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拥有著名商标?**商标?。而上海**通信建设有限 公司,是**集团下属的核心企业。李瑞环、尉健行、宋平、刘华清、铁木尔?达瓦买提、 任建新、钱伟长、王芳、费孝通等中央领导曾相继视察**。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 报道了**的经验和业绩,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正已一个?国内一流、国际水平的通 信运营服务商;一业专长、多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而努力奋斗。通过长期不断的创新 改造,企业现已拥有一支行业内领先、成熟的通信技术队伍。在诸如,F1 赛场、残奥会 等大型政府活动配套,上海地铁通信系统改造、世博园通信配套等项目中发挥重要作 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1、十余年技术服务积累的一体化服务优势 从网络建设、网络运营、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到产品增值,**通信拥有国内电信外包服 务企业中极少有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能力,具备向运营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能 力。10 多年来**通信熟悉各种电信业务和流程,掌握不同设备提供商的各种技术,形成 了?基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能力,独具特色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使**通信成为运营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2、全方位资质优势 **通信拥有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甲级资质、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电子通信 广电行业通信工程类设计乙级、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双甲?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 集成三级资质、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以及电子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城市及 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等 10 多项相关行业重要资质。由此公司成为国内电信服 务行业实力最强、资质最高和最全的民营企业,全方位的资质优势是公司专业人员、设 备、业绩的实力体现,也是主管部门和客户对公司十多年来所取得成绩的认可,为公司 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质保障。2009 年,企业又获得《网通合格供应商》、《中国电信 宏站常用服务供方证书》、《中国电信通信工程常用服务供方证书》、《中国电信无线 覆盖常用服务供方证书》、《中国电信线路维护常用服务供方证书》等相关同业认可资 质。 3、十年来电信外包服务品牌优势 从早期在上海市电话局承接管道、线路工程等相对低端的电信服务业务起步,到现在以 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和海外的市场格局,业务范围也逐步 向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与运营维护、电信咨询服务、电信增值业务等电信高端外包服务项 目演进。**通信凭借着?诚信、专业、优质?的服务承诺在各运营商中树立自己良好的 品牌形象。 历经十年发展,**通信取得了骄人的荣誉。2003 年,**商标被评为著名商标;2005 年, **字号被认定为?知名商号?;2008 年,集团公司被评为?中国服务业企业 500 强?。 公司董事长章方祥同志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2002 年,荣获全国五一劳 动奖章;2004 年,被评为浙江省创业企业家;2007 年,当选为杭州市人大常委。 作为最早进入电信外包服务市场的民营企业之一,**通信同步了中国通信业的飞速发 展,正在力争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电信外包服务业中的一面旗[。 4、技术队伍优势 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在电信外包服务领域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 的技术力量和工程师队伍,建立了一支由 120 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队伍,其中建造 师 10 名,各种认证工程师 100 多名;其中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就有 20 多名,这些资格 代表了业内公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资格。 简述组织结构、领军人物、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人经历与业绩等):一、组织结构 公司组织结构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所有业务。负责管 理技术开发部、财务部、市场部、工程部和安全质量部。同时企业因重大工程技术服务 项目,也会临时性组建各项目部。 技术部开发部(即研发中心)负责公司所有技术支持以及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等。 财务部负责公司的各项经济业务的全面核算和财务监督。 市场部负责公司的业务拓展和开发。 工程部负责公司承接的各类通信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实施。 安全质量部负责公司各类工程技术服务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工作的管控。 二、领军人物 总经理:** 学历:工商管理学硕士 职称:高级工程师 主要工作学习经历及业绩: **具有 20 多年的通信行业经验。在进入通信行业之初,凭借一腔热血,投身通信行业的 业务市场开拓工作,在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的前身――杭州**通信上海分公司担任 一名业务员,曾先后多次被评为企业?优秀业务标兵?。 1999 年成立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的授权下统管 整个企业运作,成立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组建了上海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总经理自己 仍然深入在业务一线,从掌握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到了解公司外部市场信息,从公司大客 户的直接管理到公司业务团队的监督管理,总经理很好地处理了集权与分权的管理模 式。在与公司市场部经理的分工和分管上合作无间,从而奠定和维护了上海通建公司在 业务市场上的联系和沟通,为我们逐年提升业务销售产值营造了良好的业务氛围。 在管理公司的同时,为顺应企业在通信行业内不断突破的发展态势,他进一步加深了与 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以及中兴、华为等设备制造商进行业务沟通。保持自身在专 业技术领域的优势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同行业单位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密切联 系,对市场发展方向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另一方面,他多次亲自负责重大工程项目,如 松江大学城通信管道工程、金山、青浦、嘉定、南汇、**、崇明等新镇重大建设项目, 加深自己对项目运作、技术更新等方面的了解和应用。 在企业从无到有,从弱转强的过程中,张总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为企业的在通信技术服 务领域打响品牌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企业蓬勃发展当之无愧的领军人。 证书及荣誉: 2001.10 通过信产部综合规划司项目经理认证; 2006.08 通过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培训; 2006.12 被评定为高级工程师; 2007.08 获信产部助理通信工程师认证; 2008.04 通过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建设项目工程师认证; 2008.07 获中共杭州市滨江区浦沿阶段优秀党员称号。 三、管理团队 1、技术部经理(总工程师):** 学历:硕士学历 职称:高级工程师 主要工作学习经历及业绩: 1993 年至 2001 年在新疆通信建设总公司设备二公司,任设备工程师; 2002 年至 2006 年在新疆通信建设总公司设备二公司,任经理; 2006 年至 2007 年 6 月在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兼工程部经理; 2007 年 7 月年至 2007 年 12 月在**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任院长; 2008 年至今在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任常务副总经理兼技术部经理; **具有十几年通信行业经验,一直立足于通信行业的技术前线,精通程控交换原理、GSM 移动交换机和电信基站 BSS 设备、通信行业概预算、WCDMA 移动通信技术以及通信工程项 目管理。 1993 年至 2006 年在新疆通信建设公司先后任设备工程师、经理,获得该公司?优秀员 工?、?优秀管理者?称号,在从事技术的过程中,**先后发表通信行业论文三篇,参 加了 GSM 移动交换设备、基站设备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并获得了相关认证和资格证 书,奠定了其在通信技术领域上坚实的基础。 2006 年进入**通信后,凭借自身对通信行业的了解,对通信发展趋势的把握,先后在公 司任总工程师、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其在通信领域上的 专业技能和多年沉淀的管理能力。在技术研发上,带领技术团队进行通信系统整体解决 方案的研发和整理;在工程技术服务管理上,亲自负责上海轨道交通 11 号线、杭州无线 城市、移动 TD-SCDMA 试验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在内部管理上,推动公司进行现代化办 公手段和软件平台的更近,给企业管理引入了众多新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同时, 在个人素质提升上,**通过了国家一级建造师的考试,获得了信息产业部通信高级工程 师的考核,被杭州市评定为?‘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内人员?。 发表论文: 《关于用户受限的修改》 上海贝电 S1240 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1998 年 3 期; 《移动数据通信业务发展的分析》 大陆桥视野 2005 年第 10 期 ;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新疆移动技术业务创新交流论文汇编 2005 年第 1 期; 证书及荣誉: 1998 年在新疆移动通信公司被评定为中级工程师(通信专业); 1998 年发表的《关于用户受限的修改》获上海贝尔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9 年在北京北电邮电培训中心参加《加拿大北方电讯 GSM 移动交换设备高级培训》, 获 GSM 移动交换设备高级工程师证书; 2000 年被评为新疆通信建设总公司?优秀员工?; 2001 年在法国巴黎加拿大北方电讯培训中心参加《BTS,BSC,BSS 基站设备培训》,获 基站设备高级工程师证书; 2001 年在上海贝尔培训中心参加《&1000 S12 EC72/74 Upgrading&A 级维护工程师培 训》,获 S1240 EC72/74 A 级维护工程师证书; 2002 年通过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项目管理培训并获二级项目经理证书; 2004 年在北京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参加项目管理培训,获中兴通讯项目经理 证书; 2005 年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参加《WCDMA 3G 培训》,获 WCDMA3G 工程师; 2005 年被评为新疆通信建设总公司?优秀管理者?; 2006 年通过建设部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专业)认证; 2007 年通过信息产业部高级工程师(通信专业)评定; 2007 年杭州市新世纪人才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评定为?‘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人员?; 2008 年获浦沿街道党工委?优秀党员?称号。 2、市场部经理:** 学历:大学学历 职称:经济师 主要工作学习经历及业绩: 1992 年 8 月至 1998 年 4 月在浙江萧山进出口公司进出口一部,任财务经理; 1998 年 5 月至 2005 年 1 月在新加坡万和有限公司,任会计主管兼行政部经理; 2005 年 3 月至今在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兼市场部经理; **是 2005 年加入到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的,在之前主要从事的会计管理工作,但其 本人良好的协调沟通及社交能力十分突出,同时前面的几年管理经验也给她在处理事务 及关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在进入本公司后,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完成了个人职业的转型,成为了一名从事市 场开拓及业务管理上的精英。凭借出色的对外沟通能力,**很快适应了通信行业的业务 拓展模式,并在行业内积累了广泛的客户网络关系,与电信、移动、联通等客户建立了 持久的和谐关系,从一开始的职业转型快速转变成一名具备超前的市场意识和较强的市 场预测能力的业务骨干。 公司在**的策划和带领下,通过业务区域的划分、客户类型和业务类型的分类等多层 次、多方面的考量,完成了公司整体业务团队的组建和锻炼,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业务网 络,制定了业务经理与客户沟通的流程,维护了公司各业务条线上的良好关系,从而进 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 同时,**在公司既有的业务网络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未开拓区域和业务类型的攻关, 一方面在公司内部以人员培养的方式,招收知识学历水平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储 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业务团队的作用,找准市场突破口。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先后新 开了上海宝山区、浦东区、莘闵区等区域内的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市场占有 率。 证书及荣誉: 2007.8 被评定为经济师; 2008.4 通过信息产业部概预算培训,获概预算资格证书。 3、财务部经理:** 学历:硕士学历 职称: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主要工作学习经历及业绩: 1988 年 9 月至 1990 年 1 月工作于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供销社,任会计; 1990 年 2 月至 1996 年 11 月工作于江西新余市水泥厂,任财务科长; 1996 年 12 月至 1999 年 11 月工作于江西新余市财政局会计师事务所,任部门经理、副主 任会计师; 1999 年 12 月至 2007 年 12 月,工作于中国永通投资集团(富春江集团)有限公司,任资 本经营部经理、财务审计部总经理; 2008 年 2 月至 2008 年 10 月,工作于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任财务管理部经理 助理; 2008 年 11 月至今,工作于**集团,任财务总监,2009 年 5 月至今,兼任本公司财务总 监。 **担任财务部经理后,首先完善了财务制度,狠抓了应收款的回笼工作,使本公司应收 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使本公司财务核算全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处理并,使资金 管理日益完善。其在工作中与公司往来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协助关系,与银行系统 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财务税收完成情况多次得到浦东区税务局表扬。 证书及荣誉: 2002 年至 2007 年连续被评为浙江省和杭州市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 2003 年至 2007 年为杭州市拱墅区地税局行风监督员; 2006 年起被列入杭州市?131?中青年计划培养人才。简述企业创新能力情况(创新系统结构、创新机制、上年度科研投入资金及占销售额的 比例、研发团队、自主知识产权、承担国家地方科研项目等):一、创新系统结构: 公司把创新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建立了以自主创新为主,结合高科技技术引进 和技术合作的创新系统。 1、公司创新总体思路: 1)把握社会和国家发展方向; 2)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创新重点; 3)合理配Z公司的资源; 4)提高有限资源创新利用效率; 5)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6)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7)提高人才集聚能力。 2、公司创新工作情况列举: 1)公司注重投入,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研发中心,新建了多功能试验区,积极开展自主创 新。 2)公司同国内国际知名的华为、中兴、大唐移动等企业进行合作,吸收消化行业尖端技 术。 3)公司还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内通信业巨头开展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 合作,进行行业关键技术、前瞻技术的研发。 3、公司创新组织机构及职责: 公司创新组织机构领导人员: 主任:**(总经理) 委员:**、**、** 公司创新组织机构职责: 主任(公司总经理):组织创新、厂区生产、政府沟通 委员(公司技术主管):技术知识创新、集成创新、 委员(公司行政主管):管理创新、销售模式创新、市场开拓创新 委员(公司财务主管):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产学研 4、公司创新评估原则 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创新评估体系,形成创新管理闭环流程在设计与筛选相关指标时, 主要考虑了五大原则。 1)全面性原则,涵盖了公司创新工作的整个过程。 2)客观公正原则,选取量化指标为主,通过工具变量,剔除定性指标。 3)低成本易获得原则,数据便于统计,且不会引起争议,剔除难以统计的数据,除现有 的创新活动外,不再考核另外组织活动。 4)绩效导向原则,各过程的效果性指标反映过程活动开展情况。 5)激励性原则,创新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热情。 二、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根本目要的在于发展,质量上的发展。在如今的市场大环境下,公司正逐步健 全完善合理、高效的创新体制。其中包括:1)人力资源的培育与激励性机制;2)生产 服务的规范与标准化机制;3)经营管理的效率与集约化机制。公司的创新机制紧紧围绕 着?以人为本?的主题而开展。 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面对复杂波动的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时,创新 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真正帮助企业长期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却绝非短期 的、一时的所谓创新措施,而是一整套有效的创新机制。近几年,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收 入大幅增加,甚至在 09 年整个电子通信行业面对业务萎缩的情况下,我司依然保持了 1 5%以上的销售增长。其基本原因在于公司在三年前便全方位的积极构架自身的创新机 制。而技术研发的创新开拓,管理制度的创新开拓,企业文化的创新开拓,市场营销的 创新开拓等四大创新机制构成了企业创新进步的基石。 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公司根据国内电信行业发展的大方向积极投入资源进行专项研 发。在通信工程技术等领域做到?预研储备技术,率先占领市场?。在向各地区电信部 门,移动/联通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积极互动。在完善当前项目技术工程的同时, 进一步掌握、剖析将来的技术服务发展要求及方向。再通过,企业自身大力的投入资源 进行研发,确保在技术上满足市场率先占有的目标。由此,形成了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 力。企业还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配备专门研发设备及场地用以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开 发。每年,研发部门都在公司总经理的直接关注下完成 5~10 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用 工程服务技术,帮助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公司摆脱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参考国际先进通信技术服务企业 的管理思路。创建了一整套适合国内通信行业现状且充满生命力的创新管理体制。如人 员的薪酬及奖励制度,福利及晋升制度,各部门职权明细,各职位职权明细。各类工程 服务操作规程,各类产品制造规程,部门协作细则等等。每个公司职员都明确自己该做 什么,在做什么。岗位与岗位间,部门与部门间都明确如何分工,如何协作。创新企业 是一个创新人群的集合,更有效、更合理的管理方式以及规范制度将是整个企业获得更 高的运行效率。 在企业文化的创新方面,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提升企业员工的自我认同,加 强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激励企业每一个员工在自身岗位上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加 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创造?和谐??默契?的团队协作氛围。通过丰富的部门内部、部 门之间以及公司范围的各项活动,大大的促进了员工间的互动。企业设立的各级奖惩制 度也鼓励了员工将自身动力与企业竞争力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为 宝贵的财富,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凝聚起优秀的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营销的创新方面,企业紧抓国内通信市场主体,即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大型企业。通过?维护旧项目、预研新项目?的方式,在完成客户原有技术服务的基础 上,提前预研客户后续技术需求。将电信、移动等公司未来科技工程项目的可行方案转 化为自身储备技术,也就是将客户未来的订单收入了囊中。另一方面,企业依托集团公 司以及其下十二家兄弟公司在全国范围及全行业内的品牌效应,对业务领域覆盖的通信 网络设计、通信管道建设、光电缆线路工程、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移动铁塔基站建 设、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与保障、建筑智能化、城市轨道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都拥 有强大的联动效应,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三、上年度科研投入资金及占销售额的比例: 2009 年全年公司的科研投入为 971 万元,占销售额的 6.12%。预计随着市场对我公司技 术服务日益高涨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力争在技术上紧跟国际通信 业技术发展方向,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 四、研发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有创新能力、有奉献精神的研发团队。现有技术研发人员 78 人, 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 25.74%全部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 56 人,占技术研发人 员 71.79%,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 21 人,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 6.93%,都是具有丰富行 业经验的专家。 五、自主知识产权: 获得发明专利:《光电式软件》,登记号 38262 6.承担国家地方科研项目: 2007 年接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委托,提供完善的关于规划、设计、安装、调测以及优化 TD-SCDMA 网络的方案以及工程指导。 2008 年接受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委托,提供《WLAN 可管理快速切换在 AP 的实现》高新 技术,并完成相关技术鉴定。在实验室搭建模拟环境下进行切换时间进行测试验证。 2007 年接受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委托,为指定地区的传输网管道线路的设Z与配Z方案 与工程指导。 2007 年接受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委托,设Z以及配Z传输网设备的总体方案以及工程指 导。 2007 年接受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委托,各环境及配Z的通信局房设Z方案及工程指导。 简要介绍企业现有生产经营管理及相关制度化情况:公司十分重视各项经营管理的制度化,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以及行业规则制定了一系列非 常详细的经营管理制度,并且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认真监督执行各项制度。确保有法必 依有章必循。部分内部管理制度如下: 《公司行政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运行管理办法》 《研发中心成立文件》 《技术开发基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文印管理制度》 《员工参加企业外培训的管理制度》 《纪律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文件编码规定》 《材料采购管理办法》 《合同管理办法》 《材料检验规程》 《原始记录管理规定》 《外协施工队管理办法》 《工程施工管理办法》 《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项目部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奖罚条例》 《安全生产奖罚条例》 《争创优良工程、信得过施工队评选办法》 《工程竣工交付验收办法》 《完工工程检验规程》 《竣工资料管理办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制度》 《工具管理制度》 《工程费用结算规定》 《设备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制度》 《财产物资清查管理制度》 《搬运管理制度》 《会议管理制度》 《仓库管理制度》 《车辆管理制度》 《办公设备管理办法》 《公文处理办法》 《来客接待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制度》 《工程结算标准和办法》 《胸卡管理办法》 《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窨井作业操作规程》 《印章管理办法》 《员工培训管理规定》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以上文件首页将保存在附件中简要说明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情况及今后发展思路: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一、企业创建阶段(1999 年―2004 年) 1999 年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成立,其前身为杭州**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是为杭州**通信产业更好地在上海开展业务而成立的。成立之初,企业仅 20 余人,公司 内并没有明确的工作分工,总经理更是身兼数职,集业务、管理和工程实施与一身,事 事亲力亲为,在杭州**良好的市场基础上,带领企业从最初的管线工程承接,不断拓 展,逐渐接触通信设备、后端维护等技术层次不断高深的业务领域,并在这一过程中, 不断的树立**通信在上海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品牌,并在内形成了共同奋斗企业分为,不 断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并积累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所需的技术和资金。 2004 年公司筹备成立技术开发部,凭借自身在通信行业的良好优势基础,招收高端人 才,培养大中专毕业生,逐渐进入通信行业的技术研发领域,组建**通信自己的技术团 队。 二、实力累积阶段(2005 年―2007 年) 在第一阶段成立技术开发部的基础上,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在 通信行业的大范围内,选择自身业务相关性强的领域,集中资源,加大投入,在综合 POP 点新建交换集成系统、传输网管线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重点研发,并与 2007 年开展光电 式保安单元、传输管线系统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研发,前后投入 400 万元进行技术开 发、技术完善。 在同市场的不断互动中,我公司又开始在中国移动 TD-SCDMA 试验网工程上海项目工程、 银东大厦等一批基站 TD 设备安装工程以及各区县电信管线、系统设计安装调测等各项工 程上通过要约研发,成功指导了上述项目的规划、布设以及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并在实践中完成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案的研制与累计;传输网管线系统解决方案 在后续交轨 11 号线愚园路站通信管线迁移工程、交轨 11 号线祁连山路站管线迁移工程 以及配合**区剑川路改扩建电信管线迁移工程等多个工程上得以应用,取得了相关方的 一致认可。 三、**品牌阶段(2008 年至今) 如今**通信品牌在国内已具有相当知名度,特别是上海**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凭借集团 公司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奠定了上海**在上海通信市场的一块?硬牌子?。在公司实力 上,**通信具有建设部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工信部通信系统甲级资质等一类资质,在 众多国内民营通信企业中排名首列。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上海**从未放弃对自身内功的修炼,ISO 质量体系、企业内部管理平 台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推行,是企业管理走上了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我们仍 在进一步加大对技术领域的研发,以平均每年投入销售额 5%以上的经费支撑企业的技术 开发工作,在业务承接上,我们更是立足于通信的全业务承接的思路,遵循?通信发展 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国内一流的通信系统服务商为宗旨,不断 壮大。 四、今后发展思路 本公司将继续本着技术创新的理念,抓住通信行业第三次大发展的浪潮,在通信技术研 发和通信工程承接两方面加大投入,提高**通信的综合竞争力。 1、企业战略定位与战略描述:整体方案解决能力 **通信立足于电信服务外包业务,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依托一揽子解决方案能 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创新为支撑,致力于为 客户提供通信运营中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电信服务外包企业。 2、企业发展指导思想:抓住机遇、整合资源、提升产业、加快发展 按照国家、省、市和区政府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引,结合公司多年从业的积累,**通 信将贯彻?抓住机遇、整合资源、提升产业、加快发展?的思路,走规模效益型的发展 道路,坚持电信服务外包主业不动摇,以业务结构调整使公司上台阶增强发展后劲;坚 持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双引擎?战略,以拓展海外业务促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坚持重 组上市战略,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坚持技术创新战略。 3、提升外包服务整体解决能力,从工程建设拉动型转为服务外包拉动型 抓住国内各大运营商网络扩容与优化、3G 网络建设的市场机遇,深入推进全业务整合战 略,从咨询、系统集成与工程建设,到网络运维、增值业务终端和服务等,为运营商提 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成为运营商的综合外包服务提供商。加大高端外包服务业务资源整 合力度,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细分业务市场,承接利润率较高、对高端业务具有带动 作用的业务。 4、技术创新 主要包括: A、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技术中心的建设,加大技术研究的投入,引进国际一流人 才,配Z国内外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争取在 2015 年升级为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并择机在 海外设立研发机构。 B、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通过集团公司的联系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 学、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台湾 FSP-POWERLAND 公司及其它 的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长期合作,保持技术的不断创新,快速培养人才。 C、通过国际电信外包服务基地建设强化与设备提供商的合作:加强与主流设备提供商的 合作,参与产品规划和项目开发,紧跟市场步伐,积极做好技术储备。 D、推行?TRIZ 发明问题解决方法? :通过全面推行?TRIZ 发明问题解决方法?,完善 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实现?多快好省?的高效率创新。 E、标准建设:致力于企业标准升级,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增强公司行 业影响力,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 5、建立外包服务评估体系 ?帮助客户获得成功?是评价服务外包是否成功的标准,为了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促使客户利益做大化,必须建立严格的服务外包评估体系。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公司提供 的外包服务进行评估,必要时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反馈进行相应改 善和提高。 6、业务拓展 加大全国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客户营销,树立服务品牌,扩大市场区域;依托积累第三 方服务品牌优势,通过在业内开展合作,在部分省市内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突破;通过 并购在重点区域或领域有市场能力和业务的企业,注入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为并购企 业增加新的服务品种,整合优势资源,做大服务市场。 抓住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通信大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通信的技术、经验、人才优势, 快速发展海外市场;抓住国内通信设备厂家在海外市场的快速崛起的机遇,部分通过分 包承揽业务,探索国内结算,国外实施,劳务输出等海外业务合作模式;重点开拓肯尼 亚、印尼等结汇更方便、局势更稳定的国家地区,有效控制海外业务风险;通过总承包 一级资质的申报取得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证书,突破经营限制,快速进行市场拓展。 7、人力资源开发 到 2012 年,计划引进和培养 10 名博士和 20 名硕士,重点在通信技术、网络规划与设 计、系统集成和智能监控、嵌入式软件开发、硬件电路设计等方面。 加强员工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通信技术中心、电信服务外包基地、全国电信服务 网络的资源优势,整合政府、高校、各设备提供商等社会资源,建设**通信学院,到 201 2 年累计培养 600 名专业技术人员,为**通信、国内外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输送合格的人 才队伍。 二、企业近三年财务状况2007 年 主营业务收入 其中:产品销售收入 其它技术性收入 净利润 缴税总额 出口总额 0.0 (万美元) 3 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 3 年利润收入平均增长率 总资产 总负债 固定资产净值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率 科研投入资金 3.4 7.0 1.0 59.4 539.0 73.2 % 33.7 % 8.8 6.9 2.5 68.2 573.0 0.0 5.7 0.0 .4 2008 年 95.8 0.0 .9单位:万元2009 年 67.2 0.0 900.5 909.60.06.7 8.1 7.5 67.6 971.0 特殊情况说明:1.公司近三年开始大力拓展市场份额,销售出现大幅增长。由于近年的金融危机对行业 有所影响,销售收入却反而逆势上扬,始终保持增长。根据 2010 年初的合同签订情况, 以及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2010 年全年的销售收入将有 40 个百分点以上的增幅。 2.由于近两年(08、09 年度),经济危机的到来使企业面临交大的成本压力。企业用于 市场拓展以及销售的成本也大为增加。又加上企业投入研发费用较大,累计超过 1500 万 元。且近两年度企业为配合上级公司重组筹备上市,累计分配股利达 2500 万元(08 年 1 800 万,09 年 700 万),故造成企业近三年的利润呈表面的短暂下降趋势,增长率实为 负数。不过随着企业市场铺垫的完成,以及企业产品技术服务结构的改善。今明两年,* *通信将迎来新一轮销售收入与利润的增长高峰。预计 2010 年销售与利润增长幅度将双 双突破 40%。今年起,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也将为利润增长作出贡献。 三、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即考核指标)建设周期(2 年或 3 年):2010 年 01 月DD2012 年 12 月 建设期科研投入资金总额及占相应年份总销售之比例: (1)建设期科研投入资金总额:4200.0 万元 (2)占相应年份总销售之比例:4.7% 建设内容与科研投入资金说明(按内容分述): 1、创新机构建设(技术中心、实验室、测试平台、小中试装Z等):企业在创新机构建设上预计投入资金: 900 万元。 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完善技术发展中心的各项基础设施,并不断优化、提升各个功能单位 的技术实力。 公司正以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标准来完善建设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为使研发资源 进一步优化,加快科研开发工作。将新能源产品研发组、通信勘察、设计、管道建设研 发组、光电缆线路工程研发组、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研发组、网络系统集成研发组、网 络运维与保障、建筑智能化研发组、城市轨道通信网络研发组等等各专项科研小组统一 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构架主要通过逐步完善由 OA 系统为主体,以及即时通讯系统和服务 器构成,减少沟通和交流障碍,该系统是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外网连接也畅通无阻。 另外,该研发中心还将扩大改建实验室及试验场,加大实验室硬软件的投入,购Z开发 所需要新型试验装Z、仪器仪表,开发软件等,以保证自主研发的核心控制软件及控制 系统(硬件)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充分兼顾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的研发,提供试制加工, 环境试验等功能。计划添Z的设备包括:微电脑控制成品自动测试系统、电脑全程监控 的自动充放电设备、自动压合机、内阻仪(HIOKI 3555)、高低温试验箱(GDW-006 0)、DC POWER(HY3005-2)、10 电阻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203A)、振动试 验机(LD-TF)、挤压测试机、撞击针刺机、PK-308 跌落试验机、拉力测试机、ESD 测试 等生产、检测设备。预计设备购Z费用在 550 万,研发中心扩容及实验室场地改造费用 3 50 万。改造后该基地满足欧洲 EN-50126 标准的 RAMS 规范的试验环境,同时将对外提供 通信信号产品环境适用能力检测服务。 具体设备清单如下: 微电脑控制成品自动测试系统(1 套):135.00 万元 电脑全程监控的自动充放电设备(1 套):30.00 万元 PK-308 跌落试验机(1 台):35.00 万元 自动压合机(2 套):50.00 万元 内阻仪(HIOKI 3555)(2 套):7.00 万元 高低温试验箱(GDW-0060)(2 套):15.00 万元 DC POWER(HY3005-2)(2 套):48.00 万元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203A)(2 套):20.00 万元 振动试验机(LD-TF)(2 套):38.00 万元 挤压测试机(2 套):21.00 万元 撞击针刺机(1 套):25.00 万元 拉力测试机(2 套):28.00 万元 ESD 测试装Z(2 套):15.00 万元 手持频谱测试仪(2 套):10.00 万元 DC/DC 大功率稳压源(1 套):11.00 万元 高精度示波器(2 套):12.00 万元 辅助模具(2 套):50.00 万元 新增设备合计 550 万元。2、研发团队建设(新增研发人员数、人才培养计划、计划招收见习和录用应届毕业大学 生情况等):企业在科研团队建设上预计投入资金:600 万元。 1)技术队伍增强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人才梯队的培养,尤其关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培养。未来 3 年内公 司将继续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新增研发人员 60 人左右,其中博士 10 人、硕士 20 人、本 科生 30 人左右。到 2012 年底,研发中心(含实验室等科室)的技术及研发人员规模将 达到 130 人左右。将累计投入资金 150 万元,采用多种人才吸引、挽留的措施。如博士 持续为企业服务三年以上则给与 5 万元的累计贡献奖等等。 2)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建立并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创造使人才脱颖 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条件和企业环境。未来三年内将投入 450 万元 A.设立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扶植优秀中青年技术人才成为在相关领域内有影响的创新 人才和技术带头人,每人每年资助经费 10 万元。在市、区两级科委的协调和帮助下,公 司将设立?院士?企业工作站,邀请本专业的院士为公司的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资源 和顾问工作,将每年将投入 80 万元经费。 B.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按照公司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加强人员培养力 度;另一方面,与高校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公司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理论和实践能力 的高级人才。同时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在人才引进比例中将保持 50%以上的见习大学 生及应界毕业生新增数,对所引进的见习大学生或应界毕业生实行 3-6 个月的见习期安 排,如果在见习期内表现优异,专业能力提升较快,公司可以提前结束其见习期,签订 正式劳动合同。 C.鼓励在国内外行业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和著作,鼓励专利申报和软件著作权登记,建 立物质奖励基金,同时在内部给予嘉奖鼓励。 D.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技术素养,树立全体员工技术创新意识,开展创 新活动,每年将投入 30 万元。3、科研项目计划(含与本年度申请国家、地方科研计划及专项对接情况说明):企业在科研项目计划上预计投入资金 2050 万元 1.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改进版)(计划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执行期:2009 年 3 月?2010 年 10 月 本项目为企业对现有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及工程技术服务方案的进一步研发 项目,是原系统的应用拓展及升级。项目总投入 650 万元,前期已投入 300 万元,后续 将投入 350 万元。通过研发、试点、推广,预计 2010 年下半年可基本实现系统新配Z定 型,2011 年起将以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改进版)为标准配Z进行市场推 广,为系统及其技术服务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以及利润空间。 早期应用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而不同地区环境差异和需求差异较大,对风光互补技 术要求也大为不同。低风速启动、低电压储能、抗强台风、抗盐雾腐蚀、智能化控制、 反馈等等一系列技术不断的提上开发的历程。随着市场发展,能够提供接近或者相似产 品技术服务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为实现**通信在此项目上的市场领先,故企业投入资金 以及研发力量进行专项开发。以期达到?绿色环保、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科技含量 高、控制系统智能化、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性能稳定可靠、寿命超过 15 年?的要求。更 具目前行业技术储备状况分析,项目研发完成后将在国内同类系统中处于技术领先的优 势,同比国外技术服务形成较大价格优势。 2.局方数据设备集成工程技术服务(计划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执行期:2009 年 6 月?2010 年 6 月 本项目为企业对现有局方数据配Z方案的进一步研发项目。项目总投入 300 万元,前期 已投入 170 万元,后续将投入 130 万元。 本项目综合比较采用数据和语音综合接入设备。前期将为移动营业厅配套相关综合接入 建设方案。后续将根据市场需要,将应用领域拓展至各类大客户的分支机构的互连建设 中,如金融机构的各营业网点与总部的互连,大型企业各办事处与总部的互连,政府等行政 部门与下级部门的互连等。采用 E1 租用,除了可以提供以太网接入之外,还同时提供电 话接入功能的解决方案,使得大客户可以实现中心数据服务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客户机 的连接,同时还提供中心 PBX 和分支机构的电话机之间的连接,从而同其他运营商可以 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服务。 3.3G 基站配套传输接入集成系统工程技术服务(计划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执行期:2009 年 5 月?2010 年 6 月 本项目为企业对现有局方数据配Z方案的进一步研发项目。项目总投入 450 万元,前期 已投入 230 万元,后续将投入 220 万元。 本项目主要采用了传输网络、接入网络、接口的 IP 化技术。 本项目将基站传输需要的 SDH、PDH、DDF、ODF、风扇、配电等所有设备集中在一个壁挂 式机箱内,不仅方便基站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而且有效节约基站空间、降低建设 成本。 本项目基站配套传输能兼容各种 3G 基站、GSM 基站、CDMA 基站、以及小灵通大灵通基 站,使网络结构简单,便于网络扩容升级,并可最大程度上共享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运营效益。 本工程网络层次更加体现扁平化,简化传输接入网部分的层级结构,可减少接口,有效 降低时延。 4.电子渠道(空中充)系统技术服务(计划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执行期:2010 年 1 月?2011 年 6 月 项目总投入 300 万元,今年将投入 170 万元,后续将投入 130 万元。 本项目为一种新型电子交易系统,主要通过分布式终端设备提供电子充值等服务。所形 成的终端设备及电子交易系统操作简便,能够适应消费者使用的需求。终端铺设简易、 简洁,成为通信业内充值网络的有益补充。 基于多业务、多接口、多运营商、多代理商的分层系统架构,采用多进程、多线程、多 通道的设计思路,加上运行监控以及系统守护功能,以实现空中充各网点终端的统一管 理和监控平台。 5.无线局域网的智能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计划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执行期:2009 年 5 月?2010 年 5 月 项目总投入 350 万元,前期已投入 200 万元,后续将投入 150 万元。 随着人们对于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的增大,在将来,大部分热点地区仅仅有一个或者两 三个 WLAN 接入点 AP(Access Point)是不够的。因此网络接入点 AP 数目比较多;AP 位 Z比较不确定,可能根据需要增加、减少或者移动节点。本项目即研发一整套无线局域 网的智能网络优化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本研究将通过在 AP 之 间动态实时地分配频率、功率、用户以及业务流量使得整个无线网络的容量最大,性能 和稳定最佳。它无疑将是未来无线局域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4、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产学研长期战略合作、产学研项目合作、技术转移、引进消化吸 收、留学生自主技术、企业自主开发等):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上预计投入资金:300 万元。 1) 产学研长期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通信网络等方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各大 高校、特别是大学城内的相关院系展开产学研合作,从单纯的人员交流、联合攻关、技 术咨询、技术服务,逐步发展到共建实体(平台)、共建基地、联合培养人才、以建立 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或产学研联盟。 2) 产学研项目合作:企业与上海大学、浙江邮电学院等院校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进 一步奠定了本公司雄厚的技术开发能力,有力地保证公司研制的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 水平。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等国内电信业巨头建立定向开发支撑业务应 用,促进技术转化。形成产业链上下端的良性互动。 3)技术转移、引进消化吸收:公司依靠集团公司及相关兄弟企业的强大技术实力,以及 研发实力。通过不定期的(视工程项目情况而定)技术支援、定期的技术交流(江浙的 兄弟公司每月互派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将**竞争力全面最大 化。 4)企业自主开发:企业以高技术水准定位,持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充分发挥公司 技术专家的创新潜能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不但要在工程技术服务的科技、效率水平上创 新,在公司的市场战略、专利、人才引进、生产管理上也要不断创新,鼓励用创新来使 公司资产增值。同时建立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不定期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 其科研技术水平,从而在人力资源方面为公司涉足无线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还 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科技成果,为公司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强大保证。大量成果得 到软件著作权、专利保护,另有诸多技术成果经查新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 平。 公司已与美国思科、德国得力风根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与国内同行业 企事业,如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全路通信信号设计院、申通地铁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长 期而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合作关系。 通过集团公司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长期性、紧 密型、市场化为特征战略性合作。根据科研项目开发的需求特点,结合各个大学自身的 技术特长和资源,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将学校的科研力量和我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有 力结合,提高自主创新产出效益。 同时,与上述部分高校开展人才委托培养计划,输送人员到学校去培养,以校企?双导 师?培养人才为纽带,使产学研能够紧密、长久地结盟。5、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目标(专利、论文、软件著作权、专有技术、技术与产品的国 际、国家标准、品牌等): 企业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目标上预计投入资金:50 万元。 企业在建设期内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包括对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尊重 他人的知识产权的意识,同时重视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管理、运营,在企业管理中融入 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传统的企业管理到战略管理的重大变革与创新。预计获 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目标如下: 1)发明专利受理 2 项; 2)实用新型专利受理 5 项; 3)发表论文 2 篇; 4)软件著作权 10 项; 5)建立企业标准 2 项。 6、简述创新激励机制建设: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建设上预计投入资金:300 万元。 1)企业全面树立员工的创新价值观。观念创新是企业突破发展的先导。企业自主创新最 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形成全员创新的理念―企业文化。教育和动员广大职工进一步转变发 展观念,在企业各项工作和活动中献计出力;广泛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符合企业实际和 行业发展趋势、体现职工价值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工程、技术革新和发明 创造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2)围绕企业自主创新,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动员组织广大职工,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 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不断强 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深入实施职工经济技 术创新工程,把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创新能手?、?创新 示范岗?和?创新型小组?活动;广泛开展职工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充分发挥科研小 组在组织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为提高企业原始创 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作贡献。 3)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具有社会主义道德、掌握现代 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现代化职工队伍。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 工?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加强职工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 兵、技术培训、技能比赛和师带徒等活动,大力加强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 培养;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4)建立创新工作激励机制,不断激发职工创造潜能和活力。建立健全创新工作的评估考 核体系,努力实行创新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化,落实职责和职权,把科技创新、改良、小 改小革,管理亮点等方面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职工创新工作积极性 和主动性。 5)公司创新激励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给予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的肯定与荣誉。设立经营 管理奖,以鼓励管理创新。设立技术进步奖,以鼓励基础技术创新。设立市场营销奖, 以鼓励销售模式创新。在公司年终先进个人评比中,专门用于奖励在技术进步中做出贡 献的员工,给与其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获奖个人次年可上调一级工资。已建立了如下 激励制度: a)部门(项目)经理竞聘制,改变中层骨干聘用任命制,不搞论资排辈,放手让青年科 技工作者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企业技术人员的都比较年轻,公司大胆启用、委以重任, 让年轻人得到锻炼和提高。 b)获奖人员的奖励情况记入其业务考核档案,放入个人档案,作为职务,职称提升,业 绩考核的重要依据。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以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c)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的资金奖励后,公司按 1:1 金额匹配奖金,奖励给科技进步奖 获奖人员。 d)公司规定对申请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奖励的标准不低于国家有 关规定。 e)对于参与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在软件产品登记获证以后,给予年终奖励减免个人所 得税的优惠。 f)建立了专职的科研开发机构并被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根据机构规格档次给予相应的 奖励:国家级的奖励 50000 元;市省级的奖励 20000 元。 g)项目被列入各级科技创新计划并按进度计划完成的,根据所列计划档次给予相应的奖 励:列入国家各类科技创新计划( &火炬&、&863&等)奖励 50000 元,列入市级的奖励 10000 元、区级的奖励 5000 元、参与各类创新计划相关辅助人员的奖励 500-1000 元。 h)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的按获奖等级分别奖励
元,获得市级及黄金协会的 按获奖等级分别奖励
元,其它类别的按获奖等级分别奖励 500-3000 元。 学术成果按发表论文、专著的档次分别给予 300-3000 元的奖励。 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新项目建设或已建项目及经济效益目 标(即考核指标): 单位:万元项目周期(2 年或 3 年):2010 年 10 月DD 2012 年 12 月 产品化新项目建设或已建项目的投资与效益分析论述(总投资及筹措、产能、技术与装 备、效益分析等可行性)一、已建成项目投资与效益状况分析:(各项目投资与效益分析祥见附件) (一)、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 本系统于 2007 年底开始立项研发试制。通过不断改进,系统已在上海、江苏等地的部分 地区使用。为设Z位Z不便的移动通信基站提供可靠稳定的新能源供应方式。本产品相 对于国外供应商所提供的方案性能指标相仿,价格更低,能够极大的满足国内偏远地区 的通信网络电力需求。有利于通信网络的广泛覆盖,为边防、海岛、江河、沙漠和草原 等提供服务。系统模块化设计,可实现 N+1 扩容,模块可互换,可多模块工作,可靠性高、 易维护。公司提供完整的设备以及工程安装、调试、维护服务。 1)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50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产能:经过近几年不断研究改进,公司更进一步的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提供了更为 符合其要求,稳定性更好,性能更为优良的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并同时提 供相关的工程安装维护的配套服务。去年销售 80 套,预计今年将提供 120 套,2011 年后 将以升级配Z系统作为标准配Z获取市场。 3)主要技术特点: 1、模块化设计,具备 N+1 扩容和多能源接入自动切换功能,软件控制上采用双闭环反馈 控制,电压外环电流内环,以 PWM 方式控制实现 MPPT,具备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功能。2、 故障自诊断功能。3、通信监控接口。4、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功能。 风力发电机组输入范围:44V-80V;太阳能输入电压范围:44V-80V;输出电压范围:4 0V-60V ;最大输出功率:10KW ;输出电压稳定精度:≤±1%;衡重杂音:≤2mV;宽 带杂音:≤20mV(3.4KHz - 30MHz);直流电压≤0.5%额定;蓄电池电压≤±5mV;其 它电量≤2%;非电量≤5%;温度范围:-20℃~55℃(控制器);系统效率:≥85%;模 块不平衡度≤±5%输出额定电流值;最大风速:50m/s;海拔高度:≤5500 米。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网络分析仪、静电枪、雷击浪涌机、振动测试仪、脉冲群测试 仪、功率计、ACsource、DC/DC 大功率稳压源、高精度示波器、焊接机、信号源、噪声分 析仪、光功率测试仪、温湿试验箱、程控电子负载、内阻测试仪、频谱测试仪、工作站 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本系统根据实际配Z(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要求目前市场单价在 30 万元/套左右,09 年度销售 80 套,形成销售收入 2410 万元左右,取得净利润 168 万 元,上缴税收 125 万。根据企业产能以及未来市场的预测,2010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36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5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44 万。2011 年以后,将以通信用风光互补 新能源供电系统(改进版)为市场标准配Z服务销售,市场空间将大为增加。 (二)、通信传输系统项目 本工程光网络设备融合了最新的网络技术/光传输技术/以太网交换和路由选择技术,可 实现低速数据/高速以太网数据/语音/图像等多业务的同网传输。 1)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18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产能:上年度企业完成 2930 万元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 3)主要技术特点: 在本工程中,可提供全业务接口,包括标准的 RS232/485 接口,语音用户/中继接口、V. 35/G.703E1 接口、 10/100M 以太网接口、实时以太网接口、内Z MPEG2/4 的模拟图象接 口等,能提供全业务服务,有利于后期业务的拓展。 本工程提供 2 个千兆光方向,最多 8 个百兆光方向,支持各种复杂的网络架构,有利于 后期网络的扩容和维护。 基于二层和三层之间的标记以太网技术,支持 VLAN 划分;支持环网自愈和以太网数据包 解环功能; 单口最多提供 100M 网络带宽。 独特的链路层设计,提供物理隔离的多业务通道,满足业务网和办公网隔离的需求。 系统提供 34M/155M、10/100M 网络互联接口,满足传统 PDH 和 SDH 以及 IP 网络的互通互 联。 强大的多业务网络管理功能。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OTDR 测试仪 AQ7260、光功率计 NHL-OPM05、螺杆空压机 P18 5、融水排污泵 WQ10-10-1.1、毒气测试仪 GasAlertMicor、全准直器型可调衰减器、沪 工抽头式交流弧焊机 BX6-160-2、气体测试仪、光缆熔接机藤仓 2004 新型以及其它辅助 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上年度企业完成 2930 万元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取得净利润 176 万 元,上缴税收 152 万。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数据以及目前所签合约。2010 年将有 20%以 上的需求增长。可实现销售收入 35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1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40 万。2011 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42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5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68 万。 2012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51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31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200 万。 (三)、移动通信交换系统工程技术服务 移动通信交换工程技术服务采用了 MGW 媒体网关、GMSC 关口局服务器、MSC 移动交换机 服务器、网关 GPRS 支持节点、服务 GPRS 支持节点以及信令网关等关键技术。此工程技 术服务是公司目前较为主要的业务服务之一。通信类企业的项目工程及系统升级已能够 得到完善的处理结果。公司视其为一项基础业务。 1)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30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产能:上年度企业完成 1660 万元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 3)主要技术特点: 本工程可以提供话音业务、紧急呼叫和短消息等基本电信业务,其中话音业务支持全部 4.75K~12.2Kbps 语音速率的端到端 AMR 语音,可以支持 TD-SCDMA、GSM 终端、固话终端 之间的语音通信业务。 MGW 媒体网关具有语音信号的编解码功能,支持 G.711、G.729、G.723.1 的 5.3kbps 和 6.3kbps 等两种编码速率、G.726、UMTS_AMR 编解码。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绝缘电阻测试仪、耐电压测试仪、日本黄河 OTDR 仪表光万用 表、频谱分析仪、可视故障探测仪 POS-530、ACsource、便携机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本工程技术服务去年完成 1660 万元产值,取得净利润 100 万元,上 缴税收 86 万。根据上海市未来的信息化战略,促进上海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宏 伟规划。预计 2010 年将有 20%以上的需求增长。可实现销售收入 19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3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76 万。2011 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24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7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96 万。2012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28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00 万元左 右,上缴税收 110 万。 (四)、上海地铁通信管线迁移工程技术服务 本工程技术服务主要包含了穿越基坑的管线保护、多次复喷、悬吊设备、管线集的整体 保护等技术。公司成功完成了市政重大项目?上海地铁 11 号线通信管线迁移工程?。通 过此项目的研究以及实施,公司得到了市政府的极高评价,同时企业自身也充分掌握了 在此类复杂城市地下环境开展通信管线迁移、排布的技术、经验。由此,企业奠定了市 内地下通信工程设计、施工的权威地位。 1) 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23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 产能:本工程技术服务去年参与了 9 号二期、10 号线等项目工程技术服务,实现产 值 1600 万元。 3)主要技术特点: 1、基坑封闭问题的解决:为了保证 smw 围护能够封闭,需要在电信管线二侧施工二根旋 喷桩,桩径 1300mm,旋喷桩施工采用多次复喷技术,以确保有效桩径及旋喷桩质量;2、 悬吊设备:悬吊设备跨中最大沉降小于 15mm;3、管线集的整体保护:基坑开挖时,先开 挖坑内管线两侧土体,挖除管线下部土体,最后进行正常基坑开挖施工;4、监测措施: 在整个施工阶段,沿管线方向在管线上每 2 米设Z一个监测点,监视管线水平、垂直位 移的变化,通过量化指标及时控制、指导施工。当位移≥1.5cm 时,及时报警,采取应急 措施。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光功率计 NHL-OPM05、螺杆空压机 P185、融水排污泵 WQ10-10 -1.1、毒气测试仪 GasAlertMicor、全准直器型可调衰减器、沪工抽头式交流弧焊机 BX6 -160-2、气体测试仪、光缆熔接机藤仓 2004 新型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本工程技术服务去年参与了 2 号线延伸段、10 号线等项目工程技术服 务,实现产值 1600 万元,取得净利润 112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83 万。根据市场的需求 预测数据 2010 年地铁 8 号线、9 号线一期、4 号线环线等工程还将有部分项目涉及,201 0 年将有 20%以上的需求增长。可实现销售收入 19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30 万元左 右,上缴税收 80 万。2011 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22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50 万元左右, 上缴税收 90 万。2012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25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80 万元左右,上缴税 收 100 万。 (五)、中国移动 TD-SCDMA 网络基站工程技术服务 本工程技术服务主要分析如何规划、设计、安装、调测以及优化 TD-SCDMA 网络。并为中 国移动提供相关基站建设方案,统筹工程实施。TD-SCDMA 是 ITU 正式发布的第三代移动 通信空间接口技术规范之一,它得到了 CWTS 及 3GPP 的全面支持,是中国电信百年来第 一个完整的通信技术标准,是 UTRA-FDD 可替代的方案,是集 CDMA、TDMA、FDMA 技术优 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移动通信技术。本工程技术服 务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同步 CDMA、软件无线电、低码片速率、可变 扩频系统等技术。已为中国移动公司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方案,并已完成 80 余个成果。 1)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29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产值:项目通过公司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具体的基站建设中已取得圆满成功。 获得中国移动公司高度评价。前后共为其规划、设计、安装、调测以及优化基站 80 余 个。取得经济效益 2400 万元。预计 2010 年将完成 100 个,2011 年可达到 120 个,2012 年可达到 140 个。 3)技术与装备: 主要技术特点:网络覆盖率&95%; 边缘有效覆盖率&70%; 单载波能同时支持 21 个语音用户; 单用户数据吞吐量&2Mbit/s; 接力切换比列&30%; 掉话率&2%。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绝缘电阻测试仪、耐电压测试仪、日本黄河 OTDR 仪表光万用 表、手持频谱分析仪、启迪-UMT 移动网络测试系统、手持 GOS(奇遇)、天馈线测试仪 S A6000EX 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本工程技术服务单基站价格约 30 万元/套左右,上年度实际完成 80 套,形成销售收入 2400 万元,净利润 144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25 万。根据产能扩大预 测数据,2010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30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1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20 万。2011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36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5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44 万。20 12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42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30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70 万。 (六)、无线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服务 本解决方案采用了 WLAN 切换技术、可管理快速切换(MFHO)技术。技术核心依赖于 IEEE80 2.11a、IEEE802.11b、IEEE802.11g 以及 IEEE802.11i 技术协议。 ?智能网络优化技 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已经存在其他运行商的无线城市网络,本解决方案采用了自动选频设备,使系统干 扰最小。 本解决方案与传统 WLAN(AP+天馈)综合对比,采用了纯 AP 覆盖方式既能保证信号的覆 盖又能提高网络容量,同时保证了网路的良好可扩展性。 1)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20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产能:上年度企业完成 1530 万元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 3)主要技术特点: 产品采用最先进的 DSP 处理芯片,全面提高了检测效果;采用触摸式液晶显示系统,实 现了无按键操作的人机操作界面;具有自学习、自动先频功能;具备先进的自学习算法 和自动平衡算法,全面提高检测精度;具有记忆功能,能存储多达 100 种产品的信息; 对产品信号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全不锈钢制作,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天馈线测试仪 S331D、网络分析仪、2M 误码仪 sunE1、内阻测 试仪、频谱测试仪、台式机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上年度企业完成 1530 万元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净利润 107 万元左 右,上缴税收 80 万。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数据以及目前所签合约。2010 年将有 50%以上 的需求增长。可实现销售收入 23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6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90 万。2 011 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32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2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30 万。2012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38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27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150 万。 (七)、综合 POP 点新建交换集成系统工程技术服务 本工程技术服务核心网部分与 WCDMA R4 网络架构完全相同,在兼容 GSM、GPRS 丰富的业 务和应用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开放的集成业务平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 3G 特色业务提 供了广阔的开拓空间。 本工程技术服务归属位Z寄存器,能提供电路域和分组域共享的功能节点,通过七号信 令网与核心网络中的实体进行信令交互,能提供用户的签约信息存放、新业务支持、增 强的鉴权等功能。 本工程技术服务涉及遥信、遥测、遥控等技术,实现实时对交换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监 视。 1)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31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产能:上年度企业完成 1160 万元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 3)主要技术特点: 产品采用最先进的 DSP 处理芯片,全面提高了检测效果;采用触摸式液晶显示系统,实 现了无按键操作的人机操作界面;具有自学习、自动先频功能;具备先进的自学习算法 和自动平衡算法,全面提高检测精度;具有记忆功能,能存储多达 100 种产品的信息; 对产品信号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全不锈钢制作,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DC/DC 大功率稳压源、高精度示波器、仿真器、信号源、噪声 分析仪、光功率测试仪 JW3208C、绝缘电阻测试仪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上年度企业完成 1160 万元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净利润 75 万元左 右,上缴税收 60 万。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数据以及目前所签合约。2010 年将有 20%以上 的需求增长。可实现销售收入 13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9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50 万。20 11 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17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2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70 万。2012 年 可实现销售收入 21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15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80 万。 (八)、光电式保安单元(含升级) 公司生产的光电式保安单元,**通信的光电式 VDSL 保安单元,是一种制造成本低,售价 低,又具备各种保安单元优点的保安单元,把安全隐患降到 0。它具有适应于宽带通信和 快速保护的特点,综合性能超过了?集成电路?的保安单元,它的制造成本低于?集成 电路?的保安单元。 **通信的光电式 VDSL 保安单元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按照国家最新标准设计的,它优于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机械结构型的保安单元、CLP 集成电路保安单元,以及全电子全自复保安单 元,它是目前值得推广的和通信运行商放心使用的保安单元。 本产品已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光电式半导体保安单元》,授权专利号:ZL 1)总投资及筹措:项目总投资约 80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企业自筹。 2)产能:通过产品的精心科研和产能的逐步提速,**的生产能力和销量呈现快速上升势 头,逐年刷新年销量纪录。预计 2010 年全年可达到 800000 只,2011 年可达到 1500000 只,2012 年达到 3000000 只。 3)主要技术特点: 产品集具各种保安单元优点,主要如下:1、对地电容具有 CLP 集电路性能,分四级,这 是一般保安单元做不到的。A 级:&200PF;B 级:&100PF;C 级:&30PF;D 级:用户任 选。2、对过电流保护具有 CLP 集成电路功能。在工频电流入侵时,它的保护速度达到 0. 005 秒,这是一般保安单元做不到的。普通保安单元在 0.35A 时,PTC 动作时间是&4S KK 型保安单元 0.005S。3、保安单元必须保障设备安全和人生安全。KK 型保安单元对过电 压的保护和普通保安单元一样,都用固体放电管进行保护。而对过电流的保护,采用四 种手段,可谓四管齐下,在各种过电流入侵时做到万无一失,绝对安全。4、告警电路采 用光电式,无触点,延时告警电路,能正确无误地发出告警信号。 4)主要生产及测试设备:保安单元综合参数测试仪、绝缘测试仪、PTC 动作电流测试 仪、PTC 动作电流测试仪(时间)、冲击电流测试仪、1KV 调压器、碰触测试仪以及其它 辅助设备。 5)经济效益目标:本产品目前市场售价 6 元/只,上年度产量 300000 只,形成销售收入 180 万元,净利润 14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9 万。根据产能扩大预测数据,2010 年可实现 销售收入 480 万元左右,净利润 4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20 万。2011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9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7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35 万。2012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1800 万元 左右,净利润 15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72 万。 二、产品化新项目的投资情况与效益分析:(各项目投资与效益分析祥见附件) (一)、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统(改进版) 1)项目技术特点: 本项目是一种新型通信用新能源供电系统。是企业对现有通信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系 统及工程技术服务方案的进一步研发项目,是原系统的应用拓展及升级。项目对系统各 组件进行了重新设计与配Z,提高了系统的总体性能与使用范围。在保证偏远地区独立 通信系统的稳定运作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当地环境的和谐。体现的不仅仅是新能源的 应用与推广,更重要的是直观的竖立一种节能、环保、绿色照明的意识。改进版的新系 统具有更稳定的性能、更大的环境适应范围、更长的使用寿命、更灵活的配Z方案。下 半年研发完成后将进一步巩固企业在此项目上的领先地位,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2)技术装备情况: 网络分析仪、静电枪、雷击浪涌机、振动测试仪、脉冲群测试仪、功 率计、ACsource、DC/DC 大功率稳压源、高精度示波器、仿真器、焊接机、信号源、噪声 分析仪、光功率测试仪、温湿试验箱、程控电子负载、内阻测试仪、频谱测试仪、台式 机、便携机、工作站以及其它辅助设备。需新购装Z费用约 120 万元。 3)投资及效益分析:(具体分析数据见附件表格): 本项目总投资 650 万元,现已投入 300 万元,后续投入 350 万元。系统及相关技术服务 平均 30 万元/套左右。由于原有系统已经占领相当市场。预计 2011 年开始每年可实现销 售额 4800 万元以上,净利润 600 万元以上,缴税总额 260 万元。2012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7200 万元左右,净利润 900 万元左右,上缴税收 400 万。 (二)、局方数据设备集成工程技术服务 1)项目技术特点: 本项目综合比较采用数据和语音综合接入设备。前期将为移动营业厅配套相关综合接入 建设方案。后续将根据市场需要,将应用领域拓展至各类大客户的分支机构的互连建设 中,如金融机构的各营业网点与总部的互连,大型企业各办事处与总部的互连,政府等行政 部门与下级部门的互连等. 移动营业厅综合接入建设方案解析: 根据营业厅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建设模式: 1.采用数据和语音综合接入设备的方式:外网和内网业务隔离的建设模式:外网和内网 业务共享传输资源的建设模式; 2.采用 ONU 接入的方式:即直接在营业厅放Z ONU,同时接入模拟的语音电话和窄带以太 网业务。这种方式对接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小巨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