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五年级英语头脑风暴图”游戏体现了小学生哪些英语的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2016年江苏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_中学英语论文_第一论文网
第一论文范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英语论文范文,中学英语论文格式模板下载,并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论文分类导航
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2016年江苏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核心素养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思维品质被明确地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之一,充分说明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上升,由对学生的隐性要求变成显性要求,由对优等生的特殊要求变成对全体学生的一致要求。
一、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科学性
程晓堂(2016)认为,语言和思维两者密不可分。语言的习得和运用需要借助思维,这又能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一般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特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高中英语读写课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课型。在读写课上,通过阅读和写作的交互开展,提升语言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这一做法不仅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而且也能很好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二、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途径
通过观摩2016年江苏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在英语读写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首先要立足于&一个根本&,即读写课堂教学。同时离不开&两个保障&,即教师自身素养和考试评价机制。
(一)&一个根本&
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要将英语读写课堂开垦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方沃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以话题导入为背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话题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背景图式,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对后续的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预热作用。因此,在选择话题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紧扣学生平时关注的兴奋点,尝试从他们熟悉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素材中创设话题。
2016年江苏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的课型为读写课,阅读材料是一篇题为&A Father And A Son&的小故事。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参赛教师各显神通,顺利有效地导入话题。有的教师采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导入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话题,还有的教师采用猜谜游戏、头脑风暴的活动形式导入与文本体裁相关的话题&&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的预测性、灵活性和广阔性。
2. 以文本分析为依托,全面挖掘学生的有效思维。
文本分析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途径。在分析文本时,教师不应拘泥于对语言知识的挖掘讲解,而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由浅入深的解读,以培养学生分析、推断、概括和批判等思维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参赛教师的课例都体现出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视。课堂提问作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脚手架,能引导学生思维渐进式发展,最终形成高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针对文章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有识别理解事实细节的展示型问题,有分析综合信息的参阅型问题,还有拓展升华文本主题、表达自己态度观点的评估型问题,使学生能体验思维提升的过程。另外,讨论也是一个深化思维的动态过程。讨论不单纯地指生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理解文本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接纳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求同存异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能力。
以南京市选送的一节课为例,教师先从故事五要素切入,以问题链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初步完成对故事基本信息的认知。紧接着,教师设置了五个源自文本且高于文本的问题,需要学生从文中寻找出父子快乐的表层原因,分析父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合理推断出父子快乐的真正原因,并提炼出&陪伴&这一主题。此环节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断等思维能力。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父子与火车上的其他乘客在肤色、衣着和情绪三个方面的差异,提出三个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感悟,构建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给故事添加标题。在拟订标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概括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在选定最佳标题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同伴的答案进行质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通过几轮争议和协商,不断审视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以任务写作为驱动,不断强化学生的有效思维。刘庆思(2016)曾提出,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产出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写的活动有助于缩短理解和产出之间的差距,实现&拉平效应&。英语读写课上的任务写作环节,要求学生基于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借鉴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和框架结构,以读促写,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现知行合一的理想教学效果。
在此次全省教研活动中,参赛教师设计的写作任务都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迁移和拓展。例如:宿迁市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写一封50词左右的感谢信;盐城市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个50词左右的描写父亲某种性格侧面的小段落;南京市授课教师则要求学生写一段100词左右的个人评价。这些写作任务重在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增强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两个保障&
1.教师自身素养。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关系并决定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成败,而高中英语读写课型无疑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教师要具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教师地道流利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思维品质,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辅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语言示范,引导学生建构英语思维模式,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英语表达的影响。其次,教师要具有文化修养的积淀。英语学习需要跨学科思维,掌握一定的百科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大知识面,打破教学的思维定式。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2.考试评价机制。考试评价机制是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考试评价并不冲突。教师在命题时,应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机制的&指挥棒&作用,选择能多方面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高质量试题。在复习迎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关注试题所要考查的思维特质。另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受限于考试评价的影响,坚持开展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思维结果给予中肯的评价。
根据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精神,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势所趋。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灵活借助考试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冀小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3).
[3]刘庆思,陈康.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16:33:14
网友评论《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2016年江苏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面对崭新的更富挑战性的国际格局,各国教育改革都无法规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逐渐由表层的生产力水平竞争转换为深层的以人为核心的竞争。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儿童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提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主题,很多国家甚至把培养21世纪核心素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哪些核心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将是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自OECD2006提出关键能力以来,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
都提出了自己的关键能力体系,大多都是与我国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
竞争关系与合作可能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形成一定的倒逼机制,而我国不管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合作,以及“一带一路”、
亚投行等,都需要我们培养真正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要,我国社会经
济发展不仅具有关键能力的人,同时需要具有必备品格的人。2015年3月30日,我国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强“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新一轮课改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本质上来讲,关注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那么,我国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呢?教育部将组织研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师及小学英语的学科带头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及个人品格?
&&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也就是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是英语教学的
重要目标,但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
不够,教师对情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英语课程是基于语言的综合课程,内容
具有百科全书特性,活动可以以语言为基础发展各项能力与品格,从
而可以很好地培养每一项核心素养。
&&一、关注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理
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逐渐发展语言意识和英
语语感,获得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口语和书面
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的语言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
和书面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比如,我们在单词教学时,一定强调“词不离句”的原则,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几个单词,要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运用交流;在对话、阅读、故事教学中,更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分析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我们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可能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在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英语学科素养。
二、关注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
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其中适性
学习最为关键,比如适合不同学习需求的单词记忆词典、适合不同风
格的读物等。学生通过学习,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
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效监控和管理学习过程,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1、重视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
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学习,靠的就是交际。在英
语教学中,一方面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
于参与、乐于参与。另一方面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真
实的语言情境中运用英语交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轻轻
松松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
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压缩“讲”的时间,
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
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懂得体
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2、重视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超前的意识和科学的方法,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开拓了教学改革的新领域。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种学习方法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勤奋思考以及主动构建是十分值得关注的。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顺应了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小组学习继承了传统学习的一些优势,同时又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它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相互交流,一起探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主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大量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3、重视探究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是以师生共同探究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经历知
识发生、发展全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大胆采用任务教学法,
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检验
求证,得出结论等,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寻找不同的解决办
法,解决英语学习问题。比如:探究英语语言、探究英语学习方法、
探究语篇逻辑关系和句子理解等,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
据特定的语言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创新
理念生活化、实践化,形成深刻印象。
&&&三、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
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证券各种思想观点,
更改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我们思考的质量,如我们思考是否全面、清晰、快捷、具有批判性等等,思维品质内容丰富,各种思维方式有着各自的思维品质,基础性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每个人都有思维,但思维品质各不相同,由此导致我们的思维成果不同、看到的问题不同、对问题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人与人的思维不在思维什么,而在思维品质。有质量的思维是我们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然而,思维素养长期以来都被忽视,我们应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学习的都是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应重点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尊重学生活泼开朗的天性随着学生年
龄的增长,到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也于质疑,关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更改分析,做出独立判断,教师要积极鼓励,不可抹杀。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提问,比如在形成性评价活动中,我们也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合理质疑。在故事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表达,比如制作英语阅读绘本、中国故事绘本等活动,可以是小组完成,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一起完成,它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四、关注文化品格的培养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驿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
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课
程应促使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
化精华,形成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和对优秀文化的认
知判断能力,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具
有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同时,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比如能自我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我们在讲
swim一词时,就可适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须在家长陪同时下河游泳。又如人教版六年
级上册,学习交通规则时,我们通过英语游戏活动、歌曲歌谣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有所不同,敬畏法律,遵守规则,具有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信法行事,形成相应的安全法制意识。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至关重要。英语教育应该、。英语教育要焣焦发展核心素养,适时发展其他素养。小学英语课程应全面发展必备品格,广泛
发展关键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可能基础。同时,英语教师自身
的素养,将决定英语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成效。因此,教师的核
心素养也有待提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英语核心素养的体现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英语教学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健美少年。
一、基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情景化教学模式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动的积累、课堂的梳理和整合,达到对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1.语言的建构
公开课前几日,笔者布置孩子们从班级QQ群里下载《DIARY OF A WORM》的动画及mp3录音。生动、活泼、有趣的动画激发了学生听、说、读、看的兴趣,mp3录音便于学生随时随地模仿地道的美语。早读课上,为了解预习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通过长篇绘本的反复听读,学生能在语境中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交流,说明他们已基本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进行初步建构。
2.语言的运用
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对文本的初步建构只是一个起点,要实现对文本的真正建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达到对语言的运用。
对于32页的长篇英文绘本,如何引导学生在一节课内达到对文本的的理解,笔者尝试将看似凌乱的日记分成了三大板块,即朋友、家人、校园生活。朋友板块笔者将3月20日、3月29日、3月30日、5月10日、5月15日的蚯蚓日记归为一类,这一板块学生从蚯蚓和蜘蛛互相学习、发生争执打架到和好的过程中体会到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家人板块笔者将4月4日、4月10日、5月1日、5月8日、6月15日的蚯蚓日记归为一类,通过蚯蚓家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体验亲人之间的互相关爱。校园生活板块笔者将4月15日、4月20日、5月28日、6月5日的蚯蚓日记归为一类,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小蚯蚓的立体形象。
课末,清晰的课堂板书将长篇绘本的关键信息全部展示出来,学生就着板书自如地叙述所学内容,这样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便水到渠成。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陈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主动学习的能力
主动学习能力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判断。
在教学本篇绘本时,笔者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本中的新词。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图片理解dig tunnels,请学生指出绘本图片中tunnels的位置;当读到The spider swallowed abunch of
dirt.时,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现蛛蛛嘴里正喷出一堆土,这样便轻松理解了swallow这一较难理解的词;当读到I told her that no matterhow much time she spends
looking in the mirror, her face will always look justlike her rear
end.时,学生联系前文中蚯蚓的态度和face这些信息,一下子猜出rear end的涵义,教室里满是孩子轻快的笑声。
在学到家人如何互相关爱的日记内容时,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words can you find todescribe the family love
each other? 学生经过分析和判断,一下子找到了很多关键词。
2.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它能增进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阅读后环节,笔者设计了十道阅读理解题,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十道阅读理解题外,还要求5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理解题合作展示介绍蚯蚓的生活习俗。以下是一组同学的精彩展示:
Hello, everyone. Do youlike worms? Worms are our
good friends. They help take care of the earth. Theylive in the
dirt. They like digging tunnels. They help earth breathe.
Theirfavourite food is dirt and paper. So when the worm in the
story was hungry, heate his homework. The worms have no legs or
feet. They don’t have teeth,either. The worms can’t fly or jump. But they can wiggle up.
They are afraid ofthe giant bird. They worry about they are trod by
people all day. I think the worms are lovely? Do you
三、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不会有良好的素质,更谈不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教师每一堂课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视和熏陶。
1.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是在新异的问题情境中,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调动一切已知信息,独特、新颖且有价值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
在学习4月20日这篇日记时,学生们被主人公小蚯蚓如何在公园扭动身体捉弄孩子们的顽皮逗乐了。当教师问及Did you do the naughty things
before?后,孩子们思维极其活跃。课堂上一个个如何捉弄别人的精彩小故事分享让整个教室发出阵阵爆笑。置身于这样的课堂里,笔者和孩子们都觉得特别幸福。
在学习5月8日小蚯蚓做恶梦这篇日记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Did you have a worst nightmare? When you had a
worstnightmare at hom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众说纷纭,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2.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的一种能力。
在学完整篇绘本后,笔者要求孩子们进行自主提问,有一位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文章明明告诉我们蚯蚓没有手和脚,也没有牙齿,可是为什么绘本第二页爸爸吃报纸的这幅图却有了牙齿呢?笔者在备课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点,于是我机智地将问题转向学生,希望他们通过争论来解决。最终,师生达成一致观点,可能是小作者Doreen
Cronin忽视了这一细节,绘画时出现了小错误。笔者接着让孩子们思考,怎样对待课本中的错误?有的孩子说不应该,有的孩子说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因为人人都会犯错,希望图书再版时小作者能避免这个错误。
四、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
1.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绘本插页中有这样一幅图,小蚯蚓的爸爸和妈妈举行结婚纪念日庆祝活动,小蚯蚓说了这样一句话:Mom and Dad’s anniversary——gross!为什么小蚯蚓要在爸爸和妈妈结婚纪念日上说“恶心”这样的话?这要回归到美国人喜欢坦诚相待,喜欢直截了当表达自己想法这一文化上。如此,一个微妙、生动的小男孩形象才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笔者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中国小作者写这样的书,会把“恶心”这样的词印在书上吗?绝大多数孩子都说不会,笔者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理解中外不同的文化。
2.对优秀文化的认知
中外文化有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对于共同的优秀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传承。
在学习蚯蚓和蜘蛛互相学习本领两篇日记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Can the spider dig now? Can the worm walk upside downnow?
Are they foolish? 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Because“Everyone has his\he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在学习5月15日蜘蛛嘲笑蚯蚓没有脚不酷,然后两人大战一场的日记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The spider laughed at the worm,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pider?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孩子说可能蜘蛛也不是有心说这句话的,他应该向蚯蚓道谦。有的孩子说蜘蛛不应该嘲笑蚯蚓没有脚,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所以在和朋友相处时,即便是闹茅盾,也不应该揭对方的短。&
核心素养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关注并坚持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头脑风暴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