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毁灭时地球会不会被黑洞吞噬把地球也一同吞噬掉?

地球会不会爆炸 完美作业网
地球到底会不会爆炸?? 75亿年美国科学家出版新书 预言 地球踏上灭亡 之旅 美国西雅图时间1月13日消息,在地球长达45亿年的生存时间里,其从一颗温度炎热、火山频发的星球渐渐演变成了现今这样一个温度适宜而且到处都是海洋的星球,人类因此而得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但是,就在大多数人还在暗自庆幸之时,美国华盛顿大学两位知名的天文物理学家却在一本新书中警告称,地球早就开始了其漫长的走向灭亡之路,最终地球将变成一个烧成灰烬的球体,然后被太阳所吞噬。 上述天文物理学家在这本名为《地球生死》的书中指出,假设将现在地球45亿的历史比喻成凌晨4点30分这一时间,那么到凌晨5点,地球就将开始毁灭,到上午8点,地球上的海洋就将开始蒸发,到中午12点,届时地球已有120亿的历史将被太阳吞噬,地球曾经在宇宙中存在过的任何迹象也将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中一位天文物理学家唐纳德-布朗利表示:“虽然现在距离地球灭亡的时间还有75亿年之久,但是人类的确应该开始考虑地球和我们自己的命运了,我们应该对将来人类的去向拥有一个现实的认识。只有意识到地球终将灭亡,人类才能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上,也更懂得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地球环境。” 在《地球生死》这本书中,布朗利和另一位天文物理学家及古生物学家皮特-沃德利用对行星和星体的科学研究理论对于地球“后半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这本书的描述形式看起来很象是一本有关地球的传记,它已于1月13日由泰晤士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布朗利和沃德表示,这本书是他们此前撰写的畅销书《稀有地球》的续集,在《稀有地球》一书中,两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宇宙中存在的简单生命很多,但象地球上存在的人类这样的生命却是极其珍贵的,这一假设提出后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地球生死》一书描述了在人类这样的高级生物出现之前,地球上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体,两位作者认为,复杂的生命最终将消失,然后由微生物细菌这样的简单生物继续一个新的轮回。他们认为最终地球上的气温会导致人类无法忍受,只有那些能够适应这一变化的生物可以幸存下来,另外海洋的温度也会大幅升高,海平面持续上升,使得任何复杂的生命都无法存活。 沃德说:“最终幸存的生命可能与最初单细胞生命一样简单,但即便这样的生命也可能会消失。” 两位作者认为,人类移民到包括月球在内的其他星球上居住这一设想是不现实的,因为即便有这样的星球供人类居住,如何前往那里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他们认为,在地球灭亡前很久一段时间,人类恐怕早就开始面临生存危机了。 两位作者预计,最终太阳会随着自身体积的渐渐增大而吞噬掉地球。他们表示,虽然这一天距离现在还有75亿年,但这其间地球至少应该会死好几回了。两位作者希望《地球生死》这本书可以激发读者广泛的讨论,以便大家对于人类所生存的地球的过去和将来都有一个更现实和清醒的认满意请采纳
地球会不会爆炸 我认为,除非地球遭到一个巨大天体的猛烈撞击,否则地球是永远也不会爆炸的。因为,地球做为一颗行星,本身并不具备爆炸的条件!
地球存在多少年了,会不会爆炸,人类会不会灭亡 不会,地球已经存在了好多亿年了,放心吧,你挂了,地球也不会挂!
地球再过五十亿万年会不会爆炸 根据岩石,地球目前已知的寿命是38亿年,科学家推测的寿命是46亿年。太阳的寿命是50亿年,科学家推测太阳还应该有50亿年的寿命。50亿年以后,太阳将变成红巨星,生命将难以在地球上生存,地球也将被太阳吞没。
地球会不会爆炸? 地球不会爆炸。别说地球,就是恒星、银心,即任何星球都不会爆炸,因为内部压力越大,星球半径越大,星球外部引力波产生的压力越大,即星球内部压力产生的支持力,与半径同步激增,与引力波产生的压力齐头并进。比如太阳内部压力与地球内部换位,那么地球将被太阳内部压力反作用力产生的爆炸,崩成又一个小行星带。太阳之所以反作用力不会产生爆炸,就因为太阳的半径和引力波是配套的。配套不仅使任何星球不会产生爆炸,而且黑洞、奇点,也不会产生自爆。即宇宙大爆炸是因为相撞才产生大爆炸,而并非奇点大爆炸。
世界所有核弹都爆炸,地球会不会毁灭? 会,而且不用全部的核弹,一部分就可以了,核爆炸会发生链式反应,能量大得足以毁灭地球,所以现在国际上非常注重核安全
从理论上说,地球会不会爆炸 理论上是不会爆炸的,但是由于当太阳的能量耗尽会爆炸,变成白矮星,而太阳的爆炸范围好像一直到地球,所以虽然地球不会爆炸,但是太阳的爆炸会影响到地球让地球被吞没,则地球人的逃离是必要的.
太阳最终会爆炸,地球和人类不就完蛋了?那时所有生命将灭亡 那是50多亿年后的事了,说不定人类已经飞离了银河系去外星系殖民了,还有更坏的,10亿年后,水星将会脱离原有轨道直径装上地球,这是因为水星受地球,土星等各类大引力或近距离的行星引力的影响而被拉出轨道,30亿年后仙女座河外星系将于银河系来一次激情的大碰撞,局时我们人类将会坐在头等席的位置来观看这次壮观的灾难,至于太阳,在死亡之时,会变成一个红巨星,会不断扩展到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很遗憾,地球正好在这个距离上。不过嘛,这些就留给未来人解决吧,现在距离太远完全不用担心这类问题。
我相信,如果太阳爆炸,地球就会毁灭.那太阳会不会爆炸呢?太阳能的产生是以消耗质量为代价的,而且这些质量转化成太阳辐射就不再属于太阳了.太阳每秒钟要损失大约400万吨的质量,对于巨大的太阳质量来说简直太微不足道了.从太阳诞生到目前的50亿年中,太阳仅消耗了0.03%的质量,即使再过50亿年也仅消耗太阳质量的0.06%.可问题是,太阳质量再大,总还是有限的,到底太阳的寿命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呢?对地球又有什么影响呢?太阳的一生是从星云开始的,最后一直到红巨星、白矮星,成为太阳的死骸,这一过程大约要经过100亿年,也就是说再过50亿年将是太阳的死期,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将在太阳变成膨胀的红巨星时被其吞掉.如果我们人类能生存到那个时代的话,就只能飞到其他星球上去生活了.太阳的原始高温是由它的内部压力而来.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产生热核聚变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压力(称之为临界压力)和合适的点火温度.随着原始太阳质量的不断增大,内部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达到满足产生热核反应的条件后,太阳就开始发光发热,成为一颗恒星.一般来讲,气体星球要成为恒星,必须要有一定的质量,这样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才能达到热核反应的条件,这个质量叫做临界质量.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太阳系中最大的气态行星—木星,同样也是由氢元素构成的气态星球,但由于它的质量小于临界质量,内部的压力和温度达不到产生热核聚变的条件,所以它只能是一颗气态行星.不过它是一颗潜在的太阳,有科学家推测,将来太阳毁灭后,没有太阳制约的木星将凭着它太阳系老大的地位吸引周围的行星自成一个小太阳系,同时也不断吸收周围的物质增加质量,达到临界质量后就会发光发热,成为另一颗太阳,不过那是50亿年以后的事了.
中国五亿1年地球会不会爆炸 可以肯定,没有任何人能够知道那么遥远的未来地球会发生什么情况!历史上的今天
暑假已至,还躲在家里吹空调吗?动起来吧,天气网旅游频道为你准备了【暑假旅游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背上行装,约上三五好友,跨过山河大海,穿过人山人海,走一段不平凡之路。
日晚,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2017年节假日放假安排通知,其中2017年7个法定节假日放假调休共计35天,以下是各个节日放假安排详细介绍。
新的一年,你想去哪旅游呢?如果不想出国游,那就在国内好好转转,其实中国的山水还是很美的。那么,2017中国必去景点有哪些呢?下面为您推荐中国必去景点,都是中国最值得去的景点。小编整理了【2017国内必去的景点】,详细介绍了2017年国内必去的景点、最新国内旅游推荐、2017中国旅游攻略。
宇宙探索 &
& 地球会毁灭吗:地球毁灭的7大猜想 这不是脑洞大开!
地球会毁灭吗:地球毁灭的7大猜想 这不是脑洞大开!
  导语:你曾幻想过地球毁灭的哪一天吗?犹如好莱坞电影般奇妙,末日我们将被卷入一场无法抗拒的天灾之中。这是不以人的毅力所转移的,其实这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我们是看不到了。毕竟这也是个日积月累的阶段,比较普遍被认可的观点是,地球会在大约40亿年后,因寿命将尽时不断膨胀而被吞噬。地球会毁灭吗,看看地球毁灭的7大猜想吧,这不是脑洞大开!
地球会毁灭吗:地球一旦形成,如果任它作为表面覆盖着一层水和空气的金属和岩石集体存在的话,它就会这样存在下去直至永远。
  地球会毁灭吗:地球毁灭的7大猜想
  1、地球的熔岩之心冷却:地球被保护性磁场所环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磁气圈。这个磁场是由地球旋转产生的,它能够保护地球远离太阳喷射的高能粒子。如果地球核心冷却,我们将失去磁气圈,我们的层就会失去保护,逐渐被太阳风吹入宇宙。火星曾经富含水和浓密的大气,但正是这种状况让它成为荒凉之地。
  2、陨石轰炸地球:这是好莱坞电影喜爱的毁灭情节。宇宙中的陨石相当具有破坏性,一颗大陨石可能曾导致恐龙的灭绝,但这需要许多陨石对地球进行轰炸。这是很可能发生的,地球在形成后的亿万年历史中曾遭遇许多陨石的撞击。陨石撞击强烈到曾导致地球上的海洋沸腾了一整年。
地球会毁灭吗?数十亿年以后,太阳将开始融化毁灭。更强大的反应会使太阳的外层消失,而且有可能将地球拖向太阳。
  3、太阳开始灭亡和膨胀:太阳或许是我们存活最关键的部分。但是太阳仍然是一颗星球,而星球就会灭亡。现在太阳处于中年时期,仍然稳定。数十亿年以后,太阳将开始融化毁灭。更强大的反应会使太阳的外层消失,而且有可能将地球拖向太阳。地球上的一切将变成灰烬并且气化。或者太阳的爆炸会使地球脱离轨道,成为一颗游荡在宇宙中的死亡星球。
  4、地球轨道可能太靠近一个流浪的黑洞:黑洞或许是好莱坞第二喜爱的毁灭版本。我们对黑洞了解不多,但是我们清楚它们非常密集,甚至光线也无法逃离。科学家们认为会有反弹的黑洞在宇宙中游荡,因此有黑洞从太阳系中穿过也就不难想象了。黑洞的密度很高,它会像石子穿过空气一样穿透所有普通的物质。黑洞会垂直扑向地面,慢慢将地球吞噬吸收。最终地球变成几乎是无形的个体,和以往一样围着太阳的轨道继续盘旋。
地球会毁灭吗:在大约45亿年以前,一颗小行星就进入到太阳系,最终导致地球和月球的形成。
  5、与星际行星相撞:在星系形成的时候,经常会将一些行星踢出。根据最新的模拟实验,银河系中流浪星球的数量可能超过恒星数量。很可能有流浪星球进入太阳系,将地球撞到一个极端荒凉的轨道中。这并非史无前例,在大约45亿年以前,一颗小行星就进入到太阳系,最终导致地球和月球的形成。
  6、宇宙可能走向大撕裂:这一事件可能终结整个宇宙,并不仅仅是地球。这一理论认为一种名为暗能量的神秘力量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速撕裂宇宙。如果这一过程持续加速,或许220亿年以后,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将成为放射物。科学家认为太阳将最终耗尽氢燃料,膨胀成一颗红巨星。这颗红巨星将入侵太阳系内侧,吞噬地球,地球上的所有生灵将毁于一旦。不过,我们无需陷入恐惧之中,因为太阳变成红巨星是几十亿年后的事情。
  7、伽马射线暴: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强大的现象之一,大多数都是大质量恒星崩溃时产生的。一次短暂的爆发发出的能量甚至超越太阳一生的总量。那些能量有可能消除臭氧层,让地球遭受危险的紫外线辐射,并且引发快速的全球降温。科学家们认为,4.4亿年前的一次伽玛射线暴让地球发生了第一次大灭绝。
  猜你喜欢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天气网微信(tianqi555),每日城市天气,气温变化,空气质量,生活养生资讯早知道!
关注天气网微信(微信号tianqi555)
上一篇:下一篇:
关于“”的消息:
导语:大雪天气让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各种美丽的白色景象。先是不同...
导语:说到摩托罗拉手机,可能很多人的思绪不知飘到了哪个年代。没错...
导语:星云是尘埃、氢气、氦气、和其他电离气体聚集的星际云,其包含...
导语:自打我们来到这世界上,我们都深知人类是起源于地球的。而荧荧...
导语:很多人认为,台风只是在炎热夏天才会有,然而,实际上太平洋的...
也许没那么多人喜欢火车,毕竟,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交通工具相比...·····
趣味气象知识推荐
24小时热榜
自然奇观:
天气百科:
科学探索:
天气专题/热门标签
出行工具箱黑洞吃太阳 网友吐槽不会把地球也吞了吧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黑洞吃太阳,天文学家曾预测,当黑洞“进食”大量物质时,比如此次吞噬撕碎一颗恒星,就会有高速等离子喷流从黑洞边缘逃逸而出。
黑洞吃太阳,天文学家曾预测,当黑洞“进食”大量物质时,比如此次吞噬撕碎一颗恒星,就会有高速等离子喷流从黑洞边缘逃逸而出。范费尔岑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黑洞吃太阳 网友吐槽不会把地球也吞了吧(图)
由美国、荷兰、英国和澳大利亚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还推测,所有的黑洞在吞食恒星的时候可能都会向外发射喷流,但此次之所以“逮”个现行是因为这颗编号为ASAS-SN-14li的恒星距离地球比较近,且他们反应迅速。
据该小组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介绍,这颗不幸的恒星距我们3亿光年,而此前“逮”到的恒星进食场景至少是此次的3倍远。他们利用地面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观测,其中第一次观测距黑洞“进食”画面被发现仅仅3周。
范费尔岑说,包括他自己在内,以前也曾努力寻找黑洞“进食”后发射喷流的证据,但“总是晚了一步”,他们的新成果说明“这种新类型的喷流可能很常见”,“发现更多这些罕见事件也许能推进对黑洞发射这些壮观喷流过程的了解”。
责任编辑:闫磊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探索宇宙的科学家们把以前所探索到的宇宙奇观放在一起研究,发现这些星系之中有一些特别恐怖的存在。目前的解释,就像科学家们解释其他星系中不规则的存在一样——将这归为两个星系合并的结果。
当一颗恒星太靠近黑洞时,黑洞产生的潮汐力会撕裂这颗恒星,一些恒星碎片会被高速分裂,比如进入黑洞的吸积区,或者被抛射进入宇宙空间中。密歇根大学天文学教授发现我们从黑洞的碎片中应该可以窥视出黑洞的良好演化途径,不同波长的X射线也能够追踪黑洞释放的伽马射线。
黑洞在宇宙中可以说或是宇宙霸主级的存在,它们可以毁灭一切存在的和不存在,包括光线在内都不能幸免,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黑洞的研究,终于有了新的发现。科学家法雷尔博士称,我们很幸运,这件极小的概率事件发生在我们的望远镜视野中。
奇怪的是,黑眼星系红色部分中的星星和气体向着一边旋转,而其他大量围绕着它们的气体云和星尘向着另一边旋转。目前的解释,就像科学家们解释其他星系中不规则的存在一样——将这归为两个星系合并的结果。
科学家发现一颗白矮星的温度达到250000°C,比我们的太阳热42倍,位于银河系的边缘。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河南热搜词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331被浏览77789分享邀请回答61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52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如果太阳消失后 地球会怎样
我的图书馆
如果太阳消失后 地球会怎样
如果太阳消失,这个世界会怎样?反正太阳消失后,宇宙是不会毁灭的,已经消失那么多恒星了,宇宙一样 好好的,倒霉的是生活在这颗恒星周围的生命!①太阳终将消失
  任何一颗恒星都将面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地球生命力的源泉,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接受太阳赐予我们的能量。但是,太阳不是永恒的,太阳也有其从生到死的演变过程。几十亿年后,太阳将走完它的“一生”。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死亡的恒星”,这也将是太阳的最后归宿。
  “死亡的恒星”
  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在物理学上,这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在宇宙中不断燃烧,直到将其外部的氢燃料烧完,这时恒星就会演化成为一个臃肿的红巨星。红巨星很不稳定,其外部的物质会不断地向外扩散,给予内部物质一个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恒星的内核不断变小,直至红巨星被分解成两部分:外部成为一大片星云,内部则演化成体积很小、质量很大、亮度很小的白矮星,一部分白矮星最终会坍缩为黑洞。所以,科学家也将白矮星称为“死亡的恒星”。
  目前,科学家已经观测到1000多颗白矮星。科学家总结的白矮星星表显示,银河系中有488颗白矮星,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天体。现有的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大约3%的恒星已经变成了白矮星。而科学家根据理论分析与推算认为,白矮星应占宇宙全部恒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宇宙中每10颗恒星中有1颗已经死亡,成为白矮星。
 贪婪的宇宙“食肉动物”
  如果有人说有这样一种机器,它可以把如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你一定会说这是魔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宇宙中的确存在这样一种奇特的天体,它的确能像粉碎机那样把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磨”成粉末。它就是白矮星。
  白矮星的性质接近黑洞,它会对附近的行星产生巨大的引力。这种力量将彻底瓦解一定距离内的行星,将这些行星撕成碎片。在巨大引力作用下,行星碎片不断被分解,直至一整颗行星都被白矮星“磨”成粉末,然后飘散在太空中,最终渐渐地被吸引到白矮星的周围。
  科学家最早发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伴星,它的体积比地球大不了多少,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它的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万吨左右。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为地球表面重力的1000万~10亿倍。在这样大的引力下,任何物体都不复存在,全都被“磨”成了纳米级的细粉。
  有人问:如果拥有先进科技水平的外星人能够抵御白矮星周围的高温而抵达其表面,那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答案是:无论这些外星人的科技水平有多么先进,白矮星周围高达数千万到数亿倍地球重力的引力将把外星人及其乘坐的飞船瞬间“磨”成粉末,然后全部吸附到白矮星中,成为白矮星的一部分。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最近验证了白矮星是行星“粉碎机”的猜想。他们在4颗白矮星周围发现了与地球元素构成相似的行星碎片。现在,这些白矮星就像宇宙中贪婪的食肉动物,先把周围的行星撕裂,再把它们“磨”碎,最后“吞食”掉,“吞食”的速度高达每秒1000吨。科学家表示,未来的地球可能也会像这些行星一样,遭遇被白矮星撕裂的厄运。
恐怖的太阳系末日场景
  任何一颗恒星都将面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毫无疑问,那将是一个真正恐怖的末日场景。据科学家预测,几十亿年后,我们太阳系的太阳也将耗尽所有的燃料,演化成一颗臃肿的红巨星,然后变成白矮星。到那时,地球将被已成为白矮星的太阳撕裂并“磨”成粉末。
  不过,恐怕没有人能活着见证地球被撕碎的末日场景,因为据科学家推测,太阳在行将死亡之前可能会出现突然的爆发,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将在太阳空前的爆发中毁灭。乐观一点的推测是,到那时人类科技已经相当发达,足以把人类和地球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适宜生存的星球,或者把地球搬离现在的位置,人类或许可以远远地观看发生在太阳系内的惊心动魄的“末日大戏”(2007年,有科学家在飞马座中一颗暗淡的、燃烧成灰烬的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巨大的行星,这表明地球或许也能在太阳的毁灭过程中幸存下来)。
  就像自然界的其他物体一样,宇宙中的任何天体都会经历从诞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不过,恒星的死亡还是有其特殊性的。从白矮星的演化过程看,恒星在做“垂死挣扎”时也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令那些曾经围绕它运转的行星伙伴成为它的“殉葬品”。其实,不少行星原本最初就是从恒星分解而来的,它们最终回归“垂死”的恒星也是天经地义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
  ②地球难逃厄运
  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都将成为它的“殉葬品”。
  一些科学家一直都在思考:如果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生命会怎样?当然,这个问题在物理上是不成立的,因为还在太阳变成红巨星之前,地球就已经被淘汰出自己在太阳系可居住地带中的位置——增加的温度和辐射将逐渐蒸干地球海洋,地球将逐渐变回最初的熔融状态。不过,这一过程大约将持续几千年,地球人利用这个时间不断开发太空技术,或许能够加宽地球的轨道,让地球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定居下来,从而避免被太阳吞噬的厄运。下面就让我们假设:不管是因为什么极其特殊的原因太阳突然消失不见了,比如太阳突然被某个黑洞吞噬了,或被科技发达到超出我们想象的外星人摧毁了,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太阳周围的行星(当然包括地球)会怎样呢?
游荡的行星
  有科学家预测说,如果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以及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没有牵绊之下继续飘动。然而,风筝会因为受到空气的阻力很快失去平衡、掉落地上,而宇宙空间是真空,失去太阳引力的地球会笔直地在太空中飘移。
  按照牛顿第一定律的论述,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如此来看,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动力会消失,此时地球就会沿着引力突然消失时的运行方向朝着宇宙深处直线运动下去,不再做近似椭圆的绕转运动。   此时,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也同样开始直线运动。由于引力突然消失时各个行星的运动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也就不可能沿着同一方向远离原来太阳系所在的位置。很快,曾经同为太阳系内“兄弟姐妹”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小行星就会各奔东西,渐行渐远。由于它们原本在太阳系内的轨道就没有交叉点,所以在太阳突然消失后,它们也不会相撞。各个行星有自己的卫星,比如地球的卫星是月球。在太阳消失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还是存在的,月球自然和地球不离不弃,和地球一起飘向远方。
  假如太阳突然消失,地球、火星、土星等就会像宇宙中的流浪儿,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当然,这样的流浪并非永远。它们可能会遭遇黑洞,被黑洞撕裂并吞下;它们也可能和其他星体相撞而粉身碎骨;还有一种理想的结局,那就是它们找到各自新的家园——被另外的恒星俘获,成为其他星系中的一员,从而停止漫长的流浪生涯,开始围绕着新的恒星公转。
冰冻的地球
  假如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会不会马上陷入黑暗呢?科学家预测说,不会,因为阳光抵达地球需要8.5分钟的时间,所以地球面朝太阳的那一面将多享受8.5分钟的光明。然后,地球将陷入一片黑暗,月亮也不会升起,而且从那以后永远也不再升起,因为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月亮,是因为月球可以反射阳光。
  就算太阳突然消失,我们也不会立即产生“世界末日”般的恐惧感,因为太阳的消失不会带来猛烈的自然灾害,不会有地震,不会有海啸,甚至不会有狂风骤雨,只是全球将同时迎来黑夜,而且是永远的黑夜。当然,我们所面临的也并非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因为人类的能源系统还没有被摧毁,人类可以继续依靠灯光照明。事实上,没有照明也不是致命的,接踵而至的寒冷才是致命的。
  没有了阳光,地球将慢慢冷却,很快全球就会进入寒冷的冬季。在一星期之内,全球气温都会降到零下18℃。此时,无论你是在原来的赤道热带地区还是南极冰原,你都会感到刺骨的寒冷,靠搬家来躲避寒冷是不可能的。在一年之内,全球气温将降至零下38℃。此时,所有的淡水都早已冻结成冰,海水也在逐渐冻结。几年之后,地球上广袤深邃的海洋就会冻成一个巨大的冰块。
  当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被冻结之后,地球上现在所有的天气现象都会消失:没有风雨、雪花、云彩、冰雹……降温的步伐并不会停止,地球还在不断地且缓慢地降温。几百万年之后,地球表面温度将降至零下200℃左右,然后不再降低,因为地球有一个灼热的地核,当地表散发的热量和从地核吸收的热量相等时,地表温度就不会再降了。那时的地球将极端寒冷,连大气层都会被冻得不断从太空中收缩,最终集中在地表周围几百米的范围内,大气的密度会变得很大,这也可以减缓地球向外辐射热量的速度。
  当然,地球或许不会变得那么冷——如果它在此之前能够找到新的家园,并在新的恒星照耀下暖和起来。
 消失的生命
  假如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生命会怎样呢?有人想象说,如果没有了太阳,我们就会被抛向深空。其实,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把我们吸引在地球上的力是地球引力而不是太阳引力。所以,就算太阳消失,地球依然会自转,我们和其他生物以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还会处在原来的位置上。
  尽管从表面上看,地球此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事实上生命将面临最悲惨的命运,因为我们失去了阳光。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突然没有了阳光,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首先是各种植物相继失去,接着是依靠植物为生的素食动物死去,最后是食肉动物死去。按照食物链的金字塔,整个生态系统将一层一层地相继消失。
  最早死去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动物,因为随着海水不断冷却,海洋中的动物会被冻死,并被冻结在硕大的冰块中,几百万年内都不会腐败。假如人类能挺过几百万年的冷冻期,届时研究海洋冰块中的这些古生物将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陆地上的动物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快死去,它们可能会继续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首先死去的是冷血动物,它们很可能在几星期之内就全部死亡,或是陷入冬眠状态慢慢死去,永远不再苏醒过来。地球失去阳光之后,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冰箱”,这也是地球动物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由于地球很快转冷,我们并不会闻到尸体腐败的臭味,植物尤其是那些木本植物会被“冷藏保鲜”很长一段时间,皮毛较厚的食草动物如果能耐住寒冷,至少在几年内是不愁食物的。
  草本植物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就会死去,而大型树木可能存活几十年。因此,少量以树叶为生的动物会继续存活下去。几十年后,食草动物和绝大多数食肉动物死去,地球上到处都是动物的尸体。那将是食腐动物的“黄金时代”,它们有吃不完的尸体。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尸体总有被吃完的那一天,那时食腐动物会互相残杀直至全部灭亡。
  最后来说说人类,人类肯定是太阳消失后最后灭绝的地球生命,因为人类是智能最高的杂食动物。可能就像科幻片《微光城市》里描述的那样,只要有足够的能源,人类可以在太阳消失后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人类将按照地域建立几个硕大的封闭的生态圈,生态圈外的生物自生自灭,而生态圈内人类不仅可以用自己开发的能源来照明和取暖,也可以用“人造太阳”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非常残酷的是,那时有限的生态圈不能容纳地球上所有的人,只有少数人(可能全球只有几千万人)能进入生态圈,大部分人将在生态圈外等待死亡。
  ③生命何去何从
地下深处或许是生命最后的避难场所。
  根据英国科学家的科学预测模型,当太阳变成红巨星后,地球海洋将被蒸干,大多数地球生命都将死去,唯一幸存下来的将是地球深处的微生物,它们在那里可能继续坚持10亿年。那么,它们如何能够不依靠太阳而继续存在?科学家在南非的发现也许回答了这个问题。
 与世隔绝的生态系统
  2011年,美国科学家在南非比阿特利克斯金矿1300米深处的积水中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生物,它们长有鞭子样的尾巴,还拥有贪吃的大胃。这些蠕虫终日不见阳光,生活在绝对的黑暗中,就像神话世界里的魔鬼一样。也正因此,科学家将它们命名为“魔鬼线虫”或“魔鬼蠕虫”。   在探索南非地底下更深处时,科学家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在南非最深的陶托那金矿3600米深处,他们又发现了一种线虫,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活在最深处的陆地生物。
  对于研究地球生命的科学家来说,这些都是重大事件。人们过去一直认为,复杂的生物形式不可能生存在地面以下如此深的地方。动物生存需要的营养和氧气,在地下几十米的地方已经严重缺乏,更不用说在1300米深的金矿底下。所以,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很少有人会想到地球内部的生命,更何况那些在岩石缝隙的积水中游动的线虫和微生物。
  而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地壳深处有一个与世隔绝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违背了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生物学规则。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括:新陈代谢极为缓慢,已经生存了数百万年的微生物;不需要从阳光中获取能量的细菌;还有一些终生不需要氧气也能生存下来的动物。这些奇特生命形式的存在,或许为生命起源和生命未来进化方向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揣测地外生命的可能形式。
  上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能源部打算在地下深处封存核废料,有科学家指出,如果地底下存在有微生物,就有可能噬食并侵蚀封存材料,导致核废料泄漏。为了确定是否存在这样的风险,美国能源部在1987年派出研究小组,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核设施地底下寻找生命存在的迹象。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科学家在地下500米深处真的发现了细菌和原始单细胞生物。
  此后没多久,科学家相继发现,地下深处不仅有生命存在,而且还相当普遍。1992年,英国科学家发现,日本海的海底沉积层中存在大量生命——在海床底下500米深处的淤泥中,每立方厘米中就生存有1100万个微生物。
  这些发现意味着,即使考虑到地球内部炽热的温度足以杀死地面4千米以下地方的任何生命,仍然还有许多空间可以容纳地球上相当一部分生命,估计占到全世界生物量的1%~10%(具体数字的确定还有待于科学家对地壳深处的进一步探索)。
  地下深处有生命存在,这个结论已无可置疑。接下来的问题是:在生存环境贫瘠、严酷的地底下,生命是如何生存下来的?生活在海床底下的微生物,很可能起源于海底,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它们渐渐被埋在了沉积物底下。除了周围泥土中的少量营养物质之外,没有任何新的食物来源,这些微生物很可能在很久以前就一直处于饥饿之中。这些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形态怪异,以至于有人怀疑它们并非活生生的生物体,而只是保存良好的早已死亡的细胞而已。
  2011年,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靠近日本的太平洋海床底下220米处的46万年前的沉积物中提取了一些细胞,然后将它们放在标注了稳定的碳和氮同位素的丰富食物培养皿中。两个月后,研究人员在3/4的细胞中发现了同位素的踪迹,表明这些细胞是活着的——尽管无法从它们的行为上加以判断。
  与丹麦科学家发现的地下生态系统相比,日本科学家发现的这些生命形式似乎太过简单。前者在太平洋底的8600万年前~2000万年前这段时间里堆积起来的沉积物中发现了活跃的细菌和古生菌。这些微生物细胞的新陈代谢率极低,表明它们在整个这段时期内一直都处于严格的“节食”状态中。在严酷环境的制约下,这些微生物的群体数量很少,每立方厘米的沉积物中只有1000个细胞。
  在与世隔绝的沉积物小生境中,生物的进化也许与我们所知道的完全不同。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满足细胞的需求,细胞的分裂行为无异于自杀。因此,科学家推断,生活在远古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需要不断努力地修复被严酷环境损坏的自身机制,而不像地球表面的其他生物体那样为繁殖而忙忙碌碌。
  如果这些推断是正确的,那么这些微生物可能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它们在这些环境中至少存在了几百万年。
  氧并非必不可少
  尽管在海底发现的那些长寿微生物很奇特,但与在地球陆地下面发现的微生物相比,它们还算是比较正常的。例如,生活在南非姆波内格金矿里的一种细菌,竟然以周围岩石的放射性衰变矿物质为食。
  从表面看,地下岩石堆似乎比海洋沉积物更荒凉,发现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似乎也更渺茫。这些岩石早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形成,即使是在遥远的过去,也几乎与有机物质无缘。在这里根本找不到任何食物来源。然而,一些微生物却存活了下来(尽管它们的日子过得相当的艰难)。那么,它们的生存秘诀是什么呢?答案是:铀。
  原来,铀元素衰变产生的放射性分裂了水分子,通过一种叫做射解作用或辐解作用的过程,释放出自由氢,然后这些细菌将氢与岩石中的硫酸盐离子结合在一起,产生足以维持生命的能量。微生物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为细胞获得能量,从而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不需要从太阳吸收任何能量也能生存下来的特殊的细菌种类,它们可以完全不依靠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
  这一系列的发现大大拓展了地球生命的活动范围。但是,这些地下深渊里的有机体只限于一些简单的、单细胞的生命形式:细菌、古生菌,以及稍微高级一点的真菌和阿米巴变形虫。而美国科学家在南非金矿发现“魔鬼蠕虫”表明,在地球表面之下几千米深处,除了微生物,还有其他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尽管“魔鬼蠕虫”只有1毫米长,但与地下深处的微生物“居民”相比,它们却大了几百倍,并且它们属于更复杂的生命形式。地壳深处的生物物种之多,远远超过了人们之前所能想象的。
  不过,“魔鬼蠕虫”似乎是在“不久”前才来到金矿地下深处的。研究人员对周围存在的水进行同位素检测后发现,它们是在大约12000年前才来到这里的,也许是随着地下水的渗入渐渐来到地球深处的。重要的是,这些水在与外部大气层的最后接触时还含有氧气,但这些氧气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蠕虫仍然会死。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们也许只能存在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
  然而,科学家指出,有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经受住了这种窒息环境的考验,它们长期生存了下来。2010年在地中海海底深处的发现令人大开眼界。科学家在地中海海底无氧高盐度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三种属于铠甲动物门的多细胞生物,它们一直生活在缺氧环境下。这种只有250微米长的小生物长有瓶状的铠甲,开口处延伸出一些乱蓬蓬的触须,看上去很像死亡的室内植物。   令生物学家惊叹不已的还不只是它们奇特的外形。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与其他生物不同,这种铠甲动物门生物已经进化出了一种可以不依赖于氧气的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事实确实如此,它们的细胞中完全没有线粒体,而线粒体则是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命能量所不可缺少的。事实上,它们利用了一种叫做氢化酶体的细胞器官从硫化氢中产生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铠甲动物门生物的发现表明,氧并非复杂动物生命所必不可少的。不过,这种动物动作迟缓的行为也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疑虑:这些几乎不活动的地下微生物是否根本就是死的?下一步,研究人员希望获得确凿的证据,以证明这些生物确实还活着。
  最后的避难所
  上述发现,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地球深处的生命形式,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回望时光隧道里地球的过去,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南非金矿里以放射性物质为能源的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生命在光合作用改变地球面貌之前就已经繁荣起来了。甚至还有人认为,生命本身起源于地下深处。
  地球生命出现之时,也是地质活动激烈的时候。一些理论认为,早期地球遭到大量陨石撞击,地球上充满了大量致命的紫外线,生命起源于远离这些危害的温暖的隐蔽角落里。海底热液口被多数人认为是地球生命起源的摇篮。即便地壳深处的岩石缝隙积水塘不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在地球生命遭受浩劫之时,它们也可能成为地球生命最后的避难所。
  尽管地球上的雨林生态系统、稀树大草原生态系统和珊瑚礁生态系统都曾是生命繁荣的摇篮,但地球上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却是地下深渊的生态系统。
  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罗马尼亚南部的地表之下,有一个叫做莫维拉的神秘地穴,它与世隔绝,并且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时间。但就在这个终年不见阳光的黑暗潮湿的地球角落里,依然有生命存在,在那里生活着一些与虾很相像的甲壳类动物和蜘蛛,虽然它们的样子与地面上它们的同类很相像,但却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
  大多数生命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太阳获取能量,而莫维拉洞穴生物完全接受不到阳光和光合作用的产物。它们不仅生活在一片漆黑中,而且也得不到从岩石缝隙渗漏下来的地球表面的营养物质。
  地下微生物从周围岩石释放进入蓄水层的硫化氢中产生生命所需能量,这些微生物反过来成为其他地下生物的食物来源,从而形成一个完全不依靠光合作用的地下食物链。
  海底热液口也存在着类似的“化学合成”过程,海底地质活动释放出岩石中的矿物质,在热液口周围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莫维拉洞穴的发现表明,类似的机制并不仅限于海洋深处,在我们脚下数百千米的地壳之下,同样的机制也促使产生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馆藏&80435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被太阳吞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