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绝地求生大逃杀新模式式呢 绝地求生大逃杀新模式式 绝地求生大逃杀新模式式 更新的什么寄吧

&img src=&/50/v2-8d2a17fb53b56e67e822e5c8d0818a9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v2-8d2a17fb53b56e67e822e5c8d0818a9b_r.jpg&&&img src=&/v2-6abb3da48961bdcbad94c96edb1afe0f_b.jpg& data-rawwidth=&406& data-rawheight=&2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6&&&br&&p&文章来源:雾满拦江&/p&&p&链接:&a href=&/?target=http%3A//www.nt.cc/thread--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欢乐颂》背后隐藏的真相:心越穷,越没人帮你 - 港港南通 - 南通热线 - Powered by nt.cc!&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p&《欢乐颂》的剧情设计很简单,就是五个不同家境、不同背景、不同认知层级、不同性格的女孩,扎堆在一起,再加上闻风而来的猥琐男及霸道总裁,演绎出鸡飞狗跳的故事。&br&剧中的认知层级,大概能分出九层。&br&
01&/p&&p&认知最底层、暗黑区:樊哥樊嫂&br&&br&就是主角樊胜美的哥哥和嫂子。哥哥就算了,嫂子是非常骇人的,她不比樊胜美大几岁,但憔悴苍老,一张饱受生活摧残的脸,简直比樊胜美的妈妈还要老。&br&——她为什么这么老?&br&剧中,樊嫂对樊胜美说:你侄子雷雷前几天还说呢,等他长大了,要让姑姑替他找工作!&br&——这句话,让人感受到森森冰寒!&br&这是一双陷于愚昧的夫妇,没有自立意识,拼命榨取可怜的樊胜美。他们不是教导孩子要努力,要自强,而是理直气壮的做个寄生虫。在这种可怕的观念熏染之下,孩子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就已经颓废了。&br&&img src=&/v2-a7501388fdedbdce5ad40c_b.jpg& data-rawwidth=&401& data-rawheight=&3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1&&剧中所有人,都对这家人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称其为无底洞——这是一家没有骨头的人,如果他们自己不愿站起来,谁也背不动他们。&br&&br&
02&/p&&p&认知第二层,阴寒区,樊爹樊妈。&br&&br&就是樊胜美的父母。樊爹倒也罢了,老头出场,除了在公共场合抽烟,就是医院的床戏,没太多机会使坏。&br&心术至坏之人,是樊胜美的母亲。&br&剧中,樊家人逃离家乡,没有手机没有钱,还带着孩子,到了上海就挤进女儿狭小的租居屋。看到女儿打折秒抢的衣物,樊母说了句极阴毒的话:&br&——这还不如旧社会,旧社会还有个当铺呢!&br&见到女儿的衣物,樊母心里的第一个想法,是把女儿的衣服卖掉,去填儿子的无底洞。这种勒杀式的压榨,窒息了女儿樊胜美的事业前程。&br&樊胜美的哥哥嫂子,是极蠢之人。而她的母亲,则是蠢而极坏之人。&br&&img src=&/v2-132cd10bae34ac61f27878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132cd10bae34ac61f278783_r.jpg&&樊母之恶,恶就恶在她知道儿子的不堪,为了控制儿媳妇,避免儿媳妇离婚分房产,她用女儿的钱,给儿子买房,落在自己名下:她把所余不多的智力,全用来算计亲人。所以他们没有余力改善生存处境,越混越凄惨。&br&此处是良知的分界线,也是死生线。如果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蠢,改掉以阴毒之心算计亲人的恶癖,就无法逃出苦难的樊笼。&br&&br&
03&/p&&p&认知第三层:迷茫期。邱莹莹。&br&&img src=&/v2-a64d9d55a3cccd25a45c8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a64d9d55a3cccd25a45c82_r.jpg&&邱莹莹,是戏中最弱的角色。祖辈农民,父亲是家族中第一个进城的人,修摩托为业。而她是家族中第一个来到大城市的人。&br&但邱莹莹根本没有人生目标,不想在大城市里呆,只想回家啃老。可是父亲还在打拼,啃不动,只能鼓励女儿打起精神拼下去。&br&所以,当邱莹莹因为办公室恋情而丢了工作之后,急切渴望小伙伴们的帮助。但谁也不帮她,因为问题出自于她自己,她不先解决自己,就无法解决问题。只有等她想明白,想清楚了,她的人生才算开始。&br&&br&
04&/p&&p&知第四层,恐惧期:关关。&br&&br&其实剧中人,多是处于恐惧期。但关雎尔年轻,缺乏职场经验,所以她的恐惧之心更强烈。&br&&br&&img src=&/v2-5e48e3d752eab3f1d2fa6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5e48e3d752eab3f1d2fa6_r.jpg&&她好心帮助同事,结果同事出了错,却栽在她身上。她委屈到了无以复加,幸得高智力美女安迪指点,获得职场事务流程概念,知道员工的工作,是主管将自己的目标逐次分解,由员工来完成的。&br&从这个高度她评析自己的失误,获得主管肯首,平安渡过实习期。&br&&br&
05&/p&&p&认知第五层,无力期。樊胜美。&br&&br&剧中,樊胜美是高高在上的,妙语如珠,洞悉职场先机——但这只是表面光鲜。由于受困于家人的阴毒暗算,导致樊胜美的心智受损。&br&她能力极强,但必须倾注于短期行为,以满足家人无休止的榨取。这让她的能力大打折扣。&br&&img src=&/v2-b648edebc217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v2-b648edebc217_r.jpg&&她努力,挣扎,渴望凭籍优秀的外表,拿下个有钱阔佬。但由于她的功利趋向明显,这让她沦为大都市闲人桌上最美味的那道菜。&br&她是智力高绝之人。但邪恶的家人,如坠在她脚上的沉重锁链,把她的认知拉入深深的水底。&br&最后,整部戏中所有的智力资源都赶来拯救她,才勉强把她从黑渊中拖出来——而现实,如遇到樊胜美这种惨境,你必须要学习自救,只能是自己拯救自己。&br&&br&
06&/p&&p&认知第六层,瓶颈期,安迪、魏渭。&br&&br&安迪,高智商美女,曾任华尔街金融高管。但她自幼被抛弃,于孤儿院长大,被美国人领养,这导致她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她摆脱心理困扰,就会跃升到认知的最顶层。但在此之前,她还得归来伴凡鱼,慢慢修复自己。&br&&img src=&/v2-c7ac423fce352cc80b9eb46a_b.jpg& data-rawwidth=&487&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7& data-original=&/v2-c7ac423fce352cc80b9eb46a_r.jpg&&魏渭是个老板,有钱人,智力高,见识广,矢志拿下高智商美女安迪。而且他经历过金融风暴,险死生还,是个见过风浪之人。&br&但是——但是呀,魏渭所亲历的风浪,并没有让他破局明心,而是生出更大的恐惧。这让他的心智与事业,双双进入一个小冰期,让他成为一个内心蜷缩的人。成为一个洞悉一切,却放不开手脚,凡事只求自保的人。&br&这就注定了他无法征服高智商美女安迪,只能眼看美女渐行渐远,再多的努力,终究是枉然——恐惧伤害了他,让他的智商失去用武之地。&br&&br&
07&/p&&p&认知第七层,通透期,曲筱绡。&br&&br&富二代,精灵百变,智计无双。论年龄论经验,她都无法与安迪、樊胜美相比。但因为家境优裕,养尊处优,让她心无忧恐——最重要的是,她擅长于运用社会资源。&br&剧中,樊胜美的父母带小孙子,突然来上海,没有手机没有钱。急得樊胜美哭成狗,在火车站茫然奔波,却死活也找不到人。&br&而后曲筱绡闪亮登场,她甫到火车站,就坐上警察的巡逻车,让警察替她呼叫樊胜美父母的名字,帮助找人。&br&呼叫无果,曲筱绡又从警察处,问到没钱旅客聚集的避寒之地,成功找到了樊胜美的父母——这个小细节,让她轻易的辗压了隔壁三个小伙伴。&br&为什么樊胜美、关雎尔与邱莹莹,要在上海租居。而曲筱绡却是业主涅?&br&——不是曲筱绡家里有钱,而是她的认知通透,无忧无惧。让樊胜美坐困愁城的障碍,于曲筱绡这里轻松化解。这就是认知的力量,也是贫与富的分界线。&br&&br&
08&/p&&p&认知第八层,破局者,王柏川。&br&&br&剧中,王柏川只是个不成功的小商人,车是租的,钱是借的。&br&但偏偏是这厮,解决了让安迪、魏渭、曲筱绡等人束手无策的樊胜美死结。&br&&img src=&/v2-f7dcc2bb19396c58aaff956caeac913f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樊胜美死结,就是她爹妈三观扭曲,拼死吸女儿的血,宠溺不争气的暴力型儿子。当樊父突然重病住院,急需十万医治费时,樊胜美被逼至绝境。摆在这可怜姑娘面前的,除了跳楼,还是跳楼。&br&危急之时,王柏川坐镇于大后方,指挥安迪,遥控魏渭,明确告之樊母:&br&&br&最终,这伙人逼迫樊母把房产证交给樊胜美。终于把樊胜美从无底洞中拖了出来,也从认知的黑洞中拖了出来。&br&有这本事的男人,值得托付终身。&br&&br&
09&br&&br&认知第九层,无为而为,谭宗明。&br&&br&他是剧中的资本大鳄,提起名字,如雷贯耳那一种。 &br&&img src=&/v2-9d4dc9ab7a15c160c2e41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9d4dc9ab7a15c160c2e41_r.jpg&&&br&&br&他洞悉人性,早发现魏渭虽然智力高绝,但内心恐惧,如一只吓惨的老鼠。所以他认为魏渭与安迪没戏,果断为安迪另觅良选。&br&他让安迪负责,收购&a href=&/?target=http%3A//www.nt.c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通&i class=&icon-external&&&/i&&/a&的红星集团。当地家族企业小包总闻味赶来,于是谭宗明向安迪建议,和小包总联手收购。&br&不曾想,安迪认为小包总是家族企业,产品线单一,经营危机日重,根本没资格联手。&br&安迪拒绝,谭宗明就算了,不争,不吵,也不闹——接下来,小包总闪亮登场,不仅说服安迪,还要睡服安迪……总之,他是个强势侵略型的男人,与魏渭的犹柔寡断、只知自保相比,处于更高层级。&br&——这就是谭宗明的表现,你想要什么,可以,但请自己动手来拿。你有实力,就来替我干活。没有实力,就死一边去。&br&他用人不疑,无论是对是错,他都不干涉,他所做的只是把最优质的人力资源,配置在身边。劳动归你钱归我,他无为,而无不为。&br&10&br&认知层级,是有一个规律的。&br&&br&认知层级越低,越没人帮你。如樊兄樊嫂,你自己站不起来,别人也没法帮。&br&认知层级越高,帮助你的人越多。如安迪,有人在网上黑她,顿时所有人全部出动,曲筱绡甚至调用自己的私人资源,彻底解决问题。而曲筱绡要拿项目,安迪不惜在公司会议上,一心二用,带上蓝牙耳机,一句一句的指点曲筱绡。最终所有人来帮樊胜美,就是因为她的问题来自于外界,而非她本身。&br&从无雪中送炭——你满心冰雪,别人送来再多的炭火,也化不开你心中的万里冰川。如果你将自己置于冰寒地带,就不要指望别人来救你。除非你自己走出冰寒,否则,只会把帮助你的人,也拖入绝境之中。&br&只有锦上添花——你要让自己,成为华丽的锦缎。别人的举手之劳相助,会带来高效的产出。不是这世道功利,而是所有的人心,都渴望上行。&br&除非你冲破认知迷局,不做癞皮的狗儿,趴在地上让人拖行。而是努力让自己优秀,才能获得更多关爱,获得更多资源支持。&br&心越穷,越没有人帮你!&br&于此认知层级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心,不仅是人性,还有人类万古以来不息奋进的上行力量。&br&认知的晋升,有两条线:&br&第一条是死生线,你必须要突破自我,不要让自身成为问题,才会给别人以帮助你的机会。&br&&br&第二条线是贫富线,你必须要从自己的血拼,向资源配置方向努力。&br&&br&这部影视剧中,樊胜美的家人,在死生线下。而樊胜美及与她租居的小伙伴,却在贫富线之下。死生线下,相残相伤。贫富线下,惨淡艰难。非唯打通死生,驱散恐惧,努力让自己成为资源配置者,才能够解决问题。&br&这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对自我、对人性、对与生俱来的使命认知。&br&&/p&&/blockquote&&p&&b&点评:一&/b&部不错的国产剧:《欢乐颂》!这部剧中,有人性的解剖,有财富认知的层级——你甚至可以,将剧中的认知层级作为一个数学模型,用以指导自己。&/p&&br&&p&特别推荐这首歌:&a href=&/?target=http%3A///%23/song%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咖喱咖喱&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个极好的宣传东南亚旅游的宣传曲,这歌真的很萌啊,听完心里一动,想谈恋爱了~&/p&&p&&b&添加本人微信hsy808ok&/b&&/p&&ul&&li&&b&并加入 知乎理财投资学习群,每周免费定期上课(注明来自知知乎)&/b&&/li&&/ul&
文章来源:雾满拦江链接:《欢乐颂》的剧情设计很简单,就是五个不同家境、不同背景、不同认知层级、不同性格的女孩,扎堆在一起,再加上闻风而来的猥琐男及霸道总…
注:一般人祛湿的总结性方案在最下面,大家不想理解理论可直接拖到最后。&br&&br&没有那种什么药能祛湿、什么什么药能随便治病的理论,那种一对一映射关系的想法,无不是幼稚与脱离实际的。&br&中医是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的学问,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开方?因为调兵遣将,讲究的是战略思路。&br&没有针对性的战略思路,就没法根据实际情况去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那么,治病就成了无稽之谈了。&br&怎么去湿?&br&必须先理解湿气这个对手,有一些什么样子的特质,而我们又能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br&&br&湿邪为病,在辨证当中,要首先分清外湿、内湿。&br&因为湿的产生它内外有两种因素,一类比如说人久处湿地,环境潮湿,或者涉水淋雨,过河涉水,淋雨感受外湿,这类都是属于湿从外来的范围;&br&内湿呢,由于湿邪是要靠脾胃的运化,不是说人体吃下去的水,那就是有用的津液,是要靠脾胃的运化,才能转化为津液输布全身。如果脾胃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脾失健运,那水液就会转化,就会形成水湿。&br&所以水湿的形成有外湿,内湿两种。&br&&br&治湿的方法,内外湿是不同的。外湿以散为主,内湿以消为主。比如外湿,它呈现出湿疹/水肿/皮肤油腻粘连/身体感觉被东西紧绷住了难以动弹等各种形式的症状,需要用独活、荆芥、羌活这样解表湿的药物,去从肌表开门逐寇。&br&&br&内湿的话,一般来说都考虑从三焦分消,多给水湿以出路。&br&治法方面,上焦宜开宣,开宣肺气,气行则湿行,气行则湿化。类似于一阵风一吹,一些零碎的湿气,就都随风而散了。&br&中焦一般用苦燥或芳化,苦燥就是指的苦温燥湿,或苦寒也有燥湿作用。苦温针对偏于寒湿,苦寒针对湿热,清热燥湿。这个燥湿,类似于把衣服放在北方的暖气片上,用热慢慢把湿气蒸发开去。&br&下焦一般排出水湿,有淡渗利湿,利水的作用。利湿这个概念,类似于一片荷叶收集到雨露,凝结成很多水滴,然后一顺溜把接满的水滴倒出去的感觉。&br&因此上焦开宣、中焦芳化以及燥湿,下焦淡渗,就构成了三焦分消治疗水湿。&br&&br&内湿与外湿又往往互为因果,且湿邪夹热,或热化,夹寒或寒化,且有五脏、气血虚妥而湿气入侵为实,造成疾病的虚实结合。&br&&br&好,到这里,大概可清楚,祛湿这件事情,绝非我们主观愿望就能解决的。&br&&br&比如,脾胃消化不好,引发的湿气(类似于一个发电站只能接纳1万立方米的水流,结果有一部分水坝坏了,只能接纳5千立方米了,现在来的还是那么多水,但承接无力,结果水漫金山了),一般会有腹胀/呕吐/泄泻/口粘/疲倦/吞酸的症状,我们需要用什么方案?&br&1、湿浊阻滞于脾胃,需要苦温燥湿的药物,比如厚朴苍术;&br&2、湿气重浊粘滞,阻滞气机,需要行气散湿的药物,比如陈皮、防风;&br&3、脾胃本虚,消化无能,需要健脾强胃的药物,比如党参、白术、茯苓;&br&4、湿气重浊,如果在体内纠缠已久,已经在各个局部开始损伤身体,需要开门逐寇、可解表逐湿的药物,比如防风、藿香、苏叶、白芷;&br&&br&那么暑湿气候生成的表湿症、或体内湿热内郁而成的病症呢?&br&若表湿,有头疼/身重/午后发热/胸闷不饿等一些症状;内湿兼有则出现心烦/满闷/郁热等症状;如果湿气走到了下焦位置,则有小便黄赤而少/大便溏薄的情况。&br&在治法上,注意:&br&1、湿气重浊粘滞,阻滞气机,而湿热一病,使得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无法正常运转,吃不下饭、呼吸不舒、口粘无味、胸满胀烦、小便短少都是气机不畅的表现,这个时候,需要打通身体上下交通的要道,让气机可上下畅行,气行则湿退,所以,要开宣肺气,疏解脾胃交通,通膀胱气口,身体从上至下,有了一套气机畅行的道路,就可驱逐湿气;&br&2、既然是湿热,即有湿的特点,又有热的一面,需苦寒泻下的药物,比如大黄;&br&3、需要理气的药物(见上文分析);&br&4、需要补气血的药物,因为湿热即久,气血受伤,加之燥湿药物,也伤气血,比如党参、山药、白术、当归之类;&br&&br&更多的情况,不在这里细讲,我只是要传达,祛湿不是某某药一加进去,就腐朽化神奇的事情。&br&&br&再说说我们平常的祛湿吧,怎么样用平常的食物更好的祛湿呢?&br&1、健脾渗湿,可用茯苓+薏苡仁;&br&2、行气利湿,可用陈皮加强行气;&br&3、宣气祛湿,可用紫苏;&br&4、健脾祛湿,可加生姜红枣炒麦芽白扁豆;&br&&br&以上方法,是包括了一个完整的中医经典的祛湿思路在里面,效果当然比自己随便用一个药物效果会好得多。
注:一般人祛湿的总结性方案在最下面,大家不想理解理论可直接拖到最后。 没有那种什么药能祛湿、什么什么药能随便治病的理论,那种一对一映射关系的想法,无不是幼稚与脱离实际的。 中医是在具体实践中形成的学问,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开方?因为调兵…
&p&前排广告位:&/p&&p&&br&&/p&&p&我自己的新书&b&《量化炼金术:中低频量化交易策略研发》&/b&已经完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各大平台有售,感谢支持。&/p&&img src=&/v2-f0bca2ba767dd61f5c025cc47903cda7_b.jpg& data-rawwidth=&21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2&&&p&之前的上半册仍然挂在网上提供免费下载,虽然里面有一些计算上的错误(在纸质全本中已经修改),但是并不影响阅读。下载地址如下:&/p&&p&百度网盘地址:&/p&&p&&a href=&///?target=http%3A///s/1bobB7B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1bobB7B&/span&&span class=&invisible&&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人大经济论坛:&/p&&p&&a href=&///?target=http%3A//bbs.pinggu.org/thread--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pinggu.org/thread-4&/span&&span class=&invisible&&-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br&&/p&&p&友情提示:我不懂高频,方向仅限中低频交易。有中文版的尽量挑中文版,当然你要是鄙视中文翻译水平请自行寻找英文版。&/p&&p&&br&&/p&&p&&br&&/p&&p&&b&第一部分:预备知识&/b&&/p&&p&&br&&/p&&p&【1】《投资学》 &br&作者:博迪,凯恩,马库斯&/p&&img src=&/bdd71e1ee4ceac8_b.jpg& data-rawwidth=&233&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3&&&p&既然是搞量化,算半瓶水搞科学的,就不应该本能的排斥学院的东西。这本书对于投资交易的入门非常系统了,有了对市场的基本认识,了解前人在量化工作上的一些重要发展,才有可能在正确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想法和直觉。不过粗略看看也就可以了,毕竟我们这里聊的是量化交易入门,而不是金融专业如何毕业,下面三本书一样,翻翻就行。&br&&/p&&p&【2】《Trends in Quantitative Finance》&br&by Frank J. Fabozzi, Sergio M. Focardi, Petter N. Kolm&/p&&img src=&/5ae8e2c69e01f0bdbff98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p&这是别人问起量化交易来,我最为推荐的一本入门书。书中讲到了做量化策略需要注意的几个最重要的地方,例如过拟合、未来函数、幸存者偏差等等。有一句话已经慢慢成为了我做策略开发的信条:交易策略研发应该以经济直觉(Economic Intuition)为基础。&br&我本身是数学、统计出身,初期曾坚信数据挖掘的作用大于经济直觉,碰壁多次之后,慢慢开始转变观念。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交易策略研发是一门需要实践的手艺,多做才会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我不肯定我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赚钱的思路千百种,我能取一瓢饮就烧香拜佛了。&br&真的是好书,虽然内容初级且杂乱,但是谈到了大部分对于新手来说比较重要的概念,不要因为是CFA教材而鄙视它。&br&&br&【3】某本《计量经济学》&/p&&img src=&/33c2c1b1a63b11322fc8aef5e2712458_b.jpg& data-rawwidth=&21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1&&&p&我自己的计量知识主要来源于论文阅读和写作,边用边学,教材只做工具书参考用,因此不是特别熟悉(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0bbd93b11b661e3282bfda029f59eec& data-hash=&a0bbd93b11b661e3282bfda029f59eec& data-hovercard=&p$b$a0bbd93b11b661e3282bfda029f59eec&&@Alffee Akanishi&/a& 在评论中推荐伍德里奇那本,谢谢分享)。只说一点,做量化交易策略需要有一定的计量基础(当然越扎实越好),因为大部分策略始终是在和时间序列以及面板数据打交道。当然统计学基础知识也是必须的,同样越深越好,鉴于上过大学的都学过,这里就不再列统计学的书目了。理工科入行的,我想也是有必要补一补相关知识的,不一定会用上,但是能促使思维进一步系统化。&br&在基本计量知识的基础上,做量化策略的人们需要一种额外的能力:规避未来函数的能力。一些计量研究往往偏向于描述或解释某一种现象,因此无需考虑模型中时间点前后的严格划分。量化策略偏重于使用当前数据预测未来,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形成策略,因此在模型建立、数据处理时需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个人认为,Out-of-Sample检验的相关内容可以很好的训练这种能力,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在研发实践中慢慢摸索。&/p&&p&&br&&/p&&p&【4】《漫步华尔街》&br&作者:麦基尔&/p&&img src=&/ccab9de64a26_b.jpg& data-rawwidth=&208&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8&&&p&说实话这本书对于量化投资策略的研发没有任何帮助,对我而言其作用在于:1,认识指数化投资这种最具有经济意义的投资方式;2,时刻警醒打败市场有多难。&br&&br&&br&&b&第二部分:择时策略&/b&&br&&br&【1】《海龟交易法则》&br&作者:柯蒂斯·费思&/p&&img src=&/67aec647aec8f1e30425b_b.jpg& data-rawwidth=&207&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7&&&p&可以看作是一个机械交易策略各个组成部分的讲解,有实例(还大名鼎鼎)有说明,对大体上把握策略研发的工作很有帮助。其实如果能自行设计出一个类似乎海龟交易法则的交易策略出来,我觉得量化交易应该算初入门径了。&/p&&p&&br&&/p&&p&【2】《交易策略评估与最佳化》&br&作者:罗伯特·帕多&/p&&img src=&/5cbbba65fce2_b.jpg& data-rawwidth=&214&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4&&&p&这本书国内没有翻译版本,但是有台湾的译本,我是在某宝上买的。择时策略的开发步骤大部分都涉及到了,做入门书很合适,对形成量化投资策略的研究思维有比较大的帮助。作者说自己首创了推进分析(Walk-forward),我不太清楚是否属实。但是推进分析本身值得各位想入门量化交易的朋友好好研究,这是一个比经济学Out-of-Sample检验更符合交易逻辑的回测方法,当然它本身可以算是Out-of-Sample检验的一种特殊形式。&/p&&p&&br&&/p&&p&【3】《量化交易——如何建立自己的算法交易事业》&/p&&p&作者:欧内斯特·陈&/p&&img src=&/147a580a0fa679b76b0d_b.jpg& data-rawwidth=&20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9&&&p&相较于上一本,量化交易策略的组成成分方面讲的更多一点。这本书虽然也有一点点因子模型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还是择时策略,作者也似乎更偏向于择时的交易思维。涉及到了凯利公式以及一些量化策略的想法(我觉得书中的一些小例子不能算作真正的量化策略)。同类型的书中这一本其实写的不算太好,但是它有中文版啊,也比较适合入门。^_^&/p&&p&&br&&/p&&p&【4】《Building Reliable Trading Systems: Tradable Strategies That Perform As They Backtest and Meet Your Risk-Reward Goals》&/p&&p&by Keith Fitschen&/p&&img src=&/bfe3b0db3c79c6b94bfb_b.jp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p&这本书的特色在于较为独立的讲解了量化交易策略的各个组成成分,并且说明了各个成分的作用,以及增加、调整之后对整体的影响之类比较实践性的知识,开仓、过滤、平仓等基础内容均有实例支撑,讲的比较详细。Trading Lore那一章我非常喜欢。拿来做入门书应该算是非常好的选择。&/p&&p&&br&&/p&&p&&br&&/p&&p&&b&第三部分:选股策略 / 投资组合管理&/b&&/p&&p&&br&&/p&&p&【1】一篇论文:&br&Eugene F. Fama, Kenneth R. French.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47 (1992), pp. 427–465.&/p&&img src=&/9848c10aed8b9f697fcc56a374c1c80f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p&Alpha选股策略的源头,而且还仔细做了规避未来函数的工作,提出的因子也在实践中被证实有效。相比较而言,93年那篇更受学界认同的论文实际上是一篇解释性的文章,从风险补偿等方面来解释超额回报来源的现象与问题,其对于量化投资策略的意义,见仁见智了。&br&&br&【2】《Quantitative Equity Investing》&/p&&p&by Frank J. Fabozzi, Sergio M. Focardi, Petter N. Kolm&/p&&img src=&/06a1fc897a2b33584e62_b.jpg& data-rawwidth=&19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9&&&p&又是这三个人的书,倒不是写的有多好,但是确实是入门的上佳选择。选股策略和投资组合管理在学界也有一定的研究地位,因此这本书的整体框架明显比《Trends in Quantitative Finance》更清晰一些,没有那么杂乱。&/p&&p&&br&&/p&&p&【3】《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p&&p&作者:格里纳德,卡恩&/p&&img src=&/b14e104fb0e49ded0ec90de_b.jpg& data-rawwidth=&208&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8&&&p&先要说明,这本书除了个别章节以外,一点都不入门。这里将其排进入门书单的原因,是因为它太重要了,绕不开。有志于选股策略和投资组合管理的朋友,请努力啃吧,可以搭配BARRA的手册和Qian的那本《Quantitative Equity Portfolio Management》一起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4f477bf852afd7cb60e& data-hash=&f4f477bf852afd7cb60e& data-hovercard=&p$b$f4f477bf852afd7cb60e&&@李腾&/a& 也翻译了一个版本,但是我没有看过,不好评价。在这里向李大神致敬,书里一些地方我到现在都没看明白呢。&br&&br&&br&&b&第四部分:进阶&/b&&br&&br&大致了解了量化交易策略的基本构造之后,进阶阶段就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可说了。我比较推荐的是在实践中成长,自己多做一做,随便找个想法或者现成的策略进行回测。可能由于未来函数或者其他原因得到不靠谱的结果,然后发现,然后改进,自己对策略开发应该就会越来越熟悉了。&/p&&p&&br&&/p&&p&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一旦形成了基本的策略构造能力,了解买卖、仓位、风控等部分的组合之后,量化策略研发的进阶就要靠多吸收新鲜知识来支撑了。说实话,直觉、想法都是在大量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不然难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b&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书多看不要管科目,论文多读不要管难易&/b&,想法总是会源源不断的产生的。然后再去把想法实现出来,可能10个里有10个都是错的,但是事情总是在进展的,总该是好事。&/p&&p&&br&&/p&&p&其实进阶阶段没什么书值得推荐的,因为所有书都应该推荐。这里随便说几本,意思一下:&/p&&p&【1】统计套利&br&作者:安德鲁·波尔&/p&&img src=&/dc764a96475bdc3a973c99b9e6607607_b.jpg&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p&整本书缺乏特别有用的细节,模型方面甚至有蒙外行的嫌疑,只能用来大概了解统计套利策略。不过,它介绍了一种具有经济意义基础的操作策略。我心目中,策略背后有站得住脚的经济意义的策略包括:指数化投资——跟随经济进步的节奏盈利;套利——赚市场定价错误的钱;配对交易——两个相关资产的价格差额不会过大,弱化版的套利。&br&当然,这些交易策略都存在风险,指数化投资可能随经济危机、经济走弱而萎靡不振,套利行为也可能在极端市场状态下崩盘。不过横向对比而言,这几种策略已经是有非常坚实的逻辑基础的了。我个人认为,所有的交易策略都有缺点,当我们无法消除这些缺点的时候,应该学会理智的接受它,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限制它,这是一个相对理性的处理方法。&br&&br&【2】《走出幻觉走向成熟》&br&作者: 金融帝国&/p&&img src=&/ad9a2be66cb_b.jpg& data-rawwidth=&213&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3&&&p&国内作者的好书一本,很多观点都很有启发性,值得推荐。&br&&br&【3】《信号与噪声》&br&作者:纳特o西尔弗&/p&&img src=&/d551facb5d7cf3d09df5099aa75bde7c_b.jpg& data-rawwidth=&22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9&&&p&讲大数据的书中,个人认为这是对搞量化策略的人来说,最有参考性的一本。可能跟这本书本身不是太技术,比较偏统计有关。&br&&br&【4】失控&br&作者:凯文·凯利&/p&&img src=&/5e58deb3eaa4_b.jpg& data-rawwidth=&21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1&&&p&跟量化投资没关系,单纯觉得是好书。要是当初能深刻理解凯利大爷关于去中心化货币的内容,早买比特币发财了,这才是真·经济直觉啊,哎。(不过大爷自己也投过虚拟货币,不是比特币,没投对。果然理论还是要结合实践才能发家致富。。。)&br&&br&【注】&br&本来想写上《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的,但是我实在不认同他所说的:入市技术的重要性只占10%,以及其他一些观点。其实有些内容挺不错的,感兴趣的可以深入看看。&br&&br&&br&&b&【其他】&/b&&br&&br&很多人推崇读书、读论文来吸收结构化的知识,不太认同在网上寻求碎片化知识。然而,量化交易研发、特别是Beta择时策略的研发,往往特别需要这种碎片化知识。例如看到一个八卦,发现西蒙斯之前有个合伙人叫巴姆,用了人家巴姆的算法,可能就会主动的去学习一下隐马尔科夫模型,然后尝试的测试一下;看到深度学习很火,就会去了解一下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也许就能拿来分类上涨下跌呢;看到一个平台的介绍,可能就会想想是否可以复制平台的框架或者干脆拿来主义。(我自己都鄙视自己的举例水平。。。)&br&&br&碎片化知识的来源,我推荐这么几个地方:&br&Quora - 各种有意思的知识,就是英文让我比较难过&br&elitetrader - 集中在交易的一些讨论&/p&&p&StackExchange的几个子站 - 例如CrossValidated,Overflow等&br&知乎 - 中国版Quora&br&海洋论坛 - 很久没上了,不知道怎么样了&br&&br&例如我在Quora上瞟到Brandon Smietana的一个答案:&br&&/p&&blockquote&一些我听说过或见到过在实盘跑的量化策略:&br&Kalman filters&br&Hidden markov models&br&Topological manifold learning&br&Non-linear kernel regression techniques&br&APT type factor models&br&Monte carlo options pricing techniques&br&Continuous time APT factor models with latent variables&br&Spectral techniques for doing bag of words extraction of factors from natural language corpus for generating forcings for 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models of asset dynamics&br&Pairs trading/mean regression statistical arbitrage strategies&br&Automatic graphical model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inference over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s)&br&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pairs trading strategies&br&Information theory based investment strategies&br&J. L. Kelly, Jr.,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on Rat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Vol. 35, July 1956, pp. 917-26&br&Sparse over complete basis function methods for feature extraction&br&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geometry'; a field on the border between information theory, probability theory and d still very new&br&Anything that can be used to model or extract features from a time series&/blockquote&&p&虽然大部分都知道,不过感觉还是有好多东西要看啊。一个碎片引发的血案。&br&&br&当然,能把各种书读成碎片化知识也很好,就看有没有这么多时间去阅览海量书籍了。&/p&&p&&br&&/p&&p&此外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来源:券商研究报告。虽然很多研究员是为了写报告而写报告(这是他们的工作),但是不可否认多数券商报告都是很有含金量的,关键的是比较有针对性。还是那句话,开卷有益嘛。&/p&&p&&br&&/p&&p&&br&&/p&&p&&b&第五部分:我来答题了&/b&&/p&&p&&br&&/p&&p&借着这个问题写了一大堆,结果人家的问题我还没回答。题主问的是:最近需要参加一个量化交易策略的比赛,希望可以给一些快速入门的经验和建议。&/p&&p&&br&&/p&&p&实际上这个要看个人水平,要是水平实在不高,重在参与,那就编一个技术指标直接去参赛,个人推荐趋势类的指标。要是愿意折腾一下,比赛可供选择的标的又支持,我强烈建议使用套利策略,尽可能的放大杠杆。一般而言这种比赛都不要求入金实盘,那么很多实际操作中的重点疑难问题都不复存在。没有市场冲击等损耗、开单就能成交、一些情况下甚至不存在潜在对手的套利策略,纸面富贵还是能保证的。而且套利策略偏高频,看起来高大上(我猜的),你就是比赛中新一代的开山怪!&/p&
前排广告位: 我自己的新书《量化炼金术:中低频量化交易策略研发》已经完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各大平台有售,感谢支持。之前的上半册仍然挂在网上提供免费下载,虽然里面有一些计算上的错误(在纸质全本中已经修改),但是并不影响阅读。下载地址如…
&img src=&/50/v2-d9cfe0b62c8bdfef_b.jpg& data-rawwidth=&1431&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1& data-original=&/50/v2-d9cfe0b62c8bdfef_r.jpg&&首先声明,本文只是一个房地产业外人士的个人观点,很可能不够正确和严谨。&p&其次声明,绝非房地产楼盘或者中介广告——没有广告文章里,是唱衰房价的。&/p&&p&我也不会从Wind平台上拉一堆数据,或者引用一堆券商的PPT。整的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跟所有招摇撞骗的分析报告一样:形式严重大于内容,只有分析没有观点,只有人云亦云,没有对事物本质的思考。&/p&&br&&br&&h2&&ul&&li&写这篇文章的起因&/li&&/ul&&/h2&&p&是上周末去看了一个楼盘:上海市普陀区内环边的XXXX三期。&/p&&p&按道理我不该去看这个楼盘。因为这种高端楼盘和我的气质虽然相配,但和钱包完全不配。&/p&&p&但是在路边“温柔热情”与我攀谈的中原地产的中介朋友,脸不红心不跳的用一个大幅低于真实价格的说辞,把我忽悠到了现场。他们后来口口声声跟我说:“如果不是我告诉你一个低价,你会来现场吗?如果你不来现场,你就错过了买入这样一个优质房产的机会!”&/p&&img src=&/v2-4dc8aecab76c212ea6864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4dc8aecab76c212ea6864f_r.jpg&&&blockquote&&ul&&li&根据李嘉诚的地段论:紧贴内环,靠近地铁三四号线镇坪路站,还有7号线地铁。&br&&/li&&li&根据产品的血统出身论:口碑开发商绿城打造,大资本家融创操盘&/li&&li&根据资源稀缺的程度论:内环边的新盘屈指可数,配套新建的上海理工实验小学&/li&&li&根据毛主席说的“实践才是硬道理”:我去看过盘了,觉得确实挺好的&/li&&li&听说脱离定价谈产品是耍流氓:价格真的不是很贵,销售吹风的价格是:150平米左右的三房,起步价在1350万,全屋精装修,拎包入住。折算下来,9万一平米起步,均价10万左右。&/li&&/ul&&/blockquote&&img src=&/v2-580a1ddaf6d4b1fbd04be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80a1ddaf6d4b1fbd04bee_r.jpg&&&img src=&/v2-98c54be5cd62eacccef7a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98c54be5cd62eacccef7a5_r.jpg&&&p&在“精装修”被彻底滥用的今天,很多号称精装修的房子装的都像狗屎一样。但这个楼盘的定位还是挺高级的,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人,首先硬装的质感都不错,虽然风格略显浮夸,不是我喜欢的极致简约美。看到一堆标配进口品牌家电,深感自己认识的商品Logo还是太不齐全。内嵌式的四开门大冰箱,最初被我误以为是衣柜——怎么可能有衣柜放在厨房里呢?我一度Show出自己的智商优越感,质疑开发商的专业性。&/p&&br&&br&&h2&&ul&&li&一定有人笑我装逼,9万一平米起步,还不算贵?&/li&&/ul&&/h2&&p&房价就像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说起来都是高个子,可是球迷就是会嫌广东宏远的布泽尔2米03的身高太矮——没办法,对面站着2米10的布拉切。&/p&&p&这个盘,作为知名开发商的高端全新住宅,真的不贵,附近的次新二手房。很多都在9万左右的单价了。&/p&&img src=&/v2-f138fbce570c6db0eca9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f138fbce570c6db0eca9_r.jpg&&&br&&br&&h2&&ul&&li&在价格接近的情况下,一手新房比二手房更值得购入&/li&&/ul&&/h2&&p&二手房需要承担的税和中介费,通常增加5%以上。&/p&&p&并且,因为建筑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升,新房拥有更好的设计和品质。&/p&&p&此外,购买新房是很多有车一族难得的拥有产权车位的机会。在上海太多太多住宅小区,有钱也无法买到车位。&/p&&p&有人觉得新房比二手房拥有更长的土地产权年限。但这个优势,我倒认为可以忽略不计。下面会具体说到。&/p&&p&新房和二手房比,真正的局限在于:新房是离散的点状分布,只有合适的时机(它开盘的时候,你恰好打算买),合适的地点(它开盘的位置,你恰好能接受),合适的户型、面积和配套资源(它的产品,正好适合你的需求),才会促成你的购买。&/p&&p&而二手房,是面状分布,海量供应。理论上,只要你有钱,你可以在任何时间、购买任何地段、任何类型的产品——前提是,你要符合政府的限购政策。&/p&&br&&br&&h2&&ul&&li&开发商为何不定价高一点?为何一手房比二手房的价差这么小?&/li&&/ul&&/h2&&p&在正常的市场,新房和二手房本来不应该价差这么小。&/p&&p&如果房地产可以用《三体》中的乱纪元来形容,现在一定处于一个寒冷的时代。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由于严格的限购政策,需求端的潜力已经被封杀大半。&img src=&/v2-6b90b0bf643fca97ec89d0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6b90b0bf643fca97ec89d0f_r.jpg&&&/p&&p&一手新房的背后站着开发商,他是用流动资金和融资来做的楼盘,既然造好了,到了时间就要卖的。恰好碰上限购,就算你倒霉。总不能捂盘到限购过去——巨大资金成本不允许。因此,只有随行就市,定一个理性的价格,尽快卖掉。&/p&&p&我看房的这个楼盘,由于地段好,单套房价的购买价格门槛很高,所以在限购的情况下,要快速捕获足够的客源是很难的。当然定价要老实一点。&/p&&p&同样是新房,目前上海郊区的新房,却很抢手,定价坚挺,销售顾问各个都非常牛逼,要求你爱看不看,尽快决定!如果要订,开盘后7天内付清首付,否则,哼哼,订金不退。&/p&&p&为什么限购限不住郊区呢?因为限购政策是差异化的,郊区的楼价和面积都相对低一些,总价较低,很多潜在的购买者,是没有名下房产和贷款记录的年轻人,他们基本不受限购政策的影响,依然可以用35%的较低首付和相对优惠的贷款利率,购买房产。&/p&&br&&p&二手房的背后则是一位位普通的上海市民。老百姓的二手房子价格,是对标一手新房的。随着过去2年的高歌猛进,很多二手房的挂牌行情价都很高。&/p&&p&现在虽然市场转冷,但是二手房的反应并不会像新房那么灵敏——新房需要去库存,否则闲置的每一天都是利息。二手房不用。二手房的房东是稳坐钓鱼岛,只要不急着用钱,他永远可以等待一个更好的价格。&/p&&br&&p&正因为以上的分析,在限购政策来临到时候,一手新房更容易定价理性,二手房在初期价格会偏高。需要限购政策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二手房的价格才会真正松动。&/p&&p&所以,如果你近期一定要在上海买房,我建议你多看看新房。实在不合适,再去看二手房。&/p&&br&&br&&h2&&ul&&li&这次限购政策会持续多久?为什么要限购?&/li&&/ul&&/h2&&p&首先,根据惯例,一波限购往往在2-3年左右。时间不会太短。按照这个经验,2019年才是政策解冻、恢复正常时间秩序的时间窗口。&/p&&p&限购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秩序,政府是很明白的。但是在没有把机制理顺之前,在问题严重的时候,粗暴的行政干预,是一个相对有效的快速手段,即使有后遗症。任志强就说过:每次限购,都是名义上打压房价,实际上埋下了下一轮暴涨的祸根。&/p&&blockquote&道理很简单:你打压需求端,短期内,交易量大幅下滑——&价格不涨或者下跌一点点——&但是开发商在限购期间,会选择现金流为王,尽量卖房,不再买地,不再开发新楼盘——&2-3年后,能上市的楼盘会更少——&这个时候政府宣布限购很成功,房价被控制住了,于是限购取消——&因供应不足,限购期内压抑的部分需求需要释放,供需关系进一步恶化,房价新一楼的飞涨开始。&/blockquote&&p&看懂上面这段话,你就懂了任志强为什么经常是对的。&/p&&p&因为政府在说的东西,和在做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两回事。&/p&&p&不在“供给端”做文章的房价调控,对于供应紧缺的大都市,根本就是伪命题。&/p&&br&&br&&p&第二,为什么要限购?&/p&&p&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他们不希望一个市场过于火热,失去秩序,同时民愤漫天。&/p&&p&大中城市的房价在15-16年,再度暴涨,很多都翻倍了。&/p&&p&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要限购,要降温。&/p&&p&这个逻辑,简单一看,似乎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限购,差不多。&/p&&p&但我觉得实际上,从16年年中开始的新一轮限购,和以往有本质的不同:&/p&&p&1 以前每次限购之前,也经常是货币宽松,房价暴涨,但一直处于“人民币升值”的通道里。这次不是。这次我们大印钞票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明显的贬值了。&/p&&p&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继续大印钞票”,可能要面对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这可能是国际贸易的对手们,无法接受的。&/p&&p&2 美国要退出QE,要加息,在17年,这是定局。这会影响我们的货币政策。如果我们不加息,那么资本相对来说,更可能回流美国。如果我们跟随加息,收紧货币,那么对于“前两年习惯了海量货币”的房地产,当然会有冲击。&/p&&p&3 前两年,货币的“水龙头”开的特别大,可以把整个田野都灌溉充分(流动性强,交易价格足够高),如果从17年开始,货币宽松结束,“水龙头”关上了,那么整个田野就会缺水——为了不引起房价大跌,就要把有限的水集中灌溉少量的田野,保持它的湿润,而其它部分的田野,休克锁死。&img src=&/v2-cff8cdc2fb5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ff8cdc2fb5a_r.jpg&&&/p&&p&从这个角度来看,限购政策,并不是打压房价,而是对高房价的一种保护!大家要看透这一点。政府口里说的,和实际想做的,并不是一回事。&/p&&br&&br&&h2&&ul&&li&上海的房价到没有到拐点?&/li&&/ul&&/h2&&p&我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仅次于预测中国A股的拐点。&/p&&p&但我们不妨从一些角度来分析。&/p&&br&&p&&b&角度1:一线城市高房价的供需论&/b&&/p&&p&17年上海的房价,比起14年,同等地段,平均是大致翻倍的。&/p&&p&有人说上海北京深圳的房价高,归根结底是因为供需关系极为紧张。&/p&&p&但我想问了,17年供需紧张,难道14年就不紧张吗?难道17年的上海,比14年大幅增加了外地移民的数量吗?&/p&&p&即使供需恶化了,人口增加了,这种变化的程度,是不足以带来房价的倍增的。&/p&&p&如果可以,那么在年期间,上海的人口增速要快的多,可是当你的房价,并没有每2年翻一倍。&/p&&p&因此,供需论站不住脚。&/p&&blockquote&&p&还有人说“一线城市永远涨”,因为一线城市占据最优质的资源。&/p&&p&驳斥这种观点:优质资源可以推导出高居住价值,进而推导出高房价。你可以说上海的房价理应很高,10万一平米或者20万一平米,但是你无法推导出上海的房价应该永远上涨。&/p&&p&这就好比,姚明家里从小给他吃最优质的肉,这可以推导出姚明的身高很高,但不能推导出:姚明会永远长高。&/p&&p&实际上,自从姚明加入火箭队后,他根本就没有长高过。&/p&&/blockquote&&p&&img src=&/v2-c6cd956a27af2d88cf3b748_b.jpg& data-rawwidth=&659&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v2-c6cd956a27af2d88cf3b748_r.jpg&&这两年的暴涨,不是供需主导的,实际是货币增发主导的。既然是靠印钞票带来的暴增,那么泡沫很可能是存在的。&br&&/p&&p&而上面说过了,中国的货币宽松,在17年要结束了。这是政府公开承认的事情。&/p&&br&&p&&b&角度2:国际化大都市的横向比较&/b&&/p&&p&在我有一定了解的国际大城市城市当中,目前上海的房价,已经大幅高于台北、多伦多、柏林,高于东京,和纽约、伦敦、洛杉矶相当,低于香港。&img src=&/v2-78f838cfbec4c4f9a3d1fb6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78f838cfbec4c4f9a3d1fb6_r.jpg&&&/p&&p&综合考虑到上海的自然环境、人口规模、GDP、GDP增长速度、经济活力、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对全中国大陆的经济辐射能力,遍数亚洲乃至全球,比上海更有资本入围“全球高房价城市榜单”的城市,恐怕极为有限。&/p&&p&大家要特别注意GDP的增长速度和产业升级,因为这代表了潜力。&/p&&p&有个科技媒体朋友跟我说,他去纽约的时候,看到纽约的繁华,但是纽约的繁华景象,和5年前是一样的。而上海却不同,上海的很多繁华,是5年前完全没有的,可以想象的是,5年后的上海,会更上一层楼。&/p&&blockquote&&p&以我更熟悉的汽车和交通出行产业举例:&/p&&p&在2016年的上海,共享单车的创新模式大爆发,从这里走向世界(外国外地当然也有类似的,但是这个模式是首先在上海大规模验证的)。&/p&&p&在2017年的上海,或许更多的人会意识到,上汽车享投资的Evcard,目前的全球第一大分时租赁汽车服务提供商,正在做一件特别有前景的事情。&/p&&p&同样在2017年,曾经为上海贡献巨大的汽车代工和半代工产业(上汽大众、通用为代表),依然在持续发热,但新的增长点,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荣威和MG),开始借助电动车、智能化、车联网,大放异彩。&/p&&p&浦东的临港开发区,一直有传言,Tesla可能会在这里建设亚洲工厂。如果Tesla只要在全球建设两个大工厂,那么一个已经在加州,另一个必然在中国,有可能会放在上海。&/p&&/blockquote&&p&这就是成熟大都市和新兴大都市的区别!上海虽然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华都市之一,但潜力还远远没有用完呢。&/p&&br&&br&&p&一定有人会说,中国人均收入比发达国家低很多,房价不配跟别人直接比较!&/p&&p&这种说法,完全没道理。&/p&&p&有点海外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应该知道,房价从来就不必“跟当地人均收入挂钩”。莫斯科、孟买、平壤都是典型的负面案例,“房价相对很高,收入相对较低”。&/p&&p&道理很简单嘛,在一片给定的土地里,有100个人口和1000个人口时,单位土地资源的占有难度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可见人口密度会极大的影响房价。&/p&&p&像加拿大、芬兰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即使人均收入很高,但因为人口密度太低,所以大部分的地方,房价可能比中国小县城还低。这不是中国政府心黑,这只是一个客观规律而已。&img src=&/v2-7fbc6c3ce79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7fbc6c3ce79e_r.jpg&&&/p&&p&年轻人不要在“自己知识面有限的情况下”,轻易的在网上骂政府骂开发商骂炒房客骂别人,就是从来不检讨自己。毫无建设意义嘛。(虽然作为一名外地人,我在上海也买不起大房子,我有很多上海本地朋友,家里有多套值钱的房子,但我不觉得我应该抱怨。我本来就是上海的一名“移民”,我在家乡是可以随便买大房子的。你怎么不抱怨你在纽约没有房子呢?)&/p&&p&5年前、10年前,上海的房价在国际上来看,是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江湖地位的。&/p&&p&任何看到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重要地位和前景的同志们,应该有必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如果不加入“全球房价最高城市俱乐部”,这是不合理的。&/p&&p&从这个全球大都市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积极的说,我觉得目前上海的房价,还算正常。&/p&&p&消极的说,上海已经超过东京,比肩纽约了,未来还能怎么涨呢?真的要涨到香港那么高吗?大家要知道香港的土地供应是如此的紧缺,普通市民的居住条件是如此的紧凑。如果不是这样去压榨老百姓,刻意收缩土地供应,香港的房价根本没道理那么高!&/p&&br&&p&还有一个因素,如果你考虑到,国外成熟市场有房产税,相当于每年你的房产都要被政府剥皮,房价被刻意的压抑了——而在中国不用交房产税,所以,某种程度上,上海的房价,还不算太离谱。&/p&&br&&br&&p&&b&角度3:房产税的靴子,该何时落地?&/b&&/p&&p&大家可以先看看17年两会和16年温州到期房子的处理问题。&/p&&p&&a href=&/?target=http%3A///ttarticle/p/show%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两会期间总理谈70年土地产权到期怎么办&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a href=&/?target=https%3A///articles/28182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媒体:知情人士称土地使用权到期续费是肯定的 很可能与房产税结合 - 华尔街见闻&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这种事情,官员不可能说的太明白——但是如果让我大胆猜测一下的话,70年产权也好,50年产权也好,最终都是无条件延期。&/p&&p&很简单,任何政府都要考虑征税成本。目前上海的老公房,很多老住户的物业费都征收不起来,还想在土地到期后,额外收大笔钱?收走老百姓的房子?这征税成本和民怨,很可能会超过征税的所得。&/p&&p&政府不会那么傻的。&/p&&p&税收的艺术在于“拔走最多的毛,听到最少的尖叫”。当然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p&&p&或许“承认大家的私有住宅产权及其土地持有权为永久,和发达国家接轨”,或许是一个顺理成章推进房产税的办法。&/p&&p&既然你的房子和土地财产被明确了,那么征收一点保有环节的税,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p&&br&&p&换一个角度看房产税:包括任志强老师也说过,房产税短期没戏,因为会打压房地产,进而影响土地出让金,这是很多地方政府绝对不能接受的。&/p&&p&所以说,地方政府其实不是怕房产税,而是怕失去收入。那如果房产税可以有效的替代土地出让金呢?&/p&&p&我查了两个公开的宏观数据。目前,全国的房产价值总计在300万亿左右,而16年的全国土地出让金为3.56万亿。&/p&&p&做一个除法,1.2%。&/p&&p&也就是说,如果每年按照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价值,征收年费率为1.2%的房产税,就可以圆满替代土地财政了。(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因为土地出让金不会一下变成0)&/p&&p&中国经过多年的建设,很多大城市的优质土地越来越少,未来土地出让金难以持续保持高位,是很正常的。那么适当的房产税,正好可以弥补土地出让金的缺口。&/p&&p&假设在2020年,土地出让金只剩下16年的70%的水平,那么只需要征收大概0.3%的房产税率,就足以稳住地方政府需要的收入。&/p&&p&0.3%的税率,比美国各州1%-3%左右的房地产税率比起来,已经足够具备“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了!&/p&&p&简单这么一算,模型似乎是成立的。&/p&&p&唯一的问题是,真的房产税到来的话,很多空置、多余的房子,会加速进入市场流转,那么房价会恐慌性下跌20%甚至更多吗?&/p&&p&这是一个政府需要非常严肃考虑的问题。&/p&&blockquote&&p&又有人说了,房产税征收,不会打压房价,因为有房的富人,只需要把房产税转移到房租里,让穷人交更多的租金,就可以了。&/p&&p&这种说法也是够蠢的,让我不得不感慨: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谁是自己的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很多时候老百姓的数学并不好,他们会坚决反对“实际上对他们有利”的政策。&/p&&p&事实上,如果富人提高房租,穷人依然买单租房的话。他们不会浪费一分钟的,会立刻提价,根本不会等到政府征收房产税,才去做房租转移。资本家要是这么傻,还会做资本家吗?房租的定价跟成本毫无关系:10年前50万买入的上海市区2卧室住房,现在年租金达到10万很正常。你今天500万买入一套同样的房子,年租金也只是10万而已。&/p&&/blockquote&&p&我没法预测房产税什么时候到来。我只是感觉,根据粗浅的计算,2020年左右,或者再晚一点,房产税理论上,已经比较可行了。&/p&&p&逻辑很简单:前面这20年商品房改革,是一个做大蛋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可以不征税,重点是不断卖新房。等到所有的新房都变成了老房,以后新房需求大幅下降(这是必然的,因为计划生育,人口下降),新房的相关政府收入降低了,当然要在存量房里做文章。&/p&&br&&br&&p&&b&角度4:中国的人口问题&/b&&/p&&p&很多分析中国人口的文章,都会谈到几个事实。&/p&&p&第一,中国的人口数量巅峰,可能就是16年,17年这两年。&/p&&p&第二,计划生育导致的老龄化问题,劳动力人口下降问题。&/p&&p&第三,中国的房子,最典型的销售场景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要结婚的前后。那如果结婚的人数变少了呢?&/p&&p&有人说,即使大多数地方人口下降,北上广深还是很牛逼的,因为这里的人口永远增加,有大量的移民。谁不想去一线城市?&/p&&p&说这样的话的人,有脑子的。可惜只有一半。&/p&&p&他们还缺另一半脑子,去看到一个事实:移民去一线城市买房的典型情景是怎么样的?&/p&&p&移民需要首先卖掉自己外地家中的房产,结合自己有限的存款,勉强付掉在北京上海的首付。&/p&&p&如果外地的人口都下滑了,房地产都不景气了,那么他们用来凑首付的钱,就大为缩水了。&/p&&p&一个个例的首付能力下降,只会带来他个人无法在上海买房的悲剧。&/p&&p&但是如果这是一个群体性现象,当所有的外地人首付能力普遍下降的时候,下一个需要下降的就是上海的房价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p&&br&&br&&p&&b&角度5:房价的长周期特点&br&&/b&&/p&&p&房价和股价不一样。后者的周期非常短,可以剧烈的频繁的波动。&/p&&p&但是房价常常有长周期的特点。经常持续上升十几年,而一旦下降,没有几年也是刹不住车的。&/p&&p&我想说:中国的这一波房价持续上涨,已经起码有15年了。&/p&&br&&br&&p&&b&角度6:土地供应问题&br&&/b&&/p&&p&北京最近宣布,2017年的土地供应,需要大幅提升。会数倍于之前几年。&/p&&p&印象中,之前的每一轮限购,从来没有在土地供应上,做实际的文章。&/p&&p&看起来,这一次,政府动真格的了。&/p&&p&大家自己想想,这是为什么。&/p&&br&&br&&p&这6个角度里,有对上海房价的支撑,也有不利好的因素存在。&/p&&p&&b&总的来说,2017年到了,我有一些悲观。&/b&&/p&&p&于是我去中介挂牌,想把自己的郊区小房子卖了。&/p&&br&&br&&p&&i&&u&个人的10年房地产业余观察经验,全部浓缩在这篇文章里了。&/u&&/i&&/p&&p&&i&&u&如果你觉得这个比我写汽车有意思,不妨点个赞哦。如果想打赏,赞助我早日买大房,我也不介意。&/u&&/i&&/p&
首先声明,本文只是一个房地产业外人士的个人观点,很可能不够正确和严谨。其次声明,绝非房地产楼盘或者中介广告——没有广告文章里,是唱衰房价的。我也不会从Wind平台上拉一堆数据,或者引用一堆券商的PPT。整的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跟所有招摇撞骗的分析…
&p&我有一个无土栽培温室,2014年改造完成并投产的。经济效益并不好,仅仅是我个人研究肥料学和新栽培方法的一个试验场。&/p&&img src=&/v2-5fcf65bb6a33bff_b.png& data-rawwidth=&939&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9& data-original=&/v2-5fcf65bb6a33bff_r.png&&&br&&p&画风比较清奇,风格比较山寨,跟一般的那些妖艳的贱货不一样,透着一股村姑的气息,我很喜欢它。&/p&&p&有一次,有个领导到我的这个温室参观,以下是对话:
我:这是我们的无土栽培温室。
领导:这些菜是怎么活的?
我:水管里是配置好的营养液,菜根浸泡在里面吸收营养和水分还有溶解氧,就可以生长了。
领导:营养液?用骨头汤熬的吧?
领导:不是啊?拿化学药兑的?
我:算是吧……
领导:那你这个不健康。
我:这种栽培方法在西藏地区可以达到完全无公害,这些菜都是有机食品。
领导:含化学成分还是绿色食品啊?(领导不晓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领导:你们这个肯定是转基因,把营养液里面的基因转进来了。
我:我们没有用转基因种子。(农业部他也从没批准过啊!当时!)
领导:扯淡,你这肯定是转基因。
我:中国农业部没有批准过转基因种子上市。
领导:不要拿农业部压我。说,你这个菜多久收一次?
我:一个月。
领导:这么快还不是转基因,那种肯德基就是一个月,就是转基因。
我:那叫快大型肉鸡,它祖先就是一个月出栏,转了点猪头三基因进去,成了你这个夯货!赶紧给老子滚,你那点项目援助老子不要了。顺便送你点小常识:这个宇宙里完全不含化学成分的东西就是你脑子,因为里面是高度真空!&/p&&br&&p&当然龙牙作为一名儒商,是不会这么无礼的,最后一段是脑补。
我客气的送走了前呼后拥的领导,并且拒绝了领导要我送他一点藏鸡蛋的要求。
我说,这个鸡刚刚打了疫苗。领导就打死都不要了。&/p&&br&&br&&p&下面是科普时间:
一、营养液肯定不是骨头汤,更不可能“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
植物只能吸收小分子和拥有特定受体的大分子。
小分子或者离子:铵根、硝酸根、磷酸根、硫酸根,钙、钾、铜、鳌合铁等等。
大分子:某些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植物激素等等,要求是植物细胞上有受体,否则进不去。
脂肪、蛋白质包括别的有机物,如塑化剂、高分子化合物等等,植物是没办法吸收进去的。只有极少的脂溶性分子植物可以吸收,大部分是水溶性的。
植物富集有害物质基本上都是重金属,重金属离子很容易进入植物并且富集,这是有害的,也是我们必须控制重金属污染土地、水源的重要原因。
合理配制的营养液,除了能够控制根系生长提高产量、隔绝土传病害以外,一大优势就是隔绝土壤污染。至于亚硝酸盐富集的问题,可以通过调节营养液成分解决:不要动不动就按照教科书来配营养液,硝酸盐不是必须的,这个是可以根据品种灵活掌握的。&/p&&br&&p&二、转基因,只能往反转人士的脑子里转进去蠢猪基因。中国农业部根本就没有批准过任何蔬菜水果的转基因种子上市,你要我给你一筐转基因苹果,我还真没那个本事。
自然界每天都在不停的转基因,转过来转过去,也没见谁反对过。在实验室里规规矩矩转点进去,还反复实验长期观察,你就反对了。
果然mother nature干啥都是对的。来一把黑死病天花啥的,也是对的。&/p&&br&&p&三、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问题&/p&&p&小明是个植物人,有一天护士姐姐不小心弄错了输液的浓度,导致小明质壁分离。&/p&&p&看得懂这个笑话的人都不应该再担心植物激素。
小明只会脱水,他没有细胞壁。植物激素只能对植物起作用,对人类是激不起来的。
某些植物激素,是原本就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人为加大浓度只是为了调节植物生长的节奏。比如乙烯利用于催熟,赤霉素用于保鲜、催芽,吲哚乙酸用于生根。很多植物激素的经口半数致死剂量比食盐还大。&/p&&p&动物激素确实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作用。
不过我很怀疑,对畜禽包括水产使用激素,真的能赚钱么?成本收益比究竟如何?如果把智力成本算进去的话。
毕竟动物比植物复杂多了。
毕竟我在植物上使用激素需要长期的理论学习和经验积累,就这样还得观察植物长势、气温、湿度、光照来灵活调节浓度。
划算吗?&/p&&br&&p&四、水培的一些事情&/p&&p&营养液是需要增氧的,植物根系在土壤里如果水泡会死,就是因为缺氧。&/p&&p&营养液最好恒温。&/p&&p&营养液的成分需要植物学理论支持。植物学成绩很烂的农大学生,不管是985还是211,舍不得钻研照样白搭。
我的办法很山寨:冻干植物全株磨粉,拿去过色谱仪,微量元素基本就靠谱了,剩下的只是四则混合运算。效果八九不离十,农业运用足够了。&/p&&p&营养液浓度和光照有关,直接相关,所有教科书都会忽略这一点。&/p&&p&植株的固定,弄好了很神奇:水培红松不是梦!水培马铃薯不是梦!&/p&&p&一般是一个塑料篮子加一个海绵固定,如图:&/p&&img src=&/v2-0bca11e5db20_b.pn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v2-0bca11e5db20_r.png&&&br&&img src=&/v2-9dfd8d74ffdfc141b6ce0d0_b.png& data-rawwidth=&833& data-rawheight=&5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3& data-original=&/v2-9dfd8d74ffdfc141b6ce0d0_r.png&&&br&&p&将根茎交界处固定就行了。
番茄黄瓜可以把秧苗吊在顶上。
马铃薯、红薯,可以给根系遮光,往根上喷营养液雾。
萝卜也是可以的。
实际上红松也可以,只要你舍得花钱。用塔吊吊起来,给根系遮光,喷雾或者泡营养液里。&/p&&p&细心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生菜的根部有一些气生根,对的。有了气生根,营养液溶氧不足也能活。
喷雾,也就是常说的雾培,最大问题是喷头堵塞。其实你可以用超声波造雾,效果一样一样的,还省了高压泵的钱。就是你家和超市蔬菜区那个加湿器用的超声波雾化头,也可以种菜的。&/p&&br&&br&&br&&p&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农业专栏&a href=&/weinong&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wein&/span&&span class=&invisible&&on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做有文化的种地人。&/p&&p&——————————————————————————————————————————
大家还真是舍得赞,大概是对领导无比的崇拜与尊敬导致的吧!&/p&&p&鄙人不才,这些破烂温室都在西藏拉萨,欢迎大家莅临参观指导。&/p&
我有一个无土栽培温室,2014年改造完成并投产的。经济效益并不好,仅仅是我个人研究肥料学和新栽培方法的一个试验场。 画风比较清奇,风格比较山寨,跟一般的那些妖艳的贱货不一样,透着一股村姑的气息,我很喜欢它。有一次,有个领导到我的这个温室参观,…
首先普及一下服装设计。&br&服装设计(fashion design)是一个统称,英文表达的可能比中文更清晰,就是与时尚产业相关的。其实分为不同方向。&br&&u&&i&&b&以设计面料来划分,分为梭织与针织。&/b&&/i&&/u&一般我们提及的设计都是以梭织面料为基础的。针织面料设计是独立于梭织设计的专业,目前,就我所知,好像只有北服与东华进行了专业细分,开设了此专业。&br&&u&&i&&b&以就业方向来划分,大致分为三类: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和其他相关产业。&/b&&/i&&/u&&br&&u&&i&&b&服装设计类分为&/b&&/i&&/u&: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童装设计、婚纱礼服设计、饰品设计、图案设计等。&br&&u&&i&&b&服装工程分类为&/b&&/i&&/u&:纸样设计、立体裁剪等。&br&&u&&i&&b&其他相关包括&/b&&/i&&/u&:买手方向、趋势预测方向、信息收集、stylist、fashion communication及fashion promotion等。&br&不知道题主是想朝哪个方向发展?&br&&br&&u&&i&&b&注意:以下答案建立在女装设计的基础上。&/b&&/i&&/u&&br&&br&&u&&b&在开始自学服装设计之前,推荐看两本书《平面构成》《立体构成》&/b&&i&&b&。&/b&&/i&&/u&看完之后找大量图片来分析构成。不要觉得这是无用功,养成良好的审美对于今后的设计会有很大帮助。&u&&b&&br&建议入门者买一本李当岐编著的《服装学概论》&/b&&/u&,反复看。这本书知识量异常之大,书内插图略显粗糙,而且以文字居多,十分枯燥乏味。本人在大学期间仍然未能将此书完全吃透。建议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找到相关图片进行对比,这样更好理解。不要觉得这些东西很公式化很浅显。前期把格局划分好,有利于在后期大量信息摄入时迅速整理分类,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信息输出时才能得心应手。&br&&br&&br&&u&&b&服装设计知识结构大致构成如下: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服装材料--设计--服装结构--立体裁剪&/b&&/u&&br&&u&&b&&br&1、首先建议&/b&&b&看《服装画技法》了解人体结构以及最重要的——学会画款式图。&/b&&/u&&br&一般设计师接触到的是服装效果图和服装款式图这两种。&br&服装效果图可能会是一般人对于服装设计师的印象,如下&br&&im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534& src=&/3ceaebcacf16c597ef876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3ceaebcacf16c597ef8762_r.jpg&&&br&但是实际上,除了极少数时候要用这样的图来做做形象工程,大多数我们画的图是这样&br&&img data-rawheight=&1003& data-rawwidth=&1024& src=&/f223bac6051b3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f223bac6051b31_r.jpg&&&br&在与纸样师及样衣师的工作对接中,其实是这样的&br&&img data-rawheight=&3000& data-rawwidth=&4000& src=&/eee7b931aca8c5f9878138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00& data-original=&/eee7b931aca8c5f9878138d_r.jpg&&&br&所有的面辅料以及线迹都是要注明的非常清楚的,不然人家要找你麻烦了。&br&&br&建议可以在网上找找款式图学着画。所有的后续工作——纸样及样衣制作都是以此图示为基础。结构比例必须要求严格。&br&&br&&u&&b&2、《服装色彩》&/b&&/u&&br&&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日常服装搭配中的色彩原理有哪些? - 欧麦糕的回答&/a&&br&这里的回答少了一个无彩色的搭配(长短波的问题,过于专业化所以省略了)。理论上只有这么多,大多还是在于自己实践。&br&&br&&u&&b&3、《服装材料》&/b&&/u&&br&最为设计师知识模块最重要的环节,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累积,了解面料的能与不能。&br&《服装学概论》这本书里其实这一部分也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多赘述。唯一要补充的一点是辅料在国内是比较忽视的一个环节,事实上辅料是一件衣服的支架,同等重要。国内服装也不太注重这些。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服装辅料大全》这本书。边看的同时最好到面辅料市场找到相应材料真实感受,最佳的方式是接着去成衣市场进行大量的接触与分析——这里的成衣市场是指品牌及名品市场,批发市场可以忽略。&br&&br&&u&&b&4、服装设计&br&&/b&&/u&设计类的书目很多,就不介绍了,书都大同小异,只能学学基本概念。&i&&u&&b&前文提到的《服装学概论》这本书里包括了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b&&/u&&/i&。在此理论基础上,&b&&u&&i&最好的方法是边看边画&/i&&/u&&/b&(大学老师的原话)。也许你会觉得说了等于没说。&br&&br&自学这部分其实有些难,绘画基本功其实是有要求的,不然想象的东西表达不出来。&br&&br&起步的时候,可以从驾驭一件衣服开始,可以参考这样一个步骤:首先找到一个品牌,收集该品牌的廓形,而后根据该品牌风格寻找灵感来源——一张图片,在图片中提出你想要的元素,结合收集的廓形进行设计。&br&&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e531e5fb2c1aadb6dccb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e531e5fb2c1aadb6dccb2_r.jpg&&&br&这个比较熟练之后,再进行两件的设计,步骤与刚才一样。但是这个阶段开始要有对于系列感的把控,两件衣服之间要求有联系和呼应。&br&&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c936cfe624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c936cfe6242_r.jpg&&在大量两件设计之后就是成系列的设计,通常是4-5件。&br&&im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853& src=&/212ca94d08aa1a73aa8a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212ca94d08aa1a73aa8aa_r.jpg&&对于初学者来说,标明廓形有助于帮助自己在系列服装中求同存异的把握,避免重复显得单调。&br&&br&以上为学生作业,都是没有绘画基础的,基本算是初学者。虽说看起来不是那么精致,但是我觉得拿来当做自学的初学阶段的范例更容易理解接受。&br&&u&&i&&b&&br&服装设计的学习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b&&/i&&/u&。由于设计师是设计画图,不像缝制一件衣服那样一针一线。很多人会有一个
误区——所见即所得。即是,我看完整场大师级时装秀我就和大师水平一样,或者看完我就能设计出来这么好的作品。当年去Paul
Smith工作室访问时,他老人家就说到:“现在的年轻人太心急,总指望biu的一下就达到某种高度,但是这是不可能的,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吧。”&br&众
所周知,信息输入与输出是永远不成正比的,就好比你英语听力满分却一句也说不出是一个道理。只有你动手画了,你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当然自我审视的
能力与个人审美有直接关系。虽然眼高手低不好,但是眼高才能拉动手慢慢变高。设计初期,鼓励及提倡借鉴大师作品,来建立及完善自己的审美体系。&br&*此插入一段题外话:借鉴是借其形式。如,元素的排列及构成,色彩的运用及搭配,而后加以个人的风格进行再次创造。抄袭是复其形式。&br&&br&&br&&u&&b&5、服装结构及立体裁剪&br&&/b&&/u&对于服装设计大部分外行人的误区就是,一听说你是学服装设计的一定要问一句,那你一定会做衣服咯。最离谱的是去一家公司面试时,老板要求我设计、纸样、样衣一手抓,自己搞定一件衣服。我无语凝噎,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设计和做衣服是两码事。&br&&br&大部分人对于服装设计制作衣服的印象可能是这样的&br&&img data-rawheight=&1030& data-rawwidth=&690& src=&/18cabd5b39dba45f96a80e05cabcd96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18cabd5b39dba45f96a80e05cabcd96e_r.jpg&&拿着块布在人台上戳戳戳绕绕绕一件衣服就出来了。太天真了好嘛!&br&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纸样其实是这样的,CAD制图。&br&&img data-rawheight=&485& data-rawwidth=&670& src=&/430e699c08904ccc5bf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430e699c08904ccc5bf4_r.jpg&&&b&&br&&br&纸样自学个人认为是完全没问题的&/b&,只是在没有人提点的情况下你得自己多尝试摸索。这是个完全凭靠经验积累的部分。我个人在大学期间的纸样完全是自学。看的是日本文化学院的书,学的是新文化原型。个人认为设计师精通纸样是十分占便宜的,跟纸样师沟通方便,有利于样衣一次通过。&br&&br&立裁稍微复杂,因为只看书的话,有很多细节的处理并不是讲的很详细,容易忽略掉,而对于没有经验的初学者来说,这些细节的处理又是极其重要的。建议结合视频一起看。&br&&br&书籍请自行在喜爱的网站上搜索“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在搜索结果中根据实际情况购买。&br&&br&*注1:原型是所有衣服款式的基型,即,所有的款式都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br& 注2:文化原型指的是日本文化学院创立的原型体系,自第一代文化原型起,至今已经不断改进更新,目前最新的是新文化原型,国内普遍使用的是文化原型——即新文化原型的上一代。
&br&&br&&br&&u&&b&6、写在最后&br&&/b&&/u&1、外行人看热闹,真正学的人才知道里面的艰辛。学什么都不容易,没深入的时候都是满腔热情。且学且珍惜。&br&2、艺术都是相通的,培养艺术情操,艺术史、艺术概论、文学、电影、绘画、音乐什么的多学多看多感受。&br&&br&&br&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百度,如有冒犯请与我联系撤图。谢谢!
首先普及一下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fashion design)是一个统称,英文表达的可能比中文更清晰,就是与时尚产业相关的。其实分为不同方向。 以设计面料来划分,分为梭织与针织。一般我们提及的设计都是以梭织面料为基础的。针织面料设计是独立于梭织设计的专…
&p&地球的夜景是很美的。&/p&&img src=&/50/v2-41e0bbd2bb25b00405bd_b.jpg& data-rawwidth=&24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00& data-original=&/50/v2-41e0bbd2bb25b00405bd_r.jpg&&&p&从卫星看地球,人口不是均匀分布的,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口要远远多于内陆落后地区。另一方面,内陆地区,即使有一定的人口数量,其经济条件也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往往节约用电。所以,直观的表现就是,发达地区,人多,钱多,灯火通明;落后地区,人少,钱少,黑灯瞎火。&/p&&img src=&/50/v2-6a43ddd03916bdb635cc188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50/v2-6a43ddd03916bdb635cc188_r.jpg&&&p&这张图片更明显,大多数人口汇聚在北、中、南三个城市群。&br&&/p&&p&与农耕时代,生产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不同。工业化时代,生产中心本来就有集中的趋势。这种生产中心,一般是拥有深水良港的沿海城市。&/p&&p&市场经济条件下,数量众多的小农对自己的农产品没有议价权,对自己要购买种子化肥农业也没有议价权。所以,农民注定受到双重压榨,是本国之中相对贫困的人口。全球都是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因此,为农民服务的小城镇注定不会富裕。考虑到运费等成本,工业一般也不会再内陆地区设厂。金融服务业更不会远离自己的主要客户——否则怎么实地考察客户经营情况。除了采矿业,其他行业也很难深入内陆。&/p&&p&还有些国家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合二为一。&/p&&p&以这些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群,这些大城市群聚集了大量的人口。&/p&&p&各国主要经济行为,发生在这些城市。这些城市是各国经济中心,从全国各地汲取的剩余价值在这里分割。这里汇聚了各个国家最富裕的人群。&/p&&p&另一方面,各国其他地区的人群必然涌入这些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此外,还有一些国家通过选拔考试、选拔调动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宣布精英,并把这些精英安置在这些一线城市群。&/p&&p&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最终的结果,是全国各地的人群都在这样的城市中汇聚。&/p&&p&这些外来人口中的一部分从事一些只能在这些城市存在的工作,比如各种需要规模优势的三产服务业(金融产业的核心部分、贸易、文化、艺术、教育、广告、传媒、体育等等),比如政治中心的政务管理,比如为最富有的人群提供各种专项服务(各种高端服务、私人订制等等)。&/p&&br&&p&如果这些城市是教育中心,这些城市往往也是科技中心,还会有一部分外来人口从事一些高科技研发、生产工作。&/p&&p&此外,还会有另一部分外来劳动者为庞大的总人口提供各种基本生活保障(交通、医疗、治安、餐饮、娱乐、清洁、物流、各种中低端体力劳动等等)。&/p&&img src=&/50/v2-df1a9eaceaec74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50/v2-df1a9eaceaec74_r.jpg&&&p&这种现象是各国的普遍现象,如果看过《深夜食堂》的读者,应该知道相当一部分食客都是从农村地区进入东京的“东漂”一族。这些人有的从事体力劳动,有的画漫画,有的卖快餐,有的给打零工,还有一个从著名景观“亲不知子不知”来的女孩给食堂老板帮工……当然,也有颇有姿色的女子从事风情行业,或者给有钱的公司经理当小三。&/p&&br&&img src=&/50/v2-4545bde3139aea37d4c0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50/v2-4545bde3139aea37d4c0_r.jpg&&&p&在计划经济的时代,除非拥有这些大城市的供给配额,否则外来人口是很难长期在这些城市逗留的。在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全部市场化供应的时代,这样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p&&p&总之,这些城市汇聚了全国的财富,人口会迅速膨胀。&/p&&img src=&/50/v2-bea83ce1ee2cc_b.pn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9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50/v2-bea83ce1ee2cc_r.png&&&blockquote&北京的五环和六环之间有着独特的生存逻辑,在这里,人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普通话带着乡音,生长于城镇或乡村,心思与志向却执着于他们想象中的首都北京。每一天,这里都像是春运中的大城市,几百万人准时离开,而他们所去的并不是故乡,只是一个解决生计、饱含梦想的开始。他们住在一个临时的家,一间可以睡觉,每月只需要1000块钱左右,就可以拥有短暂生活和爱情的地方。他们是这座城市中的临时居民,暂住者,既进不了城,又回不去故乡。&/blockquote&&p&这些人来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给当地人带了更多的财富。比较勤快的当地人,可以像深夜食堂中的老板那样,开个小店,生意兴隆。比较懒惰的,直接可以出租住房,获得地租。这些土著居民,即使游手好闲也可以生活安逸。&/p&&img src=&/50/v2-238ff2270fc77cdf701bd2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50/v2-238ff2270fc77cdf701bd2_r.jpg&&&p&除了极少数从事高端服务业的精英和国家选拔的精英,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的生活往往相当艰苦,因为他们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要以地租的形式上缴给土著居民。虽然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工资水平往往并不低,但是他们很难攒下足够的存款,在发达城市拥有立足之地。&/p&&p&对他们来说,工资上涨的速率远远比不上房租和房价上涨的速度。不仅如此,当地土著居民往往拥有种种或明或暗的福利和特权,外来人口要享受类似的待遇则要额外支付高昂的代价。&/p&&p&有个笑话,两个人聊天:&/p&&p&甲:我985毕业。&/p&&p&乙:我有某京户口……&/p&&p&甲:我在世界500强工作。&/p&&p&乙:我有某京户口……&/p&&p&甲:我年薪30万。&/p&&p&乙:我有某京户口……&/p&&p&甲:你还能说点别的吗?!&/p&&p&乙:我原先有三个单元出租……刚刚拆迁……&/p&&p&这些外来人口往往犹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如果回老家,他们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继续留在发达城市,他们又难以立足。何去何从,让他们左右为难。年龄渐渐老去,又看不到希望。&/p&&img src=&/50/v2-10b3f744d287fbb4c604a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p&从长远看,财富必然是单向汇聚的。这种人口的单向汇聚过程是必然的,也是不会逆转的,内陆地区,二三四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必然是不断减少的。这些犹豫是不是应该继续留在核心大城市的人群,如果回到老家,日后难免再次出来,即使他们能侥幸度过自己的时代,他们子女也难免要再次离开故土,再次奋斗在一线城市的边缘。&/p&&img src=&/50/v2-66e0b6f806ad4007397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66e0b6f806ad4007397d_r.jpg&&&p&读过魏裴德所著《上海警察》的人,应该对其中第一代移民进入上海时的艰辛颇有印象。对进入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来说,第一代都是要支付成本。这个成本,迟早要有人支付,现在的一代不愿意支付,他们的子女要支付。&/p&&p&今天许多当年出于战备目的在内陆建设的三线工业城,已经人去城空。将来这种趋势只能更加明显。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人,将面临不得不离开的窘境。&/p&&p&所以,苦虽苦,留在一线城市,是值得的。从长远看,是无可奈何的,也是没有其他选择的。&/p&&p&不仅如此,经济寒冬期,会加剧人口向一线城市的移动。一旦其他地区经济陷入绝境,大量人口就会流出,进入经济相对还过得去的地区找谋生的机会。这种现象与农耕时代的逃荒大同小异。历史上,每次周边地区遭遇严重的灾荒或战乱的时期,也是上海人口激增的时期。&/p&&p&比如,当年海外重工业品迅速涌入我国,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积累不足,又缺乏对本国重工业的保护,导致原先某重工业基地经济崩溃以后,大批当地人外出谋生。于是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某地口音。那些留在老家,希望能看到经济转机的人,现在日子依然过得很艰难。&/p&&img src=&/50/v2-bc25efc38_b.pn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9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50/v2-bc25efc38_r.png&&&blockquote&&p&东三省财政告急&/p&&p&受经济下行影响,当前东北地区财政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大批企业亏损、停产、裁员,多数重点行业税收下降,黑龙江、辽宁超过七成重点行业税收负增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告知性备案新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