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快点》dnf周常活动地下城中,我是要等集齐所有字再兑奖吗?

《树上的鞋》续写作文500字 15篇
当前位置:&
《树上的鞋》续写作文500字 15篇
第1篇:《树上的鞋》续写我回到家后连忙换了一双鞋。装作什么事也不知道,所以还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
过了几个月,一只黄色的大鸟飞到了我们家门口。不巧这天我出去买东西了,我回来后看到那只大鸟已经发蔫了,我马上把它抱起来,这是我意识到大鸟的后面有一只鞋,我心想,这不是我的鞋码?我仔细一看,它的头上有一小撮蓝色的羽毛。我想,绝对错不了,这只鸟就是我几个月救的那只鸟,以为它们的头上都有一小撮蓝色的羽毛。
进家之后,大鸟渐渐恢复了体力,我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爸爸、妈妈表扬我说&好孩子,长大了,知道爱护小动物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那只大鸟,可它已经飞走了,只一根蓝色的羽毛。(
最然它飞走了,但是我看到那根蓝色的羽毛,就会想起它,但愿它会平安无事。
&&&&河北石家庄长安区翟营大街小学四年级四年级:贾松硕
第2篇:续写隆中对话说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与之番隆中对,便知先主有雄才,胸怀大志,帝星之属,感其诚意,遂出茅庐,以助先主成帝王之霸业。
先主的孔明,如鱼得水,食则同桌,枕则同床,终日而谈,孜孜不倦。
是日,先主于帐前问孔明,曰:&吾欲兴汉室,除曹操,平孙权,以续高祖之基业,然而吾内无尺寸之地可驻,外无威武之师以征天下。吾将如何为之?&
孔明对曰:&主公欲兴汉室,必有雄图大略。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北方已平,其天时已占,此诚不可以交锋矣。孙权坐镇江南,已经三世,地利归之久矣,故只可与之和,不可相争也。天时、地利以属他人,主公欲兴汉室,必施仁政。&(
先主曰:&仁者,无它,必先立信于民。&子曰:&人而无信,犹如大车无矗〕滴掊浜涡兄眨咳隋牛蟪滴矗〕滴掊坏谩V鞴翦庞诿瘢蚝菏乙噱寺&病!
&民者,水也,君者,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曰:&天时不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立信于民,广布德于民,民心归矣。民心归则多助,多助者,天下顺之,寡助者,亲戚畔之。曹操、孙权正如寡助者,主公如多助者。主公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必然胜矣,胜则汉室兴,天下隆也。&
&立信于民,无它,百亩之田,勿夺其时,鸡豚狗彝之畜,无央其时。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布负戴于道路矣,国泰民安,此谓信也。&
第3篇:《跑进家来的松鼠》续写有一天,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我们晚上早早地吃了晚饭,就躺在温暖又舒适的被窝里睡觉了。窗外的积雪越堆越多,天气也越来越寒冷。松鼠也跟我们人一样躺在温和的火炉旁睡觉。
到了半夜,火炉里的温度也渐渐降低了。在甜美梦中的松鼠,也慢慢的醒了过来。松鼠望望漆黑的房间,又望望窗户外那白茫茫的大雪。它身子瑟瑟发抖,松鼠想了想&&它急忙跑到了妈妈的房间里,松鼠见妈妈床头放着一团还没只玩的毛线衣。它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松鼠爬到了妈妈床头拿起毛线衣,不知天高地厚的拆了起来。没过一会,毛衣就被他拆得面目全非,松鼠把毛衣拉成一条线。随后她拿起毛线围在身上绕了一圈又一圈。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爬起来时。她被她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到处是被拆了的毛线,满屋子像是一个用蜘蛛网织成的网。突然,妈妈的目光一团小黑球上。妈妈仔细一看,线团的头上,冒出一个松鼠的小脑袋。原来松鼠用线把自己身子给包起来,这样能更暖和一点。妈妈开心的笑了。
有一次,我正准备睡觉。可是我看见我的被子上有一摊黄黄的东西。我连忙把爸爸叫了过来,爸爸见了嚎啕大笑起来说:我们家的松鼠也知道怎样才能更温暖的睡觉,所以它才会躺在你床上。而你床上是它的粪便。说完我们都笑了。
第4篇:续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钱用两年的时间把身体调整康复了。
想起了给了他第二次的年轻人。于是,他准备好了行李,坐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来到台湾,小钱觉得周围非常的陌生,心里有点紧张,又有一丝喜悦,因为,他离救命恩人越来越近了。他来到了花莲慈济医院,找到了李博士。小钱问:&李博士,请问给我捐赠骨髓的年轻人住在哪里?&李博士微笑着递给他一张纸条说:&这是那位年轻人的住址。&小钱接过纸条兴奋不已,一出医院大门,迫不急待地搭车去青年人家,当小钱来到青年人住的地方时,非常的失望,因为,这里已经是个大超市了,小钱急忙问一位工作人员:&这里的楼房呢?&&早搬走了,&工作人员答道。小钱失望极了,工作人员看他一脸沮丧的样子说:&这样吧,我给你一个这楼的新住址,&小钱接过纸条连声道谢。他拿着纸条匆匆的赶到恩人的家门口,先自我介绍,恩人知道了小钱的来历后,他急忙把小钱请到屋里,给他的拿了各式各样的点心、水果,开心的边吃边聊&&
当小钱临走前问恩人:&为什么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还要救我呢?&&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恩人答道小钱将恩人的话牢牢的记在心里,回到杭州后同,也加入到了奉献爱心的行动里。
第5篇:缩写《老树与小树》在一个国家的城市里,有一个地方十分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心公园。在中心公园,游客都要去一个地方,见证一个事实,凡是从那里回来的人,都会变得坚强,其实那里也只不过有一堆倒塌的墙、一棵连根拔起的笔直的小树和一棵斑驳的挺立的老树,关于这个场景,还有一个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十年前,中心公园为了绿化环境,特地买来了这棵老树和这棵小树,他们对这棵小树照顾地极其细心,每隔三天便给它浇水,并在它旁边建了一层高墙,为小树遮风挡雨,所以小树长得挺拔、秀丽。游客们十分喜欢这棵小树,有时如果风把小树吹歪,游客门也会上前把它扶正;可老树呢,人们随便把老树种在一个离小树不远的花坛里,由于没有任何隐蔽物,老树在风雨中坚难地拼搏,与雨雪做斗争,永不屈服,所以根扎得很深,也正因为如此,树干也被风雪折磨得弯曲斑驳,游客们十分不喜欢它,有时候,一些人竟踹上老树两脚&&
过了一个月,一场罕见的台风袭击了这座城市,台风过后,人们被眼前的情形震住了&&高墙倒塌了,秀丽的小树被齐腰拆断,而那棵老树,虽然又弯曲了一些,但却依然傲然向上,人们赞叹道:&还是这棵老树坚强啊。&
四川南充市大北街小学三年级:罗御丰
第6篇:《皇帝的新装》续写回到宫中,皇帝愤怒地对那两个骗子说:&你们俩那么大胆,既然敢骗我,你们知不知到这是欺君之罪&&&谁知,那俩个骗子称皇帝不注意的时候,他们就溜之大吉了。
皇帝转过头来时,看见那俩个骗子走了,就马上命人把他们给捉回来。过了一会儿,那俩个大臣来负荆请罪了。皇帝看到他们,就对他们说:&你们告诉我,你们有没有骗我?&他们一听到这句话,立刻跪了下来,说:&&&皇上&&对不起,我们不是有意的,我们只是&&只是想保住&&保住我们的官职,才骗你的,我们不是故意的,请您&&请您原谅我们。&
出乎意料。国王并没有骂他们,只是谁便的说了一下:&这不怪你们,你们永远是我的好大臣。&
过了几天,使差把那俩个骗子捉了回来,皇帝一看见他们,就命人把他们给杀了。
皇帝以后再也不炫耀自己的新装了,开始全力以负地搞好自己的国家。可怕的是,他每天都被人指手画脚,被人嘲笑。这是应有的处罚。
高要市新桥镇华侨中学初一:邓翠薇
第7篇:续写《草丛的村落》空间在我的眼前放大了,一朵一朵的花儿变成高大的树木,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一只蝴蝶,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飞在各种各样鲜艳的花朵之间。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一路上我遇见了不少蝴蝶、蜜蜂,它们互相打招呼。
村子的大街小巷上,大部分都是蝴蝶,那只美丽的蝴蝶小姐走进了村子,花色斑斓的它,逗得不少蝴蝶驻足痴望;在蝴蝶城堡中,蝴蝶王子正在和远方来的蝴蝶公主跳着轻盈地舞蹈;音乐家演奏着美妙的乐曲;蝴蝶小姐也加入了这场舞会,跳完舞后蝴蝶小姐来到了集市和小区&&
蝴蝶村落中,不只有蝴蝶,还有许多其他的虫子。蜜蜂少爷带着它的仆人在花丛中勤劳的采蜜;而蜜蜂小姐在花丛中与朋友们玩闹、嬉戏;打屁虫在&嘟、嘟、嘟&地享受着自己家族独有的音乐天赋苍蝇姐妹在谈论着今天骄傲的胜绩&&
我的目光离开了这些,来到了喧闹的居民住宅。我刚一进来便听见&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原来是毛毛虫的妈妈蝴蝶阿姨正在责骂毛毛虫不争气,把去优良学校的机会白白让给了小蝴蝶,自己却在差等学校念书&&
我还看到了许多许多&&
我漫游了整个下午,夕阳到来,我才依依不舍的走回了家。
&&&&湖南衡阳衡东县城关一小六年级:戴莹
第8篇:《小木偶的故事》续写小木偶得到所有的表情后,向警察局走去,因为他想起了小红狐抢了她的红背包。
再去警察局的时候,他遇见了小兔子,小兔子好像有什么烦恼的事,小木偶问小兔子:&你有什么地方不开心呢?我可以帮助你吗?&
&这个萝卜太大了,我拔不动,你能帮我吧这个萝卜拔出来吗?&小兔子着急问。
&好的!&小木偶有两只长长的、有力的木头手,不一会儿就把那个萝卜拔出来了。
小兔子非常感激地说:&谢谢你,原来你不是骗子呀!是我当时错怪你了!&
&不用谢!&小木偶脸都红了,露出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又向警察局走去,在经过菜市场时,他遇见了老奶奶,老奶奶好像也有什么事让她自己烦恼的。
小木偶问:&老奶奶,你有什么烦恼的事?需要我帮忙吗?&
&这个篮子太重了,你能帮我把这个篮子提回家吗?&老奶奶着急地问。
&可以!&小木偶说。小木偶把篮子提回了老奶奶家。
&真谢谢你!我可以给你一个东西。&老奶奶说完将五个硬币给了小木偶。
小木偶用这五个硬币乘车去了警察局。
小木偶在警察局的门口发现了小红狐,小木偶拽着小红狐进了警察局,小木偶向熊警官说了一切,小木偶还说:&老木匠只给我一种表情。&
熊警官终于相信了小木偶,命令小红狐把他的红背包还给小木偶。
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面对生活。
&&&&湖南长沙岳麓区湘仪学校四年级:曹锡林
第9篇:《小木偶的故事》续写小木偶告别了蓝鼻子小女巫之后,便走进了一座美丽的森林里,因为小木偶听说这座森林里有一条会说话的小路,走过那条小路就能到达小木偶盼望已久的漂亮花园。
小木偶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那条会说话的小路时,已经是精疲力竭了,这
时,小路说话了:&你好!小木偶,你要到哪儿去呀?&
小木偶说:&我要去前面那片花园里。&
小路说:&那你就得回答我的两个问题才能从我身上走过去。&
小木偶说:&好的,你出题吧。&
小路问:&什么药不能治病?&
小木偶回答说:&炸药。&
小路说:&回答对了。&
小路又问:&什么花不长在地上,却长在脸上?&
小木偶说:&是天花。&
小路说:&两道题都答对了,你真聪明,你走吧!&
于是小木偶蹦蹦跳跳地走过小路,来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花园。
小木偶看到花园里生长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盛开着,成千上万的鸟儿们在花丛中穿梭游玩,蝴蝶姐姐在花儿上翩翩起舞,蜜蜂弟弟在花丛中辛勤劳动着。
他们看到小木偶来了,都很热情地欢迎他说:&亲爱的小木偶,来和我们一起玩吧!&于是,小木偶和他们一起在花园里玩各种游戏,非常开心。夜里,小木偶梦到自己也长出了一对翅膀,在花丛中飞舞。
牛市口四年级:殷梓龙
第10篇:《小木偶的故事》续写话说小木偶得到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后,他就去找那个小红狐。
小木偶走进一家商场,找了一会儿,正好看见了那个小红狐在偷那个小兔子的花包。
&行啊,你这个撒谎一点儿也不脸红的臭狐狸!&小兔子这才发现小红狐在偷自己的花包,&好呀,原来刚才你是迷惑我的。你的真正目的原来是想偷我的花包呀!&&小红狐,快还我的红包。&说着,小木偶向小红狐跑去。&这是我的,我凭什么给你呀?&小红狐又开始撒谎了。
&我相信这是小木偶的,不是你的!小红狐。&小兔子说到。小红狐慌了神,撒开腿冲出商场。
&小红狐,快点还我红包,要不我对你不客气了!&小木偶大声喊到。不一会儿,小木偶就追上了小红狐,拽住它的尾巴不放。
&快点放开!&&不要吵了。&就在这时,那个穿警服的熊过来,说,&小红狐,你被逮捕了!&&为什么?&小红狐不解的问。
&为什么,你说呢?你骗走了小木偶的红包,又想偷走这个小兔子的花包。市里的摄像头里能看的清清楚楚!&&不&&要&&啊!&&对不起,是我错怪了你,这是你的红包。&&没关系,我要走了,再见!&&再见!&
庆师附小四年级:刘峰
第11篇:小木偶的故事(续写)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正兴冲冲地在大街上。忽然,它的眼睛一亮,看到了他的红背包。他揉了揉眼睛,哈哈,花坛边背红背包的正是小红狐,小木偶心想:这个小骗子骗走了我的红背包,一定骗更多的东西,不行,我得去管管。
小木偶大踏步地向小红狐走去,走近花坛边,小木偶听见小红狐正对小猫咪甜言密语:&小猫咪,你的蝴蝶结真漂亮呀!能让我看一会儿吗?就一会儿吧!&小猫咪正想把粉红色的蝴蝶结给小红狐,却被小木偶给拦住了,&小猫咪,别相信他的假话。&小猫咪见小木偶那诚恳的模样,也渐渐地把手缩了回去。
小木偶又气愤地说:&这个书包就是我的,结果被他骗去了。&小猫咪问:&真的吗?&说完又用怀疑的眼神看了看小红狐,小红狐看见小猫咪完全不相信的眼神,拔腿就跑。
小猫咪说:&谢谢你。否则我的蝴蝶结就被小红狐骗走了,为了报答你,我会为你做证人的。&小木偶非常感动地说:&谢谢你。&小猫咪说:&没关系,就算咱俩互相帮助吧。&小木偶高兴地点了点头。
小木偶和小猫咪来到法院控小红狐,在法院下,有许多听众也岀来指证小红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也被小红狐骗过东西,只是不知在道那儿找证人。而小红狐呢,没有一个律师肯为他辩护,所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木偶背上他那而失复得的背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五年级:燕儿
第12篇:《给予树》续写当小女孩从援助中心的阿姨手中接过她在&给予树&上写的心愿卡和这个她连做梦都想得到的洋娃娃,激动得又蹦又跳。小女孩望着这个金黄头发,穿着镶着花边连衣裙的洋娃娃,她是多么的爱不释手啊!
小女孩感激地对援助中心的阿姨说:&阿姨,谢谢您给我的圣诞礼物!&阿姨微笑着摆了摆手说:&孩子,这礼物不是我送给你的,是另外一个善良的小姑娘送给你的,打开卡片看看吧。&
小女孩打开卡片仔细地读着上面写的字,&亲爱的小女孩,我叫金吉娅,这是你想要的礼物,希望它能陪你度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小女孩读完以后,紧紧地握着卡片眼眶里含着激动的泪水,她在心里默默地感谢这个叫金吉娅的小姐姐,她不仅实现了她的愿望,也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善良。
是啊,那一年的圣诞节是最美好,最快乐的。
第13篇:续写《给予树》叮咚,叮咚,门铃响了。那个小女孩想:这么早会是谁呢?小女孩打开了家门。
&圣诞节快乐,小姑娘!&原来是一位陌生的邮递员叔叔。
可是这位邮递员叔叔是来干什么的呀?噢,邮递员叔叔的手里抱着一个洋娃娃。洋娃娃漂亮极了!她那金黄的卷曲的头发披在肩上,笔直的身材,细细的腰。小腿也细细的。脸盘圆圆的,睫毛长长的。
它的服装也非常时尚!头上戴着粉红色的帽子,帽子上面还有一朵淡粉色的小花。还有耳丁呢!身上穿着黄色的长裙,脚上还穿着一双红色的高跟鞋!
原来是我的愿望实现了!小女孩激动地说:&太好了,多么可爱的洋娃娃。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谢谢你,叔叔!&说着,小女孩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第14篇:续写《给予树》援助中心的人把洋娃娃送到了那个小女孩的家里。小女孩高兴地跳了起来,说:&请问这个洋娃娃是谁买的?&
援助中心的人说:&她的名字叫金吉娅。&
&那她的电话号码呢?&小女孩说。
&我也不知道。&
一天,小女孩正巧碰上了一名记者,她把这件事告诉了记者。记者说:&谢谢你。&他马上给了小女孩十美元,&你告诉了我一件爱心故事,我现在把这件事上报,这十美元是给你的奖励,再见。&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称赞金吉娅。
好心人帮着小女孩找到了金吉娅,给她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说:&金吉娅,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了,谢谢。&
第15篇:续写《给予树》12月24日是圣诞夜,那位小女孩所住的地方是一片荒凉的废墟,因为这里经历过一次大地震,许多房屋倒塌了,她和她的爸爸逃过了这场大劫难,他们现在住在这片废墟中的一个小帐篷里,冬天的夜晚寒风刺骨。
第二天,突然有一位邮递员来到她的帐篷外。他说:&安丽亚,这是别人给你寄的物品。&安丽亚非常惊讶,想:&这是谁给我寄的东西呢?&邮递员说:&快点,签上你的名字。&这声音把她从想象的海洋中拉了出来。她说:&哦,好的。&签好了字,邮递员把物品递给了安丽亚。安丽亚一看,这个箱子上贴着自己寄给援助中心的照片,一下子就明白了。
她回到帐篷里,打开了箱子,箱子里装得正好是自己圣诞节想要的礼物,一个穿着裙子的漂亮的洋娃娃。她的心里非常激动,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她看到寄物者的名字叫金吉娅,于是她马上给金吉娅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谢谢你,金吉娅,你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送给我最想要的圣诞礼物,我非常感谢你。&
本文地址:https://www./184857_shushangdexiexuxie_zuowen_500/
注:《树上的鞋》续写作文500字 15篇系列作文为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热门资讯榜南怀瑾先生:《唯识与中观》--学佛网
&南怀瑾先生:《唯识与中观》
发布:南无阿弥陀佛&[ &]&& 日期: 9:11:00&&
  南怀瑾先生:《唯识与中观》  南怀瑾 著  【电子版本特别说明】: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本着交流学习的目的,  均由网友提供并更新,  仅供读者研究学习,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强烈建议广大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电子书版权为原出版社和作者所有。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南师!  感谢网络同修们辛苦录入!阿弥陀佛!  请尽量支持正版,支持老古文化出版社,供养南师佛行事业!  【本文字稿整理缘起】:  南师此讲法录音在网上流传后,受到了非常多的师兄们欢迎,同时由于录音比较难听明白,遂有一些师兄发心根据南师录音整理文字,并经师兄们再三校对,在此特别感谢整理文字的妙音缘,玉树临风等师兄的恳切发心!此文字稿并未得到南师方面校对许可,敬请注意,  2011年10月,已更新至&玉树临风&师兄第三次校对版本  【正文】  唯识与中观(一)  ---唯识与中观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 星期日 南怀瑾先生讲解  有两个原因要讲这个课程。第一个原因,就是今天我们整个的世界,科学的发达同神秘主义、神秘的思想几乎已经到达了并驾齐驱了。不单只是我们这个地区――台湾,全世界各地的文化学术的没落,人们的好奇心,想追究物质世界之外的东西这个思想趋向,(也)越来越浓厚。因此各种宗教、各种修证的学识也越来越发达。比如像佛教来讲,在世界上现在最流行的两个宗派、两个方法:一个是禅、禅宗,一个是密宗,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在我们这里还不觉得啊,我们这里很乱的密宗不谈;在国外,像美国、欧美,对于这个所谓密宗的研究、爱好、趋向也越来越严重了。  那么,使人们对于真正求证佛法、佛法的正见――正知正见,以及一个人求生命超越、求生命自己怎么样能够证得另一个超越这个物质思想世界的这个知见,也越来越分歧了。  那么由于这个道理,我们看到佛法的正法实在是越来越衰落。如果说今天不是末法时代,那无法使我们觉得这一句话是正确的;换句话说,不正确的。怎么样说呢?实在到了末法时代了,正知正见几乎完全没落了。因此,我们对于法相中观学说的研究,不能够不作一个重新的提倡、重新的整理。  过去,有很多人注重唯识法相这一门的学问。譬如在这个世纪中间,所谓从杨仁山居士以后,乃至于他的弟子欧阳竟无先生,乃至于说由欧阳竟无先生之下的,跟他老师两个相反、反对,后来变成冤家叛徒一样的熊十力;再由熊十力先生之下,目前也许有人认为是熊十力先生的弟子,年纪都是相当大了,我们都不便说了。因为熊十力先生乃至于他的老师欧阳先生,在我个人来讲都是朋友辈、忘年之交,当然他年龄跟我们都差得很大。但是因为我对这个走的路多一点、机缘深一点,这些老前辈们我都很熟。那么由这一类的,这一列系的唯识、中观的学问,在过去已经发现问题太多,到现在来更加是混乱了,更加错误了。因此,唯识、中观正见,我们是不能够不重新讨论。  但是我们讨论这个法相唯识、中观正见这两门的学问,请诸位在座的同学乃至诸位先生女士们特别注意,这是佛法里头的一个真智慧的法门,不是只作普通的佛法或者三皈五戒吃素拜拜就能够了事的。这不能够只作信仰方面来听。真正摸到佛法的中心,绝对是要学问的,要思想的、要智慧的。如果光作信仰,光这样听,是没有用的。希望大家特别注意,必须要特别地注意!  所以大家只当成情绪化的信仰,好像听经就有功德,这是我所反对的――听经不一定有功德,也许你听了迷信加重了。没有正知正见,同时,等于不带耳朵来听,没有用;带了耳朵,没有带脑筋,没有用;带了后脑,没有前脑,没有用――后脑管记忆,前脑管思想。  所以这个课程,在我个人今天为什么要开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课程?在我个人的观念,的确是基于一种悲天悯人,觉得这个人类的思想太混乱了,尤其佛教的正法太凋零、太没落了,因此,不得不讲。  实际上在我个人讲这个课也很痛苦的,很吃力。比如像我现在昼夜给讲课的时间差不多占了大部分,一个礼拜都没有时间了,加上许多事务性,也就是可以说没有一点时间自己可以休息了。  那么尤其这个份量非常重的课,是希望大家听了,以自己的修证,真能够求证到一点成果的。如果作为普通学术的演讲,我还不愿意讲。原因是什么?那觉得是浪费。  一个人讲一门学问,对别人没有利益的,对自己是光造成自己的讲学上课的威望的,那是犯菩萨戒的,那是不该的。所以一种课程的说法讲出来,是希望别人能够得到利益的。因此我对这个课程看得非常严重!  过去曾经为这个(目的)我们在这里自己开过《瑜伽师地论》(的课)。当然,《瑜伽师地论》的课程,要把它一百卷全部仔细研究完,而同自己修行、证果、证得菩提有准确路线的,恐怕照我们的研究的方法那么精细、那么的周到,恐怕要十年以上的课才讲得完。  因此,《瑜伽师地论》我们去年为一般同学们开(讲)短短的一点,只提到小乘证果的主要的法门。但是我看同学们接受的程度、接受的能力非常差。在一个人等于说拿出大量的黄金珠宝要布施出来的时候,结果碰到一批乡下老百姓,他黄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珠宝对他没有用,这就丧失了那个价值,所以这个课程赶紧就又结束了。  这个讲课在宗教的立场是“说法”,对象也很难――听众的对象很难,并不是讲课很难。当然要好的听众对象,像我们过去的经验也发现,真是实在很难。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试验,试讲这个课,希望诸位自己不要浪费这个时间,希望我们这次研究不是白费的。这是第一点,为这个正知正见而说明这个原因。  第二点我讲这个课的动机,为了今天全世界的人类,文化也是到了末劫了。今后的世界,物质文明的发展、科学的再进步,势必比现在、比今天还要严重的,还要进步,还要发展。因为物质文明的发达,科技的进步、工商的发展,文化、人类的精神文明一落千丈。不但我们国内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乃至说我下面年纪轻的一代、学生辈,现在都当了国外的教授,他们已经感觉到一代不如一代。而发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是非常需要的。  例如在国外的各国,我们很多年轻的中国人,在那里稍懂了一点打坐,稍懂一点太极拳,稍稍懂一点乱七八糟的阴阳八卦,在国外现在都是大师了。那么他们也知道自己不足以真正领导人、真正教化人,所以回到国内再向――我用商业的一个笑话(讲)――我说回来进货。这一类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这样,有两个看法:一个看法,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前途是看涨,但是中国文化的前途看涨――中国文化包含了三大系统的儒释道――我们佛法的正法是不是在世界文化的前途里头看涨呢?这我可不敢说了!问题不是佛法不好,佛法是绝对第一!只是我们研究佛法学佛法的人,不足以领导这个世界了。被世界所领导了,被社会所领导了。个个发愿本欲度众生,事实上变成反被众生度了。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因这两个因素的刺激,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学术、人类文化的思潮。在未来,现在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了,1981年到1999是最后了,马上二十一世纪开始哦!我们如何迎接这个新的世纪的思潮,使科学文明、科学的思想如何归到哲学的路线?因为哲学是天然地给一切科学作结论。  那么,哲学的最后,必须要走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最高处,全世界学术文化,据我所知,除了正知正见的佛法以外,更无第二法门。也许我所知的不对,但是在我今天的立场,告诉诸位,据我所知是如此。  可是我们自己站在正统佛法的立场,把佛法真正的正知正见,如何弘扬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心去,如何告诉世界人类的人们:人,活着,全体应该如何走我们人生平安、安定、和谐的路线;死后或者是现生我们怎么样可以证到与天人合一,超越天人,证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形而上道的菩提正品。因此向你们――诸位大学毕业,或者是研究所拿到硕士甚至拿到博士的――(介绍)这个路线,是为了使你们有非常远大的前途。可是没有这个本钱呢?一样的没有前途。  今天的学位是专家的一个代号,不是一个通才、更不是一个通达学问的一个名称。所以自己假使被目前教育制度的学位困住了,那是很可怜的一个愚痴人。那么今天的学位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学问来讲,(只是)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的知识,不值一提。  又如我们在座的同学,我们平常有接触的,你们学各种的专长的,拿到学位也很多;为什么我们一讨论的时候,我一问到你哪一方面你就不知道了?其原因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根本智慧。  所以佛法有个东西叫根本智,这就是“道”。得了根本智的人,无师而自通,而且一通而百通,这就是佛法的正知正见道。  所以我们今天开始这个课程,为了大家配合现代的科学的思想,为了开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乃至使东方文化的真正的精神要建立起来,弘扬出去,必须要大家了解这一面的学问,而且不容许一般随便讲唯识,自己没有深入的、错误的观念掺进来。  这是两个动机,所以要讲这个法相唯识、中观的道理。现在因为我有这两个动机,所以开这样严重的课。  在我这几天,跟在座的几位同学、老同学谈,我说一边我想开这个课,一边(觉得)很没有意思!我说不知道大家听受的能力,真的研究的能力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根据我个人的讲课的经验,也许我这个是偏见,我每次都觉得是白费的,所以自己对自己很难过。  现在我把这两点的动机给大家讲完了,我们现在回转来,讲佛法的修证(与)真正佛法的正法的衰落,为什么今天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开始到末法的时候?因为佛法的中心、佛教的中心是修持、证果、证道,可是我们现在真正从事修持、从事证道的人多不多呢?不少!证得没有?很少!为什么?因为缺乏了正知正见。大部分所走的是偏差的路线。所谓偏差的路线,(是)我们用现在的名词;用古代来讲这就是学的邪魔外道,佛法的正知正见没有,所以证果的人自然就很少。那么何以没有(证果、)证果的少呢?――理不通。  尤其从现在开始,乃至说我们在现代的教育的普及之下,科学文明发展、思想传播的快速,以及物质文明发达、科技的进步帮助我们了解形而上道的许多的方便,应该求道证果比古人要快,不会是慢的。我们不要轻易看不起科学文明,科学文明发展的确帮助了修持上许多的方便。可是因为今天世上的人没有真正的修持的正知正见,盲目地轻视了科学,也不晓得如何利用(科学,不晓得)科学对修持有那么大的帮助,就因为自己理不透、知见不够。  现在我们转来讲到法相中观对于佛法正法的发展,有个历史需要知道。好像我看大家研究佛学的人,真正了解这一方面的,不太多。也有许多佛学概论的著作,也有许多印度哲学的著作,但是毕竟的,外行的多,内行的少。所谓内行,学得(一点皮毛),写佛学概论,写印度思想史概论;(但由于)自己没有证果,没有修证,碰到真正证的地方就不懂。  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大家如果研究佛的传记,我常常说一般人写佛教史佛教概论都写些不相干的事――什么释迦牟尼佛十九岁了,今天出东门、明天出南门、后天出西门,出了四门看了人家死、看了人家生病他才感觉到:哎呀,生老病死苦!――这个讲得这个青年人好糊涂哦!十九岁了,生老病死随便提一句都懂嘛!他还非要到外面看了,看了肚子胀了、生孩子了,才晓得是苦,有那么笨吗?把佛描写得好笨!  是,你说古代经典上是那么说。相距三百年(后),尤其在印度教育普及,那是说民间故事的时候说佛历史是那么说啊!  你研究佛的传记,从他十六岁以前,一切世间的学问,文的武的都是啊,没得老师、全国没有一个老师可以教他了,他反是……[录音中断]大象可以甩到城外去,那个武功练得多高啊!知识到了多高的程度――结果十九岁还不懂事,看到棺材:“这是干什么的?哦,这是抬死人。”还问人家,“人怎么要死啊?”经人告诉说人生了就会死,“哦,那真没有意思。”――你说这个释迦牟尼佛给他描写得多笨!一般佛教史、佛学概论硬都是这样呆板地(写)。  站在中国文化就是说,他的幼年少年时早就了解了,生老病死人生四大过程都有所考虑。(结果把)这些不相干的事拼命写。  相干的,是因为他觉得即使到了当了帝王,使这个世界太平了;(但)根据历史的经验,一个太平的日子不会到三十年。你看人类的历史,没有说十几年没有战争的,没有说十几年不出变乱的。虽然不出大的,小的(不断),东处冒火、西处冒烟。所以他想,自己就是做一个统治世界的帝王,不足以为人类求得永远的永恒的福祉,不足以解决世界人类永恒、安乐、和祥,也更不足以解决人生生老病死的问题。因此,他走出世的路子,他追求这个。为了追求这个,释迦牟尼佛从十九岁出家,他遍学了印度所有的外道,都学完了,所以邪门左道他样样都学。  我们要注意他,在家(的时候),他由幼年一直到少年,世间一切学问(都)成就了,第一流的数学家教他数学的时候最后(都)答复不出来他的问题。所有的学问都成就了。所谓婆罗门教的四典,婆罗门教的圣经哲学,他研究完了,各种各样的修持的方法;然后自己经过十二年苦修实证。学了各种外道以后,他并不是像我们大家哦,譬如传记上说他学无想定三年,他修成了。无想定,坐在那里打坐在那里什么思想都没有,脑筋停摆了――他修成功了,三年。  无想定,你们注意啊,打坐修定,如果以为“什么思想都没有”就叫做定,是个大外道修法――无想定。但是虽然是大外道的修法,我们试试看,做得到吗?你坐在那里把脑子完全停止了思想,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你没有实验过,而且你也做不到。释迦牟尼佛是做到了、修到了。所以经典下面四个字就是:“知非即舍”,他认为这个不是道,抛掉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同我们现在讲的课有关的――因为你做到无想,是意识的境界、唯心的力量。第六意识加强了控制自己的思想的力量,第六意识加强了把自己进入到无记的状况。还是第六意识的境界。  所以有许多人因此研究错误的禅宗思想――六祖所讲的“不思善,不思恶,那(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一般人看《六祖坛经》看错了,认为不思善不思恶就是禅――那是死人!那是属于无记、无想。  六祖当时接引惠明不是这样讲的。你们翻开《六祖坛经》看,《六祖坛经》是当时白话的记录,六祖教慧明:你现在起,不思善――不要想好的;不思恶――不要想坏的。好事不想、坏事不想,你把脑子心里扫荡干净一点。扫荡完了,好了,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那(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这句话是问号。唐宋人说的“那(哪)个”,就是说“你这样,你的本来面目在(哪里)?”应该拿闽南语讲,我的闽南语不标准。“你(的本来面目)在哪里?”――是问他的。可是后世人看《六祖坛经》呢,说:“哎哟!不思善不思恶,六祖就说‘那一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完了!统统错了!这一错啊,把外婆家里都错到底了,完全一路错下去,把开天辟地的老祖母那里的本钱、那里的思想根源统统搞错了!  所以,我们晓得无想定还是意识……,因此佛“知非即舍”,他实验过了,把它抛掉了。另外又去学――一切外道学完了他还学这些,做实验,去学“非想非非想处定”。非想非非想定,你说这个是什么想?非想,就不是思想;非非想,不是(不)思想的那个想。你说这是什么想?黄鱼鲞、白鱼鲞啊?这是什么东西?非想、非非想,不是不在想;还在想不在想呢?你想想看!我们大家光是读佛经看佛学就看过去了。“非想非非想”,非想是个名词,不是思想,中间这个“非”是动词――不是;非想――不是不是思想。那么换句话就是思想;可是又不是思想。这是个什么境界啊?你们去研究过没有?  这是一种功夫,一种定的境界,最高的目标达到这样。到达了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那已经到达了欲界天、色界天以上的无色界天人的境界。拿现在的观念说:不是物质的,不是生理的,也不是精神的。那么现代人很会造些名词――“超”,什么超生理、超冥想、超直觉,反正给它来个超字就是了。“超”字将来用得讨厌用了,再来个“超超直觉”。  这是个什么东西?  可是他也去学了三年。修到了,“知非即舍”,抛掉了。他知道这个是错了,这不是道,因此走了。所以后来有雪山苦行六年。  苦行里头就很多了,凡是我们今天你认为不吃饭、饿饭、拜佛、夜里不睡觉啊、不倒褡哪,这一切一切都在苦行以内,他都去实习了。最后六年下来、十二年,苦行非道!走掉了。但是要加一句,苦行虽然非道,可是苦行是助道品。换句话说你证得菩提以后,不但苦行是助道品,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都是助道品。没有证得菩提以前,你纵然学得大乘知见,还是外道思想,就有这样严重!因此唯识中观不能不了解。  可是,释迦牟尼佛过世以后,他的弟子们在(他过世后)三五百年(内)出家弟子、在家的弟子证果的还有;四五百年以后就很难了。可是那个时候,我们晓得,唯识的道理,除了大乘经典一提。(但是)我们要想修持,尤其你们诸位出家的同学,舍利子所著的、佛的大弟子舍利弗所著的《阿毗达摩论》不能不研究。要想修禅定证果,《阿毗达摩论》不能不研究。可是我讲出这个经典的名字,恐怕许多同学是听成“阿鼻达摩”了――摸摸鼻子不知道,那真是阿鼻达摩了。那是舍利子著作的,舍利弗著作的听佛所讲的笔记,如何修持、如何解答。另外譬如大目连尊者,有神通第一――《阿毗达摩蕴诸论》不能不看。《阿毗达摩蕴诸论》,目连尊者所著的,不能不看。所以你看我们佛教佛法(多少的宝藏)!而这些经典,我们今天现代的青年僧,现在的法师僧、僧众们几个去摸啊?几个去看呢?甚至我们提到这种经典的名字都是茫然的,尤其你们在座的高级班的同学更要留意。  那么,讲修行,唯识法相、中观正见同这些所谓小乘证道、证果的经典有关联没有?绝对的关联,基础就在那些地方。  讲唯识中观,我们晓得小乘的经典(没有提到这些),不是说舍利弗、目连尊者反对大乘,不要搞错了。他们当时只讲小乘修证、证果的重要,大乘的道理没有加以新的发挥。所以,他们的弟子们对于大乘的经典是否认的。所以讲我们现在南传佛教,缅甸、泰国、南洋的所谓巴利文系统的佛教,根本不承认大乘佛学的思想,绝对不承认,认为是假的。那么他们自己巴利文南传佛教所保有的这些小乘经典,绝对靠得住吗?又是大问题。  所以,我们晓得佛法在修证,在佛过世以后三四百年之间,除了禅宗单传一脉――一代只传一个人,正统只传一个人,其他虽然说了证果了也不能传正统的――单传一脉维系这个文化的命脉之外,就靠这些大乘菩萨的修证,同时也是禅宗的祖师。所以五百年后马鸣菩萨出来,著作了《大乘起信论》。所以《大乘起信论》是唯识宗五经十三论必定要研究的东西,也是净土宗三经五经一论的最重要的一论。那么有马鸣菩萨出来亲证,大乘的思想(于是)兴起。兴起以后,所谓唯识中观、真如自性、妄想真如这个道理建立。可是呢,这个时候佛教佛法的修持,已经走入了另外一个方向了。印度固有文化的婆罗门教、瑜伽术等等,风起云涌,使一般学佛的佛弟子尤其[似有断录]**他们,因此佛法的威势慢慢地受影响。  所以,等马鸣菩萨以后――马鸣菩萨是禅宗第十一代祖师――跟着第十四代祖师龙树菩萨出来,建立了密宗。密宗这个系统,就是容纳了印度当时古今中外一切修持的方法,乃至包括正道邪道,都把它堆到一个炉子里炖了一下。这是建成般若中观的这个法门、方法,学理在这里。所有的密宗经过龙树菩萨的整理,那么密宗变成正统的佛法,使佛教重新博大振兴起来,而且扩大。  不过,龙树菩萨以后不到两三百年,大乘的佛法还是抗不住时代的趋势。所以在修持的方法上,外道的修持方法超越了佛法正统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注意,大家上早晚课的时候,“无量法门誓愿学”,因为要负责挑起如来正法,而要弘扬如来正法的人,一切世间法的学问、一切魔道外道的三教九流不会,那你弘扬的方便就没有。我们看这些佛以及大菩萨、诸位祖师,他的确都通达。所以到了龙树菩萨以后又衰落了。  那么,所谓弥勒菩萨的系统、法系,世亲、无著菩萨出来整顿这个佛法,建立中观、建立唯识的法门。所以无著菩萨经弥勒菩萨的教化,记录下来,(成为)《瑜伽师地论》。可是这一门学问在印度当时弘开也很难,因为佛教渐渐在衰落。再过四五百年以后碰到我们自己中国一位青年法师――玄奘法师(唐三藏法师,唐玄奘)到印度留学。  那么,弥勒菩萨唯识法相这个系统,到了一位学者居士――胜军居士手里,所以亲传《瑜伽师地论》传给玄奘法师。那么龙树菩萨的中观正见呢,由戒贤律师――一位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自己快要死了,夜里梦到文殊菩萨托梦要他慢一点死,尽量拖拖。因为印度的法缘完了,他说正有震旦,就是China,东方中国有一位传佛的慧命的年轻和尚要来,你要把这个法门传完了你才能够死。他听文殊菩萨的正告,所以一百二十多岁修定硬拖住,玄奘法师一到他高兴得眼泪都掉下来,他说我责任可以交出了。在这个时候,所以玄奘法师集中了这些回到中国。这已经距离释迦牟尼佛一千四五百年的时代,但是在中国的佛教正是开花、鼎盛的时候,黄金的时代,就是唐代的唐太宗这个时代。我们先休息一下,大家松松腿。  现在我们关于这个课程的研究,再次采用固定的课本就是《楞伽经》与《成唯识论》。为什么这样的用这两本经典来研究呢?第一,也是针对现在世界各地所流行两个东西――禅宗与密宗的道理来。现在很少有真密宗,很少有真的密宗;假定有真的密宗,没有不通唯识的教理的。你们大家充满了神秘的思想,这也是密宗那也是密宗,现在密宗特别多。反正我不跟你讲,我要骗你一下我这个是密宗,嘿,就变成这样了,笑话了。一个真正修密宗的人,没有不通唯识教理的。就是说,《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如果没有通,没有办法学密宗。《华严经》一百卷,同法相中观的理论、这个理论配合不起来,你没有办法学密宗,那换句话你学的就是外道。这我可以大胆地负责地说这个话。  此外,如果你说你是学禅、禅宗,(如果)唯识中观《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没有通,《楞伽》、《法华经》等等没有通,你不要随便谈禅宗了。我们知道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传禅宗的时候,他是以《楞伽经》印心啊!《楞伽经》就是唯识宗的五经中重点的经典,第一部经。所以研究法相唯识不能不通《楞伽经》,换句话研究密宗不能不通《楞伽经》;那么,研究唯识的人更不能不通《楞伽经》了。因为现在我们这里有现成印的《楞伽经》,又加上我自己曾经简单明了地用白话把它翻了一下,前面又放上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也使你们看起来方便,研究起来方便。  第二点,我们晓得《成唯识论》是玄奘法师综合揉拢了――揉,所谓做汤圆,面粉白糖这样,桂花啦、什么芝麻啦,和在一起那么搓拢来一个东西――把世亲菩萨以下,月称、护法、印度的历代的大师的唯识的疑问同它高深的思想,都把它糅合成为一起了,所以玄奘法师著了《成唯识论》。  那么你这两个了解了以后,你们以自修求证的人,应该对于修持之路认识得很清楚了。那么你去学禅也好,修净土念佛也好,或者学密也好,知见希望不会错了。至少这条路上在走,前面指示灯的亮灯方向是准确的。至于能不能走到那个目标目的地,那就看个人自己的努力;至少向目的地这条路上走,前面指示灯的亮灯不是暗的,头脑是清楚的。这样纵然这样这一生不证果,至少在佛法知见上种下很清楚的种子,他生来世再出世间作人,一闻正法,一闻千悟,不至于迷失了。  因此,我对这一次的重新叫你们研究这个唯识法相中观正见,是好多种非常沉重的心情加拢来,希望你们诸位在这一方面努力地用功,不要敷衍自己。你们觉得敷衍了师长,实际上是自欺的事,都敷衍了自己,欺骗了自己。  那么上一次我提到过,假使讲唯识中观以前,我问你们诸位住过研究院的同学们有没有上过《八识规矩颂》的课,你们有几位勉强地举手,好像上过了。我们这里是研究佛法,千万要打破什么面子啊、人情啊那个妄想,不要管。哪几位是上次举手的啊?好像现在都溜下十楼去听扩音器了。哦,坐在那里。(师问:)你还背得来吗,法承师?你们几位?背得来是不是上来先讲一下?你要晓得,你不要认为老师在整我,你错了!就是要你在大众前面――你讲对了非常大的欢喜,讲错了是应该――因为你在当学生。如果我对了我还来做学生呀?这个是当然的,没有关系。这是你最好的一个测验自己的机会,看能记得到多少。甚至于你照这个本子来讲,好不好?我跟你商量,不是命令,好不好?试试看!你到这里,我跟你俩分半座(众笑),试试看!好不好?因为麦克风拿不过去嘛。有没有拿得的?可以移动的?有没有?(下面有人答“没有”)那你就来吧,来试试看!你(先)想啊!我们顺便先提一下: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这个总很好讲了,试试看。(这时南师又对下面的那位同学说:试试看,因为你……好不好?啊?你素来胆子大,来来来来!你素来很勇敢的,快来,来讲讲看!但是不勉强你啊。好不好来报告一下看?或者是别位同学?)  这个道理啊,我是希望你们今天讲学问,你把唯识的道理学会了,在家居士们乃至在座法师们,了解了现代的心理学、医学的发展,你出去到世界上,决定保险你(成为)绝对吃香的一个大学者。现在国外非常需要,因为今天欧美各国觉得思想没有人领导,痛苦在这里。  唯心哲学的思想搞了几千年,被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马克思唯物思想都没有打垮,所以吃瘪了。现在世界战争还是两个东西――唯心与唯物,思想的战争。可是现在唯物思想,因为欧美的经济发展、工商业的发展,自然把唯物思想的看不起了;再加上科学发展下来,从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后一直到今天,唯物思想站不住了,没有基础了。但是你唯心思想也拿不出证据来啊!所以今天心、物两个思想不足以领导人类文化,一个新的哲学文明产生不了。你说:“我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我是唯识。”好!我听你的,你来讲。非常需要!  可是你看今天世界上的人,欧洲、美国有一个敢讲不?站不出来啊!而人家非常需要。尤其在今天心理学的发展上极需要!  今天心理学的进步,几乎同原子能的发展同样进步得快。你看现在心理学已经用到治病的方面去,已经用到政治方面的领导指挥,心理学用到这个范围去了;已经领导了工商业,打入它的中心去了。  但是心理学依我们看起来并不高明,不及唯识的周详。可是你唯识学拿不出来,没有人,站不出来,还在老套的那个外衣里头转来转去。它无比的财富、知识学问的财富,而埋藏在最古老的草堆里头。我们特别注意!  所以现在我要求大家的,你们认为最普通的做起,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一定要把它背来,就是希望你们背。《八识规矩颂》在我们的手边拿的《楞伽大义今释》这本书“自叙”之后,在“自叙”之下有个单独的一页,这一页《八识规矩颂》,这个整个的希望年轻同学要背。我们其他的居士们小姐,这些男居士女居士、善男子善女人诸位不在乎,你们自己肯用功更好,我更所希望。  在我们这里,不管高年班的同学与硕研部的同学,千万注意!不是为我读书哦!  我们说要讲八识,现在要解释。奇怪啊,世界上有唯心、唯物的哲学,只有佛家来一个唯识;而且更奇怪,佛经上提出三个东西――(心、意、识。)你看禅宗祖师经常讲,学禅叫你参话头:“离心、意、识,参!”这个要了命,对不对?你们虽然没有住过禅堂,没有听过祖师们说法,常常老前辈说:“参话头怎么参?离心、意、识,参!”  这个不是活见鬼吗?!而且我心意识离得开了,我还参个什么呢?!那就不要参了撒!(注:四川口语)他还要你“参”。这个就是禅宗的教育法DD离心、意、识,(参)!  不过你要注意啊,你们看禅宗的语录把五个字连起来了,“离心意识参”,连起来变一句了。祖师们禅师们在禅堂里说法,那个威风大得很,眼睛一瞪,比那个古代大元帅大都督带部下要出兵以前的训话那个威风还要严,谁都不敢动一下,动一下就犯了军法立刻就处死,那样大的威风!他叫你们:“离心、意、识――”不说话了,停留半天,然后来一句:“参!”走了。他自己下座走了。是这样念的。  所以语录之难读啊!那么现在你拿禅宗的语录,一来一研究,“离心意识参”,那等于念“南无阿弥陀”,这有什么关系啊?!他是当时在那里说法的时候:“你们不准妄想!离心、意、识!不准动!”然后来个“――参!”自己走了,你去参去。是这个东西。  你说有一个人,假使我们从前,很调皮,学禅,我说老师你千万不要讲这个话!你说离心意识参,我站起来就走!我离心意识了还需要参个什么?叫做罢参了,我不要参了!就是因为心意识离不开,所以受你的骗,只好在这里参!我心意识都离开了以后,一切大解脱,我还在这里参个什么啊?叫做罢参,不参了。不参、罢参,不是说不信佛法哦――大彻大悟了嘛!心意识都离开了,立地成佛,我还参?!参个什么啊?你来搀我差不多,搀我慢慢走路了,我要做老太爷了,还是那个搀了!所以啊,你注意,现在为什么讲这个事?  好!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心、意、识,这三个部分怎么样讲?  现在我们晓得心,佛法讲一切唯心,什么是心?不是心脏,也不是脑神经,不是脑筋,更不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现在这个人,把他分开两部分:一个知觉,一个感受。  知觉,譬如昨天一个朋友来讲,讲个现场的话,这次远东航空公司失事。“唉!”他说他是站惨了!我说我也晓得你忙。一个朋友,他的最好的朋友,大概你们有许多也认识他――曹开阶,七十多岁了,海军的老长官,港务局的局长也做过,死了。死了以后啊,他的大儿子才从美国回来;这个朋友也是他的把兄弟,也是老部下,也是海军老同事。几十个人的尸体摆在那里,他说老师啊,这一回我是三天呐,就在那里头转啊转,他说憋的不好(受),那个味道之难受!那个气味,人烧焦了的。他说,哎呀,老师啊!过去听你讲白骨观没有什么印象,我现在才晓得佛呀真聪明,怎么教人修白骨观。向这个里头一看,不是白骨啊,那个人烧的那个味道……唉!不能讲!他说老师有个怪了,可是每个人都变成罗汉了!我说怎么每个人都变成罗汉了?他说被烧的人每一个手都这样(注:老师做个动作),像那个木雕的木罗汉一样。你说是什么心理?你们学佛的(说说看),这是什么道理?这一次一共烧了一百多具尸体都是这样。他说那之难看!再说人那个肉啊,烤干了;烤了以后啊,他说你就看到纤维都穿了出来,人的肉一条一条像树叶子干了那个纤维,一片一片。啊,他说那个肠子,哎呀!黄的呀,五颜六色……唉,这就不能看了!  第一个问题,你看,学佛的人,你们讲修道、学唯识,样样是问题,为什么这个人烧了会这样?你再到殡仪馆去看烧,烧了一个人,好好躺在棺材里,火一烧,烧了以后,坐起来了!大家讲迷信――哦,他起来打坐了!(众笑)  什么道理啊?你们诸位同学都是高阶层的,你说是什么道理?我这个话告诉你们,注意哦!将来的时代出去当老师当法师尤其讲佛法,这种每一个问题你都要能够答复得了,不是乱答复的。这里是学识问题。这个学识怎么来呢?就要你心通了。  他为什么是这样道理?那么殡仪馆烧的时候,为什么人又是坐起来而不是这样(师做动作)?什么道理呢?――心意识的关系。  人在急难的时候,飞机向下掉下来,这里爆炸了;一个人在急难的时候啊,都想跳出来向上抓,定位这个时候,刹那之间烧死了。对不对?人在急难的时候都想那么抓起来,但是很快就死掉了,爆炸给火烧了,所以每个人变成罗汉,就这样。――都想抓一个东西。那,几秒钟……  后来,他说怪了,他说老师啊,这一回真服了气了。他说他找了三天也找不出哪个尸体是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也分不开了。结果他说(后来)我们就叫:“哎!曹大哥啊,我们很辛苦啊!你儿子也回来了,你显个灵啊!你赶快显个灵啊!显个灵使我们找到你的尸体啊!”  他说讲了以后――你想烧完了,人都烤焦了,那里有血呢?而且过了三天了――嘿!结果他鼻子流血出来了。可是流了血还不算,这个鼻子流了一点血,这个血哪里来的?都烤焦了嘛!而且他又过了三天。我们就祷告,他儿子也祷告:爸爸你要显个灵给我啊!我们分不出来哪个是你啊!  没有办法,每个都翻。那么有人给他建议说:这个东西没有办法,谁都认不出;最好把嘴唇拉开看牙齿来认。我这个朋友讲,他说我的天哪!我平生第一次……只好去掰这个牙齿去。他说也没有办法。最后他说他(曹)流血了。  这一流血旁边还有人讲个笑话,他说我们还没注意呢,这一会儿看到了――哎?哎?这个流血了,怎会出一点血呢?奇怪啊!那么旁边有个人就讲笑话、也是一起的了:嘿!曹局长说我们笨死了,他已经显灵给我们看了,是我们这些笨蛋都不认到。那么旁边人说:咦?那个流血的是不是啊?那么他儿子又跟他祷告:爸爸你再显一点灵给我看是不是你?――哎,结果这个鼻血又出来了!这下断定了,一定是!然后把衣服拉开看,噢,这个――因为有一点汗衫,这一件老汗衫,这个是!这个是!把这个撕毁了,然后取出来还有一张名片烧焦了,还有点影像的。就找到了。  他说那才怪呢!他说真有这个事啊!真有灵哎!跟我讲了很多。  现在我们讲唯识,这个问题就来了。我现在问你,那个是唯识所变、是唯心所造、是唯物所生?提出一个问题――话头。而且这个人在空中失事烧了、炸了,掉下来三天了。当然烤都烤干了的,哪里来一点血?结果还有血会挤出来。这些都是问题。  这几个人的头脑都是不相信的,最后不相信只好求,很诚恳地求,求了以后有这样的事!  这些问题在唯识学里头、在《瑜伽师地论》里头都很切实告诉你了。所以对生来死去、生命的来源、生死的关系都讲得很清楚。所以我们提到(这个故事),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作用是心意识哪一种关系?不是心脏的关系,已经烧掉了,死掉了;更不是脑神经的关系。那么这个心就包括心物一元的,普通所谓讲灵魂。  好了,灵魂。灵魂是心意识中的心呢,还是意或者识呢?这是问题来了。  那么讲识,什么是识呢?在古文里边注解,只有一句话:分别的是识――分别心,有思想;不分别的是智,智慧的智――般若。我们有妄想分别这个就是识,唯识的识;不起分别妄想那个是智,就是般若、得道的智慧。但是这是明朝这位大师憨山大师讲的话:“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那么憨山大师讲这个话,(是)学理上的;在唯识的范围,你们注意啊,叫做什么?他讲的话叫“观待道理”。(师指点板书:观,观想的观。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待,对待的待。道理。)不是证成道理。(师指点板书:证果的证,成功的成,证成道理。)唯识要注意哦!唯识有些学问啊,是理论上的、逻辑的、哲学的。换句话说,止观、观待,智慧上要看清楚,分别得清楚的很,一点不能含糊的。有一点含糊,你所证果、证的道就不对。  但是,有些人可以证果了。观待道理不清楚呢?证的果位低,他不能证入大乘菩萨,证个小果位。他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二不知其三。  所以憨山大师讲“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我们可以说,这两句话在唯识学家也常常引用,认为是了不起的名言。――不然!不一定是了不起的名言。这只能属于观待道理的说法。证成道理的说法,还并不太承认这两句。  好了,我们晓得《华严经》也经常提到心识的问题,譬如我们常常念的这四句话是《华严经》……[录音中断]  如果是现在人所了解的心理的心;我承认你们现在前面都没有茶,你们现在眼睛闭起来打坐,心里想一杯茶,泡得好好的放在前面,想想看,想得出来吗?想不出来,就不是一切唯心造。你造不出来嘛!你心想发财,偏偏蚀本;心想飞起来,偏偏爬不动;心想病好了,病偏偏加重;怎么叫一切唯心造啊?那么说佛法的哲学是骗人的喽?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骗人的!那么一切唯心造这个心是什么心?这要搞清楚了,对不对?这个是实证问题啊!  等于我当年年轻学佛,跟金陵大学一个心理系的系主任,叫倪清源,老一辈子都知道。我们两个谈,那个时候他也研究。他就谈――你说他反对佛学?不。他拼命在研究唯识,正在开始。后来他就(说),“证成道理”他说没有办法求证啊!他说我们现在讲――当然他是老牌的美国留学生了,他跟我们谈话在金陵大学里面,他就把桌子一边讲一边他就这样的,很实际,书啊什么都拿开了,桌面上光光的;他说:“哎,请你――你现在是学禅的,你给我坐在旁边打坐,想一个金的鸡,黄金的鸡,这个鸡的屁股啊生一个金蛋,一天给我生一个金蛋在这个桌子上。现在我桌子上空的,你无中――真空――可以妙有,你给我一切唯心造,造一个出来!”  大家都没有法子!  好嘛!科学就是这样求证啊!他说你一切唯心造,造出来嘛!你说哎呀我现在想一个事情,想想很伤心,所以我眼泪哭起来了,这也是一切唯心造――他说那是普通心理学作用啊,何必要你这个佛法呢!你说我痛的时候念起阿弥陀佛,开刀的时候不痛了,念佛念得专心,忘记了――他说那是精神统一了,忘记了时间的感受,心理学很容易解答嘛!他说何贵于你这个佛法呢?  我们当年学佛法碰到这些都是打硬仗的呦!问题不是说“信就好”。  是啊,我也要信哎!你信,你这个门里头关的是什么东西啊?你打开给我看看好不好?我不进去,你给我开一点门缝了,我知道有东西我就信啊!你不能乱讲啊!佛法是讲求证的呀!假使求证不到,那同普通看武侠小说一样:一道白光,嗬,就飞到那个山头去了,他的头就掉下来。那我都会想,那有什么用啊?!  所以这个心是什么心?  刚才也提了,这两天这个朋友找这个尸体,也是心意识的大问题啊!那么他有个问题你可以解答。他(曹先生)死了刚刚过三天,尤其是这个横死的,他中阴身没有离开;所以中阴身就具备了五通,尤其加上他儿子、朋友在旁边,藉这个真诚的、藉这个心物的力量,他就可以发挥作用。如果他平常修养高一点,岂止尸体上可以流血,尸体上还可以起别的花样。这是中阴的道理。  那么这个问题啊,将来唯识学里头都有的。现在我们又回转来,这个心是个什么心?意,我们晓得,现在我们思想的,现在所讲的心脏的、脑筋在想的、这个脑里头在想,知觉与感觉,这个统统是意识状态;这不是心,这是意识作用,第六意识作用。乃至我们身体内外,这个两手一举,身体,科学上晓得人体这个光圈,这个所达到电感光圈的范围,包括脑子的思想、心理的感觉知觉,统统是意识的范围,第六意识范围。所以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不是第八阿赖耶识,是第六意识。  你们特别注意啊!不要把心理学现在讲的下意识当成佛法的第八阿赖耶识,那你是错到外婆家里去了,大错而特错!我看有许多新的佛学文章就这么写法。那真是――哎呀,恐怕有三副牙齿都笑掉了!就完全不对了。这是意识范围。  所谓心的范围呢?――第八阿赖耶识的范围。这个范围是包括三界宇宙、心物一元的,形而上一体。最难研究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了。但是我们这一次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地深入。尤其你们想打坐学佛做功夫的,你们想念佛往生净土的,这个理透了以后,必定往生。  这是心、意。  识,是个什么呢?没有办法比了,这个识。我们只能作一个什么东西比呢?  大家都晓得大海,大海我们看到过没有?明光法师你看过海没有?没有。我都没有看过,你还看过?我年纪比你大。学唯识就在这里,“因明”。我们是看到海面上这个水。海是个什么?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这许多咸水累积起来这个东西叫做“海”,海是个名称,这是个名;这个名代表这么一个相、一个现象。实际上我们说船走在上面,不过是在水的皮上走。叫它在海上走,在因明的观念是错了。在文学观念是可以,对不对?你懂了吧?(师问下边的同学:你们学科学的,应该懂了,对吧?)所以你说真的以逻辑因明来讲,你看过海没有?谁都没有看过海。看过有那么大一个地方用水堆积起来,说,我们人为地假定它有一个名词叫做海,是这么一个现象,这是个名相而已。  对于海,好了,我们了解了这个名相。这个海,我们看到海上有浪,对不对?看到浪上面有浪花有水泡,对不对?这个都有,啊。你看到海动过没有?这话你不敢答了,我可以代表你答,因为你没有研究过海洋学。海水深部根本没有动,只是上面表层的波浪在动。海水深处也没有涨落。对不对?上面波浪在动。假使把这个波浪是当“意”,我们思想就是那个海水波浪的“意”。那么海水上面的、波浪上面的小浪花那个东西就叫做“识”。这是比方,这是因明里头是“宗因喻”这个“喻”的作用。我现在这个说法,学因明、学逻辑的就晓得这是个比喻,因为没有办法把这个话说明,只好拿比喻来说明这样叫做“识”,心意识(的识)。所以“唯心所造,唯识所生”啊!这个是识。  但是,你说我们晓得,唯心可以造成这个物质境界,所以“境风吹识浪”,怎么会造成这个境界呢?(怎么会)造成物质?我们今天科学对我们有很多帮忙。你看一个海水的浪花,天然构成的,有一种石头,你们看到过没有?海边的人都看到过。海水上面,海上是浪,第一重,这个我们比喻它是“意”;浪的上面有浪花,还有细的浪花,(这个比喻为“识”。)  (第1集完。妙音缘、hzb录入,玉树临风三校完。)  唯识与中观(二)  ---唯识与中观  ……“境风吹识浪”,能够成就一切东西。所以我们的业力构成,生命的根源、生死的构成,把心意识这个道理非要彻底研究通不可。  比如我刚才叫这位同学出来讲,前五识的“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这个我们就要作实验。  怎么叫“合三离二”?我们的眼睛看东西,看见东西,照唯识来讲九个因缘才能看见,缺一不可。有眼睛,有眼神经,有眼识,有光,再加上空间,要有距离DD空间嘛,这样才能看见,要有个空。这个空是有相的虚空DD空间。如果眼睛这样(师做动作)没得空间,眼睛就看不见。所以眼睛(看东西)要空。  耳朵只要八个因缘,因为它不需要光,但是耳朵要空间。那么哪三样要合拢来才能起唯识作用?呼吸,鼻子,鼻识要呼吸,进来给鼻子来碰到、合拢来。鼻子需要合拢来,它不需要光,不需要空间,所以这个鼻子只要七个因缘。嘴巴要吃东西知道味道,也只要七个因缘。身体的感觉(也只要七个因缘),因为它不需要光,不需要空间,有了空间反是没有感觉了,必须要挨拢来才有感觉。身体譬如说,我们陈教授坐在这里,陈教授我说我揪你一下,因为我们两个有距离有空间他不会感觉。必须要揪到身上才晓得感觉。  所谓“离二”,眼睛跟耳朵必须要空间的。鼻识,舌识(嘴巴)、身识要“合三”DD这三样要合拢来。“合三离二观尘世”。你看世上的人们只晓得自己哎呀我会想我会感觉――愚者,他不懂。“愚者难分识与根。”唯识这个识在哪里?难道它是神经作用吗?既不是神经又不是细胞又不是什么,这个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感觉神经反应、细胞的反应,这是根源,这是六根六体上的根,不是识。识,它起作用是靠神经啊、靠细胞啊、靠生理的机能啊,靠那个东西的后面有个东西,叫做“净色根”。像是洪医师,我们大医师在这里给你们上医学的课,我从扩音器听到洪医师跟你们同学的论辩,再三告诉你净色根是什么东西。洪医师上一次告诉你们“净色根”是什么东西。这个“净色根”。  “五识同依净色根”。“净色根”,说它是神经的细胞也不是了。这微妙的很呐!“五识”要靠这个东西起作用,我们讲到这里再讨论。那么,今天我们还没有进入正题。  首先跟大家讲,我们这一次动机,为什么要研究唯识法相与中观?中观又是一个问题,求证的、修证的功夫,唯识是唯识、中观是中观。换句话说唯识法相的学问是世亲菩萨、无著菩萨、弥勒菩萨这个系统;中观般若是龙树菩萨这个系统。这两个综合起来才谈修持、修证。  那么因讲了这个序论,说为什么这一次要研究这个,然后对于现代人类文化衰落,等于现在人,文化、整个的文化是个空白。我们怎么样对时代文化思想,挑起一个良心上的责任,如何自己来求证这个东西,尤其对于佛法的正知正见。那么第三,我们才顺便讨论到研究的方法,要把《楞伽经》,还有这两天我找我们那些管出版的同学在赶印,赶快来印这个《成唯识论》单行本的原文,大概下个礼拜可以印出来。我们大概这一次的方向是走这个路线。  所以希望你们诸位把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背来。前五识,它三首诗,这三个偈子。他把八识分为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他都是三首偈子,前面两首偈子是讲那个识的作用,后面一首是讲怎么样修证到这个识境界变成证道的境界。  譬如我们前面前五识的颂三。前五识,就是我们眼睛、耳朵、鼻子、身体等。这首偈子: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请你们注意,大家修持,我们坐在这里打坐,为什么身体没有办法忘掉,丢不开?受这个肉体的限制。肉体的作用,前五识――眼、耳、鼻、舌、整个的身体,前五识。你要能够修持到变相,色身都转变了,整个把这个肉体能够修持变成空了――“唯后得”,要得到后得智的时候,菩萨到八地以上才能转。“果中犹自不诠真”,果位上的罗汉没有办法把身体变得了。但是这个人体不是另外的物质哦,心物是一元的哦。  可见果位罗汉转了内在的意识以为“心”转了,实际上肉身没有转哪!还是没有转了整个的身、心,是“果中犹自不诠真”啊!他对于真如道理还不知道。  如果是大菩萨的境界,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立刻把肉身就转了,前五识。“圆明初发成无漏”,证得无漏果。  “三类分身”,然后这个肉体可以千百万亿化身出去,度众生。“三类分身息苦轮”,可以化身在地狱、化身变畜生、化身变饿鬼,才能够度一切众生。“三类分身息苦轮”。每第三个偈子都是讲那个识证果的境界,都告诉你了。  只是我们大家一般现在讲唯识啊,因为学者讲唯识不敢碰后面这个偈子啊!韩老师讲,不要说没有修定,连打坐都不会打,打坐两条腿翘起来还可以顶住下巴的,他还敢讲“果中犹自不诠真”啊?!  所以唯识法相是求证的,不是空洞地讲理论,是佛法的中心。我们今天就到这。  重要的序论向诸位要讨论,先报告的。不过后来经过再三的考虑研究,我们这次要讲唯识学的这个序论啊,在大家研究的这个熟悉、熟练的程度,好像很有困难。因此,我想放到中间或者放到后面我们来做讨论。  现在发现,我们同学们,甚至于外来诸位居士们,关于唯识的《八识规矩颂》还不清楚,还不深入。那么,后来我们这一次的《成唯识论》的困难增加了很多。所以我们现在只好牺牲一两次的时间,把这个《八识规矩颂》再要讲一道,简单地讲一道。至于这里的住院的同学们,《八识规矩颂》这一次讲完了,希望(学得)非常仔细哦!不但将来口试随时能够答得出来,笔试都能够默写背得出来。不是为了学问,是为了自己修证的,有极需用的道理。  总之关于这个唯识方面,有两个观念要认清楚。佛学里头之所以有唯识这一门学问,这是佛过世以后八九百年之间,等于我们中国历史的东晋时代、两晋这个时间,整个的完成同昌明;再加上几百年的修习研究,一千多年,就是中国历史唐代的初期、初唐,唐太宗唐高宗这个时代,经过玄奘法师的细心的翻译,把它构成了中国唯识宗的一个大系。这个也就是整个的佛法,显教、密宗,甚至于说各宗各派包括世间法,必须要知道的一个学问。  尤其是现在,现在文化整个没落了,甚至于说,中外各个宗教哲学都在破产的状况中。几乎人统统被唯物的思想――尽管不懂唯物思想,因为科学的发展,工商业、科技的发达,人自然迷惑在唯物的这个环境中。少数各方面讲精神玄学的,乃至精神科学的,如何脱离物质世界,而能够找到人的生命的本来的,都在摸索,但是非常混乱。  所以不管在哪一方面,唯识的了解都非常重要。唯识里就有两个道理:我们晓得要研究唯识,第一个就要研究一部主要的论著,所谓《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这部书在佛学里头、佛经《论》部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课程,一般讲修持的同学,我希望都不要放过了。《瑜伽师地论》之中分十七地。瑜伽就是现在一般讲巴利文的后代的梵文翻译,在英文里叫yoga。所以经常说一般人以为学这个动作,打坐啊、练身体这个就是yoga。Yoga的意思、瑜伽(qié)的意思,那个是身yoga,作这些动作啊、打坐各种姿势啊,这叫做身yoga。还有念咒语是声yoga,修声音的瑜珈。印度本身的心瑜珈――心yoga没有了,所谓心的瑜珈――真正的瑜珈,都到中国来了,就在佛学里头,这部《瑜伽师地论》。  讲到这个说明,我们要注意的,瑜珈我们为什么翻译成“yoga”?在古代的梵文里头,一般人修持,拿中国话来讲:修道的人。这个道不一定讲道家的道、佛家的道或者哪一家的道不管,这个道是个代名词。在印度来讲一般出世讲修持的人,都叫做修yoga,瑜珈(jia1)。拢总叫修道,就是瑜珈。那么真正一个人,专门修道有功夫的,这叫“瑜伽(qie2)师”,不叫yoga,叫瑜伽师。“师”是中文翻译它的意思,那就不叫瑜珈了,叫“瑜伽”。所以中国的佛经里头有“瑜珈(jiā)”、“瑜伽(qié)”两种念法。换句话说,“瑜珈(jiā)”就是yoga了。这是一个修道的统称、总称。一个是修持,有所成就的,那叫瑜伽。所以瑜伽师,就是说在修持有所成就的人。由一个普通人修持而到成佛,尤其佛法,他把整个的佛法,由人到天;由人天之际,到达如何证小乘罗汉的譬如声闻缘觉的果位,乃至大乘菩萨道的果位,如何成佛,他的著作里头分成了十七章的范围,所以叫作“瑜伽师地”,一地一地,就是一层一层,一个层次;这个“地”代表层次,所以是《瑜伽师地论》,一共有十七地。  那么假使你学佛的观念不要搞错了,大乘菩萨分十地,为什么《瑜伽师地论》分十七地?不是的。他这一部的著作里头就是分十七个步骤,说明了由一个人如何到达修持成佛,要成就这个阶段分十七地。  那么,所有唯识宗,《瑜伽师地论》是他基本的一部大论。把印度的佛学,由释迦牟尼佛起,显教、密宗各宗各派的修法的大原理以及方法统统拢装在内了。所以真正要研究佛学必须要研究这一部书。它是真正的佛学大纲,也就是真正的佛学概论。  那么,所有的唯识的道理是《瑜伽师地论》的前面,“五地”,最重要的说明,是唯识。前面五地,分成哪个五地呢?前面第一地第一章,就是“五识身相应地”。就是人的五官,五官这个作用(五识身)相应地。“相应”就是yoga、瑜珈的意思。怎么样是相应、互相感通感应,这个是第一地。  第二是意地,意识地,意地的在《瑜伽师地论》包括最多了。我们特别注意这句话。就是“意”,我们这个能够思想的意,就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第六意识地这个唯识所形成的,唯心唯识。  那么后面三个地:“有寻有伺地”、“无寻有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个“寻伺”的道理,这两个字古代的翻译(这个我们先报了,免得他等着写黑板),还有“有余依地”、“无余依地”,就是说证得涅的,如何“有余依”、“无余依”。那么这样合起来,这几地,它唯识讨论的,这五种最重要。至于说中间,所讲到“三摩涠嗟亍保绾握嬲枚;“非三摩涠嗟亍保话闳舜蜃叽砹说模皇鞘ゾ常晕嵌āR灿行鹗觯治龅煤芫辍!坝行牡亍保趺唇杏行?“无心地”,禅宗经常说证到无心,怎么样是无心?所以涅,“有余依涅”、“无余依涅”的道理在哪里?那么《瑜伽师地论》一共十七地的一百卷,好像古今以来研究唯识,很少有人把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不要说研究到滚瓜烂熟,把他好好看完的人就很少,几乎看得你会不懂了。第一文字的关系,文字的翻译特殊;第二太科学化了,逻辑的层次太严密了。  尤其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不大喜欢搞逻辑,大致上是酱油跟醋俩差不多。所谓指头一举就开悟了,这个中国民族很欢迎;究竟悟了没有悟了不知道,反正当成悟了――“啊,这个很好!”所以那么分析的精详是不大欢迎的。不大欢迎的原因,第一,就是说这个民族缺乏逻辑科学的头脑,也就是刘教授前天也讲得缺乏,我们大家惯性,并不是我们没有。没有经过这个教育严格的训练,数学的头脑、科学头脑太缺乏。第二呢,我们的天生有一点马虎,所以很少有人研究完。但是你们要注意,真正讲修持,尤其对现在这个时代、未来的时代,《瑜伽师地论》是更重要。  这个《瑜伽师地论》十七地一百卷,同华严经一样的多,比华严经还多,华严经只有八十卷。《华严经》的翻译有两种,一种叫六十卷的华严,先期的翻译;后期翻译完备的叫八十卷的华严。可是《瑜伽师地论》是一百卷,讲卷数,本书更多。  那么《瑜伽师地论》这一部书道理、重点在哪里?讲修持。“修持”名词在唯识学叫做“证成道理”,我们上一次提到过。不过这些名词希望大家再记得,“证成道理”,(证明的“证”,成功的“成”)修证完成,这个道理――怎么样修道,能够证到这个道。不是观待道理,也连带着观待的道理。这都是唯识学的名词。  什么叫观待道理?观,就是观察;待,就是相对的。换句话,证成道理是功夫,观待道理是思想。所以讲唯识学有些是观待道理,在逻辑上分别得非常清楚。但是照修持做起功夫来,这个观待道理配合这个证成道理,事跟理两个真合起来,这是非常难的,非常非常难!因此我们一般后世以来,研究唯识学多半落在讲观待道理上。所以能够把唯识学配合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学密宗、学禅、学什么,观待同证成道理配合起来的,几乎很少。  譬如我们晓得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学禅。禅,都晓得基本上达摩祖师吩咐的是依《楞伽经》为印心根本。《楞伽经》就是唯识宗的主要一部经,也是禅宗的主要一部经。换句话,各宗各派都离不开的这一部经。那么,它重要的是在证成道理,修证完成。那么,同时密宗呢,学密宗的人对于《瑜伽师地论》、《楞伽》、《华严》等等都非要彻底了解不可,不然密宗学起来很危险,多半学成外道,学成魔道。学成外道是很客气的,走入魔道是很容易。  为这些道理,所以我们把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一定先弄清楚,这是初步的,等于说学唯识学,它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玄奘法师因为唯识学,讲唯识有那么的困难,所以他翻译了这些以后,以自己的心得、了解,再把唯识的大纲的纲要,简要――不是详细的――简单的要领,归纳又归纳,所以他作了这个《八识规矩颂》。我们想,《八识规矩颂》大家现在手边都有,就是这个《楞伽大义今释》上面有的。《八识规矩颂》有个《贯珠解》,这是几十年前一位研究唯识的居士范古农,稍加简单明了地注解,他这个注得比较更简单更要好。诸位假使没有书的,在座有书的可以跟他换一个位置,帮忙一下,没有书的找有书的旁边去坐一下。  那么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他把八个识分成四个部分,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给它作三首偈子,分三部分。  那么我们晓得,第一要了解玄奘法师为什么把八识分成四个部分来作偈子呢?这个就是学唯识首先要了解的。唯识学认为一个人、普通的人成佛,普通的人、凡夫的心,结果成佛;不像别的宗派说,把人――譬如说我们普通人都听到禅宗是空的,或者说学佛是空的,空了就成佛,这个观念很错误的。空了就成佛啊?是什么人的见解?是我们一般人自己下的注解,不是佛说的注解。佛经上很少找到说“空了就是佛”,没有这个话。这是一般人自己对佛学错误的见解相传。况且你还空不了,没有修空了的。  那么怎么样能够空?这个空这个问题,依逻辑来讲,什么叫做空?空有很多种啊。譬如说这个虚空也是空的。譬如像我们现在拿唯物的思想来讲,一个东西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没有了就是空的;人死了,死了就死了,死了就没有这个人。那么这种这样叫做空吗?这个空在佛学叫做“断见”,断掉了,这个东西没有就没有了。所以空有很多种。拿般若经来讲,空,一直连下来有十八个空。你说“空了就是佛”,是哪一个空啊?拿我们来讲,空间也是个空。理性观念上对于这个东西没有了也是个空。没有了是绝对否定了;没有这东西就是没有了。  那么拿我们意识境界闭起眼睛来,觉得脑子不大思想,清清净净地、迷迷糊糊地,那个自己认为也是空――这是你意识境界,是你第六意识的现状,并不能算是空。你如果认为这是空,你大错而特错!如果这样认为是空,打坐下去呢,越来脑子越白痴了,会糊涂了,将来什么东西也不会想了。所以依佛经(讲)的果报,坐起来迷迷糊糊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感受,坐在那里以为自己是空,坐久了,他生来世是变猪,变成头脑没有思想的东西。不要说他生来世,假使一个人在昏昏噩噩以为我自己这样空――住久了,三年以后,你文字都不会写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思想非常迟钝。这不是空。这是意识停留一个无记位,丧失了记忆力。你意识可以把自己丧失,造成丧失记忆力。所以偷懒的人、不肯用脑筋的人,往往智慧出不来。这个脑筋是越用越出来,它不用了以后,它慢慢就变成什么智慧也没有,一天就是这样,懒洋洋的,就会到这个程度。所以人到了自己整天脑子灵光出不来,慧力出不来,可以说前生你走这一类的顽空境界走惯了,所以脑子会笨,思想会笨。我讲脑子是借用的名词。  所以佛法不承认这些乱讲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以后来又批驳。  所以唯识告诉你成佛是“转识成智”,只有这一转。是一个东西,把你转过来就成佛。凡夫也是人,佛、圣人也是人,转凡夫成圣人,只是这一转。所以转识成智,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识,在圣人得道叫做智,智就是般若,成所作智――前五识。第六识意识转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我执的这个作用,转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这叫“四智”,转八识为四智,这是凡夫成佛。转识成智,这是唯识的道理。所以成佛的了,不是功夫的了,是智慧的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智慧成就是转八识为四智,转识成智。  所以玄奘法师以八识分成四智的四部分,每一部分写三首偈子,他所以写了《八识规矩颂》。颂就是佛教文学,非诗非词,又像诗、又像词,是印度的文学的韵文与中国文学诗词的韵文的参合拢来一种变体,所以在佛经里经常有颂、偈,这是印度文学、佛经文学与中国诗词文学参合的变体的一种作品。  那么八识转四智呢,我们晓得,顺便也提到禅宗里头,说六祖到底是开悟的人,六祖就讲过,转八识为四智,转其名而不转其实。还是这个东西,转了,转其“名”,这个理上转了、名词上转了、现象上转了,这个实际本质的还是这个东西――转其名而不转其实。是这个道理。  那么,现在我们大概介绍一下,先把这个《八识规矩颂》了解一下。  第一首,第一个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所以有些同学我要你们背啊,你觉得很痛苦,背是很痛苦,不要说是你,我认为背书的记忆力比你们都高明,当年我要背这个的时候也很花时间。因为它不是诗词,很拗口。但是一个方法,你必须要把它背来。这个背呢,不像诗词的背法,好的文章情感上背很容易就背来了。这个东西是理性上背,要分析地背,你就背来了。所以往往看到是四言八句,你也总想读诗一样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啊……”用感情去背,绝对背不来。  现在我们提到前五识这个偈子,看下面注解――“性境现量通三性”。我们先讲这几个名词,我们先拿现量这个名词来讲,这个名词必须要讲一道,因为有许多新进的同学,好像又听过又没有听过,一看,听这个课很吃力的,所以……  唯识学有三量,这个“量”有三量,这个名词必须要记得:现量、比量、非量,这三个量要记得。实际上还有个名称,在三量以外还有个“圣教量”。  我们晓得,这个现量,“量”是什么东西?首先要搞清楚,量是一个逻辑上的观念。勉强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范围”,也可以说它内涵的意思,拿逻辑来比方,量是这么一个意思。[录音中断]  ……这个是眼睛当时的现量。等于一个照相机对好了一个镜像的镜头,这个是现量,照相机就呈现出来,这个叫现量、现量境。呈现出来。好了,我们晓得现量是这样。  那么现量在唯识学上的名词,用处最多是意识方面的比方。意识方面这个三量比方用处比较多。因为说我们这个意识的现量,意识就是我们譬如讲打坐吧,我们拿证成道理来讲,作功夫求证,一个人打坐坐起来,六根一摆,身体腿一盘,手一收,这个时候;也不要念佛、也不要修气功、也不要念咒,什么都没有,这一刹那一摆的时候,心里头什么都不去分别,这一刹那之间,就是六根的现量摆在这里。里头没有思想,可是都知道,这是意识清净的现量,意识境上的现量。  所以像我们参禅的,或者修密宗的,或者是修净土的,譬如净土宗经常讲一句话:念佛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念到阿弥陀佛都没有了,念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了;不是想不起来,没有阿弥陀佛这一念了。可是你说我睡着了?――不是睡着,很清醒。那么心里有别的杂乱思想没有呢?――没有;杂乱思想都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了,他这个时候就是意识的现量。  那么这种现量的境界,参禅的,修密宗的,乃至于说念佛,经常会呈现。实际上有时候人,普通一个人乃至一个写文章的文人,一个艺术家也经常碰到这个境界。一个文人,思考一个问题,想写文章,写写写……有时候下笔啊,笔拿着,呆住了,好像怎么没有思想了?可是说,前面一个人过来知不知道?――知道啊!街上有车子听见了?――听见啊!什么都知道。知道以后,可是呢,一下好像停顿了,也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很轻灵,心境很空灵。这个情况是意识的现量。  所以一般学佛的人,乃至一般哲学家、心理学,把这个第六意识的现量到达了这里,加上自己意识的比量,比量就是比较性的,“哦!哎哟!这个就是道!”这个是比量。怎么比量?比量都是你那个原有的知识比较性地、相对地来下注解。  所以世界一切的学问、一切的理解都属于比量,没得现量。到现量来的时候没有比量。  勉强拿逻辑来讲,这个心理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  那么现量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识这个现量境界,就是我们普通讲,六根大定,六根清净,不过是现量而已;“一念不生全体现”,意识的现量而已。乃至密宗所讲的,像西藏的密宗最高的无上瑜珈的大手印,这么一拍之下,万念皆空,认为这个大手印是道――实际上还是第六意识现量而已,没有什么。不过有许多人因为在这个地方悟到,认为就是悟了。这个时候的悟了,大家没有智慧的比方,他就错了。这个是现量中间你起了一个比量的念头了――“嗯!这一下是空的,这个就是道,这个是本来面目。”实际上,这个是比量的作用。  所以现量在第六意识上用的最多。我们第六意识,平常我们所有的思想,任何的学问(都是属于比量。)[录音中断]……比量就是分别意识了,就是意识在分别。那么这个意识的分别,习惯性地,譬如我们一个学哲学的人,经常他讲话、他的动作,乃至于作人,我经常,因为我们也教哲学,经常我都笑那些哲学系的同学,你看那个一身的细胞都变成哲学了,那个样子都是哲学味,神里神经兮兮的样子。他那个比量的意识已经形成一个意识的形态了。就是说每一个思想,他构成一个习惯了,所以我们现在心理学一般的翻译,叫“意识形态”。这个习惯性的意识,这个比量的作用,已经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形态了。这是凡夫境界的心理,都属于比量。  实际上,我们这个现量,第六意识,那么,我们加上――唯识都讲到这里,我们现在讲的唯识(是)我的唯识了,就是告诉大家,经典上所有,包括哪一个经啊……太麻烦了,简单明了告诉大家。一般人讲唯识都在观待道理上说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况且还难到达。如果拿证成道理来讲,你这个现量也就是比量,这个意识的现量是比量。这个道理。  所以你们这个,在我们住院的同学听唯识,要非常非常注意了啊!如果真好好地听,大概你们这个课程下来,你们的思想智慧要开了。不用心是没有办法的,这种地方处处(要用心)。所以要给你们开逻辑的课,就是训练这个思想的观待的这个头脑习惯。  刚才因为我讲到这里,我说严格地讲起,意识的现量也属于比量,有一位同学坐在后面在点头,因为他已经领悟到了。那个当时一念清静,你只要晓得这一念清静,认为这就“是的!”,这个“是的!”这一念已经落于比量了。是的、非的,对待的道理出来了。(这是现量和比量的道理。)  接着这个三量的讲解。  至于“非量”呢?“非量”有几个解释了。我们普通的人,一般不管你学问多好,乃至于说拿唯识的道理,一般哲学家没有悟道、证道以前,你哲学家、逻辑学家、不管你什么高明,统统在比量的境界,没有得道。意识的现量都没有拿到。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西方有名的哲学家笛卡儿讲了一句话:“我思即我存”(我思故我在)――因为我有思想,所以我存在。这句话拿唯识道理(讲),他在比量上玩,意识的现量都没有看到。意识现量看到的时候,意识现量那个时候不起分别,无所谓我思了。所以有我在思想,这个思想――这个是意识作用,这个意识是比量境界,不是现量。那么至于这个乱七八糟的思想,乃至于说一般有精神病的、神经病的那一种思想,一个人或者是受情绪影响,思想想歪了的,一个人想到无缘无故情绪、生理情绪变化影响,受它的牵起走,或者是今天非常高兴、非常悲哀,乃至于想自杀,乃至于有时候高兴起来,“几度心狂欲上天,每回渴饮思吞海”,好像海水都煮上酒杯一样喝得下去;“几度心狂欲上天”。这一种境界――非量,非正常的思想。可以说是幻想。幻想的境界所呈现的属于“非量”。我们拿这个三量先作介绍,先来研究意识境界。  所以这个三量,我们现在是讲唯识名词介绍,有个范围,啊。这个三量很重要。  但是唯识学进一步讲呢?我们现在介绍的,拿第六意识做个目标,说明这个三量的作用。可是唯识所告诉我们呢,整个的这个世界,宇宙万有这个世界、物理世界,以至我们的身心,一切摆出来,这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这问题来了。  这个整个的世界,这个宇宙万有,太阳月亮星星,山川人物草木,乃至云怎么样飞、风怎么样吹、水怎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周常活动地下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