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打架,那到哪里能找武术培训基地高手比武?

传统武术能否经得起“打架式打假”?|武术|徐晓冬|武林_新浪新闻
日前,一场不到25秒的比武大赛刷屏网络。这场备受关注的比赛,胜者一方是号称“中国综合格斗MMA第一人”的徐晓冬,而负者一方则是雷公太极掌门雷雷。“要对中国武林去伪存真。”赛后,自称为武林“打假者”的徐晓冬一番话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中国多个门派前来约战。他还表示,太极拳本身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太极操,不是武术。(中新网5月3日)崆峒派、武当派、少林寺……随着一干亦真亦假的武林高手们的纷纷应战,江湖上的一场血雨腥风似乎在所难免了。嗑瓜子看热闹的自然热情高涨,只是无论结果如何,能打出个所以然来吗?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体校教练,徐晓冬之所以能迅速引爆舆论场,离不开以下三点:一者,以无名之辈的身份挑战被央视加持过的太极掌门,身份差距悬殊;二者,不到半分钟就秒杀在地,结果足够戏剧性;三者,徐晓冬得理不饶人,向整个武林叫嚣,直指传统武术就是一场骗局。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这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整个武林又当如何面对,如果还有武林的话。遗憾的是,徐晓冬挑战的是各门派掌门,至今应战的却多是弟子和身份存疑的“护法”,难道果真如徐晓冬所言,当今武林高手只是徒有虚名,那些花架子根本无力抵挡一个业余格斗选手的进攻?这是公众的疑惑,更是传统武术走到今天必须要面对的追问——武术究竟还有多少实战能力?炒作也好、不屑也罢,如果不能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无疑会对武术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诚然,无论双方由谁出战,皆不可能一战定乾坤,但如果总是回避实战,则不免令人担心,今天的传统武术确实不能打了——它可以是艺术、是哲学、是健身运动,但实战真的不灵。其实这也很正常。正如李连杰所说,所有的武术套路都是花架子,主要是表演性质。打人首先是犯法的;其次,再厉害的功夫,也肯定比不过一把枪。以前的人学武主要是为了生存,不是要做武林盟主,是要混口饭吃;现在的武术则是一项体育运动,在规则范围内比赛,拿了名次好挣钱。还有一点很重要,无论拳击还是格斗,都立足于一对一的实战训练,而且总是在与同量级的高手比赛。反观传统武术,总是强调自我修炼,即使切磋也是不以胜败为目的的点到为止,实战能力退化也是再正常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即使打不过现代格斗高手,也无法抹杀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相反,如果继续利用公众对武侠文化的喜爱将自己包装成绝世高手,甚至如闫芳等大师一样夸张作秀,则只会让武术蒙羞,令公众生厌。在此意义上说,打假也是必要的,打的是虚张声势,是借武术之名敛财的江湖骗子,而这,可能恰是当下武林最需要的。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武术圈内人士如何从实战技击角度分析吴公仪vs陈克夫这场公开比武? - 知乎438被浏览263797分享邀请回答159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中华武术探秘: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真的有绝世高手存在吗
导读:每天清晨,公园,湖边,广场……只要有人晨练的地方,就有人打太极拳。
  因为打拳的多是老人,于是太极拳被人蔑称为“老头拳”。
  “老头拳”慢腾腾,软绵绵,这是武术吗?能打人吗?
  遭遇质疑的不仅仅是太极拳,无论少林外家拳,还是武当内家功,都面临这样一个疑问:你还能打吗?你到底有多厉害?
  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各安其位,沉默不语。关于它们的高与深,都是别人在传说。
  中国武术也是如此,高手大师,门派绝学,轮到你我闲谈时,已是传
每天清晨,公园,湖边,广场……只要有人晨练的地方,就有人打太极拳。因为打拳的多是老人,于是太极拳被人蔑称为“老头拳”。“老头拳”慢腾腾,软绵绵,这是武术吗?能打人吗?遭遇质疑的不仅仅是太极拳,无论少林外家拳,还是武当内家功,都面临这样一个疑问:你还能打吗?你到底有多厉害?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各安其位,沉默不语。关于它们的高与深,都是别人在传说。中国武术也是如此,高手大师,门派绝学,轮到你我闲谈时,已是传说。擂台上的较量1月18日晚上,2011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在哈尔滨举行,最终中国五名选手全部取胜,就连普京保镖穆斯里穆也“俯首称臣”。中方5比0完胜俄方,报了去年0比5输给俄罗斯的一箭之仇。然而,在这次完胜的背后,还有很多不愿被人提及的事情。在85公斤级比赛中,付佳纯对决普京的保镖穆斯里穆。后者不仅多次夺得世界冠军,更在2006年重庆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上先后战胜了散打名将薛凤强、张亭宾、巴特尔和青格勒,荣登当年王者宝座。付佳纯多次被对手打倒,仍顽强应战,最后靠优势微弱的点数获胜。结果一出,观众席当场就是一片嘘声,事后网友更是指出“裁判吹黑哨”。然而,比赛就是比赛,尽管搏击现场看上去中国选手相对弱了一点,但按照比赛规则他从点数上获胜了,这也无可厚非,要怪只能怪规则。陕西选手冷鑫击败俄罗斯悍将别勒托夫,则是付出了右小臂粉碎性骨折的代价。比赛第一回合,冷鑫一记重拳砸向别勒托夫头部,后者一个躲闪让冷鑫的右臂直接打在了对方身上,由于拳头受力角度已经错位,冷鑫右臂当场骨折,为避免被对方发现破绽后惨遭KO,冷鑫硬是咬牙坚持,直到最后以点数获胜。在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的疑问下,“点数”像浮云一样乘着神马及时赶来,于是一切都OK了。,河南卫视“武林风”主持人郭晨冬透露,曾在该擂台所向披靡的“中国少林第一武僧”一龙,在美国阿拉斯加哈瑞斯大酒店的中美搏击大赛中,被美国特警队长阿德安·格罗特一拳KO。消息传出,一片哗然。尽管少林寺出面澄清一龙不是该寺僧人,仅是在少林学过武术的俗家弟子。但一龙击倒过的对手,除业余搏击高手外,还有日本修斗比赛冠军、欧洲跆拳道冠军、乌克兰泰拳冠军等。然而,一龙的失利,却让中国功夫的鼓吹者们坐立不安。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云遮雾罩。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所长乔凤杰教授说,将一龙个人的失败与中国武术的兴衰联系起来,没有道理。少林寺外联处负责人则表示,少林寺的功夫好手多的是,但他们都在潜心修炼,不会露面。乔凤杰认为,当下中国武术可以分为两大块: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是根据比赛需要设定一定的规则,虽然看起来仍是武术的动作,可性质变化了。传统武术,就是中国几千年流传演变下来的这些功夫,没有任何规则限制,讲究“一击必杀”。不过,这些功夫当下主要存在于民间。“身负中国功夫绝技的高手们,是不会出来比赛的。”乔凤杰教授说,因为要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必须耐得住寂寞,修身养性。“在现代社会,有武术高手存在,他们的功夫是深不可测的。不过他们也一定不会出来,不会宣传自己。”河南省体育局武管中心主任助理陈沛菊说,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目前的武术世界,最是恰当。话是这么说,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更希望看到露面的“真人”。埋藏千年的古墓都可以挖出来重见天日,满足时人的猎奇之心,民间武术高手为何就不能被人肉搜索出来让大家围观一下呢?中国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认为,目前一些武术比赛,商业价值、商业炒作成分更大。他说,武术要让百姓的身体更加健康,作为国粹向世界展示。张根学强调的,是武术的健身功能与文化价值,它们都不是擂台上的那个搏击。告别冷兵器时代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判标准的一虚一实,是文人相轻的根源,也是武人斗狠的因由。然而,时至今日,武者也文人化了,门派大佬、武馆教练之间彼此一团和气,大家为谋生为发展而彼此捧场,不再仅为一较高低而签下生死状舍命相搏。即便偶有意气用事者,比武私斗致人伤亡,仍要遭受法律严惩。货币的重要性空前突出后,武艺的重要性则大大减弱。在冷兵器的鼎盛时期,武艺高超者可以校场夺印,挂帅出征,保家卫国。科举本是文人的事,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建立武举制度,为朝廷网罗武备人才。学而优则仕,生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武举可做官,也让民间习武风气大盛,以致乡野之间,竟有习武女子托付终身时,选择比武招亲。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从我老家鲁西南兴起,那里是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地带,历来尚武。我的高祖父就是义和团的坛口大师兄,他和他的战友们苦练金钟罩铁布衫,在砍刀和红缨枪面前可以“刀枪不入”。但面对洋鬼子的毛瑟枪、来福枪,义和团的武术达人们还是被打成了马蜂窝。某位不便具名的太极宗师,曾是与形意、八卦名家孙禄堂齐名的顶尖高手,1935年在上海南京路的先施百货公司楼下,被仇家枪击腹部,一年后去世。当今海内外传习该宗师拳术者数以百万计,然以其盖世之武功,亦不能抵挡一颗子弹。让子弹飞,就不得不让冷兵器入库为安。遭受现代火力的沉重打击后,民风彪悍的义和团后人也不再做梦了,“刀枪不入”的神话已成了笑话。如今,尽管那里依然遍地武校,但教学目的已是为经济社会输出安保力量,而不是培养绝世格杀高手了。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大师、原广州外贸学院教务长方宁教授说,历史上武术是随着战争发展的,如岳飞、戚继光等,都曾为了战争而提升武术的实用价值。因此,《武穆遗书》、《纪效新书》等至今都是武术史上的经典。晚清以来,官方对民间习武一直是限制的。新式武器的兴盛,法律制度的规范,都让传统武术的极致化大大受限。总体而言,当今能打的武术高手已是凤毛麟角,无法跟冷兵器时代相提并论。技击不是武术的全部提到中国武术,就问能不能打,正如提到瑜伽,便问能不能减肥一样。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世界瑰宝,如今流传到中国,各式各样的瑜伽馆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美颜塑身的功效吸引了无数的追捧者。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瑜伽姿势是一个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方法,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如此高深的身心灵运动,行之有效的市场卖点居然是“减肥”。中国武术目前面临的尴尬境况,也不比瑜伽好多少。在快餐时代,喜欢量化评价的人们就想知道,若按国际标准满分100分的话,中国武术到底能得多少分? 然而,武术的背后是文化,那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大海与云天。武术,是以格斗为核心的运动,包括养生、健身、医道、技击等。原本丰富的内涵,根据人们的需要而逐渐发生分化,在群众化的推广过程中,有的倾向健身,如太极拳;有的突出格斗,如咏春拳。中国武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多门多派,技法繁杂,判断一门功夫的高低,不能以国别为边界,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武术流派。中国功夫,泰国泰拳,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巴西柔术,等等,这些提法,都是以国别来定位武术的。其实,单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武术门类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两年前,电影《叶问》大热之际,我去香港采访叶问宗师的长子叶准先生,他曾现场为我演示咏春拳的简易、直接、有效的技击特点。他让陪我前往的华夏咏春拳术学院院长欧阳剑文抓住他右手手腕,左手闪电般贴着右手臂下方直捣欧阳师傅咽喉,刹那之间,不但被抓的手解了围,同时还攻击了对方,这就是咏春的攻防合一。刚才拿着打火机点烟时,还颤抖不停的手臂,怎么突然间没事似的闪电出击了呢?速度之快,令人费解。而叶问的弟子李小龙,则是中国功夫的全球代言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武术哲学,成为截拳道的理论精华。李小龙在1秒钟内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记录可以把一个150斤的壮汉打出五六米远。“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这句话永远是个可进可退的挡箭牌。如果一定要真人露面,必须采用无任何限制的搏击方式,不分男女老少,做徒手搏杀,最后必定有一个存活的,那就是高手。然而,这种海选高手的方式,荒诞且绝不可行。我曾目睹耄耋之年的方教授表演太极发劲,把一个习武多年的壮汉打出一丈多远。身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崔毅士嫡传弟子的方老先生说,自己年事已高,只能偶尔给弟子演示一下。如果与年轻人如海军陆战队员做生死搏击,年近九十岁的老人肯定不行了。武术的还给武术竞技都是有规则的,如今,规则是服从于商业目的的。即便人气火爆的WWF美式摔跤,尽管选手像野兽一样看似毫无限制地残酷踢打、掏裆、抠眼、撕头发,其实都是事先编排好的假打假摔,其仿真度之高,以致电视台转播时不得不在屏幕上注明“专业表演切勿模仿”。而在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市拳擂台上,拳手都是经过残酷训练的杀人机器,他们的背后则是嗜赌成性的庄家与赌徒。如果把中国武术界的拳手们抛进黑市拳擂台,就约等于宣判死刑了。目前,黑市拳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合法存在的。我们用它来检验中国武术的搏击水平,又有什么意义呢?中华国术总会会长、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导马明达教授,以家传马氏通备武艺闻名于世。他认为,国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武”的部分的遗存,不能与武术混为一谈。如果用竞技体育理论来加以研探和框解,必然会使中华国术走向浅薄,走向衰落。马教授所力倡的国术概念,涵盖于武术之上,而散打技击则是从武术中抽离出来的一部分而已。马教授说,国术源自武艺,而武艺则是一个涵盖宽广的概念,包含军旅武艺和民间武艺,近代以来,传统武艺的一部分内容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社会条件,逐步走向消亡。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于志军教授在《中国传统武术史》一书中称,20世纪30年代,中国传统拳种的套路有2000多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全国挖掘出来的拳种套路只有28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只有名目而无传人会练,真正有相当数量传承人群的拳种仅有几十种。在大量拳种套路消亡的过程中,部分因兼具健身、娱情和搏击功能而延续下来。传世经典之《太极拳经》文末专门强调,祖师爷创造太极拳的目的,乃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何为“技艺之末”?就是技击,就是实战。《孙子兵法》认为,百战百胜也不算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沦到矛盾相攻,以命相搏,只能算作末技了。前辈宗师以放眼天下的豪迈情怀发明太极拳,后人却执着于打架斗狠的功能,实在是挂一漏万。让中国武术重新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我们就好理解,何以那么多人对它的式微担忧了。幸运的是,曾经持续繁荣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奄奄一息中再萌生机。孔子之后,还有老子、孙子的塑像等着立起来呢。历史不会戛然而止,武术不会无端消亡,能不能打都需要外界条件,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爱武术的中国人,并不爱打架。来看看武术大师的真真假假
难能可贵的是,有武者也有德。爱练武的中国人并不恃强凌弱,必要时刻提起武器就能保家卫国,不仅对自己要求武德,传授武功时对徒弟的德行要求也很高。所以说中国武术的核心从来就不是“进攻”,而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刀光剑影,十八般武艺,
它是一横一竖的中国武术。
侠骨柔情,忠肝义胆,
这是铮铮的中国侠义之魂。
当中国武术遭遇“名誉危机”,
它又将何去何从?
爱武术的中国人,并不爱打架
说到传统武术,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传说中的武林门派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全真派、武当派、崆峒派、峨眉派、少林寺……
虽然在影视剧中,他们总爱扎堆出现,总是身穿统一制服,显得颇为滑稽,但是他们不仅在历史中真实存在,有些在鼎盛时期还曾对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身穿统一着装,和其他门派一样,他们也爱扎堆现身
据年挖掘整理的材料,整理出来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约有129种。
这其中就包含近几年很红的咏春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等等……这些拳法分布在全国各地。
《一代宗师》中叶问的咏春拳
尚武之风:为什么武林门派那么多?
初民习武是为了保家卫国,比如周朝的学生一般都要文武兼修,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就是当时的武。这种武术的基础是军事武艺。
春秋时期,武术受到统治者们的重视,武艺高强者会得到重赏,一来是军事兼并需要高手,各地甚至以军功来授田宅爵禄,于是许多人愿意以武技博取功名。
▲《英雄》中,李连杰饰演的荆轲正是战国末期著名的侠士荆轲
二是贵族们有爱看别人打架的癖好,《列子》中就写到子华有这种恶癖,还会奖励打赢的人,所以去他家碰运气的人比上朝的人还多。上流社会的不正之风虽然导致“国殆成俗”,却也促成了尚武之风,也让武术得到意外的发展。
这种打给贵族看的运动在古代一直存在,秦朝时被称为角抵,南北朝到宋朝时被称为相扑,在唐代流入日本。作为一种为上流社会追捧的娱乐项目,一直非常流行,尽管据史料来看,这种打斗会致对方于死命,常常会“扑而杀之”。
图为唐代的相扑
到了汉朝,习武之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有所提高,于是尚武中掺入了“快意恩仇”的侠士精神。当时的练武之人重诺、轻财、品德高尚、绝不仗势欺人。行侠仗义没毛病,但是走火入魔之后,不分是非,一言不合就拔剑杀人,还出现了所谓的“死党主义”,可以为朋友死,为朋友杀人。虽然现在看来颇为鲁莽,但在当时却非常有魅力。
到了隋唐时期,习武之人更是潇洒非常,李白有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些侠客每行十步杀一人,杀了千里那么远,一拂衣袖,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唐朝人喜爱武术,也崇拜习武之人,据说画师吴道子邀请裴旻舞剑,来了几千人围观,只见裴旻走马如飞,掷剑入云,然后以鞘承之,围观的吃瓜群众无不惊呆。而吴道子的画,李白的诗在唐朝又相当于今天的功夫片,对武术和侠士的宣传作用也是不可小觑。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经过盛唐的酝酿,武术在两宋迎来了成熟期,从“宋太祖32式长拳”开始,武术中套路,拳法、腿法、枪法都有了名字,习武变得很系统,开始有了体系和门派。
南宋时民间还出现擂台赛,就像我们今天爱坐在电视机前看歌手打比赛,南宋人爱看武林高手打比赛,称为“露台争交”,比赛项目有相扑、摔跤,后来还出现了棍棒。头号种子一般都能得奖,金银布匹自然不在话下,有时候还会奖励官职。
到了清朝,各地出现的拳种门派更为琳琅繁多,至今沿传不衰的许多传统拳种,究其渊源,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内形成体系的。
由于各朝统治者的重视,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促使传统武术不断发展,再加上传统武术向来都有地域差异,从“拳兴于齐、剑起吴越”到“南拳北腿,东枪西棍”,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拳种和门派。
尚武也重德:习武之人的自我修养
中华民族尚武,但这里的“武”却并不单指技击的武术,而是武术与侠义精神的结合体。历朝历代的习武者都在练武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德行。
1、有礼有节
春秋时期出现了“儒士”,习武就和德行捆在了一起。孔子说了:“勇而无礼则乱。”有本事也要有礼貌,习武者之间也开始出现基本礼仪,比如“授人则辟刃”,把刀剑递给别人的时候,不要以刀锋向人,相信现在仍有许多人非常在意这个细节。
其次,到了秦朝就开始有了武术理论,而且武术理论已经和古代哲学关联,比如借用阴阳来指双方的“斗力”变化,这种精神境界就不是街头斗殴可比的了。
2、行侠仗义
宋朝之后,各武术流派对徒弟都有严格的规定,防止徒弟以强凌弱、学武伤人。习武之人以“为民除害”、“为国争光”、“维护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这种价值观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
传统的武德也提倡见义勇为,除奸去恶,尤其是宋朝之后,习武之人对于社会上的好恶淫暴之徒深恶痛绝,必欲诛之而后快。这不仅是被练武之人推崇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普通老百姓都能找到共鸣的精神。
武者提倡的仁义是对好人的仁义,对邪恶之徒则施以暴力,这也是武术受尊重的原因之一。
▲动荡时期,习武之人为国争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同霍元甲一样的民族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
3、点到为止
电影《一代宗师》里,叶问在金楼挑战各门派时,大家并没有打的你死我活,而是点到为止,这是传统武术的另一个特殊之处。
在左思的《吴都赋》中就写到越文和袁公较量,各自折了根竹子代替剑,也有记载曹丕和邓展进行剑术较量时,是“以蔗为杖”,武艺切磋都避免刀剑交锋。
于是后人就有“被毡甲,操竹”,还有枪头包着毡片,以枪杆斩杀决输赢的场面。这和现代武术比赛中,严禁打击要害,并且穿戴大面积护差不多。都是武德仁义观的体现。
此外古人爱研究穴位,点穴法的发明就是另一种仁义,点穴是为了服人,而不是取人性命。
▲《一代宗师》中,叶问和宫二比武,叶问因失控踩裂地板输了比武。这种点到为止的切磋在传统比武中时常出现。
古人习武是“闷来时造拳,忙来时种田”,放到今天就是创造工作之外的精神世界。
难能可贵的是,有武者也有德。爱练武的中国人并不恃强凌弱,必要时刻提起武器就能保家卫国,不仅对自己要求武德,传授武功时对徒弟的德行要求也很高。所以说中国武术的核心从来就不是“进攻”,而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正是这样的武术文化才能在历朝历代衍生出无数的以侠义精神为内核的故事,并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民族传统。
武术大师的真真假假
从早年黄飞鸿、霍元甲、陈真到近年的太极宗师杨露禅、咏春拳高手叶问,以晚清民国的武术宗师为创作背景的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在荧屏或者书上,他们不仅武艺高超 ,风流倜傥 ,而且还有着各种神奇的经历,但这些英雄是否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他们的故事又是否真的发生过呢?
太极高手杨露禅不是“怪咖”不长角勤学苦练成大师
2012年连续上映的两部电影《太极1》和《太极2》为许多观众引进一个“新”的武术高手杨露禅。说他新,是因为相比黄飞鸿、霍元甲的威名,杨露禅确实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但在真实历史上,这位生于1799年的太极宗师,在武术圈可是威名赫赫。
在《太极》这部电影中,杨露禅被描写成一个自幼和母亲一起被家里赶出来的可怜孩子,而且是天生头上长角的“怪咖(指有奇怪才能的人)”,只要一碰这个角就会在短时间里获得惊人的力量。他先是加入“天理教”流落江湖,后来又经高人指点要去陈家沟学拳,经历一番拜师磨难和“偷学拳法”的风波后,突然顿悟,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代武林宗师。
实际上,真实历史上的杨露禅从没加入过“天理教”,也没有过传奇的学艺故事,更没有什么“偷拳”之说。实际上,关于杨露禅早年的生活情况目前并没有史料记载,只说他自幼好武,后来拜了陈家沟的陈长兴为师父,学会基本招式回乡苦学18年,期间还多次回到陈家沟请师父指点,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杨氏太极拳”,不像电影上跟着陈长兴没几天就变成绝世高手了。而关于他偷拳的说法则是源自当地一个传说,杨露禅年轻时曾迫于生计,在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的药店干活,适逢陈氏太极的陈长兴借陈德瑚家授徒,杨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并私下练习。后被陈发现,陈认为其是可造之才,于是摒弃门户之见,收杨为徒。不过该说法因缺少证据,一直备受质疑。
历史上的杨露禅于1872年去逝,他也是目前有可信史料记载的,第一个将太极功夫发扬光大的人,被后人称为“杨无敌”。
一代宗师黄飞鸿佛山无影脚?娶过十三姨?
有人统计,至今香港拍的武打电影已有超过一百部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纪录。
黄飞鸿生于1847年的广州佛山,是岭南地区武术名家及名医 ,擅长南拳流派洪拳。但他所谓的看家本领“佛山无影脚”则纯属虚构,值得称道的是 ,黄飞鸿的舞狮技术堪称一绝,黄飞鸿的狮艺以狮子出洞 、狮子上楼台等著称,在当时的广东独树一帜 ,还开创了女子舞狮的先河。总之,黄飞鸿的武功并不像银幕中那样无所不胜,有资料记载,曾经好几次打抱不平时,黄飞鸿都寡不敌众。
坊间有许许多多关于黄飞鸿的传奇故事,其中人们最感兴趣的应该是黄飞鸿与十三姨的爱情故事,然而事实上黄飞鸿并没有十三姨这样一位红颜知己,历史中的黄飞鸿爱情与婚姻非常惨淡。他一共结过四次婚,三任妻子相继死去。直到第四任妻子莫桂兰,才陪他度过了最后的岁月。也有人说莫桂兰或许就是十三姨。但莫桂兰直言不讳,说黄飞鸿对她的感情一般,她嫁给黄飞鸿的时候才19岁,但黄飞鸿却已经五十多岁,老夫少妻,没有什么浪漫。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趁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爱国义士霍元甲没有徒弟叫陈真被宣传出的抗日英雄
霍元甲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知名的武术高手之一了,其粉丝无数,关于他的影视作品也不胜枚举,其中最知名的一个故事就是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药害死之后,他的爱徒陈真替他报仇。
这个传说最早在19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次被李小龙搬上银幕,之后也曾被多次拍成电影、电视剧。陈真相传是霍元甲的弟子,在为被日本人害死的师傅报仇之后,也被日本人设计杀死。很多影视作品甚至直接说陈真是霍元甲的五徒弟,他不但身手高超,早年留学海外且在师父霍元甲死后,从日本回国来为师父申冤正名。这个人物和霍元甲享有相当的声誉,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陈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事实上,陈真这个角色是 1970年香港作家倪匡根据民间传说在《精武门》这部小说中杜撰出来的,而且是为李小龙“量身定做”,当然关于陈真踢掉“东亚病夫”这个匾额的故事也是杜撰的。
真实历史中的霍元甲生于1868年,出身镖师世家,年轻时曾靠砍柴、在码头做搬运工为生。霍元甲曾准备和一个英国大力士奥皮士在上海张园比武,但该力士却因有事而回国(有传闻该人其实是一个马戏团成员),该比武最终没有发生,但后来人们说是霍元甲吓退了外国大力士。
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武术,主张屏弃门户之见,因此精武体育会本身从来没有“精武门”的叫法。该武术协会成立3个月后,霍元甲因病去世。后来他被塑造为民族英雄,以宣传反对日本及俄国的入侵意图。
(图片人物:武当太极传人张振璇、邓小坤)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签约作家或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武术打架最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