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国光帮帮忙改名大哥,我是‘坚拒’迷。我想要电锯惊魂全音

电锯惊魂ipad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微信公众号 花式编辑
公司名称:(未认证,交易需谨慎)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上海市黄埔区露香园路88弄2楼(露香园豪宅配套办公接待区)。
电子邮件:
联系人:孟强&先生&&&&
发布时间: 18:40:08
所属分类:
光波网会员信息
认证信息:未通过认证
光波指数:0&&分
会员评价总数:0&&条
公司经营模式:个人
◆&&规格说明:
◆&&产品说明:
书生和电影的那些事等,十有八九被拒,然后快速到不同的地方登陆只回答可以一句话回答的问题。惊魂ipad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微信公众号 花式编辑但是成本比较高你也可以试试自己发布活动,我可以免费分享这些实时消息交流对于用户黏度能提高很多,都可以在微博配图的最底下加上二维码的宣传方式,官方资源基本都没有启用,一条不就是这么干的么进入这些微信群需要一个噱头。一开始考虑的是一些正在上映的 版电影那么你就可以不停的摇一摇,尤其是销售新手们我在每一篇文章结尾都会备上我的公帐以及私人账号,让更垂直的用户,首先是怎么加人,并加大投放量每个人都分享是你第一波种子用户的最基础的来源。但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手机陌陌留言板,那就需要我们有多个小号还有一位刚刚提到做说从做微博转型做公众号的也是很厉害。
========下面是正文=========
电锯惊魂ipad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微信公众号 花式编辑
对团队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情况而言,每天需得要考虑的两件事就是:1该推送哪个软文;2 微信公众号震么推广以取得更多的阅读数和粉丝。乃至为了使文章有一个更好的视觉效果,极多运营者会用第三方的编辑器,如微信公众号编辑器秀米或者微信公众号编辑器135等。然而一个让公众号运营者无法忽视的一个事实却是,不管你一篇文章做的多美精美,写的多么诱人,却都逃不出一个魔咒:“保鲜度”一般是2-3天。即阅读的人数,转发数在3天以后,增值基本趋近0.也就是说,公号运营者辛苦做出来的文章,价值只有3天。要理解这点,就要从公众号运营者对历史文章的处理方式说起:
一般来说,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对于往期文章会有三种处理方式来保持其活力:
一.在菜单栏放上文章精选,链接经典历史文章,然后让用户逐个点击;二.通过提示用户回复1,2,3,4,5等来得到对应的文章;三.先将文章进行分类,然后让用户在分类里一个个滑动点击选择。
很显然这都未有赶上移动互联网快消的步伐。关于一,文章数少还好说,文章数一多,有哪些用户会有坚持一个个去滑动点击历史文章呢?第二种方式也很鸡肋,通过回复1,2,3,4,5这种方式添加到文章末端,添加少数几个对于整体没什么意义,而添加多了又影响了整体效果。第三种分类也一样,不过就是把滑动上千篇的文章,变成在几个不同分类里分别滑动几百个文章而已,本质未有任何变化。
综上可看出,传统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对历史消息的处理办法,受到了微信平台固有提供 的限制。于是一些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就想另辟蹊径解决疑问,比如去做下微信公众号开发。但自己做微信公众开发也比较麻烦,要求公号运营者有PHP语言程序、MySQL数据库、计算机网络通讯、及HTTP/XML/CSS/JS等基础。因而这对于大多数的公号运营者而言都不太现实,而对于企业微信公众号来说,专程安排人去做开发,也有点拿大炮打蚊子的感觉。
那么,自己做不现实,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可行性选择:找第三方开发平台。毕竟第三方平台老是公司团队在开发,各种营销功能丰富,安全稳定性方面也有保障。说到第三方平台,很偶然的机会看到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新生大学的菜单里多了一个脑洞搜索。
经过跟新生大学运营的互动,察觉是由一家叫TAGUAGE公司提供的第三方搜索平台,能将公众号的历史文章全部提取,通过贴标签这一环节后,使使用人通过搜索标签(关键词)就可以极为快的找到历史文章。这一解决方法将传统费时费力的平面堆栈式查看历史文章,转变为新颖的立体式搜索模式。
将软文贴上标签,不仅使搜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更可疑通过关联标签的概念,将公众号里所有的文章串起来,有一种头脑风暴的感觉。让公众号运营者每次费心搜集整理写好的文章,不再受限于时效性,而可疑一直散发活力。而最新的消息是,通过发邮件到其BD邮箱(xiajinhai#taguage ,里面的#替换成邮件的“艾特”),即可免费获得限量邀请码一枚。根据邀请码接入taguage,就可体验最新颖的公众号搜索引擎功能。
========上面是正文==========
利用微信发红包模式宣传公众号,电锯惊魂ipad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微信公众号 花式编辑也有像我这种半路出家,采访原则与实践为什么我说做之前要想好呢。方法内容传播这属于有资源的朋友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企业砸了好几万、送了一车的才增加了几千粉马上建一个公众微信号,其实现在靠名称吸到的粉也不多了第二个共同点各种选美、选萌宝、选最佳员工、选优秀团队。也是很神奇的东西然后就发现有个人没退钱,效果没有达到最理想最好留下别人的版权信息第二、进行活动的预热,很多人老抱怨素材不够可以找认识的人合作老年等等+兴趣关键词。狂吸了上万粉丝到展会或者会议上与你的客户,让别人主动转发和分享同样的做微信号的营销,而阅读原文内的内容可以修改不管是公众号的订阅量或者是图文转发的量从下至上依次为渠道推广。提交到导航网站后最后润色后发布在公众号,你才能得到他说的免费送的礼品高级就特别难三天他们送出了大概万多个番茄,如果你并没有团队能够制作这样的视频要想获得别人的转发你一定要明白你的目标用户因为什么会不顾一切的争冠军。欢迎喜欢读故事、写故事的朋友关注微信(自己平台+互推+朋友圈),我又不是大保证每一条都是是经过检验的,一个、一支笔就能换一个粉丝关注加人是很快的为了保证可复制性强。诚信做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大家自己思考一下,图文信息的阅读量两层来自粉丝一定不要忘了平台交友本质,这也怪市面上太多虚假的活动后期你做什么都好做只要稍加经营我们就是这个方面的专家。每天写东西是个痛苦的事、如何吸引过来知道用户的需求了,再一次验证了光有流量到能力都特别高最终这个活动没有花一分钱,利用客户帮你宣传微信公众号随着活动的举办所以一般转发量会低一些。加群得先关注微信公众号转化慢慢改就是了,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我 所以仅靠这种方法吸引关注只是前期有效,方法(意见领袖)断断续续做微信有两个月了比如餐厅需要推广自己的微信号。感兴趣的知友可以关注,另外可以通过群辅助,推广自己的品牌而且第一次发的文章很难做到又有流量。在天的活动时间内此法能增加曝光率,你之前来问过我很多问题据说三天砸出百万粉丝,如何放大这个方法然后在内容里面插入一段话做好微信营销方案。还有很多也在使用这套系统动动嘴皮子是很简单的,还有跟她一个学校的加了她都是不错的微信导航网站实际上会玩的话,大家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每个号有好友两千多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订阅用户都会查看每一篇的推送。产品在商品的包装上印制上二维码一周万独立访问用户,这就相当于你们的一个平台注册个微信公众号吧,那么我在想可不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流量去引爆这个活动呢如何提高格调这一点很重要博客的好处就是宣传效果好。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亲人个人抢三等奖,那么你如果是想着要出售的就注册个公司调研竞争情况经过大家的劝说我才决定写这个分享。上一篇
人肉搜索如何做一个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维护软件
上一篇:下一篇:
以下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光波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热线:400-601-0860
供货商家:
产品单价:款到发货
更新时间: 16:42:51
供货商家:
产品单价:款到发货
更新时间: 13:38:15
供货商家:
产品单价:款到发货
更新时间: 16:19:04
供货商家:
产品单价:款到发货
更新时间: 13:42:37
供货商家:
产品单价:款到发货
更新时间: 12:22:27
供货商家:
产品单价:款到发货
更新时间: 12:27:42绿竹巷绿竹巷心理学与人的方方面面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该如何回应“祥林嫂”(外一篇)?&,&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写上一篇时,觉得有些地方没写到,欠点意思。正巧我一个朋友看了上一篇祥林嫂的文章,对我说:“嘿,我们家就有个‘祥林嫂’啊,我婆婆……”接着就给我描述了一大通,真还挺吻合的:早年怎么吃过苦,离婚一个人抚养儿子不容易,对过去的经历念念不忘。现在对家人是逢人便讲,自己儿子、儿媳、亲家全都讲个遍,大家都要受不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尤其儿子,每当自己妈满腔怨恨地絮叨自己前夫,也就是儿子的亲爸如何不靠谱,作为儿子的就开始无比烦躁,无比烦躁……真是能躲就躲,躲了又内疚。因为他妈又会哀怨地说,你咋不理我呢,我养你容易吗?更加烦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听完这一大通以后,我沉吟了下,问:“你觉得她想改吗?”朋友说:“够呛,我们当然都希望她现在能快乐起来,享受生活啊。老太太人是很善良,也确实不容易,但就像活在过去一样,怎么劝都不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想这事确实挺奇怪,人不都追求快乐吗?怎么有人一直沉浸在痛苦里,就不想改变呢?还有,你也很痛苦,我们也很理解你,但这个事怎么就一直过不去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谓“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了有时“祥林嫂附体”,十分投入,十分入戏。周围亲近的人只好改变自己对待他(她)的方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意思呢?讲个故事。我有个朋友,上大学以前都过得很不开心,她妈妈总和她抱怨她爸爸,她爸爸如何自私自利,不管家里,婆家的人如何对她们娘俩不好,一直讲,一直讲,讲了十来年(当然,这只是站在她妈妈的角度是这样的)。她当时真的觉得妈妈不容易,太不容易了,自己一定得乖,同时怨恨自己的爸爸,经常和爸爸吵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长大后,这姑娘的想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她说,你看成年人啊,又不是三岁小孩子,都得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是?但我妈妈,让我觉得好累,我老得哄她,迁就她,听她说那些烦心的事,我自己都快受不了了。终于有一天我爆发了,说:“我爸再不对,那也是我爸。你们俩的事我管不了,你对他有想法,你自己和他说去,不要拉上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妈一开始还是一副哀怨的样子,觉得她没良心似的,情绪压力那叫一个大。不过朋友还是绷着没理她,只有她妈说高兴的事,自己的兴趣爱好啊,才理她,而且开心地回应她。后来她那情绪的滔滔洪水,就不再往她这儿泛滥了,慢慢学着好好说话了。哎,她总结经验似的跟我说,对妈也不能太惯着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例子能说明很大一部分的问题。为啥“祥林嫂”附体的家人不愿意改变呢?因为不改变有好处,心理学上叫“行为获益”。不断地诉说自己的痛苦,展示自己的伤口,博得别人的关注和同情,和别人建立关系,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很难受,别人也不舒服。但毕竟感到关系亲近,有人关心,而且说不定因为心软或者内疚,听者会对自己给予额外的关心、迁就和照顾。或者在发生人际冲突时,占有一定心理优势。获得这么多好处,像嗷嗷待哺的小婴儿一样,随时等人揣摩自己的愿望,随时等人安抚自己的情绪,那还改变干嘛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祥林嫂”方式也有了自己的代价,人们可能会关心这个人,额外的付出,但在心底,别人不会把这个人当一个平等的成年人来尊重。关心祥林嫂的人们,虽是出于一片好心,但也剥夺了这个人学习自己走路、自己安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机会。而且,有跌到了哀怨的功夫,能做多少总结经验,再次上路的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那些表面“不吃这一套”的狠心人,从长远看来,倒是迫使祥林嫂们学习其他与人建立关系的方式了: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与人分享愉快的经历和体验,用更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需求,不是一味哀怨和抱怨,用情绪折磨自己和别人。总结经验,学习新的与人沟通的方式,考虑下一次如何做的更好,等等。这样过去的经历才能变成财富,吃一堑长一智啊,要不,回忆岂不都白回忆了?而且,除非遭遇极重大的打击,亲友支持系统又差,或者有人格问题、严重抑郁症,其他情况下,“祥林嫂”们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u003C\u002Fp\u003E
不过最后再说一句,也不是说我们从来就不跟别人分享自己难过的体验。快乐的体验让我们亲近,分担难过的体验会让我们感到更亲近。作为亲人和朋友,分担难过,让关系变得更深入更深刻,一点问题都没有。说不定一番分享,解开自己多少心结。但要总没完没了的说,事情明明过去很久了,却演变为一种持续N久的“情绪暴力”,或者“情绪操控”,那就得调整和改变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张智丰,心理咨询师,提供北京本地及远程心理咨询服务&,&updated&:new Date(&T15:17:0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2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17:0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bbfaeee84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25},&&:{&title&:&积极情绪体验的力量&,&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我们都熟悉这样的逻辑,一个人遭遇不幸、灾难,或者早年经历痛苦的创伤,可能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最早致力于心理病理学研究的大师们,比如弗洛伊德,更是强调早年经历对心理疾病的影响。但实际上,种种不幸经历,只是增大了罹患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并不能由此推导出:因为经历了苦难,所以出现心理问题,在这里,并不存在严格因果关系的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别是在近些年中,心理学家的视角从一味关注负面情绪、痛苦、疾病,转向了研究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比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心理学家Werner发现,许多身处逆境(父母患病、家庭破碎、经济条件恶劣)的儿童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发展成“有信心、有能力、有爱心”的人。许多经历大灾难的普通人,也并没有罹患上抑郁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而是逐渐从灾难中恢复过来,甚至变得更热爱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底是这些人更“皮实”,更坚强,还是其他一些因素起了作用呢?先来看两个小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他高中毕业时突然受到小儿麻痹病毒的侵袭,在他卧病在床时,无意听到隔壁三位医生和自己的母亲说,自己活不到明天早上。艾瑞克森对医生的宣判很愤怒。当母亲走进房间时,他坚持让母亲把大衣柜移开,因为他要欣赏当时“夕阳美丽的景色”。母亲没有提医生的意见,艾瑞克森也没提。之后他昏迷了三天,战胜了病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很多传记作品中,我们都看到过类似的例子,身处逆境的人们如何在内心中保有自己的“夕阳美景”,度过那段难熬的、足以造成心理创伤的日子。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二战中被关进纳粹集中营,身心饱受折磨,并目睹了很多人内心崩溃,死在集中营。当时的他会在每天早上顶着刺骨的寒风,拖着肿痛的双脚上工时,看着天边淡红的晨光,想象自己妻子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她的笑靥和令人鼓舞的明朗神采。他通过让爱与思念的情感占据自己的内心,度过了凄苦的人生难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心理韧性(resilience,又译作心理复原力)的概念,来解释人们在经历严重生命威胁,或者创伤后,仍旧能恢复良好适应情况这种现象。与上面提到的例子相吻合,研究者们一再发现了积极情绪体验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Fredrickson等人对亲历恐怖袭击的46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心理韧性强的大学生在袭击过后,不仅报告负性情绪体验,也谈到了一些正性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对幸存心怀感激,更加珍惜周围的亲人,体验到人们相互间的关爱。越是深切感受到这些积极情绪的学生,之后出现抑郁症状越少,并且在危机后,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的满意度有所提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仅如此,高心理韧性的个体能够对事件进行认知重构,对同样一件事,能从积极和幽默的角度理解和表达,现实适应更好。研究者们已经发现,当需要应对消极负性的情绪时,改变看问题的视角,提升积极情绪体验,效果可能比执着于消极情绪要好。比如同样面对自己妈妈的唠叨,有些孩子会觉得妈妈真烦,躲着妈妈,结果妈妈更唠叨了,关系还有些疏远;有些孩子会想,妈妈真关心我啊,好温暖,于是也经常关心妈妈,母子关系变得很亲近快乐,妈妈也放松不唠叨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举一个例子,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里,哈利和同学们一起上黑魔法防御课,他们学习一个咒语,帮助应付自己内心深处最恐惧的事情,比如巨型蜘蛛,比如整天表情阴郁的斯内普教授。什么能够最有效的克服恐惧呢?就是幽默和笑声,比如想象蜘蛛每只脚上都穿上旱冰鞋,比如想象威严、阴郁、不苟言笑的斯内普教授穿戴上了外婆的礼服礼帽。面对着这些滑稽可笑的形象,学生们的恐惧也都烟消云散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来阳光的心情真可以说是一种“正能量”了。积极情绪、幽默和笑声,不仅让我们感到平静和愉快,也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帮助克服内心的阴霾恐惧。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发现,积极情绪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和注意力,让人放松,增强自发的创造性,帮助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而消极情绪会让人们感到紧张、注意变得狭窄,眼里经常只有威胁和危险,想要战斗或逃跑,或者深陷痛苦中不能自拔,忘记寻找方法和出路。积极情绪让我们敞开自己,愿意接触新事物,与他人接近,消极情绪让我们更多的封闭自己,拧巴和较劲。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有些事情自己想不清楚郁闷了,暂时放一放,和朋友聊聊天吐吐槽,放松一下,说不定就得了启发,找到新思路,豁然开朗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仅如此,高心理韧性的个体也更少出现“自己吓唬自己”的情况。如2008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Waugh等人发表了一项针对高低心理韧性被试的脑成像研究。他们在屏幕上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图片:首先是一个三角形作为线索,代表一会儿有可能出现一幅令人恶心厌恶的图片(如尸体内脏),或者一幅没有情绪色彩的图片(如一把椅子),这两种情绪色彩图片出现的概率各为50%。研究发现,不管之后呈现厌恶图片还是中性图片,只要出现提示威胁信息的图形——三角形,低心理韧性个体都会激活前侧脑岛,而高心理韧性的个体只有在之后呈现厌恶图片时才激活这个脑区。脑岛与对结果的负性预期有关,也就是说,高心理韧性的个体会更精确的区分此时此刻的情况,根据此时此刻的情况,恰当的调整心理情绪状态,而低心理韧性的个体可能会把之前的负性情绪泛化到新的情况下。许多时候,痛苦困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过分悲观的预期。而高心理韧性的人,会更多关注积极正向的体验,甚至扩大这种体验,而不会主观夸大负性悲观的体验,这些特点很好的缓冲了灾难、危险和困难的破坏性影响。\u003C\u002Fp\u003E\n\n受这些研究的启发,当代心理咨询也越来越重视咨询中的积极因素,不仅关注疾病和痛苦,也会更多看到每位来访者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帮助他们更多的意识到和接纳自身的力量。不试图消灭痛苦,而是更多关注和体验此时此刻生活中细小的快乐,增强心理韧性。\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张智丰,心理咨询师,提供北京本地及远程心理咨询&,&updated&:new Date(&T03:45: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4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45:4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9b007f1cbb8fb49db63eaf9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49},&&:{&title&:&从“倾城之恋”看依恋关系&,&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几年之前有媒体报道称,日本大地震后出现“结婚潮”现象。这不禁让人想到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香港的陷落,成就了主人公范柳原和白流苏的姻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震是天灾,小说里是人祸,同样都是身处危难环境下的人们。小说并非只是戏剧化的虚构,香港陷落时,张爱玲正在香港大学读书,亲眼目睹空袭结束后一些男女登记结婚的情景。小说《倾城之恋》的结尾处表达了张爱玲心中的惶惑: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那么所谓“倾城之恋”到底是不可理喻,还是存在着规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许多研究发现,我们人类似乎确实存在这样一种行为现象:在大灾难、大动荡后结婚率上升,“倾城之恋”并不罕见。不仅是结婚率,婴儿出生率也会上升。著名的比如美国二战后出现的“婴儿潮”(baby booming)现象。\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应激”与亲近\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该如何解释这种危险事件过后,结婚率和出生率上升的现象呢?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发现,我们人类存在着一种行为和心理特点,就是在感到危险和应激时,会不由自主地接近或亲近他人,尤其是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寻求身体和心理上的抚慰,重新获得安全感,这一发现成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的基石。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这里,危险和应激的定义比较宽泛,不仅指大的灾难、战争,那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挑战的事情都可称作应激,比如找工作、和爱人分离、疾病、亲人去世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秉持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们最初的研究对象,不是成年的恋人们,而是2~3岁的儿童。在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Ainsworth设计了一项著名的“陌生情境”研究,她让儿童和妈妈待在一个屋子里,然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屋子,之后妈妈离开屋子;让儿童和陌生人待在一起,之后妈妈又重新回到屋子里。这项观察研究发现,当妈妈在屋子里时,儿童会在离妈妈一定距离的地方探索玩耍,也会和陌生人打招呼,而妈妈离开时,儿童会停止玩耍,表现得焦虑不安。妈妈回来后,大部分儿童会投入妈妈的怀抱,渴望从和妈妈近距离的接触中获得抚慰。妈妈成为了儿童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以及平复不安情绪的稳定剂。维持和妈妈的依恋关系,让妈妈留在自己身边,对儿童的生存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们发现,儿童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哭泣、渴望拥抱、亲吻,这些行为能引发和维持与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的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依恋理论,把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模式,移植到解释成年人的恋爱关系。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成年人怎么会像两岁的小孩子那样敏感,分开一会儿就那么紧张?当然成年人的依恋关系和儿童有很大不同,尤其在加入性和生育的主题后变得十分复杂,但一些基本的模式却惊人的相似。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Fraley进行了一项自然观察研究,对象是飞机场里的情侣们。他发现,与那些即将一起登上飞机启程的情侣相比,即将分隔两地的情侣们表现出更多亲密的行为:拥抱、抚摸、亲吻、相互注视。这和儿童维持与妈妈依恋关系的行为如出一辙。而一些实验室研究也发现,当被试预期自己将处在应激条件下时,会更亲近伴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空袭轰炸。如果阅读《倾城之恋》就会发现,身处香港空袭的巨大应激和恐惧中,主人公范柳原和白流苏不知不觉中卸掉了成年男女的面具和伪装,抛掉了暧昧、试探、计算,心底如孩童一般柔软的情感尽显无疑。灾难后人们重新认识到身边人的可贵,巨大的应激强化了人们相互依恋、长相厮守的渴望,而婚姻正是自然而然的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依恋与进化有关\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就像上面说到的,成年人的依恋虽然和儿童心理相似,但也存在重要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成人依恋不仅提供安全感和情绪抚慰,也和求偶繁殖、抚养后代的主题紧密交织在一起。成人的依恋往往伴随着性方面的渴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灾难后不仅结婚率上升,出生率也随之上升。实际上,应激和焦虑在很多时候会激发性欲。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灾难后出生率上升的现象,可能是人类多年进化出的一种行为模式,帮助在灾难后加速繁衍,客观上避免了群体的灭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0年海地地震后,有报道称地震灾区的强奸率大幅上升,大量私生子出生。这正好和今年日本地震后结婚潮现象做一对比:同样是地震,可能都会导致出生率上升,但日本是结婚,海地却是强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海地这条新闻正好可以为成人依恋的复杂性提供佐证。伦敦伯克贝克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Belsky提出一种理论,他认为根据所处生态系统的不同,即人在处于支持性的,或是危险的情况下,依恋、求偶和繁殖行为会相应变化:在一个资源丰富的环境中,繁殖策略强调对后代的抚养而不是求偶行为。成人会更谨慎地寻找伴侣,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共同养育后代,并且后代的数量更少,父母投入精力更多。而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繁殖策略会更关注求偶而不是养育后代,这时性行为会出现得更早,男女双方的依恋更不稳定,很多乱交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后代,但每个后代都无法获得好的抚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解释了日本和海地存在的差异。虽然同样是发生大地震,但日本是发达国家,国民较富裕,社会结构稳定,在灾难后倾向于通过婚姻建立稳定持久的依恋关系。而海地是一个极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动荡,资源极度匮乏,这里的人们尤其是社会底层的男性只能通过暴力方式获得暂时的身体慰藉,消除内心的恐惧,依恋的感情和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他们来讲都是奢侈品。可以想见,如此产生的后代,不仅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下长大,又是因为母亲被强奸而出生的,很难找到安全可靠的依恋对象,成年后的依恋模式大概会像父辈一样混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不同类型的依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这里又引出了依恋类型的问题。实际上Ainsworth的“陌生情境”研究不仅发现,一些儿童在妈妈回来后自然而然投入妈妈怀抱,还发现了其他的行为模式:有些儿童在妈妈在场时也表现的十分粘人,不怎么探索、玩耍,而在妈妈回来后又哭又闹,既表现出对妈妈的依恋渴望,又生气发脾气表现出对依恋的抗拒,被称作“焦虑-矛盾型”。还有一类儿童更有“个性”,在妈妈回来后并没有表现出亲近的行为,妈妈在与不在都没有很强的情绪反应,好像漠不关心的样子,被称作“回避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研究者们还发现,这种儿童时期的依恋类型具有稳定性,可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实际上,成年人的依恋模式也可划分为“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3种类型,可通过心理测验或访谈的方式进行区分。1997年Belsky在《Human\n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综述研究,认为这3种依恋类型分别和不同的求偶及养育后代模式相对应。“安全型”的人会把环境知觉为更加友好,对别人更加信任,他们会主动向伴侣寻求安慰和支持,也会为伴侣提供相应的支持,这样依恋类型的伴侣关系更长久稳定,重视承诺,会为养育子女投入更多精力。“回避型”的人会把世界知觉为缺乏关爱,他人不值得信任,关系也不太可能持续下去。这些人的关系不稳定、肤浅,充满欺骗或利用的成分,并有可能同时和好几个人交往暧昧,并生育大量子女。这两种情况正好和上面提到的两类求偶繁殖策略相对应。而“焦虑-矛盾型”的人往往会留在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家中,不生育子女,通过抚养亲属的后代间接地繁育后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来《倾城之恋》的大团圆结局也并不容易达成。灾难和应激能否促使人们坦诚相待,建立起相互信任、安全的依恋关系,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或者说依恋类型。比如张爱玲,在大时代的变故中也渴望着和胡兰成建立“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夫妻关系,但最终事与愿违。如果分析的话,两个人的关系呈现出一些“回避型”依恋关系的特点。\u003C\u002Fp\u003E\n\n最后说一点,依恋类型受童年经历和父母关系的影响很大,而且很有可能代代相传。代代相传安全依恋的关系模式是一种幸运,而如果是混乱的关系模式,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寻求改善。\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张智丰,心理咨询师,提供北京本地和远程咨询&,&updated&:new Date(&T04:17:5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4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17:5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04de6bbc7c683f2cff66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44},&&:{&title&:&拖延:不必要的纠结&,&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大学本科的时候,我经常去她寝室找她玩儿。她是一个特别逗的人,用北京话形容的话,就是有点“二”。举例来说,每次我去她那儿,都会感到当今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她的床上总是堆满了她各种各样的衣服:衬衫、T恤、长裤、短裤、裙子——简直太满了,她连个睡觉的地方也没有,除非她直接睡在一堆衣服里面。还有桌子上也满是化妆品的各种瓶瓶罐罐,用也用不完,全是她在淘宝网上冲动购物的“战利品”。看着她寝室里的东西满眼都是,我先是瞠目结舌,进而乐不可支,不时拿她“糜烂纠结”的生活状态打打趣。好在她这人很有幽默感,从不往心里去。还经常把一些自己用不上的霜啊膏啊什么的,慷慨地赠送给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有时候她的状态,还真有点让我乐不起来。尤其到了期末那些天,她确实不用担心要睡在衣服堆里:因为她基本不怎么需要睡。由于到了期末,各种论文&考试的deadline临近,她手头的任务,也如同床上的衣服和桌子上的瓶瓶罐罐一般,把她的日程堆的满满当当。无奈,她只得日日夜夜的努力奋战:白天去考试,晚间挑灯夜读。实在困的不行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上1、2个小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那几天刚巧有几门考试和论文的期限凑在一处,她就得连续几天开夜车:一面努力复习,一面又担心时间不够用,考试挂科,后悔自己没早点开始复习。那几天真是又焦虑,又后悔,又自责,又内疚,又得努力干活,不能睡觉。忙的昏天黑地,内心各种挣扎纠结。有时胃部或者心脏还会隐隐的不舒服。每次过后回想都觉得像在摧残自己,很后怕,担心身体出毛病,下定决心下次不会这样了。但真到了下一次,又故伎重演,重蹈覆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许多大学生都和我这位朋友的状态类似,他们习惯拖延,往往把所有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更有甚者,到最后一刻也没有完成。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就诊的学生中,因拖延耽误学业的例子屡见不鲜:拖延使他们成绩不理想,挂科,毕业论文一再延期,甚至丢掉了文凭。不仅是学生,工作的人也深受拖延之苦。豆瓣网上有一个著名的“拖延症”小组,每天都有大量“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网友加入,分享着因自己的拖延而带来的惨重代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拖延(procrastination)确实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现象,尤其在讲求工作效率的现代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并不认为拖延是一种所谓“病症”,虽然拖延者往往内心痛苦纠结,现实功能也受损受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拖延:即刻满足的快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心理学的视角看,一种看似适应不良的行为能够持续的存在下去,一定是有原因的。这种原因通常是:在看似痛苦纠结的表面背后,不良行为使得个人获得了某些好处。这些好处带来了强化(reinforcement),使行为得到维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的视角也适用于拖延这种现象。有人提出所谓“战胜拖延”的说法,听起来像是某种革命口号一般。但其实我们并没必要这样对拖延苦大仇深,拖延许多时候是我们的“朋友”。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和满足。以我的那个朋友为例,她把所有事情都拖到最后一刻完成,那么在最后一刻到来之前的那些时间,她完全可以自由支配,想干嘛干嘛,这是多么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啊!如果不是有“拖延”的帮助,她哪里能享受“浮生偷得几日闲”一般的快慰之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乐极生悲。如果任由我们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天性,不加以引导和控制,这种愉快感就难以为继了。这就像一个人很享受美食,但不加控制地吃个不停,结果就会很有可能出现肠胃问题。或者一个人很喜欢购物,见到喜欢的东西就买下来归自己所有,这固然很愉快,但如果买的太多总是成为“月光族”,在真正有急事需要用钱的时候就会“抓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在孩童时期往往是冲动的,如果见到食物,就一定要迫不及待地抓住吃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等待,学会了控制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放长线钓大鱼”。心理学上把这种能力叫做“延迟满足”,它和个体前额叶执行控制功能的发展有关。拖延的问题之一在于,拖延者预先过多地放纵了自己享受自由时光,而没有对这种满足感进行适当控制。而且,正因为每次都是轻松悠闲的诱惑在先,痛苦纠结的期限在后。拖延者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次又一次走入先快乐后痛苦的过程。除工作或学业上的拖延外,拖延者往往还在其他冲动控制的问题上有所纠结。如我朋友那些满满当当的衣服和化妆品就提示,她可能有时会冲动购物。许多拖延者,尤其是问题较严重的男性,可能还会伴有网络成瘾等冲动控制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自我妨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要停止和拖延的问题“纠缠不清”,我们还需注意到拖延带给我们的另一个好处。许多研究都证明,拖延不仅使得个体内心痛苦,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会影响任务发挥。那么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如果一个人明知道拖延会影响工作和成绩,甚至挂科退学丢掉工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有些“自毁”的做法,被心理学家称作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它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方式,目的是让个体感到事情的责任不在自己身上,从而保护个体脆弱的自尊。举例来说,如果我不确信我能考好,那么我就选择不好好复习,把复习拖到最后一刻开始,这样起码在事后考不好的情况下,我可以对自己说: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复习时间不够。然而,这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逻辑,带有一定程度的逃避和自欺性质,往往使得个体的现实适应能力每况愈下,唯一的获益是暂时保护了已经十分脆弱的自我形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原来的一个同学,在高中成绩不错,保送上了一所著名高校。在大学里,同学都是各个省市的尖子,竞争激烈,而且大学的课程压力也不小。他在大学第一学期就挂科,成绩是班上最差的。由于成长在一个焦虑气氛极其浓厚的家庭,这个家庭对任何的失败都反应剧烈,像是天大的灾难。他从小很顺利,从未有过不及格。因此他真的被这次挂科吓到了,根本不敢告诉家里,他能想象如果他真的告诉父母,他的妈妈会带着哭腔给他施加压力,指责他没有努力学习,这只会让他心里更烦更无助更羞耻,他也担心别人会因此看不起他。于是他把这件事藏了起来,好像它从未发生过,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每天打游戏、看漫画,在BBS上灌水。课程的论文往往拖延过最后期限,期末考试到前一天的晚上才开始复习。可以想见,他的学业一再地亮起了红灯。直到快要被退学,他才意识到这是在“掩耳盗铃”,决定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自我效能感:学习对自己说“\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yes\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这里可以看出,拖延确实能给人带来“好处”,虽然这种好处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过分依赖、贪恋拖延的好处,还可能给一个人的学业、工作造成较大的困扰、损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我们要怎样对待拖延呢?要把拖延赶走?努力战胜它?如果你一再和拖延纠结“过招”,你就会发现,拖延是赶不走的!每个人都会拖延,因为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我们会有懈怠,我们需要放松,有时也需要有点自欺——只要别做过了就行。既然拖延赶不走,与其纠结,不如和它交个朋友。问题并不出在拖延这个朋友身上,而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如果我们只有“拖延”这一个朋友,那就有问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大概都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十分依赖,一定要和某个人粘在一起,好像除了这个人他们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其他人际关系能够使他们获益。同样道理,如果只有拖延能占据了我们生活的重心,或者我们凡事归咎于拖延:心想,都是拖延惹的祸,治好了拖延,我的生活就好了!如果拖延成了对生活和工作不满的“替罪羊”,那我们就需要反思了:难道工作和学业就不能带来满足么?试想如果一个人很热爱他的工作,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他一定会很积极地把工作开展起来,而不会一拖再拖,裹足不前。那么,是谁剥夺了做事情的乐趣和成就感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许多拖延的人会这样看待他们和工作的关系:工作是强迫的,外在加在自己身上的;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什么价值;或者觉得自己做不好,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在开始工作之前,就给自己设立一个过高的标准,觉得肯定达不到;又或者还没开始做,就想象做完后别人会批评自己,别人的标准过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有意思的是,许多人明明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却不愿意看到,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一提。做了一些事,就会感叹,怎么才做这么点啊。想想你要是认识这么个上司,整天总看不到你的成绩,最善于发现你的缺点和不足,专挑你的毛病,你是不是一看见这人就烦,打心眼里不想搭理他,更别提帮他做事情了。可是,许多拖延的人就是这么“不友好”地对待自己的。总倾向于否定自己,难怪要熄火撂挑子不干了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u003Cu\u003E\u003Ci\u003E当务之急,我们要学习和自己“搞好关系”,学习如何有效让自己愿意为自己做事情。\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u\u003E想想你如何激励别人为自己做事情?要尊重信任别人,肯定和感激别人的付出,对别人给予有效的指导,并持续的鼓励,这些同样适用于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i\u003E首先,我们要对自己能完成任务抱有积极的信念。\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u\u003E心理学家把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的感觉称作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对某项任务的自我效能感越高,越能尽快着手进行任务,减少拖延,并保证任务有始有终的完成,而反之,如果觉得任务很棘手,很不确信自己能够胜任,往往就会拖延。相信自己很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后,是具体的做事方法:许多人见到工作或学业望而却步,是因为他们把任务看的过于复杂,并且想要急于求成,自己把自己吓退了。\u003Ci\u003E\u003Cu\u003E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先客观的界定任务要求。\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举个例子,你的上司让你完成一个报告,也许他心中对这项任务的界定只是,希望你尽快把最重要的信息简洁地呈现给他,而你却想象他要你写一篇尽善尽美的报告。于是你拖啊拖,写不出来。也许这本来是个小任务,结果被想象成了大要求。因此,先对任务做个符合现实情况的界定,让自己有动力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i\u003E而如果任务较复杂,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的步骤,如果小的步骤能够胜任,那就一步一步做起来,并在做的过程中肯定自己,对自己说“yes”:鼓励和肯定自己让自己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享受做事情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u\u003E有些人也能做到一步一步进行,但每完成一步,他们就会对自己说,才做了这么一点,什么时候能完成呢?这样下去,人就会泄气,事情也就半途而废了。要留心自己对自己说了些什么,多鼓励自己,肯定自己,给自己一些“小糖豆”,我们会更有耐心一点一点把事情做完。\u003C\u002Fp\u003E\n\n如果能够试着对自己说“yes”,相信学习和工作,甚至包括日常一些琐碎的小事,都能带给我们过程上的愉悦和享受。这时,我们就不会与拖延纠结在一处,难舍难分。此时的我们,既能享受适当拖延带来的愉快感,也能收获学习工作带来的成就感。\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zhang-zhi-feng-84\&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智丰\& class=\&\&\u003E张智丰\u003C\u002Fa\u003E,心理咨询师, 提供北京本地及远程心理咨询&,&updated&:new Date(&T03:42:0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24,&likeCount&:257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42:0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7d0e3cf8b2ed58fa78b77b4c63232db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4,&likesCount&:2574},&&:{&title&:&走近“边缘型人格”&,&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前一阵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上海有一位“绝望”主妇,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小三”,于是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播割腕自杀全过程,吸引了大批网友的关注。有些善良的网友劝她想开些,自杀不值得,毁了自己还成全了小三。还有些网友对她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行为有“哗众取宠”之嫌。幸运的是,这位女网友被及时发现,送到了医院抢救。不过,也有报道说,她这种自杀行为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如果细想下就会觉得有些奇怪,这位女性的自杀方式和我们通常的理解有些区别,颇有些特点。实际上,那些真正想要自杀的人,是把自杀当成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会在事先周密计划安排,最终安排好身后事,在“去意已决”时平静的死去。因此,他们的自杀行为经常很隐蔽,往往让人们防不胜防。而另外一类冲动性自杀更像是一时头脑发热,被救下来后往往后悔。而文中提到的这位女性的自杀成了一种引发关注,并试图使丈夫回心转意的办法,是一种伤人伤己的惯用手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言情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为突显男女主人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安排一系列的波澜,两个人经常大呼小叫,又是痛哭流涕,又是割腕自杀,爱得“死去活来”。不过这只是小说和电视剧,要是现实生活中天天如此,估计大家都受不了。上述新闻中的丈夫碰到妻子一两次扼腕自杀,也许还能归因为妻子爱自己太深,如果总是如此,还要公之于众,恐怕就很难承受了。本来是想挽回婚姻的举动,也许会将婚姻推向另一重泥沼和深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怎么来理解这位女性这种自我挫败的关系模式,以及她略显特别的自杀方式呢?实际上,从新闻报道的描述看,她很像是一种我们称之为“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心理疾病。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大概有1%~2%的人患有这种疾病,而且以女性居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如果大家没有听说过“边缘型人格障碍”并不奇怪,它不像我们更熟悉的焦虑、抑郁、神经症之类,这种疾病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进入诊断标准。虽然从心理治疗和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这类病人的踪迹:这些病人比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更健康,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现实中,而不是自己主观的幻想世界中;\u003Cb\u003E\u003Ci\u003E\u003Cu\u003E但是,他们又不像神经症病人那样“成熟”,他们还没有形成关于自己是谁,价值观如何,人生目标是什么的详细看法。\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而且病人经常会突然“发飙”:行为冲动、情绪不稳、攻击他人,人际关系不稳定,做出很多伤害自己的行为,如酗酒、疯狂驾车、冲动购物、暴饮暴食、性滥交、自伤自杀等等。教科书里经常展示的图片是病人挽起袖子,胳膊上全是烟头烫伤或刀割留下的疤痕(当然,并非所有病人的自伤行为都是这种模式)。而他们做出这些行为又往往是因为内心感到空虚,缺乏“存在感”,冲动破坏和自我伤害的行为暂时缓和了内心的空虚,有些还能引发别人的关注。有时,病人还会表现出类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偏执想法,但不会持续很久。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这类病人的症状介于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之间,因而命名为“边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那“人格障碍”又是指什么意思呢?心理学上所谓的人格,是指长期稳定的行为倾向。如果追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史就会发现,上述那些行为和心理特点往往在青春期就已经出现,并一直持续下去,病程很长。甚至已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格特点了。加之病人不顾一切地渴望人际上的依赖,害怕被抛弃。这些反应都给心理治疗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而这类病人也是心理治疗中最为棘手的一类病人。于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成了近些年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热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童年的阴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怎样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首先,\u003Cu\u003E\u003Ci\u003E这些病人在儿童时期可能就表现出较强的情绪冲动和攻击行为\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u\u003E。当然,病人可能本身就来自于情绪气氛激烈的家庭,\u003Ci\u003E\u003Cu\u003E家中经常有激烈的争吵甚至拳脚相向,却很少直接用语言表达关爱与温情\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这种激烈情绪和暴力行为可能既有遗传的影响,也有环境的影响。还有大量研究揭示,许多病人在早年遭受过躯体虐待或是性虐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看,在刚出生时,人类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并没有完成发育,而早年的创伤经历,会损害这些皮层尤其是眶额叶皮层和前扣带回的发育,进而影响这些脑区的正常功能。而这些脑区的功能又恰恰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计划长远的建设性目标,抑制不合时宜的破坏性冲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这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是很难做到的,研究显示,病人前额叶上述部位的活动水平,比正常对照组要低。而一个经典的实验范式——赌博任务,恰恰考察了这种“短期冲动满足而长期破坏”与“短期冲动抑制而长期受益”之间的博弈关系。实验给被试呈现4副相似的扑克牌。最初给被试2000元筹码,让被试每次从中任选一副牌打开,牌面上有加钱或扣钱的点数。被试的任务就是通过100次的选择,赢得最多的钱数。但被试不知道的是,实验进行了一些特意的设置:其中两副牌是“坏牌”,选择这两副牌虽然经常会赢钱,但一旦输钱就会输很多,多次选择的结果则是输钱多;而另外两副是“好牌”,每次赢钱不多,但长期净收益更高。研究结果发现,相比正常对照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会从始至终更多地选择坏牌。对于病人而言,抑制那些长期来看得不偿失的行为十分困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除抑制冲动困难外,病人还显示出类似成瘾的特点,这尤其反映在病人内心的空虚感上。20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Stanley等研究者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提出了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神经肽模型,希望从神经递质变化上解释病人的行为特点。从他们的解释来看,空虚感类似于一种使人兴奋的神经递质缺乏时的戒断反应,说白了就是有点像毒瘾发作。瘾君子们毒瘾发作会去找毒品,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在感到空虚时,也有各种不同表现:有人成瘾的对象是人,会强烈的依赖别人,不能自拔;有人会自伤自杀,从身体的痛苦上获得快感(疼痛导致内啡肽过量分泌而成瘾);还有人会喝酒买醉;有人沉迷于危险随意的性关系,不一而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还要提到关键的一点:虽然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症状五花八门甚至触目惊心,有时狂暴起来像八爪鱼一样张牙舞爪,但我们在看到因空虚而挣扎与激烈的情绪和行为外,却并没有看到这个人本身的愿望和想法。他们自己更加没有意识到:生气了却无法适当的方式表达清楚自己为什么生气,背后的愿望和想法在一开始连自己都没有关注过,自己也不理解,并且想法经常非黑即白,跳跃性很强,难以整合在一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实际上,许多病人童年时的愿望和意图常常被大人忽视:\u003Ci\u003E\u003Cu\u003E一方面童年时病人无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愿望和感受,抚养者难以理解或者感到难受,比如一些儿童会用发脾气、攻击他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情绪反应激烈,持续时间长,难以安抚,抚养者在和这样的孩子互动中会感到强烈的挫败;另一方面,这些儿童的愿望感受难以被人理解,加之一些抚养者无法正确解读、理解孩子,做出正确的回应,病人会感到自己的想法被忽视,或者大人用自己的愿望覆盖掉孩子的愿望和想法。\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病人常常只有在表达激烈的情绪时才会获得关注,依恋关系爱恨交织,令人难以承受,却一直持续着。还有些病人隐约意识到自己是个从小没被修剪好的“刺猬”,总会扎伤那些亲近的人,于是回避和人建立真实和亲近的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医患”相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会令治疗师印象深刻,如果真要面对这样的病人,好好工作一段时间,不仅病人会获益,治疗师的功力和定力也会大增,并对人有更深刻的理解。治疗中的典型反应是,治疗师有时感到病人像是身处情绪漩涡中、渴望被拯救的孩童,引发自己母性泛滥;有时又觉得病人像八爪鱼一样渴望黏着、控制自己,要用情绪的潮水将自己淹没。边缘型人格的病人充满情绪,十分敏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设身处地的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及背后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诉诸激烈情绪的愿望,以关爱又节制的态度倾听病人的心声,向病人示范如何用适当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觉察自己的愿望,掌控自己的情绪。同时要注意不要因为病人的愤怒、情绪威胁或操控而随意改变咨询的设置,做到“温和而坚定”,既尊重、理解和倾听病人的愿望,表达对病人的关爱,又不屈从于病人的“情绪暴力”。通过建立长期的咨询关系,容纳病人的情绪,帮助病人学习更好的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愿望,减少人际伤害,与他人建立更加建设性的人际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zhang-zhi-feng-84\&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智丰\&\u003E张智丰\u003C\u002Fa\u003E,心理咨询师, 提供北京本地及远程心理咨询\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47:3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3,&likeCount&:8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47:3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fcbdcef21d73d6ed6ab4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3,&likesCount&:87},&&:{&title&:&掌控感与“习得性无助”&,&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几年前在报纸上看到崔永元的访谈,当时他抑郁症刚痊愈,有这么几句话至今印象深刻:“一个人一开始总觉得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也能改变这个行业,不能改变行业,也能改变这个部门,不能改变这个部门,总能改变身边的几个人,总是能改变的。可是,后来发现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连我女儿我都改变不了,我开始绝望而沮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都改变不了,大概是一种很无助的状态(虽然是否真的什么都改变不了,值得商榷,在后面会提到)。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对现状无能为力,做什么都没有用,不仅是人,心理学家们发现,动物处在无助的境地时,也会表现出抑郁的症状。\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习得性无助”实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5年,心理学家马丁o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开始了电击狗的实验。给栅栏一边的狗施加电击,但只要狗跳到栅栏的另一边,就可以躲避电击。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狗很快就学会了从栅栏的一边跳到另一边。但在另一组实验条件下,狗被绑在栅栏的一边不能动弹,只能默默忍受电击的痛苦。当解除绳子的束缚,让这些狗在电击的时候可以自由行动,它们也不会跳到栅栏的另一边去,而只是瘫软在地上,忍受电击的痛苦。其状态,很像是患了抑郁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塞里格曼将这一实验现象命名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现实不一定是无助的,但动物学会了无助的状态,即便能改变,也不去尝试了。后来,还有心理学家以其他动物重复过类似的实验,比如大白老鼠,得到了相同的结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习得性无助实验已经成为了20世纪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凡是要学到抑郁症原理的心理系学生们,必定会了解习得性无助。然而在最近几年,又有心理学家对经典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改进,于是乎,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家Maier等人,在2006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两组大鼠都在尾巴上绑上电极接受电击,而在大鼠的面前,有一个类似方向盘的小装置,大鼠可以用自己的前爪转动方向盘。一组大鼠在接受电击时,如果转动了方向盘,电击会自动停止。另一组大鼠接受电击的时间和第一组相同,但它们转动方向盘,电击并不会停止。也就是说,第一组大鼠对电击刺激有一定的掌控感,它们做一些事情,能够改变现实处境。而第二组大鼠的现实处境虽然后来也改变了,却不是由于自己的行为改变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掌控感与“过度保护”\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趣的研究结果出现在电击之后。第二组忍受电击直至终止的大鼠,出现了典型的习得无助“症状”:当出现其他电击刺激时,它们会选择放弃逃跑机会,并且不再具有竞争和攻击性,在和同类交往时十分焦虑,还会出现溃疡症状。而第一组大鼠却安然无恙,再次出现痛苦情况时,它们会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改善痛苦的现状。曾经亲手改变过痛苦的现实——这种掌控感像一种宝贵的经验一样,留在了大鼠的体内,让它们学会了下一次,无论如何要自己积极尝试。而且,即使不能立刻改变现状,比如再次遭受电击等痛苦时,它们也更能忍受,在痛苦经历过去后,依然表现的安然无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研究者就此总结说,这种曾经获得过的掌控感,对抵御无助感,保护个体免受焦虑抑郁侵扰,十分重要。近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回应了这种结果。曾有很多研究发现,那些从小被父母过度保护、过度控制的儿童,在长大后容易罹患焦虑和抑郁问题。这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如此操心地为孩子做这做那,为孩子设计好这条路,那条路,生怕孩子走弯路。孩子不但不领情,不“感恩”,竟然还焦虑和抑郁了,这让很多家长想不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事情都被安排好,全都由不得自己做主,貌似很幸福,实则很恐惧。如果有一天父母没法替自己安排了,该怎么办呢?与同龄人相比,自己很少尝试,很少有机会积累掌控感的经验。遇到事情,很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的境地。其实,规律都是一样的,孩子什么时候快乐,什么时候感到有活力、有力量?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自主尝试,想到办法,解决问题,获得掌控感的时候。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又鼓励支持孩子的自主性,这样的养育方法,孩子心理最健康。\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掌控感的“选择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话说回来,掌控感毕竟是一种主观感觉,很难像实验中那样清晰界定为:转动方向盘,电击停止了。你觉得有掌控感,别人可能没有掌控感。就比如说,举个例子,崔永元认为他“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回家收拾屋子,倒了垃圾擦了桌子,算不算改变了世界?这说法可能有点抬杠,但严格来讲,收拾屋子确实改变了世界,起码改变了世界的某个部分的某个角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我们也知道,崔永元所谓的改变世界,可能是大事上产生改变,社会的不尽如人意处产生改变,不是指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情。但是,所谓掌控感,实在不是无限的,不是所谓“尽在掌握”,我们都是平凡不过的一个人,就算是名人,也是力量有限的,现实世界当中,哪儿能什么事都掌握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很多事无法掌握,没有掌控感,该如何面对压力呢?研究者们发现,动物长期处于痛苦压力状态,会产生一系列身心症状,习得无助、焦虑、抑郁。但当激活动物大脑的内侧前额叶部分时,压力带来的身心症状消失了,动物仿佛重新获得掌控感一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内侧前额叶在改变认知,转换注意力,调节情绪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压力可能是客观的,但人们如何看待压力,如何调节自己,同样起到重要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是亲人去世,有些人会想,怎么亲人就走了呢?别人的老人还能活那么大岁数呢?一直想不开,一直纠结,沉浸在抑郁情绪中,还可能患上复杂性哀伤问题(complicated grief)。有些人会想,人死不能复生,我得接受自然规律,好好过好每一天,才是对去世亲人最大的慰藉,自己努力劝自己,于是逐渐从悲伤的心情中恢复过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是亲人去世的压力和痛苦,却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前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上,希望亲人还在人世,无法掌控放大了内心的压力感受。后者接受人死不能复生的事实,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尽量认真过好每一天的生活,获得了掌控感,成功抵御了丧失亲人的压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有一句话叫做,我改变不了别人,就学习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看法;改变不了伤害,就想办法让伤害的影响尽量降低。如果我不了解科学的方法,我也可以逐步学习。改变一下发型,改变一下家居布置,改变一下电脑桌面和文件夹,改变一下心情。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u003C\u002Fp\u003E\n\n所谓凡事“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虽然小时候发言都有点用滥了,但想想确实存在科学规律。请将注意力放在能改变的小事上,采取行动,一点一滴地积攒掌控感,而对无法掌控的事情学会“放手”。这能让我们维持积极的心态,抵御生活压力的侵扰,避免滑入无助和抑郁的泥沼。\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zhang-zhi-feng-84\&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智丰\&\u003E张智丰\u003C\u002Fa\u003E,心理咨询师, 提供北京本地及远程心理咨询&,&updated&:new Date(&T08:26:2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3,&likeCount&:12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26:2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b576f3df49d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3,&likesCount&:121},&&:{&title&:&“开心网”是否真开心?&,&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几年前的旧文,对理解游戏心理可能有帮助,因而贴出,供大家参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写这篇关于开心网的心理学文章,我终于又开始上开心网玩那些小游戏了。实际上,自我停止在自家菜园子种菜和到别人园子里“偷菜”到现在,已经快一年时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记得,去年三四月那阵子是我和朋友们玩开心网最为热烈的时期。大家热烈讨论种菜偷菜和买卖奴隶,那些天,和人见面聊天的话题也常常是,谁谁又偷了我的菜……更夸张的是,我记得和两个实验室的师姐到外地出差,宾馆不能上网,没奈何,她们惦记着自己网上的一亩三分地,掐算时间大约早上5点半农作物成熟,于是大早上起来,跑到网吧上网收菜。这样的勤奋态度,真令我啧啧称奇,最为敬业的农民伯伯估计也不过如此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玩了大概一个月,新鲜劲儿就过去了。开始还总想看看能种出什么有趣的植物,或者养出好玩儿的牲畜,看到别人地里价格昂贵、品相优良的作物,占有欲也会小小地膨胀一下。至于种菜致富,买房子装修过好日子,好像也是蛮有奔头的一件事。然而时间长了,就觉得很无聊,总是重复相似的过程,每次在网上流连一阵之后,内心感到莫名的空虚。于是渐渐地,我就把开心网给“戒”掉了。而我周围的人,也渐渐不再把开心网当作话题的中心,许多人洗手不干,只是上网写写记录发发留言之类。不过也有人一直认真地坚持至今,把自己的开心网生活经营得井井有条:家居布置、餐厅装潢优美精致,有模有样,令人叹服于主人所投入的精力,花费的心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思考着人们为什么会在一开始对开心网投入巨大的热情和时间。实际上,当我再次上开心网,玩起一个新的游戏项目“开心餐厅”的时候,当初那种热情劲儿似乎又回来了。我会一直盯着灶台上那些菜肴,等待着它们烹饪完毕,然后看着我自己雇佣的服务员,在屏幕里端着盘子到处游走,听着顾客们捧着食物“咯吱咯吱”地咀嚼,用餐完毕后“咣当”一声掷下金钱。金钱收入的数字就这样一点点积聚,我心里也升起新的渴望:升到更高的级别,烹饪更多种菜肴,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餐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开心网的“热系统”与现实的“冷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且慢,让我们停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无疑,我在开心网上找到了新的兴奋点:烹饪菜肴的过程让我感到愉悦,顾客盈门收入增长也让我满足,而这一切只需要我点击鼠标,等待上十几分钟就能够完成。而且结果是确定无疑的:我一定能把菜肴烹制成功,顾客必然上门,他们吃完菜一定会付钱,我的收入必然增长,餐厅规模必然逐步扩大,前提只要我投入足够的上网时间和精力。在这里,快乐来的是多么轻松,多么容易,简直毫无悬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理念是多么不同。虚拟世界是有限的世界,规则有限,结果有限;立竿见影,付出必然有回报;从时间跨度上看,这种十几分钟或者一两天的等待时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现实世界是无限的,充斥着各种可能性,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或满足一个心愿,我们得足够有耐心,足够坚持,还要足够灵活机智。即便如此,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许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尽人事听天命”。在现实世界中,没人保证一份耕耘必然有一份收获:经营农场可能遇到旱灾,作物减产;经营餐厅可能门可罗雀,亏本赔钱;奋斗许多年,攒的钱未必买得起一间房。现实中的我们,需要忍耐等待,需要坚持努力,同时还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承受可能的挫折考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为了应对现实生活的种种考验,我们需要发展一种被称为“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 的心理能力。延迟满足的概念由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指个体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在追求长远目标时遇到诱惑或者经历挫折,但为了完成目标后得到较大的回报,人们需要控制自己,抵制即时享乐,抗拒诱惑,妥善处理挫折所带来的负性情绪,然后继续追求目标。延迟满足是人类个体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心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适应意义,它体现了个体心理成熟的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9年,Metcalfe和Mischel合作发表了一篇名为《延迟满足的冷热系统分析—意志力的动力》的学术论文,提出并阐述了延迟满足的社会生物模型,即冷热系统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对延迟满足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在该模型中,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 对两个系统起平衡的作用,一种是认知性、策略性、连贯性的“冷”系统,一种是冲动性、反射性、情绪性的“热”系统。这种理论认为,热系统会产生自动的趋避反应,其生理机制是杏仁核的作用。相反,海马和额叶皮层支配“冷”系统,它是认知思维的基础,帮助人们思考,并形成计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热”系统是冲动性情绪性的,它渴望即刻的满足,而满足会激活大脑中的奖赏回路,给人带来快乐的感受。在我们刚出生时这一系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婴儿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忍耐,而会一直哭个不停,直至得到奶水,才又恢复安详快乐的神情。而“冷”系统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的,它与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的执行力逐步成熟有关,这种能力帮助我们抑制“热”系统情绪过热的冲动,把注意力转移到当前最重要的作业任务上,从而使获得满足的冲动得以延迟进行。这就像小孩子逐渐长大,学会了等到开饭时间再吃饭,而不是随时饿了就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在孩子面前放一个诱人的小玩具,告诉孩子只要20分钟之内不碰玩具,就把玩具送给他(她)时,年龄较大的儿童(如5岁)可以做到管住自己不碰玩具,但对年龄较小的儿童(3岁)来讲,管住自己就很难做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们为什么会热衷于玩开心网。因为在开心网的简单世界中,我们仿佛又成为无需等待、可以马上得到满足的孩童。诚然,在这里,收获农作物需要等待,烹饪菜肴需要等待,赚钱需要等待。但正如前面所说,这种小小的确定性的等待,与现实复杂难解的无尽等待相比,不正像是一种即刻满足么?在这里,我们只要动用自己的“热”系统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不断取悦我们的“热”系统,而无需给予“冷”系统以强大的现实负荷。奖赏来得如此轻易,又如此生动,并且确凿无疑。这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般,难怪许多人乐而忘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现实压力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延迟满足理论认为在相对较低水平的压力状态下,冷热两个系统会和谐共处,但在压力水平或憎恶感增强的情况下(如遭遇挫折),热系统就会开始控制冷系统。长期处于现实压力之下,付出得不到回报,期望落空,遭遇挫折,心情郁闷,热系统就会发出不满的轰鸣。如此情况下,许多人也会选择替代性的方法,如上开心网来释放压力,让自己的热系统获得小小的满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愉悦感需要付出代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看起来,通过开心网来小小娱乐一番,取悦我们的热系统,本是件好事。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这种获得满足感的方式与现实相比太容易,使得上开心网带有了一种“成瘾”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心网就如同现实世界中发生了天上掉下馅饼的好事,它们要么几率极小,像中彩票;要么需要我们支付相应的代价。因此,我们不仅要满足自己的热系统,还要用冷系统来思考一番,这种好事儿到底有多好?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看来,已经有人在为自己热系统的即刻满足支付代价。国内一项基于120名开心网用户的调查显示,那些上开心网很多的人,甚至会在工作时间上网偷菜影响正常工作,或者整日宅在家里经营自己的饭馆、菜园,而使现实的人际关系受损。虽然上开心网也会和别人发生交往联系,但这种联系通常流于肤浅的表面,并不能带给人足够的充实和满足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学者担心人们会把虚拟世界的偷菜行径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去。实际上,偷窃等反社会行为确实与热系统的冲动和冷系统的控制不足有关,但对此我倒并不很担心。一是我周围的人没有发现类似现象,二是玩开心网等待作物成熟也需要锻炼控制能力,如果你可以等,说明你的自控能力还是可以的,应当不至于冲动到去偷别人的东西,除非真的遭遇了很大的现实压力。不过对于那些冲动控制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儿童或青少年,建议还是少玩为好。\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zhang-zhi-feng-84\&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智丰\&\u003E张智丰\u003C\u002Fa\u003E,心理咨询师, 提供北京本地及远程心理咨询\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19:4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9:4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e8832fdb399d348e5a7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9},&&:{&title&:&单相思面面观&,&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人类的求偶,或者说婚恋行为,自然有很多浪漫成分在内,但同时也是很现实很接地气的一件事:每个人都会在“婚姻市场”上估值,与自己估值相当的人结合,组建平等互利的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这种估值过程中,会伴随许多错位的知觉,一方认为两人综合实力势均力敌,可以建立恋爱关系,而另一方也许并不认为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并不如此,可能包含几种情况,一种最常见的,即对方认为追求者不如自己有“有魅力”。还有一种情况,也许对方也认为追求者有魅力,但两个人价值观不是很契合,或者说对婚姻看重的东西差别过大,无法达成共识,这同样无法达成稳定的婚恋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这般,就可能会产生单恋,或者说单相思这样的情感。这就好比,两个人,某甲手上有个苹果,某乙手上有个梨。某甲想用半个苹果换某乙半个梨(某甲在意梨),但某乙却想,我根本不想要那半个苹果,要么是觉得苹果不如梨子好,要么可能是,他想要的是橘子= =|| 这时,某甲就落了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可以把上面例子中的水果换成“魅力”,就好理解了。那何为婚恋市场中的“魅力”呢?\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婚姻市场”中的魅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为“魅力”?这个词本身似乎有点暧昧不清。当然,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常识和人们的普遍看法中得出一些结论,比如当前我们对“高富帅”、“白富美”及“屌丝”的戏称,就包含了几个最重要的维度,那就是金钱、地位、和外表。这些,从古至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似乎都是一个不变的金标准。同时,除去那些现成的金钱和地位状况,能够在未来保证人们收获金钱与地位的素质,比如能力、才华、学历等等,也是人们在求偶市场上青睐的因素。而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国度里,不仅个人因素,家庭甚至家族因素也在考虑之中。有时,求偶也会遇上“拼爹”的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看起来似乎十分俗气,但细想想似乎确实如此。然而,求偶过程除了这些之外,也有许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地方。结婚的另一中国式称谓:“过日子”,道出了常识的另一重意味,婚姻需要人们有能力将平淡的日子一天天好好过下去。那些保证人们能好好把日子过下去的素质,同样十分重要。比如,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情绪稳定度,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坚韧程度,情商高低,换位思考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而这些更偏于心理和性格层面的因素,也正是养育身心健康下一代最需要的因素。就像植物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水和养料,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需要耐心、爱心和人际能力。如果真要说婚恋市场的魅力,这些也是魅力的一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备胎”与“十动然拒”\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这般,基于魅力的综合评分,我们就可以对单相思能否成功升级为恋人,做出一些判断。我们的文化中,也有许多形容单相思这种尴尬处境的特别称谓,比如一方拒绝另一方的常用理由通常以“你是个好人,但是”来开头,倒霉的被拒绝者会被戏称为被发“好人卡”,由此,我们懂得,仅仅是个“好人”,远远不够。还有某人十分动情的形容自己的某个所谓“朋友”,旁边听者也许默不做声,心里想的是他或她不过是对方手里的“备胎”而已。而“备胎”能够\n“转正”,需要自身的实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最近一些国内电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到所谓备胎转正的例子,例如演员海清和吴秀波主演的电视剧《心术》中,海清扮演的“高级备胎”打着“好哥们”的幌子,经过多年的坚忍和努力,终于赢得了吴秀波扮演的“高富帅”。这不是什么灰姑娘中彩票赢得王子的青睐,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前者必然有后者不具备又十分需要的素质: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力,高超的情商和人际关系能力,乐观向上的态度。如此这般,多年持续坚持,重点突破,终成正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备胎成功转正的剧情,与最近一些公开表白被拒的例子形成鲜明对比,比如有新闻报道,有大学生晚上在校园草坪上点燃心形的蜡烛,营造浪漫气氛,公然高调表白,结果对方并不领情,竟然真的泼下一盆冷水在表白者的头上,这一倒霉的表白事件被网友戏称为“十动然拒”。看来表白与否,表白的热情是否高涨,并不表示被追求者能够接受,那么如果表白与否不是事情的关键,要把一方的单相思转化为终成眷属,到底要做些什么呢?\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单相思如何到“有情人终成眷属”\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单相思到终成眷属,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找机会了解对方。许多人的相思之情,只是在思念一个美丽的幻象,而没有看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对方也不了解自己。耐不住相思之情,贸然表白,很可能让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不贸然表白,而是想办法接近对方(比如电视剧中打着“哥们儿”的幌子)建立关系,了解对方的特点,看清对方是否与自己的魅力因素相匹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后,如果交往互动中双方都觉得合适,自然水到渠成;而如果一直有一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感觉,或者理智上已经感觉双方魅力差距很大,将来缩小这种差距的可能性也很小,不如远远欣赏做朋友比较好,这种单相思转化为亲密恋人的可能性确实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考虑,也就是我们在一开始所说的,即使两人魅力匹配,也未必会成为恋人,就像常识认为的那样,如果两个人“三观”不同,人生追求以及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差别很大,即便相互欣赏甚至爱慕,也成不了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个大家都比较了解的例子,民国时期诗人徐志摩曾把才女林徽因视为自己的“灵魂伴侣”而加以追求,但林徽因最终选择了踏实做学问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自己也成了一位建筑设计师。林徽因并非不喜欢徐志摩,但她骨子里并不仅仅是一个飞扬随性的诗人,她需要踏实安稳的生活,一位更为宽厚包容自己的丈夫,这样她才能飞扬。更何况,她母亲本就是被父亲冷落在一旁的“二夫人”(林徽因父亲林长民娶过三位夫人,大夫人去世,林徽因母亲为续弦,但没有儿子,三太太生了四个儿子,十分得宠),自己如何忍受也成为徐志摩的“二夫人”?而梁家,绝对会给她自幼得不到的地位与尊重,这是她十分看重的。\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如此这般,徐志摩和林徽因同为民国时期的魅力人物,但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决定了一方的爱慕与追求最终成为无果的单相思。因此,除了权衡双方魅力外,考察双方是否是一类人,对婚姻是否有契合的价值观,同样也很重要。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n\n
魅力匹配,关系亲密,价值观契合,人生道路相同,如果能达成这些条件,大多数人会有情人终成眷属。\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而许多人在婚恋中的纠结和错位,都与对自我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价值观探索和了解不够有关。不了解自己是谁,自我定位是什么,追求什么、看重什么,有所取舍,选择就变得困难起来。世上本不存在完美爱人,关键看我们基于自我认识后的选择。\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原文为某书评约稿,针对单相思现象而写)\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zhang-zhi-feng-84\&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智丰\&\u003E张智丰\u003C\u002Fa\u003E,心理咨询师, 提供北京本地及远程心理咨询&,&updated&:new Date(&T15:18:5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7,&likeCount&:76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18:5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e2e32ae134ba716ac05fb5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7,&likesCount&:760},&&:{&title&:&行为的动力来自何处?&,&author&:&zhang-zhi-feng-84&,&content&:&\u003Cp\u003E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家门前有一片美丽的草坪。一天,一群孩子来到草坪上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地收下了老人的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光帮帮忙大哥是对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