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事件这个英雄后期出碎颅锤怎么样

    马加爵,是一个英雄  贴在杂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谩骂,不过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马加爵杀了四个人。关键是看他杀的人该不该杀,如果该杀,那就是对的  比如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你说日本鬼子该不该杀?如果对日本人心慈手软,那你的脑袋被驴踢了  马加爵做人很成功不可否认,第一孝顺。对家人对父母来说是个孝子。
第二,学校老师评价极高  第三,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有仇也壁报,这是一个真正的人  可是,中国小人当道容不下这样的人。  如果回到古代,他肯定是个英雄。。。。。。。。。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英雄不配 算得上还有点良知 杨大侠才是英雄
  @德义实仰
11:24:15  英雄不配 算得上还有点良知 杨大侠才是英雄  -----------------------------  杨过?虚构的
  @德义实仰
11:24:15  英雄不配 算得上还有点良知 杨大侠才是英雄  -----------------------------  @dailinstone
11:29:15  杨过?虚构的  -----------------------------  楼主孤陋寡闻!是上海的杨大侠
  这条癞皮狗又出来胡说八道了,
  他知道个屁就知道胡说八道,整天发些精神病院病人才能写出来了的屁文
  小马哥报的是私仇,算不上英雄,顶多算豪杰。杨大侠报的是公仇,这才算的上是真正的英雄。
  报私仇就可以乱杀人?那还要法律干什么?
  @乐乐是我好朋友
12:41:56  报私仇就可以乱杀人?那还要法律干什么?  -----------------------------  那里都有你这条狗。是不是饿了?来来来,张嘴接住我的大便。
  法不容情
  @伍毛钱的逻辑
11:44:51  小马哥报的是私仇,算不上英雄,顶多算豪杰。杨大侠报的是公仇,这才算的上是真正的英雄。  -----------------------------  顶
  傻逼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后使用我的收藏没有帐号?
所属分类: &
查看: 7|回复: 1
马加爵这个英雄后期出碎颅锤怎么样
马加爵这个英雄后期出碎颅锤怎么样
1026253金币
TA的勋章:
马加爵这个英雄后期出碎颅锤不错哦,可以提高战斗力哦,祝你游戏愉快
玩《三国战纪》 英雄、美女、金钱统统有()收起回复展开回复
全新资料片“云梦庭”10月19日已上线!
体验新玩法领豪华礼包 拿京东卡大奖!
经常在论坛发帖,且发帖量较大(发帖量4000以上)如何评价校园英雄马加爵“”爵爷“”? - 知乎6被浏览4329分享邀请回答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7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责编:张少勇
马加爵玩被指为其杀人行为的动因之一,这激起了很多未成年玩家的“英雄气概”。
叫得最响的要属“马加爵牌铁锤”。一位网民留言道:“轻轻的他走了,不带走一把锤子。”而最朗朗上口的名牌要属“爵爷”二字。
“很新鲜,”一个自称26岁的网友明显比未成年的孩子们语气坚定,“杀法和逃法都新鲜”。他不觉得马加爵所做是恐怖的事,他说:“他不会杀他爱的人”。
  马加爵被执行死刑已有一段时间了,但他造成的波远远没有平息。
在QQ上以马加爵为名的网友达5页之多
  自马加爵发案起,网民就对他高度关注。在全国大排查期间,真正的马加爵远遁海口与警方,而冒牌的“疑似”马加爵却频频现身,在互联网上东冒一头、西蹿一下。3月5日,一张帖子说马加爵于4日在广西钦州长途汽车总站被抓获。随后,网上聊天室里相继出现了不少以“马加爵”为名的网虫,他们与人聊天,有人信以为真而报案,这种虚假信息严重干扰了警方的注意力。直至马加爵伏法之后,在网上仍有许多人在津津有味地谈论他,甚至还有人以他为蓝本“开发”了一系列“周边产品”。在年轻人爱用的聊天工具--QQ里,有很多人给自己起名叫“马加爵”。而在此之前,有哪一个杀人罪犯会受到如此的关注与青睐?     记者在QQ上随机挑选了18位注册昵称为“马加爵”的网民进行了网上采访。受访者的QQ资料显示,这些人最大年龄为28岁,最小年龄为14岁。     对于称呼他们为“亲马派”,无一人表示拒绝,他们对马加爵的态度没有,却很温和。     受访者们对于马加爵被执行死刑早有思想准备。他们使用这个名字的原因并不像各大网上论坛、聊天室、时评中的热炒一样富有深意,直逼社会与人,甚至并未意味着对贫困的同情,对社会不公层面的思考。然而,又是什么心态诱使他们继续以“马加爵”的面目存在呢?     暴力文化网上泛滥      “至少他性格强悍,”一位网民说。当记者请他摆出马加爵的优点时,他立刻指出了这一点。      “你看他身上的肌肉!”一个网友十分看好马加爵那张身体强壮时的照片,“虽然有人说他看起来像杀人犯,但我也想有那样的肌肉。”      “你不觉得他很棒吗?”一位自称18岁的受访者这样反问记者。这个刚刚成年的学生喜欢玩双截棍,据他自己说,玩得还不错。      “我也喜欢玩网络。”一个自称14岁的网民说。在他的个人资料里,写满了网络游戏的名字。这些网络游戏或多或少都是带有暴力倾向的。     另一位爱玩网络游戏的“马加爵”说,“网络游戏有暴力倾向,是因为好多年轻人喜欢”。他今年大学毕业。当记者问起网上杀人和现实杀人的关系时,他说:“这两者没有必然和直接的关系。”“那为什么这种东西吸引大家去玩?肯定有种逻辑存在吧?”“不是这样的。玩游戏前大家也没有刻意的去选择什么暴力的,只不过玩着玩着,有些人喜欢杀人,有些人喜欢聊天罢了。”     马加爵生前向警方坦言,“自己喜欢玩弄刀具,因为玩弄刀具的感觉很刺激。也喜欢看武打录像,因为武打片也很刺激。”据有些报道揭示,他还爱玩网络游戏。     马加爵的审判官说,马加爵并不“张扬和狂躁”。但他却对朝夕相处的同学痛下。尽管杀第一个人时感觉“很慌”,但一天杀一个的残暴仍被惊人地贯彻到底。     马加爵是不是这种暴力文化熏陶下的牺牲品?——热极一时的讨论中并没有人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应该说,暴力文化是广泛撒播的种子,而马加爵得到这粒种子之后浇水施肥,让这粒种子长成了一朵恶之花。马加爵玩网络游戏被指为其杀人行为的动因之一,这激起了很多未成年玩家的“英雄气概”;马加爵的硬汉形象和手段,引起诸多效仿和推崇。一名读高中的受访者向记者背诵了鲁迅的那句“直面惨淡”的“勇者”。     在马加爵之后,下一个思考迎面而来:暴力“马加爵圈子”的影响力将会有多大?     亡命,玩的就是新鲜      “很新鲜,”一个自称26岁的网友明显比未成年的孩子们语气坚定,“杀的方法和逃的方法都新鲜”。他不觉得马加爵所做的是恐怖的事情,他说:“他不会杀他爱的人”。     的确,马加爵所杀都不是他爱的人。据马加爵交代,2月13日,在打麻将与同学发生纠纷后,马准备逐个用铁锤4个同学。他想先干掉同宿舍的邵瑞杰。当晚,只有唐学李在宿舍内,邵在别的宿舍里休息。他说:不杀唐,就干不了邵。他用锤子杀了唐后,把地上及桌上的血擦干,把唐放到衣柜里,用报纸等物包好。因为学校没有开课,没人发现。     第二天,他继续与同学打牌。     2月14日晚,趁邵瑞杰洗脚的时候,马用同样手法将其杀死,事后仍将尸体塞入衣柜。2月15日中午,同学杨开宏到马的宿舍找邵打麻将,马说他一会就回来,并在杨看报纸等候时将其杀害。傍晚,王大明(音)叫他打牌。他没去,跑到1幢402室将龚博叫到自己的房间将其杀害。     而对马加爵有“一饭之恩”的广西老乡,他放过了。“刚处理完龚博的尸体,林风(音)找他打牌。他觉得林风平时对自己不错,就没下手。”     记者问这位感觉“很新鲜”的网民:“你觉得他有大侠魅力?”      “至少像是拿着地图找宝藏。”     2月8日至13日以及2月15日,马加爵上过互联网,查询江西省赣州市、湖南邵东县和广州市等地的地理、交通、就业等情况,并浏览了有关身份证的制作、核查等有关规定,访问过互联网上“公安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等网站。上网时间集中在晚上11时至次日7时。当马加爵办完所有的事,他走出学校,马上打出租车到了火车站。在商店里买了衣服、水果等,换了衣服上了火车。     马加爵究竟在哪里?全国公安干警布下天罗地网,无论马加爵逃到那里,他都将被抓获归案。      “到后来,很像拍电影。我是从那时候开始关注的。”这位网民继续说。     其实马加爵是背着两样东西走天涯的,一样是A级通缉令,另一样是20万赏金。当记者向一位网友提起这两样东西时,他说,“就好像马加爵身上绑着红绶带。”     马加爵的电脑中储存着     很多野外生存技巧知识,这一点并未被受访者看作他为犯案做的“充分准备”,而是一个“很”的故事的序幕,一名自称18岁的网民这样认为。     由此看来,马加爵的故事是一个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在死刑枪声响过之后,这样一种想像力带给我们的是轻松和释然吗?      “借壳上市”,机不可失     采访中,一名广东高二女生的想法尤其让记者忧虑。      “为什么(你的网名)叫马加爵?”      “贪爽咯,就是他的名响,讲出去无人不晓啊”。      “事情都过去了,所以现在改了名字?”      “你可以去查一查,有太多人叫这个,所以我改了名。我要成为独一无二的,所以换。”     铺天盖地的“独一无二”观念向未成年人灌输着,网上为这个年纪的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五花八门,如个性交友服务,个性头像订制等等。而“马加爵”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只是碰巧符合他们打造与众不同的需要。     记者也遇到了一位金盆洗手者,自称24岁的“Kfir”。在马加爵被抓到后他便改了名字。他坦言:“他太有名了,我怕警察找我麻烦。”     在网上追随马加爵的群体里,未成年人的独立意识尚未健全,他们还不会像“Kfir”先生一样“识时务”,懂得何时“走为上策”,他们不论那个名人是因何出名,只要具有明星效应就为我所用,这就是这个年龄的未成年人的“名牌意识”。     听到记者提起“名牌意识”这个词,小女孩说:“YES!聪明”。     在网上,与“马加爵”相关的名牌又何止这一个呢?     叫得最响的要属“马加爵牌铁锤”。一位网民留言道:“轻轻的他走了,不带走一把锤子。”而最朗朗上口的名牌要属“爵爷”二字。     当代的中国年轻人是很少由衷地佩服某个人的。在他们的语言中只有三个人被尊称为“爷”:金爷--金庸,朔爷--王朔,周星驰--星爷。如今,与这三位文化名人几乎没有半点共同之处的马加爵居然也成了“爷”——“爵爷”!一位网民的话似乎是对这个称呼的最好诠释:“爵爷,一路走好!是条汉子,这一辈子没白活,至少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你。”而那首被网站广泛转载的《爵爷之歌》恐怕是借了“马爵爷”的“威名”才火的吧!     这第四位“爷”的出现,实在是发人深省。     马加爵并非火枪手     直到采访接近尾声,原本以为会从受访者口中得出的复杂理由也没有出现,这可能与受访者的年龄段有关。人们对马加爵事件的观点似乎不仅仅是熟悉了解,而是被媒体舆论固化。     一位自称21岁的网友说,“也有同情也有憎恶”,这是所有受访者中唯一的似曾相识的表达。仿佛其他人都已不屑于说这个大道理:马加爵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杀人犯。再发表“同情”、“憎恶”的词好像都已过时。     在网上论坛中,有一位网友讲了个故事。这位网民乘坐的士去云南大学,的哥借机骂起来,“报纸要写么就写写为哪样会发生这种事,个个把标题印得比百货大楼的招牌都大,但你看看都是些哪样,杀人恶徒、马加爵情书被撕,真的不要脸,拿社会悲剧当玩笑开!”“这些记者天天到云大找人,只会刨人家隐私,咋个不问问他的老师同学为什么一个都不去看看他,见不着么给马加爵送点好吃的,咋个那么冷血,咋个那么没有同情心,这些咯是杀人的社会原因?……”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网上“马加爵军”对于马加爵的怀念已从案件本身转移到具体的某点,比如他很强悍的体格令人羡慕,他亡命天涯的经历像某个网络游戏的名字,叫做传奇。     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关注点并没有撕开马加爵罪行的对立面,比如对大学时代友情与人情的看破,挑贫富差距的影响等。而是再次为马加爵澄清,他不是暴力的始作俑者,也不是制造杀人犯的志愿者,他只是一颗子弹,而不是扳机。
适用平台 连接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加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