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大战牛魔王为什么能大战10万天兵天将,到了下界,连个妖怪都打不过,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为什么孙悟空可以打得过天兵天将!且打不过路上的妖怪?"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为什么孙悟空可以打得过天兵天将!且打不过路上的妖怪?"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个人意见如下,孙悟空反天时,是为自己而战~后来被佛方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进了沙门~保唐僧西行,反正都是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的事,与其自己动手何不叫人代劳,从我们的现在的眼光来说,算是一种进步吧~现代用词就是,你先上,我替补!因为天兵天将打不过妖怪 天兵天将整体素质较高 妖怪比较容易耍赖打天兵天将是为自己干活,为自己奋斗,而打妖怪是为别人干活,而且大多数妖怪后有神仙撑腰,又不能得罪神仙。天兵天将是打工的!所以就没那么卖命了!路上的妖怪是自己创业所以就卖命了!
||||点击排行煮酒探西游 ——《西游记》中你不知道的秘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连玉皇大帝、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可为什么后来在西天路上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呢,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   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根本就无法用常理解释。   比如:   1.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连玉皇大帝、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可为什么后来在西天路上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呢?   2.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取回经来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真的是为了普度众生吗?   3.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完全可以飞到西天把经书取来,为什么还要慢慢吞吞地走过去呢,难道不嫌麻烦么?   4. 孙悟空被关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烧了49日也没有烧死。可为什么差点被红孩儿吐的一把火给烧死了?   5. 神仙们既然可以长生不死,那么,为什么一个个的还要跑去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呢?   6. 玉皇大帝真的是昏庸无能吗?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万神的主宰呢?   7. 唐僧既然是有道高僧转世,为什么他总是过不了惊恐之关?老是被吓的屁滚尿流?   8. 妖怪们为什么都盯着要吃唐僧肉?他们究竟凭什么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为什么就没有任何一个妖怪对此产生怀疑呢?   9. 妖精抓到唐僧后,总是不急着吃掉,他们究竟在等什么呢?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急性子抢了就咬一口吃的?   等等。这么多的矛盾、硬伤,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可以说比比皆是。作者解释得了吗?于是, 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看了西游记, 说话象放屁。&   可是, 《西游记》的作者会有那么弱智吗? 我们通观西游记全书,发现这些矛盾并不是简单的笔误,而分明是作者重点刻意描写的对象。   那么,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作者在有意巧设机关,故意写出一个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西游故事,为我们出了一个天大的&谜语&,就看我们是否能够猜中谜底。   作者的布局功夫之高,乃世所罕见。其实,解谜的&玄机&就隐藏在小说《西游记》的原文之中。这些矛盾都是有解的,只是多数读者都没有认真看而已。   我们把全书中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起来看,都可以根据原著所给出的依据,而将其中的玄机一一破译开来!!!   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下面,我将采用逻辑推理的手法, 重新解读《西游记》。   郑重申明:  本文讨论的范围:   1. 仅限于小说《西游记》。和其他的神话故事无关。   2. 仅限于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3. 小说《西游记》中虚设的人物角色,与现实无关。小说中的宗教根本不是现实中的宗教,小说中的唐僧也不是现实中的玄奘法师,这个很早就有定论了。切勿自作多情,对号入坐!   读者需知:小说故事,纯属虚构。(1) 唐僧的父母之谜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取经,要讲唐僧,我们得先从唐僧的父母亲讲起。   在西游记的《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中, 疑点多多, 迷雾重重, 很难于读懂。然此篇正是作者立意高远之处, 读懂了, 方能明白何为&造化&,读不懂, 《西游记》就永远只能是儿童故事。   唐僧的父亲叫陈光蕊,唐僧的母亲叫殷温娇。   在这一回故事中,陈光蕊考上了状元,遇到丞相的小姐殷温娇抛绣球招亲,那绣球&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二人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陈光蕊便和丞相之女殷温娇结了婚。   陈光蕊赴任江州,从丞相府出发,一路上竟无人伴随,仅带着老婆和自己的一个家僮,到了洪江渡口,艄公刘洪、李彪见色起意, 杀了陈光蕊和家僮,逼小姐顺从。小姐寻思无计,只得顺了刘洪。   这个时候,离谱的事情发生了:刘洪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文书,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刘洪,一个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来尬舞吗~
北京太冷。
老卡好委屈
我的标题很吸引人
来啊,聊天啊?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天兵天将为何打不过孙悟空?
我的图书馆
天兵天将为何打不过孙悟空?
转自中国经营报&一个团队中,搞定了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棘手的环节,剩下的问题就好办了,就是让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最潮国学原标题:《西游记》中的经济学——天兵天将真打不过孙悟空?导读:《西游记》的三大谜团之一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险些成功,天兵天将为何无人能挡?事后证明,很多天神甚至妖怪其实都可以降服孙悟空。一、《西游记》三大谜团之一《西游记》不只是一部小说,还是一部很深奥的小说,其中玄机四伏,谜团更迭。在网上流传最多的三大谜团是:(1)孙悟空大闹天宫,险些成功,天兵天将为何无人能挡?事后证明,很多天神甚至妖怪其实都可以降服孙悟空。(2)妖怪抓到唐僧之后,为什么总是找各种借口不马上吃他?结果悲剧了,唐僧被救,妖怪自己要么命丧黄泉,要么被人收服。(3)假美猴王究竟是谁?是不是孙悟空本人?三大谜团中,第二个可能是原著漏洞,第三个无从证实,我们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这里单说第一个谜团。孙悟空至少三次与天兵天将交手。第一次是孙悟空嫌玉皇大帝册封的“弼马温”级别太低(相当于今天的股级干部),私自跑回水帘洞,并打出了“齐天大圣”的旗号,玉帝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下界讨伐。孙悟空打败了先锋巨灵神,又将哪吒打伤。第二次交手,因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又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架天罗地网,赶到花果山捉拿孙悟空。孙悟空再次击退李天王、哪吒和四大天神,又打败观音大徒弟和李天王二太子木叉,与二郎神基本打个平手。眼见天庭不能得胜,还是太上老君出手,扔出一个金刚琢,将孙悟空打翻,二郎神遂上前擒住,最后孙悟空被扔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第三次交手,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大难不死,在天宫大开杀戒,以至于“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万不得已,玉帝传旨派人上西天去请如来佛祖救驾。最终,还是如来厉害,一巴掌将孙悟空拍在五行山下,一下子就镇压了五百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能够成功,实在没有道理。第一,就算孙悟空从炼丹炉里逃出来了,也没必要惊动如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太上老君再次出手,扔出金刚琢,照样可以打翻孙悟空。别告诉我这招不再灵光,事实上,《西游记》第五十回,在金兜山,独角凹大王就是用太上老君的这个金刚琢多次打败孙悟空以及天兵天将,收走了他们的兵器,还差点捉了孙悟空。除了金刚琢,太上老君的那些武器,例如红葫芦、玉净瓶、幌金绳、七星剑、芭蕉扇,哪一件不能降服孙悟空?《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在平顶山莲花洞,老君的两个看炉童子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就是凭借老君的这些武器,根本不将孙悟空放在眼里,而且还用葫芦把孙悟空捉住了一次。第二,就算天庭的道教神仙法力不够,佛界能够镇得住孙悟空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弥勒佛,作为“未来佛”和东来佛祖,法力恐怕不比作为“现在佛”的如来佛祖差多少,至少他自己敢对孙悟空称“我为治世之尊”,可见绝对有顶尖法力。一个证据是,《西游记》第六十五回,他手下的黄眉童子凭借偷来的弥勒佛的金铙将孙悟空罩住,后来又用人种袋将孙悟空以及他搬来的各路救兵统统生擒,毫不费力。又比如观音菩萨,同样是法力无边。《西游记》第七十回,她的坐骑金毛犼私自跑到麒麟山,凭借观音的三个金铃变得威力无穷。观音菩萨自己都承认,“若不是你偷了这铃,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第三,除了天庭大仙和佛界高人,一些地上的神仙也能轻易摆平孙悟空。例如,在五庄观,孙悟空推倒了人家的人参果树,被镇元大仙赶上,一袖子将师徒四人活捉了去。此外,还有一些妖怪法力高强,也能让孙悟空无可奈何。譬如,在黑风山,黑熊精与孙悟空打个平手。在黄风岭,黄风怪喷出黄风,孙悟空便狼狈而逃。此外,红孩儿、大鹏精,那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哪个打不过孙悟空?玉帝既然是天上人间的统治者,想必有办法收服地上的各路妖神,怎么会没办法捉住孙悟空呢?为了便于比较,我将西天取经路上所有与孙悟空交手的高手(神仙和妖怪)归纳如下表。除去普通妖怪不表,单就这十次遭遇,若没有神仙、菩萨和如来相助,哪怕十个孙悟空都保不了唐僧到西天!资料图二、分享权力比控制权力更重要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既然太上老君可以搞定孙悟空,镇元仙子可以搞定孙悟空,观音菩萨、弥勒佛祖更是可以搞定孙悟空,那为什么他们在大闹天宫时不出手帮助玉帝?理由很简单,原因很复杂。理由是,这些大仙或菩萨帮了也是白帮,得不到半点好处,搞不好还变成了孙悟空这只嫉恶如仇的猴子的死敌。这绝不是说,玉帝是个吝啬小人,不懂得封赏。事实上,他还是懂得论功行赏的。例如,第一次派李天王和哪吒下界捉拿孙悟空时,玉帝就给他们分别封了“降魔大元帅”和“三坛海会大神”的头衔,事成之后想必能够加官进爵。二郎神本是玉帝外甥,但是“听调不听宣”,不过帮忙之后,玉帝待他不薄,“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可见,玉帝不是小气鬼,对部下赏权赏钱。问题是,玉帝的这些部下(如李天王和哪吒)虽然动力十足,愿意全力捉拿孙悟空,奈何功夫却不行。而功夫足够的大仙菩萨们(如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又没动力出手相助。为何?因为对这些大仙菩萨而言,根本不缺金钱,可玉帝又没法和他们分享权力,也不可能给予他们更多权力。玉帝是谁?他实际上是《西游记》中最有实权的人,没有之一。他上管天上,下管人间,再往下还要管冥界。他是名符其实的独裁者。对于独裁者或专制者来说,保住权力有两个统治法则。法则一:要善于控制权力。古往今来,控制权力的根本措施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的,无外乎两种手段。一手是软的,通过意识形态宣传控制黎民百姓的思想。例如,古代皇帝的圣旨第一句永远是“奉天承运”。这什么意思?意思是皇帝代表天子治理国家,每个人都敬畏天地,因此也要敬畏天子(皇帝)。在当今政教合一的国家,皇帝、国王、酋长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最高元首,这是意识形态治国的典型表现。另一手是硬的,通过警察和监狱来镇压造反者。法则一是对老百姓而言的,但光是控制权力还不够。独裁者保住权力的法则二:分享权力,这是针对内部统治集团而言的。最近,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政治学教授Svolik总结了年这62年里全世界316个独裁统治者非正常失去宝座(不包括自然死亡和选举)的原因(Svolik,2012)。其中,政变占68%,群众起义占11%,民主转型占10%,刺杀占7%,外国干预占5%。这说明,对独裁者来说,控制权力固然重要,但群众起义推翻政权的概率远低于内部政变的概率。换句话说,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而政变往往是因为权力分享没有在统治集团内部搞好,因此分享权力比控制权力更为重要。懂得分享,才能基业长青!三、玉帝没法分享权力既然分享权力很重要,为什么独裁者不舍得在统治集团内部分享权力呢?就像刘备、关羽和张飞那样,桃园三结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这是孤例,相反的例子则不胜牧举。象刘邦、赵匡胤,还有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哪个不是结拜金兰,恨不得和一起打天下的创业兄弟们同穿一条裤,同睡一张床。而一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对不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对皇帝来说,“有难同当”是必须的,“有福同享”是不可能的!既然分享权力比控制权力更重要,那为什么独裁者、皇帝、君主不舍得与亲密的部下分享权力呢?不是他们不愿意分享,是基本不可能分享。因为最高政治权力的根本特征是“零和博弈”(zero-sumgame),难以分割,难以分享。就象一张饼,你吃多了,他就吃少了,不可能你们越吃越多的。不管是研究政治学的,还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对权力的理解在这点上都是相同的。比如,玉皇大帝能给帮了忙的太上老君再封官吗?不可能!在道教中,身为“太清”的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也就是古代的老子李耳,他与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一起被称为“三清”。论辈分资历,太上老君在道教仙界的地位应该高于玉皇大帝。因此,当老君去找玉帝时,“玉帝即同王母出迎”,可见其地位之高。太上老君高居三十三天之上,又是道教创始人,玉帝拿什么权力和他分享?总不能将自己的皇帝宝座让给他吧?在《西游记》中,老君的地位极高,法力很可能最强。如上表所述,在打败孙悟空的历次事件中,就数老君的法器最多,连观音的金铃都是老君炼制的。而且,他的金刚琢连如来都破不了,还白送了他十八粒金丹砂!本来卧榻之侧,就不容他人酣睡。面对这样地位尊崇、实力超群的太上老君,玉帝拿什么奖励他?至于镇元大仙,人家是地仙之祖,在地上就是老大,对天庭的权力估计也不感兴趣。而观音菩萨与玉帝根本不“搭界”:玉帝属于道教神仙,而观音属于佛教神仙。观音都没法打赏,弥勒佛就更不必说了。那么,如来为什么肯出手帮玉帝?一来是玉帝下旨来请,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否则就是自己没本事降服一只妖猴,传出去多没面子!二来,如来有自己的小算盘。收服了孙悟空,就帮取经项目找到了这个创业团队的核心骨干,而且将佛法从西天渗透到东土,势力范围大大扩张,这笔交易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啊!【延伸】绝妙组合的取经团队唐僧奉唐太宗之命去西天取经,这是一个绝对艰难的使命。从东土大唐到西天灵山,有十万八千里,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尽是妖魔鬼怪。最终,唐僧师徒四人以及白龙马耗费了14年才从如来佛处取得大乘佛法真经。若是在今天,步行十万里,没汽车没旅馆,没工资没保险,生命有危险,花十四年去完成一个任务,谁会干这事?!在西天取经的团队中,唐僧心软体弱,孙悟空刁顽暴戾,猪八戒好吃懒做,沙和尚忠厚老实,白龙马基本上只是脚力。中国有句古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取经团队中,为什么大家一开始愿意从事这一艰苦卓绝的职业?如果有人偷懒怎么办?如果有人中途退出又怎么办?在经济学中,在上级和下级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发生的这类难以监督的行为,被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即便是神仙也经常有凡心,也会开小差,也有人性的弱点,因此要完成西天取经这一艰巨的任务,光靠个人意志或道德肯定是不够的。一定得有制度上的安排来约束人性的弱点,奖勤罚懒,相互制约,保证西天取经这一目标最终能够成功。在现实生活中,当上级给下级安排了一项艰难的任务时,意味着上下级之间达成了一种契约关系,那么就必须有巧妙设计的制度或机制来解决契约履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这次我们就来聊聊西天取经的履约机制(implementation mechanism)。一我们首先对取经团队中的角色一一考察,然后讨论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首先说唐僧,应该说他是取经团队中意志最坚决的成员,也是团队的领导。先看唐僧的背景。唐僧本名陈玄奘,在《西游记》中是金蝉子转世,又在金山寺长大,自幼研习佛法,因此天生就是佛教的人,对佛教忠贞不二,这是他的个人禀赋。接着看他的出身。外公殷开山是当朝丞相,正一品官职,相当于今天的正国级干部。父亲陈光蕊是科举状元,当时就官拜江州州主(从五品),复活后升至文渊殿大学士(从四品),在今天就是厅级干部了。总而言之,外公和父亲都是高干,唐僧是标准的“官二代”,出身绝对是根正苗红。再看他的地位。在唐太宗的水陆法会上,唐僧是主持人。唐太宗将从观音那里获得的两件礼物——价值五千两银子的锦襕袈裟、两千两银子的九环锡杖赐予唐僧,让唐僧在长安城里风光无限。这还不算,最给面子的是,当唐僧自告奋勇要求前往西天取经时,唐太宗居然与他结拜兄弟,也因此唐僧有了“御弟”的名号。拜兄弟就等于是纳了“投名状”,唐僧就得竭尽全力去完成皇兄托付的任务。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唐太宗此举等于让唐僧做出了一项不可更改的承诺。如果取经不成,太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有多严重?唐僧自己说了:“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①]这唐僧直接就发下了毒誓!归纳一下,唐僧出身高贵,地位尊崇,说话自然要算数,这是“声誉”(reputation)的力量;他与太宗结为兄弟,又当众立下毒誓,这是做出了可置信的承诺(commitment)。因此,即便前途险恶,性命攸关,唐僧也唯有万死不辞,否则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有何颜面失败而归?那也许有人问,万一唐僧取经失败、滞留国外呢?事实上,尽管唐僧意志坚决,但人性也有柔软的时候。看过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电视剧的人可能还记得,当唐僧师徒几人经过女儿国时,女儿国王执意挽留唐僧留下来与她成亲,共治江山。在女王的柔情蜜意下,唐僧似乎已经动情了,却被赶来的蝎子精搞坏了情调。原著写到这一段时,说唐僧“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第406页)!没有蝎子精搞鬼,说不定唐僧真的愿意留在女儿国享受荣华富贵呢。可见,即便像唐僧这样意志无比坚决的人,也不能保证在环境的改变下矢志不移。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我们不妨猜想一下,万一唐僧留在女儿国当国王了,后果究竟有多严重?首先,按照他的毒誓(神话中的毒誓应该能应验),他会堕入地狱。在讲究因果报应的佛教徒看来,没有比这更可怕的后果了。其次,他要是不回国,他老丈人和父亲肯定会受到牵连。对皇帝说话不算数,这种欺君之罪在古代是可以满门抄斩的!此外,还有其它机制制约着唐僧,下文再表。反过来,如果他坚持取经,即便失败,最大的后果无非是牺牲了个人性命,但至少可以名垂青史。因此,对于唐僧而言,面对他和唐太宗的约定,由于爽约的成本远高于履约的成本,他肯定会坚持履约。这告诉我们,在博弈论中,要看对手说话是不是算数,他的承诺是不是可信,关键不是他的态度、他的语言、他的人品,而是他说话不算数的成本是不是比收益更高。人性不足信,制度更可靠,因此要借助制度安排来影响对手或下级的成本和收益,从而让其选择自己或上级想要的行为。取经团队的第二号人物当然是孙悟空了。和唐僧比,孙悟空取经的意志虽然不如他那样磐石不移,但也足够坚定,原因是孙悟空取经的机会成本很低,但收益却很高。孙悟空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制服,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这次惨败让孙悟空一无所有,不仅声名扫地(以后碰到妖怪时还因此常被嘲笑),而且大本营花果山也被人侵占,猴子猴孙都受牵连。跟花果山的逍遥日子比,五行山简直就是地狱。孙悟空每天被压在山下,风吹日晒,饥渴时只能靠土地神给他喂铜汁铁丸。这日子哪里是人过的!因此,当观音菩萨经过五行山,劝说孙悟空加入佛门,做唐僧的徒弟,保护他去西天取经,事成之后“可得正果”时,孙悟空没有任何理由不答应。想想看,一个一无所有的服刑人员,有什么资格谈条件?更重要的是,去西天取经的任务一旦完成,孙悟空不仅可以恢复名声,而且还有望成仙成佛,在体制内得到一个“编制”,彻底摆脱“妖”的民间身份。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是最容易参加革命的,就是因为其机会成本太低。孙悟空的取经意志不必怀疑,而且他武艺高强,这都是他的优点。但孙悟空的缺点也很明显,他喜欢自作主张,而且经常不尊重领导。唐僧是他的上级,但唐僧经常敌我不分。如果有着一双火眼金睛的孙悟空看不起唐僧,或者与唐僧顶撞了,要退出他与观音约定的契约,那该怎么办?这样的事情在《西游记》中不止一次发生过。经过女儿国之后,在杨家庄,孙悟空打死了几个草寇,导致他和唐僧之间发生了最激烈的冲突,以至于唐僧和孙悟空分道扬镳。显然,这样的冲突,光靠取经团队自身是难以解决的,需要求助外部关系或者更高层次的制度安排。接着说猪八戒。在取经团队中,猪八戒是意志最薄弱的人,原因是他取经的机会成本最高。猪八戒本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算是高级将领,只因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打了两千锤,然后贬下凡尘,还错投了猪胎。按说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又长相丑陋,不应该有什么既得利益。但猪八戒不同,他曾两度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小日子过得滋润快活。第一次做“倒插门”女婿,是跟了一个叫卵二姐的。卵二姐一死,猪八戒合法地继承人家的遗产,占了人家的云栈洞,每日以吃人为乐。观音在去往东土的路上,劝他归入佛门,他也答应了,按说应该好好做人,静候唐僧路过。但他基本不当回事,又跑到高老庄做了第二次“倒插门”女婿,继续过他的快活日子。像猪八戒这样的,本来就有家有业,日子逍遥快活,如何肯真心前往西天取经呢?因为对他来说,就算取经失败,他还是可以回到高老庄继续做他“倒插门”女婿。他甚至在临走时,还叮嘱老丈人:“你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快活。”(第141页)反正猪八戒心里早算计好了:取经成,他得正果;取经不成,他继续过原来的日子。毫不奇怪,每次取经团队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猪八戒总是第一个提出“散伙”。如果团队中有这样一个极端的机会主义者,要让他死心塌地去完成团队目标肯定是很困难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于机会主义者,关键是消灭他的其它机会,从而让他取经的机会成本降低。办法之一就是断了他的退路。孙悟空显然懂这个道理,因此他要求猪八戒临走时烧了他的云栈洞,而猪八戒也照做了。但孙悟空却没法拆散了人家的事实婚姻,更不能没收高太公的合法财产(这些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就是猪八戒),因此这招根本不够用。吊诡的是,孙悟空自己却不愿烧了他的水帘洞,可见他也有点机会主义。显然,要制约猪八戒这样的机会主义者,光靠某个人是不行的,也必须有合适的制度安排。然后说沙和尚。沙僧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应该算是玉帝身边的亲信。他因为在蟠桃会上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盏,被玉帝打了八百下,然后贬到流沙河。这还不够,玉帝竟然派人用飞剑刺穿沙僧胸肋,七天一次,每次一百下。同样是“刑满释放人员”,但沙僧却没有猪八戒那样的运气。受着这样的罪过,如果有一个解脱的机会,我想换谁都会答应的。因此,当观音要沙僧入佛门上西天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更别提还有“功成免罪,复你本职”的奖励了。总之,在西天取经这件事上,沙僧的品性没有问题,意志也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武功不够高强,头脑比较简单。要完成一件艰难的任务,光有人品是不够的,能力有时也会成为短板,因此也需要特定的制度安排来弥补这个缺陷。最后说一下白龙马。白龙马虽然基本上以“马”的形式出现,但他也算一个成员,而且实际上他也是贵胄出身。他本是西海龙王熬闰之子,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亲告到玉帝那里,打了三百下就算了,竟然要问斩!真不知道天朝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烧明珠的白龙要问斩,打碎灯的沙僧要被剑刺,但调戏良家妇女的猪八戒却只是贬职!看来玉帝老儿也是赏罚不公啊。(执法不公害死人啊,下回再表。)一个“死刑犯”,被观音刑场救下,当然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报答观音的救命之恩了。因此,白龙马的取经态度那是最没有问题的,因为他的机会成本最低,或者反过来说机会收益最高。看来,有时“恶人”有恶人的用处,用得好甚至比“好人”更有用。看到这里,我想读者可能开始明白了为什么如来要让观音去收服这些个“刑满释放人员”或“死刑犯”来充当取经团队的成员了。二前面的分析说明,光看单个人,几乎没有谁能保证完成取经任务,因为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因此,巧妙的制度安排就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西天取经团队以及相关的人事安排,完全是一个精巧的机制设计。我们首先从最薄弱的环节分析。猪八戒是取经团队中最不靠谱的一个,贪恋红尘,好吃懒做,经常开小差。唐僧虽然是领导,他其实是管不住猪八戒的,因为猪八戒没戴紧箍咒,并不怕唐僧。但猪八戒有怕的人,那就是孙悟空。孙悟空武功比他强,点子也比他多,脾气还不好,不听话就可以揍他。高老庄一战,猪八戒成了孙悟空的手下败将。在《西游记》中,每次猪八戒开小差,不是被孙悟空揪耳朵,就是被孙悟空捉弄。因此,有孙悟空在,猪八戒就不是问题,他至少还是一个帮手,一路上打打杀杀也可以帮点不大不小的忙。最棘手的环节当然是孙悟空。他武功高强,偏又脾气暴躁,且目无尊长,这样的团队成员是最难领导的。但孙悟空有他的致命弱点,就是受骗戴上了如来的紧箍咒,好比中了毒的人。很不幸的是,控制毒性发作的人恰恰是他的顶头上司唐僧。因此,如果孙悟空想开溜,或者不听话,唐僧有办法摆平他。但如果唐僧受不了他,他也受不了唐僧了,这法子就没用了。此时,观音就以更高层领导的身份加以干预。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之后,观音明确告诫唐僧,这一路上必须有孙悟空的保护才能取得真经,否则功亏一篑,切不可赶走孙悟空。表面上看,在杨家庄经历了那次最激烈的师徒冲突之后,观音作为更高层的领导,既没有责罚孙悟空,也没有批评唐僧,但实际上却默认了孙悟空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在这个取经故事中,如来先和观音签约,观音再和唐僧签约,唐僧又和几个徒弟签约。换句话说,如来是观音的上级,观音是唐僧的上级,唐僧是孙悟空等人的上级。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唐僧就算不喜欢孙悟空,但要完成任务还真不能少了他,更何况他的顶头上司观音发话了,他必须服从。至于唐僧,虽然是领导,但也不能保证总是比成员的意志和品性更可靠,因为人都有弱点。毕竟,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像唐僧那么帅气,出身又那么高贵,因此很容易成为婚姻市场上的抢手货。有时候,唐僧可能有点心猿意马,此时作下属的就会提醒一下。例如,在女儿国那回,当女王在城外想挽留唐僧时,猪八戒大耍本相,吓退了众人;沙僧趁机将唐僧抢出人群,扶其上马;而孙悟空则准备施定身法稳住女儿国大众。如果猪八戒也是一个帅哥,估计就和唐僧一起留下了,但他偏偏不是。可见,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差异,有时也是好事,至少不容易合谋起来对付上级。一个团队中,搞定了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棘手的环节,剩下的问题就好办了,就是让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沙僧和白龙马意志坚决,人品可靠,但能力不足。但这没关系,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能力不错。面对能力强、品性差的团队成员,用奇招制服他;面对能力弱、品行好的成员,让能力强的成员照应他。如此一来,团队成员之间自然相得益彰,还有什么任务是完不成的呢?不得不说,安排这个团队的观音菩萨才是高人!中央台讲满清的剃发易服了,还有文字狱!//2625/weixin?sourceType=weixin&from=timeline&wm=&isappinstalled=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