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马瞄准哪个部位可以打出核心

&&&&给将军们的训词(从军事奇才腓特烈大帝的治军之道中学习企业管理...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下载当当读书APP,免费阅读万本电子书。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33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腓特烈大帝_免费下载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腓特烈大帝_免费下载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05:22:0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腓特烈大帝_免费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 阅读信息
四川瞄准核心打出组合拳
【日期:】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2015年20期】 【阅读
”扶贫攻坚组合拳,提出“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扶贫开发“十项重点任务”的消贫路径,构建起“五五六”的扶贫保障体系
& & & 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全局工作,超常谋划、超常部署,拿出了一系列过硬措施,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 ,既坚决贯彻了中央精神,又充分体现了四川特色。
& & & &今年以来,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亲自大抓特抓精准扶贫,省委 7 次常委会、省政府4 次常务会密集研究、频频出招。4~5 月,省委组织 38 位省级领导、50 位厅级领导和 112 位市州领导,奔赴全省 160 个县、677 个贫困村集中开展了扶贫大督查大调研。
& & & &在此基础上,省委于 7 月 7~8 日召开十届六次全会专题研究扶贫、专门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瞄准了“消除绝对贫困”核心任务,打出了“3+10”扶贫攻坚组合拳,提出 “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扶贫开发“十项重点任务”的扶贫路径,构建起“五五六”的扶贫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四川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和系统部署。这两件大事在四川省扶贫史上都属首次、开创全国先河,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扶贫攻坚磅礴气势。
& & & &全会结束后,省委、省政府将精准扶贫抓得更紧更实,王东明书记、 魏宏省长率先垂范、 带头督导,连续释放出“全会部署不落实绝不松手、精准扶贫不落地绝不罢手”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
& & & 省委常委会强势推动。7 月 27 日以来,省委常委会连续 4 次专题听取了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组等 30 多个部门的学习贯彻情况汇报,以此推动全会部署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
& & & &开展全省联系指导贫困县精准扶贫。省委决定从今年开始由 40 位省级领导及 48 个省直部门分别牵头联系指导 1 个片区贫困县、1 个贫困村,直至全面脱贫奔小康。省级财政每年为每个联系村落实100 万的项目经费。
& & & 聚焦特困地区解决突出问题。今年 8 月,省委、省政府又召开凉山州扶贫攻坚座谈会。在继续实施“十项扶贫工程”的同时,新提出了 17 条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制定了综合治贫初步方案,下决心解决凉山特殊贫困问题。
& & & &各地各部门纷纷端出“硬菜” 。目前四川省各级各部门认识空前统一、步调高度合拍,全都行动起来了。各市州及时召开了全会贯彻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将扶贫作为独立章节纳入“十三五”规划编制。有的市州和县市区调整充实了扶贫机构,调离不作为干部,选拔得力干将任一把手。比如宜宾市局增加 2 个科室、6 个编制,达州市县扶贫移民局长拟任本级政府党组成员。不论是与扶贫关系紧密,还是较远的省直各部门、各行业都全面出击,纷纷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实化方案,拿出了“干货” “实招” 。比如省人大启动了《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组织部门、机关工委主动牵头抓干部驻村帮扶。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委和省扶贫移民局近期联合开展四川省“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县委书记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研讨班。即将召开干部驻村帮扶推进会议,落实驻村干部“四个一”帮扶。宣传部门将扶贫攻坚作为中心任务加大舆论造势。财政部门制定出台了“财九条”扶贫攻坚政策措施,研究出台跨区域合作财税利益分享办法、均衡性转移支付单列贫困地区补助办法和财政投资收益扶贫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水利部门提出了实施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人才支撑五项水利扶贫行动。各大银行与我们开展战略合作,加大扶贫金融服务。各联系指导贫困村的省直部门都编制了帮扶规划,还增派了干部驻村帮扶,扶贫攻坚形成了“各上一道菜、共办一桌席”的强大合力。
& & & 全会将四川省精准扶贫燃烧到了沸点,将扶贫部门推到了“漩涡”位置和“聚光灯”下。为胜任新形势新任务,四川省在前两年正规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自身作出了更准定位和更高追求。
& & &一是明确新职能、新角色。鲜明提出了扶贫部门要向扶贫攻坚的“参谋部、作战室、督查队”综合职能部门的加快转变,明确提出了扶贫系统要强化“四个作用” ,即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业务骨干作用、统筹协调作用和扶贫每个人的作用。
& & & 二是更加重实干、见实效。工作方法上,着力推动精准扶贫做到“六化” ,即政策化、制度化、可操作化、 可监评化、 成效化和理论化。 操作攻略上,务实推动精准扶贫“六个深化” 。一是深化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分类找准扶贫对象,准确分析贫困状况,健全完善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功能。实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做到扶贫与减贫两个档案相对应、相衔接、可追溯; 二是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实行驻村干部安排、培训、管理和考评“四统一”管理,落实“四个一”帮扶,做到每个贫困村至少都有 1 位联系指导领导、1 个帮扶单位、1 个驻村工作组、1名 “第一书记” , 每个贫困户都明确专门帮扶责任人,实现包村包户全覆盖。
& & &三是深化精准扶持措施。 在 “辨好症” 的基础上,推动各类帮扶主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施好治” 。逐村逐户制定落实差异化、精细化、接地气、服水土的扶持方案和措施,真正实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 ; 四是深化资金项目管理。以县为主体,建立完善涉农资金项目统筹整合机制、扶贫资金使用机制,科学编制实施项目规划,做到项目精准规划到户、资金精准使用到户。运用市场化手段,大胆探索理财收益、政府购买服务等扶贫资金使用新方式新模式,多渠道实现贫困户增收; 五是深化扶贫脱贫实效。分类分层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计划,做到到年到月、 到片到县、 到乡到村、 到户到人 “八到” 。完善扶贫攻坚考评体系,制定减贫验收办法,明确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和贫困县“摘帽”标准和程序,建立脱贫退出机制。落实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 实行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扶贫脱贫目标责任书 ;六是深化社会参与扶贫。创新对口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全面提升“结对认亲、 爱心扶贫”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强化宣传激励,以助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为突破口,有计划地引导社会扶贫资源定向使劲、精准发力,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 & & 四川省将建档立卡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先后下发了 8 个文件,组织全省 20 个市州、160 个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 &立足挤干“水分” ,扎实开展扶贫对象复核工作。及时召开业务培训会进行部署,依托村组干部、驻村干部等基层力量,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和“问题导向、阳光操作”原则, 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等户识别新进贫困户、在系统中双向‘一出一进’的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核查。经复核,四川省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共 12.1 万户、35.19 万人,重新识别纳入共 11.73 万户、35.09 万人,全省减少贫困户3674 户、1012 人,确保了建档立卡数据的真实准确。
& & & 立足找准“病灶” ,扎实开展致贫原因分析工作。四川省在进行数据复核时,同步开展了致贫原因核查工作,对每个片区、贫困县、贫困村扶贫对象的贫困类型、致贫原因以及贫困户数、 人口、 结构、分布等情况进行精准辨症, 编制了建档立卡数据 《分析报告》和《工作手册》 ,为精准扶贫“对症下药”列出了“病谱” 。
& & &立足校正 “档案” , 扎实开展系统数据纠错工作。调专业人员,充分运用扶贫对象复核成果,对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开展了综合审核纠错,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及时全面更新,确保了贫困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 & &立足列出“清单” ,扎实开展“五个一批”数据对接工作。坚持自下而上统计、因症归类分配,将全省每户贫困户、每个贫困人口精准分配到“五个一批”中,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实事求是地予以重复纳入,实施政策叠加。之后将分类汇总形成的 “五个一批”数据与省直职能部门进行了有机对接,为其制定实施方案列出了数据“菜单” 。( 供稿: 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
本网申明:转载本网站的信息,务请注明来源。本网转载的其他媒体信息,旨在信息共享,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 ┊┊┊
Copy right 2015 www.scfpy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四川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承办: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发展中心技术支持:成都博州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QQ: 网站QQ群: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推荐使用360、Firefox、Sogou)登陆本站点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军装好看与否与纳粹没有必然关系,跟包豪斯也没有关系,跟现代设计更是一星点的关系都没有。德国军装不是随着纳粹的掌权而突然变好看的,而是有其历史传承的,是继承自普鲁士的军装传统的。&br&&br&在此强烈的呼吁,请不要再盲目的推崇关于纳粹德国的一切,希特勒及纳粹党对德国的影响被严重夸大了。纳粹掌权时期的德国那些美好的东西,并不属于纳粹,而是属于德国,是属于整个欧洲文明。一个国家的某个政权与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都没必然关系。&br&&br&德国军装与整个欧洲军装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而整个欧洲的军装对欧洲乃至今天的男装设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我们日常穿着的绝大部分男装,以及部分女装,都是来源于欧美军装的设计。&br&&br&&b&第一章,二战时的德军军装为啥这么好看?有何优缺点?&/b&&br&为了分析德军服装为什么好看,我们做一个参照:&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fa6bbabbe1e_b.jpg&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fa6bbabbe1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ebf68e094a7bf5d1ee20_b.jpg& data-rawwidth=&872&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ebf68e094a7bf5d1ee20_r.jpg&&&/figure&&br&为了公平起见,特地选了身材不怎么好的几个德军军官的老照片,与朝鲜领导人及高级将领的照片做一个对照。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配饰同为肩章、领章,款式同为四袋猎装、双排扣呢子大衣的情况下,德军的剪裁明显更加合体贴身,而且有明显的收腰的部分,而朝鲜最高领导人及其伙伴们的衣服全都是在身上晃着的,一点也不贴身,根本没有收腰的设计。由此可见衣服合体贴身,收腰垫肩,是德军军装美观的首要原因。历史上德国军服,至少是军官的军装,都是裁缝直接上门量体裁衣的。夏季军服采用混纺棉质材料,冬季则采用羊毛布料与人造纤维材料合织。德国军方每年都会出版关于军装定制的书籍,其中将各种制服的基本样式、板型尺寸、制作工艺、配件图片等等详细列出,以方便将官们按图索骥,找自己心仪的裁缝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军服。德国上层对军装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bf3199ded1e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bf3199ded1e_r.jpg&&&/figure&左一为隆美尔元帅,中间为朱可夫元帅,最右为朝鲜高级将领。我们可以看到,在配饰上各国的巨大不同。朱可夫元帅胸前的勋章虽然也是满的,但整体都集中在腰线以上的胸部,而朝鲜的高级将领可能是当铠甲穿的。在配饰方面,德军军官的配饰比较丰富,详细标明了佩戴者的军衔、阅历,几乎是随身佩带的简历表。关键是其比例相对比较合理,不会过于夸张。&br&&br&德国二战时军装美观服装设计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立体剪裁、合体收腰,以体现男性身体力量美感;2、勋章配饰纹饰精美繁多,比例协调,全面体现佩戴人的身份阅历,以增强军人荣誉感;3、用料扎实、做工优良,配色得体大方。&br&&br&另外衣服也是要靠身材。希特勒上台之后大搞全民体育,在青少年中办夏令营,鼓励各种体育运动。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作者虽然非常仇视希特勒,也不得不对纳粹德国推行的这种全民体育的做法表示赞赏。这种全民健身带来的是二战时德国兵源质量优于其他欧洲国家,青年军人的身材普遍较好。&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5b89e3ad375d6085fbfc57f6dc43291_b.jpg& data-rawwidth=&367& data-rawheight=&4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7&&&/figure&也不是所有人穿德军军装都好看,上图这位是德军中的亚裔炊事员被俘时的照片,他穿的军装就不怎么好看,衣服皱巴巴的样子也显示出德军军装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保养,打着打着仗也就不好看了。&br&&br&至于为啥现在的军装不那么好看了,原因很简单:武器太先进了,没见到人呢就已经决定胜负了,你穿的再帅我也看不到,你帅给谁看?再说战场上穿的不能太扎眼,穿太帅也容易被打死。我们来看看目前世界一流的迷彩效果与朝鲜军人的迷彩的对比:&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cf13f605f85ca64df9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cf13f605f85ca64df9d_r.jpg&&&/figure&可见现代战场不适宜穿的太帅,穿的太帅死得快。(有很多知友指出上图伪装效果很好的迷彩是特制狩猎迷彩,与军用迷彩对比有点不厚道,其实只是用大反差说明一下迷彩的重要,不必太在意。)&br&好了不调皮了,真正的原因会在最后交代。我们先看看德军军装是咋来的。&br&&br&&b&第二章,欧洲军事服装简史以及对二战时德军军装的影响&/b&&br&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德国军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就要系统的了解欧洲军装设计的历史。全文比较长,因为我发现要打某些顽固保持错误者的脸,需要认真的把每一寸脸都打肿才行,不然他还会跑过来骂你:你看我左脸腮帮子还没肿呢,你这个打脸的好差劲,啊哈哈哈哈……&br&&br&由于水平有限会有一些疏漏错误,请各位指教。欧洲的文化有三个影响最大的来源:希腊-罗马、基督教、北欧尚武民族文化。这三大文化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欧洲的军事文化。&br&&br&&b&&u&希腊-罗马文化:&/u&&/b&&br&也可以被看作是南欧地中海地区的文化。这里由于气候等原因,大家都喜欢光着膀子的汉子。又由于希腊-罗马的早期都是城邦文化,各城邦之间经常有战争,军队以重装步兵为主,作战战术以步兵方阵为主(这点很重要),骑兵由于马镫还没有发明,只是作为突击机动力量,是重装步兵的辅助。&br&前面说到希腊-罗马的汉子喜欢光膀子,这就决定了他们非常崇拜一身健美的肌肉块。如果没有肌肉咋办?特别是上了战场打仗,总要穿点护具铠甲,穿了铠甲后看不到肌肉可咋办?于是古希腊、古罗马都出现了肌肉甲这种人为画腹肌的办法,可见为了摆拍画腹肌这种事情自古就有。&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d97a783ca075db8d73fadadfe65cb8f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d97a783ca075db8d73fadadfe65cb8f_r.jpg&&&/figure&&br&青铜铠甲;在公元前 (350-300) 年前后,由希腊人制作于亚平宁半岛中属于大希腊的地域;如今,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3b40bbad6c39edf1d14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3b40bbad6c39edf1d140_r.jpg&&&/figure&第一位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皇帝屋大维塑像,据史料记载屋大维并不是很高大强壮,但是肌肉甲一穿,立马伟岸了。&br&&br&&b&&u&这种肌肉甲非常形象的解释了军装的一大功能:显示雄性的力量感。后来的军装,特别是军装中的礼服设计,都遵循了这样的规则。&/u&&/b&&br&&br&另外古罗马大致分为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在延续千年的历史中,罗马也有许多其他款式的铠甲出现。我们最熟悉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铠甲。比如下图这种:&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00e7b148ed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00e7b148edb_r.jpg&&&/figure&前面这位挂着很多圆形金属章的百夫长穿的是类似鱼鳞甲的扎甲。他身后的普通士兵穿的是板甲,这也是欧洲最早发展出来的、大量装备军队的、模块化的、便于运动的环片板甲。请注意这种铠甲肩部的防护。&br&&br&根据史料记载,古罗马人比起他们主要的敌人:高卢人、日耳曼人、哥特人等,身材要矮小的多。因此在重装步兵的对砍时,罗马士兵遭受的攻击多来自上部,于是肩部的装甲显得尤其重要。另外护肩也使穿着者的头肩比变大,显得肩宽背阔,也是遵循了军装设计强调男性力量感的展示。&br&&br&这种护肩在现代军装中,也演化为肩章保留下来。近代以软物料制作的肩章最早出现于1763年的法国军队,用以识别军官和士兵,作为佩带者的身份标志,并在19世纪初拿破仑时代发展出华丽的吊穗肩章(Epaulette)。在同一时期,俄国士兵也开始在左肩佩戴单边肩章,用于辨识佩戴者所属的部队,同时可以拌住子弹袋的背绳。到了1854年,俄国军官的制服上出现了用金丝线编织而成的平板肩章,除了显示佩戴者的军衔和官阶,也用作昭显军官的个人荣誉。受俄国影响,普鲁士、法国、奥匈帝国、英国甚至新成立不超过半个世纪的美国也纷纷效仿实行了军衔制,发展出具有本国特色的肩章,并赋予肩章各种不同的新功能。从此肩章便在世界各国军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辨识军人的军衔、职务或兵种的符号标志。除了军事组织外,一些准军事组织或类军事组织如警察、消防、海事、保安、救世军、童子军等也效仿著使用肩章用于人员身份辨认。&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fef65b8ee8f33f4f0c45bfd_b.jpg&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fef65b8ee8f33f4f0c45bfd_r.jpg&&&/figure&佩戴被称为Epaulette肩章的法兰西共和国骑兵卫队,这种华丽的肩章我们在民国史各位大帅的戎装照上也能看到。&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f55b119caa8deaa1e8016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f55b119caa8deaa1e8016_r.jpg&&&/figure&这幅袁世凯的戎装照也佩戴了这种华丽的肩章。&br&&br&关于肩章,俄国人作为最早的使用者还另有一个小插曲,十月革命时,列宁觉得这玩意是剥削阶级军队产物,就给俄军简化掉了,结果军人很不高兴,直到斯大林时代又恢复了宽大的肩章和立领、大檐帽。&br&&br&&u&&b&中世纪:&/b&&/u&&br&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虽然有一个名义上的继承了罗马国祚的皇帝和教宗,但基本是各种公、侯、伯、子、男小国林立,特别是今天的德语区的欧洲,一个山头一个城堡,一个城堡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一群公主王子玩童话故事,跟春秋战国差不多。这一时期基督教与北欧尚武精神是欧洲的主流文化。&br&中世纪的欧洲铠甲发展基本是由软到硬的过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006e352eaa8dd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006e352eaa8dd_r.jpg&&&/figure&上面这幅图是欧洲中世纪铠甲发展简图,从左开始,第一个是锁子甲,这种锁子甲技术在罗马帝国后期成熟起来;第二张是十字军东征时期的主流装备,也就是锁子甲外面罩个布袍,上面印上家族的徽章。锁子甲的结构是一个个的铁环相扣,优点是可以任意折叠跟毛衣似的,穿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活动,缺点是对弓箭的防御非常差,因为箭头可以通过铁环的缝隙穿进来,甚至把铁环顶开。这时板甲就重新出现了。最早是锁子甲外面的关键部位用板甲防护,后来就演变成全身都是跟龙虾或螃蟹一样的板甲加关节了。这样的做法最后登峰造极,使得想要刺穿铠甲变得很困难,于是大铁锤之类的钝击武器大显身手,原理就是铠甲上轮一锤子,把铠甲砸瘪或把人震晕。到了倒数第二张图的时候,板甲的表面出现了很多楞,这是一种加强筋的做法,以便使铠甲在相同的厚度下强度更高,以防被砸瘪。最后那张就不解释了,火绳枪出现了,冷兵器时代开始走到尽头。&br&&br&中世纪相当长时间内,欧洲铠甲基本上都是由意大利的工匠制造的,这点倒是跟现在的时装和超级跑车有点相似。&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1fa34cd0a0bdb8e831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1fa34cd0a0bdb8e831c_r.jpg&&&/figure&这幅雄风勃勃的铠甲就是英王亨利八世的铠甲,这幅甲是米兰式铠甲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圆弧形比较多,左右根据分工不对称。亨利八世是英国铠甲国产化的推动者。从这幅铠甲上也能看出,这位国王是非常重视下半身性福的君王。也就不难解释这位国王为什么会因为想要离婚另娶而跟天主教闹翻,进而推行宗教改革创建英国圣公会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1bb49db1bb4b6b487155_b.jpg& data-rawwidth=&445&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1bb49db1bb4b6b487155_r.jpg&&&/figure&上图便是哥特式铠甲,是一种骑兵甲,所以脚尖长长的也无所谓。这种甲学习了意大利工匠的丰硕成果,集中体现了日耳曼民族的审美取向。这种甲设计更为轻便贴身,有利于分散盔甲压在身体上的负重,使穿着更舒服,结构也更加适于运动,但是牺牲了部分防护力。这种铠甲真正开始打破了意大利人的技术垄断,日耳曼人终于用上了自主研发的铠甲。&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f8c2a8fcf0ade6d14b07eb_b.jpg& data-rawwidth=&3053& data-rawheight=&3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5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f8c2a8fcf0ade6d14b07eb_r.jpg&&&/figure&夹杂点私货,上图是包括马铠在内的哥特式甲,是在下前两年闲着没事自己照着书上照片画的。&br&&br&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时期军装对后来欧洲军装的影响,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原则就是:在造型上&b&&u&贴身显身材。&/u&&/b&,尽管这里的贴身显身材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分散盔甲的负重的实用目的,但这种贴身设计慢慢成为欧洲人对军人形象的一种文化记忆。连铁片子都要敲成贴身的的,还要立体剪裁、收腰表现肌肉感,这帮人把铁片换成布片肯定还是要走立体剪裁这条路线。&br&&br&这是1740年-1786年在位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同时也是当时一流的军事家:&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3d506dbcfb8a752a00a42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6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我们来看这张图上的军装,依然是遵从中世纪以来的贴身剪裁的风格,衣服是完全贴在人的身体上的,并且有收腰,将整个人的腰线上提,以显示身材高大。胸前是双排扣,这一点在后来的军装中大量应用,尤其是礼服更是用这种双排扣居多。现代西服的双排扣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军装上的硬质衣领,是中世纪铠甲护颈的演变,这时已经没有了原有的防护作用,但这种领子使人的脖子显得更粗壮有力。穿过西装的人都知道西装有垫肩和胸衬,这种设计是来自军装的同样设计,目的也非常简单,与罗马的肌肉甲作用一样,也是为了显得胸肌发达、肩宽背厚。&br&这里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欧洲军装的最大特点:&b&合体贴身、体现男人力量感。&/b&这就是欧洲军装设计的核心。只不过德国人把这个事情贯彻的比较彻底。提到合体贴身,我们必须要提“立体剪裁”这个概念。&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90547bac09c9e4ecddcf2bb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90547bac09c9e4ecddcf2bb_r.jpg&&&/figure&上图就是电影中德国军官订制军装的剧照,这应该是裁缝量完尺寸后第二次给穿着者试版型,此时的衣服只是几个基础布片的简单缝制半成品,这一次试衣后再做修改。现在的西装高级订制都要经历这一步骤。&br&&br&至于什么是立体剪裁,其实是与平面剪裁相对的。立体剪裁是直接在人体模型也就是人台上做纸样打版。&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a589cf78450a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4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56cfa25c57d1375ddcd6_b.jpg& data-rawwidth=&2144& data-rawheight=&1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56cfa25c57d1375ddcd6_r.jpg&&&/figure&这种打版方式与欧洲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时期的日耳曼窄衣文化有一些关系,大概在13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立体剪裁方式。关于哥特文化,也就是属于北欧尚武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欧洲中世纪的服装风格基本分为5-10世纪的“文化黑暗期”、11-12世纪的“罗马式时期”、13-14世纪的“哥特式时期”。中世纪服装的最大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中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中,服装上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的矛盾现象。从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复转从古罗马南方型宽衣文化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罗马式时期”和“歌特式时期”的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文化。从此,西洋服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追求三位空间的立体构成时代。&br&&br&以上便是欧洲整个军事服饰传统的大致情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德军所继承的普鲁士军装传统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br&&br&前边提到的腓特烈二世年轻时一直被他爹腓特烈·威廉一世吊打,这个腓特烈·威廉一世他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呢?他有个外号叫“士兵国王”,一辈子是个军装控,一辈子都在琢磨着怎样让军装更好看。下面直接转载百度里的词条。&br&&blockquote&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位性格严厉穷兵黩武的战士国王,他以极其粗暴的军人作风对待臣民,把军事训练的严酷推向极至,&b&创立了“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b&。这为普鲁士日后的扩张准备了坚实的军队和经济基础。腓特烈·威廉一世时期普鲁士军纪严格,校阅军队成了他最大的消遣。1733年,实行分区征兵制,并强迫农民当兵,提供半数的兵源,另一半为外国雇佣军。他还有一个巨人掷弹兵团:他派人从欧洲各地绑架身高伟岸的巨人,编入一个特殊的掷弹兵团,从北海到地中海整个欧洲身高特殊的巨人都有可能被他骗去或者抢去。身材高大的女人也不安全,常常被收集来与这些巨人配对,以产生下一代巨人。在1740年腓特烈·威廉临终弥留之际,当他听到神父布道“人赤条条地来,也赤条条地去”的时候,还能从病榻上挣扎起来说“怎么能赤条条的,我要穿上我的军装”。1709年普鲁士东部发生鼠疫,人口骤减。腓特烈·威廉一世重新移民,使东部再度繁荣。1719年,他解放自己领地上的所有农奴,废除世袭租佃制度。他提倡重商主义,发展工业。1717年实施全国小学义务教育。但腓特烈·威廉一世鄙视学问,他在普鲁士禁止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由于他生活简朴吝啬,又舍不得在经济文化建设上花钱,人称“乞丐国王”。但是,尽管他的登基仪式只花了区区两千银币,他却把80%的政府财政收入充作军费。在他的努力下,普鲁士的军队瞬间膨胀到8.5万人,而且装备精良。由于腓特烈·威廉一世对王太子弗里茨过分苛刻,禁止他接触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反对儿子与英国王室联姻,经常对儿子进行体罚,造成了父子关系紧张。1730年弗里茨企图逃亡英国未遂,被捕,弗里茨的同伙被处决,自己也险些丧命。腓特烈·威廉一世身高二米有余,体重一百多公斤,平时暴饮暴食,烟瘾极大。他于日在柏林去世,终年51岁。他的儿子弗里茨成为国王腓特烈二世,继承了威廉一世留下的强大富足的王国,并将普鲁士建设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blockquote&&b&“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就是德国人为什么喜欢统一制服的核心原因。&/b&出于军队立国的传统,德国历任最高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军装的设计,力求让穿军装的人更爽,进而更愿意为自己卖命。&br&&br&普鲁士为啥这么重视军队呢?因为普鲁士从历史根源上讲,并不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的概念,而是“一支军队拥有了一个国家”。古代普鲁士只是波罗的海边的蛮荒之地,居民跟现在的立陶宛、拉脱维亚是近亲。12世纪的时候,德意志人开始在这疙瘩殖民居住,普鲁士的土著居民千不该万不该烧了这些殖民者的修道院,还袭击了一个条顿骑士团成员的领地,这些给了条顿骑士团借口,于是条顿骑士们进行了连续200年的东征,最终把普鲁士的土著居民给灭了,把这里变成了德语区,从此普鲁士就成了德意志“自古以来”的神圣领土。经过很多曲折,条顿骑士们的普鲁士成为王国。&br&&br&条顿骑士团,又被翻译为德意志骑士团,全名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是十字军东征期间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并列的三大骑士团之一。条顿骑士团从建立开始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事集团,而普鲁士就是这么一帮刀尖上舔血的哥们创建的,而后来的德国就是这帮人把德语区其他人都打趴下了统一起来的。你说德国为什么重视军队?为什么打仗那么厉害?这就是根源。&br&我们来看一下条顿骑士的徽章:&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60dbb970e2b0eabbc178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60dbb970e2b0eabbc1787_r.jpg&&&/figure&条顿骑士团总团长纹章&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0cf1ac8d441b3fd3fd11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br&条顿骑士团盾徽&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53cb0b66d961d_b.jpg& data-rawwidth=&172& data-rawheight=&2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2&&&/figure&&br&条顿铁十字,后来演变成著名的德意志铁十字&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f64a733f2f151b670cf01d_b.jpg&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4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figure&&br& 1813二级铁十字勋章 ,EK2 左正面,右反面,勋章正面无任何文字与标记,勋章背面:上部为皇冠与FW,中心是三个橡树叶 ,下部是设立年(1813)&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48983bbe1d1ac62caae23_b.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48983bbe1d1ac62caae23_r.jpg&&&/figure&这是纳粹掌权后的双剑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注意中间加上了万字符。&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ed6acd3ca956dccc781d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7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ed6acd3ca956dccc781d_r.jpg&&&/figure&这是佩戴铁十字勋章的隆美尔。&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7cdf38eb02cb87ba8cec73ca4cf5f87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希特勒胸前的铁十字勋章也是一战时获得的。&br&另外纳粹党卫军使用的制服识别色为黑色,不同于正规军国防军使用的国防灰,其渊源也是普鲁士乃至条顿骑士团时代的黑色识别色。&br&&br&实际上二战时期的德国军装与18、19世纪前后的欧洲军装比起来,华美程度要逊色的多。由于18、19世纪时武器还停留在前装弹滑膛燧发枪时代,大家打仗是排队枪毙式打法,根本不做隐蔽,也就无所谓保护色隐蔽色了,大家都是怎么好看怎么显眼怎么来,以便死也死得体面点,顺便也能鼓舞士气。为了便于现场指挥,这时的军装跟冷兵器时期一样有鲜明的军种识别色。&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0c1d18e2d1e966e11cbfe220d97d8e3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0c1d18e2d1e966e11cbfe220d97d8e3_r.jpg&&&/figure&如上图所示,这一时期使用的滑膛枪装药是黑火药,战场上满是黑火腿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像在重度雾霾天里打仗一样。而统帅此时依然如冷兵器时代一样,是在非常接近前线的位置指挥军队的,他穿的好看点让士兵看到士兵就会很欣慰,而士兵穿的颜色统一鲜明,统帅就更容易指挥。这一时代主要以步兵方阵为主要战术,军装越帅越好,不然没人看得见自己。&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e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eb_r.jpg&&&/figure&所以人固有一死,或穿的漂漂亮亮,或穿的邋里邋遢,那么有钱的话当然要漂漂亮亮去死。&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531412dedb031c62966adbc_b.jp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531412dedb031c62966adbc_r.jpg&&&/figure&这是拿破仑战争时代的普鲁士军队:特征是军服以深蓝色为基调,正规军帽徽为白色圆环,后备军为白色十字.禁卫军帽子上有白色环绕线条,领子和袖口有白色装饰物.&br&从左至右:炮兵士兵, Ostpreuss后备军士兵, Westpreuss后备军士兵, 炮兵军官, Schles后备军士兵, Pomm后备军士兵, Ostpreuss后备军军官, 后备军骑兵, 后备军号手, 狙击兵。&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c718b9fb22e446cedf7e_b.jp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c718b9fb22e446cedf7e_r.jpg&&&/figure&从左至右:Schles胸甲骑兵团士兵(未着胸甲), 布兰登堡龙骑兵团士兵, Westpreuss第1龙骑兵团士兵, Lith龙骑兵团士兵, Schles第2骠骑兵团士兵, 第五骠骑兵团(骷髅骠骑兵), 布兰登堡骠骑兵团士兵, Pomm骠骑兵团士兵, Schles枪骑兵团士兵, 布兰登堡枪骑兵团士兵。&br&&br&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幅图,已经很明显的看出后来军装的雏形了。比如经典的双排扣军大衣、肩章、绶带,收腰垫肩的剪裁方式。但是穿的太帅在战场上太扎眼了,尤其是后来武器射程和精度都大大提升后,穿的太帅就容易被打死。于是隐蔽色也就是迷彩的使用开始出现。英国在巴基斯坦沙漠里首先用了近似于当地沙漠的土黄色军装,效果不错,于是各国纷纷仿效,把五颜六色的军装逐步换成了灰不拉叽的样子。&br&&br&一战早期,法国军队由于国内反对装备隐蔽色的军装,认为那样不够帅,于是法军依然穿着拿破仑时代就开始穿的红裤子蓝军装,开战后一冲锋就被当活靶子打死一大片,于是回来乖乖的换了衣服。&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6a5feaff735cd81a5949ba_b.jpg& data-rawwidth=&1057&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6a5feaff735cd81a5949ba_r.jpg&&&/figure&上图就是普法战争时的法军红裤子军装。&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9872bfc2c5cb96b6ae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9872bfc2c5cb96b6aee_r.jpg&&&/figure&普法战争后的德皇登基仪式。可以看到普鲁士的军装大礼服。&br&&br&再来看一下一战时期德国军装是什么样子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cbfca95586dca99bf7124_b.jp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cbfca95586dca99bf712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bddb1dd32764f_b.jp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bddb1dd32764f_r.jpg&&&/figure&&br&上图中士兵头上带尖的帽子是皮质的,后来换成了下图这种M1916式钢盔,在二战中又做了改良,继续使用。&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ee283ff68da2ed0a6de06ed5460ce15_b.jpg& data-rawwidth=&464&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ee283ff68da2ed0a6de06ed5460ce1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5f751a26f749a4f8524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5f751a26f749a4f8524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34e397ca02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34e397ca02b_r.jpg&&&/figure&我觉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时的德国军装已经非常接近第三帝国时期的军装了,只不过由于一战是由各国贵族指挥的一次战争,个别配饰更加华丽和夸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4beff00ad3e01fa1961e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4beff00ad3e01fa1961e4_r.jpg&&&/figure&这是希特勒与德国一战老英雄兴登堡总统的合影。一战后的德国是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军开始抛弃了一战时挂在衣服上的繁复的徽章等装饰物,衣服更加简洁朴素。魏玛共和国时代是德国军队最憋屈的一个时代,因为《凡尔赛条约》的原因,德军陆军总人数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魏玛共和国成为完全的文官政权,军人的地位被刻意降低了。魏玛共和国的这套军装使用到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重整军备,为了迎合德国军队,又恢复了部分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时代的传统,再次修改了军装,又加上了国家社会主义的一些元素,比如帝国之鹰。&br&&br&希特勒执政时配发的军服,增加了四个带褶皱的水平贴带,五粒纽扣替代了之前的八粒纽扣,衣领、标志底版均用暗绿色替代了之前的绿野灰。与魏玛时代的制服相比,制服的下摆更加短,以适合士兵花费更多时间待在机械空间中。这些改动不能说与当时执政者的意志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当时的德国的决策者已经意识到了机械化军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并针对这一特点对军装做的改动。但是如果说这种改动对德军服装的美观有革命性的作用,那显然是夸大其辞。因为即便没有希特勒,德国人也一直在致力于美化自己的军装,而且一直水平很高。&br&&br&至于说希特勒是个艺术家、画家的说法其实也不必理解的太夸张。当时的欧洲人受到的艺术方面的教育都不错,二战前的德国人几乎家家户户有钢琴。其实丘吉尔也非常喜欢画风景画,退休后一直在家画画写文章,还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斯大林本身也非常喜欢音乐,丫早年也是在维也纳混过的革命青年,现在的俄罗斯国歌曲调就是在斯大林的要求下创作的,在各国国歌中还是算非常突出的作品。像权力集中的这种政权,其元首大部分都是全能的,比如卡扎菲喜欢设计服装、金正日喜欢拍电影、勃日列涅夫喜欢玩文学……而独裁者周边的人也往往喜欢拍马屁,把领袖塑造成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反正各种人类美好的职业都可以放上。希特勒的确会画画,而且执政后喜欢在这方面发表意见,但是如果只要是会画画的就算是艺术修养爆棚的话,那么每年各大美术学院就不用考试了,随便什么人只要会画画就直接进去上课得了,这实在是非常非常扯淡。&br&&br&我们再来看看二战时德国的军装:&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6a62d2f623cbe03c2cd9a_b.jp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6a62d2f623cbe03c2cd9a_r.jpg&&&/figure&请注意,上图这种灰色制服的才是德国的正规军国防军,也是德国陆军最有战斗力、军纪最严明、传统最悠久而且名将辈出的军队。&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acc8128d6e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acc8128d6e_r.jpg&&&/figure&&br&而这种黑色制服的,领章不对称的是SS党卫队,包括其中武装党卫队也被人称为党卫军,SS帽子上的骷髅标志是继承自普鲁士骷髅骠骑兵的标志,这个骷髅标志在日耳曼军事文化中受欢迎程度是仅次于铁十字的。大家觉得SS的军装好看也有道理,因为好装备都是优先给SS,而且招人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武装党卫队一般是受过教育并且体格比较好的“雅利安人”,以体现种族的优越性。SS党卫队里秘密行动队、盖世太保是名声最臭的,负责了维持纳粹恐怖统治和集中营等劣迹斑斑的脏事,战后被宣告为非法组织。SS从法理上讲是希特勒的私人武装,而不是德国国家武装力量,因此二战中SS部队的战俘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应该说党卫队的作战部队军纪相对党卫队的其他部队来说还不错,毕竟作战时还是要讲纪律的。武装党卫军在东线被禁止强奸当地妇女,理由不是心地善良,而是怕玷污血统,还有因此自责而自杀的。他们伤天害理的事并没少做。只有一个例外就是第五师(维京师)在其历史上几乎没有未参与灭杀战俘、平民事件(维京师主要由挪威和丹麦以及荷兰的志愿兵组成)。&br&&br&穿着类似于德军军装的立体剪裁军装体验是怎样的呢?身为收藏了少量欧洲冷战及二战时军装的非资深军迷,我的穿着体验是感觉跟订制西服差不多的,整体非常贴身,穿上会迫使身体姿态端正。但是由于非常贴身,这种衣服不适宜剧烈活动。并且由于衣服是依照身体的实际立体形态打版剪裁的,是不容易叠平整的,最好的放置方式就是用衣架悬挂,纯毛呢的材质只能干洗,不能方便的进行水洗。在二战时期的德军1936年配发的标准军装,常服与作战服是通用的,甚至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军官以及战斗人员还有随身佩戴军功章的习惯,这样的军装显然是不适合当时的机械化作战和野战,尽管二战时德军军装的下摆为此已经做了缩短的调整。对这段理解不能的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人穿着毛呢的修身西装在泥地里爬来爬去几个月会是什么感受。德军二战时主要装备的军装的优点正好导致了其明显的缺点。&br&&br&事实上二战中德军军装的一大发明就是迷彩服的使用,但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迷彩服早期只有伞兵和党卫军配发较多,到了1942年,战争后期才装备人数最多的国防军,但是国防军的迷彩服种类比较少,装备量。&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492a217bc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492a217bce_r.jpg&&&/figure&上图就是党卫军的迷彩服,是不是觉得瞬间就没有那身修身军装好看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3e89a69d19ec68e7731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3e89a69d19ec68e7731_r.jpg&&&/figure&近处的德国国防军士兵穿的就是国防军配发的迷彩服,可见迷彩花纹明显不同。&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9b41c0be3ea334e2f8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9b41c0be3ea334e2f8e_r.jpg&&&/figure&上图是国外军迷做历史重现的COSPLAY,基本完美再现了穿着斑点迷彩的二战德军形象。&br&德军是第一个用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迷彩服大规模装备部队的,但是显然还是不够多。而且后来大量反应二战的电影都是美国人拍的,为了树立二战德军严谨冷酷的形象,往往更愿意选择更帅气的毛呢军装的德军来上镜。&br&&br&相对于帅气板正的德军常服,反而是相对宽松的二战时美军作战军装更加适合现代化作战需求。另外德国的钢盔由于是按照日耳曼人的头型设计的,左右径非常窄,我们亚洲人戴起来很不舒服,我这样的头比较圆的直接戴不上,而美式钢盔就没有这个问题。&br&&br&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立体剪裁的贴身的军装,已经不再是直接用于战场的作战军装了,而是作为常服和礼服继续存在。二战改变了很多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型军装的大量出现。现代军装的体系中,军装分为常服、礼服、作训服、作战服等,整个军服体系比以前要复杂的多。过去的常服与作战服可以通用,现在却不行了,因为常服不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了,必须要另外有一套作战服,因此在常服的投入上相对以前要少的多。就像齐步走失去了战术意义之后,欧洲的军队就已经不再刻苦练习齐步走一样,对于常服设计投入的精力和人力物力也与二战时和二战前大不一样了。多一套军装带来的军费开支和后勤压力是巨大的。军装是消耗品,有时军人本身也是消耗品,打仗也是要考虑成本的。即便是德国,在二战后期物资匮乏的时候,军装面料中羊毛含量也大大降低,许多贵的工艺材质都放弃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20fdd85acddaedb34213d6_b.jpg&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20fdd85acddaedb34213d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1dade1aa7c0_b.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1dade1aa7c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93625e77dbffa24e74b10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93625e77dbffa24e74b10d_r.jpg&&&/figure&以上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例,其军装主要包括由上到下的礼服、常服、作战服。我们可以看到,单就礼服和常服而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服装也是挺漂亮的,并不比二战时的德军逊色太多,只不过他们不会穿着修身笔挺的礼服、常服去作战。况且现在网上流传的德军军装图片很多还不是常服,而是礼服,拿礼服跟作战服相比是耍流氓啊,你要说礼服的话那好看的礼服太多了。比帅的话年轻的丘吉尔礼服照秒杀所有纳粹小鲜肉啊。&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c85ac5fb3ebed335bb059_b.jpg&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figure&你要比华丽程度今天的法兰西共和国卫队的礼服是各种秒杀。&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7cf823d4b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9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7cf823d4bb_r.jpg&&&/figure&&br&之所以我们觉得德军军装显得更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理因素,毕竟穿着衣冠楚楚的上阵作战、杀人会给人比较强的心理冲击。这也是为什么007一定要穿着订制西装跑去捶人、汉尼拔一定要衣着讲究的去吃人、吸血鬼一定要姿态优雅的去喝人血,这种巨大的反差也是德军二战军装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但要帅,还要帅着去杀人才行。面对穿的帅的杀人者,你会觉得对方是能够完全掌握局面的,甚至不需要特别准备,这种从容感是具备震慑感的。&br&&br&为了适应新的武器和作战环境,皮革、毛呢、棉麻等传统材质逐渐被化纤、PU、凯夫拉等新材料取代,作战服的版式也更为宽松和符合人机工学。如下图的美军单兵作战装备,已经完全基本脱离了欧洲旧有的军装设计思路。&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f96bce02_b.jp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f96bce02_r.jpg&&&/figure&你们说这种军装美么?这种军装功能需要已经大于审美需要,我们有些人觉得这种军装美,也是因为这种军装及配套的武器使用体现了一种新的力量感,那就是科技带给人的近乎无限可能的适应能力。&br&&br&最后关于亚洲军装,现在的亚洲军装基本都是嫁接的西方军装的传统,比较独特的也有,比如蒙古国的军装礼服,是根据东亚古代甲胄与西方军装相结合的产物,很有意思。&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dadd11fa5ddbde5b9ce0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dadd11fa5ddbde5b9ce0f_r.jpg&&&/figure&我想起了老家的威风锣鼓。&br&&br&&b&关于制服的结语&/b&&br&&br&军装是一种制服,制服是一种统一一个人群形象的方式,制服是用来泯灭个性的。以军队立国的普鲁士以及整个日耳曼民族,其民族性格的基色便是军人。在军阵中尤其要求纪律、要求整齐划一,这也就注定了军队并不是很需要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要的是服从。统一的制服是&b&“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b&的最好体现,也成为一个以“服从”为最高价值的民族的核心精神载体,对制服精益求精的追求也就不难理解。搞传销的不也是给你说最好听的话么?何况是教你去战场上搏命,不下血本忽悠怎么行。&br&&br&关于“服从”,在二战中取胜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什么态度呢?用丘吉尔的话来做回答:&b&“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b&&br&&br&用庄子的话回答:&b&“圣人不死,大盗不止。”&/b&&br&&br&每个人都能有一颗自由的心,我想这比只会“服从”要有价值的多,也有力量的多。&br&&br&&b&题外的话:&/b&&br&我们再来谈一下总被人挂在嘴边上的包豪斯是什么。包豪斯是一战结束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由当时欧洲的一群左翼知识分子、艺术家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这个学校的诞生也意味着现代艺术设计的诞生。“包豪斯”一词是学院第一位院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格罗佩斯)创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br&该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860年的大公爵萨克森美术学校(Gro&herzoglich-Saechsische Kunstschule),1919年该校由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接手而成立,以包豪斯之名成为了开创了新时代的先锋派艺术家们,反传统、推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战场和精神基地。当时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源头:北欧荷兰风格派、东欧俄国构成主义和中欧德国包豪斯,俄国本来是左翼倾向共产主义的构成主义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十月革命后,被当成资产阶级腐朽文化遭到驱逐,于是其核心人物康定斯基移居德国加入包豪斯教学。&br&由于战争和纳粹的关系,学校再次易主,就连在一战中曾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也被纳粹定义为“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并因不堪纳粹的迫害而辞职,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压制,但仍有部分坚定的包豪斯推动者留在了德国,不过包豪斯的最核心的人物纷纷逃离欧洲,院长和最杰出的设计师米斯为逃离纳粹迫害前往美国,并在美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晋级版——国际主义设计的宗师,也就是说纳粹硬生生的把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从欧洲赶到了美国,使美国成为现代设计的大本营。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被德国政府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但其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逆历史潮流的纳粹实际上使原本领先于世界的德国设计停滞并倒退了,熟悉现代艺术设计史的设计师绝不可能会把疯狂迫害现代主义设计师的纳粹当成恩人。&br&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的命运也非常让人哭笑不得:在号称信仰共产主义的布尔什维克苏联被当成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备受排挤迫害,在国家社会主义的纳粹德国又被当成共产主义阴谋和“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遭到排挤和迫害,而在只认钱不认人的腐朽糜烂的美帝国主义却落地生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大的玩笑。&br&&br&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与极右翼的纳粹格格不入,而且包豪斯也是纳粹给关闭的。说包豪斯的设计师为纳粹做设计,那就好比是说鲁迅为袁世凯写赞歌一样荒谬。希特勒真正喜欢的艺术风格绝不是现代艺术,相反希特勒执政期间疯狂迫害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称现代艺术是“腐朽没落的、病态的”。&br&希特勒衷心的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因为希特勒的审美取向是与其政治理想是一致的,是追求类似于古罗马城市那种的帝国气派。&br&希特勒最欣赏的设计师是施佩尔,施佩尔最早与希特勒合作是在纳粹第一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上,他主持装修了戈培尔的官邸,并设计了第一次党代会的会场。希特勒从一开始见到施佩尔就以同行相称,两人关系一度好到爆棚。他在建筑设计上最独特的设计理念是“废墟价值论”,其内容是强调建筑的丰碑效果,将建筑作为沟通世代的一种载体。他给希特勒的设计图中,将建筑在千百年后废弃坍塌的样子也画出来,力求他设计的建筑在自然坍塌成为废墟后,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类似于古罗马遗址或雅典卫城那种残破美。&br&施佩尔为第三帝国设计规划设计了新首都日耳曼尼亚城,建筑尺寸特别庞大。这一史实在被经常被恶搞的《帝国的毁灭》中有所体现。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一种效仿和借鉴,这种带有古老帝国印记的建筑风格与希特勒统一欧洲、建立千年大帝国的意识形态不谋而合。但是二战中施佩尔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其设计才华,倒是主持管理了整个二战中德国的工业体系的运转,成为第三帝国战争机器的操作者。应该说他是非常杰出的一个工业管理者,没有他德军是不可能有那么充足和先进的装备供应,施佩尔在纳粹德国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br&战时德国本土遭到轰炸,施佩尔负责被炸城市的重建。当时纳粹党也喜欢拆古迹,因为他们觉得那是落后的象征,希特勒就认为德国的城市都要拆了重建才好。施佩尔利用自己的权势保护了大量古迹免遭拆毁。&br&二战后期施佩尔逐渐认识到希特勒的可憎之处,希特勒与施佩尔关系也渐行渐远。在德国败局已定,希特勒实行焦土政策的时候,施佩尔曾计划用毒气杀死希特勒,由于希特勒下令修改通风管道而告吹。施佩尔利用自己的职权,冒着生命危险拒不执行希特勒关于摧毁德国境内一切工厂的指令,并劝说德军将领把战场放在工业区外,以为战后德国重建做准备。&br&希特勒自杀前,施佩尔冒着炮火飞抵重围中的柏林,与已经众叛亲离的希特勒告别,也可谓是仁至义尽。&br&战后审判中,施佩尔因违反人道罪和战争罪被判处20年监禁,与同时被审判的其他拼命推卸责任的纳粹战犯不同,他主动放弃上诉权,因为施佩尔认为他受的惩罚实在不足以弥补他犯的错误。狱中他撰写了回忆录,余生一直在反省自己为什么走错了路。&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6dd33f414d2b5a5c10e3a49ec85afc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上图这就是施佩尔所设计的第三帝国新都城日耳曼尼亚。&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fd904cc73f550c252c6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fd904cc73f550c252c6f_r.jpg&&&/figure&上图这是电影中的施佩尔与希特勒在日耳曼尼亚模型前。&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018aae348d7b95b5ddb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018aae348d7b95b5ddb7_r.jpg&&&/figure&上图是真实历史中的希特勒与施佩尔在日耳曼尼亚模型前。&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d31e37aeb90c0e9c344fe33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d31e37aeb90c0e9c344fe33_r.jpg&&&/figure&这就是施佩尔设计建造的纳粹第一次党代会的会址实景。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中大量使用古罗马廊柱之类的建筑设计元素。&br&&br&非常感谢各位的厚爱,这个答案很多地方都是靠大家热心的批评指正不断完善的,谢谢各位无私的分享精神。&br&转载请注明出处,当然了我知道这句写了也是白写。
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军装好看与否与纳粹没有必然关系,跟包豪斯也没有关系,跟现代设计更是一星点的关系都没有。德国军装不是随着纳粹的掌权而突然变好看的,而是有其历史传承的,是继承自普鲁士的军装传统的。 在此强烈的呼吁,请不要再盲目的推崇关于纳…
&b&更新:日去了Wes在米兰开的咖啡馆&/b&&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3.zhimg.com/v2-8cd0fa17f4acd7e2bf1b7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cd0fa17f4acd7e2bf1b76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2.zhimg.com/v2-45c471d986b4f584687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5c471d986b4f584687d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1.zhimg.com/v2-74e9bf575ec7d34b8f8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4e9bf575ec7d34b8f8ec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4.zhimg.com/v2-612d48f0f4ac0e5b25fd9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12d48f0f4ac0e5b25fd93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3.zhimg.com/v2-081d60c6f576fc97e5674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81d60c6f576fc97e56746_r.jpg&&&/figure&&br&&br&个人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精致,但是推荐去旁边普拉达基金会的展,非常非常棒!&b&&br&&b&--------------------------------------------&/b&更新:2月29号去了G?rlitz格尔利茨!&/b&&br&先放这个城市资料和介绍吧,翻译自旅馆老板给我的小地图(Stadtplan)和在游客中心拿到关于G?rliwood也就是作为著名电影拍摄地的简介。&br&&blockquote&&b&简介&/b&&/blockquote&&i&&blockquote&格尔利茨(G?rlitz,也译作戈里茨),德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在1071年第一次作为旅游景点受到大家的喜爱。&br&格尔利茨属于14世纪成立的上劳西茨的六城市联盟(Oberlaustizer Sechsst?dtebund ),曾获得过极大的繁荣和富裕。这也证明了为何这里建筑到现在依然如此华丽。&br&市中心的Untermarkt被华美的文艺复兴建筑所环绕——其中的巴洛克建筑,尤其是Sch?nhof和市政厅最为迷人。&br&细心的游客可以在格尔利茨找到许多名胜古迹——被标记在纪念碑的东经15°,而中欧时区也以这个为标准。其中非凡卓越的教堂建筑,比如圣彼得教堂(Peterskirche)是萨克森州最大的后哥特式厅堂式教堂,也是复制1504年耶路撒冷圣墓教堂(Sanctum Sepulchrum)的作品。在这个展示历史上德国全貌的城市,您可以领略到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文化,感受到曾经蓬勃的繁荣时期景象。&/blockquote&&/i&&i&补充:格尔利茨位于德国最东部,属于萨克森州。在尼斯河的西岸,可以直接眺望到波兰。&/i&&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1db723ec18aa934c423b3a9_b.png& data-rawwidth=&252& data-rawheight=&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2&&&/figure&&blockquote&&b&格尔利坞(G?rliwood)&/b&&/blockquote&&i&&blockquote&“感谢格尔利茨!这里简直是最棒的拍摄地——格尔利茨是呈现《布达佩斯大饭店》最好的选择。”——拉尔夫 费因斯(Ralph Fiennes)&br&无尽的魅力和浪漫的氛围总是让格尔利茨变得激情澎湃。著名的好莱坞制作人们醉心于这里真实而多样的场景和独一无二的建筑。格尔利茨拥有的约500年历史的4000多所文物建筑,在二战后保存完好,拥有原始自然的时代风情,同时也启迪了无数电影创作者。&br&50年代时期,电影《Der Ochse von Kulm》在格尔利茨开拍。从约100部电影在这里产出后,更多的电影选择在这里拍摄。这使得从前不为人知的城市成为很受欢迎的拍摄地点——变化多端又多种多样的城市风貌。 纽约,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巴黎,海德堡——所有这些城市都能在格尔利茨体现。&br&各种巨星的聚集让格尔利茨变得越来越专业。比如《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ndapest Hotel)里拉尔夫 费因斯,威廉 达福(Willem Dafoe),比利 莫瑞(Bill Murray),蒂尔达 斯文顿(Tilda Swinton),裘德 洛(Jude Law),杰夫 高布伦(Jeff Goldblum)和艾德里安 布洛迪( Adrien Brody)就给平静的格尔利兹带来不同寻常的影响。2015年的四五月,艾玛 汤普森(Emma Thompson),在与布兰顿 格里森(Brendon Gleeson)和丹尼尔 布尔(Daniel Brühl)为Hans Fallada的爱情小说《柏林孤影》(Alone in Berlin)改编的电影拍摄时就曾强调说:“格尔利茨祥和而安宁,这里的居民也难以置信的友好。”&br&&br&不仅是电影拍摄还有从城市经济的角度来看,饭店,膳食公寓和餐厅都因为剧组的到来而获利。名人在晚餐时的聚集总是吸引很多食客前往。而接踵而至的电影产业订单养活了许多手艺人、商人和服务业者,同时也保障了电影的成功。&br&请您利用这次良机和格尔利茨的市民们一起交谈。也许其中许多人还作为配角协同演出。他们很愿意向您讲述拍摄时特别的经历,比如在拍摄场地与名人一起工作的经历。&br&对于电影迷和游客来说同样拥有机会,在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心探听到特别的拍摄过程。您可以跟随国际巨星的足迹经历真实的电影体验——您可以看到真实的、一个不仅在荧幕里呈现的城市。&/blockquote&&/i&&br&&br&&b&&blockquote&选择在格尔利茨拍摄的电影名单(2004年起)&/blockquote&&/b&&br&&blockquote&2004—《环游地球80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br&2009—《朗读者》(The Reader)&br&2009—《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br&2010—《少年歌德之烦恼》(Goethe!)&br&2012—《少女洛荷》(Lore)&br&2012—《塔》(Der Turm)&br&2014—《盟军夺宝队》(Monuments Men)&br&2014—《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br&2014—《偷书贼》(The Book Thief)&br&2016—《柏林孤影》(Alone in Berlin)&/blockquote&&i&(注:没找到中文翻译的德语没有翻译,名单中不太出名的电影已省略)&/i&&br&&br&去格尔利兹之前稍微做了些准备。在IMDb上看了大概的拍摄位置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mdb.com/title/tt2278388/locations%3Fref_%3Dtt_dt_d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mdb.com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然后又在豆瓣上的剧照中翻到大概的位置。&br&到了城市,建议先询问旅馆老板要一个小地图,然后去市中心的游客中心要一份叫做《欢迎来到格尔利坞》(Willkommen in G?rliwood)的小册子。里面有非常详细的地址,如图下,被圈出来的就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拍摄场地。&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2c418fa87f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2c418fa87f_r.jpg&&&/figure&鉴于地图不够清晰,会在每个图片下面标注详细地址,方便到时候Google直接找过去。&br&&br&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电影里Mendl's的泡芙Courtesan au Chocolat,看起来非常诱人,其实也是有原型的。当时剧组询问了一家叫做Cafe CaRe咖啡馆的烘培师。但这家咖啡馆不在市区,而且周一到周三也不营业,所以很可惜没有吃到。(可能我会自己做试试,成功了就发上来)如果时间充裕是可以去的,地址:Dorfstrasse 134A, 02829 K?nigshain&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f8c6e7e649746fbc2091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f8c6e7e649746fbc2091_r.jpg&&&/figure&&br&&br&接下来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感想夹杂一些细碎的攻略~&br&&br&选日子的时候天气也没有仔细看,买上票就出发了。当时一直在想“不行了想立马去看看!”,结果29号那天漫天大雪。因为在淡季然后天气又不是很好,整个城市无比安静祥和。&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feb2e6c178fd6e21dcf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feb2e6c178fd6e21dcf7_r.jpg&&&/figure&(这种手机照的照片都懒得后期了)&br&路人裹着大衣匆忙躲进建筑物里,我背着书包走在路上。看惯了欧洲各种城市,格尔利茨仍然可以第一眼就抓住眼球。建筑保存实在太完好了!一条街上夹杂少数几栋翻新但风格依然古典的居民楼,剩下的都是无人居住的古建筑。如果不是有车停在路边,真的像行走在电影里。这样一个城市,拥有堪比巴黎,布拉格和罗马的气场,却没有喧扰的游客、商业化的店面和时时需要提防的小偷。她又像一个真正的小城,人烟稀少,气氛清冷,远离喧嚣。尤其是衬映着初春的雪,显得她气质更加遥远。&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5a0dc829d3ff46a27d3b50a41b95380_b.jpg& data-rawwidth=&4896&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5a0dc829d3ff46a27d3b50a41b95380_r.jpg&&&/figure&&br&问了旅馆老板,就赶往第一个目的地了。只是在附近的街道环顾四周,但都太像了,每一条小巷都好像在电影里出现过。辨认形形色色的门框和不同的颜色成了主要目标。&br&但我永远会记得这个瞬间,回过头的时候心跳漏了一拍,还来不及热泪盈眶,冷风灌进衣领里,我因为激动和寒冷打了一个大大的寒噤。立马又笑了起来,战战兢兢举起照片确认,哇,就是这条街道,原来那粉色的楼房在这里是奶黄色,浅蓝色的建筑则是淡绿色,紫蓝色的拱门加深了一个度,Mendl's标志也消失了,对面的建筑因为修缮被蒙上塑料布,显得这条街道宁静而普通。这时候一个骑车路过的行人,从一模一样的角度向我驶来,是如此的不真切。&br&我攒动着脚步一点点找到合适的角度,举着照片的手已经冻僵了,只是内心一直在喊着:我找到了!我看到了Wes看过的风景,走过Wes所走的路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716f11bb3adafdcc91e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716f11bb3adafdcc91e_r.jpg&&&/figure&&i&Fischmarktstrasse&/i&&br&&br&第二个场景就在不远处的市中心,被巴洛克建筑环绕的Untermarkt。也是前面介绍里提到的Sch?nhof。这里的颜色和电影里差别不大,深橘红色配着灰蓝色,电影里的颜色似乎更冷一些。&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b91b18ff6319bfc6322b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b91b18ff6319bfc6322b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6f443de5c82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6f443de5c82_r.jpg&&&/figure&&br&&i&Brüderstrasse东端Wurzelkeller餐厅门口&/i&&br&&br&其实看起来很简单的,把照片里的场景对准背后的建筑,其实在风雪中战战巍巍很难拍好。相机已经被我放弃了。有时走过来的一对老夫妇对我微笑了一下,带着理解的目光。但这天气让我失去了跟路人攀谈的机会,透过窗户看到坐在咖啡店里的人们,我哆哆嗦嗦地裹紧围巾往前走去。&br&&br&走进广场四周的拱门里发现了一家藏得很深的古董店。里面的氛围又好像是进入电影一样!我甚至觉得道具组应该就是在这里采购。精致的茶具和酒杯,放在篮子里的蕾丝花边,陈列在桌面上的放大镜,丢在脚边盒子里的旧书,还有几件古董包和衣服。之前也会淘淘古着逛逛古董市场又摸不到门道,所以瞬间被这种氛围击碎了。老板娘温和而友善,还允许拍照。剁手了古董包和放大镜,还带回去一段蕾丝边。也许重要的不是买到的这些东西,而是一个拿在手里会立马回到这里的心情。和电影里的人生擦肩而过,手里握着一段温暖而久远的故事,我感觉到脑中那颗被点亮的核心记忆球,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可以一遍遍拿出来擦拭回味。&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b097cd52db84bb42c865da_b.jpg& data-rawwidth=&4896&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b097cd52db84bb42c865d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c505d7ed633c3f1bd73da071c26744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c505d7ed633c3f1bd73da071c267445_r.jpg&&&/figure&&br&第三个场景就在广场四周的拱门里,稍微转转就能找到。只是电影里拱门后面是一堵墙,而实际上后面是街道。&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d2e82b8f7deaf1b2447a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d2e82b8f7deaf1b2447a9_r.jpg&&&/figure&&i&Untermark和Neissstrasse交叉路口东北角门廊&/i&&br&&br&第四个场景在一个荒芜的角落,场景在一个锁住的院子里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3bb12a5d6ed00dd729b92b_b.jpg& data-rawwidth=&882&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3bb12a5d6ed00dd729b92b_r.jpg&&&/figure&&i&Jakob-B?hme-Strasse街南侧围墙内&/i&&br&&br&我从画面右边红墙尽头那个铁门眺望整个院子,长椅和雕像都没有了,更没有少女,只有空旷的院子和杂草,还有和画面里一模一样的雪。此刻除了惊叹wes的才华外还有什么呢?看起来如此干净优雅的画面,其实就是一间不能更普通的院子。&br&绕到这个院子背后的外面,就是另一个取景点。&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ca8000eba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ca8000eb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e718bbdfe35cb6cc192363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e718bbdfe35cb6cc1923637_r.jpg&&&/figure&&i&Jakob-B?hme-Strasse街南侧围外&/i&&br&&br&稍微查了下也是有历史的。原本的墙上漆着“W?hlt Th?lmann”(选择台尔曼)指的就是著名的德国共产党主席恩斯特 台尔曼(Ernst Th?lmann)。(人物介绍移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6%2596%25AF%25E7%%25C2%25B7%25E5%258F%25B0%25E5%25B0%%259B%25B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org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之前Defa(德国电影股份公司)因为拍摄和台尔曼相关的电影而写上去的,后来慢慢脱落。因此政府就把这里保护起来。另一个剧组在电影里用了这串标语。但后来慢慢的颜色还是掉了。政府专门请了个来自柏林的艺术家重新涂这些字母。再后来韦斯安德森拍电影的时候也画了一些,但最后都要求呈现之前原本的“W?hlt Th?lmann”。——资料来源于《Tagesspiegel》网站 &br&&/blockquote&&br&其实此次之行最遗憾的就是作为内景主要取景地的格尔利茨商场(G?rlitzer Warenhaus)关门整修了,要2017年才重新开门。从外面的玻璃门能大概看到里面的内景。里面只有非常简朴的水泥地和几根红色大理石立柱。但电影里典型的楼梯和结构还是能分辨出来。&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bd58e5eafbe63ff0f06fa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bd58e5eafbe63ff0f06fa_r.jpg&&&/figure&&i&外观&/i&&br&&i&&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237eee320db319ba56cbcae9c644132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237eee320db319ba56cbcae9c644132_r.jpg&&&/figure&电影场景
&/i&&i&Klosterplatz 10, 02826 G?rlitz&/i&&br&&br&回忆起记忆里那些觥筹交错、灯火辉煌的场面,眼前的场景比起萧索的院子更加落寞。从1717年修成的一座叫“金色花束”的旅店,被扩建成饭店,再在市政府的指示下在1913年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座城市商场。又在二战期间和二战后变动财产归属,一路从风雨飘摇中走来,这座代表着青春主义建筑风格的商场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拥有几乎相同的命运。繁荣时期的光辉,没落后的寂寥,甚至和格尔利茨这座城市一样,站在德国最东部眺望波兰,依存着电影业和旅游业微弱的光辉,却依然渐渐暗淡下去。“你看,仍然有微弱的文明曙光在这野蛮的屠宰场,曾经被称作人类。(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 )”站在外面看到建筑雄伟的外表突然就能明白,不仅是保存完好的城市风貌吸引了导演,或许也因为他的故事斑驳而悠长。&br&&br&最后一个场景在尼斯河边的市政大厅(Stadthalle)。是作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入口。&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ea1cd84c03677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ea1cd84c036774_r.jpg&&&/figure&&i&Stadthalle 02826 G?rlitz;Ufeistrasse和Bergstrasse交叉的地方&/i&&br&&br&走到尼斯河边的时候,可以眺望到对面的波兰。国界河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宽阔,而是一条平稳的小河。而河边的市政大厅意外地被铁丝栅栏围了起来。绕到正面发现,原来拍戏用的梯子都没有拆下来,难道是为了保存当时的拍摄现场?&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4ce3dc8d047abb9ed6eb8ae83f61f8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4ce3dc8d047abb9ed6eb8ae83f61f8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c62f14baf733b3013842a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c62f14baf733b3013842a_r.jpg&&&/figure&&br&虽然门口的布景也没有了,留下土色的看起来意外庄重的建筑。画面里粉色的明快的胶片色调,被放进冰天雪地里孤零零的景色中总有些违和,而积起来厚厚的新雪还没有被人踩过。&br&原来,在山上曾经热闹喧嚣的酒店是德国最东部一座普通的市政大厅,直到照片里的窗户和现实中的窗户毫无差别的对应起来我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布达佩斯大酒店,“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从上鄂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说他的名字,我在五厘米厚的雪地里仰头看到的地方。我从未失望,一个人站在大雪里达成了心愿。我通红的鼻头和冰冷的指头告诉我,你做到了,又一次为了喜欢的冲动出发了,并且到达了。我要感谢年轻的自己,此刻的自己,感谢格尔利茨的风景和建筑,漫天大雪和尼斯河,还有我可能真心想嫁给韦斯安德森什么的。&br&&br&可能还是有点准备不充分,在圈出来的几个景点中,有好几个景点走到现场依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场景。由于身上带的参考照片不足,所以并不能像想象中那么成功地找齐所有画面。&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9b6fdafa121ebccee9955_b.jpg& data-rawwidth=&1069& data-rawheight=&7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9b6fdafa121ebccee995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203b8c88c28f85ffd9f2b3f800e184c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203b8c88c28f85ffd9f2b3f800e184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c20a324b3bf25e1929a9f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c20a324b3bf25e1929a9f_r.jpg&&&/figure&还有好多场景忘记打印下来也许就这么擦肩而过了,有的比较难找毕竟去到当地才发现找一个有着特别形状的门或者窗户太难了。但有趣的是下次其实可以再去看看《朗读者》《偷书贼》《无耻混蛋》的取景地,毕竟这三个电影都也还挺喜欢的。只是想要提醒想去探寻更多原景地的同学,可能要做更多的功课花更多的时间,选一个天气好的时候,慢慢去走每一个街道。电影去之前来不及复习一遍也会有所影响。&br&&br&&br&&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腓特烈大帝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