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爽口小萝卜的npc是不是叫尼基塔第五季,在地图什么

&p&&b&我是来终结这个问题的。&/b&&/p&&p&&b&再说一遍,我是来终结这个问题的。&/b&&/p&&br&&br&&p&&b&这个问题下大多数答案,都「对」,但是「无用」。&/b&&/p&&p&因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问题的最根本之处,完全就不在这一个个表面上的坏习惯上。你去告诉他「坏习惯有ABCDEFG,你去改吧」,他看完之后基本上不会去做。 &/p&&p&你现在的状态是,生活陷入死循环,注意力崩溃,记忆力崩溃,执行力崩溃,甚至对任何建议本身也不愿意去执行。&b&然后,你想强行改出这种已经稳定了的状态。&/b&&/p&&p&&b&这就好比瘟疫公司里的人类,连研究解药的科学家自己也中了病毒,头昏脑涨时,突然奋力一搏,解决关键问题,最后翻盘,一样的难度。&/b& &/p&&img src=&/v2-8f0dd91316ccc52f991f4a62de10fc49_b.png&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v2-8f0dd91316ccc52f991f4a62de10fc49_r.png&&&p&&b&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b&&/p&&br&&p&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长期陷入那种无限恶性循环的状态,微信成瘾,知乎成瘾,无法集中精力,在图书馆四小时只学了半小时,看不进哪怕一本书,把手机扔床上下一秒就不记得,任何计划或者思考持续不超过两天。&/p&&p&真的要统计起来,可能有林林总总上百个不同的问题,犬牙交错,积重难返。 &/p&&p&&b&我也曾经以为,问题是出在手机上瘾,作息不规律,不会时间管理这些一个个具体的习惯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就能&/b& &b&「自救」&/b& &b&成功。&/b&&/p&&p&后来我才发现,我错了。&/p&&p&&b&这种状态的本质,根本就不在某个具体零散的习惯上。&/b&&/p&&br&&br&&p&&b&这种状态的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b&&/p&&blockquote&&b&你的生活所最适应的刺激水平,远高于你需要做的事情(如学习、阅读等)对你而言的刺激水平。&/b&&/blockquote&&p&&b&那么多坏习惯,本质上都是一个习惯:「追求刺激」。&/b&&/p&&br&&br&&p&&b&刺激这种东西,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b& &/p&&p&你戒掉打游戏,也只会从打游戏改为刷知乎,而不是从打游戏改为学习。&/p&&p&你戒掉刷知乎,也只会从刷知乎改为刷朋友圈,而不是从刷知乎改为学习。&/p&&p&你戒掉刷朋友圈,也只会从刷朋友圈改为刷微博,而不是从刷朋友圈改为学习。&/p&&p&你无论怎么戒,都只会从一个高刺激的事情跳到另一个高刺激的事情,而永远不会从高刺激的事情跳到低刺激的事情上去。&/p&&br&&br&&p&&b&你以为你刷知乎是为了去享受一篇篇具体的知乎回答,刷票圈是为了去看一张张八卦的票圈照片,打游戏是为了体验一幕幕游戏剧情。&/b&&/p&&p&&b&但其实,你做的事情,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持高刺激的状态」。&/b&&/p&&p&即便你把今天知乎上最好玩的文章都看完了,实在刷无可刷了,搜索也想不到关键词了,&b&你也只会瞬间感觉到巨大的失落感,然后拼命地想找其他同样高刺激的事情来替代,而不是去读书学习&/b&;&/p&&p&即便你已经筋疲力尽了,完全提不起精神了,你仍然舍不得睡觉,你会忍不住去刷完朋友圈刷B站,刷完B站刷新闻,&b&去维持那虚高的刺激水平,而不是去休息。&/b&一旦你把那段虚高的刺激剥离掉,你会马上昏昏欲睡,因为那是你本来应有的疲劳。&/p&&p&即便从你面前夺走手机,收走电脑,把你关在一个小屋子里面,你也会忍不住踱来踱去,胡思乱想。&/p&&p&你是如此地抗拒离开这种高刺激的状态,以至于这种刺激被中断一小会,比如网络卡上十秒钟,你都会浑身冷汗,坐如针毡。&/p&&p&&b&你回忆一下,最近一次能把平静淡泊的心态维持超过哪怕五分钟以上,都是多早以前的事情了?&/b&&/p&&br&&br&&p&&b&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刺激太泛滥了。&/b&&/p&&p&你在地铁上刷知乎时间线,几十篇回答一时看不过来,于是你只会去看轻松刺激的短文,而不是那些枯燥冗长的干货。&/p&&p&你在公交上拿手机看电子书,无数本小说当然目不暇接,于是你只会去看那些最刺激最起伏的故事,去看战争革命武侠修仙,而不是除了社交还是社交的经典文学。&/p&&p&你躺在家里的床上刷朋友圈,一篇篇推送肯定懒得看完,于是你只会去看那些最吸引眼球的推文,而不是那些臃肿无聊的生活状态。&/p&&br&&br&&p&&b&你的思维习惯就是这么被惯坏的。&/b&&/p&&p&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作者都在尝试争夺你的注意力,你的眼前越来越不缺高刺激的事物,&b&你越来越有资本去变得奢侈。&/b&&/p&&p&吸引眼球的回答已经满足不了你,只有最吸引眼球的回答才能;最吸引眼球的回答已经满足不了你,只有最最最吸引眼球的回答才能;凶杀和抢劫已经满足不了你,战争和政变才能;武侠恩仇已经满足不了你, 「败帝王斗苍天」 才能;核爆神曲已经满足不了你,《一拳超人》那个大喊大叫的主题曲才能。&/p&&p&这就像养蛊一样——越往后,越是只有那些最刺激的信息才能留在你眼前,&b&你的刺激阈值不断地升高,你的大脑越来越难以被满足,等到你发现的时候,你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刺激的海洋。&/b&&/p&&br&&br&&p&&b&为什么你的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呢?&/b&&/p&&p&因为你不缺刺激啊。&/p&&p&你看一篇文章,看到不刺激的地方,你马上就可以关掉换一篇刺激的继续看,玩一个游戏,玩到不刺激的地方,马上就可以换一个更刺激的继续打。&/p&&p&你习惯了「谁的刺激强,谁就能马上获得宠幸;谁不刺激了,谁就马上失宠」的模式,于是&b&「刺激」就几乎成了决定你注意力归属的唯一因素&/b&。&/p&&br&&br&&p&&b&为什么你看不下去书/听不进去课呢?&/b&&/p&&p&因为你不缺刺激啊。&/p&&p&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读的书,听的课,本质上都是 「低刺激」的信息流。而在最近脑海中全是高刺激事物,刺激阈值变得极高的你,根本就无法忍受这种低刺激的枯燥。&/p&&p&于是,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b&你的注意力更容易随时「滑落」至记忆中高刺激的事物&/b&,比如上着课突然想到刚才打的游戏,想到川普和希拉里的辩论。&/p&&br&&br&&p&&b&为什么你无法长时间做一件事呢?&/b& &/p&&p&因为你不缺刺激啊。&/p&&p&无论是执行计划,设计日程,长时间去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面,都是需要忍受长时间低刺激过程的。但刺激又是如此地渗透在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要想做完一件事,可能要避开几十上百个刺激的陷阱。&/p&&p&于是,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你本来想在手机上订计划,却被朋友圈夺走了注意力;你本来想查资料,却被冒出来的国际新闻带跑了不知多久。&b&你的生活被刺激射成了筛子,再也找不到完整的六十分钟,再也找不到能连续两天以上的计划。&/b& &/p&&br&&br&&p&&b&为什么你的作息会不正常呢?&/b& &/p&&p&因为你不缺刺激啊。&/p&&p&处在高刺激的状态下,你是很难舍得去放弃高刺激而切换至低刺激的。即便你强行切换至低刺激状态,你的刺激水平也很难马上真正降下来,只会被其他高刺激的事情所填补。&/p&&p&于是,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你在晚上玩手机打游戏刷知乎,刷到凌晨一两点,仍然「舍不得」睡觉。&b&即使放下手机上了床,你也会在大脑中胡思乱想一堆刺激的事情,然后失眠。&/b&由此引起的疲劳又加重了自控力的缺乏,从而恶性循环。&/p&&br&&br&&p&而这时的你,好不容易去知乎上翻回答,看到的却是一堆让你「放下手机」,「卸载知乎」,「给自己信心」,「每天订计划」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建议。&/p&&br&&p&这就是我要答这道问题的原因。&/p&&p&&b&所谓的刷知乎,玩手机,打游戏,只是魔鬼的一千重幻影。真正的本尊,乃是「对高刺激事物的依恋」。&/b&&/p&&p&&b&很有可能,这种状态的唯一出口,就是直捣黄龙,直接把「刺激」戒掉。&/b&&/p&&p&&b&这就是我的回答。&/b&&/p&&p&&b&========================&/b&&/p&&p&&b&我记得我在开头说过,我是来终结这个问题的。&/b&&/p&&p&&b&我骗你的。&/b&&/p&&p&&b&这个问题,并没有被终结。&/b&&/p&&p&&b&我不这么骗你,追求刺激的你可能根本就不愿意点进来看。&/b&&/p&&br&&br&&p&诚然,你的第一步可能只有这一个,但是你的第二步可以有一万个。&/p&&p&&b&怎样戒掉对高刺激的追求呢?&/b&&/p&&p&&b&很简单,那么多低刺激的事情,总有那么一两个是你比较喜欢的吧?&/b&我就不信你真的那么倒霉,喜欢的统统都是高刺激的事物,一个例外都没有。&/p&&p&&b&那就多做这些事情,多体验那些来自低刺激事物的,不一样的快感。&/b&&/p&&p&譬如你喜欢看小说,那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看自己喜欢的小说。你喜欢听轻音乐,那就把班得瑞的歌单,神秘园的歌单,循环听一百遍。你喜欢养生,那就去做瑜伽,去冥想,去练太极。&/p&&p&黄昏下的校园,刚洗过澡的你,沿着校园中的湖泊漫步,耳机中循环着《无边无际》,浑身清爽。继而夕阳西下,宿舍楼万家灯火,一群学生骑着自行车,伴着叮铃铃的铃声随风远去,夕阳箫鼓,汉宫秋月,&b&这时你就会切身体验到,「低刺激的幸福」中,有很多东西是你刷知乎,打游戏所体验不到的。高刺激的事物,很多时候换来的只是空虚和痛苦。&/b&&/p&&p&&b&人间有味是清欢,概莫如是。&/b&&/p&&p&&b&然后,你再平地起高楼,去知乎上看别人列出的习惯ABCDEFG,然后一个个改正,元气满满地开始新的一天。去开始有一万种可能的第二步。问题到这里,才算是终结。&/b&&/p&&p&&b&===============================================&/b&&/p&&p&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对你所学习的东西感兴趣,于是学习对你而言,也是「高刺激」的事情,鉴于并非大多数人的情况,故不在此赘述。&/p&&p&&b&这篇回答,一开始是为了详细描写另一篇回答中列举的影响学习效率的诸多习惯之一,只是把其中一个习惯展开来详细讲了。至于更多的习惯作用,可以去看这篇回答——&/b&&/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a&&p&&b&附:&/b&&a href=&///?target=http%3A///%23/song%3Fid%3D36500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边无际 - 网易云音乐&i class=&icon-external&&&/i&&/a&,一首很小众,但可能是我听过最唯美的音乐&/p&&br&&p&&b&如果你有自己的降低刺激水平的方法,或对此感兴趣,欢迎关注问题:&/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从高刺激的娱乐中静下心来,适应低刺激/枯燥的学习或工作? - 生活 - 知乎&/a&&/p&&p&&b&===============================================&/b& &/p&&p&这篇文章的写作比较追求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所以也产生了一些容易被误读的地方,也受到了一些质疑,现在解释如下:&/p&&p&&b&很多人一眼扫去,就以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简单的「高刺激就是坏,低刺激就是好,学霸都是适应低刺激的人」,这个理解是错的。&/b&&/p&&br&&p&&b&这篇文章一共就讲了两件事情:&/b&&/p&&ol&&li&&b&一个人所适应的刺激水平,是一个长期的全局变量,是像楞次定律一样,难以在短期内跃变的。&/b&&/li&&li&&b&并不是低刺激就能学习,而是【你所适应的刺激水平-你目标对你而言的刺激水平&/b&】&b&的绝对值小,才更容易投入目标学习。可能对一个学霸而言,学习就是一件高刺激的事情,他适应了高刺激反而是一件好事。&/b&&/li&&/ol&&p&我说,你做的事情本质是为了维持低刺激状态,翻来覆去都是高刺激的事物,就是在说第一点——&b&你所做的事情变来变去,但你已经适应的节奏和刺激度是变化不大的。&/b&&/p&&p&我说,你在高刺激的状态下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走神到高刺激的事物上,就是在说第二点——&b&你想要的状态和你现在的状态刺激度差别过大,强行改变状态后刺激水平难以跃变&/b&,所以才会走神到高刺激的事物上去。&/p&&br&&p&举个例子,你玩了一上午手机,对应的刺激度是50,然后突然把你关到小房间里只给你一本课本,适应这个条件对应的刺激度是30,&b&但由于刺激水平难以跃变,你只会选择和你所适应的刺激度相匹配的事情——比如在书上画画&/b&,而这对应的刺激度是45。&/p&&p&但如果你打了一上午游戏,对应的刺激度是70,这个时候就算你在房间里选择在书上画画(刺激度45),也很有可能画得极为烦躁,&b&因为即使你去做这个环境里最刺激的事情,也无法满足匹配上你所适应的刺激程度。&/b&&/p&&p&&b&这篇文章就是这个意思。&/b&&/p&&br&&p&&b&并且,刺激程度也绝对不是影响你行为的唯一一个因素,很有可能只是无数种因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比如你在悬殊的利弊考量下也会去学习,在精力充沛的时候会更容易学习,等等。本文在此,只是指出这个刺激因素的存在而已。&/b&&/p&&br&&p&=================================&/p&&p&&b&最后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上内容也仅仅来源于一个普通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反思,抛砖引玉,只作一个参考。&/b&&/p&&p&&b&如果想学到专业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关注相关专业人士。如有不当之处,也还请专业人士指出,诚惶诚恐,不胜感激。&/b&&/p&
我是来终结这个问题的。再说一遍,我是来终结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下大多数答案,都「对」,但是「无用」。因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问题的最根本之处,完全就不在这一个个表面上的坏习惯上。你去告诉他「坏习惯有ABCDEFG,你去改吧」,他看完之后基本上不会…
&img src=&/50/v2-81cbcd4f86a63e3f37cd9_b.jpg& data-rawwidth=&1613&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3& data-original=&/50/v2-81cbcd4f86a63e3f37cd9_r.jpg&&&p&&img src=&/v2-ad71dfa4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d71dfa45_r.jpg&&如果要选出便携耳机界近两年的网红,索尼MDR-1A(下称1A)和铁三角ATH-MSR7(下称MSR7)绝对会是赫然在列,上两期我们分别测评了1A和MSR7,所谓好基友一被子,今天,我们让它俩合体,为大家奉上一场网红之间的闪电战。&br&&/p&&p&由于上两期我们已经详细为大家介绍了1A和MSR7的外观,使用感受以及听感,这一期我们将只针对两者在上述方面的差异进行介绍,如果想看1A和MSR7的单独测评,传送门在此:&/p&&p&&a href=&/p/?refer=xuanerji& class=&internal&&似曾相识--SONY MDR-1A耳机测评--外观篇&/a&&/p&&p&&a href=&/p/?refer=xuanerji& class=&internal&&似曾相识--SONY MDR-1A耳机测评--音质篇&/a&&br&&/p&&p&&a href=&/p/?refer=xuanerji& class=&internal&&陌生人妻.AVI--铁三角 ATH-MSR7耳机测评--外观篇&/a&&br&&/p&&p&&a href=&/p/?refer=xuanerji& class=&internal&&陌生人妻.AVI--铁三角 ATH-MSR7耳机测评--音质篇&/a&&img src=&/v2-55aa0eb58cf066ce73c6aec756cd0a2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55aa0eb58cf066ce73c6aec756cd0a20_r.jpg&&&/p&&p&外包装上一个简洁,一个沉稳,各有各的风格。&img src=&/v2-86308dcbd9a140415daee2ae2817158e_b.jpg& data-rawwidth=&1011& data-rawheight=&5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v2-86308dcbd9a140415daee2ae2817158e_r.jpg&&&/p&&p&1A和MSR7在配色方面都采取了2+1的模式,即是两款基本色加一款限定色:&br&&/p&&p&1A的基本色是上图左右两款红黑色及银棕色,限定色是中间的纯黑色。&img src=&/v2-3b687df5f2ffb_b.jpg& data-rawwidth=&793&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3& data-original=&/v2-3b687df5f2ffb_r.jpg&&&/p&&p&MSR7的基本色是上图左边两款纯黑色及银棕色,限定色是右边的红黑色。&br&&/p&&p&PS.若要论骚气程度,MSR7的限定色绝对是一枝独秀。&img src=&/v2-d6efe98ced18a0f4b0ae5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6efe98ced18a0f4b0ae5f_r.jpg&&&img src=&/v2-c35d03ffccd7603307dfa7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c35d03ffccd7603307dfa7a_r.jpg&&&/p&&p&外形方面,两者很相似,同是包耳式耳机,腔体大小,造型也都基本一致,外观最明显的两点不同就是1A的耳机插孔位于腔体与头梁的连接杆上,而且还有金菊花加以点缀,而MSR7的耳机插孔位于腔体正下方,另外一点不同是1A的耳机腔体有一定倾斜,而MSR7是与头梁连接杆垂直,1A这样的设计跟宝华P5二代类似,能够很好地提升佩戴稳定度。&br&&/p&&p&耳垫和头梁垫的材质都是头戴耳机惯用的皮质材料,若单论头梁垫和耳垫的柔软度,两者不分伯仲,但如果从做工和佩戴舒适度来说,1A要远好于MSR7,首先MSR7伸缩杆很容易嘎吱作响,而1A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其次,MSR7夹头感严重,戴眼镜时佩戴不适感则更甚,而1A几乎没有夹头感,较大弧度的头梁也为戴眼镜的朋友留足了空间;第三,MSR7耳垫与脸部贴合的紧密程度要低于1A,导致对外界噪音的隔绝效果也要弱于1A,不过,在透气性上,MSR7倒是要略好于1A;最后,MSR7的重量要大于1A,这样就会带来更多的坠重感。&br&&/p&&p&在线材方面,MSR7要更加厚道一些,1A和MSR7都配送了两根1.2m耳机线(其中一个带有线控)且防缠绕效果不错,但MSR7还多赠送了一根3m长的耳机线,使得MSR7相比1A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景。在线控器质量上,MSR7没有让人失望,无论手感还是功能都达到了预想水平,而且在安卓和苹果两种手机上,所有功能都能正常使用,而1A则相当让人失望,因为1A的线控器只有一个按键,没有配置音量调节按键,不过1A有官方升级线,可玩性更强。&/p&&p&佩戴图&/p&&p&佩戴感:&/p&&p&1A比较轻巧,耳垫和头梁垫十分柔软,几乎没有夹头感和坠重感(笔者戴眼镜,丝毫没有眼镜被夹住的感觉),耳垫与脸部贴合程度也让人比较满意,对外噪音隔绝效果在被动降噪的耳机里是不错的,而MSR7除了耳垫和头梁垫同样十分柔软外,其他几点做得均不能让人满意。&/p&&p&真人佩戴展示:&/p&&p&1A&img src=&/v2-858b82d2aec_b.jpg& data-rawwidth=&1186&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6& data-original=&/v2-858b82d2aec_r.jpg&&&/p&&p&MSR7&img src=&/v2-35a82e3fd6b115fbf72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5a82e3fd6b115fbf727_r.jpg&&&/p&&p&音质测评&/p&&p&
提要:音质测评部分基于耳机的基本素质进行测评,选耳机工作室给出的分数由于听者存在个体差异,音质测评内容仅供参考。&/p&&p&评分体系:考虑到朋友们持有的前端不同,我们选取了四档价位的前端(可参照文末价格)分别进行素质评分并以尽量简洁直观的语言进行听感简评。耳机各项属性分数是以森海塞尔 IE80耳机的得分为参照标准,并结合参考多个与被测试耳机相近价位或定位的耳机的得分后,综合评定给出。由于听感简评为纯文字叙述,存在无法精准描述的情况,相比而言,评分更加直观,若您决定采用如下测评内容作为您选购耳机的依据,选耳机官方建议以耳机得分为主要参考依据,听感评述为辅助参考依据。&/p&&p&测评器材&/p&&p&前端:iPhone SE/ZX100/ZX100+PHA3/HM901S&/p&&p&耳机:SONY MDR-1A/铁三角 ATH-MSR7&/p&&p&音频格式:iPhone:AAC 256kps、ZX100/HM901S:FLAC&/p&&p&试听曲目图&img src=&/v2-6ff5ddfb92cbe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v2-6ff5ddfb92cbe_r.jpg&&&img src=&/v2-4ea91f8428dfafe0bdb85e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v2-4ea91f8428dfafe0bdb85e_r.jpg&&&img src=&/v2-a4d0ad360fb8_b.jpg&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v2-a4d0ad360fb8_r.jpg&&&/p&&p&测评内容&br&&/p&&p&试听曲目包括流行男声、流行女声、摇滚乐、小编制弦乐、大编制交响乐,基本涵盖日常大部分音乐类型,用以测评耳机在不同价位前端下对于高频(声音中的高音部分)、低频(声音中的低音部分比如鼓声)、人声、解析(对声音的还原能力,类似于图像的分辨率)、声场(声音的空间感)和定位、分离度(不同声音混杂程度,分离度越高表现水平越好,反之则越差)等决定耳机素质高低的主要性质的表现能力。&/p&&p&各项素质得分图(单项满分十分):&/p&&p&IPHONE SE/ZX100&img src=&/v2-c83d6d63eb09f36a1e54_b.jpg& data-rawwidth=&1271& data-rawheight=&9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1& data-original=&/v2-c83d6d63eb09f36a1e54_r.jpg&&&/p&&p&ZX100+PHA3/HM901S&img src=&/v2-4be55cdb9cb641836bce2ca_b.jpg& data-rawwidth=&1274& data-rawheight=&9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4& data-original=&/v2-4be55cdb9cb641836bce2ca_r.jpg&&&/p&&p&1A与MSR7总分对比图(各前端独立评分,满分60):&img src=&/v2-0e42bf0bc4b_b.jpg& data-rawwidth=&1502& data-rawheight=&11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2& data-original=&/v2-0e42bf0bc4b_r.jpg&&&/p&&p&各前端听感简评&br&&/p&&p&(由于上两期已对1A和MSR7做了较为详细的音质评述,本期只针对两者在四种前端上的特点进行简要对比介绍,上两期音质测评传送门请戳下方链接)&/p&&p&&a href=&/p/?refer=xuanerji& class=&internal&&似曾相识--SONY MDR-1A耳机测评--音质篇&/a&&/p&&p&&a href=&/p/?refer=xuanerji& class=&internal&&陌生人妻.AVI--铁三角 ATH-MSR7耳机测评--音质篇&/a&&br&&/p&&p&iPhone SE:&/p&&p&1A在手机上低频量比MSR7要多得多,1A低频比较散,而MSR7虽低频量偏少,但弹性和质感要稍优于1A,通透好也要略好于1A,人声方面两者表现均不太好,1A人声很靠后且松散,MSR7人声有明显失真感,偏年轻化,MSR7在手机上高频解析分离声场均要略好于1A。
&/p&&p&ZX100&br&&/p&&p&1A在ZX100上低频的量有所收敛,弹性好了不少,三频变得更加均衡,MSR7低频量仍偏少,但是质感弹性有所强化,人声方面MSR7和1A情感都不错,但是MSR7仍有失真感,1A人声变得比较厚实,总体来说人声表现1A要优于MSR7,除高频控制力和突破力以及分离度仍稍落后于MSR7外,解析声场方面1A已迎头赶上。&/p&&p&ZX100+PHA3&br&&/p&&p&在PHA3上,1A和MSR7风格已经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不断强化各方面素质的表现能力,不过在PHA3上MSR7仍然人声有失真感,倒是因为PHA3比较暖,MSR7低频的表现在PHA3上发挥得是最好的(相比其他三个前端),到PHA3这个级别的前端,MSR7出现了后劲不足的情况,1A人声低频都已好于MSR7,其他素质两者基本一致。&/p&&p& HM901S&/p&&p&1A与MSR7高频和声场继续有小幅度提升,人声和低频方面1A仍以PHA3上的优势幅度继续领先于MSR7,其他素质两者仍是势均力敌,可惜的是,MSR7在HM901S上人声仍是有失真感。&/p&&p&总结&/p&&p&看完上面的测评,您应该心里对两者有了大致判断,1A总体素质要稍强于MSR7,但对推力的要求也相对更加严苛,相比MSR7鲜明的特点,1A风格主流了了许多,说说个人的谬见:MSR7可能更适合日系ACG,有空灵感的女声以及像小提琴这种声音主要在中高频段的弦乐,而1A就要杂食一些,特别是男声或者是需要较强氛围感的音乐,1A要拿捏得更好一些,外观的话,见仁见智,但做工和佩戴感,MSR7和1A相比,差得真不止一个档次。&/p&&p&全文完&/p&&p&测评器材京东自营售价:&/p&&p&SONY MDR-1A:1349元&/p&&p&ATH-MSR7:1580元&/p&&p&SONY ZX100:3299元&/p&&p&SONY PHA3:4999元&/p&&p&HIFIMAN 901S(平衡卡版):8999元&/p&&p&关注“选耳机”专栏请戳:&a href=&/xuanerji& class=&internal&&知乎专栏--选耳机&/a&&/p&&p&更多测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选耳机&/p&&p&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有原始链接。&/p&
如果要选出便携耳机界近两年的网红,索尼MDR-1A(下称1A)和铁三角ATH-MSR7(下称MSR7)绝对会是赫然在列,上两期我们分别测评了1A和MSR7,所谓好基友一被子,今天,我们让它俩合体,为大家奉上一场网红之间的闪电战。 由于上两期我们已经详细为大家介绍了1A…
&img src=&/50/v2-453f3b8fb20db1f5e5bda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50/v2-453f3b8fb20db1f5e5bda_r.jpg&&&p&前几期我们为大家详细测评了SONY MDR-1A、1ADAC、1ABT这三兄弟,今天让我们详细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p&&img src=&/v2-ad48b15adf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ad48b15adf_r.jpg&&&p&三者外包装都是同一风格。&/p&&img src=&/v2-86308dcbd9a140415daee2ae2817158e_b.jpg& data-rawwidth=&1011& data-rawheight=&5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v2-86308dcbd9a140415daee2ae2817158e_r.jpg&&&p&除了1A多个黑色限量版(上图中间),其它两个都是两种配色,黑、银。&/p&&img src=&/v2-bce3d4c2ff2f627ca4b3255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bce3d4c2ff2f627ca4b3255_r.jpg&&&p&来,骚尼的脑残粉,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从左到右说出它们的名字!&/p&&p&呵&/p&&p&呵&/p&&p&哒&/p&&p&你是否摸着良心大声呼唤出了——1A、1ADAC、1ABT!?&/p&&p&我相信,你没有。&/p&&p&这三个磨人的小妖精大小一致,设计雷同,一眼望去简直像复制粘贴出来的,定睛一看还是像复制粘贴出来的,看了又看,才发现:1A的接线口伸出一截,带有一个金色接口。1ABT左边外壳印有NFC的标识。&/p&&img src=&/v2-d5f64b3e7c64e0cffb9c73c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d5f64b3e7c64e0cffb9c73c_r.jpg&&&p&刚才的重点划下来了没有?(敲黑板)现在,考验你们的时候又来啦!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说出它们的名字!&/p&&p&呵&/p&&p&呵&/p&&p&哒&/p&&p&是否感受了一种多年不见甚是想念的挂科之痛?左上、右上分别是1A、1ADAC,下面是1ABT。&/p&&p&答案详解是这样的:虽然它们都采用热烫印刷工艺,但颗粒大小略有不同,1A颗粒比较大,1ADAC颗粒较小,1ABT外壳采用普通磨砂处理。(是的,我们就是这么在意细节!笔芯!)&/p&&img src=&/v2-acd688d9be7d043e80e8a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cd688d9be7d043e80e8a7_r.jpg&&&p&不服?再战。从上到下分别是啥?&/p&&p&萌&/p&&p&萌&/p&&p&哒&/p&&p&让我以评卷老师语重心长的口气念出答案:1A、1ADAC、1ABT。因为1A耳罩外壳比1ADAC、1ABT稍微薄一些。(冷漠脸)&/p&&p&说到功能,区别在于:&/p&&p&1A是普通有线连接耳机,连接线采用3.5MM插头,可以自行购买官方升级线进行升级。&/p&&p&1ADAC是自带解码耳放的有线连接耳机,可以以数字连接方式(开启DAC模式)连接苹果系列产品、部分安卓手机、电脑使用,也可以通过普通3.5MM连接线连接具有3.5MM耳机口的设备使用(关闭DAC功能模式)。&/p&&p&1ABT是一款蓝牙无线耳机,搭载了SONY的DSEE技术(DSEE是数字声音提升引擎的缩写, 它是由索尼开发的一种技术,主要通过恢复压缩过程中损失的高频音来提高压缩音频文件的音质。需要注意的是,它对视频和FM、无损音乐、质量太差的音乐无效)。作为蓝牙耳机,它同时支持SONY的LDAC和高通的APTX技术。普通蓝牙传输由于蓝牙传输带宽和编码格式限制,音质一直不理想。高通开发的APTX技术对蓝牙传输音频的压缩方式进行改进,可以达到传输大约328kps比特率的音频文件,SONY 开发的LDAC更先进,传输比特率提高到990kps,已达到无损音频格式要求。不过要使用这两种技术必须保证手机或播放器和蓝牙接收器都支持APTX或LDAC才行。&/p&&p&佩戴图&/p&&p&佩戴感:&/p&&p&由图可知,1A比较轻巧,据妹子反映,耳垫和头梁垫十分柔软,几乎没有夹头感和坠重感,佩戴十分舒适。1ADAC和1ABT由于比1A重,佩戴舒适度比不上1A,戴久了还是有一些夹头。三者耳垫与脸部贴合程度都让人满意,对外噪音隔绝效果在被动降噪的耳机里已算优秀。&/p&&p&重点又来了!&/p&&p&佩戴舒适度:1A&1ADAC=1ABT&/p&&p&真人佩戴展示(给不死心的你,从上到下分别是什么型号?):&/p&&img src=&/v2-858b82d2aec_b.jpg& data-rawwidth=&1186&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6& data-original=&/v2-858b82d2aec_r.jpg&&&img src=&/v2-b0fcfb7f58d55c8a3b7bde05eb781c39_b.jpg& data-rawwidth=&1226&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6& data-original=&/v2-b0fcfb7f58d55c8a3b7bde05eb781c39_r.jpg&&&img src=&/v2-d49e5b6faa0bd73f254af80c9cae0ffc_b.jpg& data-rawwidth=&1203&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3& data-original=&/v2-d49e5b6faa0bd73f254af80c9cae0ffc_r.jpg&&&p&知道你又失败了。&/p&&p&从上到下分别是1A、1ADAC、1ABT。&/p&&p&&b&音质测评&/b&&/p&&p&提要:音质测评部分基于耳机的基本素质进行测评,选耳机工作室给出的分数由于听者存在个体差异,音质测评内容仅供参考。&/p&&p&评分体系:考虑到朋友们持有的前端不同,我们选取了四档价位的前端(可参照文末价格)分别进行素质评分并以尽量简洁直观的语言进行听感简评。耳机各项属性分数是以森海塞尔 IE80耳机的得分为参照标准,并结合参考多个与被测试耳机相近价位或定位的耳机的得分后,综合评定给出。由于听感简评为纯文字叙述,存在无法精准描述的情况,相比而言,评分更加直观,若您决定采用如下测评内容作为您选购耳机的依据,选耳机官方建议以耳机得分为主要参考依据,听感评述为辅助参考依据。&/p&&p&测评器材&/p&&p&前端:iPhone SE/ZX100/ZX100+PHA3/HM901S&/p&&p&耳机:SONY MDR-1A/1ADAC/1ABT&/p&&p&音频格式:iPhone:AAC 256kps、ZX100/HM901S:FLAC&/p&&p& 试听曲目图&/p&&img src=&/v2-6ff5ddfb92cbe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v2-6ff5ddfb92cbe_r.jpg&&&img src=&/v2-4ea91f8428dfafe0bdb85e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v2-4ea91f8428dfafe0bdb85e_r.jpg&&&img src=&/v2-a4d0ad360fb8_b.jpg&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v2-a4d0ad360fb8_r.jpg&&&p&测评内容&/p&&p&试听曲目包括流行男声、流行女声、摇滚乐、小编制弦乐、大编制交响乐,基本涵盖日常大部分音乐类型,用以测评耳机在不同价位前端下对于高频(声音中的高音部分)、低频(声音中的低音部分比如鼓声)、人声、解析(对声音的还原能力,类似于图像的分辨率)、声场(声音的空间感)和定位、分离度(不同声音混杂程度,分离度越高表现水平越好,反之则越差)等决定耳机素质高低的主要性质的表现能力。&/p&&p&1A、1ADAC、1ABT各项素质得分图(单项满分十分):&/p&&img src=&/v2-6de3f88cb442dde8_b.jpg& data-rawwidth=&1290& data-rawheight=&9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0& data-original=&/v2-6de3f88cb442dde8_r.jpg&&&img src=&/v2-ee305d224df84b4268e0_b.jpg& data-rawwidth=&1507& data-rawheight=&10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7& data-original=&/v2-ee305d224df84b4268e0_r.jpg&&&img src=&/v2-210e90d6aae40f_b.jpg& data-rawwidth=&1506& data-rawheight=&10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6& data-original=&/v2-210e90d6aae40f_r.jpg&&&img src=&/v2-c2ba1ee15dd6d9f380ffb_b.jpg& data-rawwidth=&1509& data-rawheight=&11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9& data-original=&/v2-c2ba1ee15dd6d9f380ffb_r.jpg&&&p&1A、1ADAC、1ABT总分对比图(各前端独立评分,满分60):&/p&&img src=&/v2-3ead3feee5c09b30f96d0f9d_b.jpg& data-rawwidth=&1508& data-rawheight=&10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8& data-original=&/v2-3ead3feee5c09b30f96d0f9d_r.jpg&&&img src=&/v2-d3bed23a75c6fce1d9c785_b.jpg& data-rawwidth=&1605& data-rawheight=&10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5& data-original=&/v2-d3bed23a75c6fce1d9c785_r.jpg&&&p&听感简评&/p&&p&(由于之前已对1A、1ADAC、1ABT做了较为详细的音质评述,本期只针对三者差异和特点进行简要对比介绍,之前音质测评传送门请戳:)&/p&&p&1A:声音略暖,人声稍微有点远,不太顺滑,有颗粒感。低频量比较大,下潜不错,但稍微有点散,在小推力前端下会影响到人声。解析符合这价位水平,该有的细节都能表现出来。&/p&&p&1ADAC:比1A声音整体更厚实,但没有1A细腻通透,通透程度的问题在手机等小推力前端下会更明显。人声更近,比1A更顺滑更有感情。低频比1A更紧致,没那么散。高频比1A稍微弱一些,声音也没1A宽松。&/p&&p&1ABT :声音整体比1A和1ADAC都略暗,但更清淡、均衡。人声和1ADAC差不多,比1A更近。高频略逊1A,声场比1A、1ADAC都小一些。低频质和量都比1A和1ADAC小。和1A、1ADAC的差距在手机上小一些(有线连接),在比较好的前端下差距比较大,说明其潜力没1A和1ADAC大。&/p&&p&划重点!音质:1A=1ADAC&1ABT&/p&&p&总结&/p&&p&长得像三胞胎的1A三兄弟虽然声音各不相同,但整体素质差别不大。1A和1ADAC都是偏向中下盘的调音,适合表现流行和摇滚。1ABT虽然素质略低一些,但声音更清淡、均衡,适应面更广。大家其实不必纠结选哪个,它们功能上的差异已经足以使大家做出选择:有好的前端或以后会上更好的前端,选1A;不想在前端上面折腾,平时用手机或电脑听歌,但对音质还是有一定要求选1ADAC。用手机听歌,相对于音质更看重使用的便利性选1ABT。&/p&&p&全文完&/p&&p&测评器材京东自营售价:&/p&&p&SONY MDR-1A:1349元&/p&&p&SONY MDR-1ADAC:1899元&/p&&p&SONY MDR-1ABT:1899元&/p&&p&SONY ZX100:3299元&/p&&p&SONY PHA3:4999元&/p&&p&HIFIMAN 901S(平衡卡版):8999元&/p&&p&关注“选耳机”专栏请戳:&a href=&/xuanerji& class=&internal&&知乎专栏--选耳机&/a&&/p&&p&更多测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选耳机&/p&&p&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有原始链接。&/p&
前几期我们为大家详细测评了SONY MDR-1A、1ADAC、1ABT这三兄弟,今天让我们详细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三者外包装都是同一风格。除了1A多个黑色限量版(上图中间),其它两个都是两种配色,黑、银。来,骚尼的脑残粉,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从左到右说出它们的名…
直推用过msr7和k550。现在手上就是k550。我的听音取向和题主差不多,大多数是女声、乐器演奏,少部分的欧美流行。下面我就结合题主的曲风谈谈这两幅耳机。&br&1.先说msr7,我用了大概一年多,当初没有试听直接盲狙到手。买之前看了很多毒文枪文,也去贴吧里面看了不少使用感受。大部分人提起这幅耳机的时候都说是女毒,其实这个观念在不换线直推的情况下是完全错误的。即使上放(当然我不觉得有必要为一个便携大耳上放)不换线声音也达不到女毒的级别。msr7的女声特别薄,异常的薄,再加上三频偏中上和高解析力,一耳朵听上去确实惊艳,但是听多了会发现msr7的声音特别刺,刺到可以让你摔耳机的地步,声音特别飘比较散,人声的信息量偏少。而且因为其偏薄的声音和比较重的音染就导致这幅大耳只能听一些声音本来就薄的女声,其他男声和偏浑厚一点的女声听着很怪异。不过这幅耳机的解析力异常的好,乐器的很多细节都能还原出来,用来听小编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次就是低频,低频没气势,不过鼓点可以很明显的听到。声场不算大,直推下一些时候还是有明显的局促感。动态方面是真的不行,基本告别大编制。&br&2.再来看看k550。也是要破除一个论调,这幅耳机是可以直推的,并不存在不能直推或者说直推不能听的情况,只是直推没办法很好地发挥它的潜力,声音总体会显得比较疲软无力。再来看看题主关心的女声和轻音乐。对比起msr7女声的表现要好很多,声音要宽厚很多,直推下毛刺感很少,声音密度不能说有多高不过直推下也很不错了,信息量也很足。不过声音上高频延伸不如msr7,直推下让人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不过更重要的是你不止可以女声而且可以听男声,你不知道我从msr7切换过来发现耳机能听男声是多感动。其次是解析力方面,个人感觉直推下不如msr7,不过这种差距是好和优秀的差距,并非不能接受。低频方面是真的不行,直推比msr7还不行你敢信,不过就烘托一下点缀一下也是足够了。最让我惊喜的是动态表现直推下还比较好,气势比较足。声场表现方面略强于msr7。不过你要出街是不可能的了,3米老长的线,还粗的不行,还不能换线,老老实实室内听吧。最后佩戴舒适感上秒msr7几条街,耳罩很大很软,头梁比较贴合头部,偏宽松,不会像msr7夹头夹的生活不能自理。夏天快到了,佩戴的舒适程度也是一个必须要参考的方面。&br&&br&最后再说一点主观方面的感受,我是用了一年多msr7才切换到k550,对msr7的声音是真的爱不起来,虽然它几个方面表现很不错,但是声音不耐听,音染比较重,能听的歌实在太狭窄。而k550就更得我心,声音宽厚温润,女声真的有被毒到,一首樱流听的泪流满面,而且男声表现也不错,能适应更广的曲风,以后上台也有潜力可挖。唯一比较烦的就是那条不能换还特长的线。&br&希望能够帮到题主ε-(??`; )&br&&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v2-deb0afc4b5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deb0afc4b54_r.jpg&&&im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720& src=&/v2-cf9ded0b6b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v2-cf9ded0b6be_r.jpg&&
直推用过msr7和k550。现在手上就是k550。我的听音取向和题主差不多,大多数是女声、乐器演奏,少部分的欧美流行。下面我就结合题主的曲风谈谈这两幅耳机。 1.先说msr7,我用了大概一年多,当初没有试听直接盲狙到手。买之前看了很多毒文枪文,也去贴吧里面…
前面幾位答主提及了不少好點子,不過有點局限於自身的經驗和喜好呢。&br&我就不推薦具體景點了,稍微來一點「授人以漁」的tips吧——一來是因為日本精彩之處甚多,我並非日本通;二來是因為每個人的興趣焦點不盡相同。題主既然選擇日本作為高中畢業旅行的目的地,而且是獨自前往,想必意義重大,題主心中的日本想必與他人有所不同吧!&br&&br&美其名曰「授人以漁」,其實也是經驗之談而已。我做事喜歡提前準備,上路後方能閒庭信步。也有很多人喜歡「說走就走」,不過前提是你在陌生的地方有足夠強的的獲取資訊的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而能力是需要積累的。所以在自己有能力有說走就走之前,不妨看看經驗之談哈。&br&&br&(我話嘮體質,重點會加粗一下)&br&&br&&b&一、目的地選取&/b&&br&日本說小不小,無論是要在某地深度體驗,還是要跨區域走馬看花,首先都必須對日本地理有個大概了解。&br&&b&1. 日本地理&/b&&br&Link: &b&&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tw/%25E6%%25E6%259C%25AC%25E8%25A1%258C%25E6%2594%25BF%25E5%258D%%258A%258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行政區劃&i class=&icon-external&&&/i&&/a&(維基百科)、&a href=&///?target=https%3A///jp/app/u-ezanyusu-tatchi/idFmt%3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atherNews&i class=&icon-external&&&/i&&/a&(iOS)、&a href=&///?target=https%3A///store/apps/details%3Fid%3Dwni.WeathernewsTouch.jp%26hl%3Dj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atherNews&i class=&icon-external&&&/i&&/a&(Android)、&a href=&///?target=http%3A///even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お祭り?イベントを探す!&i class=&icon-external&&&/i&&/a&&/b&&br&不知高考完後題主還記得多少高中國際地理。不記得也沒事,搜尋一下就知道了,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關西、中國四國、九州沖繩,幾大地區,大概都在什麼位置,有個印象就好。&br&&b&知道這些有什麼用?&/b&&br&關東(東京)-關西(大阪),新幹線大概3小時;關東(東京)-北海道(札幌),飛機大概2小時(純飛行時間)。對各地區有個基礎概念,看看自己的簽證和錢包,再決定要不要從沖繩去北海道……&br&目的地的確定要由大到小:先確定玩哪個區域、哪個城市、再到具體景點。&br&&b&氣候、天氣也很重要。&/b&&br&春天有櫻花,秋天有紅葉,冬天有白雪和溫泉。那夏天有什麼?花田、夏祭、煙花大會啊!&br&我用的是WEATHERNEWS家的APP。這個APP不是最漂亮的,但是夠geek。WETHERNEWS是日本的民營天氣資訊公司,口碑很好(比起公共機構,日本民眾似乎認為努力賺錢的公司更值得信賴)。這個APP不但有實時攝像頭,還允許用戶分享相片,何時何地天氣如何,一目了然!櫻花和紅葉等channel,簡直居家旅行必備!&br&&b&2. 地區特色、代表景點&/b&&br&Link: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穷游锦囊 - 出境自助游[攻略]&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nicklee.t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小氣少年的部落格&i class=&icon-external&&&/i&&/a&&br&&b&根據地區特色和代表景點,決定要不要去這個地區。&/b&&br&攻略大全之類的資料已經有好幾家在做了,其中推薦窮遊錦囊——資料比較全,歸納得好,閱讀體驗也不錯,而且會持續更新保持有效性。缺點是僅覆蓋了東京大阪京都北海道這些熱門地方,最多加上沖繩和九州。題主是第一次去日本,可能會以熱門景點為主?應該正好用得上。&br&除此之外,可以看小氣少年的博客,博客首頁上方就按地區分好版塊了,點進去可以看各地的景點列表甚至遊記。小氣少年是台灣日本旅遊圈的作者,十分強大,後面還會多次用到他的資料。&br&&br&&b&二、行&/b&&br&了解常用的交通手段,對時間、花費有個大概理解,方便安排景點。&br&&b&1. 交通系統&/b&&br&Link: &a href=&///?target=http%3A//nicklee.tw/%3Fpage_id%3D210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瞭解大眾交通工具&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s%3A///jp/app/cheng-huannavitime/idFmt%3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乗換NAVITIME&i class=&icon-external&&&/i&&/a&(iOS)、&a href=&///?target=https%3A///store/apps/details%3Fid%3Dcom.navitime.local.nttransf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乗換NAVITIME&i class=&icon-external&&&/i&&/a&(Android)&br&日本市內交通很有趣,做這部分的準備分分鐘讓你變成鐵道迷……&br&市內交通以鐵道、巴士為主。&br&告訴日本人,尤其是東京人,咱們的地鐵只有一家運營一個站台只跑一條路線的車而且只有一個車種,可能會讓他們羨慕死。&br&在日本,「電車」和「地下鉄」可能不是一回事;&br&在東京坐電車,你想坐哪家?JR?都營地鐵?東京Metro?小田急電鐵?京王?京成?西武?東武?&br&你要坐普通電車?快速?新快速?急行?特急?&br&當然,不是要你記下有多少家鐵道公司、有多少條線路。因為乘坐方案一個app就可以搞掂。但當你到了淺草站的時候,可不要都營入口metro入口傻傻分不清哦。&br&&b&廢話多了,我想說的是,日本有多家鐵道公司,一個站台上經過的車可能線路不同、車種不同、耗時和車資都不一樣,需要慢慢摸索適應。&/b&&br&&b&2. 交通券&/b&&br&Link: &a href=&///?target=http%3A//nicklee.tw/%3Fpage_id%3D210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的車票&i class=&icon-external&&&/i&&/a&&br&好了,現在你知道如何識別不同公司的線路和車站了。&br&然後你告訴日本人,咱們中國坐地鐵高鐵什麼的買一張票或者刷一下卡就行了,日本人大呼神奇!&br&因為他們除了乘車券,還有急行券、特急券、座席指定券…………&br&&b&3.優惠券&/b&&br&Link: &a href=&///?target=http%3A//nicklee.tw/%3Fpage_id%3D2100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優惠票券的常識&i class=&icon-external&&&/i&&/a&、各大交通公司官網(通常有中文版)&br&&br&因為鐵路並非國家壟斷經營,鐵道公司互相競爭,所以還會有種類繁多的交通優惠券。&br&同樣因為公司、線路、車種繁多,優惠券覆蓋的地域、可乘搭的線路和車種都有不同限制。&br&&b&日本車資很貴,善用優惠券可以省很多!&/b&但是,很多日本自助遊客在「優惠券cover不到一些心儀景點啊到底應該放棄誰啊」的糾結中死去了。&br&不要怕!我後面會告訴你怎樣避免這種糾結。&br&&br&&b&4.夜行巴士&/b&&br&長距離移動,新幹線的車資分分鐘夠你來回幾趟夜行巴士。&br&我坐過日間的高速巴士,日本的高速巴士的確非常非常寬敞乾淨舒適!&br&據許多網友反映,夜行巴士的設施甚至更好,睡覺很舒服(還省一晚住宿費),還有女性專席(不怕旁邊坐了個彪漢)。&br&Link: 對不起我沒坐過,不過網上有很多攻略。&br&&br&&br&&b&5.乘車方法&/b&&br&有人連乘車都不會!?&br&呵呵,&b&日,京都市營巴士終於開始支持IC卡!&/b&我2013在京都停留了近一週,去超出巴士一日券指定區間以外的地方,上車要自己抽整理券、查表確認到達目的地區間要多少車資、用両替機換零錢、努力辨識陌生的硬幣、付錢……&br&&br&&b&三、規劃行程&/b&&br&需要的工具:Google、Google地圖、&a href=&///?target=https%3A///jp/app/cheng-huannavitime/idFmt%3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乗換NAVITIME&i class=&icon-external&&&/i&&/a&(iOS)、&a href=&///?target=https%3A///store/apps/details%3Fid%3Dcom.navitime.local.nttransf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乗換NAVITIME&i class=&icon-external&&&/i&&/a&(Android)&br&參考工具:&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窮遊行程助手&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chufaba.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出发吧APP&i class=&icon-external&&&/i&&/a&&br&在地圖上標註好想去的目的地,根據地理方位安排行進線路,這會節約許多交通成本。這個辦法可以通過窮遊行程助手or出發吧app實現,雖然我試用當時覺得某些關鍵細節做得不好所以放棄了,現在不知有沒有改進,題主可以試一下。&br&&br&接下來就按照我之前說過的,由大到小安排行程&br&例子——&br&&b&1. 目的地區&/b&&br&看過各地區的景點介紹後,我發現大部分感興趣的景點都在關東、關西,所以我決定去關東、關西。&br&在地圖上標出來後,我很自然會想到:&br& a.我分別花多少天在兩地?&br& b.兩地之間的交通方式?&br& c.坐飛機要東進西出(祖國-關東-關西-祖國)?還是西進東出(祖國-關西-關東-祖國)?還是說來回,經同一個機場進出日本?&br&通過計算不同方案的時間、金錢成本做出決定。&br&&br&&b&2. 目的城市&/b&&br&在前一個步驟中,我決定花7天在關西。&br&在關西,我感興趣的城市主要是京都、大阪、奈良。所以又可以提出以下問題:&br& a.我分別花多少天在各地?&br& b.住在哪個城市?&br& c.各地之間的交通?跨城市行程可否當日往返?&br&&br&&b&3. 目的景點&/b&&br& a.哪些景點在北區,那些在中區,那些在南區,按什麼路線走&br&
b.在各景點的花費時間、最佳遊覽時段(參考他人遊記)?&br&
c.景點間的交通時間?哪裡、花多久解決三餐?&br&
d.景點開放時間?&br&&br&&b&4.選擇交通優惠券&/b&&br&讓無數人頭疼的一步,你需要的是既享受糾結又英明果斷。&br&&b&選擇思路不外乎三種:第一種,根據自己的足跡選擇最合適的;第二種,優惠券cover什麼我就玩什麼,不cover的就byebye;第三種,結合兩者,適當調整。&/b&&br&優惠券適用範圍也是有大有小,比如全國級或地區級的JR PASS和JR地區PASS,都級的(東京地鐵各種一日券等),市級的(大阪周遊pass、京都巴士一日券等)、町級的(箱根free pass等)、行車線路級(橫濱港未來線車票)&br&日本鐵道公司多,各家雖然有所競爭但並非老死不相往來,同時適用不同公司鐵道的優惠券也是有的,如JR EAST PASS(國營JR東日本和富士急行等私鐵有合作)、都營地下鐵和東京Metro一日通票。&br&&br&這些優惠券信息都能在各公司官網找到,且絕大部分有中文介紹。因為公司太多,網址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題主可以自行Google(百度外事無能啊)。日本的旅遊業真的非常發達,所以交通公司、當地觀光協會等做的官方網站都非常實用,而且還多國語言。嗯,只要Google就好。&br&&br&&b&四、住&/b&&br&&b&1. 住宿設施&/b&&br&過夜的地方有很多種:酒店(星級酒店/商務酒店/快捷酒店)、日式旅館或民宿、Hostel、Weekly Mansion、青旅、膠囊公寓、網吧(Internet café)……窮遊錦囊有介紹。&br&18歲獨自旅行什麼的,&b&感覺Hostel很適合呢&/b&,價格很便宜,也有當地年輕人可以一起交流玩耍。&br&尋找hostel:&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stels Worldwide&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不過我在日本只住過酒店和日式旅館,至於其它類型住宿的情報,請自行搜尋啦。&br&&br&選擇原則?一般情況下:&br&交通方便:靠近主要車站,或兩三個站之內就能到主要車站;&br&安全:日本其實治安很好,而且一般我們能訂到的都是管理規範的。當然小心點總沒錯。如果是一個女生獨行,就盡量不要選偏僻地或靠近紅燈區的地方,如新宿歌舞伎町、池袋北口,夜歸時會稍微危險一些。&br&&b&2.酒店、旅館預訂&/b&&br&Link: &a href=&///?target=http%3A///threa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最大订房网站之一jalan的订房+注册教程(22L)(10.7已经不用翻墙了!)&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www.jalan.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lan.net&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travel.rakuten.co.j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楽天travel&i class=&icon-external&&&/i&&/a&是首選的日本酒店和旅館預訂網站。&br&這兩個都是日本本土的網站,價格很實惠,選擇很豐富。&br&在這裡預訂的話,大多數酒店可以入住後再付款。&b&切記要尊重店家的信任,如果需要取消預訂請提前做好,不要直接no show,不然咱們護照款式一樣的人就都上黑名單了!&/b&&br&個別酒店會要求信用卡擔保或預付全款。&br&每家酒店都會提供多種plan選擇,可以理解為不同的「套餐」。除了房型不同、含不含早晚餐之外,還會有諸如提早X天預訂優惠、連住X天優惠、提早checkout優惠、送土產等……選擇真的狠豐富呢。&br&兩個網站都有英文甚至中文版,不過plan會少很多。既然題主想去日本鍛煉日語,那我就默認你有一定的日語能力了。&br&酒店自己的官網也可以利用。&br&&br&&b&tips: &/b&&br&&b&日本很多酒店是早上11:00 check out的,請留意酒店規定。&/b&&br&若使用信用卡預訂,check in時可能需要出示信用卡。&br&&br&當然,國外的Booking、agoda甚至國內的攜程、去哪兒等等都可以用……沒準有驚喜呢……如果你誓要找到最便宜的話(麻煩死了)。&br&日本的比價網站:&a href=&///?target=http%3A//travel.biglobe.ne.j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内?海外旅行 旅館?ホテル予約 総合旅行サイト&i class=&icon-external&&&/i&&/a&&br&國際比價網站:&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pare & Save on Cheap Hotel Deal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五、食&/b&&br&Link: &a href=&///?target=https%3A///jp/app/shiberogu-rankinguto-koukomide/i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食べログ&i class=&icon-external&&&/i&&/a&(iOS)、&a href=&///?target=https%3A///store/apps/details%3Fid%3Dcom.kakaku.tabelo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食べログ&i class=&icon-external&&&/i&&/a&(Android)、&a href=&///?target=https%3A///jp/app/gurunabi/i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ぐるなび&i class=&icon-external&&&/i&&/a&(iOS)、&a href=&///?target=https%3A///store/apps/details%3Fid%3Djp.co.gnavi.activit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ぐるなび&i class=&icon-external&&&/i&&/a&(Android)&br&有便宜有貴,食店多多。&br&普通地吃基本上可以900~1500円搞掂一餐完全沒問題。&br&吉野家、松屋等連鎖快餐定更便宜,遇上促銷活動價格更加過分的也有——我曾經在新宿西口出來到對面的吉野家吃了一碗280円的牛肉蓋飯……&br&上面兩個app無人不知,號稱「日本的大眾點評網」,高分店很靠譜。&br&用app找附近值得吃的食店很方便,至於那些出發之前就定好一定要吃的店,網上攻略也是很多。&br&&br&禮儀:吃東西盡量清空,不然店家會很傷心。所以吃什麼、點多少時謹慎一點。&br&&br&&b&tips: 一般超市在晚上7點過後,便當、壽司等即食食品會打折清貨,很實惠哦!&/b&&br&&br&&b&六、通訊&/b&&br&&b&1.手機上網&/b&&br&個人認為手機能隨時隨地上網,不然前面提到的app就都廢了啊。&br&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旅遊,擁有互聯網感覺就像擁有了全世界……&br&&br&主要手段:租行動wifi(死貴)、語音+上網電話卡(超貴)、上網卡(還行)&br&&br&流行的上網卡有b-mobile、達摩卡、聯通櫻花卡等。&br&&b&首推b-mobile上網卡:&/b&&br&官網:&a href=&///?target=http%3A//www.bmobile.ne.jp/payg_sim/travelers_to_japa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 types of SIM cards for travelers to Ja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使用日本最大運營商NTT docomo的4G/3G網絡,信號好速度快;&br&可以上官網自己買,在機場郵局或酒店收貨;&br&也可以淘寶b-mobile接力卡,用完要寄還給淘寶店主,店主充值後給下一個旅客繼續利用……以前特別便宜所以很受歡迎,但是現在逐漸失去價格優勢了。&br&&br&達摩卡:&br&新興產物,我沒用過所以不了解,貌似比b-mobile便宜一點。&br&&br&聯通櫻花卡:&br&有牆……我才不要出了國還用有牆網絡……好走不送。&br&&br&&b&2.語音電話&/b&&br&帶語音服務的電話卡或手提電話租賃——貴,很貴,真的貴。&br&所以我只用上網卡,和國內親友通過微信、網絡電話聯繫。&br&&br&可以考慮使用公用電話,打日本國內、國際都很便宜:&a href=&///?target=http%3A//www./info/info6_2.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電話/日本電話/日本公用電話/國際電話&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七、買買買&/b&&br&日本大概是世界上產品種類最豐富的國家。&br&&br&&b&1.貨幣兌換&/b&&br&毋需多講,中國銀行搞掂。&br&&br&&b&2.銀聯&/b&&br&刷銀聯的優勢是,按當日匯率直接轉人民幣結算,免手續費/貨幣轉換費。&br&銀聯勢力擴張速度快得驚人,尤其是在熱門城市。2014年故地重遊時,感覺能刷銀聯的地方比2013年時多了一倍。&br&日本7-11全線和銀聯合作,&b&可以在7-11便利店ATM直接用銀聯儲蓄卡提取日幣&/b&,每次手續費僅110円。&br&&br&&b&3.國際信用卡&/b&&br&雖然大多數國際信用卡都會收取貨幣轉換費,但其線上支付的易用性有時真的很管用,比如預訂門票車票酒店網購時很可能就派上用場了。&br&&br&&b&八、其它&br&&/b&&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穷游论坛&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面包旅行&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蝉游记&i class=&icon-external&&&/i&&/a&上有不少遊記和攻略。&br&不過說到玩日本,經驗最豐富的果然還是台灣人。&br&用Google能搜到很多實用資訊,大部分來自日本各地觀光協會、交通會社的網站,更多的是台灣人的博客(台灣人有多喜歡去日本就有多喜歡寫博客),然後是台灣論壇&a href=&///?target=http%3A//.tw/foru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背包客棧&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不知道這些網站能不能順利訪問呢~&br&&br&&b&九、想到什麼寫什麼的tips&/b&&br&&br&&br&&b&1&/b&&b&.簽證&/b&&br&現在日本簽證真的不難,甚至年收入少於10萬元的人都能拿到過簽證。無收入的學生可以用監護人的財產證明。&br&日本領事館基本上不會審核申請人資料,因為工作量太大了,都放權到旅行社由旅行社審核了。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旅行社願意幫你遞交申請,你就能拿到簽證。所以,每家旅行社的要求雖然大多相似,但總有那麼一點點不同。這也是你感到網上眾說紛紜的原因。&br&總之,不要膽小,大膽上淘寶,找一家有一定交易量的旅行社吧。當然,你家旁邊那家旅行社也可以。&br&&br&&b&2.我不會日語怎麼辦?&/b&&br&去日本旅遊其實不需要會任何日語——老生常談了,有一點點自助遊經驗的人都懂。&br&&br&你可以準備一個app:&a href=&///?target=http%3A//visit-japan.jp/ap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旅遊會話一指搞定&i class=&icon-external&&&/i&&/a&&br&這是日本國際觀光振興機構推出的app,同時顯示中日英三語,帶有發音,很方便。&br&也可以用日本國家旅遊局製作的&a href=&///?target=http%3A///arrange/travel/talkwriting.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旅遊指示型會話手冊&i class=&icon-external&&&/i&&/a&,放在手機/平板甚至列印出來都可以用。&br&還有「窮遊錦囊」裡面的日本相關錦囊,有一個列表,教你注意諸如「免費」、「超便宜」、「問詢處」之類的關鍵詞。&br&&br&BTW,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時候什麼日語都不會,上面的工具一個也沒用。因為觀光、車站問詢處很多,而且職員都可以使用英語。&br&除非要去很偏僻的還未被遊客侵佔的鄉下——你要是有那個水平就不會看到這段話了。&br&&br&如果你真的想掌握點日語,那你買一本「大家的日語」,乖乖從發音開始學吧……直到你會講「XXX怎麼走」,聽得明白「直走,第二個路口轉右,過橋,左手邊的白色建築就是」為止……我想你學完初級1 就勉強可以了,不過日本人的回答不會跟教科書一樣的,而且你學完這本書,你還是不會點菜,因為你幾乎沒有任何食物相關的詞彙積累。&br&&br&如果你沒精力學到那個水平,你就記住「你好」、「抱歉」和「謝謝」怎麼說,其他的交給上面那些語言工具或者用英語吧……&br&&br&&b&永遠不要相信網上那些用中文近似發音教你講日語的人!&/b&&br&&br&&br&&br&&b&3.泡湯禮儀&/b&&br&&a href=&///?target=http%3A///travel/7807-hotspr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泡湯懶人包: 絕對不犯錯!日本泡湯禮儀小錦囊&i class=&icon-external&&&/i&&/a&
前面幾位答主提及了不少好點子,不過有點局限於自身的經驗和喜好呢。 我就不推薦具體景點了,稍微來一點「授人以漁」的tips吧——一來是因為日本精彩之處甚多,我並非日本通;二來是因為每個人的興趣焦點不盡相同。題主既然選擇日本作為高中畢業旅行的目的…
先来谈谈汽车行业,随着家庭轿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汽车,其中99%人可能只会开车,不会修理汽车,也不了解汽车内部构造(细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汽车。&br&&br&&im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src=&/1a9a3ec053ca62f524d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a9a3ec053ca62f524d9_r.jpg&&&br&&br&而对于汽车维修工程师,很显然要精通汽车的内部构造,非常资深的工程师可以通过汽车的声音来定位故障点,这依靠的是多年的经验。而对于初入行的年轻工程师,&b&如果只是看汽车的维修手册,即使看千遍也不一定会维修汽车&/b&。经常去4S店看到维修工将受损严重的汽车大卸八块,有时还会有老师傅在边上指导,通过这些动手操作,加上师傅的指导,再去参考维修手册,要不了多久就会很熟练地维修汽车,这样的模式:&b&动手 + 理论 + 师傅指导&/b& 同样也适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br&&br&对于99%用户也不需要懂计算机网络,电脑、手机可以自动上网,即使有什么问题,通过插拔线、重启电脑、重启无线路由器基本上可以解决90%以上的问题。但是做为一位网络专业人士,则需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精通原理可以帮助非专业人士提供专业的服务。&br&&br&TCP/IP协议不是计算机网络的全部,但TCP/IP协议涵盖了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第四层,即网络层、传输层。TCP/IP也不是只有TCP + IP这两种协议,它是协议栈的统称,至少它还包括 ARP,ICMP,IGMP,UDP,以及让域名访问成为可能的DNS,以及电脑/手机可以自动获取IP地址的DHCP。当然还有形形色色的应用层的协议如 HTTP / SMTP / FTP 等。&br&&br&回到问题本身,《TCP/IP协议》详解卷一,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但是光看书有用吗?效果很差,因为这本书有点难度的。不动手不会有感性认识,然后读者会被抽象的概念弄的越来越迷糊,觉得越来越无聊,最终扔掉书,因为我干过好多次,然后过段时间又捡起来…&br&&br&既然光看书很无聊,那就动动手吧。那时工作在国企,公司网络和互联网隔绝,QQ也无法使用,于是我就按照 Visual C++教程编写了聊天小程序(基于TCP socket ),把这个小程序给楼下的同事,无聊的时候就聊聊天,比如什么时候去吃午饭,下班什么时候撤?在程序启动的时候我就开始抓包,想看看究竟聊天内容怎么封装?究竟几个包完成发送任务?&br&&br&封装倒很简单,让我惊讶的是,&b&一条消息竟然双向耗费9个包,百撕不得其解,&/b&不就是调用一次 connect()建立连接,调用一次 send(),然后程序退出。&br&&br&&b&TCP建立连接&/b&&br&于是就去翻书,这次有针对性,直接翻到TCP协议部分,只看TCP如何建立连接,发现建立连接需要&b&三个包的交互&/b&,这个应该是connect()完成的。&br&&br&&b&TCP发送数据&/b&&br&然后看到自己的消息内容是一个包,对方没有数据,只有确认ACK,这是&b&两个包&/b&,这个由 send () 触发。&br&&br&&b&TCP释放连接&/b&&br&然后系统自动退出,虽然我的程序没有调用什么函数,但是系统自动帮我调用了 close () 函数,于是又触发了TCP 关闭连接,这是&b&四个包&/b&。&br&&br&于是把这三个阶段包的交换加在一起:&b&3 + 2 + 4 = 9 &/b&,哦原来是这样啊,通过这个小程序,再有针对性地看书,觉得很有趣。&br&&br&后来我又试试用UDP socket 编写聊天程序,直接调用一个函数Sendto() 就可以了(用IP访问),抓包一看,&b&一个消息就是一个包&/b&,对方也没有确认,UDP就是加上一个封装头就出去了,不需要建立连接,自然也无需关闭连接。&br&&br&后来工作需要编写一个仿真程序,模仿GPS接收设备给导航设备周期(100ms 一次)发送GPS经纬度信息。接口为以太网接口,导航设备有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TCP/IP协议栈,有了以前的动手经验,我很快就编写出基于TCP socket 的仿真软件,工作也很正常,但是有时发送数据会有卡顿的现象,时快时慢,有时还会停止发送。于是开始分析网络,办公室网络是交换机口到墙壁,然后用HUB再分出更多的端口,让大家共享带宽。于是想到了 CSMA/CD机制,电脑工作在半双工模式,发送数据前需要监听网络,当网络繁忙时,大家一起竞争,所以会有很大的延迟。&br&&br&于是又用UDP socket 编写了相同的软件,卡顿现象好多了,后来我分析因为UDP包没有自我约束机制,调用一次sendto() 函数就把数据给IP,IP给网卡,网卡有CSMA/CD机制,会等待,也许会有延迟,也许会因为冲突而丢弃重发、或线路质量差出现CRC错而丢弃,但我的程序不 care,依然会按照100 毫秒发送一组数据,所以我最终选择UDP来做传输机制,丢一组、或几组数据没有多少关系,只要能把经纬度数据传送过去就可以了。&br&&br&写了这些故事想表达的是:学习协议一定要动手,最好是结合项目来实践,然后需要补充哪些理论,有针对性地去翻书,&b&对于每一个陌生的协议,需要抓包分析,不要偷懒,一份耕耘,一份收获。&/b&&br&&br&&br&&b&更多的关于TCP/IP协议,可以参考以下链接:&/b&&br&&a href=&/p/&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22&/span&&span class=&invisible&&51666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a href=&/p/&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23&/span&&span class=&invisible&&01468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先来谈谈汽车行业,随着家庭轿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汽车,其中99%人可能只会开车,不会修理汽车,也不了解汽车内部构造(细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汽车。 而对于汽车维修工程师,很显然要精通汽车的内部构造,非常资深的工程师可以通过汽车的…
我有十三年的冻疮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右手的食指上长了一个大大的冻疮到去年大三(复读了一年),我冻疮长得最厉害的那一年好像是零五年还是零八年的冬天,那个冬天有一次非常严重的寒潮,我的手长冻疮很严重,整个手都被冻疮折磨得不像样,整个手都开始流脓溃烂,手上现在还留着疤痕。今年居然没有再长了,我自己也不晓得为什么。我今年还比往年穿得少,六七度的气温还能穿露脚背的高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但是比起去年我有一些改变,去年冬天开始我就接触的健身一直坚持到现在刚刚好了有一年了,饮食上面一清淡为主很少接触中医上面说寒凉的东西,我喝了一个夏天的红糖姜茶,因为中医说冬病夏治,然后今年冬天我的脚一直都是暖烘烘的从来没有冷过。其实想要一个夏天都坚持喝红糖姜茶也是很难的,因为夏天实在是太热了,但我本来就是寒凉的体质,我已经决定要改变然后坚持,想不到真的有效果。我现在每天早上晚上都运动,即使现在冬天也都坚持运动,运动完之后一天的身体都是暖呼呼的,穿的也会比别人少,晚上睡觉前泡一下脚睡得也很好。可能就是这样吧我再也没有长冻疮了。在我长冻疮的这十三年里面,我什么方法都试过了,拿小萝卜烤软了之后切开来擦手指、拿霍消煮水然后泡手泡脚、用花椒胡椒干姜泡手泡脚、去无限极卖薄荷牙膏涂手涂脚。我觉得改变体质是最重要的,希望你早日康复!&br&&br&----------------------------------------------------------------------------&br&&br&我是在南方,南方湿冷,大学是在桂林,桂林这个地方,真的是冬天一个月不见几次太阳的!&br&&br&所以,我觉得中医说的痰湿体质容易长冻疮是没有错的,加上桂林极度湿冷的天气,不运动发汗祛湿真的不行。&br&&br&我觉得大家应该多运动,真的,运动能治百病,肌肉是个好东西!
我有十三年的冻疮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右手的食指上长了一个大大的冻疮到去年大三(复读了一年),我冻疮长得最厉害的那一年好像是零五年还是零八年的冬天,那个冬天有一次非常严重的寒潮,我的手长冻疮很严重,整个手都被冻疮折磨得不像样,整个手都开始流…
针对&b&如何自学安卓&/b&,Tikitoo有一篇不错的总结文,列下来,供参考。&/p&&p&
1. Java 基础;&/p&&p&  2. 搭建Android 开发环境;&/p&&p&  3. 了解Android 运行原理以及一个工程项目结构;&/p&&p&  4. 如何系统学习A&/p&&p&  5. 推荐一些实用的资源&/p&&p&  6. 总结&/p&&p&------------------------------------------------------------------------------------------------------------------------------------------&/p&&p&  首先呢?&b&当然要有Java 基础&/b&;&/p&&p&  我大学的专业就是Java,但由于没学好,刚开始学Android 的时候,挺吃力的,后来又去补Java 基础去了;&/p&&p&  因为Android SDK 是基于Java 开发的,使用的语言是Java,如果有了Java 基础,学Android 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在Android 中要使用到的接口,抽象类,类型转换,继承,覆盖,匿名内部类,多线程,这些都是Java 语言的,如果以前没有基础过,学Android 会很郁闷的;&/p&&p&  当然如果你有C++ 基础,当然也可以基于NDK 开发,可以不使用J&/p&&br&&p&  对于没有Java 基础的朋友,我推荐一些资料:&/p&&p&  1.Mars 的Java4Android:&a href=&///?target=http%3A///s/1dD5RRQ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va4Android.zip_免费高速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p&&p&  2.慕课网Java修炼基础课程:&/p&&p&
①.Java入门第一季:&a href=&///?target=http%3A///view/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va入门第一季&i class=&icon-external&&&/i&&/a&&/p&&p&
②.Java入门第二季:&a href=&///?target=http%3A///view/12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va入门第二季&i class=&icon-external&&&/i&&/a&&/p&&p&
③.Java入门第三季:&a href=&///?target=http%3A///view/1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va入门第三季&i class=&icon-external&&&/i&&/a&&/p&&p&
3.慕课网Android攻城狮初养成专题:&a href=&///?target=http%3A///course/programdetail/pid/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慕课网-学习计划&i class=&icon-external&&&/i&&/a&&/p&&p&
4.其他收费网站推出的Android 专题:&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  搭建环境&/b&&/p&&p&  Android 开发IDE选择,有Eclipse,IntelliJ IDEA,Android Studio(基于IntelliJ IDEA 社区版开发的),Eclipse 和 Android Studio 是免费的;&/p&&p&  对于初学者我推荐使用Eclipse,因为Eclipse 成熟,遇到问题,搜索也容易找到答案;以后可以尝试不同的IDE;&/p&&p&  搭建环境的步骤:*&/p&&p&  1.Eclipse安装;&/p&&p&  2.Android SDK安装(Android 开发工具包);&/p&&p&  3.ADT安装(Eclipse 的插件,使Eclipse 能够开发Android);&/p&&p&  4.创建AVD(在电脑创建一个虚拟手机);&/p&&p&  详细步骤:Android开发之旅:环境搭建及HelloWorld&/p&&p&  在这里会有很多工具,可能刚入门的会比较模糊,可以参考:Android 开发,各种工具&/p&&p&  如果最终虚拟的手机屏幕能够显示主界面,则表示成功;&/p&&br&&p&  了解Android 运行原理,一个工程的项目结构&/p&&p&  ●项目结构推荐慕课网的视频教程:&a href=&///?target=http%3A///video/14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 项目结构介绍&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tonyqus./54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项目目录结构介绍&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skynet/archive//171147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开发之旅:HelloWorld项目的目录结构&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  系统学习Android&/b&&/p&&p&  有了上面的学习,对Android 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可以系统地学习Android 啦,网上资料也很多啦,书籍也很多,视频也很多,我觉得首先要&a href=&///?target=https%3A///guide/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方API Guide》&i class=&icon-external&&&/i&&/a&;然后手上准备一本书,可以当做字典,不会可以看看;如果看官方文档,有难度,看书进度太慢,可以看视频,跟着视频学,做一下东西,有什么不会的问题,可以Google 搜索;&/p&&p&  如果说到细的知识点,比如四大组件,UI,多媒体处理,信号连接,数据存储,我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主要介绍了一些学习资料;&/p&&br&&p&&b&  官方文档&/b&&/p&&p&  ●官方指南:&a href=&///?target=https%3A///guide/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roduction to Android | Android Developers&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ndroid API:&a href=&///?target=https%3A///reference/packag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 API| Android Developers&i class=&icon-external&&&/i&&/a&&/p&&p&  ●官方中文文档: &a href=&///?target=http%3A//hukai.me/android-training-course-in-chinese/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序言 | Google Android官方培训课程中文版(v0.5)&i class=&icon-external&&&/i&&/a&&/p&&p&  书推荐&/p&&p&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65304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ad first Android Developer》&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download.csdn.net/detail/nlwangxin/770696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o Android》&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  视频教程&/b&&/p&&p&  ●&a href=&///?target=http%3A///portal.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rs——Android 开发视频教程&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s/1qWAWU5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黎活明——8天快速掌握Android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course/list%3Fc%3Dandroi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慕课网——Android 开发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IT在线教育平台)&/p&&p&&b& 博客推荐&/b&&/p&&p&  ●&a href=&///?target=http%3A///android%25E5%25BC%%258F%%25A4%25A7%25E7%E5%258D%259A%25E5%25AE%25A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开发大牛博客&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blog.csdn.net/hellog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llogv的专栏 - 博客频道&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blog.csdn.net/android_tut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_Tutor的专栏 - 博客频道&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orm' blog&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blog.csdn.net/column/details/flowingflying0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恺风(Wei)之Android专栏&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blog.csdn.net/luoshengy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老罗的Android之旅 - 博客频道&i class=&icon-external&&&/i&&/a&&/p&&p&  网站推荐&/p&&p&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mportNew - 专注Java & Android 技术分享&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category/androi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 - 博客 - 伯乐在线&i class=&icon-external&&&/i&&/a&&/p&&p&  ●&a href=&///?target=http%3A//www.androidchina.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开发中文站关注Android,关注开发者&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  总结&/b&&/p&&p&  当然Github 上有很多开源的项目,多看看源码,自己才能快速提升;&a href=&///?target=https%3A///Trinea/android-open-pro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droid开源项目分类汇总》&i class=&icon-external&&&/i&&/a&,这里几乎汇总了github 上所有的开源项目,可以自己找些慢慢学;&/p&&p&  然而学习是乏味的事,坚持到最后是不易的;&/p&&p&  要善于利用搜索引擎,遇到不会的问题,要使用Google 搜索;对了,作为一个开发者,要学会自备梯子;&/p&&p&  还有学Android,要时刻关注Android 的最新动态,比如最新发布的Android 5.0 棒棒糖版,去了解他的新特性;&/p&&p&  加一些QQ 群,有不会可以问问,相互交流;&/p&
针对如何自学安卓,Tikitoo有一篇不错的总结文,列下来,供参考。 1. Java 基础; 2. 搭建Android 开发环境; 3. 了解Android 运行原理以及一个工程项目结构; 4. 如何系统学习A 5. 推荐一些实用的资源 6. 总结---------------------------------------…
各位稍等,我正用两台服务器穷举抓取8号新浪直播后的cache,技术是不可耻的。求赞。整理完毕第一时间更新答案&br&还在整理中,一段视频几秒需要拼接等处理&br&拼接完后我会传到YouTube&br&努力保证声音完整&br&快播庭审现场 1月8日下午无码收藏版 - 更多精彩正在整理&br&&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MNNzjC10s8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MNNzjC10s8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更多的片段正在整理。这哪是庭审,这是电影啊!&br&8号全天的正在整理,从11点开庭到鉴黄师到结束完整版。需要点时间&br&---------------&br&&img src=&/d3a5da1aa29b14acf853a315c91eeea7_b.png& data-rawwidth=&2030&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30& data-original=&/d3a5da1aa29b14acf853a315c91eeea7_r.png&&&br&0112更新,1月7日王欣案开庭以及王欣受审视频,最后还有群众吐槽&br&&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OD1R-3MvVc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OD1R-3MvVcU&/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PS:你们有时间的可以拿去做种子,我不往国内视频站传了。让你们感受下某些技术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爽口小萝卜的腌制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