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昌大吃果果大作战结束了吗在哪个季节

  天眷议和,于宋于金,皆应视为国策,而不应视为个体行为。  图存图强——内忧外患——世道人心,人类如何应用这三个词组去造句呢?  制定国策,以图存图强为本能目的,权衡的是内忧外患,体现的是世道人心。  能自守即可主战。战、和、降视时情,更应着眼于其对双方产生的深远影响。  大金象个垂钓者,南宋到底是咬了钩的。金改变了以往的捕捞方式,南宋欲求得暂时偏安的环境。  陕西河南地,如同暂时寄养于南宋的两只瘦羊。大金从未真正放弃,大金一直在关注着。何时收回,不是早晚的问题,而是时机的问题;不管由谁收回,都是大金国收回。  宗弼性急了,最终牵回了两只还没养肥的羊。换了老谋完颜昌,会不会再额外牵回一头牛呢?  南宋若不受金馈地,只求返还被俘家属,是为明智得计。  凡事度德量力,自强不息,自己命运才能始终掌握自己手中。  贪虚利而丧名节,屈膝事仇而孝亲,谬且乖矣!  名节,士气之魂魄;士气,民心之首领,士气可鼓不可沮。  无韩原晋大夫刚柔之对,无广武汉高祖杯羹之语,小儿女戚戚情态,终难解英雄襟怀。  金的政变,与之前的议和并无实质关联,而是其内部上层矛盾激化,权力斗争的结果。政变后,金的最高权力确定并集中于一脉,勃极烈制度歇菜了。  完颜昌比岳鹏举还冤。  对外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将军权直接掌控在自己手中。  大金猝然拉紧了手中的钩线,刺痛覆盖了饵的味道,南宋君相最尴尬、最羞愤的时节很快到来了。  被骗失身后的妇人,又要面临被践踏的境地,除了挣扎抵抗,还能梨花带雨,继续忍受吗?  南宋的战略总方针是:五月下旬至润六月末入秋之前,诸军配合,放手进战择利。  南宋主要战略目的是:确保淮甸  赴援解困,是否直接接战,决定于敌我双方,而不是单厢情愿。  但宋若无荆鄂淮西两路援军,则兀术将继续围攻顺昌,不会轻易撤军。  岳飞部的任务是策应、牵制、捣虚。故以偏师援陕,以主力援淮。  岳飞部进占郾城、颖昌,直接正面威胁汴京;进占洛阳、郑州,打通了与关陕之间的交通线;进占陈州淮宁府,打通了与淮西之间的交通线。扫清了汴京外围一切障碍,并与河东北民军相呼应,创造了诸军会师汴郊的有利条件。  张俊部闰六月末的亳州撤军,是与行在保持不间断的书信沟通的结果。张俊部实现了南宋的主要战略目的,其行为符合南宋的战略总方针。  撤军与减轻后勤运输供应压力有直接关联,留驻军多少与该地区容纳承受能力有直接关联。大军长期宿营于野,乃自困之道。  行在收到张俊的撤军报告,要将此情通报岳飞和刘锜及其他各部,这是必须有的。  七月上旬,已孤立的岳飞部于郾城、颖昌,挫败了金军主力的两次反扑,经受住了考验,继续维持了南宋军会师汴郊的良好态势。  岳飞还沉浸在连结河朔的美梦里...  但行在全面停止进取、措置班师的诏令,已经上路...  杨沂中部七月十二日发行在出泗上,其初衷是援助和接应淮东的韩世忠部。  岳飞的十八日奏,实质反对的是宋廷的全面撤军,主要反对的是铁山军的撤军,而不是自己一部要继续进军。  前去汴郊,势必一战。决战的意志来源于信心,况且岳飞对岳张刘有信心,不等于对岳杨刘也有信心。  御林军的战力无法与铁山军相提并论。  岳飞部最终措置班师,是当时朝廷的指令,是前线将士民主讨论的决定,而与后期诏书及杨沂中部的动向无关。  全军之安危高于一切。既不能进取,大军就无久留之必要。立刻追加上报朝廷撤军决定,也是必须有的。  宋祖好家法,臣子夫如何?天下事夫如何?永别了,河东北还在苦斗的军民!  宋可以不履约称臣纳贡了。如此僵局,能令金国内部信服吗?接受吗?  兀术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其来必矣!
楼主发言:24次 发图:0张 | 更多
  “绍兴十年秋七月…金人谋知飞孤军无援,于是并兵以御飞,飞不能支。…壬午(日),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郾城班师。飞旣得京西诸郡,会诏书不许深入,其下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然恐金人邀其后,乃宣言进兵深入,逮敌已远,始传令回军。军士应时皆南乡,旗靡辙乱,飞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久曰:‘岂非天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  --------------------------------------  会诏书不许深入。  说奉诏班师,是有点牵强。
  @嘉陵江上的渔夫L
12:15:03  看  -----------------------------  等
  “绍兴十年秋七月…金人谋知飞孤军无援,于是并兵以御飞,飞不能支。…壬午(日),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郾城班师。飞旣得京西诸郡,会诏书不许深入,其下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然恐金人邀其后,乃宣言进兵深入,逮敌已远,始传令回军。军士应时皆南乡,旗靡辙乱,飞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久曰:‘岂非天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  --------------------------------------  @何处不逢
10:49:58  会诏书不许深入。  说奉诏班师,是有点牵强。  -----------------------------  你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诏书不许深入不等同于有诏令班师。引这段史料是想说岳飞是支持不住而班师。是吧?  其实诏书不许深入和诏令措置班师是一个意思,只是说法不同而已。不许深入的结果,对于当时的情境必然就是措置班师。岳飞部他本来就是配合淮甸的作战的,这从对伪齐作战时期,一直就是这么个打法。朝廷即认可了张俊部的措置班师,自然也会诏令(或省札)岳飞部措置班师,这是南宋中央最起码的良知和责任。否则,那就是不可理喻的了。  飞不能支,也当是实情。不支是正常的,这就好比几个人一起搬一块大石头,其他人撒手放下了,剩下一个人还在坚持,坚持的目的是希望同伴们能尽快回来,一起把这块大石头搬到更远一些的地方。那结果这个人最终没坚持住...,问题是我们对这个人是应该报以同情和理解,还是嘲笑和指责那?我们有没有理由让这个人就得无限期的坚持下去?已经尽力了,再去只强调这个人是坚持不住放下的,没啥意思了。  如果岳飞部接到诏令就措置班师,也就没有后来那么多啰嗦了。  如果岳飞部能独力向前而破敌,同样也就没有后来那么多啰嗦了。  南宋政府本来就没有赋予过岳飞那么大的权力,使之发展到足够的实力。他有建议协同进取的权利,却没有独立支撑的义务。
  不不,不许深入,是反冒进,高宗的指导思想如此。  措置班师,是具体的命令,是撤回原防地。这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岳飞根据自己的部队情况和战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会,是恰逢,岳飞部在战场上受到压力,力不能去,恰好有皇帝不许深入的诏书到。
  南宋的各部间的协同很差,能有一些策应就很好了。刘錡在顺昌承受极大压力时,岳飞部所为有限,以前一直为刘部感到不平,其实岳部的表现已经是友邻部队的极大支持了,刘錡是很承情的。岳飞班师后撤的时候,刘錡部也做了策应。
  十年夏,并没有“过河”、直捣黄龙的战争态势,所谓五路北伐,只是南方为了取得更大的防御空间。各部梯次后撤是正常的。
  @何处不逢
10:18:37  不不,不许深入,是反冒进,高宗的指导思想如此。  措置班师,是具体的命令,是撤回原防地。这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岳飞根据自己的部队情况和战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会,是恰逢,岳飞部在战场上受到压力,力不能去,恰好有皇帝不许深入的诏书到。  -----------------------------  至少从字面上,你的理解是准确没问题的。但是停留在史书字面上还是不够的,还得要落实到具体的情境和事情上。我想你是一定会赞成我这个观念的,所以我想请你先再体会一下,或是假如你是岳飞,当时怎么做?能令南宋中央满意、能令你自己也感到无憾。  眼下你所认可的“不许深入的诏书”,我想知道你认为是何时从临安发出,岳飞又是何时收到?应该大致确定一下日期。  具体我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回头详细交代。
  @何处不逢
10:23:42  南宋的各部间的协同很差,能有一些策应就很好了。刘錡在顺昌承受极大压力时,岳飞部所为有限,以前一直为刘部感到不平,其实岳部的表现已经是友邻部队的极大支持了,刘錡是很承情的。岳飞班师后撤的时候,刘錡部也做了策应。  -----------------------------  没错,南宋的各部间的协同作战是不令人满意,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根本原因在于坐在临安城里,靠书信协调指挥各部的皇帝。这位皇帝既不能御驾亲征,又不肯阵前置帅。也休怪众将持重,最持重的是皇帝本人。相反呢,对面的金母猪却是都元帅。  援助友军,有间接和直接之分,否则就更不用谈什么围魏救赵了。不能弄得跟流氓们打架似的,直接伸上手了就够朋友;没伸上手,不问原因,就是不够朋友。  你这段的理解很好。
  @何处不逢
10:27:23  十年夏,并没有“过河”、直捣黄龙的战争态势,所谓五路北伐,只是南方为了取得更大的防御空间。各部梯次后撤是正常的。  -----------------------------  痛饮黄龙,是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雄心壮志可以有,但不一定非得实现。其有益于打好眼下的战争,算是正能量。  倘若众人齐心,把那块大石头先搬过河去,就不错了。如胜,于大河之南就算基本站住脚了,也避免所得州县,既得即失的状况了吧;如败,则退回江南,也不至再有建炎窘境了。
  @何处不逢
10:18:37  不不,不许深入,是反冒进,高宗的指导思想如此。  措置班师,是具体的命令,是撤回原防地。这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岳飞根据自己的部队情况和战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会,是恰逢,岳飞部在战场上受到压力,力不能去,恰好有皇帝不许深入的诏书到。  -----------------------------  @莫尔中庸
21:13:07  至少从字面上,你的理解是准确没问题的。但是停留在史书字面上还是不够的,还得要落实到具体的情境和事情上。我想你是一定会赞成我这个观念的,所以我想请你先再体会一下,或是假如你是岳飞,当时怎么做?能令南宋中央满意、能令你自己也感到无憾。  眼下你所认可的“不许深入的诏书”,我想知道你认为是何时从临安发出,岳飞又是何时收到?应该大致确定一下日期。  具体我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回头详细交代。  -----------------------------  情境是众将乞还,表明岳军的战力已经不足以在原地防御。撤退时发生了溃乱,表明基层短暂地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力。  战乱中一支军队的首要问题图存,岳飞的使命首先是岳家军不被全歼,才能谈让皇帝满意,事实上,高宗也担心各部受到重创,不许深入正是体现了这种担心。。
  大致的日期:  下令撤退是七月二十一日。  杭州到郾城,现在的道路是800公里。考虑要渡过长江与淮河,前线到中央的通讯时间不会短于七天。  所以我以为,不许深入的诏书是在七月十四日以前从杭州发出的。  而岳飞在七月初八郾城奏捷,至少要七月十五才能被皇帝知道。  即:不许深入,是皇帝还不知道郾城取得战果的时候对前线指挥官的告诫。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作战方式,是古代通讯能力决定的。现实决定了岳飞不可能按照中央一周前依靠两周前的战况作出的决定来指挥作战。不要说一周,就是一天都不行。  且不说军队本身具有政治独立性。
  说说连结河络。  岳飞一直有连结河络,与金齐腹地的抗金力量联合起来的构想,但从来没有得到高宗的支持。  原因可能有二:一,南宋没有能力维持向河洛地区的补给。二,岳飞如果挺进到河洛地区,收编当地抗金力量,南宋将失去对岳飞部的影响力。
  岳飞部进占郾城、颖昌,直接正面威胁汴京;进占洛阳、郑州,打通了与关陕之间的交通线;进占陈州淮宁府,打通了与淮西之间的交通线。扫清了汴京外围一切障碍,并与河东北民军相呼应,创造了诸军会师汴郊的有利条件。  -----------------------------------------------  诸军会师,好象没有见到这样的主张。楼主能否给一个指引?
  撤军与减轻后勤运输供应压力有直接关联,留驻军多少与该地区容纳承受能力有直接关联。大军长期宿营于野,乃自困之道。  ---------------------------------  是的。  这也是五路“北伐”,梯次后撤,节节抵抗战略的基础。  岳飞班师撤回原地,表明了岳部的士气和补给已经不足以继续在河南战斗。岳飞的后撤决定是正确的。而且岳飞部撤前使用巧妙的战术,又得刘錡部友情策应,全身而退。
  大金象个垂钓者,南宋到底是咬了钩的。金改变了以往的捕捞方式,南宋欲求得暂时偏安的环境。  ----------------------------------  还是战场现实决定政治吧。  金灭不了宋,宋也打不回去。双方都力尽了。金形势主动些,提议议和。
  @何处不逢
10:23:42  南宋的各部间的协同很差,能有一些策应就很好了。刘錡在顺昌承受极大压力时,岳飞部所为有限,以前一直为刘部感到不平,其实岳部的表现已经是友邻部队的极大支持了,刘錡是很承情的。岳飞班师后撤的时候,刘錡部也做了策应。  -----------------------------  @莫尔中庸
21:31:18  没错,南宋的各部间的协同作战是不令人满意,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根本原因在于坐在临安城里,靠书信协调指挥各部的皇帝。这位皇帝既不能御驾亲征,又不肯阵前置帅。也休怪众将持重,最持重的是皇帝本人。相反呢,对面的金母猪却是都元帅。  援助友军,有间接和直接之分,否则就更不用谈什么围魏救赵了。不能弄得跟流氓们打架似的,直接伸上手了就够朋友;没伸上手,不问原因,就是不够朋友。  你这段的理解很好。  -----------------------------  从前以为岳飞刘錡是王伯韬和黄维的关系,后来知道他们并不是,他们是在一面大旗下抗金的两支部队,更象龙云和李宗仁,傅作义和朱德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战场上有一些策应,是相当友好的了。
  岳飞还沉浸在连结河朔的美梦里...  ----------------------------------  十年七月的战斗,岳飞应该没有这个主张。  在河南中部取得一系列战果,已经使岳部成为防御线上的突出部,受到压力,被迫撤退是正常的态势。  岳飞有连结河朔的战略构想,但没有得到中央的支持。靠他一个人无法完成这样的战略的。当时岳飞部的自给率不足一半,离开中央补给,他需要占领极大地盘。
  连结河朔,在军事、经济、政治上都不可行。
  @何处不逢
10:27:23  十年夏,并没有“过河”、直捣黄龙的战争态势,所谓五路北伐,只是南方为了取得更大的防御空间。各部梯次后撤是正常的。  -----------------------------  @莫尔中庸
21:59:17  痛饮黄龙,是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雄心壮志可以有,但不一定非得实现。其有益于打好眼下的战争,算是正能量。  倘若众人齐心,把那块大石头先搬过河去,就不错了。如胜,于大河之南就算基本站住脚了,也避免所得州县,既得即失的状况了吧;如败,则退回江南,也不至再有建炎窘境了。  -----------------------------  没那么乐观。金国是进攻方,部队有更强的野战能力。南宋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守住淮河一线,即使被金军突破,也不能让其得利。  偏安,来之不易。是宋朝君臣殚心竭虑和全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成果。
  @何处不逢
10:18:37  不不,不许深入,是反冒进,高宗的指导思想如此。  措置班师,是具体的命令,是撤回原防地。这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岳飞根据自己的部队情况和战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会,是恰逢,岳飞部在战场上受到压力,力不能去,恰好有皇帝不许深入的诏书到。  -----------------------------  @莫尔中庸
21:13:07  至少从字面上,你的理解是准确没问题的。但是停留在史书字面上还是不够的,还得要落实到具体的情境和事情上。我想你是一定会赞成我这个观念的,所以我想请你先再体会一下,或是假如你是岳飞,当时怎么做?能令南宋中央满意、能令你自己也感到无憾。  眼下你所认可的“不许深入的诏书”,我想知道你认为是何时从临安发出,岳飞又是何时收到?应该大致确定一下日期。  具体我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回头详细交代。  -----------------------------  @何处不逢
09:19:25  情境是众将乞还,表明岳军的战力已经不足以在原地防御。撤退时发生了溃乱,表明基层短暂地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力。  战乱中一支军队的首要问题图存,岳飞的使命首先是岳家军不被全歼,才能谈让皇帝满意,事实上,高宗也担心各部受到重创,不许深入正是体现了这种担心。。  -----------------------------  诸将请还,应该是措置班师的最后一个,与士气有关的因素。但这个因素能不能充分表明岳部已经不足以原地防御了呢?二者之间是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呢?我们是不是关注一下:如果岳部立意全军原地防御,与决定措置班师后其后军的防御区别那?同时也是处于撤军最后的梯队会面临怎样的危险那?这会不会有助于更准确的理解“飞不能支”那?  我想你应该知道张俊部的措置班师,为何不提这个先决因素那?一把钳子,有一半不作用了,这个影响不大吗?  除以上所提之外,有没有其他更为充分的原因那?  如果岳部已经到了不尽快撤军,就要被全歼的境地。那么为何主力撤退后,留驻于淮宁府与河南府的岳部偏师,金人也并没做到全歼那?金军有那么大的实力吗?如果金军实力足够,那么于郾城和颖昌两次突击之后,为何没了动静了那?金军为何不抓紧这个战机,持续进攻施压?因为这样无疑对金军是主动有利的,因为金人也不确定张俊部会不会何时返身回来。  如果岳部已经到了要被全歼的份上,那么细思所谓的“诸将请还”本身不就是多余的了吗;所谓的“宣言进兵以及刘锜的几千人马的策应”,又能济多大事那?不也就成了聊胜于无的传奇故事了吗?而此时岳飞还在上奏和皇帝探讨该不该撤军,以及高宗后来的“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云云”,那不也都是废话了吗?如此只剩下一个字是有用的,那就是“撤”。即便这样,想要全师而退,甚至连一些军资都不损失,那不也是很难的吗?到了这个份上,又正好来了“不许深入”,我这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却告诫我千万别去大酒店?不觉得这多少有些无厘头吗?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信息传递时间差的问题,但仅仅如此吗?  我想啊,当时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原地防御的问题,而是能坚持多久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这种坚持的意义何在?人们愿意为未来的良好愿望和结果,不惜冒一定的风险,不惜付出一定的牺牲。如果看不到希望,一无着落很渺茫,放弃也是自然的了。  我们是不是该放宽一下思路,思考一下宋金双方的战略战术,以及这期间前后有无变化?  我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到了换一下说法的时候了?也就是将“不许深入”,表述为“措置班师”了那?不许深入也是应该有区域界限的,它终究不是撤军的充分理由。  这就涉及到,岳飞的“十八日奏”的问题了,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何处不逢
09:42:52  大致的日期:  下令撤退是七月二十一日。  杭州到郾城,现在的道路是800公里。考虑要渡过长江与淮河,前线到中央的通讯时间不会短于七天。  所以我以为,不许深入的诏书是在七月十四日以前从杭州发出的。  而岳飞在七月初八郾城奏捷,至少要七月十五才能被皇帝知道。  即:不许深入,是皇帝还不知道郾城取得战果的时候对前线指挥官的告诫。  -----------------------------  问题不大。  关于距离,最好是先确定线路,再参考元丰九域,和读史方舆纪要。  宋高宗于闰六月二十七日,有一封发给前线各部内容相同的诏书,你怎么看?
  @何处不逢
09:49:23  说说连结河络。  岳飞一直有连结河络,与金齐腹地的抗金力量联合起来的构想,但从来没有得到高宗的支持。  原因可能有二:一,南宋没有能力维持向河洛地区的补给。二,岳飞如果挺进到河洛地区,收编当地抗金力量,南宋将失去对岳飞部的影响力。  -----------------------------  高宗的态度也是变化的,在天眷议和之前,高宗也是支持的,支持的方式是奖金和官职。天眷议和期间不支持了,严禁岳飞过境招纳,说什么得少失多。到了这绍兴十年又支持了。以上这都有高宗给岳飞诏书为证的。
  大金象个垂钓者,南宋到底是咬了钩的。金改变了以往的捕捞方式,南宋欲求得暂时偏安的环境。  ----------------------------------  @何处不逢
09:59:29  还是战场现实决定政治吧。  金灭不了宋,宋也打不回去。双方都力尽了。金形势主动些,提议议和。  -----------------------------  议和无不可,称臣须谨慎。我们更应该关注称臣之后,对宋金双方产生的深刻影响。
  岳飞还沉浸在连结河朔的美梦里...  ----------------------------------  @何处不逢
10:12:25  十年七月的战斗,岳飞应该没有这个主张。  在河南中部取得一系列战果,已经使岳部成为防御线上的突出部,受到压力,被迫撤退是正常的态势。  岳飞有连结河朔的战略构想,但没有得到中央的支持。靠他一个人无法完成这样的战略的。当时岳飞部的自给率不足一半,离开中央补给,他需要占领极大地盘。  -----------------------------  本年河朔民军活动,在金史和宋人史书中都有体现,岳飞与之联系密切。仅举一例说明一下。  《收复赵州获捷照会杨沂中除淮北宣抚刘錡除宣抚判官》  湖北京西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奏:“臣今得卫州忠义统制赵俊差人齎到申状,自闰六月二十七日起离本州,於今月初四日到臣军前报臣,比遣兵过河,会合忠义统制乔握坚等,已收复赵州了当。又遣本司统制梁兴、董荣两头项过河,河北州县往往自乱,民心皆愿归朝廷,乞遣发大兵,前来措置。臣见措置外,臣契勘金贼近累败衄,其虏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过河。唯是贼众尚徘徊於京城南壁一带,近却发八千人过河北。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时,乃金贼灭亡之日,若不乘势殄灭,恐贻后患。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庶几早见成功。取进止。”  除议和期间,朝廷也基本是支持的。十年高宗给岳飞诏书首先就提及了结约招纳之事。  金人过河,侵犯东京,复来占据已割旧疆。卿素蕴忠义,想深激愤。凡对境事宜,可以乘机取胜、结约、招纳等事,可悉从便措置。若事体稍重,合禀议者,即具奏来。付卿亲札,想宜知悉。(全宋文203册绍兴十年五月中旬)
  呵,没有岳飞十八日奏留传,不敢胡猜内容,还有人说是闰六月十八奏的,不猜。对高宗的回复有不同诠释,我在你的另一帖里作了回复。
  十年夏岳飞部在河南中部经过多次激战,七月中旬后受到了金军巨大压力,其间王贵因“怯战”险为岳飞诛杀,但岳家军还没有到被全歼的地步。众将请还,岳飞下令回撤到原防地,是岳飞部根据战地实况作出的决定,表明岳飞部一致认为必须全军回到原驻地进行休整。这不是杭州的命令。在政治和军事上,杭州都没有能力指挥岳部的具体作战行动。  从语文或者军事的角度,“不许深入”也都不可能被表述为“措置班师”,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意和军事行动方式,高宗对岳飞十八日奏的回复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高宗要求岳飞不撤回原防地,在战场上保持存在。但是,岳飞没有执行这一请求。这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岳飞部的独立性。  即使到了次年初,高宗请求岳飞到淮西参加会战,岳飞表现出来的行动和利益独立性也让杭州恼怒不已。会战结束,张韩岳被召回杭州“祝捷”,三人升职留京,宣抚司撤销,三家部队全部被整编为皇家军队。秦桧亲自策划和实施了这一夺军行动,岳飞的配合度很差,在九月张宪有异动时,岳飞终于被捕,年底被杀。  讨论十二道金牌的帖子,很少考虑到岳家军的政治与军事独立性。
  岳飞不是单纯的军事长官,他不是统制,他是宣抚,是军政合一,具有高度行动自主性的军事集团首领。
  @莫尔中庸
12:55:00  议和无不可,称臣须谨慎。我们更应该关注称臣之后,对宋金双方产生的深刻影响。  -----------------------------  谁会愿意称臣?国际关系是国家实力和战场形势决定的。如果宋军驻马中关村,那当然就是金国称臣了。  绍兴十年左右,金宋战场上的强弱还是明显的,这个从战线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谈判桌的协议是战场角力的真实反映。
  岳飞的连结河朔战略,应该不是单纯招纳金齐抗金人士。岳飞希望的是支持和打通河朔抗金根据地,把金齐敌后抗金力量纳入南宋麾下,这一战略太考验南宋的补给和控制能力。  议和时要求对方停止支持境内反政府力量,这是正常的政治诉求。所以在议和期间,停止支持对方境内的抵抗力量是必须的。
  作者:何处不逢 时间: 15:36:06  岳飞不是单纯的军事长官,他不是统制,他是宣抚,是军政合一,具有高度行动自主性的军事集团首领。  -----------------------------------------  在为岳飞淮西辨的论述中,也全不见这一点,把他当成唯命是从的低级军官。
  宋高宗于闰六月二十七日,有一封发给前线各部内容相同的诏书,你怎么看?  -----------------------------------------  是不是说金军有意把宋军各部引到汴梁附近聚而歼之的那一封?
  回到原意:  绍兴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岳飞部班师,是岳家军领导层依据战场情况作出的决定,而不是依照杭州的命令执行的军事行动。
  看御札,也能看出来当时的君臣关系有多么微妙,绝非简单的服从关系。
  @莫尔中庸
12:55:00  议和无不可,称臣须谨慎。我们更应该关注称臣之后,对宋金双方产生的深刻影响。  -----------------------------  @何处不逢
15:38:43  谁会愿意称臣?国际关系是国家实力和战场形势决定的。如果宋军驻马中关村,那当然就是金国称臣了。  绍兴十年左右,金宋战场上的强弱还是明显的,这个从战线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谈判桌的协议是战场角力的真实反映。  -----------------------------  你的意思,因为不能打倒对方,所以要向对方跪地求饶?那对方能不能把你打倒在地?能不能置你于死地那?  我这么说估计你会不愿意了,你认为国际关系不同于个人关系?是吧?  那么西蜀和东吴为何不向曹魏称臣那?你又会认为西蜀东吴战场形势没那么差。甚至还会反问我:东吴没向曹魏称过臣?  那么东晋以下等南朝为何没像北朝称臣那?  事在人为,因人而异,有些人即使被对方打倒,也会宁死不屈。
  @莫尔中庸
12:55:00  议和无不可,称臣须谨慎。我们更应该关注称臣之后,对宋金双方产生的深刻影响。  -----------------------------  @何处不逢
15:38:43  谁会愿意称臣?国际关系是国家实力和战场形势决定的。如果宋军驻马中关村,那当然就是金国称臣了。  绍兴十年左右,金宋战场上的强弱还是明显的,这个从战线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谈判桌的协议是战场角力的真实反映。  -----------------------------  @莫尔中庸
19:32:37  你的意思,因为不能打倒对方,所以要向对方跪地求饶?那对方能不能把你打倒在地?能不能置你于死地那?  我这么说估计你会不愿意了,你认为国际关系不同于个人关系?是吧?  那么西蜀和东吴为何不向曹魏称臣那?你又会认为西蜀东吴战场形势没那么差。甚至还会反问我:东吴没向曹魏称过臣?  那么东晋以下等南朝为何没像北朝称臣那?  事在人为,因人而异,有些人即使被对方打倒,也会宁死不屈。  -----------------------------  比如负帝蹈海。那样的力量对比,已经不需要屈服了。  一国之君要北国册封,当然是奇耻大辱,但是高宗父死母辱,国破家亡,身受的耻辱比册封要大过十倍。民族命运系于一身,怎是宁死不屈四个字可以了得?
  @何处不逢
15:40:56  岳飞的连结河朔战略,应该不是单纯招纳金齐抗金人士。岳飞希望的是支持和打通河朔抗金根据地,把金齐敌后抗金力量纳入南宋麾下,这一战略太考验南宋的补给和控制能力。  议和时要求对方停止支持境内反政府力量,这是正常的政治诉求。所以在议和期间,停止支持对方境内的抵抗力量是必须的。  -----------------------------  任何项目的实现都得有个积累过程,都得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做起。连结河朔最本质的就是要联络招纳河朔的人士,然后安排哪些人分别做哪些工作。  这个工作也不是岳飞一个部门在做,其他项目组也有在做。  朝廷肯出钱给官,就可以了,还要什么补给那?
  没那么简单啊。  脱离本部到敌后独立发展的根据地很难领导和控制。给官容易,但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税赋来自于实际控制。给钱就需要有交通线,而且通常还需要粮食。  如果不能对敌后的武装提供钱粮武器以保障其生存,那么这支部队很快就不属于自己了。
  @何处不逢
15:34:40  十年夏岳飞部在河南中部经过多次激战,七月中旬后受到了金军巨大压力,其间王贵因“怯战”险为岳飞诛杀,但岳家军还没有到被全歼的地步。众将请还,岳飞下令回撤到原防地,是岳飞部根据战地实况作出的决定,表明岳飞部一致认为必须全军回到原驻地进行休整。这不是杭州的命令。在政治和军事上,杭州都没有能力指挥岳部的具体作战行动。  从语文或者军事的角度,“不许深入”也都不可能被表述为“措置班师”,这是两种完全......  -----------------------------  郾城颖昌战后,也就是七月中旬以后,金军对岳部又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你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用王贵怯战,来说明巨大压力,恐怕不足以说明问题吧?战场上某位将官怯战,应该不是什么特殊的现象吧?况且金将也不都是勇往直前,舍死忘生吧?  措置班师,不是全军撤回原驻地的意思,已经占领的地区,一般要安排留军驻守,事实上也是如此。张俊也是这样安排,这是常规的措置。原因我在正文中已经提及,不再细说了。  至于不许深入,与措置班师,说的是不是一件事,希望你还要继续体会。不许深入不是撤军的充分理由,但不许深入的结果,必然是措置班师。
  班师,是撤回原驻防地。可以是全军,也可以是主力,但少量兵力撤回原防地,那不是班师,全军后撤十里,也不是班师。  班师在语意上是明确的。不会因为有局部晚撤或不撤就否定班师的词义。
  王贵是岳家军最重要的将领,我以为他的怯战足以说明岳家军受到的巨大压力。  如果楼主觉着还不够,那么众将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以及撤退过程中的溃乱可以辅助说明。
  @何处不逢
15:33:06  呵,没有岳飞十八日奏留传,不敢胡猜内容,还有人说是闰六月十八奏的,不猜。对高宗的回复有不同诠释,我在你的另一帖里作了回复。  -----------------------------  历史,包括你已经看到的,你还没看到的,和你不能看到的。你不能看到的,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并且真实存在过。
  @莫尔中庸
20:33:20  至于不许深入,与措置班师,说的是不是一件事,希望你还要继续体会。不许深入不是撤军的充分理由,但不许深入的结果,必然是措置班师。  -----------------------------  体会不出高宗不许深入的告诫,与岳飞部措置班师间的逻辑关系。楼主不妨明言。  岳飞部说奉诏班师,只是行动借口。其实岳飞不需要任何借口,也可以没依据战场情况作出行动命令。这是正常的军事行动,事后也没有受到任何指责。
  @莫尔中庸
20:33:20  至于不许深入,与措置班师,说的是不是一件事,希望你还要继续体会。不许深入不是撤军的充分理由,但不许深入的结果,必然是措置班师。  -----------------------------  @何处不逢
08:49:45  体会不出高宗不许深入的告诫,与岳飞部措置班师间的逻辑关系。楼主不妨明言。  岳飞部说奉诏班师,只是行动借口。其实岳飞不需要任何借口,也可以没依据战场情况作出行动命令。这是正常的军事行动,事后也没有受到任何指责。  ------------------------------------------------------------------------  兵贵胜,不贵久。既不能再向前了,那自然要回家了,回到满足正常生活的地方了。就这么简单了!  如果军队不能及时回家,最着急的是皇帝、宰相和那些三省六部主管后勤的官员了。不同的史书作者,对同一件事的认知和表述不尽相同了。如果你看不到这些问题,再谈其他就没意义了。
  呵呵,不许深入,并不是不能向前。  不能向前,也不是只能回家。
  @何处不逢
06:45:57  呵呵,不许深入,并不是不能向前。  不能向前,也不是只能回家。  -----------------------------  如此,你已经和历史军事没丁点关系了,你可以去找一位语文老师咬文嚼字了。
  哈哈,军事上的不许深入什么时候成了撤回老家了?
  十年夏,是金攻宋守,金强宋弱,宋能守住江淮京便是成功。五路北伐,不过是获得较大防御纵深的布置。岳飞在激战之后,按战场态势回撤,没有任何问题。  说岳飞五百破十万,若非昏君十二道金牌,马上就要过河北上直捣黄龙,那才是胡扯。
  @何处不逢
10:18:37  不不,不许深入,是反冒进,高宗的指导思想如此。  措置班师,是具体的命令,是撤回原防地。这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岳飞根据自己的部队情况和战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会,是恰逢,岳飞部在战场上受到压力,力不能去,恰好有皇帝不许深入的诏书到。  -----------------------------  整个就在胡说八道,当时金国已被岳飞一军打出恐岳症了。  这也被拘禁在金国腹地的宋使所证实,岳飞只要继续打,收复汴京易如反掌,所以元人编修宋史,在高宗本纪中也感慨:岳飞死于大功将成之秋
  @何处不逢
09:19:25  情境是众将乞还,表明岳军的战力已经不足以在原地防御。撤退时发生了溃乱,表明基层短暂地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力。  战乱中一支军队的首要问题图存,岳飞的使命首先是岳家军不被全歼,才能谈让皇帝满意,  --------------------------------  无知史盲
  @何处不逢
19:20:59  十年夏,是金攻宋守,金强宋弱,宋能守住江淮京便是成功。五路北伐,不过是获得较大防御纵深的布置。岳飞在激战之后,按战场态势回撤,没有任何问题。  说岳飞五百破十万,若非昏君十二道金牌,马上就要过河北上直捣黄龙,那才是胡扯。  -----------------------------  胡扯的是你这满嘴喷粪的畜牲  当时金国已举国恐慌,在战无不胜的岳军面前,已实际丧失了抵抗能力。  在岳军在平原上大摇大摆保护大量平民缓慢撤军的时候,金军骑兵连追击的勇气都没有
  @何处不逢
21:04:24  王贵是岳家军最重要的将领,我以为他的怯战足以说明岳家军受到的巨大压力。  如果楼主觉着还不够,那么众将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以及撤退过程中的溃乱可以辅助说明。  -----------------------------  所谓众将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这句,已被澄清是秦桧掌权后的篡改。  当时岳军都打到汴郊了,王贵面对巨大压力之下,被岳飞援兵解了困,换了一场大胜
  绍兴年间,高宗对各大军部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忠于皇帝的部队不断地加入到各大军部,高宗大量直接赏赐中高级军官,各军部的财政构成里中央拨付也越来越多。  十一年四月的军队改制,是瓜熟蒂落之举。韩部和岳部有些不太平,被立即弹压。  考察高宗对军队的影响力的变化过程,就能很好地理解赵岳君臣通信的要旨了。
  在宣抚司制度下,皇帝对宣抚的作战行动的约束力很弱,十一年初写了十几封信叫不动岳飞,恨得要杀人。  你说,岳飞若是在河南杀得正顺的时候,能睬皇帝的十二道金牌么?  我们知道岳飞没有理睬皇帝让他留上附近战场上的请求,直接撤回了。
  @何处不逢
10:18:37  不不,不许深入,是反冒进,高宗的指导思想如此。  措置班师,是具体的命令,是撤回原防地。这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岳飞根据自己的部队情况和战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会,是恰逢,岳飞部在战场上受到压力,力不能去,恰好有皇帝不许深入的诏书到。  -----------------------------  @为了新中国冲啊
19:21:17  整个就在胡说八道,当时金国已被岳飞一军打出恐岳症了。  这也被拘禁在金国腹地的宋使所证实,岳飞只要继续打,收复汴京易如反掌,所以元人编修宋史,在高宗本纪中也感慨:岳飞死于大功将成之秋  -----------------------------  十年夏天,真把金军打疼的是刘錡,他顽强地守住了顺昌,金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也没打下来。岳飞部也策应的刘部。
  @何处不逢
10:18:37  不不,不许深入,是反冒进,高宗的指导思想如此。  措置班师,是具体的命令,是撤回原防地。这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岳飞根据自己的部队情况和战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会,是恰逢,岳飞部在战场上受到压力,力不能去,恰好有皇帝不许深入的诏书到。  -----------------------------  为了新中国冲啊
19:21:17  整个就在胡说八道,当时金国已被岳飞一军打出恐岳症了。  这也被拘禁在金国腹地的宋使所证实,岳飞只要继续打,收复汴京易如反掌,所以元人编修宋史,在高宗本纪中也感慨:岳飞死于大功将成之秋  -----------------------------  @何处不逢
19:56:56  十年夏天,真把金军打疼的是刘錡,他顽强地守住了顺昌,金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也没打下来。岳飞部也策应的刘部。  -----------------------------  无知蠢蛋级别的垃圾史盲  刘锜再打痛金人,也只是防守战。而岳飞却是在平原上,以人数居劣势的步兵,在尚利于骑兵纵横的时节,以进攻姿态大规模击败金军主力兵团,并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  使之在力量与士气上遭受不可逆的打击。  并且随之深入到其控制腹地。  这才是最有质量和震撼力的打击!
  呵,五百破十万,哪还会有金宋之战。
  杨沂中部七月十二日发行在出泗上,其初衷是援助和接应淮东的韩世忠部。  ---------------------------------------------------------------------------  关于这一条,再说明一下:绍兴十年,韩世忠部从六月末就开始从东南方向的楚州进取淮阳军,一直历经整个润六月到秋七月初,也没什么进展。(他这一辈子数次率军攻打淮阳军,从未成功)  杨部由行在出泗上,其原计划目的就是从西南方向夹攻淮阳军。从高宗的给杨御札中可以了解到,杨沂中途中曾给高宗上过一封行军报告,说已渡江,暂住泗洲。这表明杨部渡江之后的下一个临时驻地是泗洲。隐含的意思是:在杨部进军这期间,韩世忠如果已经拿下了淮阳军,那杨部就不需再到泗上去了,而是由泗洲直接与得胜后的韩世忠部进取徐州了。  另从任命杨沂中淮北宣副、刘锜淮北宣抚判官看出,刘杨是一个系统,和韩世忠一起要经营淮北。也就是说,南宋中央于此时尚无合取汴梁之意。
  前去汴郊,势必一战。  ----------------------------------------------------------------------------  金军六月受挫于陕西、顺昌后,已没有底气再分路进攻。战略调整为聚兵汴京,也就是我们在史书中屡见不鲜的“以逸待劳,击其惰归”——这也是当时金军所能采取的最稳妥、最现实的、于己最有利的策略。  或许在河北平原与宋军决战,对金军更有利一些。但问题是,宋人占领汴梁后,能不能继续过河?这可就不是金人说的算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兀术此次一直负有国内巨大的政治压力。兀术杀叔毁约,挑起战争的借口不就是指责完颜昌割地卖国吗?如果兀术放弃汴梁,那从政治上就是彻底的失败。  而宋军一旦占领汴京,那士气恐怕会大大大振吧?  因此,我觉着兀术是一定会在汴梁拼死赌上最后一把的!
  岳飞部的任务是策应、牵制、捣虚。故以偏师援陕,以主力援淮。  ---------------------------------------------------------------------------  相对于张俊部的淮甸主战场,岳飞部在京西战场是个配角。发兵至许、陈、光、蔡,以相牵制,正是高宗的命令,岳飞部可以说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南宋中央的指示,并圆满地完成了本部任务。其实不仅仅是岳飞部,其他各部基本上都得执行中央指示。除此没有更好的出路,无论是对整体全局,还是个体局部而言。  本来按战前的计划,当淮甸主要的军事行动结束了,那就意味着京西配合作战的次要军事行动也应结束了。也就是说淮甸的张俊部措置班师,那京西的岳飞部也应措置班师了。如果这中路的两大主力再至许、郑、陈、亳深入向前,那目的就是要攻取汴梁了。否则,继续进军还有什么必要呢?  接下来的转折,或者变故,岳飞有雄心壮志,他不甘心就此措置班师,“他犹欲向前厮杀”(朱子与学生语)。那么高宗在接到“十八日奏”之后,也逐步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先是令杨沂中由泗州向宿亳进军与刘锜部会合援岳,之后可能觉得力量不足,又令韩世忠部西向,张俊部北上。这时南宋中央方有取汴梁之意。  倘若真能一战成功,攻下汴京。那岳飞就由原来的配角转为第一主角了,简直是扭转乾坤,不世之功,功高盖世了。  然而,事实上?从此,可以体会岳飞的心里落差........
  【绍兴十年、绍兴十一年大事记】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上旬开始,金国单方面撕毁和约,再次出兵攻宋。金军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夺去了宋军当时不设防的陕西、河南之地,继而进兵威胁淮南。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充分利用暑热天气,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大败金国精锐的骑兵部队,取得顺昌大捷,遏制了金兵的攻势。  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上旬,岳飞正式自鄂州(今湖北武昌,当时是岳家军的大本营)出师北上,发起第四次北伐,这也是岳飞的最后一次北伐。经过六月、闰六月和七月的大战,岳家军连战皆捷、凯歌猛进,席卷京西、兵临大河,相继收复了从洛阳到陈州、蔡州之间的许多战略要地,基本完成了扫清东京开封府外围据点的作战计划,形成东西并进,夹击盘踞东京汴梁之金国军队主力的态势。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岳家军仍然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完颜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并乘胜进军至朱仙镇,迫使金军撤出东京开封府。  岳家军将士经过浴血奋战,接连击败金军,中原百姓纷纷出粮出力地支持岳家军,北方各路义军在金兵的后方攻城略地,北方各地的父老百姓也都争先恐后地牵牛挽车,“以馈义军”。金国自燕山以南,“号令不复行”。黄河以北的各路抗金义军正在等待着配合岳飞大军北进,——『河北忠义四十余万,皆以岳字号旗帜,愿公早渡河!』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底,岳飞被迫奉诏从前线班师,岳飞北伐结束,岳家军撤军南归。  绍兴十年秋,金国统帅完颜兀术派人给秦桧送密信,提出“汝朝夕以和议请,而岳飞方以河北是图,且杀吾婿。必杀飞,始可和。”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前后,由于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金国女真统治集团的内讧,加上连年侵宋,金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军将士厌战,士气低落,军力日弱。而在侵宋战争中,金军又接连被宋军击败,金国统治区内的各地汉人纷纷起兵反抗女真人的压迫,加之来自北方蒙古的威胁,使兵老气衰的金国无力继续打下去。在经历了公元1140年和公元1141年几次大战的挫败之后,作为向来骄横的金国好战分子,把持金国军政大权的金国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也不得不承认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完颜兀术(宗弼)的心腹、悍将韩常对人坦白说:『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今之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意识到宋金双方战略态势已经发生逆转之后,兀术采取的策略是,一边虚声恫吓,一边放出允许和谈的信息。  绍兴十一年(1141年)春,完颜兀术率军进攻淮西,后来被迫撤军;  第二年,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秦桧采纳其党羽范同的建议,密奏宋高宗,召张俊、韩世忠、岳飞等南宋三大将并赴行在临安,论功行赏,趁机解除三大将的兵权。岳飞被免除湖北、京西宣抚使(实职)之实职,改任枢密副使,从此脱离军队,被解除直接领军的兵权。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秦桧以朝廷的名义派遣枢密使张俊、枢密副使岳飞出使楚州,去检阅原来由韩世忠统率的军队,企图利用三大将的矛盾使其自相残害。岳飞没有顺应秦桧的要求,配合张俊诬陷韩世忠谋反,也没有采取不下手也不出声的旁观者立场,而是秘密派人给韩世忠送信,叫他找皇帝设法自保,最后韩世忠逃过一劫。  绍兴十一年(1141年)夏,宋金第二次和议的谈判由地下转入公开,金人遣使议和,提出的和议条件之一是“必杀飞,始可和”宋高宗赵构当时已经决意放弃恢复中原的努力,一心只想偏安江南,所以为了能够尽快与金人达成和议确保自己安心享乐,就顺应金人的要求,放任当时和金人里应外合的带路党秦桧,炮制冤狱,陷害最令金人畏惧和担忧的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1)八月,宋高宗赵构不失时机地解除岳飞枢密副使(实职)的职务,为岳飞保留少保(虚衔)的官阶,又“特授”他原来的武胜、定国军两镇节度使(虚衔),充万寿观使(虚衔)的闲职,还假惺惺地表示要『保功臣之终』。岳云也和父亲一起被免职。从此之后,岳飞也和韩世忠一样,罢官赋闲。不久,岳飞告假,回到江州(今江西九江)私邸暂住。  绍兴十一年(1141年)九月,岳飞得力部将张宪和其子岳云遭到秦桧、张俊等人陷害入狱。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岳飞遭到秦桧、张俊等人陷害入狱。同月,宋金之间开始频繁派遣使节商讨和谈具体条款;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金第二次议和条款最终敲定,宋高宗赵构按金人要求撰写了称臣纳贡割地的誓表;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何铸将南宋接受金国所提出的所有条件的消息,带给了驻扎在淮北的金军统帅完颜兀术;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遇害;  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出使金国的南宋使臣何铸,将赵构、秦桧与兀术商定的议和条件传达给了金熙宗;  绍兴十二年三月,金熙宗派出的册封使到达南宋,正式册封赵构为南宋皇帝;不久后,金国按照议和条款,派完颜塞里送还赵构生母韦氏及宋徽宗的棺木回南宋,大约在六月抵达了南宋都城临安。  事实上,在遭到陷害之前,岳飞早已经班师南归,北伐早在一年前(绍兴十年七月底)就已经停止了,而且绍兴十一年四月岳飞被解除兵权,之后岳飞既脱离军队,也没有带兵权,后来岳飞又罢官赋闲,不仅对南宋朝廷的降金乞和活动无权干预,而且更不可能再率军北伐。  况且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秋宋金两国已经达成了第二次绍兴和议,宋高宗赵构怎会还因担心岳飞北伐成功而杀害他呢?  如果仅仅从对金国妥协求和以及解除大将兵权这两个问题着眼,岳飞也可以仅仅罢官赋闲,得到与韩世忠一样的善终结局,而不会被陷害致死。因为在遭到陷害之前,岳飞早已罢官归隐庐山,只有虚衔,没有实权,无法过问朝政,无法干预宋金议和,没有什么坚持想要收复失地的言行,而且岳飞脱离军队,没有兵权,当然也没有出兵北伐的权力,更不可能对宋高宗赵构的皇权构成威胁。  在遭到秦桧、张俊之流陷害(绍兴十一年10月)之前,岳飞罢官赋闲,既脱离军队,也没有兵权,不仅对南宋朝廷的降金乞和活动无权干预,而且对皇帝的宝座也没有威胁。如宋高宗真要“保功臣之终”,完全可以就此住手。但是宋高宗赵构胸无大志,一心只想尽快结束战争,尽早与金国议和成功,从而可以偏安江南,过安稳日子,尽情享受荣华富贵,同时宋高宗赵构又一直在防范武将做大,加上对他亲生老母韦氏的思念,以及对岳飞的忌恨,于是在金人奸细秦桧的怂恿下,不仅要解除岳飞的兵权,而且还要按照金国的要求去杀害岳飞以确保宋金和议稳固并使金人放回赵构那已经被金国盖天大王干过N多次的亲生老母韦氏。
  建炎四年(1130年),宋金战争形势发生转变,金军大举进犯江南地区,长途奔袭,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而在渡过长江以后,金军又接连遭到南宋各路军民的顽强抵抗,金军伤亡惨重,而占领的地区又不能巩固,无法立足;此外,江南地区密布的河湖,不利女真骑兵的纵横驰骋,卑湿的地气,又造成自北方而来的女真兵的水土不服;而韩世忠、岳飞等人率领的新兴抗金劲旅又开始阻断金军归路。于是,金军被迫从江南撤军。  而在金军主力进攻江南的时候,中原沦陷区内的原宋朝军民也纷纷聚众抗金,“江北之民,誓不从敌,自为寨栅,群聚以守者甚众”。  在北方的广大地区,依然是烽火连天,义帜遍地。在北方大地,原北宋的民众纷纷奋起反抗金国女真贵族的压迫奴役,各路义军的抗金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严重地威胁着金军的后方。   由于种种迹象表明单纯靠军事手段是不可能灭亡南宋的,于是在江南战事结束之后,金国女真统治者开始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新策略(《大金国志》卷7)。金国女真人企图通过这一新策略,来达到他们在战场上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金人所谓的 “和议”其实是一种烟幕弹,是想诱惑南宋王朝放松警惕,丧失斗志,最后乘机一举而灭之,所以“和议”仅仅是金国侵宋战争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了辅助“攻战”。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国天会八年)秋,金国女真统治者在扶立刘豫伪齐政权的同时,又放纵奸细秦桧归宋。  金国扶植刘豫傀儡政权和派遣奸细秦桧打入南宋朝廷内部,几乎是同时发动的政治攻势。前者虽一时颇有声势,其实不过是抗金事业的疥癣之疾;后者一时并无成效,却最终成为断送南宋抗金斗争的心腹之患。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国天会八年)十月,在金军攻破楚州后不久,金军统帅完颜挞懒(昌)就暗中将豢养三四年的奸细秦桧放归南宋。这是金人为实施“以和议佐攻战”政策而下的赌注(《三朝北盟会编》卷142、卷220、卷22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建炎四年十月辛未,《宋史》卷473《秦桧传》,《盘洲文集》卷74《先君述》)。  在秦桧归宋之前,南宋朝廷虽多次派使者与金国谈判,但仍是一边防守,一边议和。而一味奉行屈膝求和政策,甚至不惜大肆出卖国家领土主权,通过割地称臣纳贡,不惜一切代价地向金国奉行屈膝投降政策,实际是从秦桧为相开始的。因为秦桧在金国时,首倡和议,所以他南归后,就成为金国女真贵族在南宋的代理人。   而正是由于宋金战争形势发生转变,金国统治者认识到单纯靠军事手段,是不可能灭亡南宋的,所以金国女真统治者开始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新策略,他们想派一个得力的奸细混入南宋朝廷,进而作为他们的代理人,来为他们服务。这才有了秦桧的归宋奸计!  总体上看,自南宋建炎四年(1130)以来,直到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在逐步朝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宋军由弱变强,金军由盛转衰。   自宋金开战以来,宋军主要取得了和尚原、仙人关、顺昌、郾城和颍昌五次大捷,都击败了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  秋冬季节,弓劲马肥,骑兵可以纵横驰骋于平原旷野地区,此时最有利于女真骑兵作战。但女真骑兵不耐暑热多雨天气,在夏天需要退到北方避暑。发生在公元1131年的和尚原之战和发生在公元1134年的仙人关之战都是山地战,吴玠率领的宋军可以凭借险峻的地形与金军对抗,金军主要是“以失地利而败”。然而,到了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充分利用暑热天气,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击败金军,取得顺昌大捷,遏制了金军的攻势,开创了宋军在平原地区大败金国女真骑兵部队的新纪录。  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女真人不耐暑热的天时,以及金军劳师动众、远道而来的不利因素,加之宋军可以倚仗城池固守等因素,那么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则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颍昌大捷和郾城大捷,都是空前的胜利,其意义非凡。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地利条件下,岳家军在兵力尚未集结完毕的情况下以寡击众,在平原旷野地区进行的野战中获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随后集结兵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这标志着宋金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纵观北宋末年到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第二次宋金和议之前的宋金战争史,作为一个基本史实,其整体形势是宋军愈战愈强,而金军愈战愈弱。  在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败盟之后,宋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标志着金强宋弱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点连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也看得清清楚楚。如绍兴十一年(1141)初金兵再犯淮西时,宋高宗赵构就认为:『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  南宋之所以没有灭亡,主要是因为岳飞等抗金英雄的抵抗,金国之所以要与南宋议和,主要是因为宋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岳飞北伐接连在野战中击败金军主力,使金人认识到武力难以灭宋,南宋有了与金国谈判的资本。  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过去轻视南宋的军力,认为用武力可以灭宋,所以他才“锐意败盟,举兵南征”。但南侵的结果却是,金军“败于顺昌,败于郾城,败于柘皋”,金军一败再败,使兀术看到金国在军事上已失去了优势,想用武力亡宋是不可能的了。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  由此可见,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前后,由于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金国女真统治集团的内讧,加上连年侵宋,金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军将士厌战,士气低落,军力日弱。  而在侵宋战争中,金军又接连被宋军击败,金国统治区内的各地汉人纷纷起兵反抗女真人的压迫,加之来自北方蒙古的威胁,使兵老气衰的金国无力继续打下去。  在经历了公元1140年和公元1141年几次大战的挫败之后,作为向来骄横的金国好战分子,把持金国军政大权的金国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也不得不承认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三朝北盟会编》卷215《征蒙记》)。  完颜兀术(宗弼)的心腹、悍将韩常对人坦白说:『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今之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三朝北盟会编》卷17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3绍兴九年冬)。  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由此可见,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意识到宋金双方战略态势已经发生逆转之后,兀术采取的策略是,一边虚声恫吓,一边放出允许和谈的信息。  绍兴十年(1140年)秋,完颜兀术(宗弼)正式写信给秦桧说:『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宗弼)提出了以杀岳飞作为和议的条件,秦桧自然是惟命是从。然而,事情的关键则在于宋高宗赵构本人对此讲和条件持何种态度。
  总体上看,自南宋建炎四年(1130)以来,直到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在逐步朝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宋军由弱变强,金军由盛转衰。    自宋金开战以来,宋军主要取得了和尚原、仙人关、顺昌、郾城和颍昌五次大捷,都击败了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  秋冬季节,弓劲马肥,骑兵可以纵横驰骋于平原旷野地区,此时最有利于女真骑兵作战。但女真骑兵不耐暑热多雨天气,在夏天需要退到北方避暑。发生在公元1131年的和尚原之战和发生在公元1134年的仙人关之战都是山地战,吴玠率领的宋军可以凭借险峻的地形与金军对抗,金军主要是“以失地利而败”。然而,到了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充分利用暑热天气,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击败金军,取得顺昌大捷,遏制了金军的攻势,开创了宋军在平原地区大败金国女真骑兵部队的新纪录。  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女真人不耐暑热的天时,以及金军劳师动众、远道而来的不利因素,加之宋军可以倚仗城池固守等因素,那么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则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颍昌大捷和郾城大捷,都是空前的胜利,其意义非凡。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地利条件下,岳家军在兵力尚未集结完毕的情况下以寡击众,在平原旷野地区进行的野战中获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随后集结兵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这标志着宋金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是岳家军和金国女真主力部队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步骑混合战。这两战都是在绍兴十年(1140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发生,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颍昌大捷和郾城大捷,都是空前的胜利,其意义非凡。  纵观北宋末年到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第二次宋金和议之前的宋金战争史,作为一个基本史实,其整体形势是宋军愈战愈强,而金军愈战愈弱。  在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败盟之后,宋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标志着金强宋弱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南宋之所以没有灭亡,主要是因为岳飞等抗金英雄的抵抗,金国之所以要与南宋议和,主要是因为宋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岳飞北伐接连在野战中击败金军主力,使金人认识到武力难以灭宋,南宋有了与金国谈判的资本。  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过去轻视南宋的军力,认为用武力可以灭宋,所以他才“锐意败盟,举兵南征”。但南侵的结果却是,金军“败于顺昌,败于郾城,败于柘皋”,金军一败再败,使兀术看到金国在军事上已失去了优势,想用武力亡宋是不可能的了。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  由此可见,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绍兴十年七月,在最有利于金国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地利条件下,岳家军与金军主力在平原旷野地区进行硬碰硬的主力对决,岳家军在野战中获胜,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随后集结兵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这标志着宋金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金军真正领教了岳家军的威力,金军之中从此流传着一句关于岳飞的著名评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佗续编》卷30 王自中撰《郢州忠烈行祠记》,《金佗稡编》卷9《遗事》)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国单方面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攻宋。但是,这一次金国遭到了惨败。各路宋军不仅挫败了金军的进攻,而且岳家军还向金军发起了大规模反攻。这些都标志着金国在军事上的优势已经丧失。  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准备再次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大金国志》卷27)。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当时被女真人扣留在金国的南宋使臣洪皓得到了韦太后的一封书信,派人送回南宋朝廷。宋高宗大喜过望说:『朕不知太后宁否几二十年,虽遣使百辈,不如此一书』(《宋史》卷243《韦贤妃传》)。  绍兴十一年(1141年)七月,岳飞回到南宋朝廷的行在临安(今杭州),随即上奏辞职。此后,岳飞和韩世忠一样,留在临安,居虚位而无实职,南宋朝廷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事务全由张俊负责处置。  绍兴十一年(1141年)八月,岳飞被罢官。然后,按着事先设下的圈套,南宋朝廷又发出命令,让当时负责岳家军军务的岳飞爱将张宪赶往镇江的枢密行院,去参见主管全国军务的枢密使张俊。张宪于九月一日由岳家军在鄂州(即今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出发,前往镇江(今江苏镇江)。张宪一到镇江,就被张俊逮捕并严刑拷打。然后,由曾任张宪部下的奸佞小人王俊出面诬告张宪,再上报南宋朝廷,进而牵连岳飞,于是宋高宗下令给岳飞等人举办诏狱。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十三日,岳飞下狱。当岳飞被投进冤狱时,宋金议和的书信、使者往来十分频繁,双方秘密地就宋金两国再次议和之事进行讨价还价。金人提出了条件,要想让韦太后回归南宋,除了割地称臣纳贡之外,还必须杀掉岳飞。再加上奸相秦桧的怂恿,于是宋高宗赵构不仅要解除岳飞的兵权,而且还下决心谋杀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初,金国使臣来到南宋行在临安(今杭州)临安,宋金之间达成了第二次和议,南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二个绍兴和约。  在接见金国使者时,宋高宗对金国使者说:『朕已得天下,却不能赡养双亲,徽宗皇帝已经驾崩,太后年逾六十,风烛残年,来日无多,朕每念及此痛彻心肺!今天在这里立下誓言,金国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讲和,否则,朕将用兵到底』{原文: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宋史》卷2《韦贤妃传》)。  而当金国使者辞行北归之时,宋高宗又是恳求又是恐吓地对金国使者说:“为太后之故,我朝决定割让唐、邓二州,其余疆土以淮水为界。若太后今年得以从金国归还,朕当谨守誓约;如若太后今年不归,誓约便是一纸空文。”  所以,宋高宗为了对金媾和成功以迎回亲生母亲韦太后,加之对岳飞的忌恨,故在秦桧的怂恿下,必须下决心杀害岳飞。  绍兴十一年除夕(日),岳飞遇害。绍兴十二年正月(1142年2月),南宋使臣带着南宋朝廷的正式照函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去金国都城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将宋高宗赵构、秦桧与兀术商定的议和条件以国书形式传达给了金熙宗,同时把岳飞遇害的消息告知执掌金国军政大权的完颜宗弼(兀术)。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金熙宗派出的册封使到达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正式册封赵构为南宋皇帝。  绍兴十二年夏四月丁卯(日),金国履行议和条件,派盖天大王完颜塞里(宗贤)护送赵构生母韦氏及宋徽宗的棺木回归南宋。  绍兴十二年八月,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和金国使臣刘祹一行到达临安。宋高宗为表演自己的“圣孝”,大事张罗一出“皇太后回銮”的闹剧。不料金国使者刘祹竟向南宋官员发问:『岳飞以何罪而死?』 接伴的南宋官员无言以对,含含糊糊地回答:『意欲谋叛,为部将所告,以此抵诛。』刘祹嘲讽道:『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残害忠良、媚敌求和者到底还是受到了毫不客气的奚落。  ——上述记载可见于南宋赵葵所著《行营杂录》、南宋叶寘所著《坦斋笔衡》。  岳飞遇害二十年后,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起侵宋战争,金军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南宋学者薛季宣所著《浪语集》卷22《与汪参政明远论岳侯恩数》记载:『逆亮南寇,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薛季宣(年),南宋学者,永嘉学派创始人。早年随伯父薛弼宦游四方,喜从父老问岳飞、韩世忠兵间事。)  岳飞遇害六十多年之后,金国皇帝在诏书中则直接承认了岳飞战功卓著、威名远播。金国泰和六年(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章宗在招诱南宋大将吴曦叛变的诏书中写到:『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金史》卷98《完颜纲传》)
  南宋初年外敌入侵、战乱不断的特定历史条件使武将事权增重、地位和威望提高,与宋朝以文制武的传统国策发生了冲突。宋朝以文制武的传统国策与武将权力增重之间的矛盾,在南宋初年始终存在。这个矛盾随着抗金形势的变化而升降。到后来,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南宋朝廷出于对武将的防范与猜忌,急于收回诸大将的兵权,甚至不惜放弃收复失地,曲膝求和、偏安江南。  在金国败盟之后,宋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标志着金强宋弱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点连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也看得清清楚楚。如绍兴十一年(1141)初金兵再犯淮西时,宋高宗赵构就认为:『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  正因宋金对立的形势发生了这样的根本转变,赵宋政权偏安江南已经有十足的把握,解除诸大将兵权的时机也已成熟。所以,宋高宗赵构就把他这一心思告诉了秦桧,『乃密与桧谋削尾大之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6)。秦桧为要替其金国主子女真贵族效劳,为要适应兀术“乃始讲和”的策略,更是『力主和议,恐诸将难制,欲尽收其兵权』(《宋史纪事本末》卷72《秦桧主和》)。因而,宋高宗的主意,正中秦桧的下怀。  于是,秦桧便积极地与他的党羽参知政事王次翁、给事中直学士院范同密谋。经过反覆的策划后,范同向秦桧献计说:把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都调入朝廷任枢密使和副使,明升其官职,实『罢其兵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0)。  王夫之《宋论》卷10指出:『高宗之为计也,以解兵权而急于和;而桧之为计也,则以欲坚和议而必解诸将之兵,交相用而曲相成』。  宋高宗赵构要解除宋军诸大将的兵权,不仅是为要议和,而且更是出于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而防范武将做大是赵宋王朝恪守不渝的家规。宋朝历来就重文轻武,推行以文制武的国策。  当然,如果仅仅从对金国妥协求和以及解除大将兵权这两个问题着眼,岳飞也可以仅仅罢官赋闲,得到与韩世忠一样的善终结局。  毕竟,岳飞当时已经被解除了兵权,后来又被罢官,不可能再对宋高宗和秦桧的卖国求和政策构成阻碍,更不可能威胁南宋皇权。  况且,威名远播的抗金名将岳飞曾经是南宋的重要军事支柱,金人十分畏惧他。被扣押在金国的宋使洪皓曾经在给南宋朝廷的密信中写道:『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至以父呼之』。   早在绍兴八年(1138年)年底,宋金达成第一次和议。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半,到了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上旬,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宗弼)就突然撕毁和约,大举攻宋,宋高宗当时无奈地说:『夷狄之人,不知信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5)。所以,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第二次达成议和之后,金人会不会很快变卦,还是一个未知数。  很显然,假如南宋留着岳飞不杀,即使暂时不用岳飞,而只是让他呆在家里赋闲,或者把他软禁起来,也可以在无形中震慑那些贪婪狡诈、反复无常的金国女真统治者,使金人不敢轻易违约败盟。  但是,有两件事却直接导致了岳飞的遇害。《鄂国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的记载:『查龠尝谓人曰:「虏自叛河南之盟,岳飞深入不已,桧私于金人,劝上班师。金人谓桧曰:‘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桧于是杀先臣以为信。』而据《鄂国金佗稡编》卷20《吁天辨诬通叙》,“金人谓桧”即是“兀术遗桧书”。  岳家军在绍兴十年(公元1140)七月颍昌大战时,重创金军,并杀死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宗弼)女婿,即金军中的夏姓统军使、金吾卫上将军,而与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结下深仇。  再者,岳飞不仅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善于带兵、练兵。岳飞带出的军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战斗力,堪称无不“以一当十”。尤其是岳飞曾经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能够在野战中与金国倚为支柱的女真骑兵争雄较长。  并且,在南宋初年的诸大将中,只有岳飞是进攻型的将帅。南宋的其他将领中,吴玠、刘锜是防御型的将帅,守则有余,攻则不足。韩世忠的抗金意志很坚定,但是军事成就不仅比不上岳飞,而且也不及吴玠、刘锜。而刘光世、张俊等人其实都是些养尊处优、贪图享乐、畏敌怯战的庸将懦夫,主要靠着与皇帝关系亲近、会奉承且资历老而忝为大帅。  此外,岳飞抗金意志十分坚定,向来主张积极备战进攻,反对消极防守。岳飞提出了“连结河朔”的高明军事策略,还坚持“以仁为本”的军事观,向来治军严明,是宋朝最得军心和民心的将帅。  在南宋初年,具备光复失地的决心和能力的宋军统帅,惟有岳飞一人。所以,岳飞的存在对金国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金国当权者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安。  当时执掌金国军政大权的金国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提出了以杀害岳飞作为宋金议和的条件,这是由于金人深知,岳飞能征善战、威名远播、功高望重,并且还是进攻型的将帅,不仅向来抗金意志坚定,而且还具备光复失地能力。岳飞即使被南宋朝廷罢官免职,也犹如『猛虎在山』,『飞虽不掌兵,亦足以强国』。这对于兵老气衰的金国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兀术的密信,就像给秦桧下了一道不可违抗的圣旨,秦桧当然会千方百计地去执行。而宋高宗为了向金国表示求和的诚意,也决意要杀害岳飞。  据著名历史学家、宋史泰斗王曾瑜的考证,负责掌管南宋朝廷文献的官员查龠曾经揭发金国统帅完颜兀术(宗弼)给南宋的信件,兀术在信中要求一定要杀害岳飞,然后才可以达成和议,金国才能归还宋高宗赵构的亲生母亲韦太后。兀术的信对于岳飞的遇害,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兀术的密信可能是给南宋朝廷的(宰相秦桧当然能看到),也可能是给秦桧的,当然还可能既有给南宋朝廷的,也有给秦桧的。著名历史学家、宋史研究泰斗王曾瑜认为,兀术的密信早在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中旬的颖昌之战结束后就已经发出,当时派人秘密送给内奸秦桧。著名历史学者邓广铭先生则认为,查龠所揭发的密信,应该即是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再次议和之时,金国统帅兀术口授给南宋使臣魏良臣,让魏良臣捎带给南宋朝廷的话。  还有一件事不容忽视。即早在公元1127年发生的靖康之变中,宋高宗赵构的亲生母亲韦贤妃也被金人掳到北方,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之时,韦贤妃还被扣留在金国。  宋高宗赵构即位后,母子情深,十分挂念自己的亲生母亲韦贤妃,于是就遥尊韦贤妃为宣和皇后,封他的外祖父韦安道为郡王,恩泽所及,韦家有三十多人被授予官职。并且只要一有使节去金国,宋高宗赵构就让他们去打听韦贤妃的消息。  绍兴七年(1137年),宋徽宗、郑皇后在金国去世的消息方才传到南宋,宋高宗赵构知道后十分悲痛,号恸不已。宋高宗马上就想起了他的亲生母亲韦贤妃,十分担心她在金国的境遇。宋高宗赵构对大臣们说:『宣和皇后(指韦贤妃)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宁处,屈己请和,正为此耳』(《宋史》卷2《韦贤妃传》)。不久,宋高宗下诏,遥尊韦贤妃为皇太后。  早在绍兴七年(1137年)春,宋高宗就派王伦去向金国统帅挞懒乞求,表示:只要金人肯答应他的讲和要求并能放韦太后回归南宋,其他一切条件都好商量。『帝以后久未归,每颦蹙曰:「金人若从朕请,余皆非所问也」』(《宋史》卷243《韦贤妃传》)。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国单方面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攻宋。但是,这一次金国遭到了惨败。各路宋军不仅挫败了金军的进攻,而且岳家军还向金军发起了大规模反攻。这些都标志着金国在军事上的优势已经丧失。  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兀术)就改变策略,准备再次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大金国志》卷27)。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当时被女真人扣留在金国的南宋使臣洪皓得到了韦太后的一封书信,派人送回南宋朝廷。宋高宗大喜过望说:『朕不知太后宁否几二十年,虽遣使百辈,不如此一书』(《宋史》卷243《韦贤妃传》)。  绍兴十一年(1141年)七月,岳飞回到南宋朝廷的行在临安(今杭州),随即上奏辞职。此后,岳飞和韩世忠一样,留在临安,居虚位而无实职,南宋朝廷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事务全由张俊负责处置。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十三日,岳飞下狱。当岳飞被投进冤狱时,宋金议和的书信、使者往来十分频繁,双方秘密地就宋金两国再次议和之事进行讨价还价。金人提出了条件,要想让韦太后回归南宋,除了割地称臣纳贡之外,还必须杀掉岳飞。再加上奸相秦桧的怂恿,于是宋高宗赵构不仅要解除岳飞的兵权,而且还下决心谋杀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初,金国使臣来到南宋行在临安(今杭州)临安,宋金之间达成了第二次和议,南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二个绍兴和约。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当时被扣留在金国的南宋使臣洪皓得到了韦太后的一封书信,派人送回南宋朝廷。宋高宗大喜过望说:『朕不知太后宁否几二十年,虽遣使百辈,不如此一书』(《宋史》卷243《韦贤妃传》)。  绍兴十一年七月,岳飞回到南宋朝廷的行在临安(今杭州),随即上奏辞职。八月,岳飞也和韩世忠一样,罢官赋闲,留在临安,居虚位而无实职,南宋朝廷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事务全由张俊负责处置。  岳飞罢官赋闲之后,既脱离军队,也没有兵权,不仅对南宋朝廷的降金乞和活动无权干预,而且对皇帝的宝座也没有威胁。假如宋高宗真要“保功臣之终”,完全可以就此住手。但是宋高宗为了对金国媾和成功以迎回亲生母亲韦太后,加之对岳飞的忌恨,在秦桧的怂恿下,决定对岳飞下毒手。  绍兴十一年九月,岳飞部将张宪和其子岳云遭到秦桧、张俊等人陷害入狱。十月十三日,岳飞下狱。与此同时,宋金议和的书信、使者往来十分频繁,双方秘密地就宋金两国再次议和之事进行讨价还价。金人提出了条件,要想让韦太后回归南宋,除了割地称臣纳贡之外,还必须杀掉岳飞。再加上奸相秦桧的怂恿,于是宋高宗赵构不仅要解除岳飞的兵权,而且还下决心谋杀岳飞。  宋高宗自以为岳飞遇害之后,南宋还有韩世忠、刘锜、吴璘、杨沂中等名将可用,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特点都是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也许不行,但仅仅自守防御的话,已经足够了。这点正好符合赵构的需要。对于赵构“要自保要防着兀术撕毁和约,但是不要北伐”的底线来说,这些将领的能力不少也不多,正合适。而且吴璘(1102年生)、刘锜(1098年生)、杨存中(1102年生)等人与岳飞(1103年生)的年纪大小差不多,宋高宗认为这些将领在当时再过十几年也有能力带兵打仗。  宋高宗选中了刘锜、吴璘、杨沂中等人做自己的底牌,同时毫无顾忌地舍弃了岳飞。对于南宋来说,如果想要北伐中原、收复旧疆、甚至灭掉大金国,那么非用岳飞不可;但是如果只是要偏安江南、单纯防御,防着金国别再撕毁和约撵自己下海的话,则不必非留着岳飞,还有其他人可以用。所以,一心想要偏安江南、向来防患武将做大的宋高宗赵构纵容秦桧、张俊之流陷害岳飞,冤杀岳飞以满足金人提出的宋金议和要求,震慑抗金主战派,同时换取金人放回赵构生母韦太后。
  中国历朝历代中得到天下而没有诛杀功臣的皇帝还是有很多的,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规模诛杀功臣的皇帝毕竟只占了少数。秦始皇、东汉光武帝、晋武帝、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元世祖、清太宗等都没有大规模诛杀开国功臣。  东汉光武帝时期的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时期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追随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那些人、开创大蒙古国的那些人,绝大部分都得到荣华富贵,得以安度晚年,能够善始善终。  对待开国功臣,历朝皇帝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是诛杀;二是削权留职,供养起来;三是继续使用,名爵职权一样不缺。  汉高祖刘邦和明朱元璋采取了第一种方法,唯我独尊,加强了君主集权,同时也损伤了国家元气。  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第三种方法,他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对功臣们的感激之情,说:“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依靠功臣们继续卖命,君臣交心,共同治理天下。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除张亮侯君集等少数几个人因为确实参与了太子和魏王的谋反而被杀外,大多数都荣宠备至,富贵终生,即使功臣们有些违犯国法的地方,李世民也不忍惩治,劝解一番,信任如旧。所以后世人对贞观之治十分称道向往。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也是这样做的,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在统一天下后,俱封显职,安稳度过后半生。最著名的就是窦融,这个窦融原来也是一方诸侯,与群雄一起参与逐鹿天下的活动,后来被刘秀恩威并济,归顺了光武政权,带兵扫除了另外几个草头天子。窦融很谨慎,知道自己和冯异、马援这些一开始就追随刘秀打天下的人不同,是有亲疏之别的,所以四海归一后无比小心,对刘秀恭敬地不得了,常常称病赋闲,不参与朝政议论,不和王公大臣来往。他这样做,有真心的一面,也有不得已的一面。刘秀很看不过去,多次单独接见谈心,不断加官进爵,公开赞扬他的功劳,最后窦融被刘秀感动,打消了疑虑,踏踏实实为国家出力。这件事成为君臣坦荡相知相信的典型故事。  宋赵匡胤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也处理得很得当,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讲的这个事情。实际上一部分功臣的兵权宋也没有收回来,比如石守信、慕容延钊、高怀德等人,一直处在朝政中枢,宋十分倚仗。   统一草原,征服列国,建立大蒙古国的成吉思汗铁木真对功臣也很重视,很优待,把他们看作心腹手足,荣辱与共,富贵不移,功臣们没有一个背叛他,至死都念念不忘为其效力。  像汉光武帝、唐太宗、宋那样能够善待功臣的人君,不光是功臣之福,也是朝廷之福社稷之福,功臣们保留了性命、地位、财富,朝廷和社稷也保存了元气和坚实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东汉光武帝刘秀没有杀戮功臣,反而对功臣非常“厚道”!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文武兼备,豁达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部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  汉光武帝刘秀没有杀戮功臣,而是对他的功臣非常“厚道”,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但为了避免功臣权力过大带来问题,他“退功臣,进文臣”,把治理国家的事交给了文臣。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这样评价东汉光武帝刘秀:“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其他一些历史名人也对刘秀有相当高的评价  李世民:“朕观古先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朱元璋:“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了几百位帝王,却很少有人提及刘秀。其实,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一位皇帝,还是最会用人的一位皇帝。——这是毛泽东说的。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换句话说,他认为历史上这些声名显赫的君主没有一个文武全才。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词中没有提到东汉光武帝刘秀,却在读书笔记中给了刘秀三个“最”,评价最高,称刘秀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第一,在历代皇帝中刘秀最有学问。公元前6年,刘秀在河南兰考出生,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败落。小时候刘秀必须亲自下地耕作,非常了解基层民众的生活。少年时他喜爱耕读,自得其乐,兄长们经常嘲笑他胸无大志。20岁时刘秀进入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尚书》。在历代帝王中刘秀的文凭最高。他的经学造诣很高,很会写文章。起兵之前就已经以学问好而闻名乡里。他是汉朝贵族后裔,可是在王莽的新朝中非但没有好处,反而经常受到排挤打击。他在太学中饱尝世态炎凉,很快就打消了进入朝廷当官的幻想,回到家乡,买卖稻谷,做点小生意。后来,在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他随兄长一起造反,在戎马征战中还经常给部下“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他手下的将领有许多是太学生,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朝代的开国元勋。     第二,毛泽东认为,刘秀最会打仗。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公元16年,绿林、赤眉起义,天下大乱。那年刘秀21岁,和兄长一起投入绿林军的阵营。公元23年,王莽派兵42万包围绿林军于昆阳,刘秀突围求救,率3000人马回攻王莽军队,集中突破要害,全歼敌军主力,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毛泽东在评论梁代大将韦睿时说“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把刘秀摆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前头,可见刘秀以少胜多,何等厉害。昆阳大战之后,绿林将领们嫉妒刘氏兄弟的才能,另外立了一个更始皇帝,随后又借故杀掉了刘秀的哥哥。这支农民起义军很快堕落成为一群四处烧杀抢掠的盗匪。他们争权夺利,不断地自相残杀。刘秀在哥哥遇害后,以超人的忍术麻痹对手,趁机逃往河北。当时刘秀既没有兵马又没有 根据地,势孤力单,可是刘秀团结一群精英,采取和其他军阀完全不同的策略,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建立制度,广施仁政,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河北。当时,刘秀面对的局势相当复杂。更始帝盘踞河南,赤眉拥众山东,公孙述称帝四川,隗嚣割据甘肃,各地势力都比他强大。国境外面也不太平,北边匈奴,东夷西羌,都在窥视中原。刘秀高瞻远瞩,谋略过人,出征必胜,他在3l岁称帝,仅花了10年时间就扫平群雄,统一全国。每仗都赢得干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