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娃娃百年传奇的旅行安迪为什么不顾危险跑去土著的部落

帖子主题:东西方历史的碰撞--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义
共&8387&个阅读者&
军号:1801804 工分:161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东西方历史的碰撞--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义
以下为本人从网络copy,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如下,希望对历史的脉络有个新的了解。本人非专业人士,能力有限,精力有限,不敢妄加评论,还请各位网友多多指正!!!1,(-9000):最早开始农业生产的地区是伊拉克的耶莫,始于公元前9000年,该处也是人类最早的定居点,共25间房屋,约150人居住,最早的地层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6750年2,(-6500):公元前6500年,在土耳其的沙塔尔*休于居住的人已上千,是最大的聚居点,但还不能称为城市。城市的产生则要在金属的使用以后。3,(-6500):约6500年前,苏美尔人开始在两河流域的最南端定居。约4900年前,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城邦以神庙为中心,包括周围的耕地和大量的农业人口。神庙是最高大辉煌的建筑,多层塔式建筑是当时的特色。苏美尔人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主要培养王室和神庙的书吏。4,(-6000):文字在叙利亚的埃布拉和伊朗的苏撒几乎与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同时出现,但苏撒的文字很快被两河流域地区发明的楔形文字取代,同时国家形式也代替了苏撒本地起源的政治组织形式。文字产生前后,发达的神庙和宗教组织是也国家出现的重要前提。 波斯帝国灭亡之后,苏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伊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并且取得了城市自治权。萨珊时期,苏撒居民起义反抗萨珊统治,因而被萨珊国王下令毁灭。苏撒的宫廷和居民住宅一起都被化为瓦砾,掩埋在黄土之下,直至近代才被西方考古学家发现。5,(-6000):汉字符号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的半坡。6,(-3500):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泥板书”,《汉谟拉比法典》,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上帝以七天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板)。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人推翻勒亚述帝国。出现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之囚”及“空中花园”。。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此后,古代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完整的国家。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两河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犹太人从那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那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教化了整个中世纪野蛮的欧洲。 689BC,巴比伦王国被亚述所灭。605BC新巴比伦王国灭掉了亚述。后来,神庙祭师集团当权,终于在538BC,被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所灭。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便告结束。 同样古巴比伦也是毁灭于外族的侵略,其原因于末期的统治者不重视农业,水利而重视神学和自身的享乐无法使国家强大,终被灭亡.详见《美索不达米亚的落日》7,(-3500):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出现在乌鲁克三期。在乌鲁克四期,文字应当已经出现,但考古发掘并没有发现有字泥板。在乌鲁克时代末期,即捷姆迭特那塞尔时期,文字记录正式出现。8,(-3500): 古埃及人相信其语言和文字都由神创造,象形文字一词在古希腊文字中由神灵和雕刻两词构成。它来源于图画文字(最早出现在5500年前,稍晚于楔形文字产生时间)。公元前年前,图画文字中开始出现表意符号,出土于上埃及的公元前3100年的帕勒摩石碑是代表。9,(-3400):乌鲁克四期出土的有字泥板中有90%是收据和交易数量、财产数量的记录。乌鲁克发现的收据说明,在当时的社会里,没有收据的交易是不合法的,证明在乌鲁克四期已经出现法律规定的雏形,即使成文的法律一千年后才在两河流域地区出现。10,(-3400):公元前3400年,一种被称为前楔形文字的准画图文字开始在该地区出现,经几百年的发展最终成为楔形文字。苏美尔语是第一种使用该文字的语言。但公元前2000年以后,苏美尔语只用于书写,直至公元前后。11,(-3200):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纪就创造了象形文字,位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19世纪就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截头角锥体的体积,公元前21世纪左右埃及人就已经能够近乎精确地确定圆周率为3·16。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前后古埃及的杰作;公元前16世纪曾兴起一个库施帝国,它的首都麦罗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被西方考古学家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到第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及至埃及妖后自杀之后,原来神庙的官员把埃及语变成用希腊字母书成的科普特文明继续流传下去,直到近代的17世纪欧洲开始进侵非洲时,为传教士所焚毁。罗塞塔石碑上同时记录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和世俗体以及古希腊文,成为后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称作法老的最后一人,之后呢? 这个埃及世界就并入到了阿拉伯世界,土地没有改变,但是民族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埃及这样的一个民族了。那么现在埃及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是有阿拉伯人、希腊人、罗马人还有一些土著的埃及人,但是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语言,都讲着阿拉伯语的这样一个世界混杂的民族了。12,(-3100):在捷姆迭特那塞尔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资料。在乌鲁克埃阿那神庙中发现了最早的文字书写证据,泥板上的语言所属不详,也无法阅读。但是,文字大部分是图画式的,至少可以读懂一部分。13,(-3000):伏羲氏在书契的传说,表明在五千年前,图像已经由逼真向线条化演变,并有表意文字。黄帝时的苍颉对文字予以改进,出现了假借字。14,(-3000):象形文字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在纪念碑上出现,而且一直延续到公元四世纪。我们最近已知的象形文字的碑刻题字可追溯到公元394年。在这一过程中,一种被称为“僧侣式”的草书形式也发展起来。虽然僧侣式草书是象形文字的一个直接表现形式,但它只是为了书写快捷。僧侣式草书更适合于用手在一卷蒲草纸上书写,因此它常用来写文件、法律文本以及文学作品。"15,(-3000):古印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达罗毗荼人就已经从氏族公社演进到国家,有了城邦政治组织。“哈拉帕文化”的年代范围约从公元前2500~前1750年。它在时间上晚于埃及的古文明和苏美尔的古文明,但它们却同为远古时期伟大的文明。 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种姓制度”。 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阿育王通过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他在位的时期(公元前273~前236年)是印度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后来阿育王认识到依*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宣布以佛教为国教。随着阿育王的胜利,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恒河流域传到印度各地,并远及斯里兰卡、缅甸、叙利亚、埃及等国。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6,(-2500):从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埃及木乃伊盒中,发现了最早的纸草文献。公元前25世纪以后,纸草成为古埃及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公元前 5世纪传入希腊,后又传入罗马。纸草文献是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图书馆所藏文献的主要形式这些古代铭文和纸草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当时社会结构的第一手最基本资料。17,(-2371):阿卡德人建立起了一个领土辽阔的楔形文字帝国。哪里讲阿卡德语,这些诗篇就在哪里流传,而当时阿卡德语已成为包括古埃及帝国在内的地中海东部国家国际关系中的通用语言。此时,与苏美尔文明比肩而立的是法老埃及文明,他们在这一比邻地区把灿烂的文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在古埃及政府的档案馆中,书记官们就使用带有苏美尔特征的阿卡德语言在泥版上进行书写。在那个时代里,苏美尔—阿卡德语言文化的优势,堪与古埃及军事政治的优势相媲美。在此期间,这两大文明以其巨大的辐射力,向地中海、印度河,乃至于欧亚大陆腹地,播散着文明的火种。书面语言的应运而生,不仅为统治者平添了组织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自然成了这一工具的垄断者。沼泽地区盛产芦苇,智慧的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苇管做刀笔,把一种楔形的文字刻在湿润的泥版上,泥版晒干后成为长久保存的文书,楔形文字(cuneiform)遂成为迄今为止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书面语文。文化的力量是深厚的。苏美尔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史诗主题,已通过阿卡德语言精练成经典。由十二块泥版组成的长篇巨著《吉尔伽美什史诗》,堪称人类史诗之母。约公元前14世纪,用阿卡德语书写的楔形文字在西亚北非通用。18,(-2000):在古王宫末期(约公元前年),大概克诺索斯已统一全岛。按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遂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化亦名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初呈图形,后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向音节符号演进,人称线形文字A,至今仍未被释读,大概非希腊语。"19,(-2000):面对印度河流域的环境“挑战”,哈巴拉文化的创造者们没有采取积极的“应战”措施,去组织人力疏浚河道,而是以一种躲避的态度选择了向外迁徙。哈巴拉东方的雅木拿河、恒河和古贾拉特等地区发现的遗址,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然而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处于亚热带地区的印度河流域适于种植麦类作物和饲养山羊等牲畜,而属于热带气候的恒河领域和德干高原则适于种植稻类作物和饲养水牛等牲畜。由于从哈巴拉远道迁徙而来的居民未能掌握新的耕作方法和饲养技术,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和外族入侵的出现,最终竟导致了文化的消亡。约在公元前年,白皮肤的雅利安人征服了次大陆的土著人——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大举侵入,他们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期间编纂了原始的宗教文献《吠陀》,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婆罗门教。"20,(-2000):人工冶铁始于公元前2000年代,由赫梯王国发明,并垄断了200年。21,(-2000):公元前2000年前后,巴勒斯坦的拜布勒斯出现的一些文字被称为伪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起源,有80个符号。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始西奈文字在西奈半岛出现。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字母文字基本形成,公元前7世纪传至罗马,成为拉丁字母的基础。22,(-1792):汉穆拉比法典于1901年在伊朗的苏撒遗址被发掘,共282条文,甚至包括房屋的租金,婚礼的聘金等的定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汉穆拉比于公元前1792年即位,其开创的王朝被称为巴比伦第一王朝,也称为古巴比伦王朝。400年后被小亚的赫梯所灭。23,(-1700):最晚至古埃及第十四王朝,僧侣体文字诞生,公元前700年左右被世俗体取代。3世纪,科普特文字诞生,由希腊文的24个字母与世俗体的7个文字构成。394年的费来铭文是现存最晚的象形文字。24,(-1600):以公元前1600年为商代始年上推471年,则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1年,基本落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第二段(公元前2132~前2030年)范围之内。现暂以公元前2070年作为夏的始年 ,斯翁则并不否认中国上古文化,只不过认为还只是部落文化而不足以算作文明而已。他认为商人是学会了中东冶炼青铜工艺的北方的入侵者,借此征服了广大中原,但最终却被中原文明所同化了。如果你对答案有意见的话也可以采纳中国学者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即最早文明夏代 BC 2015左右,不过鉴于前面所说缺乏考古证据,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代表性成就。商朝 代表成就是独特的甲骨文、青铜器等 ,甲骨文与金文(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类似于古埃及圣书体与僧侣体(世俗体)的关系;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道路,比我国晚了1600多年。25,(-1600):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26,(-1600):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27,(-1500):面对印度河流域的环境“挑战”,哈巴拉文化的创造者们没有采取积极的“应战”措施,去组织人力疏浚河道,而是以一种躲避的态度选择了向外迁徙。哈巴拉东方的雅木拿河、恒河和古贾拉特等地区发现的遗址,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然而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处于亚热带地区的印度河流域适于种植麦类作物和饲养山羊等牲畜,而属于热带气候的恒河领域和德干高原则适于种植稻类作物和饲养水牛等牲畜。由于从哈巴拉远道迁徙而来的居民未能掌握新的耕作方法和饲养技术,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和外族入侵的出现,最终竟导致了文化的消亡。约在公元前年,白皮肤的雅利安人征服了次大陆的土著人——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大举侵入,他们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期间编纂了原始的宗教文献《吠陀》,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婆罗门教。"28,(-1450):公元前1450年左右,迈锡尼人可能通过联姻继承等和平方式,得以入主克诺索斯王宫,克里特原有的线形文字,现在被用来书写迈锡尼语言,形成了迈锡尼线形文字(学术界通称前者为线形文A,克里特泥版文书,后者为线形文B)。此后从公元前年,迈锡尼达到其文明的盛期。迈锡尼的线形文B自1952年已被释读成功,证明迈锡尼语言是古希腊语的一支。希腊同盟与小亚富裕城市特洛耶的战争打了十年之久,最后希腊联军虽攻下特洛耶城,实际上却是两败俱伤。文字史料包括铭文、纸草文献和古代作家的作品。1961年在希腊东北部曾出土了尼安德特人化石。至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则在半岛和爱琴海岛屿上多有发现。29,(-1300):大约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无元音)。这是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莱、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来。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30,(-1200):希腊为多里斯人所占,迈锡尼文明结束。31,(-1000):腓尼基文字按照正统的说法应该成熟于大约3800年前,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他们的腓尼基语。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 (abjad),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32,(-949):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其它宗教又开始兴盛起来。印度的佛教经过多次改良,最后结合了婆罗门教的东西,演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印度教。印度教不再信释迦牟尼,也不供奉什么佛了。所以,佛教在印度产生,最后却在印度消失了。然而在东南亚,在中国等地,佛法广泛地传播开来,深刻的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文化33,(-776):首先,古希腊文化中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第二,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得比较充分,在部分城邦如雅典,则超越了自然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居支配主导的地位。第三,在政治领域,古希腊人的建树更令后世景仰。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国家并实行公民的直接民主制。一切官职均由选举或抽鉴产生,废除了权力世袭和权力垄断现象,废除特权制度。34,(-770):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地盘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会产生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针。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又开始使用了以此为原料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35,(-700):公元前七世纪,出现了一种被称作“通俗体”、以象形文字简化版形式出现的新草书。这种手写体被用来书写行政文件和文学作品。虽然希腊人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已经有了这个底子,但直到罗马早期,通俗体只在平民日常生活中使用,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它作为一种语言事物消失了。但是直到公元三世纪它仍然被当作一种文学语言在埃及的神职人员中使用。36,(-700):,“轴心期”(the Axial Period)是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提出的重要概念,认为在公元前数百年的时候,人类至今赖以自我意识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中国、印度、西方)大致同时确立起来,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37,(-700):轴心期的印度文明也很大程度地吸收、利用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成果,后者早在雅利安印度人进入印度前便进行了卓越的文化创造。这当然是不错的。从长时段的历史看,在世界史的所谓轴心时代,从地中海沿岸到印度,再到中国,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哲学的突破”,与此同时则是持久的、大规模的征服和兼并战争。由此,在轴心时代的晚期,从西向东分别诞生了罗马帝国、印度孔雀帝国和中华秦汉帝国。其中,又唯有中华帝国通过秦汉时代的制度创新,成功地整合了内部各地域各民族,而持续存在了两千多年,作为农耕文明的典范,成为东亚朝贡体系的中心国家。38,(-700):亚述王为保存两河文明作出前人无可比拟的贡献,阿述尔巴尼拔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传说他一人就杀死过4500只狮子,年轻就精通数学和书吏技术,后来在尼尼微筹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图书馆。国王下令全国上缴各时期的泥版,现存的3万多块大多是图书管理员复制的。泥板文书几乎涵盖了古代两河文明所有精华,包括文学作品,法律条文,合同契约,宗教祭文等。图书馆的书吏还对馆藏图书进行编目,是世界上最早的分类信息目录。亚述的灭亡使古代两河文明失去了独立发展的载体,其精髓则通过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保存下来。39,(-605):六七百年后,新巴比伦王朝重新控制了两河流域,其创建者为迦勒底人,辉煌超过了汉穆拉比时期。最著名的王为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605年9月7日即位,他四处征战,制造了巴比伦之囚,同时大力建设巴比伦城,空中花园是他为来自米底的王妃建造。王朝后被亚述所灭。40,(-579):公元前597年3月16日,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大批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即巴比伦之囚。犹太人是让古代两河文明流传后世的主要功臣。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洪水的故事,伊甸园的故事等等都源于犹太教经典,而其源头是两河文明。两河文明经犹太人之手保存,并对西方产生重要影响,最主要的是一神论思想。犹太教对***和***教的形成也产生过重要影响。41,(-571):571年二月十五,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公元前478年9月的一天,93岁高龄的老子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通过占卜预知会有神人从这里经过,就命人清扫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来了。尹喜说:“先生您就要隐居了,以后就听不到先生的教诲了,就请先生勉为其难著书传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带都没有传授过什么,他知道尹喜命中注定该得道,就在那里作了短暂停留,写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经》。之后,老子西出函谷关,过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42,(-566):公元前566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尼泊尔。43,(-551):孔子生于此年。"44,(-551):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孔子出生于山东曲埠。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象龙一样深不可测啊!”这便是度人的觉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的根本区别。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老子之道,微妙难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过是人的学问,是规范人类行为道德之法。"45,(-538):新巴比伦的历史之光一闪即逝,她在公元前538年落入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国君主居鲁士二世(Kurush II,约前600~前529)之手,居鲁士释放了被掳掠的犹太人,并重建了耶路撒冷城。此后两河流域一直为波斯所占有,这里的人民不得不长期挣扎于来自波斯高原的山地人的统治。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扫灭了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该地区被马其顿人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统治。此后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美丽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先后成为希腊塞琉西王国—讲波斯语的安息(Parthia)王国、罗马帝国—安息王国、东罗马帝国—波斯萨珊王国之间反复蹂躏争夺的对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成为这段历史中的日常风景。46,(-493):罗马人与拉丁人订立条约,相互有帮助的义务,互分战利品,相互通商47,(-475): 1、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的铜印。48,(-470): 其实,就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完成了希腊文化的深刻总结和系统归纳时,希腊文明已经由成熟走向烂熟。哲学家们自己已经沦落到社会的边缘,苏格拉底引起公愤而被民主地处死,柏拉图甚至把理想寄托在与雅典精神截然相反的斯巴达人身上,亚里斯多德则收了一位蛮族王子做学生,这就是后来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不过,正是他们把希腊文化的基因细心地清理、阐明,通过他们的著作流传后世。像秋天里成熟的种子,经历了生命的繁荣和凋谢,眠于冷寂的土地,仍顽强生息。49,(-332):信息的主要来源多是在蒲草纸抄本和陶片中发现的文件。纸草,是出产于埃及但通行于远古世界的书写材料(卷物)。超过50000册蒲草纸抄本以希腊语、科普特语以及拉丁语、阿拉伯语和其他的语言书写,埃及的古镇和村庄的废墟里还发现有数以千计的陶片、陶器碎片,它们以书面信息的形式记录了从公元前332年到公元641年这一长达千年的太平盛世。那些文件一如原貌,纯粹而且没有古代作者的解释,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地中海省的一组记录,让我们进入和埃及人直接而又亲切的接触,了解他们的个人生命和想法、他们商务行为以及和主管当局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一些发现给予了教会历史学家有关他的主题的较宽的视野。仅举一例,用科普特语书写的诺斯替教派原文1945年在上埃及的拿哈玛地被发现,这使历史学家能够领会这些非正统基督徒的观念,避免了经过正统书者中介而时常产生扭曲的情况。50,(-324): 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时,希腊人尚未发展出一种有效平衡内部矛盾,以实现更大政治目标的文明品质。所依靠的主要是希腊人在自相残杀中大大改进了的军事技术和战法,此时罗马人正蠢蠢欲动,从希腊世界的边缘崛起,进逼文明的中心。51,(-323):古埃及文明,起先可能被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侵掠而力量被消弱,后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东征中被消灭,为托密勒所统治。最后,在罗马帝国衰弱后(文明越久就越腐化和衰弱),又被阿拉伯化和***化。"52,(-300): 最早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一所全球最著名的古代图书馆。我所要参加的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行动之一的国际会议“衡量的标准与认识论:在多元的生态系统评估中搭建本土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桥梁”,就在这个图书馆举行。来到这个盛名远播的图书馆,我的心中升起一种虔诚和肃然起敬的情感,是因为它那令人景仰的辉煌历史。这是个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它曾拥有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托芬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哲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得等人均有著作手迹留此。"53,(-221):2 华夏第一帝国 ( 前221 - 420 )历时641年 , 是中国结束战国分裂后的统一帝国 ,主要为秦王朝 ,汉王朝 ,晋王朝 。 -- 止于五胡乱华时期 。其疆域最大时东至朝鲜半岛 ,南至越南 ,西至中亚葱岭 ,北至蒙古漠北 。汉武帝时政治、经济、军事都已经很强大 。 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了中国的主流思想 ,并且历经2000年 ,直到五四运动时才结束 。 长期对匈奴单于国的战争 ,最终迫使部份匈奴远遁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西匈奴灭阿兰(粟特)王国 ,奴役斯拉夫,灭哥特王国 ,威胁东西罗马 ,迫使盎格鲁流亡英伦 ,白匈奴南下继承马其顿在中亚影响 。 --- 间接使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变化 并推动欧亚民族大迁移。其文明影响在于最早进入封建制度 ,开辟了东西交流 ,通丝绸之路 。发明造纸术 ,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麻醉术等 。"54,(-221):前221年 秦统一全中国 ,统一了文字即篆文。55,(-213):公元前213年,李斯上书嬴政道:“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羽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书),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嬴政对此建议的批阅是:“可。”"56,(-210):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稽刻石""。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 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 诬陷李斯“谋反”,将其处以五种酷刑:黥刑(在脸上刺字)、劓刑(割掉鼻子)、断舌、砍趾后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57,(-21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润流畅。小篆解决了各国文字间出现大量异体字的情况,“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文字的统一有力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58,(-210):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代以后,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步从木简和竹简,发展到到在帛、纸上的毛笔书写。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迅速出现,不仅满足了公文和日常需要,还形成了浓郁东方特色的书法艺术。古代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用于印刷的新字形宋体,在现代又陆续出现了黑体、仿宋等字形。 "59,(-202):由于汉字自汉朝到20世纪似乎没有经过多少变化,汉字没有直接表现汉语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 有学者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详见上古汉语。60,(-202):但是,西汉中国人的思维却遭受到限制,由汉武帝开始,儒学-一种埋没人性的哲学,开始成为统治者所用的工具,成为读书人晋身官场的教科书,儒家思想成为中华帝国的主流思想,抹煞了由春秋时期开始形成的灿烂缤纷的诸子百家思想。束缚了中国人的思维,但巩固了政治,使中华帝国的政治相对其它民族来得稳定。
延伸阅读:
扰民的广场舞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东西方历史的碰撞--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义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1804 工分:161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东西方历史文化的比较-古典英国与日本1 地理位置:1.1 英国:欧亚大陆西端岛国,陆地上煤及铁矿等资源丰富,有力地支援了本国的工业发家进程,同时也是世界工业革命的起源地。1.2 日本:欧亚大陆的东部,陆地矿产资源稀缺,且地震活动频繁,忧患意识强烈,是东方世界第一个被迫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2 有记载的宗教文化起源:2.1 英国: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武力入侵。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绝大多数的英国人都信奉***,尽管当前去教堂做礼拜的信徒人数并不多,每周大约只有110万人。穆斯林是英国国内最大的非***团体(超过150万人),此外,印度教、锡克教和犹太教也拥有大量的信徒,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2.2 "日本:《史记》说,公元3世 纪前后,不堪秦朝统制的秦人纷纷东渡日本,那时,方始徐福就带领着大批童男童女,乘船入海求仙, 据传,徐福他们到达 的地点就是今天的日本.日本人之中有不少人相信这个说法 ,因此把徐福奉为日本人的始祖,尽管这一观念缺乏确凿的 证据. 由中国秦朝徐福传入了道教。日本列岛上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称为大和国,之前只有部落。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由中国传入佛教。日本人向中国人学习了宗教文化。"3 国家形成:3.1 英国: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为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日—日),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3.2 日本:丰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武力统一全国的武将。4 王室传统:4.1 王室宗教一夫一妻制,男丁不旺,出现了多位女王,多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皇族联姻,维多利亚女王号称欧洲祖母。4.2 跟中国的传统差不多,皇位由皇族血统的男子继承,如天皇长子、长孙以及长子的子孙、天皇次子及其子孙、天皇兄弟及其子孙、天皇伯父、叔父及其子孙等。天皇驾崩之时,皇嗣(应该继承皇位的第一个人)立即继位,天皇及其皇族不许收要养子。5 皇权:5.1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今后英国国王必须是同教徒,取消国王中止法律的权力,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和平时期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国会选举必须自由,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在会外不受任何机关的弹劾和质问,国王必须经常召开议会会议等。对此,威廉表示将忠实恪守。
1701年,英国国会又进一步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个人无权决定王位继承问题,对王位继承作出了一系列限制。它规定威廉死后如果无嗣,王位应由忠于新教的、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继承,如果安娜也是无嗣的话,那么王位将属于汉诺威选候。 1714年,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兼任英国国王,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的母语是德文,不会讲流利的英文。所以他不出席内阁会议,会议改由一名亲信大臣主持,成为英国首相制度的开端。此后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5.2 "日本:天皇作为日本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时间并不长。自公元6世纪大和国征服本州岛和九州岛的大部分地区后,天皇的权力达到顶峰。但从10世纪开始,日本经历了摄关政治、源平相争、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时代、江户幕府,天皇權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时间。直至明治天皇睦仁才重新掌权。裕仁(昭和)在位时期发动了侵略中国和亚太其他国家的大战。[编辑] 近代日本战败后,在美国的主持下建立议会民主制。但为了顺应日本民意,允许天皇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保留下来。1946年,美国迫使昭和天皇裕仁发表了“人间宣言”,承认天皇也与平民无异,只是受国民拥戴的国家象征。现代日本天皇的主要职责是任命首相(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的外事活动和国家典礼等。"6 资本主义化及工业化:6.1 "英国:17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陆传染病流行,战乱不止,其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牧场和农场。1568年-1648年,西班牙镇压尼德兰独立运动,因战乱,许多尼德兰工匠逃亡到英国,他们带来最早的手工纺织技术。英国要求他们每个工匠必须带两个英国籍学徒。168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迫害胡格诺派教徒,其中很多能工巧匠移民英国。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以克伦威尔和约翰·洛克为关键人物的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资产阶级执掌政权的反复进程。1701年“光荣革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商品市场规模扩大。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1701年,Jethro Tull发明播种机,拉开英国农业机械化的序幕。从1733年 兰开夏郡的钟表匠凯伊发明织布飞梭、1769年 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发明单向蒸汽机,1765年 英国开始在煤矿使用铁轨后来使用卷扬机、1873年,波特获得搅拌精炼法炼钢专利。"6.2 日本: 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两次闯进日本江户湾,并以武力相要挟,准备大举入侵日本。掌握日本统治实权的德川幕府屈服于西方列强的炮火,连续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和关税协定,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因此,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因为外货的倾入而纷纷破产,引发全国动荡。 1867 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 )即位,明治与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德川被迫还政天皇,幕府领地大部被没收,幕府被推翻。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进。7 与荷兰的关系7.1 英国:尼德兰革命之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当然不能容忍荷兰共和国的存在,但此时这位强悍的国王已无力与新生的共和国较量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海军击溃,从此失去海上优势。第二年,腓力二世在爱斯库里亚尔行宫中死去。1609年,新继位的腓力三世和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获得完全的胜利。1648年,荷兰为欧洲各国正式承认。7.2 日本:在十六世纪,荷兰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后,曾经侵略过日本,在日本取得了通商口岸,随着荷兰传教士的传教,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传入日本!这就是所谓的"西学东渐",在着一过程中,日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形成了兰学! 在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当时的日本处于闭关锁国时期,荷兰与中国大陆是日本仅存的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荷兰曾为日本带来了大量西方先进文化与军事技术,为后来的明治维新奠定了坚固的基石。那么,让我们首先了回顾一下荷兰的近代发展史与其同日本进行接触的契机。公元1600年,一艘荷兰贸易公司的船舶慈爱号漂流到日本西部海岸,从而开启了日本与荷兰交流的新纪元。在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闭关锁国的政策下,荷兰东印度公司却依然得到幕府特许,获准与日本进行贸易,并于长崎等地设立荷兰商馆。透过荷兰作为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洋学术(兰学)开始被系统化的传播到日本,逐渐形成兰学东渐的繁荣景象。在日本文明的转型及其走向近代的历史进程中,“兰学”的学习和研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来自荷兰的书籍及其翻译,日本开通了一条移植、研究西方科学技术的道路。因此,兰学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当时与世界隔绝的日本得以在明智维新时顺利完成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8 与中国的战争:8.1 英国:1840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关闭自守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殖民主义的尖兵利炮打开。"元日战争(1274年、1281年):元朝皇帝忽必烈两次東征侵略日本,以日方胜利告终。 倭寇(真、假倭寇)骚扰中国沿海是明朝开始闭关锁国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以日方胜利告终。第二次中日战争(1937年─1945年):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抗日战争,在美国等其它同盟国的协助下以中方胜利告终。关于此次战争开始的标志,有的历史学家从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有的则从发生在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算起,但戰爭結束均以日本在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诏书为止。"8.2 与美国的战争关系:8.1 英国: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美洲大西洋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
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权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尔福德等地大胜英军,迫使英军从内地向沿海撤退。同年8月,康沃利斯率南方英军主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10月19日,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一万六千余人对约克敦实施围攻,歼灭英军主力七千余人,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约克敦战役胜利导致了英国内阁的倒台。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次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8.2 日本: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史称“黑船事件”。许多日本人在黑船叩关后觉醒,力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美军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痛苦的困难。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7]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单独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9 "英国:日本之所以愿意与英国结盟,是因为双方都不愿意看到沙俄在远东进一步扩张。对于英国人而言,随着德国的统一和美国的崛起,英国已无力在全球范围内维持霸权,非常需要有一个“马仔”帮自己维护在亚洲的利益。因此,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里,英国也一直在寻找新的盟友。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日结盟几乎是一拍即合。日,英日两国正式签署《英日同盟条约》,对两国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作了秘密划分,并在军事互助和共同作战方面达成了协议。日俄战争之后,沙俄在远东的势力一蹶不振。英国借日本之手消除了沙俄在远东的威胁,但也因此失去了在欧洲制衡德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二者功过相抵,甚至得不偿失。为了维护欧洲的“均势”,英国不想让日本过分削弱沙俄,因而一方面力劝日本在对俄谈判中不要提出过于苛刻的媾和条件,另一方面则同意与日本续签英日同盟条约,使日本不再担心沙俄的报复。于是在1905年和1911年,英日又两次续签了同盟条约。 日本羽翼渐丰向“主子”动手,英国仓皇败退吞下苦果1905年
1月,日军攻陷旅顺。3月,日军占领奉天(沈阳),与俄为争夺中国领土和权益在我东北进行大规模厮杀。
9月5日,俄国战败与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12月22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同意根据日俄《朴茨茅斯和约》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租借地转让给日本,并在中国东三省增加开放城市和港口,安东和奉天之间军用铁路由日本经营,禁止修建与“满铁”平行的线路。三次英日同盟条约,不仅使得日本在远东的地位大为提高,而且成为英国的商业劲敌。尤其是在第二次英日同盟签订之后,日本利用英国的支持,一步步染指东亚大陆,不仅占领了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吞并了朝鲜,甚至不顾英国的警告,大肆排挤英国东亚大陆的商业利益,使英国在东亚大陆上的各项“特权”大受侵害。1907年英俄结成针对德奥的协约之后,以沙俄为假想敌的英日同盟已无必要。随后,英日两国又在关税问题上发生争执,特别是英国国内害怕日本借《英日同盟条约》,把英国牵入日本与美国的战争之中,故而英国舆论界要求废除英日同盟的声音越来越高。1921年,第三次英日同盟条约即将届满。因此,在年底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日同盟的存废成了列强争论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美国以及英联邦中加拿大、南非和印度的强烈反对,再加上英国此时已是帝国斜阳,在经济方面日益依靠美国,某些时候不得不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所以最后只好答应美国人的主张,用《四国条约》代替英日同盟,以体面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然而,在近20年的英日同盟保护下,日本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岛国发展成为列强不能忽视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这个曾被英国豢养的“小弟”终于向昔日的“主子”挥起了拳头,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将英国在东亚的势力赶了出去,英国人20年前搬起的石头最终砸到了自己的脚上。▲(樊繁) 1853年,英俄为争夺黑海和巴尔干爆发克里木战争;1884年沙俄吞并土库曼,直逼英属印度;1898年俄国强租中国大连旅顺;英国遂贷巨款支持日本迅速发展海军袭击旅顺俄国太平洋舰队。气急败坏的沙皇抽调波罗的海舰队绕半个地球去远东反击日本,战败耗尽国力的俄罗斯在欧洲只能向英国称臣。"旅游景观:英国:当今的一代和他们的后代子孙很幸运,因为英国长期以来在不断地收集艺术品,并将其登录造册。英国为数众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所珍藏、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文物,成为人们了解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一个举世罕见的宝库。英国的博物馆包括各主要的国家级收藏机构以及约1000个独立的博物馆,其中近800个博物馆由当地政府提供赞助。教堂众多。足球运动发达、 自然景观:巨石阵殖民扩张:"英国:当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老牌殖民国家称霸海上时,人迹罕见的北美东岸成为英国最早的殖民活动地区。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东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 。17世纪20~30年代 ,英国相继占领了西印度群岛的圣基茨等地,把这些岛屿变成种植园、贩奴基地和海盗出没之所。 在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消灭及荷兰3次对英商业战争均遭败北后,海外扩张的优势已为英国取代。1815年欧洲大陆上拿破仑的最终战败确立了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此后,英国殖民的重点遂转向东方,特别是印度。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在东方的殖民机构,1612年,该公司击败在印度的葡萄牙人,从印度莫卧儿王朝获得贸易特权。到英国在南非和东非的胜利促使罗得斯爵士和英国驻南非大使阿尔佛莱德·米尔纳(Alfred Milner)提出了在非洲建立一个“从开普到开罗”的英国殖民帝国。他们希望通过建造连接苏伊士运河和南非矿区的铁路来实现。但是由于德国对坦噶尼喀的殖民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两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间只有电报线路畅通,而铁路则无法建造。 1783年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给英国以沉重打击 。自1787年起塞拉利昂就是英国公司进行黑奴贸易的重要据点,1807年成为英国殖民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英国所占份额最大。由于法国大革命宣扬的天赋人权观念影响,加上宗教、人道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1876年时它已拥有22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地和25190万人口,到1914年增加到33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地和39350万人口,相当英本土的137倍和人口的8倍多。V.I.列宁称英国为“殖民帝国主义”。香港,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日结束)。""日本:朝鲜半岛,中国东三省和台湾!二战时短暂占领过很多东南亚国家,但那不算殖民,因为还没来得及殖就被打回原型了! 千岛群岛 () ~ 目前是俄罗斯领土小笠原群岛 (, 1968- ) ~ 目前仍是日本领土琉球群岛 (, 1972- ) ~ 目前仍是日本领土硫磺列岛 (, 1968- ) ~ 目前仍是日本领土刘公岛 () ~ 目前是中国领土台湾 () ~ 目前是中国领土关东州 (旅顺、大连,) ~ 目前是中国领土库页岛 () ~ 目前是俄罗斯领土南满铁路附属地 () ~ 目前是中国领土朝鲜 () ~ 目前分成南韩、北韩两个国家胶州湾 (青岛,2) ~ 目前是中国领土加罗林群岛 () ~ 目前是密克罗尼西亚领土马里亚纳群岛 () ~ 目前是美国领地马绍尔群岛 () ~ 目前是独立国家帛琉群岛 () ~ 目前是独立国家满洲国 () ~ 目前是中国领土香港 () ~ 目前是中国领土威克岛 () ~ 目前是美国领地关岛 () ~ 目前是美国领地吉尔伯特群岛 () ~ 即”吉里巴斯〃,目前是独立国家菲律宾 () ~ 目前是独立国家东帝汶 () ~ 目前是独立国家沙捞越 () ~ 目前是马来西亚领土新加坡 () ~ 目前是独立国家安达曼群岛 () ~ 目前是印度领土尼古巴群岛 () ~ 目前是印度领土马来亚 () ~ 目前是马来西亚领土诺鲁 () ~ 目前是独立国家荷属东印度 () ~ 即”印尼〃,目前是独立国家英属北婆罗州 () ~ 即”沙巴〃,目前是马来西亚领土汶莱 () ~ 目前是独立国家缅甸 () ~ 目前是独立国家圣诞岛 () ~ 目前是澳洲领地新东北几内亚 () ~ 目前是巴布亚纽几内亚领土阿图岛 () ~ 目前是美国领土凯斯卡岛 () ~ 目前是美国领土在华租界苏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 ()汉口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日本区 (苏州河以北,)鼓浪屿公共租界 () "文化教育:"英国:英国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财政年度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私立学校师资条件与教学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学生多为富家子弟。著名的高等学府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等。1 牛津大学 Oxford University2 剑桥大学 Cambridge University3 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 Medicine4 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5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6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7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8 杜伦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Durham9 艾克斯特大学 Exeter University10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英国教育一般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岁到5岁的幼儿园教育;第二阶段是5-11岁的小学教育;第三阶段是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16岁-18岁是中学高级班(或大学预备班),为中学至大学的过渡期;第四阶5年;第五阶段为16岁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青年和成人的职业教育(正规大学不算在内),方式有全日、半日和业余时间。学制的长短在各地、各部门、各专业均不相同。牛津大学[1](University of Oxford)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虽然牛津大学的确切创立日期仍不清楚,但其历史可大约追溯到十二世纪末,迄今约有900年。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牛津大学还是英国名校集团罗素盟校,欧洲科英布拉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LERU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员。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成立于1907年,曾是联邦大学伦敦大学的一个加盟学院。学院于2007年7月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简称帝国理工,也称伦敦帝国学院,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之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由Beatrice和Sidney Webb创建于1895年,1900年成为伦敦大学联盟的一员。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拥有独立的学位颁发权。现有学生7000人左右。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位于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市,成立于1583年,是英国第6古老的大学。""日本:日本每年的科研经费约占GDP的3.1%,位居发达国家榜首。日本学校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专2年至3年,其中小学到初中为9年义务教育。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师的地位非常高。2008年度教育预算为5兆3122亿日元,占当年预算总额的11.2%。大学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著名的国立综合大学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著名的私立大学有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日本重视社会教育,函授、夜校、广播、电视教育等较普遍。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创建于1882年,原名“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9月改为现名。庆应义塾大学是日本一所重要的私立大学,与早稻田大学并称为“日本私学双雄”。它创建于1858年,由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江户(东京旧称)的筑地铁炮州购地开办,取“兰学塾”,又名“福泽屋”。10年后,即庆应4年,正式定名为庆应大学。 它于明治5年(1872)创办,最初取名为东京师范学校,后相继发展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文理大学,战后实行新学制而改名为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东北大学是根据明治天皇敕令于1867年在日本东北地区仙台设置一所国立大学,它是继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之后日本第三个国立大学。 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1892年,23位国会议员在向国会提出的一个议案中提出,日本仅有一所东京国立大学,缺乏竞争,对办学和学生的培养都不利,建议在当时的西京-京都建一所大学,1897年议案被通过,大学得以诞生,当时定名为京都帝国大学。东京大学成立于1877年,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著名大学。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如果追溯得更远些,最早是幕府时期设置的“兰学”机构“天文方”、昌平坂学问府、种痘所历经演变而来。 "二战以后政治、经济、军事、王室、体育、旅游、内政、外交、陆、空、海、天、电子化、信息化等各个方面:不用我再费劲了吧,应该都知道。其实在现代科技手段面前,在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上,整个地球上好像除了中国,别人都混斗多年了,除了人种和地域区分之外,其他的都需要专家们想办法去出书立说赚稿费了,我等一般网民还是到此为止吧。再其次,二战以后,此二国都已大不如前,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一下了,都是些太专业的东东,不是我们普通人感兴趣的东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1804 工分:1615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历史的辉煌似乎起于造纸术,止于机械印刷术,止于机械打字机,那些易于印刷的字母啊,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不过借助于西方的信息化技术,我们已经发明创造出了激光照排,五笔字型,龙芯2号,睡狮已醒.......,不过现在讲和谐,和谐也是要实力的,我们不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1804 工分:161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67,(评论):汉字笔画清晰,没有图画式的“填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从字形看,有汗漫者有谨严者,有丽缛者有简澹者,蕴义怀情,一字一貌,如吴刚修月,了无痕迹。仅此一端,汉字足以傲视海外。更让人叫绝的是,汉字是地地道道的“活文字”(现在的汉字乃甲骨文演变的产物)。甲骨文出土的意义绝不局限于考古学,它确凿无误地向世人证明:汉字是惟一连续使用的文字;中国历史是惟一使用同一种文字书写的历史;华夏是世界上传统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不独因历史悠久,更因它占据了许多令他族垂涎三尺的“惟一”与“最”。"268,(评论):為何埃及文化會消失?這個問題真是小孩沒娘,說來說長........但可以由下列條件來思考1.二+一王朝、尤賽爾瑪瑞-麥爾亞阿蒙-拉姆西斯三世Usermaatre – meriamun - RamsesIII年代,(西元前1100左右)古埃及的天然屏障-地中海。因為海洋民族的興起而破裂,以往外族入侵方向只有西奈半島地方,埃及只需守住狹長地帶就好!而且出擊西亞無後顧之憂。如今埃及漫長的地中海海岸線門户大開,埃及窮於應付此一問題,無力再出擊西亞宣揚國威....,1.二+一王朝、尤賽爾瑪瑞-麥爾亞阿蒙-拉姆西斯三世Usermaatre – meriamun - RamsesIII 年代,(西元前1100左右)古埃及的天然屏障-地中海。因為海洋民族的興起而破裂,以往外族入侵方向只有西奈半島地方,埃及只需守住狹長地帶就好!而且出擊西亞無後顧之憂。如今埃及漫長的地中海海岸線門户大開,埃及窮於應付此一問題,無力再出擊西亞宣揚國 威....,2.拉姆西斯三世彼大祭司—赫裏賀裏Horemheb所篡奪,而且被殺!法老正統權威受到嚴重侵犯!瞬間埃及國境四分五 裂, 21、22、23、24、25、26等王朝分據尼羅河上下游,形成類似中國的[戰國年代]埃及國勢如江河日下,一去不複返……3.由於埃及本身的內亂,終於在西元前674年,引起亞述王-亞述巴尼帕Ashurbanipal,血洗古埃及,埃及千古的建設受到亞述無情嚴重的破壞。直到664BC 二十六王朝時—薩美提克王Psamtik重建埃及國號。由於埃及本土人民受到亞述無情的殘殺;造成人口銳減,為了防範亞述的再度入侵,薩美提克王由希臘招募大量傭兵與移民,以充實國力,沒想到埃及與希臘文化融合;產生另一種「科普特文化」。埃及文化本質上開始變化。4.古埃及文字的不流通。一方面古埃及人認為文字具有魔力,一般人民不可學習。另一方面,古埃及文字有三大類,「象形文字」「表音文字」「表音階文字」字形又不统一。例如「表音字元」的A就有511種書寫體,換作現代小孩誰受得了?西元391年拜占庭帝國—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e I)獨尊***,下令關閉境內其它宗教建物。在埃及境內,原本信奉古代神祗的人民已經不多了,這道命令之後,埃及文化就此完全消失。6.其它原因,人類文化由銅器時代演進至鐵器時代,而埃及本身不產鐵,埃及文化相對弱勢。努比亞地區黄金產量枯竭等等""269,(评论):我们的民族是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自然科学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历代重大科技成就(项目)在世界重大科技中所占比例为:公元前6世纪前为57.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为50%;公元前1世纪到400年为62%;401年到1000年为71%;1001年到1500年为58%。明朝以前的世界重要发明和伟大的科技成就有300多项,其中有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尽管中国进入青铜时代晚,但世界上最好的青铜器都在中国;尽管中国出现战车的时间晚,但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战车就已经发展完备了。因此有人说中国文明是个晚育但早熟的文明 "270,(评论):造纸、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过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271,(评论):拉丁字母的传播像是水中的波圈,一圈大于一圈。(一)罗马帝国时代,拉丁字母随着拉丁文而传播,这是“第一波圈”。(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民族创造出自己的拉丁化民族文字,这是“第二波圈”。(三)发现新大陆和新航线以后,西欧宗主国的拉丁化文字传到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这是“第三波圈”。(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方国家进行文化革命,废除学用不便的旧文字,创造拉丁字母的新文字,掀起一个“现代拉丁化运动”,这是“第四波圈”。(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殖民地独立,采用拉丁字母书写本国语言为正式文字,这是“第五波圈”。(六)为了“信息化”的要求,不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文字,也用拉丁字母书写,定为“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作为信息化技术符号,这是“第六波圈”。现在虽然只有尚在使用拉丁语,但是一些学术的词汇或文章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等尚使用拉丁语。 ""272,(评论):汉语言编程被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国家信息产业部考试中心总工程师沈林兴教授把它和五笔输入法、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都称之为计算机应用中的三大里程碑,且“更具革命性”,是5000年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信息革命的完美结合,其先进性、实用性及民族性诸多方面,都顺应了历史、科技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生长空间和生命力。在信息时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规模,资金和员工数量,而是信息的获取,甚至国家的经济力也取决于信息,其次才是传统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人力,土地及资本。因此,我们也就有理由说: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强权,信息就是政治。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信息建设一直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目前世界上著名的软件公司多在西方国家,而整个计算机行业领先世界的印度,其编程人员多半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可见其语言环境是多么重要。汉语编程的出现,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编程,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编程热情,从而使“计算机从娃娃抓起” 才得以变为现实。"273,(评论):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皇帝时期使用的文言文称为“古典拉丁语”(latina classica),而2-6世纪民众所使用的白话文则称为“通俗拉丁语”(sermo vulgaris)。而通俗拉丁文在中世纪又衍生出一些“罗曼语族”(包括中部罗曼语:法语、意大利语、萨丁岛方言、加泰罗尼亚;西部罗曼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与东部罗曼语:罗马尼亚语。十六世纪后西班牙与葡萄牙势力扩张到整个中南美洲,因此中南美洲又称“拉丁美洲”。274,(评论):词语是汉语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於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词语,比如“我”,类比於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词语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词语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275,(评论):汉字的高效率,体现在几千个常用字,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准确掌握这数十万词语的搭配形式和用法也成了一种负担。汉语常用词汇约为几万条,总词汇量约有百万条,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显得有些令人望而却步(英语四级不过4000个词汇),但由于大多数汉字构词法的表意性,要基本掌握并非遥不可及。因此,仅就词汇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高;相比之下,掌握同样数量外文词汇的记忆强度则要大得多。这种组词的高效率保证了汉字系统的稳定性,即词汇增加、语言发展而基础汉字基本不变。 ""276,(评论):近四百年来,西方人和华人本身都提出了很多汉字的拉丁化方案,主要包括:威妥玛式拼音(1867年)邮政式拼音(1906年)国语罗马字(1928年)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粤语拼音(1993年)通用拼音(1998年)现在,汉语拼音方案是使用最广且被联合国接受的汉字拉丁化方案。 ""277,(评论):十九 汉字的计算机处理详见中文信息处理 由于打字机键盘在设计时本身没有考虑汉字输入的问题,输入汉字往往比输入拼音文字困难。汉字没有经过中文打字机的普及,直接进入了电脑中文信息处理阶段。在电脑发明初期曾引起汉字能否适应电脑时代的问题,支持汉字拉丁化的学者甚至以此为理据。随着各种中文输入法的出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存储、输出技术得到了基本解决,大大提高了中文写作、出版、信息检索等的效率。目前中文输入法有上千种之多,主要包括表音输入和表形输入两类,也有两者兼之的。汉字的语音输入、手写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ocr)""278,(评论):二十一 汉字的将来现在简化汉字主要通行於中国大陆、新加坡和东南亚的华人社区;繁体汉字则通行於台湾、港澳和美洲的华人社区。有人相信繁体中文比较难学会书写,故此繁体中文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在另一方面,有很多文化上的保守人士认为简体中文是“不纯的”和“低劣的”汉字。但随着中国大陆政治上和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简体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繁体中文的使用似乎不大可能回复到以前的统治地位。在文化层面而言,除非中国大陆欲与台湾分离及与古代中国文化彻底脱离,否则繁体字不会完全消失。不过不管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其他地""279,(评论):其特点有三:一是以形体表意为主,兼能表音,形音结合,表现力强。二是结构规整,书写优雅,一字一音,抑扬顿挫,兼具形体美和音韵美。三是包涵的信息量大,汉字历史已有四五千年,发展演变从未间断,所涵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十分丰富。四是言简意赅,同样的内容,如果用汉语写出需一页,译成英语则要超过一页半。三、汉字形体存在形声化趋势。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更高达90%以上。"280,(评论): 有通晓多种文字的专家作过这样的比较:汉字自产生以来,共创造了50000多个字;现在大部分都“死”去了,不再被使用了。日常交往中的常用字仅1500左右,人们只要掌握4000~6000字就足以应付一切了。而英文的单词有五六十万个,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年还有1000个左右的新词被创造出来,也就是说即使是大学问家,每年都还需要再学1000个新词。但是,汉字由于具有特别的造词能力,仅仅依靠熟识字的重新组合,就可以了解掌握时代变化带来的任何新事物了,并不需要不断地重新学认新字。"281,(评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模式落后文明一般难以继承先进文明的文化或知识技术。这有价值观的差别因素。先进文明认为好的东西,落后文明并不一定认为好。也有敌视与屠杀的因素。如果是先进文明族群在斗争中,失败。一般意味着被屠杀的命运。掌握着先进文化与知识的人口被屠杀,这些知识或文化自然也跟着消失。当然,还有族群之间的隔阂,相互难以掌握的语言或知识。让落后文明学习先进文明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先进族群的被屠杀,一般意味着,先进文明的消失。""282,(评论):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伊曼努尔·沃勒斯坦曾把资本主义称作一种“文化上的耻辱”。他说:“大多数文明,尤其是中国文明一直在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西方的***文明在最为虚弱的时刻对它屈服了。”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观察点上,对“工业文明和全球贸易”即工商文明,就不应该简单地以当年一时的成败论其优劣。实际上,超越工商文明模式,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重农抑商及其“大同”理想,作为一种文明遗产,对于未来就仍有其世界意义。当然,这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283,(评论):印度文明,最早也被从欧亚大草原来的雅利安人所占领和统治,这个很早就来到的雅利安人,缺乏商业文明因素,在农业民族的废墟上过着安逸的万世不变的统治生活(种姓制度,低等级种姓就是原来的土著农业民族),因此现在的印度虽然土著民族还在,但文明早就不是原来的印度文明了。反而那强化异族统治的宗教,成了人们对印度文明的历史记忆和认同。284,(评论):世界现存超过2000种文字,使用人数千万以上的有50多种,百万以上的200多种。较大语种的使用人数占全球人数的96%,其余4%使用2000多种文字。很多最终将消亡。285,(评论):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西方文明的发展水平都高于中国。从两个文明的起点上看,当米诺斯文明修建起宏伟瑰丽的宫殿和创作出美伦美奂的壁画时,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夏朝时期,但我们的考古学家迄今所挖到的据称是夏朝的东西,其发展水平没法与米诺斯文明相比。此后四千年中,大约有二千多年西方文明的发展水平高于中国,一千多年中国的发展水平高于西方。中国高于西方的时期,主要是西方历史上的两个“黑暗时期”(Dark Ages),即公元前12—8世纪,公元5—10世纪或再往后一点。但这两个时期都是蛮族入侵,打断了西方文明的正常发展进程以至出现大倒退的时期。286,(评论):录音机,神经网络计算机,电报机.有线电话,无线电报,模拟信号,数字信号.287,(评论):计算机技术,汉字编程,c语言。"288,(评论1):拉丁语是个综合语,复杂的屈折变化体系构成了拉丁语语法的主要部分。这些变化通常使用在词尾添加后缀构成(外部屈折)或者变化词干的辅音或元音(内部屈折)。对于名词、形容词和代词,这种变化叫做“变格”(declinatio),对于动词,叫做“变位”(coniugatio)。初学者一开始就得熟记相当数量的规则,常常招致挫折。德国诗人海涅曾因不能熟记,感叹“要是罗马人得先学好拉丁文,他们大概没剩多少时间征服世界”。“拉丁”,罗马时代指广义上的意大利各民族,当时罗马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落(城市),罗马征服全意大利后,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拉丁民族。中世纪时,由于各地文化衰落,蛮族没有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因此拉丁语成为欧洲的通行语言。现代的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属于拉丁语系,德语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拉丁美洲,是指说拉丁语系语言的美洲国家,巴西、阿根廷等等。拉丁语(lingua Latina)是欧洲的一种古典语言,它属于印欧语系的诸多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1804 工分:161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01,(1850):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印刷技术不断地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科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新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的普及,使印刷迈入了向多色高速方向发展的途径。80年代,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整页拼版系统的应用,使彩色图像的复制达到了数据化、规范化,而汉字信息处理睡激光照排工艺的不断完善,使文字排版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出,表明计算机全面进入印刷领域。总之,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印刷技术也迅速的改变着面貌。202,(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后德国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印报纸用的轮转印刷机,到1900年,制造了6色轮转机。从1845年起,大约经过一个世纪,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203,(年以后,欧、美有很多人致力于打字机的发明与改进,其中以美国人肖尔斯和约斯特的设计对后来打字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几乎与此同时,曾经是肖尔斯合作者的约斯特也在一家公司的资助下研究打字机。他通过一根控制杆使同一个键能分别打出大、小写字母,这使键盘上的键一下子减少了26个。约斯特还对打字部分作了改进,使操作者能随时看到所打出的字。204,(1868):继1868年,美国雷明顿军械公司在美国市场上就推出了著名的“雷明顿牌”打字机之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一些机械制造比较发达国家也相继生产了各种品牌的打字机。当时的打字机主要是由一些缝纫机制造厂或是钢琴制造厂生产的,因此,打字机的外形还有一点缝纫机或者是钢琴的模样。最初的机械打字机包括有很多的金属零配件,包括齿轮、杠杆、螺钉、拨叉、滚筒等部件,整台机器的重量有十多公斤。经过不断的改进,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打字机的整体机械和键盘设计已经定型,制造材料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生产出了台式、便携、手动、自动"205,(年-大事记1868年夏威夷岛发生7.9级地震清朝与美国签署蒲安臣条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创立电磁学理论基础。皮埃尔·让森等人在太阳光谱中发现氦。慕尼黑工业大学成立。列夫·托尔斯泰发表《战争与和平》。1月3日——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新兴的资产阶级联合下级武士拥护明治天皇,推翻“幕府”统治,取消封建割据,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政权在日本国内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如打破封建关税壁垒、统一货币和银行制度、确立土地和农作物的买卖自由、奖""206,(年-逝世1月——赖文光,太平天国将领(出生于1827年) 8月——张宗禹,太平天国将领(出生年月不明) ""207,(1868): 1868年-大事记1868年夏威夷岛发生7.9级地震清朝与美国签署蒲安臣条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创立电磁学理论基础。皮埃尔·让森等人在太阳光谱中发现氦。慕尼黑工业大学成立。列夫·托尔斯泰发表《战争与和平》。 "208,(1868):直到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获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经营权经营,又于几年后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209,(1869): 珂罗版也是一种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国人海尔巴托于1869年发明的。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这种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来制版,能最精确的印刷名人书画、碑帖、美术作品以及古版书籍。"210,(1869):蒲安臣条约-介绍
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中国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又称《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中美续增条约》。蒲安臣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六年()任美国驻华公使,任内曾调停中外交涉事项,颇得清政府信任,成为当时第一个对 清政府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外国公使。1868年任满归国,清政府委托他访问欧美国家,疏通关系。日,他擅自越权,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W.H.西华德签订条约,共8款。蒲安臣条约-内容
①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这一规定为美国""211,(1871):德国霍亨索伦王朝(年,1871年起统治全德国)延续时间504年,杰出帝王:腓特烈大帝、(德皇)威廉一世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8霍亨索伦家族,这个欧洲历史上最幸运的世系,带着普鲁士从一块贫瘠的沙丘平原上悄悄地崛起,沿着腓特烈&#8226;威廉大选侯、腓特烈大帝、威廉一世一代又一代的辛勤足迹,实现了从大选侯到普鲁士国王到德意志皇帝的三级跳。普鲁士精神成为一个令欧洲人畏惧而钦佩的名词,尽管它使整个国家变成枯燥的军营,但毕竟在它的感召下,德国统一的千年梦想终于成为现实。"212,(1871): 英国、俄罗斯、丹麦敷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水线,全长2237海里。于1871年4月,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沿扬子江、黄浦江敷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于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213,(年 -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由于汉字由许多部首组成,结构复杂,字型繁多,一个字一个""面孔"",拍电报不直接用电码来表示。因此,采用由四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汉字的方法,简称""四码电报"", 中国汉字多达6万字,常用的汉字只有一万个, 所以用10的4次方(10,000)来表示(""四码电报""的来历)。1873年,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S·A·Viguer)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名为《电报新书》。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 ""214,(年 -中国人最早研制的电报机1873年,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与福州的王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并呈请政府自办电报。清政府拒不采纳。"215,(年,纽约一家报纸刊登了世界上最早的打字员招聘广告,声明每周工资20美元,相当于女售货员一周工资的三倍,属于高薪水平;1877年,世界上第一期打字员培训班在纽约开学,招收了8名学员,学期半年;日,在美国举办了世界上最早的打字比赛,法院速记员马加林展示了盲打技术,并以优异的成绩领走了500美元奖金,成为当时世界上打字速度最快的人。216,(1877):于1877年8月开工,同年10月11日完工,全线长95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开创了中国电信的新篇章。217,(1881):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218,(1888):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219,(年 -广州在国内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是广州。早在1899年,就在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无线电机。"220,(年,美国人鲁培尔又在逊纳费尔德的平版印刷机上加装了一个橡皮滚筒,使得印版上的图文经过橡胶滚筒再转印到纸面上,印版和纸张之间不产生直接接触,创造了一种间接平版印刷方法。221,(1911):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但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革命失败。222,(1912):商务印书馆作为当时新兴的印刷出版业,不可能完全使用手工誊写,必然有对中文打字机的需求.1912年,商务印书馆留德回国的周厚坤发明了中国第一架铅板中文打字机,但不够完善,难以投产。当时有一种日文打字机,因为日文除了平假名、片假名之外,还用了一部分汉字.当时这种日文打字机的铅字盘里就有汉字.223,(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族青年用手枪打死。8月1日,德国以沙俄拒绝停止总动员为借口向沙俄宣战,并侵入中立国比利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多,最终以同盟国集团的德、奥等国战败而结束。224,(1916):早在1916年,林语堂就对中文打字机有兴趣,日后他因研究中文打字机兴起改良传统部首检字的愿望,接连发明“汉字号码索引法”、“国音新韵检字”、“末笔检字法”等;又出任教育部“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委员,于1928年推动国民政府颁行国语罗马字拼音法,让中文可以用英文字元音译。种种努力其实是希望发明简明易用的中文打字机,让中文脱离只能书写的时代。225,(1919): 1919年商务印书馆制造了中国第一台中文打字机———“舒震东式华文打字机”,由舒震东结合日文打字机的相关技术研制而成。226,(1919):民国8年(1919年),在商务印书馆任工程师的祖父在日文打字机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舒式打字机。长辈们曾经详细给我介绍过这款中文打字机,首先在铅字盘中将汉字有规则地排列,并且将按此规则排列的汉字,印刷在浅绿色的铜版纸上,大小和排列与铅字盘中的铅字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印好的浅绿色的铜版纸,小时候在我家有好多,也被我糟蹋过好多).关键是将原来按键接出一根连杆,将上述印好字的浅绿色的铜版纸,压在玻璃板下面,放在打字机的一侧,按键连杆一直连到压着印好字的浅绿色的铜版纸的玻璃板上方,连杆下方有根针,可以用来对着玻璃板选227,(年,商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中文打字机——“舒震东式华文打字机”。228,(1921):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1921年,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是第二个“日不落帝国”。229,(年 -沈阳开始建设远程无线电台230,(年,拜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当时人们也没有料到她会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231,(年初的商务印书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谁也未曾想到灾难会突然降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袭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次日上午,日军飞机轰炸商务,位于宝山路的总管理处、编译所、四个印刷厂、仓库、尚公小学等皆中弹起火,全部焚毁。2月1日,日本浪人又潜入未被殃及的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纵火,全部藏书化为灰烬。是时,浓烟遮蔽上海半空,纸灰飘飞十里之外,火熄灭后,纸灰没膝,五层大楼成了空壳,其状惨不忍睹。据统计,商务印书馆资产损失1630万元以上,占总资产的80%。最令人痛惜的是东方图书馆的全部藏书46万册,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种,共35000多册;全国最为齐备的各地方志2600多种,共25000册,悉数烧毁,当时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价值连城的善本孤本图书从此绝迹人寰,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劫难。有学者认为:火烧圆明园和商务印书馆被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确有道理。232,(1939):普遍持有欧洲中心观的学者认为二战从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在二战期间德国的科技无疑走在全世界的最前边,美国在大西洋的保护下全力和德国挣相锋,也只能望其项背。二战开战时,德国冲锋枪,战斗机,坦克都是同期最先进的。美国在那场“坦克大决战”之前还没搞清坦克的发展方向。诺曼底登陆后,美国人也不太明白坦克歼击车到底是做什么用。苏联是在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来压制德国的单位优势。233,(1946):
林语堂的打字机一直到1946年5月才完成,高9英寸,宽14英寸,深18英寸,64个键盘取代商务机器的庞大字库,储存7000字。但由于当时中国处于战火中,没有人愿意出资大量生产,他的发明还是没能派上大用场。234,(年在纽约发明成功时,这部所费不赀、大多数零件都要依赖手工打造的机器,造价十二万美元。林语堂在发布会上骄傲地说:“这是我送给中国人的礼物。”虽然当年这是最轻巧简便、不学即能操作的中文打字机,但现实中,却因中国内乱未能立即授权生产推广;加上林语堂未假手他人,整个研发费用一手包办,这项发明让他濒临破产。直至1951年林语堂才顺利地将打字机专利出售给默根索拉排字机公司,翌年取得美国专利局批准专利,但因造价过于昂贵,仍未大量生产。235,(1947):有鑑於那個時代的中文檢字技術不夠發達,學術界普遍不滿意康熙字典之部首檢字法,乃傾家盪產全心研究中文檢字法則,歷經「漢字索引制」、「漢字號碼索引法」、「國音新韻檢字」、「末筆檢字法」、「上下形檢字法」等,終在1947年,發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1952年获美国专利;「上下形檢字法」後來也用於《當代林語堂漢英詞典》,並曾授權給神通電腦公司作為其中文電腦之輸入法,神通稱其為「簡易輸入法」。236,(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37,(1950):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238,(1956):中国大陆於1956年公布整理异体字表,废除了大量异体字,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恢复了部份异体字。如“於”曾被当作“于”的异体字废除掉,但在1988年发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又恢复成为规范字。另外,不同地区对异体字的取舍有所不同,例如:韩国就以汉字各种异体字中最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娃娃屋木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