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杀无眼,黑先如何对杀取胜?

围棋常用对杀技巧——有眼杀无眼(动态图)
围棋常用对杀技巧——有眼杀无眼(动态图)
第三章 对杀技巧---141(黑先)失败图黑1不好,白2扑正确,黑3提白4打,黑不能(白2位处)接做眼,黑5只好紧气,白6提劫。形成打劫,黑棋失败。正解图 1黑1好棋,走完后。黑棋有公气(△处)3口、内气(○处)1口,白棋有外气(×处)3口。黑棋有眼,白棋无眼,公气属于黑棋。黑3+1、白3,黑棋多一气,对杀黑胜。正解图 2黑1正确、白2至黑5,形成有眼杀无眼对杀黑胜。围棋趣味吃子动态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从事NBA工作10年,写有温度的篮球文字
作者最新文章北京快乐围棋培训中心
参 考 资 料
…………………………………………………………………………………………………………………………………………………………………
围 棋 拍 手 歌
□ 韩 载 鸣
你拍一,我拍一,大家都爱学围棋。
   你拍二,我拍二,开局不能排成串(注)。
你拍三,我拍三,逢碰必走长或扳。
你拍四,我拍四,断点补上不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七子沿边活也苦。
你拍六,我拍六,棋被封头最难受。
你拍七,我拍七,金角银边草肚皮。
你拍八,我拍八,随手下棋是傻瓜。
你拍九,我拍九,弃子也要争先手。
你拍十,我拍十,双先官子不能迟。
注:“串”读成“串儿”,例如“羊肉串儿”。
  □ 本歌谣系作者于1999年创作,先后登载在《中国围棋报》、《汪见虹围棋教材》和《围棋少年》杂志上,已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受到小朋友的热烈欢迎。
………………………………………………………………………………………………………………………………………………………
围 棋 教 你 正 视 挫
  世上能使头脑聪明的方法有很多,但对青少年的智能开发来说,却没有哪个项目能比得上围棋。
  围棋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说起来,围棋朴素又简单。围棋的棋盘,只有经纬线条;围棋的棋子,也只有黑白两色;就连围棋的下法也很容易――
两人对坐,分执黑白,在棋盘上一人一手,轮流落子,以占地多者为胜。然而,正是这极其简单、朴素的围棋,却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变化以及丰富的相克相生、相维相制的世间哲理。
培 养 独 立 性 格
  “2002年我国首次大规模独生子女人格调查发现,6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学习动机扭曲,8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倾向等人格缺陷。
  从20世纪开始,独生子女已成为具有世界性的社会现象。美国儿童心理学家G?S霍尔研究认为,独生子女的问题不是由于“独生”造成,而是由于教育造成。独生子女的特点决定于独生环境。如果独生环境使子女受到过分的照顾和保护,就会使儿童缺乏独立性、缺少经验、体弱或营养过剩、偏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孤独或早熟等”(孙云晓、卜卫:《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培养独立意识的方法虽有不少,但对青少年进行围棋教育却是最为简捷、最为有效的。孩子从开始接触围棋起,就必须独立地面对棋盘和棋子,独立地面对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和各种复杂的局面,独立地面对各式各样的对手和比赛。围棋使孩子真正地离开家长的意识和干预,使孩子真正地完全依靠自己,独立地去做一件事。尤其是围棋比赛,比如地区级的大型比赛或是定、升段赛,气氛紧张而严肃,家长、教练都被拒之门外,孩子开始切身体会到真正的生活全要靠自己去面对。虽然小棋手会受到胜负的磨炼,但围棋教育对孩子独立意识方面的培养,却使其终生受益。
锻 炼 注 意 力
  社会风气的浮躁,使得一些孩子也变得浮躁起来,连看电视都是手握遥控器一通乱按。奔腾着的河流再干净也无法见底,水只有平静下来,才能清澈见底。人的心情、人的思想像水一样,只有冷静下来思路才会清晰、想的才会深远,记忆才会像在白纸上做画一样清晰可见。
  围棋是一种竞技,要分胜负,所以在对局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人是要输棋的。学围棋的人都不愿意输棋,所以就不能浮躁,在下棋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克制浮躁。因此可以说,学围棋的过程本身就是锻炼注意力的过程。一盘棋约需200多手,下围棋的人要集中精力较长时间,这样一成为习惯,再进行学习或做其它事情就都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围棋的最高境界入神,指的就是专心、投入的程度。不管学什么,在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学进去、入进去,这对人的学习成绩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学围棋可以增加人的定力,其实就是指的增加这种相对静止学习状态的时间。
经 受 挫 折 感
  顺利和成功是人们所追求的,但人们更多感觉到的却是失败和挫折。“人的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是从挫折中磨练出来的”(智海:《素质教育面面观》)。心理素质差已成为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实际上,逆境出人才,经过挫折的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生存力和竞争力。这也是许多专家提倡挫折教育的原因。然而,众多家长对挫折教育却望而却步,究其因,是怕过分的挫折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其实,对青少年进行的围棋教育,可以彻底打消这些家长的顾虑,围棋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从一开始接触围棋,无论是吃子练习还是对局,小棋手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胜负世界中,接受胜负的煎熬与考验,既有胜利的欢欣,又有失败的痛苦,而且失败要远远多于胜利。应该说。围棋给孩子带来的挫折,是代价最小的挫折,但是对孩子的锻炼却一点儿都不少。
  一个人,最好在孩提时代就锻炼得能够接受失败,否则将无法养成持之以恒的性格。爱迪生为找一根灯丝失败过1000次,索尔克为了找到脊髓灰质炎疫苗,98%的时间都花在不成功实验上。无数的实践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关键是如何面对失败。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孩子要想成功,必须学会接受失败,感觉痛苦,然后不断努力直至成功来临,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回避。失败和痛苦感是构成最终成功和喜悦的基本元素”(马丁?塞利格曼:《乐观儿童》)。一个人如果6岁开始学围棋,即使算成3天只下一盘棋,到30岁时也会在胜负世界中奋斗了3000多盘,这种身经百战锻炼出来的心理承受力,是没有接受过围棋教育的人无法与之相比的。围棋教育至少使青少年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不管多么痛苦,都要面对现实;迎着失败努力,胜利就会不远。
养 成 规 则 意 识
  围棋充满着人生哲理,棋手的贪、怯、骄、怠、躁、偏、狭等弱点,均能在棋局中暴露无疑。而棋手的沉着、勇敢、果断、多思、谨慎、不骄、不躁等良好品质,也必然在棋局上充分体现。
  从增进道德素质的角度讲,围棋教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培养人的公平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1999年3月,韩国多家媒体上登载了韩国棋院、韩国全国围棋教室协会联合发表的文章《不景气中的精式教育》,提倡在全国开展围棋教育。自从韩国在曹薰铉1990年夺得应氏杯围棋世界冠军而掀起围棋热以来,韩国的围棋人口已达到1200万,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4以上(《不景气中的精式教育》)。这与我国围棋人口只占城镇人口的1.9%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我国武汉市的一项历时三年“九五”科教规划重点研究课题表明,中小学生学围棋,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专家指出,一些中小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根子并非智力因素,而是情绪因素。而围棋作为一项智力竞技“游戏”,对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韩载鸣,国家一级围棋教师,5段棋手,曾任中国围棋协会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现任朝阳区棋牌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快乐围棋培训中心法人代表、《阶梯围棋步步高》全国围棋教师培训班专职讲师。
                ( 原载: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财富周刊日第7版 )
…………………………………………………………………………………………………………………………………………………………
             
          幼 儿 上 学 习 班 的 烦 恼
  开学了,各种各样的暑期培训班刚刚结束,新学期的兴趣班、学习班又开始招生。笔者的身边,几位妈妈不约而同提出了上学习班的问题,其中三个方面还真具有典型性。一番不要强迫孩子上学习班的讨论之后,一位爸爸犹疑:“你说的对,但是……”那好,不讲大道理,就听听一些过来人怎么说吧。
                        上学习班不是必须
  在一次家长读书会上,幼儿教育专家小巫讲了自己和儿子sam的故事。5岁的sam很喜欢画画,作品数量丰富,妈妈就挑了几张拿到画廊去装裱。画廊的老师傅看到了很惊讶,说sam的画很有神韵,有大师的风范,应该好好培养一下。sam的姥爷听了,就问小巫要不要送sam去培训班。小巫半开玩笑地回答:“sam已经有大师的风范了,毕加索、马蒂斯穷其一生都想画成我儿子那样,我怎么能再把他送到一个小学美术老师那里,让他成为一个不入流的工匠呢?sam喜欢画,那就随便画,我不打算把他朝着美术大师培养,他一不留神成了美术大师,那不是我能控制得了的。”小巫出版的第一和第二本教育专著的名字分别是《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很好地说明了她的态度。
  北京××小学副校长李明新女儿今年6岁,他态度相同:“我没有给孩子报学习班,女儿喜欢画,一有时间我就带她出去,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让她自己去观察体会,让她按自己的喜好去画。很多家长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孩子学这学那,我非常反对。”
               
                      孩子要放弃,怎么办
  明明妈因为另一个原因发愁,4岁的女儿前些日子去亲戚家,看到小表姐弹钢琴,非常羡慕,回家后吵着也要买钢琴找老师学习。妈妈当然想让孩子学琴,但是又担心孩子没常性,学上一年半载就要放弃,那时该怎么办呢?
道理很简单,强迫4、5岁的孩子学习一样东西,不仅破坏了孩子的兴趣,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当孩子被迫坐在那里时,又不愿意听讲,很可能开始胡思乱想,造成将来上小学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李明新遇到了相同的事情,当孩子学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兴趣时,就放弃了。李树新没有强迫孩子,放弃就放弃了。小巫的sam喜欢上而后又放弃的是架子鼓,小巫态度豁达,她讲,因为大脑的发育水平,6岁前的孩子这样表现是正常的,当妈妈的要有心理准备,不妨在购买乐器时挑选便宜一点的,如果孩子上小学之后还能坚持,再买好的也不迟。
  晾晾妈看到了一个朋友的情况,很受启发。朋友的孩子在4、5岁时学了一段时间的萨克斯,后来没有坚持学。上了小学以后,突然又有兴趣了,向妈妈提出报班接着学。妈妈说,我给你半个学期的时间考虑,不要三分钟热情,如果下学期你还是想学,那么就要坚持下去。结果孩子接受了妈妈的意见,后来坚持了他的音乐学习。晾晾妈总结说:“其实有时孩子虽然放弃了学习,但可能留下了一个契机。家长处理得好,孩子就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要求孩子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做到坚持呢?小巫认为,人的大脑皮层要到12岁左右才能成熟,那时再要求孩子坚持,才是比较符合客观规律的做法。
                     办学习班应该懂点儿童心理
  小南5岁了,妈妈给她报了一个舞蹈班,是一个著名的歌舞团开办的。小南开始很感兴趣,但是不久,舞蹈班给孩子们做了一个综合测评,得分高的孩子在前排跳舞,得分低的孩子只能分在后排。站在后面,小南感到老师的态度不公正,向妈妈表示不想再去跳舞班了。这个舞蹈班无疑是把自己歌舞团的管理办法复制到了孩子身上,这个机制管理成人可能会激励他们的上进心,但是却破坏了孩子舞蹈学习本身的乐趣。所以办学习班不懂一点儿童心理,还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韩载鸣是全国一级围棋教师,拥有多年教授儿童围棋的经验。他说:“我教孩子学围棋,决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掌握围棋技巧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实践证明,孩子非智力的因素的成长其实更有意义。例如心理承受能力、遵守规则的意识、与人交往的能力、健康人格的培养等等,这才是学围棋的更大的目的。”他说,既然教儿童,就要注意儿童心理状况,上课时孩子的注意力往往不能超过15分钟,所以他自己在授课时每讲一个知识点,就让孩子放松一下――教一会儿儿歌,或者讲一个和围棋有关的小故事,乃至讲一些著名的成语故事,然后再讲下一个围棋知识点,逐渐增加孩子专注的时间。上课不让孩子死板地听,把围棋知识和孩子能了解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增加趣味性;注意互动,鼓励孩子举手发言,尤其是那些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下围棋会有输有赢,有些孩子心理素质差,输了棋就不高兴,甚至不想学了,他联系家长一起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自己和孩子对弈,不露痕迹地故意让孩子吃到一些棋子;在孩子能听到的地方,有意识地向别人夸耀孩子某一步棋走得特别好。他的培训中心就以“快乐围棋”命名,很受孩子们喜欢。 (雅雅)
                              ( 原载日《当代家庭教育报》 )
─────────────────────────────────────────────────────────
─────────────────────────────────────────────────────────
 《围棋少年》杂志发表的“快乐围棋专栏”部分稿件 
                                     作 者: 韩 载 鸣
…………………………………………………………………………………………………………………………………………………………
【听故事,学围棋】
               娜 娜 和 彤 彤
  娜娜和彤彤住在同一座楼上。
  娜娜的妈妈做饭时发现酱油不够用,就给了娜娜10块钱,叫她赶紧到楼下的商店去买。娜娜蹦蹦跳跳地来到商店,看着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却怎么也想不起该买什么东西了。只好又回到家里问妈妈。问清后再次来到商店,却发觉自己把钱又忘在了家里。直到她第三次跑到商店,才完成了买一瓶酱油的任务。娜娜的妈妈无可奈何地批评她说:“你这个糊涂孩子呀,可真耽误事!”
  彤彤的妈妈做饭时也发现酱油不够用了,同样给了彤彤10块钱,叫她去商店买。彤彤一溜儿小跑来到商店,买完酱油后见钱还有富裕,想起帮妈妈收拾厨房时发现白糖和盐都不太多了,就又买了一袋白糖和一袋盐。回到家里后,妈妈高兴地表扬她说:“彤彤真是妈妈的好帮手”!
〖小评论〗
  两个小朋友,要完成的任务是一样的,但是娜娜为买一瓶酱油,跑了三趟商店,我们说她办事的效率很低。而彤彤只跑了一趟商店,就买回了酱油、盐和白糖三件东西,当然她的办事效率就高多了。我们把棋子下在棋盘上,也相当于派这些棋子去办事。办什么事呢?就是在棋盘上尽可能多地围地盘,当然这也就需要每一个棋子都尽可能达到高效率。而双打吃,就是一种高效率的吃子方法。
      
    图1               图2              图3 
请看图1,现在三个黑子和三个白子互相纠缠、依靠在棋盘上,轮黑棋下,下在哪里效率最高呢?黑棋如按图2的下法,显然吃不到白棋的棋子;即使黑1打在A位,白棋也会在2位接住,还是吃不到白子。黑棋正确的下法应如图3,黑在1位断打,白▲位的两个棋子都被打吃,无论A还是B,黑棋总能得到一个。也就是说白棋一定有一个棋子会被吃掉。黑1这种高效率的吃子方法,就是“双打吃”,也称作“双打”。双打吃的要领有两个:第一,要打在对方棋子要害的断点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断在腰上”;第二,要使对方两块棋都被打吃。
【小歌谣】
  双打吃,效率高,找出要害断在腰;
  两块敌子同被打,总有一块要糟糕。
&                                (登载于《围棋少年》2007年11月第3期)
…………………………………………………………………………………………………………………………………………………………
【听故事,学围棋】
                 智 灭 群 狼
  一个小山村被一群狼所困扰。这群狼有七、八只,经常窜到村子里把人们养的猪、羊等牲畜咬死后吃掉。村民们挖陷阱、埋夹子、养狗、在墙上画白圈……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无济于事。这群狼既残忍又狡猾,几乎没有一家没被祸害过,人们恨透了它们。
  有一天,一位村民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老爷爷。村民们纷纷跑来诉苦,老猎人就与大家商量好了一个消灭群狼的办法,然后便去分头准备。
  天渐渐黑了,这群狼又出现在村外,一双双狼眼闪着阴森森的绿光,晃来晃去。它们早已发现村子里的场院上,竟拴着一只又肥又嫩的小羊羔!它们虽然馋得直流口水,但却非常警惕,在村口静静地观察着,就是不进村。
  过了一会儿,一只瘦狼在头狼的示意下小心地踅进了村子,在嗦嗦发抖的小羊羔附近的地面上仔细地嗅了一会儿,又颠颠儿地跑回了狼群处。几只狼交头接耳,似乎在商量什么。接着,狼群由头狼也就是那只最强壮的大公狼带头,默契地走成一队,悄没声息地跑到了场院。这群狼却并不急着吃羊,而是围着场院转圈。足足转了三、四圈,又在离开小羊不远的地方围坐了下来,虎视眈眈地盯着那只不停咩咩叫的小羊。终于,头狼发出了一声低吼,群狼一齐迫不及待地扑了上去。
  正当群狼撕扯争夺那只可怜的小羊羔时,忽然,在寂静的黑夜里传出一声震耳的锣响,村外四面八方霎时点起了火把,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恶狼一看不妙,纷纷想夺路逃走,但已经来不及了。黑压压的人群晃动着火把、呐喊着向狼逼近,火把组成的火海把这几只狼团团包围了起来。人们端着猎枪,举着猎叉,还有一些勇猛的猎犬,一起向狼群围逼过来。几只恶狼吓得直抖,早已没有了平时的威风,团缩在一起,互相挤成了一个肉疙瘩。猎人老爷爷一声令下,猎人们同时瞄准开枪,残忍的大灰狼全都被打死了。
    图1              图2              图3
〖小评论〗
  围棋中有一种叫做“滚打包收”的战术手段,与老猎人智灭群狼的方法很像。就是先以一颗棋子作为弃子,就像是人们喂给狼的那只小羊羔。然后把贪吃这颗弃子的对方棋子全部包围起来,把它打成一个死疙瘩,最后全都吃掉。  
      
       图4                 图5  
请看图1,这是白棋在黑星位内点三三形成的常见图形。现在白仗恃有▲位一子的接应,径在1位断,看似凶猛。但图2中黑先打后枷的手法很精彩,滚打白棋做好了准备。白棋想以图3中1、3的手段冲出黑棋的封锁,但黑棋主动弃掉△位一子,在4位堵住出口打吃白棋三子。当白棋如图4被迫吃掉黑△一子时,遭到黑棋在2位的无情滚打,白棋即使粘住,也已变成“缩头笨乌龟”难逃黑4的包围。  
其实“滚打”不一定“包收”,但依然是一种严厉的战术手段,如图5,白棋被滚打成了愚形,黑可在A位继续攻击。
【小歌谣】
   滚打包收不吃亏,弃子断打滚着追;
   对方大棋团成饼,像个缩头笨乌龟。
 ~~~~~~~~~~~~~~~~~~~~~~~~~~~~~~~~~~~~~~~~~~~~~~~~~~~~~~~
     围棋布局口诀   (韩载鸣)
  占一挂二大场三, 慎选打入与拆拦,  高低配合协调好, 急所走在大场前。
  本手补强后为先, 成型走四分投三,  及时侵消敌厚势, 互围须抢天王山。
&                          (登载于《围棋少年》2007年12月第4期)
…………………………………………………………………………………………………………………………………………………………………
【听故事,学围棋】
               虎 口 拔 牙
动物园里有只大老虎得了牙病,一颗坏牙齿急需拔掉。牙疼害得它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再不治眼看着就要出大问题。动物园里虽有专门给动物治病的兽医,但要在虎口里拔牙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保安全,必须先对老虎进行全身麻醉。但动物园里专门用来麻醉大型猛兽的麻醉器械又恰巧坏了,这可真急坏了动物园的员工们。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饲养员小张想出了一个办法,大家一听,觉得很不错。于是找来一只准备专门喂老虎的小公鸡,在它的嗉子里注射了适量的麻醉剂,然后把它扔进了虎笼子里。老虎饿了好几天了,见到一只活鸡,立即扑过去,把它三口两口就吞进了肚子。
  不一会,鸡嗉子里的麻药在老虎肚子里开始发挥作用,老虎迷迷糊糊地晕了过去。人们见老虎被麻醉了,就进入虎笼,把它抬起来放在一副特制的担架上,用带子绑好,又掰开它的嘴巴,用一个小铁架子撑住。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牙医开始给老虎治牙。病牙被拔除了,老虎的病也就治好了。人们立即把老虎从担架上抬下来,一切恢复原状。两个小时后,老虎醒了,站起身抖抖毛,啊,牙不疼了,老虎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小评论〗
  人们要在虎口拔牙,就先将含有麻醉剂的小鸡送入虎口,老虎吞食了这只鸡,后面的事就由不得它了,只好听人摆布。围棋中的“扑”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一子扑入虎口,逼迫对方去吃,对方吃后即自紧一气,然后或倒扑,或打吃甚至打成接不归,扑的方法真是挺厉害。
【小歌谣】
   扑是投子进虎口,逼着对方去动手;
   对方一吃紧一气,追杀倒扑任我走。
     图1             图2              图3
  把棋子主动投入对方虎口,逼迫对方去吃,从而达到紧气的目的,称为“扑”。对方如提吃了扑入的棋子,可再把对方若干棋子反提吃掉的,即称为“倒扑”,也叫“倒提”,俗称“倒包”。我们来看图1,黑棋△位的8个子分成两块被白棋团团围
住,各自只有两口气,黑棋如何突围呢?大家可能会说这个问题未免太简单了点,黑棋只要在星位的黑点上提吃白3子不就行了吗?
  说得当然不错,不过这个棋形的原来面目是图2,黑棋必须设法吃掉白▲两子才能突围。黑走A位行吗?显然不行,白棋在B位接住的话,黑棋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正解是图3,黑1扑入对方的虎口,当白2提吃掉黑1时,棋形已恢复成了图1,黑再在1位提掉白3子,这就是倒扑了。
  扑是围棋中最重要的战术手段之一。
【术语图解】
接不归: 围棋中被追杀、打吃后接不回去的棋形,称为“接不归”。归,就是返回的意思。     
     图4                 图5          图6
  请看图4,黑棋被包围住的7个子只剩下两口气,似乎很危险。其实不然, 因为白棋的棋形中有两个断点,黑棋只要如图在1位打吃,白棋的6个子就无法在A位接回,成为接不归。白棋如果强行接,黑棋会在B位提,白棋死得更多。
  接不归经常与扑组合使用,如图5,黑棋不吃掉白▲4子就会崩溃,但如何才能吃掉呢?图6中黑1先扑是正确的,白2提,黑3把白棋打成了接不归。
【小歌谣】
   抓住断点连续追,对方变成接不归;
   如果强行往回接,死得更多棋更亏。
                            (登载于《围棋少年》2008年1月第5期)
……………………………………………………………………………………………………………………………………………………………
【听故事,学围棋】
                王 七 撞 墙
  《聊斋志异》里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崂山脚下住着个叫王七的人,好吃懒做,每天太阳晒到屁股上都不愿起来。他家里很穷,因为受不了妻子整日的唠叨和埋怨,王七决定到崂山上去拜师学艺。
  王七爬上崂山,在一座道观前见到一位正在打坐的老道。王七见老道神清气爽、鹤发童颜,认定是神仙,就要求拜他为师。
老道的弟子很多,每天都要参加打柴等劳作,天不亮就起床,非常辛苦。王七不堪忍受,一度想拜别老道回家。但发现老道确实法力无边,能用一个普通的小酒壶倒出不尽的美酒,能把一张剪成圆形的纸片变成发光的月亮,还能用一支筷子变成一个婀娜多姿的嫦娥仙女……就又坚持了几天。
  但是最后王七还是坚持不住了,终于去向老道告别回家。临走时跪在地上不起来,一再要求老道传授他一些法术。老道问他想学什么法术,他想来想去,就要求老道把神奇的穿墙术教给他。老道笑着答应了,就教给他一句八个字的口诀。王七念完口诀,犹犹豫豫地踅到墙边,却不敢穿墙。老道说:“这样你永远都穿不过去。念完口诀你要低头闭眼猛跑,不能犹豫!”王七一拍大腿,说了一声“豁出去了!”默念口诀,咬牙闭眼,低头猛跑,居然真的到了墙外!再看墙壁,完好无损。再试一遍,又回到了墙内。王七喜出望外。但道士警告他:“学了法术,心术要正,否则会不灵验的。”王七应诺而去。
  到了家里,王七向妻子炫耀,妻子不仅不信还讥讽他,他就决定到正好不在家的隔壁刘奶奶家偷些东西。王七念完口诀,向着墙壁闭眼猛跑,只听一声巨响,他已躺在了地上,脑门上鼓起了一个馒头一样大的包。
〖小评论〗
  这则令人发笑的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好吃懒做而又心术不正的人最后必然碰壁的道理,但王七撞墙的描写却颇有些像棋子的“撞墙”。王七的脑袋撞在墙上会鼓起“馒头大的包”,而棋子与对方做“撞墙”式的交换,其滋味应该也差不多。
    图1         图2          图3         图4
  有断点的棋就如同有病的人一样,要特别注意,因为一旦被对方断开,就可能发生危险。而及时连接起来,就会变得强大。图1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图形,A位是双方共同的断点,不管轮到谁先走,当然都会抢先在1位接起来,而对方的棋子却如同撞在“墙”上。
  图3中的黑1冲,就是我们说的“撞墙”式的交换。图3交换完后,黑棋什么也没得到,不仅自己的气被撞紧,而且出现了如图4所示的被冲断的险情。
      图5           图6            图7 
  图5中黑在△位挡时,白应在A位补一手。现在白棋没有补,黑有什么手段呢?图6中黑1冲,白2必挡,黑棋无异于撞墙。因为这一冲,把图7中黑1跨、黑3~7取得强大外势的机会白白浪费掉了,实在可惜!
【小歌谣】
   棋有断点要注意,连接起来可长气;
   对方子多气又长,自己被断会撞墙。
                             (登载于《围棋少年》2008年2月第2期)
……………………………………………………………………………………………………………………………………………………………
【听故事,学围棋】
                老 鼠 偷 油
  今年是鼠年,鼠年是十二生肖之首,所以历来被人们认定是大吉大利的年份。而一些卡通小老鼠的形象,如《米老鼠与唐老鸭》中的米奇和《猫和老鼠》中的杰里,都以其聪明、顽皮和特别的可爱,受到小朋友的青睐。
  其实,我国古代就有了“老鼠偷油”的小故事和以“老鼠偷油”命名的围棋着法。
  有两只聪明的小老鼠,姐姐叫吉吉,弟弟叫祥祥。一天,她们发现桌子上有一个装着香油的油篓子,里面飘出诱人的香味。这个油篓虽然被主人忘了盖上盖子,但对两个鼠宝宝来说,还是太大了一点儿。她们能爬到油篓子口的边檐处,但却够不到油面。如果冒险向下伸头去够,就有掉进油篓里被淹死的危险。
  两个小家伙小心翼翼地试了几次,都不成功,便坐在油篓子旁边想办法。
  祥祥说:“如果我们的身体能长得从头到尾巴尖儿那么长就好了,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喝到香油!”听了这句话,吉吉姐姐的眼睛一亮,说了声:“我来试试!”就爬到了油篓口。只见它脸朝着油篓外边,趴在油篓子口上,四只小爪紧紧抓住油篓边檐,然后把细长的尾巴伸进香油里,扭动着小屁股,用尾巴使劲儿搅动,把香油搅起了一个小漩涡。吉吉对弟弟叫道:“快做好准备,张开嘴巴”!祥祥明白了吉吉的意思,用两只前爪扶住油篓,两只后爪站在桌子上,身子直立起来,向上张开嘴巴。吉吉迅速把饱蘸香油的尾巴提出,香油像一串珠子一样滴下来,祥祥张大嘴巴,接了个正着。吉吉一连用尾巴提了好几次香油,眼看着祥祥的小肚皮都撑得鼓起来了。
  祥祥喝饱了,并没有跑掉,而是学着吉吉的样子,也爬到油篓口,用尾巴向外提香油。这次该轮到吉吉喝了。直到两只小老鼠都喝得鼓起了小肚子,才心满意足地走掉。
〖小评论〗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两只小老鼠配合起来,不仅可以巧妙地偷香油,还能偷鸡蛋……。人们在惊讶老鼠的聪明的同时,还把围棋中一种特定的钻进对方阵地,消灭对方棋子或破坏对方阵地的着法,称作“老鼠偷油”。
图1            图2             图3
  请记住图1这个棋形,这就是典型的“老鼠偷油”原形。在这个棋形中,黑棋先走,似乎很难杀掉白棋,其实只要发现图2中黑1这个点,情况就不一样了。黑1犹如一只狡黠的小老鼠,找到了能偷到油的关键,一旦从2位退出来,白棋当然死定。白棋如果在2位挡住,黑棋又有3位小尖的连续手筋,如同两只配合默契的小老鼠,让大块白棋就范。
  图4              图5              图6
  我们再来看图3,轮黑下,能杀掉白棋吗?黑1按图4的下法,直接打吃白一子,白4后无法净杀白棋。图5中白棋的“点方”是好棋,黑1、3、5一气呵成,使用的依然是“老鼠偷油”方法。图6是一道对杀题,被包围的四个黑子要想脱离危险, 必须设法消灭三个白子。图中黑1托是手筋,白2接后黑5小尖,又是“老鼠偷油”,以下白A则黑B,白C则黑D,黑杀白成定局。 
【小歌谣】
   小老鼠、往里钻,
   退不出来走小尖。
                                (登载于《围棋少年》2008年3月第3期)
……………………………………………………………………………………………………………………………………………………………
【听故事,学围棋】
             小白龙“有眼杀瞎”灭驴头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活跃着一支令日本鬼子心惊胆战的八路军游击队,队长叫白广化。由于白广化自幼习武,志勇双全,带领游击队与鬼子进行斗争时英勇果断、神出鬼没,令敌人防不胜防,被抗日军民誉为“小白龙”。
  鬼子军队中有一个灭绝人性的军曹叫桑原。这个家伙杀死了许多善良无辜的中国老百姓。老百姓都恨透了他。由于他的脸又长又丑,人们都憎恶地叫他“驴头鬼子”。
  小白龙发誓要亲手除掉这个杀人魔王。
  一次,日本鬼子一个中队进村扫荡,小白龙掩护游击队撤退,左脑门被子弹划伤,用布包扎了伤口,也不得不暂时包上左眼。小白龙一个人躲在青纱帐(玉米地)里用一只右眼观察敌情。发现大股敌人都已退去,只有一个鬼子还趴在一家老百姓的鸡窝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地捉鸡。小白龙提起刺刀枪悄悄地绕到鬼子必经的房子后边。这时,那个鬼子终于捉到了那只拼命躲藏的老母鸡,一边擦脸上的鸡屎,一边对着还在挣扎的老母鸡哈哈大笑。
  当小白龙犹如天神从天而降,堵住鬼子的归路时,那个鬼子才惊惶失措地仍掉老母鸡,哇呀呀怪叫着端起刺刀枪。真是冤家路窄,小白龙这时也才发现,面前的日本兵正是那个双手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驴头鬼子!
  这是一次真正的较量。一身邪恶而善于拼刺的日本军曹面对着凛然正气而武功高强的游击队长。几个回合之后,驴头军曹拼命地连续刺杀,却被小白龙巧妙躲闪并一刀划瞎了鬼子的左眼。驴头鬼子疼得直学鬼叫,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小白龙的刺刀犹如一道闪电,又划烂了驴头的右眼。驴头鬼子只觉眼前一片血红,什么也看不清了,自知不好,便“巴嘎、巴嘎”地怪叫着用刺刀乱捅乱戳。
  小白龙看得明白,不慌不忙,轻轻地绕到驴头鬼子背后,怀着刻骨的民族仇恨,一个千钧之力的突刺刺,一刀结束了这个恶惯满盈的侵略者的狗命。
〖小评论〗
  在这段小白龙“有眼杀瞎”灭驴头的故事中,游击队长小白龙虽然因伤只能露出一只右眼,但日本军曹驴头鬼子的两只眼都被划瞎了。一只好眼对付两只瞎眼足够了,瞎眼的肯定不行。
  有意思的是这种“有眼杀瞎”的情形,在围棋中也经常出现,这就是围棋中的“有眼杀无眼”,也叫做“眼杀”。
          
       
图1                    图2
请看图1,黑白对杀,黑有3气而白有4气,黑先动手,能够杀白吗??黑如图2简单收气明显不行。
         
       图3                     图4 
  黑如图3在1位打吃似乎好一些,但白2后成为缓气劫,黑棋还是失败。黑如图4在1位做一只眼是好棋,白棋无法入气,即使在2位接住,黑3后白棋永远不能杀黑,而黑可在A位接后杀白。这种外气相差不多的对杀,能做出一只眼的一方可杀掉无眼的一方,这就是围棋中的“有眼杀无眼”。
     图5             图6              图7
  我们再来看图5,还是对杀,黑三子只有3气,而白四子有5气,黑先走还能杀白吗?按图6的下法只能走成打劫,而按图7黑在1位做眼,可形成有眼杀无眼,黑胜。
【小歌谣】
   你死我活看对杀,气数相同先手佳,
   气数不同长杀短,有眼能杀无眼瞎。
                               (登载于《围棋少年》2008年4月第4期)
……………………………………………………………………………………………………………………………………………………………
【听故事,学围棋】
壮 烈 的 弃 取
  这是一个发生在六十年代的真实故事。
  一支狩猎队严密堵截,把一群班羚(又称青羊)逼到了布朗山的断命岩上,为了节省子弹,猎人们鼓噪呐喊,想把它们逼下百丈深崖摔死。
  相持一会儿后,一头大公班羚突然吼叫一声,整群班羚迅速分成两拨;年老的一拨,年轻的一拨。
  这时,从老班羚群里走出一只毛长及胸、褶皱纵横的公班羚来,朝那群年轻的班羚“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班羚应声而出。一老一少两只班羚走到断岩边,又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班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公班羚也扬蹄快速助跑,半大班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公班羚紧跟在后,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而出。这一老一少的跳跃,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猎人们吃惊地说:“看,它们要自杀”!因为除非插上翅膀,它们是绝对跳不到对面山岩上的。
  突然,奇迹出现了 ―― 半大班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老公班羚的身体刚好出现在半大班羚的蹄下。半大班羚的四只蹄子在老公班羚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如同借助一块跳板一样,在空中再度起跳,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岩上,兴奋地“咩”了一声,钻到山石后不见了。而老公班羚就像一只突然被折断了翅膀的大鸟,笔直坠落下去。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班羚凌空跃起,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一只只老年班羚全摔得粉身碎骨,而年轻力壮的班羚足足有三十只快速地脱离了险境!
  猎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它们无法想象,在面临死亡的关键时刻,班羚们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的办法来赢得年青班羚的生存。尤其是老班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心甘情愿地用生命为后代开通一条生存之路!
〖小评论〗
  在这个小故事中,如果老班羚们不舍得自我牺牲,这个种群将难逃全部灭绝的命运。老班羚们的自我牺牲,真可以用“壮烈”来形容。
  生活中,特别是战争中,这种牺牲一部分,保全另一部分;放弃衰老的,保全生命力强大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围棋中,这种弃和取就经常体现在“弃子”上。
  图1               图2
                 图3
  我们来看图1,黑棋三线的一子是跑不掉的,现在轮到黑棋下,黑棋如何整形呢?黑棋如图2简单打吃,被白4逼住后非常被动,显然不好。如图3黑1长一手后弃掉是好棋,白棋不得不收气吃,黑棋乘机取得外势并得到9位的拆,黑棋的弃子取势非常成功。
  图4                 图5                 图6
  我们再来看图4,黑棋被包围了,似乎不可能做活。黑棋真的绝望了吗?我们来试一下,如图5,先在1位扑一手,白2当然提。但黑在3位立时,白棋 简单地在4位一接,黑棋还是活不了。黑3要是在A位打,白棋还是4位接。如果白棋在3位也有一子,黑再在A位打就好了。思考到这里,我们会茅塞顿开。于是按图6在1位扑完后,再在3位扑,逼着白棋在4位提。
  图7                 图8                图9
  出现的棋形如图7,这时再在1位打。在图8中白棋接在1位,黑2提后白3可在▲位打四还一,最后黑棋如图9下在1位,终于做活了。
  在这一过程中,黑棋如不能连续弃子,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活的。可见,弃子是围棋中的高级战术.
【小 歌 谣】
   行棋恋子是大忌,精华已尽须当弃;
   如果弃子弃得好,或者张势或得利。
                                    (登载于《围棋少年》2008年7月第7期)
版权所有&北京快乐围棋培训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北里晨光家园B区332号楼1单元
联系电话:010--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杀气眼神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