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的故事道理。

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刻舟求剑读后感200字
小故事网 时间:
篇一:《刻舟求剑》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在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不小心把随身带的宝剑掉进江里了,那个楚国人不慌不忙的掏出另一把小刀在刚才掉宝剑的地方刻了个记号,别人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下船之后,那个楚国人跳进江里在那个有记号的地方寻找宝剑,他说:&我的宝剑明明就是在这个记号的地方丢失的,为什么会找不到呢?&其他人都笑着说:&因为船是一直在行驶的,而宝剑是坠落到江里就不动了,你在这里找,当然是找不到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我们要不断的发展进步。
篇二:《刻舟求剑》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刻舟求剑》。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可笑。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楚国人要乘船渡江,不小心将剑掉到江里。于是,他就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等船靠岸了再去找剑,结果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愚蠢而又固执,不知事物发展变化的人。
  读了这则故事,我知道:船已经向前移动了,但掉到水底的剑却没有动,那位老兄却还自以为聪明地按照记号去找,他当然找不到剑。
  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漫画书,一不小心书掉到了窗外。我心想一会儿等车停了,我去捡就行了。最后,我下了车,书却找不到了。
  小朋友们,在做事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要按照实际情况的变化来办。否则,可能也会做出可笑的事。
篇三:《刻舟求剑》读后感&
  《刻舟求剑》讲的是:楚国有一个人渡江时,剑掉进了水里,他就在掉剑的地方,用小刀可了一个记号。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等船靠了岸,我从这个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就能捞到宝剑了。&同船的人都笑他无知。等船靠岸时,那个楚国人跑到江边找到他画记号的地方,摸了半天,也没摸着,只好再买一把。
  这个人只认死理,我以前也是只认死理。学数学,老师教我们&2+3+5=10&我就知道了要先算最前面的数。下一堂课我就没有好好听,结果老师教的是乘法在后,加法在前,应该先算乘法。老师给我出的是二加三乘五得数是十七,我以为还是先算前面的,结果,得数是二十五,害得我被老师狠狠&PK&了一顿。
  我知道了:做事情不能死板硬套、只认死理。做事情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我现在就比以前灵活多了,呵呵。
篇四:《刻舟求剑》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刻舟求剑&这一课,下来,我就给你们背一背吧: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篇文章的意思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掉入了水中,他赶紧在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经走了,而建没有走,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学完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方法也要改变。
篇五:《刻舟求剑》读后感&
  今天我学会了一个新成语,刻舟求剑,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从前,有 个人坐船过长江,他一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长江里去了。那个人一点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有人催他:&还不赶快去捞剑啊!在船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
  那个人不慌不忙的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里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旁边的人说:&他是变傻了,怎么会这样想呢!&
  船靠岸了,那人捞了一天,也没有找到。他失望的自言自语的说:&早知道,就听朋友的话,直接下江把我的剑捞上来了。&那个人特别失望。他慢慢地离开了长江。
  那人怎么那么笨呢?连这个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大家可不要向他学习哦!
篇六:《刻舟求剑》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楚人乘船过江的时候,把随身带的一把宝剑掉到了江里,船上的人都叫着停船,那个楚国人不慌不忙,他拿出小刀,把剑落水的第方刻了个标记,然后对人们说他的潜水技术很好,有人催他快下去取剑,楚国人却说不用。
  船到岸了。这个楚国人跳下水去找自己得剑,可是每一次露出水面,都两手空空,受到了众人的讥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是不停的变化的,做事之前,要好好想想,只靠自己的想象,不考虑当时的情况,是办不好事情的。
篇七:《刻舟求剑》读后感&
  从前,有一个楚国人在乘船的时候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佩带的宝剑掉到了江中急流里。船上的人都让他下水找宝剑,可楚国人不慌不忙的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让后说:&大家不用慌,我在船上刻了个记号,到了岸边停下来后,我在顺着记号下水找。&船行了好半天,到了以后那个楚国人反复地潜进水江水,可是每一次到两手空空还找来众人的讥笑。
  我的感想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喜欢就分享到:
对作文的表态
11-1012-2412-1211-0703-1101-2504-1203-11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幽灵风度丶TS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事情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
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刻舟求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①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②讽刺了那些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的人。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主要考查你对&&课文理解,名著赏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内课文的理解以及课外名著的赏析,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 课文理解的步骤和方法:第一、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可以抓住课文的题目,课题往往是最直接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如看到“拥抱大树”这个题目,脑海中自然会出现问题:谁拥抱大树?为什么要拥抱大树?怎样拥抱呢?于是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自然呈现了。其次,可以尝试给课文加小标题的方法。这也是给课文分段的一种变化形式,但相比较之下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如《猎人海力布》一课,课文内容比较长,学生一时无法理清,可以让学生尝试加小标题,学生出现几种回答:分成两部分“救龙女、得宝石”和“救相亲,变石头”;分成四部分,将以上的两部分分别再分开;也有学生分成三部分,将“救龙女,得宝石”分开……在大家相互的讨论中,学生对事情的发展过程就清晰地掌握了。第三,找当然,对于课文结构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第二、找特殊的句子,比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这类句子能很好地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文章开始就以总起句告诉我们“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接下来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以及“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文章的结构自然就清晰了。第三、句子的理解。文中总会有些重点的句子,怎样在全文中找到这类句子,有时需要教师的 引导,才能找到这类句子,如《看不见的爱》一课,学生都能理解文章中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呢?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到文中寻找描写母爱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来感悟母爱。理解句子还可以找一些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修辞的句子,学生能通过理解其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用意。此外,也可以通过变式比较来理解句子。对一些描写比较生动和含蓄的句子,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加以比较,让学生感受原句的魅力。第四、对词的理解。对词的理解,应当是以上方面的基础。但是很多词的理解不是简单查字典就能感受到在文中的含义的,应当联系句子的理解一同进行。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也是在分析重点句子的同时进行的。
发现相似题
与“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52491701261040868845517449968903刻舟求剑的启示--《长寿》2011年04期
刻舟求剑的启示
【摘要】:正刻舟求剑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说楚人乘船渡江,剑坠江中。他在船上坠剑的位置刻上标记,等船靠岸,才在标记处下水捞剑,当然是事与愿违,捞不到剑。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拘泥守旧、不知变通的人。
【关键词】:
【分类号】:R161【正文快照】:
刻舟求剑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说楚人乘船渡江,剑坠江中。他在船上坠剑的位置刻上标记,等船靠岸,才在标记处下水捞剑,当然是事与愿违,捞不到剑。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拘泥守旧、不知变通的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但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柳泉;[J];新中医;1986年05期
胡乐举;何启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官桂铨;;[J];文献;1991年02期
龚胜生;[J];自然杂志;1993年06期
凌耀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年03期
丁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谢瑞东;;[J];祝您健康;1996年09期
魏朝卿;[J];中国保健营养;1999年08期
柴可夫,钱俊文;[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8期
丁德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光;;[A];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2年
马先贵;解生泽;丁津元;;[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王迅;;[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齐钟彦;;[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雷润生;;[A];中国羊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03年
肖宏伟;;[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马丹;;[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王庭大;;[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杨增菊;;[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史少奇;[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湘妃竹;[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薛依群;[N];中国国防报;2007年
;[N];财会信报;2006年
;[N];中国水利报;2002年
刘长海;[N];中国气象报;2001年
张泽远;[N];中国水利报;2000年
咏歌;[N];河南日报;2002年
郑友消;[N];中国社会报;2001年
;[N];西藏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倪晋波;[D];复旦大学;2007年
刘东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王旭川;[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林葆先;[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郑宏颖;[D];南开大学;2009年
高深;[D];浙江大学;2006年
薛柏成;[D];吉林大学;2006年
杨世铁;[D];安徽大学;2007年
李斌;[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邵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梅;[D];武汉大学;2004年
洪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倪迅;[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徐洁;[D];黑龙江大学;2010年
赵群;[D];河北大学;2009年
俞泉;[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吴红艳;[D];安徽大学;2001年
高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石牧林;[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欧永宁;[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刻舟求剑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