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鸟航空大战的起源

丰鸟之战,战线扯得这么长
日  来源:
  □王赟  618未至,机场、公交站台的广告早已汹涌,这边天猫,那边京东,还有不少蹭好日子的商家。最近两天,“猫狗大战”关于618的口水仗也只是阵风阵雨。  还是来说说送货的事儿吧。尤其是对于生鲜产品而言,最后一公里冷链依旧困扰着大部分商家。  就说烟台樱桃,6月6日到9日,王小二经营的王小二旗舰店卖出了比去年一年还要多的樱桃,30万单,60万斤。天猫超级生鲜日开启之后,平均每小时上万烟台樱桃订单蜂拥而至,每天,几十辆冷链车从菜鸟与万象设置的产地仓开出,运输到全国七个菜鸟仓,然后通过万象、晟邦、东骏和中诺等落地配公司完成生鲜末端配送。  “菜鸟的冷链车到达城市仓之后,99%订单都是24小时内送到消费者手中,时效提高了50%以上。”王小二说,到广州也仅38个小时。  据中国冷链产业网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的果蔬、肉类、乳品等冷链流通率(即需要冷藏的商品参与冷链运输比例)均超过80%,中国不到10%。近年来,我国冷藏车数量保持着近40%的年增速。  菜鸟仓配网络通过对大数据和全链路信息流运用,提前分仓,并根据销售数据补货,从而减少了中转环节、缩短配送路径,降低了损耗和物流运营成本。  这是王小二做线上生意的第11个年头,他说,与菜鸟合作后物流费用节省了50%,这一部分可以让利给果农和消费者。与空运相比,产地仓让果农的收益平均增加了三成。  事关樱桃,又牵出几日前与菜鸟开撕的顺丰——日前,微信公众号“梦橙橙”发布《致王卫先生:顺丰偷走了我的客户》,文中,生鲜电商梦橙橙创始人邓健表示,顺丰通过在包装箱粘贴二维码的方式劫持客户,导致消费者投诉、代理商退货,每天营业损失达到六七万元。与顺丰沟通时,顺丰表示只能取消二维码宣传标贴,并赔偿300元顺丰卡。  邓健说,纸箱是顺丰强制要求使用的,梦橙橙花钱从顺丰购买的包装箱,上面贴着印有“顺丰大当家大连馆”二维码。  顺丰大当家是继顺丰优选后顺丰推出的另一个生鲜电商平台,2016年6月上线。  可还记得短命的顺丰嘿客——近3000家门店,耗资近10亿。某资深快递业内人士表示,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出的嘿客店本身并不是物流模式,而是电商行为。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5年6月,菜鸟网络宣布,百世汇通和圆通将先期加入菜鸟驿站,向社会开放其末端代办点为公共自提点,为网购用户提供包裹代收服务,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青岛、济南在列首批试点城市。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则联合发布公告,共同投资5亿成立丰巢科技,面向所有快递企业提供收寄业务。  今年6月8日,速递易的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公告称,与菜鸟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至此,以邮政、菜鸟代表的速递易与顺丰掌控的丰巢形成对垒之势。  目前,国内智能快递柜主要分为三个阵系,分别是快递系、电商系和第三方系。有关数据统计,2016年智能快递柜铺设达15万网点,日投递550万单,覆盖近300座城市。  这背后面临不少问题。对于用户端,使用智能快递柜可能产生新的资费,虽然不多,但部分用户可能短期难以适应,且智能快递柜不能进行现场验货;其次,对于智能快递柜企业方,社区O2O短期难以变现,收派件及广告收入无法覆盖建设成本,寻找新的盈利突破将成为这些企业的艰巨任务。  速递易2017年一季度亏损近3000万,这其实是行业普遍现象。据顺丰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旗下智能快递柜业务亏损2.36亿元。今年1月丰巢获得A轮融资,但其原始股东中通、韵达、申通却不同程度减少了对丰巢投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湖南丰邻鸟商务管理有限公司于日在长沙工商局登记注册,我们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光临本单位考察与指导建立业务关系,我公司的办公地址位于著名的楚汉名城、屈贾之乡、伟人故里--长沙,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五凌路328号欧洲城6栋105房,我们一直以服务顾客为前提,恪守信誉,一切以使合作客户获利更多、发展更快为宗旨,以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本着一流品质、高效发展、热情服务的办事原则,致力于打造业内知名品牌,诚挚邀请新老客户在经济建设大潮中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名称:湖南丰邻鸟商务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五凌路328号欧洲城6栋105房“丰鸟掐架”握手言和,四大看点深度解析
一场堪比“3Q”大战的行业巨头“掐架”以及电商快递业的大规模站队,在《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这天爆发:国内最大的快递物流企业顺丰控股和阿里巴巴旗下国内最大的物流及供应链平台菜鸟网络,因“小范围快递柜对接问题”引发“数据断交”口水战,随后利益相关方纷纷站队。经过45小时的多次交锋及国家邮政局两次出手协调后,两大巨头暂时和解。
这场始于“六一儿童节”的掐架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一是发生在快递物流行业“智能化、数据化”变革的关口,这给行业未来格局带来不确定性。二是发生在《网络安全法》实施的关键节点,也给未来的用户数据使用带来了更多思考。
一、“丰鸟掐架”看点多,电商快递及网民齐齐“站队”引关注
互联网舆情数据显示,在舆情走势方面,6月1日事件爆发后,于6月2日随着诸多电商及快递企业纷纷表态站队,舆情达到最高热度值。6月4日晚间顺丰发布事件进展说明以及6月5日顺丰股价大涨市值猛增65亿,再次将舆情热度拉向第二个小高峰;在舆情数据源方面,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媒体是事件的最主要关注渠道,相关占比分别达到39.8%和32.3%。
图1:“丰鸟掐架”事件舆情走势及数据源分布
虽然不少网民都明白喊话和站队只是外部手段,数据和利益的纠葛才是本轮“丰鸟掐架”的核心问题。但对于顺丰和菜鸟到底是谁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仅从双方的声明及其他公开信息中难以找到答案。这也是本轮两大巨头“口水战”中传统媒体报道比较谨慎的原因。正如“中国长安网”所言,从公开的信息来看,没有人能说清点燃纷争之火的板子,更应该打在谁身上。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各执一词,很难明确说这是谁的错。
相较于到底是谁损害了用户的利益,随后引发的互联网巨头和网民站队显然更有看点。
互联网企业站队方面,京东、腾讯云、网易、美团公开表态支持顺丰,网民对此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而菜鸟网络的“盟友”则包括EMS、圆通、全峰、国通、易果生鲜、苏宁快递、百世汇通,网民评价称其是“表忠心,抱大腿”。
值得注意的是,站队菜鸟网络的圆通速递、天天快递、国通快递、全峰快递在“丰鸟”握手言和后都默默地删除了此前支持菜鸟的微博。反观顺丰的支持者则没有类似举动。
网民方面,虽有不少网民表示“顺丰和菜鸟争什么不知道”。但两个不同来源的网络调查数据都显示,本次顺丰菜鸟争夺战中,站队顺丰的网民超过七成,而支持菜鸟的网民则维持在一成左右。
图2:“丰鸟掐架”事件互联网网民态度调查(数据来源于新浪调查和微博自媒体@数据化管理,参与调查网民人数分别为2)
支持顺丰的网民出发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满意顺丰的快递速度和服务质量,
二是认为快递业一家独大的后果是垄断是消费者的利益会被损害,
三是对个人数据信息被大量收集表示担忧。
网民表示“买生鲜和电子产品真的离不开顺丰(点赞679次)”“阿里菜鸟店大欺客!支持顺丰(点赞12477次)”“这样搞下去阿里个人信息储存量比警方都要多了,真的好恐怖(点赞2006次)”。而支持菜鸟的网民则表示,“顺丰话里话外说阿里想让顺丰从腾讯云转到阿里云,有嫌疑(点赞94次)”“顺丰是靠淘宝起家,利益面前无朋友(点赞573次)”。
二、神仙打架不能殃及凡人,公共利益不该成为企业竞争的筹码
回顾整个事件,双方在公关战中均表示对方先关掉数据接口,且都指责对方有“偷数据”行为,“数据”成为此次事件的核心敏感词。但是“互联网企业拥有的用户数据,首先是个人隐私,然后才是企业资产”,在本次事件中多家媒体点出了这个问题。如《新京报》文章称,在这场数据争夺战中,公众作为数据的提供者被无视,被搁置在一旁,任凭贩卖数据的二道贩子之间为了价钱而争吵。“央视网”则直言“在菜鸟顺丰这场博弈中你也被当成了筹码”。
分析互联网舆论我们发现,对于两大行业巨头掐架误伤公共利益方面,媒体和网民的观点比较统一。媒体纷纷报道称菜鸟与顺丰纠纷“致快件信息查询不畅”“生鲜农产品配送不畅通”“浙江慈溪余姚杨梅的寄送大受影响”。网民则称,“两家客户利益至上的公司,在没有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把服务停了”“企业之间的博弈最终需要用户来买单,企业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呢?”
三、“丰鸟掐架”虽被快速叫停,但“儿戏”是否重演引担忧
这场围绕大数据资源的争夺战在政府部门干预下最终以和解收场。对此网民纷纷点赞国家邮政局“出手及时”“协调高效”“顾全大局”。媒体同样也承认,这回国家邮政局的表态是非常及时的,双方矛盾的影响刚刚产生,就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体现了监管者的职责意识。
但是对于两家的暂时性和解,不少舆论也表示担忧。如《中国商报》称“从调停后菜鸟与顺丰双方的态度上看,它们依然不‘服气’对方的指控”,《每日经济新闻》称“相比矛盾公开时的据理力争,菜鸟和顺丰似乎对和解情况有些讳莫如深”,《南方都市报》称“尽管硝烟刚退去,但这却是二者从过去的‘暗斗’到真正拉开竞争的序幕”,“澎湃新闻”称“菜鸟顺丰之争落幕:物流数据控制权、安全性及业务比拼继续”。而不少业内人士也称,在利益的争夺中已经撕破过脸的菜鸟与顺丰岂会真得握手言好。
四、“数据争夺战”悬而未决,媒体专家齐提建议
本次事件中,有效监管数据是媒体和网民共同的呼声。有网民表示“数据这块得独立出来纳入国家大数据监管,不然任由企业这样斗下去,分分钟出大事”。微信公号“长安剑”也称,“当数据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就很难期待这里能够自发地实现永久和平”。为尽量减少以后类似顺丰与菜鸟的“数据争夺战”重演,舆论建议如下:
1、公共利益应当成为数据之争的禁区。2017年1月,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首次规定了政府公共数据应对社会开放,并对不公开信息列明负面清单。虽然对于企业数据的管理不能简单复制管理政府数据同样的逻辑,但可以提供参考。如“中国长安网”建议,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利用数据是其自由,只是需要对不得踏足的领域设定禁区。禁区范围依行业不同或有大小,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公共利益。
2、在不同数据平台的共享利用中,需要权威中立的第三方中介。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建议,掌握信息的一方给其他人转让共享数据的时候,需要有个第三方帮忙去谈转让的条件,以求起到既能让转让方觉得合理,又能让被转让方也觉得合理的效果。如果一直没有这样权威、中立的数据共享第三方中介,类似顺丰和菜鸟的冲突可能依然会产生。
3、电商与快递相关企业在数据方面建立利益协调和联动发展机制。对于日益重要的敏感数据,任何企业都不应该越界。《新京报》建议,由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协调,牵头制定关于数据分享和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行业规范,明确“可共享/非共享”数据,也明确各方在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保护上的权利和义务。相关企业也可在此约束框架下建立某些联动发展机制,协力进行全链条数据连接,实现严密数据保护体系。
任何市场争锋,都不能殃及公共利益。“丰鸟之争”事起快递柜,那就请继续把快递柜的数据安全问题解决了,别再把商业纠纷任性地扩展成社会事件了,也别再让舆论惊呼“神仙掐架,百姓遭殃”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美亚柏科(ID:meiyapico)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美亚柏科审查大师—企业计算机远程审查取证系统
登上美亚柏科"取证航母",走进智能取证新时代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丰与菜鸟之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