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和古罗马罗马战舰很不结实吗

尔雅《西方文化概论》判断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尔雅《西方文化概论》判断题
&&网络课程 尔雅考试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古希腊、古罗马只有两个可能性:1. 真, 2.假  文化 = 有效操作程序,其种类数量代表着一个文化的发展程度,进化标志。  文化 = 打造衣食住行娱医、处理人与人/自然界关系、认知自然界/社会、管理社会等方面的有效操作程序  我们就用有效程序的种类数量分别探讨两种情况下,  古希腊、古罗马都在证实西方人的一些什么特征吧  1. 古希腊、古罗马是真的  那西方文明的进化是这样一个步骤:  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十字军-----殖民/种族屠杀  古希腊,有效操作程序种类数量很多  是一个2000多年前就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给它们一个支点就可以举起一颗地球,还有高度发达的数理逻辑文化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古希腊文化,在有效程序的种类数量上,是今天的现代人类社会也难以比拟的;  古罗马时期,有效程序减少了,  古罗马人在斗兽场跟动物比武力,在街上搞起同性、异性淫乱了;  基督教时期,有效程序更少了,  西方人已经“进化”到,干脆去信仰自己是那乱伦方舟上乱伦动物乱伦繁殖出来的乱伦产物,去信仰那因为偷奸却把自己装扮成“处女”,把一切责任归咎于那不存在的上帝身上,无性繁殖出耶稣的耶稣他妈了。  基督教产生1千年后,1092年,西方人穷得连自己都养不起,全民皆兵跑到国外去做全民皆兵搞大规模社会化抢劫的十字军去了...  这难道不是一种智商逆向发展吗?  古希腊、古罗马是假的  一个靠着别国文化、制度、财富、人才、土地发展起来的民族,不敢正视自己的历史,用巫婆玩水晶球的方式,虚构出那么多虚幻历史场景,用来安慰自己那劣等情感皮层----人类在鱼类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劣等思维皮层,而不是用大脑皮层的理性来认知自己的历史,这本身就是一种智商逆向发展。  这与西方历史中的表现对比,比第一个假设更有历史吻合性,  大规模的打造教堂等宗教建筑,证明耶稣、上帝的存在  大规模的打造古罗马、古希腊人造废墟建筑,证明古罗马、古希腊的存在  大规模地打造“地理大发现”虚构概念,好像美洲没有人类居住,从来没人知道过,  大规模地打造“文艺复兴”,好像它们很早前就比东方还发达了,东方文明是从西方来的...  “人类登月”、“中国入侵西藏”、“911”“大规模杀伤武器”“气候变暖”....  你还能找到什么“小规模”的十字军巫婆物种行为吗?  西方这样一个智商一直就处于逆向发展的文明,若没有人类社会其他人群对它们的仁慈,容忍,要保持存在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这个智商逆向发展民族,一直就想把自己当作人类标准,对全人类进行智商逆向引导,逆向淘汰。  西方宗教部落玩水晶球的毒蝎巫婆物种们,作为人类祸水,人们应该怎样来处理它们?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 更多
  ..........貌似新角度,有点道理
  总结规律,去验证,强化,尊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colguy 欧洲不是一个民族,欧洲民族太多了。古希腊,古罗马,是文明古国。但是后来的英国,法国,荷兰,德国,俄罗斯,在希腊罗马时期,都是蛮族!!!在古罗马人眼中,这些都是蛮族,都是给自己当雇佣军,守边防的蛮族。历史的发展是,文明古国都衰落了,灭亡了,蛮族都崛起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罗马,古希腊,都衰落了,基本都灭亡了,但是当初的蛮族——日耳曼人,高卢人,维京人,斯拉夫人,西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日本人,都崛起了。。。这就是历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嬴非子2012 4楼
01:35:26  @colguy
欧洲不是一个民族,欧洲民族太多了。古希腊,古罗马,是文明古国。但是后来的英国,法国,荷兰,德国,俄罗斯,在希腊罗马时期,都是蛮族!!!在古罗马人眼中,这些都是蛮族,都是给自己当雇佣军,守边防的蛮族。
的发展是,文明古国都衰落了,灭亡了,蛮族都崛起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罗马,古希腊,都衰落了,基本都灭亡了,但是当初的蛮族——日耳曼人,高卢人,维京人,......  -----------------------------  现代罗马城,城中央的那片“废墟”,本身就证明“古罗马”不存在,至少不在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城。  因为要让这片城中央的“古罗马废墟”存在两千年,必须要求一个前提条件:古罗马居民自古就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去动废墟内的一砖一瓦....  不过我们知道,欧洲人至今都有个传统,一旦某座房子废弃了,就立即去把里面的砖瓦搬走,去造自己的房子了。  古罗马的建筑,只是对其他地区的“仿古建筑”,不过十字军太想证明自己的文化了,不小心,在仿造的时候,不符合逻辑地把仿古建筑修在了自己的城市中央,露馅了....
  貌似新学说
  分子人类学等等学说证明了一切都由西方来的  夏商周。夏是没证据表明存在过,殷商怀疑是海洋商业高度文明的腓尼基人,周是夏的正统继承人和后裔,华夏指夏和周,夏和周怀疑是雅利安人迁徙东进作为统治阶层和贵族  夏这个词有斧子的含义,说夏人就是一群驾着战车、挥舞着斧子的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斧+战车.这就是人们说的雅利安人大迁徙的战斧文化.中国远古上古出土的武器不是东亚的特色,是西边来的。  商周都是西边来的一批R系,周灭商的时候,商族群的主力被什么候带着正在征东夷,商亡,这群人靠着航海技术去了扶桑今天的墨西哥,印第安(殷地安阳?)  我想说的是上古如此,更别说进化到现在的西方文明,都洗洗睡了吧,世界大同,全面吸收融化才是出路,先进入现代社会再说
  @说说股票吧 6楼
02:24:24  貌似新学说  -----------------------------  这个新学说叫做“社会学理工化”,一种脱离宗教情感政治,部落斗争政治,甚至宗教巫术政治的信息组织利用方法论。  能够做到社会学的可见、可比、可控、可重复、可验证,做到事理逻辑、数理逻辑  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数字化管理-----物联网政治。
  @曾经暖过 7楼
04:34:01  分子人类学等等学说证明了一切都由西方来的  夏商周。夏是没证据表明存在过,殷商怀疑是海洋商业高度文明的腓尼基人,周是夏的正统继承人和后裔,华夏指夏和周,夏和周怀疑是雅利安人迁徙东进作为统治阶层和贵族  夏这个词有斧子的含义,说夏人就是一群驾着战车、挥舞着斧子的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斧+战车.这就是人们说的雅利安人大迁徙的战斧文化.中国远古上古出土的武器不是东亚的特色,是西边来的。  商周都......  -----------------------------  “灵感来自东方”,西方人自己说的话。这光是什么?  西方科技的建立,得益于信息树的信息整理。  可信息树整理程序,却是诞生在中国。他起源于书籍的目录树。  古代中医药典,将药物整理成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每条分枝下继续分枝,分枝依据还是这些事物的结构、过程/功能、参数。  中国古代书籍如天工开物,是达芬奇的模仿对象。  这样的信息树整理西方人是用其部落式人群结构来执行的。具有社会化、大规模、高效率的特性。  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近代科技,从社会人群结构上看,没有规模式人群来执行信息整理程序;二是没有西方宗教教堂这样一个信息整合组织管理机构;三是没有信息的大规模传播过程,为了维护统治,很多信息都被隐藏了。  没有这样几个认知,浑天仪是建立不起来,也不会被历朝历代使用那么长时间:1.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3.认知到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  如果大家知道浑天仪是建立在这样几个认知基础上,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信息传播的压制是多么严酷。  这是我们国家文化上的缺陷,问题是,现在有几个人认知到这样的缺陷。  比较东西方文化,但不要忽略这些有效程序的是怎样的来龙去脉,因为历史要求我们精确地还原社会程序链网,按照时空关系,每一条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结构,历史程序都要做到定点、定位、定人、定顺序。  这也是“信息树”的结构功能要求,是西方人眼里的“东方之光”。  吸收别国文化精华,但你不要对历史这个学科,信息树的结构功能原则,进行破坏。别以为自己好胸怀四海的样子。你良好的自我感觉,执行的却是破坏人类认知体系的打造构建。  你这样的做人专家,是社会智商逆向引导,逆向淘汰的急先锋。
  这个必须顶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
突厥割据的李唐
外族入侵和最残暴的汉明  
  回复第7楼,@曾经暖过  分子人类学等等学说证明了一切都由西方来的   夏商周。夏是没证据表明存在过,殷商怀疑是海洋商业高度文明的腓尼基人,周是夏的正统继承人和后裔,华夏指夏和周,夏和周怀疑是雅利安人迁徙东进作为统治阶层和贵族   夏这个词有斧子的含义,说夏人就是一群驾着战车、挥舞着斧子的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斧+战车.这就是人们说的雅利安人大迁徙的战斧文化.中国远古上古出土的武器不是东亚的特色,是西边来的。   商周都是西边来的一批R系,周灭商的时候,商族群的主力被什么候带着正在征东夷,商亡,这群人靠着航海技术去了扶桑今天的墨西哥,印第安(殷地安阳?)   我想说的是上古如此,更别说进化到现在的西方文明,都洗洗睡了吧,世界大同,全面吸收融化才是出路,先进入现代社会再说  --------------------------  这是要扯到火星上去啊  
  沙漠邪教基督伊斯烂不分彼此
  现代罗马城,城中央的那片“废墟”,本身就证明“古罗马”不存在,至少不在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城。  因为要让这片城中央的“古罗马废墟”存在两千年,必须要求一个前提条件:古罗马居民自古就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去动废墟内的一砖一瓦....  不过我们知道,欧洲人至今都有个传统,一旦某座房子废弃了,就立即去把里面的砖瓦搬走,去造自己的房子了。  古罗马的建筑,只是对其他地区的“仿古建筑”,不过十字......  -----------------------------  兄台,那是墨索里尼的杰作啊,恢复古罗马的荣光在他的手中。
  哈哈,有意思,顶
  回复第7楼,
@曾经暖过  分子人类学等等学说证明了一切都由西方来的  夏商周。夏是没证据表明存在过,殷商怀疑是海洋商业高度文明的腓尼基人,周是夏的正统继承人和后裔,华夏指夏和周,夏和周怀疑是雅利安人迁徙东进作为统治阶层和贵族  夏这个词有斧子的含义,说夏人就是一群驾着战车、挥舞着斧子的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斧+战车.这就是人们说的雅利安人大迁徙的战斧文化.中国远古上古出土的武器不是东亚的特色,是西边来的。  商周都是西边来的一批R系,周灭商的时候,商族群的主力被什么候带着正在征东夷,商亡,这群人靠着航海技术去了扶桑今天的墨西哥,印第安(殷地安阳?)  我想说的是上古如此,更别说进化到现在的西方文明,都洗洗睡了吧,世界大同,全面吸收融化才是出路,先进入现代社会再说  --------------------------  @疏林薄雾阡陌纵横
07:43:41  这是要扯到火星上去啊  -----------------------------  那些不强调标准,不分清事物真相的,一般都是一群劣等的做人专家。  在他们那劣等思维皮层,世界上的事物是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的  只要自己那呼吸心跳,内分泌能够维持平衡状态,就是对的。  这些情感中枢伤不起的做人专家,本质上是一群进化失败的垃圾物种  一见水就死,一跑步就断气
  武力优劣的作用
文化优劣的作用。  你文明再高,给你来个五胡乱华,也差点杀绝你。  幸亏冉闵采用“野蛮人”的方式回击,才得以存续。
  其实楼主有一个误区——现在所说的西方的主流是指央格鲁-撒克逊人、高卢人和日耳曼人;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罗马人占主流的。  也就是说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兴盛的时候,英美法德等国的祖先们,大多数还是野蛮人呢,比起兴建城市、浴场、道路、神庙和斗技场的罗马人、希腊人,西欧北欧不过是一片原始部落的蛮荒之地。——是罗马人的开拓,给西欧、北欧带去了文明。  后来古希腊和古罗马都相继衰落,邪教席卷西方世界,于是欧洲陷入了野蛮的中世纪。  直到近现代,近二三百年,西方才重新得到了发展,而且发展的基础还都是舶来品: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陶瓷是来自中国的技术,航海必须的造船技术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的,连发展美洲的黑奴,也是阿拉伯人买卖的。  总而言之,近现代“西方”的崛起,是原本的西北欧野蛮人,获得了一些先进技术并且加以发展,创造的一个短暂的、偶然的文明高峰,实际上和“古代西方文明”的希腊人、罗马人是没有多大联系的。  英美法德等国认古罗马作为自己的文化祖先,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但是本质上还是给自己贴金的的行为,现代西方文明好古罗马-希腊文明,其实是远房亲戚的关系,不是父子关系。
  @曾经暖过
04:34:01  分子人类学等等学说证明了一切都由西方来的  夏商周。夏是没证据表明存在过,殷商怀疑是海洋商业高度文明的腓尼基人,周是夏的正统继承人和后裔,华夏指夏和周,夏和周怀疑是雅利安人迁徙东进作为统治阶层和贵族  夏这个词有斧子的含义,说夏人就是一群驾着战车、挥舞着斧子的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斧+战车.这就是人们说的雅利安人大迁徙的战斧文化.中国远古上古出土的武器不是东亚的特色,是西边来的。  商周都......  -----------------------------  这是全面跪添的节奏啊我去
  顶。  从监狱里面随便挑几个盗墓贼,去西方探探就知道底细了。
  @曾经暖过
04:34:01  分子人类学等等学说证明了一切都由西方来的  夏商周。夏是没证据表明存在过,殷商怀疑是海洋商业高度文明的腓尼基人,周是夏的正统继承人和后裔,华夏指夏和周,夏和周怀疑是雅利安人迁徙东进作为统治阶层和贵族  夏这个词有斧子的含义,说夏人就是一群驾着战车、挥舞着斧子的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战斧+战车.这就是人们说的雅利安人大迁徙的战斧文化.中国远古上古出土的武器不是东亚的特色,是西边来的。  商周都......  -----------------------------  上古有啥拿得出手的文物?干巴巴伪造了几个石头建筑,其他啥都没有,只能欺骗你这样的傻瓜。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ZT]古希腊和罗马的海军简介[3]
迦太基拥有当时最好的港口。港口分为两部分-军港和商港,共用一个出海口。出口宽20
米,必要时可以用铁链封锁。军港的中心有个地势比较高的小岛,作为海军司令部,从岛上建筑的高台上可以看清港口外的情况。港湾和小岛上建有大约200个干船坞,可以将战舰拖出水面保养。根据发掘,船坞的宽度为5.9米,这是现代人估计迦太基5型战舰宽度的主要依据之一。
现在的迦太基港,淤积严重。
&有案可查的罗马最早的海军是在311BC,罗马人选出两个官员负责设立和管理一支舰队,舰队分为两个中队,各有10艘战舰。282BC一个中队被他林敦战舰轻易击败,然后罗马就把海军解散了。此后20年罗马的海上行动主要依靠南部的同盟城市提供舰队,其中就包括迦太基。278BC的罗马-迦太基协议中有一条,必要时罗马军团可以向迦太基舰队求助。
261BC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3年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建立自己的舰队:100艘5型和20艘3型,波里庇乌斯称这一批5型战舰是根据一艘俘获的迦太基5型复制的。有研究者称罗马的5型与迦太基3排桨的5型不同,只有1排桨,每支桨由5人操作,依据是罗马的5型可以搭载120名步兵,需要宽大的甲板,而迦太基的5型甲板太窄(不到6米)。这一观点证据不足,流传下来的公元前罗马战舰的图形都是2到3排桨。&
前1世纪后期罗马浮雕上的战舰,有3排桨,可能是5型或以上级别。
罗马首批建造的舰队里包括20艘3型,这可能是当时海军的常用搭配。重型的5型舰作为主力,轻型快速的3型用于巡逻、侦察。舰队下水后,罗马与迦太基有几次小规模海上冲突,互有胜败。罗马人显然认识到自己在航海技术上的不足,于是发明了乌鸦“Corvus”。
乌鸦吊桥宽1米2,长11米,立柱粗20厘米,高7米多。吊桥平时升起,敌舰靠近后放下吊桥,钉在对方的甲板上,接着罗马人就可以依靠步兵优势占领敌舰。现代实验显示这个巨大的装置会破坏船体的稳定性,可能这就是后来罗马在几次风暴中损失了数百条战舰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全过程,大家可以去看小蚂蚁的《罗马人的故事》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海军战术。
256BC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按波里庇乌斯的记载,罗马一方有主力舰330艘,迦太基有主力舰350艘,波里庇乌斯认为所有的主力舰都是5型,载水手300,战士120,这样双方的总人数就达到了29万,是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
历史学家对这个巨大的数字一直抱怀疑态度。即使战舰的数目是真的,也不可能都是5型,至少罗马有两艘6型,按常理舰队里应该还有一些轻型舰。
当时罗马舰队的目的是入侵迦太基本土,运载了几万步兵,这些步兵并不是装在运输船上(舰队里只有80艘运输船,为了跟上舰队的速度,都由战舰用绳索拖着),而是分配到战舰上临时当海军陆战队用,所以罗马战舰上搭载120个步兵疑问不大。但迦太基战舰上的步兵不大可能有120,罗马人在接舷战上的巨大优势表明罗马战舰上的战士比迦太基多。
实际上为了减轻重量减少消耗,平时战舰上只搭载少量士兵-大约3、40个,海战前再从岸上的陆军抽调人手,当时几次海战的记载都提到这一点。如果是遭遇战,双方都来不及加人,那只有拼人品,看谁的运气好,装的士兵多。
这次海战的前半幕颇似坎尼,迦太基中路后退,引诱罗马的中路追击,然后两翼迂回,攻击罗马的后队。后半幕的不同在于罗马的中路击溃了迦太基的中路,而且罗马指挥官马上集合部分战舰,掉头夹击迦太基迂回的两翼。能够在激战中实施这样大规模的机动,说明罗马人已经掌握了海上战术。
253BC罗马派出全部舰队袭扰北非沿岸,没得到什么成果,却因为不熟悉地形搁浅了。扔掉所有非必须的物品后,舰队才在下一次涨潮时脱险。这个例子显示大型战舰已不再象以前的3型一样,可以轻易地拖上沙滩。回到西西里西部的基地后,舰队司令决定不再延海岸走,穿越外海直接回意大利,结果遇上风暴,损失了150条船。(玩过罗马全战的应该有体会,如果把舰队停在外海,下一会合有很大的几率碰上风暴)
当时的战舰一般不出外海,原因有三:一旦阴天看不到日月星辰就会迷失方向;遇上风暴没地方躲;船上没有睡觉的地方,晚上得靠岸休息。这第三点决定了战舰无法远离本方控制区作战,也无法不靠陆军单独封锁敌港。
战舰的腿短,使得制海权的关键在于拥有多少海外基地,其次才是有多少主力舰。罗马控制西西里、撒丁岛、科西嘉及周围小岛后,迦太基就完全失去了从海路进攻意大利本土的能力。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汉尼拔无法从迦太基得到大量支援,并不是因为罗马舰队控制了海洋,而是因为沿路都是罗马控制区,船队过不去。走外海风险太大,实际上也只在215BC成功了一次。&
综观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所有海战,在中小规模的战斗里,迦太基经常能依靠他们优秀的水手精良的战舰取胜;大规模战役时,罗马的舰队司令在大局的判断上则普遍强于对手,241BC的埃加迪岛海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迦太基在西西里的主要港口是利里班(上图的Marsala),从250BC起就被罗马陆海军封锁。利里班西北十几公里是埃加迪群岛,经常会刮猛烈的西风,迦太基的运输船先在这下锚,等到西风起后,升起风帆,高速冲进利里班港,罗马战舰很难拦截。
241BC罗马和迦太基都砸锅卖铁拼凑出最后一支大舰队,要决战西西里。迦太基舰队司令汉诺有战舰250艘,他的计划是先停在埃加迪群岛西头的Marettimo岛,乘西风冲进利里班为守军运送补给。因此迦太基战舰上都装满粮食,只搭载少量战士,准备进入利里班卸下粮食后,从2万守军里抽调精锐上舰,再出海与罗马舰队决战。
罗马的舰队司令是前一年的执政官卡图卢斯,有5型战舰200艘,都没有装备乌鸦吊桥。他得到迦太基舰队停在Marettimo岛的情报后,马上抛下封锁利里班的任务,带上全部战舰,又从陆军里抽调精锐装满甲板,出发到Favignana岛下锚,准备第二天主动出击。这是第一个决断。
第二天清晨,海面刮起猛烈的西风,卡图卢斯再次面临困难的选择:虽然迦太基战舰装满粮食灵活大减,但逆强风迎战对己方十分不利;如果放迦太基人过去,下次就要面对人员齐备的敌舰队。最后卡图卢斯做了第二个决断:出击。
挂着帆高速行驶的迦太基人发现前面一字排开的罗马舰队,汉诺下令舰队收起帆,放倒桅杆,转成战斗队形迎战。一番激战后,罗马获胜。迦太基损失120艘战舰,近万人被俘;罗马战舰30艘沉没,50艘重伤。
此后的第二次布匿战争(218-201BC)再没有大规模海战,罗马海军很轻松地掌握着制海权。唯一值得注意的是213BC进攻叙拉古时,记载中第一次提到罗马战舰上装备了弩炮。
攻城战中罗马海军还使用了一种新技术,将两艘战舰并排连起来,甲板上装着全封闭的云梯,用桅杆上的滑轮升降,靠在港口的城墙上,说新其实也不新,就是乌鸦吊桥的翻版。叙拉古的工程师阿基米德发明了一种吊车,吊臂上挂着几百公斤重的巨石,转到罗马云梯的上方,放下巨石把云梯和战舰一起砸烂。&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开始介入东地中海的事务。罗马在海上的主要策略,就是联合当地次要的海军势力帕加马和罗德斯,打击主要的海军势力马其顿和塞琉古。罗马的联合舰队在与马其顿和塞琉古的多次海战中取胜,但都不是什么决定性的胜利。罗马的最终获胜都是依靠陆军,然后在条约中规定战败方只能保留极少数战舰。曾经的海上霸主马其顿和塞琉古就这样被解除了武装。&
前1世纪的罗马-本都战争中,虽然阿庇安称本都国王米特拉达特有步兵25万、骑兵4万、2型战舰100、3型以上的300,但从后来的战况上看,至少海军远不到这个数。罗马自己没出战舰,仅仅靠从罗德斯、塞浦路斯和腓尼基征集来的舰队就击败了本都海军。
前2世纪中期以后,地中海的各个海军强国都被打垮,罗马人认为没必要再继续保持一支烧钱的舰队,此后罗马主要依靠希腊的附属城邦提供海军力量。海上力量的真空造成了海盗的猖獗,前1世纪上半叶西里西亚(土耳其南部沿海)海盗横行在整个东地中海,很多罗马人到东部旅行时都被海盗俘获勒索赎金,其中就包括恺撒。
70-68BC海盗开始洗劫意大利沿海,公然在罗马的门口击沉了一支运粮船队,俘虏了两个大(违禁词)法官。罗马人终于坐不住了,授予庞培相当于海上独裁官的权力,肃清海盗,并授权庞培征集12万步兵、5千骑兵和500艘战舰,加上现有的全部战舰。与斯巴达克起义一样,一旦罗马人开始认真对待某个威胁,它也就不再成为威胁。公民大会给庞培的时间是3年,但三个月后,庞培就基本肃清了地中海的海盗。
由于庞培动作太快,计划中的500艘战舰可能还没开始建。罗马大规模重建海军应该是在后三巨头时期,各方势力都在大造战舰,尤其是屋大维。他为了打败占据西西里的小庞培,恢复罗马的粮食供应,甚至用21000个步兵来换取安东尼的130艘战舰。屋大维显然缺乏军事才能,多次在海战中被小庞培击败,但他有个优秀的部下-阿格里帕。在36BC的Naulochus海战中,阿格里帕彻底击败小庞培。&
双方的战舰都是300艘,型号不明,小庞培的船轻一些,更灵活;阿格里帕的船更重,搭载的士兵更多。下面是阿庇安《罗马史》的记载,从装备了塔楼上看,应该有不少5型以上的战舰:
“为了那一天,双方各准备了300
条船舰,各种投射器、楼塔和一切他们所能够想得到的机械。阿格里巴设计了一种叫做“钳子”的机械,用一块长达5
腕尺(约2米2)的木头,外边包着铁,两端有铁环。在一端的铁环上系着这个“钳子”,这是一个铁“钳子”;另一端的铁环上系着许多绳索,用弩炮把“钳子”投射出去,抓着敌人的船舰之后,就用机械的力量把这个“钳子”拉回来。
“当约定的日期到了的时候,首先听到桨手们敌对的叫喊声,接着就是用机械或用手投射出来的投射器,如石头、火把和弩箭。于是双方船舰互相冲撞,有些冲击船舰的腹部,有些冲击船头,有些冲击船嘴,打击这些地方最为有效,可以使战士们心绪忙乱,使船舰失去作用。另一些船舰扬帆急驶,冲破敌人的阵线,同时投射弩箭和标枪;小艇救出那些落在水里的人。&
士兵们奋勇战斗,而水手们发挥他们的力量,舵手们使尽他们的技能和肺部的力量,将军们鼓励他们的部下,所有的机械都被使用。那种“钳子”取得最大的成功。因为“钳子”很轻,可以从很远的距离向敌舰抛去,当绳索从后面拖着“钳子”的时候,“钳子”就紧紧地抓着了敌舰。因为“钳子”上有铁皮,受攻击的敌人不容易把它割断,那些想割断绳索的人也因为“钳子”的长度,不能触及绳索。因为这个工具是从来没有人知道的,敌人没有准备带有镰刀的撑竿。在这种意外危急的时侯,有一件事似乎是可以作的,那就是倒划,把船舰撤退,但是敌人也倒划,双方人员所使用的力量相等,而“钳子”就发生作用。
“因此,当船舰被拖在一起的时候,就有各式各样的战斗,船上的人们彼此跳到对方船舰的甲板上。他们大部分人使用同样的武器,几乎都说拉丁语言;当他们混在一起的时候,双方的口令都泄漏给对方了,因此,要辨别一个敌人和一个朋友已经是不容易的了。因此发生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欺诈行为,双方对于使用同样口令的人缺乏信心。他们彼此不能辨识,因为现在正在战斗,又是在海上,各样的尸体、武器的相击声和船舰的冲撞声混作一团;除火攻以外,没有哪一种方法他们没有试用过。在开始战斗以后,他们没有利用火攻,因为他们的船舰紧紧地连锁在一起了。在陆地上,双方的步兵凝视着这次海战非常焦急,因为他们自己安全的希望是与之相连的。无论他们怎样仔细地观看,他们一点也辨别不清楚,只看见600
条船舰排成一条很长的阵线,时而听到这方面的叫喊和呻吟的声音,时而听到那方面的叫喊
和呻吟的声音,互相交替着。
“从楼塔上的军旗(这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来判断,阿格里巴费了很大力气,才看出庞培的船舰所受的损失比较大些,他鼓励他旁边的人,好象他们已经取得了胜利一样。于是他向敌人冲去,不停地压迫敌人,直到他战胜了那些和他距离最近的人。于是敌人放下他们的楼塔,转过船头向海峡逃跑。其中在前面的17
条船舰逃到海峡中去了。其余的被阿格里巴截断,有些被赶得搁了浅。追赶的人,也跟着上去,或把那些搁浅的船舰拖走,或纵火焚毁那些船舰。当那些还在战斗的庞培的船舰看见这种情况的时候,它们向敌人投降了。于是在船舰上的屋大维的士兵们大声欢呼胜利,在陆地上的那些士兵们也欢喜若狂,和船舰上的士兵们互相呼应。而庞培的士兵们则痛苦呻吟。庞培本人从瑙罗卡斯跑出,慌忙地逃往麦散那,甚至在惊慌中,对于他的步兵也没有下命令。因此,屋大维又从提西那斯手中,根据协商的条件,接受了这些步兵的投降;此外还接受了骑兵的投降。这些骑兵是他们的军官们带着来投降的。在这次战斗中,屋大维的3
条船舰被击沉了。庞培的船舰中,有28 条是被击沉的,其余或被焚毁,或被俘虏,或触礁而被撞破,只有那17 条船舰逃掉了。
31BC的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决战Actium战役时,情况倒了过来,安东尼的舰队延续了东地中海的传统:大舰巨炮。安东尼的旗舰是一艘10型,其它的也大都是5型以上。阿格里帕的舰队有更多的轻型舰,旗舰只是一艘6型。
战斗过程见富勒《西洋军事史》&
30BC屋大维统一罗马后大力裁军,海军主要保留了两支分舰队:米塞努姆舰队(那不勒斯湾的米塞努姆军港,控制意大利西海岸)和拉文纳舰队(亚得里亚海的拉文纳军港,控制东海岸)。在马赛还有一支小舰队,后来的100年又陆续建立了亚历山大舰队、黑海舰队、不列颠舰队、莱茵河舰队、多瑙河舰队等等。&
米塞努姆舰队实力最强,但与共和时期相比弱得可怜,共有&&
3型 50艘&&
2型 11艘&&&
海军的水手和水兵都属于辅助部队,由非公民组成,服役满25年后成为罗马公民。水兵采用百人队的编制,由百夫长指挥。
约30BC的罗马浮雕,图上只有两排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就是Actium海战时阿格里帕的6型旗舰,桨上方那一排格子是收起的第三排桨。
在帝国时期,撞角仍在所有战舰上保留着,但越来越小,变成一种次要武器,就像现代战斗机上的火炮,作用不大,但必不可少。
2世纪初图拉真记功柱上的3型和2型战舰,撞角已经简化到造成不了多大伤害的地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希腊和古罗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