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游戏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的现实表现简述

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体质发展的影响研究 - 中国论文援助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
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体质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 来源: 发布者: 阅读:
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体质发展的影响研究中文摘要
3-4Abstract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3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1.1 学前儿童运动现状研究
2.1.2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现状研究
2.2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幼儿园运动性游戏课程的现状
17-20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测量法
3.2.5 数据统计法
26-27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研究目标设计
4.1.2 实验准备
4.1.3 实验样本的确定
4.1.4 变量的确定
4.2 相关概念的界定
4.2.1 学前儿童
4.2.2 运动
4.2.3 游戏
4.2.4 运动性游戏
4.3 常规课内容与实验课内容
4.3.1 常规课内容
4.3.2 实验课内容
4.3.3 运动量的控制
4.4 学前儿童运动性游戏课程的内容
4.4.1 运动性游戏课程的整体结构
4.4.2 运动性游戏基础课程内容
4.4.3 运动性游戏核心课程内容
4.4.4 运动性游戏辅助课程内容
4.5 学前儿童运动性游戏课程的实验结果
4.5.1 实验前后学前儿童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
4.5.2 实验前后学前儿童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
4.6 学前儿童运动性游戏课程的实验结果分析
4.6.1 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分析
4.6.2 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分析
44-515 结论与建议
51-53附录 1
53-54附录 2
54-62参考文献本文以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体质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前儿童实施运动与游戏有机融合的课程,测量其对学前儿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分析讨论,证明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发展产 生积极作用。试图让学前儿童真正的从过去的&培养模式&中走出来,让儿童在运动游戏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并积极尝试把社会学、自然科学、运动学、军事等 方面的内容融合在游戏中,从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达到整合教育的目的。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测量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 究。对随机抽取的两个班级,共58名5岁年龄段的学前儿童(男29名,女29名)进行实验。将抽取出来的两个班级,一个设定为实验班(男16名,女14 名),一个设定为对照班(男13名,女15名)。实验班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运动性游戏课程进行,对照班按照常规课程进行。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 前儿童的身体形态和素质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把测量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结论:1、通过为期 3个月的实验干预后,从学前儿童身体形态指标来看,实验组儿童身高的平均增长水平和体重的平均下降水平略优于对照组,在正常的范围内,但短期内效果不明 显,无统计学意义,符合学前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规律。2、通过运动性游戏课程试验前后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身体素质有明显改 变,主要表现在速度素质、投掷素质、跳跃素质、平衡能力、柔韧素质等都有明显的提高。3、运动性游戏课程适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能满足学期儿童好 奇、好动的需求,能够激发他们愉悦的心情,充分调动学前儿童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参加活动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前儿童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 好习惯,运动性游戏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是解决当前学前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动作发展严重欠缺的问题,是增强学前儿童体质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关论文
&&热门论文
&&推荐论文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论文援助中心 版权所有卢筱红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室
当前位置:&&&
浅谈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上传: 卢筱红 &&&&更新时间: 1:37:58
【摘要】幼儿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对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实质是充分发展人的潜在的各种才能,焕发出人的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提高主体意识,而不应局限于传授知识和灌输知识。其实,儿童从游戏中可以学习到一些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技能的发展,两者有共通之处,所以相互之间并不违背。鉴于此,就幼儿游戏的特定功能、幼儿游戏对教学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此为幼儿园教学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身心健康&&自我控制&&情感&&行为暗示&&自我约束 & 游戏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游戏占据着幼儿的大部分时间,因为游戏是幼儿发自内心情感想要去亲手尝试,动手去做的活动,从玩中学,从玩中做,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与情感,并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成功。在游戏过程中,游戏对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不重视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而是一味的重视学习各方面的技能,学习各种知识,其实不然,游戏作为幼儿日常活动而被幼儿所喜爱,是因为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兴趣可以改变一切,并在其中有所学,有所乐。游戏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是为幼儿所喜爱的。儿童的天性是积极主动的,他们地喜欢和需要向环境敞开,在敞开中探索学习,不断建构其精神世界。游戏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游戏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和探索周围世界,模仿和演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游戏活动为幼儿获得知识和经验,实现身心发展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的生活充满快乐。在他创编的多种游戏中,幼儿通过游戏,发展了智慧、道德和体力。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人的整个日后生活它的渊源都在儿童早期。&、&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所以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不能忽视游戏的积极作用。&&& 一、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主动、自愿地进行游戏活动,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 游戏是一种较轻松自在的活动,它自由自在,灵活多变,可以适应幼儿的需要。游戏没有外部的控制、强加的要求,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玩与不玩,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玩哪些活动?怎么去玩?游戏中,幼儿是轻松自由地沉溺在游戏的过程之中,没有任何压力,将自己的兴趣发挥到很大程度。 儿童的游戏往往满足于他们玩游戏的过程而不是玩游戏的结果。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自主的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在没有任何的外在压力情况下,自由自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所以他们的活动是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游戏不仅是适应幼儿需要而产生的主动活动,而且由于游戏本身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同时,游戏使幼儿感到有力量掌握活动的进程,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得到愉快的感受。 3、游戏是幼儿的社会性活动 幼儿的游戏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游戏中幼儿的生活经验得以创造性地再现。 幼儿生活在成人的相处的社会中,受到外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同年龄,处于不同社会背景中的幼儿,其幼儿的游戏内容、种类和玩法都会不同。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特殊反映,具体表现在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4、游戏是一种虚构的活动 游戏的虚构性是指幼儿的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的结合,是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对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反映。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想象使所获得的表象形成新形象,(如自己是妈妈或爸爸),创造新情景(妈妈在喂宝宝吃药,宝宝病了),改变物品用途(把纸片当药)以人代人(自己当妈妈,布娃娃当小宝宝)通过这些想象和虚构游戏就玩了起来,在幼儿游戏时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但又不是照搬生活经验,而是必须通过想象的加工。 游戏激发了幼儿的自身兴趣,并从游戏中感受到了主人翁的地位,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游戏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并且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鉴于此,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游戏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特征发现幼儿的游戏对其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游戏向幼儿进行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如我在组织幼儿跑、跳、爬的活动中使大肌肉运动能力、跳跃能力等得到发展;在结构游戏中通过操作结构材料及一些辅助工具如剪刀、蜡笔等发展了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如我组织的游戏,蚂蚁搬粮、平衡木、丢手绢、跳方格、抓尾巴、抛掷布球等游戏中,都锻炼了其运动能力和促进了生长发育。 幼儿通过游戏促进了身体的生长发育。 (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给幼儿带来愉快和满足
如活动区角中,幼儿很喜欢玩医院、理发店、超市、娃娃家。观察他们面部表情都是那么的快乐,发自内心的笑容,只有在游戏中,他们才是无忧无虑的。 幼儿通过游戏满足了幼儿的情感需要,给幼儿带来了愉快和满足。 (三)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认识与操作以及与周围人的认识与交流,发展了自己的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一些智力因素。 具体来说,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对材料、物品的感知与操作,认识了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用途等,发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及自己做出的动作和物体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对物体分门别类,形成相应的概念。如玩搭建积木(我时常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和创造组建一个大游乐场或高级建筑群,对物品有了感知知道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幼儿在游戏中还通过与伙伴、教师等的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社会性知识。如我设计的《打电话》的游戏,通过幼儿报姓名问候对方,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使幼儿增强了了解,加强了交往,发展了语言。还比如玩逛商店的游戏,扮演&服务员&时,应该使用礼仪用语,扮演&顾客&时,应该使用礼貌用语,以及应该知道的各种物品的用途及保质期的了解等,获得更多的社会性知识。
(四)有利于幼儿学习自我控制情绪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但游戏的兴趣性却能使幼儿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和规则的要求,无形中接受了外界对自我的约束。幼儿从游戏中能学习自制,有利于培养幼儿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制自控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情绪基础,它使人有效地调整自我心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目标。一个人幼年时期能否克制冲动、延迟满足、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情绪控制力将预示着他将来人生的成功与否。&果汁软糖效应&便是一个例证:美国心理学家对一群4岁的孩子进行了一个试验。实验及以后的追踪研究显示,那些在4岁即能抵制诱惑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社会竞争性,较高的效率,较强的自信心,能较好的应付生活中的挫折;那些满足于一得之功的孩子则显得孤独、冷僻,易受挫折,在压力下容易退缩,面对挑战总是逃避。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的。譬如,玩&解放军&游戏时,&战士&扔手榴弹,&班长&在一旁指挥。玩具手榴弹和扔手榴弹的动作都是很诱人的,&班长&不得不自我控制,因为他既然是班长,就得服从角色约束,坚守在指挥岗位上。集体游戏中往往要分配任务,任务使幼儿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学习克制,游戏中有时要担当一定角色,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既是别人,又是自己,在自己和别人对比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学习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学习控制情绪。如,玩&影剧院&的游戏,&剧场&内已经开演,&观众&在观看精彩的演出,但&场外&&小卖部&里的&售货员&仍忠于职守。在幼儿园中也能发现,有的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能持久,兴趣不能稳定,但在课后的游戏活动中却能长时间注意,能够出色地完成游戏中的任务,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游戏教学以其提供信息方式的新颖和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使幼儿对这些信息的印象深刻,记忆也较持久。
游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要想使游戏得以顺利的开展,应注意的方面有:合作中的行为暗示、自由中的自我约束。 (一)合作中的行为暗示 首先,师生是合作伙伴。幼儿的自主活动决定了教师的指导不是控制,这需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上,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在活动中做到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不允许出现幼儿由于害怕教师不敢求助、不敢表达意愿、不敢提出意见的现象。 其次,指导是行为的暗示。当幼儿的行为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时,教师应尽量减少语言指令,将指导的意图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或与幼儿平行游戏、合作游戏,用游戏角色的行为暗示幼儿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
首先,游戏教学是自由的。游戏的主要特征是它体现了活动者的自由意志,正因为如此,游戏才成为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幼儿游戏体验的强弱就取决于活动中他所获得的自由的多少,自由度越大,它的自主性发挥得就越好。 其次,游戏教学是自律的。游戏虽然自由,但它同时有规则,游戏规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自我约束。我们看到,幼儿在游戏中比其他情境中更能自愿遵守规则。因为成人在其他情境中用以控制幼儿活动的规则,是一种外部要求,游戏规则是幼儿出自活动兴趣的内在需要,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是由活动引起的愉悦效应所支持的,所以游戏规则是幼儿能够理解、乐于执行的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据此,教师一是给予幼儿规则,二是给予幼儿信任,三是给予幼儿自由,让幼儿在自主的活动中,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体验由于规则的遵守和破坏导致的成功和失败,使规则逐步内化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内在需要。 通过实习中的具体观察和结合理论知识的实践,我认为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教师首先是一个支持者,要支持幼儿的游戏,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游戏材料,还有一个和谐的游戏环境。教师还是一个观察者,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观察,只有在幼儿游戏的时候才是展现幼儿能力的时候,所以教师不要错过发现幼儿能力的好时机。教师还是游戏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参与干涉使他们的游戏发挥到最大的价值。教师要给他们引导游戏的方向,使游戏更有教育意义。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简述幼儿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在哪个方面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幼儿教育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