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游戏都不做多线程游戏/多核优化?难点是什么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44|回复: 17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2330精华0UID帖子金钱2491 威望0
Lv.5, 积分 2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现在的CPU貌似普遍都以多核多线程为卖点,玩家手里的CPU也大多是多核多线程的,单核性能貌似不突出。但是现在游戏的多核多线程优化貌似做的都不好。至于龙之谷老游戏就更加比不说多线程优化了,棒子游戏连优化都懒得做。所以玩龙之谷这种老游戏是不是应该选单核性能强的CPU玩起来体验会更加好?
在多玩看到很多配置很好的玩家玩也会出现掉帧厉害的情况,他们的CPU大多也是多线程厉害,单线程不厉害。
本帖最后由 金剑白狐齐御风 于
15:59 编辑
&单开,单核高频就好。
如果你要QQ,YY,浏览器。听歌,看视频都开,那就高频多核&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1373精华0UID帖子金钱29642 威望0
Lv.8, 积分 113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27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80 草
这个还真不清楚,反正我I5的本比不上I7的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90积分21211精华0UID帖子金钱105576 威望7
单机一百年
Lv.9, 积分 21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89 积分
UID帖子威望7 多玩草1844 草
据说是双核游戏
&=。=龙之谷是双核游戏?别骗我?&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2137精华0UID帖子金钱2212 威望0
Lv.5, 积分 2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这要看棒子的脑子容量有多低&&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3064精华0UID帖子金钱2852 威望0
Lv.6, 积分 30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6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70 草
发表自UC浏览器
英特尔的单核性能强 价格略高
AMD新一代锐龙多核多线程 单核性能也很强 价格比英特尔便宜很多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3588精华0UID帖子金钱9331 威望0
Lv.6, 积分 35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12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80 草
单核优化游戏,由于优化不好,对CPU要求还是有点高的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1420精华0UID帖子金钱29866 威望1
Lv.8, 积分 114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80 积分
UID帖子威望1 多玩草1474 草
官方都给出最佳配置了啊!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2330精华0UID帖子金钱2491 威望0
Lv.5, 积分 23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 &i5 7500算是多核高频么?如果是单核高频又有哪些CPU呢?
:主频3.4,但是有人说DN是双核优化,想要玩的好最好是i3 7350K,双核高频&
&现在至少都是双核的。高频你看主频超过3.0ghz的就差不多&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2479精华0UID帖子金钱8374 威望0
Lv.5, 积分 24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422 草
还谈什么卡不卡,无限掉线还能玩?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80积分17970精华0UID帖子金钱28066 威望0
Lv.8, 积分 179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0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417 草
游戏刚出之时人们都是用什么配置在跑?和现在的配置比起来孰强孰弱?
:近年来脊骨负优化的发展,硬件高了却更卡了的游戏相信找不到第二个了&
&=。=我4年半前装机的时候是G2010,那时候玩龙之谷高特效随便跑,但是现在i5 7500开冰灵特效全开刷巢穴竟然帧数只有20~30多,简直不要太坑&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1199精华0UID帖子金钱1112 威望0
Lv.5, 积分 11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1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多线程是方便你开基谷的时候还能开其他软件,你总不会只开基谷吧?yy,qq什么的,有时候听听歌,有时候看看视频啥的
&划水多线程&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3677精华0UID帖子金钱5467 威望0
Lv.6, 积分 36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2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88 草
网游一般看单核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40积分837精华0UID帖子金钱731 威望0
Lv.4, 积分 8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一般来说,
内存:电脑软件都是在内存上运行,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上,所以如果软件大,内存容量也很重要。
线程:就好像公路,如果多条路可以同时很多车开,电脑也一样,多线就代表多个任务(软件)一起同时运行。不过一般叫“进程”,线程是顺序的控制流。
cpu:运算逻辑、控制器等等的,一般看攻率、指令系统、容量、逻辑结构。
DN的客户端那么大,又是3D,对内存、cpu的要求高点吧,不过普遍游戏亦是如此。
&而且玩某些比较烧特效的职业,例如冰灵,会出现掉帧很厉害的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我的CPU是i5 7500,玩DN的时候只有2个核利用率比较高,另外2个核利用率比较低。难道是固定玩DN只能用到2个核?&
噗嗤我爱萝莉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3335精华0UID帖子金钱22057 威望1
Lv.6, 积分 33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5 积分
UID帖子威望1 多玩草1102 草
开启养老模式的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566精华0UID帖子金钱3481 威望0
Lv.5, 积分 15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4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尼玛的我一直以为是我的显卡不好,玩的才卡,特地把750Ti换成了1060 6G 的,敢情是主要是吃CPU啊,我现在的 i5 6500应该也没问题啊,但是打龙本有冰灵还是有点掉帧,没冰基本都是很流畅的。顺便问一下,龙之谷在哪查看帧数啊?
&龙之谷是双核优化游戏,玩起来基本只用到2个核,你的CPU主频不算很高,单个核性能可能不够用,而且开着DN也没办法达到最高睿频&
&优化太差,你换更好的CPU也是白搭
下个看帧数的软件,百度搜&
手机论坛勋章
APP发帖双倍积分,登陆即送勋章!
龙之谷活跃勋章
在龙之谷版面活跃而奖励的勋章
365天!天天有你
连续签到1年即可获得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为什么大多数游戏都不做多线程/多核优化?难点是什么? - 知乎171被浏览67410分享邀请回答2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OPPO R11和R11 Puls是王者荣耀“多核多线程”的首发机型
稿源:小学生科技
王者荣耀S8赛季蓄势待发,除了新的玩法备受关注之外,技术层面的更新也是万众瞩目。26日,媒体相继曝光了王者荣耀最新的更新日志,日志中称,王者荣耀将在版本更新后正式发布“多核多线程技术”。而首批支持该技术的机型仅为OPPO R11与即将发售的R11 Plus。上图是2017年1月王者荣耀APP的用户使用情况,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出OPPO与苹果各占总使用百分率的24。至于王者荣耀为什么仅支持OPPO R11系列机型,王者荣耀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保障‘多核多线程技术’给玩家提供的良好体验”,需要基于具体机型,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和联调”。而OPPO曾在R11的媒体见面会上公布,OPPO已经成为王者荣耀官方技术合作伙伴,彼时双方已经在联合调试王者荣耀多核版本。OPPO对王者荣耀介入地比较早,R11/R11 Plus成为“多核多线程技术”的首发机型也是理所当然。此外,OPPO还联合王者荣耀针对R11/R11 Plus做了专项提升。用R11系列玩王者荣耀时,系统能更加细化更合理地调配资源,保证性能,该够的时候一定够,该省电的时候也不浪费。使R11系列的游戏帧数可以一直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准,极大的改善了游戏卡顿这个最大痛点。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大好消息,有着高颜值的外表,强韧的自身硬件性能,玩游戏体验更是不用说。如今SOC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核有难七核围观”,王者荣耀新版的多核多线程技术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真正从底层进行优化,真正适配R11系列的骁龙660多核架构,带来更流畅的游戏体验。目前大部分手机游戏,本身对GPU占用不是很高,很多都是依赖CPU进行处理,但是这些游戏对CPU利用率都非常低,而且通常都是单线程运行,无法很好的利用好目前多核CPU的特性。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做进一步的优化,但是需要针对实际逻辑单独开发,而大多数厂商来说都负担不起这样的时间成本和开发成本,不过对OPPO的体量以及R11本身搭载的骁龙660的架构特性来说,却可以实现这样的事情。王者荣耀S8将于本月29日凌晨更新,而OPPO R11 Plus将于30日上午10:00正式全面发售,R11 Plus搭载高通骁龙660移动平台,在媒体评测中该平台的性能媲美骁龙820,而功耗却更低。同时,R11 Plus拥有6GB运行内存,基础的强大硬件配置为R11 Plus的流畅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OPPO R11 Plus拥有6英寸的超大高清显示屏,运行王者荣耀绝对是一大优势,团队合作效果更能清晰的展现。所以,买到就能立即体验支持“多核多线程技术”的王者荣耀。OPPO R11系列火爆人气,加上骁龙660的优秀品质,即将上市的R11 Plus相信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ai多线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