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药师佛灌顶真言不是五方佛

五方佛五行分别属什么?
我的图书馆
五方佛五行分别属什么?
五方佛  (1)毘卢遮那佛: 毘卢遮那如来,梵语Vairocana Buddha 之译音,又译作卢舍那佛,或称为大日如来,梵文的意译是光明遍照,表示佛身光明遍照,普周法界无碍,离闇觉照也。毘卢遮那佛,属佛部,佛身色白、坐中央八大狮子座莲花上,结智拳印,能除五毒中之痴毒,能转识蕴属空大,可转第九识成「法界体性智」。但是凡夫不懂,只有法界诸天才能够分别他的能力。  (2)阿閦佛: 阿閦如来梵名Aksobhya Buddha 之音译,意译为不动佛,或无嗔恚佛,无怒佛又名不动如来。贪嗔痴为三毒之一,能出一切不安稳性恶行,华严经偈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唯有无嗔始能面对逆境而不起害心,不生退意。& 阿閦佛成佛时立下了一个对一切事物不动嗔恚心的心愿,所以成就之妙善净土,得无嗔恚心而不退转,直修无上菩提,有大势力,不可动摇,永不退转,所以成就了不动部。& 阿閦佛佛身蓝色,佛身坐在东方八大象王座上,五大中属水大、结触地印、能转想蕴,能除嗔毒,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3)宝生佛: 宝生如来梵名Ratnasambhava 为五方佛中之第三位,乃集一切福德财宝,具备万法能生的如来。宝生佛南方宝部之主尊,佛身黄色,属地大之净相,安坐八大马王宝座上,结满愿印,能转受蕴,及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净除凡夫下劣、不平等、小我、执着等分别心,能除贪毒,并调伏一切骄慢众生,而证得宝生佛圆满报身。  (4)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梵名Amitayus意译为无量光、无量寿之意义。阿弥陀佛本尊,佛身红色,属火大,结弥定陀印,或手捧长生甘露瓶,身坐西方八大孔雀头戴之红色莲花宝座上,能转色蕴,以第六识成就妙观察智,能除五毒中之疑毒,多情而易生大悲之慈心,获莲花部之事业成就。  (5)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佛梵名Amoghasiddhi,此佛土所转化的烦恼是嫉妒,所净化之蕴是行蕴,以前五识转成为成所作智。不空成就如来,佛身绿色,属风大、由于绿是多种颜色混合而成,故其含意是此一本尊行多种行,能达成多种目的。能除慢毒。他右手持羯磨杵。由于双金刚指向四方,所以不空成就如来,无论在何处都没有他不能成就之事。身坐八大金翅鸟之宝座上,结无畏印。  二、五部  五方佛分坐在东南西北中的五个方位,以照金刚界曼荼罗的分布,朝上的位置是西方,朝下的位置是东方,因此图左为北方,图右为南方。这些方位的分布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方老师刚刚接触五方佛时,也把这些资料弄混,误以为印度人思想中的五方佛与东方中国人的五行有关,花了相当多的时间之后,才知道是自己弄错了!  (1)阿闪佛坐在东方的位置,他所掌管的是金刚部,颜色的分配是蓝色,从唐卡的各类金刚的特色,表现出来金刚部所管辖的,是处理人类的灾难和医疗方面的功能,因此拥有息灾和医疗的特色。  例如:药师佛的佛像身形就是全身宝蓝色!正好完全代表了他有独特的医疗能力,和替人类消灾的功能!但是蓝色亦代表了执法者的特色,金刚手菩萨的身形也就是全身深蓝色,他的功能就是最能摧毁各种魔难,所以又称之为伏魔金刚手,为密法之中的秘密主!  金刚部所使用的力量是「大圆镜智」的力量,所谓大圆镜智的解释,就是前世今生之中的连接,都可以圆满无缺,透过这一种特殊的能力,所以非常容易掌握业障病毒等等的前因后果,只要把这一些因果关系解决,所有的灾难和疾病都可以获得完全痊愈!  (2)宝生佛坐在南方的位置,所掌管的是宝部,颜色的分配是金黄色!所谓宝部的特色,是人类的财富、权力和寿命等等福报所在地!因此所有唐卡之中能够掌握宝部的诸神,都是以黄色为代表,例如:黄财神的身形就是黄色,他执掌了人类的财运!又摩利支天佛母的三个面上,正面的是黄金色,也都是代表了具有掌管宝部的功能。  摩利支天佛母:又此菩萨戴无忧花,发髻竖立,于其髻上复戴宝塔,于宝塔内有毗卢遮那佛,放大光明,又于塔中出无忧树,其花开敷。具八臂三面各有三眼,正面黄金色善相微笑,眼修长,唇朱色,作大勇猛相;左面作猪相,黑色出舌颦眉,利牙外现,作大忿怒相,令人怕怖;右面深红如秋月圆满莲花宝色,出最上光明,慈颜和悦,如童女相。令人欢喜。(资料来源:摩利支天佛母菩萨修持法轨)  宝部所使用的是「平等性智」的力量,所谓平等性智,就是对众生均持平等心对待,也就是无论对方是佛是魔、是好是坏、是平民是贵族、是贫是富皆以平等心视之,原因是做生意的人,谁都不能得罪!而做生意的结果,谁能够真正带来财富,也经常难以预料!所以只有在平等性智的情形下,才可以让财富顺利的进入自己的口袋之中,这就是平等性智的特殊威力!  (3)阿弥陀佛是坐在西方,他所掌管的是莲花部,分配的颜色是红珊瑚色,而莲花部的特色,是管理人类的情绪,他们经常使用的是悲心和慈心,其中以观音菩萨的大悲心是最为闻名!因此所有身形现红色的金刚,都表示他们俱备有怀柔的特色。例如那洛空行母的三红尊、红象头财神、红财神、红观音等都是以红色来表示!  莲花部所使用的能力是「妙观察智」,从妙观察智的特色之中,容易掌握的是善解人意,因此能够以慈悲心感动对方,容易与他人进入同理心的状态,所以痛人之所痛,悲人之所悲,完全可以感受对方的状态!这就是妙观察智的威力所在。  (4)不空成就佛坐在北方,他所掌管的是羯磨部或者称之为事业部,分配的颜色是绿色或者是黑色,而事业部掌握的是人类事业的成就,和运气的好坏,唐卡之中以绿色为代表的有绿度母、绿财神等。  事业部所使用的能力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的特色,是不必把事情想得太复杂,只要知道事业是否可以成功!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一旦机会出现就可以往前冲,所有的世间事物只需要把它转变成二分法,成功与失败?可以做或不可以做?身体里面好像装上了红绿灯一样,看到红灯就停止、看到绿灯就往前开车,很容易就获得成功的结果!这就是成所作智的威力!  (5)毘卢遮那佛身处在五方佛的中央,是五方佛的主尊,也称之为中尊,在他身坐的中央部位称之为佛部,颜色的分配是白色,在颜色的基本意义上,白色是所有颜色光之混合最后结果,因此在平常的状态中,白色是最不显眼的颜色,但是白色却统合了所有诸色!中央佛部所掌管的功能,尊称为「法界体性智」,这个法界体性智的特色,正好与白色相匹配,那是人类世界之中无法体会的特质,如普巴金刚的三个头的颜色:普巴身黑蓝色,具有三头六臂四只脚,每一头有三眼,共九眼。  右头白色表文殊菩萨之忿怒相-大威德金刚,为诸佛身的代表!  左头红色表阿弥陀佛的忿怒相-马头明王,为诸佛语的代表!  中间黑蓝色表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金刚手,为诸佛意的代表!  (资料来源:普巴金刚圆满法)东方阿閦佛─治疑&& 对治疑毒。礼拜此佛能令众生菩提心坚固,不为烦恼所退动,故又称不&& 动如来。&& 手印是触地印(镇地印),其智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第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智,即显现法界万象原名无垢之智。南方宝生佛─治贪&& 对治贪毒。宝生佛掌管众生贪婪和傲慢能令众生抛开冷漠、自以为是的态度。&& 礼拜宝生佛能令启发菩提心,成就众生所愿。&& 手印是施与愿印(胜施印),其智为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第七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具现诸法平等性智。中央毘卢遮那佛─治瞋& 对治瞋毒。礼拜毘卢遮那佛可以让我们内财、外财俱足,前途光明遍照又称大日如来。&& 手印是说法印,其智为法界体性空。&& 【法界体性智】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世间、出世间等诸法体性之智。西方阿弥陀佛─治痴&&& 对治痴毒。礼拜阿弥陀佛,不但加被我们此生获得健康、长寿,将来生&&& 西方极乐世界,更能证得永恒的法身慧命。&&& 手印是弥陀定印(禅定印),其智为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第六识从有漏转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巧妙观察众生机类而自在说法之智。北方不空成就佛─治慢 注:(绿度母为其明妃,另一说法为三昧耶度母为其明妃)&& 对治慢毒。不空成就佛以本誓大慈大悲之钩,引摄众生,能钩召诸佛圣&& 智入众生之心,并能钩召一切众生入诸佛境界滋润我们的身心,带给众生毫无阻碍成就之利益。&& 手印是施无畏印(无畏放光印),其智为乘所作智。& 【成所作智】前五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
馆藏&11329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南怀瑾老师开示:五方佛的秘义
八个识中都有五遍行,就算在一念不生时,五遍行还是在。所以道理弄不懂的话,你会以为入定什么都不知道,那就错了;那是像木头泥土一样,如何能叫“佛者觉也”呢!修行成功了,五遍行转过来也就是五方佛:
西方阿弥陀佛:作意所生成
东方药师佛:触所生
南方宝生佛:受所生
北方不空如来:思所生
中央毗卢遮那佛:想所生
转识成智,就成为五方佛性。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
我们要了解,大乘佛法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无论哪一方位,所谓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等等,十方三世都有佛,处处有佛,每个人都随因缘、业力、性情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学佛、念佛因缘的差别。
《药师经的济世观》
----------------------------------
怀师: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是算命、看风水的阴阳家,中国人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就是相当于佛学的五蕴,这其实也是个比喻。东方属木,为什么呢?因为生命力最强的是草木,生生不已,就像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所描述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居士:五蕴也叫五阴,老师刚才说行蕴代表了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似乎代表的是“阳”的那一面,而不是“阴”的那一面,那为什么不叫“五阳”呢?
所以说唯心可以成佛,唯物也可以成佛,不过要真正转物就需要真功夫真本事了,所以说学佛是一个大科学。这些都是大秘密,是佛学的内幕,现在都替你们揭穿了。大毗卢遮那佛的密宗修法是最大的一部,包括了日本的东密和西藏的藏密,中国翻译成大日如来,日本人就拿大日来炫耀自己。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
《心经》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一般人总认为空掉了五蕴才能成佛,密宗则不然,密宗从果地修,认为五蕴就是佛,五蕴就是五方佛,同贪嗔痴慢疑一样。
为什么说五蕴同五毒(贪嗔痴慢疑)立刻就是五方佛?这个理要去参,不是听懂了就是,你们根本还不懂。为什么显教说想蕴一切都要空?为什么密宗要用观想?为什么想蕴与无量光配合在一起呢?这些参透了,白骨流光道理也都融会了,一点贯通了,参透了一层,你的见地就跃进一大步,足见理不参透不行的。
为什么大慢可以成就南方宝生如来?南方琉璃国一片光明又代表什么?都没有参究!如果把这些话头参通了,或参通了一点,所有密法修持的成就就不同了,你以为密宗不要穷教理?开玩笑!
密宗传到中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没落下去了,你看唐代至今的密宗堕落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呢?好奇!迷信!喜说梦话!谈功夫!越来越神经了!密宗越来越没落至此程度,因为大家不肯穷理。所以今天我很沉重、很严重的告诉你们。
《南怀瑾老师准提法开示》
------------------------
我们要了解【诸见从有心而生】,以佛法来讲,称见地;在普通来讲,就是观点、观念、意见的不同。
在佛法的见地,小乘声闻的见地同菩萨的见地不同,与佛的见地又不同,光是佛法的知见程度便有各种等差,何况是芸芸众生界,有如中国人一句老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看同样一个面孔,都是五样东西兜拢来,世界上却没有一个相同。面孔都是如此,心理那更是不用说了。平常我们说一对意见不同的夫妻,“同床异梦”,其实啊!世界上哪有两个人睡同床做同样的梦?
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意见当然不同,不可能一样。因此在修养方面,只有收回自己的意见,将就人家的意见,这就是菩萨情怀。要听我的意见,你的意见收起来,这是英雄心态。菩萨道则是我都没有意见,听你的,这是菩萨。
佛土是清净的,清净是无心,无心之心是名佛土。真到了净土境界,干干净净的,一念不生,所以“佛土无心,故不见天子”,无心的净土是不见天子,什么人也看不见,鬼也看不见,神也看不见,无一境界可见。“天子有心而不生念,故言不见佛土”,他说这一位天神,虽然也是一位普通人,不过他善果成就了,所以成天神,他同我们人一样有心,可是他悟了道,本有心而不再生念,到达无心地,因此他说我没有见过一个佛土。十方三世的佛土,我一个都没有看见,这是真佛土。这样,这个境界成就了,达到不疑,不疑就是不分别,不二法门,没有两样,“便成不异”,“故知有心无心俱空”,无心是空,有心也本来空,二者都是空境界。这一段又说明“生无生”的道理,同时这个问题也还与前面所说的那个知与无知有关。
《宗境录略讲》
--------------------------------
南师开示: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已注销])
(清風居士)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师佛灌顶真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