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不属于国家安全制度的任务有哪些

国家安全法增加维护新型领域国家安全任务
我的图书馆
国家安全法增加维护新型领域国家安全任务
香港中评社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国家安全法草案当中增加了第32条,维护我国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活动、资产和其他利益的安全,增加这一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郑淑娜:谢谢你的问题。国家安全法在第二章规定国家安全的任务当中规定了有关维护新型领域的国家安全的任务,你也注意到这个稿子在初审的时候这一条没有写,这也是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新增加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中国一向主张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等新型领域,批准和加入了关于上述新型领域的一些国际公约,并恪尽职守地履行公约义务。中国按照相关国际公约规定,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开展科学考察、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有助于了解和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资源,提高对上述领域的科学认知水平,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也愿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探索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过程中开展多方面的国际合作,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造福全人类作出贡献。在对上述领域进行资源勘探、科学考察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中国政府也有权依法保障自身相关活动、资产和人员的安全。在国家安全法中对外层空间、深海和极地的国家安全任务作出了原则规定,有利于为相关领域工作提供法律支撑。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逐步加强这些新型领域的立法工作,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有关欧洲国家也都将参与太空、极地、深海活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和立法的重要内容。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我们看到国家安全法里面第11条、第40条都首次有香港的出现,想问一下为什么要把香港纳入到国家安全法,因为香港会就国家安全及时自行立法。在什么情况下国家安全法能够适用于香港。如果有香港人在香港违反了国家安全法,他进来大陆境内,国家是否可以追究他的责任。国家安全法里谈到有关一些活动的利益,如果违反国家安全法,比如香港有一些集会、游行,如果那些活动是收受了外国的资金,是否就代表他违反了国家安全法?谢谢。郑淑娜: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按照宪法和基本法规定,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国家安全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对两个特别行政区和港澳同胞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提出原则要求是必要的,符合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按照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港澳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当按照基本法的要求自行制定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根据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规定,全国性法律除列于基本法附件三外,不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施。国家安全法并未列入两个基本法附件三。
本文来源:中国网 &
馆藏&1693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宣传标语
作者: 笑书
【内容概况】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国家安全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只有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组成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才能有效防止间谍情报活动和渗透破坏活动。 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宣传标语: 1......
&&& 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国家安全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只有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组成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才能有效防止间谍情报活动和渗透破坏活动。
&&& 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宣传标语:
&&& 1、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
&&& 2、筑起人民防线,维护国家安全。
&&& 3、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 4、维护国家安全,筑牢人民防线。
&&& 5、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 6、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
&&& 7、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 8、认真学习《国家安全法》,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
&&& 9、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 10、共同构筑反间谍的人民防线。
&&& 11、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 12、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
&&& 13、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建设。
&&& 14、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构筑坚强的人民防线。
&&& 15、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 1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17、狠抓国家安全教育,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 18、维护国家安全,共筑人民防线。
&&& 19、树立企业安全形象,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 20、维护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 21、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 22、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筑构坚固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 23、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24、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
&&& 25、动员、组织人民群众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 26、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 27、构建牢固的社会防御体系,坚决维护国家社会政治稳定。
&&& 28、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
&&& 29、检举、揭发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光荣。
&&& 30、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31、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 32、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 33、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 34、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 35、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 36、增强全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 37、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组织应尽的义务。
&&& 38、维护国家安全,共筑和谐校园。
&&& 39、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
&&& 40、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 41、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 42、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建设。
&&& 43、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 44、认真学习《国家安全法》努力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 45、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 46、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罪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 47、深入学习《国家安全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Copyright ©
经典用语大全() 蜀ICP备1100494号当前位置: &&
关于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你知多少?
时间:&&&&&&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日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1、什么是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为了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领域对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
3.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包括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
4.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5.为什么把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为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6.《国家安全法》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国家安全法》所有章节、条款都遵循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于《国家安全法》的始终,比如,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的领导,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本质特征,《国家安全法》第4条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所坚持的根本宗旨,在《国家安全法》第1条立法宗旨中强调&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第7条基本原则中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第16条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中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第33条对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作了专门规定。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全面系统的安全观,《国家安全法》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对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任务作了系统规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同时,为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法》第三章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第四章规定了国家安全制度,第五章规定了国家安全保障,第六章规定了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7.我国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是什么?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4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国家安全事务具有高度敏感、复杂的性质,既需要运筹帷幄,也需要令行禁止,必须通过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体制实现国家安全事务领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由习近平同志任主席,李克强、张德江同志任副主席,下设常务委员和委员若干名。
8.《国家安全法》对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责有哪些规定?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5条规定,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这里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就是指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关于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责并不仅仅限于第5条,其他条文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字样,但是在多个涉及国家安全制度和机制建设的条文中,用&国家&作为主语,也是指代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比如第四章规定的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等。
9.维护国家安全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国家安全法》明确了以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则:一是坚持法治和保障人权原则。核心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对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及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作了规定。&遵守宪法和法律&,主要是维护宪法体制,加强对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权力的约束。维护国家安全,涉及所有国家机构,特别是在&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实施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的情况下,要采取法律规定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的特别措施,更要注重对公权力行使的约束,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要防止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的现象,以提高国家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二是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筹各领域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要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通过发展不断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促进国家安全;通过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为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安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国家安全法》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集中体现了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往往相互交织,高度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统筹应对。一方面要把主权、领土、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不放;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有效应对来自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领域以及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贩毒走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三是坚持促进共同安全。立足国内,放眼国际,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在积极维护拓展我国利益的同时,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国际安全义务,促进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四是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把预防和治乱结合起来,既防患于未然,又正本清源。坚持充分发挥专门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作用,又要广泛动员公民和组织,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建立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防线。
10.为什么说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我国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国家安全法》第1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11.在国家安全工作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哪些行为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3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和涉及国家安全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滥用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出法定职权,决定或者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在行使职权时,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地履行职责,或者违背法定程序、目的随意或过度地行使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怠于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简单说就是,对于自己应当履行的,而且也有条件履行的职责,不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义务,马马虎虎,草率从事,敷衍塞责,甚至违令抗命。徇私舞弊,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于私情、私利的考虑,违背事实和法律,采用欺骗等手段,该为不为,或者不该为而为之,或者枉法作出处理决定,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
12.《国家安全法》关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4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安委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确立了重要遵循。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4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因此将其确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后每年这个时间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时刻不忘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13.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有哪些?
《国家安全法》基于国家安全外延和内涵大大拓展的实际,突出国家安全的总体性特点,规定了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任务,以体现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要求。在立法中明确国家安全各领域重点任务,有助于调动国家各种力量和资源,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合力。因此,《国家安全法》第2章依次明确了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外层空间及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领域的重点任务,基本覆盖了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同时,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为将来可能变化的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留出了必要空间,体现了动态性、开放性。
14.为什么对&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民族分裂活动&作出规定?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6条规定,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民族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民族分裂活动,是民族团结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任务。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受境内外复杂因素影响,民族分裂活动还很猖獗。比如西方反华势力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对我施压,支持和纵容民族分裂势力进行破坏活动;少数的民族分裂分子的暴恐活动升级并向内地蔓延,&藏独&分裂破坏活动不断等。在民族团结领域维护国家安全,要把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民族分裂活动置于突出位置,采取强有力手段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确保民族地区的社会安定;最大限度团结和发动各族干部群众,让&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观念深入人心,筑起防范和制止民族分裂活动的人民防线。
15.宗教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是什么?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7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利用宗教名义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反对境外势力干涉境内宗教事务,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秩序。国家依法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
16.《国家安全法》对防范和处置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8条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加强防范和处置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依法开展情报、调查、防范、处置以及资金监管等工作,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和严厉惩治暴力恐怖活动。
17.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国家安全法》从以下两方面规定有关主体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一是《国家安全法》第11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在第三章&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中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明确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并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应当贯彻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则作出专门规定。
18.开展国家安全立法是各国的普遍做法吗?
1947年,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国家安全法》,世人熟知的五角大楼、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等机构都是这部法律的产物。
英国则更早。英国在1911年就发布过一部《反间谍》的成文法,1989年又发布了一部《政府保密法》。&9&11&事件后,英国在10年内连出了4部与反恐和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
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国也专门把国家安全写进了该国的《刑法典》。
19.国外如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专门制定了《国家安全法》《普通军训与兵役法》《国家安全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组织、人力、物力保障。
通过法律规定,20至70岁的公民,均需接受法定的国防教育,同时还规定,16至60岁的男性和16至55岁的女性,均需接受民防义务训练,对大中学校的学生,则根据《宪法》把国家安全教育和训练列为正式课程,并把军训成绩记入学分。
从2011年开始所有中小学日常全面实行&绿十字互联网安全守则&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网络分辨能力和抗诱惑力,暑期则组织参观军营等夏令营活动,以引起中学生对国家安全保卫工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防患意识,吸引青年学生参军。
学校没有专门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但会定期邀请德军派人到校介绍国家安全情况,与学生讨论有关问题。
在各地普遍成立军官与士兵协会、公民协会、射击协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的国家安全教育机构,同时,编发《民防手册》,从小孩到老人都人手一册,做到人人皆知。
日本是一个岛国,且多发地震,各地常以资源匮乏、防御困难等因素为背景,组织防灾抗灾教育和能源紧张演练活动,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行军教育是以色列国家安全教育的特色之一。公民从小学开始,学校就组织&用脚去认识以色列&的活动,通过这种融合历史传统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形式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当前最“重”任务
&&&&&&&&&&
2000WTOWTO911
& &&200720080730
200920112001WTOWTO20102012
20101232008
GDPGDPGDPGDPGDPGDP
&&&&&&&&&&&&&&&&&&&&&&&&&&&&&&&&&&凯德智库战略委员会
&&&&&&&&&&&&&2015118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章不存在_百度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