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画的短篇,说的是在一个火车海底隧道施工动画前小男主和其他人玩一个勇气的游戏,大致就是等火车开过来,谁先躲

到法国不去购物,不去博物馆,不去皇宫,不去教堂,不去城堡,还叫去过法国吗?法国还有别的可以玩的吗? 两个没文化的人只是去看风景的就看了23天,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法国,小资的圣地,文青的天堂。本大叔作为非小资非文青的没文化一族,一直对法国兴趣缺缺。又加上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朋友,不停地说巴黎不值得去,还有朋友在巴黎被抢包的,总是感觉巴黎是个危险又脏乱的城市。于是就无限期地拖延着去法国的计划。去年在冰岛遇到一群波尔多过来的老人,听到我们去了很多国家,竟然没有去过法国,很疑惑地问"why"?实在不好意思把我真实的想法告诉他们。终于在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游荡了一圈之后,把法国行提上了日程。看了好多攻略,真心佩服那些洋洋洒洒几万言,详细介绍卢浮宫,橘园,奥赛等等各大博物馆展品的人。还有从建筑师角度讲解法国建筑的达人。各位神人,请收下我的膝盖吧!作为一对儿没文化的夫妻,考虑到在众多名画,雕塑神马的前面只能执手相看泪眼,我们不认识它们,它们也不认识我们。我们再怎么装,都没法装出那么高的,逼格,就自暴自弃了。最初几年因为好奇和新鲜感,凭着中学时代文艺复兴的书籍留下的那点薄薄的底子,还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纽约大都市、大英、冬宫,以及梵蒂冈博物馆,但是看多了对非文化人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于是,决定法国之旅,不看博物馆、不看教堂、不看皇宫、不看城堡。为什么教堂,皇宫和城堡也躺枪呢?前几年的欧洲游,看尽了教堂,特别是让黄金晃瞎了眼的梅尔克修道院和梵蒂冈的圣彼得,西斯廷教堂,对这些应该朴素却比皇宫都奢靡的地方很有免疫力了。皇宫呢,自从看了圣彼得堡的叶宫和夏宫,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觉。作为欧洲奢华象征的凡尔赛宫和俄国男沙皇女大帝的气势相比都望尘莫及。城堡呢,即使新天鹅堡都是外观看着还成,内部小房间黑漆漆的,配上一小小的窗户,阴森恐怖的压抑,从此知道了为神马城堡里面那么多鬼故事。没办法,那时候又需要保暖,又需要抵御外敌不是?23天的行程里,总共参观了一个皇宫——凡尔赛宫(主要是看花园,内部一路小跑冲过),一个城堡——维郎德里城堡(Villandry,主要是花园,内部还是小跑冲过),0.01个博物馆——卢浮宫(内部只走到售票处,主要是拍外观),一个教堂——巴黎圣母院(本来说不进去的,结果看到排队,强迫症犯了,就跑到队尾排队,跟着就进去了)。比起一天只泡在一个博物馆的高人和一天跑了4,5个博物馆的达人,本大叔真是很羞愧啊~没有这些占时间的活动,我们的行程就主要放在看风景这个比较不需要文化水平的活动上,可以每日悠闲自在的游玩。充满了亮点,去了很多人没有时间去的地方,以自己舒适的步伐,游玩着自己喜欢的景点,这个才是我们旅行的真谛。期间还抽空看了两期跑男和一期真正男子汉。吐槽一下自从郭晓冬他那位来播音之后,这节目就看不下去了,不停地出戏。为什么自驾?首先,本大叔生活在北美,已经习惯了出门开车的生活了,没车就感觉特不自由。其次,坐火车还要到点赶紧到火车站等着,习惯了随心所欲的旅行,受不了这个限制。再次,拖着大包小包行李赶火车,抬上抬下多累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多个星期的租车价钱加上买全险和坐火车的费用差不了多少。何苦折腾呢?到达南法国后,就迎头撞上了席卷欧洲若干年不遇的高温,每天都裹在将近40度的热浪中,风都是火辣辣的越吹越热。火上浇油的是,因为南法平常很多地方都只有20多度,晚间更只是16,17度,家家户户都没有装空调,不止B&B没有,连有些酒店都没有。热浪无处可逃。导致我们经常昼伏夜出,最热的中午基本上在车里吹空调赶路,到住宿处就窝在里面等到7点半以后稍微凉爽一点再出门。好在法国天黑的晚,都要将近10点才日落。但是副作用是有的时候等到7点半,两人懒病上来了,就不出门了,在屋里吃着水果,看着小说,上上网就过了一天。然后就感叹,这就是来法国宅着了。第一站:巴黎,宿巴黎。巴黎第一天:凡尔赛宫巴黎第二天:歌剧院,杜乐丽花园,协和广场,凯旋门,铁塔巴黎第三天:巴黎圣母院,Montparnasse 楼顶拍夕阳,卢浮宫夜景第二站:埃特勒塔Etretat,白崖象鼻山,宿本镇第三站:圣米歇尔山,宿山脚第四站:维郎德里城堡,宿图尔第五站:皮拉沙丘,宿阿尔卡雄第六站:卡尔卡松,阿尔勒,宿阿尔勒第七站:卡玛格公园,宿卡西斯第八站:尼斯尼斯第一天:卡朗格峡湾尼斯第二天:尼斯,埃兹,摩纳哥第九站:瓦朗索尔 Valensole瓦朗索尔第一天:凡尔登峡谷,圣十字湖瓦朗索尔第二天:泉水小镇,塞南克修道院,石头城,红土城瓦朗索尔第三天:瓦朗索勒周边看薰衣草第十站:安纳西 Annecy安纳西第一天:Pont-en-Royans,安纳西安纳西第二天:勃朗峰第十一站:瑞士格林德瓦徳格林德瓦徳第一天:休息格林德瓦徳第二天:少女峰格林德瓦徳第三天:雪朗峰格林德瓦徳第四天:First峰hiking,interlaken的harder kulm第十二站:科尔马第十三站:宿巴黎机场酒店我们2014年9月决定去法国后,10月份把酒店行程大致预订好了。很多酒店提早预定的价格都很便宜。有些地方,如瓦朗索勒本地的住宿很少,都需要提早定下来。一般我们都是先定可取消的酒店,然后随着研究的更深入,不停的修改细化。临出发时,把阿维尼翁的酒店取消,改了阿纳西多住一晚。在旅途中,又把卡尔卡松的酒店取消,改在阿尔勒。行程计划的时候,做的越详细,后面遇到情况临时更改越灵活。计划要密密的做,玩的时候要松松的玩。签证什么的我们不需要,加拿大护照直接飞过去就可以了。驾照也不需要公证翻译,直接拿着用就好了。所以这两部分不能给大家提供有用的信息了。行李打包的时候,有几样最重要。相机,不用说了。我不是高手,所以一切以方便为主。带单反的童鞋要记得带偏振镜和三脚架。防晒霜,各位老少爷们儿一定要涂。最好各位女士给男士准备个没有香味的,不然抹得满身茉莉清香也是个问题,特别是在法国这种好基友也都随心所欲自由表达浪漫的地方。防晒值最好spf50以上。这法国的太阳和国内不太一样,火辣辣的毒,没有雾霾散射太阳光。防蚊的喷雾可以在法国买,飞机上应该不能带喷雾罐。法国的蚊子苍蝇可不少。带把水果刀和削皮器。法国的水果真是又甜又香,一定要尝尝。止泻药啊,创可贴啊,败火的药啊,都是要带一些的。其它的也没什么特殊的了。做行程的时候看了好多游记攻略,好像没有哪个发达国家的首都安全做的那么差劲,满眼的被抢,被偷,被套红绳,被砸车,被扎胎。哪怕出了巴黎,在尼斯,瓦朗索勒都有人中招。所以去巴黎的时候,都很注意,不去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不去红磨坊,不去那些比较有名的脏乱的区。看了对巴黎各个区安全分析后,就赶紧对照着自己订的酒店看看。果然为了便宜住在了乱区19区。看看google街景,好家伙,地上的垃圾,墙上的涂鸦都不是一个安全区域的标记。马上改到了卢浮宫旁边的Best Western。我们的活动区域基本上都是东西方向沿着塞纳河从巴黎圣母院到铁塔,南北方向从歌剧院到montenapass楼这片区域活动,即使晚上12点多,都还是很安全的。这个区域的景点会有摆地摊或者叫卖的黑人兄弟,从来没遇到过主动来骚扰的。只有一些女孩会拿着个表格过来让我填,不清楚她们什么来历,所以对她们什么废话没有,只有三个单词" No No No ",她们也不会过来纠缠。其实很多国人看起来还是很小心的。在铁塔下面遇到的把双肩包挂在胸前的都是中国人肯定是看过攻略的。天朝人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放贼机制。来之前半个月,看报道说艾菲尔铁塔工作人员罢工抗议铁塔的扒手太多,估计都偷到员工头上了。警方为此调配了更多警力保障旅游点的安全。正好我们过去应该还是在严打巴黎的卫生也是不咋地的。离开巴黎很久,都还记得它的很多角落里那股浓重的尿骚味。可能是巴黎公厕不够,而商家又不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厕所供成千上万的游人使用。在铁塔对面的桥下拍照的时候,一个巴黎人匆匆的跑下来,对着墙根就来了一泡。在巴黎漫步,不经意的就会飘来一股骚味。所以说巴黎还是很有味道的。看过一个病叫巴黎综合症。主要发病人群是日本人。发病原因是来到期望中的圣洁美丽浪漫艺术之都,却发现巴黎原来这么脏乱,预期过于丰满,而现实过于骨感,导致心理落差太大而产生。症状表现为恶心、失眠、抽搐、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自卑感、蒙羞感以及被迫害妄想症,甚至是有自杀倾向。每年约有100多人发作。1/3自愈的,1/3需要回国后心理治疗才能好的,1/3治疗也好不了的。太悲催了一定要买往返程的票。因为从凡尔赛宫回来的时候买票的队伍和进宫排的队伍有的一拼了。
进入花园后票别扔了,如果要去湖边野餐或者旁边的饭店吃饭的话,回花园还是要检票的。
凡尔赛宫周一关闭。凯旋门拍照大家都喜欢挤在香街尽头的路中间。其实更好的位置在对面。有体力的话,建议大家走一走Avenue d'lena去铁塔,很幽静的一条大街。在网上买Montparnasse的票比到现场买便宜一些。 Montpanasse的楼顶风大气温低。即使夏天也不一定就暖和。东面的象鼻可以开车上去,步行上去还是比较费力气的。注意带够水,山上没有遮阳的树荫,太阳下面水分蒸发的快。 三座象鼻白崖了。最美的是最西面的,中间次之,最东面再次。如果没有时间和体力的话,可以只爬西面两座。圣米歇尔山的酒店尽量选在大坝附近,可以看到圣山的夜景。这附近还有好多餐馆,所以吃饭也不是问题。家乐福作为采购基地真是太适合了。分布广,大城小镇都有它;价格便宜,依云1.5升装大瓶水只要0.65欧一瓶,加油站要2.4欧;东西新鲜。公路上分隔双向行驶的线如果是虚线,可以借用逆行道来超车。如果在可超车的虚线地段出现和行驶方向同一个方向的箭头,就表明可超车的虚线路段马上要结束,此时不要再开始超车了Villandry 城堡即使只想看花园的话,还是建议买城堡内部参观票+花园票。在3楼的卧室和沿着卧室边上的旋转楼梯上去到达的garden tower有俯瞰花园的非常好的角度。Villandry 城堡检票处有中文的简介。皮拉沙丘最好在傍晚去,人少,也不热。注意带防风的衣服,沙丘上风非常大。沙丘里走路时尽量踩别人踩下的脚印,相对比较硬实,脚就不会太陷到沙里去,容易走。在沙丘注意单反机的保护。沙粒很细,非常容易进到机器里。 在法国咖啡不一定和奶一起上来,有的时候得自己去要,还分热奶和冷奶。(怎么这一条和其它三条有相当强烈的违和感呢?) 看向日葵或薰衣草的时候,如果有车,大部分时候沿着土路开进深处景色会更好。进入南法国,一定要买驱蚊喷雾。但是要确定买可以喷身上的那种,不是喷房间的。相机的偏振镜是必须的。天空经常会有些雾气,偏振镜就可以过滤掉它。眼睛没看到湛蓝的天空,可以在照片上看到嘛,还可以回去和别人吹牛!埃兹停车可能会很困难,最好早早去。或者放到最后,从摩纳哥回来再去。公交车也可能会晚点,车站上好多人在等车。反而是摩纳哥更容易停车。 欧舒丹工厂店不一定比香港便宜,比北美的肯定是贵多了。所以购买时需谨慎。如果不开车,又想看薰衣草的话,可以在我们这家旅馆留宿,然后找老大爷包车游花海。泉水镇不要一见到停车场就停,最好一直往里面开,从阿维尼翁的方向过来的话,开到桥前面了,再左拐是最近的停车场。红土城晚上6点以后免费停车。瑞士高速年-票到海关买最方便Co-op是瑞士最佳的采购中心,和法国家乐福一个地位在小镇住,不需要买停车票。旅馆会给你一张纸,写的密密麻麻的字,放在车窗后就行。但是记得要问旅馆要。从Grindelwald坐火车去少女峰,要记得坐到行进方向的右手边。还要算好了,别一掉头就反了。感觉Grindelwald比Lauterbrunnen要更安静,更方便一些。这两个镇让我们现在选一个的话,肯定还是G胜出了。Grindelwald和Lauterbrunnen来回最方便的就是坐火车到Zweilütschinen,再倒车去另一个镇子,不要坐到Interlaken OST去。Interlaken OST发过来的火车在这个站分两截,前半截走Lauterbrunnen,后半截走Grindelwald。从东南方向进入戴高乐机场的话,一定要先找加油站,不要到最后再开始找。从飞机场坐车出去的话,一定要先把机场的公交图记清楚。当然最好还是提前订一个接机的服务。1. 法国人在高速上的行车礼仪让我惊掉了下巴!比德国人都规矩!目前我所开过车的国家里,就数他们是最好,没有之一。我本以为奔放感性(随心所欲)的法兰西民族,开车和意大利人一个熊样,谁知道完全相反。法国人开高速可以用两个"不顾一切"来形容:如果前面有慢车,他会不顾一切的并到左道超车,不管左道后车离他有多近,哪怕逼得别人直踩刹车都要并过来;超完了车,他会不顾一切的并回右道,不管右道前面的车离他多近,哪怕刚并进去一秒马上再并回左道。99%的司机都会严格的遵守这个规范,直接的结果是把最左道完完全全当做超车道,只超车不占道。2. 大部分法国人开车很守规矩,超速的很少,而且只要你在中道或者右道,别人超速对你一点影响都没有。如果占了最左道,挡了后车,那么你就有机会见识法国人的人盯人战术了。3. 如果你在左道行驶,后面的车一直打着左灯,他是在告诉你你挡他道了,赶紧让开。4. golf真的做的很好。高速巡航的时候,自动根据前车的速度和距离调整速度,而司机只需要控制方向就行,根本不用踩刹车和油门。前车速度变成零的时候也会自动完全刹住,在高速上没敢试,在城市里公路上试验过。5. 收费站:总体上来说有两种收费站,一种是到站直接付费,还有一种是先给你一个票,到终点站的时候按照开的距离收费。第一种很容易。直接插卡,或付现金,或者找一个有亭子的口,等人工服务。付费结束后,如果需要收据,按一下机器上最靠近档杆的那个绿色按钮,就回吐出来小票。第二种也不难。进入高速路时到档杆停车,机器自动吐一张票,收好后,档杆抬起,进入高速。出高速的时候机器上标着三个按钮,写着1,2,3。1处插票,机器读一下,看看你开了多少,2处插信用卡,收费。记得把信用卡收回来哦。这时档杆打开。如果需要小票,再按3处的绿色按钮。如果不需要就直接开走。巴黎到圣米歇尔山都是第一种收费站,图尔南边这些都是第二种,很方便,不用一次次停下来缴费。费用基本上是0.1欧/公里。南法就贵了,而且芯片信用卡在开尼斯就不好用了,只有投币,一直到阿纳西才重新好用。但是也有不同机器读卡能力不同。过同一个收费站,第一次读卡成功,第二次不行,就得扔钢镚。6. A级高速每过20公里有一个休息区。一种是和加油站一起的,一种是独立的休息区,有个小树林。在高速上如果右边出现4种汽油的价格牌,不远处就是油站了。7. 汽油是叫sans plombe, 简写sp,按照汽车要求的标号加。还有一种是加了10% éthanol ,就是乙醇,便宜3,4分钱。只要是同一标号的都没问题。柴油是gazole,或者diesel或者gasoil,叫法比较多,认准了绿色的是汽油就行。8. 最后,法国人真的很有素质。如果你开车让法国司机很不爽了,比方说不得不从慢车道超你了,他也只会对你耸耸肩。而在没文化的北美,估计最起码一根中指就伸出窗外了,还美其名曰road rage。高速就先说这么多。南法的蚊虫不是一般的多,苍蝇蚊子多得让自己感觉到回到了很久以前的国内。后来在泉水小镇和山里某个小饭店吃饭的时候,简直就是在和苍蝇搏斗,需要一只手拿叉,另一只手不停的挥舞赶苍蝇,而且主要精力还必须得放在赶苍蝇上,不然一旦被它们得空趴在食物上,凭空挥舞两下可是赶不走的,只能把那块食物放弃了,也是个吃货苍蝇啊,为了吃不要命了。到后来就是直接把面包放在一旁,想和它们打个商量,你们吃面包,我吃别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其实想想,这是在餐桌看得到的。在厨房里可能都不知道被苍蝇啃多少口了。嗨,反正what you don't know won't hurt,中文是眼不见为净。蚊子就更不用说了,阿尔勒每人给咬了8个9个包,尼斯的b&b早餐在户外吃,一顿早餐两个疙瘩,两顿4个。这还是房东提供雷达电蚊香之后的结果。还有各种蜂。在瓦伦索,可能有个在厕所上面的阁楼做窝了,每天上班时间一定要飞出去,下午要飞回来,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屌丝的生活。虽然回家就直奔自己的窝去了,不和我们交流,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心虚。最大的问题是关窗呢?还是不关?关上了是安全,但是热啊,纠结死了。说好的空调呢~瓦伦索的薰衣草里的蜜蜂倒是只忙活自己的,不打扰蜂拥而入的游客,但是偶尔一只半个巴掌大的蜘蛛爬到腿上可是会吓一跳。就觉得腿上一阵痒,低头一看,吓出翔来。而且你抖掉它吧,它还是执着向着你爬,你跑哪它跟哪,只有驾车逃之夭夭。由温哥华飞往巴黎,多伦多转机。中午12点50,飞机准点降落在巴黎的戴高乐机场。从机场到酒店,最省钱的办法是做RER线,再转地铁。我们拖着一大一中箱子,不想再费神转车。就定了Viator&公司的接送机服务,21美元/人。从机场送到酒店,离开时再送回机场。在机场租的车,所以正好合适。旅行嘛,这点小钱还是不要省了。不然飞机坐的那么辛苦,还要拖行李箱跑来跑去找车等车换车,自己给自己下马威的事情,还是尽量少干。取了行李,到处找传说中机场换零钱的地方未果,就放弃了。找到Viator指示中的免费机场电话,被告知15分钟到,在旁边的7号门口等着就行。一会功夫,司机就来了,是个印裔法国人。抱怨着法国人的粗鲁,羡慕着中国人的有钱,在机场转了一圈,接了另外4家人,飞快的蹿到高速上,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疯狂的穿梭。庆幸自己没有在巴黎租车,不然巴黎司机都这样开车,可是得吓个半死。他说:这不是一份工作,是一个爱好!大哥,以后还是去开赛车比较有前途吧~路上赛车手遇到一个熟人,只有一只胳膊。他告诉我那人是塞尔维亚人,早年过来打黑工,做无证电工,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只胳膊。那时对这种黑工的保障很差,不单没赔偿,还让公司给解雇了。含辛茹苦的培养出一个女儿,在现在在念律师,马上就要毕业了。作为游客看到巴黎处处的繁华,不一定会想到这背后也是一个个充满了辛酸与希望的故事吧。巴黎就在这个故事里不再是一个个建筑的立面而已。不一会开到酒店。价格4晚756欧。酒店的位置很好,位于安静的小街上,而一转弯就是Opera大道和Pyramides地铁站,闹中取静。步行到卢浮宫不到10分钟,步行到歌剧院10几分钟。选这家酒店的原因是因为它在1区,很安全的一个区,又靠近卢浮宫。老婆一直想要拍卢浮宫的夜景,正好可以晚上走路去拍。价格在巴黎也不贵,标准的best&western服务,免费wifi,早餐12欧/人。刚一到法国时觉得真的是没什么吃的,后来回想起来,在法国的早餐这个算是比较丰盛的了,至少还有ham和鸡蛋。因为是巴黎,房间大小就没什么太多要求了,躺下两个行李之后,还有走路的空间就很满意了。酒店还有个好处是周边十几家日韩饭店,每到吃饭点,好几家门口都排队,应该是味道不错的。酒店的电梯很小,只容得下两个人和一件行李。不过已经很满足了。后面的酒店很多都是没有电梯的。放下行李,休息了一下,就到旁边的tabac烟店买Lebara的电话卡。邮寄免费,店里购买5欧。激活需要护照,没有随身带,就先跑到旁边一家韩国小饭馆吃了顿面。为什么吃这个?因为只有他家把面画出来了,看得明白。别人家不知道菜单上写得啥。味道很一般,汤汤水水的垫垫肚子而已。回酒店,给Lebara的客服电话,激活以后到网上建一个账户,买了它的1g的数据和6小时国际国内通话的套餐计划,15欧。到最后一天,还剩150m流量没用掉。使用的最多的还是google&map。信号覆盖在全法国还是不错的,打国内电话有时不太清晰,回音比较严重;打加拿大电话倒是很清晰;上网4g信号覆盖也很好。可以上网了,心就安定了。已经6点多了,出发去卢浮宫看看。马路的另一头是歌剧院从小凯旋门向杜乐丽花园远望,协和广场和凯旋门处在一条中轴线上。拿着google&map,walk导航,弯弯绕绕来到卢浮宫。法国有一点让人费解,特喜欢土路。卢浮宫前门后门都是大片的土路,风一吹,漫天的沙土,很有点天朝帝都的范儿。巴黎屌丝的鞋全是被白土裹了一层,就好像他们爱吃的甜品裹了一层白霜糖一样。不过天朝的皮鞋可以做糖,比法国人又强一点。几个天真烂漫的法国少女看到我给老婆拍照就很兴奋的来抢镜。她们玩得很high,这就是法兰西奔放热情的初次碰撞吧。好像也就碰撞了这一次。我也给她们顺手拍了几张,然后她们很高兴的要给我俩拍合影。本大叔现在身上值钱的除了一张信用卡就是这个相机了,你拿相机跑了怎么办?现实的大叔婉拒了小姑娘们的offer。如果在北美或其他安全的地方&&想想那也不会让她们给拍。还是找个挂大个相机的游客给拍一下比较靠谱久闻大名的黑哥们儿。其实也没有多么恐怖,大家都在本份的摆摊儿。沿着塞纳河蹓跶蹓跶,转头从另一个门回到了卢浮宫的院子。今天是星期五,有夜场,院子里没有排队的。一直走到售票处,挣扎了一下,还是没有进去。世界四大博物馆纽约大都市,大英博物馆,冬宫和卢浮宫终于三缺一,差了这一个没有收集全啊。我发誓我进去卢浮宫了,只是没走那么远&卢浮宫的旋转楼梯早餐去酒店旁边鼎鼎大名的Aki&Boulanger吃早饭。话说当时做计划的时候还想着把这些甜品店一网打尽,但是到了法国,却没有什么太大兴趣了。在清冷的早晨,瑟瑟发抖着进了店门,就想吃点热乎的。在柜台前看了一会儿,选了几个糕点,然后老婆问店员:Could&you&please&help&me?店员是个日本小姑娘,很紧张的回答道:No.老婆一下卡壳了,&No?&&No&老婆顿了一下,决定无视这么白痴的回答,问:你这儿是先买单还是先拿吃的?小姑娘回答顺溜多了:No敢情遇到个不会说英语的。这时总算过来一个会说英文的店员,要了一杯茶,一杯咖啡,几个蛋糕,二十多欧元,吃了个5成饱,还是甜啊。又到柜台前端详了半天,真没什么看得上眼的,都觉着齁甜,算了吧。齁甜的早餐,虽然数量不太足,但是热量估计不少,一直到下午两三点才饿。之后神贴里的糕点店再没有去过。虽然还是很想去吃Mont&Blanc&的,但是去了真正的勃朗峰,连这个想法都没有了。去凡尔赛啦!昨天已经打探好了路径。今天就直奔着奥赛博物馆旁边的RER&C火车站去了。法国人的不靠谱又来了。RER&C线其实是含了5条线路。为什么都要叫RER&C啊!注意要买去Versailles&River&Gauche方向的。昨天酒店小伙子告诉我们这个站没有售票的,所以一下楼梯看到黄色的售票机就过去买票,折腾半天没买成,只好先下去再说。再下一层居然看到一个卖票的窗口!赶紧买票。一看时间,还有2分钟了,赶紧往月台跑。刚跑上来,就看见一辆火车停在那里,几个人在上火车。还没研究过法国火车怎么坐,也没查这辆火车是开向哪里的,先上了再说。上去之后,看着这辆和当年我们的绿皮火车差不多档次的车,不安的感觉越来越浓,就问前面的老兄:请问这个是去凡尔赛的吗?这老兄犹犹豫豫的说:可能吧~好吧,这也是个稀里糊涂上车的。这时后面又跑来一家人,到火车门口,问我:这辆是去凡尔赛的吗?我也犹犹豫豫的说:可能吧~他们也上来了。不一会儿,火车就拉着一车糊涂人开走了。第一次在巴黎坐火车,蒙对了!到站后,顺着人流走,就找到凡尔赛宫了。凡尔赛宫本是一座行宫,最初也不过是一幢比较大的小二楼。但是当1660年路易十四看到自己的财政大臣富凯的府邸比自己任何一个皇宫都要高大上的时候,坐不住了。皇帝一妒,血流千里。先把富凯砍了头,再把给富凯设计府邸的设计师抓过来重新设计凡尔赛宫。于是,凡尔赛宫就从一个只有26个房间的大房子,经过50年的建造变成了一个拥有2300个房间,占地6万7千平米,被称为欧洲最豪华的宫殿。凡尔赛宫历史讲完了。到达凡尔赛宫门口,刚过11点,就已经排起弯弯折折的队伍了。听说1点钟来人最少。或者买guided&tour就不用排弯了6道的队了。我们是提前在网上买的票,就不用再去买票了。话说买票的队很短,在面向大门的左手边。好在是阴天,不用担心被烤焦。而排我们后面的是移民纽约的4口之家,就和他们一边排一边聊天,时间倒也过的很快。他们也是刚来巴黎第三天,在美国开车习惯了,就租了一辆别摸我x1。开到凡尔赛倒是快,但是等停车位等了半个小时。前一天去埃菲尔铁塔,排队上去等了1个多小时。真是排队达人啊。巴黎的交通也把他折磨的够呛。虽说人的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但是路易十四和富凯比气得够呛,而我比他就很幸福,所以比较要找对人才行。排了两个小时的队,1点多进宫了。满满的全是人。都围着看当年皇上的餐桌啊,床啊,客厅啊什么的,不知道这些有什么好看的,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的。皇阿玛知道自己精心建造的宫殿会被草民围观成这样,不知心里是何感受。我俩在人缝里钻来钻去,钻到镜厅来一张,啧啧嘴:比叶宫差远了;钻到战争厅再撇撇嘴;钻到维纳斯厅再斜斜眼&&好吧,我俩就是来挨砖的。宫里的像是个教堂的地方,大家都在拍,我们也凑过去拍。镜厅,满满的都是人。哧溜哧溜看完了宫殿内部,就溜到了花园。原本买的票是宫殿+花园的。但是现在花园里多了个音乐喷泉的项目,所以还得重新买花园票入场。心里呐喊着霸王条款,腿脚还是乖乖的走到售票厅。所谓的音乐喷泉就是放着交响乐,然后喷喷泉,和迪拜的没法比,连拉斯维加斯的百乐门前面的音乐喷泉都不如。我们去的时候,正逢英国艺术家Anish&Kapoor在凡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时候。花园靠近宫殿的是C-curve,就是个c形的镜子。Sky&Mirror,就是一个大个的凹镜和凸镜Dirty&Corner,像个什么不太好说,反正艺术家自己宣称这个是VQ,vagina&of&the&Queen。这就叫VQ了,DQ冰激凌该怎么解释呢&&好吧,大叔是个没文化的,现代艺术更是理解不了。远处中间那个脏兮兮的就是了。前些日子刚被愤青给涂鸦了。但是很多人也强烈批评了这个雕塑,放在花园里有巨大的违和感。还是古代经典艺术家比较好,至少作品是给人看的;现代艺术家,都是自娱自乐的。还是要吐槽一下法国的土路。是白花花的土,不是黄土。放到花园里颜色搭配是很好看,但是走下一圈来,感觉每根头发里都裹了一层土一样。为神马不多用点草坪呢?就在花园里顺着人流,沿着中轴线走到湖边。这时候已经2点多了。早晨小蛋糕的能量已经消耗尽了。远远的看到前面有饭店招牌,就往那里移动。去饭店那里就算出门了,但是别把票扔了,回来还可以凭票进入的。Le&Petite&Venise&,位于花园的湖边出口右手侧。因为是供游客吃饭的,所以不会遵循法国饭店古怪的营业时间,12点~6点会一直开放。有英文菜单就比较方便。服务员有点慢,点了几样,可能是pasta和鱼吧。过了好一会,又跑回来问点的什么,忘记了。厨师比较靠谱,味道做的很好~吹着小风,吃着午饭,玩着手机,磨蹭了1个半小时。回程就比较有劲了,把花园逛了一个遍。凡尔赛的花园还是做的很漂亮的。虽然买了两次票,但是也值了。面朝花园的左侧有条路,也可以走去观赏的,不要错过了。这里放了个雕塑,意思可能是:兄弟,往这儿走&&这条路左侧是花园右侧是园林。就这么看完了,还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回去的时候照样是跟着人流,到了火车站。这次总算弄清楚火车站是怎么坐车的了。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奥赛博物馆。遛达回酒店了。话说我们在法国早饭吃饱,午饭吃得晚,一般是2~4点,晚饭就不吃了,吃几个水果就打发了,也不饿。和朋友一顿米其林晚餐90多欧/人,两人晚饭基本上都是十几欧都不到,觉得自己赚大发了,省下的钱可以买高速过路费外加汽油加载更多今天的行程,歌剧院-杜乐丽花园-协和广场-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早餐在酒店里吃的,标准的法式早餐,羊角包,法棍,果酱,cheese,鸡蛋,火腿,酸奶,冷牛奶,麦片,水果片,另加咖啡,茶和果汁。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整个法国都是这种搭配啦,加加减减,不过是大部分是减。法国的菠萝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都是一股浓浓的汗臭味。吃完毫无特色的早餐,出发了。今天是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准备了。0分钟走到歌剧院,刚10点半,要绕到左侧去买票。人很少,几乎没排队就进去了。据说歌剧院内部装修是极其奢华的,进去一看,果然如此。每一个装饰都是不厌其烦的极尽繁琐之能事。不是特别喜欢这种风格。有两个包厢可以参观舞台。看看还是不错的。正面免冠照阴暗的天,阴暗的像却有天使落上头明晃晃的金子亮瞎我的眼感觉像是要产卵了从歌剧院出来,往南走一点会经过杜乐丽花园,沿着杜乐丽花园中轴线走,经过协和广场就到了大名鼎鼎的香榭丽舍大街了。协和广场作为一个法场,相当于北京的菜市口。大革命期间砍了3万多人的头。对这种阴魂缭绕的地方,本大叔都是有多远躲多远的。记得当年参观圣彼得堡的教堂时,教堂里摆了两溜棺材,就觉得阴风飒飒的,这也是本次没有去荣军院那些摆放大帝,大文豪棺材的地方的原因。再伟大的人,死了就是尸体了,没什么好看的。我本以为香街是条繁华的商业街,两侧都是各种名品店。谁知靠近协和广场的这段路都是林荫道,当然还是少不了土路。两侧实在没有看头。走这种没有reward的路是最累人的了。走一半以上才变得繁华。看到的第一家餐馆就直接进去休息了。当然,你不能只进去坐着,还得吃东西不是?这就是一家普通的茶餐厅而已,味道做的还不错,就是偏咸。主要是休息过来了。接着往前走,还有不少饭馆。这一段一直到凯旋门都是比较热闹的。不过国内国外也都是这种商业街了,当做拔草吧。这个才是想象中的香街终于走到凯旋门了。到凯旋门最后一个人行横道时,很多人都跑到路中间去拍照,这个角度没有交通灯挡着,而且是正对着,可以拍对称构图。虽然想法是对的,但是太多人都挤在这个小小的区域里,反而不容易合影。不如到对面拍,几乎没有人,如果下午的话还顺光。香街尽头马路中间拍凯旋门的人是乌泱泱的一群凯旋门购票是在地下通道里。买票后爬楼梯,也不是特别容易上。电梯是给老人和残疾人用的。因为不打算去铁塔和圣母院登顶,也不去圣心教堂,就只有在这里和Montparnasse登顶了。等爬到休息处的时候就快到顶了,所以还是不休息了,一气儿上去。在楼顶拍了一圈照,还是很不错的。最佳拍摄地点:A是香街的尽头,好多人拥挤在这里拍照。最佳拍摄地点应该在B处,几乎没有人。我们并没有为了拍到最美照片而牺牲一点时间和精力的觉悟,所以没过去。下来之后,走Avenue&d'lena去铁塔。好安静的一条大街,几乎没有游客,林荫道下时不时的放几张椅子供行人休息。远离了香街的喧嚣,身心整个放松下来。安静的Avenue&d'lena路边安静的小公园走着走着就到了夏约宫。是看埃菲尔铁塔的非常好的观景点,还是休息的好去处。有喷泉,有草地。可以慢慢的修整。到的时候,夏约宫一侧的楼梯被一群人占满,在喊着各种口号,看起来和搞传销的一样。和铁塔来了几张合影后,喷泉突然喷起来了,周围的人都很兴奋,都围到边上啪啪的照,立马就成了合影区了。然后就看水柱倒向了他们,又都惊慌的哇哇叫着躲着。大家一起起哄。够欢乐地。绕喷水池走了一圈,就直奔埃菲尔铁塔了。什么来历什么典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就不赘言了。人潮那个汹涌啊,和赶集一样,怎么说也是世界级的景点嘛。听到看到好多铁塔下面被盗的文章,就把双肩包也背到胸前。后来发现这样搞的都是我们国人,还都是男士。那些黄发碧眼的都无所谓一样随便背着包。就把背包正常背了,来回走了一圈,一点事儿没有。正沾沾自喜呢,就被老婆嘲笑了:看你那个样子也不像土豪,谁去偷你啊。是啊,掏手机看时间的屌丝,好事儿坏事儿都摊不到咱。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写的了,反正就是从塔底打了个来回。排队上塔的事情是不干的。不光说队伍长,东西南北四个站上塔,两个站开门,两个站关着,队伍就弯弯曲曲的排着;而且在巴黎拍啥啊,不就是铁塔吗?跑到铁塔里面就没东西拍了。两个人拼命找理由不上去。老婆说:我们已经上过埃菲尔铁塔了,在拉斯维加斯上的。好吧,也算吧。在码头看铁塔。来法国之前,考虑到大部分景点都是在河边,就买了两天的塞纳河的Batobus的水上巴士。总共9个站,两天内在各个站随便上下。下到码头,到6号站,就是桥的北面,把网上买的票兑换成船票,一会船就来了。因为太累了,就没有在奥赛博物馆下,懒得再过桥了,就随着船从圣路易斯岛绕了一圈,一直绕到卢浮宫站。憋着气,从味道浓浓的小楼梯上到马路,穿卢浮宫回家了。河边晒太阳应该是巴黎人的传统项目吧船上还顺便看了圣母院行程,巴黎圣母院&&巴黎市政厅&&蓬皮杜中心Tour&Montparnasse&&卢浮宫夜景。睡到自然醒,老婆不知道抽什么风,嚷着要吃麦当劳,这可是从来对麦记嗤之以鼻的主呐。记得卢浮宫旁边有个麦当劳。一进门,哟,先看到的是卖马卡龙和羊角包的,入乡随俗啊,和在中国卖豆浆油条稀饭一样。敢情马卡龙之类糕点也就是国外的大饼油条萨其马啊。没有英文菜单,就照着英文猜了。右上角那个写的是2xpetit&pain,两个小痛苦?&(后来知道,法语里痛苦就是饼的意思。)点个尝尝,看看怎么痛苦法。指着早餐图,说:&2&petit&pain&please&&说完都觉得自己真贱啊,这可真是叫自找苦吃。&趴咚?&收银员没听懂。又说了一遍,还是趴咚。估计法语不是和英文一样读法。真痛苦的。只好换一个方式,问:&右上角那个有没有?&&没有,到中午才有&中午才有放早餐单上干什么!&那就买左下角那个吧。&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东,总之别的国家的麦当劳没看见过这个。拿到手发现是个薄饼crepe夹着cream,国内应该对应的是馅饼或是简化的煎饼果子,凑合着吃了。吃完了早餐,到河对岸坐船去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自然也是大名鼎鼎的不需要介绍太多的地方。下船后照例,爬过浓郁气息的楼梯。记得前面的搪瓷娃娃一样的小男孩奶声奶气的问妈妈:why&somebody&pee&here?来到教堂门口,乌泱泱的全是人。还有一队队的小盆友,在老师的领导下,在院子里晃着。似乎进到教堂里面没看到他们,不知道去哪里了?天儿有点凉,从背包里扒拉出来冲锋衣穿上。再抬头一看,老婆跑到队伍后面排队了。我问她不是说不进去看吗?她说看到有队伍就抑制不住排队的冲动跑过来排了。然后让我上前面看看这是排什么的队。我无语了进教堂是免费的,登顶是收费的。这个队伍是进教堂的。移动的速度很快,一刻钟就进去了。正赶上做弥撒。都说唱圣歌很好听,也确实好听,只是每次就唱一句。等我把录像打开,就唱完了。然后就乌鲁乌鲁的说,也可能是唱,反正不是说唱。然后又开唱,赶紧打开录像,又唱完了。晃点到第三次,我就不准备录了。里面乌漆麻黑的,也没什么太多看头。反正就是跟着人流走。不知那些在里面被围观做弥撒的,是什么感觉?难道不想去个安静一点的教堂吗?跟着人群就出来了,也没看到登顶的地方在哪里。正好不用爬上去。加载更多圣母院离蓬皮杜中心不远,记得初中美术课的插画就是它的照片,觉得很神奇。现在离这么近,自然过去看看。途径巴黎市政厅。门口的广场摆着一些木制躺椅,真是很体贴啊~到了蓬皮杜中心,好家伙,真够味!老远就闻到,躲都躲不掉。来欧洲旅游,鼻子头一次这么忙活。走到广场里面鼻子才算清净。广场里面有个人在来来回回的吼着宣扬着什么。反正大家都是很奇怪的看他。照例,还是在外面pia&pia几张就走人了。本来想经过卢森堡公园去Montparnasse楼,但是现在走的有点累,就后悔没有买hop&on&hop&off的汽车,比轮船的站多多了。还是打开手机找个地铁站坐地铁过去吧。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家中餐馆。一下把老婆的馋虫勾出来了,立马就冲进去了。哎哟,做的真心不咋的啊。可能是法国化了,反正点了四样菜都不行。还齁咸。吃完了还拉肚子。折腾完了,老婆一看,忘带去Montparnasse的票了。天空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正好走回家吧,晚上再出来。话说一直想拍卢浮宫的夜景,总是拖,终于拖到最后一天了。所以正好,傍晚出来去Montparnasse,回来的时候正好拍卢浮宫。只是希望雨不要一直下。法国的夏天10点日落。本来以为没有机会可以看到铁塔亮灯了,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能够看到。有的时候看似不顺的行程,却是安排的最好的行程。回到酒店,到8点半出门的时候,一直在下雨。拿了酒店提供的免费雨伞出门了。走了没几分钟,雨停了。阳光从云层中射出来。穿过Pont&Royal,在圣日耳曼区的街道上走着。阳光把大道边的小巷蒙了一层金纱缦。圣日耳曼区是一个生活的区域。小餐馆摆在街上的座椅三三两两的坐着用餐喝咖啡的人。卖三明治的饭店柜台里那些白花花光溜溜的白色面包,总让我觉得这些sub是naked的一样。在法国随处可见,总是没有机会尝一尝,算是个小遗憾。街边小商店都打理的像是精品店,衣服,鞋帽,家居装潢,五脏俱全。每家都做得很精致。很温馨的一个小区。路上还有电视台的追着一个西装男采访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情。对游客来说,这里是风景。对他们来说,这里是生活的油盐酱醋。对大叔来说呢?因为手里拎着一个用不着的大雨伞,老是瞄着哪里可以把这个累赘给去掉。终于发现了一个Best&Western,就跑进去把雨伞寄存过去。手上没了累赘,倒是轻松好多。所以对大叔来说,这里是个消除累赘的好地方。奇怪的是在巴黎没看到卖水果蔬菜的小店。不知道平常巴黎人都是在哪里买?都要去超市吗?九点多一点,就到了Montparnasse的楼下。59层的Montparnasse大楼高210米,1973年建成。直到2011年,一直是法国最高的大楼。和国内不同,大家都知道,巴黎人对高的建筑物很反感。凡是高的,巴黎人一定不喜欢。所以大楼从建成起,就被巴黎人批评着。这个和埃菲尔铁塔建成时的待遇相似。2008年的民意调查,它楼被评为世界第二丑大楼。为此我还去查了一下,第一丑是谁,原来是波士顿市政厅。巴黎人声称在它的楼顶看到的巴黎是最漂亮的,因为看不到它。够毒舌的。让我觉得很讽刺的是,在楼顶却是看到当年巴黎人引以为耻的铁塔的好地方。导致了它现在是周边最好的俯瞰巴黎的地点。电梯直上到室内观景台。有室外的自然不看室内的了。沿着楼梯又爬了三层,到了楼顶。楼顶几乎是空的,在人满为患的巴黎算是相当的少见了。不知道平常是不是人也是比较少。在楼顶呆了半个小时,给风吹的冻成了两根冰棒。看看时间,离日落也不远了,就决定等日落了。下到室内观景台,里面有个小饭店。反正不会期望有什么太好吃的东西,喝口热汤暖暖身子是最重要的可以看到圣心教堂还有巴黎圣母院暖和到快10点,再回到楼顶观景台,人明显的比刚才多了,都是来看夕阳的。还有中国团也上来了,这个团挺会玩儿啊。越到重头戏反而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拍呀,看呀。太阳眼瞅着就下山了。过一会铁塔的灯也亮了,只有一点点亮光,毕竟天还是亮着的。就不想再靠到夜幕降临了。所以说,旅行和摄影是对立的。如果要拍到好夜景,是一定要等下去的,但是旅行,就是点到为止。观景台上这一波看夜景的人,我们大概是最早撤的了。日落巴黎塞纳河畔的奥赛博物馆走在夜晚的圣日耳曼区,感觉是很安全的。取回了雨伞,我们就去巴黎的最后一站,也是老婆最向往的一站:卢浮宫夜景了。巴黎之夜别看没开门,卢浮宫门口游客真不少,最多的还是拍婚纱照的国人们。后来在圣米歇尔山和一个中国的婚纱摄影师聊起这个,他说现在卢浮宫已经成国内的婚纱摄影基地了。巴黎的晚上还是很凉的。新郎还好,加一套保暖衫就可以。新娘就比较悲惨了。甜蜜的笑着拍完了照,赶紧给披上夹克外套,一个个抱着肩,在寒风中哆嗦着。静观时光之穿梭致礼要到午夜的灰姑娘水中的宫殿卢浮宫的婚礼一卢浮宫的婚礼二卢浮宫的婚礼三拍到12点,保安开始清场了,赶走游客后,把场地围起来。就以此为巴黎的休止符吧。终于还是没有进卢浮宫和其它博物馆。用老婆的话说,如果巴黎有个又萌又二又贱兮兮的博物馆,她肯定要去的。真没文化早晨7点55,通过viator订好的shuttle&bus提前10分钟开到酒店门口。订的时候网站就说了,司机只等5分钟,所以得提早下来。在车上给巴黎做了个总结,景色打个8分,作为大国首都,的确是有自己的特色。卫生嘛,味道太重,垃圾到处飞,对比同样游客人满为患的罗马,巴黎的卫生实在不咋地,勉强5分。景点里遇到的小黑倒还没有像很多攻略里看到得那么令人心惊胆颤,你不看他,他不理你,所以安全在好的区里还是打个9分。9点半,到达机场取车。在Europcar&租的自动挡大众的高尔夫。给免费升级到了加强版的,带巡航和GPS。自己也带了Garmin的GPS,就一起用。一路上感觉车载得GPS似乎比Garmin指的路更方便一些,不会像Garmin偶尔会指一些人迹罕至或者非正常公路。但是Garmin得显示更清楚。各有千秋。到了租车行服务员推销保险的时候了,把老婆叫来商量,还是一咬牙买了个全险,没有deductible,啥险都包,只要还回个车来就行,不管车况。攻略看久了,看到几个网友在尼斯或Valensole被砸车。还有一进巴黎时被shuttle司机疯狂赛车惊到一身冷汗还心有余悸,比租车费还贵的全险是必须的。租车370欧,保险560欧,买个安心。事实证明,也确实应该买。在一次山间小道错车的时候,没有计算到凸出来的电线杆的宽度,结果右侧镜子碰了一下,有一条塑料边碰裂了。不过如果没有全险,可能就会开得仔细一些,也可能就避免了。不管怎么说,丝毫不需要担心车子的问题,可以在旅行中更放松的玩,这个是最重要的。之所以在机场租车的另一个原因只有这里才有自动档的Golf。大叔只会开自动档。不过即使会开手挡,在环法一圈的4000公里路程中,各种路况都会遇到,特别是南法的山间小路,包括摩纳哥,都是上上下下很复杂的公路,有个自动挡舒服很多。Golf的性能简直没得说,回来之后都很想换一辆golf开。加速快,操控好,即使在高速上开130公里/小时的速度都不会感到飘。而且这辆车不仅有定速巡航,还配备各种先进的功能,测前车速度距离自动控制车速,可升可降停车自动熄火。如果再有个自动拐弯,在高速上完全不用管车了,可以拿手机上个网什么的就爽了。所以,能租到高尔夫的话,还是尽量租它吧。开出机场,一路慢行,把车速控制在限速内,据说法国的超速摄像头和警察很多。不过一路上没看到警察,只看到摄像头。国道还挺好开的,司机都很自觉空出最左道,超完车后立刻回到右道。就是收费站太多了,都要赶上天朝了。中午12点半,瞌睡了,准备在高速旁找个带餐厅的油站吃个饭,顺着GPS指示下去了,结果在村子入口处又立一个收费站,交了2.75欧,算进村费吗?进村子,找到餐馆一看,关门。星期二三休息!进村费不能白交,怎么着也得在这个镇上找到家吃饭的吧,溜了一圈,全村没有看到一个村民,偶尔几个游客打扮的路过,大太阳下的鬼城一样,小阴风嗖嗖的,算了,赶紧走吧。回到高速上,不瞌睡了,继续开。到了一个收费站,交上钱开过去,发现是个岔路口。两个GPS各指一条,赶紧随便选了一条,结果就开到了N级乡村路,太冤了吧,到N路还要交钱...小路蜿蜿蜒蜒,只有双向单车道,限速也能到90,但是前面经常有慢车挡路,超车机会不多。经过一个个小镇,进入小镇限速就降到50。小路也有好处,可以近距离的参观一下资本主义新农村。反正时间很充足,就慢慢开。下午两点多到达了半山腰的酒店Dormy&House&Hotel&。推荐的原因,其一,它的饭店特别好,早餐特别丰盛,午餐味道很好。推理晚餐也应该很好~其二,从小院俯瞰小镇,景色特别好。其三,去悬崖特别方便。Check&in完,饭店已经last&call了。所以把行李扔到前台,先赶紧到它的饭店吃饭。到法国后的第一顿大餐,也是唯一的一顿。就选了个40欧的定制菜单。鸭胸很好吃,seabass也不错。另外点的一瓶水6欧有点坑。但怎么说都是米其林一颗星的,认了。两人一边吃饭,一边玩着手机,磨蹭磨蹭到了3点半。吃完就拖行李去房间,又上网晃了晃,四点半出门。话说法国4点半的太阳还是狠毒。晚上天黑的晚,10点多才日落,对于旅行者是最好的,一天行程可以悠哉悠哉。选择Etretat就是冲着它的三座象鼻白崖来的。最美的是西面的,中间次之,东面再次。如果没有时间和体力的话,可以只爬西面两座。最东面的山崖可以开车上去。山上没有树荫,所以上山请带够水。路还是比较陡的,比较消耗体力。经过海滩,碧绿色的海,湛蓝的天空,海鸥张着洁白的翅膀从头顶掠过。先从最东面的开始。海滩上看象鼻2。象鼻1爬象鼻1不是那么容易滴~在象鼻1上看象鼻2可以沿小路走到鼻头象鼻2上看海湾象鼻2上看象鼻3爬第二座的时候已经让太阳烤得没劲了。但看看到第三座的路没什么坡度,权当散步了。景色还是相当震撼的。跨国英吉利海峡,对面也是这样的白崖。早就想去看了,没想到先来到这里。象鼻3上看象鼻28点左右,从小路回到了酒店。加载更多早晨在酒店的餐馆吃了一顿到法国以来最好的早餐。老婆直夸它家的茶是她喝过的最好的国外的茶了。好久没看到煮鸡蛋了,就拿了一个回来,放到鸡蛋杯里,用小勺一敲顶端,吧唧,溅了一身鸡蛋清。竟然是生的!原来柜台旁边放一个煮水的锅,自己煮。好吧!把鸡蛋放到锅里的小勺里,和服务员登记一下,拿点东西回来,转了一圈,突然想起来还有鸡蛋在煮着,赶紧回去拿,往盘子里一倒,没出来,再使劲扣一下,吧唧,扣地上了,洒了一滩!看来今天和鸡蛋无缘了。吃完饭,开车到镇上买点水,水果什么的。领航员哼哼唧唧埋怨着司机老走错路,坚强的司机同学顶着鸭梨继续瞎绕,竟然看到一个家乐福,立马就立功了。所以谁说重在掺和?补充完给养,开往圣米歇尔山。又开始一站一站的交买路钱。开了俩小时,就远远的看到了。正好前面有一群黑白花的牛,可以做前景,就赶紧停车照相。一下车,密密麻麻的小虫子就飞来贴脸上了,都有钻衣服里的,到晚上还时不时的在身上发现一只。当时真希望自己也长一只牛尾巴,可以扇来扇去赶虫子。噼里啪啦扇完,不是,是照完,上车开到酒店。当时输GPS的时候,迷茫了半天,镇名是la&rive还是manche,还是la&baie?门牌号没有么?路名怎么有两个?法国人写地址好不好不要这么随性?下午2点半到达酒店,被告知房间还没准备好,服务员让我们到4点再回来。没问题,到河边的baie镇,找一家人最多的饭店吃午饭。La&Gourmandise,做的味道不错,在店里吃了俩小时的饭。看吃饭的人都在吃青口,就要了一锅,味道很好。当时不知道,在法国转了一圈才知道,现在这个点还开的饭店都是宝啊!回到酒店4点40。我们的房间还没好,老婆怒了,做河东狮吼状,前台一哆嗦就给换了另外一间。看她换的那么不情愿,我们就想肯定是这间比较好,所以她一开始不愿意给。但是又不确定。进房间之后,想看看原来订的房间到底是好是坏的想法就好像蚂蚁一样不停的噬咬着老婆的心,最后她忍不住了,跑去找原先的订的14号房。回来之后是兴高采烈的,原来14号房入口是遍布牛粪和黄土的马路,而且没有窗户,就是个小黑屋。心里庆幸幸亏没整理好。一切准备停当,向圣米歇尔山进发。到公车站两公里,走路过去没问题。但是一出门口,就跑回来了。马路没有人行的路肩,一辆辆汽车和圣山下面挖淤泥的大卡车经过,掀起满天的尘土。话说法国每天下来都是灰头土脸的,头发根里感觉藏的都是土。只有在Etretat&感觉干净一点。还是开车过去吧。停车费2小时以内6.5欧,12.5欧/2-24小时。在停车场上了圣山专用的公交。汽车两个车头。10来分钟开到圣山脚下,司机出来,换另一个头开,就不用掉头了。6点多了,往山里进的人很少了。下车把三脚架支上,俩人自拍的不亦乐乎。圣山的滩涂建议大家不要自己走进去,即使只走一点都不建议,因为潮水来的很快,等意识到的时候,是跑不过潮水的速度的。参团进比较好。但是我们来的晚,又在桥上自拍了好久,到山脚下已经7点了,走路团神马的都下班了。进了城门,小巷的游人稀疏,店面正在打烊。看到的游记里都是人山人海的场景,哪有我们这么轻松惬意。后果就是爬山的速度快了点,上去之后直喘。楼梯边上几滩呕吐物,有人爬楼梯累吐了?教堂早已经关门,反正教堂也看过很多,没觉得这个有什么特色。从西面绕下来。随便拍拍。圣山里面反而不如外面有看头。鸟之圣山(1)鸟之圣山(2)画中人万里无水上了公交,在大坝那站下车。本来兴冲冲的想去拍圣山的倒影,或者河流流向圣山也行,我知道现在退大潮,来之前查过了,万里无水,可是说好的河流哪去了?开闸放水,也只放成了小水沟而已。圣山夜景还有2个小时,不等了,回酒店睡觉。在大坝附近有好些酒店,应该在这里订一家最好,天黑的时候就可以溜达过来拍亮灯的圣山。在酒店里查了google地图,开免费公路到图尔&240公里,3个半小时;收费高速270公里,3个小时。因为来的时候,不停的停下来交过路费,而且每次都给个3块5块的,不胜其烦,就决定走乡间公路。一路开下来,感觉就是从一个坑里跳另一个坑里。每次经过稍大一点的村镇的时候,roundabout的数量多得令人发指,基本上就是1公里一个。有一个小城竟然连着7,8个,整个人都不好了。路上遇到开慢车的或者大货柜,只能慢悠悠的跟在后面,祈祷他赶紧拐走,超车的机会很少。算下加速减速多耗费的汽油,不一定就比高速的过路费少。好在golf的油耗很少,一箱差不多能开七八百公里。法国乡村的怪事前面说过,就是看不到一个人影。只看到房屋前巷后停着车,有的人家甚至屋门都开着,但是一个人都看不到。中午想在路过的村子里找个小饭馆都是关门歇业的,就一个鬼城一样。即使阳光明媚,还是感到一丝凉意,这要是阴风飒飒的天气,岂不是要吓死个银?如同美剧行尸走肉,说不定下一个转弯,发现村民都已经变成僵尸&&下午2点40,终于跨过卢瓦河,在Villandry城堡附近的村子里看到了人,俩人高兴的和看见了胡巴一样。到达城堡门口,原来人都挤在这里。这是我们此行去的唯一一个城堡。本来就对城堡的内部没太大好感,都是阴森森的感觉。没办法,谁让那个时候没有中央供暖,窗户要开的小小的,屋子要建的挤挤的,为了能熬过冬天,即使贵族也像苦逼啊。哪怕新天鹅堡也是一样。看到有人竟然能一趟玩18个城堡,真是给跪了!这得对城堡有多大的热爱才行啊!我订攻略的时候选了三个,老婆和我臭味相投但更彻底,review的时候又砍了俩,只剩下这个有花园的城堡了。城堡检票的告诉我们说城堡内部开到5点,花园到6点。网站上可是写的6点和7点,小伙子是想早点下班吗?内部照例一点兴趣都没有,蹭蹭蹭上了3楼,面朝花园的卧室可以俯瞰到一个完整的花园。走廊尽头还有一个旋转楼梯,上到顶就是花园塔楼,360度花园美景尽收眼底。可以上到右上角这个塔楼里,从箭垛后面看花园Villandry&的花园是所有城堡里最有特色的了。三层高度,花园排列的错落有致。不像其它的皇宫花园,需要在阳光下暴晒,维郎德里花园里面绿树成荫,阴凉处放着可供休息的椅子,是个很惬意的地方,可以轻松游园。三个人的旅游团卫兵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下看我Villandry&城堡此行所看城堡排名中当仁不让的排第一位这第一当的,无差额选举&&还有一个惊喜,就是看到美版极速前进里挂线索卡的狗头。矮油,这么隐蔽的地方,一般人还真找不到。加载更多在城堡里玩了三个多小时,出来的时候已经6点了。在入口处买个冰激凌,坐下来休息一下。开到图尔的酒店。房间好大,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房间,也就后来在阿尔勒的旅馆能比有空调有个很长的桌子。在法国让小屋子给憋的,见个长桌子都稀罕。早餐没什么选择。个人评价一般。酒店老板热情的介绍了tours的吃饭一条街和景点,到房间以后,却是哪里都不想去了。图尔&&波尔多&&阿尔卡雄&&皮拉沙丘。早晨不是自助餐,是酒店老板亲自服务,一桌一筐面包和羊角包,热饮,冷饮,酸奶,果酱。老板的热情让我受宠若惊,但是早餐真是很一般啊。照例10点多离开酒店,穿过卢瓦河,向波尔多进发。昨天被无数个roundabout给吓着了,今天还是去收费公路了。图尔开到波尔多,30多欧元。作为一个理科男,最早知道波尔多这个名字,不是神马红酒之都之类的,而是中学化学课上讲的&波尔多液&。而这次能来波尔多,纯粹是路过。波尔多最初由凯尔特人占领,起名叫&凯尔特人的城市&,后来演变成Bordeaux,&bord是河岸,海边的意思,eau是水的意思,所以它的意思就是在水一边水镜广场北面2,3百米有个7层的地下停车场。看看表,正好差2分钟1点。因为整点广场是喷水,所以赶紧上到地面。一出停车场,发现若干家饭店,两人立即感觉肚子比较重要,果断把广场重要性降到第二位Saladerie&Artis第一家爆满没座,第二家是吃色拉的,比较健康,人就会少一些,就他啦。这家选餐比较独特,先选锅底,有romaine生菜的和green菠菜的两种,从柜台旁边的柜子里拿。选菜的柜台摆着各式的蔬菜,海鲜,肉类,各标着绿、白、黑标签。套餐是绿+白,10欧,或者绿+白+黑,13欧。另送饮料和甜品。调料自然就是balsamic醋+olive&oil&+&salt&and&pepper&。多亏有google的翻译,用手机相机一瞄,英文中文就都跑出来了。一人抱一盆色拉竟然啃了1个半小时,当然是就着手机和pad吃的了。进食完成,俩二货拍着肚子心满意足的去广场散步健胃消食去了。加隆河畔的水镜广场建于2006年。设计师高哈汝接到设计任务后,完全不知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某一天突然看到河对岸的古建筑倒映在河水中,头上的电灯泡一亮,设计出这个占地3450平米的水镜广场。到了广场,好家伙,怪不得有人评价说是洗脚水呢,密密麻麻全是人。幼儿在水上飘着跑,很有裘千仞的风姿;荷尔蒙分泌过剩的男少年把同伴摁水里折腾的,女少年踢男少年水的;男青年水上滑滑板的,拿大顶的,女青年玩杂耍逗女儿的,中年人拍照的,老年人玩孙子的,大热天的,大家都在忙的不亦乐乎。加隆河浑浊的和黄河差不多了,高哈汝当年看到这景象,估计得把广场设计成黄土高坡了。一静一动忍着毒日好容易靠到三点,地面开始喷水雾,喷了5分钟,结束了。哎,早知道就这么个喷法,早就撤了。离开波尔多。奔向阿尔卡雄的民宿。看着气温从tours的20度一直升到了32度,听说下星期要到40度,额滴娘嘞!4点半到达villa,房东老太染头发去了。在外面吹热风等了半个小时,她急匆匆的回来,一个劲的抱歉说,1点半就去了,等到现在刚染完头发,她一直催发型师,结果人家一着急,染到她额头上了,还掀起头发来给我们看看。好吧,不给我看我也选择相信你。老太太老公三年前去世,大儿子在大溪地,小儿子在巴黎,女儿在波尔多。老太太一个人,估计太孤单了,一年前开了这家B&B,她特自豪自己在booking上评分8.7。然后很桑心的告诉我们上个星期有两个住客给了她差评。多实诚的老人呐!看得出她还是很努力的经营这个小旅馆的。她租楼下两个房间,我们住的是77欧一晚,卫生间是以前的衣橱改造的,大小还不错。值得一提的是淋浴间,水量那个充足的能把你冲出去的感觉。只是房子有些老,有股老房子的味道。新粉刷油漆过。很干净的房间,面积也不错。早饭也很好,还给煎鸡蛋或omelette。自夸桌子上的几种果酱都是自己做的。当时惊为天人,后来发现好像法国人都自己做果酱。卖果酱的该头疼了。因为让我们在外面等待了一会,她主动给我们提供了免费饮料,行李箱放好,聊了一小会天,上网靠到7点半,去皮拉沙丘咯~皮拉沙丘作为欧洲唯一的沙漠,不知怎么回事,就矗立到了法国的海滩上了。为什么别人只是沙滩,你就能变成个沙丘呢?现在高110米,宽500米,南北长度2.7公里,总体积达到6千万立方米。每年向内陆移动1~5米,吞噬着东侧的森林和房屋。我想,早晚有一天皮拉沙丘会把欧洲全覆盖了吧~因为皮拉沙丘无遮无挡,如果大晴天去的话,一定会晒糊掉。6月26日落时间是9点52分。秉承着不要对自己太狠的原则,我们一直等到7点半才动身出发。10分钟后到达皮拉沙丘的停车场,好多空位。停车前半小时免费。登沙丘,其实并不像大家说那么困难,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没从另一边零海拔爬上来。小盆友一看到楼梯就跪了~拖旅行箱爬沙丘的朋友,你是怎么想出这么有创意的行为的?相对正常的人都是这样来看落日的沙丘还是很有沙漠范儿的山上风很大,也潮湿。尽管很热,还是应该备上防风的衣服。没有下到另一面的海边去,更喜欢登高远望的感觉。西临皮拉,以观沧海一半海水,一半树林在沙顶上玩了1个来小时,就是照相,摆拍,再把三脚架插沙里,两人不停的在镜头前走来走去,拍视频,ng了3遍才通过领导验收。8点50,大风吹得身上黏黏的,还是有点冷,日落还有1个小时呢,就不想继续吃沙,撤出皮拉沙丘,回酒店睡觉。可能只有这个钟点,才会有这么少的人吧。阿尔卡雄-卡尔卡松-阿尔勒早餐和房东约好8点吃饭,到点出来,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房东还主动提出给我们现做一套煎鸡蛋加火腿,等老婆想起来要把鸡蛋煎熟点的时候,已经端上桌了。anyway,作为一b&b来说,比昨天的酒店吃的都要丰盛一些。早晨的天阴沉沉的,昨晚还下过雨,庆幸昨天把皮拉沙丘玩完了,不然今天的海就是灰色的了。昨晚临时把今天卡尔卡松的酒店取消,改在阿尔勒市中心。无比英明的决定。卡尔卡松有两个世遗,一个古城墙,一个运河。一路开到卡尔卡松。进城后随便找了家路边的意大利餐馆吃了一顿午餐。新桥据说是看城堡的最佳位置。天空还是有些阴沉。车停在新桥前的路边停车场。老婆过去研究了一下收费的米表,前15分钟免费,1欧1小时,就投了1.5欧,一看小票,可以停到后天10点。后天是星期一,周末不收费吗?赶紧查查其他车前窗,都没放停车票。嗨,我俩比较实在,全当给卡尔卡松做点贡献吧!从新桥走到旧桥,绕回汽车,估计也就半个多小时。不太想进城堡,也不想在运河坐船什么的,太晒,就直接开车离开了。新桥看古堡古堡侧影老桥傍晚6点半到达酒店。酒店不小,有我们目前为止入住的最气派的大厅,在和迷宫一样的楼道中找到了自己的房间,真是宽敞啊!在法国这么长时间都窝在小屋子里,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但是马上就发现房间做的真不方便。浴室的喷头竟然没有架子,直接扔浴缸里的。洗澡还要一手举着喷头,而且没有挂毛巾的地方。屋子里也少了一个垃圾桶。其实缺的东西都是小东西,都补齐了也不见得会花多少钱。所以作为一个在阿尔勒中心地段,有免费停车位和网络,价格也不贵的酒店只得了booking上面中等评价。不过如果好的评价,我们临时改行程不就订不到了不是。早餐一般,没什么特色。所以除了地点好,有空调,不是特别推荐。今天开车有点累,还是照例先休息一个半小时,再出去玩。我俩总是把阿尔勒说成阿勒斯,法语中结尾的s和x好像是不发音的,比方波尔多Bordeaux,都是发成&爆刀&,而不是&爆刀渴死&,我们推测是不是艺术细胞特浓郁的法国人觉得加个和x比较美观啊?阿尔勒这个城市和梵高是绑定在一起的,什么梵高的咖啡馆啊,吊桥啊,精神病院啊,向日葵啊。可是据说梵高活着的时候,阿尔勒人可对他不待见,走路躲着走。死了,成名了,赶紧的把和他有关的都晒出来赚钱,所以感觉这城市特不地道呢。不过,听说艺术家就得受点折磨才能出好作品,或许阿尔勒就是梵高的磨刀石。嗨,幸亏没去搞艺术。除了几个梵高景点,再就是几个古罗马有关的斗兽场啊,剧院啊,教堂啊,在意大利看过更雄伟的,所以对我们可看度一般般,但可能有文化的人能看到历史的深渊。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我们来说,自然先去找向日葵田了。网上的攻略都说在北面通向阿维尼翁的N570上有。其实是正确的路名是D570N。沿D570N往北出了阿尔勒的最后一个转盘,不到一分钟,路西面就有一大片向日葵田,这是其实是我们看到的最容易拍的。路肩会高一点,而且都是相对比较低矮的品种,就可以俯视。再往北几分钟,有若干片田,路两侧都有。外面一圈种的是特高的品种,围着里面的矮的,没法拍啊。我猜花农是不是不喜欢别人路过他这里顺便采一朵走吧?可是偷采一两朵小花还说的过去,那么大一朵向日葵就不太靠谱了吧,插耳朵后面会不会累出颈椎病?结果回程真看到一个浪漫的法国男人,把喷着黑烟的小轿车停到路边,跳到田里,扭下一朵花头,送给了坐在他车里的老婆,开着小车突突的走了。浪漫的人呐,一浪起来,就散漫了。后来发现,法国人还真是不见外,包括后面的薰衣草田,大家都不把自己当外人,一束一束的采,英文叫help&myself&了还是我们中国人有素质,只拍不采。在第二片田一下车,就遭到了&蚊海&的疯狂袭击,瞬间身上就爬满了蚊子,两手一直在忙活着赶走身上趴着的蚊子,哪有空拍照,我还是呆在车里吧。进车之后,发现不可避免的关了几只蚊子在车里面。(其中一只到尼斯才飞走,免费坐了大巴,还包吃包住。这以后它一边吸血,一边看蔚蓝海,多惬意。)就这一出一进,咬起来仨包。可能再往北走,还有很多。后来在瑞士遇到一对国内的夫妻,他们从阿维尼翁南下也看到不少。第二天在阿尔勒以南,还是D570N沿线,路上还有几片向日葵田,不过没有北面那么多,小小的。以前总以为特有情操的向日葵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现在才知道花盘都是冲着东面的,到傍晚都不理太阳了,情操碎了一地。现在要拍花盘只能逆光,马路东面的叛徒们只给你一个后脑勺。看完向日葵,心满意足的开回酒店。步行到市区去看景点。梵高的咖啡馆和斗兽场都是步行距离,本应轻松写意的散步,却和蚊子的斗争了一路。阿尔勒简直就是个蚊子窝啊!怎么从来没有人提起过呢?一路挥舞着双手,穿街过巷。心里最平衡的是看到很多游客也在不停的拍打。真佩服那些在餐馆户外吃饭的人们,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啊!吃完了身上不得胖一圈?梵高老先生不会是给蚊子咬崩溃的吧?本来想吃顿大餐,但是被咬的一点心情都没有了,又闷热,还是回酒店吹空调比较惬意。Hotel&Arles&Plaza的早饭还是不错的。但是只是相比法国酒店提供早餐而言,比起其他欧洲发达国家来说算是非常简陋的了,甚至连偏僻的冰岛都大大不如。难道法国人是因为晚餐吃的太多太晚太好,早晨就对付一下。说起吃饭,来法国之前总是想着吃几顿大餐,那么多米其林餐厅,而法国菜又是那么闻名。问题是大部分好的餐馆要订位。我们旅行都是松散的自由行,不愿意为了几点要跑去吃饭而把时间定死,累了就上周围找个人多的餐馆吃一顿,便宜也好贵也好都无所谓。在法国这种随意却经常碰壁。法国的餐馆似乎没有为发达的旅游业折腰,都严格的遵守的自己的作息时间。通常午饭11到下午两点,晚饭7点半到半夜。午饭对我们太早,晚饭对我们又太晚。一般我们玩累了想吃饭的时候,都是在他们关门的这段时间。开门的大部分都是意大利餐厅。因此在法国的午餐不是在空无一人的小镇搜索一间开门的饭店,就是吃意大利餐。因为午餐吃的比较晚,晚餐一般就吃点水果就对付过去了,倒是省了不少钱所以说every&cloud&has&a&silver&lining。今天先去卡玛格自然保护区。去这里的中国人不多。去了才知道,真的是很棒的一个地方,喜欢自然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卡玛格的法文全称是&Le&Parc&naturel&r&gional&de&Camargue。在阿尔勒以南几十公里处。1970年被规划为自然保护区,整个区域面积10万公顷,75公里的海岸线,大片的湿地。整个区域总共有400多种鸟类,占全法国鸟类总数的3/4。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前一晚酒店的服务员不假思索就推荐的&Pont&De&Gau&bird&sanctuary。开到这里还是挺快的。路上遇到了堵车,前面三四辆车追尾。一地碎玻璃碴,希望没有人受伤。这个景点的门脸不大,容易错过。就是路边这个小牌子,不要错过了。门票7.5欧,送一张图,把所有的观测点都按数字标号,路上也会有小牌子指示。感觉和amazing&race找线索一样。我兴冲冲的按指示跑到1号,一看,是WC,灰溜溜的回来,被老婆毫不留情的嘲笑。除了1号,其它的都是看鸟的好地方。当时因为看牌子写的是pont就自以为是的认为是个小桥景点,到桥上拍两张照片就走,谁知道要走2公里,水没带够&&转回2号,买了一杯冰镇可乐,坐在棚子里,看着湖里的鸟儿们打群架,真舒坦。开往卡西斯的路上,原计划是去路上的一个家乐福补充一下。谁知道看到门口空空的停车场就感觉不对了。原来家乐福星期天只开到12点半。法国人,是个休息的民族&&GPS接下来又给指到马赛去A50高速。不仅堵车,在马赛复杂的街道里穿行,竟然还给指了一段逆行的单行线。所以看路牌还是很重要的呀。下高速,沿着窄窄的山路,开到了卡西斯。卡西斯作为蔚蓝海岸的起点,是法国人钟爱的旅游之地。而对我们来说,却并非特别有名,与在尼斯,摩纳哥甚至瓦伦索勒看到的乌泱泱的中国人相比,卡西斯基本上对国内的游客是个盲点。估计大巴开进来也很吃力吧。之前看攻略说saint&tropez和cassis是并列的两个度假圣地,但是卡西斯有克朗格峡湾,所以最终选择了它。卡西斯其实是个很小的小镇,街道很窄,几乎都是单行道,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游客,大部分是来海边晒肉的,尤其是靠近码头海滩这一块。找到一个靠海边,有停车位的酒店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8个月前就已经定下了这家酒店。这家酒店总共只有4个车位,两个酒店自用,给客人的车位只有2个。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紧挨着码头,走路一分钟就到。早晨提前半小时购游览峡湾的船票,网上不能预定。酒店就在售票处旁边。一出酒店,周边密密麻麻的全是饭店。跑到前台大婶推荐的紧靠海滩的Le&Grand&Large,&照例是开着门但不营业的,到晚上7点才开门。这碰壁碰呀碰的,就碰习惯了。就到旁边吃大排档吧!选了酒店隔壁的一家名叫Le&Perroquet&的还营业的店。服务员屌屌的,也不拿小本子就来写单。等我点完菜,他说骚瑞,没记住,能再说一遍吗?老大,你那么酷,满脸胡茬,不苟言笑,还以为你记忆力多牛呐!不过大排档嘛,要求就不那么高了。没想到菜的味道还是出乎意料的好!好到以至于第二天下船后又跑到他家吃了一顿。这次得到了这位酷酷的服务员热情洋溢的招待,而且头一遍就记住点的菜名了。屋里很凉爽,一边上着网络(竟然还能蹭到隔壁我们酒店的wifi),一边慢悠悠的吃,磨蹭到将近5点了。去海边感叹了一下,不愧是蔚蓝海岸啊~海是那么的蓝啊~人是那么的多啊~天是那么的热啊~太阳还是那么的毒~还是回酒店享受空调吧!我们当时还不知道,在未来一个多星期里,热浪席卷了整个欧洲,从伦敦到南法,气温都破了记录的高。而在这热浪中,我们竟然住宿的地方都没有空调!我们也是在冲浪啊,只不过冲的是热浪!在酒店里趴窝的时候,走廊里传来了久违的中国美声唱腔的民乐,从嗓子眼里挤出的高音冲击着耳膜,这是法国啊,会有广场舞啊?大妈也来了吗?是深谙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怕丢了舞功,睡觉前先跳一会?真得向大妈学习啊~屌丝的海滩&vs&高富帅的游艇去卡西斯的人很少,去卡朗格的人更少。但是如果你也是自然风光爱好者的话,一定一定不要错过。Calanque&d'en&Vau,卡朗格国家公园成立于2012年,是法国第十个国家公园,占地15万8千公顷。做船去游览峡湾是最方便最快的方法。根据时间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航线。当然如果你的时间足够长,体力足够多,可以去hiking,有很多徒步的线路可选。我们选的是8个峡湾1.5个小时的。不过这个也得看当时的情况,出海的时间随时可能取消。前面说过,买票只能提前半个小时到售票处买。如果想看的最清楚,拍照无遮挡的话,上船后最好是坐二层右侧。本来想给这个图片起名叫:红裤衩划红船。但是觉得平民化了。还是起个洋气的名字叫:&出发&吧。峡湾非常独特,非常推荐!碧海蓝天白山绿树怎么感觉这张特像广告片呢?大家一起happy的坐游轮&很多峡湾比较隐蔽,所以不少人开着小船到峡湾,脱的一-丝-不-挂,躺在岩石上晒太阳。整理照片的时候才发现最悲催的是当你脱-光了,发现一船的游客从面前经过&&而且每人手里拿一个照相机&&而且还有无良的人带着超长焦,一个劲的拧镜头&&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怎么办?挡脸&&会不会太邪恶了点。这张感觉更邪恶,一个独眼怪兽的头颅当然,也有正常的玩船的人天热的把白石头都烫化了,流了一山头加载更多下船之后,去昨天吃的Le&Perroquet&解决了中饭,开往尼斯。去尼斯之前,先开车去卡西斯旁边的山崖上再俯瞰一下卡西斯。下午天更热了,开始起雾气了。山崖上还是很壮观的。去尼斯的高速路上,开着开着就困意涌来。好在法国高速每二十公里就一个休息站,找到一个有小树林的休息站,把车停在树荫下,躺倒座椅睡一觉。正睡得迷迷糊糊,依稀还在做梦的时候,突然就听老婆尖叫一声,狠狠的抓住我的胳膊,使劲的摇啊摇啊。吓得我赶紧爬起来。原来她也睡了,半睡半醒之间突然发现我在呼呼大睡,还以为我是一边开车一边睡觉呢。好么,有把俩脚丫子翘到方向盘两侧开车的嘛!结果俩人就吓得清醒了,继续上路。进尼斯的高速收费站机器不认信用卡,只能塞钱或扔钢镚。试了若干个收费站都不行。本来还抱怨网上说换一大把零钱没用,结果离开南法的时候差点不够用。虽然大家都觉得这张照片很普通,但是本大叔很喜欢这张照片。所以你们,只能忍受一下本大叔的恶趣味了。从山崖上开到La&Cioat,&到家乐福补充了点饼干和水果,最重要的是驱蚊剂。没想到驱蚊剂买了,却没装到车里,可能留在家乐福收银台了,后面还是要不停的被蚊子咬。因为有车,就避开拥挤嘈杂的尼斯城区,而在尼斯的郊区山上找了家民宿。山路比较窄,慢一点开就不会有问题。主人是一对好基友,通常这种人特别的nice。房子至少是6、70年代的西班牙风格,自己又加装了很多现代化的设施。院子的花草设计保养的井井有条,错落有致。室内也是整齐明亮舒服。像我们现在一般就都设计不出这种效果。我们建房都是要求中正,挑高,把室内设计的和酒店皇宫一样,室外庭院花草也是容易打理。房子越大越气派,花园越小越省心。根本不可能做的像他们这样匠心独具。这个建筑审美素质还是需要一代代的培养才行啊。说到园艺,看到其中一个男主人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挥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剪着我们窗前的小玫瑰园,真不是我们能做到的。但是,怎么你剪完后,开的大朵大朵的玫瑰花怎么都给剪了呢?就剩一片一片绿叶了。好吧,我的园艺知识也很贫乏。房间不算小,浴室也比较大,还有个好大个儿的独立厨房。各种电器,锅碗瓢盆刀,应有尽有。做饭是可以做的很舒服的。作为民宿,最重要的一项服务是早餐。早晨8点-10点可以供应早餐,我们和他约定了8点15左右过来吃。标准的法国人的早餐,油条(羊角包)馒头(法棍)咸菜(奶酪)豆浆(咖啡和果汁)。一切都很好,可惜没有空调。有电蚊香,至少可以把窗开一缝透点风。晚上就不出去了。尼斯:英国人漫步大道,城堡山,老城,帕永大道-埃兹-摩纳哥冰牛奶泡脆燕麦片,羊角包和法棍蘸房东自制果酱,一块奶酪,两杯香浓的咖啡和一个新鲜油桃,法国标准早餐。吃的饱饱的,我们进城去。蔚蓝海岸的行程,其实我是选了几个点,Cassis,Saint&Tropez,戛纳(Cannes),昂提布(Antibes),尼斯,埃兹(Eze),当然还有摩纳哥。卡西斯和Staint&Tropez比较相似,而卡西斯有卡朗格峡湾,所以就选了卡西斯。戛纳的评价不太高,大部分都说不值得去。而昂提布去的都说很漂亮,特别是昂提布到尼斯的沿海公路,有本地留学生强烈推荐,所以在候选名单中排第一位。如果有时间AND心情(缺一不可),就从去尼斯的A8拐下来到昂提布,沿它的滨海大道到尼斯。尼斯-Eze-Monaco一线是必去的。而TA上有人隆重推荐三条Corniche大道(就是沿山、沿海大道),我对着地图找了半天,只找到两条,一条沿山崖到Eze,然后从另一条沿海的路回来,到Saint-Jean-Cap-Ferrat岛上看看,这个岛也据说是很漂亮的。走一个环线,不开重复路。所以如果是这样走,就完美了。但是会比较累,而且一天下来容易审美疲劳。如果住尼斯的话,可以把尼斯和其它地方分开来玩,或者尼斯和Ferrat岛一天。最完美的行程是这样的对我俩来说骨感的现实是这样的:昨天从卡西斯过来的时候,不知为什么GPS指了一路的山路,好不容易并到A8。看到Antibes的出口时,懒病犯了,就没拐出去,直接A8开到了Nice。好吧,毕竟是个可选项。今天,路过尼斯市区,想着已经到了尼斯,就先逛一下吧。所以从第一步就偏离计划了&&实际路线是这样的我们给自己找的理由是:毕竟旅行玩的就是心情,不是工作要严格遵守计划。马路边上随时都有几个停车场的电子牌,显示附近的每个停车场有多少空位和指示他们的方位。这种停车场指示牌在法国比较热门的旅游区非常普遍,很便利。当然不能选小于10以内的停车场。法国人停车,经常会看到骑线停的,一车占俩车位。不知道这时候行车礼仪到哪里去了。还是对他们一丝不苟执行高速行车规范感到不解,真是个艺术中透着理性,随便中含着认真的民族性格啊。换一种说法就是他们不是随便的人,随便起来&&走到尼斯海边,沿着英国人漫步大道走向城堡山。尼斯的海水还是很蓝很清澈的,鹅卵石滩也不见得就比沙滩差,被太阳烘得热热的,躺上面应该就和石头按摩一样吧。一个人看海一家人看海走到城堡山下,不想爬的满身是汗,就去寻找前人攻略中的电梯。很好找,就在左手边的角落里,可是明明是在营业时间,却关着门。说好的电梯呢?爬吧~半山腰有一个瞭望台,大家都是在这里拍照了。尼斯的正面免冠工作照清澈的海水,和海鸟一起遨游今日家庭作业:眺望尼斯老城其实到瞭望台之前有个楼梯转折,这里与尼斯海岸线合影更好,没有瞭望台的水泥墙,而是透明的栏杆。没有再往上走,就下到山下,拐进尼斯老城。老城没什么可看的。当然你要是喜欢购物就另说了。我们在山上遇到的一个中国女孩,一会拐进一家服装店看看,一会又进了一家。Promenade&du&Pallion&帕永大道。里面有个和水镜广场类似的小广场。树荫下有不少休息的座椅,但都是被占的满满的。拍的和招商广告似的这里自然是儿童们的乐园优雅的小美女暴力的小美女看到暴力行为有跪地膜拜的也有冷眼旁观的拍完走人了大道的南端给封起来了,好像是要搞爵士音乐节,一直走到底,连从栅栏外偷窥一眼里面的喷泉什么的的机会都没有。好吧,回停车场,去埃兹吧。停车场在一个集市里。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尼斯西红柿。走之前怎么说也得买个褶皱西红柿尝尝。其实味道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个头大,一头要2欧多。中午,沿着山路开到埃兹,很桑心的发现没有停车位。一辆辆车在村口的两个小停车场转悠来转悠去,期望能找到一个停车位。没人说埃兹不好停车的呀!但是看到村口的公交车站也站满了等车的游客,心理就平衡好多。幸福就是比较出来的嘛!转了5,6圈,决定放弃了,先去摩纳哥,回来再看埃兹吧。老婆在向GPS输着摩纳哥的地址的时候,大叔正好发现两个人向停车场内部走,就开始跟踪,说不定有好运气啊。还没尾随到他们到自己的车边,突然在旁边看到一个空车位,幸福来的太突然,我竟然愣了一秒,才想起来赶紧停进去。停车场的米表说是接受信用卡,但是我和前面几个人刷卡都没过,只有塞硬币才行。买了2个小时。照例,老婆去查别人的停车票,好多车都只买到上午10点,可能是9点买了1个小时的票,看来不罚款。要不是我拉她走,她估计得把一停车场的车全查个遍。把车停好,一切就安心了。公车站对面有家饭店还有人在吃饭,于是也就不找山上的各个有名有星的餐馆了,反正特意去找的饭店一定不开门。一看菜单,果然是意大利餐。当然就是牛肉酱帕斯塔了。牛肉酱做的还真是地道。但是店里面脏兮兮的,反正在法国旅游就感觉像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好吧,勉强算第二世界。比荷德奥瑞以及北欧要低一个档次,和意大利差不多。吃完饭,进村了。经过information&center的那个路口后,有一段台阶在幽静林荫中蜿蜒。从这里上去比沿着喧嚣的马路走舒服,而且是个捷径。奇怪的是没多少人从这里走,随大流的人比懒到边的人还是多啊。沿着村里的路向上走,有些地方其实要看地图的,因为不小心会多绕一下。山顶植物园的入口很多人把它当成餐厅,结果向左走了。为毛不放一个指示牌呢?买票进园。从花园入口到山顶的路其实不止一条,也没有办法不走重复的路把所有的景点都逛完。这个可能也是反映了法兰西民族的性格,遮遮掩掩的撩人吧,说文雅点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法兰西的性别应该是个女人,自以为很美的女人。当然实际也算很美,就是苍蝇多。话说山顶植物园有若干个Jean-Philippe&Richard(可能是个大师吧,我文化少)的雕塑,具体有几个呢,没人会告诉你,连植物园的网站都不会告诉你,查遍了资料也没人数过,难道只有我对这个感兴趣?山背面是没有的,只在向海的地方。说是大地女神的雕塑,也有说雕塑家认识的哪个哪个女人的,反正是个窈窕淑女了。如果你不幸在光线最硬的中午来拍雕像的话,需要很高超的技巧才能不把少女拍成僵尸。如果你的水平和我差不多的话,估计可以拍成美剧&行尸走肉&的下期精彩预告了。如果你更不幸的是和你的老婆一起来玩的话,而她又很兴奋的要和少女合影,估计你晚上要跪主板了。Anyway,在这里拍蔚蓝海岸还是很不错滴。到山顶无遮无拦的充满太阳能。面朝大海,烈日当头如果没有那么多嘈杂的游客,只是一个安静的小镇,确实是很惬意的度假地方。又一个曾经权贵的度假圣地被屌丝占领。据说他们都被赶到非洲去了~下去的时候可以向右拐,走一小截,路有两个分叉,一条是向下走,走到半山腰的小平台,小桥,流水,大太阳,躺倒在躺椅上继续充电,或者拍拍这里的僵尸。一条是往后山绕,这里有个小瀑布,背阴,可以坐在旁边清爽一下。山顶植物园绕完了,就可以绕下山了。小镇街景老婆很喜欢,特别喜欢这些玩意儿。我就觉得热,美不美的已经给晒成过眼云烟了。走下山就已经4点了,正好俩小时,停车票没过期。去摩纳哥!早几年的时候,有朋友的母亲参加欧洲旅游团,就是那种15天18国上车睡觉,下车照相游。回来之后就记得俩地方,一个摩纳哥,一个少女峰。所以我们推理这几个地方都是很漂亮的才会有印象。但是做计划的时候,看着摩纳哥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赌场啊,宫殿啊,教堂啊感觉很普通的。但是好不容易到这里了,还是去拔一下草吧。按路边的停车场指示牌开到蒙特卡洛赌场停车场。停下车,奔着那个i去找information亭子要个地图,结果没找到,只有打开手机开google&map找。等回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就在停车场出口有个架子,下面放一摞地图。出了停车场,自然是名品店。走几步路就是赌场。绕到赌场后面,沿着海边花园走一圈。看到了一匹白马王子。再后面就是赌场的旅馆,不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挺艳丽的,就拍下来了。听说赌场要收费进去,赌场在我们儿那旮旯都是随便进的,住的远的还提供免费巴士,竟然这里还要收钱,看里面的照片比起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感觉还差一截的样子,当然不去。停车前面一段时间免费。具体多少时间我也不知道,只是插进停车票后,不收费就给退出来,就很高兴开车去山顶公园。GPS指的路有警察在路口拦着,就估摸着往那个方向开,稀里糊涂的就开到了一个停车场,出来一看,原来是水族馆的停车场。沿着楼梯往山上爬,破破烂烂的样子,感觉是水族馆的员工工作区一样。到了上面,看到还是有不少车来来回回的开,不知道为什么可以开上来?不是封了么?沿着路边花园走走,往下看摩纳哥的海港,像是80年代发达国家的样子。没有像阿布扎比,迪拜那种超现代的大楼,不怎么气派,就是游艇多一点,感觉一般般。然后蚊子又开始出来咬人了,就懒得再绕到前面的宫殿了,反正也没什么特别的。匆匆的回到停车场,一查票,又是免费。哎,摩纳哥的惟二亮点就是俩停车场免费停车了。估计这辈子不会再来了。完全没有理解为什么摩纳哥会吸引那么多游客?赌场吗?可能更多的是因为富豪们的避税天堂吧。出摩纳哥的路超级复杂,隧道里不光有分叉路,竟然还有roundabout,太夸张了,所幸两个GPS都没掉链子,有惊无险的离开了摩纳哥。已经精疲力竭了,所以就不再走新路了,直接上A8,开回住所,好好休息休息。所以完美的行程是给完美的人设计的,不是给懒人的。今天离开尼斯,途径凡尔登峡谷,去薰衣草的圣地瓦朗索勒。出发前看Google&Map以为会经过香水小镇Grasse,谁知俩GPS都不往那里指,一个劲的指着A8高速,幸亏早发现,在Draguignan附近出了A8,否则不知道给指哪里去了。不过香水算是没戏了。可选项,倒不感到太可惜。Google&Map默认的到圣十字湖的路可是不走凡尔登峡谷的,得手动拖过去,从D955北上,拐到D71,就沿着峡谷开了。凡尔登大峡谷25公里长,700多米宽,由凡尔登河冲刷而成。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结束的时候,就一直由海水覆盖,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石灰石。就是说有恐龙那会这里还是海呢。特别是峡谷中因建圣十字水坝而形成的圣十字湖更是它的一颗明珠。作为欧洲最大的峡谷之一,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中国游客不多,有也是我们这样的散客。法国的白天很长,从凡尔登峡谷弯一下再去瓦朗索勒时间很来得及。峡谷的路自然是绕着山修的盘山公路,其实是比较好开的。好开到开着开着有点瞌睡了,打算下个停车口睡一小觉。开到之后,发现原来是个俯瞰峡谷的观景台。赶紧拿出相机跑过去拍照。结果整个人就清醒了。每一个成功峡谷下面都有一条河,凡尔登的河是凡尔登河&总是有背包客的身影过了饭店之后,路上的景色更加精彩。其实很多活动都是这样,路上的风景比到达终点的风景要好很多。到达盘山公路的最高点的时候,也有一个停车处,好多车都停下来。这里景色不是最好的,而且天很热,晒得像蒸笼一样,有些雾气。但是还是有些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觉。下面再开就一直保持着拉力赛车手般的精神。有两辆慢车在前面,抽空在逆向道超过。他们也特别配合,总是在方便的时候让开路。问题是我们看到一个景点就跑路边停下来看看,拍拍照。这时他俩就超过我们。我一上路,一会儿就分别的赶到他俩后面。他俩再让。这样几个回合,我不好意思再超了,吊着尾就好吧。谁知他俩一看我来,老远就让道一边了。哎,超还是不超呢?好在路边出现的饭店结束了我的纠结。前面又一处停车场,照例下来拍照到此一游,发现最好的拍照点在旁边的饭店里。看看时间,也1点多了,就顺便吃饭吧。就是没有免费的水,只有瓶装水,还要6欧一瓶。菜价倒是没有贵到离谱。远远的看到峡谷尽头的高原上,一块块的薰衣草田。过了山头不久,还有一个景色好的地方,可以停路边,下车后爬到旁边的小小坡上,可以远眺瓦伦索高地。再往下开,应该是在Aiguines有个小城堡挺好看的。最好的拍摄地点却没有停车的地方,只有停到下面路左边的空地,再往回走100来米。终于在5点左右开到圣十字湖。过桥之前,有个小路口,拐进去就有租电动船的。到七点结束,一小时65欧。天太热,就想着等哪天稍凉快一点再去,反正在Valensole&呆3晚呢。人生就是这样,拖着拖着就拖没了,到最后也没有去划船。不过到桥上看看风景,拍拍照倒是可以有。看着一群青春期的少年们,无处发泄的分泌过剩的荷尔蒙,不满足从旁边悬崖上往下跳,就跑到桥上来了,扑通扑通的一个个从桥面上跳到碧绿的湖水里。我们旁观的就给他们叫好碧绿的湖水和玉一样加载更多盘桓了好一段时间,才离开大桥,向Valensole开去。按照GPS指示的路,要穿Riez走D6。还没到Riez,就看到一小片薰衣草田。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亲眼见到,赶紧停车照相。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就猜这片田肯定不会是最大的。但是不管了,先拍了再说。时不时的有经过的汽车鸣笛庆祝。后来证明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次拍的照片比起后面几天照的都可以删掉了。紫紫绿绿的犬牙差互,和狗啃的一样的薰衣草田,拦不住凹造型的热情经过Riez小镇,沿着网上说的开满鲜花的D6向Valensole前进,路上一棵都没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隧道施工动画演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