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伯男士养生馆皇帝浴为什么不回答上古真人的问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倪海厦人纪教材简体黄帝内经.pdf 4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倪海厦人纪教材简体黄帝内经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资料仅共内部学习交流使用请阅读后自觉销毁
上古天眞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古时有位明君名黄帝,生而聪敏过人,出生
时就能说话,幼年天资过人,长大后因敦厚诚信,
故成贤明之皇帝,因具土之厚实故名黄帝。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
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一日,黄帝问天官歧伯:吾闻上古的人民,
人人皆度百岁以上,且动作敏捷不衰。反观今人
年逾半百,但外形及动作倶退化,此因世事之变
化造成的呢?还是过失在自己呢?
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
能形与神倶,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
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眞。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
时。恬淡虚无,眞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
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
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
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
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
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歧伯回答,上古之人,知“天地之道”,遵
循阴阳之消长,行事符合天文术数历法不背天而
行。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不使身心过
劳,所以能使外形及精神皆强盛,而安享天年,
历百岁方去。现今时下之人不然,把酒当果汁暴
饮无度;常心生妄想不切实际。醉后行房以满足
其欲望而竭其精,耗散其元。不知保持精满的好
处,不知精神专一的好处,只求心欲之发泄,亳
无节制的作乐,生活起居无节律,故年一过五十
即衰老退化。而上古之圣人教导下民以身体空虚
为邪之始生,以风气糜烂耗败人心为贼风,以此
警告下民随时避之,保持身心平淡无求,则生命
之源的真气必能在体内畅行无阻,神志内守则病
从何生。所以人如杲能无野心必能使欲望减少,
人心因安定自然无所惧,精神一定,即便身体劳
动亦不感疲乏。人体内的真气“免疫系统”必能
强盛起柬,因无欲而更强,因无耗而更壮,故如
人能品味食物不论其高贵或劣等,穿衣服只求舒
适不求名品,享受此一良俗不以为苦,官位高低
亦不互相妒嫉,此人民之心为朴实之心,嗜好欲
望不能迷惑其目,淫秽之事不惑其心,不论愚笨
的、智慧的、贤能的人、不肖的人,皆不受物欲
影响,此真合于天地之道,是故人人能度百岁而
不衰,因其道德完美,不图一丝侥幸之心而招危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
黄帝问,人年老的时候无法生子,其因精力
已尽呢?亦是天命的关系?
歧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
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眞牙生而长极。四七
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
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
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
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
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
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眞牙生
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
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髸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
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
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
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
不正而无子耳。
女人七岁时,肾气始盛,故换齿发增长,十
四岁月经来,自此任脉上下通畅,肝脏太冲血脉
壮盛,月事每月定期来,因而有子。二十一岁成
年真齿生而长,二十八岁筋骨坚硬不再长高,发
长至此,身体进入壮盛时期。三十五岁胃气始衰,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 中医基础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9497|回复: 4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宇宙旋风 于
19:16 编辑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阅素灵师兄主讲
& & 最近接到某位大师父的手谕,言你有点空了,必须要开讲网络中医课程。他认为必须在网上和有缘的人来交流学习中医,可能在他的想法里,能够影响一个人,或者能够让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一点点好处,也不应舍弃,所以他让我再来开讲。但是我曾经在民间中医网两次讲《内经》,都是讲到《生气通天论篇》就没有后文了,我这次也不打算对《内经》进行全本的讲述,我想很多时候一个问题是:即便我把《内经》全本讲了,大家也只是学到一些见解和理论,见解和理论是很重要,但如果你没有进入中医这个门径,学到见解和理论,你仍然不会看病,仍然不知道怎么用这些高妙的见解和理论,所以我想从个体的角度,也就是中医讲的三因制宜,对每一个有缘分的人,他如果认为自己还没有进入中医的门径,可以针对他个人特点和情况的给出建议。
再普通的人,都会有某个或几个相比较起来自己的长处,如果顺自己的特性去入门,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我们说每个人他都应该扬长避短,在学习方面也有顺势,中医讲顺势,不是每件事情只要努力就能干好,因为有些路径适合有些人,不适合另外一些人,所以我觉得学中医能找到正确的路径,可能要摸索的时间就少一些,当然有了正确的门径之后,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实践。我总结了一下中医入门的途径大概有十五种,下面我开始跟大家简单概述一下学中医的几种路径:
& & 第一种路径是特别聪明,基础特别好,而且是心性比较沉静的人做得到的,那就是从《内经》入手,或者从道家的一些经典,像《道德经》啊入手,或者从佛家的一些经典入手,那从这条路,用佛家的话是具有善善根的人可以走的路,凡是从《内经》入手的人,或是别的经典入手的,这样的人必须是善善根性,首先是必须聪明、悟性好,再有就是心特别能够沉静下的人,这样的人完全可以从经典入手,因为他悟性高、心能够沉静下来,他对经典中的很多东西,他能够自悟,只要老师一点拨,他就通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刘力红的师傅八卦神医李阳波就是从内经入手学的中医,疗效非凡。
& & 检验你是否适合走这条道路的标志就是:你随便拿一本经典,你感兴趣的,你看得进去的,如果你通读一遍,你认为没有问题,文字上的问题很少,读得非常流畅,并且读到某一句话的时候,你都能有非常大的感触,能够进一步的深入,而且这种深入是自然而然的,那么这是一个条件。
& & 再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能够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安静的坐时间能达到4个小时以上,不管你用什么姿势,你安静的坐时间能够达到4个小时以上。当这2个条件具备的时候,你就可以走善善根性的道理。
& & 现在这条道路,因为整个世界都是急功近利的,而且其实人们表面上很狂躁,其实内心深处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真正能够走这条道路的人是很少的,因为还存在一个大家古文功底未必能做到这么扎实,所以真能够走这条路的是相当的少。
& & 第二条道路是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走的道路,就是从《》入手。很坦白地讲,从《伤寒》入手这条道路,适合今天的很多心态的人,比如说浮躁、急功近利、学了之后就想用,那他肯定会走方证相对这条路,表面上方证相对就是学了之后就能用,非常符合现代人急功近利的心理。那么伤寒里面两个大的学派,一个伤寒气化学派,所有的古代医家大都归于这一类里,现代以胡希恕先生、日本汤本求真为代表的搞方证相对的,南京的黄煌教授他们就是搞方证相对,如果你学了之后就想用,或者必须用,还有就是你自认不急功近利但急着用,还有就是自认悟性比较低的人,你可以走这条道路。方证相对从医学上讲,它不是至高的道路,但是却是有用的道路,如果你要当个神医或者要当个大医和你能够看好大部分病或者可以看好一部分病做个好医生,这样的期望是有区别的,人有资格可以用不同的期望,那么你就要看你学习的目的是咋样,这个符不符合你的目的,搞清你的目的,再去选择道路就好一些。
& & 说到伤寒方证相对的道路,这是目前最好学习的道路,是特别适合根基相当低的人,就是说上等根性的人学这个是很委屈,是浪费他的根性,但是下等根基、中等根基,特别喜欢有抓手、搞对应、喜欢往条条框框里放特别适合搞这个,因为这个对观察力和心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它对刻苦和能够背诵那些条文要求很高,方证相对的人说他们的方证相对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没错,它是有内在联系,但是它研究的联系很浅,没有研究到气化,所以说方证相对是目前号召力最大、走的人最多的道路。如果你想走最简单、最快捷、马上可以用的、又不是那么花费脑子的、对自身条件要求又不是那么高的道路,你就应该选择方证相对这条道路。但是选择这条道路,就意味着你永远到达不了中医的核心,如果你选了这条道路,你就永远不知道中医的至高点是怎么回事。而且如果你选择了这条道路,中间不变,一直走到黑的话,那你就永远达不到一个……不能说神医,就大医吧,你永远达不到一个大医的水平,这是肯定的,因为日本人到目前为止,他们出了很多杰出的医家,搞这个汉方、考证,确实非常杰出,但是他们对中医真正最精粹的东西,他们完全没有掌握,那么这就是弊病所在。但是从这条路入手,你也可以选择从这条路入手,当你熟练了之后,再选择另外一个基础相对高一点的路径,这也是可以的。你可以选择从这个简单的、达不到最高层次的路入手。有基础之后,您再选择高一点的路径。
那么伤寒另一个大的学派气化学派,相对方证相对,对人的要求就高一些,他不仅要看到方证的对应,却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这条道路走下去,它的好处就是到了最后,你能够把自己的认识升华成一个真正中医的认识,最后你对的就不是方证了,而是真正的气机气化,但是这条路的要求学习的人要有推衍的能力,完全没有悟性,或者推衍能力比较差的人,他学到那个理论,但是真正要他在临床上推衍的话,他推衍不开。如果你发现你学了伤寒气化理论之后,你在临床上推衍不开,但是你又要用,那么我建议你还是退回来,去学方证。你把方证相对搞清楚了,然后把方证相对运用熟练了,一样可以做个好医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推衍伤寒的气化。有些理论看起来很美,但是不是人人能够在实践中把它推衍开来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方证学到高峰时期,他必然会转化成气化,因为这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层面,如果你对自己的感觉差一点,你可以从方证入手。
第三条经典途径,其实在道门中很多人走的就是这条经典途径,当然在主流中医当中不太听说,这就是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当你入门的时候,师父会要你背一些东西,这就是最基本的脏腑的标本的症状,它的虚实寒热的表象,然后对上该要用什么什么药,然后当你把这个基础背牢了以后,OK了。你具备了这个基础,你就完全可以开方子了,就那么简单。所以这条道路在道门里面是大方脉传授的主流途径。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说是在骗人,说别人都要学这么久,你们才会看病,然后凭什么道门里面有些人一个星期学了之后出来就可以看病,甚至有的人学三天就可以看病,说这是吹牛。这不是吹牛,当你把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背了之后,这个就跟对方证一样的道理,而且是一模一样的途径。当你把这个框框背住了,你就把东西往那个框框里面放就可以了。就好像板上钉钉子,你把钉子拿来了,把它订靶上就OK了。这就是道门特色的方证相对,所以它学起来是速成版。哪怕你是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医的人,你只要具备一定的记忆力和一定的可以实践的条件,你学了就马上可以用,绝不是夸张。这条道路实现,你首先得具备一本书,那就是《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它本身就是一本书,你应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是一本很多人不注意不起眼的书,那是张元素写的,把这本书买来,然后再找一个适当的老师指点你一下,再把它背了,就OK了。那么这条途径很适合道门里很多人,还有学方证相对条件一样的人,就是呆一点、资质差一点,然后悟性不是那么高,但是人比较实在,很愿意死记硬背的人,就应该学这本书。那这是道门里很多速成学医的主流,因为很多人说道门里有些方子,主流中医看不懂,他看了就觉得“既没有方,也没有药,好像就是一堆东西凑在那里”。其实人家是有人家的理论根据的,只是他不知道而已。那么这是道门速成学医的主流途径,这是第三条途径。
第四条途径,应该说民间有很多人就是这么学成的,就是从中药入手学中医。很多人,包括一些名老中医和民间的一些高手,当年不过是药铺里打杂的一个学徒工,那他把药性搞得很熟,把药味背得很熟的,就开始有药无方的给人看病,最后发展到有药有方。这个是很多很多民间学中医的人的途径,就是从中药入手学,这样一样可以学出可以看好病的医生。那么这种途径,因为今天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药铺呆,而且过去的话,你还可以采药啊,对四气五味体会得更清楚一些,现在很多医生他自己从来没有看过他自己开的药是什么样子。所以目前从这条道路入手学的话,那就是你要有这个可能性——到药店里面去打杂,其次你的记性要很强,如果你记性不是很强,起码你要愿意狂背,狂背的时候再加上一点胆子,有药无方的用的时候是很需要一点胆子的,那么这种情况是有的,而且以前很多人都是药铺的学徒工,都是走的这条道路。其实这条道路也是有人走,这是第四条道路,这条路就是要舍得背,就是说你首先可以不掌握一些理论,你狂背了之后,慢慢地再进入到理论的学习当中。很多人日诊量七八十、一两百人就是只会背药,背完药背方,有的人连方都不会背,就是把药记熟悉了,就能达到这个程度,那这条路也是有很多人走的,过去尤其走的人很多。
下面的途径,我个人觉得这条路径特别适合在中医院校学习过,自己又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没有入门,又想回炉再造的,这条途径,也不是说每个在中医院校学习过的人都适合这个方法,这条途径就是狂背《医宗金鉴》,就是狂背《医宗金鉴》的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医院校学习过但没有入门的人。为什么他在中医院校没有入门,而背《医宗金鉴》可以入门,因为他在中医院校如果学了五年,假如他是本科的话,却没有入门,就证明他当时就没有尽心,如果他有尽心的话,他即使不从中医院校里面学入门,他也可以道听途说啊,打听到那些名老啊,或者说是那些民间的高人,他是可以打听到的,可以获得入门。如果他在整个中医院校里面都没有获得入门,就可以看出来他学习中医的意念不是那么强,那么这种人,他根深蒂固的骨子里面的是——懒惰。所以他要回炉再造的话,狂背某一个经典,比如说《医宗金鉴》,或者说背《伤寒》、《金匮》,然后背了之后拿去用,那《医宗金鉴》里包括了有《伤寒》了,拿去背,把他那个懒惰病治好了之后,他学习就可以入门了。如果他的懒惰病一朝不好,那么他学习就永远不会入门。很多中医院校里面的学生抱怨说自己学中医不入门,那谁规定你只能在中医院校里面学呢?我见过很多很多中医院校非常非常优秀的人,为什么,人家不是在学校里面学的,当一个人想去学东西的时候,尤其你又是在一个挂了名的中医院校里,你四处去打听,到处去交友、跟师,然后买书看,其实五年的时间已经够塑造一个比入门还多一点的人。但是你五年还没有塑造出来,只能证明你懒惰,而且你这个学中医的心不是那么热切,不是那么热忱。所以对付你那个懒惰,要下很大的功夫,把你的懒惰驱逐出去。治疗懒惰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背诵,反复的背诵,狂背。当你狂背到把它融合到你骨髓里面的时候,你一上门诊,一看病就想起来,就的中医就入门了,而你的懒惰也消失了。所以这是个好办法,那这是一条途径。
再下来这条途径,我认为能做到的人要少一点,就是从内证入手学习中医,那么如果他达到了内证的高峰,他何必专门学中医,不要说中医通了,其他也通了。那今天就是说从内证入手学习中医,可不可能呢?可行。但是你一定得是那种有毅力、有根基、然后不断追寻道门功法的人。我们今天可能很多人认为说,这样的人世界上很少,甚至已经绝迹了。你错了,这样的人还很多,很多人愿意为了去追寻这个无上大道,可以说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他获得了内证能力的同时,因为他可以内视,像中医的经络、整个气血的流布运动,他就会很清楚,从这个方向来学中医的话,他当然比任何从其他方面学中医的人都会高。但是我觉得这个,除非你是很有毅力的人、勤奋、而且不断的追寻无上的大道,那么这样的人就很适合这个方法来学中医。现在市面上出来的很多人都是假货,都是水货,因为事实上外行都是看热闹的,比如说出点什么书,某个人出来说我能内证,都是胡说,如果你能内证的话,你写出来的书就不会是那个样子,因为一个能够内证的人,他是符合一切古贤的验证的。而现在很多说自己能够怎么怎么样的人,他不能够符合古贤的印证。就证明他完全没有实践过,他是从书上抄的,他根本不能内证。那么这个内证到底难不难,如果你练了道门功法,克期求证的话就不难,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师父,又很勤奋练习道门功法克期求证的话,那么一般来讲,几年以内你就能做到,这是一条途径提供给大家。那你可不可几条途径结合一起用,你觉得你既符合这条途径,也符合那条途径,当然可以,没问题。甚至你如果觉得你适合所有的途径,如果你有这个缘分的话,可以一起走。那么像内证这条道路,很多人在吹嘘,我个人认为是“非其人不能用”,就是你自己心里明白你不是那个人,你就不要用这条途径。否则的话,你就是自欺欺人!
那么再下来说下面这条途径,我个人觉得目前来讲,有一部分人也是走的这条道路。那么这条道路走的是什么呢?就是购买或者说搜罗大量的经验方,经方、验方、膏丹丸散,搜罗来了之后,然后一有机会就用,用着用着,就成医生了。可能很多人看不起这条路,认为这条路不是中医走的道理,事实上很多民间中医就是这样学的中医。为什么这条道路一样可行?是因为他搜罗了大量的经验方,尤其是那些确实可靠的,包括单方、验方、民间流行的一些土方法。当他用了一次起作用以后,他就产生了信心,这个信心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他就由这个信心为他打开了中医之门。很多人步入中医之门,靠的就是这个,民间有非常多的人。我们现在很多号称中医爱好者,在各个老师的讲坛讲座中间徘徊,看了很多很多的理论书籍,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但是为什么他一直还没有步入中医之门,因为他从来没有过一次由自己亲手实践的真正见效的经历。如果你有第一次大胆的尝试,自己亲手实践见效后的经历,然后继续激发起这个信心,然后多次的重复的证实这个信心,你由此就进入了中医之门。然后当你有了这个信心的时候,那你就会慢慢地走上中医之路。这些东西其实是诱因,一个给你信心的诱因,一个让你亲手实践一次中医的机会。很多中医爱好者,你永远是爱好者的原因,就是你不敢用,偶尔战战兢兢地用一次的时候不是传说中那么见效,所以才永远在爱好者这个行列中徘徊,而进入不了真正的中医之门。所以这样来讲的话,民间那些确实可靠的、流传很广的单方、验方、土方法,你如果能搜罗来了,自己去尝试了,在一次一次的成功当中,证明了这个东西的疗效,你就会有这个信心,然后这个信心就会带你走进中医之门。所以这个也是一条途径。
接下来说的这条途径是一直以来被很多人很认可的途径,中医通过师承学中医是非常好的,是中医入门的很好的途径——安全、可靠、高效。条件首先是你本人具有辨别能力,中医老师和上师可不一样,上师你蛮信他,不会有任何坏处,可是中医老师你要是蛮信了他,如果他是一个骗子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因为他一个是骗钱,再一个他要骗别的东西。那么所以在这点上,最好是能具备一些辨别力,这个辨别力不是说你一定要对中医有辨别力,你需要有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辨别力,一个好的老师他首先要是一个正常的有道德的人,如果他是一个连正常的有道德的人都做不够的话,他有什么资格去做老师,所以这点要先有个辨别力。如果你观察了一个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那你就走师承的路
——安全高效可靠。这条路子是历年历代走出了多少杰出的中医。再有一个的话,你要有这个缘分,很多人说遇到一个好的老师主要是靠运气,不是靠运气,如果你想建立一个缘分的话,如果你真诚的是这么想,在日常生活中你真诚地去实践,你就会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很多人抱怨说,这个世上好的老师怎么这么少。好的老师一点都不少,虽然说他们的整体数量在减少,但是好的老师一点都不少,如果你还没找到,说明你就是没有做够,那么这是肯定的。如果他是很努力地去做,很多机缘就会出现在他面前。只要你把老师辨别好了,老师收了你,剩下的就是你学就是。如果拜师,没有带着功利的心,这样就很好;如果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带着功利的心,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为道、为术,不为功利,这样才能产生一辈子美好永远有良好关系的师生之情。现在有很多老师愿意去传播,如果这个老师传播有高额收费的话,其实这样对老师非常不好,因为功利到了最后,就是他最后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弟子。而弟子因为老师开始收了他的钱,他内心深处不会把一个收他钱的老师当做真正的师父。弟子服侍师父给师父送东西是应该的,师父收取高额费用如果只是为了考察弟子是可以的,但如果把收取高额费用作为贩卖道术的手段,那么他永远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弟子,不会建立一个真正的师生感情,这是绝对的,所以在这点上来讲的话,最好是能接近一些不收钱的老师,往往不收钱的老师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付费的老师也可以,但你交了钱去学,你对那个老师感激是感激,但内心深处你不会把他当真正的师父的。道门的师父收了徒弟,弟子跟学生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他收的弟子,他就会一直负责到底,有的甚至在老师家吃、喝,老师甚至还,事实就是这样。像我很多师父收了我做弟子,除了我送给他的礼物之外,那个是属于诚心想送的,不为什么目的,老师几乎把所有的费用都包了。如果一个老师向你问很多钱,而又不是为了考察你,那他就是品行有问题,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老师。他可以收费,你也可以去学,但收费要合理,不过最好是能找到不功利的老师。
& & 讲完师承这个人人都赞赏的途径之后,要讲一个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大家都不是很愿意去做,但其实又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过去有很多人通过这个途径,他不自觉地用这个途径,然后走上了中医的门路。这个门径其实跟内视有一点像,但是那个内视它是对一个功夫的要求,而这个门径是对一个人修养的要求。这个门径其实就是——修养、修身、修心。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人雅士,文化深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修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中医感兴趣。那么他有这么高的文化功底,有这么深的修养,他学习中医就当然很容易,所以这也是一条门道路。当然这条道路,他不一定要单独走,他可以配合其它道路一起使用。比如说过去的苏轼啊,是很有名的。他们其实不是没有成就,他们是很有成就的。他是通过这个文化的修养,还有心灵的修养,达到了这种程度。过去很多老中医,尤其是那些疗效好、道德高的老中医,都是很有文化的,就是说那种修养啊、气质啊都在那里。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学中医的人,声音比谁都大,然后说要害别人,要诽谤别人,斗争别人,比谁都厉害。这就是两种境界,两个概念。这个当然对于要立竿见影的人,确实就不很适合。但是好的中医,他是可以从气质上反映出来的。就是说这个心性的修养,对中医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般好的中医,都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真诚坦白、性如烈火,就是一种火型象的人;要么就是木性的人,木型的人就是温文尔雅、含蓄内敛,但是隐隐约约有道气。那么一般好的中医,就是这两个极端,不是火型之人,就是木型之人,这是从气质修养上来讲。这是说修养,这是一条途径。
& & 那么下面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属于综合途径,综合途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什么途径都不管,我就是喜欢中医啊,我就是要学中医,然后我随便走到哪个讲坛,那个老师讲了课之后,我就从他那个课里面拼命地钻;我就是随便去书店里,看哪本书好,我就买回来拼命地学。这就是综合途径,碰上什么就学什么,逮着什么学什么,跟什么有缘分就学什么。这种同样是一种入门的途径。如果说一个人可以从中医的某个角钻研下去,达到入门,这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某些人听到三七生的讲课,觉得非常好,然后从三七生的讲课开始,然后走进了中医之门;有的人觉得刘力红非常好,看了《思考中医》之后走进去了中医之门;像有的人喜欢黄元御,看了黄元御的书之后,走上了中医之路。就是说,逮着你手边的随便一个什么缘分,而且这个缘分是让你心里面觉得很心动、很喜欢,从这个缘分开始,往下深钻,尽管是一门深入,然后你也进入了中医之门。很多从网络上爱好者变成中医,走的就是这么一条道路。什么东西都需要一个缘起,然后你从那个缘起深入下去,从一门深入,那么就真正地进入了中医之门。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那这个缘分抓住了之后,你就要喜欢他,很多人就无所谓喜欢什么,什么都不喜欢,又什么都可以喜欢,如果是这种人,他走这种途径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因为他没有对某个东西或某本书狂热地喜欢,他就不会去钻,他就会平平淡淡,就不合适走这条道路。
还有就是从其它医学进入中医之门,有些人很反感西医学中医,其实我只能说这是修养的问题,只有心胸狭窄的人会这么看问题。很多西学中的疗效非常好,而且你可以看一看,民间中医网里面有很多高手老师,都是西学中。为什么他西学中的疗效,反而比纯中医的疗效好?这个里面是有原因的,就是我们的思维,很多人在标榜自己是纯中医,其实标榜我们是纯中医的时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很有可能他不是真正的纯中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医她本身就有一个特点,就是含蓄兼容。你在这种时代的教育之下,你想做一个纯中医,你不会很完美地具备一个纯中医的思维。如果你硬要逼迫自己去产生这种思维,其实也许到最后,你是在欺骗自己。而很多先是西医再来学习中医的人,他对中医的了解反而更加深入,他反而更能在思维的观念上融会贯通,有更广阔的眼界和心胸。而且这样反过来学中医的人,更知道中医的可贵,更敢在临床上去实践它。我就认识几个这样的西医的主任,他们见证了我师父的疗效之后,那么全部都学中医,现在都是成了一级棒的中医,而比起来那些中医院的院长,用中医都要用得好。所以从这上面来讲,我觉得学一点其它医学,其实说其它医学,主要讲的就是西医,不见得对你来说是坏事。尤其是西医的一些基本功——诊断,这个东西对你避免临床失误,是有相当大的帮助。比如说有的人说我摸脉怎么怎么厉害。真的吗?我就见过很多年很有名很有名的老中医,病人是个脑瘤,然后他摸病人的脉,病人说我,然后按纯中医的思维,我不管他是什么脑瘤不脑瘤,比如说我辨证他是一个痰湿,然后我们就按痰湿治,当天晚上脑血管瘤破裂,那种海绵的脑血管瘤破裂,病人死了。你说这种事情,那这个老中医,所谓的纯中医,他有没有对病人的生命负责任。当时我们在讨论这个案例的时候,是很多年前讨论的了,很多所谓要强调纯中医的人就说:“那他去了西医院,难道他就可以活吗?”其实就证明这个人对西医的无知。如果他去了之后,拍了CT,及时截断,不就是可以活!所以我觉得一些西医的基本功,从这条途径来学中医,然后到达中医入了门之后,他会更加热爱中医,而且会更加客观,效果也会更加好,临床失误也会更加低。这是其中一个途径。而且你把西医的很多东西弄懂,然后再用中医的观点往回看,你发现很多东西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是可以相通的,不是像很多人强调的那样不可以相通。那病人大失血了,我给他输点血、补点液,然后再一边吃点汤药,有什么不可以的。所以真的,狭隘和偏执,为了去捍卫所谓的我见,连基本事实都不顾,也不适合学中医,也不适合学西医。这种人不适合把他放在拯救生命的行业当中。
【网上搜到这个文档,读后很长见识,转来与诸位分享,转者注】
...............................................................管理员注..................................................................................此帖子由爱爱医会员推荐上论坛热门推荐,被推荐者得到5朵鲜花,推荐者得到10朵鲜花,请爱爱医会员积极推荐优质帖子,一经采用你也会获赠鲜花............................................................... 点评......................................................................说出了中医的内涵,道破了千古之秘。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这个好帖要顶一顶
+10感谢提供帮助 ,送花香香~~
+1言为心声,大师之言
优秀转贴,贡献分。
阅读权限5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看了楼主的全面论述,我感到我是“综合途径”的了。我为自学的,几十年前,即60年代,出于对中医的爱好而决心学医,没有师傅,没人指导,能买到的中医书籍也极有限,能买到什么学什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理论还能弄得通,但这实践机会就难点,人家认为你是“白发师”,意即没师傅教出来的。故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有疗效了,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多么艰辛的道路啊!
阅读权限2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 & 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说得出这样的话。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对我很有帮助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谈的境界高.很好的帖子.内证我不知道意思百度内证,指人通过修炼而具备内视反观的能力之后,自我验证阴阳、气血、经络、脏腑乃至天人相应真正含义的过程。内证是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修行者所具备的异于常人理解范围、现代自然科学无法解释却真实存在的能力,可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人真正理解《黄帝内经》等经典中对人体的描述,对针灸推拿水平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境界我能达到吗?
阅读权限20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谈的境界高.很好的帖子.内证我不知道意思百度内证,指人通过修炼而具备内视反观的能力之后,自我验证阴阳、气血、经络、脏腑乃至天人相应真正含义的过程。内证是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修行者所具备的异于常人理解范围、现代自然科学无法解释却真实存在的能力,可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人真正理解《黄帝内经》等经典中对人体的描述,对针灸推拿水平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境界我能达到吗?
kjm190 发表于
&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境界是一点点达到的。。。。。。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中医通过师承学中医是非常好的,是中医入门的很好的途径——安全、可靠、高效。如果一个老师向你问很多钱,而又不是为了考察你,那他就是品行有问题,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老师。他可以收费,你也可以去学,但收费要合理,不过最好是能找到不功利的老师。请问这样老师打着灯笼没的找啊.
阅读权限20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 &读了此文,很受启发,感谢分享,只要有缘份,选择合理之路,中医入门就不远了!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学习了,呵呵呵。分析的较透彻。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这是转帖,我看了很震撼,解除了我多年的困惑,终于明白了时下热门的“方证相对论”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我练过气功,曾打通了小周天,练功时曾感受到足厥阴肝经的气机象蚂蚁一样从大腿内侧慢慢往上走,并能感受到气机在口唇和耳边爬行。知道我们的道家先贤及黄帝内经没有骗我们,只不过我们没能达到那个境界而已。
阅读权限20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本帖最后由 宇宙旋风 于
18:14 编辑
这是转帖,我看了很震撼,解除了我多年的困惑,终于明白了时下热门的“方证相对论”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我练过气功,曾打通了小周天,练功时曾感受到足厥阴肝经的气机象蚂蚁一样从大腿内侧慢慢往上走,并能感受到气机在口唇和耳边爬行。知道我们的道家先贤及黄帝内经没有骗我们,只不过我们没能达到那个境界而已。
dudu208 发表于
& & 感谢您的转贴;因为您当初只是回复在别的帖子当中,所以分割出来单独成贴供大家学习,自有慧眼人识之。。。。。
& & 对中医版来讲,这篇文章出来的正是时候!
阅读权限20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这是转帖,我看了很震撼,解除了我多年的困惑,终于明白了时下热门的“方证相对论”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我练过气功,曾打通了小周天,练功时曾感受到足厥阴肝经的气机象蚂蚁一样从大腿内侧慢慢往上走,并能感受到气机在口唇和耳边爬行。知道我们的道家先贤及黄帝内经没有骗我们,只不过我们没能达到那个境界而已。
dudu208 发表于
内证之法,无分门派和宗教,实乃人体之潜力掌握方法,人人可为,而中医就是研究人以及生存发展之关系的科学。。。。。。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版主说的不错,现在中医界群魔乱舞,各种大仙纷纷登场,正需要这篇重量级的文章拔乱反正,让大家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要是能请出阅素灵大师讲解一下就更好了。
--------------------
此消息发自
阅读权限2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 & 讲几次课后, 马上就要有人开始诽谤了,诽谤的人倒是出于好心,因为他领会不了别人的精神,达不到别人的境界,他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要卫道,他就胡说八道。现在人心已乱。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chenyongchang
这位大侠,我不是说您,请不要误会,我只是说“胡万林”之流的人。
--------------------
此消息发自
阅读权限2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 & 我知道你不是说的我,我是说中医界的一片乱象,谁都没有办法,谁都不服谁。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国家应该出一本像《医宗金鉴》那样的权威中医书籍,一统江湖。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遇到此文,真是有缘分了。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说的非常好,心态平和,论述客观。兼容并蓄的确是学医之道,也是做人之道。中医之法,无分门派和宗教,实乃人体之潜力掌握方法,人人可为,而中医就是研究人以及生存发展之关系的科学。。。。。。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好吧。我就是第4类。。。在药店混混。慢慢觉得中药很不错。。慢慢的狂记药性。哎。效果不是很好。最好还是能找到个老师带。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看来我要找《医宗金鉴》狂背了,读书时真的很懒惰。
阅读权限5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咱来这里看看、看看、这几天天天看。有时间倒倒咱的苦水。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写文章的一定可以成为大医!
阅读权限20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难容我慢慢把&&黄帝内经&&品尝.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阅素灵老师黄帝内经第一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 &&&大家好!很高兴在一年之后能有机会再在民间中医讲堂和大家一起学习黄帝内经,我本身是应太极医道论坛的邀请,要在呱呱的这个视频上面来讲,但是同时因为我也是民间中医的版主,那么管理员建议我在民间中医讲堂来跟大家讨论这个黄帝内经,所以定在22号、23号,也就是每个周星期六、星期日和大家一起学习这个著名的、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中医典籍。
& && &本身来说,以我的资历、学问、临床功夫是不应该在麦上来讨论这部经典的,所以现在我跟大家讨论的内容,那么不说是我自己的想法,其实都是我的师尊清微真人,那么大家可称呼他唐老师,按世俗里的习惯来称呼,都是唐老师他所传、所授的东西,我个人呢只是一个转呈或者转传、向大家汇报转呈的这么一个作用。所以在更多的时候,如果在讲的过程当中和过去以及很多书本上记载有很多出入的话,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所谓求同存异,而师尊呢他现在已经避世云游,所以很多问题也就不用争论或者说没有可争论之处。所以假如说是我的某些要求或者说规定给大家一个觉得很霸道或者说很不公平的这么一种感觉,那么大家可以不用来自己浪费时间。
& && &在这个讲述之前,我要先阐明几点,而我们刚刚阐述的第一点。现在第二点就要说一下为什么会选择17号,本身今天晚上来说,正好要去拜访几个老师然后要去出诊,那么但是我还是选择17号,自己做个录音,主要的原因是,17号咱们一起,在谐音当中17号等于一起的意思,那么实际上也就是说一起学内经,一起交流学习。在这个一起当中,当然最后还是最希望大家一起健康幸福、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一个幸福自由的感觉,那么在一起活到天年,这个样子,所以说选择17号来作为开学。那我之所以说开学呢,并不是说我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而是因为我是太极医道的老师,本身呢,17号是应该在太极医道开学的,但是因为民间中医的管理员说在民间中医讲,那么我就无所谓,所以我们整个是把太极医道的开讲开学移到了民间中医,所以说是在17号,这是一点。
& && &然后第三点呢,关于中医的学习也好或者说是内经的学习也好,我个人也只是一个学生,所知的非常有限。那么虽然我拜了老师,也曾经是一些非常优秀或者说非常卓越的老师的学生或者说是道门一些老师的弟子,但是我个人有一些观点,就是说在中医的传播方面,我个人是没有什么门户之见的。中医历来因为派别的不同或者因为地域的不同或者因为各种势力还有所差别,那么它见地上面可能会发生一些分歧,但是我个人觉得,在这样的时代,真正的大医或者真正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那么都应该是广学各家,博采众长。所以在对中医的推广上面,我个人也是,主要是当年师尊传下来或者说是师父传下来讲,说一定不能够广为流传,或者是要非其人不授的东西,那么只要是能讲的,不管是费了多大的辛苦得来的东西,那么我是一定会传播的。而且我认为所谓的中医,假如有人愿意学,那么即使是耗费时间耗费精力,或者也许是自己自以为是知道一点点也许是错误的东西就拿出来乱讲,但是我认为也是值得,或者说是也是应该推广的。因此这次讲内经,我特地的嘱咐或者说特地的给太极医道的管理员也好,反正都提了建议,就是说只要愿意听,或者说只要愿意觉得可以的,那么人人都可以自由往来,愿听多长时间听多长时间,愿意听多少听多少,那么不管你是觉得我说的是对的或者说是不对的,那么都没有关系,大家在一起共同的来探讨这个问题,或者说共同的来交流这个问题。那么我一再重复我之所以作为主讲,是因为我在重复的东西,在回忆的东西,都是当年师尊清微真人传授给我的,那么极少部分的东西,当时师尊没有讲而别的老师讲了的或者说我自己有所体会的那么我加进去的时候我会讲。我之所以要在开学的时候唠唠叨叨的重复这些东西,我主要是不希望再象一年多以前这样的误会,所以讲完了这些东西之后呢,就可以一起来谈一谈黄帝内经。
& && &这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这个经典从传下来的时间来说,已经非常久远了,那么据现在的考证,说它这个成编于西汉,那么其中有一些篇章早于西汉,甚至达到了春秋时期,甚至春秋之前,而有些篇章呢比较晚,是在东汉之后才补编进去的,但主体呢成编于西汉。关于这部书呢,在道门里面的认为,既不重视它成编于什么时候,也并不注意去考证这个什么黄帝是哪里人啊,什么岐伯是哪里人啊,而是一直把这一部经典当做了道门外丹经的第一部首选,为什么它会是外丹经的第一部首选呢?很多人都在想啊它是黄帝内经,它叫的就是内经,为什么它反而会成为外丹经的第一部首选?因为对于道门来说,所有医或者和医有关的一切事情那么都是属于外丹,而这个内在的修养或者说是内在修炼的这些丹经呢那是属于内丹。这就带出来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说在历史上印证了的,主流基本上都谈到的是性命双修,那么大家对道门有一点了解的都知道,但是在这个性命双修之下,它有一些具体的操作,其中有一点谈到的要旨,这一点非常值得记录,那就是内外相合。内外相合呢又叫做外合内证,合就是六合的合,它叫做外合内证。那么在这个学习或者说是修行也好,不管怎么样,那么只要是在这个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器业方面的学习,这个外合内证,这个非常关键。象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很多人说,要强调说读书、临床,那有另一部分人说读书临床都未见得说是一个所未见的真谛吧,说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内证。那么在这里我说我们这一派的观点,因为这一派,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我在QQ上面的这个日志,因为师尊清微真人这一派呢,他是专门以医入道,然后以医证道的这一派,那么他从来是既强调外合也强调内证。
& && &所谓的外合,那么读书、观察天地万物、格物致知、临证、拜师访友,各种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手段,那它都算作是外合。它内证当中说,就是自己的修持,以好返观内视。其实我经过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不管是学习内经也好,或者说是学习中医的其它典籍,乃至于学习其它别的科学,这四个字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外合内证。假如我们只强调内证,而没有所谓的外合,那么你一生至少,这还是要在有明师的指导下,那么你一生至少有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如果资质不允许的话甚至前四十年、前五十年的时间都无法看病,那你最高的资质也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内证的境界,而这个时代能达到内证的人,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实际上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那如果我们一再的强调说要完全的达到这个内证,而没有外合的话,好多东西其实是不现实的,而且从课题求证也好,或者说从这个广博处也好,实际上是有影响的。那以前师尊经常说一句话,说这个神仙未有不读书,讲这个医生更应该如此。所以说外合也就是读书、临床、观察天地万物、拜师访友这些东西也同样是重要的。
& && &在历史上很多事情都可以证明,有一些医家自己身体并不如何,可能也有人觉得,他们并没有在中医的路程里面走得很远,但是这是不公平的评价。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没有所谓内证的医家,并不能就证明说别人的疗效就很差,或说别人的疗效就不是非常肯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单纯的就强调外合否认内证,或者是单纯的强调内证否认外合,我觉得都不是一条比较好,比较的究竟的学习之路。那么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就师尊的传授来说,他所强调的外合内证的学习方法,确实在这个实践当中证明,是最有效,而且是最高效的学习道路。
在这个内经的学习当中,外合内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人具备外合内证,那么想来他就是千年以来注解或者真正正悟了内经的第一家。就像我的师尊说,在这个外合的方面,比如说训诂啦,或者说格物这些方面,如果说花费很大时间去做,那么内证必然会少一些。要把外合和内证都做到极点,实际上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反过来又说,如果一个人他从起点的时候就是既有外合又有内证,那么他达到更高的境界就比别人容易的多。所以在这里,强调一个内经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这个也是非常纯正的,有源流的道门的传承,那就是这个外合内证。
& && &再说这个内经的重要性,内经的重要性基本上是已经毋庸置疑的,但它作为一本道门典籍,而且是一本道门修医的典籍,他比所认为的只是一个中医的基础,这里面还有一些些许的不同。所以在以后讲的时候,会谈到一些,可能说认为是接受不了,甚至认为是很错误的事情,但是还是那句话吧,姑妄听之,也姑妄言之。如果有什么善意的,和合理的意见呢,可以到我的qq上面跟我提出来。
& && &讲完了这些之后,我想粗略的介绍一下我的师尊,以及我师尊所在的门派。虽然说这个大家可以在日志上看见,但是为了避免日志上没有,那么我还是再在这里,或者说有些人没有去看日志,那么还是在这里重复一遍。我的师尊也就是清微真人,那么他有很多别号,比如说他又别号清虚真人,他又别号邋遢闲人,别号一忘万士,那么这是这个别号,实际上这是名相的事情。那么师尊呢,他实际上姓唐,名讳呢,就隐去了。我们这个门派呢,刚才说到是一个以医入道以医正道的一个门派,所以他这个对外言传,基本上不见于任何的史籍记载或者说是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这个门派属于隐仙门,要广泛的说他属于隐仙门,也就是说隐藏在俗世当中,大隐隐于市那种类型的门派。这个门派的发源,最早的祖师呢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十大巫,十大巫尤其是巫咸巫彭等祖师在门派里面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并且因为他们以医证道到达了另外的境界,所以本门的称呼,具体的称呼,又跟这个巫有一定的关系。
& && &一般现在很多时候呢,都称这个仙医门,实际上呢,过去也可以称为丕门,也可以称为巫医门。这个巫呢,现在人家听起来呢,一听就说哇,你这个是一个非常反动的东西啊,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东西,然后是一个非常非常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但是从巫这个字上来讲的话,它上面一横下面一横,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然后中间这个从字是一个人站在一边,然后两个人中间有一竖,实际上这个巫就是沟通天地的人。就是能够沟通天地人的,能够通天彻地之能那才叫做巫。当然,现在巫的名声已经是一塌糊涂了,一谈到巫的话,就觉得这个巫是个最可恶的东西,是原始落后的东西。其实像所有人类文明,或者说所有人类文明之根,都源于巫,都跟巫有关系,当然到了如今,是翻脸不认人。而且很多这种敏感性的东西,这种所谓的超越现代医学的东西,这个根源呢,都要说到人与天地的沟通,这就说到这个巫。
& && &那么师尊呢,在这个门派里面,他是属于掌门人,那么掌门人他们是属于每代单传,也就是说师尊真正的弟子也就只有一个,那么我非常高兴的告诉大家,到现在为止,谁也不是师尊的弟子,包括像我,或者像我的师兄啊什么的,那就是说师尊是没有直系传人的,之所以允许我,或者说是非常坦荡的让我在这个地方讲这些医学,那么也是得到了师尊的允许。还在去年的时候,师尊就说,因为我的这个讲述的话,可能给他带来一个真正的有缘人,也就是说他将来的弟子。所以我也非常高兴,或者说是非常希望就在这个听的同仁或者老师当中确实有一个师尊真正的传人。或者说通过你们能够找到或者说能够让这个有缘人用一种微妙而又普通的方式,那么他能够成为这个师尊真正的,也就是每代单传的直系弟子,唯一的传人。
& && &像师尊的医术呢,很坦白的讲,在所有经历过或者见过的人当中,他的医术已经是登峰造极,他已经脱离了一般人的境界,达到了一般人说的神医的境界。那么他以及他祖师传下来的这些东西,即使是一些边边角角,或者说只是一鳞半爪的东西,那么在很多层次上,都对于我们思维的启发也好,具体的用药也好,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吧。我自己是这样觉得的,当然别人也未必这样觉得。但是我在这里讲呢,还是说希望你,寄语有缘人吧,那么在这个……
& && &今天呢,我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从早上一直忙到现在,然后马上要出去。但是,为了赶一赶这个17号,也就是这个“一起”学习,那么,所以特地呢,自己随便录了一点录音,然后发一点,也算是预告吧。然后,总之呢,是希望大家能够一起交流,一起学习,然后共同提高。然后,也希望有一部分同仁因为这个讲座,和我,或者说,更好的话,和师尊,能够结成非常好的这么一个缘分。所以,还是要提一提今天这个17号的意思。
  在这个讲课的问题上面,比如说这个形式,还有这个内容,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我觉得是可以商榷的。比如说觉得,假如说大家觉得一个人讲太枯燥,那么也可以,就是说,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讲,或者说采取“几问几答”的这么一个形式来讲,也可以。
总之,我把这次活动看作一次交流,也看作一次修旨吧。
  因为俗务繁忙,在网上,很多的时候就觉得好像在一个很大的江湖里面游历,觉得非常疲劳。所以,我借着这次讲《内经》,也算是还了过去的债,那也算是把这段网络的生涯画上一个暂停符号,或者说画上一个休止符了。所以呢,我也希望说,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说是建议,只要说是正常的、善意的,那么尽管可以给我提出来。那么在以后的这个学习和交流当中呢,我都可以采纳。这包括学习的形式,学习的内容以及一些建议的话,都可以采纳。
  那我们,反正《黄帝内经》呢,以前曾经讲过一次。似乎是也在“民间中医讲堂”,似乎我们是交流到《生气通天论》篇,然后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所以没有交流下去。那么,这次呢,不管是逐篇的讲,或者说是大家希望以串讲的形式也可以。无论如何呢,我还是希望能把这个任务交待彻底,把她讲完,尽量能够让大多数的人都觉得有所收获,或者说比较满意。
  我呢,马上就要出去,事情很急,所以说就不能够再多讲一些什么了。
但是我确实还是希望,不管在学习的方法也好,或者说是在学习的这个思路上也好,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听了这个道版的《黄帝内经》之后,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或者说是工作,只要能产生一点点的裨益,或者说是一点点的有效性,我都会觉得非常的欣慰。
  至于她和其它版本的不同处,那和其它的说法的一些相左的地方,以及这个版本的特色,那么我相信,有在听过我上次讲的一些同仁,应该就知道,我在这里也就不再做很多的重复。我只能说,我认为师尊传授的这个《内经》,那么她是最接近于《内经》的真实原籍,或者甚至可以说她就是《内经》的真实原籍。
当然,有很多地方,因为师尊他没有传授,而有一部分内容是其他老师传授,或者说是我自己醒悟的话,那么这部分内容可能会有一些错误,或者说是,甚至是非常荒谬,或者说不足以通畅,或者说不足以周到的地方,那么这是有的。但是师尊传授的部分呢,他非常的精妙。而且确实是可以说,虽然《内经》的各个注本,各个注家,或者说各个讲解的人,到现在各有其长也,各有优劣,然后也各有各的受众。但是,无论是专业的也好,或者说是业余的也好,那么如果你真正的是想要知道一下这个《黄帝内经》他的真义,以及道门正宗是怎么看待《内经》当中的很多问题。那包括这个书的源头、出处,黄帝和岐伯的这个真相,那么她的这个书的这些问答的内容,我觉得闲暇时候听一听这个道门版的《黄帝内经》,还是不无启发,不无裨益的。
  那么到了今天最后的时候,我要很诚恳地跟大家说,因为《黄帝内经》这部书呢,他是和很多道门典籍一样,不仅仅是主要用来读和学习的,更是用来证悟的。也就是说,我们读《黄帝内经》,只是一个外合。那看这些注释呀,或者说是,比如说听很多的老师啊这些在讲的话,只是一个外合,训沽考证也好,或者说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外合。那么,《黄帝内经》最后他还是要有一个内证的问题存在。在观察天地万物、还有读书以及临床的所有这些,包括跟师、听讲,所有这些外合做到之后,《黄帝内经》最根本的东西,还是要有一个内证。那这个内证呢,事实上很大的程度是只有真正有修为、有修行,而且有修持的高师才可以启发,或者说才可以阐述的,那我自然是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听完了,或者说是听过我讲的东西之后,那不管你觉得她是对或者是错,有没有一点点启发,或者说你觉得非常地站在你的反面。但是,如果你确实想知道除了外合之外,《黄帝内经》怎么样内证的话,我希望各位去找,或者说去参加一个,如果你真是感兴趣的话,去参加道门的老师,那么这是一个现在出来的真正的高师,王力平老师的暑期班,或者说是他的学习班。因为,王力平老师呢,他是通过自己的修行及修持,真正的证悟了这个《黄帝内经》当中的内容。所以我希望,如果真是对《黄帝内经》内证感兴趣,或者对有此要求的话,那么可以参加王力平老师办的各种各样的班,由此走上内证《黄帝内经》的道路。
  那当然还有一些,还有我们说,说我既不喜欢某某,也不喜欢某某,或者说也不想这样,也不想那样。那你如果能够做到自己寻访到适合自己的外合或者说是内证之路,那么也是一样的。像有很多人,那他一直都是读书、临证、思考、观察,然后领会天地万物,然后一直这样不断的内证、实践、外合,所以他外合内证加在一起,像一些上古的人,也许他从来没有看过《黄帝内经》,但他实际上已经证悟了整个《内经》的内容。
所以,我从这个上面来讲的话,还是一再地说,为什么千古以来,每个注家,个人都会觉得说,有所长短,然后每一个注家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那么,截至今天为止,《内经》也从来没有过一个注本,是最完美最好的注本,都只是比较而言,各有长短。所以说,确实有真心想要能够彻底明白,想要能够去内证《黄帝内经》的问题的话,就请去找,或者说去参加王力平老师办的各种班。因为他是我目前知道的真正能够证悟《黄帝内经》的,而且又肯愿意去教,肯愿意去告诉别人的老师。
  好,那我要出去了。那我讲的呢,拉拉杂杂说那么多,就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最后还是再表一个态,因为今天是17号,我希望借着今天这个17号,我们能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然后一起有一个人生当中美好的回忆。
  好,我就停止录音了。谢谢大家。
  然后大家如果有什么对讲课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各种情况有什么需要建议的,或者说是,有什么比较特殊,或者说比较好的要求的话,都希望大家能够给我在QQ上,或者说告诉管理员,然后由管理员转告我。
好,非常感谢。希望我们在下星期六、七,也就是说提前在这星期六、七,22号、23号,那么在这里,真正正式的开始学习《黄帝内经》,这个自古以来留存下来最重要的两份著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星期六22号、23号开始,然后以后是每一个星期六和星期天。
  那么,今天呢只是作为一个讲前的,拉拉杂杂说的这么一个东西而已。
  好,再次感谢大家。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阅素灵老师内经第二课:内经的由来
学《黄帝内经》有什么用呢?说业余学习《黄帝内经》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知识来学习。就像说是中医文化一样,但是说专业的中医再学习《黄帝内经》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这个师兄个人的问题,至今天为止,自明以后,包括古时的医家,很多医家都把《黄帝内经》当做一部纯理论性的著作,并且觉得这个内经上面的理论知识和他的临床并没有必然联系。到今天为止,也还是有这样的医家,比如说我们的大家胡希恕,胡老。那么胡老对于伤寒、金匮非常精通,是一个赫赫有名经方大家。但是胡老本身呢大家可以看到,在他的著作资料当中他也认为说《内经》上面的这些理论有一些完全没有道理,他甚至认为说是有编凑的痕迹,完全不能与临床相联系起来。
& && &&&那么《内经》是不是这样的呢?如果说《内经》是一部高高在上的理论著作,我们每个人学了《内经》之后都只能够把它当做一种中医文化的知识来学习的话,那么自古以来的医家为什么还要一直强调这部经典的重要性呢?关于这个问题,以前师尊曾经说过,他读了《黄帝内经》和我师伯读了《黄帝内经》之后就能够看病。那个时候我也非常吃惊,就是说为什么师尊和师伯都是读了《黄帝内经》之后就能够看病,而我也读过《黄帝内经》,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大三了,为什么我就不会看病呢?而且我读《黄帝内经》还是由老师教的,为什么我还是不会看病?我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疑惑。因为毕竟在今天读完《内经》之后就可以看病,而且疗效如神的并不多。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读《内经》之后不能看病,不能提高临床疗效,而他们读了《内经》之后就能够看病,就能够非常的切实在临床上,这个中间的区别在哪里?那么我们将在以后的时间为大家一一讨论,或者说一一阐述和汇报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之所以要讲《内经》,也就是说我们要讲《内经》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所在。也就是说你真的把它和临床之间的关系搞明白了,把它的这个转化的关键点搞明白。那么我们同样也学了《内经》就可以看病,而且学完《内经》就可以很好地看病。并不是说只作为一种纯理论、纯文化性的东西来了解它,那样就糟蹋了《内经》的实用性。那么这个是要说明白的一点。
& && &&&再有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并不想说要反时代或者说是逆时代来行,可是我今天也有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不只是我自己的,那么也是长久以来中国传统或者是道门很传统的一个观点。道门很传统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在讲《内经》也好,在讲其它任何一种养生或者说是传统的一些健康观、生命观或者说是疾病观也好,永远都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度的问题。现在很多朋友们对养生啊或者说对这个东西非常的关心。可是有一句话,过度关注健康就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这句话也许是反这个时代潮流的,但是确实是这个样子的,这个理念,假如说你不关注健康,那么这个很明显,这是不及。但是假如说你过度关注健康问题,过度的去关注这个养生的问题,那么他本身他就是一种疾病的表现。
& && &&&有一天我跟我一个朋友在一起,他现在可能比较发达,然后我就跟他说:那你现在为什么就那么谨小慎微,好像一直在很小心很小心地在那里养生,然后观看各种各样的视频,然后看各种各样的养生书籍。然后他说因为他觉得他自己现在蛮不错的,他想要更好,然后我说你想要更好,你知道吗这个过了头。实际上他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你越是关注的东西,当这个度过了的话,那么就越是能带给你伤害。所以从这个问题上来讲,我觉得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有点反潮流,但是实际上确实如此,过度的养生本身就会带来伤害,而且就是说这种过度的养生,目前和不及的养生,两个极端就是成为了大家在养生方面的一个问题。那么这是一个第二个的理念。
& && &&&第三个理念就是一个名相和它所代表的真正的东西的理念,犹如我们今天来讲《黄帝内经》这部经,我们也知道中医还有另外的一部经典,那叫做《神农本草经》。那过去就有一些观点说:凡是冠名黄帝某某经,黄帝某某什么的东西,那就是黄帝写的,而冠名神农某某经,神农某某书的东西,那么就是神农写的。他认为说这是一种托古的现象。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一个观念,因为像这种冠名以某某经,并非是要说明这个经是黄帝或者说是神农写的,而是它里面有一个象征意义。比如说当我们谈到黄帝的时候,想到的并不是说这个人他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他具体是哪个部落的首领。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当一提到黄帝的时候,那么实际上要讲的东西都是说中原地带,就是说中土,中央之地,那么中央之地是五方之地里面最高,统领五方之地的。那么他谈到的时候,那也就是说在谈到他的时候,第一意义是指他是中央之地,就是以土德立国的。那么其实上讲到的是中土之德,也就是说中和之德。第一个提到黄帝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 && &&&那么第二个提到黄帝的意思,因为黄帝他还有另外一个象征意义,他是人文之祖,是文明之祖。所以在第二个意义上面提到黄帝的时候,那么其实上是说他是人文之始,说明这本书那么是一个人文的最高的典籍。并不是说他就是黄帝本身这个人。
& && &&&他还有第三个意义,就是当提到黄帝的时候,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象征意义,这个象征意义我想可能大家都是了解,都很知道。因为我们经常说什么,黄老学说。黄老学说他那个黄是谁?其实它的黄就指的是黄帝,因为当时传说黄帝他治天下,他治天下的时候,一开头的时候他非常有力,然后拼命地去干。他干了之后,他有一天突然就很感叹说,好像他去旅游了一圈回来,结果就觉得天下有他没他好像差不多,而且天下并没有因为他努力就好转,然后他就觉得很沮丧,然后他就闭关,就一直自己静思,在静思的时候因为有些神人的启发,他终于悟明白了。原来这个天下是无为,它自然会自治。所以说这个提到黄帝第三个意义的话,那么就是说,凡是有标明黄帝某某书或者说是神农某某书,那么它一定是一部贯穿着这个道家思想的书,应该说第四点。所以当提到黄帝的时候,其实上他是这样的意义,就是说他并不是说他就是真的黄帝这个人,你要去追溯他黄帝的故乡是哪里?其实并不是这个,他是一个象征意义。
& && &&&好像黄帝有一个传说讲:黄帝一个人长着四张脸,同样他跟这个四很有缘一样,他说一个人长着四张脸。然后说他娶了四个妃子,然后这四个妃子给他生了25个儿子。难道说他真的是这个样子吗?他就是长着四张脸吗?其实并不是。他长着四张脸是说他能够观望四方。也就是说洞察秋毫,观望四方。因为中央之地,中土,然后能把握四方,并不是说他真的长了四张脸。然后他所谓的四个妃子是一个同样的道理。然后他25个儿子,五五二十五那是中土的意思。所以说在讲到他的时候,那么他其实上是一个象征意义,像这个神农也是有象征意义的。所以当他冠名说某某书啊或者说某某什么的时候,尤其是这个道门里面很多典籍,一般他冠出名来的时候,你都知道它这个书大致要讲什么内容。所以他是有象征意义的。比如说他就像道门里面有很多神,比如说厚土夫人呢,然后说这个水德心经啊,它其实上都名相化了的。然后就是说其实这样是表示五行,表示自然的这种神。所以在上面来讲的话一定要记得,确实他都是表法的,并不是说他是这个意思。
& && &&&那么当我们来看到这些书籍的时候呢,那么具体落实到我们这个《黄帝内经》,那么《黄帝内经》里面其实上除了黄帝,那么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岐伯,那么当然除了岐伯之外,其实还有伯高,还有雷公,那么其实还有后面几个,那些人占得篇幅啊稍微少一点,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啊是岐伯。我们现在还来说这个医药它是岐黄之道。那么岐伯,像现在有的时候解释他说,说他是岐山脚下的老伯伯,就是说他是住在岐山脚下的这么一个老伯伯,这种解释就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上这个岐伯也是有象征意义的。这个岐伯也是一个表法的名字。为什么呢?我们就要讲一下这个岐伯,因为黄帝可能知道的人很多,但这个岐伯知道的人、知道他这个历史的人并不多。
& && &&&这个岐伯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首先他的人生经历要很简单这样讲一下。他的人生经历是:他小的时候生出来之后就对生命的意义就特别关注,他关注生命的意义之后呢,他就特别善于观察天地万物。就对风啊、云啊,然后一草一木啊,然后包括说是动物了,然后包括说是自然界自然发出的天籁之音啊。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万物和各种现象他都特别注意观察。那么就是他音乐也非常好,悟性也非常高。在他成人之后呢,他拜到的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很有名。这个老师叫什么名字呢?这个老师叫做巫彭,巫是那个“大巫”的“巫”。然后彭呢是彭祖的彭,他叫作巫彭。
& && &&&那么巫彭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个是一个神人,巫彭。这个巫彭呢就非常的,如果大家注意到记载或者历史的话,就会看到说在《黄帝本纪》里面就会写:说这个令巫彭做医,巫和干吗干吗。那么就是说这个中医药的始祖,或者说人类医学的始祖,就是说正式成为系统,正式成为一个医学从谁开始的呢?就是从巫彭开始的,而这个巫彭他是一个不生不死的神人,他其实名字叫彭,这个巫呢是一个冠词,是表示他的身份的。像我们现在在比如说这个傣族啊或者说是彝族里面呢还有这种称呼,比如她那个人的名字叫香,香气的香,但是她非常有知识、非常有文化,他们就会称她闶阆香,那么意思就是说有知识有文化叫作香的人。他这个巫彭的这个称呼和那个是一个意思,那么巫呢他就是有通天彻地之能,能够沟通天地人,就是说可以沟通三界,这样叫作巫。那么然后就是说他的这个能力,他的名字叫彭,一个字,单字,因为古人他的单字是比较多的,在这个姓名里面。
& && &&&那么这个巫彭呢他不只是岐伯的老师,他也是黄帝的老师,那么同时他又是黄帝的臣子。黄帝呢他这个爱好,他有一个特别特别好的爱好,那么就是特别谦虚、特别善于学习,他经常拜他的这些臣子或者拜他的这些属下的这些人民当做他的老师。那么实际上和黄帝在一起,那么黄帝这些师呢,还有包括他的臣子呢很多都是神人。比如当时的这个赤峰子、广成子,那么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神人,这个巫彭呢他本身也是一个神人。他和一般的神人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说是在《巫彭传》里面讲说,这个巫彭他是盘古之星所化,就是盘古之灵所化。所以这个巫彭有特殊的能力。他和别的巫不一样,他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生生之力,那也就是说是唯一最重要的能力,那么岐伯呢就是巫彭的弟子。
& && &&&所以在这个岐伯一旦出现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岐伯出现了,那么但是这个巫彭呢因为历史长河的关系,所以他被湮没了。那么现在岐伯的这个身份和地位呢就相当于这个巫彭了,因为岐伯是巫彭几个弟子里面当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一个,所以说一旦出现了岐伯,那么他的这个地位就相当于说是这个巫彭的地位。也就是说一旦岐伯出现,就是表示他是医药的始祖。并且还特别说和医药当中相比,他是医的始祖。而且还特别说,和医药相比,他是医的始祖。也就是说了解了生命和宇宙万物之所以能够生长化收藏,这背后一切原因、秘密和本质。歧伯一旦出现,它是这个意思。
& && &&&那对于歧伯来说,他自己本身的事迹,就有一个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歧伯一旦出现了,它就是我第一次在讲序言的时候讲过的这个问题,他有一个外证内合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歧伯也是表法的,歧伯的学医,最重要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别人都是天生异能,但是歧伯既有天生内证的问题,又有后来外合的问题,所以他也是表法的。一个表示他是医学的始祖,是有生生之理,但是第二点表示他在学医道路上面是内证外合的。因为如果只用谈内证,不用谈外合的话,那我们就不用学《黄帝内经》了,我们所有的经书都不用学了,因为我们都是口口相传,都是靠师授,都是大家一块去内证吧,我们所有人都不用读书了。所以完全强调内证,本身在歧伯的表法意义上,歧伯是不赞成这一点的。外合内证相结合,那才是真正学医的道路。所以这是歧伯表法的第二个。
& && &&&还有歧伯表法的第三个是什么呢?一旦出现了歧伯,而不是巫彭的话,那么就表示这本书不是原始的医典,而是二代医典。什么叫二代医典呢?给大家解释一下,也就是说在上古的时候,一开始出现的是神的医学,这个医学是神的医学,不是人能够学习的,那就是一代医典,巫彭的医典全都是一代医典。凡是写有歧伯的医典,都是二代医典,就是人的医典。一旦出现歧伯,就代表这部医典是人可以学得会的,是人文出现后人的医典。所以歧伯在这里是有几个含义的。
& && &&&关于这本书的渊源和流传,有很多学者都曾经考证过。那么我们也都知道,当时最早被记录的时候,除了《黄帝内经》外,还有另外的几部医经,《白帝内经》、《白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那么黄帝也有一本外经,《黄帝外经》,但是这些医典都遗失了。一旦遗失了,现在仅存、唯一能够证明他是正本的,就是《黄帝内经》。从这点上来说,《黄帝内经》如果我们要讲的话,它是留存下来唯一一部最经典的医经。但是在二代医经里面,尤其在当时,他是不是独一无二的经呢?并不是,因为按照秘典记载,当时五方五帝都有经,六大神医都有经,也就是说,留存的这几本,记载在《汉书•艺文志》上面的经,其实有一部分已亡佚了,到那时候已经留下这几部来了,实际上五方五帝、六大神医都有经,而五方五帝的经都不一样。比如说白帝,西方之帝,医学整体的理论,有他自己的特色。像炎帝都有自己的特色。
& && &&&但为什么现在最后留下来《黄帝内经》呢?从我们现在来看,之所以被留存下来,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的理念,所运用的实践,是最符合我们华夏民族或说中华大地的,而其他的经,要么就是太秘密,或受众人群太少。所以最后留下来的是《黄帝内经》,它应该是最符合华夏民族的医经。
& && &&&它的重要性在哪里?它是万医之源,也就是说中医也好,甚至包括很早以前就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好,他们所有的医学,只要是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民族医学,包括汉民族医学,都受到《黄帝内经》的影响,所以说它是万医之源。到现在为止,讲《伤寒》也好,讲《金匮》也好,或者讲《千金方》也好,或者讲《外台》也好,没有哪部医经脱离了《黄帝内经》的理论。就算是最高的一代医经,神的医学,基础的理念,依然也跟《黄帝内经》理论一样。
& && &&&可能到最后,大家都会说,这部经那么伟大,有那么多表法的,因为它本身叫做“经”的话,万世宗法才能叫 “经”,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无论哪位老师,无论他嘴巴上说得多么漂亮,可是我们就是不会用。比如说《上古天真论》怎样怎样,或你跟他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讲,说他讲得怎么样好,或者讲得好也好,讲得不好也好,但是只是有一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黄帝内经》怎么用?就这么一个重要的东西,我们就像怀抱珠宝和玉石,但是没有粮食吃,不能啃珠宝玉石,所以叫“怀抱珠玉而死”。
& && &&&关键是什么?为什么《黄帝内经》会变成一种文化形式,而不是一种实用的东西?很多伟大的医家说这部经又重要又伟大,而且是二代医经里唯一留下来的一本,但是为什么不能用?目前能够用《黄帝内经》的人,可以说没有多少,因为在临床上大家都会说,《黄帝内经》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包括蒲辅周蒲老,他一生案头都留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都被他翻破了,自称是中中之流。他案头上最重要的一部书就是《黄帝内经》。蒲老学习《黄帝内经》之后,《黄帝内经》在他的房子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转化成临床实践的?这个除了蒲老外,有谁知道呢?而现在道门里有很多高人,出世的有很多高人,主要是搞方卖的,也就是说开汤方的,甚至是搞针灸的。因为(关于)针灸,《黄帝内经》有两部,一部《素问》,一部《灵枢》,一样81篇,一共162篇。那搞针灸的,那自《灵枢》始;搞内科、大汤药、开汤头的这些,那《素问》肯定很重要,但为什么道门里有一些很高(水平)的高手,既没有学《伤寒》,也没有学《金匮》,也没有学《千金方》,只是学了《黄帝内经》,又有的还学了一些《神农本草经》,还有一些人连《神农本草经》也没学,只学了《黄帝内经》就会看病的,这是为什么?所以我觉得要讲的话,因为里面的一些道理或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我尽量用我的语言或我想到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这中间有个转化的问题,而这个转化有几种模式,或说几种体系,那我们以后随着进展,在某些关键的地方进行一下讨论。
& && &&&像说到《黄帝内经》大家最熟悉的篇章《上古天真论》,《灵枢》的《本神》,这一类篇章。但是很多人都会讲这个事,就说《上古天真论》,王冰把它移在第一篇,但是这篇好像只是说了一些养生的话,好像没有实质的治疗作用,说是不是就搞个未病先防?或搞个治未病?在这点上面,我觉得,当然我这么讲的话,其实师尊以前谈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黄帝内经》编排次序上,虽然说有不同的版本,如道传版。而道传版里,不同的门派也有不同版本的《黄帝内经》。像丕门的《黄帝内经》,跟我们现在传的《黄帝内经》也不一样,但是这个《上古天真论篇》,都在第一,也就是说很多训诂的人讲,这个前言起本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不在第一。但所有道传版的《黄帝内经》,师尊说他看到过的几个版本,包括他学的版本,《上古天真论篇》都在第一。
& && &&&那我们讲治未病,不得病是最高明的,那这个理念的确是最高明的。但根据事实,这个也是师尊的传授,说实际上一生下来脏腑就没有缺陷,能量就非常充沛,五脏六腑能量没有偏颇的人,是非常少的。按最健康、最完美的标准来要求的话,这世界上没有那几个人天生脏腑非常均衡,身体素质完美无缺的,这些人非常少。因此从某种情况上来说,治未病、不得病并未包括很细节的东西。细节的东西就是说,并不是每种养生方式都适合所有的人,而且并非讲的很多东西都能做到。
& && &&&因为我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而且很追求人性生活的人,我就很知道里面的一些东西,就像很多教授所讲,《黄帝内经》告诉你,每天晚上9点钟前要睡觉,那是否说每人都能做到呢?我认为极少数,(至少)我是做不到,让我每天9点钟前要睡觉我真的会崩溃的,因此在这里就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上古天真论篇》谈到的养生,讲到的这些原则,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到,像上古的人活得怎么长怎么长,但是现在我们基本上把地壳都钻通了,那些化石都拿出来了,上古的人活十几岁,还有些七、八岁就死了,你想怎样解释这些东西?所说的“不妄作劳”怎么着怎么着的那些人呢?包括古代的人整体寿命都没有我们现代人的平均寿命长呢。
& && &&&所以在养生上绝对的复古,和绝对的干这样、不干那样,是不是就是最实用、最正确的呢?是不是真的就是《黄帝内经》的真谛呢?师尊认为,《黄帝内经》的真谛不在于这个问题上,尤其《上古天真论篇》为什么会排在第一,真谛不在于形式上面,有更内在的真谛,而且很多方法,如“恬淡虚无”,傻子是不是“恬淡虚无”呢?聋哑人、残疾人、大脑有问题的(等等),是不是“恬淡虚无”呢?他们会讲什么呢?虽然达不到“恬淡虚无”,但他的烦恼,如天生大脑有障碍的,烦恼是不是比我们凡人要少些?是不是傻子都高寿呢?所以联系这些现实,还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那“以酒为浆”我们都知道,欧洲有些小镇,或一些国家的风俗,好多人都是“以酒为浆”,但好多人虽然有这个病那个病,但是也有八九十才死的呀,那是不是内经上讲的这个就不是普遍真理呢?这里面有一个什么关键点,所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讨论黄帝内经。
& && &&&黄帝内经尤其是真正的真人,大乘真人,象师尊这样的人,他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在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不是字面上的,并不是自己瞎乱想或者没有关系的东西,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道理很简单,虽然他的表现形式在那里,但是真谛一直在那里。
& && &&&最后说的就是内经的版本问题,很多人一直在追求道门版本的黄帝内经,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去追求,首先第一点你不一定能够追求的到,这是一个问题,你不一定能实现的目标你不一定非要去搞啊。然后第二点,你追求到了之后也未必真的对你用内经有帮助,你追求到了还是追求到了一堆美丽的理论和完美的辞藻,你没有追求到怎么用内经的那个问题。然后第三点,如果你真的是用和师尊同步的思维,不一定同步的思维,至少方向上差不多的思维来了解内经,真的是用外合内证的方法来认识内经,那么任何一个版本的内经,哪怕是一个漫画版本的内经,对于你来说都是真正的内经。所谓读书的方法,学医的方法,也不管学任何一门技艺的方法,都需要用到这个。现在讲的这个问题好像是废话,但是你学习的时候真的按照这个路径去走,他就不是废话,每一个人不管资质的高低,也不管你遇不遇得到明师,关键还是你学习的方式和你学习的思维。
& && &&&第一点谈到如果你不读书,当然我们就不谈不读书这一点,那么内证也是必须的,但是除了读书,临床,内证之外,观察天地是不是重要的?尝药用药是不是重要的?尤其现代这个社会,你有很多机会,可以把这个外合加的很强,连歧伯这样的人,在他的传记里面都有讲他是怎么观察天地,怎么一味一味药的去尝,那他开出的汤头和方剂还有包括他针灸开出的穴位,因为他有内证啊,但是他开出的汤头方剂他都尝过,这个是不是说重要的东西呢?本身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让他多方面的去接触,多方面了解,那你干的会不会比现在好一点呢?
& && &&&这是毋庸置疑的,从这点上来说,道门版本的内经没有必要去追寻,你追寻到了的话,可能从训诂学上来讲,你还要先去考证一下他是不是伪书,比如我拿了一个内经版本说,这是我传了一百零八代的,你去找吧,你要考一考是不是真的版本,他是不是我说他是一百零八代的,他就是一百零八代的呢?所以说道门版本的内经是很可贵的,但是并不一定要去找道门版本的黄帝内经,以现在已有的资料书籍,如果用外合内证的方法来的话,就算是五、六本甚至一本也足够成就一个人,因为成就你的东西书上固然是有,但是不全在书上面,关键在你的自心,在你的方法里面。
& && &&&那么内经从有明确的记载来说,从汉书艺文志到现在,注解内经的书籍,还有素问和灵枢的版本加在一起,在新中国建国以前,共有419种,刨去他的不同版本之外,注解本约有330多种,是这个情况。
& && &&&经常有人问学《内经》哪个版本最好?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学《素问》你能拿到的版本只可能有一种,为什么真正的版本只可能有一种呢?因为那个就是王冰整理了之后,然后林亿他们再校正的,也就是《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真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就是王冰整理的都带着他的注,你如果从训诂学上来说他又有什么顾本了,赵本了,等等,那些版本之间差别都不大,真正你拿到的版本只能有一个,因为这个版本才是真正全的版本,如果你去讲《太素》啦,讲全元起注的本子啦,那些根本就是残缺不全的,唯一的全本只有这一个,也只可能有总这一个,因为《太素》全元起本不是给你用内经的人读的,那是给搞训诂给研究《内经》的人读的,但是他们会研究出来什么东西呢?他们研究出来的你能用吗?能用的很少很少,所以说过分追求版本真的是没有意义的。
& && &&&你能拿到《灵枢》的版本也只可能有一种,就是史崧传本的,真正的版本就是这一种,南宋时期的传本。
如果说原文有什么最完美的版本?原文没有最完美的版本,真正的版本只有这两本,素问一本,灵枢一本,其他的版本加加减减,或者字数有点不同,关键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这个对你读黄帝内经起不到什么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个是说他原文的版本。
& && &&&那他的注释本就非常的多,有的同道问《内经》哪个人注解的最好?内经没有人注解的最好 ,到目前谁都注解的不好,谁都注解的好,没有人注解的最好,各有所长。可能有你认为最差的,最不被你认同的,但是它里面也有一两句是真话,你可能很认同的注释家,它里面也有很多讲解是胡扯,这个都是存在的。所以到现在为止,内经没有最好的注释本,就看你认为的倾向于哪一个,虽然你的倾向也可能是错的,比如你可能认为是哪位注的最好,实际上从相对于真理上来说你这个是错误的。但是你要是从你喜欢或者他注的就能帮助你的临床,那么对你来说,那就是注解的最好的版本。对我个人来说,内经版本谁注解的最好,真的,就没有什么人注解的最好,也没有谁注解的最不好,都没有。
& && &&&还有些同道会问一些尴尬的问题,你认为现代谁讲的最好,我同样回答,现代人讲的和注本一样,各有各的好,各有各得不好,那就是所谓的适口者为真。如果你说哪个版本是最完美的,实际上到现在来说,没有最完美的,而且很多问题,都是存在争论的。所以在内经的学习上,这是我个人认为的一个观点,不是师尊的,我个人认为学了要能用,学了之后对自己的生命也好,治疗也好,生命养生也好,能够起到意义,而且这个养生不是机械的养生,机械的养生未必能够保证活到天年,只有一个按照生命的走势动态的养生 ,抓住精髓的养生,才可能是有意义的。
& && &&&好,讲到九点零七了,休息五分钟,回来再接著讲题解。
& && &&&好,那么我们就今天接着讲一个《黄帝内经》这个题目的这个破题。黄帝呢,之前已经讲,就是他这个象征意义,然后岐伯呢,也已经讲掉了。
& && &&&那么就来说一下这个“内”。
& && &&&内呢,关于内外,有很多猜测。训诂学上就说是,比如说像有些人就认为说,当然那个是错误的观点,就认为说是,“内”呢,就主要讲内在的东西,或者说主要讲内科学;“外”呢,主要是讲外在的东西,讲外科学。其实,像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这个训诂学和这个文献学已经完全能够证明这个内外的意义。
& && &&&内外的意义,非常简单。就是纯正而重要的东西,为“内”;那就是博杂,而且就是说比较枝叶的东西,为“外”。就是这么简单。
& && &&&为什么他说训诂学上是可以证明的呢?因为,像现在留存下来的,有很多典籍,就是说只要有些很多,就是说汉啊,或者说是唐以前,就是说很多典籍中,汉啊,东汉啊,或者说是西汉啊,他留下来的一些东西,那些典籍,他也是分着内篇和外篇的。那分内篇和外篇,并不是说他外篇就写的都是一些外的东西。就像他“内”,因为古人以内为本,所以他“内”就是纯正而重要的东西,就是“内”。那么就是一些比较,相对起来比较博杂,比较枝叶的东西,是“外”。所以这个内外的含义呢,现在训诂学是可以证明的。那确实是如此。
& && &&&那一般来说呢,道门里面很多经,他一个叫做什么什么“内”的经,通常来讲,都比相对叫做什么“外”的经,要重要一些。当然有很多时候比如“外”也是写得很好,但是就是他相对于“内”来说,要次要一点儿,要博杂一点,这个叫“外”。
& && &&&那么,这个“黄帝”也解释了,那个“内”也解释了。那么“经”呢,大家不用说,他万世宗法的东西,才能够叫做经。
& && &&&那么就是《黄帝内经》呢,他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以他的这个破题来讲,可以用一个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说:自人文始祖以来,所强调的,关于生命的,最纯正重要的,可以为万世宗法的,这么一部典籍。
& && &&&那么他要来说,也就是说他论的是,人医,就是说是第二代医学,就是人的医学当中,最重要、最纯正的东西。那么他这个医学,是包括了什么?那我们看内经的内容,就可以知道,他是从对生命的认识开始的。因为医学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生命,到底,他这个本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够长有生命?那么这个就肯定涉及到对生命的认识,然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命规律的认识,对生命物质的认识,这肯定都要涉及到。那么从他这个名字呢,就可以知道这部书的重要性。
& && &&&那么他现在流传下来的呢,分成162篇。一共162篇,素问81篇,灵枢81篇。那他原来是不是81篇呢?这个就没有人知道了。因为道传版的里面,他也不一定就是81篇,有很多是超过81篇。但是,我们现在手里面拿的这个版本,这个王冰,这个启玄子注的这个版本。那就是说,他是分成素问是81篇,那么他形式上,认为他素问是81,那么这个史崧注版的灵枢呢,他也是81篇的。那么从数位上来说,他肯定是为了追求这个所谓的这个九九归一,那么这个极点之数。
& && &&&素问,灵枢,那么他这两个名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性就业歧视问题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