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有两种,一种为没落英雄尚美珍,另一种为什么呢?

吴佩孚小传(下):为“愚忠”所累 功败垂成 没落英雄不气短 - 简书
吴佩孚小传(下):为“愚忠”所累 功败垂成 没落英雄不气短
议政遇阻直皖大战打倒了“反动卖国”的皖系后,吴佩孚作为胜利者,提出了他的政治主张。日,吴佩孚通电全国,提出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内政治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民大会由国民自行召集,制定宪法、选举法以及重大国是问题,由农、工、商、学代表组成的国民大会解决,国民大会不受官署监督(用今天的话说,是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和决策权,议会不受政府制约)。现有北京政府和广州政府组织的新旧国会一律取消,南北议和代表一律裁撤,所有历年一切纠纷,均由国民解决。吴佩孚的主张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上海甚至成立了国民大会筹备会、国民大会策进会等组织。然而,无论拥有多高的声望,吴佩孚的身份仍只是曹锟属下的一个师长。用张作霖的话说:“吴是区区师长,全国师长有好几十个,我手下也不少,倘人人预闻政治,那成什么话!”。意思很明确,决定国家大事,你还不够格。随后,吴佩孚的上司曹锟通电声明吴佩孚的主张未征得他的同意,应予撤回。吴佩孚是一个很尊重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人。按他自己后来的说法,曹锟和他是“君臣”关系,君为臣纲,他对曹锟绝对服从。这一方面是因为曹锟是他的直接上级,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曹锟对他有知遇之恩,是曹锟把他这么个被撤职的营长一路提升到了师长。严格来说,段祺瑞是他上级兼老师,但是他就从没有想过要绝对服从段祺瑞。曹锟发了话后,吴佩孚就偃旗息鼓了。于是,国民大会不了了之。既然决定不了国家大事,就继续好好练兵打仗,当常胜将军吧。练兵洛阳赢了直皖大战后,曹锟实力大增。为了继续扩大军备,吴佩孚选中了洛阳作为自己的基地。吴佩孚能成为常胜将军,除了他“用兵如神”,还和他重视部队训练分不开。自袁世凯之后,北洋系最重视练兵的,大概就属吴佩孚了。他直属第三师有三种兵:学兵,普通兵,幼年兵。幼年兵一般十四五岁,相当于预备兵,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还要上文化课。学兵则类似于军校生,是作为未来军官培养训练的,学兵们入伍前都通过了文化考试,除了和普通士兵一起日常操练外,还要到随营军校上课。(这种随营学堂,是袁世凯练兵的重要特点。)在洛阳期间,吴佩孚每天早上6点以前起床,8点到训练场看部队早操训练,风雨无阻。有时候,他甚至会接过士兵的枪支,亲自做示范。为鼓舞士气,吴佩孚将自己写的一些诗词作为军队的军歌让士兵传唱。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是《登蓬莱阁 满江红》: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吴佩孚是北洋军阀中唯一一个一生“不入租界”的人。这首词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表达了他自己的心声。只可惜,他一辈子都未能“一战恢复旧山河”,算得上壮志未酬吧。吴佩孚练兵的成效在当时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曾有一次,因为吴佩孚在辖区内搞食盐加捐,英国驻华一等参赞巴尔敦奉命到洛阳负责与吴交涉(按照之前的协议,民国的盐税作为贷款抵押,是由英国人统一管理的,吴的做法属于违规搞双重征税)。巴尔敦到了洛阳,在吴佩孚陪同下参观了第三师的训练,对吴佩孚态度马上发生了转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赞吴佩孚练兵有方,第三师军纪严明等等。后来,经巴尔敦斡旋,驻华各国公使决定以吴佩孚停止增收食盐加捐为条件,一次性赠送吴佩孚200万元盐款。武力扩张北洋是个乱世。战争年年有。1921年,湖北省内多处兵变。湖北本是直系老军阀王占元的地盘,但是这位王督军贪婪而无能,自1914年起执掌湖北军务,钱捞了不少,民愤则积得更多,加上没有能力约束各方势力,导致了这一年湖北境内“倒王”风潮的总爆发。6月4日,宜昌兵变,6月7日,武昌兵变,6月10日,沙市兵变,6月19,富池兵变。6月21日,在北京的湖北各方势力知名人士向国务院请愿撤免王占元职,28日再度请愿。1921年7月,邻省湖南不安分的军阀们打着“援鄂”的旗号,将部队开进了湖北。湖北是北洋势力范围,北洋系当然不能坐视它落入南方军阀掌控中。吴佩孚在王占元求援后,派兵南下。当然,吴佩孚有自己的算盘。据他的老部下们回忆,就是这时候,吴佩孚开始有了武力统一全国的考虑。也可能他很早就有了想法,而这时候看到了机遇。按照吴佩孚的安排,吴手下萧耀南率兵抵达汉口,控制了吴佩孚垂涎已久的汉阳兵工厂,但却不南下前线蒲圻(今天的赤壁)增援。待到王占元在重重压力下被迫辞职后,吴的部队马上投入战斗,驱退了湘军,从而把湖北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颇能反映吴佩孚性格立场的小插曲。湖北南边刚稳定,又西线告急:川军攻打宜昌。吴佩孚亲自督战,几天后便击退了川军。吴佩孚在宜昌稍作停留,安排防务,某日得到情报说有人在长江上偷运烟土。吴佩孚最恨吸食鸦片了,马上派人扣了运鸦片的小火轮,并在江边亲自监督销烟。这个事情吴佩孚干得挺高兴,然而,回到洛阳不久,就得知在销烟之前,手下一些人竟偷了不少烟土出来,偷偷放在他乘坐的军舰上。到了洛阳,因为分赃不久,事情就捅了出来。吴又是惊诧,又是震怒,亲自彻查,几经审问之后,发现追随他多年的副官长、军医处长、稽查官等人都有参与。吴佩孚痛哭流涕,半天一言不发,最后免了副官长、副官等几个亲信的职务,发遣散费让他们另谋出路。另有几个人则判了死刑。电报战触发第一次直奉大战直皖战争结束后,曹锟为首的直系和张作霖为首的奉系成了北方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在关内得到了更多的地盘,势力范围从直隶一地逐渐扩张到了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等。而张作霖的奉系则在北京政府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这可能与此时的大总统徐世昌曾担任过东三省总督,和张作霖素有默契相关。为了取得北京政府的完全控制权,徐世昌、张作霖与交通系联手,逼迫更倾向于直系的原总理靳云鹏辞职,在1921年12月,由张作霖扶持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贻出任总理。然而,吴佩孚从一开始就不认可梁士贻。总理上任,北洋系各位大佬纷纷致电祝贺,唯独吴佩孚毫无表示。不祝贺就意味着反对:日,他开始了针对梁士贻“电报战”。此时,距离梁士贻上任不到2周。张作霖能够在东三省坐大,和一直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势力关系极大。梁士贻能得到张作霖的支持,自然也是有亲日倾向的。而吴佩孚呢,则是最恨日本人的。此时日本人正在他老家山东耀武扬威呢。所以,吴佩孚就抓住了梁士贻“亲日卖国”这一点大打舆论电报战。1月5日首先发难的电报指责梁士贻出卖铁路主权给日本人。1月10日指责梁士贻不仅自己卖国,还启用亲日的曹汝霖等“汉奸”。1月11日揭梁士贻的老底,称他当年支持袁世凯复辟,是“帝制祸首”。1月12日明确煽动倒梁:“请问今日之国民,孰认卖国之内阁!”1月15日,则建议梁士贻主动辞职:“凡内阁为人民不信任者,即自请辞职,以谢国人”,因此,“公应迅速下野,以明心地坦白”。吴每一封义正词严的电报,经过媒体传播放大,都极具煽动力。梁士贻以及梁背后的张作霖如坐针毡。1月19日,他联合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六省督军、省长致电大总统徐世昌,正式提请将梁士贻免职。1月25日,上任刚满1个月的总理梁士贻,就请了病假离开了北京。张作霖坚定支持梁士贻。在张的支持下,梁士贻曾四次续假,只请假,不辞职。但吴佩孚领衔的舆论攻势一直不停歇,大总统徐世昌终于熬不住了,免了梁士贻,任用同属交通系的周自齐为代理总理。就如同直皖大战一样,吴佩孚发动的电报战积聚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要到战场上一决高下了。日,奉军发出总攻击令,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奉军投入约12万人,直军投入约10万人。奉军人数和装备占优,但是吴佩孚苦心经营的直军士气更高,也更加训练有素。战争仅持续了7天,便以奉军溃败而告结束(比直皖大战多了2天)。受曹锟所累 功败垂成战争胜利后,直系在关内一家独大。然而对于吴佩孚,这却并不是什么好事。一直以敢于骂政府著称的吴佩孚从此安静了,甚至从此只能被人骂了。从吴佩孚以前的经历来看,他有点像个“愤青”,总是喜欢发表意见,不愿意在北洋内部搞一团和气。一旦意见不合,就把矛盾通过电报战的方式弄得天下皆知。几场电报战,几场战争下来,他成了民众心目中的国家救星,成了国内第一军事强人。但是这个“愤青”,同时又是一个思想非常守旧的人。他把旧礼教的“君为臣纲”视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在他来说,曹锟和他的关系,就相当于“君臣关系”。所以,他谁都可以反,唯独不能反曹锟。而现在曹锟成了北京政府的实际控制人,吴佩孚就不能骂政府了。非但如此,那些骂曹锟的人,往往也会捎带着把吴佩孚一起骂,而他只能默默的忍受着。曹锟与吴佩孚,对于未来,有着原则性的分歧。对于曹锟而言,仅仅做北京政府的实际控制人是不够的,大总统一职,对他有着莫大的诱惑力。而对于吴佩孚来说,国内实际是四分五裂的,他更希望能先武力统一中国。想做大总统的曹锟,搞出了民国历史上有名的“曹锟贿选”事件:据说,他以5000元一张选票,到处收买议员,又以40万元的高价,收买了国会议长,共用了1350余万元为自己买来了一个“大总统”头衔。以武力做后盾,用金钱开路,曹锟美梦成真当了大总统。而吴佩孚的武力统一梦,则只能是个越来越不现实的梦了。打仗要用钱,当曹锟用大把的钱去圆自己的总统梦时,吴佩孚打仗的钱就成了问题。打仗需要理由,当吴佩孚以打倒反动政府,救国救民为口号打仗时,士兵们情绪高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当他成为贿选集团的一份子时,他就失去了打仗的正当理由,甚至士兵们也觉得理亏,打仗时也就不那么卖命了。1924年,第二次直奉打仗爆发。据身边人回忆,吴佩孚带着参谋和卫队赶赴前线时,一贯自负的他对洛阳留守人员说:“去,一个星期;打,两个星期;回来,一个星期。前后四个星期我就回来了。你们好好看家吧。”然而,这次他失算了。战争打了近2个月,以吴佩孚仓惶从海上出逃而结束。吴佩孚的这次失败,原因很多。比如直系将领、“倒戈将军”冯玉祥收了张学良50万大洋后,反戈一击,进京囚禁了曹锟,就是战争的重要胜负手之一。然而,我个人觉得,从全局来看,吴主要就失败在军费不足,士气不高上。虽然他的领导曹锟个人花钱如流水,但吴佩孚打仗却一直发愁军饷,至于装备,更是远远落后于奉系。而士气方面,虽士兵们训练有素,但当他们想到是为此时全国臭名昭著的曹锟卖命时,就不太可能士气高昂了。没落英雄不气短第二次直奉打仗结束后,吴佩孚虽然有过短暂的东山再起,重新有了自己的十多万部队和地盘,但终究大势已去。当蒋介石的北伐军高喊着“打倒卖国军阀”的口号一路北上时,吴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只能率领少数随从逃入四川,从此英雄没落。没落的英雄也是英雄,特别是吴佩孚这样的个性人物。这里可以举几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吴佩孚在四川奉节时,日本海军驻上海的特务机关长秀藤大佐和第一遣外舰队司令荒城二郎少将专程前往拜访,表示愿意给吴步枪10万枝,山炮500门,机枪2000挺,借款100万元,助他东山再起。一向敌视日本人的吴佩孚的回答是:“我过去有枪不止十万,有钱不下百万,结果,我还未能成功。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即天下事之成败,并不在乎手里有多少枪,多少钱。中国人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管。外人盛意,我敬谢不敏。”1931年,在四川呆了五年后,吴佩孚基本放弃了以四川为大本营东山再起的打算,决定出川。他出川的路线是由成都经理番、松潘到甘肃,经过川甘草原时,时有地方百姓尊他为爱国家爱百姓的吴大帅,焚香顶礼,跪拜迎送,并杀牛宰羊尽情款待。华北沦陷后,日本人物色社会名流出任到伪政府任职。当时吴佩孚住在北平,日军司令坂西,劝他与汪精卫合作,出任伪军部长官,统治华北五省。吴佩孚答道:“日本既需和平,何不先行撤兵,向国民政府议和?”坂西称目前还办不到。吴便说:“既然办不到,何必找我?”。另外,据说著名日本特务土肥原曾对吴说:“请大帅救救日本,出来主持中国国事。”吴当即回答:“我是中国人,我该先救救中国。”1939年,吴佩孚牙病发作,大汉奸齐燮元带着一名日本医生前来治疗,治疗过程中,吴佩孚身亡。一般认为,他是日本人蓄意杀害的。回顾吴佩孚一生,年轻时诸多不顺,但处处有贵人相助,尤其是后来得到曹锟的赏识,得以一路升到师长。成为师长后,靠着善练兵,善打仗,高喊打倒反动卖国政府的爱国口号,成了万人景仰的吴大帅。到了顶峰的吴大帅,却终因自己恪守封建旧传统的君臣之道,被曹锟拖累,功败垂成,没能实现自己武力统一中国的梦想。淡出历史舞台后,恰逢自己最恨的日本人全面侵略中国,虽无力反抗,但能刚直不屈,不做卖国贼。虽然他喜欢唱高调,但终其一生,他确实实践了自己早年对全国人民的承诺:不爱钱,不蓄妾,不入租界。倘若他对曹锟不那么“愚忠”,也许他确实会统一中国,但如果那样,他也就不是吴佩孚了。这样的军阀,能简单冠以“反动”两字吗?
70后。写我所好。个人微信公众号:wu_xiaoming1973。个人博客:您当前的位置:>
>王者荣耀女英雄同人 另一种花木兰
友情提示 :支持键盘左右键“←→”翻页
热门搜索词
热度:892137
热度:857061
热度:825344
热度:807917
热度:754075
热度:733201
热度:727420
热度:726055
热度:708427
热度:613416
本网站显示的图片内容资源全部来源于网友上传的论坛和贴吧,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着手进行清理;显示资源合作内容及所发布的商务信息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商家负责,并不代表游戏魅网站之观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仅作为市场资讯供用户参考。
合肥启云软件有限公司您所在的位置:
总裁刑释后拾荒度日续:房产老板要向其捐住房
日02:30  
接受治疗重迎新生 昔日风光无限如今的刘宗朝,家里乱七八糟。 “拾荒总裁”刘宗朝后半生有了着落病情康复良好,生活将能自理;好心企业帮他补办医保社保,还有企业愿捐房昨中午,开饭时间,九龙坡黄桷坪铁路医院心理卫生中心,58岁的刘宗朝依次排队,打饭后,用筷子一口一口地送进嘴里。“他康复情况良好,目前正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范穗明说。
? | ?推广 |
8月3日,本报新闻故事《》见报后,每天前往医院探视刘宗朝的人络绎不绝;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已派出专人为其申办养老、医疗保险;重庆泽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愿意提供住房一套……病房重学生活技能医生介绍,刘宗朝被诊断为大脑萎缩,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7月中旬医院接到刘宗朝时,他身上一分钱都没有,病情已异常严重。医院从人道关怀出发,立即接收病人并进行治疗。范穗明主任介绍,医院随后给刘宗朝制订治疗方案,并安排专门护理人员,目前刘康复情况良好,精神好多了,能正常说些话了。医生认为,刘宗朝的症状可以消除,最理想就是恢复到生活完全自理状态。医生说,由于刘宗朝已脱离现实生活多年,进医院时完全丧失生活技能,没有自理能力。护士举例,才进医院,给刘宗朝水果吃,他问什么是水果?他吃了饭不知道洗碗,下一顿继续用脏碗;更不知道洗衣服和裤子等。到医院后,刘宗朝每天早上7点起床,适当运动,晚上9点半睡觉。除接受药物治疗外,护士开始教他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比如自己洗碗、洗衣服、削水果等。刘宗朝目前恢复良好,已具备一些基本生活技能。记者昨看到,吃饭完毕,刘宗朝自己去洗碗,并知道放回规定处。医生介绍,3个月一个疗程结束后,就能见到明显效果。好心企业帮缴社保医院方面介绍,近几日探望刘宗朝者络绎不绝,有好心人甚至提出带他出去玩或吃点东西。前天就来了三拨人,甚至晚上都有人来,刘宗朝直喊累。医院已订立规矩,探视者未经医生允许不能带出刘宗朝,并且探视都统一在上午10点以前。昨日,承诺资助刘宗朝的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已派出专人去九龙区社保局,咨询并办理刘宗朝的养老、医疗保险。同时,重庆泽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表示愿意提供一套住房给刘宗朝养老。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荔说,本报首次报道当天,公司就召开紧急会议,商量解决刘宗朝的后顾之忧。董事长唐德江的夫人在国外看到该报道,也打电话回公司,要求资助刘宗朝。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决定,按我市普通公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最高额,给刘宗朝补缴和续缴全部费用,希望他两年后达到退休年龄时,能过上正常老人生活。经初步预算,补缴和续缴刘宗朝的医疗、养老保险,远远超过当初预算的8万余元。昨日,申办工作已启动。房产老板要捐套房同时,重庆泽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板胡隆佛昨日也约见记者,表示愿意给刘宗朝提供一套住房,供他养老。胡老板说,报道让他非常感动,刘宗朝作为改革先行者,其失败具有高度的警示意义。更关键的是,刘宗朝虽然坐了牢,但依然得到职工关心,没有贪污受贿之类的事。据悉,刘宗朝如今居住在老婆单位的公房里,近30平方米,月租金43.5元。原国光职工介绍,当初单位几次分房,刘宗朝都让给其他人。胡隆佛说,他愿做一件刘宗朝最需要的事。如果他不要房子,自己捐一笔钱也行。泽瑞公司在南岸茶园新开发楼盘5万余平方米,胡隆佛愿拿出一套房子,装修后捐给刘宗朝养老,年底即可入住。新闻回放国企总裁刑释后拾荒度日1951年 刘宗朝出生。他当过知青,回城后到中药材公司滩子口仓库工作。1980年 刘宗朝调到重庆中药厂当厂长兼党支部书记。1988年 刘宗朝创立国光集团,任总裁。刘宗朝大胆改革,入主国光后短短几年,将一个手工作坊壮大为一巨型产业集团。旗下的重庆中药总厂产品有200多个,年利润数千万元。1992年 国光集团被评为重庆市十大优秀企业,刘宗朝成为重庆十大优秀企业家之一。1994年 由于盲目扩张等因素,国光集团资金链断裂。刘宗朝以20%的年利息向职工和社会集资。一年后,国光集团亏损消息披露,参与集资市民上访,刘宗朝消失。1996年 刘宗朝被警方从北京带回。随后因渎职罪,被判刑4年,国光集团随后清理破产。2000年 刘宗朝刑满出狱,妻子、弟弟等亲人先后去世,他一直在九龙坡区铁路新村靠拾荒独自生活。没落英雄?体制产物?——网友热评刘宗朝遭遇昔日改革弄潮儿,而今沦为拾荒者。刘宗朝的系列报道见报后,引起全国读者强烈关注,并使刘宗朝获得大量捐助。爱心伴着反思,感人肺腑,发人深省,让我们听听读者怎么说——哀叹 你是没落英雄你这面被风扯得稀烂的破旗,被存放在散发着樟脑味的箱底;你是一个没落的英雄,只给我们一个悲怆的背影。刘宗朝,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中国企业界的前辈英雄,素质意识落后的牺牲品,可歌、可泣、可敬、可悲……——华龙网友这些改革初期的风云人物,能领当时风骚,凭的就一点:胆子大。其他如经营理念、管理知识等等都很缺乏。当时的猛冲猛打很吸引人的眼球,但其中包含有很多不讲章法的“乱劈柴”,这使其必然走不长远。 ——晚报网友人生是一个圆,是非成败转头空。今朝笑他人,明日他人笑你,笑看红尘,谁人道破,哪个看得清?——凤凰重庆网友反思 管理体制的错误刘宗朝现象绝不是中国国企的最后一个!这是国企管理体制造成的,一把手专权,没有有效监督,慷国家之慨,好大喜功。君不见,更多的刘宗朝还没有在破产之前就为自己留好了后路。——浙江温州网友20多年前,我在重庆一中读高中时,曾听过刘宗朝厂长的演讲。感念往事,尤叹民族复兴,国家改革之路崎岖,无数改革者为突破旧体制挥汗探索之不易。作为经济建设的急先锋,他们的部分错误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受到国企转型中体制不完善、放权过度、监督不到位等影响。——云南昆明网友改革初期出现了很多英雄式的人物,机遇被他抓住了,发展起来了。但因他们的管理知识的匮乏,又不重视团队协作,导致辛苦建立的企业毁于一旦。——晚报网友同情 你是有尊严的勇士他与那些穷庙富方丈不同,与受罪三五年、快活一辈子的人不同,与掏空企业,卷款国外享清福的人不同,这些人可憎,他却值得同情。——晚报网友第一代改革先锋,受历史环境或个人性格等因素局限而坠落,让人心酸。但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或许就没有今天改革的成功。很多第一代国有企业的改革者,都遭受了同样经历,需要国家给予适当帮助。 ——晚报网友老职工们还能伸出援助之手难能可贵,社会各界大力的帮助,给了他基本的生命尊严,感动天地!从大家对他的帮助里,我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社会,好心人,真伟大!——重庆网友拾荒是为了生存,刘宗朝,是一位有男性尊严的勇士。他是一个落马者,但其落马不是贪污受贿,虽有错、有罪,但已受惩罚,社会、原下属对其表同情,说明人们是非、爱憎标准是分明的,是掌握了尺度的。——晚报网友记者 丁香乐 吴子敬 摄影报道[责任编辑:calvinohu]
更多关于“”的新闻
( 02:41:00)
( 07:39:19)
( 05:56:00)
( 04:05:00)
( 01:23:00)
( 17:48:21)
( 15:22:00)
( 08:11:00)
( 07:57:06)
( 14:17:00)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Cutty Sark ----- 航海时代的没落英雄
已有 9261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航海,商船
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山脚下,伦敦河侧岸边,坐落着一条巨大的帆船,这就是曾领一代风骚的卡蒂萨克(Cutty Sark)号帆船。(卡蒂萨克) & & & 今天的卡蒂萨克仍然英姿不减当年,然而以水为生的她如今只能望水兴叹。几只耸立的桅杆可以想象出她张满风帆时俊美,然而失去风帆的她就像失去了青春的美发,衰老而没落。尽管大大的船舱承载着满满的记忆,垂暮的英雄可饭否? & &(博物馆里展出的船首像)& & &卡蒂萨克(Cutty Sark)的名字来源于写下那首脍炙人口《友谊地久天长》的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erns)的《汤姆・奥桑特(Tam o' Shanter)》。这是一首浪漫幽默的长叙事诗,讲述一位好杯中之物的汤姆忘了老婆的叮嘱赶集醉归时遇上了群鬼大联欢,看到了其中的女鬼南尼。南尼的昵称就是Cutty Sark,苏格兰语意为短背心,当时她穿的正是她做姑娘时家里倾其家产两镑钱买的短背心。南尼跳舞跳得疯狂,让汤姆心旌动摇,忘乎所以,不由自主地喊出后来成为著名警句的“Weel&done, Cutty-sark!”一语惊爆群魔,汤姆遭到追杀,跑在最前面的正是南尼。幸亏他的坐骑梅琪拼命奋力奔跑,以一条尾巴的代价将汤姆带到河桥上,河把群魔拦住了。卡蒂萨克最早的船首像正是穿着短背心袒胸露背的南尼,跑得更快的梅琪也可在船上找到。 & & & (驾盘) & &提到卡蒂萨克,学过《新概念英语》的人都还记得第三册25课讲了一个她和塞姆皮雷号的赛事: & & &人们在格林威治仍可看到19世纪最有名的帆船之一“卡蒂萨克”号。它停在陆地上,每年接待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它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回忆起历史上的巨型帆船。在蒸汽船取代帆船之前,“卡蒂萨克”号之类的帆船被用来从中国运回茶叶,从澳大利亚运回羊毛。“卡蒂萨克”号是帆船制造史上建造的最快的一艘帆船。唯一可以与之一比高低的是“塞姆皮雷”号帆船。两船于1872年6月18日同时从上海启航驶往英国,途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比赛。这场比赛持续了整整4个月,是这类比赛中的最后一次,它标志着帆船伟大传统的结束与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 & 比赛开始后,“赛姆皮雷”号率先抵达爪哇岛。但在印度洋上,“卡蒂萨克”号驶到了前面。看来,它首先返抵英国是确信无疑的了,但它却在比赛中连遭厄运。8月份“卡蒂萨克”号遭到了一场特大风暴的袭击,失去了一只舵。船身左右摇晃,无法操纵。船员用备用的木板在船上赶制了一只应急用的舵,并克服重重困难将舵安装就位。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船的航速。因为船不能开得太快,否则就有危险,应急舵也会被刮走。因为这个缘故,“卡蒂萨克”号落到了后面。跨越赤道后,船长将船停靠在一个港口,在那儿换了一只舵。但此时,“塞姆皮雷”号早已在500多英里之遥了。尽管换装新舵时分秒必争,但“卡蒂萨克”号已经不可能取胜了,它抵达英国时比“塞姆皮雷”号晚了&1个星期。但考虑到路上的多次耽搁,这个成绩也已很不容易了。毫无疑问,如果中途没有失去舵,“卡蒂萨克”号肯定能在比赛中轻易夺冠。——译文摘自网上(甲板) & & 首航于1869年的卡蒂萨克,出生英国,身份高贵,原本必定叱咤风云,终生成为海洋霸主,傲视群舟。然而,时代前进的步伐比她的年龄走得更快。那是工业革命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商业大大加强了航海的需求,另一方面蒸汽机等新技术大踏步地从实验室里走向工业,自然包括航海。所以卡蒂萨克在航行的第一天起就受到了来自蒸汽航船的威胁。卡蒂萨克初航用于到中国运回茶叶,当起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骆驼。当时,好赌的英国人喜欢下注那只船运茶叶运的时间短,这就是当时很流行的“茶叶赛”。在卡蒂萨克前,总是美国造的船取胜,所以卡蒂萨克承担着为英国人挣回颜面的重任,而她也确实不辱使命,创造了最长的周航程。然而,将她逼出航道的不是美国造,而是蒸汽机。几乎和卡蒂萨克同时出生的阿格蒙侬(Agamemnon)号,这艘经过改进的蒸汽商船,效率大大提高,性能优越,还没有那帆船看天吃饭和之字形航线的限制,已经可以叫板帆船了。卡蒂萨克的开航也恰巧碰上了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这大大缩短了茶叶航运的航程,运河道狭风小,不利风帆却特别适合蒸汽商船。没几年后,去中国的航线就被越来越多的蒸汽船挤满。不过,蒸汽船毕竟依赖化石原料,远航中,帆船还是占上风。所以卡蒂萨克开始了去澳大利亚运羊毛的航程。没多长时间,卡蒂萨克的优势也被阿格蒙侬取代,她不得不退出角逐。1895年,正值壮年的曾是凤头的她连凤尾也当不了了,不得不屈就二线,被更名为Ferreira,并卖到了葡萄牙去当鸡头。在葡萄牙,她作为商船航行了二十几年,1922年从商船退休成为教练船,同年回到了英国,改回原名卡蒂萨克,最后登陆格林威治。不过上岸后的卡蒂萨克厄运并没有到头,她先后遭到两次火灾,特别是2007年的一场火灾几乎把卡蒂萨克烧得只剩了骨架。后来英国政府拆资重建,使得脱胎留骨的卡蒂萨克成为现在世界上仅存的三艘19世纪快帆之一,也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博物馆。(船摸)(船舱里的中国茶)(船舱里的澳洲羊毛)(船底)& & &现在的卡蒂萨克成为博物馆,属于一个基金会,主席正是英国女王的丈夫爱丁堡公爵。走进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卡蒂萨克从中国运回的茶箱,从澳大利亚运回的羊毛,船员船舱,驾驶台,会议室,甲板等。现代的影像技术也重现了当时的海员在风浪起伏,无边无际的海上生活。正好像漫游在19世纪的海上。船底有个大大的空间,很多聚会如圣诞晚会会在这里举行。&(船员)(会议室)(办公室)(卧室) (厨房) & &卡蒂萨克的历史令人唏嘘。她的辉煌和她的没落都是时代的必然。她是历史,她却改变不了历史,但在广袤的大海和悠长的航史上她留下了优美的身姿。小资料:卡蒂萨克:船型:快帆,吨位:963;排水量:2133吨;长:外壳64.77m,总长83.53m;宽:10.97m;最高速度:32.4km/h;载重:1542吨。&附1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25课原文One of the most famous sailing ships of thenineteenth century, the Cutty Sark, can still be seen at Greenwich. She standson dry land and is visited by thousands of people each year. She serves as animpressive reminder of the great ships of the past. Before they were replacedby steam-ships, sailing vessels like the Cutty Sark were used to carry tea fromChina and wool from Australia. &The Cutty Sark was one of the fastestsailing ships that has ever been built. The only other ship to match her wasthe Thermopylae. Both these ships set out from Shanghai on June 18th, 1872 onan exciting race to England. This race, which went on for exactly four months,was the last of its kind. It marked the end of the great tradition of shipswith sails an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The first of the two ships to reach Java afterthe race had begun was the Thermopylae, but on the Indian Ocean, the Cutty Sarktook the lead. It seemed certain that she would be the first ship home, butduring the race she had a lot of bad luck. In August, she was struck by a veryheavy storm during which her rudder was torn away. The Cutty Sark rolled fromside to side and it became impossible to steer her. A temporary rudder was madeon board from spare planks and it was fitted with great difficulty. Thisgreatly reduced the speed of the ship, for there was danger that if shetravelled too quickly, this rudder would be torn away as well. Because of this,the Cutty Sark lost her lead. After crossing the equator , the captain calledin at a port to have a new rudder fitted, but by now the Thermopylae was overfive hundred miles ahead. Though the new rudder was fitted at tremendous speed,it was impossible for the Cutty Sark to win. She arrived in England a weekafter the Thermopylae. Even this was remarkable, considering that she had hadso many delay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f she had not lost her rudder she wouldhave won the race easily.&附2 彭斯原诗 Robert Berns & Tam o' Shanter&&(该文首发于“文艺语丝”公众号,内容有增)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梁进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6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聊子 没落英雄 续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