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争当方志敏式好干部叫敌人"不要瞎忙

方志敏与“北上抗日先遣队”始末
文摘吴安宁
[摘要]东征闽浙——蒋介石的钱袋子,攻击不备,对方不得不救!原载《文史天地》2014年第2期1934年,因为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蒋介石杀气腾腾,调集了几十万大军先后构建了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瑞金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解决。 为摆脱困境,中央红军被迫突围长征。长征前夕,为了使主力能安全转移,军委会决定派出一支部队,以“抗日先遣队”的名义东征闽浙,吸引国民党军的注意力——浙江自古繁华,是蒋介石的钱袋子,攻击不备,对方不得不救! 当时中央红军共辖有7个军团10万部队。其中林彪红一、彭德怀红三、董振堂红五、罗炳辉红九军团是主力部队,肩负着长征开路和殿后的任务;新建的红八军团战斗力较差,而肖克的红六军团又担负了西征探路的任务。这样,东征的任务交给了年轻的红七军团——由方志敏曾经的红十军改编而成。 红军时期,方志敏和邵式平开创了赣东北根据地,与朱德、毛泽东的瑞金根据地并肩作战,屡次打败国民党的“围剿”,“方邵”一度与“朱毛”并称。1933年春,赣东北苏区与中央苏区联成一片,方志敏带出来的红十军赴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给中央带的礼物是:黄金2000两、银元100余万元和药品40余箱。雪中送炭,周恩来、朱德最初见到红十军时,称赞不已“方志敏同志不简单,你们为中央解决了大问题啊”。 新的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 寻淮洲年仅22岁,少年才俊;乐少华曾在苏联留学;粟裕则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战士,未来新中国的头号大将,三人可谓各有所长。不过军团中枢仍然充满矛盾:寻淮洲虽是军团长,却没有实权,领导权由曾洪易、乐少华两人掌握。曾洪易是闽浙赣苏区中央代表和省委书记,思想冒进,性格懦弱,后投敌叛变。军团政委乐少华在苏联喝过洋墨水,却无实际斗争经验。粟裕作为参谋长,只有建议权。 7月6日,七军团从江西瑞金出发东征,其时全军团共编有3个师6000余人,共有长短枪1200余支,轻重机枪数十挺,迫击炮6门。因为枪支缺乏,很多战士使用的仍然是梭镖、大刀。 国民党军不清楚红七军团的意图,蒋介石的关注点全在中央红军主力身上,居然放过了红七军团,任由他猛打猛冲。4个月后,七军团踏入了方志敏的闽浙赣苏区,此时全军减员已达一半。方志敏送来了几百头猪及大量鸡鸭被服等物,来慰劳这支疲惫不堪的部队。 此时已是11月初,中央红军撤离了江西苏区,正在全力突击国民党军封锁线,中央给方志敏等人发来电报,要求将红七军团与新红十军合编成为红十军团,由曾洪易任赣东北省委书记兼政委,方志敏为军区司令员,统归项英的苏区中央分局领导。 原赣东北苏区的新红十军军长刘畴西被任命为军团长,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全军团编为3个师,原红七军团缩编为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原新红十军编为二十师,师长刘畴西兼;赣东北苏区赤卫队员组建成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 事后看来,这次的整编十分不合理,方志敏本是直接军事领导人,却成了司令,不可能越级指挥。刘畴西任军长时间不长,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乐少华对军事较生疏,以政治正确自居;寻淮洲本是军团长,东征时大小几十战,指挥精当,客居人下降级成了师长;粟裕有指挥才能,无法干涉大局……指挥班子矛盾重重。多年后,朱德总司令还满怀痛惜:“不编不垮,一编就垮。” 要命的是,留在中央苏区的项英于11月18日发来一电,相当奇怪:“部队整编,以运动战的方式向外线出击,以在皖浙边界创建新的苏区。”中央红军主力已远离,国民党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继续跟敌军打运动战拼消耗,无异于自取灭亡。坚守苏区的红军应该迅速分散,以积极的游击战袭扰敌人,从而最大程度地保存自己。 项英过高估计了红十军团的实力,方志敏等人虽有怀疑,却还是执行了项英的意见,主动向浙皖边境进军,期望打造新的根据地。 11月19日,寻淮洲率十九师先行出发,经怀玉山向浙西前进,沿路击溃小股敌军。几天后,方志敏、刘畴西等人率红十军团主力也踏上了征程。一路大小数战,12月,部队汇合,继续向浙皖边挺进。 江浙富饶之地,又在南京政府眼皮底下,卧榻之侧,岂会让红军闯入?蒋介石对这支孤军食指大动,调动5个正规师、2个独立旅、4个保安团,加上后备部队共十几万人,以嫡亲战将俞济时为总指挥,为左、中、右三路向红十军团围了过来。 激战乌泥关 面对严峻的敌情,红十军团指挥部召开了会议,大家觉得不能被敌人追着走,商议要打一仗。方志敏、刘畴西等决定将紧跟其后的王耀武补充一旅狠敲一顿,战场放在浙西谭家桥附近的乌泥关。 此战事关成败,倘若能打垮王耀武,红十军团就暂时摆脱困境,要是被王继续咬着蚕食,十军团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全军覆没。 乌泥关,距谭家桥5公里左右,是个山隘口,一条公路自南向北通过,路东侧有一个高地,南端是道悬崖,靠北是一溜小山坡,地形非常适合打伏击战。 在战前安排上,军团长刘畴西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时寻淮洲的十九师战斗力最强,但刘畴西把担任主攻的任务分配给了原属于赣北红军的二十师和二十一师,这两个师均缺乏野战经验。 也许是因为寻淮洲是客军,刘畴西担心指挥起来不顺手。战争打响时出了意外,王耀武部尚未完全进入伏击圈时,一个红军战士过于紧张竟然走火了。王耀武立马觉察情况不对,迅速令主力沿公路两侧展开,一部分队伍则去抢占最近的高地。 王耀武,黄埔三期生,相当机警,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是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司令官的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军,即后来整编第七十四师,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数年后,他在抗战中打得日本人鬼哭狼嚎:上高会战时与友军配合,歼鬼子16000人。 与红十军团对阵的王之补充一旅,名号仿佛杂牌军,其实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将近7000人,全套德式装备,异常强悍。红十军团三个师大约1万人,兵力略有优势,武器装备与之却有霄壤之别。战斗不经意打响,刘畴西又气又急,但机不可失,他立即下达了出击的命令。顿时,公路两侧枪弹齐发,一场伏击战打成了遭遇战。 红军集中火力扫射,一时倒也把王耀武打了个手忙脚乱,但担任主攻的二十师和二十一师只顾打得痛快,没有能及时发起冲锋截断敌军。寻淮洲的十九师离得较远,一时无法赶到主战场,也耽误了攻击时机。 倘若王耀武的指挥中枢进入伏击范围,机关被踹,那么整个战局就会大不一样了。 稍微冷静下来后,王耀武一面命令部队不许后退,一面命令第三团向红十军团的左侧翼猛烈反击。他看出了占据路北山坡地带的红二十师战力较弱,而乌泥关高地又是控制战场的制高点,于是集中迫击炮和重机枪向两处进行火力压制,命部队发起猛攻。 乌泥关制高点的争夺战,成为胜败的关键。 国民党军用迫击炮猛烈轰击,狂叫着发起冲锋,红二十师没有打过阵地战,终究被撕开了口子。 不远处的寻淮洲也看到了乌泥关的重要性,此处居高临下,是整个战场的关键点,决不能沦入敌手,他带着部队迅速赶到战场,并发起反攻。国民党军的机枪火力很猛,冲上去的红军被一次次击退下来。寻淮洲干脆端起一挺机枪,带头冲锋。战士们见师长冲上去了,齐声高喊着跟着杀了上去。 王耀武急了,也跑到第一线督战。他在多年后回忆此战,仍心有余悸:“红军三次冲锋虽都受到挫折,但斗志仍盛。第四次,红军出动了七八百人,分三路冲过来。刺刀在太阳光下闪出白光,杀声震天,大有一鼓作气击溃补充第一旅之势,情况紧张危急。”王当时心想,这次红军的冲锋要是抵挡不住,己方就会被消灭;自己不是被红军杀掉,就是被蒋介石枪毙,只有击败红十军团才能保住生命。他拔出手枪,大声吼着急令各部集中迫击炮、机关枪,向冲过来的红军猛烈射击。 寻淮洲此刻也是调集了全师所有轻重机枪和几十名特等步枪射手,组成一个密集的火力网压制制高点上的敌军火力。他一手执枪,一手握刀,腰别手榴弹,带着战士们拼死冲锋。 可敌人的火力实在太强,红军的第四次冲锋仍被击溃。枪林弹雨中,寻淮洲腹部中弹,鲜血喷涌,通讯员急忙将他背离战场。 方志敏十分着急,命担架队将寻淮洲抬往茂林医院进行救治。接着,红十军团主要阵地大部丧失,红军被迫撤退。此战,红十军团伤亡极大,王耀武也打得筋疲力尽,没能力再追击。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可国民党军有补给,红军却没有。更令人惋惜的是,重伤的寻淮洲因失血过多,于第二天牺牲,年仅22岁。 此后,红十军团辗转于皖南,前有来敌、后有追兵,不停战斗,人疲马乏。 兵败怀玉山 日,红十军团指挥层在浙西遂安县的茶山开会。会上有两种方针,一种是粟裕等人提出的:分兵游击,减小目标保存实力;另一种是刘畴西提出的:继续保持建制,原路退回老家休整。 方志敏不太擅长兵团作战,也不想与刘畴西闹得太僵,毕竟刘是军团长,且曾留学苏联。他努力团结众人,决定采用后者,回到赣东北。 这又是个致命的错误:当时苏区已经被国民党军占领,回去已无丝毫意义;白军在沿途设置了多道封锁线,严阵以待;方志敏一心要使疲惫的红十军团得到休整,但大部队转移很容易遭到敌人的围攻。粟裕等人提出的方案,才最符合现实。 茶山到苏区只有200多里路,急行军两天就到了,不过情况已今非昔比,白军张好口袋,等着红军闯进来。 红十军团一路艰难前行,1月15日中午,前锋十九师与国民党军四十九师遭遇。十九师负责掩护方志敏、粟裕率领的军团机关和伤病员,无法恋战,只好夺路冲出。国民党军趁势出击,将后边的二十师和二十一师切断。刘畴西见前面受阻,便率大队改道向南。 翌日,方志敏、粟裕率十九师冲到了化婺德附近的陈家湾村,等了很长时间,仍不见刘畴西率大队到来。方志敏放心不下,让粟裕及负伤的乐少华等带十九师先走,自己带着警卫队回去接应。粟裕等挥泪告别,连夜疾行,终于抵达了赣东北苏区,等了4天,仍不见大部队跟上来,只好继续前行。 刘畴西此刻边打边撤,转移到化婺德东北部、怀玉山附近的杨林。方志敏得知后,赶紧报信:“敌四十九师、补充一旅已设下了包围圈,现在我们向南的路只有翻山去化婺德苏区中心。所以部队应立即开拔,向南前进!”方志敏反复强调,务必当夜闯过封锁线,才有一线生机。 刘畴西却顾虑部队疲劳,决定休息一夜再走。 方志敏得信久久无语,他不忍抛下战友,带人闯进包围圈,找到了刘畴西的大部队。 就是这一夜,决定了这支部队的悲剧命运。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五十七师、补充一旅、独立四十三旅等共14个团部队分路赶来,封死了四面的通道。红十军团的主力,被围在了方圆只有15里左右的怀玉山地区。 红十军团主力此时只剩下不到3000人,弹尽粮绝,无路可走。怀玉山大雪纷飞,寒冷异常,蒋介石下了死命令:方志敏一天没找到,有退兵者,军法处置;捕获方志敏者,赏银十万! 国民党军发了疯一般,恨不得将怀玉山用篦子篦一遍。 方志敏等人无奈,只好化整为零,分散潜伏在怀玉山的树林及深草中。天寒地冻,战士们饥寒交迫,甚至冻饿得躺在地上动弹不了。遇到敌人的时候,有的战士想拿枪向国军射击,因手冻僵,扣不动扳机,打不出去。有的挣扎着向国军投掷手榴弹,因肢体被冻硬,无力投掷,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王耀武很钦佩方志敏,想亲自抓到对方,不过他的部队只抓到了红十军团第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这位师长被捕时,上身仅仅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磁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白军总指挥俞济时亲自审问胡天桃,想问出点有用的东西,胡冷冷道:“你把我枪毙了吧,我什么都不知道。”俞济时被噎得无话可说,后来将胡枪毙。 方志敏、刘畴西等人在冰天雪地中苦撑了一个多月,终遭不测。 1月29日,方志敏、刘畴西等红军领导人员被独立第四十三旅所俘,他们的对手王耀武非常遗憾:“我们担任迎击的部队,没有把方志敏捉住,而被独立第四十三旅捉到。该旅捉到这些高级人员,光是赏金也得要10万以上,以战绩来说也是他们为最优了。” 当时,中央红军正在贵州遵义一渡赤水。 国民党将方志敏等人解往南昌,特意在市内豫章公园召开“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戴着脚镣手铐站立在铁甲车上的方志敏,态度激昂。观众默默无声,无限敬仰。 蒋介石得知抓了方志敏和刘畴西,亲自到南昌劝降,却遭拒绝。在铁窗生活中,方志敏借着敌人要他写供状的机会,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文章,甚至说服看守,将许多文章秘密带出,交给了鲁迅先生。 社会各界强烈要求释放方志敏等人,为防夜长梦多,日,蒋介石电令将方志敏、刘畴西等在南昌杀害,时年方志敏36岁。 方志敏文武双全,其《可爱的中国》感动了亿万后人:“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曾经纵横闽浙赣的方志敏之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残留的火种只有粟裕率领的400余人。 多年后,已经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任政委的粟裕,指挥三十万大军发起济南战役。而他的对手,正是当年给红十军团致命打击的王耀武,王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指挥14个旅共10万部队防守。 是役,济南全城解放,王耀武化装出逃,被民兵查获。至此,红十军团与王耀武的过节,算做了彻底的了断。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瑞金第一中学
校本课程《红土情怀》网
赤胆农王:方志敏(二)
曾洪易咄咄逼人:&在你方志敏的眼里,根据地就没有坏人了?& &有,但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会后,在曾洪易的授意下,中共赣东北省委发出《关于&肃反&胜利中的经验教训》,杀气腾腾地发出最后警告:&如果还有谁对吴先民的反革命表示怀疑,这不仅是简单的思想上、客观上帮助了反革命的错误,而且他的本身事实上就是自觉的反革命!& 曾洪易划下道来:谁帮吴先民说话,谁就是反革命! 大多数干部都沉默了,但有两人挺身而出,激烈地争辩,他们的声音吸引住全体军民的注意力。 这两人就是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和省军委主席邵式平。 他们太了解吴先民了。 吴先民是闽浙赣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了发动农民运动,他从革家庭的命做起,一把火当众烧掉田契、借据,赢得了穷人的信任。他曾任红十军政治部主任和代理政委等职,由于对曾洪易的&左&倾领导不满而成为打击对象,被捕入狱。 曾洪易铁心要杀吴先民,方志敏坚决反对,两人在省委常委会议上互不相让,争了两天。 &既然吴先民是工农阶级的异己分子,那他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工农创建根据地?你从逻辑上说得通吗?&方志敏脸唇都气青了。 &这有什么说不通的?吴先民一伙创建苏区是为了破坏苏区,是为了彻底打击工农的希望。&曾洪易直着脖子发狠:&不仅吴先民要杀,他笔记本上写了名字的区委书记、军队指挥员都要抓起来,一个不能漏!& &哪个人做工作,不在笔记本上记名字?&方志敏怒不可遏。 &别人记可以,他记就不行!&曾洪易蛮横地说。 两人嘴上白沫都出来,把桌子拍得山响,两天的争论下来,一张长方形的饭桌拍成了破桌。曾洪易一声令下,公审处决吴先民,将方志敏和邵式平关入禁闭室,停职反省。 这时,根据地只剩下纵横二三百里的区域了,并且受到了敌军重兵围攻,而曾洪易却在天天杀自己的同志。坐在禁闭室,方志敏心如刀绞。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赣东北和闽北的肃反工作,是有错误的,无形中使革命受到不少损失&,&放走一个反革命派,固然是革命的损失,错办一个革命同志,又何尝不是革命的损失?& 依照方志敏正道直行的性格,就是抽筋吸髓,他也不会向邪恶低头。但是,为了拯救危难之中的军民,为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抵制或减轻&左&的危害,他屈辱地写了书面检讨。为了大局,邵式平也作了同样的选择。 曾洪易将方志敏、邵式平的检讨印成党内文件,大肆散发。 方志敏不服,向中央提出申诉,遭致临时中央更加严厉的制裁。1933年10月,中央通知不是中央委员的曾洪易去参加六届五中全会,而在六大上当选为正式中央委员的方志敏却被排斥在会外。在这种形势下,具体负责作战指挥的王如痴、刘畴西等人也以各种借口,不再听从方志敏调遣。一年后,当闽浙赣苏区丧失殆尽时,中央才意识到方志敏关于停止&肃反&和机动出击的建议是正确的,但为时太晚! 方志敏从不讳言死亡。在生命的最后旅程里,为救援主力,他毅然重返绝境;兵败怀玉山,他几次想饮弹自戮;被俘时,他因为赤贫,令一心想发横财的国民党官兵大失所望,险些被手榴弹炸得粉碎;为了信仰,他欣然走向刑场,唱出了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死神的黑影从1923年起就笼罩着方志敏。那年,方志敏与袁玉冰等人从事建党建团工作,江西督军蔡成勋派兵突击搜查他们住所&&新文化书社,袁玉冰被捕,方志敏因病住院,幸免于难。此后,他又因患上肺病,经常大口大口地吐血,几次徘徊在鬼门关上,幸得亲友以民间偏方治疗,才能保得性命。 在方志敏生命的最后一程,他演绎出了共产党人如何选择和面对死亡的故事,放射出炫目的光采。 1935年1月中旬,国民党以十四个团的兵力将红十军团(对外称北上抗日先遣队)围困在赣东北怀玉山地区。15日,红十军团乘夜偷越国民党赣东北封锁线,方志敏、刘英、粟裕亲率先遣团拼死冲杀,在乐平与常山之间撕开一个口子,打开了通往根据地的缺口。可是,等候了整整一天,仍不见主力跟进。午后三时,随主力行动的军团长刘畴西派人送来报告,谓&部队疲倦,本日不能继续前进&。方志敏面色一寒,将信递给刘、粟两人。 &兵贵神速,现在是与敌人抢时间,就是爬也要往前赶,怎么能停下来休息呢?刘畴西昏了头?&身负重伤的政治部主任刘英大吃一惊,从担架上坐起。 &刘畴西这个人,你还不了解?屎不到肛门不找厕所,再急急不到他头上。还是让我重新杀回去,把主力带出来。&参谋长粟裕苦笑着提出请求。 &敌人很快就会强行封闭乐常线,此地不宜久留,刘英、粟裕立即带领先遣团向苏区靠拢,我去找主力。&方志敏作出决断。 &后面危机重重,稍有不测,可能会全军覆灭,还是我去吧?&粟裕劝阻道。 方志敏坚定地说:&再危险我也要去!我是军政委员会主席,对全军安全负有责任,死也要和大多数战士在一起。& 方志敏带着警卫员魏长发乘夜色重新钻入包围圈,在源头附近找到了主力部队。由于丧失了宝贵的时机,国民党军两个团填补了乐平与常山之间的缺口,方志敏组织部队从不同方向连续突击七次,均遇到强大阻击,伤亡惨重,主力二千余人星散四处,方志敏也七天七夜没有吃饭,身处绝境,饥寒交迫,精疲力尽。这时,方志敏想到了死。绝望、沮丧、内疚、自责一起涌上心头,他几次拿起手枪,对准脑门,在扣动扳机的刹那,又停了下来。 对于这时的心理,他在狱中文稿中作了说明: 十军被敌一批一批地缴枪的时候,我躲在树林里,真是心痛如刀割!几次想拿起手枪向自己脑壳上放一枪自杀,但转念:自杀非共产党员应采取的行动,这次遭了失败,就悲观不干了吗?不!还是要干!损失了这部队伍,凭着我们半年一年的努力,仍是很快可以恢复起来的,怕什么! 晚上,方志敏站在山头大声叫喊,点燃两堆大火,招呼那些躲藏在丛林沟壑中的红军战士。在他身边,聚集起八十余人。他们昼伏夜动,朝赣东北方向挪动。在经过最后一道关口&&高竹山时,发生意外。 魏长发是高竹山人。红军主力覆灭,敌军严密搜山,饥寒交迫的逃亡生活,使他心胆俱裂,渐生去意。他私自离队,偷跑回家,马上被地主靖卫团抓住。在严刑拷打下,他叛变告密:&方志敏就在高竹山上。& 敌四十三旅闻言大喜。南昌绥靖公署顾祝同悬赏告示贴得满山皆是:捉拿方志敏,赏洋八万块。那些普通士兵心里明白,即使擒住了方志敏,这八万块光洋也是长官的,但方志敏是共党头目,身上的现金、细软一定不少,捉住了肯定能发一笔横财。所有的团丁,只要能动的,都赶往高竹山,挖地三尺,像梳子一样,由下往上推。 方志敏躲进一个狭窄的深坑里,坑口用柴枝和树叶掩盖着。敌人大队人马搜查了六个小时,几次从坑口经过就是没有发现破绽。等大队人马远去后,方志敏掀开树枝,从坑里出来,准备转移到其他地点。这时,有两个掉队的白军士兵发现了他,缴枪,搜身,除一只怀表和一枝自来水笔外,一个铜板也没有找到。白军士兵又认认真真地搜查了一遍,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仍然一无所有。 &你是不是方志敏?&一位士兵疑惑地问:&你身上的钱呢?& &我是方志敏,但我身上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那个士兵弓着腰第三次搜身,将衣角裤裆也细细地捏了一遍,希望搜出大捆现钞或者一些金子,结果仍然是两手空空。 另一个士兵气急败坏,怀疑方志敏把钱藏在某个隐秘的地方,他退后一步,左手拿出一个木柄手榴弹,右手拉出引线,作出投掷的样子,恶狠狠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炸死你。& 方志敏淡淡地笑道:&你们不要瞎忙了!我不比你们国民党的大官,个个都有钱,清贫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 确实如此。方志敏投身革命十几年,经手的款项,多达数百万之巨,但一分一铢都用在了革命事业上。他有一句名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原因&;他亲手制定的法律:苏维埃工作人员,凡贪污二元以上者,处以死刑。他的全部财产只有两套旧褂裤和几双线袜。 &真他妈的晦气!&两个白军士兵瓜分了怀表与自来水笔,垂头丧气地押着方志敏到旅部,希望上司能多给几个赏钱。 方志敏身陷囹圄,舌战说客。他教弋阳县长如何做官,教高等法院院长如何处世,教监狱的狱卒如何做人&&驻赣公署军法处密报蒋介石:&方志敏冥顽不灵,见佛灭佛,劝导者昂然而进,颓然而归,更有为之倾倒者,狱卒争相为之奔走。&蒋介石下令:秘密处死! 方志敏于日被俘后,30日被捆绑至玉山县,国民党四十三旅旅长刘振清自负辩才,想说服他归降。方志敏不待刘振清的开场白说完,便鄙夷地付之一哂:&多说无益。我方志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 刘振清凶相毕露,令人给方志敏戴上二十多斤重的脚镣,从玉山押解到上饶国民党赣浙皖闽四省&剿匪&司令部。主审官为赵观涛司令长官和从南昌专程赶来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书记长俞伯庆。赵、俞为羞辱方志敏,软化其强硬立场,使出了游街示众这招。 日,国民党召开&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将方志敏五花大绑,戴上脚镣手铐,押上台示众,然后游街。但是,围观的市民看到的并不是一位魂飞魄散、黯然神伤的俘虏,而是一名正气凛然、慷慨激昂的勇士。一位跟踪采访的美国记者对现场情景作了这样的报道: 会场周围都排列着警察队伍,街上架着机关枪,谁也不准从路旁跑入街心。戴了脚镣手铐而站立在铁甲车上之方志敏,其态度之激昂,使观众表现无限信仰。周围是由大队兵马森严戒备着。观众看见方志敏后,谁也不发一言,大家默然无声。即蒋介石参谋部之军官亦莫不如此。观众人之默然,适足证观众对此气魄昂然之囚犯,表示无限尊敬与同情。 游街回来,赵观涛自我解嘲地说:&我们真蠢,自己搭台让别人唱戏,既费力又不讨好。& 俞伯庆思虑得更深远:&最令我胆寒的是市民的态度,太静默了。还是早点送到南昌算了,免得惹出事来。& 随后,敌人出动四辆装甲车和五辆卡车,由赵观涛、俞伯庆亲自押送,将方志敏解至南昌蒋介石驻赣&绥靖& 公署军法看守所。先是由军法处副处长钱协民来做说服工作。 &方先生,我想向你尽一句忠言。你们既已失败至此,何必这么固执,到国军来做事好了。上面对你一再争取,就是希望由你出面收拾残局。& &我也直言相告,你别枉费口舌了。&方志敏坚定地说:&我们共产党人经过了长期血与火的考验,有着不可动摇的信仰。& &什么信仰!你认识湘鄂赣红军总司令孔荷宠吗?他就聪明得很,听了我的一番忠言,幡然醒悟,现在极蒙上司器重,少将参议,每月五百元薪金。&钱协民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方志敏怒斥道:&他是个无耻的东西!我跟他不一样,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只爱真理。你们有真理吗?& 国民党&绥靖& 公署主任顾祝同不认输,物色一批能说会道的辩士、有名望的地方绅士和方志敏的同乡同学轮流探监,充当说客。 张抡元是江西余干人,担任弋阳县长长达十年,可以说是方志敏的老对手了。战而擒之,擒而屈之,是他最大的梦想。现在,大敌已成阶下之囚,但他心里仍有许多疑团没有解决。弋阳是方志敏揭竿起义的地方。他不明白弋阳暴动时的星星之火,如何能成燃遍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燎原烈焰?他不明白数百名刁民组成的队伍怎么会越剿越大、越剿越强,竟能发展成为纵横无敌的雄师劲旅?他不明白自己殚尽心血,勤政理民,黎民不仅不感激,反而成群结队地倒向方志敏?于是,带着几分傲慢、几分好奇,他带领弋阳地方绅士和方志敏昔日朋友来到上饶探监。经过一场激烈的舌战,他知道了谜底。关于这场舌战,他留下了一份鲜为人知的笔录。这份笔录真实而生动勾勒了他们交锋的全过程: 初见面时,有人指着问方志敏:&张县长在弋阳做得如何?& 方答:&做得还好,我几年未去打弋阳。& 我对方志敏说:&我们今天不会存有成见谈话,请教数事。& 当蒙方志敏首肯。 我问:&你今日因何失败?& 方答:&因战略上的错误而失败。& 我问:&你现在有何希望否?& 方答:&希望蒋介石赶快把我枪毙。&我说:&先生为组训民众能手,今日对日本外交紧急,我想蒋委员长必定会重视你的生命。& 方怒视不答。 我问:&你对国军观感如何?& 方答:&你们人多。& 我问:&我们今日能抗日否?& 方答:&红军能抗日,国民党也能抗日,可恨蒋介石不肯抗日!& 我问:&你看我们政治有无进步?& 方答:&你们多修筑了几条公路,筑路也是为了&剿共&。& 我问:&你对分田看法如何?& 方答:&很好,也完全必要。& 这时,旁有人插言:&分田不能种,农民仍得不到好处。& 方厉声作色道:&分田不能种,非农民不愿种,乃因国军扰乱他们。你看苏区里面的田,因未有国军扰乱,他们不是种得很好吗?& 旁边又有人插话:&方志敏,你有几个老婆?& 方郑重答道:&苏区里面,只有一夫一妻,哪有几个老婆?& 又有人起哄:&方志敏,你也有今日!& 方冷笑答:&你不要得意,以为捉到我就算了事,将来你再看吧!& 我劝别人不要乱吵,我还有话要与方先生谈。 我说:&我在弋阳县既蒙方先生近几年未来攻打,足证错爱,今日先生已被俘,事已至此,请教方先生,我应如何处理弋阳善后,才能减少人民痛苦?& 方答:&仁慈些,老百姓就会说你好。& 这时,金鼎三(弋阳工商业者)询问方志敏:&你的家属,现在什么地方?& 方答:&在苏区里面。& 金问:&你有话交待他们吗?& 方答:&没有什么。& 经金鼎三再三请问,方答:&将来如果你见到他们的时候,可寄语他们不要悲伤,况我是为革命而死,大可不必悲伤。& 金问:&你被俘后,还有什么要说?& 方答:&我死不足惜,不幸革命受了损失。& 舌战之中,方志敏念念不忘革命,其神情之坦然,态度之从容,说话之艺术,给张抡元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笔录的附记中写道:&过去对方志敏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经与方交谈后,脑中留下深刻影响,常感其人格之伟大,吾等无地自容矣。& 张抡元的变化最具典型性。这个在&剿共&战争中出过死力的县长,在成为&胜利者&后被囚徒击败,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动前往铅山与红军和谈,允许共产党在弋阳组织抗日活动,出面保释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徐大妹出狱,并支持自己的两个女儿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救亡团体。国共合作破裂后,张抡元弃政从教。他说:&与方志敏这样的共产党人作对,是没有前途的。& 像张抡元一样,被方志敏感化的狱卒还有高易鹏、凌凤梧等人。 高易鹏,看守所文书,不满监狱长官的腐败。经过与方志敏交谈,他认识到监狱的种种丑恶现象只是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具体表现,敬仰方志敏,自愿为他越狱作内应。 凌凤梧,看守所代理所长,从方志敏身上看到了大丈夫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伟姿,冒着风险为他减轻镣铐、传递消息。 顾祝同最后亲自出马,好话说尽,得到的回答却是:&投降?你国民党是什么东西?一伙凶恶的强盗!一伙无耻的卖国汉奸!一伙屠杀工农的刽子手!我与你们势不两立,你能砍下我的头颅,但你无法动摇我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比你手中的屠刀更坚硬!& 顾祝同黔驴技穷,只得如实地具文禀报:方志敏冥顽不灵,见佛灭佛,劝导者昂然而进,颓然而归,更有为之倾倒者,狱卒争相为之奔走。方志敏对于共党和红军的一切问题都拒绝回答,对于我们的一切提议都坚决反对,其态度十分强硬,看他到死也是不会动摇的。蒋介石密令驻赣公署:&秘密处死方志敏。& 日夜晚,无星无月,天气闷热。临近黎明时分,空中飘起蒙蒙细雨。一辆全副武装的军车从看守所驶出,朝城北方向急驰。军车上捆绑着方志敏,荷枪实弹的宪兵押解着他,紧张地注视者漆黑的夜空。军车快到下沙窝时,由于路面狭窄,停了下来,宪兵将方志敏拖下车。这时,方志敏意识到刑场快到了,下车后,大声高呼: &打倒卖国的国民党!& &红军万岁!& &苏维埃万岁!& 洪亮的呼声打破了凌晨的寂静,城北许多居民被惊醒。宪兵们唯恐闹出事端,慌忙弄来一团棉花塞进他的嘴里,然后又用一条白布将他的嘴巴勒紧,推向刑场。方志敏就义时,年仅三十六岁。 方志敏虽死犹生,其狱中文稿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响彻神州的黄钟巨响。这些文稿是如何从监狱之中流传出去的?令国民党百思不得其解。《可爱的中国》带出一串串可爱的姓名&& 方志敏就义过后三个月,法国巴黎《救国时报》全文发表方志敏的《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和《我们临死前的话》。1937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报《斗争》出了一期&纪念民族英雄方志敏专号&,发表了一批纪念文章和方志敏的部分文稿。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方志敏的狱中文稿不断被国内报刊登载,他的那段临终格言传遍大江南北,响彻长城内外: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的信仰,那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这些文稿发表,比方志敏被俘或被杀更具有爆炸性,不仅是苏区的人民,而且包括白区的人民甚至是外国人,都从文稿中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国民党在严厉查禁这些报刊时,大惑不解:方志敏的文稿是如何从防守森严的监狱之中流传到社会上的呢?又是谁带往国外发表的呢?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胡逸民的国民党高官说起。 胡逸民是个老同盟会员,曾任国民党清党审判委员会主任、江西省高等法院院长、中央军人监狱长等要职,拥有家产十余万。后来,他在国民党内部倾轧中失败,被罗致罪名,被羁押在南昌国民党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由于胡逸民是个特殊人物,在狱中不仅行动自由,还有妻妾细心侍候。 胡逸民原来奉命来做劝降工作。但谈话的结果却是慢慢被方志敏说服,开始同情革命。 胡逸民为人坦诚:&上面叫我来做说客,官厅正想重用你。我对先生的为人略有所闻,知道你不是那号人。但是,我可以表面上做说客,实际上借这个机会跟你聊聊天。请你原谅我。& 方志敏听了哈哈大笑:&你说的不错。我们是革命者,不是投机者,既遭失败便准备以身殉道,哪能做反复小人。我们的确可以摆摆龙门阵,以遣囹圄之闷。& 在交谈中,方志敏感到胡逸民不仅直爽、负责,还倾向革命、同情共产党人,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因此,他将狱中的一部分文稿托付给他,恳切地说:&胡先生,我们可称囚友,也算患难之交。你一定会获得释放的,出狱后,我拜托你将这些文稿送往上海四川路,交给一位鲁迅先生。& 胡逸民郑重允诺。 入狱之后,方志敏作好牺牲的思想准备,但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如果在怀玉山突围时采取另外一种策略,是不是就不会失败?能否避免更多的同志被俘?他开始思索自己从事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其目的只有一个:&在没有枪毙以前,我应将赣东北苏维埃的建设,写一整篇出来,供狱外的同志们参考。我们做错了的,他们不再做;做对了的,他们可以效法做;遇着困难,看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出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感,方志敏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等十二篇遗著,共计二十多万字。 月份,方志敏预感到蒋介石将下毒手,便将文稿分别交给了胡逸民和高易鹏。他专门写了一封短信,叮嘱胡逸民: 胡兄: 请你记住你对我的诺言,无论如何,你要将我的文稿送去,万不能听人打破嘴而毁约!大丈夫做事,应有最大的决心,见义勇为,见威不惧,要引导人走向光明之路,不要被人拖入黑暗之潭! 方志敏就义后,他的文稿分四次从狱中传向社会: 第一批文稿由高易鹏委托女友程全昭送到上海,通过章乃器的妻子胡子婴中转,交给胡愈之和中共中央特科的毕云程。特科负责人王世英阅后,转送抄件至共产国际东方部。共产党掌握的《巴黎时报》率先发表了其中的两件文稿,引起国内政坛的震动。 第二批文稿是胡逸民托其妻向心影送出的。向心影在胡逸民未出狱时就与国民党军统特务混在一起,抗日战争爆发后转抵重庆,与国民党军统副局长毛人凤结婚。她带的那批文稿散失在社会上。1940年,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发现方志敏所著《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遂用重金购回。 第三批文稿是胡逸民出狱后亲自送到胡子婴家中的。几天后,章乃器等七君子被捕,胡子婴为防止这批珍贵文献被查抄,托章乃器的弟弟章秋阳送交宋庆龄。宋庆龄收到不久即转给了中共左盟文联负责人冯雪峰,其中包括《可爱的中国》等文稿。 第四批文稿由高易鹏带到上海,后来因形势变化未能送到目的地,散失在浙赣铁路沿线,解放后陆续被发现。 血染东南半壁红, 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 又照秦淮一叶枫。 正如叶剑英这首《读方志敏同志狱中手书所感》,方志敏不仅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的人生凯歌,而且还用他的狱中文稿点燃了亿万进步青年心中的圣火,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沿着他鲜血染红的道路前进。(编辑:钟烈亮)
校本课程《红土情怀》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