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奇迹 下载做的怎么样?

石头缝里的绿色奇迹
——阿勒泰荒山绿化工程见闻
09:28:15来源:
字号:大中小
阿勒泰市南区新貌。 由阿勒泰市外宣办提供新疆西北角的阿勒泰市静卧克兰河沿岸,东倚海拔1360余米的将军山,西临垂直高度150米的骆驼峰。在2009年之前,市区周边的群山曾是山石裸露、沟壑密布的不毛之地。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阿勒泰,探访荒山改造的绿色生态之路。站在将军山上远眺,有三层迥异的景象。眼前是葱郁的树林,轻拢住黄色的山坡。山下楼群林立,沿克兰河呈长条形向南北延伸。更远处的骆驼峰,一株株今年种植的细嫩的树苗在山石缝隙里生长,红色的水管爬上山坡,把克兰河的水源源不断地抽送到山上。“以前这些山都是光秃秃的。风大的时候,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尘土。”阿勒泰市园林绿化处荒山队支队长徐翔告诉记者。阿勒泰矿产丰富,过去山上的开矿活动曾给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影响。从2009年开始,当地放弃开荒开矿的传统产业模式,确立了“以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理念。为了把阿勒泰变成美丽宜居的“新疆的会客厅”,开始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工程。截至2017年,阿勒泰市已完成城市周边荒山绿化2.4万亩,种植云杉、桦树、樟子松等各类树木27种,共230.5余万株,成活率98%以上。每年春天,阿勒泰市都有全民植树活动。依山而居的市民自己上山挖沟渠、挥锹铲土。“山上的树,很多都是阿勒泰人一株一株扛上山、种下去并且养活的。”徐翔说。在生态得到恢复后,除了植树造林,将军山还修建了栈道、人工湖和观景亭,建成了“将军山森林公园”。“现在,阿勒泰的居民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全家一起到将军山上休闲、野餐。”徐翔说。昔日的荒山,如今已有游人的身影。在将军山的观景台,来自乌鲁木齐的徐女士正和朋友一起观光拍照。徐女士说:“阿勒泰当地的朋友推荐我们来将军山看一看,说这里风景好,能俯视整个阿勒泰市区。”离开将军山后,记者赶往市区西边的骆驼峰。园林管护队的刘先生住在山上临时搭建的小帐篷里,每天9点开始工作到晚上日落。他告诉记者:“我在这里每天负责浇水灌溉,把被风吹歪的树苗扶正,保证每一棵种下的树都能存活。”据了解,2017年,阿勒泰市计划1.7亿元完成骆驼峰、将军山片区1万亩荒山绿化工程,使市区可视范围内的10万亩荒山全部披上绿装。在荒山改造完成后,阿勒泰市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下山的时候,沿路有明黄淡粉的小楼整齐地嵌在山脚林中。在阿勒泰,人与自然,已彼此交付。 (高音子 王秉阳 马卓言)
责编:刘琼记者眼中的塞罕坝绿色奇迹
记者眼中的塞罕坝绿色奇迹
日 09:29:2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 【】&
不负坝上这片绿
  几代塞罕坝人植绿荒原,有的因公殉职,有的终生残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有的英雄,只是默默无闻地躬耕在天地之间,植绿在荒僻高原。他们从来没有梦想过成为英雄,他们的业绩,数十年之后,才会一笔一画地写在大地之上。”站在林场亮兵台上,眺望浩瀚林海,这段文字,自然而然地从我的内心奔涌而出。
  塞罕坝的人,和塞罕坝的绿,为我们采访、写稿注入了澎湃动力和精神养分。从这三篇通讯到本报评论员文章《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等评论,从富有视觉震撼力的摄影专版到形式活泼的多个新媒体产品,各有侧重、精彩纷呈,多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塞罕坝精彩动人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精神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如何在这里落地生根。
  我们有幸赶上了塞罕坝这样一个难得的好题目,赶上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的好时代。
  面朝“林海”,播种希望
  从塞罕坝采访归来已经半个多月了,在我的梦中,总会有一片绿,慢慢化成海,总有一群人卧雪凿冰,担水栽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让他们在我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她让我念念不忘,因为她是一片有血有肉、情感坚毅而深沉的林海。一片绿化成海,一个个人垒成塞罕坝的精神高地。
  ——她让我念念不忘,因为三代人为了一个40年以后才开花结果的事业,接力而行。他们的选择从未改变,才有了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她让我念念不忘,因为这片“林海”在无声无息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有着最为可贵却普遍的生态自觉:只要影响到树,影响到绿,眼前有大钱也不赚!
  塞罕坝人身上呈现出的这种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对绿色事业的奋斗,对绿色接力的坚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著,让我找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希望所在,愿我们的报道,能让这种精神感染和影响到更多的人,这就无愧于我们此行的责任、义务和担当。
用塞罕坝实践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为塞罕坝范例提供思想理论支撑,用塞罕坝实践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我们求是杂志参加这次大型主题宣传的目的所在。
  塞罕坝的发展历程,正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动写照;塞罕坝林场创造的巨大的效益,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印证;塞罕坝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严格的法治和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技术支撑等,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它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有力印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做了可贵探索。
  当年,荒原上昂扬挺拔的一棵树,坚定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信心;如今,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坚定了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让我们在塞罕坝绿色奇迹引发的热潮中,把塞罕坝精神传播到神州大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一个字就是一棵树
  塞罕坝是一个蕴含着真道理、大道理、硬道理的地方。塞罕坝讲述的道理,关乎一个“本”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断,是塞罕坝在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的“本”。塞罕坝精神立体而丰富,与地域的燕赵“慷慨悲歌”精神、林业精神特别是“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精神、“一棵树”精神等存在关联。
  塞罕坝人是一群执著于“本”的人。1962年,国家要在塞罕坝组建林场,是希望“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这就是塞罕坝人的“本”。55年来,他们出乎“本心”,恪守“本分”,不改“本色”,以超乎寻常的耐力和定力,创造着人间绿色奇迹。
  如果说一篇稿子是一个“林子”,那么每一个字就是一棵树。在撰写报告文学《好一个大“林子”》过程中,我始终向塞罕坝人学习,坚持工匠精神,把每一个字伺候好、摆布好。这是我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必须坚守的“本”。
塞罕坝:家园的模样
  当得知要来塞罕坝,我问承德的朋友,塞罕坝是什么,她回答我说那是坝上的一片大林子。就在前几天,我的父母在《焦点访谈》看了塞罕坝的新闻,问我塞罕坝是什么地方,我告诉他们:“塞罕坝就是家园的模样。”
  我来自云南,从小在山野中长大,小时候我喜欢在松林间玩耍,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当我走进塞罕坝的时候,松香伴着清风迎面而来,我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奔跑的那片山坡,像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在这里,我看到了塞罕坝人的坚守成就了百万亩的绿色家园,更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积极主动为《巴黎协定》做贡献的真实写照,是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积极贡献,是站在建设全人类美丽家园的高瞻远瞩。
  塞罕坝人用行动书写绿色传奇的故事,不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塞罕坝的故事要让世界听到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已经深深融入了塞罕坝人的血液之中。种林护林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工作,而是生活。生态保护已经不是任务,而是习惯。无论在哪里,遇到哪个岗位的塞罕坝人,他们最先说的总是保护,保护,再保护。
  为了给世界讲好塞罕坝的故事,我们带去了报社的英国记者。这个英国小哥的第一感觉就把塞罕坝看作了他熟悉的美丽苏格兰。虽然前期也翻阅资料做了功课,但真正走近塞罕坝后,他仍然为这片人工林的气势而感叹。当他登上望海楼,更加真切地看到满眼的绿水青山,他说塞罕坝人“这花费了半个世纪从沙漠变成的绿洲,正是人类精巧、坚持和努力的最好范例”,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正是中国值得骄傲的成就”。
  沉默、坚忍的塞罕坝人在沙漠上创造了绿色的奇迹,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故事让人听到,作为外宣媒体人,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故事让世界听到。
塞罕坝的传承和坚守
  塞罕坝的55年中,“一种模式得以自证其可靠,一种精神能鼓舞无数后来者,一种技术能毫无保留惠及更多裸露的土地”。塞罕坝的绿是有感染力的,当被问及“为什么上完学后回到林场”,“林二代”王立军笑着对我们说,外面实在太热了。一句笑谈中,是百万亩绿海对生态根本性改善的切身感受,更是林场人对树木赤子之心最平实的表达。最打动人的不是护林生活的“苦”,因为三百六十行,各有各苦,“苦”,不是最新鲜的;打动我的是务林人对工作讷于言、敏于行的热爱。无论是海拔近两千米的望海楼上15分钟一次的眺望,还是育苗者手捧纤弱小苗闪亮的眼神,热爱的传承,是塞罕坝安全得葆的不竭动力。
  在这片高岭上,务林人并非一心交差,而是抱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耗时可达半世纪;人工林近自然化,大约也需要20年的时间。这些见效缓慢的、正确的事,在塞罕坝被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推进。
新闻联播背后的塞罕坝
  在这19天的采访时间里,我们意识到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大有深意。
  这里有造林屡战屡败却愈挫愈勇、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不断从头再来的林一代;有为保住父辈栽下的树不被滥伐而欣喜若狂、冒雨在敞篷车上一路高歌的林二代;也有为重塑森林生态每天要在林子里穿行20多公里的林三代。他们的故事,使塞罕坝这个“范例”无比丰满。
  塞罕坝跨度长达300年的绿水青山之变,就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活的标本,是总书记生态文明重要思想的活的印证,“范例”当之无愧。
  相对于塞罕坝人55年的坚守,19天无疑太短。但这已经让我深深感悟,“绿色奇迹”的创造来自钉钉子精神,当好记者、出好作品同样需要钉钉子精神。虽然吃了很多苦,熬了不少夜,但塞罕坝人的故事感动着我们,塞罕坝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切都值得。
在万顷林海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对于在城市里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道路,为什么要留在条件艰苦的塞罕坝林场?他们用“工作中的成就感”回答我。
  不仅仅是这些大学生,在普通一线造林员、护林员、防火瞭望员的身上,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实现自己独特人生价值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对于森林防火瞭望员来说,他们年复一年的坚守,实现了塞罕坝林场55年从未发生过火灾的奇迹;对于一线造林员来说,看着自己栽下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内心的自豪和骄傲难以言表。我想,如果不是塞罕坝人对这片森林爱得深沉,充满使命感,是不会做出这种选择的。
  通过对塞罕坝林场的实地走访,与塞罕坝老中青三代务林人的深入长谈,我深深地感受到“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精神在塞罕坝无处不在,塞罕坝人在普通的工作中诠释着这十六个字,创造了世界造林奇迹,并继续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塞罕坝最值得敬佩的三件事
  我最佩服塞罕坝人三件事:在荒漠中造林、在观念中植绿、在艰苦中酿蜜。
  在现实中种树,不容易;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人的头脑中扎根,则更难!这意味要在一定程度上舍弃近在眼前的利益,例如现实的真金白银和唾手可得的发展速度。如今,塞罕坝已搅动起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池碧水。这股绿色冲击波所到之处,不仅绿了生态、鼓了钱袋,还更新着人们的观念。
  如今80后、90后为主的林三代来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塞罕坝工作,早已不是服从毕业分配,而是完全个人选择的自主择业。不论过去和现在,塞罕坝吸引年轻人的杀手锏只有——事业。能默默忍受物质条件的艰苦,而且能从现实的艰苦中咀嚼出甜——这可以说是塞罕坝人世代相传的“家风”。
  穿行在塞罕坝的林海中采访时,我内心会不时涌出这样的想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塞罕坝,就是一座人和自然关系的博物馆。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
  这次采访,是一次心灵洗尘、一个人生课堂。在采访中,我们努力回应海外读者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切点,寻找三个问题的答案:塞罕坝如何把“高原荒漠”变成“绿水青山”?塞罕坝怎么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把森林的命运和人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塞罕坝的成功经验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没有看到塞罕坝,就不足以全面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它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在过去55年中,塞罕坝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那其他地方完全能走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
  新闻媒体从业者,同样是新时期塞罕坝精神的继承人。我们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和传承新时期塞罕精神的内涵,把老典型讲出新故事、好故事。
塞罕坝的颜色
  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团队在前期策划、调研和最初前往塞罕坝的采访,都试图围绕着“绿”字做文章,但是在采访中我们却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根基的话,那么几代人奋斗努力的红色精神就是塞罕坝的灵魂,而塞罕坝在更加广阔天地的意义在于,为建设蓝天净水的美丽中国梦想的示范作用。
  从绿色到红色再到蓝色,不仅仅是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不同层次的内涵,也是我们在策划报道塞罕坝事迹中,不断总结并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从造青山到生态育林,从保生态再到林业惠民,在采访报道中,我们对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塞罕坝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她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在更广阔天地建设蓝天净水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样本和范例。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塞罕坝绿色的根、红色的魂和蓝色的梦。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去塞罕坝,不论是作为一名普通游客,还是新闻工作者。
从此我也是塞罕坝人
  对我来说,塞罕坝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刚走就开始想念的地方。
  记得刚一上坝,我就拿出手机迫不及待地拍摄路边高高低低的林木,并且指着其中一片山坡上的小树苗,随口问林场的同志:“这些是才种的吧?”他的回答吓了我一跳:那些不起眼的小树,竟然已经长了十来年了!
  十年的树,只有半人高。再看看那薄得像皮肤一样的土层,一股震撼更是直达心底。生长在南方,扔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的地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很难想象,每种一棵树,在塞罕坝会有这么难。
  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牢。在塞罕坝,我们深刻领悟到了,什么是“钉钉子”精神。塞罕坝人对树的爱、对绿色的渴望,已经浸透到了骨子里。
  今天的我们,何其有幸,能够见证这样一个世界奇迹,正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里延续和传承。我们更期待着,能够再回塞罕坝,续写生态奇迹!(北京青年报 记者 崔峻)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刘艳丹 张爽微评专栏-无名英雄创绿色奇迹
大陆媒体深度报导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故事,三代务林人歷经半个多世纪,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溯自1681年大清康熙在今河北承德设置的木兰围场,大陆原林业部于1962年建立了塞罕坝林场,其后并规画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12万亩,通俗的说,大约每10棵树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1吨效益。
据联合国农粮组织统计,2013年全球国土面积超过3百万平方公里的7个国家中,森林覆盖率分别为俄49.8%、巴西59.3%、加拿大38.2%、美33.8%、中21.8%、澳16.2%、和印度23.7%,从实际森林面积看,俄有815万平方公里森林、巴496万、加347万、美310万、中205万、澳124万、印74万,中国都居世界前五。若从森林增加量看,年中国的森林增加率为30.6%,高于美国的2.3%及印度的10%,更高于巴西、加拿大与澳洲的负成长,增速远居世界第一。在时下中外都用放大镜关注中国环境污染之际,大陆与时间赛跑已成世界最大工业国之时,量子卫星上天、深潜器下海,高铁/高速公路川流不息,还能积累30.6%森林增加率,是一环保功臣,惜其名未彰。
相较于较大规模赖以生衍发展的「神州上下五千年」,包括森林在内的中华熟地自然资源早已不復如相对年轻的美、俄、澳、巴西等处女地的丰富,这天壤之别,正是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之前的先天不足,而近两三百年来的积弱不振,战乱频仍,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更是后天失调,中国当时完全没有条件谈环境保护,遑论植树治荒。塞罕坝林场的大幅报导,缅怀了歷经半个多世纪变荒原为林海的三代务林人,其实更代表了全中国各地多少代务林治荒防沙人的义无反顾和刻苦担当,等于为当今巴黎世界气候目标默默做了数十年垫背贡献,他们都是无名英雄,令人们引以为荣。台湾自制卫星将升空台湾首颗自制卫星福卫5号将于美国加州空军基地进行升空前测试,预计于8月25日凌晨由美猎鹰九号火箭发射升空。依猎鹰九号成就看(28日另将发射美军X37无人太空机),福卫5号的发射成功概率高,包括大陆的全球华人都祝愿其成功。福卫5号的设计制造源自中华1号、中华2号等卫星的经验,基本是自行设计、外包制造,是研发团队近20多年来不断创新努力的成果,是台湾的宝贵经验,弥足珍惜。福卫5号的发射,距1957世界首例卫星前苏联「史普尼克1号」、1958美国首例「探险者1号」、1965法国首例「阿斯悌」、1970大陆首例「东方红」及1970日本首例「奥苏米」的年代虽久,科技后来居上,福卫5号的功能,远非以上老爷卫星们所能比。但卫星先进技术也是日新月异,以台湾的较小规模,要快速自主掌握关键技术,拉近差距,最好能争取到平等合作,但现实的说,无论福卫是否会有军事用途,毕竟两岸血浓于水,最有可能倾囊相授的,猜想只有大陆,以此福卫的发展当可事半功倍。(作者为太空工程师)(旺报)
关键字:、、
中时电子报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请勿重覆刊登一样的文章,或大意内容相同、类似的文章
请不要刊登与主题无相关之内容
发言涉及攻击、侮辱、影射或其他有违社会善良风俗、社会正义、国家安全、政府法令之内容,本网站将会直接移除
请勿以发文、回文等方式,进行商业广告、骚扰网友等行为,或是为特定网站、blog宣传,一经发现,将会限制您的发言权限或者封锁帐号
为避免留言系统变成发泄区和口水版,请勿转贴新闻性文章、报导或相关连结
请勿提供软体注册码等违反智慧财產权之资讯
禁止发表涉及他人隐私、含有个人对公眾人物之私评,且未经证实、未注明消息来源的网路八卦、不实谣言等
请确认发表或回覆的内容(图片)未侵害到他人的着作权、商标、专利等权利;若因发表或回覆内容而產生的版权法律责任将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不代表中时电子报的立场,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电子报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
你关心的,才是重点!
轻松一下by cteditor这座塞上小城,为什么得到总书记点赞?
这座塞上小城,为什么得到总书记点赞?
蕙质兰心的少女
原标题:题记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座谈中,总书记同大家讲起了山西右玉县委一任接着一任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扎根还是搬离?这是60多年前摆在中共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面前的一张考卷。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向来是大风口,解放初期林木覆盖率不到0.3%,可谓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曾有到此饱受其苦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张荣怀和当地干部群众经过深入调研后如此作答。自张荣怀起,右玉县二十任县委书记展开绿色接力,率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一干就是60多年,林木覆盖率如今已达54%,近2000平方公里荒芜的塞上高原奇迹般变成了绿色海洋。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山西省右玉县随处可见半流动沙丘(资料照片);下图为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治理后的荒沙地,如今已郁郁葱葱(7月24日)新华社记者詹彦摄。执政为民,绿色发展,这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怀;艰苦奋斗,久久为功,这是一份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在干旱寒冷的塞上,变绿并非终点。为了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循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玉干部群众如今奔着建设“富而美的右玉”这一目标,正围绕绿色发展进行“二次创业”,作答着又一张新时代的考卷。1一棵接着一棵栽,一任连着一任干狂风肆虐,黄沙漫卷。右玉人就是那一棵棵小老杨,耐寒抗旱,代代扎根,筑起锁住风沙的绿色长城。小老杨,我们一行到了右玉才知道这种树的名字。一片片,一层层,漫山遍野……小老杨单棵看上去,不够高大粗壮,但树冠独立倔强。在高地上放眼望去,一棵一棵紧紧相连,层层叠叠铺展开来,蔚为壮观。学名小叶杨的这种乡土树,右玉人亲切称之为“小老杨”,是因为它根系深长,耐寒耐旱,栽植于干旱沙丘地里也能顽强生长。正是有了这一棵棵小老杨,右玉才挡住了从年头刮到年尾的大风沙。提起当年的风,95岁的伊小秃打开了话匣子:从有记忆起,这里的“大黄风”就是他最大的敌人。这种风常刮起于沙漠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席卷而来,能迅速在平地积起沙丘,甚至将行人掩埋。以前,右玉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朝里拉,而不是往外推,否则第二天风沙过后,门就被沙堵得打不开了;学校的学生,每人都备着一盏小煤油灯,一旦大风吹来,黄沙漫天,白天便和黑夜一样,他们就点煤油灯继续上课。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老城北城墙一带的景象(资料照片);下图为现在山西省右玉县右卫老城北城墙一带的景象(7月22日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据《朔平府志》记载:“每遇大风,昼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禾苗被拔,房屋多催,牲畜亦伤。”来过这里的人都感叹:右玉真穷、真苦、真荒凉!“当年清明前后种扁豆,前面得有一个人挡住大风,否则种子就会被吹走。”伊小秃说。1949年,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行走在右玉的荒山秃岭间,他看到的是“十山九秃头”的荒凉,听到的是老百姓“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的哀叹。一家一家走西口逃荒的情景更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百姓生存,成为摆在这位县委书记面前的第一要务。在一个长满小老杨的偏僻山沟,张荣怀找到了答案:农民说,有了树的保护,粮食收成比别处高几成。“人要想在右玉生存,树就要在右玉扎根!”在结束近4个月全县徒步考察后,张荣怀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会后,他立即带着全县干部,前往右玉苍头河边,挥锹挖坑种下了第一棵小老杨……从1950年春到次年秋天,全县成片造林2.4万多亩,各处栽树5万棵,由此拉开了右玉人60多年坚持不懈植树绿化的序幕,展开了一场豪气壮阔的二十任县委书记绿色接力。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山西省右玉县随处可见半流动沙丘(资料照片);下图为山西省右玉县牛心山周围治理后的荒沙地,如今已经草木繁茂(7月29日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为了植树,他们殚精竭虑,调动起一切力量——1953年,第二任县委书记王矩坤面对的是一场罕见春荒,国家给右玉下拨了40万公斤玉米。王矩坤和班子成员商量:村民每种一亩树,发给8.5公斤玉米作为劳动报酬,让“救灾粮”变成“植树粮”。在他号召下,群众一呼百应,家家户户、男女老幼,纷纷上山植树。仅一个春天,右玉全县就造林3万余亩。对于植树,很多人想到的是春秋两季栽植,但在右玉这个干旱寒冷之地,却能“三季植树”。这正是第十一任县委书记常禄在1977年的发明。植树需要大量车马人力驮、挑、拉水爬坡上岭,在有些沙地,一担水浇下去,瞬间就不见了踪影。他想到:如果能在七八月份的雨季造林,不仅省时省力,还有可能提高成活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荒坡植树(翻拍照片)。经过试栽,一举成功。改为三季植树后,右玉植树造林进度大大加快,仅1977年就完成大片造林18.8万亩,零星植树97.8万棵,这是右玉造林史上力度最大、进度最快的一年。第十四任县委书记师发,在省里主动立下绿化军令状,如不能率先在山西实现绿化达标,愿就地免职。他这样动员干部:“我先自降一级,大家如完不成任务,也要降职。”为了植树,他们忘我投入,一张蓝图干到底——“飞鸽牌”干部要干“永久牌”的事,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就是“永久牌”的事,这成为历任县委书记的座右铭。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植树(翻拍照片)。位于煤都山西的右玉,探明的煤炭储量高达34亿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很多兄弟县市大干快上搞煤炭开发。第十二任右玉县委书记袁浩基却没有盲目跟风,他疾呼:“绿色不进,风沙就进。耽误植树就是罪人!”多年来右玉财政收入在山西排倒数,县里干部去省、市开会都得靠后坐。“当时全县财政收入才1500万元,没压力是假的,坐在后排也难受。”2001年开始担任代县长、之后又担任县委书记的赵向东说,“看到右玉还没完全绿起来,风沙仍然很大,就觉得要种树,继续干!”73岁的右玉县原政协主席王德功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家日本企业和当地合建压板厂,右玉有了历史上第一家合资企业。但这个企业像吃木材的怪兽,全年收的原料仅够它吃半个月。为防止乱砍滥伐,县里痛下决心,将这个压板厂关门。“在右玉,植树是第一位的事,谁也不能挡!”他说。71岁的护林员黄金富在山西省右玉县松涛园生态园区巡山,多年来的荒山植树造林把这里打造得郁郁葱葱(7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换干劲。”在这场传承接力中,右玉出了一个个爱树如子、惜树如命的“树书记”“林书记”——第十三任县委书记姚焕斗,在右玉工作12年,1991年即将调到另一个县。临上车前,他又返回办公室,拿上那把已被磨短了一寸的铁锹,摘上几片右玉的树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第十七任县委书记赵向东,离任时最后一件事是参加干部义务植树;在植树现场与第十八任县委书记陈小洪进行工作交接,谈的是下一步怎么干……“终见‘善无’变善有,已将沙州换绿州。年年立业是公仆,久久为功尚风流。”正如这首诗中所写:右玉,历史上曾叫“善无”,现在变成了“善有”,这得益于右玉县委书记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持之以恒的绿色接力,更得益于他们“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政绩导向。拥有近百公里古长城的右玉边塞,又拥有了一道锁定风沙的绿色长城——山西省右玉县小五台高地上的古长城(日摄)。(辛泰摄)经过近70年不懈努力,右玉林木覆盖率从不到0.3%扩大到现在的54%,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硬是将一个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树种从过去的区区几种变成30多种,药用植物达到45种,野生动物50多种。如今的右玉,已拥有150万亩绿化面积,相当于近一个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估算有1亿棵树,按照一米一棵的距离测算,排起来相当于10万公里,可绕赤道两圈半。绿色带来了良好生态,区域小气候已经形成:平均风速降低29.2%,年平均降水量较周边地区多三四十毫米。从近5年的统计数据看,全县年均气温已从解放初的3.6摄氏度上升至5.2摄氏度,无霜期从不足100天增长到123天。这是7月22日航拍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自2005年以来的12年时间里,右玉再没有出现沙尘暴天气。伊小秃老人过去担心的“大黄风”已几乎绝迹。由于林草植被增加,地表径流和河水含沙量较以前减少60%。苍头河,是右玉最大的一条河。它不像其他河那样东流或南奔,而是倔强地掉头北上。“河水能倒流,荒漠变绿洲”——这就是右玉人的精神气概。车辆行驶在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生态走廊(7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苍头河畔,当年张荣怀带头种下第一棵树的地方早已郁郁葱葱,成为风光旖旎的湿地公园。他种下的那棵小老杨已有一搂多粗、高二十多米,如卫士般守护着塞上绿洲。2干群团结如一人,咬定青山根连根绿进一尺,沙退一寸,右玉人就是有股“莜面愣子”劲,朴实坚韧,百折不挠。行走在右玉的绿色森林,望着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树木,我们总是禁不住问当地干部群众,这些树是你们一棵棵栽出来的吗?我们无法想象他们当年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这是山西省右玉县小南山森林公园一角(日摄)。(辛泰摄)在右玉种树,太难,太苦!当地人有言:“在右玉,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哩!”这里土地贫瘠,树木成活率低,栽上死了,死了再栽,一块地要反复栽上好几年。由于气候寒冷,春季土地解冻晚,树坑要提前在秋季挖好。右玉人就靠一把铁锨两只手,挖了一个坑又一个坑,栽出了150万亩的绿色面积。站在右玉老县城城墙上放眼望去,天似穹庐,绿色缭绕,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谁能想到,正是我们站立的这个地方,在60多年前,险些被风沙吞噬。“黄沙洼呵黄沙洼,吞了山丘吞人马。”右玉老县城东北向这道长40里、宽8里的黄沙梁以每年数米的速度向老县城移动,西北面三丈六尺高的城墙几被沙土掩埋,变成了一面斜坡。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的景象(资料照片);下图为现在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一带的景象(7月22日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向黄沙洼开战!”1956年的誓师大会上,29岁的县委书记马禄元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干部群众、男女老少一起上,人们挑起水桶,扛着树苗,拿着铁锹,向黄沙洼进发。没钱买树苗,他们就裁剪杨树枝插种;植树累了,便席地而坐,喝着凉水吃莜面……然而,几千人栽了两年的树,却被一场持续多日的大风刮死,没剩几根苗。“干!继续干!!”马禄元红着眼睛吼道。几年中,他们连续展开二战、三战黄沙洼,到了1964年,黄沙洼实现人工造林15435亩。如今,那个吞天吃人的“大狼嘴”变成了绿山岗。紧接着,铁山堡、老虎坪、杀场洼、盘石岭、滚石沟……一个个听上去充满肃杀荒凉之气的地方,一一被右玉人用绿色征服。右玉人这股不服输的“莜面愣子”劲儿到底从哪里来?或许是他们身上流淌的戍边后人的血液,或许是漫漫西口古道磨砺出的不屈与抗争……但右玉百姓说,干部在前面带头,群众再苦也会跟上。过去在右玉,每个机关单位办公室门后都放把铁锹。到了植树期,干部职工就自带干粮,自买树苗上阵了。几十年来,仅机关干部就义务造林30多万亩。直到现在,右玉干部每年还要捐义务植树款。有人算过一笔账:右玉5000名干部,按照20多年前的标准,每人每天15元人工费,一年干20天,一年仅人工投入就省150多万元。小南山公园,右玉机关干部造林基地,历时数十年种树,这里林木面积已达2万亩。这片林,也被百姓叫做干部林、作风林。在持续近70年的绿化长征中,人们总能看到干部身先士卒的身影,有人甚至付出生命。95岁的伊小秃只要伸出手,所有人都会被震撼。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干枯如树枝,十个手指关节因拿镐头刨土被震得粗大变形,难以屈伸。伊小秃的手指关节由于长期用镐头刨土被震得粗大变形(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当年担任北辛窑村支书的伊小秃带着村民硬是种起了4000多亩树,建成了三道防风林。树绿了,风清了,家门口那一排排的杨树已有二三十米高了。“村里都栽满了,没地了。”见到树就笑得合不拢嘴的伊小秃对我们说。在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北辛窑村,伊小秃(右)和老伴王二凤聊天(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县农业局局长王旭东,为了治理滨河公园,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毅然抵押自家房产,贷款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困难面前怎么办?不干,就是稀泥软蛋,干了,就是英雄好汉!”王旭东这样劝家里人。张一,杨千河乡党委副书记,群众心中“同吃同住农家院,山药丝丝蒸莜面,走时留下吃住钱”的好干部。日凌晨三点,张一和乡亲们开车从忻州拉树苗往回赶。他下车检查时,被迎面开来的车撞倒,不幸离世。追悼会那天,全乡3000多名群众涕泪成行,十里相送。威远堡村党支部书记毛永宽,每次带村民植树前,总先自己干,不顾头疼发烧、身体劳累坚持挖坑植树,一次昏倒后再也没醒来。送葬时,媳妇糊了个纸铁锹要放进棺材,村民哗啦啦跪下一片,哭着说:“还带啥铁锹啊?不能让他再累了!”毛永宽媳妇却说:“他一辈子就惦记铁锹。”……近70载耕耘,植绿半壁江山,更植绿了右玉百姓心田,植出了干部群众鱼水情,植出了风清气正好生态。“政策归心,人民奋战;党员带头,干部当先”“艰苦奋斗,有子规之诚;无私奉献,比精卫之坚……”《右玉绿化赋》写出了这片土地绿色奇迹的秘诀。从小看着当村干部的父亲带领乡亲们上山植树,一种绿色情结植根李云生心中。最难的时候,也是右玉干部的支持才激励他走了下去。2002年,马头山村的李云生拿着承包驾校挣的几十万元,包下了1万多亩荒山,但“走进去才发现是个无底洞”。在山西省右玉县李达窑乡马头山,李云生在查看松树的生长情况(7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为了种树,他陆续从银行和亲戚朋友处借了近百万元。有几年春节,结完工人工钱、还完债,他身无分文,只能和妻子躲到山里吃干粮。难走的,还有路。李云生找到县交通局,拿出1万元,希望局长帮着走动修路。交通局长王建了解情况后,坚决地说:“给我钱,就不帮你办,把钱拿回去,我尽力帮你!”没多久,交通局为此打的报告被批准了,路要修了!李云生流泪了:“右玉真是有一批好干部!”这些年,李云生陆续投入400多万元,植绿1.2万亩荒山。他相信,苦日子快过去了。“现在年收入有10多万元,两年后1000亩杏树就挂果了,收入会可观。”眼前的李云生,气色红润、嗓音洪亮,完全看不出已是62岁的老人。他就像山坡上挺拔的樟子松,青春不老,乐观顽强。万绿丛中,余晓兰是那一点红。在山西省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余晓兰在查看苹果的生长情况(7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她是青山绿水中滋养长大的女子。1989年,23岁的云南姑娘余晓兰跟着退伍的丈夫来到右玉县南崔家窑村时吃了一惊。“我的家乡山清水秀,这里却是光秃秃的。”她觉得自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没想到还有这么偏僻荒凉的地方。”她也想过要回去,但“他喝汤,给我吃面”,丈夫的好让她走不了。“我喜欢绿色,做梦都想把家乡的绿色带到这里来。”1992年,余晓兰和丈夫承包了村里4000多亩荒山。没有水,就到山下挑。一个不到1.6米的女子,每天要在山路上担水五十来次。为省钱,她吃了10年土豆稀饭。有一次,她心跳变慢,躺下后站不起来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造成了严重的低血糖。远在云南的父亲、姐姐多次让她回去,她不走。“你看,这些树都是我种的,又长高了;这些小红果一串一串,红红的,可好看了。”说起钟爱的树,51岁的余晓兰陶醉地眯起眼睛,神情还像当初那个云南少女。事实上,与李云生一样,余晓兰的坚持,也源自当地干部的关爱。2001年,余晓兰担水上山摔倒,扭坏了腰椎,回云南治疗。知道这一情况后,右玉县委、县政府寄去了慰问金,县领导赵向东给她打电话问候病情。“接到电话,我的眼泪就控制不住了。我一个外地人,他们却把我当亲人。”余晓兰说,“咋也不能让支持我的人失望!”就是这样,右玉干部为群众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所感动,群众被干部的艰苦奋斗、关怀呵护所鼓舞。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道路,如柠条般铺满右玉大地。民营造林大户王占峰就有着柠条一样的脾气。为了种树,他在石炮沟搭了个窝棚,一住就是18年,被称为“野人”。在山西省右玉县牛心乡石炮沟,王占峰准备去苗圃给树苗松土除草(7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有一年发山洪差点要了他的命,后来是拽住一根树枝才没被冲走。“是树救了我的命!”他种树的脚步更不停歇了。树离不开人,人离不了树,他们的生命早已融为一体。人们说,在右玉,一棵树就有一个故事,一片林就是一部传奇。有英雄早逝、有鱼水情深、有逐梦不止……近70年来,右玉干部群众携手写就了这部史诗般巨作,右玉的人和事也被编成话剧、道情戏等广为传颂。3为民初心不改,奋斗未有穷期林涛翻卷,繁花遍野。右玉人再次跃上马背,策马奔腾。初秋时节,右玉古朴悠然、壮美如画。在矗立了数百年的威远堡上,三五个外地画家正在挥毫写生。右玉风景在油画界富有盛名。2016年,中国油画院在右玉开设了国内唯一的写生基地。右玉也开始建起玉林书画院和“右玉艺术粮仓”,吸引八方艺术人士。“虽然很多人知道右玉造林事迹突出,却不知道右玉这么有魅力。去年中央美院有四百名学生想来写生,但写生基地没接待能力。”右玉县文联主席郭虎遗憾地说,右玉还是“地偏无人知”,发展底子薄。如今,右玉绿了,也美了,新的困惑却接踵而来:至今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依然面临着县穷民贫等挑战。“经济总量小、实力弱、欠发达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右玉县长王志坚坦诚告诉记者。杀虎口,雄关巍峨;西口古道,青石痕深。在两千年的浩荡历史进程中,这里曾金戈铁马,也曾商贾熙攘。如今,右玉又迎来“由绿到富”的新挑战。这是一张时不我待的考卷——2016年,右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2.89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8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尚显薄弱。这更是一张满载期盼的考卷——树种满了,前些年农民大量发展的8万亩苗木价跌滞销,存在着“去库存”难题;多年培育的肉羊养殖业,饱受市场波动困扰,养殖农户信心受挫;一些民营造林大户急于寻找“绿里淘金”的门路。绿起来之后的路怎么走?一道饱含时代特征的命题,期待右玉人回答。民之所盼,施政所向。翻开右玉的历史,我们发现,如何让群众致富一直是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牵挂。立足于特殊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右玉县就成立了燕麦、胡麻等农作物研究机构,力争提升全县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八十年代,县里制订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促进农副、尽快致富”的16字方针,并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县级沙棘研究所。到了九十年代,县里大力发展工业企业,以增加财政收入。进入新世纪后,右玉县已建成“塞上绿洲”,更加意识到“由绿到富”的重要。近70载绿色耕耘,右玉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政治情怀,更是“右玉精神”的核心要义。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右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如此迫切。新时期的右玉如何坚持、弘扬和发展“右玉精神”,秉持为民初心,继续带领群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万众期盼。记者刚到右玉采访时,县长王志坚不在县里。他在山西朔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下,奔赴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学习——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这里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这次调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丰富内涵,也意识到我们绿色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王志坚归来后深有体会地说,要通过努力,让绿色产业、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2016年初,以第二十任县委书记吴秀玲为班长的新一届右玉县委,从前任手中接过绿色接力棒。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指引下,右玉全县人民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在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提档升级的同时,不断追求“彩化”“财化”——这是航拍的山西省右玉县牛心山(7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盛夏时节,右玉最高峰牛心山上仍是一派忙碌施工景象。沿着初步完工的木栈道,登上半山腰观景台,周围丘陵土坡上的1.2万亩油菜花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类似这样以观赏为主的油菜花基地,右玉县今年种植了6万亩。在右玉县高速路和主干道两侧,除了传统的松树,还种上了连翘、丁香、玫瑰等彩色植物。这是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的油菜花(7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在绿色已近饱和的右玉,不再是一味地简单种树,而是要将绿化延伸到“彩色观赏化”,从“彩化”变“财化”,让植物成为吸引游客、强县富民的“美丽”资本。2016年6月底,当地干部到东北考察林下经济,但跑了十几个地方,却没有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产业。经过充分调研和专家建议,发挥土壤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右玉选择了中药材种植,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效益。当年,全县种植板蓝根、党参、黄芩、黄芪等中药材4.7万亩,县里联系两家大型药企进行保底价收购,并拿出四五千万元补贴。“这既是彩化种植的一种模式,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经实地测收,每亩板蓝根纯收入能达到1000元以上,每亩党参年均纯收益2500元,远高于种植杂粮的收益。”王志坚说。右玉还决定引进500亩适宜在寒冷地区种植的寒富苹果、5000亩俄罗斯大果沙棘、1500亩大接杏、1500亩枸杞等经济树种进行试种。变生态资本为经济资本,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全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在山西省右玉县玉龙马园,观众们在欣赏2017年玉龙国际赛马公开赛(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四周绿树环绕、标准速度赛道……10余匹载着骑手的骏马在奔驰,看台上数千名观众呐喊加油。今年6月24日至9月底,每逢周六,右玉玉龙马园都会举行国际赛马公开赛。右玉赛马已在业内知名,并成为2岁马速度比赛的标准赛事,每到周末就有数千名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右玉玉龙投资集团董事长张月胜说,右玉生态环境与赛马相得益彰,是比赛的良地,吸引着新加坡、德国等马业发达国家的关注目光。在山西省右玉县玉龙马园马匹亮相区,工作人员向观众展示马匹(7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经过近十年发展,右玉县正朝着打造中国赛马界知名的繁育中心、训练中心、交易中心和赛事中心努力。张月胜说,他们集团将大力发展马业,5年内赛马收入在集团内部将超过传统的能源板块。“今年已有500匹马,今后将增加到2000匹。”绿色是右玉立县之本,这里是夏季避暑胜地,夏季气温约在20摄氏度。在前些年基础上,新一届右玉县委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全县努力的方向。2016年2月,右玉入选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山西省政府今年又决定在右玉设立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目前,杀虎口-右卫文化创意园、环县城生态产业园、苍头河湿地体验带等三大功能区正在加紧布局。这是7月21日拍摄的山西省右玉县右卫古城北门。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数据显示,去年右玉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69.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2亿元。在今年7月底举行的招商引资会上,右玉签约50多亿元,其中约10亿元的项目将深度发掘地热资源,打造高寒温泉度假胜地。预计到2025年,全县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6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文化产业也将做大做强。右玉正在和中央美术学院洽谈设立学院分院,打响油画写生基地这一品牌。同时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全国各地更多画家、摄影家可以在此创作、休息、布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筑牢脱贫攻坚之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一场小雨过后,正是新一茬小米葱的收割良机。右玉威远镇刘家窑村的1000亩小米葱地上,三四十名农民正在埋头挥镰。在山西省右玉县右玉图远实业有限公司的刘家窑村千亩小米葱种植基地,村民在收获小米葱(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右玉图远实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打造了3500亩小米葱种植基地。董事长刘军说,农户每亩每年纯收益有五六千元。基地带动农户3000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贫困户。特色农业产业是右玉之长,也是脱贫之基。去年以来,全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培育中药材、沙棘等产业,提升优质土豆、燕麦等传统种植业水平,并对每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5000元,发展肉羊、驴、肉牛等畜牧养殖业,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民稳定增收。图为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种植的沙棘(日摄)。(辛泰摄)“百姓日子更加红火,脱贫攻坚一定能实现!”右玉县扶贫办主任张立平说。“莜麦花开绿油油,胡麻花开蓝莹莹,荞麦花开粉嘟嘟,油菜花开黄澄澄,沙棘圣果红丢丢……”跨越了绿色这一底色的右玉,如今正变得愈发生动多彩。时序轮转,又一个清晨来临,朝阳在右玉县城南端的小南山公园洒下一片金辉。道路两旁的沙棘、柠条仍在执拗地向沙土深处延伸根茎。60多年前种植的小老杨依然茂盛,周边已种满了樟子松、油松,新一轮的“绿水青山”正在接续——山西省右玉县小五台风力发电场一架架风车正源源不断输出“绿色电能”(7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清风拂来,林涛阵阵,仿佛是对“右玉精神”无言的宣示:执政为民,这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怀;绿色发展,这是努力实现生态文明的创新理念;迎难而上,这是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胸襟气概;艰苦奋斗,这是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本色体现;久久为功,这是不计名利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利在长远,这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价值追求。右玉精神,就是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公园山顶,由人字形树根托起、象征春夏秋冬的四棵大树雕塑组成的南山绿化丰碑,在朝霞中愈显巍峨。丰碑基座正面、西面、北面依次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右玉绿化100多位功臣名字和描述右玉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事迹的《右玉绿化赋》。基座东面,留出空白——右玉人说,这里期待后来者把绿色发展事业书写得更加精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蕙质兰心的少女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共同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奇迹电影在线观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