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一切如梦幻泡影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个世界,《金刚经》上的比喻是比喻得非常好,非常精确,一点都不假,「梦幻泡影」。《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的是这样的,「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 阿弥陀佛 &
近期心愿阿弥陀佛 博客等级
最后登录加载中...
this.p={b:2,ua:50, ub:'http://img.bimg.126.net/photo/oTmmhKDpXeEBm1hOIO7V6g==/719120.jpg',us:'他', friendstatus:'none',followstatus:'unFollow',hmcon:'1',aShowT:'1',guideId:6};
积分 ${data.totalScore} 分,距离下一等级还有 ${data.nextGradeNeedScore}分
心情随笔列表加载中...
this.p={b:2,n:5,r:'http://txgdyjc./blog/#m=1&c=',mset:'000',mcon:'',srk:-100};
{if defined('fl')&&fl.length>0} {list fl as x}
${x.content|xescape:x.id,x.moveFrom} ${x.publishTime|xtime}
{if x.moveFrom&&x.moveFrom=='wap'} && {/if} {if x.moveFrom&&x.moveFrom=='mobile'} && {/if}
{/list} {else} 暂无心情随笔记录! {/if}
我曾说过坏女人引你下地狱,堕落就此开始;好女人领你上天堂,光明就在你眼前。善恶就在一念间,一个人无法去改变别人,只有把持好自己。
“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弘一大师给自己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他就是根据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法师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当然他自是谦称,他在诸多领域都堪称是顶尖级的人物,如此平实谦虚确令人敬仰,如果把这两句诗用在我这个庸人身上就不是谦虚之意,而是最为恰当不过。
& & 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 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两心相伴,陶陶其乐。当我们身陷困境或处于危险,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同好一书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彼此间习性也有相近,恰如二人同好一友,彼此间也可引以为友。古时有句名谚:“爱我及犬”,若谓为“爱我及书”,则更不失为一智语。人们交往若以书为纽带,则情谊更为真挚高尚。对同一作家之钟爱,使人们的所思所感,欣赏与同情,都能交相融会,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家,也能相知相通。 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倾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 &一本好书常可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对大多数学人而言,他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因此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忍释,成为我们相随之伴侣与慰藉。菲力浦?西德尼爵士言:“与高尚思想相伴者永不孤独。”当诱惑袭来,高尚纯美的思想便会像仁慈的天使,翩然降临,一扫杂念,守护心灵。高尚行为的愿望随之产生。良言善语常会激发出畅举嘉行。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
?&&&& 一个缺乏诚实正直心灵的人,是不值得尊敬的。?&&&& 忠诚是一切人性的优点?&&&& 我们选择人,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品格,而不是根据他的知识,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心,而不是根据他的智力,更多的是根据他的自制力、耐力和纪律而不是根据他的天才。?&&&& 他——天赋极多,而且有着非凡的品格力量。然而,他有一个缺点,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缺陷——他脾气暴躁。他的天才般的才华成了急躁性格的牺牲品。?&&&& 品格的形成是需要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节制。?&&&& 人的品格就是良心。他把自己的良心置于他的工作、言语和行动之中。?&&&& 一个国家的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取决于于他的人民的品格。?&&&& 那些管教孩子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比那些管教政府的人产生的影响还要深远。?&&&& 男人是人类的头脑,女人是人类的心灵;男人是人类的理性,女人是人类的感情;那人是力量的象征,女人是文雅、华美和快乐的象征;男人能充实人的头脑,女人却能占有人的心灵;男人只能是我们相信东西,女人却能使我们去热爱。
其实男女之间的友谊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感情,是介乎於爱情和友情之间的一种情感。 这种感情她本身不是爱人,不是情人,但又超出一般朋友,这种感情是不言爱,更不言性。 但会令你心动,却又不会动情;让你温暖,但不会有激情,纯净中有甜美,平淡中有绵长。 有一句话比喻是最贴切的,那就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去欣赏对方。这种感情在于心的了解,精神的交融,两人的心贴的很近,身体却离的“很远”,这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柏拉图”,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做出。只有理智人才能得到。两个人在一起时,有着精神上的默契,有着心灵的统一,他们可以谈爱情,谈婚姻,谈未来,可以无所顾及地谈人生所有的问题,心有灵犀,心意相通,相知相惜。互相扶持,互相敬重。感觉像情人,却无情人间的那种腻味;感觉像兄妹,却没有兄妹间的那份庄重,随意但庄重,亲密但理性,相知而无私,那种感觉是美妙的,那种味道是让人难喻的。拥有这种感情的两个人,不会当自己是异性,他们可以紧紧的握手,也可能会结结实实的拥抱,但那与性无关,是友爱是欣赏,是思无邪,而绝不是欲望,不是占有。他们会一起欣赏尼采,会一起探讨拜伦,但绝不是互送一朵小花。他们可以一起去郊游,可以一起去喝酒,
每个女人,骨子里都有这样一个情结:想拥有一个蓝颜知己。他不是夫、不是情人,而是居住在你精神领域的那个人,他不一定英俊,也不一定要比你年长,但他一定成熟、睿智、善解人意……& 他没有丈夫的霸道和忽视,没有情人的贪恋和痛苦。他有男子汉的宽怀气度,也有男子汉的柔肠侠骨。你和他探讨人生、社会,你和他畅谈理想、心情;你和他不需要面对面相濡以沫,你和他电话里常常笑语连声。你总是没完没了地倾诉,他无论什么时候总是默默地倾听你的心声。&他是除了你的另一半之外最了解你的那个人,甚至有的时候有些话你不会跟你的另一半说但是你会去跟他分享你的心情故事,有些跟别人不能说的事情你却能跟他说,有了这样一个蓝颜知己也就等于你多了一个心理医生,多了一本心灵日记。他像个垃圾桶,装得下你所有的坏心绪;他像个空调机,送了热风送冷风。&他是在你烦恼的时候,你最忠实的听众,你最真实的朋友.他不会因为你的喋喋不休而远离你,不会因为你的胡搅蛮缠鄙弃你.他会告诉你事情的最好解决办法,然后陪着你一起走出你阴晦的天空.而在你快乐的时候,他会淡出你的视野,静静的快乐着你的快乐!他是你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人活这一辈子,总会碰到几个特别的人,这类人可能只是你纯粹的精神寄托,但他不能被单纯的划归为朋友,因为你对他倾注的关爱超出了一般朋友的界限和理念,可你和他又不曾有过将之升华为爱的那种想法和具体行为,你们之间纯净得甚至连手都不曾握过。&你和他之间的那种情感,那种超乎于寻常的友情、又不能简单的归类到爱情的
this.p={b:2,s:10,a:true};
{if !defined('ml')||!ml.length} 专辑 ${an|escape} 没有音乐! {else} {list ml as x}{/list} {/if}
{if !defined('ll')||!ll.length} 网易博客音乐盒 {else} {list ll as x}${x.v|default:'&'}{/list} {/if}
{if !defined('al')||!al.length} 没有专辑! {else} {list al as x}{/list} {/if}
网易新闻资讯
this.p={b:2,c:'0|0,1,2,3,4,5;1|10,11,12,13,14,15;2|20,21,22,23,24,25;3|30,31,32,33,34,35;4|40,41,42,43,44,45;5|50;6|60,61,62,63,64;7|70,71,72,73,74;8|80,81,82,83,84,85;9|90,91,92,93,94,95,96;11|110;'};
{if !defined('nl')} 新闻资讯加载失败! {elseif !nl.length} 目前没有新闻! {else} {list nl as x} · {/list} {/if}
{list nl as x} {if index == x_index}
{/if} {/list}
模块内容加载中...
this.p={b:2,c:'57006',r:'http://b.bst.126.net/common/weather/'};
{if defined('w')} ${w.province}{if w.province!=w.cityName},${w.cityName}{/if}
{var ne = w.weatherFromCode!=w.weatherToCode}
{if ne}{/if}
今:${w.temperatureLow}℃~${w.temperatureHigh}℃
{var ne = w.weatherFromCode48!=w.weatherToCode48}
{if ne}{/if}
明:${w.temperatureLow48}℃~${w.temperatureHigh48}℃
{else} 天气服务器当前不可用! {/if}
数据列表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this.p={b:2,cv:'http://b.bst.126.net/newpage/images/album/cover75.gif'};
{if ps<0} {if ps==-1}博主相册被封禁,您无法查看!{else}博主尚未激活相册,您暂时无法查看!{/if} {elseif !ha} 目前没有相片! {elseif al.length<=0}
暂时无法加载相册数据,请稍后再试!
停止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册列表
{if defined('al')&&al.length>0} {list al as x}
${x.name|escape} ${x.count|default:0}张相片 ${x.t|format:'MM-dd HH:mm'}
{/list} {/if}
& & & & &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list} {/list}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if}  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水和波浪。当水面平静如镜,这个时候的水是“无为法”。当起了风,水面有了波浪,这个时候的水是“有为法”。  一真法界,佛法里也叫“真如”、“涅磐”、“法身”、“本来面目”,就是那平静的水面,就是“无为法”,这个时候没了任何的波动现象。没有了光波,没有了声波,没有“色受想行识”一切波动,整个世界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的一片空寂,但这片空寂里却能生出万物,“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当“无明”的“风”吹过来,水面出现了波,也就出现了形状,这就是“有为法”,你所有能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一真法界产生的波动,所以凡是有相的,皆是有为法,我们娑婆世界是有为法,极乐世界也是有为法。  只要是“有为法”,就是不稳定的,因为不可能让水面的波稳定下来,水面最终要归于平静,平静是永恒的,波动是暂时的。  所以《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所比喻的东西,“梦”、“水泡”、“电”、“露”都是不稳定的代名词。需要细心品位。
楼主发言:10次 发图:0张 | 更多
  多讲讲  
  @flyandcry  如何从有为到无为?
  正是……  
  @youzisama 3楼
18:31  @flyandcry  如何从有为到无为?  ------------------------------  从我的理解,真正的无为法,就是“无余涅磐”,只有圆满成就的佛陀才能进入“无余涅磐”的境界了。  我们也是佛,不过是因地佛。还需要积累智慧和福报,成为真正的果地佛,就能体会“无余涅磐”。
  有为无为,何物在为?从何而有,从何而无?关键之处,不可思,不可想,求之不得。
  ……  
  佛陀在《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佛陀所引用的东西——“梦”、“水泡”、“电”、“露”都是不稳定、稍纵即逝的东西。佛陀这句想说的是“任何有相的东西也都是一样的——不稳定、稍纵即逝。”  为什么佛陀要这样说?需要慢慢分析。  前面提到凡有相之物,皆是“有为法”,“有为法”都存在着“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而人的肉身有“生、老、病、死”,就是因为人的肉身有相,属于“有为法”。  但人的法身(也叫佛性、自性、真如、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是无相的,属于“无为法”,亘古长存,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垢不净。所以禅宗六祖慧能在开悟的时候,发出感叹“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  所以我们天天关注的肉身,其意义几乎为0。比如你活80岁,80年的时间段,放在从负无穷到正无穷的我们的法身时间轴上,用数学极限的观点,就是无限趋近于0。  不光是我们的肉身,所有有相的东西,比如说整个太阳系的寿命,尽管很长,但只要他是个常量,他跟我们法身时间轴一比,他也是无限趋近于0。  讲到这,我们才真正明白佛陀为什么说“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有相的东西,放在我们佛性面前,皆短暂如闪电。  所以到底是成天为这个肉身忙活,还是为自己法身修行,人人都应该早做判断,早做抉择。因为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谁不知道下一口气能否接上,“无常迅速”,早点觉悟。  
  @flyandcry  为何因戒而生定呢?
  为了色身,去吃生命,作为药石,可行不,杀分九等,宁杀千头蚁不杀一头蝇,可不可以吃鱼虾不吃其他陆地动物,一直素食,要禁欲,减少工作量才能只能维持色身,现在没有那种条件环境了,是不是要偶尔吃小动物啊,
  南无阿弥陀佛
  醉酒乘客飞机上当众脱裤方便 谩骂劝告者  综合新闻       奇葩醉酒乘客在飞机上当众脱裤方便  25日,芒果航空公司从伊丽莎白港到约翰内斯堡的航班上发生一件不雅之事。一位醉酒乘客在飞机起飞之时要求上卫生间,但是众所周知,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是不能使用卫生间的,乘务人员告诉这位乘客需要等待一会,要求其回到座位上系好安全带。醉酒乘客不仅不停劝告,反而谩骂乘务人员,当众脱下裤子到飞机的厨房方便。  事后乘务人员和机长强行将醉酒乘客带回座位,飞机在坦博国际机场着陆后被要求收拾他方便后的烂摊子,事后这位乘客被警方强行拘留。  乘客萨曼莎 Meyer 告诉《先驱报》,这位醉酒乘客的不雅行为和所造成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位乘客梅尔女士说:“我的男朋友也急着上卫生间,但是他还是耐心等待,在正确的时间去方便。”航空公司发言人凯瑟表示,航空公司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行为,这不仅仅是不雅行为,而且在起飞时在机舱四处走动对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将会危害到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
  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最简单的比喻就是水和波浪。当水面平静如镜,这个时候的水是“无为法”。当起了风,水面有了波浪,这个时候的水是“有为法”。  说的好,通俗易懂
  嗯  
  实乃大道也!谢谢楼主!在释迦摩尼佛的时代,他没法和人们解释清楚,只好用有为法和无为法来指代,而放在现代就好理解多了,世界的产生和变幻就是光波和声波的波动!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金刚经》经典语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首推于&12.12.09
浏览(45978)|回应(0)
图: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八六八年)王价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现存我国木刻本之最早者。扉首有“祇树给孤园”图、亦为今知的我国木刻画之第一幅。妙相庄严,线条有力,实是很成熟的作品,已具宋代版画的规模。在这以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木刻小佛像,百十成群,捺印于佛经之首。像这样整幅的木刻画,还不曾见时代更早的。原本为一九○七年英国斯坦因在敦煌千佛洞所发现。连同许多卷六朝以来写本及许多绢画,均被他劫运到英国去。现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西谛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泡影 蓝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