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掷骰子吗 知乎吗

 您现在的位置:&&>>&&>>&&>>&《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正文
《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
《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
作者/编辑:心得体会
  []掐指算来,量子论创立至今已经超过100年,但它的一些基本却仍然不为普通的大众所熟知,。所以当一本贴近大众的科普读物诞生时,真是激起了层层波浪,而这就是《上帝掷骰子吗》了。它立足于科学的一个分支--量子物理学,像小说般用最轻松最绚丽的语言引人入胜,描述了科学家们在追寻真理的艰辛历程。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是绝佳的科普作品。一个神秘的一直被定位为高深的世界,竟然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全新的世界。如同丽丝的梦境一般,让理论性的前沿科技吸引住大众的眼球,并为之震撼,我想便是这本书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了!当我与物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们也走着同样的航线时,我先是惊喜,进而困惑,最后就是久久不能平服的震撼!我为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而震撼。随着的推移,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了一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小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真理不断修正的提升和升华过程。从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到波尔引用普朗克常数提出波尔模型,到薛定谔根据思考了可以通过常规公式推导的波动公式。一次次推翻过去,提出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理论。那个时候科学家简直就像引爆了大脑,各类奇思异想都是为了解释这个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而疯狂的微观世界。我惊叹于这些人以超出常人的力,与这些超出常人的坚韧。寻求真理是&漫漫其修远兮&,但一路上科学家们&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使人肃然起敬。每一次回味书中的点滴,我似乎都听到在遥远的天国,爱因斯坦和玻尔仍在重复那段经典的对白:爱因斯坦:&玻尔,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玻尔:&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到底上帝掷骰子吗?我想,上帝可能掷也可能不掷,可能今天掷,也可能明天掷。掷还是不掷,这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如果上帝一定要掷,那就是必然性,如果上帝突然想掷了,那就是偶然性了。世间的万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偶然性和必然性不能分开,这是统一的矛盾体。面对眼前的一切,把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起来思考是多么必要啊!比如&我受到&的问题,《》()。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的人呢?这是一个偶然性的问题。但是必然的是:中一定会有挫折,不是在这里,那就一定在生活的某个角落有着更大的挫折。所以,学会换位来思考,学会统一偶然与必然来思考,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上帝掷骰子吗》虽然是一本科普类读物,但我从这本神秘的书里却读出了一些禅味。很多哲学家都会思考世界到底是什么?仅仅以人类可和的方式解释世界,是很局限的,也是很狭隘的。观察一个事物以不同的维度去看,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而爱因斯坦又说:理论决定你能观测到什么。所以有没有一个绝对,真实,客观的世界?也许以前我会说有,因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现在我不会说有或没有,即使有也无法描述,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不知道不代表没有,不知道有时候也代表所有。正因为不知道蕴含着太多的不确定,会使得一切都是奇迹。就好像不确定原理:能量E的误差和时间T的误差大于某个常量,也就是说某一精确时刻,能量是巨大的,&空&也可以产生巨大能量。当我们疑问&这究竟是什么&的时候,其实佛已经解释过了:万物皆空。用爱因斯坦本的话说就是:我们感觉到的世界实际是一种错觉。通过《上帝掷骰子吗》我领略到的不仅是量子物理史话,更是科学技术的史话。我明白到科学是一种态度、观点和。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的可证伪性,可纠错性。回望量子物理史,回望科学技术史,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说是&空&的、不知道的。而正因为不知道才会使得一切都是充满奇迹!借用一句来勉励自己,这也是爱因斯坦常用的德国诗人和运动思想家莱辛的一句格言:&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追求的一步,唯有不断前进才能走得更远!MSN(网)
《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2    〖预览〗
《上下楼梯》一课是实用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讲。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下楼”一词,理解“下楼”的概念,能用“谁在下楼”的句式练习说话,并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下”这个生字。
在执教过程中,我先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生字词,在复习到“一二三”的时候,我利用《一二三的拍手歌》来帮助学生做发声和说长句的练习;在认识“下楼”一词时,我先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逐个认读生词并纠正读音,接着我退出图片形象帮助学生建立文字概念,然后我再由浅入深地分类进行指认词语的巩固练习;在指导学生用“谁在楼下”的句式说句时,我主要用学生生活中下楼的照片,将生活中的场景带入到教学中,用熟悉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蠢蠢欲试的欲望,这样来帮助学生逐个练习说完整的句子;在写字的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先注意观察“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唱读笔顺,再由学生示范,发现学生学写的难点后再由教师示范并突出详细讲解以解决难点,然后再让学生板演逐个指导。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觉得我的教学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明确,整个教学的环节也是流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过渡也很自然。其中,我觉得效果比较好的环节就是在指导学生写字之前,先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并分析“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观察仔细了再练习书写,效果还是不错的。……【】《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3    〖预览〗 《我的同桌是上帝》读书笔记1000字 &原来眼前的一切如此美好,而我们却不知道,也不珍惜。只有等到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想紧紧抓住,却已从指缝间溜走了。&看了《我的同桌是上帝》这篇文章,我第一次这样感慨道。- 尚第是个转校生,被老师安排和冯离离做同桌。尚第人长得帅气,有气质,而且各项都很好。全班女生都很喜欢尚第,唯独冯离离不,他认为尚第只是个养眼的草包。放学了,尚第主动和冯离离交朋友,却被他直接回绝了。上帝用了各种方法,想和冯离离交朋友,却都不成功。傍晚6点了,尚第的时间到了,他必须回到天堂,他告诉冯离离:&我没有开玩笑。我真的是上帝,自从我创造地球和人类之后的数十亿年,我一直在不停地工作。我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可是,人世间总是有那么多的琐事等着我去解决。我烦不胜烦,就向天使议会提出了休假的申请。我的申请天使议会整整讨论了一万年才得以通过。不过,天使们还提了一个条件:我以转校生的身份到人间后,必须在8个小时内得到学校老师为我安排的同桌的友情,如果我成功了,我可以在人间休假一年;如果我办不到,我就必须回到天堂去&&&冯离离这次恍然大悟,想挽回,可是已经来不及了,6点已经过了,她只能看着尚第快步在水面上奔跑了几步,就扇动着巨翅……【】《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4    〖预览〗 《上帝与他造的三个人》读书笔记摘抄 最近,我看了一本哲理书,里面有一个故事令我感悟特别深刻。是《上帝与他造的三个人》的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三个人,让他们去人间体味人生。上帝对他们对未来的想法逐个盘问。第一个人回答:&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第二个人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第三个人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结果,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五十分,给第二个人打了五十分,给第三个人打了一百分。 第一个人来到人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奉献精神。对帮助过的人,他从无所求。慢慢的,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敬仰。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怀念着。 第二个人来到人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无恶不作。生活奢华,一掷千金,妻妾成群。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痛恨着。 第三个人来到人间,没有任何不同寻常的表现。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再记得起他的名字。 于是,上帝重新为第一个人打了一百分,为第二个人打了零分,为第三个人打了五十分。这个分数,才是他的最终分数。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理想与现实不能总是画等号。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客观地评价一个人,不要看他所谓的……【】《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5    〖预览〗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600字 一、你觉得盘古、神农、黄帝、尧、大禹、这几个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点,举例说明。(一定要举例说明,不能少于200字) 盘古、神农、黄帝、尧、大禹的共同点。 盘古、神农、黄帝、尧、大禹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很勇敢,不怕吃苦,为民着想。比如:盘古用巨斧一下就把宇宙劈成了两半儿,让混沌的一团,变成苍天大地;神农为了不让人在乱七八糟的吃东西生病没有药吃,就亲自去山上尝百草,给人们采药吃;黄帝教人们怎么制造兵器,怎么配置草药治病,教人们怎么耕种,老百姓每天都开开心心;尧当上皇帝后团结天下的部族首领,对老百姓很好,因此使各项事业都欣欣向荣,老百姓过的快快乐乐,天天幸福;大禹不怕吃苦,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三次走过家门,也不进去看一眼。他带着老百姓们开辟了九州的道路,疏通了九条大河,整治了九个大泽,开凿打通了九座大山,终于治理了洪水。 我要向盘古、神农、黄帝、尧、大禹他们学习这种勇敢,不怕吃苦,为民着想的精神。 二、你最佩服这几个人物中的谁?佩服他身上的什么?他让你想到谁?是你自己还是你身边的人?还是你读过的故事?(不能少于200字) 我最佩服神农,我最佩服他不怕吃苦,为民着想,为了老百姓不再乱吃东西,少生病,所以他才上山尝遍百草,不惜自己生命,尝遍各种各样的植物。他让我想到……【】《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6    〖预览〗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550字 当我在阅读唐朝部分时,颇有感触。 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发生在李世民、李元吉和李建成三位唐朝皇室后代的身上。因李世民在帮助李渊打天下时功劳卓越,因而李元吉和李建成引起嫉妒心理。想联手灭掉李世民。一次,他俩牵来一匹生性倔强的马,对李世民说:&世民,我这里有一匹绝世好马,你骑骑如何?&李世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他刚骑上去,那马便飞奔起来,而后又故意侧身,企图将李世民摔下去。李世民这才知道这匹马经过了二位兄弟的训练,想置他于死地。他说:&二位兄弟想害我,但天命不可违啊!上天不叫我死!& 后来,兄弟二人请李世民喝酒,李世民认为他俩痛改前非,便叫上随从一同前去。但李世民的酒里被下了毒,李世民口吐鲜血,昏倒在地。幸亏随从御医抢救,这才留得性命。李世民经过众大臣的劝告,决定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在宣武门,李世民亲自带兵与建成、元吉交战。但因寡不敌众,险些丢了性命。大将尉迟敬德策马来援,拈弓搭箭。射死了建成。李世民趁机将元吉的头颅取下。又命尉迟敬德前去博得李渊的信任。尉迟敬德便举着大砍刀守在宫前,李渊询问,其曰:&因建成、元吉多次想害秦王,如今其已被杀掉了。秦王特教我来保护陛下。&李渊大惊,但因为除世民外实在……【】《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7    〖预览〗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450字 我读完《上下五千年》之后,我觉得诸葛亮和项羽最值得我们学习。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预知天气, 神机妙算, 诡计多端,让人防不胜防,他还对主公很忠诚,忠心,安排事情很有道理,他能想到火烧赤壁,他能想到草船借箭, 还能把曹操的两员大将杀害。我最喜欢火上赤壁,虽然胜利了但是让周瑜受了不上苦头,还三气周瑜把周瑜气死了,他会在帮助敌人的时候帮助自己。 草船借卷是最可以体现诸葛亮聪明的事件,诸葛亮先答应周瑜可以借来10万之剑?,但是周瑜不让他离开大营,诸葛亮就让两个人先出去然后诸葛亮趁机驾船到了曹操的大营,诸葛亮预计肯定有无结果真的有雾,诸葛亮就用草船接来了10多万只剑?,诸葛亮真聪明。 再说一下项羽,项羽自己像闯荡天下,虽然前面百战百胜,但是最后,还是败在了韩信手下,我觉得这是因为项羽非常孤独,没有人陪他,最后孤独他的自杀了,如果项羽有一个很好的军师,项羽一定可以统一天下的,虽然他没有统一天下但他没有回家而是与汉军拼死一搏,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就是我对《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你们的呢?……【】《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8    〖预览〗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400字 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现在我来谈谈《唇亡齿寒》这个故事。 晋国想攻打虢国,但是,中间还有虞国。虞国的国君是个爱贪小便宜、见钱眼开的人。晋国派使者送上了一匹千里马和一对名贵的玉壁,虞君见了这些,高兴的答应了。但大夫宫之奇赶紧劝他不要给晋国让路,但虞君一意孤行,根本不听从宫之奇的话。晋国打败虢国之后,顺便也把虞国打败了,拿回了千里马和玉壁。 读完这个故事,我非常为虞君感到惋惜,本来自己好好的,却答应了晋国使者的话,就使国家灭亡了。虞国和虢国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这两个国家互相帮助,还不至于灭亡。但虢国灭亡之后,虞国一个小国还能对付得了晋国吗?所有的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如果一个事物没了,那么另一个事物也将不会再存在。所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到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再想想《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多多听从好人的意见,不一意孤行。……【】
  〔《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
  《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相关:
  〖〗链接地址:
  心得体会提供的《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上帝掷骰子吗》读书心得相关范文上帝掷骰子吗?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94065人加入此小组
求被科普。科普就是给一些想知道自然界真相,却没有时间精力的屌丝或没有智力的笨蛋给出一个清晰真相,然后简单说明真相背后的规律不是吗?为什么那么多科普贴光唧唧歪歪,不说明真相或说明不知道真相呢?这个问题学术一点就是“现有理论能严格对决定论证实或证伪吗?”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不是哲学问题。这是一个一般疑问句,请用“掷”,“不掷”或“不知道”回答。别绕开这个问题说一大堆理论,加上爱因斯坦和波尔的一堆比喻。最后不肯给结论或连”目前没有结论“都不说。
+ 加入我的果篮
不掷骰子的话怎么会有波粒二象性( ̄- ̄我是来开玩笑的,莫介意
引用 的话:不掷骰子的话怎么会有波粒二象性( ̄- ̄我是来开玩笑的,莫介意不介意啦。就是介意那些科普著作和科普贴怎么那么像万恶的《走近科学》
引用 的话:不介意啦。就是介意那些科普著作和科普贴怎么那么像万恶的《走近科学》
,,,,,,,╮(╯▽╰)╭我呢不懂引用 的话:不介意啦。就是介意那些科普著作和科普贴怎么那么像万恶的《走近科学》
我开个玩笑:骰子明明是中国人发明的,干上帝什么事。。。
一个形而上学的东西证实证伪个鬼……顺便……如果楼主说这是个科学问题不是个哲学问题的话……我觉得楼主反而需要拿出点证据来……
上帝怎么会玩这么脑残的游戏?不掷
上帝当然不用啊,他老人家早上起来吃豆腐脑一定是咸的!咸党万载!万载!万万载!不过为什么拉面神要去吃豆腐脑?来自
掷,掷的时候还大吼一声:押大押小!
上帝存在吗?
引用 的话:一个形而上学的东西证实证伪个鬼……顺便……如果楼主说这是个科学问题不是个哲学问题的话……我觉得楼主反而需要拿出点证据来……爱因斯坦和波尔两位研究物理的先生一直用物理方法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哲学问题吗?我只是想知道他们都灰飞烟灭了,这个问题有没有嘛新进展?
不掷,太忙
智能科学专业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承认楼主强加的条件:“上帝存在”别绕开这个条件是否成立就基于这个条件开始发问。。。就好像在问:“鬼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是什么颜色的?”
引用 的话:爱因斯坦和波尔两位研究物理的先生一直用物理方法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哲学问题吗? 我只是想知道他们都灰飞烟灭了,这个问题有没有嘛新进展?接受一个科学理论等于接受一个本体论,但是本体论本身是无法证实或者证伪的……完毕……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15:11 | Tags 标签:, ,
3.上帝掷骰子吗?
量子理论虽然是许多年轻人创建的集体物理学,但领袖人物还是屈指可数的。
1900年,普朗克的论文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量子’这个妖精。那年,刚从瑞士的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的爱因斯坦,21岁,正在四处奔波,焦头烂额地找工作,15岁的玻尔还只是哥本哈根一个顽皮的中学生。谁也料不到,这两个年轻人在十几年后成为了物理界的两大巨擎,而且,在量子理论的基本思想方面,两人巅峰对决,展开了一场一直延续到他们去世的旷世之争。
波尔与爱因斯坦的量子之争可以概括为一个著名的问题:上帝掷骰子吗?要解释清楚这个量子论中的哲学问题,我们首先介绍一下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杨氏双缝实验比量子论的历史还要早上100年。当初的法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用这个简单实验挑战牛顿的微粒说,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原始的实验装置异常简单,这实验的影响却波及了几百年。托马斯·扬用经过一个小孔的光作为点光源,点光源发出的光穿过纸上的两道平行狭缝后,投射到屏幕上。然后,观测者可以看到,屏幕上形成了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因此,实验中出现的干涉条纹是光的波动性强有力的证明(见图1(a))。
2002年,《物理世界》杂志评出十大经典物理实验,‘杨氏双缝实验用于电子’名列第一名。费曼认为,杨氏双缝电子干涉实验是量子力学的心脏,“包括了量子力学最深刻的奥秘”。
读者应该还记得我们在本文的第一节提到过的量子力学中神秘的‘叠加态’。电子双缝实验证实了电子叠加态的存在。那么,这个实验是如何相关于量子力学?又如何揭示了量子力学中最深刻的奥秘?实验中哪儿出现了神秘的叠加态?这个实验与‘上帝掷不掷骰子’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澄清的问题,且听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为什么说双缝实验中的干涉条纹是波的特征呢?让我们简单说明一下条纹的形成。
再看图1(a),点光源发出的光,作为一种波,抵达狭缝。根据惠更斯原理,波面上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子波源。因此,经过两条狭缝之后的波,可看作是位于两条狭缝处的子波源所发出的两列波的叠加。‘波的叠加’意味着‘振幅的叠加’:如果两列波到达同一位置时,振动方向相同,叠加后振幅增大;反之,如果振动方向相反,互相抵消,使得叠加后振幅减小。因为叠加后的振动在不同位置的增大或抵消,便形成了屏幕上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图1(a)右边的图案)
【图1(c)表示的是光波在屏幕上的强度分布。我们看到的曲线p是一条上下振动的图像,这对应于明暗相间强度变化的干涉条纹。】
如上所述,图中的(a)和(c)说明的都是‘双缝实验’的情形,图(b)又是什么呢?那是两次‘单缝实验’的结果。如果将一条狭缝遮住,就可以分别作两次单缝实验,我们发现,这两次单缝实验的结果都没有条纹,单缝实验光强度的分布,即波动振幅的平方,分别由(b)中的曲线p1和p2表示。
我们再次研究(b)、(c)中的曲线:p1、p2是单缝实验的强度分布,p是双缝实验的强度分布。显然,p并不等于p1、p2的简单叠加,事实上,它是单缝实验的振幅叠加后的平方。这是波动的特点,也是干涉条纹的来源。
如果用粒子来作双缝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读者会说:是用粒子,不是波,那就得不到干涉条纹了。答得很对,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的所谓粒子,有两种,除了经典意义下的粒子外,还有一种量子力学中的行为古怪的粒子。因此,我们遵循费曼设计的实验,对比一下水波、子弹和电子分别通过双缝时的不同行为。
水波的情况刚才已经说明过了,由图1表示。下面的图2则是用子弹(经典粒子)进行双缝实验的结果。
设想用一挺机关枪向狭缝扫射(图2(a)),子弹的发射服从经典概率统计规律。我们假设:一粒一粒发射出来,而又穿过狭缝到达了屏幕的子弹中,50%的几率是通过第一条縫而来,50%的几率通过第二条縫而来。假设每个打到屏幕上的子弹形成一个亮点的话,发射一定数目的子弹之后,在屏幕上就有了一个亮点聚集而成的图像(图2(a)右)。我们从实验结果发现:这个图像不同于波动的情形,它不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而是从中心到两边,亮度逐渐下降的图像,如图2(c)的曲线p所示。
类似于波动双缝实验,我们也可以分别将狭缝之一关闭,对另一个开缝做两次子彈单缝实验,实验结果的两条亮度分布曲线由图2(b)中的p1、p2表示。比较图1(b)和图2(b),不难看出,子弹单缝实验结果与水波单缝实验结果是相同的。然而,两种情形的双缝实验结果完全不同。子弹双缝实验的结果p,是两个单缝实验结果p1和p2的简单叠加,这是由概率的叠加性决定的。
总结以上所述,水波的双缝实验结果是相干叠加,体现水的波动性;子弹的双缝实验结果是非相干叠加,体现子弹的粒子性。如果我们用电子(或是光子及其它微观粒子)来作实验,结果又将如何呢?
我们可以类似于子弹的情形,用电子枪将电子一个一个地朝着狭缝发射出去。如图3所示:
电子单缝实验的结果如图3中的(b),曲线p1、p2与水波和子弹时一致。然而,电子双缝实验的结果p却是与水波的一样,出现了干涉条纹!
这个结果令经典物理学家们感到意外,因为,实验中的电子,和机枪发射子弹一样,是由电子枪一个一个发射出去的。因为在经典物理中,我们认为电子是粒子。既然是粒子,它的宏观轨道行为,应该和子弹没有实质的差别。双缝实验时,虽然两条缝都是打开的,但是每一个电子,应该象一个子弹那样,只能通过其中的一条缝到达屏幕。这样,结果就应该和子弹的结果一样,应该属于非相干叠加。
实验观察结果也显示,电子的确是像子弹那样,一个一个到达屏幕的,如下图所示,对应于到达屏幕的每个电子,屏幕上出现一个亮点。随着发射的电子数目的增加,亮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当亮点多到不容易区分的时候,接收屏上显示出了确定的干涉图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干涉从何而来?从电子双缝实验,我们会得出一个貌似荒谬的结论:一个电子同时通过了两条狭缝,然后,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干涉!
让我们运用量子论的概念,来理解电子这种不同寻常的非经典行为:实验中的电子同时穿过了两条狭缝,不就是相似于我们在第一节中说过的:‘电子处于一种叠加态,既在位置A,又在位置B’的情形吗?作为量子论中的叠加态粒子,每个电子(或光子)真是像孙悟空一样,有分身术,一个孙大圣到了两条狭缝处,就变成了两个大圣,同时穿过了两条狭缝!然后,两个真假孙悟空又自己跟自己打起来了!争斗的结果,有可能是双赢,变出一个大孙悟空,打得屏幕上异常明亮;也有可能两败俱伤,真假悟空全死光,那时,就对应于屏幕上暗淡的地方。
因此,双缝实验的结果表明:电子的行为既不等同于经典粒子,也不等同于经典波动,它和光一样,既是粒子又是波,兼有粒子和波动的双重特性,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读者也许会说:每个电子到底是穿过那条狭缝过来的,我们应该可以测量出来呀。不错,物理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们便在两个狭缝口放上两个粒子探测器,以判定真假孙悟空到底走的那一边?然而这时,奇怪的事又发生了:两个粒子探测器从来没有同时响过!那好呀,这说明还是只有一个孙悟空,并没有分身。实验者感觉松了口气,刚刚想思考思考这干涉条纹的事,回头一看屏幕,咦?哪有什么干涉条纹呀。物理学家们反复改进、多次重复他们的实验,却只感到越来越奇怪:无论我们使用什么先进测量方法,一旦想要观察电子到底通过哪条狭缝?干涉条纹便立即消失了!也就是说,假孙悟空太狡猾了,他好像总能得知我们已经设置了抓他的陷阱,便隐身遁形不露面。悟空不用分身术,没有真假大圣间的战争,战场上也就没有了叠加和死伤,一切平静,实验给出经典的结果:和子弹实验的图像一模一样!后来,物理学家们给这种“观测影响粒子量子行为”的现象,取了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做:“波函数坍塌”。就是说:量子叠加态一经测量,就按照一定的概率,塌缩到一个固定的本征态,回到经典世界。而在没有被测量之前,粒子则是处于‘既是此,又是彼’的混合叠加不确定状态。因此,我们无法预知粒子将来的行为,只知道可能塌缩到某个本征态的概率。
以上解释使用的基本上是以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理论的诠释。换言之,孙悟空具有分身而同时穿过两个洞的本领。但是,你无法得知他这功夫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绝不让你看到他玩分身术的详情,他只让你知道几个概率,上天派他到人间来掷骰子!
爱因斯坦不同意哥本哈根派的诠释,生气地说:“玻尔,上帝不会掷骰子!”
玻尔一脸不高兴:“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几十年后的霍金,看着历年的实验记录,有些垂头丧气地说:“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上帝掷骰子吗?尽管以上霍金之言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似乎至今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文授权转载于,欲再转载者请联系原作者
本网站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 &&Designed By &&&基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帝掷骰子吗在线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