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可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具体是怎么要体现什么的意志的呢

王龙飞1& 张智勇2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2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根据普通高校当前武术教学的现状及传统武术的体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阐述了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同时也指出在普通高校中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教学,不仅可以克服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之弊端,有效激活高校武术课堂教学,而且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武术;高校发展;可行性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必要的重视而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却陷入一种低迷的发展状态,曾一度受宠的国粹受到了冷落,而舶来的跆拳道、空手道却成为大学生追逐的一种时尚。针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笔者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着较多弊端,而传统武术则具有克服这些弊端的诸多优势,传统武术在高校发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 一、对传统武术特点的分析
&&&&&&&& (一)传统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 传统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能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二)传统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传统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传统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一般来说,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二、对传统武术作用的分析
&&&&&&&&&(一)传统武术可以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传统武术套路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传统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西锻炼。实践证明,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传统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 传统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是以技击作为它的中心内容的,周贡通过武术锻炼,不仅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能够学会攻防格斗投术,特别是武术功力训练,更能发挥技击的实效性。
&传统武术的搏斗运动,通过次防技术练习,拳打,脚踢,快摔等动作的运用,并在文字中互相扬长避短,攻彼弱点、避彼锋芒,讲究得机,得时、得势,从而提高判断力和应变能力。这无疑能提高人们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尤其对公安武警和边防指战员更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 (二)传统武术可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 &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传统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件道德,&尚武崇德&。诸如尊师爱友,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传统武术具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的功能。
&&&&&&&&&传统武术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观赏价值。通过观赏,给人以启迪教育和乐趣。
&&&&&&&& (四)传统武术可以促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 传统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人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三、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
&&&&&&&& (一)培养良好品德,构建和谐校园。
&&&&&&&& &学拳以德行为先&,注重武德,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鲜明特点。&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信义&、&谦让&,讲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厚、包容,以求人际和谐。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传统武术,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尚武崇德,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使尚武崇德相辅相成。&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因此,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普通高校,传统武术可以大大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得广泛的大学生在参与传统武术活动中得到教育,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增强体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为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特殊贡献。
&&&&&&&& (二)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内容,促进高校体育发展。
&&&&&&&& 传统武术套路具有简单、易学、实用的特点,它对运动设施、器材、经费和活动的组织要求不高,自古就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因此在普通高校,尤其是在经济条件不够发达的地区,我们可利用传统武术的可普及性,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中增加传统武术教学,可选择单人、集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和推广传统武术的内容。在高校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不仅可以解决高校公共体育设施匮乏的困境,而且使学生不投资或很少投资就可进行锻炼,既经济又实效。
同时,传统武术锻炼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推手,适应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运动强度易于控制,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人群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针对不同地域的普通高校,因地制宜,发掘和整理出一批深受学生喜爱、易于推广、健身保健功效好的传统武术项目,并将其纳入高校教学计划中,不但可以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也为传统武术融入全民健身提供了发展空间保障,而且还能够丰富高校体育内容,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 (三)拓宽传统武术发展领域,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 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是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渠道,以地域性为特征的高校武术健身活动会逐渐成为推进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传统武术融入高校体育发展就是要在发展高校体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高校武术活动面向的是以后走向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一旦传统武术作为高校体育的内容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运用、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与不同形式的武术在社会这个大天地汲取养分,使传统武术的发展更加充满生长的活力。所以在高校内开展传统武术活动,拓宽了传统武术的发展领域,雄厚的学生基础又何尝不能使武术事业真正地繁荣和壮大,而让世人所瞩目呢?所以,对传统武术进行发展创新,开辟高校武术活动发展领域,是传统武术实现国内普及和繁荣,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 (四)传统武术的攻防之道,能激发学生习武兴趣。
&&&&&&&&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虽然都有武术的教材内容,但是所占的课时比例很小,甚至很多的学校不按教材内容上课,把武术课给去掉了。通过调查了解,即使有的高校开设武术课,几乎千篇一律的都是长拳类的技术动作和套路,很少有传统武术的内容,在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初级长拳三路和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为主。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演练水平、外形表现水平,而不是去研究传统武术的实用技法,致使武术走向体操化、舞蹈化的道路。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传统武术是以攻防应用为主要意向、竞技为次要目的的。没了攻防意识,武术动作就成了普通体操,缺少了神气,练而无味。若没有了攻防意识,武术动作则失去了生气。具备了攻防技击意识,武术才能培养人的精神品质。传统武术讲究&以巧破千斤&,重技艺,轻蛮力,其中既有知识,还有技能,深受武术初学者的喜爱,是激发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兴趣点。
&&&&&&&&&(五)传统武术有利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竞技武术在竞赛机制的引导下,遵循着&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腾空高度、旋转角度不断加大。这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只能欣赏,不适合演练。而传统武术动作简单、易学、实用,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武术对高校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影响,表现为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趋势,肺活量增大。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不仅能够促进身高的增长,还能促进人体各部位的体态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表现为肩宽、胸阔,使其具有形态美、动作舒展的优点。
&&&&&&&& 第三,有利于学生反应能力的改善,使动作反应速度提高,平衡能力增强。
&&&&&&&& 第四,经常从事武术训练,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 四、传统武术在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一)面临的问题。
&&&&&&&& 1.拳种众多、何处突破。
&&&&&&&& 传统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众多门派。20世纪80年代初,在武术挖掘整理中,查明了全国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个。每个拳派又包括许多拳术和器械套路。面对如此众多的拳种内容,传统武术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内容设置问题,就成为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难题。
&&&&&&&&&2.师资匮乏问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武术发展也呈现出竞技武术一统天下的局面。武术人才的培养也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竞技武术人才模式系统。经过竞技武术模式系统培养出的武术人才又服务于各级学校的武术教学工作,作为周而复始的竞技武术人才模式的传播者。在此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发展转入低谷,传统武术人才日渐贫乏,因此,传统武术在高校中发展,师资问题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问题。
&&&&&&&&&(二)解决办法。
&&&&&&&&&1.坚持分批精进、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传统武术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项目设置上,我们要防止一拥而上,因噎废食的现象发生。要根据各校所处的不同地域,选择当地流传广泛的优秀拳种,并要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认真改造,使之更加适合大学生的练习特点。然后再有计划地分批进入学校的课堂教学,逐步完善、丰富我国的体育教学体系和内容。如东北多习八极、翻子、戳脚等,西北多习通备武艺、红拳、棍术、鞭杆等,南方大多习南拳拳系。而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太极拳、少林拳等优秀拳种的发源地,更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 2.加强师资培养,注重学校与地方的紧密结合。
&&&&&&&& 在师资培养方面,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管理者的桥梁作用,积极为当地高校和武术团体牵线搭桥,促进二者的结合;定期举办高校体育教师在传统武术方面的业务培训,让教师掌握一、两种地方传统武术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加深对传统武术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传统武术教学的业务水平。高校要放下架子,克服瞧不起传统武术的思想,虚心学习传统武术的长处,积极邀请当地武术优秀传人到学校传授技艺,积极引进地方优秀拳种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弥补学校武术教学之不足。同时,各武术门派要克服封闭保守思想,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积极走进高校校园传拳授艺,积极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加强对本拳种的研究,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与提高。
&&&&&&&& 五、结束语
&&&&&&&& 综上所述,五千年华夏文明所培育起来的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防身、健身及育人功能是其它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基地,理应有传统武术的一席之地。传统武术在高校中发展,不仅可以克服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之弊端,有效激活高校武术课堂教学,而且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郭雷祥,樊红岩.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6).
&[3]常继斋,张云龙.民间传统武术在普通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运动,2010年11月(15)
&[4]花妙林.论高校开展传统武术与《段位制》相结合的教学新思路[J].体育科研,2008(1)
&[5]牛凯.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人文精神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9).
&[6]马云慧.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侠义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7(8).
&[7]蒋玲玲.论民族传统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8]胡小明.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武汉体院学报,2003(4).
&[9]邱丕相,戴国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您现在的位置: >
东中投稿(作文)丨“走近武术 走近太极”参赛作品
数据加载中...
习武与爱国精神之传承
  蒋婧怡
  在经济与科学快速发展的21世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传统碰撞冲击,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新兴文化。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以及学习之余,不免要抽出一些时间来照顾自己的身体,许多年轻人群学着西方人的习惯去健身房锻炼自己的体魄,男性们大多数是想练就一身强壮的体魄而女性则是想瘦身,塑造完美的形体。可除了花费大把大把的金钱在健身房办卡以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也可以达到同等的效果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就有这样一种方法也可以强壮身体,锻炼体魄——习。
  习武,顾名思义就是学武术。学武术不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而且也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学武术也不分年龄段,不分国籍界限,只要想学,有能力学,有时间学,有兴趣学,谁都可以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
  习武拥有许多好处。在我们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全身都能够很好的活动起来,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氧量,刺激大脑皮层神经,有助于智力的开发,也可以增强体质,锻炼品格。武术中讲究的是气息运行和攻防意识等锻炼,这些锻炼方法能调节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调气养血,疏通经络,强健脏腑。在练习基本功时,身体乏力,肌肉酸痛,继续训练可以磨练意志,培养品德。在练习套路时,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可以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在练习散打攻击时,不能抱有胆怯和消极逃避的心理,磨练勇敢无畏、自尊自信、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习武要树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质。最主要的是练习武术可以全面提升我们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协调五大素质。因为在所有运动项目中,武术运动是最全面的,要求标准最高的项目。
  在青少年时期开始习武同样具有不小的益处。不管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参加武术锻炼的青少年,他们的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功能以及身体各位部分肌肉,关节,韧带的功能比以前都会有显著的提高并且比常人更富有精神面貌。经过长期的训练,青少年就会养成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质。“以德育人”的教育思想贯彻在整个武术教学过程中,把格斗搏杀的技术与人生修巧妙的养集合起来,能够培养青少年诸多优秀的意志品质。现如今由于许多的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子,掌中宝,平时除了学习生活外少了很多与同龄人的接触与交流,但是通过武术运动却能让孩子们有更多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通过武术运动可以让青少年们心中的无处释放的压力全部发泄出来,也释放出了心中的压抑和孤独并且拥有愉快而轻松的心情。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止戈为武。武术,是停止战斗的技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武,是拥有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实力。我们修习武术,是让我们从身到心,由魂而魄的提升而充满安全感。这是我族历代沉淀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宝。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瑰宝,也是东方文化里的一颗明珠。唯有真爱武术,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学习武术。真爱武术文化,让我们共同学习武术,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中华武术精神!
习武的传染力
  刘淑懿
  武术中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为什么如今的人都在习武?中国都造氢弹了,经济也都发达了,人们的素质都提高了,那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重视习武这方面了呢?
  首先,武术的来源就是古时候,一千五百年来,少林的和尚都在山上修行着,有的参禅打坐,有的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但他们更多的时间都在练习武术——踢、打、空翻、轻功等,他们通过习武来注重内外兼修,修炼筋骨,练习内功,注重内在的调养,从而修身养性。
  而这个就是世界闻名的少林寺----功夫和禅宗的诞生地。而山下的人们因听到这秘诀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武术练习,有的来到少林寺求教,有的偷学武术的秘籍,在家自行研究,一切都为了希望自己能得到长命百岁的秘籍。
  就这样,武术火了。
  从80世纪以来,中国的武术瞬间与拳击,柔道,空手道,泰拳,跆拳道等到达了并驾齐驱之势。于是中国的武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世界搏击界的第一大目标,用“众矢之的”来形容,毫不为过。
  挑战是竞争的必然产物。中国武术的突然崛起,也同时代表着其他国家的不服气。一系列的挑战也由此打响。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武林人士在出访时,在日本受到的挑战最多,挑战者大多是柔道或空手道高手,也有兼练气功的。其次是在美国,挑战者大多是练拳击的。截止到1992年5月底,从目前战绩来看,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国外,都是中国武林人士暂居上风。他们再怎么不服气,也否认不了中国武术在全世界上的地位。
  当中国的武术开始广为流传的时候,有些外国人渐渐了解了中国武术,开始对其的研究越来越深,有的甚至在学习我们中国的武术。在梅勒镇的一片厂区内,有一个所武术学校,武校成立后,迅速吸引了当地武术爱好者,不论春夏秋冬,都有一大批的人来这里学习。在这里习武的人虽然招式尚显生疏,他们习武的意志却没有丝毫懈怠。“学习武术让我身体越来越强壮,但我也认识到,习武的最高意境是平和与自我提高。”这是那里的学生说的话,也正是因为中国武术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使越来越多的比利时人为之着迷。
  在中国经济增长之时,人的生病死亡率将大大的提高,原因各种各样,或许是因为空气的污染,也或许是因为个人的懒惰和不注重,住院的人数在短时间里增长的飞快,那么,我们就不禁引发出疑问,我们应该怎么去调理我们的身体而不容易得病呢?练习武术,就是个最好的办法。习武是一个从内到外的变化,也是对自己身体和意志的一种锻炼,修身养性,注重内在调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在公园里好多位爷爷奶奶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武术的原因。他们注重保养,注重内外调理,每天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样才能拉长自己离死亡日子的距离,控制病情恶化。
  中国武术的名声在全世界到处打响,武术对人类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如今武术开始在我们中小学之间开始流传,练习武术,也是对我们中小学生的身体做了一个很好的锻炼,修养身心,让我们更加地明白武术的奥妙。感谢武术,也希望武术将会代代相传,永不间断。
走进太极文化
  路沈怡
  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中表明从2016年起,要大力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我校也是上海市实施太极拳的重点实验学校,在2015年9月“龙身蛇形”太极拳总教练来我校开展武术选修课的培训,并在今年10月特请“龙身蛇形”太极拳的创始人来我校进行指点。
  对于拳术,用一个名医——华佗的故事来介绍,三国时期华佗,能模仿熊、虎、猿、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并结合民间流传的保健运动,创编出了《五禽戏》,因此华佗被尊称为“拳术开山始祖”。
  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积极地推广太极拳,但可能仅有寥寥无几的人真正了解过太极的由来,而要推广太极拳的第一步,是应该让大家明白太极究竟是什么?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太极拳起源于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他在皇帝召见途中受强盗阻拦,夜梦武当山神授以拳法,杀退百余贼人,创造了太极拳。另一说法认为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在武当山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以上都是前人的推测,根据现代史实,明末清初太极拳已经在河南农村广泛流传,尤以温县陈家沟和赵堡镇为中心,代表人物是陈王廷和蒋发。武术史家唐豪先生根据陈氏家谱、拳谱以及陈王廷遗诗考证,判断陈王廷就是太极拳的创造者。
  现如今,青少年将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参与其中,大家一定想问为什么太极拳这一项民俗传统项目可以重新受到各中小学校的青睐。通过了解,因为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它具备了平衡感、忍术;它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它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我可以切生体会到在紧张的学业中,太极拳慢练、举动轻缓可以使我们心静意定,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释放,透过呼吸和动作的配合,让整个人得到放松,其真正的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同时,太极拳具有调节与支配所有神经与器官的枢纽。所以,太极拳运动对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而改善其他系统机能活动,可以起到预防并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絮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疾病;因呼吸运动对胃肠起着机械刺激得作用,也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而起到促进消化作用。因此,太极拳不仅像大家所认为的只适合中老年人,其实它对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强身健体的作用,我校也大力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了解,并开始成为我们的选修课。
  太极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动,从古流传至今,必有其过人之处,它的种类繁多,但特点都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散。这种以动取静的有氧代谢运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使上班族缓解工作疲劳、使中老年人体质硬朗。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可以浅层的了解太极文化,走进太极文化。
习武与爱国精神之传承
  叶占龙
  习武,能够磨炼人的筋骨,锻炼人的意志,使人能立足于一方;爱国,能够使国家强盛和富强,能抵御外患,使国能立足于天下。这两者看似没有关联,而传承,将两者连接在了一起。
  武术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练武,要具备有武德。“武”是干戈军旅之事;“德”指道德、品德,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概念被认为人们的国粹、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而武德即是武术的思想精髓。武德,即武术道德,隶属于体育道德范畴,它既是参加武术活动人们所应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武德教育,就是按照武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的过程。武德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对习武者进行爱国、爱民、仁爱、守礼、忠诚、谦让、诚实、守信等品德教育。在当今我国大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形势下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应加强习武学生的武德教育,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同时,加强习武学生的武德教育,也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抓好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对武术教学,进一步推广武术运动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
  曾经的我们被其他国家的人称为东亚病夫。这就开始警醒我们要强身健体,不能被别的国家的人看不起。
  我不得不说,有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科技注定要发展,它能带给人们巨大的帮助;历史,不容人们去改变,过去就让它过去,面对未来才是最好的选择。中华国术讲究循序渐进,先扎稳根基,其奥妙无穷、同样能力敌众人。那么,为何人们要舍弃中国本土武术,进而去学习那些异国武道呢?
  这就牵涉到国人的爱国精神了。
  习武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过程,它更是一种我们中国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它更是一种信仰。
  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习武已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当今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在手机和电脑的生活下度过。这也就使我们的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弱。我们只有强身健体,才能祖国的未来做出贡献。
  中国传统武术就像大海那样广博而幽深,几乎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诸多拳种技法犹如海面的滚滚波涛,而作为其内隐文化的道德伦理,则如同海水深处的暗涌,浑濒深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传统武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因此,通过武德教育,可以使习武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习武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思想,为发展中华武术事业作出贡献。
  我认为,光靠提倡科学的进步和物质的繁荣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整个民族有一股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尚武精神。只有将习武与爱国精神相结合, 再进行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斯宛婷
  古往今来,在这富饶的中原大地上,充斥着有如星斗般璀璨的文化长河。一路走来,经历了数代王朝兴衰与分分合合,我们失去了许多,也保留了许多。而太极便是那星斗中的一颗——平凡而伟岸的一颗。
  太极的溯源是17世纪中叶,由陈家沟起世代传承。它是中国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交融,并以阴阳辩证思想为核心而出发,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的传统拳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太极以其“柔、弱”之势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如今,在许多人现代人的眼里,“太极”这一词听来并不陌生,行动起来也看似简单,而学能至精者却少之又少。我踏上太极之路已是高中,在那之前只是听说些皮毛,偶尔也通过电视节目了解这一拳术,但从未真正地去亲身实践过。直到在学校我们引进了这个特殊的项目以后我才开始踏入了“门”。
  体育课上,音乐响起,我们迈开了步子。
  最初吸引我的是太极的“慢”。这也是最直观能够感受与体验到的太极的特点。它所行动的每一步总是慢条斯理,十分有章法,而不是花里胡哨地胡乱地挥舞自己的臂膀,用鲁莽的方式做出行动。刚开始学时,我总是无法流畅的做出这一系列的动作,并且踩不准节奏,总是会把速度加快,自己却毫无觉察之意,等老师提醒才能醒悟过来。我渐渐明白,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打太极者有极高的专注力,才能将步骤铭刻于心,再连绵流畅地、如行云流水一般继续接下来的动作。而造成我时常会将动作加快的原因,也许是因为这个世界总是这么快地变化着,我们也是无时无刻在变化着,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很难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情而导致的。太极则让我重回了慢生活,使我的身体与心智都放松下来,来感受最本我的熏陶。
  即使如此,太极虽放松却仍然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它看似不繁杂,能够使人放松身心,但若要真正地打好太极拳,仍然需要气力与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中“马步”这一动作就是极好的说明,它需要一个人有着强劲的腿部力量才能做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如同坐在一只小板凳上。我在练习时也遇到了这样的瓶颈,因为缺乏这股腿部力量,我总感到肌肉酸痛,无法很好地诠释这一动作,但在之后一系列的练习中,我也逐渐有了长进,酸痛的现象也有所缓解。而这么多样化的招式,个个都有它的要领,每个都要做到绝对的完美是如此不易,这也许就是为何能将太极打精的人并不多的原因吧!
  黑与白相互抗衡的八卦阵,阴阳之间的思想产物,历史所留下的辉煌遗产——太极。在太极的路上,我不知还会行走多久,不知是否会有尽头,而我仍在探索……
  气沉丹田,动静结合,太极之益,显于形而隐与心也。
走进中华武术,领悟身心健康的秘密
  辛子怡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若要追溯其起源,就得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说起,正是因为祖先们在生产劳动中习得了劈、砍、刺的技能,并一代接一代的传承和实践,才使得武术大放异彩,地位极高,成为中华人民的宝贵遗产之一。
  常言道:“中国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由此可见,无论何人习武亦或是习武到何种境界实则都无妨,只要专心做了,大都是有益无害的。
  因为中华武术,是一门高度自保的技术,在切实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锻炼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学到应变的能力,并提升我们的精神和身体素质,真正做到了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
  我在未深刻了解武术之前也有过疑问,可以理解习武之人必当身体强健,可为何说习武能养人的脾性,使人精神的素养得以提升呢?是否习武真的如此神乎其神呢?
  后来,我也做了研究,终是有了些见解。我们知道,身体是受大脑所控制的,一个人若是习武不良,那他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必定也是不良的。若是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锻炼,那武术的学习自然也就良了,这是一个相互的辩证关系。所以说,“武养人心”此种说法是正确的,并且武术不仅能够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也同样能够锻炼我们的应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强身健体同时,使大脑也受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怪不得了,诸侯争霸中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秦汉盛行角力、击剑;更是出现了在乐饮酒酣时手持器械的舞练表演。这些种种,都是人重视武,并从能武中得到发展的表现。
  我们有时会认为,武术之于我们来说较为遥远,大都从电视电脑中略有了解,觉得武术高深难学,实则不然。不如问问自己,是否有在各个公园的绿地上看到过练武的一些老人呢?这就是武在生活中的体现。从前没有机会接触,但现在有幸在学校中接触到了太极,这一武术中的大项,就更觉武术的好了。从前看公园里的爷爷奶奶打太极,就总抱着一种膜拜的感受,看着他们绸质的衣服飘飘,一双布鞋,一个坚定的眼神,似行动极慢却又招招式式透露出一股力量来,可谓“出手软如棉,沾身硬似铁”。看他们各个精神头旺盛,眼睛透着明亮,确实,武术从内而外的改变一个人,又无关你是谁。只要你想,武术的门永远敞开,不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只要你愿深入其中,去感受身心合一,定能从中有所得、有所悟的。
  就我一个浅学太极皮毛的人来说,着实讲不出什么大道理,要是说了点什么,就那些宗师来说,都像是小儿科了。但就现在,我认为武术能使我静下心来,自起势开始,起承转合之间,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人慢下来,也好似将心进入冰凉的湖水,不起波澜。这种心境正是我所羡慕的,而在当今繁杂社会中却有鲜少有的。波澜不惊、心如止水,只有在武术中能远离尘嚣片刻,让身体和心灵做一个深刻的交流。让耳朵去看景,让眼睛去听声,所有器官都能动用,去感受周遭的自然的瞬息万变,这是一种禅意,实在美妙。在此时,思维也清醒了,一招一式在脑海中如流水般划过,整个身体极为自然地,就动了起来······
  是了,武术的精妙、吸引人之处就在这。超脱在万物之中,又在万物之间。不仅身体健康了,就连心神都得以宁静,头脑得以清晰。我想,如果用武术头脑去思考问题,思绪也就不会如此混乱了。
  武术,是一门如此深奥莫测的课程,它的秘密,仍需要我们慢慢在其过程中去发现,去思考。
武术的文化
  沈忆雯
  很多人会认为习武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是遥不可及的,其实并不然。人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对习武还没有准确的认识。
  习武并不意味着不务正业,其本身意义上就不是一个职业。武术,从狭义的角度上讲,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格斗或者博击术;而从广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一门功夫,一项运动。更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文化,它有着其独特的无与伦比的魅力!
  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于青少年,它可以另孩子们有更强的体力和耐力等综合素质,;对于中年人,它可以增强体能和免疫力;对于老年人,选择太极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若持之以恒、坚持锻炼,将拥有强壮的身体。
  它也适用于各个不同行业的群体。对于学生,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精力更旺盛,学习时更主动;对于运动员,可以使他们的体格更健壮,动作更敏捷,姿态更优美;对于职场人士,可以使他们对工作更有热情,工作效率提高。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有名的习武之人,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李小龙了吧!他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譬如1972年,他出演了第二部电影《精武门》,该片打破了亚洲票房纪录。随后他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同时,其还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该片在美国放映时,在票房上击败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级好莱坞大片,好莱坞新的功夫片由此诞生。这证明了:武术可以代表中国人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的强大!
  李小龙流传在世的武道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既是,敌强我更强!敌狂我更狂!在每一招上都去掉浮华的动作,力求用最短的距离,最短的时间击倒对手!另外,他还主张习武者应当如水一般,止如明镜,动如狂涛,将自己的力量由内而外地激发出来,要像狂涛拍岸般还击对手。
  武术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不能用三言两语便全部概括,它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武术之美,流水四韵
  孙佳雯
  行中华艺术路,闻其芬芳而品其内在,方能感知而乐于浅谈武术之美,美尽行云流水。
  时代流水四韵,已无需任何批评家和赏玩者的强势贯彻,技击制敌、行侠仗义、强身健体、开发智慧而修养身心,“武术”都是显而易见的。眺望文化的历史长河,回顾中华文明之路,武术就其独特而张力的艺术表现形态而广为流传。大多自清末民初武术名家的出现,武术精髓被广泛传颂甚至于类似“国粹”般地传承至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正因如此,更多的中华后代们都选择亲自走到武术门,一方面感念武术的超凡魅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行对武学的深入探索。
  在上高中以前,一直以为武术是金庸小说里那样的,或者是像一般武打电视剧和武打电影那样的,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都是那样热血。就其观赏性和实战性,从如今社会形态而言,更多的是“太极”的新生面貌逐步成形于当今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堂,其姿势极为优雅。于是简而言之地分类:“太极拳”是对抗性的武术技巧,有技击能力;“太极操”具有一定运动强度,有健身效果;太极舞具有一定的运动规范,同时也最具备观赏价值。难以否认,太极是强身的,拳击才是打人的,我把你打倒之后,我说我用的是太极,不服气再来打。太极拳的魅力也表现在了我们的日常调侃,不足以为奇。
  而“龙身蛇形太极拳”更是走进了我的生活。不同于当代舞蹈抑或是其他形式的武术类别,“龙身蛇形”的魅力顾名思义得在于其精如龙蛇而神意凝聚,是区别于任何铺张华丽的一丝武术门中的溪流,育养身心的效用,可缓缓归而不去。一套完整的演绎下,尽是学者们纷纷迅速掌握“里外阔步”、“揉膝二步”等基础要领,又善于丰富意识表现形态的灵敏身姿。每日的校园都充斥着“龙身蛇形”的练习,使得学生和老师们化解从业及学习的匆促繁忙,以至于心平气和,心智愉悦,心神所望……
  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武术的魅力,我们需要做到:一是发展更完整全面的武术传承体系,就步法、对练等基础上保持完整的传授模式;二是尽力做到门派的保留,武术各成一派又汇聚成一起,方能使更多的武术精髓广而告知;三是切身体验武术,时刻品谈武术的历史价值,在形体上做到“武术于体,武术于心”。
  流水四韵,韵在武术之美,美在其一手一履间悄然而百态的动息,美在其丰厚且极致的文化底蕴,亦美在其爱国精神之传承。走进武术之乡,品评武术之操,亦要浅谈武术之美!
谈谈我与武术那些事儿
  范佳慧
  对于武术,我是个行外人。
  最初的印象是小时候看武打片。暑假,早早地守在电视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荧屏上正放着《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用一把木剑和用真正倚天剑的方东白过招,一把木剑最终竟然战胜了一把倚天剑,令人惊叹!此后,武术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我渴望像张无忌一样有高超的武术,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初二的时候,同学间刮起了一股欧美风,“欸,复仇者联盟看了哇?”,“美国队长和钢铁侠你追哪个?”美国队长和钢铁侠等角色都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他们有超人的能力,他们身上处处可见高科技的结晶。影院里,超级英雄系列的电影排满了档期,国产武打电影渐渐被人们遗忘在一旁。
  现在,在高科技受到追捧的同时,传统武术也重新受到重视。国务院近日印发全民健身计划通知,要求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等民族民间传统项目,并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我校全面推广龙身蛇形太极拳,体育课上老师带领我们练习,课间同学之间互相比划拳法,每一招一式都阴阳结合,刚柔并济。不仅学校对传统武术很重视,而且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民晚报和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共同发起了以“走近武术,走近太极”为主题的原创作品征集活动,我十分荣幸地得到了这个机会参加这次活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武术的意义,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深入地了解武术,比如,武术的一招一式。 记得小时候觉着很神奇的不知名武术,现在才知道是金庸杜撰出来的,叫“百花错拳”,左手查拳,右手绵掌,打出去时是八卦拳,收回来时已是太极拳。在旁人看来,眼花缭乱,乱七八糟,没法判断何门何派何招数,只让人觉得拳脚打错了。可正是因为这种“错”,才更体现了“百花错拳”的精妙,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出神入化,合节合拍。
  幼时,常常在电视前跟着摩拳擦掌,奶奶很是疑惑:“女孩子学什么拳,文文静静的待着不好吗?”“严咏春不是也很会打拳吗?我怎么就不行”“严咏春?嘿!准是那死老头子在那乱说话。”“嗯,对啊,就是严咏春。”若问当时的我严咏春是谁,我一定回答不上来,今天才知道她是这么厉害的女子。严咏春,清乾隆时期人,咏春拳的创始人,一个长得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孩,吸引了当地霸主的注意,欺负严氏父女,一老一弱,还派人来强行说亲,正处水深火热之时,五枚师太见义勇为,将严咏春带走,严咏春跟五枚苦练拳术,回去后,严咏春提出条件:要娶她,先把她打败。黄姓霸主,曾学过两三式,身材魁梧,堂堂七尺男儿与一小女子比武已荒唐至极,更可笑的是壮硕如牛的男儿被小巧玲珑的女子两三下击倒在了地上。此后,黄霸主消失在严咏春的生活中。
  武术可以用来制止侵袭,是一种技击术,更体现一种文化哲理。关公精神有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信仰,而习武之人有着“忠于国家,德义先行,注重感情”的观念,这些观念的形成,是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进步的影响,与关公精神相通。“德艺双磬,文武兼备”关公精神中所倡导的,给习武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中国武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一片尚待开发的领域,中国武术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望中国武术能真正的走向世界,得以兴旺。中国武术的未来也是中国少年肩上的一大重任,望中国少年能传承这一文化。
  孙柳帆
  刚刚踏入高中生活后,“太极”一词就常常挂在大家的嘴边,提到太极,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公园里的老爷爷老奶奶所锻炼的活动,然而在我的校园学习生活中,也缺少不了“太极”的相伴。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太极也可谓是习武,武术,有止戈为武,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之意。
  刚入学,我们就听说要学习“龙身蛇形太极拳”,在之后的体育课上,我们也几乎节节有学习,一开始我认为,太极是老年人所习,就这样,我抱着玩乐的心态去学习这个太极拳,可是,渐渐我发现,太极拳,这个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拳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易学。
  体育课上,老师详细地讲解每一步的招式,用镜面及大量的分布讲解,让我们对这套太极拳有初步的了解,开始慢慢地去学习。“龙身蛇形太极拳”不像我们学的广播体操,复杂的动作,多元变化的手势,以及手脚和一的套路,一步步刚柔并进的招数都让我从中有感而发:我可小瞧了这太极了。
  随后的时间里,我查阅了许多有关太极的资料,以及观察和体验平日里在校练习的“龙身蛇形太极拳”,想了解,这小小的拳术里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在课上,我仔细地听着体育老师的分步讲解,希望学好“龙身蛇形太极拳”,通过课上学习,我发现,在这不紧不慢的拳术中,蕴藏了不一样的力量,只要你认真去学习,没过多久就会感觉十分累,当每一步都去用力,都去做标准了,没过多久就会满头是汗。
  经过长期的练习,我认为打太极拳有以下几点好处:
  太极拳能培养耐性,太极拳的动作大部分都是比较慢的,可能部分像我一样急性子的人开始会有些不习惯,但是随着练习的时间增加,你会发现它能够使你心静,缓慢的太极动作能让你的思维和经常高速运作的大脑放松下来。
  太极拳能锻炼你的身体,众所周知,习武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够强身健体。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着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协调。练习时一方面可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相比其他的剧烈运动,太极拳不需要大量的跳动和发力,它近似于慢跑之类的有氧运动,无需大频率的跳踢但是同样能够达到相同的运动量效果。
  太极拳能增强你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如果说以上两条是直接性的益处,那么这一条是间接性的,在课上我们会去观察老师的动作,在这个看老师动作的过程中,我们的细节观察力能够大大提高,前期老师会分步骤讲解并示范,当我们较为熟练时,老师开始做连贯的太极拳动作,就在这时,当我们去模仿老师动作的时候,模仿力也会提升。
  我相信通过学习太极拳,我会从中学会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体格的完善,更是心理的强大。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说点什么吧……
新闻热词榜
数据加载中……
虽然我没有钱,但是我有表情包啊哈哈哈哈
且不说昨晚阿联扔鞋是演了一出戏还是演了一出戏。在篮球场上,其实有...
近日,浦东一名七旬阿婆在公交车站候车时遭遇“顺手牵羊”,一转身,...
汽车遥控钥匙作为连接车主与爱车之间的重要工具,无论实用性还是设计...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