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人叫鹿晗蒲晨晨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我的十七天圆梦之旅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我的十七天圆梦之旅
&&&&&&&17天,41个人,一起踏上那片最神圣的土地,去见证最纯净的蓝天。虽然已经过了10天,但那段经历,那些人,那些景就如同随手拍摄的照片一样,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其实早就想写点什么,但实在是自己的水平有限,竟然想不到合适的词语,可以把我的所看、所想写成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生怕有一丝丝地玷污。一天天地,只能不断地去回味。可是又担心自己会忘记,只能勉为其难,尝试着用笨拙的文字,简单地记录下这一段刻骨铭心地旅程。
&&&&&&&Tibet,,一直是我心里一个神圣而又遥远的梦,可望而不可及,只敢在电视和想像中一遍遍地描绘它的样子。直到今年太多的事情发生,让我一时之间无法承受,感觉自己的心迷路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偶然的一天,在网上看到驴友组织的这次圆梦之旅,一瞬间,心底深处那点点火星点亮了,我坚定了自己要去的方向。是的,我要去,去找寻迷失的自己。领队“总理”不断地给我说着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做好的的心里准备,我不去想这些,我只有一个念头,要完成这趟圆梦之旅,勇敢地踏出这一步,把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付诸行动。于是,7月21号,这个我可能会铭记一生的日子,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一起驶向那片梦中的土地。
&&&&&&&&&&&&&&&&&&&第一天:——
&&&&&&&&7月21日凌晨两点入睡,五点多又醒了,心嗵嗵直跳,除了有即将圆梦的兴奋,还有面对未来17天旅程的忐忑。毕竟是第一次,一个人和陌生的人一起去旅行,而且现在才后知后觉地想到,高反、塌方、堵路、颠簸……,我能否调整心态应对这必定会遇到的问题吗?
&&&&&&&7点半,省体育场,两辆丰田考斯特已经等在那里,车头挂着鲜红的横幅。“总理”和“甜心”热情且细心地组织和安排,已经到了的驴友在互相交流,心慢慢地平静了。8点,终于出发了,车经由长安路上南三环,前往方向。一路上,“总理”简单地介绍基本行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从出发的时候,天还是不错的,到的时候开始下雨。(以下照片全是由自己的卡片机拍摄,而且很多的照片都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拍的,前面几天日期设置出错)
&&&&&&&&中午汽车到达县,大家一起去吃热米皮。县城很大一部分是灾后重建的,所以很新,很整洁。
从出来,一路高速开往,去接另外7名驴友。雨越下越大,而且好像这雨是一路追着我们走,本来没有雨,等我们7点多到的时候,也开始下了。
那7名驴友也是互相不认识的,他们约好了地方,聚到一起,等着我们去接。可是我们不认识路,从三环开到二环,恰巧二环附近修地铁,堵车,几个人拿着手机导航,又想办法从二环绕到三环,问人+导航+绕路,总算接到了他们,这一通折腾,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此时,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有147公里。饿啊,尤其是到过的人和刚接上的几个人开始议论在吃过的好吃的,啊,好想下车尝尝的美食。
&&&&&8点多钟,车从驶出,此时,41个人已经全部到齐,我坐的是头车,21人,经过互相交流才发现,一车的人竟然来自全国各地,有清华妹,男,有的母女俩,有的小两口,有的同行,有的三人行,有女,是一个共同的梦想把我们拉到了一起。
&&&&&晚上11点多,抵达第一天的目的地——。入住的是摩友骑吧俱乐部,比较有名,叫。住的是四人间,每个床位40。太晚了,没有吃饭就直接睡了。&
第二天:——
7月22号早上6点多就起来了,下了一夜的雨,外面现在还飘着雨丝。随手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去吃店家准备的早餐,好像是凉菜和鸡蛋面。面条一盆接一盆地往上端,有的人等不及自己桌上的面上来,就到别的桌上去混吃,感觉只一天的时间,大家都已经熟悉了。
&&&&&&这就是我们住了一晚的房间。
&&&&&&&&整整一面墙全是驴友们的留言。
&&&&&&&&吃早餐,感觉有点像吃酒席。
&&&&&&&呵呵,第一次亮相。
&&&&&&8点钟出发,踏上318国道,才算正式开始了之行。
&&&&&&可惜,“雨城”有三雅,“雅雨、雅女、雅鱼”,我们只见识到了雅雨。作为“”和“茶马古道”的起始地,也有“门户”和“民族走廊”之称。因为这里是川藏线的起点,从这里开始,就会看到许多骑行进藏者。我们坐在车里,为他们的勇气喝彩,对路过的每个骑行者竖起大拇指加油。我们甚至还看到了一父亲带着六七岁大的儿子骑着双人自行车。那一刹那,想到的是晨晨,等等你长大了,妈妈也要带一起看遍各色风景。
&&&&&&&&才走了两个多小时,就让我见识到了318的名不虚传。
坑坑洼洼的路面
随时可能滑落的石块
从山上流到路面的小瀑布
&&&&&&&我们在抱怨这路况的时候,开车的师傅竟然还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比后面要走的路好多了。我无法想像一条路,还是国道,会烂成什么样子?而且我们竟然“幸运”地踏上川藏线仅两个小时,就遇到了——塌方。
&&&&&&&&那两个穿黄背心的我一开始以为是交警,后来才反应上来,人家是骑摩托车进藏的。
&&&&&&&&这一堵就是6个多小时,不过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有的下车拍照,有的聚堆聊天,有的玩杀人游戏,有的打牌。这一来反而更加深了我们之间的了解。
&&&&&&&&4点多,路通了,车里放着“我要去”,一伙人合唱,车外是如诗如画的风景,两岸青山,山间云雾缭绕,江水沿着318一路奔腾。
一路上会看到很多个“大唐”,实际就是水力发电站。
&&&&&&&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停下来上厕所。在一户人家里,每人一元。下车的时候身上没带钱,上厕所费还是人家夫妇给代付的。
&&&&&&&&二郎山,号称入藏第一险。而自从有了这个隧道,这个险也就称不上除了,人们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就能穿越这座川藏线上的第一高山。二郎山隧道全长8596米,是目前海拔最高,埋深第一的超长隧道。
&&&&&&&&这块纪念碑上刻的是《歌唱二郎山》,歌唱的是解放军开山筑路的艰辛,鼓舞着川藏公路建设的人们的士气。
&&&&&&&&穿过隧道,又是一番新的景象。
&&&&&&&&6点钟到达县,没错,就是飞夺桥的。桥位于上,是由康熙爷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左下角那个碑即为康熙御碑。右下角桥的对岸是噶达庙。听说当年飞夺桥时是没有木板的桥面的,只有下面的9条钢索,解放军是以自己的身躯为桥面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跨越。
&&&&&&&&门票上的这个画面应该就是当时的样子。
&&&&&&&&然而一切都已过去,如今的生活显得安逸而。
&&&&&&&&从出发,晚上9点到达,情歌中的,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我们都是从早上七点吃的,到晚上10点终于吃上米饭了。
&&&&&&&&一群难民,上一盘菜空一盘。
&&&&&&&晚饭25元,三人间一个床位20元。
&第三天:——
&&&&&&&&7月23日,早上起床,听见外面哗哗的水声,还以为仍然在下雨。走出门才发觉,原来不是雨,而是我们住的地方是沿着河建的,我们是枕着河睡了一晚。
&&&&&&&&这是站在所住招待所楼梯后门拍到的。
&&&&&&&&清晨,薄雾笼罩,恍如生活在仙境。
&&&&&&&&这儿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很漂亮。
&&&&&&&&开出县城,向折多山进发。
&&&&&&&&折多山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有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翻过了折多山,就算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为弯曲的意思,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这些经幡也叫做风马旗,它是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咦,这么高了,好像还没感觉呢。翻过了折多山,就到了。那里是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可惜,我们12点多到的时候,天很阴,有些郁闷,到来就是看蓝天的,可这几天看到的都是阴沉沉的天。
&&&&&&&&&的藏式民居很有特点,最漂亮的要数窗檐。我们就住一户藏族人家中。
&&&&&&&&主人说这是一只藏獒,怎么可能,长得也不像,而且非常温顺,还会跟人握手。
&&&&&&&&主人家的院子
&&&&&&&&我们住的地方,四面墙上都是非常漂亮的图案。
&&&&&&&&放下行李,安顿好后,出发去塔公草原。“塔公”,意为“喜欢的地方”。
&&&&&&&&山上到处是六字真言和一些祈福的话。
&&&&&&&呵呵,变胖了的饼干。原因嘛,自然是因为高原气压低。
&&&&&&&塔公镇。
&&&&&&&&塔公寺有“小大昭寺”之称。
&&&&&&&&围绕整座寺庙的大转经廊。
&&&&&&&&偷拍的塔公寺门口专门与人合影的老奶奶和卖自制酸奶的母女俩。
&&&&&&&&出了塔公寺就到了塔公草原。
&&&&&&&4点钟,从塔公草原回到所住的蒧民家吃不知道是午饭还是晚饭的饭。
&&&&&&&&吃完饭,门外小转一会。
&&&&&&&&携手徒步的情侣。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背后有多少相机对准了他们。
&&&&&&&&主人家院里的花,用卡片机微距拍的,非常美,对不对?
&&&&&&&&河边的草地上开满了各色野花,有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虽然很小,但各有各的精彩。河岸边还有几个的人在搭帐篷。其实如果不下雨,晚上住在这里,应该会是很好。
&&&&&&&&等我回到住处时,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本来我们计划要走的318,在附近塌方,只允许小车过,所以我们只能选择绕道317。川藏线有两条,南线和北线,预定走的南线也是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的线路,风景是很美的。现在要改走北线,相对来说旅行者会少一些,希望会看到不一样但同样美丽的风景。由于北线较南线来说多了300多公里,本来我们计划会在停一天,让大家适应调整一下,现在为了赶路,只好明天出发了。
&&&&&&&&于是我们要去镇补充干粮。
&&&&&&&&海拔3千多,队里已经有人有高反了,我好像还没有什么感觉。晚上住的是8人的通铺,而且还是5女3男,呵呵,凡事都有第一次啊。
&第四天:——
&&&&&&&由于改了行程,7月23号早上5点多就起床吃早餐,第一次喝到了酥油茶,以前听人说很难喝。其实还不错,咸咸的,至少我们之中没人说不好喝。而且它还可以防止高反,所以我们一碗接一碗的喝。这的稀饭也是咸咸的,据说原来高原地区盐很稀少,现在有了,就什么里都放。
不到七点,我们就动身出发。这儿的天黑的晚,也亮得晚。现在外面还没有彻底亮起来。
第四天了,天终于有点放晴了,我们期盼已久的蓝天就要出来了。大家的兴奋可想而知。而我也终于不用再调照片的光线了。以后的照片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只是进行了拼图。
&&&&&&&&那片云彩特别亮,像什么呢?
&&&&&&&&阳光照在那一片草地上,变成特别显眼的嫩绿。
&&&&&&&&中午抵达吃午饭。为了节省时间,吃的是面,在高原,煮面必须用高压锅,否则面都煮不熟的。
&&&&&&&&前几天的下雨,让这儿的路况更加糟糕。师傅已经很小心的开车,车开的很慢,还是能够听到后排的夫妇俩脑袋被砸的惨叫。(我们的行李全放在最后,摞了很高,只要车颠簸的厉害些,上面的行李就会掉向前面。)
&&&&&&&&看到这个“湖”,我们都HOLD不住了,强烈要求师傅停车。师傅很淡定的说,那哪是湖啊,就是个水泊子。
&&&&&&&&在这拍的照片,感觉都像Windows桌面。景色很美,我无法形容。看图吧
&&&&&&&&屏住呼吸,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注意了,仔细看噢。
&&&&&&&&是的,双彩虹,一场太阳雨后天边竟然出现了双彩虹。还记得应该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天上的彩虹,长大后就没有见过了,我竟然不知道还会有双彩虹。
&&&&&&&&7点钟到达县,“”意为洁白、美丽,海拔也是3300多米。这么多天,终于按时吃过一顿晚饭了。住的房间是木结构的。
&第五天:——
&&&&&&&&7月25号早上6点半从出发。
害怕车陷在泥里或是翻车,我们只好下来走过这一段泥路。路边有一座白塔,这一路走来经常会见到,是藏族人用来祈福的。
下面两幅照片上面是座庙,后面是大片的经幡。
注意看山坡上,也是很大规模的经幡。
中午抵达。非常小的一个镇。
&&&&&&&&雪山雪山,我们从第一天出发,就在不断的“哇”、“哇”,师傅说是拉了一车青蛙。
&&&&&&&&远处雪山脚下的那片湖叫“新路海”,湖水靠冰雪和天然降水补给。
&&&&&&&&&雪山的积雪融化,汇成小溪,流到山下。
&&&&&&&&&看右下角有黑白帐篷。黑帐篷是已经成家的人居住的。而白帐篷则是未婚的姑娘住的。藏族有一个传统,家里的姑娘到了十四、五岁时,就会在黑帐篷外搭起一个美丽的白色帐篷,这个白帐篷是专门为她找男人而设的。如果男人相中白帐篷里面的姑娘,便可以到她的白帐篷与她相好,所以到了晚上,有的小伙为了找意中人,牵上一匹马四处游荡,一个帐篷到另一个帐篷,见着姑娘就搭话、唱曲儿,要是看上谁了,就示爱,这就是去“串帐篷”……直到这位姑娘生完一个可爱的男孩,她便有选择嫁给谁的权利;若生下女孩,便只有被选择权了。
&&&&&&&&山间那细细的白道就是我们走的路,是土路。
从山上植被的情况就可以大概知道海拔了。海拔低的地方会有较高的树,越往上走,树没了,有的是草,再高点,就只剩下苔藓了。所以可以看出来,我们现在的海拔应该不低了,至少也有四千多了。
&&&&&&&&直到此刻,我才算领教了什么叫惊险。路很窄,只能容许一辆车通过,要会车时,得提前找好一个稍宽点的地,等其他的车通过才能走。有很多时候,我们的车轮离路边很近,车子都歪了,吓得我们都不敢动,生怕有一点晃动,会使车子重心更偏翻下山去。山上的矿石也感觉随时都会滚落。幸亏今天天晴了,不用担心泥石流,否则这路真得不敢走呢。的大学教师来之前算了一卦,大意是我们这次旅行会比较顺利。
看到了吗,翻到沟里的卡车。
一路有惊无险地终于上来了,“雀儿山”垭口,海拔5050米。在这儿,走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喘喘。还好,我没有其他的的感觉,我们车上也有人头疼恶心。
&&&&&&&&海拔5000米的玛尼堆和小花。
&&&&&&&下车待了十几分钟,听说有2车的人因为高反已经吐了,“总理”赶紧招呼我们上车下山。
&&&&&&&&下午7点,抵达。200公里的路,开了12个小时,时速20。不过,还好一路安全地过来了。
第六天:——
一路行来,经常会看到石头上的这些彩绘,有的刻六字真言,有的刻佛像。
&&&&&&&&一个多小时后,到了检查站。所有入藏的人必须要检查身份证。检查站由武警把守。在出行之前,“总理”就强调必须要带身份证。我在临出门的时候才想起来,却怎么也找不到,没办法,只好把驾照带上了。“总理”很郁闷,说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如果人家不让进,那我只好在门口止步,打道回府了,吓得我呀。
&&&&&&&&检查站不允许照相,如果被发现,后果很严重。我只能偷偷照了对面的这个碉堡。
&&&&&&&&我在这边担心,车上的人还吓唬我,说如果我的驾照不能过关,就把我关进去。
每个进藏的车辆,都会发这样一份道路交通危险警示图。用藏文和中文书写。
&&&&&&&&就这样一段介绍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车上来自各个地区的人分别用自己家乡的方言都读了一遍,最郁闷的是话,那是一个字都听不懂啊。有人说感觉像语。于是的一位老师又说了一段很有味的话,语调很像,还有那个标志性的“思密达”。说到这,我们车上好多老师啊,有的一位小学老师,我是初中老师,还有的高中老师,最后还有三位大学的老师。
刚过检查站没多长时间,就体会到了那张图可直不是吓唬人的。看看这滑坡和路面破坏的样子,肯定是前几天下雨的后果。
&&&&&&&&看着他们向我们挥手,我们还以为他们在热情地给我们打招呼,我们也兴奋地给他们招手。可是等我们车开过去后,有点发现他们在向我们扔石子。“总理”说这些孩子是向我们要糖吃。突然觉得很可悲。
&&&&&&&&路上发现了一只旱獭,(我不知道是什么,他们说的)。我是第二个冲下车的,赶紧拍了两张,等他们都下来,它就溜走了。
&&&&&&&&那些草场就像是个大花园,里面各种野花竞相开放。
感觉人像是P上去的。在这种地方,不管你的摄影技术如何,用的是什么相机,只要随手一拍,拍出的照片都美的很假。
&&&&&&&&山坡下那一片蓝色的花,也是野花吧。
&&&&&&&&矮拉山,海拔4245米。
&&&&&&&&各家的房子都一样,是由政府补贴建的。
&&&&&&&&男一秒钟变格格。&
&&&&&&&&中午到达县,五十分钟吃饭的时间。
&&&&&&&&晚上9点多,抵达。一进城区,引来我们的感叹“哇,好大的县城啊”、“啊,&还有红绿灯呢”,现在想想,真有些可笑。要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真得是好久没有见过这么繁华的地方了。
&&&&&&&&住的地方是一个藏族人开的“酒店”,还比较大的,但是那个味道和卫生,实在让我不想回想。但好在可以洗澡。光洗头就洗了近半个小时,可还是感觉冲头发的水还是黄黄的。
第七天:——
7月27号早上7点半出发.
&&&&&&&&草原上,坐在自家门外的老人。
&&&&&&&&那些拍天路的人。
&&&&&&&&&大爱那些无名的野花。
&&&&&&&&与大师的合影。
&&&&&&&&知道那些墙是用什么做的吗?呵呵,牛粪啊。
&&&&&&&&高原上的机场,没有见过这么简陋的吧。
&&&&&&&&&在我记忆里的那些人啊。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们包的两辆车挂的是省人大的牌子。在,每过一段路就会有一个检查站,全由武警把守。看到政府的牌子,也许检查的就不会那么严格了。
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达,那里是318与317的交汇处。经过三天的赶路,我们终于回到原计划的路线了。
&&&&&&&&在一家人开的店吃砂锅米线。四面墙上全是涂鸦。很可爱的四人帮。
&&&&&&&&主人家的小泰迪,超可爱。
&&&&&&&&72拐,真得是名符其实。
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子,层层的梯田。
下了山,又换了另一番景象。山上没有植被,光秃秃的,但给人苍凉大气的感觉。让人觉得这才是。
由于路况不好,所以很多路段都会限速。我们走的这段路总共92公里,要求时间4个小时。看到时间还没到,所以车停了下来。看到骑行者,我们夹道加油。
&&&&&&&这群无聊的人啊,在玩抓石子的游戏。有人号召去徒步,我立刻响应。在高原走了两公里,直到我们的车从后面把我们追上。
这个倒霉的骑行者,被我们拉住疯狂的照相,还有人抢过他的车子摆Pose。
&&&&&&&&路边的一头驴,自己一个在悠闲地散步。
&&&&&&&&看到江里的那块石头像什么吗?是这儿的一个景——石猴。
今天落脚的地方是。
十几个人一起去吃川菜。饭店的彩绘很漂亮。
第八天:——
&&&&&&&&我们入住的客栈。
&&&&&&&&中午到达然。
&&&&&&&&然乌湖,意为“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
&&&&&&&&群魔乱舞
&&&&&&&&要糖吃的孩子。王哥刚把糖拿出来,孩子们一哄而上,把王哥的手都抓破了。
&&&&&&&&&小潘变身猪倌。
&&&&&&&&今天到了我们出发至今第一个需要花钱看的景点——米堆冰川。它是三大海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拔最低的冰川。
我们刚进景区的时候还在下雨。
&&&&&&&&冒雨前行,大片的玛尼堆
&&&&&&&&景点的路线到观景台为止。观景台旁树了一片牌子“冰湖以上为非游览区,擅自游览,后果自负”。但为了更近地接触冰川,我跟娴儿姐翻过观景台,向那片如玉的冰川进发。
&&&&&&&&看到了吗,湖里有冰。
&&&&&&&&41个人,只有我们几个走到了距离冰川最近的地方。其实是可以走到冰川跟前的,但是我们规定了时间只有2个半小时,这一路上来,我跟娴儿姐甚至都不顾危险,一路小跑,也花了1小时15分钟&。如果再往前走肯定来不及了。看着近在眼前的冰川,我甚至可以听见冰融化断裂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这声音诱惑着我很想往前走,很想很想。就好像鸦片上瘾一样,离得越近,越想上前,想再近一些。
&&&&&&&&这个时候天放晴了,整个冰川更加优美。
&&&&&&&&说好了不回头,可是我们还是控制不住,走几步就要回头照几张,蓝天下,冰川发出耀眼的光芒。真得庆幸我们的命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雨天的和晴天的。
&&&&&&&&只有白马,没有王子。
今天落脚的地方是。
&&&&&&&&好像假的一样。
&第九天:——
7月28号早上6点半就出发了。因为今天会通过一段险路,为避免单车道堵车。
&&&&&&&&好像仙境一样。
&&&&&&&&有一天晚上一起吃饭。的张可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他心目中的除了美丽的风景之外,就是体验这种颠簸且惊险的路况。的确,不费吹灰之力得的到东西没有人珍惜,只有历经艰苦得到的才最珍贵。
&&&&&&&&这近十天来,每天坐车的时间至少有12个小时。其他的都还好说,上厕所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男生比较方便,随便什么地方一停,站在路边站成一排也就解决了。我们就比较麻烦,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都很不好意思,后来也就越来越随意了。绝大多数时候,路边是开阔的草地,或者一边是江,一边是山,要找个隐藏点的地方确实不容易,每次师傅都说要给我们找个好点的地方。昨天在去米堆冰川的时候,有三女两男下车上厕所,结果两个男生上来就狂笑。追问原因,那三个女生找上厕所的地儿,只顾着躲我们这个方向的车,刚蹲下就看到对面方向来车,而且还是一个游车队,起码有十几辆车,她们无耐,只能捂住自己的脸。
&&&&&&&&这块玛尼石就是我们找的临时上厕所的地方挂的。
&&&&&&&&其实像我们这样在杂草中上厕所还是很危险的。2车就有个女的,在这个地方上厕所,一个虫子顺着她的腿爬上去了。等她有感觉,赶紧找个地方把裤子脱下来,大腿外侧已经被咬了,流了好多血。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也感觉自己浑身都开始痒了。
&&&&&&&&8点多钟,我们乘坐的车爆胎了。唉,看来是你的,想躲也躲不掉。本来专门起了一个大早想赶过去,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修车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我们一男四女又要徒步了。
&&&&&&&&蓝牌子上写的字是:102滑坡路段易发生泥石流、飞石、滑坡、塌方,请谨慎驾驶。
&&&&&&&&徙步了近一个小时,我们走不了了。前面这段路是滑坡形成的泥浆,我们试着走了几步,泥已经快没过脚面了,而且山坡上还有泥水不断地流下来。我们只能退出来。正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过来了两辆越野。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招了招手,那两辆车竟然停下来了。我们五个人分别上了两辆车,我上的这个车只有一个司机,他说他要去,而且下午就能到,当时我们真得很想直接就搭他的车去得了,(这越野可以随意超别人,而我们的车只有被人超的份,甚至连奇瑞都可以超我们,一路上我们都郁闷坏了)。开了五分钟,我们下车了。真好,因为那段破路,我们又多了一个经历,真得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连搭车总共走了有15里地,这个时候电话来了,“甜心”问我们在哪,他们开车找我们,可没想到我们会走得这么快。
&&&&&&&&这就是我们打算赶过去的悬崖险道。车道很窄,还有许多拉木材的大车,还好我们的司机师傅技术比较高,硬是从那两辆大卡车中间挤了过来。后面的那张图就是我从车窗拍的。坍塌的路边离我们很近。
&&&&&&&&中午吃饱的地方叫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到鲁朗不吃石锅鸡是一件遗憾的事,石锅是用一整块石头掏空而成,鸡则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用很多味药材慢慢地炖,那汤的味道很美味,我喝了好几碗。
&&&&&&&&鲁朗最著名的是鲁朗林海。
&&&&&&&&阵雨过后,太阳周围出现的光晕。
&&&&&&下午五点到达地区的八一镇。有人称它是的,也被称为的。藏语意为“太阳宝座”。&有很多的景点。下次有机会来一定要好好的转转。
&&&&&&&八一镇是的首府。它位于尼洋河边。我们去的时候,刚好碰到河上的桥堨了,汽车不能通行。而我们预定的旅店在河的对岸,旅店老板就招集了很多摩的把我们带过河。住的是14个人的铺。
&&&&&&&&放下行李,我们十几个人又一起走出来,找地方吃饭。
&&&&&&&&这就是那断了的桥。
&&&&&&&&本来天还是晴的,突然下了一点小雨。我们现在都有经验了,赶紧抬头看天,果然又有彩虹出现。
&&&&&&&&我们兴奋地拿相机拍照,当地人反而觉得我们少见多怪。
&&&&&&&今天差点没把我累趴下。徒步走了有10里地,然后又出来逛了特别大的一圈,至少也有十里地。累得我一回去就趴在动都不想动。我的床是靠着墙的,其实压根不是墙,而是那种大的铁闸门拉了一个窗帘,基本不隔音。她们说就在外面,有人在聊天,还有人在念经,差不多一整晚。我平时睡觉很轻,这回竟然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十天:——
&&&&&&&&早上8点从出发,依然是靠那些摩的过桥。
&&&&&&&&秀巴古堡,据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相传是由松赞干布修建的。
&&&&&&&&高28米的祈福塔,里面设有一直径近3米的巨大的转经筒。
&&&&&&&&&这一片的建筑样子都一样,就是屋顶颜色不同。
&&&&&&&&中午吃饭的地方叫。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吃过饭出来,没开多久,又爆胎了。因为路上都是很多小石子,我们的车行李太多,又超载。车停在路边,高原的太阳很毒,连个遮阳的地儿都没有。不过这次师傅换胎的水平提高了好多,没用半个小时就搞定了。在我们换胎的过程中,还有一辆跟我们一样的牌照的车停下来帮忙。在远隔千里的地方遇到同乡,大家都很开心,用话聊着天。在来的这一路上经常会遇到的车,我们在的时候就碰到五个人开了一辆车,他们还没就回来了,因为其中三个人高反很严重,好可惜。
&&&&&&&&人真的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现在我们拔5千米的地方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
&&&&&&&&又是限速,害得我们都到了市外都不能进去,只好停下来等时间。
&&&&&&&&经过这座武警把守的大桥就进入市了。盼了这么久,历时十天,终于,我们来了。不过进去后,让人感觉很失望。就是一座很小的城市,看不出高原,的感觉。
&&&&&&&&我们住的地方是。这里离八廓街,大小昭寺都比较近。
&&&&&&&&来的一个重要目的当然是布达拉宫了。但我们一路上都在议论布宫的门票,原价是200元,需要提前一天拿身份证预约,一个人最多拿四个人的身份证去预约。我们几个人都商量好了要去通宵排队。但是2车有个老师傅联系到了人代排队买票,每张票多加150元。大家都把身份证拿过去了。然后一起去吃藏餐。
&&&&&&&&去的是攻略上推荐的一个叫“”的藏餐馆。
&&&&&&&&超多美味。酥油茶、青稞酒、羊排、藏香猪、还有好多好多忘记了名的,平均一个人45元。
&&&&&&&&这里还有驻唱的,可惜我们命不好,今天刚好不来。其实如果两个人来这里,静静的,很有情调。
&&&&&&&&很怀念那一起吃饭,一起笑闹的日子。
&&&&&&&&我们住的宾馆也很漂亮。
&&&&&&&&晚上11点多,小潘敲我们的门,给我带来了个不好的消息。代买票的人不收我的驾照。很郁闷,赶紧打电话给的三剑客,他们自己去排队买票了,他们同意我明天一大早去找他们,看能不能买到。
&&&&&&&&这么耀眼的月亮?怎么可能,是假的,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光线太暗,他们的自助灯光。右边的是王哥,超有材,什么都知道,我们用手机在玩“一站到底”,他总是第一个说出答案,什么领域的题都难不到他,甚至连花园宝宝里的人都知道,就是因为有他在,我们得到了起码三四张入场卷。
&&&&&&&&小潘的照相水平实在让我们很无语。那技术,照出来的相片都不知道他在照什么,我这样应该也是他照的,否则头上怎么会多个火炬。看我把他照片得多帅。他不愧是人,那搞价水平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自叹不如。他可以把25元一个的假银镯子说到三块钱一个,也不怕人家打他。
&&&&&&&&参观完后坐人力三轮车回石桥巷。这人力三轮车里高级,还可以播放音乐。听着那滥俗的音乐,凉风吹着,师傅大声地聊着天,真好。
&&&&&&&&清华妹,清华大学篮球校队的。
&&&&&&&&唉,我就是想照个旅馆的大门,还碰到俩捣乱的。
&第十二天:(二)
&&&&&&&&听他们说,小昭寺大清早去是不用要钱的。所以8月1号早上六点多钟我们就到了。
&&&&&&&&小昭寺,始建于唐朝。相传公主入藏时带了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行至现在的小昭寺位置时,木车陷入沙地中。公主通过历算,决定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此处供奉,遂建小昭寺。这座寺庙由公主主持修建,与大昭寺同时开工,同时告竣,同时开光;大门朝东,以寄托这位公主对家乡父母的思念。后以此为基建小昭寺。大昭寺主神殿原来主供的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松赞干布逝世后,遵照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进行了对换。
&&&&&&&&我们去的时候,有一些藏民正在往香炉中添加松枝和酥油,青烟袅袅,让我们也不由地恭敬起来,小心翼翼。跟着他们绕着转经筒走了一圈。
&&&&&&&&出于对佛祖的尊敬,我只在门口远远地照了一张。
&&&&&&&从小昭寺出来,我们又赶往大昭寺。
&&&&&&&&旧城区的一条主街道,7点多依然很安静。
氆氇pǔlu&是藏族人手工生产的一种毛织品。
&&&&&&&&与街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昭寺,此时还没有开门,门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全是藏人,他们进去是不用掏钱的。
&&&&&&&&于是,去大昭寺旁的茶馆喝甜茶,吃藏面。
&&&&&&&&9点钟和男一起走路去布达拉宫。
&&&&&&&&排队等着进布宫的人。张老师他们已经到了,与他们汇合。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公主而兴建的,后来成为历代达赖的冬宫居所,里面收藏了无数的珍宝。总高约110米。由白宫和红宫组成。里面有安放历代达赖遗体的灵塔。从五世到十三世,除了六世桑央嘉措外,其余八位都建造了奢华的灵塔。伟大的五世达赖的灵塔花费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
大门右手边有一个珍宝馆。可惜我们要在十点前到半山腰的换票处,时间太紧了,看门的不让我们进。
&&&&&&&&好不容易爬到换票处,才体会到在高原爬山是什么感觉。人喘得不行,走几个台阶就必须停下来休息,大口地喘气,嗓子像冒烟一样。
&&&&&&&&布宫里不允许拍照。一个人走在里面,有时候蹭人家的导游。有时候周围就我一个人,昏暗的光线,袅袅的松香,庄严的佛像,那一瞬间,浮躁的心安静下来,莫名地感觉鼻子有些酸。让我这个不信佛的人也对着那些佛祖虔诚地许下我心底的愿望。真好,很想在这里多待待,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里面参观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不允许停留。不过,我相信,这个地方,我还会再来。
从这里,可以看到的全景。
&&&&&&&&我也在八角街买了个小的转经筒。一直不明白它为什么叫转经筒,&原来它是可以打开的,里面是一卷经文。
&&&&&&&&照不够的布达拉宫,它的宏伟没有亲身体验是感觉不到的。
&&&&&&&&布宫的侧门,绕着布宫走了一圈,就为了找我那被没收的防晒霜。在到处都可以看到治安亭,警察的态度也非常好。不过他们好像不分左右的,我们问了两次路,他们说向左转,我们走了好久没见,原来是向右转。
&&&&&&&&布宫门前,位于马路中间的白塔,有点埃菲尔铁塔的感觉。
&&&&&&&&。在布宫边上,我们无意中看到的。那的酸奶需要配糖吃,一层酸奶一层糖,很不错。我们后来才知道,攻略上也有推荐这一家。
计划去博物馆,问了人,知道大概走二十分钟。可是我们走了有近一个小时才到,难道高原走路的速度有这么大的差别?
&&&&&&&&“博物馆”几个字是由江泽民题的。博物馆展厅由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四大部分组成。&史前文化展厅向人们展示了步入文明社会前具有代表性的时代进程——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不可分割的历史展示的是解放及建设的种种珍贵资料。&后两部分是佛像、藏文典籍、唐卡、动植物、玉石、乐器、法器、手工艺品等专项展览。
  唐卡是藏族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八角街就有卖的。本来很想买一张的,可是手工绘制的比较贵,而且买回来也不知道应该挂哪,只好忍痛割爱了
&&&博物馆共三层。里面的展品非常丰富,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可惜我们的时间比较紧,只能大概看看了。
&&&博物馆的对面是罗布林卡。罗布林卡俗称的颐和园,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夏天的时候,达赖喇嘛便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它是是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
&&&&&&&&罗布林卡主要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文颇章(颇章即宫殿的意思)组成,里面比较大,坐电屏车,10元钱,可以随上随下。
&&&&&&&&左边的那个叫石莲花,很形象噢。右边的那个三个颜色呢。
&&&&&&&&呵呵,罗布林卡成了我和清华妹的写真拍照基地。
&&&&&&&&从罗布林卡出来,打的直奔大昭寺。害怕人家关门了啊。清华妹不进,我一个人买票进了。买了瓶水进去,发现要上楼必须要过安检,于是坐在院子中间的地上,喝光了水,人家又告诉我水可以带的,郁闷啊。
&&&&&&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了纪念尺尊公主修建的。去而没有去大昭寺就等于没有去过。八角街围绕大昭寺展开。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但在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所以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千只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千只羊累死了,终于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
&&&&&&&&许愿池?
&&&&&&&&大昭寺的金顶。
&&&&&&&&站在大昭寺的顶层,远眺布达拉。
&&&&&&&&从大昭寺出来,又在八角街走了走,想买把藏刀。可惜啊,看上的太贵了,便宜的又看不上。不过那些卖藏刀的年轻老板都很帅噢。
&&&&&&&&和清华妹走了好几条街,去找攻略上的一家菜馆——。人超多,要自己去找位置。点了一大堆菜。有玛鸡楠(楠,就是饼,用饼去蘸着类似于咖喱鸡块的东西去吃,我们还不知道怎么知,问了一下跟我们拼桌的两个人}、炒土豆菠菜、酸奶蛋糕{很不错,推荐噢)、水果、咖喱牛肉套餐(不要吃,牛肉根本就咬不动),当然还有一大壶酥油茶(基本上全让我一个人喝了)
&&&&&&&&之后陪着清华妹找银行又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走了一圈发现竟然又走到了布宫脚下。想体验一下的公交,明明看着有公交,为了找站牌又走了有两站地。终于活着回到了宾馆,结束了在充实的两天。很遗憾,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不过,刚好给了我一个再去的理由。等着我噢,下次走,我一定会再来的。
第十三天:——纳木措(超美)
8月2号早上恋恋不舍地从驶出,前往圣湖“纳木措”。
途经羊八井。之前总是听说,可具体不了解,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它以地热闻名,网上的图片很漂亮。可惜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在那里停留,&没有体验到那种高海拔地区的温泉浴,有些遗憾。
传说中的天路——青藏铁路。是世界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高原铁路。
来点风吧,让它顠起来吧&。
远眺纳木措。
纳木措,我们来了。湖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海拔4700多米,比高了1000多米。去湖边的小旅馆把东西放下,迫不及待地奔向湖边。
清华妹走的是“酷、帅”路线。
纳木措湖边的白牦牛,可以骑它照像。
大爱纳木纳。水特别清,里面有一条条的小鱼。
看到了吗?远处的雪山和湖里的水鸟。
山坡上有烧松枝的香炉,山窝窝里有一大片的玛尼石和经幡。
一匹小马,没有人看管,悠闲地在山窝里吃草
这房子盖得,我无语。
湖对面有一座小寺庙,静悄悄的,没敢进。
纳木措的标志——迎宾石。
兴奋过后,觉得头有些晕,眼睛疼,才知道自己高反了。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原来虽然去过比这里海拔高的地方,但只是呆一会就下来了,而这次却要住一晚,所以很多人都有不舒服的感觉。于是早早地就休息了。(要克服高反,最好的方法就是喝葡萄糖)
&&&&&&&&&&&&&&第十四天:纳木措——
&&&&&&&8月3号,5点钟爬起来。本来一伙人说好了要去看日出的,可是等我收拾完到院子里,静悄悄的,没人起来。于是鼓起勇气一个人出发,四周漆黑一片,没有灯,最郁闷的是还时不时的有野狗出现,跟着你。还好,路上碰到了另一辆车的一男一女,最好的是他们还带了手电,好歹是有个伴。等到看日出的小山脚下,人就慢慢多了,一个跟着一个向山顶出发。
照上半山腰回头看,天上的那明亮的是月亮,照在远处的纳木措湖上,底下有灯光的就是我们住的旅馆。是不是有一种海上升明月的感觉?
那个小山很低,也就一二百米,但登起来很费劲,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会。而且越往上,就没有明显的路了,爬到山项,大概还不到六点。上面已经有好多摄影爱好者抢占有利地形了。&在一片漆黑中静静等待,关键是好冷啊。就我一个人,那种冷就更加透骨。
半个多小时的等待,最终看得只是短短的几分钟。跟人生很像啊,长时间的积淀只为那耀眼的一瞬。
九点多钟出发,中午到达。傍晚到达的最后一个县——
&的云很低,压在草地上。
第十四天:纳木措——
&&&&&&&8月3号,5点钟爬起来。本来一伙人说好了要去看日出的,可是等我收拾完到院子里,静悄悄的,没人起来。于是鼓起勇气一个人出发,四周漆黑一片,没有灯,最郁闷的是还时不时的有野狗出现,跟着你。还好,路上碰到了另一辆车的一男一女,最好的是他们还带了手电,好歹是有个伴。等到看日出的小山脚下,人就慢慢多了,一个跟着一个向山顶出发。
照上半山腰回头看,天上的那明亮的是月亮,照在远处的纳木措湖上,底下有灯光的就是我们住的旅馆。是不是有一种海上升明月的感觉?
那个小山很低,也就一二百米,但登起来很费劲,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会。而且越往上,就没有明显的路了,爬到山项,大概还不到六点。上面已经有好多摄影爱好者抢占有利地形了。&在一片漆黑中静静等待,关键是好冷啊。就我一个人,那种冷就更加透骨。
半个多小时的等待,最终看得只是短短的几分钟。跟人生很像啊,长时间的积淀只为那耀眼的一瞬。
九点多钟出发,中午到达。傍晚到达的最后一个县——
&的云很低,压在草地上。
的云很低,压在草地上。
本篇游记共含16186个文字,402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多少犹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