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游戏里花钱现实变成游戏的小说就low的人有意思么

你玩游戏花钱,别人却狂赚5个亿,这个21岁游戏少年凭啥超越扎克伯格?    ');有人帮洛基算了笔账, 从Facebook的收购行动中,洛基个人可以拿到大约5亿美元,即便扎克伯格本人,在21岁的时候也没能赚到这么多钱。一个21岁的游戏少年凭什么就赚到5亿美元?
当地时间日,美国加州旧,Oculus VR公司召开发布会,首次公开展示Oculus VR虚拟现实头盔。(CFP/图)
  虚拟现实的大潮已到。Facebook、、阿里……早已纷纷进入这个领域。回溯这个大潮的源头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它源自一个1993年出生的美国青年——帕尔默·洛基。他没怎么念过书,但在21岁时就已经赚到了5亿美元。
扎克伯格出价20亿美元
  2014年1月末,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造访了南加州埃尔文市的一个初创公司。两周前,在Facebook位于门罗帕克市的总部,扎克和他的高管们被这家公司送去的一个实验样品深深地震撼了。他希望亲自上门看一看。
  这家公司名叫Oculus VR。扎克走进公司办公室的时候,那里摆满了塑料构件,像足了电子塑料垃圾场。他的到来一下引爆了工程师们的情绪,他们都是扎克的粉丝。公司的创始人帕尔默·洛基更称得上是“死忠”,他穿着大裤衩,脚踩人字拖,站在人群中间欢迎扎克的到来。
  但这一次,在一番自我介绍之后,他把扎克伯格留给了同事们,又自顾自地去捣腾起自己的塑料模型来。
  此时的扎克伯格,已是乔布斯之后美国科技界当之无愧的行业领袖。这样的冷遇让扎克伯格有些吃惊,但那个实验样品以及在洛基身上,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强烈吸引着他。
  洛基有自己的理由,“我有自己的事要做,我得全力以赴地干活”,后来他对外解释了自己当时的行为。当然,洛基也不缺钱,扎克伯格进门前,公司因一款原创产品而被估值3亿美元,公司的银行账户上也躺着9000万美元。
  扎克伯格的行动非常迅速,上门后的第二周,他就决定收购这家公司,并开出了10亿美元的报价。然而,Oculus VR的董事会对这个价格并不满意。
  又经过几周谈判,扎克伯格最终赢得了 Oculus VR的青睐。3月25日,两家公司在扎克伯格家中签订了收购协议。
  当天的晚宴很丰盛,菜单上包括蘑菇烩饭和扇贝等等,洛基表示,这餐饭非常美味,相信他也很享受Facebook最终的出价——20亿美元。
  《福布斯》杂志事后帮洛基算了笔账, 从Facebook的收购行动中,洛基个人可以拿到大约5亿美元,即便扎克伯格本人,在21岁的时候也没能赚到这么多钱。
  在交易达成后,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讲述了收购的缘由。
  打动扎克伯格的是洛基研发的一个名为Rift的黑色头盔。
  它的外观平平无奇,砖块大小,戴在头上就像是一副滑雪眼镜。杂乱的电线缠绕在脑后,连接至一台小型台式机。看起来很有未来感,但并不惊艳,但它能够提供“沉浸式3D体验”。
  当扎克伯格首次戴上这款头盔时,他知道,这就是未来。这个头盔能够让人们进入虚拟的场景中,去体验电影和电视,也包括游戏、讲座和商业会议。
  扎克伯格在Facebook页面上写道:“想象一下,在球场边的座位上欣赏比赛,与来自全球的老师和学生坐在一件教室里学习,或者和一位医生做面对面的咨询——坐在家里,只需要戴上一款设备就可以。”这才是这项名为虚拟现实技术的真正的前景:超越浸入式体验,实现真正的在场效果——在虚拟空间中感受真正的存在。
  扎克伯格后来告诉洛基,他可能已经领先踏入了计算机技术的新纪元。但洛基只是耸耸肩,他依然还是那个南加州的大男孩,只是一心想让更多的人能用上这种酷玩意。
  扎克伯格和洛基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黑客型人物,都在20岁之前创立了有着巨大价值的公司。不过,相似之处也仅此而已。
  洛基的家庭并不富裕,他也没有像扎克伯格一样上过为常青藤名校而设立的预科学校。洛基在长滩的家是一处小型复式房屋,而他是家中4个孩子的老大,他的教育一直由母亲负责。母亲很重视让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洛基从小学习意大利歌剧,甚至可以专门在威尼斯的船头上给观光旅客们唱意大利歌曲。
  洛基的父亲是一名汽车销售员,也是业余机械师。父亲教会了他使用车库中的各种工具。洛基从组装自己的电脑起步,慢慢开始涉足更复杂的设备。有一次,激光甚至烧伤了他的视网膜,造成了一定的视野盲区。
  洛基收购损坏的iPhone,修复后再重新出售,借此获得收入。他也在一些互联网论坛上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洛基对虚拟现实的兴趣缘于电脑游戏,他一度十分沉迷电脑游戏。为了游戏,他搭建了由6块显示屏组成的显示阵列,仅仅是为了让游戏中的视野更丰富。而这也促使他进一步思考,为何不能将小尺寸显示屏直接置于眼前?他在讨论版上写下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定期更新进度。
  2012年4月,在他19岁时,洛基宣布他完成了首个虚拟现实设备。他计划将这款产品作为DIY套装在Kickstarter平台上发布,帮助所有人制造出自己的简单系统。他计划将这款设备称作“Oculus(拉丁文中意为“眼睛”) Rift(意为虚拟现实技术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造成了“裂缝”)”。
  洛基将原型机交给了知名游戏开发者约翰·卡迈克。约翰·卡迈克在游戏界碑称为“第一人称视觉设计游戏之父”,代表作品有《毁灭公爵》、《重返德军总部》等。和洛基一样,卡马克也正醉心于设计一款和真实生活体验一样的游戏,这一点也将他引向了虚拟现实技术。
  卡迈克借2012的洛杉矶E3大展向媒体展示了洛基设计的原型机,游戏记者们蜂拥而至,索尼公司甚至想请洛基去负责整个虚拟现实项目的研发。
  在洛基寻找外界建议的过程中,布伦丹·伊莱布,一名32岁的资深游戏创业者经人牵线进入了洛基的视野。他们的会面并不容易,因为洛基一直担心美国政府的监控而拒绝使用电话。但最终他们见面了,在一家牛排店,在这次约会中,洛基不仅迟到了,依然是穿着人字拖。
  伊莱布对洛基表示,他会借给Oculus数十万美元,帮他为Kickstarter上的众筹活动制作视频。为了展现自己的诚意,伊莱布当场开出了5000美元的支票。洛基随后搬出了父母的家,聘请了另一名十几岁的技术爱好者。
  在汽车旅馆的房间里,洛基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融资。他和伊莱布发起了一次众筹,目标50万美元,不过在众筹开始前的最后一分钟,洛基心虚了,他将目标下调了一半。
  结果出乎意料。他们在几小时内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在众筹结束时,愿意向洛基提供资金的人近万,筹资总额则达到了240万美元。这次“融资”成功,让他得以搬出汽车旅馆。
  而到扎克伯格来到Oculus VR的办公室时,洛基的公司又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公司估值已经达到3亿美元。
2月25日,在德国柏林的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奖颁奖仪式上,社交网站“脸谱”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试戴虚拟现实设备。(CFP/图)
你不能只有创意
  虚拟现实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很多研发者在努力了大半生之后甚至都不得不放弃这个念想。但洛基没有,更重要的是,他清楚知道怎么使用现在的条件来使这个梦想成真。
  沉浸式电脑显示的最早构想出现于1960年代。最早的虚拟现实样机既笨重又昂贵,而且往往主要是供政府和军队做飞行模拟展示和训练使用。
  1980年后,随着电脑的慢慢普及。虚拟现实技术在一系列文学、影视作品中获得极大成功,并勾起了普通人的“欲望“。从1984年William Gibson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再到之后有关电影的巅峰时期,包括1995年的《非常特务》的上映,大大激发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市场。大家都开始构想体积更小,佩戴更舒服的虚拟现实装置。
  那个时候,电影倒是大卖了,不过虚拟现实的产品却卖不出去。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普及对大多数研发者而言,依然是一个仿佛遍布陷阱的宝藏。
  最典型的失败是,1990年代初,Hasbro公司花费了近5900万美元,在一套名叫“家用虚拟现实系统”的控制台和头戴设备的开发上研究三年多,但这个产品最终没能成功。任天堂公司终于把家用虚拟现实设备的价格降下来了,1996年,任天堂发布一套价值180美金、名叫Virtual Boy的电子游戏操控系统,但广告宣传的三维显示效果最后看起来并不出众,最后这款产品卖了才不到80万套。
  直到洛基的Rift的问世。
  “沉浸体验程度是我见过的任何其他游戏都没办法比拟的“,“它改变了第一人称电子游戏的体验”……众多电子游戏开发者、玩家、运营者都仿佛看到了它普及的可能。“当我们现在来看,”卡马克说,“显然那就是整件事的拐点。”一夜之间,Oculus Rift成为了最被人热衷的游戏设备。
  成名之后
  即便已经成为亿万富翁,洛基的生活也没有太多的改变。
  他依旧穿着大短裤,他甚至更不喜欢穿鞋子了,总是一有机会就把拖鞋踢到一边。Oculus公司被并购后,这位年轻的“富一代“和他的6个朋友一起住在一套被称作“公社”的公寓里,每天花好多个小时玩多人竞赛模式的游戏。
  “公社”离Facebook在门洛帕克市的总部只有一个街区,而当他出现在总部时,他也总是能轻易融入挤满了工程师的工作环境,一点不显眼。很多Facebook的员工都知道Oculus公司和洛基,但几乎没人能认出他。
  跟扎克伯格买下的其他几大应用,比如Instagram和Whatsapp相比,他还给予了洛基和他手下团队很大的自主权。产品的研发还是洛基和他的团队负责。洛基一半时间在门洛帕克的Facebook总部,另一半时间则在埃尔文市的Oculus的办公室。
  虽然他和扎克伯格不一样,没有踏上神童转型CEO的事业道路,但是这位汽车销售员的儿子在推销方面比上述两位都出色得多。
  2015年10月,在费城举行的福布斯三十岁以下青年企业家峰会的开幕式上,洛基笑话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专业而干练,甚至还在仪式上表演了一段工夫,瞬间就迷倒了在场的1500个美国最优秀的年轻企业家们。
  演讲结束之后,他并没有选择规规矩矩地从舞台后方阶梯下台,相反的这位身着夏威夷衬衫的小伙从五英尺高的舞台上一跃而下。
  洛基研发的Oculus Rift 虚拟现实头盔已经引发了科技产业的连锁反应,进而对娱乐、汽车、教育等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
  2016年,消费电子巨头HTC和Sony纷纷发布了自己的虚拟现实头盔。2015年,一家名叫NextVR的加州公司把摇滚乐队Coldplay的现场表演做成了一段虚拟现实版本的影片,另一家叫EON Sports的公司也在研发一个应用VR技术的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Ford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们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沉浸体验实验室,并且正在积极使用Rift来试验新车设计的3D模型。甚至有一家西班牙新开的公司,专门给用户提供各种可以用Rift观看的3D情色电影的网站,并保证用户观看时绝对身临其境。
  洛基表示:“我知道,在余生中,我愿一直从事虚拟现实的工作。我可以去做任何事,只要能让行业发展壮大,取得成功。这将是一个我愿意生活、超级酷炫的世界。相对于完美的虚拟现实,还有什么更好的娱乐技术?答案是没有。”
TOPS6256゜14558゜24228゜34192゜44040゜53573゜62422゜72416゜82333゜92301゜1046845゜122123゜214221゜312877゜412061゜510293゜69984゜79041゜89020゜98938゜10
天使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A轮 5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2号仰望土豪的世界 那些花几百万玩游戏的真实故事
听闻过许多传说,关于人民币玩家的。有个创业者向黑马偷偷透露过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例如,去高级会所推广游戏,土豪们一年花两百万玩游戏,配专门的妹子陪他们玩游戏,土豪和妹子在线下发生的各种故事……而他们究竟有多么疯狂?作者Ruki 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大家,Theyaresocarzy——让我们一起来仰望一下土豪的世界。游戏玩的不错,所以认识一些富二代和所谓“人民币玩家”。楼上很多说的太虚,我讲点朋友身上的发生过的事儿。游戏的内容和人物身份我会作些处理,请不要跟我较真。我要说的这款游戏,非主流,有点类似私服。设置了类似于WOW里的阵营——不同阵营天生敌对,不能通话。每周一次国战;有些即时战略成分,每位玩家可以招英雄,带兵作战。游戏开始,玩家拥有类似的场景,需要自己建造建筑(建造时间很长,每个建筑20级,升一级大约1天左右)。这是一款属于人民币玩家的游戏,简而言之:要装备?买!快速升级?买!和敌对阵营讲话?买(1块钱1个的那种大喇叭,玩家都不会陌生吧)!进副本?买!第一段故事:玩家A:男,50岁左右,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国企高层。我认识唯一一个这般年纪还在网游里和年轻人较劲的。自称老婆管得严,只有私房钱(他颠覆了我对私房钱的概念)可以玩游戏。进入游戏后,觉得等得不耐烦,买加速卡,2小时内把城中所有建筑科技升满(大约5000RMB)。当时他处于我的敌对阵营,在服务中相对弱势。大概看他好胜心比较强,对面的人开始鼓动他刷装备参加国战。稍微解释下游戏里的装备设定,一人10个英雄,每个英雄身上10件装备,可以花钱把装备从+0提升到+20,每级成功率大约是50%左右,一旦失败从头开始。而装备又是决定实力的唯一因素。一般而言,一件装备加到顶大约需要RMB,取决于运气。这位大叔,非常不巧,第一天充了3万块钱,除去升级建筑和其他乱七八糟,2万多块钱砸一个头盔,最后只到了+11……这可怎么得了?第二天,大叔红着眼睛取出另一部分私房钱,开始了砸装备之旅——自称一共又砸了5万块左右,反正装备是比较牛逼了,可是一看英雄最高才40级(满级100),有好装备也穿不上呀。100级是个什么概念呢?在那时的版本,一个不沉迷、正常作息的玩家,大约需要1到2个月才能将1个英雄练到满级。游戏里练级全程需要手动控制,装备耐久需要手动修复,所以各种外挂、按键精灵根本不起作用。于是那段时间,大叔请了一个代练工作室——没错,整个工作室玩一个号,一天24小时手动练级。大约半个月后,大叔号里几个英雄等级齐刷刷地上去了。大叔倒是挺开心,称代练比想象的便宜多了,每个人工资只要千把块。接着,我们眼睁睁看着大叔一周几万块的砸。作为自己阵营国战的指挥,不止一次被问到:Ruki姐,大叔要是参加国战了,我们怎么办?我只能回以呵呵二字,心里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自己玩的比较久,战友都挺熟悉,大家操作也很默契。在大叔积累到一定程度——大约30到40万的时候,他试探性地参加了国战。然后,这一段故事该讲完了,因为,我们在一夜之间被灭了国。第二段故事:大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一人之力统一了全服。之后深感高处不胜寒,邀请一帮不打不相识的年轻朋友(我有幸作为其中之一,所以会对上面的故事如此熟悉),去一个更为火爆的新服共创未来。大叔理所当然地当了公会会长,公会理所当然地茁壮成长,照例一番人民币砸下去发展之后,迎来了新服第一场国战。这时,敌对阵营出现了玩家B:准确地说,是一群玩家,现实中的朋友,俗称的富二代。平均年龄25左右,主职泡妞副职夜店,领头的称为B好了,经常和我哭穷,说一个月零花钱才2万多块,玩游戏都不够。如果说大叔是以一人之力带领全国走向共同富裕,这些年轻人,从经济实力来看,简直可以当大叔他爹。开服第一场国战以惨败告终,那晚,YY里大叔的咆哮声与吼叫声让全公会的人都沉默了(我还被骂哭了)。大叔是个十分急性子的人,决定抓住一切机会复仇雪耻——隔了几天,运营商出了一个活动,3天(还是5天来着,我忘了)内充值最多的玩家,可以得到全服务器唯一一把,属性惊人的,史诗级的刀。大叔疲惫的声音一下子精神了,问我:小x,你觉得充多少钱能拿那把刀?我弱弱地说:我觉得4,5万差不多了吧?……大叔又激动了:你懂个屁,这么点钱服务器前10都排不到,我每天充个5万看看好了。第二天,大叔迟迟没有上线,直到半夜——我担心的问:x叔,您没出什么事儿吧?大叔冲我吼:我x,不会用网银,只能买实体卡。平时帮我刮点卡的工作室今天有事,我只能自己刮卡密,累死了。(该游戏充值卡最高面额为500RMB)活动结束的前2个小时,大叔又神秘地告诉我:我又充了点钱,最后冲刺,肯定能拿到刀,干爆那群小兔崽子!第二天,活动结果出来了,充值排名第一的是B,第二是大叔,而且差距不小。活动的坑爹之处在于,第一名的奖励是把无敌装备,而第二名的,则是可以人民币直接兑换的刀——当然,兑换需要3万块。相当于大叔花了N倍的钱,买了一把自己根本用不着的刀。大叔真的愤怒了,直接把刀丢给NPC,在YY里骂了几句娘,之后再也没有上过线,直到销号。第三段故事:大叔走了,故事还没完。第二天,B发大喇叭问:这游戏要怎么加装备啊?过了一会,他发:操,没放宝石,刀被我弄爆了(消失了)。全世界沸腾了。过了几天,我看到那把刀加了20,装备在他的英雄身上,便问:你逗别人玩,刀根本没爆吧?B轻描淡写地来了句:我打电话跟GM投诉,他们同意我花同样的钱再买一把。全世界又沸腾了。(在充值游戏中排行第三的,是内部玩家,俗称的托——过了很久之后,B告诉我,本来托打算拿走第一的那把刀,他私下谈了很久,才把刀搞到手。当然,冲进去的钱可都是真金白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rubinc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ow poly风格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