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力绝对世界第三的范围是的世界上的第9位是指什么

过去25年日本人的工资几乎没涨|日本人工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过去25年日本人的工资几乎没涨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在3月访问杭州时,我与企业经营者和建筑师等30~50多岁的中国人一起就餐。闲谈气氛热烈,在就餐的最后,一位50多岁的中国男性投资人士向我提出了几个问题。他是外表看起来很时尚的富裕阶层。
  与那位男子的谈话以这样的感觉开始。
  “是否认为中国(在经济方面)将超越美国?”(那位男子)
  “不这样认为”(我)
  “果然如此(笑)”(那位男子)
  “那么,是否认为中国(在经济方面)将超越日本?”(那位男子)
  “不是早就已经超越日本了嘛”(我)
  “哪有这种事”(那位男子)
  那位男性不懂日语,但熟悉海外新闻,而且多次到日本旅行。但是,他认为“日本在经济方面仍是富裕的国家”。
  虽然我加以否定,但对方并不相信。
  我解释称,过去的日本曾经富裕,但如今在亚洲并非排在第一的国家,随后,那位男子转向谈论过去,说“或许的确如此。但是,过去的经济增长很了不起”。
  “过去”指的是上世纪80年代,虽然已经过去30多年,但至今在他的头脑中,仍存在“日本在经济方面是富裕国家”这一强烈印象,我再一次认识到这一点。
  随后转向了工资的话题。最近中国人(主要是城市地区的人)也和日本人一样,避免谈论工资是多少等隐私话题,我也不打算询问中国人的工资情况。但是,由于刚刚得知就职于日本一家大型银行的中国女性(25岁)的工资,我决定讲述她的例子。
  她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获得东京一所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去年进入日本的银行。
  她的起始工资为22万日元(约合1.37万元),自工作第二个月起,开始被扣除保险费等,最后只剩下17万5000日元。我的年龄与她的母亲相仿,我在1990年的经济泡沫期参加工作,当时新闻社的起始工资为17万6000日元。
  她住在费用低廉的宿舍里,因此无需支付昂贵的房租,与当时的我无法单纯比较,但至少仅从金额来看,在过去25年多时间里,日本人的工资几乎没有上涨。在说完这个例子之后,那位中国男性非常吃惊。
  我感觉像他那样,因过去的印象很强烈,误认为日本至今仍是富裕国家的人可能大有人在,而且我至今仍时常遇到深信“虽然中国经济正在发展,但日本在任何方面都比中国优秀”的人。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1991年的工资排名中,日本在世界范围内排在第9位(第1位是卢森堡、第2位是瑞士、第3位是荷兰)。这是以实际能购买到多少产品和服务作为标准、调查发达国家等的工资。但到了2014年,日本则下降至第19位(第1位仍是卢森堡、第2位是美国、第3位是瑞士)。
  据日本国税厅的调查显示,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为41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如果按男女来看,男性为511万日元,而女性则仅为272万日元。在中国,由于地区和学历等不同,年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就算说出平均金额,或许大家也会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但是,现在阅读我这篇报道的中国人看到这里,或许不会再认为“日本人的工资仍然很高”吧。
  据英国的人才介绍公司调查,日本电子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长的年收入达到1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万元),如果是中国的同等职位,将达到2700万日元。这也难以一概而论,因此不相信这一金额的中国人或许很多,但至少在一部分行业、一部分职位上,中国的工资比日本更高,这一点确定无疑。&& (文章来源:日经中文网)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和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等。
责任编辑:郭明煜 SF008
文章关键词: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第9 北京第19[附表]
香港生活成本排名全球第9位
&&&&中广网北京6月21日消息 &一项调查显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10个城市中,亚洲共占了4个,当中香港排名第9位。而去年同类型的调查中,香港的生活成本排名第5位。
&&&&据新华网报道,美世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进行全球性调查,比较144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当中涉及住房、交通、食品、服装、家庭和娱乐等200多项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和排名第2位的城市分别是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伦敦和莫斯科分踞第3位和第4位,香港排名第9位。
&&&&调查发现,南美巴拉圭的亚松森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以美国纽约的生活成本指数100为基准,东京的生活成本指数是134.7,高于亚松森的40.3指数两倍以上。
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十大城市
&&& 同样一杯咖啡,在东京卖3.80美元,在纽约卖3.40美元,而在伦敦只要3.27美元。近日,国际咨询企业美世咨询有限公司对全球144个大城市的物价作了一番调查。该公司日内瓦办事处6月20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大城市中,日本东京、大阪和英国伦敦分列世界物价最高城市前3位,中国香港位居第9。
--往年此类排名--
&&& 根据瑞士金融巨头―瑞士银行/UBS日前公布的世界71大城市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以瑞士苏黎世为标准“100”所进行的各城市生活费比较中,居首位的是挪威首都奥斯陆(115.5),随后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05.1),东京则位列第三(101.3)。
&& 15日出台的2003年世界消费最昂贵的城市排行榜,与2002年相比,在2003年世界消费最昂贵的前25位城市中,欧洲国家的城市大幅度地增加,而中国和美国的城市则普遍减少。
来源:新华网&&&&责编:章媛
【中国移动用户请拨打
进入都市炫彩乐园,让我们带着你的耳朵去旅行!】2017年,日本工业制造水平相对中国而言还是望尘莫及吗?
2016年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五百强,我曾经把五百强里面的日本企业单独筛选出来看了下,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去掉金融,保险,能源类的公司,只把工业企业筛选出来,世界五百强里面的日本工业企业,一半的利润来自汽车行业。
当时想写篇文章说下这个分析结果,不过想到世界五百强这个样本还是比较小,只能包括大企业,却看不到中小企业的情况,比如说日本的六大电子零部件公司,从营业收入来说都进不了世界五百强,但是不妨碍他们在苹果,三星,华为的手机里面占据大量份额。
2017年5月,福布斯杂志发布了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觉得这个样本相比世界五百强大了许多,我们继续窥一斑识全豹,看下日本工业的现状。
请注意,福布斯统计的数字和日本企业自己公布的财报总是有出入,其原因应该是福布斯统计的是1-12月的数字,而日本企业的财报往往是从四月一日开始。
文丨宁南山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我们盘点下日本工业的实力,总共90家日本工业企业,他们是日本工业的精华。
从松下,索尼,东芝,夏普,NEC,富士通,佳能,神户制钢,新日铁,发那科,大金工业,三菱化学,三井化学,信越化学,丰田,本田,住友化学,武田制药,瑞萨电子,旭硝子,日本电装,爱信精机,三菱重工,雅马哈,奥林巴斯,捷太格特,富士集团,小松工业,日本电产,欧姆龙,立邦,富士集团等等都在榜单里面。
基本上日本各个工业行业的领头羊第一集团都在这个榜单里面。以后打起仗来,这90家公司全部消灭了,日本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来分析下日本工业的现状:
1、日本工业的利润继续向汽车集中,汽车产业是日本的最大支柱。
如果说以前日本工业是有多根支柱的话,那么现在随着日本在电子,半导体,造船,钢铁等行业的衰落,日本工业已经渐渐出现了向汽车工业聚集的趋势。
日本工业在渐渐由多根支柱变成单根支柱。
如果我们看日本工业企业营收前十位:
第一名丰田汽车2499亿美元,第二名本田汽车1279亿美元,第三名尼桑汽车1059亿美元;
第四名日立 858亿美元,第五名索尼692亿美元,第六名松下666亿美元,第七名东芝472亿美元,第八名富士通417亿美元,第九名新日铁住金416亿美元,第十名日本电装411亿美元;
可以看出前三名都是汽车汽车,日本营收过900亿美元的工业公司,全部是汽车公司。
第10名的日本电装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前十名汽车行业总共4家。
实际上,除了这四家以外,松下也做汽车零部件,新日铁住金也提供汽车用钢。
丰田是巨无霸,一家的营收2499亿美元几乎等于第4-7名的日立+索尼+松下+东芝之和2688亿美元。
进入2000强的90家日本工业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19582亿美元。
丰田,本田,斯巴鲁,铃木,马自达,尼桑,五十铃,三菱八大汽车整车厂的营业收入之和为5887亿美元,占比为30%,如果我们把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捷太格特,住友轮胎,小糸制作所,丰田纺织,普利司通,三菱电机)的1818亿美元的总营收算进来,占比为39.3%。
如果把钢铁,汽车玻璃,汽车电子,轴承什么的上游企业的营收也算进来,例如这个榜单里面的旭硝子汽车玻璃,神户制钢,新日铁住金,村田制作所,TDK,京瓷,松下集团的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业务,NSK的轴承业务等等,如果这些业务都算进来。可以说汽车业的营收占了90强企业的接近一半。
我们再看利润,日本汽车业的利润占比比营业收入占比还要高。
净利润第一名是丰田汽车171亿美元,第二名尼桑45亿美元,第三名本田39亿美元,第四名普利司通24亿美元,第五名日本电装22亿美元,第六名松下19亿美元,第七名三菱电机19亿美元,第八名安斯泰来制药19亿美元,第九名日立18亿美元,第十名斯巴鲁18亿美元。
利润前五名竟然全部是汽车行业相关。利润前十名汽车公司有四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有三家。
利润前十名70%是汽车业公司。
也可以这样说,日本除了汽车公司以外,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净利润能超过20亿美元。
当然福布斯的财报数字经常和日本企业自己公布的财报有出入,不过区别不会很大,除了汽车行业,20多亿美元的净利润就是日本工业科技企业的最大值。
这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差距就开始拉大了,中国的中央制造集团,净利润超过20亿美元的就有好几家,例如中核集团,中航工业等等,民营企业像格力,美的,海尔净利润都超过20亿美元,OPPO,VIVO没有公布净利润,但是应该也超过20亿美元,华为更是超过50亿美元。
90家日本工业企业的净利润总和为789.77亿美元,突然觉得相比美国人,日本人赚的是辛苦钱,美国有不少净利润百亿美元的科技公司,日本只有一家丰田净利润过百亿美元。
其中304.94亿美元来自丰田,本田,斯巴鲁,铃木,马自达,尼桑,五十铃七家汽车公司,占比高达38.6%,如果我们把巨亏20亿美元的三菱汽车也算进来,汽车业利润占比为36%
然而这只是汽车整车的利润,把日本电装,爱信精机,捷太格特,住友轮胎,小糸制作所,丰田纺织,普利司通,三菱电机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算进来,利润总额为88.8亿美元,占了2000强日本工业企业净利润的11.2%
也就是8家汽车整车企业+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占了90家日本核心工业企业净利润的49.9%。
如果把亏损的三菱去掉,那么汽车业占了利润总额的47.5%。
实际上,制造汽车还需要钢铁,还需要各种塑料,需要各种汽车电子产品,需要玻璃产品等等,例如旭硝子就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之一,新日铁,JFE,神户制钢也提供汽车用钢材,京瓷,TDK,村田制作所,东京电子,松下集团等等也有大量汽车电子业务,NSK公司的轴承业务等等。这些公司都在这个榜单里面。
如果把这些公司汽车业务的净利润也算进来,日本汽车业的净利润超过整个日本工业90强的一半以上。
所以即使把统计范围从世界五百强扩大到世界2000强,日本汽车业营收和净利润依然是半壁江山。
2、中国已经崛起的产业,日本企业都赚不到钱。
或者这样说,中国已经基本会自己做的领域,日本很难赚钱了。
一个是造纸。进入世界2000强榜单的有两家日本造纸企业,两家规模都不小,百亿美元级别,但是却基本不赚钱。
一家是日本最大的造纸公司王子集团,净利润只有9300万美元,一家是日本制纸,亏损1.66亿美元
一个是钢铁。新日铁住金营收416亿美元,净利润只有4.77亿美元,净利润率只有1.1%,神户制钢营收155亿美元,巨亏4.07亿美元,JFE钢铁营收294亿美元,净利润只有2.73亿美元,净利润率0.93%,三家加起来营收800多亿美元,净利润合计只有3.43亿美元。
对比下中国的钢铁公司,印象中中国钢铁产业似乎是惨兮兮,没错,相比天朝欣欣向荣的互联网,物流,智能手机,汽车等产业,钢铁产业确实是惨兮兮,天天去产能,裁员什么的。
然而中国钢铁公司的龙头宝钢股份2016年的净利润有115.2亿人民币,差不多十六七亿美元的净利润,在全球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大企业当中,利润总额全球第二,平均每吨钢的利润更是全球第一。
一个是电子品牌工业。在电子品牌领域,东芝,夏普,松下,索尼,NEC,佳能,富士,奥林巴斯等品牌,尽管营业收入不低,但是净利润总额在这个90强名单里面,能排进前20位的只有松下和佳能两家。
其中松下净利润19亿美元,在这些电子品牌中净利润最高,然而松下利润的第一大来源是其汽车与工业部分,松下的车载业务因为给特斯拉提供电动汽车电池大幅增长。
不管是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等,都不再是如今日本电子巨头的主要利润来源。像索尼,主要利润来自游戏业务,以及CMOS芯片业务。
当然我们要看到,虽然中国把家用和个人用的电子设备品牌做起来了,但是中国的办公设备没有做起来,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等,所以佳能成了日本最赚钱的电子品牌之一。
3、日本没有新的强大工业公司出现
日本90家进入世界2000强的工业企业,都是存在了几十年的老企业,没有一家是新公司。
对比下中国最近十几年出现了哪些新的强大工业企业?
OPPO 2004年成立,VIVO 2009年成立,小米科技2011年成立;
中国目前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2011年成立;
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之一的晶澳2005年成立;
中国最大的两家声学企业歌尔声学2001年成立,深圳瑞声科技2004年在成立;
欧菲光2001年成立,中国最大的手机玻璃生产商之一的蓝思科技2003年成立;
深圳华星光电显示公司2009年成立。
除了这些新企业外,还有企业集团进入新的业务:
比亚迪2005年开始做汽车;
京东方2005年开始生产液晶面板;
华为旗下中国最大的半导体设计企业海思半导体2004年成立;
4、日本企业赚钱的都是中国还没真正崛起的产业,我们看下日本哪些企业还比较赚钱,就知道中国哪些产业还没有起来
这里说比较赚钱,是相对的,因为一半的利润都来自汽车业。我们看看另外一半里面,哪些产业赚钱还算多。
我们就只看净利润在5亿美元以上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换成人民币净利润30多亿,总共有52家,我们除开最强大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除开这个主要有四类:
1)电子零部件(包括集成电路)
日本企业虽然在品牌领域败退了,但是电子零部件产业还有很大优势。
村田制作所,日本电产,京瓷,TDK, 东京电子,瑞萨电子等,净利润之和54.13亿美元。
像京瓷,村田,日本电产这些企业,营业收入都在100亿美元以上。
不算显示面板,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还没有诞生100亿美元级别的电子零部件公司。
如果算上显示面板,那么有一家,京东方2016年营收688亿,刚好100亿美元。
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进步很快,中国下游的品牌起来了,必然会带动上游国产零部件的发展,已经有一批国产电子零部件企业跨越了100亿人民币的门槛,并且在高速发展。国产电子零部件在快速崛起,和电子品牌一样实现强势市场地位只是时间问题。
集成电路芯片,日本瑞萨,索尼(摄像头CMOS芯片),东芝(内存)三家在全球20强,我国海思,紫光等也在迅速成长。
像龙头企业海思,其营业收入已经很接近瑞萨电子和索尼的芯片业务,2016年索尼芯片业务62.6亿美元,增长3%,瑞萨57亿美元,增长1%,而海思2016年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左右,紫光集团2016年已经达到40亿美元,增速107.46%。
半导体20强2016营收状况及各产品线贡献:
当然日本还在一个领域很强,集成电路最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这两个领域的规模总共大约800亿美元,占了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23%左右。中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企业,例如苹果的供应商江丰电子,上海中微半导体等等,进步虽然快,但是基数太小,短时间内还没有挑战国际大厂能力。中国先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搞好,这些搞好了,上游的设备和材料一定可以搞定。
2)机械和设备
日立,小松,大金,丰田工业,久保田机械,发那科,第一精工,NSK精工,东曹工业,SMC气动元件,富士集团等,净利润总和101.25亿美元以上。
中国营业收入超过60亿美元的机械公司有10家,分别是中国机械工业,潍柴集团,上海电气,天津百利机械,徐工,三一,中联,盾安控股,特变电工,东方电气。
规模算是有了,但是盈利能力和日企比较差距很大,像潍柴,一千亿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才二三十亿,换成美元三四亿美元;三一重工,2016年全年净利润才2亿人民币;特变电工算是不错,2016年净利润也才21亿人民币,不到4亿美元。
中国企业需要做的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高端领域开展竞争。好消息是今年工程机械回暖,三一等龙头机械企业的业绩在快速回升。这个领域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从增速看我们在稳步进步,虽然不如其他产业那么快。
同时在军工领域已经做到了很高水平。
3)化工业(材料)
信越化学,三菱化学,积水化学,住友化学,旭化成化学,东丽集团,六家加起来净利润有57.63亿美元。
中国倒是有一家超大型化工公司中国石化,在化工领域排名世界第三,销售额438亿美元。
第一名是德国巴斯夫,第二名是美国陶氏化学。
但是在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公布的2016年全球化工50强里面,我们也仅有中石化一家,当然还有一家台湾的台塑,统一了再算我们的吧。
而上面日本的这5家全部在全球化工50强里面,销售额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像日本最大的三菱化学有318亿美元,排在世界第9位。日本第二的东丽,排在世界第15位。
在全球50强以外,也有一批中国化工企业站在了门槛,50强的门槛大约是营收60亿美元。
民营企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万华化学进步很快,现在简直成了印钞机,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0亿,增长107.7%,净利润21.95亿,增长395%,预计今年会进入50强。
另外浙江荣盛石化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55.02亿元,同比增长58.69%,实现净利润19.2亿,猛增446%, 预计今年的50强榜单也会有荣盛石化。
恒力股份2016年营业收入192.4亿,增长4%,净利润11.8亿,增长91.6%。
恒逸石化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49.79%。
东华能源2016年营业收入199.75亿源,增长16.16%,净利润4.7亿元,增长14.3%
另外之前在显示面板一文中提到的康得新集团,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27亿人民币,增长32.7%,净利润5.41亿,增长31%
武田制药,安斯泰来制药,大冢制药,卫材制药等有六家,总利润57.55亿美元。
最大的一家是武田制药,营收159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第二是安斯泰来制药,零售119亿美元,净利润19亿美元,第三名是大冢制药,营收110亿美元,净利润8.52亿美元。
这个世界上制药业的霸主还是在美国,2016年美国医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日本最大的武田制药只能排在世界第18位,前面17家企业以美国公司居多,加部分欧洲企业。
中国有两家巨无霸制药企业,最大的是国药控股,2016年营业收入高达2584亿人民币,差不多374.5亿美元,增长12.99%,净利润46.47亿人民币,增长23.2%。
第二大是上海医药,2016年营收1207.65亿人民币,增长14.45%,净利润31.96亿人民币,增长11.1%
这两家企业拿到日本营收都可以排到第一位,但是净利润还是有差距。
日本最大的武田,安斯泰来,大冢三家的净利润分别为12亿美元,19亿美元,8.5亿美元。
而国药控股净利润换成美元大约6.7亿美元,上海医药净利润换成美元4.6亿美元。
我国制药业第三位是九州通,2016年营收615.57亿人民币,增长24.13%,净利润8.77亿人民币,增长26.23%。
5、中国的产业升级,要优先抓住主要产业,什么是主要产业呢?
比如我们经常说机床产业,实际上,我们平时说的机床,仅仅是指金属加工设备,只是千千万万生产设备中的一个类别,海天塑机的注塑机也是生产设备,振华重工的港机也是生产设备,中石化的大型石化装备也是生产设备,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也是生产设备,工厂的炼钢炉也是生产设备,机床重要的确重要,但是这个市场很小。
日本机床业2015年得到的总订单才14806亿日元,按照2017年5月底的汇率,折合美元为133亿美元左右。而丰田汽车一家的营收就有2499亿美元,也就是整个日本机床业的订单总额只有丰田汽车一家公司的5.3%。
如果和电子产业的公司比较,133亿美元没有OPPO,VIVO,小米,中兴等任何一家的营业额高。
再比如说日本机器人,根据日日本机器人工业会公布2016年产业用机器人的日本出货额则较2015年增长4.8%,达7160.22亿日元,大约64亿美元。
日本整个机器人产业的销售额也就是64亿美元,400多亿人民币。这跟电子产业,汽车产业是完全没有办法比较的。
不是说机床和机器人不重要,相反很重要,但是现在规模确实还比较小,而且我们在这两个产业也在稳步进步。
对中国来说,产业升级把几个大的产业做好,就已经可以让国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包括上游的集成电路产业)是两大核心产业,也是两大巨无霸产业,我国每年进口工业品,第一位是集成电路,第二位是汽车和零部件。
你想一下,平时你哪些方面花钱最多?房子,食物,衣服,通讯,交通,电子产品,能源(电),医疗。
我们可以看到房子(建材),食品,衣服,通讯(互联网,通信设备),电力中国都已经很强了。机械工业大部分能国产了。医疗设备和制药业在逐步自主化。交通里面的地铁,高铁,公交车,船舶中国也很强了,大飞机也起步了,工程基建铁路公路桥梁更是没的说。
剩下的这两个超级产业汽车和电子做好了,中国基本上可以迈入发达国家。
当然,中国的野心不只是做好这两个行业,机床,机器人这些小产业我们一样不会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机器人产业的比较,
日本2016年产业机器人产量为17.4606万台,较前一年增长13.5%,也创下新高纪录;
中国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7.2426万套,同比增长34.3%,也创下历史记录。
我们只要把主战场打赢了,凭着在主战场赚取的巨额利润,国家意志安排下,巨额资金和人力投入,可以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在小产业获得胜利。
同时我们在主战场打赢了,对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影响将是致命性的。
以集成电路为例,如果中国实现了100%自主生产,意味着工业品进口剧烈下降20%以上。还意味着全球60%的集成电路是中国生产,其他所有国家全部加起来占40%,2016年世界半导体20强企业大部分将被毁灭掉。而2016年全球半导体20强还一家中国企业也没有。
再比如汽车,世界正在迈入电动汽车时代,如果中国把自主品牌汽车占有率从现在的40%提高到80%左右,就跟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一样国产占据主导,意味外国汽车公司将会少卖1000万辆汽车,这是什么概念呢,2016年全球汽车销量大概9400万辆不到,中国自主品牌占了1000万辆,外国公司占了8400万辆,我们收复了中国市场,他们就变成了7400万辆,将世界份额的12%吐出来交给我们。
不要认为世界级汽车公司坚不可摧,当年我们一样觉得松下,索尼不可战胜,今天呢?索尼的芯片业务收入在被海思,紫光赶超;索尼现在主要利润来源的游戏业务在被腾讯,网易赶超,索尼的家电业务被海尔,美的,格力国产三强赶超,索尼的手机业务被华为,OPPO,VIVO赶超。
松下今天在给特斯拉供应电动汽车电池,中国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同样是世界级电动汽车电池公司,营收过百亿人民币。
未来十年我们将亲眼见证中国企业在所有领域越战越强,不断挤压发达国家产业,带动中国人走向发达国家。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已经是日本的40%,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是美国+日本之和。
到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再翻一倍,中国人均工业产值将会达到西方平均水平。工业产值总规模超过西方国家+日本之和,这是人类进入近代工业化以来,地球上第一个在工业产值上完全压倒西方的,一个空前绝后的超级工业国家。
来源:宁南山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或网络转载,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跟我们联系!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军力绝对世界第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