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类似于至尊狂妻小说 缘zhi空, 妻みぐい这样的游戏,最好是手机上能玩的。

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来源链接是否正确?用户、话题或问题是否存在?&b&放心阅读,绝不涉及剧透&br&&/b&&ul&&li&&b&逆转裁判(GBA、NDS、3DS、iOS)&/b&&/li&&/ul&&img src=&/64eb47bac042a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0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64eb47bac042a_r.jpg&&你可能很难想象如何在文字游戏中玩出动作游戏的快感,不放试试《逆转裁判》系列。在法庭中提交证据,击破对方的谎言;在对话中找到逻辑漏洞,揪出隐瞒的信息;在最后时刻逆转思路,揭示最后的真相。&br&&br&在法庭对峙中敲桌子,指对方鼻子,卖萌,角色刻画非常到位,大部分任务都能让你记忆有新,主要人物全部自带BGM。&br&&a href=&///?target=http%3A///%23/album%3Fid%3D308183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游戏已经发售多部(按时间顺序):&br&&ol&&li&《逆转裁判》1~3:成步堂龙一三部曲,三部游戏由一条主线串联,玩完荡气回肠,感慨万千。当然,当独玩其中一部也能领略其法庭战斗的魅力,剧情理解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依然推荐三部曲全部玩一遍,保证之后再听到游戏音乐之后会泪流满面。语言和设备没有问题,推荐3DS版,iOS次之(不知道三部曲是否都在),&b&中文推荐GBA版&/b&,GBA模拟器不用我推荐了吧?&br&&/li&&li&《逆转裁判4》:时间已经《逆转3》结局7年之后,主角更换成了王泥喜法介,而成步堂已经沦为颓废大叔,真宵、御剑等等玩家熟悉和喜爱的老角色全都不见。这部作品颇不受系列老玩家待见,甚至被很多人归为系列黑历史。我个人评价是依然中上水准,4个案件一气呵成,均有线索串联,最后讲述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至于4里最不受待见的神棍系统……游戏嘛,不用太较真。&b&中文版推荐NDS版,&/b&手机上已经有非常好的模拟器了。&br&&/li&&li&《逆转检事》1~2:三部曲中成步堂亦敌亦友的御剑成为主角,外传性质作品。制作团队换血之后的作品,1评价一般,2代超神。&b&中文版请玩NDS版&/b&。&br&&/li&&li&《雷顿教授vs逆转裁判》:L5与CAPCOM合体的产物,雷顿与成步堂一行人穿越到一个魔法世界,解开一系列神棍事件。&b&无中文版,3DS平台。&/b&&/li&&li&《逆转裁判5》:正传归来,主角是成步堂、王泥喜法介和希月心音,《逆检》团队的作品,水准之上的作品,评价较好。&b&3DS破解可使用中文,iOS无中文。&/b&&/li&&li&《大逆转裁判》:逆转之父“巧舟”回归。我还没玩,不好评价。&/li&&/ol&&br&&ul&&li&&b&Ghost Trick(NDS、iOS)&/b&国内也叫《幽灵诡计》或《鬼把戏》&/li&&/ul&&img src=&/d792ebb6a0d36c626f6f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792ebb6a0d36c626f6fb_r.jpg&&逆转之父“巧舟”的全新作品,一开场主角就死了,对就是图片中这位。主角变成了幽灵形态,同时拥有了2种能力,一、可以附着在无生命的物体上操纵其运动;二,回到生物死亡之前的4分钟。好了,你的一夜旅行开始了,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被杀的真相。&br&&br&本作脑洞主要开在了剧情上,要说玩法,其实之前就有。本来不在推荐之列,但剧情设定与游戏玩法非常契合,两者相得益彰,把故事演绎到了一个完美的高度。上大学时期,本来不玩掌机游戏的两个同学也一口气玩儿完。&br&&br&如果你玩完没有成为“巧舟”粉,我跟你姓。&br&&br&&b&中文版推荐NDS中文版。&/b&&br&&br&&ul&&li&&b&瓦里奥制造(GBA、NDS、Wii、WiiU)&/b&&/li&&/ul&&img src=&/ff3b967e25e011a40b4f8e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ff3b967e25e011a40b4f8e_r.jpg&&任天堂出品的虐心小游戏合集,所有小游戏不跟你讲游戏规则,几秒钟的时间内玩家需要思考玩法并完成,考验反应能力,同时画面诙谐搞笑,令人捧腹。虐心游戏在智能手机流行之前就出现了,并且完成度很高。(同时也说任地狱多么得不思进取)。&br&&br&这个游戏基本所有内容都会让你觉得脑洞大开,许多你想不到的平常事物,也可作为游戏。当然,绝不绝妙就自行体会了。&br&&br&出了很多代,不一一介绍了。&br&&br&&ul&&li&&b&节奏天国(GBA、NDS、Wii、3DS)&/b&&/li&&/ul&&img src=&/5ebe835ff48cd3e7e992ed4_b.jpg& data-rawwidth=&742&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2& data-original=&/5ebe835ff48cd3e7e992ed4_r.jpg&&对,还是任天堂出品的音乐节奏类游戏,根据节奏点按1~2按键即可,同时也可以观看游戏画面来按键,互为辅助。当然,达人一般不看画面光听音乐就可以全连。这个很难说清楚,我给一个做解说的朋友鱼炒饭做的视频链接吧,大家随意感受一下。&br&&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95727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CTV-鱼炒饭】一起来玩节奏天国Wii-表关卡合集&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吝啬的任天堂总在一代主机生命的最后阶段才推出《节奏天国》,所以该系列虽然年月不短,但是也仅仅只有4作。这游戏没有语言障碍,3DS的新作包含部分前作的关卡,也有新关卡,而且音乐节奏类模拟器或多或少会有瑕疵,所以&b&推荐3DS版。&/b&&br&&br&&ul&&li&&b&《PATAPON》系列(PSP)&/b&国内译作《啪嗒砰》&br&&/li&&/ul&&img src=&/853c447e7089bda0cc1ccf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53c447e7089bda0cc1ccf2_r.jpg&&索尼电子娱乐(SCE)自己发行的音乐节奏战斗类(?我自己编的名字)游戏,4个按键组合出不同的鼓声,前进、攻击、防守、逃跑。玩家操作上面萌萌的小人,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完成一个又一个冒险。&br&&br&另外这个游戏有多萌?大学的时候,一位女朋学看到这个游戏,玩了两把,就跑去买机器了,可惜当年PSP3000没有破解,就下了一个demo在机器里。然后,机器就一直吃灰了……&br&&br&我个人觉得上手略微繁琐了一些,如果你隔一段时间不玩,会忘记怎么操作。所以其实我并没有多深入地游戏,当也并不妨碍我对这款游戏有好感。&br&&br&比较遗憾的是,《啪嗒砰》系列止步于PSP平台,后续掌机PSV上没有新作(SCE的目标就是把PSV做成PS4的手柄对吧?谁会给一个手柄专门开发游戏呢?)。&br&&br&&b&有官方中文。&/b&&br&&br&&ul&&li&&b&应援团(NDS&/b&)&br&&/li&&/ul&&img src=&/34c98ef69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4c98ef69c_r.jpg&&任天堂发行的一款音乐节奏类游戏(对,还是任天堂,这么多的好资源捏在手里并不知道珍惜),看画风,你以为是几个暴走族小哥的打架故事,实际上并不是。&br&&br&应援团是其实就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加油助威团。游戏中每一首歌都有一个弱者碰壁的故事,应援团小哥们就是要靠着自己的加油助威,让弱者解决困难,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br&&br&游戏方式是配合当时NDS的触摸屏的点划操作,简单易上手,但是同样是可怕的毁屏神作。&br&&img src=&/b76c3e994be2b318d4dcb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3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b76c3e994be2b318d4dcb_r.jpg&&或许有些人没玩过这个游戏,但是也觉得这些圈圈非常熟悉,没错那个PC音乐游戏《OSU》就是借鉴了《应援团》的玩法而制作的。&br&&br&游戏总共3作,《应援团》1、2,还有美版《街拍特工》(玩法与日版相同,歌曲不同)。&br&&br&&b&推荐NDS版&/b&,这玩意当然也不需要语言了,剧情都有动态漫画展示,试试热血的音乐游戏吧。&br&&br&&ul&&li&&b&Framed(iOS、Android&/b&)国内译作《致命框架》&br&&/li&&/ul&&img src=&/a4edcfabcef2dd2c75469cef1f8f94b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4edcfabcef2dd2c75469cef1f8f94b4_r.jpg&&就这个列表里,这个游戏应该是最为大家熟知的,因为AppStore已经推荐过很多次了。不到2个小时流程的游戏,让《metal gear solid》(合金装备)系列制作人小岛秀夫惊呼“年度游戏”。&br&&br&游戏玩法异常简单,调整漫画框顺序或者角度,让角色顺利走完这一页漫画。简单的操作,完美地将解谜与潜入融为一体。&br&&img src=&/f8266f28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f8266f28_r.jpg&&哪里能玩到?不用我多说了吧。
放心阅读,绝不涉及剧透 逆转裁判(GBA、NDS、3DS、iOS)你可能很难想象如何在文字游戏中玩出动作游戏的快感,不放试试《逆转裁判》系列。在法庭中提交证据,击破对方的谎言;在对话中找到逻辑漏洞,揪出隐瞒的信息;在最后时刻逆转思路,揭示最后的真相。 …
&img src=&/v2-4e5e4bca8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4e5e4bca8c_r.jpg&&&p&&b&“有梦想谁都了不起。”&/b&&/p&&blockquote&&p&编辑丨或闪 &/p&&/blockquote&&br&&p&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关于“脱衣麻将”,和那些发明、生产、壮大,最终又堙灭了的脱衣麻将厂商们的故事。&/p&&p&麻将起源于中国,但脱衣麻将来自日本。脱衣麻将在为日本普及麻将玩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是有先锋派将脱衣服和麻将结合,那么麻将可能会同围棋、日本将棋一道,一直保持着放在街机厅角落和电脑硬盘角落的高贵冷艳派的角色。&/p&&p&电子游戏版本的脱衣麻将最早出现在1983年,名叫《雀豪之夜》(雀豪ナイト),来自一家名叫“日本物产”的游戏公司。&/p&&p&&img data-rawheight=&293& data-rawwidth=&400& src=&/v2-73aacfbd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i&街机厅中脱衣麻将的光景(年代不明)&/i&&/p&&p&制作了脱衣麻将的公司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总结归纳起来就是“群魔乱舞”。他们普遍“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因为没什么钱所以想尽各种办法节约成本”,“产品有90%都是垃圾,剩下的10%不过是有点想法的垃圾(不)”——“先驱”日本物产就是其中的MVP。创业者鸟井末治带着300万日元在他23岁的时候创立了这家公司,当时是1970年。&/p&&p&日本物产位于日本关西地区,那里民风直爽,重商,擅长无视规则。日本物产的宗旨是“Frontier Spirit of Amusement”(娱乐中的最前线),其做法也&b&非常符合&/b&这个口号。日本物产在1978年上市的第一款游戏名叫《桌上攻击者》,盗版了当时火爆的《打砖块》,还出了一个系列共4个游戏。他们还盗版了《太空侵略者》,出了3个游戏之后被Taito起诉;他们私下偷偷生产了《小蜜蜂》的山寨版之后被发现,又被科乐美起诉——这两场官司都是日本物产方面赔款和解了事,但盗版热门作品获得好处完全值得冒这样的风险:这之后,日本物产开始了大范围扩张,在美国、英国、当时的西德以及日本各地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并增加了公司的资本金额到5000万日元。&/p&&p&80年代正好是日本经济最辉煌的时刻。在当时,很多现在的游戏大厂都会“山寨”其他公司的爆款游戏;而日本物产如此迅猛的发家经历也很能让人体验到遍地都是金矿的当时日本经济状况。这真是一去不回返的好时代啊。&/p&&p&日本物产还有一个特点也是其他制作脱衣麻将公司们几乎共有的,那就是“无视法律和禁止规则”。只要自己想,该山寨的还是山寨,该露点的还是露点——日本物产直接和街机等娱乐设置行业规则制定组织JAMMA正面硬干,最后不惜脱离组织,就是为了自由地发售成人游戏——总之就是一句话,“别挡着我拉皮条点钞票的光线”。&/p&&p&山寨和暴发户品性可能日本物产的基因,但不是全部。他们在山寨作品大卖之后就暂时走上了原创的道路,和Jorudan共同开发了原创游戏《疯狂攀登者》等人气作品,开创了使用两个摇杆进行游戏的玩法,对后续街机游戏也是影响深远。随着后来脱衣麻将正式发明上市,日本物产在日本街机界迎来了如日中天的时代。&/p&&p&不过,在1983年和那之后的挺长一段时间内,脱衣麻将对女孩子们的表现是非常“贫弱”的,远远达不到“色情”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街机的性能太弱。&/p&&p&&img data-rawheight=&238& data-rawwidth=&522& src=&/v2-1a2da050b45570dec1ff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v2-1a2da050b45570dec1ff3_r.jpg&&&i&当时同样是来自日本物产的《Night Gal》和《雀浩Lady》长这样,现在看起来会觉得实在没什么可看的&/i&&/p&&p&但是这又怎样呢?能够在街机厅里看到一个女孩子的裸体,在当时就已经足以吸引眼球和金钱了。&/p&&p&日本物产破天荒的“脱衣+麻将”发明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因为“脱衣”成分的加入,麻将似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开始进入日本的“公众视野”
——这种类型的街机看起来特别吸引大多数“人傻钱多”的上班族们,投入成本又低,来钱也又快又多。不过,当时脱衣麻将的主要内容总体还是在麻将上。&/p&&p&为什么呢?制作脱衣麻将的公司大多都是中小企业,他们没有资金和开发实力,也几乎不太想在硬件上做出什么创新之举——哪怕是作为业界王者和老店的日本物产,在1998年前后使用的CPU还只有8-bit;再加上当时主流的基板都只能显示16色,画面的像素大概也只有256×192,你很难想象这样的配置能有什么好看的妹子出现。&/p&&p&但这怎么可能挡得住先锋者们的脚步呢?于是在脱衣麻将业界,如果想出好点子来吸引眼球,就是能否在金山上淘到尽量多的金块的关键。&/p&&p&在这方面,日本物产显示出了自己的抱负。他们在之后就迅速抛弃了上面提到的那种看起来比性冷淡还要性冷淡的女孩子画风,开始追求真正的吸引力。到了1986年,这种追求开始开花结果。日本物产在这一年上市了一款名叫《第二次的爱》的游戏——你从名字上来看就能明白,它在最大程度上试图脱离麻将而开始卖肉——试图在只有16色的基板上复原女性泳装的照片。&/p&&p&当然,结果有一点点惨不忍睹。&/p&&p&&img data-rawheight=&180& data-rawwidth=&240& src=&/v2-1d77a88a679f1d20f22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i&但你能感受到这挑战的精神吗!&/i&&/p&&p&不过,这其中的另一种尝试非常有效。《第二次的爱》不仅只有这种写实风格的画面,日本物产并不傻。游戏中他们采用了“照片+手绘动画风”两种不同的风格,还出现了据说是游戏业界中第一个眼镜娘角色,走在了时代的前端!&/p&&p&&img data-rawheight=&925& data-rawwidth=&665& src=&/v2-d610f02dba8fdfff731f3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v2-d610f02dba8fdfff731f34_r.jpg&&&i&想象一下在街机厅里满屏都是女孩子的场景,我就很能明白大家为什么愿意掏钱了&/i&&/p&&p&这种风格得以实现,主要是因为当时街机的基板有了进化,可以在1×1的单位内进行点阵绘制,使得原本只能表达动作游戏或者射击游戏的8×8的大块面积粗犷画风得到提升。&/p&&p&&img data-rawheight=&370& data-rawwidth=&503& src=&/v2-6d3f2ad77dd5a8dee7bb252f4bc4efd5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v2-6d3f2ad77dd5a8dee7bb252f4bc4efd5_r.png&&&i&一个同样在1986年发售的《热血硬派》画面对比&/i&&/p&&p&这种“微小”创新的小范围成功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在1987年,日本物产遇到了他整个脱衣麻将职业生涯中的最大劲敌,哪怕发挥自己的必杀技“山寨”也打不过的——它叫做《超级真实麻将PⅡ》。干不过的原因很简单,完全就是因为对方的技术开发实力太高,而日本物产不想花钱、没有实力开发新的硬件;当然,其他的普通脱衣麻将公司就更不要说了。&/p&&p&开发实力和相对充足的资金让这家名叫SETA的公司在业界开拓出了一片谁无法山寨的金矿,在1986年当时横扫了以日本物产为首的一帮牛鬼蛇神暴发户们(不夸张):在《超级真实麻将PⅡ》中,美少女脱衣的场景是动画。&/p&&p&没错,SETA的《超级真实麻将》系列中,女孩子们都会动。&/p&&p&&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480& src=&/v2-57cb1dbe4389bcb8967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57cb1dbe4389bcb8967f_r.jpg&&&i&《超级真实麻将PⅡ》的女主角shoko(啊啊啊她会动耶)&/i&&/p&&img data-rawheight=&240& data-rawwidth=&624& src=&/v2-855d1c7f280b27ab9399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v2-855d1c7f280b27ab9399f_r.jpg&&&p&&i&当时的游戏杂志gamest制作了女主角shoko的特辑,瞬间刷新了杂志的历史最高销量;右边是某杂志社收到的给shoko信数量的示意图“比东京塔埃菲尔塔都要高呀喂你们到底有多喜欢shoko嘤嘤嘤”&/i&&br&&/p&&p&SETA的技术实力原本在业界都有很响亮的名气,而《超级真实麻将PⅡ》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能够实现在街机上播动画的功能,SETA对当时的街机基板进行了强化,替换了当时脱衣麻将街机中主流的便宜货8-bit CPU,采用了16-bit
MPU的名叫“MC68000”的基板,还对画面引擎也做了改动——我再重复一次,业界老油条日本物产直到12年之后的1998年还在使用8-bit的CPU。&/p&&p&《超级真实麻将PⅡ》据说有鬼畜一样的难度,一开始女主角shoko会很爽快地脱掉自己的外衣,但很快你就无法赢牌了。这种难度甚至到了投入游戏硬币之后shoko直接就和牌的地步——但是这又如何!有小动画的脱衣麻将游戏在当时、包括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且仅有SETA的这一个系列,这就足够让死宅们不断往里面塞钱了——想象一下只在某个月限定活动中会出现的泳装Saber的SSR卡吧,Saber自己亲自脱衣服给你看……你有什么理由不往死里课金呢!&/p&&p&&img data-rawheight=&237& data-rawwidth=&384& src=&/v2-ba4c4d8fdb447b429db6814bbb881ba5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i&金主们!&/i&&/p&&p&更何况,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腾飞到飞起,据说当时拿着一沓一万日圆的钞票在街上挥舞,都打不到出租车。区区100元一个硬币的街机小游戏应该不是什么问题。&/p&&p&在王者SETA面前,整个脱衣麻将业界都沉默了,但他们迅速就找到了绕过提高技术实力增强开发水平正面刚SETA以外的办法,继续投机取巧地以低成本来吸引金客们的目光,并且还偷鸡摸狗地相当成功。&/p&&p&这就是“偶像脱衣麻将”时代的开始。1988年,由V-SYSTEM发售的《偶像麻将放送局》成为了一切的缘起和标杆。&/p&&p&&img data-rawheight=&993& data-rawwidth=&700& src=&/v2-e0da2b16032daca61e9ba971dd77d63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e0da2b16032daca61e9ba971dd77d637_r.jpg&&&i&《偶像麻将放送局》的插图卡片&/i&&br&&/p&&img data-rawheight=&439& data-rawwidth=&324& src=&/v2-bae7159423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p&&i&1991年的偶像麻将《最后浪漫》&/i&&br&&/p&&p&偶像脱衣麻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出现在游戏中的姑娘们不知道为什么都画得特别像当时日本的当红偶像,配上一个差不多的名字,引诱玩家掏钱脱她们的衣服——当然这是没有经过授权的。&/p&&p&什么,你要和脱衣麻将暴发户们谈肖像权?&/p&&p&要知道,这些偶像脱衣麻将中有超过一大半会在在进入游戏画面的时候放上一张比如说长得很像工藤静香的画片儿,但实际脱起衣服来完全就会换成另外一个人。我很难想象第一次看到这个画面的玩家们脸上到底是什么表情……所以你真的要谈什么肖像权吗!现在十分龟毛的科乐美当年《月風魔伝》的旧账也还没算清呢!&/p&&p&&img data-rawheight=&579& data-rawwidth=&424& src=&/v2-ca61c0ce4c02e99ef21d6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v2-ca61c0ce4c02e99ef21d6a_r.jpg&&&i&被认为是抄袭了南梦宫《源平討魔伝》的《月風魔伝》&/i&&img data-rawheight=&394& data-rawwidth=&700& src=&/v2-21dfccf30ce82fd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21dfccf30ce82fd_r.png&&&/p&&i&无授权地使用了当时动画片当红女主角们的日本物产的脱衣麻将游戏“名作”《麻将刺客》,认得出全部角色的你年纪一定不小了
&/i&&p&总之,偶像脱衣麻将非常有效。当时几乎所有制作脱衣麻将的游戏公司都开始转向偶像脱衣麻将。当然,这些游戏里的姑娘们和《偶像麻将放送局》有着相同的造型、差不多的动作和风格,说实话都是对《放送局》的拙劣山寨。&/p&&p&当时的脱衣麻将开发者们去掉了画面中不必要的背景,为角色的肤色脸庞中加上了带有真实感的阴影,以此来减少对多种颜色的需求,以此来在只有16色的机器上最大程度表达“真实的色情”。他们做到了。&/p&&p&既然大家都在同一座金矿上掏金子,那么发现了新的金脉之后一哄而上互相争抢的情形也是很多见的,“偶像脱衣麻将”就是这样——它投入成本低,来钱快,于是原本只是画画小黄图的那些暴发户脱衣麻将开发公司们瞬间就一拥而上,《放送局》带来的新鲜感也很快就被消费光了。&/p&&p&在这其中,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异类的游戏,在这里需要写一笔。它是由一家名叫yuuga发售的,名叫《麻雀学园毕业篇》的游戏。&/p&&p&这个脱衣麻将游戏可以归类到“偶像麻将”这一类中,但它远不止此。首先,它在麻将系统上(我们是不是快要忘了这还是个麻将游戏)有一个重达创新和突破,那就是,玩家终于也可以使用道具来作弊了。方法包括和女孩子们交换手牌等等。&/p&&p&&img data-rawheight=&219& data-rawwidth=&700& src=&/v2-8e739e88eadaa9a77ffe86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8e739e88eadaa9a77ffe86_r.png&&&i&在对局过程中自摸的话就可以得到随机的Power,积攒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作弊&/i&&br&&/p&&p&除了麻将系统自身的变革,使得玩家&b&看起来&/b&能够更加容易赢牌看到女孩子脱衣服之外,《麻将学园毕业篇》的功绩还有一个,那就是连续按H键就可以和脱衣服中的人做出某些互动。这就使得即便画中的美女并不是偶像,玩家们也会被吸引去不断花钱。&/p&&p&&img data-rawheight=&270& data-rawwidth=&480& src=&/v2-2da7aa0f965e3bd63a482b7d12e9a35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2da7aa0f965e3bd63a482b7d12e9a352_r.jpg&&&i&《麻雀学园毕业篇》的下一作《学园长复仇》中的画面&/i&&/p&&p&yuuga旗下的脱衣麻将中人物的画面风格也很值得说道,简单来说,就是非常好看。据说当时制作了《街霸2》画面的安田朗参与了画面的制作,而之后在SE大放异彩的下村阳子也参与了音乐的制作。&/p&&p&而yuuga这家公司,它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卡普空的马甲。&/p&&p&大厂就是不一样啊。&/p&&p&&img data-rawheight=&250& data-rawwidth=&643& src=&/v2-b7f174ab33fedb7d93e4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v2-b7f174ab33fedb7d93e40_r.jpg&&&i&yuuga(也就是卡普空)后来制作的《麻雀スーパーマル禁版》,但因为表现太过露骨,使得它成为卡普空以yuuga身份发售的最后一个脱衣麻将作品。左边是当时人气的渡边满里奈。另外,工藤静香、酒井法子也都出现在这一款脱衣麻将游戏中,显然,依然是没有授权的&/i&&/p&&p&在偶像脱衣麻将的风潮转瞬即逝之后,日本物产作为先锋的“魅力”又体现了出来。他们在SETA的动画脱衣和上班族玩家们追求的真实性情色之间找到了一个奇怪的平衡点,并且动了一点点脑筋就解决了硬件的问题——他们发售了一系列可以归类为“AV麻将”的游戏。&/p&&p&简单来说,就是在赢牌之后会直接开始,播放AV影片。&/p&&p&但是日本物产可是直到1998年还在使用8-bit CPU的抠门暴发户呀,他们准备怎么解决硬件问题?&/p&&p&他们想到了一个简单,但是在当时却没有人这么做的主意:直接在便宜的麻将基板上接上影碟机。(这里应当有掌声)&/p&&p&没错,就是那种商店里就能买到的,你家里也肯定有过一台的影碟机。&/p&&p&&img data-rawheight=&389& data-rawwidth=&324& src=&/v2-f624ed7edb9c429a9e8c85dbdafe1d82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i&看,这就是日本物产的天才开发实力!图片来自&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geocities.co.jp/Playtown-Spade/7521/mahjong/nichibutsu/002.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里&i class=&icon-external&&&/i&&/a&&/i&&/p&&p&真不愧是日本物产啊。&/p&&p&日本物产的第一个AV麻将游戏名叫《AV麻雀录影带的妖精》,是和三木商事(也是一家大阪的公司)共同开发的。在1989年发售了这第一作之后,一定是因为卖得太好了,在之后两年之内日本物产连续发售了十几个AV麻将关联的游戏,并且在第二作开始就踢开了三木商事。&/p&&p&而日本物产无法超越的死对头SETA——我觉得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把日本物产当作对手吧——的脱衣小动画游戏《超级真实麻将》系列的爆款人气也产生了另外一种潮流。在脱衣麻将中导入的动画片元素吸引了一批喜欢看动画的死宅,他们不同于对偶像和真人AV更感兴趣的普通上班族,他们对于动画片中女性角色的需求也产生了全新的影响。&/p&&p&脱衣麻将不再以追求真实的女性画面为目标了。反正我们的基板只有16色,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再去追求真实呢?&/p&&p&在偶像脱衣麻将风潮之后,业界形成了两种主流的表达模式,一个就是直接播片的AV麻将,另一个就是全面动画风格化。当然,暴发户们一般都是两手都抓,少数人会两手都很硬——还记得吗,暴发户急先锋日本物产早在1986年的《第二次的爱》中就融合了这两个先进的潮流。&/p&&p&&im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600& src=&/v2-73c3d5c213bcc246d47d4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3c3d5c213bcc246d47d40_r.jpg&&&i&日本物产以《美少女战士》为主题的脱衣麻将游戏,当然也是没有授权的(夜礼服假面你居然……!)&/i&&/p&&img data-rawheight=&700& data-rawwidth=&494& src=&/v2-e10a11d85ea161936b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v2-e10a11d85ea161936bbc_r.jpg&&&p&&i&当时日本物产《AV麻将》的广告纸&/i&&br&&/p&&p&不过,即便是当脱衣麻将进化到了直接播片和直接干脆动画风格化之后,这种更加成熟的脱衣麻将之热潮也并没有持续太久,而日本物产等一干老牌脱衣麻将厂商的“不思进取”也出现了结果——在这个时候,原本站在脱衣麻将业界边缘种种小花小草的小厂商们开始发力。JALECO在脱衣麻将《偶像雀士47牌》中起用了著名作家和声优来给游戏撰写剧本、配音,并且将这些原本的幕后工作者们带到了台前:在工作人员列表中,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制作角色涉及的漫画家园田建一也是参加过《宇宙王立军》剧场版原画制作的人物;而《47牌》中的剧情也非常有看头;甚至,因为《47牌》这个名字,4月7日在2007年开始还被称为“47牌之日”。&/p&&p&说起JALECO,虽然它在脱衣麻将业界的锋芒一直都被日本物产这种画风浓艳的厂家盖过,但这也是一家有理想有追求的公司。在80年代当时,它和哈德森、南梦宫、TAITO、科乐美、卡普空共同是红白机第三方的6社之一,任天堂对他们发售的游戏都有优待。&/p&&p&这种做法使得原本一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阴暗角落的脱衣麻将走上了台面,《47牌》中的角色们甚至还出现在了家用游戏主机上。&/p&&p&&im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400& src=&/v2-c63cba71f796b997a79c5ab5c35d0d5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i&在DS上也有《麻将牌》这款游戏&/i&&/p&&p&在这之后,日本物产的名字就不再那么频繁地出现在“先锋”这个名单上了。&/p&&p&客观地说,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的经济也开始走上下坡路,那种作弊做到天上就是不给你看女孩子脱衣服的倒霉麻将也再也无法向5、6年前那样吸引上班族和御宅族们的钱包了;即便当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甚至还直接出现了【哔——】和【哔——】的画面。&/p&&p&&img data-rawheight=&465& data-rawwidth=&700& src=&/v2-da66db782af11c803a9f830c2cefc68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da66db782af11c803a9f830c2cefc68a_r.jpg&&&i&卡普空的马甲yuuga的这一作就是其中【哔——】的代表&/i&&/p&&p&上一代的脱衣麻将业界开创者们的创造力差不多就开始走向了尽头,可能是经济不太好的副产品吧,当时做得过头了的麻将脱衣画面也开始受到了规制。&/p&&p&JAMMA作为一个规制街机市场的行业工会(并非政府机构),在1992年前后开始改写并大力加强了他们关于游戏表现内容的规制——原本日本的街机厅也并没有设置成人的专门场地,除了对深夜营业有所规制之外,可以说对未成年人是没有界限的地方,这和家用主机完全不同——总之,在这个时候,原本是混沌一片的街机厅开始得到了“整治”,日本社会觉得,“是时候让它走在阳光之下了”。&/p&&p&其实暴发户日本物产同行业规制机构JAMMA之间的故事也值得另外再写一篇的文章——主要叙述日本物产是如何没有节操地同组织对着干的。原本在1989年,日本物产因为直接在麻将游戏中开始播AV而收到了JAMMA的警告。日本物产立刻表示,他们将认真面对深刻检讨一定整改,并且自己再也不会制造违反规定的麻将游戏了,结果一转头又发售了一拨AV麻将新作(具体参考上文中AV麻将内容)。&/p&&p&在1992年,日本物产终于决定要面对本真的自己。它离开了JAMMA,直接不管不顾地开始发售各种成人游戏,完全成为了成人游戏的开发商——没错他们之前也是有正经好玩的游戏的。&/p&&p&就这样,位于街机厅中的,那些羞羞的但是吸引人的脱衣麻将们的故事差不多就结束了。在这之后,玩家们大可以在家用游戏主机上玩到更安全方便不用花那么多钱的脱衣麻将,同时脱衣对于眼球和钱袋的吸引能力也大不如前,历史的车轮几乎是眼都没有眨地碾过了那些脱衣麻将厂商们。&/p&&p&在这之后,日本物产在麻将DVD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新天地。在“苟延残喘”了一阵子之后,这家公司在2009年结束了旗下所有业务。历史落下了帷幕。&/p&&p&&br&* 标题虽然是汉字,但却是日文。在日语中,“麻雀”是麻将的意思,而“風雲児”(风云儿)这个词也多见于80、90年代日本的小说、漫画、电影和游戏中,是操纵时代的风云人物之意。&/p&&p&参考资料:&/p&&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chibarei.blog.jp/archive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像〈最终浪漫〉〈超级真实麻将〉这样的麻将游戏不会再出现了吗?》&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higeoyajimoe./mj/&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脱衣麻将评测》系列&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www.geocities.co.jp/Playtown-Spade/7521/mahjong/nichibutsu/00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物产麻将的魅力》&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ch.nicovideo.jp/gamemusic/blomaga/ar297333&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Gamest上超级真实麻将P2的特辑》&i class=&icon-external&&&/i&&/a&&/p&&p&————————&/p&&p&原文地址:&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article/282253.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脱衣麻雀風雲児 - 触乐&i class=&icon-external&&&/i&&/a&&br&触乐微博:&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u/&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触乐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触乐微信公众号:触乐(chuappgame)&/p&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编辑丨或闪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关于“脱衣麻将”,和那些发明、生产、壮大,最终又堙灭了的脱衣麻将厂商们的故事。麻将起源于中国,但脱衣麻将来自日本。脱衣麻将在为日本普及麻将玩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是有先锋派将脱衣…
[]由于演讲时经常接到家长“为孩子推荐靠谱游戏”的需求,这个帖子除了可以帮助玩家之外,对传统上弱势的小朋友和女性玩家也有些指导意义,因此近日还会保持更新。其实,只要是真正的好游戏,哪怕不经过游戏化设计,也能改变世界。&br&&br&[ 更新IOS游戏N个,附!图! PC游戏、掌机游戏更新若干个p.s.,更新Valiant Hearts。对我就是这么执着地三年不!弃!贴!快点赞!]&br&&br&[ 更新ps3两个双人游戏]&br&上面的回答已经满多满完善的,我从&b&女生&/b&的角度回答一下吧。这里列的单机游戏包括PC和主机和掌机,不敢说所有游戏所有女生都会喜欢,但是我可以以一个带领无数个妹子入游戏大坑的妹子的身份负责任地表示正常女生至少不会讨厌我在这里列出的游戏。所以你也可以把这个回答当做一个【如何将妹子拉入游戏的大坑】的攻略...感谢各位玩家的支持,本列表还在不断更新中,如果有同样类型的游戏但是我忘记写上的,请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会补上(^O^).&br&哦对了请各位一定注意,本列表只写了我打完的游戏。还有很多好游戏我手残打不完的(如恶魔城),资料片太多打不完的(如模拟人生),是好游戏但就是打不完的(如樱花大战或空轨),或明明打完了也是好游戏但不够独特的(比如遥远时空中),我都没写上。打完了确定值得推荐的会补上嗒。&br&p.s. 由于最近接触到一系列赞得不行的独立游戏,我决定在这个已经长得要哭的列表下面再加一类“独立游戏”,边玩边龟速更新中...看来有必要写写专栏了...&br&p.p.s 按照评论区小伙伴的要求,我增加了【移动平台:IOS/安卓】游戏,在帖子最末尾。&br&再p.s.:已经关注和赞过这个长到死列表的童鞋们...我其实每过一阵就会过来更新这个列表你们造吗!请看在这种(毫无道理也毫无意义的)勤奋的份上,经常来翻翻顺便推荐给你们的基友吧orz&br&&br&第一部分 【PC上喜欢到无法自拔一定要推荐的游戏】:&br&&b&精彩的正统RPG/回合战略&/b&:&br&&b&--武林群侠传
&/b&&br&非常精彩地把单机游戏做出了网络游戏的丰富度,同时又保持乐趣和可玩性。既有RPG的成分,又有养成的成分,还有若干和剧情集成度极高的小游戏,是一款真的可以让你觉得“生活在武侠世界”的游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是一大亮点。里面反复提到吃、喝、怡情等各种细节可供学习也是一个特别的加分点。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最喜欢的游戏,没有之一。另,评论区有大批武林群侠传粉丝出没,欢迎抱团^^&br&p.s.最近出了新武林群侠传,还没体验。体验完了会来再p.s.吐槽的。&br&再P.S.新武林改名叫侠客风云传,是一个极其奇葩的游戏:我买来正版盒装游戏三天了,仍然没有能装上。游戏盘读不出来,数字版下载后无法激活。这绝对是我最后一次为国产“情怀”掏腰包。从此以后,仍是武林迷,但&b&绝不承认侠客风云传是武!林!续!作!&/b&&br&p.p.s. 在设计师又塞了一个码的情况下,终于进入游戏了。收回此前破游戏的论断,制作组确实有用心。但是由于种种细节处理上的差距,侠客少了点烟火气和江湖气,代入感比武林差很多,特别是“生活在武侠世界”的生活感弱了不少。打完后会回来再评价的。另外近日会和侠客的设计师一起在“游戏的人”或者“玄学之夜”节目聊这个游戏,如果你们有啥针对侠客的想和设计师沟通的感想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跪求别谈情怀,有事说事。&br&&br&&b&--博德之门2 安姆的阴影&/b&&br&DND的经典游戏,可玩度奇高,剧情非常精彩,战斗很有趣,世界观完整。和武林群侠传一样具有强烈带入感,能够让人体会到“生活在剑与魔法的世界”是啥样。现在在MAC平台也有了。&br&&br&&b&--异域镇魂曲&/b&&br&非常具有哲理(但BUG奇多)宛如人生般的精彩游戏。多元宇宙世界观。这个游戏的创意和深度都是里程碑式的(主角从一开始就是无敌的,游戏目的是追求死亡),可惜后继无人。虽然很难找,不过非常值得一玩。&br&&br&&b&--上古卷轴5&/b&&br&除非你的膝盖中了一箭,否则你就不该错过这款自由度奇高,还可以让NPC顶着锅你好搜他们家里的游戏。上古卷轴系列都很棒,不过前几代上手要稍稍花点时间。&br&&br&&b&--大航海时代4&/b&&br&真正的神作。通过这款游戏培养出的对世界的感觉,对冒险的感觉,对未知和新生事物的探索(而非畏惧)的渴望,只不过是大航海时代带来的几点心智上的好处而已。其他受到磨炼的具体技能还包括:忍受寂寞和无聊和突如其来的危险的能力(穿越大西洋)、认地图画地图的能力、记住各地特产品的记忆力或者笔记术、还有商业头脑。这款游戏深入理解了16世纪航海大发现时代的精髓,而且又毫不学究地充满了可玩性。自由的海战系统也很精彩。如果只推荐一个游戏的话...我推荐武林群侠传和这个。&br&p.s.补充个同类游戏:席德梅尔的海盗(Sid Meire's Pirates)。你在其中扮演一个海盗,可以海战玩刀剑追各总督的女儿,蛮好玩的。早年玩过但是忘了,前天整理游戏时才翻出来。哦对了,国外有个教授就是靠玩这个游戏,搞熟了加勒比海的历史....&br&再p.s.大航海时代5究竟是什么鬼!就算做成网页游戏,也不至于搞得那么弱智,偏离诸代自由探索的精神吧!我实在太失望了...强烈不推荐大家去试。&br&&br&&b&--文明3&/b&&br&文明系列从2代开始我都玩过,但是最推荐的还是3。系统的复杂度恰到好处,无论是外交、科技或是武力征服都充满乐趣。科技的说明文档如果好好看的话,完全可以在头脑中梳理出文明史的图景。这款游戏也被一些外国历史系采用辅助历史教学,确实是个好选择。同类游戏还有全面战争、国家的崛起等等。&br&p.s.最近又打了文明5,更强烈地感觉“还是3好!” 3代时,靠玩弄科技和外交还是可以通关的,而5代无论你有多么爱好和平,最终都会逼着你跟电脑开战。那个外交系统简直就是摆设...什么都要用战争解决的话,还不如去玩全面战争呢...&br&&br&--&b&龙之崛起/凯撒/宙斯/法老&/b&&br&这个系列的游戏都大同小异,有差距的只是主题,内容则都是从头开始建设一个城市,包括铺设街道、建各种功能性建筑、引导人流等等。和文明系列着眼于国家甚至文明的发展不同,这个系列的游戏着眼于城市。很适合拿来练手城市规划,但其实也可以用来把古代城市地图做成立体的模型,拥有“体验”历史的机会。龙之崛起的百度贴吧已经有不少古地图立体化的佳作了。&br&&br&&b&--轩辕剑3 云和山的彼端&/b&&br&轩辕剑全系列从枫之舞起都玩过,都喜欢,但是最爱的还是云和山的彼端。横跨欧亚大陆三个王朝的剧情、较高的可玩度、炼妖壶系统、众多支线任务、还有漂亮的2D画面都很亮,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能随时回到炼妖壶里和同行伙伴聊聊天的设定。通过游戏讲史的尝试也精彩,通过这个游戏熟悉唐朝、法兰克王国、黑白大食的玩家恐怕不在少数。轩辕剑系列都强调历史,但云和山的彼端可以算是系列中最大气的一部,不仅讲中国,也讲和周边国家的交流;我觉得确实是理解了唐代的精神做出的游戏。这个游戏我玩了12年了(其实我就是拖拉而已..),还是没厌倦。&br&&br&&b&--轩辕剑4外传 苍之涛&/b&&br&重点在中国历史的一作。无论是木甲术的引入,还是剧情,角色的设定和反派心理的挖掘都深刻到位。提出这一作而不是其他轩辕剑系列,是因为这一作的主人公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男女关系(那是什么关系啊喂!)。恋爱关系什么的,其实交给恋爱游戏就好了;像苍之涛这样刻画亲情、友情、责任感的游戏如果多一点的话,想必...世界会更好一点吧。&br&&br&&b&--太阁立志传4&/b&&br&要理解日本战国时代,你只要先从这个游戏入手(其实信长的野望也不错)。自由度高、融入养成成分,这款游戏涉及到日本战国时代文化、军事、科技的方方面面,非常好玩。延续前面评论的风格的话...这是一款能让你“作为一个武士/大名/商人/非贱民生活在日本战国时代”的游戏。&br&&br&--&b&大唐诗录&/b&&br&在大航海2之后,武林群侠传之前最喜欢的游戏,没有之一。这个游戏真的是国产而且是大陆产的哦,而且真的非常赞!这个你在这个游戏中扮演一个叫铁中玉的书生,通过各种有关诗书琴棋的巧妙谜题和小游戏来推进剧情,里面既有琵琶行的歌女,也有感天动地的长恨歌。这游戏挺难的,谜题设置得各种有文化。用游戏来比喻的话,像是中国文化增强版、游戏性更佳也更难的雷顿教授~~&br&&br&&b&--Freelancer(自由枪骑兵)&/b&&br&自由度其高的太空探索类RPG,玩过之后有一种宇宙观被开拓的感觉。我对科幻的兴趣就是在这个游戏之后被培养起来的。同样性质的游戏还有家园(不是RPG而是RTS),3代也精彩得一塌糊涂。&br&&br&-- &b&Valiant Hearts:The Great War (英勇的心)&/b&&br&这个动作冒险类游戏实在太赞了!无论是恰到好处植入的战争背景知识,互换角色(特别是和小狗一起)解谜的环节,还是跑过战场时炮弹打得整个画面震动的体验,都极其出色。游戏中没有对话这一点尤其赞,制作组确实是在用游戏特有的方式在叙事,而代入感竟丝毫不减,可见其成功。这个游戏故事有趣,机制有趣,而且极之感人,但最棒的地方还不在于此。在游戏中,通过暴力(战斗)来具体表现矛盾和冲突是最直观的方式。但这样很容易造成玩家对暴力的麻木,这也是不少不了解游戏的人避游戏如毒蛇猛兽的原因。而Valiant Hearts以一种并不血腥的方式,让玩家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战争之恐怖,以及结束战争的必要性。能通过一个描述战争的游戏达到渴望和平的效果,才是这个走心的游戏最棒的地方。&br&&br&&b&--仙剑奇侠传1&/b&&br&仙剑1是国产武侠游戏的永恒经典。剧情、战斗系统(甚至还包括队友死了伤了引起的主角状态的变化,以及战斗对地面的破坏效果)、角色塑造都精彩,不过仙剑1真正“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地方是它有一套代表了七零后八零后典型心理的完整的故事和完整的世界观。游戏是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经典游戏最经典之处,就在于它镌刻了时代之声。&br&&br&&b&--仙剑奇侠传除一代以外/古剑奇谭系列&/b&&br&把仙剑的其他系列和仙剑1分开,是因为它们本质上不是一个游戏。后续的游戏也都好玩,而且按理说世界观还更完善了,又是妖界又是仙界又是炼妖塔的,可是实际效果并不如一代。仙剑一代的完整的世界观是被贯彻到每个角色(含NPC)的行动和命运里的,而后续的仙剑系列只是制作了一个世界的壳,套在附加了RPG游戏战斗系统的恋爱游戏上。仙剑3和4开始有自己年轻化的风格,引入了很多系统和小游戏,也好玩。和古剑奇谭列在一起是因为制作组实际上是一个,只不过古剑奇谭更彻底地发扬了仙剑3和4的年轻化风格,故事和场面也都更大了。古剑系列的游戏从来都诚意满满,光是看游戏说明书就能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虽然不如武林群侠传贯彻得彻底,不过能有这种对文化和历史的关注也很难得了。作为单机游戏来说还是很推荐的。&br&&br&-&b&天地劫系列(包括三部曲&/b&正传《&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iki/%25E7%25A5%259E%25E9%25AD%%%25E5%25B0%258A%25E4%25BC%25A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神魔至尊传&i class=&icon-external&&&/i&&/a&》、序传《&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iki/%25E5%25B9%25BD%25E5%259F%258E%25E5%25B9%25BB%25E5%E5%25BD%2595&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幽城幻剑录&i class=&icon-external&&&/i&&/a&》以及外传《&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iki/%25E5%25AF%25B0%25E7%25A5%259E%25E7%25BB%2593&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寰神结&i class=&icon-external&&&/i&&/a&》;以及天外圣剑录)&br&说到RPG其实真不应该跳过天地劫系列。这个系列的游戏主要舞台放在西域,里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很有趣;不过推荐的关键因为这个游戏很好玩!虽然战斗系统难度略高,游戏又有些bug,但战斗的过程真的很有乐趣,剧情和人设都精彩。其实国产RPG不止三剑...&br&&br&&br&&br&&b&搞怪/创意:&/b&&br&其实有创意的游戏有很多,但我最看重的是两点:1.创意能不能与乐趣结合; 2.是否有幽默感。以下游戏都是两者兼具的佳作:&br&--&b&异域狂想曲&/b&&br&这可是个独树一帜的好游戏,世界观相当独特,战斗系统很过瘾,NPC的吐槽非常精彩,自由度高,只要玩过之后,你眼中的世界就再也不是原来的世界了。唯一毁了这个游戏的,是BUG和该死的Starforce。&br&--&b&阿猫阿狗&/b&&br&非常有创意的良心制作,好玩得一塌糊涂。主题就很有意思了(带领正义的狗群打败邪恶的猫群ORZ),物品合成系统充满创意,对话很有童趣。我最喜欢的游戏之一。阿猫阿狗后来还出了2代,同样是乐乐和他的小伙伴们做主角,不过总觉得剧情太紧凑,反而失去了一代的自由度。&br&&br&--&b&牛蛙出的任何游戏:地下城守护者、主题医院、主题公园、上帝也疯狂、黑与白&/b&&br&牛蛙倒了是玩家的悲哀,因为它们所出的每一作都创意满满,充满幽默感。主题医院我到现在都还经常玩,把经营游戏做得有乐趣、不像电子化教科书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太注重乐趣,完全脱离了经营特种行业的现实也是不行的。主题医院/公园结合了两者,既有挑战性又乐趣满点,倾情推荐。至于地城守护者/上帝也疯狂/黑与白系列,分明就是后来掌机平台上“勇者别嚣张”系列的启蒙导师。牛蛙的作品注重让玩家进行深度角色扮演,体验各种日常生活中所不能触碰到的体验(魔王、上帝、医院院长、游乐园园长),又在忠实于核心体验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夸张和荒谬化以创造幽默和乐趣。失去了这种“让玩家不自觉哈哈大笑”的厂商实在是悲哀...&br&&br&--&b&地狱邻居&/b&&br&小品级游戏,游戏内容就是“如何整蛊你那令人讨厌的穿着粉拖鞋的邻居臭大叔”,但是非常好玩。道具的运用、时间限制、邻居跑过来的紧张感为本作带来了乐趣;主题亲民,互动幽默,既适合自己玩也适合和朋友同乐。&br&&br&&b&--孢子&/b&&br&是模拟人生制作者憋了十年还不断跳票的大作,在这个游戏里你可以体验...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到哺乳动物再到侵略其他星球的怪物,每一个阶段都要面临独特的挑战。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不断体验生命进化的神奇之处,也是对生物学加深理解的利器。放在最后一个是因为它也不是不好玩,但也不是太好玩...&br&&br&&b&略轻度,但是很好玩的游戏:&/b&&br&&b&--仙剑客栈&/b&&br&仙剑的衍生作,客栈经营+与赵灵儿/林月如/阿奴的恋爱养成+迷宫探险的好游戏。与住宿的客人对话,去采集食材的冒险,还有和三个女主角培养感情的部分都非常有意思,哪怕独立于仙剑系列来看也是个好游戏。仙剑客栈中还有许多对仙剑1的致敬处,从精神角度和游戏体验来看,比起仙剑2来说更像是仙剑1的正统续作...&br&&b&--双星物语1&2 &/b&&br&来自日本的吃料理升级的动作RPG,虽然画面可爱但是打击感出人意料地爽快,迷宫的谜题也有乐趣。剧情不拖沓,主角可爱,收集要素完整,战斗系统有乐趣。一代二代都好玩。&br&&b&--明星志愿2、3、2000&/b&&br&养成类游戏,是不逊于心跳回忆系列的国产养成类佳作。游戏目标是把主角培养成明星,2代是女猪脚,3代和2000是男主(感谢@&a href=&/people/kang-wu-ming& class=&internal&&康勿鸣&/a&提醒,3代还有搞基情节的,可是我竟然忘记了主角是男人...)。作为养成类游戏来说,系统完善、事件丰富、还留给玩家一些探索的自由空间,明星培养的过程与恋爱养成的部分张弛结合,画面漂亮,角色塑造完美,音乐也不错,不管哪一代都值得一玩。&br&&b&--乐高哈里波特、乐高蝙蝠侠&/b&&br&乐高系列看起来低幼,玩起来可是乐趣满满。无论是哈利波特还是蝙蝠侠系列都结合了动作冒险、道具组装、解谜成分,配合上幽默的剧情和可爱的画面,让人一开始玩就停不下手。不过PC平台的这两作很容易出现存档的问题,蛮讨厌的...&br&&b&--迷你忍者&/b&&br&在XBOX和PS3平台也有发售的动作游戏。扮演身材小小的忍者,跳来跳去地打败巨大的敌人,解救小动物神马的。收集要素全,画面清新可爱,手感好,是非常好玩的游戏。用手柄的话操作体验更佳。&br&&br&还有...&br&&b&--BRAID&/b&&br&这个游戏实在是无法归类。它既优美又悲伤,既有创新的时间倒流机制,又采用了古典的马里奥式的游戏方式。关键是它!还!很!有!哲!理!讲述故事的方式也非常赞。这是一部艺术品,只要电脑不残都应该试试看。&br&&br&&br&后来我开始玩掌机和家用机了,还是和PC游戏的取向一样,喜欢竞争性弱、自由度高、有创意、有充满意义的游戏世界的游戏。掌机和家用机平台的游戏太多了,还是只挑喜欢的打完好几遍也还舍不得删的推荐(我为什么要把文章写得这么长...):&br&&br&&b&第二部分 :【GBA+DS系列(NDS/DSI/3DS)】:&/b&&br&*我在DS游戏机上玩到的很多右脑锻炼、绘画、家用手帐之类的游戏,其实对后来做游戏化有很大的启迪。老任的游戏平台上的游戏真的是兼容并包,很多寓教于乐的游戏虽然小众些(比如日本史/世界史的游戏,或者泡妞先生的万能夜生活),但是让游戏融入每天的生活,让游戏帮玩家开发头脑和技能之类的想法是好的。索尼的平台上也有这类游戏,不过不多。可惜的是这类游戏汉化的不多,国内的普及面不太广。这里主要是推荐游戏,这些趣味应用就不提了,改天找个机会再写出来。&br&&br&&i&适合一个人玩的DS游戏:&/i&&br&--&b&逆转裁判系列(&/b&含GBA上的1-3,DS上的4、3DS上的5,复刻的复苏的逆转、逆转检事1&2)&br&前面也有人推荐过,逆转系列确实精彩,至少在推理的快感上,目前的推理游戏无出其右者。人出彩、剧情精彩、法庭上用手指着别人说“异议!”的感觉实在太爽了...而且非常好玩。逆转系列饱受好评,从GBA时代到3DS时代新作不断,甚至还以明星角色御剑为主角出了逆转检事的游戏。现在出到逆转裁判5代,只有英文版和日文版。神奇的是作为外传的逆检系列越做越精彩,谜题的精巧和前后关联的紧密感颇有3代之风,作为本传的5代却质量平平,不知道是巧舟光环的作用还是系列作品的压力...希望逆转系列永远不死。IOS平台也有HD复刻版了,见本文第八部分。&br&&br&&b&--雷顿教授系列&/b&(DS上的三部曲,3DS的奇迹的假面,还有雷顿教授v.s.逆转裁判)&br&DS专属系列,里面有无数趣味小谜题。角色塑造成功,谜题非常有趣,是打发时间的佳作。雷顿也出了很多代了,最近在3DS上还发售了和逆转裁判系列合作的新作,实乃玩家福音...&br&&br&&b&--Hotel Dusk Room 215&/b&&br&好像一直没出汉化版,不是很出名的DS冒险类游戏,但是操作有创意(DS竖屏),美术风格出色,谜题设置精彩,充分利用了DS的机能和特点,有些地方要把机器关上盖子,或者竖过来,或者吹气才能解谜,实乃佳作。此外,Hotel Dusk的剧情、人设和叙述方式都非常出色,我还记得打穿这个游戏后心灵好像获得救赎的感觉。&br&&br&&b&--迷失蔚蓝&/b&&br&荒岛求生类游戏,兼具养成成分,很好玩...也很有用。每次出门旅行我都会带上这款游戏...这样万一出了啥事,可以当做求生攻略(至于出了啥事时DS还有没有电,游戏能不能运行啥的,则不在考虑范围...)。&br&&b&--超执刀1&2&/b&&br&DS的双屏在刚出的时候真的带来了体验的旋风,超执刀系列就是扮演医生给病人开刀做手术。是真的做手术哦,要开膛还要缝合什么的...最开始玩的时候有点恶心,但是上手了就开始...很上瘾。非常好玩,而且主题也独特,有机会还是建议玩一下。&br&&b&--心跳回忆女生版2&/b&&br&女追男的心跳回忆,结合了DS的触摸机能。维持了心跳回忆系列的数值核心,不过还是非常有乐趣也非常容易上瘾的作品。人物刻画上2代比1代和3代都略好些,而且语音满载很有诚意。如果是女生又有DS的话...装一个,你不会后悔。很多细节的地方都做得很出彩,比如你通关的那个男猪脚会在你进入游戏时打招呼,一天的不同时候说的话也会不一样;而游戏过程中主要攻略的男猪脚也会以小卡通人物的形式出现在存档图标上。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也是相当细致的用心之作。&br&&b&--二之国:漆黑的魔导士&/b&&br&我也很想大喊一声神作,因为这一作真的非常用心。游戏说明书是一本真的书,和世界史教材差不多厚,里面画满了游戏时会用到的魔法符号。音乐和人设宫崎骏都有参与。这个游戏可以让你体验到“宫崎骏的魔法世界”,良心推荐。&br&&b&--海龟汤&/b&&br&非常有创意的DS游戏,由无数叙述性诡计的小谜题组成。吃饭的时候玩最好了。&br&&b&--大神传:小小太阳&/b&&br&前面有人介绍过。大神传实在是很精彩,水墨风格和游戏性也一流。另外这个游戏的解谜也是靠画符咒的,可以说充分利用了DS的机能。&br&&b&--随便哪个炼金术士的工房(玛丽、艾莉、托托莉...)&/b&&br&反正都大同小异啦,不过炼金术士的工房是很好玩的,含有模拟经营+物品合成+恋爱养成+迷宫冒险的丰富成分,基本上只要开始玩就停不下来...&br&&b&--牧场物语&/b&&br&其实DS平台才是牧场物语的主平台,但PSP上也有,而且大屏的游戏体验绝佳。绝对的杀时间神器,无论是种地还是养成还是洞窟探险都做得好。一个游戏在手...可以一直玩下去。&br&--&b&立体绘图方块&/b&&br&地铁大杀器。特别适合等车/坐车的时候玩,有点像是3D版的扫雷,但是因为加入了立体的成分,后期可以塑造出一些动物啊工具啊之类的东西,有点像从石头里雕刻出乐高模型的感觉。既锻炼推理能力,又锻炼立体思维,而且又很好玩,绝对要推荐!&br&&br&--&b&传说系列&/b&(心灵传说/圣洁传说/风雨传说等等等..)+&b&最终幻想系列&/b&(FF3/FF4等等)/&b&勇者斗恶龙系列&/b&(现在应该已经出到10了吧?)&br&DS上其实也有很多RPG大作的,比如上面列出的这三个大系列。这些大作都有宏大的世界和完善的世界观、出色的角色塑造、令人感动的故事、杀时间的收集和再造要素、爽快的战斗系统(特指传说系列)、别扭的迷宫和bug(特指最终幻想系列)、以及永远也玩不完的各种支线任务和联机任务(勇者斗恶龙跳出来)。原来DS屏幕太小,玩起来总觉得累,现在有大三也有LL,应该已经不是问题啦。不过RPG大作真的是非常耗时间...&br&&br&&i&适合和朋友/妹子一起玩的DS游戏:&/i&&br&&b&--动物之森&/b&&br&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游戏。动物之森是实时制的游戏,也就是游戏中的时间会随着真实时间的流逝而流逝;此外你的游戏目的只是“生活在动物之森里(还房贷和交朋友)”而已,对村子的建设和跟村子里NPC朋友的感情培养算是游戏的主线吧。其实这个游戏根本就没有什么主线可言,真的就是在动物之森里生活和探索(抓虫子、钓鱼、挖化石、采果子,去其他人的村子玩、看星星、还可以买卖萝卜股票),是一个没法具体描述,只有玩玩看才知道的游戏。在游戏越来越以功利性的酒色财气为重点的时候,动森这样的游戏告诉我们,其实乐趣不止存在于对抗和战胜敌人之中,也存在于和大家和睦相处的社交关系里。&br&&br&&b&--任天狗 & 任天猫狗&/b&&br&如果你买了DS又从没玩过任天狗...那你真是白买DS了。这可是冠以任天堂之名的游戏,也算是把DS机能发挥得最充分的有名游戏了。任天狗同样是实时制的游戏,也和动物之森同样,是需要一点时间,静下心来每天玩一点的。限于条件不能养狗的人可以玩玩看,有狗狗陪伴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就算是你有真狗狗,也可以从里面学习一些驯狗技巧。我家王大皮就是从这个游戏里学会坐和握手和趴下和转圈的我会说么...&br&p.s. 3DS出了以后,任地狱又出了新的任天猫狗,与前代的区别是裸眼3D化的小动物及场景,以及增加了猫。千万别对这一作的猫怀抱期待,因为猫真的只是个配角而已。狗狗可以出门溜,和其他狗狗玩,参加比赛,学习动作,而猫咪什么都不会,只会在家跑来跑去,以及非常偶尔地出门捡礼物回来,非常无聊。养猫本来很有趣,但是人天猫狗的猫是由一个犬派的家伙设计的,所以他完全get不到养猫的点...不过3DS版的猫和狗的裸眼3D效果好到不行,确实是萌到化啊~上张我的小伙伴二郎神的图(每次我贴二郎神的图都有人叫王大皮是为毛!):&br&&br&&br&&br&&b&--妈妈系列:Cooking Mama, 手工妈妈,园艺妈妈,等等&/b&&br&Cooking Mama是DS上的一个系列,后来又出了很多其他主题。总之就是把烹饪/手工/园艺变成小游戏,让你既能在游戏里烹饪,又能学习现实的烹饪术(我的蛋卷和炸虾就是在这学的!)。既好玩又有教益,我身边的妹子都很喜欢...&br&&br&&b&--魔术大全&/b&&br&聚会神器。可以学习和练习和表演各种利用DS的魔术,社交效果一流!其实这个游戏我是真不想推荐的...毕竟如果大家都玩,我的魔术小技巧就没用了...&br&&br&&br&&b&--塞尔达传说&/b&&br&DS上的绿帽子神作,动作解谜类,非常好玩也有点难,出了好多作,现在在3DS上还有新作,几乎每一作都很精彩,我自己最喜欢GBA时期的缩小帽。适合和朋友一起玩。&br&p.s.可以在2D和3D世界间变换的最新作也很好玩。塞尔达系列除了难以外,几乎毫无缺点。&br&&br&&b&--口袋妖怪系列任一作&/b&&br&可以和朋友对战...口袋妖怪系列虽然看起来弱智,但是玩起来会发现其系统之精密,世界观之完善,还有收集和捕捉不同的口袋妖怪出人意料地有趣。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部在海边有一个口袋妖怪小屋,可以听到你身上那四只口袋妖怪的心声。从跟你不太熟到“最喜欢的人”,在和口袋妖怪感情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能听到它们感情的变化,是我开始对这个系列着迷的入手点。任何一部都可以,反正都好玩。&br&&br&&b&--太鼓达人/应援团&/b&&br&DS上的音乐游戏,和朋友一起玩最好了(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打鼓有点傻)。应援团比太鼓达人稍微难一些,引入了一些剧情,不过非常激燃,很好玩。太鼓达人在一般的游戏厅也都可以玩到。&br&&br&&b&--节奏天国 & 节奏天国黄金版&/b&&br&我竟然忘记写节奏天国了,真是该死。这个游戏也是音乐游戏,也强调节奏,可是与太鼓和应援团不太一样,是一个非常神奇,也非常难的游戏。这个游戏里的每一关主题都不同,有机器人工厂也有合唱等等,过关标准就是精准的节奏!如果你的节奏跟不上,就会出现一些搞笑的音效,然后游戏人物会非常鄙视地看你...像我这种从小就节奏感不好的人,经常被虐成狗,然后哭求大神帮我过关。不过说真的,如果你学音乐的话,拿这个锻炼节奏感真是相当不错滴。啊对了,玩多了的话,说不定也会变得比较有眼力件儿?(要真的锻炼眼力件儿的话,推荐手机游戏“阅读空气”...)&br&p.s.3DS上出了节奏天国的新作,节奏天国黄金版,继承了前代的精髓,也非!常!好!玩!仍然强烈推荐。唯一可惜的是合唱团唱的歌没有一代好听了,怨念...&br&&br&第三部分:【PSP/PSV】:&br&&b&--ROCOROCO&/b&&br&基本上PSP上的游戏大作比较多,都强调操作,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几款非常有创意的有爱之作。比如索尼平台独占的ROCOROCO。这个游戏全程只用到LR两个键,就是把球状的ROCOROCO弹起来过关。听起来不好玩,但是其实关卡丰富、音乐画面讨喜,还有一定的解谜成分,很好玩。我身边的妹子还没有不喜欢的...主动要求我带上PSP来玩这个游戏的人也不在少数啊ORZ&br&&b&--怪物猎人2或3&/b&&br&自由度高,在掌机上竟然能玩出主机/PC的效果,是名符其实的神作。既可以采集又可以无站桩打怪又有各种收集和养成因素,怪物猎人不是一个游戏,而是一个世界。游戏体验之丰富、操作之爽快在PSP上都算顶尖的。可惜最新一代向3DS投诚,没有上PSV平台...不过这个游戏是PSP上必入的,无论你的手有多残,都一定能得到乐趣。&br&&b&--梦幻之星2&/b&&br&PSP上的动作RPG大作,同样是无站桩打怪,不过是科幻风。梦幻之星的自由度也很高,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刷装备+闯迷宫,手感爽快,画面一流,值得一玩。&br&&b&--暖洋洋的猫猫村&G&/b&&br&怪物猎人的衍生游戏,是一个建设随从猫村子的养成类游戏。随机事件众多,非常好玩...随从猫们也有狩猎的冒险,操控方式有点像啪嗒砰,越往后就会越难。&br&&br&&b&--流行之神123&/b&&br&把都市传说、推理与恐怖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的系列游戏,非常出色。我热爱这个游戏系列的主要原因,是它恐怖得很学术,游戏里的很多知识都体现了都市传说等民俗学研究的点,真正可谓是寓教于乐。这个系列都很精彩,可惜2代的汉化始终只有第0话和第1话。&br&&br&&b&--PSP/PSV: 弹丸论破1—2&/b&&br&索系平台上的推理佳作,巧妙地结合了动作游戏的爽快感与推理成分,放在一个无比黑暗的世界观下...虽然剧情和人物塑造都还是有点老套,但将推理游戏与动作游戏结合的创意本身就值一万个赞,另外一万个赞点给充满诚意的制作组,因为通关之后他们竟然做了个小养成游戏奖励给玩家...剩下的八百个赞应该点到那个黑到死的世界观上,一个赞给萌到诡异(诡异到萌)的黑白熊。是个令人难忘的游戏,无论如何都值得一玩。话说回来,索系平台都是适合AVG的大屏,AVG又那么多,好的推理游戏却那么少...&br&&br&&b&--DJMAX&/b&/ MIKU初音系列&br&音乐游戏,你输入的不是节奏,而是在演奏。如果什么地方断掉的话,音乐也会变诡异。上手难度高,但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玩。即使手残族也推荐入。类似的是初音系列,不过收集的元素更丰富,演奏时还能欣赏到葱娘的舞姿,也很不错。&br&&b&--PATAPON啪嗒砰 任意一代&/b&&br&通过演奏战歌来指挥啪嗒砰前进冒险和战斗的游戏,融合了音乐游戏与RPG。创意一流,手感一流,体验一流。&br&&b&--魔界战记&/b&&br&实在是太幽默了所以不能不放在这里的RPG迷宫类游戏。自由度高,剧情搞怪,可玩性佳,关键是可以反反复复刷好久,那个议会系统也实在很有意思。&br&&b&--勇者别嚣张&/b&&br&PSP上的牛蛙精神继承者,你扮演魔王,建设迷宫来灭掉勇者。勇者别嚣张是8bit风格的。同类游戏还有我的世界,3D风,自己建设迷宫来冒险,也很幽默很好玩。&br&&b&--PSV:女神异闻录4(P4g)&/b&&br&其实对PSV机能的利用并不充分,但P4g确实是PSV上的良心之作,融合了养成+迷宫战斗+恋爱元素,并且依托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创造了PERSONA系统,游戏里甚至还有荣格学说的讲座。自由度、可玩性极高;如果PSV上就入一个游戏...就这个吧。&br&&b&--PSV:重力异想世界&/b&&br&PSV上的创意游戏,体验可以操控重力的冒险。手感非常好,剧情陈述是按照美漫的风格来的,对PSV的机能利用很充分。不过后期会有点无聊,而且游戏流程有些短了。&br&&b&--PSV:神秘海域&/b&&br&PSV的招牌系列,融合动作、解谜、冒险等等成分的好游戏。虽然可以吐槽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容错过...&br&&b&--PSV:撕纸小邮差&/b&&br&从体验上有点像小小大星球。整个世界都是剪纸风,能用到psv的后屏而且用的不错(不同于坑爹的little deviants),谜题设置很有趣,玩家的脸在太阳里出现什么的真是太...了。这个游戏还有个亮点,是里面的剪纸造型的人物、NPC、小动物啥的可以去官网下载具体的剪纸文件来在现实中做出来...所以大概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普及剪纸文化的游戏化作品吧?如果制作组能融入更多中国的剪纸方法就好了...&br&&br&&br&&br&第四部分:【XBOX】:&br&XBOX平台上的不少游戏在PC平台也有发布。家用机平台上有不少精彩的多人对战游戏(部分来说这才是家用机的意义吧ORZ),不过这里还是只挑了几个不必连线对战的游戏(用两个手柄进行的双人游戏也包括在内),另外还有一些KINECT游戏(毕竟还是应该突出每个平台的特点嘛):&br&&b&--ILO&MILO
&/b&&br&特别适合两个人玩!风格清新的解谜类小游戏,你扮演ILO或MILO中的一个,在立体迷宫中想办法走到一起。锻炼右脑和图像思维,风格有爱,谜题佳。&br&&b&--Castle Crasher&/b&&br&适合两个人玩的横版闯关类游戏,手感好,剧情幽默。&br&&b&--FABLE III(神鬼寓言)&/b&&br&XBOX上的大作,新一代好像支持KINECT。有点上古卷轴系列的感觉,但是养成的部分更多一些。画面漂亮,战斗手感好,操控难度低,可以管理王国什么的实在很有趣。吐血推荐。&br&&b&--Death Spank &/b&&br&这个游戏其实PC平台上也有,但是在XBOX上玩可以让朋友用手柄扮演你的随从,非常恶趣味。Death Spank这个游戏本身非常恶搞,你的游戏目标是寻找“那件艺术品”,而你的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的...小T字裤。游戏里的对话非常幽默,主角傲慢的配音令人捧腹,非站桩打怪的手感爽快至极,值得入。&br&&b&--L.A.NOIRE&/b&&br&PC上也有的精彩游戏,可以探索城市,还审问犯人,通过表情解谜。剧情精彩,风格是上世纪50年代的LA风,非常有派头,也非常好玩。&br&&b&--异尘余生3 新维加斯&/b&&br&在PC游戏里我没推荐Fallout,纯属就是因为2代太难了3代我手太残了。但是到XBOX上,不知是不是因为手柄弥补了我的手残,我非常享受新维加斯的游戏。辐射系列向来自由度高,世界观深邃,有点难但非常好玩。吐血荐。&br&&b&--Kinect Adventure&/b&&br&利用KINECT玩的体感游戏,推荐Adventure而不是Sports是因为A比较好玩。无论是堵漏洞还是在小筏子上玩漂流,这款游戏的爽快度和可玩性都非常出色,如果和朋友一起玩的话还会留下很多怪模怪样的珍贵照片。&br&&b&--Dance Central&/b&&br&我周围妹子在KINECT上最爱的游戏,没有之一。因为KINECT的特性,所以在这款游戏里你可以真的跳舞。如果在游戏机背后的墙上装上镜子的话,感觉就和练功房差不多,舞姿还会不断改善...好玩而且能健身,还能在偶尔出去夜店时涨姿势。推荐。&br&&br&第五部分:【PS2/PS3】:&br&&b&--ICO(古堡迷踪&/b&)&br&我根本就是为了这个游戏才买了PS2。谜题的设置固然出色,不过ICO最厉害的其实还是牵手的设定带来的沉浸感。让玩家体会到对NPC感情的细微变化是这款游戏的精髓。现在在PS3上出了复刻版,我终于可以把PS2放着心安理得地吃灰了。&br&&b&--旺达与巨像&/b&&br&在PS2上发现的和ICO不相上下的精彩大作。同样是沉默的冒险游戏,压根就没有杂兵战,只有N个需要使劲动脑子和动手才能克服的BOSS战。地图广大,自由度高,骑马奔驰的感觉非常好。也在PS3上复刻了。&br&我觉得旺达和ICO最棒的地方,是全程都没有一句话。完全取消文字,让玩家通过交互来体验叙事,这才是游戏的正道。那些X剑系列完全倚重于文字,把游戏搞成互动小说的,明显就走歪了好吗!&br&&b&--Journey&/b&&br&玩的时候惊呆了。华人制作的非常完美的冒险游戏,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也没有功利的游戏目标指引。画面非常美,无论是飞翔还是奔跑都很流畅。这里推荐的三款冒险类游戏都是一个类型,就是游戏基本没有新手指引,没有任务界面,没有目标指引,从一开始就把玩家丢掉一个异世界里。目标要自己摸索,实现目标的方式也要自己动脑子。我觉得这种做法充满了对玩家的信任和对冒险的理解和尊重。和车枪球的嘈杂比起来,这种令玩家面对自心,不被操作限制的才是真正的冒险游戏。&br&&b&--最终幻想13&/b&&br&PS3平台的大作,没啥好说的...我的PS3就是FF13的限量版…&br&--&b&Puppeteer&/b&&br&因为PS+限免顺手下的游戏,结果却发现两个人一起玩游戏性超群。有点小小大星球的影子,不过利用来木偶戏,换头换能力,以及充满创意的关卡设计都很不错。关键是双人模式太亮了,一个人操纵浮空的猫或者小公主来打掉障碍并且收集金币,一个人操纵木偶来过关跳跳跳并打败boss,在快节奏的时候真的是欢乐无限吐槽不断啊~强推!&br&--&b&胖公主&/b&&br&最近发现的另一个party game。这个游戏太适合联机了,上手难度小、节奏快、规则简单、死亡也没什么惩罚、换职业就是换顶帽子、加之画风可爱,本来就已经够好了,“抢公主”以及“为了让对方抢不到公主拼命喂她蛋糕把她撑肥”的设定简直赞哭了…你知道在千军万马(其实是一方8个人)的混乱场面下跑到对方城里抢出被喂得肥肥要5个人才能抬得走的胖公主然后在一路不能还击的情况下被围追堵截血腥屠杀是多么有趣的经历么!&br&&br&其实XBOX和PS3平台上都还有好多游戏都值得推荐,但我实在不想把文章写得太长,所以就先写这么多...有需要再补充好了...&br&&br&&b&第六部分:小霸王/红白机/世嘉机:&/b&&br&好吧其实这个部分是用来搞笑的...不过我记得小霸王上有个医生丢药丸灭病菌(感谢 &a data-hash=&ef02cb& href=&///people/ef02c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熊攀峰& data-hovercard=&p$b$ef02cb&&@熊攀峰&/a& 提醒,此游戏为Dr.Mario)的游戏,配音简直绝了...哦还有坦克大战好棒啊好棒啊。最近发现吃豆人在36倍速下实在是太爽了...(魂斗罗啊马里奥啊那种根本打不过去的游戏我会说吗!)世嘉机上推荐大航海2,当时为了过关,我的地图画满了一整个笔记本...&br&&br&另外,感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熊攀峰& data-hash=&ef02cb& href=&///people/ef02cb& data-hovercard=&p$b$ef02cb&&@熊攀峰&/a& 的精彩回答,经同意后整合到正文中:&br&“因为在PS、土星成为次世代主机之前,有很多经典2D游戏到现在都未被超越,很多经典街机游戏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体验不错的手游。说起来从游戏诞生起到现在,值得推荐的游戏实在是太多了,去年回顾了一下我个人从小学、初中玩过的FC红白机游戏和街机游戏,印象深刻独具特色还记得名字的就有数百个…或许还是从游戏史出发,推荐一些在交互体验上算得上里程碑式的游戏会比较好,比如&超级玛丽&的横向卷轴使游戏不再像&Space Invader&那样“一目了然”,而是像电影的跟随镜头那样将游戏体验空间从“有限”变为“无限”;而&忍者龙剑传&或许是FC上第一部用蒙太奇加特写镜头来描述剧情的游戏等等。”&br&&br&&b&第七部分:独立游戏&/b&&br&这个领域刚刚接触,只写一些我玩过而且特别喜欢的小游戏。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动力多半是对游戏和创造的爱,所以有不少创意满满的诚意之作。前面提到的journey, limbo, braid都是独立游戏。顺手推荐个网站:@拼命玩三郎 的&a href=&///?target=http%3A//wanga.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拼命玩游戏 | 最好玩的小游戏推荐&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里的小游戏都可以在线玩,时不时地就会玩到神奇的游戏...&br&&br&&b&--Story Teller&/b&&br&这个游戏一开始看上去有点像个没有对话的四格漫画,唯一能互动的地方就是你可以把人拖来拖去。不过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npc位置不同时,下面格子的剧情也会发生变化,叙事方式充分发挥了游戏的特性,机制又极端简洁,堪称神作...&br&&br&&b&--Today I Die &/b&&br&flash游戏,游戏机制也是把主角和几个关键字拖来拖去来解谜。不过,使用的关键字不同,游戏的背景和内容都会发生变化,甚至还有多重结局。谜题设置挺精巧的,叙事方式也赞,不给玩家任何提示全靠自主探索的方式更让人想起JOURNEY....&br&&br&&br&第八部分:IOS/安卓游戏&br&由于不少小伙伴在评论区强烈要求加入移动游戏,再加上我最近懒癌发作,出门经常只带ipad mini,玩到不少有意思的IOS游戏。而且都过了这么久才更新怎么着也得有点变化吧,于是我...加!了!图!快点赞!!!&br&&br&&b&-Pretentious &/b&&br&这个游戏,无论打穿多少次,我一个人的时候都还会回去玩它,只为它设计的巧思与惆怅的气氛。如何把一封写给离开那个人的情书做成游戏,让游玩的过程具有乐趣而又沉浸于惆怅的情绪之中,再没有比这个解谜游戏做得更好的了。配乐也很棒。 (我太爱这个游戏了,多截了几张图,用流量的小盆友注意哈)&br&&img src=&/17f272b1323164efef53cf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17f272b1323164efef53cf_r.jpg&&&img src=&/e2e20b9c9eacbde2fb87b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e2e20b9c9eacbde2fb87b_r.jpg&&单人关卡(chapter 1)结尾。&br&&img src=&/b5bd3b87dc62d4adc2339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b5bd3b87dc62d4adc2339_r.jpg&&&br&后面还有两关,每关操作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视角看恋爱。这是第三关关尾。&br&&img src=&/553bec86c220c869aef987db35e99df0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553bec86c220c869aef987db35e99df0_r.jpg&&哦对了小方块风格的还有Thomas was alone,也很感人。不过我手太残没打完...而且音乐毕竟还是pretentious好一点呢。&br&&br&&b&-Her Story &/b&&br&这个说是游戏叙事的神作绝不过分,只可惜门槛略高(语言门槛、推理门槛、阅历门槛...)。不少国外历史圈的同行都跟我说&玩这个游戏玩的停不下手&,实际上历史学家可能真的有理由特别爱这个游戏,因为他们在游戏里做的事情和他们的真实工作十分相近: 观察人的语言与行动留下的证据,建构出真相。 &br&her story基本上就是一个经过精心构建的视频数据库,你输入关键词,得到相应的视频,如此而已。&br&&img src=&/e26e92eebc021dbf89b9a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26e92eebc021dbf89b9aa_r.jpg&&&br&视频所述是否真相?真相究竟如何?不好意思,制作组并没有把答案写出来呢。一切推理和拼凑,一切顿悟和惊悚,都由你完成。游戏没有引导你,是你在引导游戏。是你在建构真相--从这种主动性来看,herstory确实是在尝试用游戏的方式探索叙事。&br&&img src=&/2dfe17c7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2dfe17c7e_r.jpg&&&br&&img src=&/9b6b577af8e66326eb7bab47f070074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9b6b577af8e66326eb7bab47f0700743_r.jpg&&(这张图我太喜欢了不能不放。这首歌也很好听)&br&然而,真相毕竟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所有事实,所有表情,所有姿态都能解释的那个答案,也许就是制作组心中事件真正的形状吧。 --正与现实中种种无解而混乱的真相一样呢。这个游戏最大的门槛,也就在于此(p.s.真相绝对是细!思!恐!极!)。&br&&br&&br&&b&-Framed&/b&&br&如果把神作这两个字到处放,真正的神作就贬值了。framed虽然没有像her story一样,把对交互叙事的探索推到实验的高度,但确实有自己对于游戏叙事的探索,至少该算个半神作。其实它的游戏性比her story更丰富,说是“半”神作不是由于游戏性的欠缺,而是由于珠玉在前:它的游戏机制和flash独立游戏story teller很像,但缺乏story teller的灵活性和强烈的可视效果。&br&&img src=&/e0c4a25e95c6e93ea4e571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e0c4a25e95c6e93ea4e571_r.jpg&&&br&framed的机制是把故事分成可以拖动改变位置的格子,通过改变格子的位置改变剧情走向,让你的主人公顺利通过障碍,从右下角最后一张图那里出去为目标。它的游戏体验更像是亲手操纵演员进行电影彩排,而谜题的设计又需要玩家有一定的空间感,算是略有些烧脑的游戏吧。
&br&&br&&b&-Lifeline&/b&&br&不同于上面三个大多数人都没听过的游戏,lifeline最近还是挺热的(毕竟只要一块钱...)。这个游戏在游戏与叙事的角度上也有自己的探索:将现实世界的时间流逝作为游戏机制的一部分,顿时就为互动小说般的机制增添了真实感与移情效果。&br&&img src=&/08cec0f1ea014fd6135366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08cec0f1ea014fd6135366_r.jpg&&&img src=&/0d4a6b83cc250fc0fc0334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0d4a6b83cc250fc0fc0334_r.jpg&&其他充满代入感的小设计包括接受讯息时的三个点、系统通知以第一人称直接现实消息内容,以及最重要的,絮絮叨叨但人性十足-真实表现出恐惧/不安/失望/希望的泰勒本人。虽然只是文字游戏,但lifeline的代入感强到在知乎上出现了这种问题和大堆答案&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 Lifeline 的主人公 Taylor?会产生感情吗? - lifeline&/a& 。&br&&br&&b&-Device 6&/b&&br&唉我真的不是冷门游戏大王,我只是个推理-烧脑游戏爱好者...Device 6 也是个接近神作的游戏,它最创新的地方在于它将文字的走向本身也当做游戏叙事的一部分,使得玩游戏时你需要拿着ipad转来转去。&img src=&/9a34d6af25f8e6a545ad6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9a34d6af25f8e6a545ad6_r.jpg&&&br&哦对了这游戏还集成了音响解谜和图像解谜,挺烧脑的,很容易卡关...&br&&img src=&/fc760edc068f2cfad5f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fc760edc068f2cfad5fa_r.jpg&&&br&&br&&b&Ace Attorney &/b&&br&逆转系列HD三部曲ios版。还用具体介绍吗?赶紧买买买就对了。 &br&(没听说过逆转裁判系列的,建议百度。这个游戏幽默、紧张而令人意外,剧情经常发生有趣的大逆转,推理部分也精彩,非常值得一玩。)IPAD上的HD版把逆转三部曲+复苏的逆转一起打了个高清大包,从价格来判断非常超值。毕竟掌机游戏一个就两三百...不过如果就此爱上逆转系列的话,你最终还是要买个DS的,毕竟最新的逆转系列(包括逆转检事1&2)只在DS平台才有。而且用DS玩的体验很不同哦。&br&&br&同类游戏还有Level 5做的MysteryRoom,雷顿兄弟。这个系列有点奇怪,跟雷顿教授之间的联系不是太明确,似乎是为了平板专门开发的,剧情不复杂也不烧脑,推理环节也就是平均水准,一般好玩,睡不着时可以打发打发时间,不专门开标题介绍了。&br&&br&&b&-Shadowmatic &/b&&br&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游戏,是以我们小时候拿手玩的影子游戏为原型做的。你背对着光源,把一堆乱七八糟的金属在墙上的投影投成美丽的形状。虽然看起来很休闲,其实这游戏考核标准极高,非常考验耐心,很容易怒摔机子...&br&&img src=&/4b67bc28bb6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4b67bc28bb6_r.jpg&&&img src=&/4c5a555d49a16b343ce2f5c49837b98e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4c5a555d49a16b343ce2f5c49837b98e_r.jpg&&比如说这两张,明明都是看起来货真价实而且一点也不奇怪的小天使,如果你拼成第二张图那样,丫!就!是!不!让!你!过!这游戏虐起来真的是毫无人性...&br&&br&&b& -Dragon Hills&/b&&br&我也不是光玩动脑子的游戏的,有时我也会很暴力地动动手。Dragon Hill这游戏好在幽默感和爽快感:用坏脾气公主驾驶巨龙去撞飞那些装模作样的邪恶骑士本来就有种反转的新鲜感,更别提这个游戏的操作只需要一个手指:按下时巨龙下潜,松开时巨龙借惯性飞上天。虽然就只这一个功能,但游戏的平衡性做的极好,手感爽快,乐趣满满。&br&&img src=&/6ef75ddd6e26e983c6af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6ef75ddd6e26e983c6af_r.jpg&&&img src=&/8ff65330ada3f3a44076c4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8ff65330ada3f3a44076c4_r.jpg&&每次碰到直男癌我都会默默地打开这个游戏,把他们的头安到满天乱飞的那些小人身上。(如下图)&img src=&/ffe6d905ecbae384e72acdb7a89848c6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ffe6d905ecbae384e72acdb7a89848c6_r.jpg&&&br&&br&&br&&b&-Tengami&/b&&br&就是纸境。这游戏胜在主题独特,剪纸般的画风很吸引人。机制上,要不断翻开不同的纸境建筑,想办法让主角去他要去的地方。虽然听起来有意思,但其实很容易腻...毕竟全程就是我翻我翻我翻翻翻...然后男主角会走那么一小步。这个游戏我到现在都没打完。如果有打完而且觉得很好玩的盆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br&&img src=&/e33cf1c3aa49fa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e33cf1c3aa49fa_r.jpg&&&img src=&/3ffdd134eecf8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3ffdd134eecf8_r.jpg&&&br&&br&&b&Prune&/b& . &b&Grow&/b&. &br&这是两个游戏,Prune是这样的:&br&&img src=&/660ffdbe94d2f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660ffdbe94d2f_r.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于烙印残妻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