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破解pin码破解软件前四位dc:9c:9f:92:b5:cf

字典序列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没有“信息茧房”,只有作茧自缚","author":"liu-chen-1","content":"1跨年夜,有不少人在朋友圈里说,罗振宇的演讲在星味十足的跨年夜中杀出重围,卫视收视率排到第一。第二天36氪发布演讲实录时,也在摘要里引用了这一说法。罗振宇的演讲收视率到底是不是第一,是比较容易验证的。csm52是中国最老牌的收视率监测系统,酷云是新系统里比较可信的一套。在这两套数据里,31日当晚排名最靠前的都是东方、江苏、北京三家卫视的晚会。罗振宇的演讲,和这些节目的差距非常明显。而罗辑思维当晚刷屏的那张收视率图片,来自索福瑞和欢网联合推出的一项新服务。它有两个问题:它反映的是即时数据,比如深圳卫视在当晚某一分钟排到了第一,截图下来就会是第一。另外,一般的电视无法反馈即时收视数据,欢网主要的数据来源是互联网电视和电视盒子。互联网电视并不普及,这些人其实比大多数人更接近互联网,对罗振宇更感兴趣,在网上发言也更踊跃——这一群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让“罗振宇演讲第一”这样的信息广泛传播。人常分不清“期望”和“现实”的区别,相信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把自己的世界当作全世界。2去年9月,我组织一个大型活动,邀请了一些创业项目来展示他们的产品、作品。去年开始,VR和机器人、AI等高科技概念在互联网上很火。因此,我们找了2家VR内容生产者和1个机器人项目到现场进行展示。在这些展位附近还有一个很扎眼的项目,叫“桃桃喜”,他们的服务就是算命——通过各种计算,推算你未来一段时间会不会交桃花运。在现场他们也不展示具体的产品,就直接请了一位大师来现场给人看“桃花运”。一开始,我们所有人都非常不看好这个项目在现场的人气——这听上去就不靠谱嘛!谁想,到了现场,参与这个项目的人是当天最多的。早早就排起长队,一排一整天,那位大师从早看到晚,累得不成人形。许多参加活动的女孩子表示,就是为了这个项目来的。上面提到的几家高科技项目,相比之下则可以说相当冷清。那一天可能是我2016年最受教育的一天——你以为人们想要的东西,和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两者之间的区别比你想象的大得多。3如果你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你会发现早期中国互联网的产品都能很轻易地在美国找到高度类似的产品——门户网站、视频网站、论坛、IM工具。这是因为电脑其实主要是一部分脑力劳动者使用的工具,早期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就是一部分精英人群,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和发达国家的城市阶层非常接近。手机则完全不同,出租司机、外卖小哥、厂妹们都用得上一台。所以,移动互联网出现后,互联网久不再是一部分精英人群的信息特权了。贩夫走卒、屠狗之辈一样可以使用互联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产品——甚至一样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真正的红利。于是,中国互联网上开始出现许多无法在外国找到相似模式的成功产品——饿了么、各种个性化信息客户端、快手、自媒体、小成本的自制剧、手游页游等。这些产品服务的人群人数众多,对互联网的产品、服务和内容充满渴求,蕴含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导个行业里的资本和技术资源开始逐渐转向这些新兴的、面向大众人群的项目。相对的,沿着早期精英化思路设计出来的产品和内容逐渐在商业上遭到冷遇。一方面,互联网的规划思路不再以精英阶层为中心,这一点让他们感到失落;另一方面,他们更擅长利用互联网包装和传播自己的观念,因此他们仍然是整个互联网的话语中心。这种矛盾让互联网上的精英群体出现了一种精神上的“恋栈”:他们非常热衷于批判面向大众的文化和产品。希冀通过舆论的力量剥夺大众的选择权,取消大众选择的合法性。罗振宇虽然不算太高明,但要比电视晚会要好;VR和AI也许有泡沫,但肯定比算命要强——这些观念虽然带有明显的自我陶醉,但还算是有几分道理。另外有一些时候,这类批判则会发展到极其违背常识的荒唐地步。4前不久虎嗅网曾刊载一篇名为《今日头条到底值不值100亿美元》的文章,文章认为今日头条的100亿美元估值是泡沫,原因是:“今日头条的58.7%的用户学历在高中及以下,其中高中/职校/技校/占比最高。”,因此,“产生的流量价值”不大。作者据此认为,今日头条的估值只有20-30亿美元之间。这个观点就非常令人惊诧。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每10万人中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口为12445人,也就是不到12.5%。剩下的87.5%的人口学历都是高中以及以下。首先不说这58.7%的比例到底是不是真的,即便是真的,那也只能说明今日头条的用户在整体上还是整个国家的高素质人群,只是不像互联网早期那样像极少数社会精英集中罢了。而即便是这样的数据,也被作者认为“价值不大”,竟然成为“估值过高”的重要论据——其背后的歧视意味,不言而喻。退一步说,一个服务于大众的产品,它的价值是否和高学历用户的比例有那么大的关系?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虎嗅的估值恐怕要比今日头条高得多,这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逻辑。这样的例子在互联网的舆论场里实在不罕见。前不久,知名游戏杂志《大众软件》宣布停刊,有一位互联网意见领袖撰文表示遗憾,声称“再没有人能帮我们分辨、过滤和挑选,然后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内容。”并认为现在的一些内容筛选机制是“由下半身而非上半身决定”的。作为一个80后,我是经历过《大众软件》的黄金时代的,也曾经是它的读者。根据我的印象,在当时的社会主流意见里,《大众软件》的编辑们可算不上是“普罗米修斯”。恰恰相反,电子游戏机和电脑、网络在当时普遍被认为是毒草,一个人如果经常阅读《大众软件》这样的读物,在他老师、家长的眼中看来,大概也是“由下半身而非上半身决定”的——年轻人不事学习生产,玩物丧志,精神糜烂,将来社会可怎么办?时过境迁,当年的毒草成了普罗米修斯,当然要有新的“毒草”冒出来——看这样的东西,人能不变傻吗?无非是当年的边缘人群成了今天的主流人群,当年被批判的对象如今掌握了话语权,成为了批判者而已。5为了修理窗户,我的一位同事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位修理工为好友,偶尔点进他的朋友圈看了一眼,仿佛目击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水管工转发到朋友圈的内容,大多来自几个我们闻所未闻的微信公众号,所发内容全都是带有性暗示或者猎奇色彩的段子,或是偏激的民族主义言论。其实这实在没什么希奇的,如果这位水管工大量转发新榜、36氪的创业故事,或是咪蒙、新世相那样的心灵鸡汤,反倒是奇事一桩了。你的社交圈层,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长什么样。你的朋友都在看罗振宇,很容易就会让你觉得,全世界都在看罗振宇。在中国互联网上优越感最强的社区里,你会看到,互联网精英针对大众文化和品味的歧视链,深入到了现实生活的各个垂直方向里。有时我一边看这样的言论,一遍试图拼凑一个在这群人眼中“不low”的人物形象:他用iPhone,上instgram,鄙视爆米花电影,电视剧只看《权力的游戏》和《纸牌屋》,对”网剧网大“不屑一顾,不玩手游不玩页游,除了3A大作,就只玩独立游戏。这样的人,在整个世界上,都是境遇和背景极为特殊的一群人。但当你身处这样一个社区,其中这样的人——至少看起来——密度如此之高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人都是这样的,至少应该是这样的。6人们喜欢谈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平权”,但真正尊重这种“平权”的人其实很少。互联网不仅是精英们的互联网,也是下里巴人的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是人类“善的大本营”,同样也是人性中所有那些不体面的欲望的大本营——这正是互联网的伟大之处。我有时在一些互联网大小KOL的公众号下面与他们展开辩论,可想而知大部分都没有被放出来。这样一个允许少数人剥夺大多数人发言权利的产品机制,竟然被许多KOL奉为微信公众号最好的设计之一。这让我有充分的理由去怀疑:他们所爱的到底是真理,还是自己手握真理的美好感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我真的很难相信,一个真正关心世界的人,会主动切断自己和世界的联系——用圈层、用社群、用粉丝。我喜欢今日头条的一个原因是,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更真实的人——贩夫走卒,屠狗之辈,字面意义上的那一类。修车师傅、养猪的、装修工、服装店老板……你能看到他们怎么想,怎么过,你还会发现,他们竟然也有他们自己的“粉丝”。而在互联网的其他很多地方,他们是隐形的,仿佛她们的手机还停留在GSM的频段,他们的想法和喜好既无法表达,也毫不重要——精英们在如此努力地把他们的存在从互联网上抹去。7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本来就没有什么信息茧房。有的只是结茧自缚。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我的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2:21:3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8,"likeCount":12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21:3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3e8cea1e1aa2dc1cc3a84a8f9b1187c2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8,"likesCount":125},"":{"title":"超越血缘:被互联网蚕食的家乡与年","author":"liu-chen-1","content":"1姑岳父的70岁生日是在一首带有电子舞曲风格的拉丁语RAP中开场的。他孙子请来的歌舞艺术团对乡间的巡回演出显然非常熟悉,在发现客户家电压不稳的情况后,他们及时赶往镇上,借来一台发电机解决了问题。等待人们从火炉边起身重新聚集到舞台下方的时候,我听到了那首RAP。我一度怀疑我的耳朵——换作是你在常德市汉寿县月明谭乡听到这样一首音乐,你也会有这样的反应。我靠近控台,希望搞清楚这是一首什么歌。然后我发现:控台上的输出设备只有一台OPPO牌的手机,它显示这首歌来自“网易云音乐”里一个名叫“节奏感超强的DJ混编舞曲组合”的歌单。2在汉寿,人们的新年民俗开始出现了新的标准程序——当人们到亲友家拜年时,第一句是“新年好”,第二句则往往是“有WiFi”吗?通常都有,但WiFI不是为电脑准备的。我在常德待了6天,没有见到过除我之外的其他人使用过电脑——我们曾对电脑寄予厚望,但真正让世界变平的,是手机。建立社交关系的物理成本,曾经极大地限制了人类的社交行为。在古代,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产生于家族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从根本上说,这造就了我们的血缘和故乡。但是移动互联网让背景悬殊的人用上了一样的手机,听起了一样的音乐,也开始让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起从前难以想象的关系。一顿饭、一杯咖啡、一场电影变成了在“关注”按钮上的轻轻一击,物理空间上的限制也被完全抹平。每个人的社交关系数量都在迅速膨胀。2G时代手机的通讯录最多只能添加255人,却很少有听说谁的通讯录不够用。但现在,许多人在网络上的社交关系数量都要以千计数。而且,血缘、家乡对我们来说是与生俱来的,网络关系却是我们一生中不断进行主动选择的结果——从自由选择社交关系和信息来源的角度说,我们肯定是历史上最自由的一代人。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和亲友一年一聚,却在寒暄两句之后,低头刷起了手机——也许手机上的人际关系确实对我们更有吸引力。面对祖母的呵责,堂侄是这样回答的:“过年不玩手机,什么时候玩?”3能够以高效率主动筛选社交关系和信息来源的一个结果,是“有趣”的标准被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公平地说,“无趣”才是多数人生活的普遍状态,但互联网让我们发现,原来不必像以前那样忍受它。“有趣”几乎被今天的一些互联网精英吹捧为一种宗教——他们凭借自己的“有趣”,坐拥成百上千的粉丝。与此同时,更多“无趣”的人却遭受着某种意义上的冷漠。“有趣”的高标准压制了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社交表达,所以我们争先恐后:弹琴唱歌、四杀五杀、刷弹幕刷火箭、直播吃饭——如果不能在网络上受欢迎,就注定要在线下被漠视。过去多年间,丰裕的物质条件不断吊高我们的胃口,最终瓦解了我们对“年饭”的期待。而现在,在互联网上唾手可得、标准不断提高的“有趣”,则开始瓦解我们在文化意义上对“年味”的期待——无论是远高于日常标准的庆典式的仪式感,还是原本偶尔才被允许的放纵的狂欢,如今我们都习以为常。这或许是信息时代的副作用,但你很难用好坏去评价它。年初二,我给身处无锡的母亲连续发了5条视频——在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虎山外的游人,透过他们的手机,从不同角度发来了老虎袭人的现场视频。我妈逐一播放了这些视频,然后表示了抗议:“你给我发这些干什么?我以为是我孙子的视频呢。”其实每个人都在试图通过网络获得那些让自己感到有趣的东西,只是标准不同。4长辈对互联网的态度是最淡漠的,他们大部分的人生曲线都和互联网相平行。他们围坐在火炉边,打牌、下棋、看电视。年长于我的同辈大多是互联网的新一代移民,在家族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抵抗网络和手机的诱惑,他们和不同的人寒暄,阻止孩子们沉溺手机,为这个难得的相聚时刻供应着粘合剂。当然,互联网确实还不能为我们提供所有我们需要的东西。和人相处,除了获取信息,我们同时也在体验着愉悦、激动、兴奋、愤怒、爱……社交行为中的大量信息,是无法在网络上被编码和传达的——即使有了VR,恐怕也不行。“互联网原住民”一代最是如鱼得水,他们的年龄还不足以让他们深刻体会“那些东西”的价值,而他们丰富的互联网经验却让他们最了解如何用手机为自己找到乐趣。上高中的堂侄有时戴着耳机看一部美剧,有时玩王者荣耀,偶尔用两台手机,一边戴着耳机看美剧一边玩王者荣耀。他在看《This is US》,讲述三个不同背景的美国家庭彼此交错的生活,温馨感人的亲情故事。我想,他注定会离开这个家乡。或许,在戴上耳机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感谢读者魔云兽给我的灵感非常感谢春节期间,石多元和杨桃秀一家、朱文清和石芝元一家对我的款待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我的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你也可以通过“在行”约见我","updated":"T02:23:0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23:0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6},"":{"title":"人造灵感:机器的诗情与画意","author":"liu-chen-1","content":"1刘慈欣在短篇小说《诗云》中提出过一个用计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宏大构想。在书中,宇宙被一个拥有超级技术的文明所支配,一个地球人向这个文明提出挑战,声称他们永远无法用技术超越人类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球体停止了颤动,用近似耳语的声音说:“技术能超越一切。”技术文明的对策是:通过机器生成的方法,把所有可能的诗歌都“创作”并储存下来(小说的想象限定在字数有限的律诗范围内,因此是一个有限的集合):“事实上我终结了诗词艺术,直到宇宙毁灭,所出现的任何一个诗人,不管他们达到了怎样的高度,都不过是个抄袭者。”“终极吟诗”反映的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创意工作的基本思想:通过对创意材料不断进行排列重组,尽可能罗列出新的创意组合,再从这些组合中筛选出有用的创意。《诗云》发表于2003年,彼时刘慈欣大概没能预见到,仅仅在10多年后,深度学习技术驱动的人工智能就已经可以高效地创作出足以通过“图灵测试”的诗歌作品。 《机器写诗综述》, 萧瑟, 知乎上面这组例子来自王哲等人2016年发表的论文《Chinese Poetry Generation with Planning based Neural Network》,右边的诗出自宋代诗人葛绍体,左边则通过神经算法自动生成。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难以分辨。2创意和创意工作是两回事:创意的来源可能是神来之笔、灵机一动,但就像任何工作一样,创意工作的主要成分也是不断重复的流程——只要是重复进行的工作,就有可能让机器代劳。孙正义在年轻时曾经使用一种“随意组合”的方法探索新的发明:他把想到的词语写在不同的卡片上,然后任意抽出三张组合起来:比如,”苹果”、”半导体音声合成器”和”表”组合产生了“带音乐的苹果形闹钟”。接下来,孙正义试着用计算机更高效地进行排列组合和筛选,他把自己的300多张卡片全部输入计算机,用计算机生成千百种组合,然后通过处理,把这些组合按”创意分数“高低进行筛选——这也许让孙正义成为了世界上最早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创意工作的人之一。刘慈欣本人也写过一个基于随机排列组合(Word Salad)的自动写诗程序,也许这和他创作《诗云》的动机有直接关系。从这种简单原始的方法到现代的深度学习,机器生成诗歌的效率和水平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在根本上说,还是基于“组合-罗列-评估-筛选”的根本思想,利用计算机高效地重复这个“创意”流程。2016年,中国人用神经网络生成的诗歌通过了“诗歌图灵测试”。IBM的人工智能“Watson”在分析了100部恐怖电影预告片之后,为20世纪福克斯的电影《摩根》剪辑了一则预告片。麦肯日本在代号“AI-CD ss”的机器创意总监的指导下,摄制了一条视频广告。Google用神经算法模拟梵高的画作,在一次慈善拍卖上获得了8000美元的收入……在AlphaGO耀眼的胜利之下,这些成就被许多人忽视了,但这些碎片可以拼贴出这样一副画面:计算机正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创意、艺术工作中替代人类的角色。3LOGOJOY是一项利用人工智能进行LOGO设计的服务。观察它的工作流程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机器是如何替代人类的右脑的。开始生成LOGO创意之前,网站会要求你选择符合你口味的LOGO示例、调色盘和小图标作为创意的原材料。 然后你输入LOGO中的文字和需要包含的公司LOGO,点击生成,让LOGOJOY开始工作。一开始LOGOJOY会提供6个ai认为的最优选项给用户评估,事实上,这个列表是可以不断延长的,点击“make some more”就能生成更多的选项。至少在我生成了超过100个logo之后,这个按钮还是可以点击的。不难发现,LOGOJOY的工作主要是对既有素材(字体、图标、调色盘)的排列组合——“组合-罗列-评估-筛选”。你可以把这看成一次没有人类参与的“头脑风暴”,这让你不再需要在设计师的身后“指点江山”了。LOGOJOY在理念上属于现代广告行业中一类较为基础的“程序化创意”产品。作为创意工作中最为工业化的一个行业,计算机对广告行业的渗透已经有多年历史。“程序化创意”产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结合“程序化投放(采购)”,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广告投放的效果。2016年,美国通过程序化购买的数字展示广告支出将达到221亿美元,占数字展示广告支出的67%,已经成为互联网广告采购的主流做法。在中国,这一市场也多年保持很高的增长率,预计在2017年将达到近300亿元的应用规模。《2016中国程序化采购广告市场年度综合报告》, 易观国际近年来,也开始有有广告公司尝试将程序化的投放和创意“应用在互联网投放以外的营销场景中。英国广告公司M&C Saatchi曾经在伦敦为某咖啡品牌投放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户外广告,这个广告媒体内嵌1000个不同的视觉、字体和其他创意素材,它一边不断用算法对这些素材进行重组以形成新的广告内容,一边并通过摄像头收集和分析路过者对广告内容的反应。基于这些反馈,不断淘汰效果不理想的广告素材,让广告牌自动找到最吸引路人眼球的广告内容。万变不离其宗,计算机“替代”人类右脑工作的根本原理都是类似的,那就是通过高效率的“组合-罗列-评估-筛选”,在“随机”结果中得到那些有用的、更好的创意。可以想见这在将来一定会引发很多争论:什么是创意和艺术?人类会在创意、艺术工作中完全被计算机取代吗?4在《诗云》中,“神”仅仅完成了诗歌罗列的工作,他选择把筛选诗歌作品的工作交给后世的人类。“亿亿亿万年之后,谁知道伟大的时间把其中的哪首选为颠峰之作呢?”目前,不管“诗歌图灵测试”还是伦敦街头带摄像头的广告牌,只有结合真实人类的反馈评价,机器才能真正完成“艺术创作”的过程。这甚至可能不是暂时的现象:如果把计算机生成创意的过程视作一个函数,那么人类在等号右边的位置是无法替代的——服务人类是创意生产的目标,脱离了目标,任何创作都将没有意义。除非,机器造成了艺术本身的消亡。《2016程序化创意行业指南》, 筷子科技对于具体的艺术门类,这绝非没有可能。事实上,我们正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在计算机普及以来,手写文字变得越来越少见,这直接导致了书法艺术在我们时代的的式微。在根本上说,我们能够欣赏书法艺术,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文字,这种创作经验让我们对书法家的技巧和灵感产生深层次的共鸣,能够同化对方的创作体验,成为自己的艺术体验。但是,如果机器让绝大部分人类从书法实践者的角色上退位,那么要想体验到这种共鸣和欣赏,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美国评论家Waldo Frank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评论:“艺术在付诸实践以前,不能够成为一种语言,于是也不能够成为一种体验。对于能够演奏乐器的人来说,机器仿制的音乐是有很丰富的含义的,因为他拥有的经验能够同化这种音乐。但是当机器仿制成为常规模式的时候……体验音乐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如果在未来,计算机消灭了一项创意或艺术,那一定不是因为我们被剥夺了工作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被剥夺了体验的能力。当然,也不必特别悲观。今天,我们欣赏美妙书写的需要仍然旺盛,只是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字体设计、平面设计这些依靠计算机进行创作的新兴艺术领域。也许,旧艺术的衰败,会换来新艺术的兴起。在《诗云》中,“神”把整个太阳系瓦解为原子用来存储他创造的诗作,形成了一片直径一百亿公里、包含着全部可能的诗词的“星云”。“诗云”中光雾涌动,色彩斑斓,滚过长空。“真是伟大的艺术品!”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我的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2:32: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1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32:5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652a0f342b1c5e45b390a6fd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14},"":{"title":"《爵迹》:浪漫画皮下的残酷现实","author":"liu-chen-1","content":"本文会提及影片的关键剧情。1公平地说,《爵迹》是一部兼具商业和技术野心的作品,就其效果而言,也是能看的。我对《爵迹》喜欢不起来的原因是,这是一部非常“郭敬明”的作品,作为一部奇幻背景的影片,却在价值观上有几近残酷的现实主义色彩。《爵迹》的剧情是比较浅显的,这个世界上每个国家都由3位“白银祭司“统治,他们向7位”王”授予魂力,以为他们效力。“王爵”又可以向地位更低的人授予与自己相通的“魂力“,使其成为“王爵”的“使徒”,后者听命于“王爵”,并可能在某一天继承“王爵”的地位。在郭敬明的设计中,这是一个等级极为森严的国度。这个世界权力和核心资源(魂力)的流动是严格的自上而下的,除非获得较高阶级的认可,处于较低地位的人绝不可能自下而上地“晋升”至社会的精英、权贵阶层。权贵者的资源优势是压倒性的。在影片后半部分,“永生岛”上失去控制的魂兽们袭击雷恩城,雷恩城的守军倾巢而出也无力抵抗。三度王爵“漆拉”却能够以一己之力轻松扭转战局。这一幕让人不寒而栗:权利的根本来源是斗争,如果社会权贵者的力量强大至斯,平民对于权力,除了绝对的臣服之外择别无选择,其存在也将无异于蝼蚁。影片主角“麒零”是幸运的,根据这个世界的设定,出身布衣的他本来没有任何可能跻身社会上流,但他却被命运指定为“银尘”的“使徒”,用“银尘”的话说,这一经历将其“过去的人生一笔勾销”了。从此“麒零”也被允许掌握一小部分社会资源(魂力),成为钟鸣鼎食的水国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2在“银尘”对“麒零”施以“爵印”一事的处理上,郭敬明颇为狡猾。在此之前,麒零受到“苍雪之牙”的袭击失去意识,命悬一线,“银尘”不得以马上对其施加“爵印”救回他一命。这一剧情设计巧妙地避开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某个平民为何会甘愿成为“使徒”,唯王爵马首是瞻?如果是出于对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向往,那么则会激起观众对“使徒”的反感;如果是王爵利用权力迫使使徒接受,那么则会激起观众对“王爵”的仇视。这类道德困境的出现一定会削弱观众对故事主角的同情和认同,是爆米花电影的大忌。通过意识的“昏迷”和生命的“垂危”,郭敬明成功向观众掩盖了权贵者和平民阶层之间的残酷矛盾。大概是觉得这样还不够,在“王爵”和“使徒”这一非常明显的不平等关系中,郭敬明进一步进行了粉饰:由于“爵印”的副作用,使徒会在情感上自然地产生对王爵产生依恋,从而激发出发自内心的忠诚和信任。通过这一设定,“王爵”和“使徒”之间残忍的人身依附关系被美化为一种单纯真诚的情感关联。这种对奴役的美化,在人类历史上的多个阶段都真实存在过。然而,这一关系的根本依据绝非自然而然的情感。它无非来自两个方面:首先,王爵对魂力资源的占有及其社会地位,赋予其在这组关系中的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一点在二度王爵幽冥、四度王爵特雷娅和他们的使徒之间表现得更为露骨。另一方面,真正把使徒绑定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上的因素,是寒门阶层对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向往。尽管麒零被设定为一个单纯正直的小镇青年,但是当他被要求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小镇时,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犹豫,而在整个冒险的过程中,他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对过去生活的半点怀念。取而代之的,是他对大城市的向往,以及对银尘将自己从乏味的小镇生活中解救出来的感激涕零。3使徒只有从“魂冢”中获得属于自己的“魂器”,才能让自己的继承人身份合法化。“魂器”是在”魂冢”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这个设定看起来多少有些怪异,不难想到这是另一个对水国社会现实的隐喻:尽管“魂器”几乎是一项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但却被统治阶级完全垄断,只有王爵和他们的使徒才被允许进入魂冢。故事在这一点上同样进行了充分的粉饰,取得魂器的过程是艰辛的,麒零和同伴们以身涉险,在刀山火海间与巨大的怪兽进行殊死搏斗,历经磨难才取得魂器,成为真正的使徒。但是,关键的问题再一次被回避了: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平民阶层,从头到尾都不被允许进入这个魂冢,他们连冒险一搏的机会都被彻底剥夺了。从《小时代》到《爵迹》,郭敬明对平民阶层的忽略一贯而彻底。除非作为推进剧情发展的必要道具出现(例如蝼蚁一般的雷恩城居民们),你在影片的角色表中能看到的,永远只有社会权贵们——顶多加上几个他们喜欢的平民朋友。同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幻想体裁的故事,《饥饿游戏》也描述了一群被权贵所青睐的青年才俊之间的争斗,但是贯穿故事主线的仍然是平民阶层与统治者的对抗和他们为自由所作的斗争。中国的《魁拔》则干脆以出身下贱者作为主角,魁拔的700年一乱象征着社会秩序的轮回颠覆,其背后的革命意味不言而喻。这些宏大使命在爵迹世界的主角们身上是完全无法被发现的。麒零在魂冢中和其他两位使徒发生了对剧情发展至关重要的冲突,而冲突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争夺一件威力强大的魂器“回生锁链”。换言之,这次权力集团的内部分裂完全起因于王爵们对权力的争夺。这种基于权力渴望和个人恩怨的战斗在“永生岛”一役中被推向整部电影的高潮。这场战斗实际上没有一丝一毫王爵们所宣称的“高尚”的色彩,它看上去更像是权力集团中的利益既得者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度假胜地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团建活动。在目睹了这个集团的彻底分裂之后,六度使徒“幽花”对这个统治集团的真实面目以及“王爵-使徒”关系的虚伪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她向麒零指出,他被银尘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而麒零的回答竟然是:假如没有王爵向我们赋予魂力,我们岂能过上今天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相信王爵们,对他们保持忠诚,他们一定不会放弃我们。这难道不是奴隶主最希望从奴隶身上得到的回报吗?没有条件的信赖、感恩和忠诚,坚信凭借这一切,迟早能取得恰如其分的回报。4事实上,这个回答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郭敬明自己的故事。这个来自四川小城,甚至在身体上有明显先天不足的青年,凭着自己对社会规则的熟习,以最务实最守规矩的方式扮演自己生意人的角色,终于成功跻身于这个时代的“成功者”集团。在他的影视作品中,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得天独厚的“蓝血”阶层,一类则是凭借努力或者天赋,被蓝血者所倚重,进而吸收成为利益集团之一员的年轻人——在后者那里,我们不难发现郭敬明自己的影子。而在他对上流阶层——他们的华服、他们的风度、他们的天赋、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刻画中,我们甚少看到自省,而批判更是从不存在。当然,这无可厚非,郭敬明令众多年轻人羡慕的崛起经历足以支撑他对世界的全部看法,以及他在作品中几乎不加掩饰的表达。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病态的浪漫外衣之下,郭敬明的作品其实是极端现实的,现实到了大多数人无力去接受的程度。","updated":"T02:18:5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18:5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35adf24f6a6d59af2d4ee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1},"":{"title":"亚马逊和臭鳜鱼:实体经济正在成为新的信息产业","author":"liu-chen-1","content":"12013年,创业者杨金祥的徽菜生意遇到了大麻烦。他的餐厅“徽乡肴”顾名思义主打徽菜,面积超1000平米,菜单上有超过200项产品,最多时每个月亏损超过8万元。这一年,杨金祥对餐厅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其中最直观、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是:他改变了餐厅的名字。“徽乡肴”现在名叫“杨记兴臭鳜鱼”,在北京开了10家分店。2如果要在“徽乡肴”和“杨记兴臭鳜鱼”之间选择一家餐厅消费,你会选哪家?有人会选择“徽乡肴”,但那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徽乡肴”,而是因为他们不接受“臭鳜鱼”。店名就是一家餐厅的“标题”。“徽乡肴”是一个传统媒体风格的标题:文词隽永,意蕴丰富,不明觉厉——如果你想知道店里卖的是什么货,只有自己去店里消费过才能知道。“杨记兴臭鳜鱼”则是标准的“标题党”,不管喜不喜欢“臭鳜鱼”,至少,在你进入这家餐厅前,你对消费体验有了一个基本的预期——这有助于消费者做出决定。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向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在上一篇里,我把新媒体标题越变越长的现象总结为“信息前置”。在“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下,与其把信息都折叠进内文里被动等待用户打开,不如直接把信息展示在入口上让人一看便知。像《融资600万,他建财经版在行3000导师在线,12万用户付费寻高见》这样的标题,也许很多人不会点进去看,因为标题已经把故事都讲完了。但无论如何还是让大多数人接触到了最关键的信息。传统上,文章的信息被折叠在文章里,要去阅读才知道;餐厅的信息也被折叠在餐厅里,要去吃饭才知道。但是,信息在爆炸,消费在升级,等一个人从大众点评长长的餐厅列表里选中一家名叫“徽乡肴”的餐厅,在200多道菜里找到他们爱吃的那道“臭鳜鱼”——这个过程太漫长了。从“徽乡肴”到“臭鳜鱼”,这是发生在餐厅招牌上的“信息前置”。3在招牌上玩“标题党”,“杨记兴臭鳜鱼”不是首创,也不是孤例。2013年,数度改名的“西贝”最终定名“西贝莜面村”;2014年,“西少爷肉夹馍”第一家门店开张;2015年,老牌豫菜品牌“阿五美食”更名“阿五黄河大鲤鱼”;2016年,“淘汰郎小火锅”获得真格基金和创新工场1100万Pre-A轮融资。名字其实决定不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信息前置”之所以成为潮流,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商业逻辑。在这股商业潮流里,最不能避谈的一个案例是2013年开张的“雕爷牛腩”。在开办“雕爷牛腩”之前,雕爷把名为“阿芙精油”的淘宝店做到了淘宝护肤化妆品类的冠军。护肤化妆大概是淘宝上竞争最激烈、信息最爆炸的一个领域。“阿芙精油”的做法是收窄受众,围绕“精油”这个关键信息打造整套供应链条和营销策略,几乎垄断了“精油”这个关键词。随后,雕爷开起“牛腩”店,场景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很多方面都复用了这一套思维。再到后来的薛蟠烤串、皮娜·鲍什下午茶、切客闹小丑煎饼,套路如出一辙。“杨记兴臭鳜鱼”的改革,同样不止于名字。目前这家餐厅的常规菜单里,几经削减,只剩下38道菜,第一页上印着三道招牌菜,分别是:红烧臭鳜鱼、麻辣臭鳜鱼和臭鳜鱼王。不要问阿芙是卖什么的,不要问杨记兴是做什么菜的,阿芙就是精油,杨记兴就是臭鳜鱼。如果说招牌和菜单是一家餐厅提供给用户的“信息界面”,那么“杨记兴臭鳜鱼”的商业革新,首先就体现在这种“信息界面”上。信息先于商品体验,信息先于消费决定,信息先于交易——“信息前置”。4传统的线下商业环境,信息的稀缺远比信息的爆炸更加常见。但是,当互联网让信息越来越密集,信息流通越来越迅速的时候,在线下,也越来越难找到逃避竞争的角落。互联网成为了消费信息的超级过滤器,信息的竞争,开始成为商业的第一战场。当雕爷们夸夸其谈着,把“互联网思维”移植到物理世界中时,许多实业家一边焦虑一边不满。他们说:互联网人不懂商品,不懂服务,不懂供应链,不懂利润率。但是他们忽视了:互联网归根结底是信息产业,互联网人深刻理解信息的生产、信息的流通、信息的价值——他们把实业家们带入了完全陌生的战场。在Amazon的实体书店“Amazon Books”里,每一本书都标有Amazon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和打分。甚至,在你聚焦在某一本书上的时候,书店还会基于你的“兴趣”,给你相关的读物。这像极了我们在互联网上选择和购买的经验。我们喜欢这种经验,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盯着手机或者电脑,而是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能方便、高效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传统书店理解货架、理解库存、理解物流、理解利润率,而Amazon理解信息。正因为如此,书店改来改去,越改越像咖啡馆,Amazon Books却能找回书店的本源——那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场合。5最近有人说,“互联网对媒体所做的,也会在其他行业发生。”这句话其实可以换个角度说:“一切产业都在成为信息产业”。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我的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3:47:4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3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47:4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cc612babb2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31},"":{"title":"阿里的“新零售”,与互联网不再能承受之“轻”","author":"liu-chen-1","content":"1在2017跨年演讲中,罗振宇说时间是“商业的终极战场”。现在,在这个终极战场上,极少数公司的优势已经难以撼动。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2016年12月使用时长最多的APP前三名是微信、今日头条和QQ,平均每天占用的用户时长分别达到了63分钟、30分钟和28分钟,仅此三者相加就在2个小时以上。如果再算上淘宝、微博、百度、支付宝、高德地图、uc浏览器、网易云音乐、饿了么、滴滴等“准必装”应用,一个“典型用户”每天花在手机应用上的时间已经超过3个小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中国网民每天上网的时间大约是3小时46分钟,在2013年12月,这个数字是3小时34分钟——整整3年间几无增长。留给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2所幸,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时间”之外,还有“空间”。过去1年里,许多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加速配置线下资产。聚美优品早年在前门和王府井开设门店,被普遍认为只是为线上业务提供品牌营销、产品体验的入口。但在2016年,聚美优品一口气增设6家门店,全部位于二线城市,这几乎肯定是公司战略转向的一种结果。唱吧和麦颂联合成立的量贩式KTV连锁,去年已签约近100家门店。“爱奇艺一起看”微影院和奢侈品体验店“寺库岛”也在2016年如法炮制,用加盟制加速扩张,遍地开花。一直扛着“互联网”旗帜的小米也在2016年改变了画风,开始重新重视线下的“小米之家”业务,计划在5年内开设1000家专卖店。雷军不再提“风口”,他改口说,没人能击败一头倒在地板上的猪。BAT中,阿里巴巴的行动最为积极。日,阿里巴巴在上海举办2017“新零售”发布会,宣布了与百联集团的战略合作。仅仅在1个月前,银泰商业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投资联同集团创始人沈国军启动了“私有化”程序。银泰和百联分别是浙江、上海两个区域最有影响力的线下零售商。再联想此前先后对苏宁云商和三江购物(浙江区域零售商)的战略投资,阿里巴巴“进军地面”的蓝图已经非常清晰。与其继续在不足4个小时的时间总量里进行残酷的零和博弈,不如在同样拥挤、却更加广阔的物理世界里寻找生机。3和“时间”不一样,“空间”能够真正成为一家公司记录在案的资产。百联集团在上海的3300家门店,从购物中心到便利店,全都位于上海的成熟商圈和社区。这些商业物业“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占据了,别人就进不来了。过去,互联网企业谈“重”变色,唯恐避“线下”不及,以为任何生长在地面上、扎根于物理世界的资产,都会成为自己捕捉“风口”的负累。的确,无论是线下的零售、服务网点,还是产品的生产、仓储、物流,这些资产的确凝聚着巨大的有形、无形成本,一旦判断失误,也总是伴随着痛苦的转向和割舍。但是,换个角度看,也正是这种代价和教训的积累,筑起了许多企业和行业真正的竞争壁垒——如果不付出同样高昂的代价,任何对手都无法轻易逾越。2015年投资苏宁云商时,马云说:“几乎很少看到互联网公司能够活好三年以上的,其实活好三年的确实不多,除了像谷歌也好,亚马逊也好……每家都活的很累很辛苦,背后的坚信对未来的不可预测,都很担心……未来20、30年如果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不进入到线下,不和线下结合,不和线下融合,我们是不会有未来的。”在见过了天空的极限之后,马云想要重新行走在大地上。4事实上,谷歌和亚马逊过得并不像马云以为的那么轻松。去年,包括谷歌无人车、Project Loon(热气球WiFi)、Nest(智能家居)在内,多个探索型项目、子公司的负责人离开了Alphabet,机器人子公司Boston Dynamics则被出售给丰田。2016年,Alphabet除搜索之外的创新项目创造了至少35亿美元的亏损。这些新项目和子公司曾经被看作为Alphabet寻找未来风口的斥候,如今,关于未来的答案却还在风中飘荡。对于“时间”的垄断者而言,他们所担心的是,自己随时可能站到时间的对立面上。没有“时间”之前,每个人都想要占据更多的“时间”,占有“时间”之后,每个人都想要阻止其他人夺走“时间”——但在互联网行业里,谁都知道,只有时间能为自己选择“时间的朋友”。“轻资产”公司真正的“资产”就是人,他们的身体随时可能移动,他们的头脑随时可能过时。他们曾经颠覆过其他人,所以更加清楚:在这个行业里,“颠覆”来得是多么突如其来而又不讲道理。这种对于“颠覆”的恐惧和焦虑支配着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公司,造就了互联网人对于“创新”和“风口”的近乎病态的迷恋。在朋友圈里,脱不花说:“一切存量,皆为虚妄……当存量和创新有冲突时,不要浪费时间评估,立即割舍存量。”过去一年,我在互联网人的微信群里看到过许多不同版本“卖房创业”的段子。我猜,这些故事背后的原型人物大概不再会同意“一切存量,皆为虚妄”。5“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对于米兰昆德拉的问题,互联网公司或许会开始给出不同以往的答案。2016年,谷歌在加拿大开了4家线下实体店。亚马逊把实体书店“Amazon Books”增加到了3家,并计划在2017年落地新型杂货商店“Amazon Go”。毕竟,没有多少人真想成为《阿飞正传》里那种没有双脚的鸟:不能停止飞行,睡觉也要睡在风里,一生只降落一次——那就是死亡来临的时候。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知乎和这个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2:44:3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7,"likeCount":1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44:30+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ed74e936fa9f25ff7dc27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7,"likesCount":18},"":{"title":"推送出错后,“新媒体人”等待太阳升起","author":"liu-chen-1","content":"1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发现,在计算机开始普及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的劳动生产率却出现了下降,他说:“我们看到计算机时代来临了,却没有看到生产率数字的增长。”实际上,在19世纪20年代,当发电机开始在美国工厂替代蒸汽机时,类似的现象也发生过。经济学家查德·西维尔森发现,当时的工厂经理尽管引进了发电机,却在工厂组织布局和生产方式上仍然沿用着蒸汽机时代的设计,结果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并没有多少提升。当美国人对工厂完成这些改造时,时间距离发电机的普及已经过去了30年——原先的工厂经理们退休了,新一代管理者取而代之。当计算机刚开始在美国公司普及时,发生的事情是类似的:人们得到了最先进的技术,却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围绕它重建原有的生产方式。现在,这种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性错位,似乎也正在新媒体行业中发生。2几天前,一家知名垂直行业自媒体团队的成员向我吐槽了一件事情:一位他们的粉丝打电话给她,希望了解在关注这个自媒体的用户中,从事该行业不同工种的比例如何。但是,此前这个团队从来没有做过用户数据的收集、整理,甚至没有人想到过这个问题——她因此哑口无言,感到非常沮丧。我向她建议:他们可以考虑用人工的方式在微信群里发起类似的调研,定期收集和整理。考虑到公众号平台并没有提供足够便利的工具,短期内大概只能用传统的电子表格软件加以维护管理。事实上,的确有一些媒体在这样做。2016年北京站“微信公开课”上,“二更”CEO李明在微信的主场提出呼吁,希望微信能向运营者提供更现代的CRM和粉丝管理工具。而在他之后登场的钟文彬则展示了自媒体“新农堂”是如何用一张excel表格作为工具,来收集、维护和管理用户的数据的。这看起来既困难,又尴尬——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管理用户的方式和几十年前的媒体区别不太大。实际上,在加入“二更”之前,李明先后在美丽说和口袋购物担任过产品经理的职务。这种职业经验让他本能地理解先进的技术工具能帮助他做什么。但对于许多从其他领域一跃而进入新媒体行业的人来说,落后的工具则可能会直接限制她们的思考和工作方式。3除了用户数据之外,还有许多专业自媒体团队的需求都一直没有得到过媒体平台的充分响应。2月27日,当奥斯卡舞台上出现颁奖失误时,CNN的编辑们马上在网站上做出了相应更正,他们在新闻标题里把“爱乐之城”用删除线划去,改成了“月光男孩”。对于CNN在大洋彼岸的一部分同行来说,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包括虹膜、时光网、豆瓣电影、阿里影业在内的许多知名微信公众号都抢在第一时间推送了错误的获奖名单。他们既无法修改文章内容,也无法推送更正——由于平台的技术限制,想要更正这个错误,他们必须要等上一整天。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性错位,其实让当下的新媒体承受了许多超出他们能力的责任。人们嘲笑自媒体人急于抢热点而犯下的错误,却忽视了这样的事实:他们所发布的信息能以毫秒级的速度抵达世界任何角落,但想要更改一条错误的信息,却仍然要等待太阳的下一次升起。这个时代更加吊诡的一点在于,像用户数据、随时发布和修改这些生产机制,原本在门户时代就已经成为行业常规,却在我们走进“新媒体时代”的一夜之间,被毫无预兆地撤回了。乌龙事件后,自媒体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张图片,上面写着:“腾讯爸爸,让我改一下文章吧。”4腾讯爸爸也许会继续无动于衷。运营者们一直在期望得到和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相匹配的生产工具。但在整个2016年,与这种期望相反的是,除了“内容付费”的流言再三出现,他们没能从微信那里得到任何让人兴奋的新东西。在微信的开放平台体系里,订阅号其实一直是运营门槛和技术含量最低的一个,后来出现了不少估值千万甚至过亿的自媒体,看上去更像是微信的无心插柳。去年12月的“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张小龙和微信团队把所有的时间用来推广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几乎只字不提订阅号,这足以证明:相比投入技术资源去解决这个时代媒体从业者的业务问题,微信还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对于新媒体人来说的尴尬之处在于,和19世纪那一批改造工厂的经理们不同,他们并不真正拥有这些工厂,也不具备足够的技术手段去重塑他们自己的生产模式。他们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工程师们把他们的发电机摆对地方。5媒体工具的供给者当然不仅微信一家,但相似的现象在许多平台上都程度不同地普遍存在着。许多从业者双脚站在新媒体的时代里,头脑和双手却被迫停留在更传统的时代。2月28日,腾讯OMG在北京举办了面向自媒体群体的“芒种2.0发布会”。整场发布会的关键词只有一个自媒体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词:补贴。除此之外,就像去年那场微信公开课PRO版一样,自媒体人仍然没有从平台那里得到任何让人兴奋的新功能和新工具。在这场发布会前,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自媒体人晒出了腾讯给他们的礼物:一套传统的书房文具。这似乎颇得一部分媒体人的欢心,他们认为在如今这个技术驱动的媒体时代,仍然有人尊重他们的传统情怀。在我看来,这反而像是一个刻薄的隐喻:我们被许诺进入一个智能的时代,得到的却是几根毛笔。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知乎和这个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3:41:2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41:2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87a9cc9b8c9b5ee123a8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9},"":{"title":"“消费降级”:繁荣周期里的反动暗流","author":"liu-chen-1","content":"1S5时,我在英雄联盟里连续5次冲击铂金段位都倒在了晋级赛,最后以黄金第1段位结束了那个赛季。这就是我在这个游戏里的高峰,来年再战,整个赛季我都没能再冲进黄金3以上的级别。我心灰意冷,再加上工作太忙,挂了一个赛季的鼠标。然后,我玩起了《王者荣耀》。说实话,王者荣耀的游戏体验都让人难以恭维。游戏的操作非常糟糕,在LOL和DOTA里玩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自己“秀起来”,但在这个游戏里,大量练习的目的只是让你能够准确地控制你的角色,让她不至于自动把所有输出都打在离自己最近的坦克身上。游戏的界面简直是个笑话,设计师在主界面上塞进了24个按钮,这很可能已经打破了什么移动产品界的世界纪录——更别提那些无处不在让人疲于奔命的小红点了。我玩它的原因很简单,我那些曾经一起玩LOL的朋友们都开始玩了。某天在群里,有人突然提议立刻开始打一把王者荣耀,当时是上午11点,我说在上班,朋友回复:这游戏就是让你在上班中能玩。茅塞顿开。我们这群人需要的不就是一个不需要太多时间组织,不需要太多练习量,随手拿起手机就可以玩起来的LOL吗?和这个需求相比,糟糕的体验和设计都不在话下。从DOTA玩到LOL,又从LOL玩到王者荣耀,每一次,新的游戏都承诺为我们提供更小的地图、更短的游戏时间和更低的基本操作要求。这种游戏更迭的背后,其实是整整一代游戏玩家的年龄增长和需求变迁。但是,“简化版的DOTA“并不是当年我转玩LOL的全部理由。说到底,LOL当时所替代的,只是魔兽争霸3里的一张定制地图,在游戏画质、匹配机制、断线重连等很多方面都有着跨时代的跃进。而王者荣耀对LOL的替代,则是一种更彻底的快餐化,一种“消费降级”。2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降级”主要是发生在经济衰退期的现象。比如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发明了午餐肉来代替新鲜的肉类。大多数情况下,当经济处于繁荣期时,人们会向往更好更贵的消费品——但有时,这种经济因素会在特定的生意里造成相反的效应。在许多80后的记忆中,麦当劳、肯德基都曾经是大人带孩子们“偶尔奢侈一把”的去处。在那里,不仅有远高于当时普通餐厅的装修和食物标准,还有儿童乐园,以及“奇奇”、“麦当劳叔叔”这样充满童趣的小伙伴。这在当时构成了一种相对高级的消费体验。但现在,奇奇彻底消失了,麦当劳叔叔的出镜率也大大下降,同样失踪的还有他曾经的同事小飞飞、汉堡神偷和滑嘟嘟。与此同时,至少在一线城市,你已经不太能看到孩子们在麦当劳、肯德基举办生日派对的景象。变化最少的是食物的价格,20-30元一份的套餐价位已经稳定了十年以上。这些快餐店以高级餐厅的形象进入中国时,曾经满足了当时中国人对美式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想象。但随着80、90后一代人的成长,他们选择放弃曾经的定位,转而与黄焖鸡和麻辣烫竞争,为这一代人提供廉价方便的日常餐饮。这种主动的“消费降级”,其实并不意味着商业价值的削减:“快餐”才是餐饮行业最宽阔的一条赛道。当DOTA类游戏出现时,其实也是电子竞技的一种“降级”现象——相比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DOTA明显降低了对玩家技术和策略的要求,因而迅速笼络了一大批没有足够天赋跻身高端玩家的电竞爱好者,并且极大的拓展了电子竞技的用户范围。如今,极端快餐化的MOBA“王者荣耀”则成为了目前唯一一款真正流行起来的手机MOBA,收入规模排进了全球网游市场的前十。3“消费升级”可能会让一些原本供给稀缺的消费领域开始变得拥挤,并且威胁到一些原本定位较高的公司和行业,这时转而覆盖更大众的低层次市场就成为一种可行的商业策略。这让“消费降级”成为了繁荣时期一股普遍存在的暗流。和西式快餐类似,卡拉OK厅也曾经在短期内填补过中国人高端休闲消费的空缺。80后们也许会有这样的记忆:早期KTV包间的装修金碧辉煌,消费主体以当时社会上比较少的生意人、“老板”们为主,还提供专门的陪唱服务,价格不菲。但是,当高尔夫球、夜总会、高端会所等真正的高端消费场所开始出现的时候,卡拉OK的业态就开始持续地出现降级。真皮沙发、自助餐和私人服务消失了,装修简单、只提供基础服务的量贩式KTV成为了主流,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友唱Mbar、咪哒miniK这样极度简化的“KTV”,只提供一间最多容纳两个人的玻璃房子和勉强符合需求的音响设备,至此已经把“唱K”这桩生意降级到了紧贴地面的程度。另一个例子出现在白酒行业。这几年,威士忌、清酒、精酿啤酒等新兴的高端酒类开始争夺中国中产阶级的酒杯。于此同时,动辄千年历史加持、长期垄断央视黄金时段的中国白酒却尴尬地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在营销上“升级”的空间了。此时,这个行业里却杀出了“江小白”这样的异类,放弃高端社交的场景,转而走上年轻人群的酒桌,遍地开花。与其在金字塔尖奋力向上寻找空间,不如空降到更为广阔的地面市场上。无论是王者荣耀、友唱还是咪哒、江小白,都可以算得上是各自领域的“快餐级”产品。但是,快餐,从定义上说,就意味着消费需求巨大的市场——互联网的口水话说,“得屌丝者得天下”。4唯一的问题在于,降级者可能不得不忍受同行乃至舆论对自己“吃相”的挑剔。人们会指责“江小白”拉低了白酒的品位,友唱和咪哒的黑点则可能是尴尬的体验。对于王者荣耀这样的产品来说情况甚至更加复杂,手游本就属于整个游戏圈“鄙视链”的底端,而王者荣耀的“降级”又把许多休闲玩家甚至低龄玩家吸引到电子竞技的圈子中——按照核心电竞玩家的观点,这些人本该被拦截在智力和技巧的门槛之外。今天当我在餐厅问一位玩DOTA的同事玩不玩王者荣耀时,他回答说:我不打算和小学生做队友。他并非在使用传统MOBA玩家对低水平玩家的蔑称,王者荣耀中的确活跃着许多现实中的小学生。问题在于,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你不能指望小学生仍然和以前一样,把沙包和单杠作为自己课余活动的首选项目。在召唤师峡谷遇到一位小学生,也许对你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不幸(尤其当他们是你的队友时),但是别忘了,至少他们不用像你小时候那样,为了玩一把游戏,在充满烟味的网吧里为可能被家长逮到而担惊受怕。对他们来说,这或许算是一种“消费升级”吧。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知乎和这个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3:07:3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07:3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deec7787ceaf4cf2fa1bc2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2},"":{"title":"对“10万+”的迷信,与机构新媒体的“委托-代理”难题","author":"liu-chen-1","content":"","updated":"T02:28: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censoring","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28:0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stateText":"文章被建议修改:政治敏感","titleImage":"/v2-d46fee11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天黑请闭眼:令人不安的世界,与年轻一代的游戏、社交和虚拟现实","author":"liu-chen-1","content":"12004年,《天黑请闭眼》上映,由王志文和吴倩莲主演。那一年,“杀人游戏”火遍中国,北京出现了许多专为杀人游戏设计的“杀人吧”。四年之后,游卡推出“三国杀”,代替“杀人游戏”成为年轻人线下聚会的主流游戏项目,也带动了一大批“桌游吧”的兴起。也就是在这四年间,“狼人杀”卡牌作为这两款游戏的备选项目开始出现在年轻人的游戏桌上。十年之后,“杀人吧”不复存在,“桌游吧”大多惨淡经营,当年不温不火的“狼人杀”却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现象”。这貌似一个轮回,感觉却不太一样。我那帮一起玩“杀人”的老朋友们大都没有重新提起兴趣去参与这场全新的游戏热潮。对于我们来说,“桌游”意味着一个闲适的午后、几张舒服的沙发、难得一聚的好友、健忘的法官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场外信息。现在,这些、元素都消失了。年轻人们透过摄像头和素未谋面的人们比划着手势,彼此辩论,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消费一张美颜卡,为这一切罩上一层滤镜。虚拟的界面取代了物理的桌面——过去,游戏是我们社交的道具和理由;现在,游戏成为了社交本身。和“偷菜”、“微信打飞机”、“围堵神经猫”等此前好几波“社交游戏”热潮不同的是,“狼人杀”用视频技术让玩家能体会到线下游戏时部分察颜观色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这也给了玩家彼此关注、共同游戏的理由,让玩家彼此建立起无需现实基础的社交关系。而这是此前的“社交游戏”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狼人杀”当然很愿意给自己打上“视频”和“社交”的标签,谁都知道,这些是吸引VC们咬钩的金色钓饵。但这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在虚拟世界中,基于视频和游戏建立的人际关系,真的算得上一种“社交”吗?2“社交”这个词语原本的内涵是非常清楚的,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出于利益或情感的动机,在社会上进行的交往行为。社交双方的关系基于具体的现实基础:同事、家人、亲戚、同学、同乡、朋友……当社交网络出现时,它被视作现实中社交关系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延伸。Twitter一开始是作为一项短信服务推出的,影响深远的140字限制实际上来自GSM时代短信的字数限制。最初的想法大概是:想让朋友们知道了自己去了哪里,就发布一条公共状态;想让朋友们看到自己的样子,就拿起手机来张自拍。后来,事情出现了变化。我们发现,有些人和她们的生活,要比现实中朋友们更加有吸引力(她们往往长得也更加好看)。我们开始想要和这些从没有见过的人建立联系,这甚至要比在现实中认识一位朋友容易得多——点击一下“关注”按钮就可以了。让自己的生活在网络中看起来更有魅力,成为了现代“社交”的新规则。各种美颜、滤镜、相机类应用的流行,和社交网络的普及过程是高度同步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即便脱离了实际的关系,富有吸引力的视觉形象本身也足以支持人们在虚拟网络中产生关系。当年那批工具式应用中,发展最好的美拍和快手,都在相似的时间点转向了以视频内容发布为核心引力的社区。根据最新的数据,美拍的用户每日平均时长已经由2014年的12.9分钟增长到33.8分钟以上,快手的这个数据目前则在40分钟以上。相比之下,仍然延续工具定位的美图秀秀,人均使用时长却只有6分钟左右。在这使用美化工具的6分钟之外,人们浏览其他人的生活,那些柔光镜头、激萌的表情特效和浮夸的滤镜吸引着她们,关注、评论、点赞。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虚拟影像,和与其对应的点击行为,正在史无前例的,重新安排这一代年轻人的“社交”关系和生活。“社交网络”最终成为了“网络社交”。3在这场人类社交生活从物理世界向虚拟世界迁徙的历史性运动中,“游戏”可能正在成为继图片、视频之后的关键变量。2016年以来,密集出现了“狼人杀”、“阴阳师”、”王者荣耀“、“球球大作战”等一系列现象级游戏。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女性玩家的广泛参与——这和此前的游戏市场有很大的区别。这意味着,电子游戏,开始超离“小众偏好”的早期定义,具备了在年轻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可能。核心玩家们也许还会继续沉迷于黑暗之魂、血源诅咒为他们准备的艰巨挑战,但游戏的世界确实已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流行的游戏上手简单,没有挑战和竞技的压力,高手和草根的区别也许仍然存在,但已经被大大淡化。重要的不是比个高下,而是自得其乐、彼此取悦。这些游戏在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像当年的杀人游戏、三国杀,或者更早世代人们热爱的广场舞、交谊舞、麻将。区别在于,人们不再像往常那样聚集在物理空间里,也不再根据现实中的关系安排自己的游戏生活。只有痴迷的程度一如既往,王者荣耀和阴阳师的人日均使用时长据称都在40分钟以上,这已经是普通互联网产品难以企及的数字,但大概只是一局“狼人杀”游戏的平均耗时。工具、(视频)内容、社交、游戏。在这个坐标轴上,越往右,代表着虚拟生活对现实生活更多的替代,也意味着更多的“黏性”、用户时长和商业价值。在“狼人杀”成功之前,不少产品就已经开始尝试模糊游戏、视频、社交之间的边界。QQ、微信的社交关系为王者荣耀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杀手锏。2016年,YY就在产品中嵌入了支持视频“面杀”的狼人杀模块,而“狼人杀”成为现象之后,互联网行业探索“视频+游戏+社交”交叉产品形态的热情一定会更加高涨。3月,“美拍”就在社区内重点推出了一款名叫“分贝挑战”的小游戏,这款游戏结合了跑酷和极限挑战游戏的一些特色,又和狼人杀一样要求真人露脸出镜,这个小游戏目前很受欢迎,据称PV已达到数千万。在这股为年轻人的生活规划虚拟界面的浪潮中,唯一保持淡定的倒是牢牢占据社交市场垄断地位的微信。经过几次简单改进的小视频功能依旧不温不火,“打飞机”之后,微信也再没有继续在游戏上有进一步值得关注的探索。张小龙挂在嘴边的话是:希望用户用完就走。4在巨头之中,微信只是少数派。2016年的Oculus Connect大会上,扎克伯克亲自向所有观众演示了facebook在VR社交上取得的进展。戴上Oculus头罩之后,他的虚拟替身出现在自己的家中。他在虚拟环境中接通了妻子Priscilla打来的Messenger视频电话,当众和她来了一张远程自拍——扎克伯格称之为“21世纪的全家福”。facebook的发展史算得上是人类社交虚拟化的简史。最初,这是一个用来给校内女生的模样打分的系统,严格限制注册者的所在地区和身份。通过对现实关系的映射,facebook发展迅速。如今,facebook业已证明:社交网络比过去的任何社交生活都更吸引人类。那么,它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就是:比今天的社交网络更好的社交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呢?扎克伯格当然会对虚拟世界寄以厚望。只需要在沙发上合上头罩,就可以接入一个每个人都面带微笑的虚拟世界,这足以替代掉现实中的聚会、电影、展览,甚至是现实生活本身——这样的未来,至少对facebook的投资者来说是无比光明的。被视作facebook颠覆者的snapchat更容易让人想起中国的美图、快手和小咖秀。这些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用虚拟技术美化现实生活本身。snapchat在去年年底推出了一项名叫“世界滤镜”的特效表情,当你用摄像头对准天边的云彩时,它也会像你在snapchat上的朋友们那样,睁大圆圆的眼睛,口中吐出一道明亮的彩虹。尽管美国人对磨皮、瓜子脸和亚洲卡通式的大眼萌从来不像中国人那样热衷,但两国年轻人似乎能在一点上达成共识:他们都越来越向往虚拟世界提供的美好体验,尽管那并不是真的。很多现象都在表明,这会是未来数年内整个美国年轻群体的生活主张。特朗普的上台足以说明美国当下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令人失望到了何种程度,爱情、爵士乐和政治正确的口号都已经无法继续粉饰这样的社会现实,年轻人们自然只有在虚拟出来的美好中躲避现实的衰败。《爱乐之城》的大受欢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倾向。在一个色彩缤纷、随时会响起动听背景音乐的城市里,俊美的白人青年鲜衣丽妆,谈情说爱,成就梦想,一切都美好得不像真的。奥斯卡评委最终把年度最佳影片授予了《月光男孩》,这或许说明对于文化精英们而言,种族隔阂和阶层矛盾是当下美国更值得直视的议题。但是年轻人们显然心属《爱乐之城》中那个仿佛被snapchat的“美好滤镜”处理过的世界。当没有可能改变客观事实时,逃避和否认是人类最自然的倾向。面对重建美国的一系列难题,特朗普政府最具雄心的改造计划大概就是在美墨边境上修建围墙。根据美国政府公示的招标公告,这堵围墙必须雄伟而坚固,高度9米以上,能经得起各种工具的持续破坏。另外,政府还指出,这堵围墙必须“色彩美观”——当然,只是对着美国人的那一面。5并非所有人都同步接受了视频、电子游戏和网络社交组成的虚拟世界。snapchat的用户中,大概60%在13岁到24岁之间,快手上90后的比例是87%,王者荣耀上30岁以下用户的比例达到77%。相比之下,大多数70后、60后们把年轻人们的美颜照片和特效表情视作一种暂时错位的幼稚表现,并且对年轻一代们迷恋虚拟世界的现象感到焦虑。但事实上,正是他们自己亲手创造了今天这个糟糕的世界,并把它丢给了今天的年轻一代们。当我们处在世纪之交畅想21世纪的图景时,汽车是会飞的,交通堵塞不复存在,人们一致穿着银色的高科技外套,冬暖夏凉永不过时,人体冷冻科技让我们有时间找到任何绝症的治疗方案。科技的发展消除了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弊病:再没有贫穷、失业和不公,接下来最重要的目标只剩下一个:制造飞船,走出地球摇篮,探索宏伟的未知的宇宙。成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们却发现自己身处的世界和当年人们的幻想很不一样。会飞的汽车并没有出现,互联网革命和全球化浪潮没有让世界真正变平,在很多人看来看来是反而加剧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政治、族群、文化的裂痕也没有愈合的迹象,地缘矛盾和文明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普京、特朗普、莫迪和玛丽娜·勒庞们构成的、几十年来最保守的世界新秩序已经呼之欲出——未来,更多的“围墙”将出现在不同国家的边境线上。科技发展的方向也不再是带领我们走出摇篮,而是要在地球上为这一代人制造一个空前舒适和美丽的摇篮。Snapchat和它在中国的比较对象美图先后在岁末年初完成了IPO,快手在同时期名声大噪,不久前完成了由腾讯领投的3.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这些虚拟世界的快速扩张始终伴随着舆论的种种挑战,无论就其商业价值还是社会价值。Snapchat和美图在上市之后都同样经受着估值过高的质疑,股价也动荡不迭,这大概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这些虚拟世界的原住民们——对当今世界的资源安排还不具备直接的影响力。但是,世界最终是属于年轻人的,在长期上,资本和商业的力量会继续推动这股人类生活虚拟化的浪潮不断向前——“改造世界”的宏伟愿景最终让位于“虚构世界”的现实计划。但谁又真的有资格责怪年轻人对虚拟世界里的美好的向往呢?毕竟,无论在商业世界里还是现实世界中,不确定性是所有人都希望规避的东西。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不确定性高度泛滥的、令人不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希望能在“世界滤镜”、“美颜相机”、“社交游戏”和即将到来的VR世界里找到一点“小确幸”。既然天黑了,那就闭上眼吧。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3:17:5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5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7:5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3ecb4949b15fdc3a3fbc0640aca3fab0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54},"":{"title":"人工智能不会让人类失业,这里是4点理由","author":"liu-chen-1","content":"1在AlphaGO的决定性胜利之后,关于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讨论空前热烈。一个令人们普遍感到焦虑的议题是,机器会让多少人失去自己的工作?但是,也许事情还没有糟糕到那个程度。迄今为止在关于“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讨论中,还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2其中之一就是:这到底值不值得。人类社会不会仅仅因为一项技术存在就去应用它。一项技术能否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取决于这项技术能否节约或者替代社会中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而充分利用那些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所以,尽管大型机械化生产长期被视作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却始终没能在人口密集的亚洲推广成功。在这些地区,人们需要的是节约土地而非人力,因此催生了像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那样能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创新的生物技术。基于同样的原因,当美国的Amazon试着用无人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时,在中国却出现了“闪送”、“UU跑腿”这样的平台,以期更充分地调用零散、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去应对同样的物流需求。至少在目前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所需要的科技资源,相对于人类的劳动力总量来说,还是相对更加稀缺的资源。古力曾爆料称,AlphaGO每和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而在此期间,比她稍逊一筹的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也许对于AlphaGO来说,能击败人类最有智慧的头脑,多么昂贵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也别忘了AlphaGO为AlphaBet节约了多少公关费用)。但是要用同样昂贵的成本代替掉格子间里的实习生,那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31954年,产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劳工运动领袖沃尔特·鲁瑟来到克利夫兰,参观福特公司的一座工厂。一位经理骄傲地向鲁瑟展示了福特公司先进的自动化机器,他对鲁瑟说:“你打算怎么向这些机器征收工会费呢?”鲁瑟的回应是:“你又打算怎么让它们买汽车呢?”这个故事中包含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人类没有了收入,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卖给谁呢?比尔盖茨在前段时间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提议,即对机器人征税。用征收上来的“机器人税”来补助失业人口,或者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能找到其他的工作。但是,即便无视那些技术乐观主义者的批评,“机器人税”的主意听起来也非常怪异并且让人难以接受。另一种甚至更加大胆的提议是由国家无条件向全体公民定期发放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2016年在瑞士,就曾为一项UBI提案发起过全民投票,这项提案认为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作机会会持续减少,因此要求为全体瑞士公民——无论其工作与否——每个月发放2600法郎(约1.8万人民币)的收入。这项提案没能通过决议,78%的选民最终投了反对票。很多人担心这项提案会导致不愿意工作的人数增加,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看来,在短期内,人类社会还无法对人因AI而失业的补偿性方案达成一致。4如果企业一意孤行地推动机器化,则可能会激起人类劳动者的集体抗争行动。劳动者对替代性的机器技术的反抗历史悠久,最有标志性的反抗活动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自动织布机可以由廉价的普通劳工操作,这导致了许多传统手工艺者的失业。在英国,一些失业的织布工联合起来,以捣毁机器、工厂的极端形式进行抗争,其中许多人声称自己是“卢德王”的追随者,因此这场运动也被历史学家称作“卢德运动”。2013年,当台湾“高速公路局”计划在年底用ETC自动收费系统全面取代台湾地区近1000名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工作时,就激发了收费员群体的抗议。其过程中,竹田收费站一位40岁的员工在自己的车中烧炭自杀。这位收费员极端的抗争方式就像是现代版本的“卢德运动”。区别在于,200多年前英国的“卢德王”追随者们摧毁的是用以取代纺织工人的自动化机器。200年后的现代卢德主义者却选择在机器面前毁灭自己。受其影响,一些台湾人在网络上发起“拒办ETC收费卡”的倡议,希望借此行动延缓高速公路收费自动化的进程。集体抗争,一定会极大提升社会以机器代替人工的经济成本,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社会、政治成本。对于社会治理者来说,这些代价都是必须被考虑在内的。5在过去,“卢德主义者”们的名声不佳,她们长期被舆论塑造为一群无法适应社会进步的极端守旧者。这背后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舆论总是被掌握在脑力工作者、白领、知识阶层手中。200多年前,当自动织布机把掌握了高超技巧的手工艺者们转换为流水线旁的蓝领工人时,知识分子并没有给奈德·卢德们多少关注和同情。结果,他们突然间发现,新时代的“奈德·卢德”就是他们自己。当facebook开始减少News Feed产品中人工编辑的使用,而更多地使用机器进行新闻筛选和推荐时,曾经激起了新闻界的很大反弹。这样的情景同样也正在中国发生,前不久“搜狐撤除内容部,不再设人工编辑”的传闻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舆论风暴。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机器推荐”资讯客户端的高速崛起本来已经让许多媒体人倍感威胁。现在,当门户也开始转向“智能分发”的潮流时,一场知识分子式的卢德运动——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舆论的批判——就在情理之中了。在这场“机器能否代替编辑”的讨论中,新闻工作者们当然有许多足够响亮和正确的观点,但从根本上说,这种争论还是包含着人类劳动者对自身地位的焦虑。2016年,美国信息科技和创新协会(ITIF)把年度“卢德奖”授予了马斯克、比尔盖茨和霍金,因为他们都曾经公开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忧虑。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与以往不同,未来的卢德主义者可能既包括这些掌握实际权力的人,也包括那些能够左右社会主流舆论的数量巨大的中产阶级和白领阶层——卢德主义者们的主张可能在舆论上获得过去没有过的广泛支持。6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替代,或许在纯粹技术的层面上是可行的。但在当下,面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观念上都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2:15:5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15:5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456ec347d59a49c6c019df8abc22c3e7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5},"":{"title":"传统媒体的油包纸里,不会有我们用得上的零件","author":"liu-chen-1","content":"1“反转”“反转”再“反转”,这正在成为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常态。这个现象有其令人失望的一面,意味着公众在第一时间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即便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也很难知道到底在哪个时间点,真相会姗姗来迟。流行的观点把“反转”归咎于新媒体环境,这类批评的潜台词则是,在传统媒体的统治时代,我们曾有过比当下更干净、更可信的媒体环境。但这可能不是真的。24月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宣布,《尊严》这篇“假课文”,将不再入选新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尊严》一文的主角石油大王哈默是一个富二代,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成为了百万富翁。但在中国小学生的课本里,他却成了南加州的一位流浪汉,因为执意用劳动交换食物而获得了镇长杰克逊的赏识。在把女儿“许配”给哈默时,杰克逊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将来他会是百万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相当励志。《尊严》1998年首发于《涉世之初》杂志,先后被《大众科技》《意林》等多家刊物转载,2004年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在这篇“假课文”流入小学课本的传播链条中,“正规媒体”并没有起到多少理想中去伪存真的作用,相反是不断为故事加以媒体的背书,让更多业内人士信以为真。起到关键反转作用的并不是媒体人。4月5日,一位中学老师发现了课文中的蹊跷,并在朋友圈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引发了许多教育从业者的转发和讨论,愈演愈烈,终于传达到了人教社那里。迟来了十多年的反转——如果没有社交网络,也许根本不会出现。3像这样的励志鸡汤,或是“名人机智小故事”,在我们那个时代的课本里并不鲜见。80后印象中的贝多芬对无产阶级饱含感情,会在深夜走进穷人的家里为她们进行免费的音乐表演。事实上贝多芬长期为贵族提供音乐服务,他的许多创作都是献给当时王公贵族们的政治作品。甚至出现过整个教育界都被一篇假文章深深撼动的极端情形。1992年,中日两国的一些儿童共同参加了一场国际夏令营,一位教育专家据此炮制了一篇没有根据的文章,最早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题为《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随后经《黄金时代》、《读者》杂志的缩写、转载,广为传播。这篇稿件中极度夸张的描绘了夏令营期间中日儿童的表现区别,把中国的80后塑造为“垮掉的一代”,并严厉地质疑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引发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讨论。直到互联网兴起后,经由网络BBS上的网友讨论,关于此文的“反转”才扩散开来。我读大学时开始上天涯,当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80后头上那顶帽子是这么来的。传统时代的媒体归根结底是掌握在极少数媒体精英们手中的,精英们会犯错,甚至也会作恶。整个社会上能够参与传播链条的人,对比今天来说是极度稀少的,大多数读者的意见、吐槽都被堆在了报社的公众信箱的底部,难见天日。在内蒙古的夏令营里,难道就没有一个孩子或者老师希望为中国孩子们辩护吗?恐怕不是,只是他们身在一个话语权被少数人垄断的时代,只能保持沉默。让人不安的地方在于,如今回头看,我们都已经很难搞清楚,到底这些被正规媒体、出版物塞到我们脑子里的假信息到底有过多少,而它们在我们塑造自身思想的过程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大概,当我们批评当下,怀念过去的“黄金时代”时,也在有意无意的,隐瞒许多那个时代让人糟心的东西。不管如何,那些东西造就了我们,组成了我们身上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否定它们,就等于否定我们自己。4当然,专业媒体为了确保自己的社会责任,是付出了巨大努力的。多数媒体都建立有不同水平的事实核实机制,传统媒体也有着远比现代媒体更加严格和标准化的审稿、校对流程来最大程度的保证稿件的准确可靠。这些机制表面上看起来确实要比现代媒体要“专业”许多。但要知道,现代媒体已经没有必要自己去完成这些事实核查、辨析、澄清的过程。数以亿计的网络用户会帮助彼此去完成这个过程。在过去,我们寄希望在一篇报道里了解到所有我们该知道的事,但现在,我们期待一次又一次的“反转”,在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中逼近真相。前几天,我代表公司参加一个活动。在市民广场上,我用拍立得给路人们拍照。这个发明于上个世纪的小玩意让很多00后感到诧异不已——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胶片照相机,而且还是当场就能拿到照片。“哇,现在科技太发达了!居然可以直接打印照片!”有时事情就像这样——就其具体功能而言,传统媒体确有一些现代媒体不逮之处。5但那其实不算先进,反而可能是一种落后,一种在远距离外看起来貌似先进的落后。5像《攻壳机动队》那样的反乌托邦科幻中,未来世界往往被描述为媒体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这种力量被集中在少数商业、政治寡头手中,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决定其他人们能知道什么,不能知道什么,应该知道多少。现实中光明的一面是:这种极少数人把握信息管道的情形似乎不太可能真的在未来发生。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但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发表意见的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是以往任何科学幻想都未能预见到的。我们大概是唯一一代会对这种新旧媒体之辨感到困惑和的人。尽管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问题,却总对过去的媒体环境抱有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幻想。对于00后们来说,照片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数字介质,而媒体从来都不是充分可靠的,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出现“反转”。在任何时代,真相都不会有人双手奉上,那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怀疑、提问、回答、兼听、思考。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和知乎专栏:字典序列你也可以","updated":"T03:43: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1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43:1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3f5c8b00bd29f3aa76e539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1},"":{"title":"微信急了","author":"liu-chen-1","content":"1几乎所有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人都注意到,微信在舆论上推广“小程序”的力度在近期明显加大了。日,“微信公众平台”的官方服务号第一次推送了关于“小程序”的消息,此后分别在11月3日、12月21日推送了2次相关信息。再之后的3个月时间内,这个号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直到今年3月27日,再次推送了一条标题为《小程序新能力》的消息。接下来的1个月时间里,“微信公众平台”共推送信息6条,5条都是小程序相关的消息。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微信另一官方账号“微信公开课”中。在“小程序”正式公布的前3个月里,“微信公开课”共推送相关消息5次。接下来的3个月里,13次;最近1个月,总共推送21条,和小程序相关的占16条。23月2日,“微信公开课”发布了一条“征集小程序案例”的消息。25天后,他们宣布“征集到近200个小程序”。200个。另外注意措辞,不是“200多个”而是“近200个”;不是“选出了200个”,而是“征集到近200个”。一个产品的公关节奏,可以折射出它背后的发展状况和策略调整。在这一点上,微信甚至要比其他一些产品还要特别,尽管微信能够调用的媒体资源难以想象的巨大,但是它在推广和公关方面一直是非常克制的,像最近一个月这个样密集推广小程序的举动,在公众平台历史上非常罕见。很明显,微信急了。3如果征集的不是”小程序“而是“订阅号”,案例何止千千万?苹果要求规范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微信撒个娇,就有成千上万的公众号主站起来给微信撑腰。其实这事情并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商业博弈而已。当年的易到、虾米、网易云音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pin码破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