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anmerr spring好玩吗

2017年春节新西兰南岛自驾亲子游 - 简书
2017年春节新西兰南岛自驾亲子游
字数 31310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D1: 1/28 初一2017的农历正月初一,带着行李,拖家带口,携同熟悉的小伙伴一家,我们终于开启了新西兰自驾之旅。
吃过午饭,早早出门到了机场,准备搭乘港龙的KA875航班先经停香港。
本命年的第一天,外套穿得红红的,带个小鸡仔在机场先留个影。
还未登机,看了一眼小伙伴兑换的纽币,当然只有大面额的,图案好漂亮,光看对纸币的设计就能想象出这是一个尊重自然和生灵的国度,喜欢!
国泰的航班以前还觉得很不错,现在发现也不过如此,不过电影倒还是蛮新的,晚餐给的menu看着很高大上,不过上来的实物除了对哈根达斯还有点印象之外,其他也就呵呵了。
不过飞机穿梭在傍晚的云层中,比预计时间早了半个小时到落地Hong Kong。
在香港机场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等下一个转机航班,我们拿出仅有的250港币买了一碗面98和一份油鸡烧鹅饭68,孩子临走时各自买了burger king的小华堡汉堡39和鸡块47。别问我为什么加起来比250多了,我不会告诉你我家小宝居然自己带了私房钱9块港币,哈哈!
终于找到登机口,看着挺有意思,来张合影吧。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2) D1: 1/28
初一(续)登上HK to Auckland的航班
事实证明,自备头等舱的拖鞋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D2: 1/29 初二一晚上小宝横着呼呼大睡,错过了晚饭,错过了冰激淋,而我总是时梦时醒。等她睡醒的时候我正好看到了外面的云层,此时北京时间刚过四点,外面似乎像七八点的太阳,因为我们在机舱的右侧,想来一路是往东南飞的,所以并不曾期待看日出,然,还是被眼前的云层所震撼,肆无忌惮错落有致的白。飞行高度低于我想象,绝非三万英尺的高度,因为上面还有云层,下面可以看见地表,时而是陆地,建筑物跟乐高积木无异;时而是海岸线,延绵数十公里都不为过;看着星罗棋布的岛屿,根据时差和地形,我掐指一算,兴许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了?或许是斐济?要不已经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正在多虑之时,想起眼前屏幕,应该可以找到答案,果然,飞过了凯恩斯,正朝着布里斯班前行呢!刚才看到的那条长沙滩说不定就是黄金海岸呢!(在这里要狠狠表扬一下自己小时候有认真上地理课)
当地时间下午一点半,终于快着陆奥克兰机场了,临近机场临空看陆地,哇,好蓝的一片海啊……
终于顺利入境啦,因为我们没有携带这些哦……
出了安检,先买张电话卡,$29,便于后面几天当地活动的联系,顺便也能有流量做另一个Wi-Fi。
然后出来找到skybus车站去city center。
Bus很大,很空,司机很nice的一个老爷爷,又帮我们搬行李,从international arrival处就我们六人和另外两个日本人,到了domestic处陆续上来一些人,各色人群,但也没坐满整车,慢悠悠开往city center。车外风景已经告诉了我们奥克兰真的不愧是座花园城市。
大约行至35分钟,到了lounge hub终点站,下来同一站点换free的city shuttle bus,坐到Queen St. Middle,没走多远就到了我们预定的Ibis 市中心店。因为只在奥克兰过渡一晚上,勉强定了Ibis,没想到房间小得让我想起了日本的酒店,勉强凑合一晚吧。匆匆放下行李,出去觅食,好歹已是当地快四点了,两孩子直喊饿。顺着去sky tower的方向走了没多远,在一家cafe店坐下,点了如下食物,孩子们喜欢,大人们都只能勉强应付。
看看不贵的菜单,但一算成人民币,想想还是小贵,穷人出来游还是心痛啊……吃完饭,一路走走去Bridge 码头,各种街拍,孩子们各种high,码头的各色游艇像我们诉说奥克兰真的是千帆之都啊!
还遇到了大桥的开启和合拢,这样的吊桥曾经只在电影里看到过,现在看着它在我们面前启动,还是蛮震撼的。
奥克兰的夏天白天特别的长,七点多了还跟两点的太阳一样旺,海边游客如织,朝另一条路返回酒店,经过了美食市场,可惜我们已经吃饱了,淡淡地飘过而已。八点多,太阳终于开始落下,起风了,突然冷起来,穿上爸比的外套。
奥克兰街头的小超市东西并不便宜,和我们后来所知的countdown大超市价格基本要相差一倍,有些还不止。本来只想在Ibis隔壁的Japan Mart买些早饭的食物,谁料到这边天还没黑一到八点店倒是都关门了,剩下的只有酒吧和夜店还开着。跟前台小哥打听明天的open time才知道明天是Auckland Day,所有store全都不开,除了加油站以及一些特殊的店,这才有了我们偶遇countdown购物的经历。
一路回来的路上在码头边转角处突然遇到了一场美丽的烟火,驻足观看,庆幸不顾辛苦从酒店出来觅食才有了这样的偶遇,偷懒没出来的某人和两个孩子就没有如此幸运了(大家脑补吧没看到烟火的是谁,哈哈)
今日觉得好玩的街景街头的Bike
man,也就是带游客骑三轮车的车夫各个都是让人淌口水的年轻帅哥,对待自己的乘客尽心尽力,遇到骑不过去的坡都亲自下来推行,可能是由于相对比较瘦小,总让我想起马戏团骑车带着小狗兜圈子的小猴子突然跳下车推着小狗走几步又跳上车继续骑(我联想得是不是不太合适呢?呵呵)
好了,可能是因为第一天,五个小时的时差还没倒过来,即便都十一点半了(上海六点半)还没有觉得很累,辛苦地在码字。明天就要暂时离开Auckland去我们这次的主要目的地南岛了,据说那边的活动很丰富啊,有点小激动,小兴奋……(最后补张照片,看我们的影子们都很整齐哦)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3) D3:1/30 初三昨天整个team就我一个人在cafe店喝的是咖啡,一杯香浓四溢的cappuccino,直接导致晚上失眠,三点还没睡熟,四点多被海鸥的叫声吵醒,这就是那杯咖啡。话说回来,奥克兰街头随处可见各种cafe。
自由行的最大好处就是只要不浪费事先花了钱预定的项目其它都是可以随机决定的,于是昨天劳累的一天直接今早一觉睡到九点多,起来吃点东西,收拾一下,差不多就check out了。今天的行程是离开奥克兰去南岛最北端的尼尔森。从Ibis所在的Wyndham St.走到free shuttle bus
station并不远,然后再坐charged
sky bus直接到机场domestic departure。全程45分钟。
一下bus就看到jetstar的入口,纠结着一行人的全部行李重量要怎么分配才能不用另外支付超重的行李费,于是两个男人在一旁repack所有行李,而我却发现自助终端就可以把登机牌和托运行李单直接打印出来,check-in柜台所需做的也就是把托运行李称重送进去。我们事先买了一家20kg的托运行李额度,事实证明够用了。而手提重量是每人免费7kg。
插曲是我们进错了安检入口,等退出来后发现jetstar居然没有手提行李安检这个过程!再回头一想,连登机前证件检查步骤都没有,也就是说,如果事先我以猫三狗四的名字购买机票,一点问题都没有!说好的手提行李限制也根本没人来跟你纠缠是否真的有无超重,这种高度的诚信体系真的让我佩服不已。在天朝受虐久了,是很难习惯这种自由的。
不得不提这个小飞机,真的是我坐过最小的螺旋桨飞机,12排,每排4座,crew3人。记得上次从马尼拉飞到卡里波的小飞机还能坐70几人呢!不得不提一下这是第一架居然让我的头两次撞到行李架的飞机(以我的身高做参考,飞机有多小大家可以想象了)。不过整个机舱除了我们六人,其它全是老外,看来能想到走这条线路去南岛的中国人真的不多哦!
别问为什么我们会走这条线路,一个字“穷”,两个字“省钱”,从尼尔森往返奥克兰的往返六人机票含两份托运行李不到人民币2400,单程飞行时间1个半小时。飞机虽小,但座位空间可真不小,国内的春秋同样以廉价航空著称根本没法和它比。
我的座位就在螺旋桨旁边的窗口,看着螺旋桨工作。要不是有螺旋浆一直工作的声音,真想像不到我是坐在飞机上,因为飞得太稳了。
快降落时我看见了起落架掉了出来,看见了地面的大海和森林。新西兰的海是绿色的,各种程度的绿。
尼尔森机场很小,但每周也有200架次飞往首都惠灵顿,飞行25分钟,我想着不用证件,不查行李,简直就跟坐公交车一样,天哪!
最逗的是baggage claim居然在候机大厅外面,还没等我们找到哪里认领行李,我们提车的柜台倒是已映入眼帘了。
我们在租租车上定了Budget的丰田previer,因为是八人坐,能装下我们六个人和那么多行李,不过提车的时候这个和蔼热情的老爷爷给了我们现代Imax的车钥匙,因为这两款车budget同价,有什么给什么,其实当初定的时候我们想要Imax,因为空间大,还省油,但显示已订完,没想到临到提车反而撞上大运了。提车时老爷爷只看了我们的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而已,国内驾照以及护照一概不提,手续相当简便。因为我们已在第三方平台买足了全险,所以委婉拒绝了老爷爷推荐的各项额外保险。其它就很简单到我们难以置信了,老爷爷直接扔了车钥匙给我们,让我们出门去停车场自己找,没有任何验车等过程,还让我们回来的时候直接把车钥匙扔进柜台的一个孔内就OK了。哇,这也太easy了,也没有任何押金之类的,只是支付了租车的全款而已。又一阵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啊!
车果然又大又宽敞,老公的适应能力比我想像得快很多,除了偶尔还是在转弯前开了雨刮器以外,哈哈!
开着新座驾去找住处,并不太远,因为Nelson很小,整个city center就那么几条马路,但是沿途的风光却美得让人窒息。
到了定好的民宿,房东告诉我钥匙在门口某个box里,可是我们找了很久没找到那个box,后来房东忍不住派了朋友来帮忙,再后来她自己也过来了,跟我们一顿介绍她屋内设施的使用说明。热情的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可精神到像20来岁的姑娘,骑个山地车带个头盔,酷到不行。我让她和我们合影,因为我告诉她这是我们南岛的第一站,她是我的第一个房东,她的nice让我深深喜欢上她,以及她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房子。
面对如此齐全的厨房设备,我们忍不住去countdown买了一堆生鲜食材准备自己动手做晚饭。你没看错,还买了个电饭锅,15纽刀。超市里果然是牛肉比菜便宜,牛奶比水便宜。
然后各种食材准备,主厨是我,虽然我做的并不好吃,但是大家都饿了,相当给面子。
图上还没包括已经被吃掉的大虾,青口贝和烤鸡翅!酒足饭饱,九点多,天刚黑,去海边散步了,偶遇初三的新月,细细弯弯挂在海面之上煞是好看!
沙滩上漆黑一片,无人经过,脚下的沙绵细如粉,绵延几百米伸向海面,孩子们有沙就是乐园。
尼尔森让人觉得浑身舒畅,我们的行程明天继续…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4) D4: 1/31 初四早上一顿丰盛的早餐,一锅牛肉海鲜粥,炒鸡蛋煎香肠,超大个儿的樱桃,在国内卖一百多块一斤舍不得买心会滴血的那种,在这里卖得起码比蔬菜便宜。连本来准备的牛奶和面包都没人碰了。
最初的计划是今天去凯库拉出海看鲸鱼或者海钓,结果由于11月份那场大地震把进出凯库拉的道路震坏了,他们修路的速度绝对是树懒型的,怕影响我们的行程,所以在上个月底的时候我们还是取消了凯库拉的计划,改道走中部路线往南,到汉默温泉Hanmer Springs住一晚。离开尼尔森前,孩子们还依依不舍去海边玩了一会儿。
房东告诉我们去汉默温泉路上要开四个多小时,这可能是我们这趟旅程中最长的一段驾驶时间,全部是山路,要穿过尼尔森湖国家公园,一路都是牛羊,各种颜色的牛在一起,映在碧绿的草地上。
一路上经过两个小镇,真的是“小镇”啊,一不小心油门一脚就经过了。
快到Hanmer Spring的时候天终于放晴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牛羊悠闲地吃着草。
下午三点多,终于抵达入住我们的retreat,超赞的house,三房两厅两卫大厨房加车库洗衣房花园,厨房设备比昨天那家房东还齐全。
到了我才知道原来附近一大片house都是Hanmer Holiday
Homes管理的,有专门的receptionist,所以这家房东Shirley我只在到达后打了一通电话而已,没有亲见到本人。这也是这次唯一一家对床单需要另外收费的住宿,36纽,看在当初定的时候airbnb正好送了我两百块抵用券的份上,我们就不计较了。这是个旅游胜地,新西兰当地人经常会来度假,但是今天游人很少。国内旅行线路很少有这个点,连自由行的中国游客也不多见,所以小镇街头相当清净。
孩子们不能泡温泉,去游泳了。
镇上有个小超市,店面虽小,里面东西还真不少。乳制品超赞,一向喝牛奶拉肚子的老公也深深喜欢上喝牛奶了。
我们是中国胃,还是适应中国式饭菜,于是我又下厨了。昨天牛肉吃多了,今天偏素。鸡翅买多了,只好各种做法全上了。
最后来张客厅望出去的风景照结束今天的啰嗦。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5) D5:2/1 初五昨天见到的人加起来肯定不超过100个,但见到的牛羊绝对超过成千上万。起初会很激动地喊“看,牛!”后来是“哇,cow!”绝对是cow,不是ox也不是bull。羊呢,是sheep,不是goat。这里的sheep毛都是黄黄的,反正纯白的绵羊我从来没见过,动画片果然都是骗小孩子的。今天去基督城,一百多公里。双向总共两车道的不知是不是称得上高速的路限速是100,每次看到限速突然变成50了就知道是路过某座小镇了,往往几百米之后就立马出城了。昨天从尼尔森过来的沿途草都是绿的,各种绿;而今天往基督城,沿途草多数是黄的了,看来纬度造成的气候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天很晴朗,各种层次的蓝,人们说的天空蓝到底是哪种蓝,我已经迷茫了。
今天是中国农历年初五,迎财神的日子。今天也是老公的生日,每十九年一遇阴阳历与出生当年相同,很是难得。没有准备礼物,但想着在基督城去找bakery买个生日蛋糕,晚上再来瓶红酒,到现在为止还没尝过新西兰的红酒呢,正好找个机会,呵呵!寿星今天心情一直很不错,开着车哼着小曲。
终于到基督城了,我想象中应该是很现代很大到位一座城吧,好歹是南岛最大的city啊,结果发现到了city center不过如此。找到要入住的house,结果吃了闭门羹,电话也没人接。房子倒是很漂亮。
于是我们干脆决定先去雅芳河游览。车停到附近一个停车场,老公很兴奋,说“停车居然免费”刚要离开,我指指后面,是个自动parking投币付费系统,3纽。没人管,但发现每辆停着的车中控台上都有张小票。于是我们很自觉地买了停车票。
顺便当场教育孩子“看,这就是诚信!没人监督的时候也要自觉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雅芳河上船入口还没找到,孩子们却意外找到了playground,看着那些在上海从没见的刺激的项目,他们忍不住冲了上去。什么坐船游览,见鬼去吧,玩开心了就好!
小宝的运动能力我一直觉得是同龄孩子中比较出色的,然,在一群外国小孩面前,简直就是太小儿科了。不过,她依旧玩得很high。就在我们看着孩子在playground上愉快地玩耍之时,房东收到我的留言给我回电话了,没想到他的中文说得很好,听口音像香港或是台湾的,他告诉了进门钥匙所在箱子的密码,让我们随时进去就好了。离开的时候只要把钥匙留在原处就好了。知道可以进屋了我们反倒不急了,先安静地玩一会儿吧。小孩子不催是不会主动结束游戏的,我们还是忍不住叫停了孩子们的游戏,带着去游览city center,去找找那座传说中被震坏了的cathedralchurch。基督城在日发生过大地震,把一座150多年历史的大教堂震毁了,至今没有做修缮工作。
在寻找教堂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其它很多当年震坏的建筑,多数是有些年代的老建筑,连最高的crown plaza这样的现代化大厦的裙楼和主楼部分墙体以及玻璃坏了都没有修。
整座老城内有条雅芳河,本来我们打算坐船游览,后来发现不过如此,走走也已兜了个大概。很多英伦风的老建筑都是依河而建的,河岸都是几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河并不大,水面最宽处不过十来米,随处可见鸭子和鸽子在河中或是河岸嬉戏。河水静静地流淌,仿佛在见证和回忆基督城每一段历史。河边这座餐厅,宁静而深沉,若不是时间有限,我真想就这么坐在那里,喝上一杯咖啡,哪怕只是静静地发发呆。
环城有辆古老的小火车供游客乘坐观光,我们只是默默地走过留了下影。
我们终于回到了今晚入住的house,好漂亮整洁的房子,一切都显示出主人居住临时不在家的样子。女主人应该是台湾人,难怪男主人虽然是老外中文能讲那么好,他们的孩子可能两岁上下的样子,家里好多玩具,但并不凌乱。
上文提到今天是老公阴阳历重合的生日,本来想去bakery买个蛋糕,没想到这里的店关门那么早,七点来钟太阳还没下山店却全关门了。最后只在countdown买了made in Thailand的鸡蛋面,当然还有made in 新西兰的红酒。有才如我,今日用最简便的食材,做了给寿星庆祝的长寿面,还是牛肉面,有大块牛肉可见的哦。蔬菜是拌色拉的set。
一路旅途,有大家相伴庆祝,寿星表示很开心,破例斟酒举杯,希望不会影响明日驾驶。
最后,在年初五这一天,必须遥祝各位新的一年财运好运滚滚来!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6) D6: 2/2 初六一早起来,基督城的天阴阴的,风很大,今年的夏天真的好像假的。小伙伴的攻略做的很到位,计划去三商超市华人开的Asian market买manuka蜂蜜。10+的500g售价75刀,其它我就不记得了。这次我们没有抱着购物的目的,所以对买这些东西兴趣不大。我只知道我把我的手机直挺挺地掉在大门口水泥地上,然后屏幕就稀巴烂了
:(我只能故作淡定,毕竟手机还能用不是吗?老公问我是不是想换新手机了,哈哈,真没有!回国换屏幕吧!
今天一路继续向南开,目的地Lake
Tekapo蒂卡波湖。那边有号称最南端的天文台,我们要去看星空,然,今日这样的阴天云层看着有些厚,到那里晚上能拨开云雾见到星空吗?
在往山里开的过程中天空开始变得很蓝,太阳出来了。
路上突然看见了雪山,那是库克山吗?
终于到了蒂卡波湖,蔚蓝的天空映在湖面上,一切都是蓝的。我词穷,无法表达自己心中的震撼。
我忘了自己订的住宿是什么样子的,预期很一般,没想到拿到钥匙开门的那一刻简直太喜欢了,客厅大大的转角落地窗,直面宁静蓝色的湖,原来一不小心在蒂卡波官网上订到了view很好的房间。
忍不住冲到湖边去各种拍。
对面就是网上盛传的好牧人教堂,远远看去就是幢石头房子嘛,那边好多游客,看着貌似国人的旅行团。为了那传说中的拍照角度,我们也去凑了热闹。
下午四点前教堂是开着的,我们有幸进去坐了一会儿,伴着轻柔的音乐,面向超级无敌风景的窗外,我们还能有什么杂念呢?老公默默地对我说“此时你只要想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靠,这么深奥的问题,被他问得像门卫查岗。此时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一起想到了那一年在箱根那个森林里美丽宁静的教堂。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可惜里面不能拍照)
好了,必须回去休息了,下半夜还要上山观星呢!不得不提,Kate Travel是个很不错的活动预定网站,这边的活动公司联系也非常方便,我们住的motel背后是village center,面前是无敌湖景,所以只要半夜下去准时报到就可以了。这边的超市Four Season也很方便,今晚就买两个披萨回来烤一烤当晚饭加夜宵吧。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7) D7: 2/4 初七凌晨0:40,集合于Earth&Sky活动中心门口。深夜的Tekapo很冷,我们全副武装地准备去Mt. Jonh观星。
车行约20分钟到达约翰山天文台,一下车,满天的星空,那种只有在科教片中介绍宇宙时才会有的画面。我本来一直觉得那样的画面是制作出来的,今天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是真的!星空真的是那样璀璨夺目,宛如黑幕上密织着无数大小亮度颜色不一的宝石。时不时有耀眼的流星划过,让我想起日当时在校园看狮子座流星雨。那次已让我觉得震撼,然,和眼前南半球的星空比起来,我才意识到那时候我too young too simple。Lake Tekapo是世界上星空保护组织下十一个最佳观星胜地之一,为了不造成光污染,整个小镇所用的灯光都是钠元素,暗暗的黄光,所有灯光的角度都只指向地面,不会往空中散去,难怪刚才走在路上时觉得特别昏暗。星空解说员,一个声音美美的香港人,用那一道可以直射到星星的光束笔指给我们看每一个星座。
我小时候就喜欢夜观星象,知道88星座,黄道十二宫,每一个星座是需要一点想象力和几何图形构建的。后来,城市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没有多少星空可以让我们肉眼去观看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南十字星,原来只在书上看过,毕竟只能在南半球才可以看到,现在经过解说员指导终于学会了用南十字星和半阿尔法星来找到南天极以定位出真正地理位置上的南方,正如在北半球我们用北斗七星来找到北极星定位出北方是一个道理。在如此璀璨的夜空中,我们还围着银河找到了从双子座到天蝎座,so fantastic! Amazing!还有最亮的三颗星,排第三的竟然是太阳的八大行星之一木星Jupiter,其实我们是可以用肉眼看见水星木星和金星的,曾经我告诉老公月亮边上最亮的那颗是金星,他说我胡说八道,哎,真难跟一个没有常识的人沟通。如今听专家一解说,我瞬间觉得我又在他面前高大起来,哈哈!此外,我还确定了我感兴趣的第二亮的小天狼星,which is 天狗座的鼻子,以及旁边那三颗笔直一条线上的猎户座腰带。另外还有大小麦哲伦星云。后来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看到了那些暗暗的星云其实是由无数颗恒星吸引在一起在几万甚至几百万光年前发出的光射到地球的结果。从望远镜里就连木星的两颗卫星像小钻石一样贴着木星都看得清晰无比。忽然人群中有人说有颗星星在夜空中迅速移动,解说员指着那颗像在逃跑的小星星告诉我们那是人造卫星,现在天上有五千多颗人造卫星。记得曾经物理老师讲过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地球上方只要有三颗人造卫星就能无死角地全球定位。但是人都是自私的,每个国家也不会那么大度地分享自己的资源,于是天上的人造卫星越来越多了。是不是哪天也会来一场satellite jam呢?快三点了,山顶的风越来越大,幸好我们还穿了活动中心准备的超厚羽绒服。带了单反上去会有专业人士帮忙拍摄星空,但自己不能开任何灯光,怕影响了星空的观赏。
回到Lake Tekapo Village,我们依旧对好牧人教堂的星空照依依不舍,于是尝试自己去拍一张。真的太晚了,传说中要找机位的人群并没有看到,稀稀拉拉两三个而已。然,我们的设备实在太菜鸟,虽然我连自拍杆上的万能三脚架都用到单反上去了,可还是找不好角度,终于理解了一张好照片背后是藏着多少摄影师难以言表的心酸与艰辛。这张图是半个多月前一个朋友为了等到这个效果一直等到凌晨三点多等月亮下去才拍到的,我只能用来借用一下告诉大家好牧人教堂背后的星空到底有多美。当然,跟约翰山上的奇幻还是无法比拟的。
我们四大两小就如在深夜探险一般,孩子们虽然有些困,但强打着精神陪我们穿行在湖边的小路上,此时的夜空下已没有他人!我想,很多年之后他们应该会记起这个神奇的夜晚,犹如一场奇妙的梦境!回来沉沉地睡了四个多小时我们就起来打包离开这个星空小镇了,今早的湖面又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一片宁静的蓝。今天的计划继续南下,去奥马鲁,晚上看蓝眼小企鹅归巢。看看地图,不过一百多公里,于是脑洞大开,小绕一下去Lake Pukaki,似乎曾在某旅游攻略上看到过,说是又叫蓝色牛奶湖。看了一下地图,果然比蒂卡波大了一倍都不止。真的到了,才知道为什么攻略上没有过多的描述,实在太难。
走到湖边,大浪滔天,这哪里是湖啊,简直是海嘛!
既然看湖上了瘾,那就接着看湖去吧。一路上又经过了Lake Benmore,新西兰第二大水电站,以及the largest constructed dam,是指最大的人工水坝吗?
没多久,地图上相邻的Lake Aviemore也到了,湖水是绿色的。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Tekapo和Putaki的水是那么牛奶般丝滑的蓝?而这里又如翡翠般的绿!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啊!
新西兰的湖很多,可是从没见过商业性观光的游船,倒是经常看到路上行驶的car后面拖个小游艇的,后来我们亲眼看到才明白,一般湖边都有能让汽车把小游艇送下水的坡道,老外连游湖也都是自带游艇的。酷毙了!如果说昨天Tekapo好多中国人的话,那么这几个湖基本就没有人了。我们仿佛闯入了人家的后花园,反而有点怯怯的。一路飙去奥马鲁,老司机逆向超车的水平越来越高了。在新西兰,双向只有两根道,要超车只能见机行事。
奥马鲁很快就到了,这是个比较大的小镇了,也许已经称得上city了。当初为了晚上看小企鹅,没定离小企鹅太远的民宿,结果这是唯一一家在booking上定holiday park的motel。两间房间的差异有些大,但价格差异只有几十块人民币。
真正到了奥马鲁才明白其实定哪里住都差不多,就这么大一点地方,有辆车跑哪里都是一会儿的事情。不过孩子们很high,因为住在park里,所以游乐设施就在面前,滑梯,蹦床,秋千……
一上午沿途各种赏湖,错过了午饭的时间,于是大家最后很没出息地决定去KFC填肚子先。这是家KFC drive thru,仅有的几桌堂吃客居然全是中国人。看来我们又到了Chinese favourate的景点了,难怪一个多月前定今晚的小企鹅VIP座位都满员了,一定被国人朋友抢了先机。
去了countdown,做了些补给,回来赶紧小睡一觉,孩子们却停不下来地一直在playgound玩个不停,还和好多外国小孩混熟了,回来告诉我“They are from Russia.”问她Russia是哪里,她说不知道,不过发音很标准哦。果然语言学习环境很重要。
我趁他们玩耍之际,在营地的公共厨房用半个小时搞定了大家的晚饭。旁边有两个大男生在做饭,用日语聊了几句,是东京来的大四学生在毕业旅行,环岛骑行四周,现在是他们的春假,四月份开始就要工作了。小男生一看厨艺略微生涩,却很有大厨的架势,我笑笑对他说“下手ね?",他笑笑,很坦然。在新西兰骑了两周了,晒得黑黑的,却十分阳光!我想,我们的大学生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独立呢?这是半个小时的成品,大家一扫而空。
刚才还很安静的营地陆陆续续来了好多房车,原来这里还是个房车基地。这几天看多了路上的房车,觉得那才是真正说走哪里就去哪里的旅行生活,好生羡慕。如果还有下一次,新西兰旅行,我一定要租辆房车到处走!Maui & Juc y,是路上最常见到的两家租车公司吧!
八点多,出发去海边看蓝眼小企鹅归巢。虽然没有预定到VIP位子,但general seats一点都不比VIP差,VIP只不过能看到企鹅最终上岸后钻进巢穴的场景,但真正海滩登陆时那边的位子反而不如general的好。非常感激某同学借我的军用望远镜,让我连小企鹅的眼神都望得淋漓尽致。这个活动在官网上预订还略有优惠,因为有family 套票,含两大两小,比单独买票省了一个儿童票。整个观看区全程不能摄影摄像,尤其是小企鹅登陆以后。它们很敏感,怕吵,怕闪光灯。整个看台九成是华人,八成是旅行团。蓝眼小企鹅是世界上现存十八种企鹅中个头最小的企鹅,白色的腹部,蓝色的背,眼睛周围有圈蓝色的毛,当然在夜晚海滩的灯光下,蓝色并不太明显了,有点深灰的感觉。海滩不大,顺着海滩上来是蓝企鹅基地的人工巢穴。每个couple加两个baby 企鹅一个窝。有一两只海豹一直在旁边的岩石和海水里玩耍,它们是这些小企鹅的好邻居。一般的海豹会是小企鹅的天敌,但新西兰海域的这种海豹却对企鹅没有攻击性,所以它们能很友好的相处。我们和海豹一直在等待小企鹅回家,然而今天的小企鹅过了九点也没有出现,最早的一只在九点不到时上岸了,但因为和同伴走散了,它一直躲在岩石后面不肯归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末,它们有些贪玩。每天太阳升起之前它们会从这个基地入海出发一直往北游到怀塔基河,吃得饱饱的,晚上九点前后归巢。每天来回几十公里。回来的时候它们会在快到家的海面上先列队集合,然后再集体上岸。所以当我们看见海水中有些黑点点的时候就是它们回来了。但实际上由于海浪的涌动比较剧烈,我们并不容易在海面上发现小企鹅,等看见的时候往往它们已经随着白色的浪花快被冲上岸了。虽然它们在水中的游泳速度是每小时4-6千米,但对于回家的最后那几米往往由于巨大的海浪会让它们被海水反复冲刷几次才能爬上海滩。它们的腿实在太短,支撑着它们圆滚滚的身体,看那对小翅膀我很难想象它们在水中可以游那么快。它们摇摇摆摆的迅速爬上岸边更高的岩石,然后依次进入基地人工建造的小窝。但总有两三只会依旧留在岩石上,它们是在等后面一批小伙伴。当后面又一群小伙伴上岸之后,前面留下的那几只就随着大部队归巢了。新部队又会留下两三只等后面还没回海岸的小伙伴。我告诉孩子“看,这就是团队意识!”旅行团的游客在观看了一两批小企鹅登陆后就陆续离开了,从第一批企鹅登陆一个多小时之后,看台上只剩下了我们在内十几个游客,反而更容易观察。从望远镜看着那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我怎么看都觉得像小时候看过的捷克动画片鼹鼠兄弟里的那两只鼹鼠形象。快十点半了,应该来说这个基地的小企鹅都该归巢了,可海滩上还有两三只似乎还在等后边的同伴。海风越来越大,海浪也越来越猛,小企鹅回家的路越来越艰辛。还没回家的小家伙们你们是在外遇到了什么风险吗?我心中居然有些替这些小家伙担心起来。孩子们有些冷了,我们要回去了。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了解说员Amy今天回来了几只?还有多少没有回家?它们是遇到天敌了吗?Amy很nice地告诉我今天回来了46只,一般每天会回来60只左右,如果再晚些还不回来它们会像海鸥一样漂浮在海面上,等恢复了力气之后第二天再回来。我瞬间觉得安心了……因为去的早,还是悄悄拍了几张照的。是那只等邻居回家的海豹。
另外被称做KIWI人的新西兰人管企鹅叫拼文(颠覆了我对penguin这个单词的传统发音),哈哈!附上今天的行驶路线图。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8) D8: 2/4 初八一不小心,行程入半了,但精彩还在继续。今天的计划不是很满,悠悠然地从奥马鲁一路开到奥塔戈半岛Otago Peninsula就好,100多公里。这次行程我不为任何一段去统计具体的距离和方位,一切都是大概是那样吧。细节自有小伙伴看着GPS导航,车子自有老司机开着走,我就负责给大家生火做饭,车上写写游记,就连饭后的一堆堆油腻锅碗瓢盆都有专职小伙伴负责清理。奥马鲁是座海边小城,我没研究过它的历史,但看得出来在港口附近的街道上留下了很多古老的欧洲建筑。整个小城仿佛在花园中,正如我昨日所提到,连我们住的motel都是在park里的。
从奥马鲁继续往南不到40公里,有一个很出名的沙滩,叫Moeraki Boulders,因为沙滩上有许多巨大的圆石,所以叫摩拉基大圆石,我们无从考证Moeraki的含义,也许在毛利土著语言中是巨大的意思?那些黑色的圆石大小不一,最大直径应该也就四五米左右,小点的兴许还不足一米,但是神奇之处就在于一个普通的沙滩,没有其他特别,就莫名出现这些巨石像半球一样死死地嵌在沙滩里,任凭海水千万次地冲刷,越打越磨得光滑。但我总觉得它们本身的圆润一定不是海水千百年冲的原因,海水只会冲刷出鹅软石然后再细小到沙粒,像如此巨大又形状规整的球体是不可能冲出来的。我特地看了面海的山体结构,全是松软的泥土,并非岩石类的山体,但摩拉基大圆石却是内含黄色晶体矿石的,那些黄色水晶般的矿石有些从圆球内部一直漏出来,在圆球表面形成裂缝般的痕迹,看着有些像巨大的龟背。
有几个大圆石已经迸裂,巨大的碎块散落在沙滩上,黄色的晶体暴露在外面,晶莹剔透,说它们是某种宝石一点不为过。迸裂的形状正如一个不小心掉落地上摔碎的大西瓜。我问老公“你不觉得这是孙猴子出世而崩裂的吗?”
远远看着那些神奇的圆石,又想到这些天看到的羊群,我突然觉得一定是上帝派下了Sheep God到了新西兰,Sheep God在这片海滩拉屎没来得及处理,于是千万年之后羊屎石化成了摩拉基大圆石。我不知道如果那些KiWi人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会不会觉得我玷污了它们的圣石而想要来揍我,哈哈哈!
孩子们天生对水的热爱真的是无法理解的,一下这片沙滩女儿就自顾自赤了脚跟着小朋友疯玩不已,连找她拍照都不太能追寻到她的踪迹,于是干脆我们玩自己的,不去理她。后来她的照片都是朋友那里盗来的图,呵呵!
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地方是旅行团的必经之处,所以人有些多,这是我们唯一不太喜欢的一点。
离开Moeraki Boulders,接着往西南七十来公里就到了南岛第二大城市但尼丁Dunedin,车在山坡一个转弯就远远看到狭长的海湾两边色彩斑斓的房子嵌在绿色的山坡上,阳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该有的全有了。和眼前的但尼丁比起来,第一大城市基督城就显得太low了。但尼丁的city center也不大,当然从上海出来的觉得哪里的市中心都不够大,呵呵。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在路边停靠也不觉得凌乱。让人觉得悠闲舒适。有些一看就是游客,三三两两。
城里的很多街道直往山坡上的住处延伸而去,有一条号称the steepest street in the world的Baldwin Str.吸引了好多游客慕名而来,我们也忍不住前去一看究竟。果然,坡度之陡让我们老司机吓得停车靠边。听说没走2.8米海拔上升1米,请各位根据斜率脑补一下这个坡到底是几度。很多司机特意来试自己的胆,一脚油门直冲上午,看着让人胆战心惊,就怕动力不够直接溜坡滑下。还有的从坡顶踩着刹车直往下。有些老外骑着单车想挑战冲上山顶,基本无一成功,从山坡上直接骑下来的估计也是吓破胆硬撑着的吧。为了有画面感,我特意找了有房子水平线做参考的角度,大家应该可以想象这个坡度到底有多厉害。
离开the steepest street,我们前往今天的住宿地,在奥塔戈半岛的一幢民宿。奥塔戈半岛是但尼丁市的一部分,因为隔着一条狭长的海湾,所以显得更如世外桃源。沿海的路很窄,左行过去靠着海,我总觉得要掉下海里去,这么危险的路,一点栏杆都没有。
一路找得有点辛苦,但无意间在山坡上近距离看到了悠闲吃草的羊群。
终于找到了住所,房东已经留言给我把钥匙放在了letter box里,很快我们找到了钥匙进了门。这幢房子有些老了,但view很棒,balcony往下看就是bay,下午的太阳还是很炙烈,好多老外在近海处玩皮划艇,还有些孩子在沙滩上嬉戏。
这是我们住的house,虽然陈设有些老旧,但设施还是很齐全,而且布置得相当温馨,cozy这个词用在这里应该是绝对合适的吧。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没有wi-fi了吧。
休憩整顿了一下,孩子们被带到楼下的沙滩去挖沙子了,我正好把换洗的衣物快快洗完。民宿最棒的一点就是laundry很方便。
六点多了,太阳依旧高挂天上,今晚风光那么好,不做饭了,出去觅食了。我们沿着半岛往入海口去,地图上说那里是albatross信天翁的聚居地,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黄眼企鹅。沿着海湾的这条路依旧狭窄而蜿蜒曲折,无数个S弯,终于从心底里感激当初驾校里教练严格训练过S弯的那段经历。老司机轻车熟路的样子,开到六七十码,而我坐后面依旧胆战心惊,真的很怕车会滑落大海。一路至山顶20来公里没有看见一家店。
一直到山顶Harington Point,终于看到些停着的车,眼前无数白色带些灰毛的albatross,停着的,飞着的,发出尖戾的叫声。它们对于游客的到来丝毫不害怕。
唯一的一幢建筑是Royal Albatross Centre,有家Cafe, 别无选择,只好点些什么卷啊,饼啊,蛋糕啊,以及热巧克力,咖啡,可乐之类。我们这群人,从大到小,其实对老外的这些食物都无啥偏爱,勉强凑合而已。
咖啡馆的窗外是个山坡,几只黑乎乎的绵羊和好多白色的信天翁在绿草地上散步。
终于填饱了肚子,快八点了,还是大白天的样子,但太阳已经西斜的厉害了。我们走到悬崖边上,总算这里是有栏杆的,面前是宽阔的南太平洋,旁边的峭壁上无数albatross在盘旋,这里有好几个种类,有的个头巨大,展翅飞于空中仿佛巨鹰,发出响亮刺耳而悠长的叫声“啊--啊--啊--”它们仿佛在宣告这是它们的领地,你们这些访客最好实相点。
悬崖边风有些大,幸亏我带了厚厚的围巾,小伙伴们顶不住先回车里去了。在我快离开的时候,云层中突然惊现一道霞光,闪耀了整座悬崖,信天翁飞得也更欢了。等到落日完全下去,它们也该飞回悬崖上的巢穴了吧……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9) D9: 2/5 初九昨晚看信天翁回去晚了,但尼丁centre里的countdown九点就关门了,可能是周六的缘故吧,今早看到明明写着早上6点到晚上11点啊。没能及时做补给的后果就是今早没有食物了。入睡前我绞尽脑汁,想到了早餐吃啥,赶紧煮上一锅米饭。早起给小伙伴们煮了一锅粥,把昨日剩下的四只白煮蛋加热切块沾酱油,还有几根香肠和几片之前大家都有些嫌弃的咸火腿片扔进粥里煮。没想到,一锅粥一抢而空。今天目的地是位于Invercargill的Bluff布拉夫,全程200多公里。出发前先去countown做大补给,车上有粮心中不慌。
Bluff是我们这次新西兰之旅第一家定下的民宿,当时由于在Airbnb上新注册,还有30美金注册金赠送,结果那栋小cottage只付了五百来块钱。小屋主人事先告诉我从但尼丁出发后先到Balclutha,然后转到Owaka HWY走,虽然比常规路线1号公路要稍远一些,但是风景相当好,运气好还会遇到很多wildlifes。从但尼丁到Balclutha的70来公里路相当顺畅,还是单向双车道的标准高速公路,但是明显一路上车比较多。在Balclutha停留上厕所的门口还遇到了几个上海来的游客。
我们听从了房主的建议,从Balclutha开始进入了那种乡间的小道,在Okawa HWY上开30来公里,路上双向见到的车一只手都可以数过来。果然是不走寻常路啊!
到了Owaka小镇有两条路分叉,一条是Owaka HWY继续,又会回到常规的inland路线去,另一条是Papatowai HWY,会沿着海走。我们走了哪条路呢们应该很清楚了吧?呵呵!没开多久路过Lake Catlins,深蓝色的湖。
一路又是无穷尽的羊。
下个stop:Florence Hill Lookout途中路标并不那么明显,突然一个s弯之后就是碧海蓝天绿草牛群。忍不住停车驻足,正好吃个简易的午餐。刚才countdown的两只烤鸡一扫而光,还有巨大的樱桃做餐后水果。
新西兰的牛群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生长的,牛肉和乳制品能不好吃吗?
继续前行,又一个貌似unspoiled的沙滩映入眼帘。
前方Fortrose 地图上显示有个景点叫Cliffs at Fortrose(Mataura River Mouth),在靠近Toetoes Bay的地方。一路有些疲惫眯了一会儿眼。孩子们精力充沛,一直在叽叽喳喳。司机突然停下车来说要休息一会儿,我一看外面,竟然是一片海湾,应该就是Toetoes Bay了吧。
风很大,足有八九级,幸亏刚才吃饱了,否则说不定就被吹倒外面大海里去了。与其说是海滩,还不如认为是河滩,因为对岸有绿地,仿佛是条大河。于是想起可能是刚才地图上查到的Mataura河的河口入海处。我扛着长长的自拍杆,感觉自己跟那孙猴子前来探路的一般,想必到了天边了吧!大风之中河面之上,突然逆风飞着四只黑色的天鹅。感觉无论它们如何振翅飞翔都无法逆风而上。于是它们无奈地落到水面上,依旧是逆流而上。
男人们没有下车在车上休息,嬉闹的孩子门下来释放一下精力之后想必后半程在车上该安静些许了吧。
路边有辆废旧的农用机车头,还有,竟然是个不知何种生物的骷髅白骨!想多了害怕,不多想了,看大小估计也就是个牛头吧,哈哈!
一路继续往西南Invercargill开去。对于Invercargill东部地区的介绍,国内可以查到的中文介绍很少,我们当初就是看了整个南岛的地图之后一拍脑袋决定把环岛游进行个彻底,一定要去最南端的布拉夫看看新西兰主岛最南端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听说Bluff五月份会比较热闹,因为会有生蚝节。Bluff的生蚝比之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个头会更大,更诱人,或许是离南极更近人烟稀少可以肆无忌惮生长的缘故吗?
Bluff简直就是个小渔村嘛。
在1号公路接近尽头的地方两个转弯就到了我预订的The Oystercatcher's Cottage,这个小茅屋门面很小,可是走进去却曲径通幽,有个挺大的backyard。又是没有屋主在,我打电话告诉房东我们已经到达,请问她钥匙在哪里。接下来我就觉得自己开始进入了英语听力考试,题目是房东说了一堆东西以及无数方位,最后问钥匙究竟在哪里?有过之前几个房东放钥匙位置的精力,我想这个房东总该也差不多的思路吧。没想到听力题听完发现钥匙竟然在后院一间shed的靠墙架子旁的一个钉子上挂着。我最后打趣地跟房东说,这个找钥匙的游戏真有趣,哈哈!不过打开门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惜又没有wifi。后来在屋里的一些brochures和一个整齐的文件夹中了解了这个小茅屋的历史以及整个Bluff小镇的游览建议路线。这个小茅屋居然建于1927年,整整90年了,当时是蓝顶白墙,后几经易主,至少换了12个房主现在的主人把它用来租给旅行者。设施虽然没那么新,但什么都不缺,床也都是舒舒服服的。客厅里还有个可以生火的壁炉,当然现在是夏天,用不着。地上的地毯也是干干净净的。墙上的画都有浓浓的海边小村子的味道。书架上还有好多书,适合各种年龄的英文读物。连儿童益智玩具都有好几套。我们还在整理行李呢,孩子们已经坐地上开始玩游戏了。
小憩片刻,我们决定去Bluff著名的Stirling Point,这个point是新西兰主岛最南端的一个指示牌,在1号公路的尽头,是在一百多年前以船长William Stirling的名字命名的。上面有指向世界各地12个和新西兰相关或友好的城市的距离标志。当然,找来找去,没有中国啥事。最远的是纽约,15008km;最近的就是与Bluff遥遥相对的离岛Steward Island,21km。
Stirling Point也是Foveaux Costal Walkway的起点,一路靠着Bluff Hill,面对着Foveaux Strait,看着Titi鸟在树丛间飞来飞去,无人打扰,世界本就该如此清净吗?
本来想一路走下去,可父女俩表示要回头,不肯再前进,于是只好折回。回去再看旅行地图我才知道前面再走二三十分钟就到了新西兰主岛最南端的点lookout point了,在那里遥望出去才是南极大陆吧?于是我决定明早一定要再走一次,一定要走到lookout point去。
回来又小秀了一下厨艺,在街角的Four Season买了盒羊排,挑了些早上在countdown买的蔬菜,三菜一汤就完成啦!最遗憾的是在尼尔森15刀买的电饭煲在煮过三次米饭之后在今天居然坏了,我居然淡定地用汤锅煮完了今晚的米饭,哈哈,这就是童子功,小时候穷到煮饭根本没见过电饭煲不是照样把米饭煮的喷喷香吗?
对了,这几天陆续收到之前几个房东的回馈,评价这么高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可咱们素质就是这么高怎么办呢?哈哈!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0) D10: 2/6 初十早上七点,我的生物钟把我叫醒。说好一定要去Lookout Point看看的。外面天很阴,有些雨,大家都没醒,还是先做早饭吧。昨晚的玉米土豆羊排汤太好喝了,害得大家把米饭全吃光了。于是直接拿米煮粥,顺便煮完鸡蛋煎完香肠。新西兰的大米细细长长的,煮饭勉强,煮粥就很一般了,有些淡,没有越煮越香甜的味道。昨晚快入睡的时候Bluff下雨了,雨点不小,打得窗玻璃啪啪作响。屋子虽然单薄不是看上去很坚固的样子,但一想到都九十年了人家还照样屹立不倒也就不那么担心了。忘了提了,小屋的地面不是水平的,有些倾斜,用肉眼很难发觉,可能是因为被室内软装设计给迷惑了。但我们的身体是不会说谎的,这屋子真的地基不平,站久了会有些小晕。最明显的测试就是昨晚那锅汤,本来完全可以全倒进汤碗中,可就是因为地基倾斜碗一边高一边低,最后一小勺任是没能倒进去。从汤的水平面倾斜角度目测推算,这间小屋应该斜了三到五度。
离开小屋的时候没有下雨了,只是乌云还很厚。我们还是决定去一下Lookout Point,开车沿Lee Str.上山,没想到路一直通到了山顶,昨天在屋主的小册子介绍中似乎提到走这条车道的话到了山顶还要往下沿millennium track走四十五分钟的。Lookout point并不是在山的最顶端,因为昨晚的大雨把林间的小路打得湿滑,山上的风又离奇的大,我们决定不再去那个point。望着海峡对面的离岛,我们觉得站在Bluff Hill的最高处也满足了。
开车下山离开小镇的时候又下雨了,这是我们十天来第一次正面遇上雨。前几天刚结束新西兰旅行的朋友告诉我们他们的行程中30%的日子遇到了下雨,而我们到目前为止遇到的降水概率是10%,希望后面老天爷要继续眷顾我们好让我们能顺利完成所有旅行计划。
今天的行程是从布拉夫一直开到皇后镇去,皇后镇是我很多年前对新西兰南岛唯一听说过的地名,都说皇后镇是新西兰旅行必游之地,行程没那么多时间的也必然首选直飞皇后镇。估计像我们这样在南岛已经晃了七八天才刚想着要进皇后镇的毕竟是少数吧。
在布拉夫首次遇到100%自助的加油站,之前在其他地方好歹只是自己持枪灌油还有工作人员收费,这下好了,连个人影都没有的加油站。好在流程写得简洁清晰明了,也没能难倒我们。从昨天进入布拉夫到今早离开,加上游客,我们看到的人可能还不到二十个!
最初的计划想拐到西北部的蒂阿瑙去看萤火虫洞,但实在路程有些绕,怕有些仓促还是放弃了。从今天开始环岛之行的线路终于开始从南往北了。先经过了Invercargill,这个city center的布局和建筑跟看小企鹅奥马鲁的风格有点像。
一路上太阳出来了,中午的时候经过Garston,与其说是一个小镇,不如说只是个休息站。有一家很小的Hotel,还有一家Honey Store。洗手间不远处空地是kids的playground。司机说正好休息一会儿,于是孩子们奔去荡秋千玩跷跷板去了。我看着那家Honey Store的小熊维尼招牌很吸引人,于是走进去看看。这是一家卖local honey的店,店主自己就是beekeeper,在山坡后面养着蜜蜂。老板娘超级热情,让我们试吃各种蜂蜜。新西兰除了Manuka(一种花名)蜂蜜以外其实其他蜂蜜也很好吃,就口味而言我也并不觉得Manuka是最吸引人的,反而Clover Honey的口味很独特,最后我还是没守住自己的钱包,买了一瓶clover和另一瓶我想不起来是什么花的蜂蜜了。老板娘一听我是从上海来的,对上海2300万人口表示震惊,我告诉她有2400万,而你们整个新西兰人口只有上海的零头,400多万。
终于靠近皇后镇了,一个大湖出现在面前,湖水波光粼粼,深蓝色,原来这就是皇后镇地区出名的Lake Wakatipu。
到达皇后镇的时候下着雨,路上车突然多起来,湖的两岸各种小别墅,很有但尼丁人丁兴旺的感觉。很轻松找到了我们要入住的房子,跟房东电话一沟通才发现这家连门都没锁就等着我们进去呢。
阳台直接对着湖,湖那边是山,因为阴雨,山间雾气缭绕,宛如仙境。
皇后镇是唯一一处我们会连呆两个晚上的地方,今天本来想去那个火爆的高空缆车餐厅,但很可惜没有订到位子。不过看着今日阴雨心里暗自庆幸反正也看不了最美的落日。于是就去centre晃一晃,随意找些好吃的。听小伙伴的意见去了号称最大最好吃的汉堡店,Fragburger,在Beach Str.上。果然在这家店门口我们见到了此次旅行中最密集的人群。
我们耐心地排队等待半个小时后终于吃到了巨大又好吃的牛肉汉堡包。当然给孩子点了kids burger,结果kids burger的size跟普通汉堡差不多,而我们大人的就只能用呵呵表示了。幸亏两个人只点了一个,足够了。终于明白老外怎么都那么胖了。
吃完大汉堡再去吃好吃的冰激淋,在湖边码头旁的Patagonia Chocolates。双球 7刀,大小,口味,甩出哈根达斯无数条街。本来还想尝他家的咖啡和巧克力,可冰激淋个头实在太大把大家撑饱了。
皇后镇的中心商业气氛很浓,一改我们只见牛羊不见人的气氛。天下着小雨,有些冷,游客却不见少。中国游客挺多,因为是过年,一家老小来的挺多。湖边以及街上有很多tour agency以及活动预定中心,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呆在皇后镇,不愁没有玩的项目。
我们今天没有预订任何活动,一切都只祈求明天是个好天气。继续countdown去补给,皇后镇的countdown在位于距center六公里处的城外了,旁边还有Mega等其他大型商店,所以在皇后镇小住一段时间还是相当便利的。大家对昨晚的羊排汤赞不绝口,一致要求晚餐继续吃羊肉。不得不说,新西兰的羊肉没有羊骚味,肉质鲜嫩,久煮不老,就连我们有个小朋友号称被国内医生诊断为对羊肉过敏的都忍不住吃得很欢而且24小时内也没出现任何不良症状,看来国内的医生分明是在胡扯吧。还有鲜美的三文鱼,在买的时候是有人扭扭捏捏说不要,最后一上桌却被抢着光了盘。Before:
插曲:今天继续用汤锅煮饭,快煮完之时在厨房的橱柜里看见了两个电饭煲!小宝从旁边淡定地传来建议“没事,明天用吧!”我的厨房副手季哥哥很nice地说“没事,好歹我跟你学会了用锅煮饭!”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1) D11: 2/7 正月十一一早,在皇后镇醒来,天有些冷,5-18度,但阳光不错。四公里开车进城,昨天在Real前台问到了免费停车地,在Lake Esplanade的尽头。开过去发现来晚了,基本停满了,有好几辆斜插进了草坪上,于是我们也不道德了一回。我们定了10:00的Walter Peak Goument BBQ Lunch,九点半已经有好多人在Steamer Wharf排队等待登船了。
先去Real的前台报了预定号拿船票,然后去码头准备登船。船票在整个行程中要保存好,后面好多项目都要检查。这是我们六个人的票。
登船了,这是一艘建造于1912年的蒸汽轮船,现在基本保持着当年的原貌,除了有些必要的配件更换之外。可以参观船舱内的机械设备如何工作。
船头甲板下面有间小型陈列室,陈列着这艘船的历史。1912年始航于但尼丁。
船舱二层上有个snack 吧台,是另外收费的,价格跟其他地方差不多。
船行于Wakatipu湖上,一路静静欣赏美景,感慨世界之美。
四十五分钟之后抵达Walter Peak Farmland,还没靠港就被岸边白墙红顶的一排房子震撼到,也许是天气太好的缘故。
靠岸之后先去看剪羊毛,一个很像牛仔的Kiwi老头先讲了这个农场的历史,然后总栅栏里拎出一只boy lamb,动作娴熟地剃起毛来,当然是电动的剃刀,三分钟多一点,这只Boy Lamb就被剃得光溜溜啦。
一只普通的lamb能在夏天的时候剃下4-5公斤羊毛呢。我特地去拿了一小撮感受一下新鲜的羊毛。原来真正的raw wool并没有那么柔软,反而是有些毛毛糙糙的。
看完剪羊毛去山坡上看牧羊犬如何帮农场主管羊群。之前些日子总是看到漫山遍野的lambs,我还以为这里是没有牧羊犬的呢,今日亲见,才知道牧羊犬真的是能按照主人不同指令让羊群乖乖回家或是去指定地点吃草的。而且熟悉的牧羊犬之间还会相互配合让羊群乖乖听话。
中午是BBQ自助午餐,餐厅仿佛在花园之间,不禁让人食欲大开。牛羊肉都超级的鲜嫩,一不小心就吃了好多。更要一提的是冰激淋,奶香十足,不甜不腻,又一次完胜哈根达斯。
饭后散步等船。
回去的船上,船尾的老太太一直在弹钢琴,都是大家熟悉的曲子,当然相对于老外都是耳熟能详的歌,钢琴旁有分发给大家的曲目歌词,好多人一起唱起来,仿佛一个小合唱团。我也兴奋地加入其中,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对唱起来。很多从没见过的原版歌词在熟悉的旋律之下我竟然毫无生疏之感,突然又体悟到音乐无国界的真理。
回程的四十五分钟在小型音乐会的气氛烘托之下过得飞快,船很快就靠岸了。随后来张合影吧。
还不到两点,下一个活动定在了四点半,于是我们走起了逛吃逛吃的休闲模式。皇后镇太适合在这样阳光的午后慵懒地闲逛了。随意在湖边喂喂鸭子。
去Patagonia继续来个冰激淋,并把昨天还没来得及喝的新西兰最好喝的热巧克力尝一尝。
继续散步在街头。皇后镇downtown也就这么几条street,但每一条都很有特色。没有红绿灯,但车辆在十字路口都会减速避让。
某家tour booking的menu,没仔细比较,但还是Kate Travel在国内事先订好比较便宜。
在Camp St.的Kiwi Discovery等Paragliding前来接驳的车辆之时,闲来无事看了一眼女儿出国前摇摇欲坠的乳牙,趁其不备,果断拎走,于是成就了掉落在南半球街头的一颗乳牙,一定要纪念一下,呵呵。
终于等到了Paragliding的接驳车,小面包只带走了我们报名参加活动的人,两个不参加的爸爸只好自驾去landing的Flight Park等候。后来才知道等候地是在郊外,开车25分钟。妈妈和孩子大胆地准备去Peak Top滑翔而下啦!接驳车先把我们带到教练营地,只见教练已经坐在另一俩面包车里带着装备等就好了。一路开上山的过程中,每个学员已经被分配好了教练,我分到一个叫Omar的教练,而坐在我旁边的队长Tony将是我女儿的教练。
其实滑翔伞安全系数很高,只要天气不坏风不太大都可以玩,每个人由教练一带一从1000多米的上坡顺风而下,色彩艳丽的长方形巨伞会在教练的掌控下在空中飘很久很久。看着前面小伙伴们的伞一个个从山坡跃入空中又随风而起,我也有些跃跃欲试。但Omar一直让我不要着急,他帮我穿戴好装备,还提醒我起飞时的要点,让我像麦克杰克逊喝Jonny Walker一样keep walking 太空步,直到风把我们带到空中。起飞的姿势我想象得很美好,可在我的双脚离开地面的那一霎那我的上衣被勒紧的保险带吊到了肚脐上方,高空中冷冷的风直刺我的肚子,我对Omar大叫我的肚子露出来了!Omar很淡定地对我说我可以移动屁股保险带就会松了,于是我挪了挪屁股,果然衣服又滑落下来捂住了我冻得凉凉的肚子。整理好衣服之后突然发现我自己早已稳稳地飘在空中了,山在我脚下,整个皇后镇在远方的山谷里,还有那片深蓝的Wakatipu湖。Omar一个个方向指给我看哪里是downtown,哪里是lake,哪里是箭镇。他一直问我是不是comfortable,我告诉他是的,非常comfortable。然后我们在空中聊起天来,哈哈,真的,在空中聊起来。原来他们是西班牙人,空中飞行在西班牙是很popular的。除去天气不好之外,他在皇后镇平均一年要这么飞700多次。我是他今天第四趟飞行的学员。他不停地转换小型camera的位置,让我对着camera摆pose。风一直迎面呼呼地吹,能看见比我们先起飞的那些伞飘在更远些的低空。Omar见我没有那么兴奋,问我为什么没有scream?我回答他一般不scary的话,我不会scream的。于是他问我要不要来点exciting的,他让我自己做pilot,教我自己拉住滑翔伞的绳子控制方向,我突然觉得好有意思,伞在我自己手里向左或向右。突然他让我松开手换回他自己操控,然后听他指挥向左或向右看,霎那间我觉得天旋地转,之前喝的那杯热可可在胃里翻腾;突然而来的失重感觉让我忍不住尖叫,此时只有大声的尖叫才可以缓解我内心的失落和恐惧。Stop!我忍不住让Omar恢复正常速度。他不停地问我是不是还Ok,我居然缓了缓告诉他还好,并问他是否还可以再试一次。他同意了。然后又天旋地转起来,继续scream,居然大喊“My God!”,Omar说每当这个时候谁都会becomes religious!哈哈哈!本能啊!终于缓缓向landing area着陆了,我看见草坪上一个大大的笑脸,是用草修建出来的、迎接从天而降的勇士们的吧。我还看见了女儿已经在地面若无其事地玩秋千了,似乎她应该很享受刚才独自和教练飞翔的那个过程吧。Omar让我收紧双脚,然后我们就稳稳地坐在了草地上了。老公们居然刚到,错过了给我们的landing拍照的机会。等我看见小布卸下的装备时候发现她居然已经在空中吐得晕头转向了,衣服裤子都弄脏了,我很好奇她的教练有没有被她的呕吐物飘到脸上?哈哈哈!此处暂时没有更多照片,但教练们在空中拍的影像资料已经被老公慷慨买下,60刀啊!我好心痛啊!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2) D12: 2/8 正月十二一大早从皇后镇赶到Glenorchy格林诺奇,盘山沿湖往西南五十多公里。我们去Dart Stables 骑马,开始我们的中土世界骑行之旅。
先去gear up,戴好尺寸合适的头盔,穿好酷酷的长筒胶鞋,我们整装待发。
还要坐十来分钟车到马场,司机兼解说告诉我们Glenorchy的居民基本都是苏格兰人的后裔,都很擅长骑马,很多电影明星摄制组啊都喜欢来这里取景,曾经哪个电影明星还在这里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脖子。原来老外也很喜欢娱乐八卦。旅行中听故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非常喜欢解说字正腔圆的英式发音,虽然对很多电影以及明星的英文名字并不熟悉,太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很快见到了马,好大一个马场,周围拦着木栅栏,几十匹高大健硕的深棕色或是黑色的大马,有的在闲庭散步,有的在低头吃草。
分配好马匹之后,一匹匹马被牵过来。第一个被牵过来的是小宝的座驾Perslin,我本来还担心她会害怕紧张,没想到人家淡定自如。
等轮到我上马的时候我还真的紧张了一下,毕竟坐在那么高的马背上,没有什么保险带,全靠自己两腿夹住马背双手拉着缰绳,但教练告诉我这里的马都非常温顺,我只要学会怎么让它停走转向就可以了。马队在教练的带队下出发了,一字排开,两个孩子的的马在最前面,而我是最后压阵。后来我才知道小豆子骑的Oscar和小宝的Perslin可都是当年拍过大片的明星马哦。
我们穿过grassland,进入地形复杂的Dart River Bank。
我的马总是在离马队最远的地方,不过也正好给了我能在最后给大家拍照的机会。
若是能策马扬鞭,那定是英姿飒爽啊!不过对于我们这样的菜鸟来说能独自驾驭一匹马兜完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也已是满满的成就感了啊!
下了马我们坐上四驱车去探寻魔戒的拍摄地,本来我们以为是那种很拉风的敞篷吉普之类的,没想到就是辆丰田小面包。后来才发现丰田小面包绝不简单,石子路,大水沟,谷底斜坡,各种路况不在话下。果然是“有路没路必有丰田车”啊!
司机带着我们在森林里找到了指环王的拍摄地,森林依旧如初,若不是有影片照片做对比,丝毫看不出这里曾是上千怪兽厮杀之地。解说告诉我们当年为了不破坏这里的一草一木,不允许搭建任何场景,就连大型摄像机的轨道都不许搭建,于是十来个工作人员手抬着笨重的摄像机完成了拍摄。
我们还看到了那座被好莱坞导演们特别垂青的山,不光是指环王,还有纳尼亚传奇,金刚狼,未来战士等很多电影都在这里布景拍摄。
在Glenorchy,有个叫Paradise 的地方,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湖边有一个牧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只有三幢房子,目前只有六个居民。果然是人间乐土啊。
电影探寻之旅结束返回皇后镇,一路上再看Wakatipu湖,发现它真的是深不可测。解说说在1999年夏天的时候整个皇后镇地区包括Glenorchy都被洪水淹了,连续不断的降水以及高温导致冰山上的雪融化流下山谷,Wakatipu湖唯一的一条能leak out的河根本来不及泄洪,于是所有的道路全被淹没,甚至连前天去吃的超大汉堡店Fergburber也被淹掉。
下午驱车去Lake Wanaka开小飞机,100来公里。U-fly的训练基地就在Wanaka的机场。能亲自在天上开飞机,很酷吧?Captain Hu我们出发!
完美的飞行下来,我们找到了Panorama,这家当初好不容易在Wanaka官网上订到房间,一看,环境不错,湖景房。
今天一天的行程有些累,把自己搞得跟旅行团一样,大家都早早想休息了。说早吧,吃完晚饭也快九点了,而天还没黑,女儿说妈妈现在很像睡午觉哎,我知道她只是给自己想玩又找了个借口,于是随她去吧。我拉上老公沿湖去找那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在摄影家眼里很美很孤独的小树,独自矗立在湖水中,与岸上的参天大树格格不入。正因为如此才更吸引人,有时候和人类社会是一个道理,愈是高冷独立愈是被人追逐。然而当我们接近那棵树的时候天色已暗,月亮已挂空中,光线并不适合拍照,于是草草留个纪念而已。
最后附上今日行程路线。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3) D13: 2/9 正月十三写下今天的日期突然发现今天是我的农历生日,很高兴和亲爱的家人和小伙伴走在异国旅行的路上。很多年之后我一定还会记得这趟本命年的长途旅行。今天要从瓦纳卡湖一直往西北方向去约瑟夫弗朗兹冰川。路线显示有些长,而且路途崎岖不太好开,所以虽然只有200多公里,但还是预留了五个小时的行程。昨晚瓦纳卡湖边的Panorama很舒适,但还没怎么享受还是一清早就早早离开了,有些依依不舍。一路上,沐浴着朝阳,沿着6号公路在山间行驶,开过了牧场,穿过了森林,时而沿着大湖,时而遇见海岸,但大家都起得太早了,忙着在车里补觉,谁也没有太在意沿途的美景。老司机在每一个campervan park的基地做短暂停留。一路上要不是偶尔遇到这些旅行者,真的以为自己是在荒郊野外甚至是外星球。快到目的地前的二三十公里,基本都是十来米一个S弯,车速只敢开在50码以下。虽说新西兰相当适合自驾,但如果你晕车,那西海岸还是算了吧,山路真的有些崎岖,哪怕没有其他会车或是后面超车,光看着旁边的山谷也是心有余悸的。
快到12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Franz Josef Glacier。这是个以冰川项目闻名的旅游小镇,小小一条主干道上到处是各个活动公司的旗帜和招牌。
我们干脆把车趴在路边,在车里草草吃了些东西算是午饭了,司机也正好休息休息,小朋友们被带着逛了一下这个小镇。预订的直升机上冰川徒步是在下午一点半check-in,不过山里的天说变就变的,刚到的时候晴空万里,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我们庆幸着自己的好运,Helicopter Line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都不作数,能不能上要在最后一刻听pilot的。女儿在车里看着突然飘过的乌云大唱蔡健雅的“乌云乌云快走开,请你别找我麻烦”哈哈,还挺应景的!一直到check-in的时候也没有被通知活动会被取消,于是我们速速换好装备。山上有些chilly,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在防水外套里面还要多加一件衣服,本来我想把羽绒服穿上,可小伙伴说网上攻略建议不要穿太多,上山行走之后会热,还不能脱,即便脱了也没有办法拿衣服。最后事实表明这样做完全正确。Check-in的大厅。
猜红色包里是什么?
整装待发的游客!
手上被贴了编号,突然发现是杜老爷家的Tyvek哎,这里必须做个广告,Tyvek做标签,怎么撕都不烂,上天入地最能耐!哈哈!
穿过一片小树林就到了直升机停机坪,一眼望去停着好几辆轻盈小巧的helicopter,黑色的酷,红色的炫!
终于登机啦!
飞机在靠近目的地时盘旋了几圈才落地,营地上已经有前两架抵达的队伍和教练了。我们是F3,六个人,和后面的F4四个人一起由一个叫Nick的帅小伙教练带领完成今天的徒步旅行。
在Nick的指导下,我们穿好自己带上来的冰爪,就是红腰包里的东西。穿好冰爪之后之后瞬间觉得冰面没有那么滑了,每一步都可以踩结实了,再配上一根手杖,我们就出发啦!
两个孩子是整个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虽然听不懂英语,却紧紧跟着Nick寸步不离,偶尔在等待后面的人群时在Nick身旁窜来窜去调皮捣蛋。
帅气又耐心的Nick总是在他们乱跑的时候很nice地把他们叫回队伍。冰川上面到处充满了危险,虽然表面看着平静,但地下到处是被融化的雪水汇流成暗河,没有经验地随处行走很容易滑入深不可测的暗沟。冰下的水是蓝色的,整个冰川远看就像大型的小林牌冰宝贴,白白的表面下涌动着蓝蓝的液体。
穿着冰爪跟着Nick,还是要很小心地踏好每一步,要不然很容易滑倒。Nick随身带着把大铁锹,路遇不便就凿冰开路,方便后面的队伍。后来的一段插曲告诉我们那把大铁锹有多么重要。
我们在略微平坦之处合照。
Nick带孩子们爬坡。
Nick让孩子们试试冰川之水的甘甜。
我们要从这个冰缝中钻过去,老公很high地在我后面下来以便拍照,后来发现这几张照片成了他手机在冰川上的绝唱!
洞穴里冰面相当湿滑,我们就像坐着冰雪世界的滑滑梯,又没有那么平整,各种凹凸不平,洞穴里没有办法直起身体,只能背贴着地面小心滑下去。突然听见咚一声,身后老公的手机滑落了,只见薄薄的手机滑入了细长的冰缝里。我一看,完了,一两公分宽的缝隙足有一米来深,虽然已经靠近洞穴出口,但毕竟冰面坚硬,这下好了,登个冰川陪上个疯六S。Nick在一旁看到了这一幕,示意我们先走,因为孩子们已经在前面好远,让我们快去照看好他们,他自己拿着他的铁锹对着冰缝旁边尖硬的冰凿了起来。我看着不放心,让朋友先去照顾孩子,自己看着Nick趴在冰面上拿登山杖挑手机。缝隙实在又窄又深,Nick折腾了好久,终于把湿漉漉的手机捞了上来。看来老公的手机很喜欢这冰川啊!很感激Nick尽心尽力毫无怨言。我们顺利返回基地。
刚到基地,背后传来巨大的轰隆声,我们回头一看,远处那块早已露出山体岩石的地方居然发生了雪崩,山体附近的大雪块纷纷落下,互巨大的崩裂声响彻山谷。我居然脱口而出Avalanche!太酷了,居然上一次冰川还亲历小型雪崩!
回程的直升机pilot很帅,来张合影吧。
刚上直升机没多久,外面下雨了。我们这是何等的运气啊!活动结束就下雨了,却一点都没影响到我们享受整个奇妙的冰川之旅!之前半个多月来的两组朋友,有一组说去看星星下雨,还有一组说等冰川几次调时间都没登上去。然,我们居然都按计划顺利完成了!哦耶!
再来一组图看看整个飞机和冰川!
顺利下了山,找到今天的住宿之处,就在Helicopter center后面开车两分钟的树林里。太赞了!又刷新了我们对住宿的expectation!
在房间里看到这个挂在墙上,寓意很深,有点意思!
明天行程不会太紧,应该可以在这林间小木屋里睡到自然醒了!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4) D14: 2/10 正月十四回程的号角开始吹响,我们计划沿西海岸6号公路一路往北。说好的睡到自然醒果然直到九点才睁开眼睛,匆匆煮了鸡蛋煎了香肠,用昨晚剩下的罗宋汤煮了剩下的半包意面。速速吃完,洗碗专家季哥哥速速打扫战场,我们赶在10点的最后一刻离开了这幢让我们每个人都留恋不舍的林间小屋。离Franz Josef 七八公里处有一个湖,Lake Mapourika,是新西兰西海岸最大的湖,又称镜湖,于上一个冰川时期行成。由于不再有冰川融化的水流入湖中,如今湖水靠附近森林的雨水聚积,由于单宁酸的作用使湖水颜色较深。由于该区域的风在南阿尔卑斯山脉的上面,因此湖面十分平静,湖面倒映出周围的森林。
阴雨天,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对岸的森林全都映在湖面之上,如同清晨对镜梳妆的美人。
去湖边的小路上绕进了一个camper park,早听说过新西兰的房车营地有些收费有些不收费,这里就是收费的,但是全靠自觉的去买单。
继续沿6号公路40多公里到Hokitika,一个比较大的镇。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凡是算得上有些大的镇,一般都有一个四面钟,很有年代感的样子。
正值午饭时间,小伙伴说有家很多攻略推荐的披萨店很是不错,可以去尝尝。
我们点了两个medium size的披萨,一个鸡肉一个牛肉,个人觉得牛肉的更好吃,酸甜鲜香,cheese浓郁。披萨是正宗的意大利披萨,饼又薄又脆,上面料足味美,感觉吃完这个披萨再也不要去必胜客和棒约翰了。我们六个人吃两个medium,隔壁两个外国帅哥居然一人一个large,我们很好奇他们怎么吃得完!
Fat Pipi Piza店的后院可以直接通往Hokitika海滩,我一激动直接滑倒在人家后院,幸好左侧大腿着地然后缓缓左胳膊肘撑地,紧接着左手掌垂直撑地,总之,动作很妖娆,后果不严重,卖相难看了一点。一出后院木栈小门就看见了Hokitika海滩的标志,一些用树枝撑起的巨大logo。
看着这个logo,记忆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长滩岛的Puka海滩。找张网上的图盗用一下。
不同的是,Puka 的沙是白色的,而Hokitika的是黑色的。Puka的沙滩上到处是各种贝壳,而Hokitika到处是残垣断木。去Puka的那一天阳光明媚,而今天在Hokitika却是乌云密布。突然觉得只有黑白才能更好的表现这里的凄美。
像极了灾难现场搜救队员的我们。
海滩上到处是前人们留下的各种创作。
我们也开始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记。
整个海滩很灰暗,可能一部分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但是喜欢行为艺术或是喜欢摄影,这里一定可以出大片。天气好的话,这个海滩的落日应该是极美的。
Hokitika center的街景。
从Hokitika海滩继续往北,50多公里到Greymouth 格雷茅斯。这是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总人口1万左右。哦,come on,我住的小区都不止一万好不好!格雷茅斯河口有条长长的防汛堤,如我前面提到,作为大城镇的center必有一个四面钟。我们到达钟下的时候正好三点半,优美的钟声响了起来。
沿着防汛堤看到前方有mesuem的标志,于是一路晃过去。
玩大了,到达博物馆门口是三点五十九分,而博物馆的标准闭馆时间是四点,正好遇到管理员在降国旗,然后对我们说明天再来吧。
没能进到博物馆,但沿着防汛堤一路也看了不少关于城市历史的介绍。早在19世纪末,格雷茅斯当年以淘金业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河流入海口处还保存着当年用于装矿石的车皮。从基督城到格雷茅斯有一列沿途风景超好的火车,车厢是全透明的,为了便于观光。但由于前几个月的地震影响,目前处于关闭状态。我们在countdown旁边看到了格雷茅斯的火车站,相当古老的车站,当然跟但尼丁那种古老又贵族气的火车站无法比,这里的火车站更像是前一个世纪留下的典型的小镇车站。遗憾没有时间下车留个影。
路遇孩子们玩滑板的场地,感慨人家这才叫运动啊。
在离开格雷茅斯前我们去了countdown做了一些补给以防今天晚上落脚的小地方没有大超市,不过想到今晚会是在南岛最后一晚住宿,所以没有采购太多,又怕今晚的住宿条件不太好没有厨房所以干脆就没有买肉类。结果这为后来的晚餐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小布总是那么讨孩子喜欢,在那么贵的抓娃娃机前扔下了两刀给孩子们娱乐。理由是之前看到的娃娃机都是每次两刀,而这里只要一刀。可事实证明无论是一纽刀还是一人民币元,都一样坑爹!
接下来一路沿海岸线四十多公里去煎饼岩Pancake Rocks。从Greymouth到Pancake Rocks的这段6号公路,称为The Coast Road,还被AA评选在101 MUST DO之列。一路上太阳居然出来了,又是蓝天白云了。随处可见美丽的海滩,几次忍不住停车下来踏浪而行。
这里的沙滩都是黑色的沙,可能是当初火山喷发形成的缘故?我没有细查究竟,但觉得自己的推断很有道理。沙滩上鲜有贝壳,但有很多漂亮的小石头。忍不住捡一些,也不知能不能顺利带回去。
终于到了煎饼岩,没有一眼看到那些薄饼般的岩石,反而看到了一个国家公园的入口。
沿着丛林的小道一路走进去才发现什么叫一步一景。海里的岩石仿佛是人工做完的薄饼,一片一片堆积而形成高高的悬崖,每一层饼不过五六公分厚,却那么均匀。整个海岸都是这样的石塔。大自然是有多么巧妙啊!上帝创造这片海岸的时候是饿了想着吃煎饼吗?
照片实在表现不了我所见的震撼!只能见个大概。煎饼岩旁还有个巨大的blowhole,啪啪的潮水从洞中涌入海湾,与陆地形成一个天井,这个巨大的石洞不知是天神为了逃出陆地还是为了逃离海面而建。
走出煎饼岩的出口时,我们假象如果这个景点在中国会是什么样的情景?“门票至少120,客气点也许会是80!”“外面马路停车20元一次但根本轮不上你有车位!”“里面每个观景台设个一次性拍照点,20一张还要排队!”“还有一路上卖吹泡泡的老阿姨!20一根泡泡枪!”“天哪,我们六个人貌似省了不少钱啊!”
最后我们直接去住宿地Punakaiki,也不知道新西兰Kiwi的语言到底是哪种语系,反正我觉得Punakaiki就是pancake的意思。这个地方真的很小很小,连个像样的镇中心都没有,少有的一些motel或是retreat也是隐没在海岸边的丛林里,难怪当初怎么都没有在Airbnb上找到房子,只好在booking上将就定了Te Nikau Retreat。本来以为只是如家般的旅馆标房,结果人家隐没在丛林深处,真相是这样的。
当然诚实地讲漂亮的kitchen和livingroom是公用的。悲催的是,附近没有任何超市,只有三公里之外那个煎饼岩马路对面的cafe有meal提供。我们把所有能用来做晚饭的食物都摊在厨房里不过就是这些蔬菜(图中没包括五根玉米和少量水果),方便面以及早上小Jerry不肯吃掉的一根香肠。
真正体会了什么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一直以为刚才在countdown里买了一包米,心里想着好歹能煮饭煮粥,结果全体人员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袋米,女儿在一旁悠悠地冒出一句“我不是告诉你们我拿了方便面之后就把米放回去了吗?”我们以为她开玩笑,找出收银条一看果然没有rice的记录。好吧,神一样的队友,说的就是你吧?幸亏小家伙拿的是五小包装的方便面,要是只是一小包,我看大家都能把你生吃了!夏大厨厉害的地方不在于你想吃什么做什么,而在于你有什么我给你做什么。在厨房一顿叮叮咚咚看得几个老外傻眼时候,我们的餐桌成了这个样子。
看在前一阵牛羊肉摄入过多的份上,我们今天吃素清肠吧!可惜了季哥哥帮着我辛苦打下手最后连面条都没吃到,最后恨不得把所有盘子都舔了吧?
晚安了,南岛的最后一夜!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5) D15: 2/11 正月十五中国农历新年过完正月十五就算真的过完了年,我们的实际行程也将结束于这一天。今天从Punakaiki直接开回尼尔森,280多公里,十点出发。一早起来我还是决定去看一眼附近的海滩,小木屋旁边的指示牌显示沿着小路走过去只要八分钟,然后我在走了十八分钟之后还是没有找到海滩的入口,反而走到了悬崖。听着海浪从我左边传来但就是看不到路在哪里的心情简直就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只鸟直接飞过去。
悬崖勒马,就是对我此时最好的忠告。手里揣着一只根本没有信号只能用来拍照的手机而且还没吃早饭饥肠辘辘地独自行走在荒无人烟的丛林,我除了告诉自己淡定点再淡定点别无他法。
我只好回头,但是并不甘心,终于在路边看到一个并不显眼的指示牌,过来的时候我错过了它,因为它指向的路实在太小,简直就是树根盘错间的一条窄缝而已。
我抱着探险的心试着走了进去,果然只能一人通过的崎岖小路,每一步都必须仔细再仔细。竟然还有一条小沟,我险些想停住脚步。
我本来抱着去沙滩散步的心情穿着凉拖就出来了,结果在丛林里跋山涉水地找下海滩的路,突然觉得冒险还挺有意思。
突然丛林不见了,眼前开阔起来,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也越来越近了。巨大的浪涛声分明是在告诉我这个海滩绝非一马平川之地。果然,我还是看到了悬崖!但是在路的尽头出现了木栈道台阶。
然后就是壮观的悬崖之下一片马蹄形的沙滩。
有台阶可拾级而下,这里就是悬崖下的一个凹洞,沙滩有两个人伫立在岸边,见到有人了我就放心了,大胆地走下沙滩去。
回来的路上又差点迷路,丛林实在太深邃,跟着指示牌都觉得走错了。
终于安全回到小木屋,走廊上的那只大懒猫还在睡大觉,仿佛我从没从它眼前离开过。
大家都陆续起床了,吃了些东西,整理好行李,我们启程了。一路上继续沿着西海岸往北,阳光明媚的一天又开始了。车上随便抓拍的海岸都美到让人不忍离去。
路上遇到了某场赛跑步赛事,这是我们这些天来除了在皇后镇以外见过的最密集的人群。我们怀疑是好几个town联合搞的跑步大赛吧,看到选手最大的编号都三千多了,这分明是南岛一个中大型城市的人口啊。男的女的,胖的瘦的,老的少的,有坐在轮椅上跑的,还有推着双胞胎婴儿车跑的夫妇。
有穿比基尼跑的,还有cosplay成黑武士的,反正各种热闹。跑步的人群占领了左边车道逆向跑来,所以左行车辆只有借右边一根道通行了。最前面由一辆慢悠悠的啦啦队车压阵阻碍了我们的车速,车上都是teenages,很兴奋地给一个个迎面跑来的选手加油鼓劲。而这些跑步选手看到我们的车经过一直对我们招手,有的还对我们说“你好”,我们也忍不住开了车窗对他们say hello。路边还设了些补水站,好多都是些十岁以下的孩子在工作。看来真的是某些town全员出动的赛事吧,太热闹了!以至于我们的车以十几码的速度开了半个多小时才离开了喧闹的跑步人群。
他们太幸福了,在那么优美的环境里仿佛节日般地一起参加运动赛事。
我们也觉得自己挺幸运,能在旅行中看到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是旅行所带来的乐趣吧!后半程回尼尔森的路有些无聊,总觉得这些景很熟悉,没有太大的新鲜感了,于是睡了一觉。下午两点来钟,终于到了尼尔森,在路边麦当劳吃了午饭。要表扬一下麦当劳的自助点餐系统,省了我们再跟营业员纠缠不清。
吃完继续开剩下的十公里到机场。还车点的指示牌相当清晰明了,我们把车停在了还车区域的车位里,仔仔细细地打包完所有东西下车,刚好三点,是我们约定的还车截止时间。实际上没人会在意你是不是晚了一会儿。12天,Driver Hu一个人整整开了2730公里绕完了整个南岛。共加油690刀,折算下来每公里人民币1.26元。毕竟山路崎岖,对于一辆八人座的Imax来讲也算正常油耗了。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国际驾照认证,但都没派上用场。胡司机表示爱上了长途驾驶!
还车钥匙的时候虽然reception有人,但还是示意我们直接把车钥匙扔进Key Hole就算结束了,没有人说要检查车辆,也没有人问我们车停哪里了。
在尼尔森机场等飞机的时候看了一眼本次南岛的环线图,如果再有机会,可以最后一站到Westport,原来那里也有机场,这样就可以把最后一段重复的路线避免掉,还能省出两个小时。当然,一切优化都来自于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其实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走了哪条最优化的线路,而是有没有在旅途中彻底放松自己,有没有投入到所见所闻中去感受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奇妙。Jetstar在尼尔森机场还是对每件行李称重了,不过是按整个group算了总的份量,我们买了两份25kg的行李托运票,结果托运了49公斤。手持行李按每人七公斤算,最后我们一共39公斤,还不包括身上背包的重量。所以也算是算到极致了。最后发现尼尔森机场没有安检这个步骤,呵呵!
最后一晚的酒店定在机场旁边的Ibis,从domestic arrival步行过去一公里。作为需要转航班过夜的我们来说,机场旁的Ibis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毕竟是雅高集团下的经济型酒店,价格也不便宜,但舒适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周围有countdown,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最后盘点了一下剩下的纽币,决定吃顿大餐,然后搜索了半天再加上孩子们的意见,最后还是很没出息地走进了麦叔叔那里……唯一出息点的就是点多了,结果连明天一早的早饭都打包搞定了。我表示整个2017年都不会再靠近麦叔叔一步了!
回来的路上孩子们竟然都在哼林俊杰的《修炼爱情》,只是把各种他们的词换了进去。00后的世界我们真的不太懂哎!
新西兰16日南岛自驾亲子游(D16 完美收官) D16: 2/12 正月十六今早九点的航班先去香港再联程转机,拖着大箱小箱竟然在Ibis门口发现了机场的行李推车,于是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变得简单轻松许多。
赶到机场,发现值机大厅排了好长的队,但队伍行进速度却奇慢无比,幸亏发现航班已经预计晚点四十分钟,索性也就慢慢等罢了。
回程的航班明显多是中国人,而且有好几支学生队伍,想必是哪些机构或是私立学校组织的寒假游学活动吧。在登机口坐我对面就是这样几个女生,十二三岁的样子,玩着手机聊着天,叽叽喳喳个不停。带队老师过来提醒她们可以排队登机了,她们草草收拾了自己的东西,但在座位底下留下了好些垃圾,有食品包装袋,喝剩大半的饮料瓶。她们起身就要走,我提醒了一下“你们的东西!”其中一个头也不回要走,另一个看了一眼座位底下,又看了一眼我,给了我一个很不友善的我眼神,仿佛想说“那都是我不要了的。”我看她似乎也直接要走,很坚定地对她说“就算是不要的垃圾也麻烦你带走!”说这话的时候她们的老师正好走过听到了,有些责备地叫住两个孩子让她们收拾干净。我看出两个孩子一脸不情愿地蹲下捡走地上所有物品。经常听到说中国人在外面素质怎么怎么差,每个人在评论别人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先检点过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先做好自己,问题必然会少很多。这些孩子,父母愿意投资让他们出去见世面,那就应该带着学习的态度去提高自己,首先先学好做一个能被社会接纳的合格的人。我似乎想多了,先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孩子吧。
长途飞机也是够无聊的,睡了一会儿,看了三部电影。老公安静地看着自己的电影,突然跟我说他发烧了。人体免疫系统是很有意思的,透支的总会需要后面来偿还。从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的旅行到突然放松下来,身体马上收到信号需要做一番调节了。幸好小伙伴随身行李中备有药,快到香港的时候他觉得好多了。还是来总结一下这次的旅行吧。前段时间刚看完台湾著名媒体人詹志宏的一本书,叫《旅行与读书》,他说每次因为在书中提到的关于某个地方的特殊介绍而被吸引去实地体验,或为美景,或为美食,或只为某种情怀。对于新西兰,曾在我看来于是个遥不可及的国度,一个与世无争之地,一个只有牛羊的地方。前几年因为看《霍比特人》,被电影里美丽宏大的场景深深吸引,又加上当时新西兰航空的现场大力介绍,于是心里种下了那棵拔不掉的草。介于当年孩子还小,并不适合长途旅行,于是把这梦想一直深埋于心底。直到去年暑假临近结束,突然觉得应该规划一下寒假去哪里。老公说2017我们要走出亚洲。指导纲要一出,我就开始寻思起来。但欧洲那个时候时不时爆出一些混乱的新闻,似乎没有胆量去那里。南北美洲实在太远,费用也太高,并不适合短短的寒假出行。于是只剩下大洋洲。去过澳新的朋友说如果时间有限一定只去新西兰。既然如此,去新西兰那个声音马上在我心里响起来。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和小伙伴一拍即合地订好了时间。两天内做出了最rough的线路行程,并订好了往返程所有机票。再后来的细节就全要感谢小伙伴的效率和努力了。当然为此也放弃了小宝好不容易进的小机灵杯决赛,谁让那不靠谱的组委会把时间突然提前到今天上午了呢!
能让我如此果断做出休长假的打算还要感谢我的老板,没有拍马屁嫌疑,因为他基本上不会看到我的文字,纯粹从心底表示一下对他的大力支持和感激。至于欠下的债回去总要还这个道理我还是心里有数的。接下来用全身心玩耍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就是张弛有道!很感谢全程追我游记的朋友们,我的文字对于去过新西兰的小伙伴也许是种回忆,对于想去的也许是种借鉴,纯粹跟着欣赏还每日惦记着的那就是真爱了。很有意思的是把其中几篇做了投稿,居然引来几只虾粉,还收到打赏近百。原本只是想留给自己和家人的一段回忆居然超出了我的预想。自打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如此记录过文字,突然发现一旦习惯了记录生活生活也就变得有趣许多。给自己设个小目标,2017年希望能用更多的文字记录下自己。关于此次旅行的几点tips也记录一下:记得带好整套洗漱用品;除非你想不停换妆拍美照,否则换洗衣物带两三套就够了,民宿和Motel都有洗衣机和烘干机;厨房设施相当齐全,如果全程多数打算做饭的,记得第一次就可以采购好足够的调料和大包装不易坏的蔬菜,比如生姜土豆胡萝卜;没必要买电饭煲,多数厨房是有电饭煲的;不要太期待下一家超市会有更多绿叶菜,你在第一家看到的东西基本就是你后面每一家会看到的东西;牛羊肉真的超赞,清炖红烧煎炸都鲜嫩好吃;樱桃真的超级好吃,又大又脆又便宜(相对于其他果蔬来说),但发现还是但尼丁买到的最赞;可以不用换太多纽币,基本都可以刷卡,但最好准备一张master或visa以防有个别地方不能刷银联;很多地方会没有信号,所以不能全靠谷歌在线地图,记得下载好探途离线地图,不过探图离线不算太可靠,真的偶尔会探错图;如果打算走西海岸,记得从南往北走,因为是左行,靠着海边开,方便随时下车看风景……民宿一定要记得收拾干净再离开,要不然,呵呵,我下飞机时收到了布拉夫那个90年小斜屋子主人的差评。回忆了一下,好像是被子没整理,玩具没收拾,厨房还是收拾得蛮干净了,垃圾也倒了的。哎,屋主要求比较高吧!
这次最惨烈的就是手机摔碎了屏;单反闪光灯不工作,镜头又突然无法自动对焦,于是一路带着它成了最大的累赘;建行信用卡送的十天的全球漫游wifi动不动就没信号,哪怕是在奥克兰这样的大城市,看来免费的午餐真的不靠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anmer spring 的文章

 

随机推荐